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重点

(完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重点

(完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重点
(完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重点

连线

胡适(蝴蝶鸽子)

冯至(蛇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伍子胥)

戴望舒(雨巷寻梦者乐园鸟我用残损的手掌)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

臧克家(难民春鸟)

郑敏(金黄的稻束)

穆旦(赞美春诗八首自然底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田间(中国底春天在号召着全人类给战斗者)

张天翼(华威先生)

(小二黑结婚邪不压正)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

张爱玲(金锁记封锁)

秦守鸥《秋海棠》

北派四大家或五大家:还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王度庐,再加上朱贞木。

小说:茅盾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腐蚀》,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憩园》,《寒夜》,沙汀《淘金记》,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长河》,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冯至的《伍子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张爱玲的《金锁记》,钱钟书《围城》,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填空

填空

1、文学思潮与运动,在1937年到1949年这时期全国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政治区域,即:

国统区(国民党统治区),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根据地),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占领地区)及上海“孤岛”(.1937年11月日均占据上海后,租界处于被包围的特殊地区,知道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日军进入租界为止)

2、1938年3月二十七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选出周恩来,

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有郭沫若,茅盾,田汉,巴金等45人,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文协成立时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的口号,代表作茅盾的《霜叶红于二月花》,《锻炼》巴金的《火》,老舍的《四世同堂》路翎(财主底儿女们)解放区盛行过的民歌体叙事诗,如《漳河水》(阮章竞),新歌剧《白毛女》,信天游《王贵与李香香》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

风的基础上召开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毛泽东抽出核心命题,那就是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确定文艺的工兵方向,需要对文艺性质,功能做新的理解。

4、王实味在《野百合花》这组杂文中,具体而且尖锐地批评延安革命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他在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被清算,后来被随意处决。

5、《南行记》的作者艾芜表现出一个文学家对民族解放战争形势下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动

的全部敏感性。

6、丘东平的报告文学《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

7、张天翼《华威先生》《谭九先生在工作中》《“新生”》总叫《速写三篇》

8、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是“三记”中最优秀的,其他为《困兽记》,《还

乡记》

9、40年代的讽刺最后由钱钟书收束,小说短篇集《人·兽·鬼》,散文集《在人生边上》,

抗战胜利后发表长篇《围城》

10、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

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里状态。

11、路翎(中篇《饥饿的郭素娥》长篇《财主底儿女们》)

12、真正把象征体小说写成杰作的是冯至的诗体小说《伍子胥》,历史题材的诗化叙事

体。

13、梅娘

14、“水族系列”《蚌》《鱼》《蟹》大家庭女性的三种生命处境。象征性和可

读性

15、苏青

16、女性涉世而终遭幻灭的题材,世俗化而真诚的实录通俗故事。

17、《结婚十年》畅销书。

18、张爱玲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紫罗兰》上,《金锁记》《封锁》

19、徐訏中篇《鬼恋》,长篇《风萧萧》当年被列为“全国畅销书之首”,该年被称为

是“徐訏年”

20、无名氏

21、“无名丛刊”和“无名书初稿”《野兽·野兽·野兽》《北极风情画》《塔

里的女人》

18.秦瘦鸥《秋海棠》

19.北派四大家(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王度庐外加朱贞木

20.还珠楼主(李寿民)《蜀山剑侠传》

21.王度庐以悲情武侠著称《卧虎藏龙》—罗小虎、玉娇龙、李慕白、俞秀莲

22.马烽、西戎合作的唱片《吕梁英雄传》

23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24.“革命英雄传奇”《林海雪原》

25.田间《给战斗者》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臧克家《泥土的歌》

33、沙汀:讽刺作品《在其香居茶馆里》和《淘金记》

34、艾青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35、解放区通俗文学的两大潮流:一是仿民间通俗文学;二是化民间通俗文学。

解答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七月诗派艺术风格:他们打出了反客观主义的旗帜。

九叶诗派

1、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2、主要成员有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等。

3、主要刊物有从《诗创造》分离出《中国新诗》

4、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

现艺术和手法。

一.艾青:土地的意象:⑴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过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泪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把爱国主义表现得最为动人。⑵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于生于斯,耕作期,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我们曾经死了的土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经俘获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旋流着的,将是战斗的血液《复活的土地》诗人正是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的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二.评书体现代小说

(1)、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开头总要设法介绍清楚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定交代人物的结局、下落,做到故事来龙去脉,有头有尾。

(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少有静止的景物与心理描写。

(3)、叙事风格明快、简约、富于幽默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对小说语言艺术探索的成功。

三,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人物分析:

小说塑造了三组各具特色的人物。

A.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新时代农民的典范,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掌握自己的命运’。譬如: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作童养媳时,小二黑含糊地说;“您愿意养,你就养若,反正我不要”。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个旧军官做续续时,小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两人在斗争中,自由恋爱结婚,反对封建迷信。小二黑开始是跟着他父亲学算卦,但在后来也逐渐认识到这是迷信并厌恶起来,反对父亲的迷信意识。小芹也对她母亲的弄神行为不予理睬,反对恶势力。同时他们也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自身的旧思想和旧道德,树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B.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

他们是旧时的落后农民,他们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养成了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性格。二诸葛迷信思想报重,‘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好吃懒做,用迷信唬弄人,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讲究不合时宜的穿戴打扮,包办婚姻。但在经过思想教育后两人的思想有了变化,理解了孩子,也不再迷信了。

C.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金旺兄弟利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的保守思想摄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但最终他们还是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小说虽写的是二黑和小芹,但我觉得最出彩的还是小芹的娘——三仙姑了。

故事一开始就写的是三仙姑边跳大神还能边算计着锅里的米煮烂了,这成了当地的一个笑话,然后又着力描述了为什么喜欢跳大神,原来是因为年轻时太漂亮又耐不住寂寞,就靠跳大神来增加和年轻小伙子打情骂诮的机会罢了。而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她年纪大了也如

此,甚至还艳羡上了自己的女儿,觉得她妨碍了自己出风头。作者几次写到爱老俏的三仙姑虽然年纪大了,“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上了霜”。虽然读来令人喷饭,但我觉得自古女子爱美,这都是跟长相,跟年龄,跟时代无关的。但通过这一细节的描写,我们也从中看出作者不凡的创作功底,“驴粪蛋”、“下霜”用作比喻,不仅十分生动形象,而且为农民所熟悉,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唤起形象的知觉,因此,只这一句话便把45

岁还当老来俏的三仙姑活脱脱的勾勒出来了,令人忍俊不禁。小说对新的民主政权的力量也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小说中还有两个值得我们注意的人物,那就是村长和区长。虽然作者对他们着墨不多,但我们可以看到,小二黑和小芹最终能够走到一起,金旺弟兄最终能被绳之以法,二诸葛与三仙姑最终能够有所转变,都与这两个人的支持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村长和区长其实就是当时民主政权的象征和代表。作者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正是有了民主政权为群众主持公道,有了民主政权给人民带来的新思想,人民群众才最终取得了与封建恶霸势力、封建婚姻观念以及封建迷信思想斗争的胜利。

四.简述冯至的《作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1、对青春、爱情的歌颂,对生命的沉思。如《我是一条小河》

2、2、从平凡的生活中窥见社会与人生的真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发出了不平之鸣,也

表达了知识者的苦闷。

3、3、叙事诗的创作是冯至2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所作的独到贡献。如《帷幔》从中国民

间故事与神话传说中取材,反封建的色彩尤为浓烈。冯至的叙事诗,融抒情于叙事,为新文学叙事诗的起步,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五.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1、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

2、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

3、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

4、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六.分析《《围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1、《围城》的含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围的城,已婚的恰好是处于被围的城中,极力要冲出城出,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去。

2、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这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

3、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

艺术特色:1、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十分熟谙地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2、作者在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件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征愈见鲜明。

3、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笔下。

七.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艺术

思想:田间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是代表田间风格的优秀诗篇。作者以深厚的感情描述了中国人民曾经有过的朴实而安宁的和平生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祖国同胞惨无人道的蹂躏,并发出必须为祖国而战的强烈呼喊。

艺术:

1、精短的诗行,急促的旋律,跳跃的节奏,表现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2、具有饱满的战斗激情和高昂的时代精神的诗歌,在当时发挥了强有力的鼓动和号召的作用。

八.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

1、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人民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爱,感情深沉;前期的诗带有“忧郁”的感情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诗篇抒发了对乳母大堰河的深厚真挚的爱,以铺陈手法,塑造和赞颂了这一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动人形象,对造成她一家悲惨命运的“不公道世界”发出“咒语”。忧郁的色彩源于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增加了诗歌的动人力量。

2、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烧的热情。

3、鲜明深刻的意象和浓郁的诗情,想象丰富,比喻新颖,有色调,有光彩,诗中有画,革命现实主义融进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艺术技巧。《手推车》以手推车为中心意象;诗在色调、光彩、线条与音响的调配上十分成功。《我爱这土地》中,诗人运用了象征、暗示、移情等手法。

4、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不注重诗的外在节律,常用排比、反复等手法表达强烈的感情。

九.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贯穿着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讽刺主题,主要讽刺了三类人物: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1)俯视讽刺对象,注重在人生一瞬中透视出丰厚的人物性格史,勾勒人物线条明净而不驳杂,善于狄更斯式地提炼人物的习惯动作与用语,抓住人物的灵魂廓大其细小特点,写出大的性格。(2)重视叙述角度的灵活多变,以动作、情绪作为叙述结构的内在依据,淡化故事情节,依靠戏剧性细节和矛盾来结构小说,形成横向结构的片断性、速写性很强的富有戏剧张力的小说形式。(3)泼辣豪放的漫画式的夸张风格,意旨浮露的讽刺艺术。(4)新鲜流动的口语。如《华威先生》中的华威先生除了“忙”外,还有一个特点:假。作品还善于通过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来让人物作自我暴露,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去揭示华美外衣下的愚妄和可笑。

中国现代文学30年

中国现代文学30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 1.中国诗歌会上海总会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2.标志着中国诗歌会前驱诗人殷夫与他出身阶级“告别”的诗作是《别了,哥哥》。 3.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 4.在1936年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云集》三位青年诗人出版的合集是《汉园集》,他们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5.中国诗歌会代表人物蒲风的代表作是《茫茫夜》。 6.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首领”的诗人是戴望舒。 7.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烙印》。 8.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9.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因其对现代艺术散文体裁的独特创作,1936年被授予《大公报》文艺金奖;获得此奖的还有芦焚小说《谷》。 10.戴望舒被称为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的作品《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 11.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12.臧克家的代表诗集是《烙印》和《泥土的歌》。

13.卞之琳的诗歌代表作是剪裁出的名篇《断章》。 14.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讲庄子将生活在过去时空的人复生,让他与现在时空中的自我对话发生种种饶有兴味的冲突的一篇是《起死》。 15.鲁迅创作《故事新编》主要采取了古今杂糅的手法。 16.鲁迅在《故事新编》的《奔月》(小说篇名)中,不写后羿当年的赫赫战功而竭力铺写其功成名就,由英雄变成凡人以后的遭遇和心境。 17.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写女娲在创人、补天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同时伴随着精神的苦闷的一篇是《补天》。 18.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和《人世间》、《宇宙风》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19.文学研究会作家瞿秋白的两部散文集分别是《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20.夏衍早期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为《包身工》。 21.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又先后创办了《人世间》与《宇宙风》两刊,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 22.30年代前期瞿秋白的杂文多收在《乱弹及其他》。 23.开明派散文作家丰子恺的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24.邹韬奋(作家名)把1933年后流亡欧洲访问苏联的见闻写成的报告文学《萍踪寄语》、《萍踪忆语》。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十二人发起。会刊为《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学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作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重要刊物有《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办有《语丝》周刊。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创造的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为“语丝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三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徐志摩写过一首爱情诗( D 《雪花的快乐》),其中化用了冰雪红梅的典故。 [A] 《我的失恋》[B] 《我不知道风——》 [C] 《小河》[D] 《雪花的快乐》 2、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丈夫是一个( D现实主义者)。 [A] 理想主义者[B] 颓废者[C] 浪漫主义者[D] 现实主义者 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B觉慧)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榜样”。 [A] 觉新[B] 觉慧[C] 祥子[D] 天保 4、《诗八首》中对爱情复杂性的思考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它的作者在写作时仅仅24岁,这位作者是( C穆旦)。 [A] 冯至[B] 徐志摩[C] 穆旦[D] 戴望舒 5、在192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女作家( C丁玲)脱颖而出,以迥异于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婉转低回的笔墨,大胆书写五四之后知识女性的苦闷,她的自叙传小说是对五四郁达夫开创的自叙传小说的总结和结束。 [A] 冰心[B] 凌淑华[C] 丁玲[D] 淦女士 6、巴金的《家》是其( D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A] 《春秋三部曲》[B] 《雷电三部曲》 [C] 《风雪三部曲》[D] 《激流三部曲》 7、《自己的园地》是作家( D周作人)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周作人 8、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文前有一篇用( A文言)写成的小序。 [A] 文言[B] 白话文[C] 文白夹杂[D] 韵文 9、1933年,23岁的曹禺在大学读书期间创作了自己的戏剧处女作(B雷雨),出手不凡,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A] 《日出》[B] 《雷雨》[C] 《原野》[D] 《北京人》 10、1932年9月,林语堂开始主编(B论语),创刊号即一鸣惊人。 [A] 《莽原》[B] 《论语》[C] 《人间世》[D] 《语丝》 11、曾和废名共同创办了《骆驼草》的作家是( C周作人)。 [A] 鲁迅[B] 茅盾[C] 周作人[D] 钱钟书 12、鲁迅曾经把冯至称为( A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A]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B] “中国优秀的抒情诗人” [C] “有后劲的年轻诗人”[D] “中国抒情诗人” 13、《酒后》中没有出现的人物是(B孩子)。 [A] 妻子[B] 孩子[C] 一个男子[D] 丈夫 14、下列作家不是《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的是( C何其芳)。 [A] 鲁迅[B] 周作人[C] 何其芳[D] 林语堂 15、关于《死火》的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色彩华丽)。 [A] 色彩黯淡[B] 色彩华丽[C] 平直淡泊[D] 通俗明快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重点

连线 胡适(蝴蝶鸽子) 冯至(蛇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伍子胥) 戴望舒(雨巷寻梦者乐园鸟我用残损的手掌)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 臧克家(难民春鸟) 郑敏(金黄的稻束) 穆旦(赞美春诗八首自然底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田间(中国底春天在号召着全人类给战斗者) 张天翼(华威先生) (小二黑结婚邪不压正)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 张爱玲(金锁记封锁) 秦守鸥《秋海棠》 北派四大家或五大家:还珠楼主,(宫)白羽,郑证因,王度庐,再加上朱贞木。 小说:茅盾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腐蚀》,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憩园》,《寒夜》,沙汀《淘金记》,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长河》,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冯至的《伍子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张爱玲的《金锁记》,钱钟书《围城》,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填空 填空 1、文学思潮与运动,在1937年到1949年这时期全国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政治区域,即: 国统区(国民党统治区),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根据地),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占领地区)及上海“孤岛”(.1937年11月日均占据上海后,租界处于被包围的特殊地区,知道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日军进入租界为止) 2、1938年3月二十七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选出周恩来, 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有郭沫若,茅盾,田汉,巴金等45人,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文协成立时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的口号,代表作茅盾的《霜叶红于二月花》,《锻炼》巴金的《火》,老舍的《四世同堂》路翎(财主底儿女们)解放区盛行过的民歌体叙事诗,如《漳河水》(阮章竞),新歌剧《白毛女》,信天游《王贵与李香香》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 风的基础上召开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毛泽东抽出核心命题,那就是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确定文艺的工兵方向,需要对文艺性质,功能做新的理解。 4、王实味在《野百合花》这组杂文中,具体而且尖锐地批评延安革命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他在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被清算,后来被随意处决。 5、《南行记》的作者艾芜表现出一个文学家对民族解放战争形势下社会所发生的新变动 的全部敏感性。 6、丘东平的报告文学《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 7、张天翼《华威先生》《谭九先生在工作中》《“新生”》总叫《速写三篇》 8、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是“三记”中最优秀的,其他为《困兽记》,《还 乡记》 9、40年代的讽刺最后由钱钟书收束,小说短篇集《人·兽·鬼》,散文集《在人生边上》,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记知识点及作品作家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填空题 现代文学部分 1.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第二卷更名《新青年》)。 2.《青年杂志》1915年第一卷第3、4号上连载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揭示了文艺进化论是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 3.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是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的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深入地阐述了他的“八事”,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 4.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5.1918年4月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革命文学的宗旨,强调“国语的文学”也就是文学工具的革命,是新文学建设的第一步。 6.林纾连续发表了两篇文言文小说《妖梦》和《荆生》,以影射的形式痛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的文学革命的主张。 7.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的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是新文化激进派的大本营,五四退潮后南京的东南大学和《学衡》杂志是新文化保守派的根据地。 8.胡适在1920年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 9.周作人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的第一首杰作”,是新诗摆脱旧诗集窠臼的标志性作品。 10.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卷第4号上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从此诞生了中国文学体裁的一个新品种—杂文。 11.1919年3月,胡适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在《新青年》上发表,宣告了中国自己创造的第一部话剧剧本的诞生。 12.1921年1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在北京诞生。 13.王鲁彦是“乡土写实派”的代表,废名是“乡土抒情派”的代表。 14.在中国的话剧史上,第一个值得纪念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由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 倩等组成。 15.1922年,田汉创办了《南国》半月刊,从此进入了他的长达8年之久的“南国”艺术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大纲(修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大纲(修订) 1学分/学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1.1 三年制:96 (90/6 ) 2先修课程:无 3使用专业: 3.1三年制:初等教育(中文) 4教育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 4.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 品,廓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 ^态O 4.2能力目标:提高查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 技能和方法,。 4.3素质目标:通过精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通 过课程学习,进一步确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及培养创新的精神。 5教学基本要求: 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借助电子课件,以更加活泼、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5.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范畴、性质、基本特点及分期、本学科发展概 况;明确学习的方法及要求。 5.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新的经济、政治 因素的必然要求;了解“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内容。 5.3通过学习,深入理解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了解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 度的艺术成就,正确地评价鲁迅的伟大精神与贡献。 5.4通过学习,了解文学研究会诸作家(叶圣陶、冰心、庐隐等)的创作。 5.5通过学习,了解创造社诸作家(郁达夫等)的创作。 5.6通过学习,了解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了解《女神》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历史 地评价郭沫若的创作。 5.7通过学习,了解其他社团流派的创作。语丝社和周作人的创作;乡土田园小说。 5.8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与主要诗人。 5.9通过学习,了解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及左联文学。 5.10通过学习,了解文艺大众化的三次讨论主要问题和观点;了解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5.11通过学习,了解茅盾及《子夜》。 5.12 通过学习,了解30 年代的小说。左翼新人新作;丁玲(1904-1986);“东北作家 群”;“京派”和“新感觉派”小说等。 5.13了解巴金、老舍、沈从文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5.14了解曹禺戏剧创作及艺术成就。 5.15了解30年代诗歌、30年代的散文的创作。 5.16了解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孤岛”及沦陷区 文艺运动。 5.17了解艾青的创作道路,主要成就及艺术特色。 5.18了解田间及其他诗人、胡风及“七月”诗派的创作 5.19了解解放区文艺与国统区文学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至第十章(圣才出品)

第5章郭沫若 5.1复习笔记 一、郭沫若概述 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他是鲁迅在20世纪初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又是新中国的预言诗人。郭沫若是使新诗的翅膀飞腾起来的第一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二、《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1.《女神》的文学地位 《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诗的抒情本质的强调,以及诗歌个性化的问题的提出,标志着对诗歌艺术认识的深化。 2.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1)《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为时代再造的中华民族的崭新形象在《女神》中第一次得到充分的艺术表现。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2)《女神》的主人公是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我”的形象所面向的是整个世界与人类。他崇拜自己的本质,热烈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

(3)《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又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女神》中的“我”不仅表现了崭新的民族魂,也袒露着诗人自己的灵魂。《女神》的魅力及其不可重复性,正是在于它所达到的民族(与个体)精神及作家写作的自由状态。 (4)《女神》同时真切地展现了诗人在美学追求中的内在矛盾。 三、《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1.《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 《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上。泛神论思想使诗人思绪飞腾,产生了《女神》式的奇特想象:大自然被充分地人化,地球成了有生命的母体,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从泛神论思想出发,诗人把宇宙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进化、更新的过程。《女神》的主导性风格是壮阔、雄奇,代表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特征。 2.《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 就《女神》总体看,其形式是自由的。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类外在格律相对严谨,押韵、诗节、诗行大体整齐,如《晨兴》;另一类(占《女神》的大多数)则讲求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但也并非完全不讲外在形式,而是在自由变动中取得某种程度的整齐与和谐,如《天狗》。 【名师点拨】《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之一,要注意从作品本身出发,去感受郭沫若独有的艺术创作魅力,并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领悟《女神》是如何适应时代需要,表现作者创作风格与个性的。 四、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1.《星空》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现代文学史分析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 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 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 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 世界文学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 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标示: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 文学生力军建设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 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 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 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 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之我见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之我见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是国民党政权由建立到相对稳定,同时又危机四伏的历史时期,为维持思想统治,国民党政府曾做过建立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的种种努力。这个时期显著的特征有三:其一是“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二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三是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颉颃互竞,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前者一般又称为左翼文学运动。以“左联”为中心,拥有一片发表园地,形成一种声势。这一时期的“左联”之外的作家无论在政治上与文艺上都具有不同倾向,本身也处于不断分化中。这些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没有“左联”那样共同的严密组织,未形成统一的文学运动。他们往往由于文学见解的比较一致而出版刊物,编辑丛书,由此集合一批文学好尚相近的作家,共同开展活动。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他们之间文艺

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 三大文学派别创造了不同的文学景观,但有同一生存于30年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因而在整体文学的张力场上又显示出某些共同的趋向,在整个现代文学历史发展中展现出一种时代文学的特征。首先是文学创作的题材空前规模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开掘;第二个特征则是着重社会解放,重视叙事;第三点,在这一时期心理刻画艺术得到了特别重视与发展;最后,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家的创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 不得不说,三十年代的现代文学文坛是缤纷的,而这一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家的风格都是我所欣赏的,比如说开创新的文学范式的茅盾、带有独特“京味儿”和幽默风,擅长描写“市民世界”的老舍、还有大胆去讴歌青春,揭示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的巴金、为我们建造“湘西世界”散文的沈从文、还有一大批像叶紫,萧红,丁玲,张天翼等等的小说家和徐志摩,戴望舒,臧克家等的诗人…… 在他们当中,我欣赏沈从文,一个如此才华横溢的男人,一个具有如此特殊气质的大家。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这句名言,如今刻在沱江江畔沈从文墓旁的大青石上。作家永远回到了故里--曾被新西兰作家路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教材精讲-第十三章至第二十二章【圣才出品】

第13章沈从文[视频讲解] 本章重点: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其他知识点: 1.沈从文创作生涯及文学贡献的总体评说。 2.沈从文散文的成就。 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1.沈从文的生平 湘西凤凰县:川、湘、鄂、黔四省交界 苗、汉、土家 特殊的气质: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中积淀的沉忧隐痛熟读社会

对民间的、世俗的东西具有特殊敏感的审美情趣 休芸芸 《大公报》“文艺副刊” 2.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 (1)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2)“乡下人”的眼光 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他对一切事照例十分认真,似乎太认真了,这认真处某一时就不免成为‘傻头傻脑’。这乡下人又因为从小飘江湖,各处奔跑,挨饿,受寒,身体发育受了障碍,另外却发育了想像,而且储蓄了一点点人生经验。 (3)具“乡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识者 深切领悟了宗法农村自然经济在近代解体的历史过程,接受“五四”启蒙思想,了解西方文明,动用丰富的乡村生活积存,来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 左翼文学和海派文学之外,取的是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态度,由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其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处。 3.沈从文的创作 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 早期的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 30年代后:

集子:《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 散文: 《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 文论: 《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 完成了湘西系列 湘西: 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湘西精神的文学:抒情的文学 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1.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有别于现代文明的健全、协调、化外境界 作家的情感、情绪——抒情 《萧萧》《柏子》《丈夫》 隐忍态度:坚韧生活能力 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的底层人民的本性。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模拟试卷四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目录 1.创造社 2.语丝/语丝社 3.文学革命论 4.左联 5.文学研究会 6.七月诗派 7.九叶诗人 8.新月社 9.第一次文代会 10.延安文艺整风运动 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2.文协 13.《文学改良刍议》 14.人的文学 15.新青年 1,创造社 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 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 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 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 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 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2,《语丝》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 《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梁遇春、周作人、鲁迅、林语 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 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 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 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语丝社" 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因编辑出版《语丝》周刊得名,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一般指刊物的 编辑者及主要撰稿人。该刊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创刊。由孙伏园、周作人先后主编。

全国统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u试卷(最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1分) A: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2、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是()(1分) A:20世纪20年代受“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 B: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东北女作家 C:20世纪40年代任职于重庆某银行的女职员 D:20世纪40年代任教于三间大学的女教师 3、散文《鹰之歌》表达对女友的怀念之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1分) A:反讽 B:对比 C:象征 D:排比 4、话剧《屈原》中虚构出来的道义美的化身是()(1分) A:南后 B:婵娟 C:郑詹尹 D:张仪 5、形象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的作品是()(1分) A:《北京人》 B:《升官图》 C:《上海屋檐下》 D:《白毛女》 6、小说《桃园》的艺术特色主要是()(1分) A:视角灵活多变 B:故事结构环环紧扣 C:明暗线索交织 D:散文化和诗化 7、下列表述中,对诗歌《纤夫》中“纤夫”形象理解正确的是()(1分) A:讥讽了追名逐利的生活方式 B:传达了人生悲凉的生命体验 C:象征着坚韧强劲的古老民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 D:象征着英勇无畏、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8、话剧《南归》精心选取的“桃花落了满地”的舞台背景是()(1分) A:华北农家小院 B:江南农家小院 C:天津周公馆 D:上海公寓 9、报告文学《包身工》着重刻画的三个被殴打、被侮辱的人物形象是()(1分) A: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B:芦柴棒、拿莫温和荡管 C:芦柴棒、拿莫温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D:拿莫温、荡管和小福子 10、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国统区的女作家陈敬容、郑敏是()(1分) A:七月派诗人 B:九叶派诗人 C:新月派诗人 D:现代派诗人 11、小说《绣枕》中,小姐精心绣制的“绣枕”最后的下落是()(1分) A:泥牛入海,去向不明 B:被人践踏而落入下人手中 C:高价售出,被人收藏 D:被人赏识而作为艺术品陈列 12、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引用并做了辩证分析的观点是()(1分) A:钱玄同“废汉文”的主张 B:郁达夫把小说当作作家自叙传的主张 C:林语堂生活艺术化的主张 D:鲁迅用文艺改造国民性的主张 13、小说《金锁记》用以引出全篇,贯穿始终,给小说涂上一层苍凉色调的意象是()(1分) A:枷锁 B:月亮 C:死水 D:风雪 14、散文《钓台的春昼》中,“我”游历的两个景点是()(1分) A:金燕村、雷峰塔 B:前庄、后庄 C:桐君山、严陵台 D:白洋淀、荷花淀 15、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所叙故事的历史背景是()(1分) A:20世纪10年代的张勋复辟 B: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 绍钧、许地山等12人。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月刊等。以研究介绍外国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与人生的意义, 被称为"人生派"。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影响,注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终止活动。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是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以及后来加入的彭康、朱镜我、冯乃超等。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强调创作"本着内心要求",崇拜天才,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宣传文学的无目的性,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被称为艺术派。受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颓 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影响,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1929年2月该 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湖畔诗社:1922年4月,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在杭州西湖湖畔成立的新文 学团体。他们的作品主要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蕙的风》、《寂寞的国》等。其创作以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见长。风格清新质朴、坦白率真,以自由诗为主。 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二、感伤的精神标记;三、个性化 的追求;四、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5、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一、自我的写真;二、感伤的抒情;三、结构的散文化;四、流丽、清新的文笔。 "病状",因封建思想没有完全从人们头脑中清除,加上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尚不十分彻底,因此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这种精神的病 容且时时警戒。 7、美文:即艺术性散文,通常称为"散文小品"。它不是批评的,也不是学术性的,而是艺 术性的。不管是叙事还是抒情,都是为了表达作家自己真实的"思想"。其风格是"真实简明"。"美文"在周作人看来,就是个人的"言志"之作。由于这种文体更能适应思想启蒙,又具有较 强的随意性,因此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家们几乎没有不从事散文小品创作的,所以这一时期无 论从创作数量,文体品格还是艺术风格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和成熟。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 A.《阿Q正传》 B.《铸剑》 C.《彷徨》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P25 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 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 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P34 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 A.东北农村 B.江南农村 C.湘西农村 D.广州郊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P52 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 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 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 D.农民自身的懒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P65 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 A.废名 B.路翎 C.台静农 D.叶圣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这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P44 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 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对武艺没有超功利的追求,只是拿武艺混饭吃,当武艺“被狂风吹走了”之后,他便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练起了武艺,但不白练。他对沙子龙由崇拜、吹嘘到后来的贬低、蔑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对沙子龙前后态度的变化中表现了他们肤浅短视的一面。P86 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

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

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钱理群版)(2009-05-27 10:54:14) 标签:杂谈分类:经典试题1.比较分析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 答:沙汀的讽刺艺术重在“农民式的幽默”,讽刺时不漏声色、感情凝重,善于通过人物谈吐举止的细节刻画深层心理、场景气氛的烘托交织着某种诗意,等等。张天翼善于抓住人物习惯动作与用语,凸现其灵魂,讽刺锋利劲捷,泼辣夸张。 2.为什么说30年代上海风行的“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流派? 答:首先是对“现代派”的界定。“现代派”文学也称作“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与19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迥然不同的文学类型,表现为形式上的荒谬与变形,内容上的危机感、幻灭感,重主观和心里,强调非理性等特征。之所以说“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的一支流派,有两个最基本的理由:一、“新感觉派”深受法国现代派文学和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影响,用现代人的眼观来观照都市,表达现代商业文明覆盖下的城市人群生存形态。这主要是内容上的分析;二、在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上,借鉴大量的西方写作方法,包括心理分析、蒙太奇、意识流,以及以性爱心理发掘人性深层的方法。 3.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 答:关于文化内涵上,《呼兰河传》具有童年回忆的性质,主要描写记忆中的家乡人民的生存方式,特别是传统落后的文化习俗对人的残害,所描写的东北风情,既有浓郁的地域性或地方性,又具有某种普遍性。文体特色:创造了“诗化小说”或者“散文化小说”。其小说结构、语言和抒情方式也很有艺术个性。 4.略评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的形象。 答:在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中,《死水微澜》在艺术成就上最高,既写出了历史时代的风云,又写出了地方风情和民俗,人物刻画也非常成功。人物刻画是在辛丑条约签订期间,四川社会的冲突及地方风习的变迁,折射到具体人物中,在蔡大嫂身上体现了一个富于幻想、泼辣爽直,敢作敢当的女性,她有蔑视礼教的大胆行为,但她也有着虚荣、追逐浮华精神侧面。 5.结合具体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意诗风的演变。答: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领袖人物。他前期的写作,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在朦胧的意象堆砌中,传达出柔美的感伤情调,他的名作《雨巷》就是一个代表,这首诗歌在音节安排,意象构造方面独具匠心。但在《我的记忆》之后,诗人却主动对音乐进行了反叛,改用日常的口语书写现代的生活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鞋子,更多地从语言的内在韵律中,挖掘出“亲切”与“暗示”的风格。 6.试论鲁迅杂文与小说的关系。 答:首先:鲁迅的杂文和小说有着共同的文化立场,二者在文化批判和思想批判上常常是相互印证和补充的;其次,鲁迅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和杂文中常常出现的“共名”在创作思维和艺术手法上是相通的;第三,鲁迅的《故事新编》是与杂文关系最密切的小说集,现代细节的反复使用(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增强了现实性,如以老子、庄子女娲等古人古事为中心,穿插喜剧性的人物,他们口中常常出现大量的现代汉语言,情节与细节。在批判精神和艺术效果上都与杂文显示出内在的一致性。 7.试评林语堂的散文观。 答:林语堂的散文观集中体现在“幽默”和“闲适”这两个概念上。这种散文观在当时是不合历史时宜的,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评,鲁迅强调他的散文是“小摆

中国近代文学三十年(试题整理)

《汉园集》诗集.1936年出版的三位青年诗人的合集,内收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卞之琳的《鱼目集》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此外,同名的还有日本侦探杂志《新青年》、新青年网站和新青年论坛。1915年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第1卷名《青年杂志》。《青年杂志》自第2卷(1916年9 月)改名《新青年》,自此成为反封建和鼓吹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 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前期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1927年以前,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基本阵地的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于赓虞等。于是,以《诗镌》的创办为标志,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虽然《诗镌》只出了11期便于1926年6月停刊。但它所倡导的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在新诗坛上形成风气并留下了影响。《诗镌》时期的活动,-般认为是前期"新月诗派"。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抒胸臆,即在表现自我主人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情景时,以充满激烈情绪的笔调去描写,在事件的叙述中作坦率的自我解剖。“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集中写“穷”(生的苦闷)写“色”(性的苦闷)的情况。既有强烈的叛逆倾向,又有浓郁的感伤情调。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代表作有《雨巷》,《寻梦者》、《单恋者》、《烦忧》。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他的诗歌中内含的多种思想艺术气质,都显示着或潜存着新诗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从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到采撷西方现代派手法,最终走向咏唱现实之路,几经寻觅和创新,形成了自己诗歌的特殊风格和色调。尤以其诗境的蒙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丁玲早期知识女性形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