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题库答案-人民大学金融学在职研

国际经济学题库答案-人民大学金融学在职研

国际经济学题库答案-人民大学金融学在职研
国际经济学题库答案-人民大学金融学在职研

国际经济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关税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征收关税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但也有为了财政收入的目的而征税,因此可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关税有各种形式,如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如反倾销税、门槛税等。

2. 无形贸易

无形贸易是“有形贸易”的对称,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形态的劳务贸易,包括:①投资利润收支,包括利息、股息、公司或企业在国外服务的收支等;②贸易的从属费:如运费、保险费、装卸费;③外交文化费用、外交人员费用、侨民汇款、广告、专利费用等。其贸易额计入经常账户的“货物和服务项目”下的“服务”子项目中。

3. 外汇倾销

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称为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速度以及对方不报复。

4. 需求滞后

这是国际贸易现代理论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理论技术差距论的基本概念之一。需求滞后指由于科研、市场、资金等方面的差距,在创新国创造出一种新产品后,模仿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滞后才会产生出需求,从而进口该产品用于消费。需求滞后的长短取决于收入因素、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以及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

5. 反应滞后

这是国际贸易现代理论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理论技术差距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反应滞后,指在指模仿国厂商在进口冲击下进行调整,生产出新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取决于模仿国企业家的决策意识和模仿国规模经济、产品价格、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关税、运输成本等诸多因素。

6. 掌握滞后

这是国际贸易现代理论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理论技术差距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掌握滞后,指从创新国生产出某种新产品,到模仿国掌握该种生产技术,无需再进口之间的时滞。掌握时滞的长短取决于技术传播渠道是否畅通,技术转移是否彻底和模仿国消化新技术的能力。

7. 贸易条件

单位出口所能够换回的进口,也就是指国际贸易价格,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贸易条件改善指现期进口与基期相比较而言,交换比率上升,即用同等数量的出口量换回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反之则为贸易条件恶化。

8.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通过条约形式,相互取消原有的关税,统一海关税则。其特点是,同盟内部取消所有的贸易限制,实行自由贸易,对非成员国,则实行统一的关税制度和限额制度。

9. 非关税壁垒

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件

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世界贸易组织力图通过谈判对非关税壁垒进行限制、削减。

10. 比较利益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在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利益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利益的概念,他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根据李嘉图的观点,虽然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但两者的不利程度肯定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要小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如果一国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将其产品进行国际交换,贸易双方同样能从交换中获得利益,即比较利益。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11. 国际贸易

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及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对外贸易亦称进出口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从一国而言是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看就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机制之一。

12. 进出口额

指以货币表示的进出口贸易量,进出口额通常是指以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贸易额。大多数国家出口以离岸价格计算,进口以到岸价格计算。进出口额反映一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

13. 贸易顺差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形成国际货币入超。贸易顺差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现为经常性项目下“货物和服务”项目的贷方余额大于借方余额,进出口余额为正,体现为净出口。贸易顺差反映一国有形贸易状况良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14. 贸易逆差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商品总额大于出口总额,也叫做国际货币出超。贸易逆差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现为经常性项目下“货物和服务”项目的借方余额大于贷方余额,进出口余额为负,体现为净进口,出现贸易赤字。贸易逆差表示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15. 贸易保护主义

指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政策。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烦琐的进出口手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等都是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16. 世界贸易额

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内),全世界各经济体间所进行的全部国际贸易交易量的加总,包括各类商品或劳务的有偿交换,反映了各经济体间经济活动的交易量,其动态的水平更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程度。从国际范围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为避免重复计算,一般把各国的出口额相加,来表示国际贸易规模大小。

17. 反倾销税

征收反倾销税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允许解决贸易争端的一种方法,它遵循WTO六大原则之一的“反倾销与限制出口补贴”原则。当缔约国在某项工业由于对方国进行倾销(出口国由于各种原因,以低于实际成本的价格大量出口某商品,以达到占据进口国该商品市场份额的目的)而遭受重大损失和威胁时,可以对该国的该种商品征收惩罚性的关税。

18. 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是按生产要素密集的程度对产业划分的一种类别,与之并列的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单位产品中劳动所占的比重最大,该产业具有资金有机构成低,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较少,一定量资金吸纳的劳动力较多的特点,有利于解决社会充分就业的问题,一般为传统低技术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行业,适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入和退出该产业比较容易。但属于粗放型产业,对经济持续发展贡献有限。

19.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

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其特点是仅计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广义国际收支是指:系统记载的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这里强调各项交易,即包含不用外汇支付的交易在内;强调居民,即含有在该国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的特定机构,如外国企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但留学生、外交人员、国际经济组织不计入居民范畴。

20. 经济债务率

指一国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示所欠外债与整体经济的关系。这一比例的安全线为30%。

21. 直接标价法

汇率的一种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用一定数量的本币来表示其价格。简言之,外币不动本币动。它说明的是银行在购买一定单位的某种外币时应付出的本币数量。如在中国,汇价的标价USD100=RMB827即为直接标价法。

22. 汇率

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等价关系,如果汇率是外汇在市场中形成价格的话,汇率也可以称为汇价。总之,它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从不同角度出发,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等。

23. 浮动汇率

国际金融中指一国货币汇率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国家没有义务干预的汇率。在实践中存在着完全的自由浮动与当局一定程度干预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情况。

24. 出口债务率

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债务国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出口总额之比,表示为当年外债余额/当年出口总收入。一般认为该比率(安全线)不应超过100%。

25. 间接标价法

汇率的一种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用外币来表示本币的价格。简言之,本币不动外币动。说明的是银行在支出一定单位本币时应该收回的外币数量。

26. 国际收支表

即国际收支账户。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常以国际收支表来表示,它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收支情况和总额的对照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如何编制和记录国际收支各项目内容进行了规定。国际收支表遵循复式簿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平衡的原则。新版的国际收支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等科目。

27. 官方储备

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或其他官方货币机构所掌握的外币储备资产及其对外债权。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

28. 贷方项目

在国际收支表中,由于遵循复式簿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平衡的原则。每笔交易的发生额都会在相应的借方和贷方项目内记录。贷方项目所记录的事项使负债增加,资产减少,发生收入的经济活动。贷方项目是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示国家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项目,是本国商品、劳务的输出或金融资产的流入。

29. 借方项目

在国际收支表中,由于遵循复式簿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平衡的原则。每笔交易的发生额都会在相应的借方和贷方项目内记录。借方项目所记录的事项使资产增加,负债减少,进行向外支付的经济活动。借方项目是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示国家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项目,是本国商品、劳务的进口或金融资产的流出。(货物进来,货币出去)

30. 外汇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31. 购买力平价

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该理论认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但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较大差距。

31a.绝对购买力平价

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重要概念。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对外币的需求是因为其在发行国有购买力,对本币的需求是因为其在本国的购买力。绝对购买力平价是在每一时点上,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表达式为E=Pa/Pb。

31b.相对购买力平价

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重要概念。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对外币的需求是因为其在发行国有购买力,对本币的需求是因为其在本国的购买力。相对购买力平价为当两国都存在通胀时,名义汇率等于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胀率之商,表达式为Et = Eo [(Pat/Pao)/(Pbt/Pbo)]。32. 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是远期外汇买卖所使用的汇率。所谓远期外汇买卖,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立即交割,而是到约定的日期再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这种交易在交割时,双方按原来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33. 短期资本流动

指一年或一年以下期限的各种金融资产的转移。它包括:①短期融资和清算;②银行间套汇、套利;③国际金融市场的外汇、有价证券、黄金定期存单的买卖;④政府间调拨与拆借;⑤资本外逃以及投机活动等。

34. 单方面转移

国际收支表内经常性项目下的一个分项目。资金的流动属于单方向的,无对等收支,资金在国际间移动后,并不产生归还或偿还的问题。一般指单方面的汇款、年金、赠与,包含政府转移(援助、赔款等),和私人转移(侨汇、年金和赠与)两种类型。

35. 偿债率

偿债率是指当年的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出口创汇收入额之比。它是分析、衡量外债规模和一个国家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般国家的偿债率的警戒线为20%,发展中国家为25%,危险线为30%。当偿债率超过25%时,说明该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过重,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

36. 即期汇率(Spot Rate)

即现汇汇率是指即期外汇买卖的汇率。即外汇买卖成交后,买卖双方在当天或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所使用的汇率。即期汇率是由当场交货时货币的供求关系情况决定的。一般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汇率,除特别标明远期汇率以外,都指即期汇率。

37. 幼稚产业

经济学中认为,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在保护幼稚产业上,如何界定和选择幼稚产业是一个关键,选择不好就可能导致保护落后。保护需要大量的投入,付出一定的代价。

38. 贴水与升水

国际金融中的概念,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的要高,贴水则反之。一般情况下,利息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贴水,较低的货币则大多为升水。贴水是升水的对称。

39. 错误与遗漏

基于会计的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贷方出现差额时,设置的用以抵消统计偏差的项目。

40. 国际收支入超

国际收支表按照会计的原则,每笔交易都要同时记入借贷双方,因此从形式上国际收支表必然是平衡的。但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具体项目上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具体项目的借方、贷方往往是不平衡的,收支相抵会出现差额。当自主性交易或称事前交易项目(“经常账户”和“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长期投资”)的收小于支,即贷方余额小于借方余额时,出现逆差即入超。

41. 贸易创造

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42. 贸易转移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这就是贸易转移。这对进口国是种福利损失。

43. 有效保护率

指关税对国内受保护行业生产单位产品增加值的保护程度。若用ERP来表示有效保护率,V 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某一生产过程增值,V'表示在各种保护措施作用下该生产过程的增值,则有效保护率可以表述为:ERP=(V'-V)/V×100%

44. 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贸易条约中的一项重要条款,其涵义是: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的对方。其基本要求是使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方享有或可能享有的待遇。

45. 国际收支出超

国际收支表按照会计的原则,每笔交易都要同时记入借贷双方,因此从形式上国际收支表必然是平衡的。但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具体项目上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具体项目的借方、贷方往往是不平衡的,收支相抵会出现差额。当自主性交易或称事前交易项目(“经常账户”和“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长期投资”)的收大于支,即贷方余额大于借方余额时,出现顺差即出超。

二、简答题

1、试析斯密绝对利益说的核心弱点是什么

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含义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绝对利益学说在实践运用中存在一个必要的假设前提: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须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的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以便利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进入国际市场。如果一国在所有的产品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低于贸易对象国,该国便不具备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的利益获得。这一点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很可能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如发达国家,但仍然在进行国际贸易),实际上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两难境地:如果没有超过贸易对手的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该国便被国际贸易的大门之外,或者在贸易中本国的生产部门将被对方的竞争击跨。显然,世界贸易的历史与现实并不完全、普遍的符合斯密这样的假设。

斯密的学说还在劳动价值论的坚持方面无法说明两种产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在的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交易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2、试说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内容

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应该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若两个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贸易便不可能存在,但事实上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3、试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命题

1)每个国家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来从事商品的生产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出口商品总是那些用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总是那些需要用自己相对稀缺的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

2)如果两个国家要素存量(如劳动与资本)的比率不同,即使两国资本与劳动力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3)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往往会使各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工资、地租、利息)差异趋于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4、试画出技术差距论图形

A

T

B国的生产、消费

图中A国是创新国,B国是模仿国

技术差距论是产品周期理论的先期基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技术差距论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因技术创新、技术模仿而存在技术方面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是解释某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技术差距理论认为,由于科研、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差距,新产品一般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产生,其他类型的国家由于技术上存在的差距,大多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对这种产品进行模仿性生产,在这一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与可能性。

图中T0T1为需求置后,即创新国创造出一种新产品置后,模仿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置后才会产生出需求,从而进口该产品用于消费。需求滞后的长短取决于收入因素,与收入的高低、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以及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图中T0T2为反映滞后,指模仿国在本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进口消费后,其厂商才会开始投资生产该种产品。反应滞后的长短取决于模仿国厂商的企业家精神和冒险精神,即模仿国的厂商是否认识到该种产品可以带来利润,以及规模经济、价格、市场、关税等。图中T2T3为掌握滞后,意为模仿国在经过一段生产后,最终可以掌握该种产品的所有生产技术,产品已经可以自给自足并开始出口。掌握滞后的长短取决于模仿国取得技术的渠道是否畅通,消化技术的能力是否很强等。从图中可以看到,整个T0T3为模仿滞后,在T3之后模仿国便会以低成本大规模为基础进行生产并进行出口。(P71)

5、试画出J曲线并说明含义

T

在经济实践中,一个国家的商品即便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根据弹性法调整汇率后,国际收支状况也要经过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这就要求贬值国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来预防J曲线效应的影响。(P155)

6、试画出贫困增长的图形并简要说明

说明:图中生产力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生产点从A点移到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价

格线的切点,从C移到C’,由于这时期的价格线T’较原价格线更平缓,导致了贸易条件向不利于

X产品的方向变化,无差异曲线Ⅱ,低于无差异曲线Ⅰ,福利水平下降。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在于贸易条件恶化,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常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它的发生需要具备的条件:出口国经济单一;产品为初级或劳动密集型;出口国占有极大的市场分份额;产品弹性小,且国民经济高度依赖于出口,以至于国际价格的下降要用大量的出口来弥补损失等。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说明生产能力扩大,但由于国际价格线T在生产扩大后发生变化,较以前平缓,对X出口不利,结果出口增长,价格下降,总体福利水平下降。(P46)

7、简要画出H-O模型的逻辑关系图

与斯密、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一样,H-O模型认为,同样产品存在的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

易的直接基础,而商品在交换时的价格绝对差是由生产的成本绝对差异决定的。但是,在解释成

本差异产生的原因时,H-O模型与其他理论有着重大的区别。在H-O模型看来,生产商品的成本绝

对差异是由生产时使用的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别决定的;要素价格绝对差异是由要素存量比率,即

一国中不同要素相对存量不同决定的;要素存量比率差异又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要素的供给则

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其基本的思想逻辑过程如下:

8、试析本币贬值对于限入奖出的作用原理

一国通过本币对外贬值以达到向国外市场倾销商品目的,也称为外汇倾销。实行外汇倾销的

国家往往是外汇管制的国家。政府的金融管理当局,把本国货币币值调到相当低的水平,在调整

的过渡期内,以外币衡量的本国出口商品显得很便宜,而以本币衡量的进口商品则十分昂贵。若

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继续以过去价格出售商品,所得到的外汇就能换得更多的本币,从而刺激出口;若出口商以新的较低的价格出售商品,则能增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扩大

销售市场,以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对进口商品而言,由于汇率下跌后,购买等量价值的进口商

品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币,因而有限制进口的趋势。由此达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改善国际收支

的目的。

但是,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是有条件的:一是各贸易对手国不进行报复,即不通过同样的贬

值来对抗;二是由于涉及价格,本币对外贬值的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的速度,即通货膨胀速度不

能快于本币对外币贬值的速度;三是这一过程必须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的进口需求弹

性(EM)与出口需求弹性(EX)之和的绝对值要大于1,也即商品进出口的变化对于价格调整的反应程度要大。另外,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时滞的问题,在此期间内逆差会更严重,要求贬值国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本币贬值,该国贸易条件将恶化。

9、用图形说明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及利益分配

如图所示,假设A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生产X产品,B国的生产优势在于生产Y产品,在贸易中A国用X产品换取Y产品,B国用Y产品换取X产品,则两国的交换区域如图的阴影部分所示。

实际交换比率将处于由两国国国内交换比率界定

的两国交换区内,超出该区域必然有一个国家会退出

交易。如果交易处于A国国内交换比率的右方,则A

国退出交易,如果交易处于B 国国内交换比率的左方,

则B 国退出交易,交易只会处于两条国内交换比率线

之间的区域中,因为在左侧的交换比率高于B国国内,

在右侧则低于A国的国内比率,都属于无利可图。

然而具体交换比率究竟在哪条射线上,即d Y/d X

的斜率,仅从供给方面无法说明。X与Y产品的最后交

换比率(也就是所谓的贸易条件)取决于两国各自对对方产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如果B国对X产品的需求强度大于A国对Y产品的需求强度,则交换比率更贴近B国国内的交换比率,B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则少于A国。如果需求强度相反,则A 国获得的贸易利益相对B国较少。(P35)

10、试说明贸易乘数的含义

对外贸易乘数是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一国出口的增长,代表有效需求的增长,如同国内投资一样,它可以一轮一轮地引起与这—出口量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国内其他产业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或倍数的扩大效应。

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外贸乘数可以用公式表达如下:

从总需求角度有Y=C+I+G+X从总供给角度有Y=C+S+T+M

今T=G,变换C+I+X=C+S+M,I+X=S+M

设dI为投资增量,dX为出口增量,dS为储蓄增量,dM为进口增量,则有:

dI十dX=dS十dM,变形后 dI十dX=(dS/dY十dM/dY)dY

dY=[1/(dS/dY十dM/dY)](dI十dX) =(1/MPS+MPM)(dI十dX) k=1/MPS+MPM

dS/dY=MPS(边际储蓄倾向) dM/dY=MPM(边际进口倾向)

若令 dS=dI=0 则有 dY=[1/(dM/dY)]dX= dX×(1/MPM) k=1/MPM

这时对外贸易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从以上分析中还可以发现,在出口增加时,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国民收入最终增加的倍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在现实中,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总小于1,即出口扩大所增加的收入中总会有一部分用于购买本国产品。这样便可循环往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一轮一轮地增加。

11、试述经常项目的基本内容

按照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第五版《国际收支手册》所载,国际收支表的标准组成有“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经常账户”表示实际资源(货物、服务、收入)交易以及经常转移;“资本和金融账户”记载的是实际资源流通的融资情况(通常是以金融工具进行的交易或资本转移)。

“经常账户”包括的项目有:货物和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货物和服务”包括“货物”与“服务”两个子项目。“货物”包括了一般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

口购买的货物、非货币黄金(作为储藏手段持有,其他)。“服务”包括了运输(海运、空运及其他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版权等)、其他商业服务、个人、娱乐、文化服务、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收入”包括职工收入和投资收入两个子项目:职工收入即为职工报酬;投资收入包括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和其他部门的转移等。其他部门的转移如工人的汇款等。

12、试述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基本内容

按照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第五版《国际收支手册》所载,国际收支表的标准组成有“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经常账户”表示实际资源(货物、服务、收入)交易以及经常转移;“资本和金融账户”记载的是实际资源流通的融资情况(通常是以金融工具进行的交易或资本转移)。

“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的子项目有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另外还有一个补充信息的表格。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等。“资本转移”是指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变更及债权债务减免等导致交易一方或双方资产存量发生变化的转移项目,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转移、债务减免、移民转移和投资捐赠等。“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指各种无形资产如可转让的合同及商誉等的收买、放弃。

“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直接投资”包括国外、经济体内的股本资本、再投资收益、其他资本等。“证券投资”包括资产中的股本证券、债务证券、负债中的股本及债务证券等。其他投资包括资产中的贸易信贷、其他贷款、银行存款,以及负债中相当的项目等。储备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即SDRs、外汇资产、在基金组织中的头寸等。

13、试述借方项目与贷方项目的区别

在国际收支表中,由于遵循复式簿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平衡的原则。每笔交易的发生额都会在相应的借方和贷方项目内记录。

贷方项目是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示国家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项目,是本国商品、劳务的输出或金融资产的流入。贷方项目所记录的事项使负债增加、资产减少、发生收入的经济活动。

借方项目是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示国家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项目,是本国商品、劳务的进口或金融资产的流出。借方项目所记录的事项使资产增加、负债减少、进行向外支付的经济活动。

14、试述国际收支出超、入超对于汇率的影响

国际收支入超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外国支付的交易超过外国居民对该国的支付交易,从而引起国际货币支出大于收入,也称国际收支逆差。入超对一国经济具有不利影响;出超即国际货币收入大于支出,也称国际收支顺差。一般而言,顺差对一国经济有利。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一般来说,当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逆差时,资本大量流出,经济交易进大于出,在金融市场上出现对外币需求的增加,汇率便会下跌。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顺差时,资本大量流入,经济交易出大于进,在金融市场上出现对本币的追捧,汇率出现上升趋势。

15、试述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的区别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用相当数量的本币来表示其价格。简言之,外币不动本币动。它说明的是银行在购买一定单位的某种外币时应付出的本币数量。如在中国,汇价的标价USD100=RMB827即为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用外币来表示本币的价格。简言之,本币不动外币动。说明的是银行在支出一定单位本币时应该收回的外币数量。

16、试述利用本币对外贬值调节国际收支的条件

本币对外贬值可以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相对上升,从而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进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但要使其发挥作用,必须有以下条件:1、贸易对手国接受结果不进行报复,即不通过同样的贬值来对抗。2、本币对外贬值的速度必须快于对内贬值,即通货膨胀的速度不能快于本币对外贬值,否则国内物价上涨将会抵消本币对外贬值的效果。3、本币对外贬值调节国际收支的过程还必须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绝对值必须大于1,也即进出口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对于价格调整的反应程度要大。4、即使完全符合上述条件,从本币贬值到国际收支得到调整还有一个时滞的问题。因为在根据弹性法调整汇率后,国际收支状况要经过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这就要求贬值国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来预防J曲线效应的影响。

17、试析国际上通行衡量一国外债的主要指标和安全线

衡量一国外债的规模目前世界上通行三个指标:

1、偿债率。其经济含义是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出口总收入的比重,即每年的出口收入中有多少被用于偿还到期的本息。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出口总收入。一般认为这一比率的安全线不应该超过20%,超过30%则是危险的。

2、出口债务率。其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出口总额之比,表示所欠外债额与出口收入之间的关系。出口债务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出口总收入。一般认为这一比率的安全线不应该超过100%。

3、经济债务率。其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所欠外债额与整体经济的关系。这一比率的安全线为30%。

18、试述广义与狭义国际收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狭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资本和其他经济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狭义的国际收支是考察一国经济和外汇变动的因素。广义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广义国际收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对外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因而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广义的国际收支与狭义的国际收支的本质区别是,广义的国际收支强调全部的经济交易,即包含着不用外汇支付、无偿交易或交流在内。狭义的国际收支仅计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在判断一国货币的强弱趋势,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9、试析吸收法中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吸收法调节机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国际收支问题,把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偏重于建立商品市场均衡,在政策上倾向于需求管理。

吸收法的理论模型为:在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基本关系式为: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出口—进口),即Y=C+I+G+(X-M)

粗略的认为X-M为国际收支状况,令其为B,则B=X—M。令C+I+G为一国经济的总支出,即总吸收,令其为A,则有B=Y—A,国际收支=总收入—总支出

从这一公式可知:当Y>A时,B为正值;

当Y

当Y=A时,B为零,国际收支平衡

根据上述理论公式,吸收法是通过改变总收入与总吸收(支出)来调整失衡的国际收支。当国民收入小于总支出时,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况,表明一国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即总吸收(总支出)超过总收入。采取财政措施调节的做法有两个方面,或者增加Y(即采取支出转换政策),或者减少总支出(总吸收)A(即采取吸收政策)。运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减少对贸易商品(进口)的过度需求,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减少进口需求的同时,也会减少对非贸易商品的需求和降低总收入,还必须运用支出转换政策来消除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使进口需求减少的

同时收入能增加,使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从而达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

20、试推导远期汇率以及升贴水公式

公式表达:远期汇率=即期汇率×(1+外币利率)/(1+国内利率)

假设Y为存入银行的一笔钱,Rn代表国内利率,Eo代表即期汇率,Rf代表外币利率,Et 代表远期汇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则根据一价定律有:

YEo(1+Rf)/Et=Y(1+Rn)

上式可推导:Et=[YEo(1+Rf)]/[Y(1+Rn)]

Et=Eo(1+Rf)/(1+Rn)——远期汇率

一般的,利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贴水,利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升水。

Et/Eo=(1+Rf)/(1+Rn),两侧同时减1,得:

Et/Eo-Eo/Eo=(1+Rf)/(1+Rn)-(1+Rn)/(1+Rn)有:(Et-Eo)/Eo=(Rf-Rn)/(1+Rn)

如果Rn忽略不记,则远期升水(贴水)公式:Et-Eo=Eo(Rf-Rn)

21、试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含义

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体现为国内福利的增加。贸易转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这就是贸易转移。这一过程还会产生消费者为降低成本而转向其它相关(替代)产品进行消费的情况,体现为国内福利的下降。

22、试述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区别

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等价关系,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按照外汇制度进行划分,汇率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固定汇率是指两国之间货币比价基本固定不变,汇率波动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浮动汇率是指汇率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国家任其自由涨落,货币当局没有义务进行干预。在实践中存在着自由浮动与一定程度干预的有管理的浮动情况。

23、简述国际传导机制是怎样通过国际贸易传递经济不平衡的

国际经济传导机制是指某一种经济现象从一国通过特定的途径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并对该国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中大多是经济失衡的跨国转移。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紧密,经济失衡在某一国发生,通过传导会蔓延到其他国家。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是由一国的开放部门影响到非开放部门。通过国际贸易的国际传导主要有两种方式:通过商品价格的传导(价格效应)和通过贸易乘数的传导(收入效应)。

1、通过国际商品价格传导的过程和机制

开放经济的国家大都存在开放部门,当国际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变化时,国际经济的非均衡透过国际贸易传导到他国,使该国经济发生变化。传导机制是,国际市场商品劳务价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料或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的一些开放部门,国内开放部门因此要调整结构和价格,使之与其相联系的非开放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发生变化,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共同作用,促成了国内宏观经济的景气与衰落。这样,国际市场均衡的破坏、价格的变化就会影响到一国国内的经济状况,甚至使得该国不得不采取措施维持其均衡发展。

2、通过贸易乘数的国际传导

除了价格以外,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对进口商品消费的自发性增加或减少,能通过贸易乘数的作用,导致贸易对象国国民收入相应的成倍增加或减少。贸易乘数的大小和该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以及边际进口倾向有关。

24、试述确定幼稚产业的M-B-K标准

幼稚产业指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经过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良性发展。一般认为,对于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给予幼稚产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过分的自由贸易可能会损害相对落后国家的利益,但实行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受保护者得以进步,最终目的是取消保护。在现实中保护幼稚产业大多采取的是国家采购的方式来实现。

1、穆勒标准。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认为,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由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这样的产业即为幼稚产业。这是一个静态标准。

2、巴斯塔布尔标准。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认为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总和。符合条件即为幼稚产业。

3、肯普标准。美国经济学家肯普认为幼稚产业的特征除包含了以上两个标准的全部内容外,还应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时期内的外部效应。如果具有正的外部性,该产业产生的技术可以为其他产业所获得,即使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或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也应该予以保护。

25、简述贸易有效保护率高低对于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有效保护率是关税对国内增加值的保护程度。贸易有效保护率的高低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影响很大,如果对原材料进口不征收进口关税,但对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便会形成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保护,即高的贸易有效保护率,国内市场便会出现大量进口装配线,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以组装去占领市场,而不是发展中间产品或资本品的生产,从而使得保护的意义丧失;但是如果对原材料中间产品也征收进口关税,则本国产品便无竞争力,无法同进口产品竞争,也无法转换成出口型产业。

26、简述弥补外汇缺口的办法及注意事项

两缺口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钱纳利和斯特劳特提出来的。从理论上说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要性。两缺口模型:若总供给Y=C+S+T+M,总需求Y=C+I+G+X,若T=G,则有:S+M=I+X 或I-S=M-X,即投资-储蓄=进口-出口。

在宏观经济中,为了维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差额(储蓄缺口)同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差额(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由于投资、储蓄、进口和出口都是独立不变的,因此这两缺口不一定能平衡。为使其达到平衡,可以有两种调节方法:一种是不利用外资的方法。当国内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就须压缩投资或增加储蓄,当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时就须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按这种方法,除非有可能增加储蓄和出口,否则,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缓。

另一种调节方法是在缺口以外寻找资金,这就是利用外资资源。例如,利用外资进口机器设备,一方面,这项进口暂时不用出口来抵付;另一方面,这项投资品又不需要国内的储蓄来弥补。可见,利用外资可以同时弥补两个缺口,既可以满足投资需要,又可以减轻支付进口费用的压力,从而保证经济的增长。虽然外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

金“瓶颈”问题,但是,利用外资最终还是要偿还的。因此,必须提高外资的利用率,使其能直接或间接的促进进出口的增长,促进储蓄的增加,增强偿还能力。

27、试用图形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对于出口的影响

一个经济体通过本币对外汇率下调(贬值),如果出口收入因价格下降而增加,能够抵消出口价格下降对收入的影响且有余,则出口增加可以使得国际收支得到改善,逆差减轻。这就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一个经济体的进口的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时,一国变更本币对外汇率才能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即利用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条件是:EM+EX>1

EM+EX>1,则国际收支趋于好转

EM+EX=1,则国际收支无变化

EM+EX>1,则国际收支趋于恶化

P

P2

P1

Q

说明:如果需求无弹性,需求曲线D垂直于横轴,这时本币贬值反而会造成出口收入的下降,即0XE1P1的面积小于OXEP2。但如果需求弹性大的D1,价格的下降促使出口量增长,即OX1E2P1的面积大于OXEP2,促进了出口收入的提高(数量扩大的收入弥补了价格下降的损失且有余)。(P155)

28、试述一国适度外汇储备数量的标准

储备资产是一国货币当局随时可以利用并控制的外部资产,它的作用是为国际收支失衡提供融资,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间接地调整收支失衡以及其他各种目的。

外汇储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外汇储备资产的构成包括货币当局集中掌握的黄金储备、外汇储备、该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

适度的储备资产规模是受若干因素控制的,美国的金融学家特里芬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经验研究认为,一国的外汇储备一般要求保持三个月的进口支付水平的外汇,这一方法被认为简单易行,但也有人认为外汇储备只与进口挂钩过于简单。

另外有人提出外汇储备应该占有10%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0%的沉淀作为应付外部失衡时调整之用。

还有人认为外汇储备应该为外债余额的30%,即可以应付支付外债的需要。

储备资产少了经济安全受到影响,多了影响外汇资金的经济效益,不同国家经济结构的差异,如经济刚性的大小,也影响着一国国际储备的数量,因此,外汇储备的数量要求根据各个国家不同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9、试以图形分析规模经济收益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

在经济学中,规模收益描述的是产出增加的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加幅度的现象,它是各国厂商所普遍追求的利益。一般而言,产业内贸易的利益主要源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可选择性。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某种产品的成本降低,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比较优势,从而在贸易中受益。国际经济学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原因。

Y

A

说明:图中A、B两国的分工不基于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而是完全随意的,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原点凸出,说明具有规模经济。假设A国随意地完全分工生产Y产品,B国完全分工生产X 产品,两国分工后,生产点在A、B,与过去的C点相比,X产品增加了B1B,Y产品则增加了A1A,专业化的生产规模明显高于分工前,这时A国由于只生产Y产品,为了获得X产品的消费,就必须出口Y产品而进口X产品。B国则正好相反,需要出口X产品而进口Y产品。此时消费点从分工前的C点,移动到了离原点更远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国际价格线的切点C1,福利得到提高。福利提高的来源与比较利益、禀赋优势无关,而在于扩大规模后带来的成本降低、分工细化,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的交换利益。(P88)

30、试简述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并举例说明之

要素密集度逆转是对列昂惕夫反论现象进行解释的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某种商品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同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并没有绝对标准的界限。

如下图:图中横轴为劳动要素,纵轴为资本要素。在正常情况下,等产量线只能切等成本线于一点,如图中的A、B点,但是在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下,等产量线可以切不同的等成本线于若干点(图中为切不同的等成本线,共有两点),C、D两个切点,代表相同的等产量线,即相同的产量但却代表了不同的成本,其中射线OR表示为资本含量更高的生产方法,而射线OR1代表了劳动含量更高的生产方法,即有dOR>dOR1,其经济含义为不同的生产方法生产了相同产量的相同产品,即相同产品中资本-劳动比不同,这就是要素密集度发生了逆转。例如,同为服装生产大国,中国生产的服装中劳动力含量相对较高,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意大利、法国生产的服装中智力因素含量更大,体现为智力密集型产品,这就是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典型案例。

K R

A

R1

C B

D

O L

三、论述题

1、试述西方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对象及结构

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经济的活动过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家庭经济到微观经济进而发展到国民经济,最终形成经济的完整体系。同时,在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中,一个国家与世界结成经济关系,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彼此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家成为国际经济往来和活动的主体,便产生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即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而当国家的经济活动以国际为背景时,为了探讨国际经济关系中内在联系,就产生了经济学的独立分支科学——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通常这一描述包含如下意思:第一,国际经济关系发生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第二,所谓国际经济关系,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国家是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和行为主体。国际经济学所考察的就是不同国家间经济往来的内容及其对双方

所造成的影响。第三,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国际经济学就是要说明这种要素流动的原因、后果及其发展趋势。国际资源配置、国际经济福利分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国际经济学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国际经济学内容丰富,源远流长,随着国际经济实践的迅猛发展,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概括地讲,国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国际收支研究、外汇理论研究、国际金融体系研究、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跨国公司研究、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的研究、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国际经济组织研究、国际经济秩序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等等。

2、试述国际经济传导机制及其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发展,开放国家彼此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经济联系,一个国家出现的经济失衡,会通过若干途径传导到另一个国家,引起其他国家经济失衡。经济失衡从一国传导至另一国的情况,有些类似石块投入水中水波扩散的过程,通货膨胀、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逆差会在国际间通过贸易、资金、技术、人力、制度因素等有形和无形渠道传导。

一、国际商品交换即国际贸易领域的传导机制

一个开放型的经济,如果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在原料来源和产品实现方面与世界市场联系越紧密,则该国经济受外部经济条件变动的影响越大。世界市场中的价格或供求的波动通过国际商品交换,逐步在该国的各个部门间扩散,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如果世界经济处于繁荣状态,通过国际商品交换传导的是经济稳定与持续增长,如果世界经济不景气,传导的则是负面的内容,即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或失业。通过商品交换的传导机制又分为通过价格的传导(价格效应)、通过贸易乘数的传导(收入效应)两种形式。

当世界经济发生较大波动,世界市场价格发生了大幅度的上升或下跌,一个国家的开放部门首先受到影响,开放部门做出相应的调整后,会逐渐影响到非开放部门,进而一国的总体就受到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

同时,贸易乘数也存在经济传导的情况。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将通过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即贸易乘数影响到对他国产品的需求,经过若干次的相互影响和循环,进而影响到该国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

二、国际资金流动领域中的传导机制

国际资金渠道进行传导不是从一国的开放部门向非开放部门传递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经济失衡通过资金国际流动进行的传导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通过国际资金的借贷变化进行的非均衡传导

一个国家为了经济建设从另一个国家借贷,当该国因国内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按时还本付息的话,也将影响到债权国的资金流动,造成债权国经济困难,严重的还将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产生混乱,影响若干国家的经济增长,危及世界经济稳定。

2、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和变动进行非均衡传导

一国在开放条件下,如果利率有较大变动,会造成资本的国际流动,即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市场流向利率较高的市场,这种流动达到一定的规模,必将影响国际市场利率,从而使其他国家的经济受到影响。

3、通过国际收支差额变动产生非均衡传导

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其结果或者是引起大量外汇流入,增加本国的货币供给而导致通货膨胀;或者是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迫使本币升值,从而伤害本国的出口,使进口增加,两者都会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将外界的通货膨胀传导到了国内。大量的收支逆差意味着国内资金的外流,为克服这一情况,一国往往要实行紧缩政策,减少信贷,提高利率,这将对国外市场的资金供给产生影响,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是不利的。

4、通过汇率变动进行的非均衡传导

当一国汇率因各种原因出现持续下降时,人们的预期往往倾向于该种货币会继续下降,这时

持有大量该国货币的国家就会进行抛售,这种做法一方面是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另一方面将加重市场上该种货币的供过于求,促使该货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加剧市场压力,甚至形成混乱,从而把该国产生本币汇率下降的经济因素传导到了国际市场和其他国家。此外,汇率下降本身具有扩大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从乘数角度分析,这等于将本国的失业传导给了其他国家,如果其他国家也如此效法,世界经济就将在众多国家竞相贬值中陷入混乱。

5、通过大规模的资产结构转换进行非均衡传导

大规模的金融资产结构转换,会形成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的大规模转移,严重时会出现游资对经济的冲击,其结果会造成世界经济的混乱。

三、国际劳动力流动领域中的传导机制

1、通过跨国就业进行传导

一国有大量劳动力在另一国就业,这一国的劳动力一旦形成合力就能对所在国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2、通过国际收支传导

一国劳动力在另一国就业,其劳动收入的汇回将影响到该国的经济,而其劳动收入又受到就业国经济状况的影响。

3、通过失业传导

一国有大量劳动力在另一国就业,当就业国经济发生危机,外国劳动力将率先被解职回国,这将造成劳动力输出国失业的增加,经济受到打击,这等于将经济衰退和失业通过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从劳动力输入国传导到了劳动力输出国。

4、通过人力资本进行传导

若劳动力输出国向输入国流动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不仅将技艺、科技带到了输入国,为输入国带去了未来的创造力,同时输出国在他们身上投入的教育成本也被带走了,为输入国节省了开支,从而将输出国的投资所应回报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传导到了输入国。

四、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示范效应等各种无形渠道传导

1、信息复制、扩散的作用,对世界整个的经济都有促进。

2、信息回授的作用,促进两国间的经济发展。

3、信息的竞争与创新,导致世界技术水平、世界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4、信息的理性预期作用。关于世界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信息在国际间传递,人们基于理性预期做出反应,结果将推动世界范围的衰退或通货膨胀的实际发生。

5、信息的示范效应。一国流行的新的消费品或消费方式会受到其他国家的模仿,从而刺激相关商品的开发和生产。

6、行为模仿效应。一国工人通过斗争争取到利益,会使他国工人效仿,从而导致该国国内物价的上升,形成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使通货膨胀在国际间传导。

7、经济政策的仿效效应。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往往会通过各种渠道造成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迫使他国做出相应的对策。经济政策方面的示范效应,既可以推动经济失衡的国际传导,也可以抵制失衡的国际传导。

8、信息的控制效应。占有信息意味着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和新的比较优势,作为无形资源的信息,如果被一国控制,就能够影响到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

3、结合中国对外开放谈一谈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意义

1、中国正处在一个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发展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中国既定的国策,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一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不完全取决于其国内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学习国际经济学有助于认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有利之处。

3、从自己的工作角度出发,学习国际经济学对于开拓视野、促进自己事业发展,同时也可以

更好地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应如何分析一国外债的数量界限及结构问题

一、外债的数量界限(规模)

国际社会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过去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外债适度规模的问题。外债的最佳理论规模是使外债的边际收益等于外债的边际成本时的外债使用量。外债最佳规模总是一种理论推演,生活中只能力求达到次优债务规模。目前世界上通常使用的三个重要指标:

1、经济债务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经济债务率=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100%,表示所欠外债额与整体经济的关系,这一比率的安全线为 30%;

2、出口债务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出口总额之比。表示所欠外债额与出口收入之间的关系,出口债务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出口总收入×100%。一般认为,这一比率不应超过100%;

3、偿债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总收入的比重。即每年出口收入中有多少被用于偿付到期的本息。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出口收入总额×100%。一般认为这一比率不应超过20%。

二、外债的结构

外债结构管理是在外债规模基本确定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建设对外汇资金的实际需求和具体要求、国际资本市场行情及其发展趋势等,对外债机构的各个要素的构成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的目的。利率和币种结构管理在外债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利率结构管理。利率结构管理的目的在于规避从外债借入到偿还期间,由于借款利率波动而造成的外债增加的风险。具体措施有:第一,争夺优惠性利率,降低外债成本;第二,根据市场总体利率水平选择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

2、币种结构管理。币种结构管理的目的在于规避在外债借、用、还过程中,因有关货币汇率波动而使债务人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措施有:第一,债务币种多样化;第二,合理搭配币种结构的比例;第三,币种结构的调整要及时、有效;第四,外债币种在借、用、还三个环节要互相衔接和适应,原则上是所借货币、所用货币、所还货币相一致。

3、期限结构管理。第一、保持中长期债务为主、力争将短期债务控制在债务总额的20%以下;第二,保持短期债务的增长在总体上低于中长期债务的增长;第三,保持债务偿还期限均匀分布,尽量避免同期借入大量期限相同的外债,防止还本付息过于集中,加重国家和企业的偿债压力。

5、试述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的经济内容(试述国际收支状况反映的一国经济状况及影响)

国际收支与一个经济体的总体发展密不可分,反映着一个经济体的基本经济状况。

1、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国际收支可以从经济总体规模和顺差逆差的角度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实力、地位。在国际经济中,从国际经济交易的规模来进行分析,人们会发现,一个经济体如果经济规模巨大,与外界经济交易、交流的数量巨大,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自然就会较高。

2、决定着一国货币和汇率的变化方向。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逆差时,经济交易进大于出,对于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表现为供不应求,但对于本币的供求情况则正好相反,表现为供大于求,于是便会在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本币对外汇率的下浮趋势。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顺差时,经济交易出大于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会出现对于本币的追求,造成本币供不应求,同时对于外汇供大于求,本币的对外汇价会因此出现上扬的趋势。

3、决定着一国的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

在国际资金与资本市场上,一个经济体的借贷能力往往是与它的偿还能力成正比的。经济体的偿还能力愈强,它的借款能力越强,借款的渠道也就越多,该经济体在国际资金和资本市场上

的资信地位也就愈高。一个经济体的偿还能力取决于该经济体的经常项目收支和官方储备的状况。

4、反映着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

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易的内容,包括有形的经济产出(商品)和无形经济产出(旅游、劳务、金融、运输、专有权等)。随着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往来关系的深化,经济结构中初级产品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制成品和无形产出所占有的比重会有较大的提高,该经济体对外经济交易的内容也就会出现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过渡到以制成品为主,最终过渡到以有形、无形两种产出双向交流并重的局面,这表明经济的发展与成熟。

5、影响着一国国内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在世界经济中,一个经济体产出的输出,往往造成国内市场上供给的相应下降,所收回的外汇又会增加国内货币供给,有可能加大一个经济体内部物价上涨的压力,经济体内部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涨,一般会刺激经济进一步发展。反之,一国经济体如果大量从外部输入经济产出,其经济结果与大量经济产出输出相反。

6、试述关税同盟的理论与实践

1、关税同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通过条约形式,相互取消原有的关税,统一海关税则。其特点是,同盟内部取消所有的贸易限制,实行自由贸易,对非成员国,则实行统一的关税制度和限额制度。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主要集中在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两个方面。

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贸易转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这就是贸易转移。这对进口国是种福利损失。

2、关税同盟的实践显示出,它可能增加一国的经济福利,也可能降低一国的经济福利。关税同盟国的成员国通过参加同盟是否利益更大,取决于若干条件,例如,关税同盟成员国与外部世界国家生产成本相差小则结成关税同盟后利益大;结成关税同盟前,成员间关税高,则结成关税同盟后税收减免,利益大,等等。

P

P t

P

P

153e462

说明:图D、S曲线为该国的需求与供给曲线,无关税时,该国从成本低的A国进口,在P a 下进口Q1Q2,此时,B国因成本高被排除在贸易之外。征收P t的关税,进口减为Q3Q4,若此时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两国间无关税,A国被排除出贸易,该国以P b价格进口Q5Q6的商品,如果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消费者比在关税价格下有更多的福利,但却不如与A国结成关税同盟的利益多。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名词解释 A 类 MA1 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 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 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 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 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 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 职降薪等。 MA8 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 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 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
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 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 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 集体而非个人。 MA11 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 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 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 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 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 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第 1 页

(含2013年10月人大题库考真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在职研究生题库考试心得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在职研究生题库考试心得(含2013年题库考真题) 于2013年10月20日下午(上午刚考完试)  对于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经济学硕士的童鞋来讲,除了一年一度的国考, 一年二度的校考题库考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当然,四门考试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我们可以啃一下大学时期的老家底儿。其它三门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西 方经济学都是一个新的领域。当然这三门是经济类考生必修的基础性经济知识。对于大学本科非经济类考生来讲,俨然不是一个小坎儿。好多人还是为之折腰。  实际上,从难度来讲,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是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 当然都不是小儿科。没有数学的基础,可以把财政学轻松拿下,当然费一些力再把货币银 行学拿下。而对于西方经济学,基本上是屡试屡败。抽象一些,西方经济学确实是难度相 当大。而就这三门考试来讲,其中,前两门的解决之道:一个字,“背”。“背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理解的难度不大。当然,第三门,西方经济学怎么考才能过呢?貌似,背也 是自寻死路。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践出发。一切从考试题出发,一切从及格出发。今天上 午刚刚考完试,我现在先把西方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2013年度第二次题库考的试题全部整理如下:  2013年秋季西方经济学题库考真题  名词解释:  1、价格消费曲线(4分) 2、商品边际替代率 (4分) 3、准备金率 (4分) 4、私人成本 (4分) 5、新古典经济模型 (4分) 简答: 1、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 代效应加以说明(10分) 。  2、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10分)。  3、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10分)

医院管理学考试题(卷)与答案解析4

医院管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目前我国实行的医院领导体制中,作为主体形式的是() A.院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C. 党委负责制 D.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2. 医院人员编制的规定中,行政人员应占总编制的() A. 4%-5% B.5%-8% C.8%-10% D.10%-20% 3.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的是() A.职工的客户化 B.人才流动率变慢 C.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组代 D.人才短缺现象加剧 4.下列不属于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部分的是() A.医疗服务过程管理 B.医疗终末质量的监控 C.质量体系的组织结构 D.住院诊疗管理 5.国际护士节是在那一天() A.3月2日 B.5月12日 C.7月9日 D.9月3日 6.下列对医院药事管理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专业化 B.信息量小 C.经济活动频繁 D.法制化和规范化 7.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医院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 A. 系统实施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维护 8. 下列不能用来考核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是() A.维修时间 B.维修费用 C.平均无故障时间 D.保养时间

9. 医疗事故共分为几级() A.四级 B.六级 C.八级 D.十二级 10.下列不属于医疗市场的特殊性的是() A.信息不对称 B.基本医疗需求的弹性 C.医疗服务商品的特殊性 D.医疗市场是将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劳务商品进入市场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小题) 11. 科室病床编制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室的规模和诊治、收容病人能力的大小,也是科室业务水平高低的标志.。() 12. 医院人员职务类别大体可分为医疗防疫、药剂、护理、康复以及其他技术人员。() 13.护理业务技术管理是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应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一切以病人角度出发,对护理工作过程和服务实施的控制和改进。() 14.护理管理的控制职能主要体现在标准的确立、成效的衡量以及偏差的纠正。() 15. 三级医院药学部门负责人应具备药学专业或药学管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务任职资格。() 16.药学保健的基本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和面向用药结果。() 17.《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5年。() 18.广义的信息是指经过加工整理后对于接收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数据、消息、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华大学课程考试(考查)试题卷( B 卷) 试卷编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12分。) 1.商业银行最早萌芽于17世纪末叶设立的() A. 瑞典国家银行 B. 英格兰银行 C.法兰西银行 D.德国国家银行2.按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准货币指() A. 流通中的现金 B. 活期性质存款 C. M2-M1 D.储蓄存款 3.商业汇票签发后,必须经过债务人的认可和承认,即债务人签字、划押、盖章的过程,这一行为称为() A.背书 B.承兑 C.贴现 D.转让 4.在商品的赊买赊卖过程中,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交易媒介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5.2月10 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3.00美元=100.00日元 2月15 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1.00美元=100.00日元。则贬值的货币是()B. 日元 C.美元和日元 A.美元 D.不能确定。6.商业银行开展的代理保险业务属于()A. 中间业务 B.表外业务 C. 资产业务 D. 负债业务 )7.商业银行开展的贷款承诺业务属于( A. 中间业务 C. B.D. 负债业务表外业务资产业务8.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或黄金,意味着() A.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B.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等额扩张 C.基础货币流入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减少,货币供应量多倍收缩 D.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多倍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分,共16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1.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 是信用货币 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C.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 D.是典型的国家货币 E.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有() A. 准备金 B. 应收现金 C.存款 D.同业存款 E.贷款 F.证券 3.银行保持超额准备金的目的是() A. 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B. 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C.用于银行间票据交换差额的清算 D.应付不可预料的现金提取 E.等待有利的贷款或投资机会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银行“政府的银行”职能的内容是()。 A. 充当最后贷款人 B. 代理国库 C.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实现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清算 5.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包括()。

管理学题库及答案

管理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矩阵结构 指在垂直领导系统的基础上,又加上水平横向规划目标领导系统,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双重指挥链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其优点在于可以发挥职能部门化与项目部门化两方面的优势,促进资源的共享,增强部门间的合作。缺点在于放弃统一指挥,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乱,易产生权力的争斗。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相互联系,并有一定的层次关系,人类因需要未满足而被激发动机和影响行为,当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产生激励作用。 3、组织发展(OD) 是一种侧重于对人进行改革的组织变革行为,通过改变成员的行为,改善成员间的工作关系,促进组织成员的发展,提高组织的绩效。

4、全面质量管理(TQM) 指为了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并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实现有效的市场设计、研究、制造和售后服务,而将组织内部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等一系列活动合成为一体的一种管理模式。 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又称为分部结构,或M型结构,公司总部只对公司总体战略作出决策,决定资源在各事业部的分配方案,各事业部则拥有完整的发展战略及运营决策自主权,只要不违反总部的总体战略,分部可以采取任何他们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管理。 6、组织文化 是组织在所处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的对组织的性质、准则、风格和特征等的认识。它由组织的传统和氛围构成,代表着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同时也是组织成员活动和行为的规范。 7、流程再造(BPR) 又称企业再造,是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

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社会工作方向)

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社会工作方向)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登记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举办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专业背景: 社会学作为二十一世纪新经济时代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方法,既注重学术又注重实践的综合性基础学科,为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系统思路,又是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的主要知识源泉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社会学视野的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和政府一项重要资源。 社会学专业在人民大学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许多著名社会学家来到我校工作,如陈达、李景汉、吴景超、赵承信、戴世光、陈文仙、全慰天等,为我校在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和发展社会学奠定了重要基础。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大学的社会学学科获得了迅速发展,人大社会学系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为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学术声望。 二、研究方向: 社会工作 此方向通过对主干学科—社会学的学习,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杜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课程目的: 1、依托人大人文社会学科的雄厚学术优势,学习先进的知识成果,建设和谐企 业、和谐政府乃至和谐社会。 2、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的师资力量,打造企业和政府管理精英。 3、塑造企业和政府管理创新观念,提升企业和政府规划和管理水平。 四、报名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华大学课程考试(考查)试题卷( B卷) 试卷编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12分。) 1.商业银行最早萌芽于17世纪末叶设立的() A. 瑞典国家银行 B. 英格兰银行 C.法兰西银行 D.德国国家银行 2.按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准货币指() A. 流通中的现金 B. 活期性质存款 C. M2-M1 D.储蓄存款 3.商业汇票签发后,必须经过债务人的认可和承认,即债务人签字、划押、盖章的过程,这一行为称为() A.背书 B.承兑 C.贴现 D.转让 4.在商品的赊买赊卖过程中,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交易媒介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5.2月10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3.00美元=100.00日元 2月15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1.00美元=100.00日元。 则贬值的货币是() A.美元 B.日元 C.美元和日元 D.不能确定。 6.商业银行开展的代理保险业务属于() A. 中间业务 B.表外业务 C. 资产业务 D. 负债业务 7.商业银行开展的贷款承诺业务属于() A. 中间业务 B.表外业务 C. 资产业务 D. 负债业务 8.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或黄金,意味着() A.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B.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等额扩张 C.基础货币流入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减少,货币供应量多倍收缩 D.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多倍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6分。) 1.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 是信用货币 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C.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 D.是典型的国家货币 E.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有() A. 准备金 B. 应收现金 C.存款 D.同业存款 E.贷款 F.证券 3.银行保持超额准备金的目的是() A. 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B. 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C.用于银行间票据交换差额的清算 D.应付不可预料的现金提取 E.等待有利的贷款或投资机会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银行“政府的银行”职能的内容是()。 A. 充当最后贷款人 B. 代理国库 C.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实现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清算 5.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包括()。 A. 盈利性 B. 社会性 C.流动性 D.安全性 E.合理性 6.公司债券的主要特点是() A. 在指定时间按票面金额还本付息 B. 与政府债券相比投资风险较大 C.在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不如政府债券 D.收益不固定 E.没有到期日 7.根据骆驼(CAMEL)评级体系,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的内容主要有() A. 资本 B. 贷款规模 C.管理水平 D.收益水平 E.流动性 F.资产 8.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方法,不良贷款包括() A. 正常贷款 B. 关注贷款 C.次级贷款 D.可疑贷款 E.损失贷款 三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管理学题库及其答案

管理学题库及其答案 一、选择。 1.管理者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参加社会活动时,所行使的角色是( A )。 A.挂名首脑B.联络者C.发言人D.领导者 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C )。 A.亚当·斯密B.亨利·法约尔C.泰勒D.马克斯·韦伯 3.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的是( C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劳动技能 4.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认为工人是(B )。 A.经济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 5.斯密认为人是( A )。 A.经济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 6.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这是管理职能中的( A )。 A.控制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计划职能 7.韦伯认为理想组织形式的权力基础应是( A )。 A.合理-合法的权力B.神授的权力C.传统的权力D.领导的权力 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B )。 A.组织职能B.计划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9.管理的核心职能是( C )。 A.组织职能B.计划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10.管理者向董事和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方向时,所扮演的角色是()。 A.组织职能B.计划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1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A.艺术性与科学性 B.基础性与边缘性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D.普遍性与重要性 12管理同生产关系相联系而表现出的属性是()。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 D.艺术属性 13. 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力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 C )。 A.差别计件工资制 B.职能原理 C.例外原理 D.工时研究 14. 法约尔认为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中最核心的活动是( A )。 A.管理 B.商业 C.财务 D.财务 15. 法约尔提出的组织中平级间的横向沟通被称为( C )。 A.等级原则 B.协商原则 C.跳板原则 D.秩序原则 16. 法约尔的代表作是( B )。 A.《科学管理原理》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D.《车间管理》 17.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研究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其主要研究方法是(B )。 A.归纳法 B.试验法 C.演绎法 D.比较法 18.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职能或要素是( B ) A、计划、组织、决策、领导、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D、计划、组织、决策、指挥、控制 19. “管理理论之父”是指( B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欧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贸易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联合大学于1946年设立财经系,1947年改称经济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命名后,于1956年重建经济学系,1957年成立世界经济教研室。1998年由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和经济学研究所合并为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科在全国享有盛誉。经济学院是全国第一批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一批建立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建立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并在评估中列全国第一;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率先跻身国家百家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国内率先获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一级授予权。在2002年教育部重点学科的评估结果中,我院的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前两者名列榜首,世界经济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理论经济学学科的奠基者与开拓者,是国家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一批全国一流的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34人,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36人,博士生导师27人,包括宋涛、吴大琨、高鸿业、卫兴华、胡钧、杜厚文、胡乃武、吴易风等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另外,以林岗、杨瑞龙、黄卫平、黄泰岩等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经济学教授已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崭露头角,为学术界所瞩目。他们创造出大批高质量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引进与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及创建中国世界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培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经济学院已与欧美日澳等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经济学院还聘请了斯蒂格利茨、蒙代尔、麦可宾、德莱斯代尔、邹志庄、刘遵义、真野辉彦等著名经济学家为名誉教授,聘请了浦山、黄范章、曹远征、韦伟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同时,经济学院还与国内企业、银行、证券、高校、研究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面向崭新的未来,经济学院将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进一步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将按照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标准,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保持经济学科在全国高校的领先位置,在“创建世界一流经济学院”的进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登记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决定在北京举办(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专业和方向: 1、国际贸易学专业——国际商务外交方向;

2015年10月自考管理学原理(00054)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学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 0005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l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依据管理者角色理论,挂名首脑属于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 2.梅奥领导的霍桑试验得出了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等一系列结论,并 在此基础上创立了 A. 古典管理理论 B.人际关系理论 C.决策理论 D.系统管理理论 3.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人口流动性等因素属于组织环境中的 A.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 技术因素 4.任何组织的文化都有其鲜明个性,这反映了组织文化的 A.客观性 B.独特性 C.相对稳定性 D.继承融合性 5.正确的决策需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平衡协调发展,这体现的是决策的哪个原则? A.信息原则 B.预测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系统原则 6.鼓励创新思维的群体决策方法是 A.头脑风暴法 B.名义群体法 C.德尔菲法 D.电子会议 7.用数字表示的计划是 A.预算 B. 规划 C.宗旨 D.程序 8.M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办公用品的小型企业,设有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部门,实行集权管理。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属于 A.直线制 B.直线职能制 C.事业部制 D.矩阵制 9.相对于外部招聘而言,内部提升的优点是 A.来源广泛,选择余地大 B.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C.更快地胜任工作 D.为组织带来新的观念 10.组织变革的内容不包括 A.人员变革 B.结构变革 C.技术变革 D.外部环境变革 11.根据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者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职工的领导方式是 A.1.1型 B.9.1型 C.1.9型 D. 5.5型 12.根据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人们对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向往属于 A. 成就需要 B.权力需要 C.社交需要 D.生存需要

金融学期末试题a及答案

金融学期末试题a及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韶关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年级 __ _ _ 专业 __ ___ 班级 _ _ 学号 姓名 ____ 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2、此试卷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 单项选择 题:(下 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 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 、普通商品 B 、特殊商品 C 、一般等价物 D 、特殊等价物 2、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民间信用 3、目前,我国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 A 、固定汇率制 B 、弹性汇率制 C 、钉住汇率制 D 、管理浮动汇率制 4、如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已经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那么该笔贷款属于五级分类法中的:( ) A 、关注 B 、次级 C 、可疑 D 、损失 5、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6、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 、充分就业 B 、币值稳定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7、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3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共为:( ) A 、11.91万 B 、119.1万 C 、118万 D 、11.8万 8、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 ) A 、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B 、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艺术专业 艺术哲学题库+答案 (自己整理版)

艺术哲学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0l、巫术说 1西方学者关于艺术起源和本质的理论,极具影响力。2认为原始的艺术活动具有重大的巫术动机和目的,艺术是对巫术的模仿。3巫术说从人类历史活动、主题与课题的关系中考察和解释艺术的起源和本质,角度独特,富有启发性,对于理解原始艺术具有重大意义。4代表人物是英国爱德华泰勒和詹姆士弗雷泽。 02、书为心画 1汉代文学家、美学家扬雄提出的美学思想。2他把《乐记》中强调音乐同人心的关系推广到了作品,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书法作品是作者德行、品行的体现和反映,是一个人内心境界和品德的反馈。如同“诗言志、文载道”。3理论不仅指出了文艺同人心的关系,也突出了文艺所具有的直接诉之于视听感官的形象性。 03、艺术欣赏 1在观看或倾听艺术作品时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想象、理解的审美精神活动,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2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的活动,欣赏者可以丰富、补充、扩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3欣赏艺术对象具有多样性,欣赏结果具有差异性。 04、审美距离 1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的理论。2审美的发生是一种心理距离所造成的结果,认为审美是“通过间离客观物及其感染力和观赏者自我,以及分离客观和观赏者实际利害关系而得到的。”3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在实用性、具体性方面的心里间隔、心理距离使主体摆脱现实的利害,着重于对形象的欣赏。4该理论发展成为西方现代美学中的审美态度理论。 05、伦理批评 1兴起较早而影响深远的一种艺术批评模式。2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轮林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尺度来决定批评对象的取舍。3从作品的功能和价值实现过程入手,具体探讨作品在审美领域中所起的道德伦理功用和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4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孔子、韩愈,西方的柏拉图、新古典主义倡导者等。 06、期待视野 1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提出的重要概念。2指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3这种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被称为阅读经验的期待视野。4接受者由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示,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 07、艺术共鸣 1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与作品共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从而消弭了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观距离,达到相互融合的契合,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2是艺术鉴赏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 08、散点透视 1中国画特有的空间处理方法和透视法。2不受地域、视域界限、移动立足点影响,凡于立足点观察到的事物均可入画,打破了空间局限性。3不同于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散点透视移动视点,所谓移步换景,虚实相生,俯仰自得。4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法”即为解释:高远、深远、平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典型作品如《关山行旅图》《清明上河图》。 09、模仿说 1在西方流行的关于艺术和现实关系的学说。2认为艺术在本质上是对现实的模仿、反应和再现。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

2015年管理学原理多选题大全及答案解析

1: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1.工作环境 2.工作特征 3.工作能力 4.工作条件 5.工作时间 答案为:1 2 3 4 2:下列表述中,哪些是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1.人是管理的主体 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 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4.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答案为:1 2 3 5 3:管理的法律方法的特点是()。 1.概括性 2.规范性 3.强制性 4.稳定性 5.针对性 答案为:1 2 3 4 4: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

1.人 2.财 3.物 4.计划 5.组织 答案为:1 5 5:目标管理法是对管理人员和专门职业人员进行绩效评估的首选方法。那你认为企业采用目标管理的优点在于: ( ) 1.有利于组织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2.有利于改善组织结构 3.有利于诱发人们的责任感 4.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控制工作 5.只有A+C 答案为:1 2 3 4 6:按照职能空间的分类标准,计划的类型有:() 1.业务计划 2.非程序性计划 3.财务计划 4.人事计划 5.战略计划 答案为:1 3 4 7: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1.管理的科学性 2.管理的社会属性 3.管理的应用性 4.管理的自然属性 5.管理的艺术性 答案为:2 4 8:下列哪些特征属于结构性问题 ( ) 1.发生的频率很少 2.结果可以预测 3.具备以往的经验 4.B+C 5.信息不够完备 答案为:2 3 4 9:()是组织中参谋人员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1.协商权 2.建议权 3.指挥权 4.传递权 5.职能权 答案为:1 2 4 5 10: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以把决策分为() 1.确定型决策

《金融学》试题A及答案

韶关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年级 __ _ _ 专业 __ ___ 班级 _ _ 学号 姓名 ____ 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2、此试卷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 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 、普通商品 B 、特殊商品 C 、一般等价物 D 、特殊等价物 2、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民间信用 3、目前,我国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 A 、固定汇率制 B 、弹性汇率制 C 、钉住汇率制 D 、管理浮动汇率制 4、如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已经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那么该笔贷款属于五级分类法中的:( ) A 、关注 B 、次级 C 、可疑 D 、损失 5、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6、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 、充分就业 B 、币值稳定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7、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3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

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共为:() A、11.91万 B、119.1万 C、118万 D、11.8万 8、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 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9、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短期临时性借贷活动是:() A、贷款业务 B、票据业务 C、同业拆借 D、再贴现 10、一般是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为目标,盈利目标居次要地位的金融机构是:() A、中央银行 B、存款货币银行 C、投资银行 D、政策性银行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等价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E、一般价值形式 2、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应具有以下特点()。 A、是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B、是可兑现的银行券 C、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D、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E、法偿能力是有限的 3、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主要有()。 A、利润的平均水平 B、资金的供求状况 C、物价的变动幅度 D、国际经济环境 E、政策性因素

管理学原理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管理学原理》练习测试题库(4套版)本科 一、客观题(单选题) 1.“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 )。 A、法约尔 B、西蒙 C、茨 D、罗宾斯 2.管理的归宿是(D ) A、行使管理职能 B、参与社会实践 C、合理配置资源 D、实现组织目标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的二重性是(B )。 A、科学性与艺术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性与技术性 D、技术性和艺术性 4.在管理的实践中,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这是指管理的(C )。 A、科学性 B、技术性 C、艺术性 D、现实性 5.在一个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使管理职能的人是(C )。 A、领导者 B、组织者 C、管理者 D、决策者 6.按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来划分,大学组织属于(B )。 A、简单稳定环境 B、复杂稳定环境 C、简单动态环境 D、复杂动态环境 7.在下列要素中,属于一般环境因素的是(A )。 A、技术因素 B、竞争者 C、顾客 D、资源供应者 8.在下列要素中,属于具体环境因素的是(C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顾客 D、技术因素 9.组织部环境的构成要素是(B )。 A、物质环境和政治环境 B、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C、物质环境和经济环境 D、物质环境和技术环境 10.组织文化的核心要素是(A )。 A、组织价值观 B、组织宗旨 C、组织精神 D、组织形象 11.某企业明确纪律的要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它表明该企业文化具有(C )。 A、凝聚功能 B、导向功能 C、约束功能 D、激励功能 12.首钢集团提出了“科技首钢”、“绿色首钢”和“人文首钢”的口号,这指的是(C )。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精神 C、企业形象 D、企业规 13.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D )。 A、经济管理问题 B、企业管理问题 C、行政管理问题 D、一般管理问题 14.从管理的学科性质来看,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具有很强的(B )。 A、综合性 B、实践性 C、一般性 D、社会性 15. 在管理思想史上,首先重视“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分离”的时期是(C )。 A、传统管理思想 B、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C、行为科学思想阶段 D、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16. 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 )。 A、解决分工与协作的问题 B、处理人际关系 C、作好经营计划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7. 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类型是(B )。 A、技术活动和商业活动 B、财务活动与安全活动 C、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 D、A、B和C 18. 法约尔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五大职能,这是指(D )。 A、技术活动 B、商业活动 C、管理活动 D、财会活动 19. 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D )。 A、一般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20.在韦伯看来,涉及到行政组织基础的权力是(C )。 A、理性的、法定的权力 B、传统的权力 C、现代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21. 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认为企业存在着(C ) A、团队 B、群体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1.资本与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 — 3.证券交易所—— 4.出口信贷—— 5.浮动利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 ) A .汇丰银行 B .花旗银行 C .英格兰银行 D 。丽如银行 2.( ) 膨胀是引起财政赤字和银行信用膨胀的主要原因 A .消费需求 B .投资需求 C .社会总储蓄 D .社会总需求 3.银行持有的流动性很强的短期有价证券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 ( )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第三道防线 D 。第四道防线 4.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是

( )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持股公司制 D .连锁银行制 5.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提出的确定一国储备量的指标是各国的外汇储备应大致相当—国 ( ) 个月的进口额 A .三 B .六 C .九 D .十 6.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 ) A .直接投资 B .银团贷款 C .赊销 D 。出口信贷 7.金本位制下, ( )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A .货币含金量 B .铸币平价 C .中心汇率 D .货币实际购买力 8.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 A .国际开发协会 B .国际金融公司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国际清算银行 9.属于管理性金融机构的是 ( ) A .商业银行 B .中央银行 C .专业银行 D .投资银行 10.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 A .汇率 B .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 .基础货币四、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分,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有 ( ) A .信用风险 B 。资产负愤失衡风险 C ,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D .竞争的风险 E .市场风险 2.按照外汇支付方式划分的汇率是 ( ) A .卖出汇率 B .买人汇率 C .信汇汇率 D .票汇汇率 E .电汇汇率

《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复习题 (答案参见实时授课课件、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1. 研究对象的重点在于管理过程和职能的管理理论是( B )。 A. 决策理论学派 B. 一般管理理论学派 C. 系统管理学派 D. 人际关系学说 2.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就是将计划转为( A )。 A. 预算 B.决策 C.预测 D.规划 3. 古人所说的“运筹帷幄”是对管理(B )职能的最形象的概括。 A. 决策 B. 计划 C. 控制 D. 指挥 4. 某建筑工地的包工头王某对其手下的民工采用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他常说的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干的回家去,干好了下个月发奖金”。可以认为王某把他手下的民工看做是( B )。 A. 社会人 B. 经济人 C. 复杂人 D. 自我实现人 5. 某公司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力争在本年度实现利润2亿元。如果从计划工作的表现形式看,此计划属于( D )。 A. 战略 B. 宗旨 C. 规划 D. 目标 6. 某项目网络图如下,且该项目的活动关系与时间耗费如图所示(单位:天),该项目的关键路线是( C )。 A.A-C-G-J B.A-C-F-I C.A-C-F-H-J D.A-B-E-H-J 7.“田忌赛马”是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内中的道理体现了( A )战略原则。 A.扬长避短 B.出奇制胜 C.量力而行 D.集中资源 8. 企业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来确定战略选择的分析方法是( C )。

A.PEST分析法 B. 波特五力模型 C. SWOT分析法 D. 波士顿矩阵法 9. 最适用于在大型企业的各个事业部之间进行共同的科技研发的组织结构是(C)。 A. 直线型 B. 直线职能参谋型 C. 超事业部制 D. 矩阵型 10.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缺点之一是( D )。 A. 管理无专业分工,各级管理者必须是全能管理者 B. 妨碍组织必要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了多头领导 C. 下级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受到限制 D. 由于机构重复,造成管理人员的浪费 11. 银行设立商业信贷部属于(A )。 A.职能部门化 B. 顾客部门化 C.地区部门化 D. 过程部门化 12.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D )。 A.直线制 B. 职能制 C. 矩阵制 D. 事业部制 13.一家超级市场分为以下几个部门:日用杂物、肉类、冷冻食品、瓜果蔬菜、乳制品。该超市是按照( B )来划分部门的。 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顾客 14. 面对未来可能呈现的多种状态,决策者虽无法事先确定究竟呈现何种状态,但可判断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并据此做出决策的方法是( B )。 A.确定型决策法 B.风险型决策法 C.非确定型决策法 D.追踪决策法 15. 按照费德勒模型,当组织内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明确、职位权力强时,应选择的领导者类型是( A )。 A. 任务取向型 B. 关系取向型 C. 工作与人际关系并重型 D. 以领导者为中心型 16.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下属较不成熟的情况下,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的行为与支持性的行为的领导风格是( C )。 A. 命令型领导 B. 参与型领导 C. 说服型领导 D. 授权型领导17.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各项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 )。 A.某工程师刻苦钻研技术获得尤里卡奖 B.一位MBA学员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新工作,单位分给他100平米的住房 C.某单位效益较好,全体员工年末人均奖金1万元 D.某公司为网罗人才决定把在异地的“电脑大王”小李及妻子调到大连,公司负责代他们交纳城市增容费 18. 有那样一些因素,如果得到满足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赫茨伯格将这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