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概论

采矿概论

采矿概论
采矿概论

(1)边界品位

是矿体边界上矿石的最低品位,是划分矿石和废石、圈定矿体的标准。矿体内的矿石品位都应高于边界品位。 (2)最低工业品位

能满足工业开采要求的矿体平均品位的最低值。{总分、单科分} 3. 矿石的种类

(1)按属性:固相、气相(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液相(盐湖中各类盐类矿物、液体天然碱);

(2)按属性:非金属矿和金属矿; (3)金属矿按所含金属种类:

贵重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黑色金属矿(铁、锰、铬)、稀有金属矿(钽、铌等)、放射性矿(铀、钍等)、稀土金属(钪、钇、镧、铈等17种元素); (3)金属矿按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为: ①自然金属矿:金、银、铂、铜;

②氧化矿石: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为氧化物、碳酸盐及硫酸盐,如赤铁矿Fe2O3、白铅矿PbCO3;

③硫化矿石: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为硫化物,如黄铜矿Cu2FeS2、方铅矿PbS 、闪锌矿ZnS ; ④混合矿石:含前三种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分采问题。 1.2.1与采矿有关的矿岩的一些基本性质 1.岩石的容重、体重

单位体积中原岩的重量,一般在2.3~3.0吨/米3,之间。 有色金属容重与岩石差不多,黑色金属矿石容重一般较重,可达3.5吨/米3。 2.块度

原岩崩落后,所形成碎石的尺寸大小称为块度。一般为最大方向的尺寸,也可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平均尺寸。采矿装运中,要求矿石尺寸不能大于某值,否则需要进行二次破碎,小于此值的块度即为合格块度。合格块度一般为250~350mm 以下。 3.碎胀性

碎胀性是矿岩崩落后,体积比原体积增大的性质。 常用松散系数λ来表示

V

V

=

λ

式中,

V ——矿岩破碎后的体积; V0——矿山矿岩的原体积。

一般爆破后崩下的坚硬矿岩的松散系数为1.2~1.6,装入矿车等运输设备的松散系数为1.8~2.0。

6.氧化性

硫化矿氧化成氧化矿,降低选矿回收率。 7.自燃性

高硫矿石(18~20%以上时),具有自然性,引起地下火灾。 8.自然安息角

松散矿岩自然堆积时,将形成倾斜的堆积坡面,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即为自然安息角。一般为30°~45°。

放矿、漏斗口设计等的重要参数。

1.矿岩的强度

矿岩抵抗各种外力破坏的能力。

抗压强度200~300至2000~3000公斤/厘米2,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1/10~1/50,抗剪强度为抗压强度的1/8~1/12。

要使岩石破坏,应尽可能使其处于拉伸或剪切状态。

2.矿岩的坚固性

岩石被破碎的难易程度。坚固性所抵抗的外力,是一种综合外力(锹、镐、机械破碎、炸药爆炸等作用下的力)。

常用坚固性系数f表示,它反映矿岩的极限抗压强度、凿岩速度、炸药消耗量等值的平均值。但目前常按下式计算:

f=R/100

常用的普氏岩石分级法就是根据岩石坚固性系数来进行的。

f一般介于1~20之间,石英岩、玄武岩等可达20,页岩、泥灰岩一般为3左右。

3.矿岩的稳固性

矿岩采出后,形成采空空间(区),为维持暴露空间不垮,矿岩允许暴露面积大小及其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叫矿岩的稳固性。

影响矿岩稳固性的因素极为复杂,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完善的定量指标表示矿岩的稳固性,比较通用的办法是用采空区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粗略地将矿岩稳固性分为五级:

(1)极不稳固:不允许有暴露面积;

(2)不稳固:允许暴露面积50m2以下;

(3)中等稳固:允许暴露面积为50m2~200m2;

(4)稳固:允许暴露面积为200m2~800m2;

(5)极稳固:允许暴露面积为800m2以上,不支护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垮落。

第(1)类很少遇见,第(2)比第(1)类多,(3)、(4)类最多,第(5)类介于(2)和(3)(4)类之间

矿体产床

矿体埋藏要素反映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及尺寸。主要有走向、倾向、厚度、延伸等。

(1)走向:矿体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用走向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来表示。走向线指矿体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2)倾向或倾斜:用倾斜线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来表示。所谓倾斜线是垂直走向线沿矿体层面下坡所引的直线。

倾斜线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叫倾角。通常倾角是指矿体下盘接触面的倾角。

矿体接倾角可分为:

①水平和微倾斜矿体——0~3-5°

②缓倾斜矿体——3-5~30°;

③倾斜矿体——30°~45°-55°;

④急倾斜矿体——45°-55°以上。

(3)厚度

指矿体上盘与下盘接触面间的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分别称为垂直厚度(真厚度)和水平厚度(假厚度)。矿体的厚度在走向和倾向上都可能发生变化,描述中常采用平均厚度。矿体有时会出现分枝、复合、胀大、缩小和尖灭等现象。

按开采技术条件,矿体厚度分为五类:

①极薄矿体——0.7-0.8m以下;

②薄矿体——0.7-0.8~2-4m;0.8~3

③中厚矿体——2-4~10-15m;3~10

④厚矿体——10-15~40m;10~40

⑤极厚度矿体——40m以上。

1.矿山开采方式

(1)露天开采

从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开采方式。包括

①机械开采: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开的空间里从事开采作业,爆破开采法,切割开采法;

②水力开采:借水枪喷出的高压水流冲采砂矿,用于松散的砂矿开采。

(2)特殊采矿法

①溶浸采矿法:堆浸法、原地浸出、微生物采矿等。

铜矿、铀矿加硫酸,金矿加氰化钠

②钻孔水溶法:采盐矿

③钻孔热熔法:采硫

④植物采矿:利用某些植物对某元素的富集性。金、碘等。

(3)海洋采矿

①海滨砂矿开采

②海底锰结核开采

③海底热液矿床开采

④海水化学元素提取

⑤海底基岩矿床开采

(4)地下开采

(5)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对比

与地采对比露天开采

优点:

(1)开采空间限制小,有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劳动生产率高,比地采高2~10倍以上;

(2)开采成本低,低2~3倍;

(3)损失贫化小,损失率3~5%,废石混入率不超过5~10%;

(4)基建时间短,单位基建投资低;

(5)劳动条件好,工作较安全;

(6)对高温易燃矿体开采比地下开采安全。

缺点:

(1)初期投资大;

(2)环保能力差。开采过程中粉尘、废气、排土场等可能污染江河、农田、土壤、大气等;

(3)排土场占地面积大;

(4)受气候条件影响大(严寒、冰雪、酷暑、暴风雨等)。

露天开采优点是主要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一般地,

当矿体埋藏较浅时,采用露天开采,即为露天矿山;

当矿体埋藏较深时,采用地下开采,即为地下矿山。

取决于经济合理剥采比。

经济合理剥采比一般6~15,多为8~10,平均剥采比多为2~4。

A.硝铵类炸药

主要成份是硝酸铵(NH4NO3),此外加入适量的敏化剂、可燃剂和防水剂等。

a.铵梯炸药:2#岩石炸药,85%硝酸铵(氧化剂),11%TNT(三硝基甲苯,为敏感剂,提

高炸药的敏感度),4%木粉(可燃物,又起疏松作用防结块硬化)。

使用安全可靠;抗水性差,吸水性强,有效期半年。贮存、运输、使用时应注意防潮。

b.铵油炸药:硝酸铵92%,柴油木粉各4%。

这种炸药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成本低,加工简便,安全可靠;威力较低,抗水性差,吸湿性强。

c.浆状炸药

在硝酸铵中加入TNT和水。外观呈浆糊流质状。如4号浆状炸药,成分有:硝酸铵、梯恩梯、水、特种胶结剂、硼砂和尿素等。其中水的作用是使硝酸铵溶解成饱和溶液状态,使之不再吸水。即以水抗水。成塑性胶状,密度1.4~1.55,能在深达15m的水中放置30多小时,尚不失去爆炸性能。

B.硝化甘油炸药(胶质炸药)

硝化甘油、硝化棉、硝酸钾、木粉混合而成。

威力比A类大,抗水性强,价格贵,安全性差。

故除了在竖井掘进等有水的工作面作起爆药包外,一般很少使用。

C.乳胶炸药(乳化油炸药)

近年来使用越来越多。

由含氧酸盐(硝酸铵、硝酸钠、过氯酸钠、硝酸钾和硝酸钙等15~20种成份)的过饱和水溶液及含碳燃料、乳化剂、敏化气泡等构成。不同于颗粒状、粉末状、单质等炸药,是一种油包水型的乳状液。

具有良好的爆炸性能和防水性能。

爆炸性能、防水性都较好。

2.起爆器材和起爆方法

(1)起爆器材

产生起爆能以引起炸药起爆的器材,包括雷管、导爆索、导火索、导爆管。

1)雷管

用来起炸药、导爆索、导爆管。

A.火雷管:用导火索来引爆的雷管。

B.电雷管:用通电点火来引爆的雷管叫电雷管。

即发电雷管和延期(秒、毫秒(微差))电雷管,段数可达20段。

C.导火索:用来引爆火雷管。

D.导爆索:用来传递爆炸波,并直接引爆炸药。

E.导爆管:非电起爆器材,由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雷管、联结元件、起爆枪等组成。2)起爆方法

A.导火索起爆、电雷管起爆、导爆索起爆、导爆管起爆

B.起电线路:串联、并联

2.井巷支护

(1)木材支护:具有一定强度和可缩性,重量轻,容易加工,架设方便;耐火差,易腐朽、使用年限短,强度小。用于地压小、服务年限短的井巷支护。

立柱、木棚子、木垛。以松木为多。

(2)浇注混凝土支护

由水泥、砂子、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凝固而成。支架材料强度高、整体性好、防火、防水、抗腐蚀、服务年限长,用于地压大,服务年限长、断面大的井巷。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支护施工时间长。

一般为整体浇灌。如铁路隧道

(3)喷射混凝土支护

以水泥、砂子、碎石作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干料混合后,送入专门的喷射机中,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使干料在喷嘴处与水混合成湿料,高速喷射到巷道表面,凝结硬化形成喷射混凝土支护层。

其特点是,能压入围岩的裂缝中胶结围岩,增加围岩整体性,封闭岩面,防止围岩进一步风化。与围岩粘结成一整体共同承担地压,支护质量好、效率高、工艺简单。缺点是回弹,既浪费支护材料,又恶化作业条件。

(4)锚杆支护

在巷道围岩中钻孔并安设锚杆。楔缝式锚杆、树脂锚杆等。

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加固拱作用

安装简便、安全可靠、不占巷道断面、成本低,但不能防止围岩的风化和锚杆间浮石的冒落。

(5)喷锚支护,喷锚网支护。

在地压较大的矿山有取代混凝土支护的趋势。

2.2.3天井掘进

(1)形状:一般为矩形和圆形。

(2)断面尺寸取决于用途。

(3)凿岩爆破法

放矿格、梯子格。

梯子格内距工作面1.5-2米处设横撑支柱,铺木板,供凿岩作业.爆破前架设倾斜落矿台.(4)吊罐法

先掘一个100~150mm的钻孔。天井上部设游动铰车,通过钢丝绳升降供凿岩、装药作业的吊罐。爆破前吊罐下放,躲避。

优点是改善了通风条件,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缺点是中央孔技术难度较大。

(4)爬罐法

罐笼沿着天井的一壁轨道升降。

(5)深孔爆破法

(6)天井钻机

2. 阶段的开采顺序???????????

下行式:由上而下逐个(几个)阶段开采的方式。

上行式:与下行式相反。

一般多采用下行式开采,因为投资少、投产快、便于探矿、安全性好。上行式:利用空区、涌水大

1.有关岩体移动的主要参数

矿石采出后原岩应力平衡遭到破坏,使围岩发生变形、位移、开裂、冒落等现象。当岩移扩大到地表,地表产生移动和变形,形成下滑盆地和塌陷坑。

为保证安全生产,必须进行开采后地表及岩体移动范围的圈定。

采空区上部地表发生崩落和移动的范围分别叫做崩落带和移动带。

采空区边界与地表崩落带和移动带边线的连线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分别叫做崩落角(陷落角)和移动角(错动角)。

上盘:β;下盘γ;端部(侧翼):δ

一般来说,上盘移动角小于下盘移动角,下盘移动角小于侧翼移动角。移动角比陷落角小5~20°

岩石名称β(°) γ(°) δ(°)

第四纪表土

含水中等稳固片岩稳固片岩

中等稳固致密岩石稳固致密岩石45

45

55

60

65

45

55

60

65

70

45

65

70

75

75

3.3.1矿石损失

1.矿石损失的原因

(1)开采损失

1)采下矿石损失

①遗留在采场充填料中的损失;

②遗留在采场内放不下来的损失;

③运输途中的损失。

2)未采下矿石失损

①设计应当开采采而未下的损失

②留下各种矿柱(间柱、顶底柱、点式)不能全部采出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

1)由于地质水文等条件产生的损失

①断层、地质构成造成矿体破坏

②矿体边缘复杂,不能全部采出

③由于地下水较大,致使矿体开采损失

2)留永久矿柱造成的损失

为保护地表建构筑物而留保安矿柱。

2.矿石贫化的原因

(1)开采过程中混入的废石;

(2) 开采过程中高品位粉矿损失;

(3)有用成分氧化或析出。

开拓方法的分类:

单一开拓法

1.竖井开拓法

(1)下盘竖井开拓法

(2)上盘竖井开拓法

2.缺点:(特别上部)石门较长,基建时间和投资较大。

(3)侧翼竖井开拓

缺点:掘进、运输只能单向。

2.斜井开拓法

(1)脉内斜井开拓

优点:开拓量小;投产快;基建期顺便出矿;补充探矿。

缺点:需留保安矿柱,受甩车道限制。

(2)下盘斜井开拓

(3)伪倾斜斜井开拓

3.平硐开拓法

①脉内沿脉平硐开拓法

优点:投产快,有副产矿石,起探矿作用。

缺点:脉内平硐维护困难,不利于运输。(应采用后退式开采)

⑵脉外沿脉平硐开拓法

优缺点与上述相反。实际生产中使用较多

4.斜坡道开拓法

(1)螺旋式斜坡道

(2)折返式斜坡道

二、螺旋式与折返式对比

螺旋式

(1)优点:

1)同等高程开拓工程量较小(少25%);

2)与溜井等垂直井配合施工时,通风出渣较方便;

3)布置较灵活。

(2)缺点

1)掘进施工要求高;[定向、外侧超高等要求]

2)司机视距小,安全性差;

3)车胎差速器磨损大;

4)道路维护工作量大。

一、平硐与井筒比较

(1)优点

1)基建投资少、掘进支护费用低、不需提升设备、井架、井底车场等;2)基建时间短,掘进速度较快;

3)排水费用低,不需排水设备、设施;

4)矿石运输费用低;

5)通风较容易,通风费较低;

6)生产安全性较高。

缺点:

使用受地形限制。

平硐开拓优点较为突出,只要地形允许应尽量采用。主平硐一般不超过3000~4000m。

4.2.1主要开拓井巷位置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应考虑的因素

1)矿区地形、地质构造、矿体埋藏条件、岩石性质、水文等;[尽量布置在稳固的岩体中] 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矿床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

4)地下、地表的运输联系,开拓工程量;

5)改扩建矿山原有井巷及建构筑物的利用。

二、应遵循的原则

1)井巷出口在历年最高洪水位3m以上,并且有利于重车下坡运行;

2)井巷出口不受滚石、山崩、雪崩危害;

3)避免压矿,尽量不留保安矿柱,位于移动带以外20m以上;

4)有足够的工业场地(用于各种建构筑物,调车场、堆放场、空压机房等),同时尽量不占、少占农田;

5)开拓、生产费用最小;

6)运输功最小;

7)选厂应尽量利用山坡地形;

8)与外部联系方便(铁路、公路、选厂、冶炼厂)。

6.2.2全面采矿法

1.特点

工作面(掌子面)沿矿体走向全面推进,视采场顶板稳固程度,矿石品位,顶板弱面分布等情况来确定采场是否留矿柱或人工支柱。

2.结构参数P63。

矿块长度50~60m,阶段高度受斜长限制15~30m,斜长一般为40~60m。阶段间矿柱2~3m。间柱1.5~2m。不规则矿柱(点柱)直径3-6m至6-9m。点柱间距8~20m。

3.采切工作

沿脉运输平巷1、切割上山2、漏斗口(间隔5~7m,口宽1.5~2m)3,电耙硐室4(间距20m)。

4.回采工作

(1)回采顺序:从切割上山沿矿体一侧或两侧推进,矿体厚度小于3m时,一次全厚回采,大于3m时,采用梯段回采。

(2)落矿

炮孔梅花形排列。孔深1.2~2m,一次推进1.2~2m。

(3)出矿

电耙,矿体较厚时,可用自行设备。ssssssssssssssssss

(4)采场支护

留不规则矿柱、有时采用锚杆护顶、立柱、木垛支护等。

(5)采场通风

运输巷道→溜口→采场→上阶段平巷。

5.评价

优点

工艺简单,采切工程量小,生产率高,成本低(掌子面工效8~12t/工班)

缺点:损失率大于10~15%,顶板暴露面大,要求严格的安全控制。

适用条件:

(1)矿岩中等稳固以上;

(2)矿体倾角小于30°;

(3)矿体厚度5-7m以下;

(4) 矿体品位不均匀、矿体厚度不均匀、含夹石。

6.2.4(浅孔)留矿采矿法

1.特点

在急倾斜矿体矿块中采下的矿石仅放出1/3~40%左右,剩下的矿石暂留在矿房中作工作台,矿房采完后大量放矿。

2.结构参数

一般沿走向布置。

阶段高度40~60m,矿块长度40~50m,间柱宽6~8m,顶柱厚度4~6m,底柱:电耙12~14;漏斗4~5m。漏斗间距5~7m联络道垂高4~6m。

3.采切工作

采准:阶段运输巷道、采场天井、采场联络道、拉底巷道、漏斗颈等。

切割:拉底层、劈漏。

4.回采工作

1)顺序:自下而上分层回采,分层高度2~3m,每分层中按凿岩、爆破、通风、局部放矿、撬顶、平场等作业循环。

2)落矿凿上向孔(矿石较稳固)或水平孔。上向孔一般前倾75~85°,水平孔仰5~8°。

上向孔梯段工作面长10~15m。

炮孔排列方式:

一字形:矿岩易分离,厚0.7m左右。

之字形:爆破性好,易分离,0.7~1.2m。

平行排列:矿石坚硬,岩矿难分离,厚度较大。

交错排列:梅花形,矿石坚硬,厚度大,应用最广。

3)通风

一侧采场天井—联络道—工作面—另一侧联络道—另侧天井—上阶段平巷。

4)放矿

局部放矿,放出30~40%,使回采工作面保持2.0~2.5m,放矿后立即检查矿房顶板和上下盘,处理浮石、平整场地,采至顶柱后,进行大量放矿。

5.评价

(1)优点

结构及生产工艺简单,利用自重放矿,采准工程量小,留矿堆起一定支护作用。

(2)缺点

平场工作繁重,难于机械化、积压资金,矿体厚度较大时,损失率大,安全性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适用条件

1)矿岩中等稳固以上;

2)急倾角矿体;

3)极薄和薄最好,中厚以上安全性较差;

4)矿石不结块、氧化、自燃。

6.变形方案

低阶段方案、下向分枝或上向分枝方案、不留间柱方案、无底柱方案、底部电耙出矿方案、倾斜工作面电耙出矿方案、平底结构方案。

推拿重点总结

推拿重点总结 壹.各论疾病 一、颈椎病P190 定义: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这些变化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影响血运使颈部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1、分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2、目的(1)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颈肌,尤其是颈伸肌群,改善其力学特征 阻断疼痛-肌紧张-疼痛恶性循环链,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消除 (2)调整颈椎节段异常移位或成角,降低椎间盘负荷,减缓颈椎退变过程 (3)扩大椎间孔、椎管、横突孔非连续骨性管道有效空间,改善颈椎管内外的高应力状态和神经根紧张力,减少或消除神经、血管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 3、治则:松解,调整 4、部位及取穴: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 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为主 5、手法:采用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以刺激性手法为基础; 颈项部操作与循经手法刺激相结合,以颈项部操作为主的原则。 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 6、注意事项(): 1、颈椎病患者平时宜贯彻“仰头抬臂、协调平衡”的原则, 以锻炼颈部后伸肌群,平衡长期低头位而引起的颈部应力和稳定平衡失调。 2、注意纠正平时的不良习惯姿势,立足于预防。 3、注意用枕的合理性 4、注意肩颈部的保暖。 7、特殊体格检查 ①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交叠置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的角度下(如使头后伸并向患侧倾斜)进行按压。如出现颈部疼痛或向上肢放射痛,即为阳性反应。挤压试验的机理在于使椎间孔缩小,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②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置该侧头部,推头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作相对牵引,此时牵拉臂丛神经,若患肢出现窜痛麻木,则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临床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二、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表现、推拿手法、治则、取穴部位、手法操作步骤P224 定义: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该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本病常发生在单侧肩部。

组胚重点

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的特点 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排列紧密 2.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有基膜 3.上皮组织内无血管及淋巴管,细胞所需营养由其深部结缔组织中的血管渗出,上皮组织内含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 4.具有保护、分泌、吸收、排泄等功能 二、被覆上皮的分类 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 三、 四、1、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组成:细胞膜和细胞质。 分布:纹状缘-小肠柱状上皮刷状缘-肾小管 4、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组成:细胞膜和细胞质。 分布:呼吸道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表面 五、上皮细胞间的连接及其意义 1、紧密连接: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具有屏障作用。 2、中间连接:有黏着作用,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3、桥粒:牢固的连接。 4、缝隙连接:传递化学信息、传递电冲动。 六、基底面特殊结构及其意义 1基膜: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 a 基膜有支持、连接和固着细胞作用b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并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c基膜还是半透膜 d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2质膜内褶:分布于上皮细胞基底膜 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运转。 3、半桥粒:上皮细胞基底面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 浆半月:大部分混合性腺泡主要由黏液性细胞组成。少量浆液性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在切片中呈半月形结构,称浆半月。 结缔组织 一、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摘要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重要的分析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所以,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进行电力系统故障计算,继电保护整定,安全分析的必要工具。 本文介绍了基于MATLAB软件的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潮流计算的程序,该程序用于计算中小型电力网络的潮流。在本文中,采用的是一个5节点的算例进行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算例的结果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和迭代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MATLAB;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

目次 1 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相关理论 (1) 1.3本文的主要工作 (2) 2 潮流计算的基本理论 (3) 2.1节点的分类 (3) 2.2基本功率方程式(极坐标下) (3) 2.3本章小结 (4) 3 潮流计算的两种算法 (5) 3.1牛顿—拉夫逊算法 (5) 3.2PQ分解算法 (10) 3.3本章小结 (15) 4 算例 (16) 4.1系统模型 (16) 4.2结果分析 (16) 4.3本章小结 (19)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1 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是研究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方案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根据给定的发电运行方式和系统接线方式来确定系统的稳态运行状态,其中潮流计算针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正常的运行方式进行稳态分析。 潮流计算是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元件的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数的计算。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点的电压和相位角。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电网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分布、网络的功率损耗等。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在数学上是一组多元非线性方程式求解问题,其解法都离不开迭代。潮流计算方法的改进过程中,经历了高斯-赛德尔迭代法、阻抗法、分块阻抗法、牛顿-拉夫逊法、改进牛顿法、P-Q分解法等。现在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对潮流计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1)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或收敛性; (2)对计算机内存量的要求; (3)计算速度; (4)计算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1.2 相关理论 所谓潮流计算,就是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各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在运行方式管理中,潮流是确定电网运行方式的基本出发点;在规划领域,需要进行潮流分析验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在实时运行环境,调度员潮流提供了

露天矿山采矿概论

露天矿山采矿概论 目录 第一章地质基本知识----------------------- 第一节地球概述------------------------ 第二节地质作用及地质构造---------------- 第三节矿物与岩石----------------------- 第四节与矿床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露天开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开采台阶和露天采矿场构成--------------- 第三节山坡露天矿和凹陷露天矿的概念----------- 第四节露天采矿的一般程序---------------- 第五节露天采矿与剥离的关系----------------- 第六节剥采比与露天开采境界----------------- 第三章露天矿床开拓----------------------- 第一节公路运输开拓--------------------- 第二节铁路运输开拓---------------------

第四节斜坡卷扬开拓--------------------- 第五节平峒溜道开拓--------------------- 第四章露天矿采掘工艺--------------------- 第一节穿孑L爆破 --------------------- 第二节采装工作------------------------

第四节排土恢复------------------------

第一章地质基本知识 第一节地球概述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8%,陆地占29.2%。 地球内部根据莫霍不连续面和古登堡不连续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坚硬外壳,由岩石组成。地壳是地壳运动、地震作用、火山爆发以及其他地质现象发生的场所。目前人们开采的各种矿产资源就在这里形成和蕴藏。所以地壳是地质 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节地质作用及地质构造 自然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叫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按其产生的动力不同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一、内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 生变化的地质作用叫内力地质作用,其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1、地壳运动 2、岩浆活动 3、变质作用 4、地震作用

采矿概论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题2分,共20分) 1.井田 答:划归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2. 井田开拓 答:从地面开掘一系列井巷(开拓巷道)通达煤层,叫井田开拓。 3. 采区 答: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再划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为采区。 4.采区上山 答:采区上山是指从运输大巷由下而上开掘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5. 矿井生产能力 答:是指矿井设计在一年内所能生产的煤炭数量。 6.沿空送巷 答:在沿上区段采空区边缘掘下区段的回风平巷,称为沿空送道。 7.周期来压 答:初次来压以后,随采煤工作面不断推进,老顶周期性地发生断裂和沉降,使工作面周期性地出现来压现象,称为周期来压。 8.矿尘 答:矿尘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尘和水泥粉尘的总称。 9.瓦斯 答:瓦斯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以沼气(甲烷)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 3.机采工作面 答:指用滚筒式采煤机(或刨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等配套生产的工作面。

二、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主要成煤时期为1______、2______、3______和4_ ____。 答: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第三纪 2.煤层或岩层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和位置,通常用产状要素来表示。产状要素是指5________、6________和7________。 答:走向、倾向、倾角 3. 采区是在8______范围内沿9______划分出的一部分,其倾斜长度等于10______的倾斜长度。 答:阶段,煤层走向,阶段。 4.煤矿井下常用的巷道断面形状有11________、12________和13________等三种。 答:梯形,矩形,拱形。 5.雷管是用来14______的。煤矿井下一般使用的雷管是15______。按其从通电到爆炸的时间间隔情况,可分为16______、17______、18______三种。 答:引爆炸药,电雷管,瞬发电雷管,秒延期电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 6.按照国家规定,采煤工作面回采率不应低于下列数值:薄煤层19________、中厚煤层20________、厚煤层_93%_; 答:97%、95%、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在正确的叙述前面画上“√”,在不正确的叙述前面画上“Х” (√)1.巷道施工时的主要工序有破岩、装岩、运输、支护。 (√)2.水平巷道排水沟的坡度一般为3%~5%。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组胚重点(简答题)

结构特点:(1)成纤维细胞的体积较大,呈扁平星状多突起形; (2)细胞核大,成椭圆形,染色淡,核仁明显; (3)细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电镜下可见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 基复合体。 功能:具有旺盛的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能力。 3. 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浆细胞的功能。 巨噬细胞:结构特点:(1)形态:较长的伪足而呈不规则形; (2)细胞核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深; (3)细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含空泡或异物颗粒; (4)电镜下:皱褶、小泡和微绒毛;细胞质内:含溶酶体、吞噬体、 吞饮小泡、微丝和微管。 功能:(1)趋化性的变形运动; (2)吞噬作用; (3)参与免疫应答; (4)分泌功能。 肥大细胞:结构特点:(1)细胞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 (2)细胞核较小,呈圆形; (3)细胞质内充满粗大、具有异染性的嗜碱性颗粒 (4)电镜下:表面有单位膜包裹. 功能: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移动到过敏反应的部位 ,参与抗过敏反应。肝素则具有抗凝血作用。 浆细胞:结构特点:(1)呈圆形或卵圆形; (2)细胞核圆形,常偏于一侧,染色质致密呈块状,呈辐射状排列; (3)细胞质呈强嗜碱性,核周有一片染色较淡的细胞质区域-核周晕; (4)电镜下可见: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 功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叫抗体。 4.软骨组织的分类及依据 (1)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同源细胞群:由一个细胞分裂、增生形成,含有2-8 个细胞。 (2)基质:含较多硫酸软骨素,HE染色呈(蓝紫色)强嗜酸性 (3)纤维

5.网织红细胞结构。 细胞内残留着核糖体,易被煌焦油蓝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状,胡称网织红细胞。有一定的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经1-3天后细胞内核糖体消失,血红蛋白的含量即不在增加。6.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特点:(1)双凹圆盘状; (2)中央染色较浅,周缘染色较深; (3)无细胞核,无细胞器,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4)红细胞呈现红色 功能:具有结合和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7.骨骼肌、心肌的光、电镜结构。 骨骼肌:光镜结构:1.纤维呈长圆柱形,有横纹,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细胞核呈 扁椭圆形,染色较浅,位于肌质的周边即肌膜下方; 2.明带称为I带;暗带又称为A带。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的窄带,称 为H带,H带中央还有一条深色的M线。明带中央则有一条深色 的细线,称为Z线。 电镜结构:1.肌原纤维:(1)粗肌丝的分子结构: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 (2)细肌丝的分子结构: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 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2.横小管:位于A带与I带交界处 3.肌质网:肌质网又称为肌浆网。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质网呈环行的 扁囊,称为终池。 心肌纤维:光镜结构:心肌纤维呈短圆柱状,有分支互相连接成网。心肌纤维的连接处, 称为闰盘在HE染色的标本中呈着色较深的横行或阶梯状粗线。心 肌纤维的细胞核呈卵圆形,位居中央,有的细胞含有双核。心肌纤 维的肌质较丰富,有糖原,脂滴和脂褐素 电镜结构:不形成明显的肌原纤维;横小管较短粗,位于Z线水平;多见横 小管与一侧的终池紧贴形成二联体;闰盘位于Z线水平,在心肌 纤维的横向连接部位,有中间连接和桥粒,在纵向连接的部位,有 缝隙连接;心房肌纤维具有内分泌的功能,分泌心房钠尿肽,或称 为心纳素,具有排钠、利尿及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8.中等动、静脉的结构特点。 中动脉:中动脉又称肌性动脉。 1.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构成。内皮下层是位于内皮外的薄层结缔 组织。内皮下层深面有内弹性膜,可作为内膜与中膜的分界。 2.中膜:10~20层环行平滑肌组成;弹性纤维;胶原纤维。 中静脉:内膜很薄,内弹性膜不发达或没有。中膜比其相应的中动脉薄,环行平滑肌分布稀疏。外膜较中膜厚,无外弹性膜,纵行的平滑肌。 9.血管管壁的一般结构。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 2.动脉:内膜、中膜、外膜。 3.静脉:内膜、中膜、外膜。 10.甲状腺的功能。 1.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2.提高神经兴奋性; 3.促进生长发育。 11.肾上腺的结构与功能。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手法学 第一章绪论 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动作原理,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引书》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导引养生学成就,其中也有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 《五十二病方》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法医学的成就。 《黄帝内经》对推拿手法的贡献 1.确立了手法医学的正式学科名----按摩 2.阐述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络 3.提出了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特殊手法的运用:按压腹主动脉法,按压颈动脉法 5.膏摩的运用:《灵枢-经筋》记载用”马膏”膏摩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6.手法推拿与定穴的运用 7.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 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 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 《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了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法并列,用于预防保健。膏摩方:头风摩散 书中有手法抢救自缢死的首次记载 《肘后备急方》晋代葛洪,书中记载手指相对用力且协同操作的捏脊法和作用力向上的腹部抄举发,其中的拈脊骨皮法被后世冠以捏脊法之名而在小儿推拿领域得到了重用。 唐宋时期: 1.推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按摩科 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2.《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该书所有的病症均无方药处方,却提出了详细的“补养宣导”之法,即对症导引疗法。唐代第一科:祝由 3.《千金方》唐代孙思邈 a. 倡导小儿按摩 b. 膏摩法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得到了又一次总结 c. 重视养生保健手法 d.丰富多彩的手法应用:提出治疗颞颌关节半脱位,在手法牵引复位后”当疾出指” e. 手法用于诊断与定穴 4.《外台秘要》王焘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推拿手法资料 a. 脊柱手法的记载:脊柱按压法 b. 其它手法:治疗霍乱转筋的手拗脚趾法,治疗大小便不通的捋腹通便法,摩小腹下 死胎法,捉筋治噎法,治疗咽喉舌疾的下颌关节爪法 5. 《圣经总录》:“开达抑遏”四字概括了按摩的功用;将封裹膏摩与手法复位和用药并提, 作为正骨疗法的常规;中指熨目法,掌心熨目法治疗目昏暗和目暗 6. 《十产论》中助产手法,亦可保健按摩 明代: 1.明代按摩科变迁万全《幼科发挥》《育婴秘诀》有多处小儿推拿意外的记录 2.小儿推拿的兴起:

组织胚胎学复习重点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胚胎学复习重点 一. 1、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细胞是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一切生物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分化的形态学基础。 (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器官是由四种组织以不同的数量和方式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光镜、电镜分辨率一般光学显微镜长度单位: 0.2m 电子显微镜计量单位: 0.1nm(纳米) 3、石蜡切片术包括哪几步?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4、HE 染色原理苏木精(Hematoxylin )碱性染料将嗜碱性物质(本身酸性)染成蓝色细胞核中的 DNA、 RNA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伊红(Eosin)染色酸性染料将嗜酸性物质(本身碱性)染成红色细胞质膜性结构(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和细胞间质 5、涂片、铺片、磨片针对对象。 涂片: 血细胞、分离细胞或脱落细胞可直接涂在玻片上铺片:疏松结缔组织撕成薄片铺在玻片上磨片:牙和骨等坚硬组织可磨成薄片二 1、试述被覆上皮组织的分类及其功能 2、简述 1 / 15

上皮组织特点 1、大量细胞紧密排列,细胞间质少 2、细胞呈明显的极性分布,分游离面与基底面和侧面,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 3、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3、单层柱状上皮形态结构功能表面观: 多边形或六角形侧面观: 细胞柱状,核长圆,近基底部分布: 胃,肠,胆囊,子宫的腔面功能: 吸收和分泌名解: 间皮、内皮、纹状缘、盖细胞、纤毛,微绒毛间皮: 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能减少器官间摩擦纤毛: 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长突起,具有定向节律性摆动的能力。 功能: 定向推动颗粒物质及粘液盖细胞: 变移上皮的表层细胞可覆盖其深层几个细胞,故称盖细胞。 纹状缘: 由密集,排列整齐的微绒毛组成纹状缘内皮: 分布在心血管与淋巴管内表面单层扁平上皮微绒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腔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1 被覆上皮单层 simple 复层 stratified 扁平上皮有利于物质交换,血液,淋巴液的流动,内脏的运动立方上皮吸收与分泌柱状上皮. 吸收与分泌扁平上皮保护. 柱状上皮保

采矿概论

《采矿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0140 总学时:48 总学分:3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及层次:测绘工程本科 相关课程:专业概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教材:《采矿概论》孙广义郭中平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参考书:《采煤概论》焦作矿院,阜新矿业学院,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煤矿开采学》徐永靳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煤矿地下开采方法》王家廉吴绍倩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矿井通风》黄元平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 《煤矿安全技术与事故处理》吴强秦宪礼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采矿概论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主要课程之一,是为这些专业学生将来从事与矿业有关工作打好基础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与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矿物资源工程中有关与采矿工程相联系的各科知识,如地质,测量,井巷工程,矿井通风,矿山机械设备,矿井开拓,采煤方法,回采工艺等。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第一章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1.了解地质作用,地壳的物质组成。 2. 理解地史的概念,煤的形成和煤系。 3. 了解煤的性质,工业分类及煤层埋藏特征。 (二)第二章矿图 1.了解矿图的基本知识。 2.了解地质地形图,矿井地质图及采矿工程图。 (三)第三章井田开拓 1.了解矿区开发,井田划分。 2.掌握矿井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矿井巷道名称与分类及井田开拓基本问题。 3.了解井底车场。 (四)第四章井巷掘进与支护 1.了解岩石的性质及分级。 2.理解钻眼爆破与巷道断面形状。 3.掌握水平及倾斜巷道的掘进与支护。 4.理解立井开凿与延深。 (五)第五章采煤方法 1.理解采煤方法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走向长壁采煤法。 3.理解倾向长壁采煤法。 4.掌握厚煤层采煤法。

推拿学重点(部分

推拿治疗 1. 推拿: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在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在人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2. 推拿学的三个特征:(1)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2)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论内涵(3)广泛的适应证和严格的禁忌证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 3. 推拿手法:以术者的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或者借用一定的器具以达到手功能的延伸,按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法范重阳。功法:是手法的前提 4. 推拿手法(温通、松解)的基本技术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1)持久:手法按要求作用一定的时间。 (2)有力: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 (3)均匀: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 (4)柔和:手法要轻柔和缓,不宜用蛮力,暴力,做到力量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变换动作要自然。 (5)深透: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 5. 推拿手法(温通、松解)的基本技术要求:稳准巧快 6. 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补泻有度(生理)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器清灵,易趋康复(病理)

7.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冲,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8. 推拿发生意外的原因:(1)诊断不明确或误诊(2)对疾病的机制和手法作用的原理缺乏认识(3)手法操作不当或选用不当(4)未注意推拿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证9. 推拿的发展: (1)甲骨文时期-推拿源于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按摩为殷人发明 (2)先秦时期-推拿是治疗和养生保健的主要手段;用于临床急救 (3)秦汉时期-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是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且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著,书中确定“按摩”之名;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膏摩”,为药物外用与按摩手法结合的外治法;华佗是按摩治疗与自我按摩导引的倡导者,发明五禽戏 (4)两晋南北朝时期-推拿用于急症治疗。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最早的“捏脊”法(5)隋唐时期-推拿专业化。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提出治疗闭合性骨折的四大手法“揣摸、拔伸、撙捺、捺正” 6)宋金元时期-推拿理论不断丰富 (7)明代-小儿推拿学术体系形成。推拿成为医术十三科之一;“按摩”之名开 始有“推拿”之称;形成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题文献《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收录于杨继洲《针灸大成》)

组胚重点论述和简答题 ,简化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 简答 1.试述上皮组织结构特点 细胞多,排列紧密;上皮细胞呈现明显的极性; 上皮组织内一般无血管,其营养由结缔组织血管中的血液透过基膜供给; 上皮细胞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2.简述疏松结缔组织的构成 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 其中细胞有七类: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细胞外基质分为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分子筛)、组织液。 4.简述肌原纤维在电镜下的结构 电镜下可见胶原纤维有粗、细肌丝组成。粗肌丝主要有肌球蛋白构成,细肌丝主要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构成。 5.何为突触,简述它在光电镜下的结构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效应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的部位,是一种细胞连接方式。 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类。 化学性突触电镜下的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 6.简述毛细血管在电镜下的分类及结构 毛细血管在电镜下分3类: ①连续毛细血管:其特点是内皮细胞借紧密连接形成一层连续性内皮,内皮外有完整的基膜 ②有孔毛细血管:有许多贯穿胞质的内皮窗孔,孔上有隔膜封闭。 ③血窦:它的特点是腔大、不规则。 7.叙述胰岛的结构与功能 胰岛是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散在于胰腺外分泌部之间。细胞排列呈团状或索状。 内分泌细胞分为四类: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升高。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

8.肺的导气管壁结构 从叶支气管到小支气管,随管径变小,管壁变薄,三层分界不明显。 9.简述血睾屏障的结构及功能 血睾屏障组成包括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 血睾屏障可阻止某些物质进出生精上皮,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还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10.简述黄体的形成、结构以及功能 排卵后,这些成分逐渐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故称为黄体。 黄体的颗粒细胞增殖分化为颗粒黄体细胞,膜细胞转变为膜黄体细胞。黄体分为月经黄体和妊娠黄体。月经黄体的功能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妊娠黄体除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外,还分泌松弛素。 11.简述子宫内膜的组织结构 子宫内膜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上皮由分泌细胞和散在的纤毛细胞组成。固有层由结缔组织较厚,含大量基质细胞、网状纤维、血管和子宫腺。 12.简述角膜的组织结构以及透明的原因 角膜为无色透明的圆盘,由前向后分为五层: ①角膜上皮②前界层③角膜基质④后界层⑤角膜内皮 角膜保持透明的重要因素: 虽然角膜出多层结构组成,但其内无血管分布。角膜基质不含血管,其营养有房水和角膜缘的血管供应。 13.简述视网膜的组织结构(以四层细胞为主) 组织学将视网膜分为10层,但按细胞层次可分为四层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色素上皮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 14.简述螺旋器的组织结构 螺旋器由支持细胞和指细胞组成。支持细胞包括柱细胞和毛细胞。 15.简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 结缔组织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 细胞外基质多,基质为均质状,纤维细丝状 由间充质分化形成 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作用。 16.简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以及正常值 电镜下,双凹圆盘状,人体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胞质间充满血红细胞。 血红细胞含量:正常成年男性120-150g/L,女性110-140g/L。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论文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01510425 10继电二班靳鹰 作为一个结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营意义重大。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电力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近些年,随着大规模联合电力系统的出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很多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线路和系统中间,增加了发生系统性事故和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概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和损失。 因此,在现代化电力系统中,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性成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首要问题。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就是当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干扰后,能否经过一定的时间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进入下一个状态。 通常,根据动态过程的特征和参与动作的原件以及控制系统,将稳定性的研究划分为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和动态稳定。在本文中,我们只讨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 1、静态稳定 静态稳定,即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其实运行状态的能力。进行静态分析,就是要应用相应的判据,确定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输电线的输电线的输送功率极限,检验在给定方式下的稳定储备。 一般情况下,对于大电源送出线、跨大区或省网间联络线、网络中薄弱断面等,需要进行静态分析。而在进行静态分析时,经常用到的一个概念是功角稳定。在电力系统中,功角特性和功角曲线,是描述发电机有功功率和功角之间关系的方程和曲线。 功角是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势的相角差,其特性是,当有功输出恒定时,功角大小保持不变。功角稳定,即指系统受到扰动后,功角能恢复到原值,或稳定到一个新的值。而当功角变化时,电流和电压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功角持续变化时,将导致电流,节点电压,输出功率的持续变化。 功角变化,则意味着失步。失步分为周期性失步和非周期性失步。当发生周期性失步的时候,功角会在某点附近震荡,直到稳定于某个值;而发生非周期性失步时,功角会不断增大,同时引起系统电压电流大幅度震荡。 2、暂态稳定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个运行情况下突然受到大的扰动后,能否经过暂态过程达到新的稳态运行状态或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要进行暂态稳定分析的目的,是要在规定运行方式和故障形态下,对系统稳定想进行校验,并对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以及各种措施提出相应的要求。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系统是否暂态稳定?暂态稳定的判据是,电网遭受每一次大扰动后,引起电力系统各机组之间功角相对增加,在经过第一个和第二个正

推拿学重点整理终极版

推拿学的发展源流 △秦汉时期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已佚失)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且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作,概括推拿作用、马膏膏摩治疗口眼歪斜、治疗病证、工具、适应症禁忌症 △明代 ①“推拿”之称的出现(最早出现推拿的时间);②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小儿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 △清代 《医宗金鉴》“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推拿的作用原理 △中医学 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②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③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现代医学(运动系统) ①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 ②解除肌肉的痉挛; ③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④促进炎症介质的分解、稀释; ⑤促进水肿、血肿的吸收; ⑥松解软组织的粘连 ⑦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⑧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推拿的治疗原则与治法 △治疗原则 ①未病先防; ②治病求本; ③扶正祛邪; ④调整阴阳; ⑤三因制宜 △治法 温、通、补、泻、汗、和、散、清 △补泻作用 补——扶助人体正气,增强人体组织某功能;泻——祛除体内病邪,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 ①经络循行:顺——补;逆——泻 ②血流方向:向心性——补;离心性——泻 ③手法刺激强度:轻——补;重——泻 ④手法运动方向:顺时针——补;逆时针——泻 ⑤手法频率:缓慢——补;急速——泻 ⑥治疗时间:时间长——补;时间短——泻 推拿的禁忌症 1.各种传染性疾病; 2.各种恶性肿瘤; 3.结核性和感染性疾病; 4.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 5.所操作的部位皮肤有烧伤、烫伤或有皮肤破损的皮肤病; 6.骨折及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7.月经期、怀孕期的腹部、腰骶部操作。 推拿常用的介质(膏摩) 介质作用——润滑、药效作用 介质的种类——药膏、药散、药酒、药汁、药油、滑石粉、水 经络与腧穴 十二经别——离、合、出、入 离:从十二经脉分出;合:表里经别同行;出:从头颈部出来;入:进入胸腹腔 穴位定位 足三里:小腿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犊鼻穴下3寸。(胃经) 肩井: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胆经) 委中:腘横纹中点(膀胱经) 量诊 △脊柱活动范围 ①颈椎: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②腰椎: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各20°~30°,左右旋转各30° △肌力的分级 0级:肌肉完全无收缩(完全瘫痪); 1级:肌肉稍有收缩,但关节无活动; 2级:关节可在桌面上伸屈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3级:可对抗地心引力,但不能对抗阻力;

组胚重点

★1名词解释 1.H-E染色:苏木精和伊红染色 苏木精(碱性染料)—紫蓝色 c核,粗面内质网 伊红(酸性染料)—粉红色c质基质,溶酶体,滑面内质网等 2.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3.嗜酸性: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粉红色。 4.嗜碱性: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着蓝紫色。 5.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6.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7.微绒毛:细胞膜和细胞质向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电 镜下清晰可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最清晰)。 功能: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8.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长突起,并具有朝一定方向节律 性摆动的能力。 9.同源细胞群:每群有2~8个软骨细胞,且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 而来。 10.软骨囊:陷窝周围有一层硫酸软骨素较多的基质。 11.骨板:胶原纤维紧密排列成层,借蛋白多糖粘合,其内有大量钙 盐沉积所形成的坚硬的薄板状结构.可排列成骨松质和骨密质. 12.骨单位: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由10~20层骨板围绕中央管 成同心圆排列形成的圆筒状。结构,是长骨中起支持重力作用的主要结构..

13.肌节: 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1/2I 带+A带+1/2I带。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4.闰盘:心肌纤维的连接处。桥粒、中间连接(横位)和缝隙连 接(纵位),闰盘对兴奋传导有重要作用,有横纹. 15.三联体: 横小管和其两侧的终池就是三联体。横小管是肌膜在 肌纤维横断面的同一水平上从多个点由表面基质内凹陷形成, 其末端膨大形成囊状的部分称为终池. 16.尼氏体: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 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具有强嗜碱性,能合成蛋白质,主要合成和更新细胞器内所需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酶类及肽类的神经调质. 17.神经原纤维:神经细胞质内直径约为2~3um的丝状纤维结构, 银染后呈棕黑色的丝状结构,在核周体内交织成网,并深入树突和轴突内,电镜下由排列成束的神经丝和微管构成。神经丝是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一种中间丝,除构成细胞骨架以外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18.神经纤维:由神经胶质细胞包裹神经细胞的轴突或感觉神经元 的长树突构成。 19.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细胞连 接,分为电突触(缝隙连接传递电流,双向传导,速度快),化学突触(神经递质作媒介,单向) 20.淋巴组织: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眼中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及其

推拿学知识点专业试题及答案

推拿学知识点专业试题及答案(A) 一、名词解释:(5 分) 1 、伤筋 2 、扳机指 3 、水底捞明月 4 、三关 5 、腕管综合征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推拿古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而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我国____ 代。 2、祖国医学“通则不痛”的理论,在伤筋的推拿治疗中可具体化为____ 、____ 、____ 三个方面。 3、在推拿临床中,更须注意因人制宜。一般情况下,如患者体质强,操作部位在________ 病变部位在________ 等,手法刺激量大。 4、施行推拿手法时,对风寒外感,用________ 的强刺激,步步深入,使全身汗透,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 5、握拳尺偏试验阳示提示________ ;屈腕试验阳性提示________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提示。 6、成人推拿挤压类手法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 7、髂胫束劳损又可称为________ ,推拿治则是________ 。常选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手法治疗。 8、颈椎病的推拿治则是________ 、________ ,被动运动颈部可选用________ 手法。 9、小儿推拿常用腧穴天门的位置在,天柱骨位置在________ ,小天心位置在________ 。 10、踝关节扭伤以________ 位置常见。 三、判断题:(10 分,正确者“√”号,错误者打“×”号) 1、肱骨内上髁炎与肱骨外上髁炎推拿治则不同,手法操作方法也不一样。() 2、上肢被动后扳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是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3、痛经的推拿治疗应在行经腹痛时操作,缓解痛疼症状,效果明显。() 4、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手法治疗应配合膝关节屈伸与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5、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6、推拿治疗腰肌劳损,可横擦腰骶部,拍击两侧骶棘肌,以皮肤微红为度。() 7、胃脘疼痛剧烈者可选缓解疼痛后辨证施治。() 8、失眠的推拿的总则是镇惊安神。() 9、捏脊法操作时捏起皮肤多,用力轻则易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线”状及“面”状穴位。() 四、单选题:(20 分) 1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见于:() A 、增生性膝关节炎 B 、髂胫束劳损 C 、腰肌劳损 D 、腰肌扭伤 E 、以上都不是 2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见于:() A 、《医宗金鉴》 B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C 、《肘后方》 D 、《医林改错》 E 、《黄帝内经》 3 、下列哪一种病可用捻法治疗:() A 、高血压病 B 、痛经 C 、癃闭 D 、痹证 E 、胃脘痛

组胚重点知识点(15EB1)-精华

组胚重点 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在电镜下清晰可见。 4.血象: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5.软骨:由软骨组织和周围的软骨膜构成。 6.软骨组织:主要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 7.软骨陷窝:包埋在软骨基质中的软骨细胞所在的腔隙。 8.软骨囊:软骨陷窝周边具有强嗜碱性的软骨基质。 9.骨陷窝:细胞体所在的腔隙。 10.骨小管:突起所在的腔隙。 11.横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位于暗带与明带交界处。 12.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13.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 14.眼球壁:由外至内依次分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 15.心瓣膜: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是心内膜向腔内凸起形成的薄片状结构。 16.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他们又可通过弥散淋巴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返回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如此周而复始,使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进入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进入另一处淋巴组织。 17.激素: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 18.旁分泌:少部分内分泌细胞的激素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 19.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而成,形状不一。 20.肝板:肝细胞单层排列成凹凸不平的板状结构。 21.胆小管:是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部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 22.窦周隙:是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狭窄间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