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塔室分设计及施工规范

铁塔室分设计及施工规范

铁塔室分设计及施工规范
铁塔室分设计及施工规范

一.现场查勘与方案设计

1.现场查勘

查勘是指在方案设计之前,在现场对站点的建筑参数、所属地理区域及站点所处电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对站点的经纬度、人口流、建筑面积、单层面积、层高等进行记录,最终形成查勘记录(报告)。

室分站点的查勘,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现场人文环境

该信息主要是了解本次覆盖面向的人群及其网络行为,为后期设计提供容量估算依据。需采集的信息主要有:站点场景类型、人流量及活动时间、各运营商客户情况、运营商VIP分布情况(可选)等。

现场自然环境

该信息主要是为方案设计时,信源设备的布放,馈线的走线路由以及天线的点位间距等提供参考和依据。需采集的主要信息有:站点的位置、建筑功能、占地面积、平面结构、电梯运行区间、线井分布情况、外墙和天花材料等。

现场的电磁环境

该信息主要是为方案设计提供网络侧的支撑数据。需采集的信息有:各运营商周边宏站分布情况、建筑周边及建筑内部各区域网络覆盖情况、网络质量指标情况,通常通过CQT测试得出。

查勘完后,需形成勘测报告。

XX站点室分勘察记

录(铁塔模版)

2.方案设计

2.1方案设计总原则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并注重共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的整体效益和系统性能的综合权衡。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合理性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应综合考虑各系统对信号质量的要求,应更多地注重方案整体合理性

和可实施性。在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网络性能、可实施性、经济性充分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建设方案。

经济性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应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选用经济成本低的方案。由于网络发展及未来频段划分的不确定性,对于新建系统合路器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实际需求,避免为未划分的频段预留过多的端口而增加合路器件的复杂度,造成成本增加。

前瞻性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对于重点覆盖区域在建设方案设计中可适当进行必要的升级演进考虑,并在设备选型、链路预算、机房空间以及传输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预留。

另外,根据集团最新指示,多系统合路时,还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①原则上采用POI+无源分布系统的方式,有条件的分公司可根据场景需求及电

信运营企业接受程度进行光纤分布系统等有源分布系统的试点;

②重大公用场所的室内分布系统原则上须采用收发分缆的双缆设计;

③对于各电信运营企业引入系统小于等于6个,系统间干扰较小,可通过双缆设

计实现LTE MIMO双通道;

④对于各电信运营企业引入系统多于6个,系统间干扰复杂,此时建议通过定制

高品质POI和高性能室分器件来实现复杂多系统的MIMO部署;

⑤对于远期容量需求较小或各电信运营企业明确表示不部署MIMO双通道的场

景,可采用单通道设计;

⑥对于地下停车场、电梯、公路隧道等容量需求小,无需MIMO双通道的分场

景,可考虑采用单缆或普通合路器方案。

⑦对地铁隧道,一般采用POI+泄露电缆模式建设,对高速电梯也可采用此种模

式;对于铁路、公路隧道,根据具体的长度等实际情况选取覆盖方案。

2.2设计指标

根据集团室分指导意见的要求,覆盖场强应满足《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的各项要求,并根据覆盖场强进行链路预算;对于各系统的信噪比和业务能力等指标,需由各运营企业配合,结合室内外基站进行优化。

参考目前省内三家运营商的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建议方案中覆盖场强要求不低于以下表格中的取值。

表2.2-1各运营商网络设计指标

2.3方案构成

整套完整方案中,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3.1勘察报表

1)站点初勘报表

2)站点外观、内部照片

2.3.2项目建议书

1)站点项目建议书

2)各运营商需求订单确认表

2.3.3可行性研究

1)一阶段设计文件(包括系统需求、系统设计、干扰分析、投资估算等)

2.3.4施工图设计

1)站点设计方案(应包含站点环境,覆盖范围,天线覆盖方案等)

2)站点系统原理图

a)信源设备要标注编号、输出功率和安装位置;

b)每个器件均需标注各端口中各个系统的输入功率,损耗,编号;

c)标注每段馈线的长度,损耗;

d)每副天线均需标注编号、各个系统的输出功率。

3)站点设备安装图

a)天线安装平面图要标明建筑物尺寸;

b)需标注每段馈线长度,且和原理图一致;

c)标注说明馈线断点的来去方向;

d)标注和原理图对应的每个天线和器件的编号;

e)需附上必要的安装说明。

2.3.5站点工程量及预算

1)各专业主材料清单

2)各专业站点工程预算表

2.4频段使用原则

目前各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系统及频率分配情况如下:

表2.2-1运营商网络制式及频率

鉴于各运营商的室分频段使用策略及多系统合路时各网络之间干扰的规避,并考虑后期网络演进,铁塔集团公司在运营商已分配频段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拓展和避让,各设计院设计方案及各运营商网优部门频率规划时,需参考如下表格中的频段:

表2.2-2多系统合路时各运营商网络制式及频率

序号网络制式带宽(MHz)下行(MHz)上行(MHz)

1 移动/联通 GSM900 2*26 934-960 889-915

2 移动 GSM1800 2*25 1805-1830 1710-1735

3 移动 TD-LTE1.9G 30 1885-1915

4 移动 TD-LTE2.3G 50 2320-2370

5 电信 CDMA800 2*15 865-880 820-835

6 电信 LTE FDD1.8G 2*20 1860-1880 1765-1785

注:

①.表中标红部分为集团公司做了相应规避或拓展的频段; ②.WLAN 主要在末端合路,上表不含WLAN 系统;

③.综合各电信运营企业容量需求和系统干扰分析,一般场景下建议优先考虑采用移动GSM900(DCS1800)、TD-LTE2300;联通SDR(DCS1800、FDD1800),联通WCDMA2100;电信CDMA800、FDD2100;如电信运营企业有其它需求,应沟通后予以满足。

2.5 POI 的选取原则

综合三家运营商室分不同频段的建设需求,铁塔集团已经定义了两种类型的POI: 9频POI 、12频POI ,该两款POI 主要特点如下:

①e 上

行下行通用(单缆、双缆建设场景通用):单缆建设时,使用

1

个POI,

双缆建

设时,使用

2个

POI (双缆建设时,上下行分开的分缆的网络需外置双工器); ②e 机架挂墙通用:即适合于机柜安装也适合于挂墙安装,无需再定制; ③e 室内室外通用

④e 双路输出设计,插入损耗小:该款POI 为9进2出,每个输出口总体损耗5.5dB (3dB 分配损耗,2.5dB 插入损耗)

TRX1TRX2

CMCC G900 TX/RX CMCC G1800 TX/RX CMCC TD-F TX/RX CMCC TD-E TX/RX CTC C800 TX/RX CTC L1800 TX/RX CTC L2100 TX/RX UC G/L1800 TX/RX UC W2100 TX/RX

POI

图2.5-1 单缆组网方案

注:黑色线条表示覆盖区域A 天线,红色线条表示覆盖区域B 天线

TRX1TRX2

CMCC G900 TX/RX CMCC G1800 TX CMCC TD-F TX/RX CMCC TD-E TX/RX

CTC C800 TX CTC L1800 TX/RX CTC L2100 TX/RX UC G/L1800 TX/RX UC W2100 TX

UC G900 TX/RX

CMCC G1800 RX CMCC TD-F TX/RX CMCC TD-E TX/RX CTC C800 RX CTC L1800 TX/RX CTC L2100 TX/RX UC G/L1800 TX/RX UC W2100 RX

POI1

POI2

TRX1TRX2

图2.5-2 双缆组网方案

注:黑色线条表示覆盖区域A 天线,红色线条表示覆盖区域B 天线

该两款POI 详细参数介绍如下: 1) 9频POI

适用范围:三家运营商2G 、3G 、4G 均部署,使用当前主流频段 端口个数:9进2出 每端口损耗:5.5dB 三阶互调:PIM ≤-150dBc

适用范围:三家运营商2G、3G、4G均部署,需预留多个频段

端口个数:12进2出

每端口损耗:5.5dB

三阶互调:PIM≤-150dBc

POI使用拓展:

POI是各种异频合路器和同频合路器的组合体,当频段比较多且接近时,POI内部末端合路器件一般为电桥,电桥为2个输出口,若在定制阶段只提一路输出需求,厂家会用假负载堵住一路。因此,为充分利用信源功率,建议选取POI时,均选取上下行模

块均有两路输出的POI,方案设计时,亦采用同一个弱电井设置两个信源节点,均匀覆盖两个不同区域的设计思路。

2.6合路器的选取原则

考虑到站点的投资效益,对于运营商明确表示无MIMO需求的站点,或者纯覆盖类(无容量考虑)的站点或站点局部(如站点的地下室、电梯等区域),除了能用上面的POI使用单缆建设外,还可采取定制特殊合路器的方式合路。

经过前期湖南省分公司与各大运营商的沟通与讨论,移动可能用于室分的系统有:GSM900/GSM1800/TDD-LTE2300;联通可能用于室分的系统有:SDR1800/WCDMA;电信可能用于室分的系统有CDMA800/LTE2100。所以,根据移动2G频段使用策略的不同,定义了二大类合路器,主要参数如下:

1)移动2G为900MHz

合路器1:CDMA800/电信LTE2100/联通WCDMA

合路器2:移动GSM900/联通SDR1800/移动TDD2300

2)移动2G为1800MHz

合路器1:联通SDR1800/电信LTE2100/联通WCDMA

合路器2:电信CDMA800/移动DCS1800/移动TDD2300

当站点仅有两家运营商合路时,原运营商招标模型中,有现成的合路器可供选择,具体合路器选型查下表:

合路器选型(分场

景匹配)

?合路器使用拓展:

对于容量不高,无MIMO需求的站点或者站点局部,可通过2种方法解决:

①.采用单缆建设,再使用集团研制的POI合路;

②.采用双缆建设,定制如上所示合路器。

方案①采用单缆的设计思路,由于同一套天馈通过的网络制式比较多,互调交调复杂,需配合高性能器件的使用;

方案②采用双缆设计,通过合理搭配来规避干扰网络,通常使用普通器件即可满足要求,实际工程应用时,应核算相关成本后选择;

另外,由于移动TDD2300频段较高,馈线传输损耗高,穿墙损耗大,室分设计时,LTE可能成为设计的瓶颈,若分公司无法通过提升设备功率来实现同步覆盖,可适当采用上面附件中的移动LTE专用合路器,在POI实现二级合路。

2.7器件选取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要求支持频段为800MHz-2500MHz,其中合路器/POI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确定各端口所需要支持的频段并适当为系统扩展预留,有源设备按具体设计要求确定所需要支持的频段;双极化天线要求至少一个端口支持频段为800MHz-2500MHz;

?主干馈线优先采用7/8”馈线,平层超过20米的馈线原则上使用7/8”馈线,其他情况可使用1/2”馈线;

?室分分布系统原则上使用无源分布系统进行覆盖,不使用干放设备;

?对于三家运营商共建的站点,原则上均使用高性能器件。目前集团定义的高性能器件分为两档:第一档500W@-150dBc、第二档300W@-140dBc。实际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性能与整体造价,两种高性能器件搭配使用。

使用原则如下:以1800MHz频段为例,设备输出功率为43dBm,沿信号的传输方向,当器件的输入功率≥33dBm时,使用第一档高性能器件,当器件输入功率<33dBm 时,使用第二档的高性能器件,示例如下:

2.8小区划分与切换区规划

小区划分原则

1)室分设计小区划分时,应综合考虑覆盖、容量、干扰、切换等因素;

2)对于独栋高层建筑,尽量采用垂直分区方式进行小区划分,对于平层长度超过60m的独栋高楼,考虑到馈线的传输损耗,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使用水平分区;

3)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场景,因容量需求高,必须采用水平分区方式满足容量;

因空旷且封闭性较差,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并将切换带设置在人员流动较少的区域,如无合适区域,应尽量将切换区域设置在与人流方向平行的方向;

铁塔室分项目建议书

中国铁塔新疆分公司2015年 克拉玛依市(区)克拉玛依科博馆室分工程 项目建议书 项目编码: 编制单位: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时间:2015年2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 克拉玛依科博馆位于世纪大道与迎宾大道的交汇处,主要以展厅为主,其余部分为4D影院、儿童科技乐园、历史风貌展厅、文物修复室、办公区域、库房,总建筑面积约100000平方米。由于室外信号基站的距离站点较远,经现场测试,三家运营商在该楼宇内覆盖均存在盲区,室内信号不满足需求,无法保证正常通话质量,因此选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解决信号问题。 (二)建设目标 根据铁塔公司新疆分公司无线网络室内综合覆盖工程的建设要求,本次工程对克拉玛依科博馆进行无线网络的室内覆盖。工程实施后,三家运营商(移动2G,3G,4G;联通3G,4G;电信3G,4G)各系统信号质量应满足网络建设目标,可以满足克拉玛依科博馆内三家营运商各系统用户的业务需求。 二、资源现状分析 由于该建筑为新建建筑,原各家公司均未进行前期建设,无可利旧资源。 三、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模 科博馆位于新疆克拉玛依世纪大道与迎宾大道的交汇处,经度:84.88582纬度:45.57045 ,根据实地勘察和测试此站点为数据业务需求的热点,通过和业主协商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克拉玛依分公司的建设意见,本工程在此站点建设室内分布系统。预计主要用料如下: 该室内覆盖站点工程建设规模如下表: 表1.3-1 站点规模表 室内覆盖工程总投资为1151274.95元,每平米造价为¥11.51元 元。 (二)建设方案 本期将科博馆B1F-5F进行室分覆盖。 四、投资估算 克拉玛依科博馆室内覆盖新建工程共投资1151274.95元,包括: 主材费:211060元,不包含馈线和头子的费用;

铁塔类项目技术规范标准化指导手册

铁塔类项目技术规范标准化指导手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铁塔类项目技术规范标准化指导手册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一.新建站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站选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新建站铁塔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新建站铁塔基础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新建站机房(柜)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新建站动力配套设施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新建站市电引入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基站防雷接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存量共享站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铁塔共享改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机房及动力配套共享改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铁塔应用场景及无线工艺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机房(柜)设备布置及工艺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铁塔改造方案及无线改造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为了规范和指导铁塔项目建设,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特制定本建设指导意见。 铁塔项目建设应坚持”先共享,后新建”的原则,统筹考虑增量新建和存量共享改造,以各运营商存量资源为基础,优先共享改造,整合优化资源。 本指导意见依据铁塔公司总部印发的相关建设指导意见、通信铁塔技术要求、配套设施系列标准等文件要求编制,同时结合湖北特点和运营商的实际需求,明确了湖北公司省分铁塔项目建设的相关建设标准。适用于新建站铁塔及配套建设,以及存量共享站铁塔及配套的改造。明确了新建站的铁塔、机房(机柜)、电源、外电引入的建设原则以及平面布局、机房工艺、设备布置、设备和线缆安装要求。明确了存量共享站铁塔及配套的改造原则及方案。 一.新建站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 (一)基站选址 1.总体要求 1)站址设计应符合城建、环保、消防、抗震、人防等有关要求。 2)基站选址要满足客户的覆盖需求,同时要考虑站址的安全性以及 施工的便利。 3)城区尽量选用市政、企事业单位的站址或建筑,尽量避免选择容 易发生纠纷的居民类站址。 4)恩施、宜昌、十堰、襄阳南漳、保康、谷城及咸宁南部区域等

室分安装规范

室内覆盖点详细情况说明 :机房可以新建,但是交流电源比较长,安装的时候业主可以和协调,分布也可以做。(精加工的已经去了,可以问问杨工)光缆图没有出来。(现在领袖山庄地方信号很好,房间里面都是满格信号、看看是否安装的必要) :选点单位和分公司正在协调入场费由谁付的问题,分公司正在商量,另外机房地面需要做混泥土,只要协调费付了就可以进场,分布也可以做。 :由于物业正在做综合验收,如果进场需要十二月,室外覆盖由于破路比较多,而且是沥青路面很难恢复,业主意见很大,估计室外覆盖不能做,室内地下室部分可以做、下个月机房也可以做。 :主设备已投入运行,RRU暂时未加电,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光缆终端没有到货,公寓18楼图纸要重新设计,业主要定接电位置等,一时没有更进。另外酒店主楼这里设计图纸需要重新设计(中间修改了一下,不过他们还是没有按工程部给的新图纸来画,我又让他们重新弄了),图纸重新出来后皓思国际酒店工程部的人要我们和联通、电信三家公司开一个协调会,然后才可以施工。 :主体设备、分布全部完成,和业主合同签订后RRU才可以加电。分公司在协调中,暂时没有答复。 金沙云霆:目前在完成1栋-2单元3、4、6、7、11、12、13栋分布系统,其他栋楼暂时不具备施工条件,室外光缆没有进机房(进地下室处管道不通)。 :机房正在新建预计11月11日可以完成,到时候领材料准备先开主设备。分布图纸还没有出来预计要10天以后才可以出图。 业委会不同意安装,很可能取消这个站点,但是光缆已经放到围墙外了。 :15DB耦合器等、功分、RRU电源线、子管等,都不够用了 :安装主设备发现华为设备都没有正式的标签,传输设备电源、2M线、尾纤,各个空开 的面板标签、光缆加强芯接地、华为主设备接地都没有标签,是否可以做一些,尾纤标签我们可以机打出来

信号塔维护安全规范示范文本

信号塔维护安全规范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信号塔维护安全规范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铁塔维护合作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加 强对维护现场的安全巡查,并对违反安全技术标准、规范 和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制止或者纠正;对发现的安全事故 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二、铁塔维护合作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制度,维护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 不得上岗作业。 三、铁塔维护开工前,铁塔维护合作单位应逐级进行 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未经落实 不得进行维护施工。 四、铁塔维护合作单位的全体维护施工人员必须熟悉 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并应具备相应的资格。高空作业者

应进行过高空作业的专业培训,并持有登高作业证。 五、铁塔维护合作单位维护人员应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上塔 作业前应佩戴安全帽及穿防滑鞋,系好安全带,并检查安全带挂钩是否正常,经检查确认后方可上塔作业。 六、在塔上作业时,应将安全带系在安全处,严防滑脱;扣好安全带后,要进行试拉,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如身体靠近塔身,安全带松弛,应随时检查挂钩是否正常,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作业。 七、劳动保护用品及装备应经常检查,安全带必须经过检验部门的拉力实验,安全带的腰带、钩环、铁链都必须正常,安全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八、严禁铁塔维护人员酒后上塔作业,身体不适时不能上塔作业。 九、为确保维护施工工人员的安全,下列环境、气候

铁塔室分设计及施工规范

铁塔室分设计及施工规 范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一. 现场查勘与方案设计 1.现场查勘 查勘是指在方案设计之前,在现场对站点的建筑参数、所属地理区域及站点所处电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对站点的经纬度、人口流、建筑面积、单层面积、层高等进行记录,最终形成查勘记录(报告)。 室分站点的查勘,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现场人文环境 该信息主要是了解本次覆盖面向的人群及其网络行为,为后期设计提供容量估算依据。需采集的信息主要有:站点场景类型、人流量及活动时间、各运营商客户情况、运营商VIP分布情况(可选)等。 现场自然环境 该信息主要是为方案设计时,信源设备的布放,馈线的走线路由以及天线的点位间距等提供参考和依据。需采集的主要信息有:站点的位置、建筑功能、占地面积、平面结构、电梯运行区间、线井分布情况、外墙和天花材料等。 现场的电磁环境 该信息主要是为方案设计提供网络侧的支撑数据。需采集的信息有:各运营商周边宏站分布情况、建筑周边及建筑内部各区域网络覆盖情况、网络质量指标情况,通常通过CQT测试得出。 查勘完后,需形成勘测报告。 XX站点室分勘察记 录(铁塔模版) 2.方案设计 2.1方案设计总原则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并注重共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的整体效益和系统性能的综合权衡。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合理性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应综合考虑各系统对信号质量的要求,应更多地注重方案整体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在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网络性能、可实施性、经济性充分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建设方案。 经济性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应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选用经济成本低的方案。由于网络发展及未来频段划分的不确定性,对于新建系统合路器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实际需求,避免为未划分的频段预留过多的端口而增加合路器件的复杂度,造成成本增加。 前瞻性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对于重点覆盖区域在建设方案设计中可适当进行必要的升级演进考虑,并在设备选型、链路预算、机房空间以及传输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预留。 另外,根据集团最新指示,多系统合路时,还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0kV、0.4kV铁塔、铁附件技术规范书

XX有限公司配电工程 10kV铁塔、铁附件招标书(技术部分) 二〇一一年五月

货物需求一览表 注:1、本次招标塔材重量包含连接塔材所需所有各种螺栓的重量,报价中也包含连接塔材所需所有各种螺栓的费用,供货时螺栓和塔材配套一并供给,各投标单位应根据经验自行测算各电压等级螺栓和塔材的重量比,合理报价,费用结算时不再考虑因螺栓数量增减引起的费用变更。 2、交货地点为各县货物集散点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投标人必须认真阅读本技术规范书(或称技术文件)的所有条款,投标人提供的铁塔制造技术规范应符合本技术文件的要求。 本技术文件适用于XX省35kV输电工程和10kV及以下国内采购部分所需输电铁塔\铁附件的制造、试验和检验、包装、运输等。 1.1.2投标人或供货商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GB/T19001-2000idtIS09001:2000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1.1.3投标人应具备如下供货业绩: 角钢铁塔投标人从2006年1月至今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工程铁塔、铁附件的供货业绩不少于3000吨。 1.1.4投标人应具备如下生产装备要求: 具备有热镀锌能力; 具备X射线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等无损检测设备; 具备试组装场地及设备。 1.1.5本规范书提出了有关本农网工程使用铁塔、铁附件的图纸放样、原材料采购、铁塔构件加工、铁塔试组装、质量检验、包装及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应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要求。 1.1.6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有关国标、行标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投标人提供的产品质量应达到《输电线路铁塔质量分等标准》(SDZ025-87)中一等品等级要求,同时满足《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的要求。 1.1.7铁塔的制造应根据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业主批准的施工图及有关的技术文件,按计划工期的要求进行。投标人提供的铁塔应是全新的,并包含螺栓、防盗螺栓、防松罩等其它配件以及插入角钢(特殊要求除外)。不能因施工图和技术文件的遗漏、疏忽和不明确而解脱中标方提供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铁塔和工作质量的责任。倘若发现不正确之处,中标方必须通知招标单位,在差异问题未纠正之前仍进行的任何工作,应由中标方负责。 1.1.8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

铁塔技术规范书

第2章技术规范书 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就向其提供铁塔(增高架、高桅杆)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总则 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人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项答复,说明能否满足。如有不符,须提出充分理由并加以详尽说明。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组织架构、组织运作等内容的应答,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人的应答书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投标人应提供有效期内的ISO9000、ISO14000、UL、CE或其他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文件。 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设备获得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在有效期限内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投标人应提供其安装施工队伍获得的在有效期限内的《建筑安装企业安全资格证》。 投标人应编制并提供本次投标设备在生产、服务等方面的质量保证计划和实施方案。 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设备的主要元器件采购来源和材质证明等资料,招标人有权随时对此进行验证。 招标人必要时可对投标人的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设计、生产、装配、测试记录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等。 工程建设规模 本项目所需的设备为铁塔(增高架、高桅杆)(包括增高架),2007年GSM移动通信网络二期工程建设规模根据总部设计批复确定。 技术要求 投标方的生产施工必须满足以下相关规范及文件 铁塔(增高架、高桅杆)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 《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80:9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1994、《碳素结构钢》GB/T 700-1998 《碳素结构钢》GB/T 700-1998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1999年编制的《中国联通广东移动通信工程管理规范》(第一辑)(上下册)。(相关内容见附件2,电子版)

通信铁塔维护技术要求

通信铁塔维护技术要求

目录 一、目的 (4) 二、维护范围 (4) 三、塔型识别与塔高测量 (5) 四、角钢塔 (5) (一)防腐 (5) (二)基础 (6) (三)塔体构件、紧固件 (6) (四)垂直度与层间偏移 (6) 五、钢管塔 (7) (一)防腐 (7) (二)基础 (7) (三)塔体构件、紧固件 (7) (四)垂直度与层间偏移 (8) (五)法兰 (8) 六、法兰式单管塔 (8) (一)防腐 (8) (二)基础 (8) (三)塔体构件、紧固件 (9) (五)法兰 (9) (六)照明系统 (10) 七、插接式单管塔 (10) (一)防腐 (10) (二)基础 (10) (三)塔体构件、紧固件 (11) (四)垂直度 (11) 八、一体化塔房 (11) (一)防腐 (11) (二)地梁 (11) (三)塔体构件、紧固件 (11) (四)升降系统 (12) (五)垂直度 (12) 九、天线美化构筑物及美化罩 (12) (一)防腐 (12) (二)基础 (12) (三)构件、紧固件 (12) 十、H杆 (13)

(一)防腐 (13) (二)基础 (13) (三)杆体构件、紧固件 (13) (四)垂直度 (14) (五)法兰 (14) (六)拉线 (14) 十一、拉线塔 (14) (一)防腐 (14) (二)基础 (15) (三)塔体构件、紧固件 (15) (四)垂直度 (15) 4.8.5法兰 (15) (五)拉线 (16) 十二、增高架 (16) (一)防腐 (16) (二)基础 (16) (三)塔体构件、紧固件 (17) (四)垂直度 (17) (五)法兰 (17) 十三、抱杆 (17) (一)防腐 (17) (三)垂直度 (18) 十四、铁塔附属装置 (18) (一)爬梯 (18) (二)走线架 (18) (三)平台与支架 (18) (四)航标灯 (19) 十五、防雷与接地系统 (19) 十六、环境与标识 (19)

铁塔室分设计方案及施工规范

一.现场查勘与方案设计 1.现场查勘 查勘是指在方案设计之前,在现场对站点的建筑参数、所属地理区域及站点所处电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对站点的经纬度、人口流、建筑面积、单层面积、层高等进行记录,最终形成查勘记录(报告)。 室分站点的查勘,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现场人文环境 该信息主要是了解本次覆盖面向的人群及其网络行为,为后期设计提供容量估算依据。需采集的信息主要有:站点场景类型、人流量及活动时间、各运营商客户情况、运营商VIP分布情况(可选)等。 现场自然环境 该信息主要是为方案设计时,信源设备的布放,馈线的走线路由以及天线的点位间距等提供参考和依据。需采集的主要信息有:站点的位置、建筑功能、占地面积、平面结构、电梯运行区间、线井分布情况、外墙和天花材料等。 现场的电磁环境 该信息主要是为方案设计提供网络侧的支撑数据。需采集的信息有:各运营商周边宏站分布情况、建筑周边及建筑内部各区域网络覆盖情况、网络质量指标情况,通常通过CQT测试得出。 查勘完后,需形成勘测报告。 XX站点室分勘察记 录(铁塔模版) 2.方案设计 2.1方案设计总原则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并注重共建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的整体效益和系统性能的综合权衡。 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合理性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应综合考虑各系统对信号质量的要求,应更多地注重方案整体合理性

和可实施性。在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网络性能、可实施性、经济性充分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建设方案。 经济性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应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选用经济成本低的方案。由于网络发展及未来频段划分的不确定性,对于新建系统合路器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实际需求,避免为未划分的频段预留过多的端口而增加合路器件的复杂度,造成成本增加。 前瞻性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对于重点覆盖区域在建设方案设计中可适当进行必要的升级演进考虑,并在设备选型、链路预算、机房空间以及传输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预留。 另外,根据集团最新指示,多系统合路时,还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①原则上采用POI+无源分布系统的方式,有条件的分公司可根据场景需求及电 信运营企业接受程度进行光纤分布系统等有源分布系统的试点; ②重大公用场所的室内分布系统原则上须采用收发分缆的双缆设计; ③对于各电信运营企业引入系统小于等于6个,系统间干扰较小,可通过双缆设 计实现LTE MIMO双通道; ④对于各电信运营企业引入系统多于6个,系统间干扰复杂,此时建议通过定制 高品质POI和高性能室分器件来实现复杂多系统的MIMO部署; ⑤对于远期容量需求较小或各电信运营企业明确表示不部署MIMO双通道的场 景,可采用单通道设计; ⑥对于地下停车场、电梯、公路隧道等容量需求小,无需MIMO双通道的分场 景,可考虑采用单缆或普通合路器方案。 ⑦对地铁隧道,一般采用POI+泄露电缆模式建设,对高速电梯也可采用此种模 式;对于铁路、公路隧道,根据具体的长度等实际情况选取覆盖方案。 2.2设计指标 根据集团室分指导意见的要求,覆盖场强应满足《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的各项要求,并根据覆盖场强进行链路预算;对于各系统的信噪比和业务能力等指标,需由各运营企业配合,结合室内外基站进行优化。

基站铁塔维护管理办法

基站铁塔维护管理办法 通信铁塔是通信重要设施,是企业重要资产的组成部分。铁塔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长久利益。加强通信铁塔的维护管理工作,重视通信铁塔的安全正常使用,是各级建维部门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基站铁塔的维护管理工作,保障基站通信铁塔的安全运行,本着确保安全生产、保障通信畅通、延长使用寿命的原则,省公司特制定本办法,请各市分公司认真执行。 一、基站铁塔运行维护工作由各市分公司负责管理,省公司网络部负责对各市分公司的基站铁塔管理、维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省公司负责全省基站铁塔代维协议的制定以及专业铁塔代维厂家的资质审核工作,各市分公司负责签订代维协议,并对本地网范围内基站铁塔的维护管理、运行使用情况、代维质量监督、代维工作量核实、确认等工作。 三、操作流程 (一)网络部按照铁塔维护工作的需要,对全省铁塔制定维护、检修计划、要求,并委托代维公司实施; (二)各市分公司负责与代维公司签订代维协议,监督代维公司按协议要求,进行铁塔维护,并做好配合协调。对代维质量、代维工作量进行检查、确认、验收、付款等; (三)对于铁塔代维协议所规定维护项目之外的铁塔整改、大修改造,全塔通漆,全塔更换螺丝,新增大型铁塔构件等内容,各市分公司负责上报整改计划,由省公司网络部核实后协调代维公司实施。 (四)网络部及代维厂家制定标准统一的记录表格,由代维公司在

维护工作中仔细填写,市公司相关部门认真复核后确认签字,网络部、市公司、代维厂家各自留存备查。 四、职责划分 (一)省公司网络部 1、制定铁塔使用维护管理办法; 2、牵头调查处理有关铁塔安全责任事故; 3、对铁塔整改、大修改造,全塔通漆,全塔更换螺丝,新增大型铁塔构件等内容进行研究批复; 4、确定通信铁塔代维厂家; 5、制定统一的维护标准、要求; 6、建立和修定全省通信铁塔运行维护状况的相关资料; 7、审核代维厂家相关报告的代维费用。 (二)各市分公司 市公司及县公司作为省公司要求的执行单位,具体负责本区的所有通信铁塔的管理、运行使用及维护质量监督。 1、执行省公司通信铁塔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标准要求;

铁塔技术规范书

铁塔建设技术要求 一、前期工作 各铁塔厂家需提前熟悉建设单位的通信铁塔设计要求、拟采用的铁塔形式、制作安装技术要求及相关费用的标准。 二、拟用铁塔类型及使用范围 1、角钢自立塔:建议塔高不大于60m(20~60米); 2、(三角、四角)钢管塔:塔高不大于100m; 3、单管塔:用于平地地区且交通运输便利,建议塔高不大于50m; 4、地面拉线塔:用于场地较大,建议塔高不大于35m。 5、轻型边际站自立塔:建议轻型边际站自立塔塔高不大于25m; 6、屋面立杆:适用于屋面梁板为现浇的结构。 三、现场勘察要求 各类型铁塔需根据通信工艺要求到现场勘察,结合现场环境确定铁塔位置、铁塔形式及铁塔高度,并由正规地质勘察单位出正式地质勘察报告。 四、各类型铁塔工艺及技术要求 铁塔设计及制作总体原则:满足通信天线及馈线安装要求,便于操作维护;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保证结构安全,抗风、抗震、防锈、防雷;优化设计,合理选型,便于制作安装,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设计应按正式铁塔施工图出图,并由正规设计院加盖设计专用章。 (一)角钢自立塔 1、变形限制

(1)在当地各种气候条件下,应保证铁塔30年内不产生影响通信使用的变形;塔身平面内的弯曲挠度<0.45度,塔身水平面内的弯曲挠度<0.45度。 (2)塔体侧向水平最大变形≤H/1000,H为塔体高度。 2、铁塔设计使用周期按50年考虑。 3、负荷要求 (1)满足云南省风荷载(50年一遇)要求。建议根据云南省内基本风压分布和山高要求,按山高20m、山高50m进行标准设计,对山高超过50m的铁塔进行单独设计。 (2)当塔建在地面上时,要求塔体及基础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所确定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当塔建在楼顶时,塔体抗震设防烈度除按规范确定外,尚应不低于塔下楼房的抗震设防烈度。 (3)塔体上天线平台采用二层外平台形式,二层平台的间距为5.0m,平台直径为3.5~5.0m,第一平台离塔顶为2米。 (4)二层平台上共安装定向天线12付,每付天线重量为12Kg,几何尺寸为2570/255/105mm(长/宽/厚)。 (5)天线支架伸出平台长度应保证天线抱杆分布圆直径不小于6.0m(可移动式支架),抱杆为Φ70mm,长为3m。 (6)每付天线按照安装一根馈线考虑,直径Φ30mm,其单位重量为1.0kg/m,每条馈线长度按天线挂高加10m计算。 (7)铁塔平台上的活荷载不宜小于250kg/m2。

室内分布标签规范

室内分布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标签,标签编号应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内容要包括每个器件的名称、线的方向等。 一.标签的分类 标签的种类有:器件标签、路由标签、标识标签、设备标签等。 1.器件标签用来表明器件名称,每个器件上都必须粘贴,器件标签上必须标明该器件的名称、编号、楼层等; 2.路由标签用来表明线的方向,每条馈线的两端都必须粘贴,路由标签上必须体现馈线另一端器件的名称及楼层; 3.标识标签用来标识馈线所属的运营商,该标签粘贴在馈线上,每隔2米粘贴一张; 4.设备标签用来标明设备类型等信息,在有源设备上粘帖,包括直放站、干放、BBU/RRU等,对于BBU/RRU要特别注意标签格式。 二.标签的粘贴 1.所有不干胶标签粘贴好后都需要用透明胶带加固; 2.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标签,在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必须贴在显着位置,以便辨认; 3.在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电梯、地下室应粘贴(安装)中国联通网络信号覆盖标志。 三.标签、路由标签的样式要求

室外部分标签 1、要求: (1)质地为机打防水, (2)标签为白底红字,字体为宋体 2、图例说明: 八木天线 中 国 联 通CHINA UNICOM 八木天线 FROM :T1—21F 电 缆 中 国 联 通CHINA UNICOM 表示此处信号来自于21F 第一个耦合器 室内设备标签(不包含BBU/RRU ) 1、要求: (1)质地为机打不干胶,后用宽透明胶带加固 (2)标签为白底红字,字体为宋体 2、图例说明:

设备类型:G 网近端机 近端位置:碑亭巷中国联通 CHINA UNICOM远端位置:人民大会堂G网近端机 设备类型:D网远端机 近端位置:碑亭巷中国联通 CHINA UNICOM远端位置:置地广场 D网远端机 设备类型:W无线站 中国联通 CHINA UNICOM设备位置:四方招待所W网无线站 其他室内标签 1、要求: (1)质地为不干胶, (2)标签为白底黑字,字体为宋体 2、图例说明: (1)器件标签:

铁塔2017年室分设计人员专业资格认证试题(题库)

铁塔2017年室分设计人员 专业资格认证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满分25分) 1.博物馆通常装修古朴,天花高度较高,走线难度较大,且多数业主不愿意因大范围施工导致 装修损坏,宜采用()进行覆盖,馈线沿墙布放。(C) A、全向吸顶天线 B、定向吸顶天线 C、定向壁挂天线 D、对数周期天线 2.应合理规划主干路由,调整相应器件,同一层不同天线口输出功率差应控制在()范围内。 (A) A、5dB B、15dB C、10dB D、3dB 3.面积超过2000平米且空旷的大型地下停车场,天线间距原则上应控制在()米左右;面 积小于2000平米结构较复杂的地下停车场,天线间距应控制在()米左右。(B) A、20;15 B、25;20 C、15;10 D、30;25 4.办公楼场景:平层天线一般安装在走廊内,采用(),对于纵深大的房间或会议室需要进房 间覆盖(A) A、全向吸顶天线 B、定向吸顶天线 C、定向壁挂天线 D、对数周期天线

5.歌剧院当观众席两侧墙壁可布放馈线时,在两侧墙壁安装()覆盖(C) A、全向吸顶天线 B、定向吸顶天线 C、定向壁挂天线 D、对数周期天线 6.当室外宏站信号较弱,规划切换区域设置于室外楼宇附近区域(避免设置在街道上)时,宜 在大厅出入口处布放()增加重叠区域。(A) A、全向吸顶天线 B、定向吸顶天线 C、定向壁挂天线 D、对数周期天线 7.重叠覆盖区计算:以切换时间最长的GSM系统为例:切换时长配置为6s(该值与电信企业 设备参数配置相关)、电梯运行速度3m/s时,则需设置()的重叠覆盖区。(D) A、9米 B、12米 C、15米 D、18米 8.空旷的中西餐厅公共区,根据安装条件选择全向吸顶天线或定向壁挂天线进行覆盖。中餐厅 包间宜采用()进房间覆盖。(A) A、全向吸顶天线 B、定向吸顶天线 C、定向壁挂天线 D、对数周期天线 9.宾馆酒店场景宜采用哪种分区方式()(B) A、水平 B、垂直 C、单层为一小区 D、双层为一小区 10.不会影响天线无线覆盖范围的因素有()(D) A、天线挂高、方向 B、天线增益 C、内置电倾角和机械倾角 D、天线功率容量 11.室内分布系统中LTE参考信号的天线口输出功率原则上应控制在()dBm。(B) A、-20~-15 B、-15~-10 C、-10~-5 D、-5~0

铁塔技术规范

河南移动铁塔建设规范(自建铁塔) 河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电信规划设计院 2020年7月

目次 1、总则 (1) 1.1、概述 (1) 1.2、制定技术规范书的依据 (2) 2、建设方案 (2) 2.1、移动通信塔的基本要求和类型 (2) 2.1.1、基本要求 (2) 2.1.2、移动通信塔的类型 (3) 2.1.3、移动通信塔的工艺要求 (3) 2.2、移动通信塔的建筑材料要求 (4) 2.2.1、钢材的合格保证书 (4) 2.2.2、钢材的型号选择 (5) 2.2.3、连接材料的要求 (5) 2.3、移动通信塔的基本构造要求 (6) 2.3.1、移动通信塔结构构件的最小规格要求 (6) 2.3.2、节点连接要求 (6) 2.4、移动通信塔的防锈防腐要求 (7) 2.4.1、防锈防腐方法 (7) 2.4.2、防锈防腐层厚度要求 (8) 2.4.3、其他要求 (8) 2.4.4、基础螺栓与脚底板的防锈防腐要求 (8) 3、移动通信塔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9) 3.1、放样、下料和切割的标准 (9) 3.2、制孔的标准 (10) 3.3、几何尺寸的标准 (11) 3.4、焊缝的标准 (11) 4、移动通信塔的基础施工 (12) 5、移动通信塔防雷与接地的要求 (13) 5.1、防雷的要求 (13)

5.2、地网的要求 (15) 5.2、接地体的要求 (16) 6、移动通信塔的工程验收 (16) 6.1、验收单位 (16) 6.2、技术文件 (17) 7、移动通信塔的维护 (17) 8、附件 (19) 1、总则 1.1、概述 为进一步规范河南移动铁塔建设标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铁塔建设各阶段的验收工作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范。 1.2、制定技术规范书的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95 (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80:96 (7)《六角头螺栓——A级和B级》,GB 5782-2000 (8)《六角头螺栓——C级》,GB 5780-2000 (9)《碳素结构钢》,GB 700-88 (1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1994

室分设计要求

室分设计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室分设计要求1.1室分器件使用原则 优先选用基站信源+无源分布系统,合理选择信源设备,根据小区最大容量设计分布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无源分布系统一二级主干的无源器件应采用高性能无源器件,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天线、无源器件均采用兼容GSM/TD/WLAN/LTE的宽频设备可承载大功率的器件,兼容后续网络发展需要。 信源发射功率要求按照标称功率进行设计,不允许降低信源发射功率设计,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负载,充分利用信源功率,将功率合理分配至覆盖区域。RBS6601设备按标称功率设计时如果末端天线口功率过大,可以适当改用RBS2308设备作为信源,不允许使用衰减器。 馈线在功率足够的前提下尽量使用1/2馈线;主干路由必须使用7/8馈线,分支路由超过30米使用7/8馈线。 需参考《中国移动无源器件技术规范》和省公司对无源器件的整治要求,对器件使用明确要求。 1.以主设备(宏基站、微蜂窝和分布式基站)为信源的纯无源室内分布 系统,通过FAS干扰分析软件确定无源互调干扰后,带测互调仪现场 测试定位干扰源器件(五阶互调抑制比在-110dBm以上可判断有互调干 扰)。 2.VIP站点出现明显干扰,而且有施工条件的,成批更换器件彻底消除无 源器件隐患。 3.高配置系统(4载波以上)站点,为保障用户良好感知,应该使用高性

能无源器件。 4.基站输出端器件一律采用DIN型接头,减少跳线多次转接带来差的互 调影响;主干(7/8″馈线)一级器件用DIN型高性能无源器件,只在 分支(1/2″馈线)二、三级器件用普通N型器件。 5.注入器件功率≥36dBm(单系统总功率)的无源器件替换成高性能的无 源器件。 1.2各类室分器件编号要求与损耗值规定 1.2.1器件编号与标注要求 1.2.2无源器件编号与标注 无源器件编号采用按楼层编号的方式,编号格式为XXXX M-N F,其中XXXX为器件代码;M与N为阿拉伯数字,M表示器件的编号,不同楼层的器件数字编号均从1开始;N表示所在楼层,如果是地下楼层,则在楼层数字编号前加字母B,如B3F表示负三楼。

铁塔微站技术规范书

微站施工技术规范书

1、技术标准 申请人提供的工程技术服务必须满足以下主要技术规范。本规范颁布时,引用文件所示的版本均为有效。下列文件被修订时,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57-20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YD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YD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YD5054-2010《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5060-2010《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图集》 GB51199-2016《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YD5184-2009《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YD5191-2009《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YD5201-2014《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YD5003-2014《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GB51120-201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YD/T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YD/T5015-2015《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 YD/T5211-2014《通信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YD/T1712-2007《中小型电信机房环境要求》

手术室装修工程技术规范及要求

手术室装修工程技术规范及 要求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手术室装修工程技术规范及要求 1、总体说明: 牟定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净化工程,包括洁净手术部和ICU病房及辅助用房。手术部和ICU病房及辅助用房设在六层,建筑面积1158㎡。手术部、ICU净化空调机组等设备设屋顶。 2、工程内容: 标准洁净手术室1 间、一般洁净手术室2间(其中一间带正负压)、准洁净手术室1间,十万级洁净走廊及相关辅助用房,三十万级清洁走廊、麻醉苏醒,污物走廊及办公用房的装修。ICU病房按准洁净手术室房间标准装修。 3、技术要求: 设计原则: 手术室的净化及装修工程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并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设

计要体现技术、设备的先进与经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兼顾美观和维修方便,能确保运行安全可靠。 技术标准: 本工程所有的设备和材料所涉及的设计标准、规范,产品标准、规范,工程标准、规范,验收标准、规范等必须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军队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YFB001-1995)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卫生部主编、建设部及计委颁布2000年10月1日执行)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J50333-2002)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1-9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B50234-2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16-92)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同时参考国家最新的标准与规范及国外先进的有关技术规范。

室外基站美化构件技术规范书

室外基站美化构件技术规范书2018年5月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2) 第一节卖方提供的文件的要求 (2) 第二节必须满足的技术标准/规范 (3) 第二章. 工程项目描述 (5) 第三章. 天线工程技术要求 (6) 第一节天线外形与机械特性要求 (6) 第二节外罩材料性能要求 (9) 第四节环境条件要求 (11)

第一章.总则 一.本文件是中国铁塔江门市分公司 (以下简称买方)向为拟建的江门铁塔公司2018-2019年室外基站美化构件采购项目提供设备的公司(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技术规范书。它与1.1.2所述文件一起作为引入设备的技术文件。根据此文件,卖方应做出详细的应答和和报价书。 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分公司拥有本技术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 第一节卖方提供的文件的要求 1.1.2 卖方所提供的文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 技术规范书的点对点应答书:卖方须对本技术规范书进行点对点应答,必须在引用本技术规范书的基础上,进行逐条逐项答复、说明和解释,即:首先针对本期工程卖方所提供的天线设备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作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的应答,不得使用“明白”、“理解”等词语。对于要求进行描述或说明的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详细的描述或说明。应答标准说明如下: 1)点对点应答书中未明确答复“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的 条款,均视为“不满足”。 2)对于答复为“满足”的条款,表示本期工程提供的成熟设备完全满足 该项条款,该项功能已经包括在卖方为本期工程所提供的设备中,且 该功能的相关费用已经含在本期报价中。对功能条款应答满足时,要 求厂家对该功能进行详细描述,否则若发生歧义,买方保留最终的解 释权。 3)对于答复为“不满足”条款,表示目前完全不满足该项条款。对暂时 不满足的,卖方必须给出开发计划,承诺满足时间,并对相关设备的 变更情况进行说明。若无法提供开发计划、承诺满足时间、对相关设 备的变更情况进行说明的,须说明原因及对买方需求的影响。 4)对于答复为“部分满足”的条款,卖方须在应答中明确指出满足和不 满足部分,并分别加以详细说明。对不满足部分卖方说明要求与答复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范

主题:铁塔集团、B接口规范、铁塔B接口规范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 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范 (试行) 版本:V1.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

目录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定义 (4) 3.1 集中监控中心-Supervision Center(SC) (4) 3.2 现场监控单元-Field supervision unit(FSU) (4) 3.3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 (4) 3.4 B接口—B Interface (5) 3.5 监控对象—Supervision Object(SO) (5) 3.6 监控点—Supervision Point(SP) (5) 3.7 数据流接口 (5) 4.接口 (5) 5.B接口互联规范 (6) 5.1 B接口互联 (6) 5.2 B接口报文协议 (6) 6.FTP接口能力 (39) 7.FSU初始化能力 (40) 8.FSU自动升级能力 (40) 9.SC心跳功能 (40) 10.门限值配置 (40)

前言 为加强中国铁塔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动环监控系统)建设,实现集团监控中心对全国铁塔动力设备和环境的统一监控、统一派单的目标,特制定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范。本规范明确了动环监控系统互联B接口互联规范、B接口定义、互联协议、报文协议及数据库协议。本规范作为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标准,同时也可作为接入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平台的各动环厂家软、硬件技术设备的技术参考依据。

1.范围 B接口规定了动环监控系统在监控中心(SC)与现场监控单元(FSU)互联的数据传输规范。 以上图中右侧单位称为“接出方”,左侧单位称为“接入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1363.2-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2部分:互联协议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V1.0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信号字典表V1.0 3.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中监控中心-Supervision Center(SC) 面向多FSU管理的高级监控层次,即集团监控平台,通过开放的数据协议,连接全国的FSU。 3.2 现场监控单元-Field supervision unit(FSU) 监控系统的最小子系统,由若干监控模块和其它辅助设备组成,面向直接的设备数据采集、处理的监控层次,可以包含采样、数据处理、数据中继等功能。 3.3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