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给毕业生的14点叮咛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给毕业生的14点叮咛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给毕业生的14点叮咛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给毕业生的14点叮咛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给毕业生的14点叮咛

(2011年05月)

各位即将毕业的同学 :

首先恭喜各位同学即将完成学业从台大毕业, 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新鲜人, 或展开更高阶段的求学历程。学校曾经对校友及企业界做过广泛的意见调查, 以了解他们认为台大同学最需加强的能力, 排名

在前的包括: 团队精神、工作态度、沟通协调、抗压能力等。其中一位热心的企业界朋友更给我来了一封信, 整理出“14点给社会新鲜人的建议”,但愿能引导即将进入社会的准毕业生们思考的空间,并带来正面的影响,我认为这值得即将步入职场的同学参考, 把全文整理摘录于下:

1.保持热情,别太在乎薪水、职位与升迁____拥有热情,能量就源源不绝,热情会带来卓越。若____付出多少,就想获得多少代价,将会大失所望,也会降低自己的热情,别太在意努力程度是否与报酬成正比。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保持学习与思考、努力工作、积极主动、创建差异性价值。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彼得?杜拉克:“热爱工作的人才会有所表现。”事实证明,怀抱初衷、拥有热情的理念会让我们更乐于工作、主动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且是心甘情愿;这种积极心态所创造出的成就和被动的工作态度相比较,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

2.不要太在意“准时上下班”____看淡早一点上班/晚一点下班的现象,这并不是要抛弃家庭、全心奉献公司之意,而是让自己以更充裕的时间去思考今天的工作或当下执行的专案;晚一点下班____当天就把事务处理好、回想一下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不要摆出一付“时间到就想准时下班”的模样。这会让人不禁联想自己是个“提早准备等待下班,而不是做好事才下班的员工”,这样的联想对自己来说,绝不是好事,而且会限制个人成长及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3.尽量避免事后请假____除非情况相当危及,尽可能不要有当天临时请假的情况发生,因为“临时不出勤”将造成团队相当大的困扰,这表示有人得多做另一个人的业务。

4.不要轻易说出“这不是我的工作或这太简单了,找别人做”等推诿的话____勿过短视、多做一点→代表自身的价值就会高一点。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个顶尖人物,而不屑于从小事做起。我们应该明白,连小事都做不好,没有人会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成就大事的。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完成伟大志业,要培养这样的实力,就必须付出代价,代价就是专注认真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5.不要说出“没办法、我不会或太困难了”的泄气话语____轻易说出这种话的人,会让对方联想到,自己不是没有诚意处理,就是没有能力处理,久而久之,会让人留下相当糟糕的印象。凡事都应抱着“先做看看”的拼劲与“想把事做好”的决心,这样的积极心态会创造出离成功越来越近的结果。

6.从失败中学习宝贵的经验及功课____人生本来就充满着

无数的挑战,当我们面对挫折、困境时,如果像木头般没有任何的反应,或像玻璃一样,一摔就碎掉,就会全然不知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失足的地方就蕴藏着宝藏,爱迪生曾说过:“不要称之为错误,而应该称之为教育。”所以,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失败或错误并非那么重要,重点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宝贵的经验。婷娜?希莉格“真希望我20岁就懂的事”书中提到‘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成功的关键不是闪避每一颗子弹,而是遭到打击后能迅速复原。’由成功人士身上可清楚看到,他们都曾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但他们都具备从中学习、再站起来的能力。

7.对任何事抱持好奇心,并深入了解____培养自己的主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看到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本书或一个事件(公事、私事或社会新闻等),要求自己→要有些反应→提醒自己从中去深思→并将感想以文字的型式记录下来→若时间许可,亦可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讨论其心得→有自己的见解后,且更应勇于表达出来。

8.开会时别当木头人, 也别轻易丢出一个太过简单的问题____黛博拉?班顿“CEO训练班”书中提到____‘当个称职的与会者,参加会议是基于一个理由,那就是聆听别人的意见,并提出建议。光是坐在那儿然后接受一切是不对的。当你提出问题,是在做出贡献。’开会前针对讨论的主题深入了解、充分准备、会议中提出有建设性的问

题及发表自己的见解。问任何问题前,先要求自己能为这个问题做点什么努力,问的问题要有深度、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向他请益的诚意。

9.对同事及主管应具备同理心____李开复先生对“同理心”的解释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同理心→至少可减少人际关系65%的冲突。多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要做出那样的决定或说出什么样的话,是不是有什么苦衷或难处,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

10.别把责任推给他人____要有自省能力、主动面对自己薄弱的一面或错误、勇于承担责任与压力。压力管理领域创始人汉斯塞尔曾说:“完全没有压力,就会死亡。”美国林肯中心爵士艺术总监马沙利斯曾说:“如果没有压力,你就不会认真对待你的工作。”生活中本来就充满着压力,这无可避免,同时也是件好事,因为它代表成长的动力,别排斥它的存在。

11.保持创新精神____不应固守现状,任何事务都一定有比目前更好的改善作法,只是还没被想出来而已。不创新早晚会被积极创新的团队所打败、甚至被淘汰。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不创新即灭亡。每一件事永远都有向上改善的空间,创新,是份内的工作。”我们应保持细微观察、真实反映现状、详实记录、透过分析及讨论的过程,找出可以改善的方向及创新作法。我们也应该相信自己,只要有心,一定可以做得比现状更好、提供更有价值的贡献。

12.保持阅读与学习习惯,对和工作相关的事务有反应,从中领悟道理,并记录心得____日本第一大、世界第六大的网路公司____乐天市场网路商城,创办人三木谷浩史有句名言:“的365次方等于37→每天改善1%,一年强大37倍。每天进步1%,一年后的自己将比现在强37倍。”只要每天少享乐几个小时,就有多余的时间学习、保持进步,才能让自己迈向成功之路。黛博拉?班顿“CEO训练班”书中提到____‘你不必扮演全知的角色,但你必须有学习的渴望。你必须藉由阅读来学习、透过犯错来学习、经由聆听与观察来学习。如果你觉得你的年纪太大;自以为什么都懂;或是认为自己是门外汉,很可能不会有兴趣去学,那么你的升迁将会很有限。’终身学习是职场人士必须要有的认知,也应该落实这个理念,让自己保持成长。

13.善用时间、管理琐碎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提升工作效率____史蒂芬?柯维“让好工作找上你”书中提到‘大部分人面临的,不是开创大事业时难以克服的阻碍,问题在于时间。为自己开创大志业的人,会腾出时间厘清自己要做何贡献,并且订出达成目标的计划。’我们总是把没有时间当做无法把事情做好的充分理由,事实上,并非时间不够,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善用时间。

14.留意任一环节的细节____“破窗理论----不处理破掉的窗户,将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说明重要的论述‘凡事照规矩,不轻忽每一件小事。再微小的错误,最后都可能蔓延扩大,导致严重后果。’在200公尺、400公尺短跑项目中保持世界纪录的麦可?强生,说明为了缩短仅仅一秒的时间,就花了他十年的理由:“要获得成功,常

常必须从人们想不到的小处着手。”跑200公尺时,百分之一秒的差距;跑400公尺时,十分之一秒的差距,就决定了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有时候,卓越与平庸的差距,就是这么的不起眼,人生就像短跑,必须经由长期的努力、练习与准备,往往在极短的一瞬间就决定了胜负。有时候细节是隐性的,必须透过细微的观察才能被发现,换言之,我们必须深入观察、勇于完整呈现事实、谦卑面对、拟定改善对策,如此,才能改变应该改善的环节。

校长给初三毕业生寄语

致初三毕业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毕业班同学们: 在公元2011年6月,这具有“非常”纪念意义的夏天里,你们将经历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中考,即将结束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迈进更高学府再学习,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要分别了。 三年的初中生活使每个同学都成熟了,重新认识了自我,在学习上有了自己的方法,在生活上有了一定能力。三年的艰苦学习生活使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的“成果”,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机会。有的走进了重点高中,有的将到一些职高、技校学习一技之长,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师眼中的你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坚持继续努力学习都有成材的机会。所以,毕业后的你要勇敢面对脚下未走完的路,你们又处在同一“起跑线”了,不要停下来。 在以后日子你仍要面临以下诸多问题: 一.关于学习。初中老师给同学们讲关于学习方法的阐述已经比较全面了,在高中的学习中是同样适用的。有所不同的是,高中知识更深些,涉及面更广些,你要自己思考的东西更多些。但是,我们完全不用惧怕,只要每天认真完成学习计划,最后一定会取得成功。另外对各科学习本身要有“求知若渴”的态度,不应有“应付”、“排斥”、甚至“厌恶”的心理,即使对某一科有不喜爱的感觉也要在最短时间里调整过来,渐渐减弱这种排斥和厌恶情绪,多了解一下该学科的好处和有趣之处,更不要根据对老师的喜恶来产生偏科学习的情况。这一点在初中的学习中有些同学已经得到了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二.关于时间。在初三后半年,有些同学后悔当初浪费了二年多的学习时间,那么从高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继续抓紧时间学习,否则到高三的后半年,你同样会悔之晚矣。所以,要抓紧时间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同样可以“放松”和“娱乐”。而有些同学除了正常文体娱乐之外,用学习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是得不偿失的。中考过后的你们在时间上仍旧是没有多少“自由”的,而这种没“自由”正是为了将来“更自由”。 三.关于上网。有的同学是借助网络在学校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远程学习或查找学习资料。而实际上,大部分同学却不是这样的,他(她)们进聊天室火热聊天,更甚者是痴迷网络游戏或者浏览不健康内容。网络是广袤无垠的,网页信息的限制水平很有限,有许多同学上网的出发点是好的,奔着学习和放松娱乐去的,但是不经意的一个连接,一个网友,一个图片,一段文字就会改变你的思想,你会发现,你的上网计划和内容悄悄地变化了,你的上网时间控制不住了,你上瘾了。有的同学能说他(她)学习很好,上网也不影响学习,实际上,这只是他(她)的借口。这些负面影响是更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上网无罪,但不要聊天,认识不相识的网友就多一份牵挂和思考,干扰学习和记忆;不要玩网络游戏,这个象吸毒一样,容易上瘾,想戒就难了;不要看不健康内容,这个是犯罪的导火索。

台湾大学哲学系 苑举正教授 活用希腊哲学 字幕个人整理版

中西哲差异 前言式的介绍我要介绍的主要有两个方面a.什么我们要花功夫学习希腊哲学b.为什么我们要能够知道希腊哲学的内容以外还要能够活用它它到底有什么用处a.我想跟大家稍微强调一下希腊哲学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发展因为这一门思想它开创了三个人类文明不朽的成就a.科学b.民主c.基督教这三项伟大的成就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上居功厥伟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在这个哲学的发展的过程中它原先属于一个特定的地区的然后才逐渐扩展到全世界成为普世价值这个从一个单独的地区发展成为普世价值就是面对了我们这些非西方地区的文化、生活、传统的人必须要学习这个普世价值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来讲我们要懂得学习之外还要懂得如何活用因此“活用希腊哲学”这个名称就说明了两点重要的意涵a.知道它是什么b.如何在知道的情况下好好地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 我们把希腊哲学跟中国哲学之间先做一个比较做这个比较以后我们可以在这个情况下了解到希腊哲学跟中国哲学之间的不同然后我们透过我们自己跟希腊哲学之间做了一个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之间的差别究竟在哪里我提出了三点a.当希腊哲学谈到“言必及物”的时候中国哲学强调“多言无益”b.当希腊哲学非常推崇抽象思维的时候中国的哲学强调的是一种实用的思维c.当希腊哲学以思考作为伦理学的主轴的时候而中国的伦理学主轴是情感 a.是“言必及物”“言必及物”意思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话直接指涉到了世界中的一部分包含了人的思考的内容换而言之的话“言必及物”讲的意思是说我们所有思想的内容都必须透过语言的方式加以表达而这种表达出来的内容使得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语言跟我们的外在世界结合在一起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个世界就是我们说出来的而在中国文化当中我们对于所说的内容并不影响这个世界的本质换而言之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我们一种格物致知透过思想所能够掌握到的内容这个内容并不会因为我们说话或是不说话而有所改变 我要接着进一步更深入谈到“言必及物”是西方哲学起源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而这个关键主要讲的就是我刚刚所提到的当我们看到了这个外在的环境我们一定在我们的思想中想到这个环境是什么而这个环境的内容我们要说它是什么的时候它就是什么因此“言必及物”里面包含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成为我们的记忆然后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会变成我们的期待这个记忆与期待当我们要让人家知道我们记忆的内容或是我们期待的内容都必须说出来因此无论这个事件究竟为何但是我们所说出来的内容已经把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语言以及世界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所谓的“言必及物”而“多言无益”是东方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当中认为话语的表达不但不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反而会扰乱我们的思考这个意思最主要是说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结构看到以后不需要说出来只要透过思考可以心知肚明这个世界上大致有一个规律我在这边要特别强调一下这种透过思考来了解世界的过程其中不但包含了我们的想象的空间也包含了我们对于过去的理解也就是我们的记忆也包含了我们对于未来的期待但是这一切都可以解释成为思想的内容并不需要说出来作为沟通的基础 b.就是有关于西方哲学强调抽象思维以及东方哲学或者中国哲学强调实用思维之间的差别抽象思维它是来自于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言必及物”那么它是将我们的思想、语言跟世界结构结合在一起这三者之间的结合在一起有一个什么样的力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力量就是说我们透过思想中的内容可以获得“语言”这个工具的厘清而语言工具厘清的结果让我们对于世界结构赋予了一个思想的概念架构而这个概念架构往往决定了世界结构是什么因此对于西洋哲学而言世界的结构基本上不但是我们思想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说出来的部分我们就拿我们这个今天所在的空间来讲我们空间包含了无限多的元素但是我们能够注意到的元素必然都是我们思想中拥有的我们语言架构中能够描述的以及在思想跟语言两者结合之下我们对于这个目前为止所活的世界中的一切的认知因此我们的世界未必就是真正的世界但是它却是我们透过思想跟语言结合在一起的世界 那么在东方哲学的实用思维底下我们的文化中是强调体用合一这个“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这个“本”是我们这个“体”所谓这个“本体的思想”就是说我们强调什么我们对于任何事情的理解是透过一种实作的方式这种实作的方式让我们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体悟然后达到一种了解到它的用处我们经常说“醉后方知酒浓”就是没有喝醉酒的人是没有办法去了解喝醉酒的这个味道这个感觉它的难受也好它的舒服也好都是必须要经过首先经过实作实作的人发生这个经验以后这个经验相较于个人而言就叫做“体悟”这个体悟以后你就可以了解有个人的体悟以后你就可以知道说做这一件事情会得到什么样的用处所以这个想法是结合了实作结合了体悟以及达到了用处这三者合而为一那么就构成了东方思维的实用思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抽象思维的好处是可以完全不受到现实世界的限制这句话什么意思因为我们刚刚说过抽象思维它基本上是结合了思想用语言作厘清然后达到建构世界的目的那么这种情

台大校长李嗣涔接招:台湾十多位顶级教授踢馆后的科学结论!

台大校长李嗣涔接招:台湾十多位顶级教授踢馆后的科学结 论! 每日定期发布儒释道、中医、财富人生等内容 上集视频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af12139174.html,/v_show/id_XMjE0MzUwMTc2.html下集视频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af12139174.html,/v_show/id_XMjE0MDI5ODI4.html台大校长李嗣涔的真实经历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博士,进行了十多年的特异功能研究,并在台大电机系开设“人体潜能专题”课程。通过多年实验研究,其科研团队证实了在人类所处的时空之外,还有所谓“信息场”的存在,也就是俗称的“灵界”。 一个想“踢馆”的研究生的经历 时间回溯到1999年。当时在台大电机系任教、现任台大校长的李嗣涔教授,进行气功研究与手指识字等特异功能实验已有十年历史;而当年的台大心理系研究生,目前任教文化大学大众传播系副教授的唐大仑,正是这个实验团队中的一员。 回想起这段经历,唐大仑承认,当初加入实验团队的原因,并非想证实特异功能的存在,恰恰相反是想去“踢馆”。由于

熟悉心理学知识,唐大仑自认为能识破一切行为操弄的手法,把李嗣涔从“怪力乱神的迷信”中拯救出来。却没想到,参与 研究后,竟然大开眼界,颠覆了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唐大仑笑着说:“那时我想,应该去揭一下李教授的疮疤,看能不能让他悔悟,是不是被骗了?没想到实验做了五年后,发现原来是我错了。” 以科学方法探索特异功能、超自然现象的奥祕,这样的尝试在国外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88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几位 教授就成立了“灵力者协会” (Association for Psychical Research),专注于研究超自然现象。国外把此学问称为“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有十几种学术期刊发表各式论文。而在台湾,开启这一科学研究领域大门的始祖,最为人知的,就是李嗣涔。 现任台大校长李嗣涔,为美国史丹福大学电机工程博士,专长为半导体光电元件。李嗣涔专业成绩十分优秀,有列不完的学术头衔与奖项:曾任台大电机工程系系主任、国防部参事、台大教务长,五度获得国科会杰出研究奖,并先后荣获中山学术著作奖(1987)、中国工程师学会优秀工程师奖(1987)、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1997)、国际电机电子学会千禧年奖章(2000)等。 为甚么一个优秀的电机工程学博士,会致力研究“特异功能”?

台大中文系陈修武副教授,从《论语》谈传统解读的反思

台大中文系陳修武副教授,從《論語》談傳統解讀的反思 交通大學新文藝復興閱讀計畫,本周邀請到由前台大中文系副教授陳修武先生主講,透過閱讀《論語》這部影響東亞世界的經典,讓大家全面性地瞭解孔子與《論語》的關係,並帶領台下的莘莘學子及在場聆聽者以反思的眼光,重新審視《論語》及解讀孔子,希望能夠開啟大家對於人文經典的獨立批判力。 閱讀《論語》,得到的是「指點」,絕不是「教訓」 「《論語》是既老又新的事物;老的是書,新的是解讀。」「《論語》談到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對個體生命的指點,不需要一個一個字解讀。」陳修武副教授點出自己多年來閱讀《論語》的一些心得。其實《論語》在春秋時代絕非「聖人」經典,可惜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和西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經典基於社會正義的立場及政府的用人準則上,被視為「聖人聖言」。因此有系統瞭解古今之孔子,並藉由解讀孔子之餘,批判孔子、欣賞孔子等不同觀點,更能讓遠古的智慧在今日活出新生命。 《論語》不是一部「專書」,需搭配其他經典相輔相成 演講中陳修武副教授更提到,若要如實的理解《論語》,需有幾點要留意。好比《論語》不是一部「專書」。從前講的「專書」,只是學校排課時所用的方便術語,千萬不能當真。倘若將《論語》像其他專書一樣,依照「以經解經」的方式解讀,是無法吸收其真正的精髓。因此,解讀《論語》不僅應參酌其他儒家經典,更應該參照其他先秦諸子乃至中土以外的書籍,如佛老及主導西洋文化的基督教

經典。陳修武副教授更建議,假使能搭配我國古典小說,相信更能體會其中之生活意趣與理趣。畢竟《論語》能流傳至今,就是在不斷地詮釋與參照中獲得難以取代的影響力。 重讀《論語》,每一次都會帶來不同的啟發與體悟 研讀中華文化經典的視野在今天本就應該更開放、更多元,只要秉持著「取其原意,吸其精華」,以文化反思的角度去詮釋,這樣經典重讀的意義就能真正發酵在每個人的心底。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論語》不僅是一部書,更是孔子聖人人格理想之最真實呈現。因此孔子的聖人特質,應該是大家此生共同努力的目標,相信每個人只要心純正念,「雖不中,亦不遠矣」!演講最後陳修武副教授勉勵大家應該時時秉持生命共同體的精神,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幫助大眾,造福社會。 預計上午十點左右開始的演講,陳修武副教授九點時已蒞臨會場等候,儒家溫柔敦厚的精神,在這位可敬的長者身上,處處可見,讓人感覺如沐春風,亦是此次演講外另一個重大收穫!

校长对届毕业生的寄语

校长对届毕业生的寄语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 在这骊歌四起、凤凰花开的时节,身着学位服的你们穿梭在图书馆、自强不息校训石之间合影留念,这样的场景不断提醒着我:****届毕业生马上就要离校了。作为校长,我为你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由衷的欣慰,为你们将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而感到骄傲!我在这里代表学校,代表几年来与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们对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你们的未来寄予最真诚的祝福! 同学们,大学是编织梦想的地方,这里留下了你们最青春最绚烂的年华。我想,多年以后你仍然会记得演讲台上的慷慨陈词,会记得图书馆里的勤学苦读,会记得绿茵场上的挥洒汗水,还有实验室里的废寝忘食,泮池边的琅琅诵读。这一段欢笑与泪水交织而成的青春岁月,将永远在你们生命中定格,成为你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同学们,请记住陪伴你们成长的老师、同学和好朋友。因为他们,你们的生命乐章才如此精彩。同时,要学会感恩与宽容,感恩含辛茹苦的父母,善待你将来的新朋友和同事,他们将陪伴你度过未来更漫长的人生岁月。 同学们,请让上大人胸怀祖国的优良传统伴你们前行。钱伟长校长曾语重心长地说:上海大学的校训光有“自强不息”四个字还不够,还要加一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就是老百姓,百姓之忧、国家之忧、民族之忧,你们是否放在心上?母校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把人生追求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为实现中国梦创新创业创优。

同学们,请让上大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伴你们前行。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校训,是一代代上大人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你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无论何时何地,作为一个上大人,你们应当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良好的心态,始终拥有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同学们,请让上大人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伴你们前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作用。母校希望你们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铭记于心,面对复杂的实际情况,始终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善于团结一群人一起努力地去解决问题。母校更希望,你们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进而引领社会的进步。 同学们,毕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母校与你们同行!不管你们身在何处,母校会一直默默的支持、祝福你们,因为母校永远是你们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 同学们,请带上母校的祝福,让爱与牵挂伴你们前行,母校期待你们在新的岗位、新的环境中取得新的成绩。 祝同学们一帆风顺、再创辉煌! ****年6月

法律学院102学期第2次院务会议记录-台大法律系

法律學院103-2學期第2次院務會議記錄 會議時間:2015年5月13日(星期三)下午4時30分 會議地點:法律學院第一會議室(霖澤館7樓) 會議主席:謝銘洋院長 出席:王文宇教授、陳自強教授、黃昭元教授、陳忠五教授、曾宛如教授、許士宦教授、蔡宗珍教授、沈冠伶教授、王皇玉教授、陳昭如教授、陳妙芬副教授、林明昕副教 授、王能君副教授、莊世同副教授、吳從周副教授、黃詩淳副教授、周漾沂助理教 授、謝煜偉助理教授、薛智仁助理教授、吳英傑助理教授;職員代表李俊毅、助教 代表曹瑮軒、工友代表潘素珍;研學會代表羅懋瑋、科法所代表胡珮琪 休假:李茂生教授、顏厥安教授、蔡茂寅教授 請假:陳志龍教授、葉俊榮教授、黃榮堅教授、蔡明誠教授、詹森林教授、葛克昌教授、王泰升教授、林明鏘教授、黃銘傑教授、陳聰富教授、姜皇池教授、林鈺雄教授、 林仁光教授、許宗力教授、林彩瑜教授、張文貞教授、汪信君副教授、邵慶平副教 授、蔡英欣副教授、系學會代表 列席:林芬香小姐、陳文玲小姐、廖珮淇小姐、王鍾菁小姐、吳文鈴小姐、劉欣宜小姐、賀毓深小姐、吳瑞玲小姐、何靜宜小姐 記錄:吳玉芳秘書 壹、主席報告開會人數並宣布開會 貳、確定議程 参、確認上次會議紀錄(略) 肆、報告事項(節錄) (一)經費報告 1、103-1法律系碩士班研究生獎勵金使用情形表(附件一-1.P2) 2、103-1科法所研究生獎勵金使用情形表(附件一-2.P5) 3、103-1學期學生事務委員會補助經費統計表(附件一-3.P7) 4、103年度教學經常費收支表(附件一-4.P8) 5、103年度圖儀費收支表(附件一-5.P21) 6、103年度出版品收支表(附件一-6.P23) 7、103年度頂尖計畫各項子計畫經費執行表(附件一-7.P24) (二)臨時報告 103-2第3次院教評會通過105學年度休假研究、105年度國科會國外短期研究案教師一覽表:

大科学装置的科普功能开发与利用_以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加速器为例_李英杰

大科学装置的科普功能开发与利用 —— —以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加速器为例李英杰1白 欣2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北京100084)1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48)2 A Study on the Functions of Large Scientific Facility i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Li Yingjie 1 Bai Xin 2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1 (Department of Physics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2 Abstract :The large scientific facility is the foundation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both for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Study of large scientific facilities holds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for society and strategic direction as well.It is a key concern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to improve the multipurpose use of large scientific facilities and better develop their systematic effectiveness.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he accelerators in Japan and Taiwan area ,we discuss in this paper on how to exploit and make better use of the large science facilities i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Keywords :large scientific facilit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ccelerator CLC Numbers :G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3-8357(2015)05-0010-08 [摘要]大科学装置是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大科学装置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 也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重大战略意义。提高大科学装置综合利用效率并充分挖掘开发其科普功能应成为科普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以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加速器这类大科学装置为例,探讨了如何开发与合理利用大科学装置的科普功能。 [关键词]大科学装置科普加速器[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57(2015)05-0010-08 收稿日期:2015-05-27 作者简介:李英杰,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博士研究生,Email:liyingjiedd@https://www.doczj.com/doc/af12139174.html,; 白欣,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与科学普及研究,Email:baixin@https://www.doczj.com/doc/af12139174.html,。 专题□

校长给毕业生的寄语

给毕业生的寄语 亲爱的六二班同学们: 大家好!六月的暖风催浓了校园的绿荫,五彩的花朵又一次落英缤纷,在这个灿烂的季节里,你们即将完成小学六年学业,在此,我代表母校的全体师生向你们表示真诚的祝贺! 向为了同学们健康成长而孜孜不倦的六年级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六年的学习时光是短暂的,却是美好的、难忘的……在这六年的时光里,你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童年的稚气,获得了自信;抛弃了依赖,学会了自立、自强…… 同学们,你们六年的学习,六年的探索,成长了自我,也成长了我们的学校。是你们积极的参与、精心的爱护,才有了今天的文明与和谐的校园;是你们的刻苦求知,才有了今天母校的育人成就。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迈出学校的大门,踏上新的征程,在这分别的时刻,作为现在的老师,以后的朋友,我有许多叮嘱,谨当毕业留言: 1、要胸怀大志。少年有志,国家有望。我们国家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而你们是新时代的建设者、祖国的接班人,所以希望你们早日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有了理想,人生才有方向,学习才有动力。有了远大的理想,不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追求,那什么理想都不能实现。因此,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断进取,自强不息、永不言败。希望你们一定要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坚持正确的成长方向,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要学会做人,学会感恩。俗话说得好“先成人,后成才”。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们要努力做到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还要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关爱他人、宽容别人。希望你们在生活中要常怀感恩之心,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父母;老师教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老师,他人关心了我们,我们要感谢他人。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对亲人、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都应该心怀感恩。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3、要懂得珍惜时间。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生命有两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一事无成时,你已不可能再回到当年,再去学习、工作。所以,要抓紧时间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同样可以“放松”和“娱乐”。除了正常文体娱乐之外,用学习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电视还是要少看点,手机少玩一点,网络少上一点,要集中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懂得珍惜时间,我们才会学有所成! 同学们,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无论你走得多远,我们的心总是和你们紧紧相连!当亲爱的母校在你们眼中渐渐成为远去的风景时,我们希望你们在母校度过的金色童年永远留在你们美好的记忆里! 亲爱的同学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今天你们是桃李芬芳,明天你们是国家栋梁。愿你们都能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

(完整版)生命教育内容

主题:引导同学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基本知识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目标: 人与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人与人”:接纳他人,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分工合作。 “人与地”:适应环境,爱护环境,珍惜所有生命。 “人与天”:接触大自然,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宇宙的关系。 台大校长李嗣涔推荐:人生若白驹过隙何以安顿 年轻人身强体健,有着挥霍不完的精力和时间,总以为「生、老、病、死」与己无关,也是遥远的事。 然而,黄泉路上无老少,一场天灾人祸就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过去十年921大地震、88水灾两次重创台湾,许多家庭一夕间家破人亡,甚至全村活埋。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让安居乐业的我们,着着实实上了一堂生命教育的课程:原来人的身家性命是如此脆弱,面对自然,是如此渺小!老天爷不见得按照「寿终正寝」的剧本演出,人生无常的事实教我们明白,不但人人会死,而且随时都可以死。那麽,我们究竟「为何而活?应该如何生活?又如何能活出应活出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对於人生中必修且无法重来的「生命学分」,如果我们能早一点知道,早一点加以探究,不是比较能做出充足的准备,而活出生死无憾的精彩人生吗? 如果年轻人能提早探索生命真相,想清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能多做一些自己不会後悔的事,甚至是饶益自己、也造福大家的事,这不是很好吗?

要努力用心的活着,让人生可以拥有许多珍贵的、深刻的终极价值虽然死亡让肉体生命成为有限的存在,但是人的良善、慈悲、努力,人的付出关怀与爱心,让灵性生命变得无限。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说,因为生命有限,反而让我们体会到人拥有的良善、慈悲与关怀;让我们懂得努力,知道付出并拥有爱心。一位成功的创业家说:「把每一块钱都当成是最後一块钱来使用,你会很珍惜每一块钱,并创造这一块钱的最大价值!」面对生命亦是如此: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後一天来使用,你会很珍惜每一天,并创造这一天的最大价值!父亲的死亡,让你的人生、你的家人,几乎所有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你更加把握与母亲的相处;你更加重视朋友;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这些都是因为死亡的存在而有的啊! 把握現在,超越死亡 96岁的杨绦,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说:「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後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链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是不虚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我们实在不知道我们的一辈子有多长?然而,人是有「价值感」、有「意义感」的生命存在,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应该不是我们可以活多久?而是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展现出多少的价值,能有多少的意义。而既然我们不知道可以活多久,不知道死亡何时会来,那麽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每一个现在,为生命创造不同凡响的价值,一旦把握住当下的时间,才有可能主动地规画未来!你看到人们有限的生命却可以成就许多永恒的价值,就可以证明人是可以超越死亡的。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是高校进行生命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对生命形成科学的认识,做到了解生命、.进而能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首先,要使大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构造,让他们懂得三个生命体从孕育到成长是一个神奇而又复杂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体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自然的恩惠下、.在社会和家庭的关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要认识到能够来到这个世界是件多么幸运

校长毕业寄语

校长毕业典礼致辞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天,要奔向各自的世界,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 就要毕业了,你们即将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征程。当现实的校园在你们眼中渐渐成为远去的风景,此时,我想同学们既高兴又留恋。高兴的是自己顺利完成了三年的学业,并已长大成人,即将奔赴新的天地,谱写新的人生篇章;留恋的是自己即将告别生活了三年的母校,曾经朝夕相伴的同学、朋友,从此将可能天各一方。此刻,我想有一种情感在凝聚、在发酵、在升华,并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永远伴随我们的人生旅程。 三年前,你们怀揣梦想,带着期盼,拥着激情,踌躇满志地跨入了刘店子中学,披荆斩棘地走在求学路上。你们懂得成才更需先成人。在如歌的岁月里,你们用心去理解关爱、宽容与责任所赋予的深刻内涵,你们清楚地知道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所以你们用汗水和努力诠释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为自己的生命烙上了勤奋的印记,感动了所有关心你们的人。 三年来,你们怀揣梦想,带着期盼,养精蓄锐,精益求精。你们明白,天道酬勤;你们明白,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于工作而造就了鲁迅的天才;你们明白,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等于成功;你们明白,勤奋、拼搏,是通向成功的道路! 三年里,你们跨越了重重叠叠的书山,征服了浩瀚汹涌的题海,百折不回,永不言弃。你们肩负着长辈的希

望,你们更满载着自己的宏伟理想。“会当击水三千里,人生笑傲二百年”。你们羡慕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更深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山,就没有趟不过的河。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诗人汪国真曾说过:没有比脚下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你们即将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走出校门,但是每一步都需要你自己跨出,每一次提升都要你自己攀登。在人生的道路上千万要牢记:民族精神是基础,理想信念是支柱,道德情操是灵魂,全面发展是目标。 同学们,毕业后,母校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因为,这里有你们熟悉的环境和会常常想念的人和事,这里有期待着与你们继续交流的许多颗心,这里的老师将会为你们健康成长和锦绣前程长久地祈祷! 谢谢大家!

台湾大学教授挺我国大陆

未来的希望在中国大陆 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颜元叔 打开天窗说亮话,中国的前途不在台湾(什么叫做“台湾经验”?可笑!),中国的前途不在港澳,不在海外华人,不在舔洋人后跟的学运民运小丑,中国的前途在中国大陆,在那13亿心含“鸦片战争”之耻,心含“八年抗战”之恨的中国人身上! 他们的衣衫褴褛地制造出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他们蹲茅坑却射出长征火箭和载人飞船,他们以捏泥巴的双手举破世界纪录,他们磨破屁股夺回整打的奥运金牌,他们重建唐山而成联合国颁奖之世界模范市……同胞们,他们为的是什么?没有别的:他们爱此“中华”,他们不能让“中华”再陨落! 为什么美国人那么爱美国,为什么日本人那么爱日本,为什么有些走向“世界公民”(可笑的痴梦!)的中国人就不爱中国?爱中国,不再只是口号,不再只是情绪,而是要像大陆50年,苦心孤诣胼手胝足,不仅流汗甚至流血地干,干,干!把大庆油田打出来,把北大荒垦出来,把葛洲坝拦江筑起来…… 难以屈指的各种建设,无数的建设,把中国建设起来,这才是爱中国!而中国已经被热爱了50年;她将继续被热爱,被那群建国者,真正的建国者,所热爱(我手边这部大陆编《新英汉辞典》,这部大陆版《辞源》,编得如此周全,印制如此精致,

细小的铅字用放大镜看都划划清晰,而且从来没有看到一个错字:我为他们的心血表现而发抖!而我们台湾,50年来,哪部英汉辞典不是翻译剪贴日作!惭愧哪,台湾经验!)。 他们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 大陆上的人说,他们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痛心的话,悲痛的话,却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话。试问:不是一辈子吃两辈子的苦,一辈子怎得两辈子甚至三辈子四辈子的成就?50年前中国落后西方百年,50年后还落后10年20年(基础科学若干部门已与西方比肩,甚至超前)。 这不是一辈子吃两辈子苦成就的么?50年前中国参加奥运亦总是扛着零蛋回,50年后中国的奥运成绩已扬名世界。谁敢再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这就是“吃两辈子苦”的成就! 我的老同学傅孝先留在大陆的姐姐,搞化学研究的高级科学家,52岁就死了,是活活地给研究工作累死的!累死,多值得的死!她不累死,千千万万的她与他不累死,中国科学怎么迎头赶上西方!怎么出人头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建设文明文化也是要死人的??尤其是要“超英赶美”搞建设;而不“超英赶美”,永远跟在英美之后吃英美屁,中华怎么振兴,怎么出头? 所以,50年来,中国大陆是“炼狱”。什么是“炼狱”?就是经过火的洗礼,能够升入天堂。中国过去50年的苦难,是“炼狱”

“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傅斯年一生,几乎完全贡献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他早年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来创办并领导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还担任过中山大学文科主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并留下数百万字研究成果和教育论著。对于他的学问,我心存敬意又不敢妄加评论;但是读了其教育论著之后,却非常感动。我以为,他当年的教育理想和办学模式,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从台湾大学的傅钟说起 为写这篇文章,我在提笔之前先上网搜索,看到台湾《联合报》两年前发表的一篇通讯,标题是《台大傅钟为何21响》。这篇通讯不长,却很有意思,其导语如下:“台大精神象征――傅钟为何总是敲21响?台大校长李嗣涔昨天在新生始业上,丢出这个问题,勉励新生主动求知找答案,四年后的毕业典礼他还会问一次,希望到时大家都已知道答案。” 那么,台湾大学的傅钟为什么要敲21响呢?读罢全文,我才知道这与他们的老校长傅斯年有关。傅斯年有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因此傅钟敲21响,是为了提醒台大的学生,应该把每天读书、睡觉、做事的时间限制在21小时之内,剩下3个小时,要用于反

省自己的思想言行。 该文还介绍说:“1949年台大校庆,傅斯年期勉学生做到‘敦品、励学、爱国、爱人’这八个字,从此成为台大校训。傅斯年去世后,台大为纪念他奠定台大发展基石,铸造了‘傅钟’,悬挂在行政大楼前的草地上。” 所谓“敦品”,是培养敦厚品行;所谓“励学”,是鼓励勤奋学习。傅斯年把“敦品”放在“励学”之前,是因为他觉得品德修养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难怪李嗣涔校长在参观北大以后,有记者问:“作为一位资深的教授,您心目中的合格学生是怎样的?”他回答说:“我很钦佩未名湖边那些苦读英语的学生,这在台湾是绝对看不到的(笑);但我以为,最重要的是人格和品德。”紧接着他解释道:“台大的学生和北大一样,会有许多毕业生将成为各行业的精英和领导者,他们的见识和心胸将决定行业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十分重视道德伦理教育。” “最重要的是人格和品德”,这大概就是台大傅钟所要传达的声音。 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上面提到的傅斯年1949年在台大校庆的讲话,被收入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傅斯年全集》第五卷。翻开该书,可以看到傅斯年讲话的前半部分介绍了台大历史,后半部分向学生提出自己的期望。

校长给毕业生的寄语

校长给毕业生的寄语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给毕业生的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六月的暖风催浓了校园的绿荫,五彩的花朵又一次落英缤纷,在这个灿烂的季节里,你们即将完成小学六年学业,在此,我代表母校的全体教师向你们表示真诚的祝贺! 向为了同学们健康成长而孜孜不倦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六年的学习时光是短暂的,却是美好的、难忘的……在这六年的时光里,你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童年的稚气,获得了自信;抛弃了依赖,学会了自立、自强…… 同学们,你们六年的学习,六年的探索,成长了自 我,也成长了我们的学校。是你们积极的参与、精心的爱护,才有了今天的文明与和谐的校园;是你们的刻苦求知,才有了今天母校的育人成就;是你们的良好品行,才涌现出许多值得颂扬的事迹;是你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我校的培养目标“”。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迈出学校的大门,踏上新的征程,在这分别的时刻,作为现在的老师,以后的朋友,我有许多叮嘱,谨当毕业留言: 1、要胸怀大志。少年有志,国家有望。我们国家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而你们是新时代的建设者、祖国的接班人,所以希望你们早日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有了理想,人生才有方向,学习才有动力。有了远大的理想,不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追求,那什么理想都不能实现。因此,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永不言败。希望你们一定要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坚持正确的成长方向,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要学会做人,学会感恩。俗话说得好“先成人,后成才”。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们要努力做到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还要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关爱他人、宽容别人。希望你们在生活中要常怀感恩之心,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父母;老师教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老师,他人关心了我们,我们要感谢他人。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对亲人、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都应该心怀感恩。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3、要懂得珍惜时间。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生命有两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一事无成时,你已不可能再回到当年,再去学习、工作。所以,要抓紧时间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同样可以“放松”和“娱乐”。除了正常文体娱乐之外,用学习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电视还是要少看点,手机少玩一点,网络少上一点,要集中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懂得珍惜时间,我们才会学有所成! 同学们,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无论你走得多远,我们的心总是和你们紧紧相连!当亲爱的母校在你们眼中渐渐成为远去的风景时,我们希望你们在母校度过的金色童年永远留在你们美好的记忆里! 亲爱的同学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今天你们是桃李芬芳,明天你们是国家栋梁。愿你们都能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品德

校长寄语大全

校长寄语大全 栏目: 寄语发布时间: 2014-04-09 校长寄语一: 寄语老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洒下园丁千滴汗,浇得东园秋色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而努力工作,用爱心去浇灌,用真情去感化,用智慧去启迪,用人格去熏陶,用理想去塑造个性千差万别的孩子们。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引知识之泉,叩心灵之门,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全面与个性和谐统一的发展。让我们在教育中,坚持做人与成才并重,智商与情商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大胆探索“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的教学新方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 寄语学生:在阳光中生活,在自信中成长 学校是你们享受童年快乐和学习乐趣的学园,学校是你们放飞理想、快乐成长的乐园。我希望同学们勤奋地学习,自觉地遵规守纪,快乐地生活。以认真和负责去对待学习,以俭朴和节约去对待生活,以开朗和友善去对待同学,以勇敢和坚强去面对困难。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老师放心,让父母安心。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

每一个细节开始,与好习惯交朋友,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收获一点点,你就会发现自己就是最快乐、最健康、最优秀的! 寄语家长:家庭犹如学校、亲情好似阳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您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希望你们要做到不为积习所蔽,也不为时尚所惑。愿您能俯下身子与孩子对话,关注孩子的性格变化与人格发展,注重自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的一学年开始了,我们将以“追求细节、务求实效、力求精致”的办学精衶,提高东园中学办学内涵,努力打造精品学校,为振兴侨乡教育事业,为泉州台商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校长寄语二: 寄语同仁: 我们无悔选择了今天的职业,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心爱学生的成长。只有安于平凡,你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远离杂念,有所作为;只有善于平静,你才能保持平衡,多

台湾大学教授讲马克思

第一讲引言 时代背景: 几十年前,在台湾一听到马克思主义,总是令人感到紧张,似乎他的思想是个禁忌,一旦讨论便会引申不好的联想或者色彩,但是,今天再谈马克思,便没有这个问题,目前在台湾地区到处都能够找到马克思著作的翻译,比如有名的《资本论》,这是以往难以想象的,但是,虽然今日,我们可以自由阅读他的著作,却产生难以理解的困境,比如他的《资本论》,是建立在系统经济理论上的系统著作,倘若缺乏当时系统经济学的背景,则无从进入他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影响之强,整整主导这个世界一百四十多年之久,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之后,到前苏联瓦解,其思想的实验过程可谓惊天动地,几乎一半的人类都受他的影响,何以一个人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难道只是一种政治斗争或手段,还是人们只不过是受到迷惑而盲从,以至产生这样的结果? 我想问题恐怕没有这么单纯,他的思想一定具有某些强烈的因素,使得当时人们感到十分着迷,这便是人类所真正需要的。不过,今天,当我们再度回顾马克思的思想,最好采取超越时代的观点来看待,以免受到一些既有成见的束缚。 马克思主义所以崛起,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时代背景。当时,资本主义的弊端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简单而言,就是贫富不均,社会不义,贫富不均是由于资本集中,但资本一旦集中于少数人,便不免造成贫富差距

过大,马克思认为这个问题的发生在于产品的交换上出了问题,一个社会总有交换、交易,现在我们以钱换取所需,而原始社会则是以物易物,直接以东西换东西,交易时一个东西的价格,但赖于这件东西上所付出的劳动量而定,一个人花了一天做鞋子,那么这些鞋子,就相当于一个人一天劳动量的价值,但是,这鞋子贩买时往往被多得一些钱,超过所付出的劳动量,而多出的钱,被老板拿去,称为剩余价值,换言之,每件东西都有一定的价格,这个价格是按照劳动量在这件东西上付出多少为准,因此,做一张桌子,需要三天,做一双鞋子需要一天,桌子应该比鞋子贵三倍,这是基本原则,因为劳动量的多寡,便足以决定他的价格,但是,大量生产之后,工人拼命工作,工人本身的劳动量造成物超所值,所以,价格卖得很高,工人仍然得到基本的薪水,并且,基本薪水很低,工人花了许多劳动量,所得的剩余价值,却被老板占有,工人自己仅得到少数的基本工资,这就是剥削。因此,造成资本家越来越富有,一般人却仅足以维持基本生活而已,于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太大以后,会导致社会不义,所谓不义就是不公平,因为人除了维持基本生活之外,需有宽裕的经济,可以从事一些享受。但有钱人对穷人的剥削一旦增多,就会造成社会不义,有钱人亦有许多精神享受,例如,听歌剧,欣赏艺术品,阅读新出版的书籍,这些高级的享受,大部分已让有钱人刮分,不过,社会危机越来越深,许多对人内心的冲突不满,似乎,随时随地一触即发,这样的社会问题是哲学家所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而马克思身为一位哲学家,二十三岁即得哲学博士,本身深具学术研究能力,在生活经验中也洞悉当时资本主义的弊端,并且对人文主义有新的要求,所谓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给毕业生的14点叮咛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给毕业生的14点叮咛 (2011年05月) 各位即将毕业的同学 : 首先恭喜各位同学即将完成学业从台大毕业, 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新鲜人, 或展开更高阶段的求学历程。学校曾经对校友及企业界做过广泛的意见调查, 以了解他们认为台大同学最需加强的能力, 排名 在前的包括: 团队精神、工作态度、沟通协调、抗压能力等。其中一位热心的企业界朋友更给我来了一封信, 整理出“14点给社会新鲜人的建议”,但愿能引导即将进入社会的准毕业生们思考的空间,并带来正面的影响,我认为这值得即将步入职场的同学参考, 把全文整理摘录于下: 1.保持热情,别太在乎薪水、职位与升迁____拥有热情,能量就源源不绝,热情会带来卓越。若____付出多少,就想获得多少代价,将会大失所望,也会降低自己的热情,别太在意努力程度是否与报酬成正比。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保持学习与思考、努力工作、积极主动、创建差异性价值。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彼得?杜拉克:“热爱工作的人才会有所表现。”事实证明,怀抱初衷、拥有热情的理念会让我们更乐于工作、主动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且是心甘情愿;这种积极心态所创造出的成就和被动的工作态度相比较,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

2.不要太在意“准时上下班”____看淡早一点上班/晚一点下班的现象,这并不是要抛弃家庭、全心奉献公司之意,而是让自己以更充裕的时间去思考今天的工作或当下执行的专案;晚一点下班____当天就把事务处理好、回想一下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不要摆出一付“时间到就想准时下班”的模样。这会让人不禁联想自己是个“提早准备等待下班,而不是做好事才下班的员工”,这样的联想对自己来说,绝不是好事,而且会限制个人成长及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3.尽量避免事后请假____除非情况相当危及,尽可能不要有当天临时请假的情况发生,因为“临时不出勤”将造成团队相当大的困扰,这表示有人得多做另一个人的业务。 4.不要轻易说出“这不是我的工作或这太简单了,找别人做”等推诿的话____勿过短视、多做一点→代表自身的价值就会高一点。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个顶尖人物,而不屑于从小事做起。我们应该明白,连小事都做不好,没有人会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成就大事的。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完成伟大志业,要培养这样的实力,就必须付出代价,代价就是专注认真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5.不要说出“没办法、我不会或太困难了”的泄气话语____轻易说出这种话的人,会让对方联想到,自己不是没有诚意处理,就是没有能力处理,久而久之,会让人留下相当糟糕的印象。凡事都应抱着“先做看看”的拼劲与“想把事做好”的决心,这样的积极心态会创造出离成功越来越近的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