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ESSYS技术手术步骤(中文)

TESSYS技术手术步骤(中文)

TESSYS技术手术步骤(中文)
TESSYS技术手术步骤(中文)

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操作步骤

概念

德国Joimax 的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由外向内(outside-in )”技术。使用由德国Joimax 公司专利的、独特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手术器械,从病人身体侧方或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工作套管放在硬膜外腔,神经根的下部,因此,可以避免损伤神经根。工作套管不放在椎间隙,从椎间盘纤维环之外使用Joimax 独特设计的一套完整的手术器械,在内窥镜直视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后,使用美国ellman 公司独特设计的、可控制长度和弯曲角度的双频射频机专用的Trigger-Flex 双极技术消融残余组织、止血、和利用局部热收缩的原理,封闭破损的纤维环。手术时,病人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实施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整个手术过程可以不到1小时,病人在手术后当天就可以出院。手术可以在门诊手术室完成。与目前其它的脊柱微创髓核摘除技术相比,TESSYS?椎间孔镜技术适应症更广、更微创、损伤更小、效果更明显、恢复更快。

TESSYS?椎间孔镜技术原理图示

安全三角区 用椎间孔镜和相应配套器械在安全三角区摘除突出的髓核

手术入路侧面观

手术入路背面观

手术入路轴向观

手术前L5-S1左侧尾端 突出髓核随碎片 解压后的神经根 手术后L5-S1左侧尾端

突出的髓核碎片解压后的神经根手术后

手术前L3-L4外侧向椎间盘突

标准配置器械和设备

椎间孔镜

Joimax提供两个系列的椎间孔镜。一个是独特设计的专门配

合其光电一体机的椎间孔镜,另一个是可以与其它光源和摄

像系统兼容的椎间孔镜。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最大可以达到

3.7 mm。

手术器械

Joimax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手术器械。既可以实施椎间孔镜下手术,也

可以实施经皮穿刺手术。

环钻

Joimax专门为扩大椎间孔设计的环钻可以安全有效地扩大椎间孔,不

会损伤到神经和其它软组织。

射频机:

脊柱外科专用的Ellman(Elliquence) 4.0/1.7 MHz双频射频机。专

门为髓核消融和纤维环收缩设计的两档双极功能(双极消融和加

力双极消融)。专利的独特设计的可伸缩、可弯曲双极射频电极

可以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腔达到工作部位,根据手术的需要任意

改变工作方向。

选配件

治疗椎管狭窄器械

Joimax专门为治疗椎管狭窄独特设计的一套完整手术器械可以通过椎

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治疗椎管狭窄。

光源摄像一体机

Joimax专门为脊柱微创手术独特设计的光源摄像一体机。

图像缩放旋转器

该产品可以连接到椎间孔镜观看和记录手术

过程。可以360度旋转图像、无级放大和缩

小手术视野,由脚踏开关控制,医生根据自

己的需要自行控制。

灌流泵

Joimax专门为脊柱微创手术独特设计的灌流泵可以精确调节速度、流

量、压力。

文件管理系统

Joimax独特的文件管理系统可以存储视频、图像、病人档案。可以通

过触摸屏或声控两种方式控制。

无线声控系统

Joimax独特的无线声控系统使手术中医生可以用声音遥控文件管理系

统。

脊柱手术专用手术床

Joimax独特设计的脊柱手术专用手术床通过液压技术,可以任意调节

病人的体位以达到最佳效果。可以方便手术操作,改善病人的舒适程

度,提高手术质量。由于没有腹部压力,在实施开放手术时可以避免

积压腹主动脉和静脉,减少出血。

手术步骤

第一步:手术前准备

需要拍矢状位和横断面的MRI确定突出的性质。拍侧面的X片确定椎间孔的大小和髂脊的高度。如果椎间盘突出在L2-L3和L3-L4水平,选择在旁开中线10 cm进入。如果椎间盘突出在L4-L5和L5-S1水平,选择在旁开中线12-14 cm进入。实际的旁开距离还需要依病人的身体大小和肥胖程度作适当调整。肥胖、椎间孔狭小、小关节面假性关节病的病人旁开的距离要大一些。经验告诉我们,对向下掉的髓核,进入点要偏向头侧和外侧。

病人体位:如果采取侧卧位,髓核突出侧朝上。在腰部放一个枕头或支架,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

第二步:确定进针路线

首先沿着脊突标记正中线,然后标记髂脊。如果要进入L5-S1,进针点一般要旁开中线12-14 cm。当C型臂放在侧位时,用一个长的器械,如抓钳,帮助确定进针路线。当达到突出的髓核时,画一条进针路线。然后在水平距离线上再画交叉点。此点即为进针点。

用抓钳标记进针路线用抓钳标记进针路线的解剖示意C型臂显示进针路线

第三步:局部麻醉

局麻进针点针头插到小关节突理想的进针位置是稍微到达小关节突的

头端

第四部:椎间盘显影

局麻进针点(5ccXylocaine和肾上腺素)。插入一个18G的针到安全三角区,到达突出髓核的后外侧。在18G的针里插入一个21G或22G的针,到达突出的髓核。向椎间盘内注入2cc与青兰胭脂红(indigo carmine)混合的对比显影液。通常可以看到损伤的髓核。青兰胭脂红通常把髓核组织染成蓝色或蓝绿色。首先插入穿刺针确定位置,然后插入导丝到达预定位置。

插入18G穿刺针进针的解剖示意C型臂显示进针的位置

深层穿刺注射造影剂

在18G的针里插入一个21G或22G的

下边是常见的五种典型的椎间盘变化

椎间盘显影

第五步:放置导丝

先插入18G的针,再沿着18G的针插入21G或22G的针直达椎间盘。然后,退出21G或22G 的针,插入导丝。沿着导丝退出18G的针,导丝保留在原位。用锋利的小手术刀在进针点皮肤切开一个大约8 mm的切口。沿着导丝向小关节方向插入带有绿色标记的导杆。如果是L5-S1则需要插入一个特制的头部弯曲的有绿色标记的导杆。Joimax按照交通灯的概念设计导杆的插入顺序。第一插绿色标记的导杆,第二插黄色标记的导杆,最后插红色标记的导杆。他们在这里的意义是:

绿色:安全,直径5.0mm。

黄色:注意,直径6.5mm。

红色:警惕,直径7.5mm。

在导杆外沿着导杆逐级放套管向外扩张软组织。套管也根据绿-黄-红的次序逐级加大直径。如果需要额外的局麻,可以拔出黄色套管,用21G或22G的针插入红绿套管之间向小关节注射局麻药。

向小关节注射局麻药插入导杆C型臂下显示

C型臂下显示前部弯曲的导杆放置的位置插入导杆在L5-S1水平的椎间盘突出采用Joimax

特制的前部弯曲的导杆

横切面解剖示意图显示C型臂下显示前部弯曲的导

C型臂下显示前部弯曲的导杆放置的位置

杆放置的位置

第六步:用环锯扩椎间孔(深色代表粗齿,浅色代表细齿)

如图所示,环锯套在套管的外边,套管放在导杆的外边。沿着套管放置环锯,去掉小关节远端增生的骨质,扩大椎间孔。因此,通过环锯切掉部分上关节突扩大椎间孔远端。使用环锯前后用C型臂上下、水平从前后和侧面确定器械和环锯顶端的位置。环锯的最前端不能超过中线!在锯小关节时,可以退出导杆。从水平(侧位)影像显示,环锯的前端保持在正好处于终板的后角。从前后位的影像显示前端正好在脊突的中线,位于重叠的脊突顶端的位置。环锯也根据绿-黄-红的次序逐级加大直径。首先使用绿色环锯,依次使用黄色环锯,最终使用红色环锯。针对椎间孔特别狭窄的病人,Joimax还有小直径(4.0mm)的有蓝色标记的环锯。环锯的锯齿采用特殊设计,当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不会损伤周围的软组织。环锯一旦接触到骨头时,就应该尽快沿着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切割增生的骨质。前进或后退时都要保持顺时针旋转。在这个步骤时保持止痛是最重要的。

导丝-导杆-套管-环锯的关系插入导杆插入套管

C型臂看套管的位置C型臂看套管的位置环锯应该放置的位置

C型臂看环锯的位置C型臂看环锯的位置红线为环锯的警戒线

下一步更换直径大一些的黄色导杆和黄色环锯。在更换导杆和环锯时,一定注意导丝保留在原位。使用黄色环锯时,也遵循上述的方法定位。更换步骤依次是:退出绿色环锯、小心地反时针旋转退出绿色套管、退出绿色导杆;导丝保持在原位不动,然后再放入黄色导杆、放入黄色套管、放入黄色环锯。按照前述的方法用C型臂确定黄色环锯的位置。注意避免刺激或损伤神经根。

用环锯去除部分小关节用旋转手柄卡住环锯环锯顶端不能超过红色警戒线

用环锯去除部分小关节突用环锯去除部分小关节突

环锯不能超过脊突中间线

遵循上述方法更换红色环锯。完成扩大椎间孔的工作。

注意:如果病人椎间孔大,导杆和套管有可能滑过中线刺激或损伤神经根。

第七步:放置工作套管

扩完椎间孔后,取出环锯,沿着红色导杆放置工作套管。Joimax设计有多种样式的工作套管,以满足不同医生的特殊需要。标准配置提供的是最常用的工作套管,所有工作套管的外径都一样是7.5 mm。确定放好工作套管以后,取出导丝和红色导杆。用C型臂确定工作套管放置的位置。正确的位置应该是放在神经根下方,椎间盘水平,顶端正好在中线,开口朝向突出的髓核。

工作套管示意图沿着套管放置工作套管用蓝垫锤敲击工作套管

用C型臂从侧面和前后位影像确定工作套管的位置工作套管顶端所在的位置

独特设计的套管顶端可以满足人体各种情况保护神经根免遭损伤独特设计的套管顶端可以保护神经根免遭

损伤

沿着工作套管放置手术器械或椎间孔镜

第八步:放置椎间孔镜

连接椎间孔镜到光源和摄像机。打开光源,调节白平衡,达到最佳彩色效果。把椎间孔镜放入工作套管。调节合适的水流量和压力对取得良好效果很重要。插入椎间孔镜后可以看到各种组织结构。由于髓核染色,可以清楚地区别突出的髓核、神经根和硬脊膜。

如果病人有中央椎管狭窄,Joimax有独特设计的专用手术器械和方法可以解决椎管狭窄。

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和硬膜囊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和神经根

第九步:摘除突出的髓核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病人必须保持清醒和配合。Joimax是专业的脊柱微创器械和设备制造企业,有完整的椎间盘摘除器械,如神经探子、神经钩、神经提拉器、抓钳、咬钳、打孔器、切割器等。这些器械都可以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操作。如果突出的髓核比较大,也可以不用通过椎间孔镜,用大号的髓核钳通过工作套管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

全部摘完突出的髓核后,通过椎间孔镜可以清楚地看到神经根。转动工作套管观看周围组织检查是否还有游离的髓核碎片。

摘除髓核示意图C型臂下显示椎间孔镜下看到

椎间孔镜下看到摘取髓核碎片摘除的髓核碎片手术后神经根清晰可见

第十步:应用双极射频

采用独特设计的可伸屈和转向的射频双极电极可以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达到工作区域用于止血、消融髓核、以及通过组织收缩的作用封闭纤维环直径3 mm以下的裂口。

双极射频电极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独特设计的双极射频电极工作原理双极射频电极汽化髓核组织

双极射频电极作用于纤维环双极射频电极收缩突出的髓核双极射频电极小关节囊止血

C型臂下看双极射频电极顶端双极外侧向双极内侧向双极

第十一步:治疗椎管狭窄

Joimax具有一整套有著名脊柱外科医生发明的、专利

的、独特设计的治疗椎间孔狭窄和椎管狭窄的手术器

械。可以有效地去除骨质增生,消除压迫症状。

独特设计的治疗椎管狭窄的专用工具套装

1.镜下骨凿

2.镜下钝圆形神经剥离子

3.长镜下尖锥

4.短镜下尖锥

5.Endo环锯的手柄

6.工作套管

7.神经剥离子手柄

8.神经探棒

独特设计的专门用于治疗椎管狭窄的

环锯椎间孔镜下观看环锯左侧显示标配的环锯可以去除外侧骨质增生。

右侧显示独特设计的Endo环锯可以去除造成椎管狭窄

的骨质增生。

第十二步(此步为德国医生Michael Roberts等人所用):轻刮终板

用特制的刮匙轻轻刮破终板造成适度出

血终板出血造成局部炎性反应刺激血管和

组织增生有利纤维环恢复

手术后终板和纤维环恢复

第十三步:冲洗和缝合伤口

手术完成后用含有抗菌素的生理盐水冲洗椎间盘创面。然后拔出工作套管,缝合伤口。手术结果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案例护理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案例护理 案例介绍: 基本情况:患者吴秀芬,女,62岁,诊断:1左侧腕管综合征。入院日期:2016-06-21。主诉:左手拇指、食中环指疼痛五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五个多月前在干活后出现在手拇指及食中环指胀痛,开始未重视,后疼痛逐渐加重,以夜间明显,伴拇指及食中环指无力,屈伸患指时出现弹响伴疼痛明显,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患者无头昏,头晕、头痛等不适,饮食好,大注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病史,14年前摔伤致右腕部骨折,无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T 36.3℃P78次/分R20次/分BP 150/96mmHg 患者神志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胸廓无畸形,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音正常,心率78次/分,律齐。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及神经查体无特殊。 专科检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半皮肤感觉迟钝,大鱼际肌萎缩,左拇指对指功能减退,肌力减弱,左腕部压痛,屈腕后左拇指及食中环指疼痛加重;左拇指、食中环指远侧掌横纹处可扪及黄豆大小的痛性结节,屈伸患指有弹拨感。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肌电图提示:左侧正中神经腕部受压之电生理表现。 情景一:入院时患者的护理: 患者步行入院,由责任护士陪同进入病房,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入院评估,收集病史,抽血检验血型、血常规、PCG、血生化,做好入院宣教。 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与疼痛、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疼痛:与疾病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腕管综合征相关知识有关

探讨掌心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

探讨掌心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 发表时间:2019-04-09T10:04:57.1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4期作者:俞俊兴李向荣杜翚贾学峰秦军周翔胡刚 [导读] 通过掌心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出血量少,安全方便,创伤小,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江苏省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探究掌心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应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为了进行本次研究,我院对相关患者进行了疾病确诊,并且确保所有患者都是患有腕管综合征的病人,并且都通过相关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一共选择了12例患有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主要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通过常规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而观察组通过掌心小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由此可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前术后握力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而且术前术后的握力变化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结论:掌心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应用过程中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研究。 【关键词】掌心小切口;腕管综合征;手术方式;治疗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215-01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患有腕管综合征疾病的患者也不断增多[1]。在临床上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哪种方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2]。因此不断减少并发症,简化手术方式,是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其中通过纵向长心小切口治疗,能够有效的减手术复杂程度,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本次研究针对掌心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应用过程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我院一共选择了12例患有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并且还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人。其中单侧9例9腕,双侧3例6腕,双侧均为女性。 1.2 方法 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的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主要采用纵向掌心小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针对单侧患者来说,主要在臂丛麻醉,部分局麻下进行组织麻醉,针对双侧患者来说,要进行分次手术,不同的手术间隔时间为一个月,主要是将患者的拇指进行充分外展之后,在腕横纹处2cm,大鱼际纹旁开0.3cm的位置进行接口,并且保证切口长度在2.0-3.0cm之内[4]。在对患者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切开之后,要队长建模进行中形切开将腕横韧带充分暴露出来,并且要对患者手掌的正中神经以及返支保护好,对患处神经进行治疗,并且将腕横韧带偏向尺侧进行切断,避免损伤正中神经返支。最后通过自动气囊止血带帮助患者进行彻底止血,最后放入引流条,缝合切口,患者术后三天之后要对患者进行第三美松药物治疗,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每日一次能够减少患者水肿的情况,同时给予基础的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通过石膏或者支具进行外部固定,在两天后可以将引流条拔出,并且等患者情况好转,可以进行一定的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前术后握力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或是SPSS19.0软件进行检验本次涉及数据,计量相关的资料所使用的工具为(),并且进行t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行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可以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3.讨论 通过纵向掌心小切口的方式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十分有效的临床效果,其中通过该种手术方式,能够保证切口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并且要顺着掌纹的方向进行切开,切口一般在腕横纹2cm处,长度一般在2.0-3.0cm之间。主要的手术部位是在正中神经及其分支之间的区

外科缝合的基本方法遇(带图)

外科缝合的基本方法遇 外科缝合的基本方法敷衍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缝合步骤 (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常见缝合方法简介: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1)、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

创口缝合。单纯间断缝合(2)、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3)、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 移植时的缝合。连续锁边缝合法(4)、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外科手术缝合法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 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⑴、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⑵、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 ⑶、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法 ⑷、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两种8字缝合法 ⑸、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2. 内翻缝合法: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⑵、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何尔斯得(Halsted)缝合法,多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⑶、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又称库兴氏( Cushing )缝合法,如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 ⑷。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康乃尔( Connells)缝合法,如胃肠道全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全层内翻缝合法 ⑸、荷包缝合法:在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心内翻包埋,表面光滑,有利于愈合。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荷包缝合 ⑹、半荷包缝合法:常用于十二指肠残角部、胃残端角部的包埋内翻等。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12-12-21T14:56:51.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云鸿王小青[导读] 腕管综合征也称腕正中神经挤压征,系指骨、肌肉、韧带、筋膜等形成管道或间隙受压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缺血 云鸿王小青(包头市蒙中医院外三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5-0112-02 【摘要】目的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来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6例通过1年随访治愈率100%。【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病因症状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也称腕正中神经挤压征,系指骨、肌肉、韧带、筋膜等形成管道或间隙受压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缺血,而产生的以手指感觉异常为特殊的一种征候群。本征群临床上并非少见,多发生于经掌用手抓握、揉搓劳动的中年妇女,以右侧多见,也可有双侧同时发病。腕管是腕部的一个骨纤维管道,由掌侧的腕横韧带和背侧八块腕骨9条肌腱。1条正中神经排列紧密构成,正中神经及屈指肌腱都通过此管道。正中神经出腕管后发出分支,支配大鱼际肌,拇对掌肌,拇收肌和1.2蚓状肌还发出分支支配掌桡侧拇、食、中三指半掌面。以及这些手指运侧指关节指尖背侧。如此,腕管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狭窄时则可使正中神经受压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以女性多见,为男性4-6倍、30-60岁其中有些可能因腕关节病,关节炎或屈指肌腱腱鞘炎,腕横韧带肥厚桡骨下腱鞘囊肿,脂肪瘤等局部病变所致。另一些则可由于更年期、妊娠、哺乳肢端肥大症或甲状腺机能障碍等内分泌改变,如糖尿病以及慢性劳损而致腕横韧带、腕骨等正中神经周围的纤维骨组织退变增生的结果。减少腕管的容积引起正中神经受压。上述这些改变可造成腕管相对狭窄而至正中神经受压。 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6例多为女性,占男性的6倍,平均年龄48岁,其中骨性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15例,腕横韧带肥厚12例,更年期10例,甲状腺机能障碍6例,慢性劳损5例。 1.2治疗方法 1. 2.1非手术治疗:本组对甲状腺机能障碍及糖尿病病例均采取保守治疗,给以外固位制动休息,口服神经营养药物,以及局部封闭治疗。随访半年内缓解率25%、复发率90%以上。 1.2.2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病人仰卧位,臀丛麻醉后,上止血带,于大鱼际尺侧5-6cm做平行于鱼际纹的切口,向近端做“S”形延伸过腕关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掌侧韧带及其下的掌长肌腱,切开腕掌侧韧带,牵开掌长肌腱,正中神经及指屈肌腱。正中神经稍偏向桡侧,紧贴于腕横韧带,沿腕横韧带尺侧缘将其切开。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回返支。向远侧直切至掌浅弓周围脂肪,向近侧切际前臂筋膜的远侧部,仔细钝性分离正中神经,检查正中神经受压情况,神经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屈肌腱鞘增厚的情况,有无软组织肿物及骨性凸起,有无迷走神经肌腱等。 正中神经受压后,近端常菱形膨大,受压段苍白细硬,周围有瘢痕,应松解粘连,切除增厚滑膜,切除肿物。一般不做神经内松解术。如果伴有肌腱萎缩,感觉异常,可在显微镜下做神经松解术。用纤维手术刀或剪刀纵形切开病变神经断的神经外膜,潜行分离,牵开外膜显露神经束,沿神经束分离束间瘢痕,使神经束完全得以松解。切口部加压包扎,三角巾悬吊。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手指和腕关节,12-14天切口拆线。 手术中注意事项:1.皮肤切开切口时,切口不应成直角或一走腕掌侧皮纹。2.不要损伤正中神经掌浅支。万一切断、不要缝合修补、只需在起点切断即可。 正中神经运动支支配鱼际肌其走行变异较大,常见有: 1.约50%的近支于腕管远端桡侧起于正中神经桡侧掌面,弯向桡侧并向上在拇短屈肌和拇短展肌之间进入鱼际肌群。 2.约30%的运动支在腕管内起于正中神经前面,它于正中神经一起通过腕管钩绕屈肌支持带的远端,在拇短屈肌和拇短展肌之间进入鱼际肌群。 3.约20%的运动支起向腕管内正中神经前面,向桡侧穿过屈肌支持带在拇屈肌和拇短展肌之间进入鱼际肌群。 4.少见的变异:运动支起自正中神经尺侧缘,在腕管内横过正中神经然后钩屈肌支持带的远端进入鱼际肌群,有的则穿过屈肌支持带并位于其浅表面,罕见多个运动支,正中神经高位分支。当手术需要显露正中神经运动支时,上述所有的变异都应考虑到,如果正中神经的尺侧打开腕管,除运动支也位于正中神经尺侧的情况外,运动支应受到保护,非常罕见运动支变异的患者,通常都有较大的掌短肌,手术时要特别注意。 【结果】本组对46例手术患者通过1年随访,治愈率达百分之百, 手指功能活动自如, 伸屈腕功能正常, 末稍血运及感觉正常,部分肌肉萎缩病例肌张力明显增加。 【讨论】腕管综合征主要症状为患手桡侧手掌和三个半手指疼痛、麻木手指运动无力及血管神经营养障碍的表现。轻者仅在夜间或持续用手劳动后出现手指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用手挤压按摩时症状减轻,但运动障碍不明显,或者个别只在劳动时有手指精细动作不灵活的感觉。重例则手指刺痛麻木较持续而剧烈,有时疼痛且可向前臂乃至上臂、肩部放射症状明显时,注意保持腕关节及手指功能的休息,减少运动,症状减轻时,可练习腕伸屈及前臂翻转活动,防止废用性萎缩粘连。夜间或用手工作时尤重,甚而影响睡眠及劳动。体检时常可见患手的示指,中指感觉过敏或减退,皮肤发凉、苍白或发绀、拇指外展和对掌运动无力等、某些病程较长者尚可显示大鱼际肌萎缩。拇短展肌、拇对掌肌肌力减弱。本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作以下几种试验如出现或加剧患例手指刺痛及麻木等异感时都为阳性,对本病诊断提供帮助。

《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图解》

《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图解》版

————————————————————————————————作者:————————————————————————————————日期: 2

《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图解》2012版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⑴、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⑵、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⑶、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 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一、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二、外科缝合法分类(6类10种缝合法) 1、单纯间断缝合法 ①一针一线缝合:用于缝合皮肤、筋膜、皮下组织、胃肠道。 ②8字缝合:分为外8字、内8字;两针交叉的间断缝合,适用于腱膜、肌腱和张力较大的组织及创面上较大出血点的缝合止血。 2、单纯连续缝合法 ①单纯连续缝合:缝线顺着伤口连续缝合,用于腹膜、大的裂口缝合 ②连续锁边缝合:连续缝合过程中每缝合一针均将线绕过针尖部的缝合,呈锁边拉紧。用于胃肠吻合、甲状腺切除后伤缘缝合,起对合及止血作用。 3、间断外翻缝合:缝合后使创缘外翻,用于皮肤、血管、输尿管吻合 ①横褥式缝合 ②直褥式缝合 4、连续外翻缝合:用于血管吻合。 5、间断内翻缝合:缝合后创缘呈内翻对合。 6、连续内翻缝合:从一切缘外面选针,同侧内面出针,越至对侧从外面进针,内面出针;一般用于胃肠吻合 ①连续内翻 ②荷包缝合

外科手术打结缝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誅兽医临床 1打结技术 单手打结法通常用左手操作,即线结在右手配合下由左手单独完成打结操作的全过程。用右手操作亦可。双手打结法由双手操作完成,结扣较牢固,多用于间断缝合的打结。外科结打结法用打平结的方法绕好第1道结,随即右手食指由结圈内挑过右手拇指与中指所持缝线并拉紧,则成为绕2圈的结扣,再打好第2道平结并且拉紧即可。器械打结当线头短、徒手打结不便或深部组织缝合结扎时,可用止血钳或外科镊子操作结系。 2缝合技术 间断缝合法包括结节缝合是缝合中最基本常用的缝合形式,由多数单独缝线分别穿过两侧创缘而后打结,缝合时将所有的缝线以等距离穿过两侧创缘,针孔与创缘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每针缝线之间的距离也应相等,所有线结放于创缘的一侧。结节缝合常用于皮肤、肌肉、腱膜及筋膜等组织:减张缝合当伤口附近组织张力很大时,采用减张缝合以免缝线勒豁创缘。常与结节缝合配合使用,即在结节缝合的基础上,在距创缘较远的距离上(约2~4厘米),用较粗的缝线,用褥式缝合的方法,把纱布卷或纽扣系于创缘的两侧,以支持其张力。“8”字型缝合应用于由数层组织构成的深部创伤。能使两侧创缘较好的对合,避免形成死腔而影响愈合。钮孔式缝合(褥缝合)用于张力大的组织及某些内脏组织,缝合时由创缘一侧穿针由对侧创缘穿出,再于创伤平行至一定距离,穿针至对侧,为了减轻其张力可在创缘两侧放置纽扣、纱布卷或胶皮管,以免因张力过大而勒伤。 连续缝合是用1根较长的线连续不断将伤口缝完,此种方法操作方便,速度快,节约时间和缝线;螺旋式缝合是用1根长线从伤口一端开始先缝1针并打结固定,然后连续的使每针皆与伤口垂直的刺入至对侧,以此螺旋形式把整个伤口全部缝合。缝合最后1针时,将缝线的游离线头留在入针侧,以便与带针的线端打结;锁扣式缝合先在切口一端缝合第1针,并打结,然后以锁衣服扣孔的形式缝合整个切口,最后用镊子或止血钳,调整缝线并拉紧,使交纽的线均位于切口的一侧;褥缝合实际上是连续的水平纽扣状缝合,缝合时穿第1针后打结,然后与创口平行取适当位置穿入第2针,至对侧如此反复,缝合整个切口,使创口两侧缝线平行于切口,常用于肌肉、腱膜、筋膜、子宫、舌等组织的缝合。 胃肠缝合包括伦贝特氏缝合法即垂直内翻缝合。针在创缘一侧,距创缘0.3~0.5厘米处通过浆膜与肌层刺入缝针,在距创缘0.1~0.2厘米处拔出针,再由对侧创缘以相同距离同样方法刺入和刺出缝针,此时创缘的浆膜面向内翻,并互相紧密结合,并把第1层缝合包埋起来。每针距离为0.3~0.5厘米,库兴氏缝合法即水平内翻缝合。进针深度、方法与前法相同。但进针方向是沿着创缘两侧水平方向进行定位缝合与袋口缝合,定位缝合是结节缝合的特殊应用。用于较大创口及形状不规则创口的缝合。它可使整个创缘对合整齐,避免一侧创缘缝合结束后形成皱折。袋口缝合是连续缝合的特殊应用。常用于封闭孔、洞、盲端及控制肛门的大小。 3注意事项 结扎时,线头必须向两方平均正确拉紧,使之形成平稳的第1道单结,用同样方法再打第2道结。 结扎较大的蒂部或张力大的组织,打好第1道结后,由助手用止血钳夹住线结部,而后打第2道结,以防滑脱。 用肠线打结时,要留置较长线头(约4~5毫米),以免受组织液浸泡后线头变粗缩短而滑脱。否则必须打三叠结以求牢固。 一般情况下,尽可能用手打结,以求牢固。当线头过短,在伤口深处,缝线太滑时,可用止血钳打结。 结扎后线头残留的长度要适宜,留的过短易于滑脱,留的过长,则成异物在组织中造成刺激。残留线头的长短,应决定于线的粗细、组织的张力等条件而定。一般丝线留2~3毫米,肠线留4~5毫米,细线短些,粗线要长些。张力小的组织留短些,张力大的组织留长些。 单层缝合缝钱需穿过创底,以免创底留有死腔。 针刺入孔与穿出孔应距创缘相等、对称。皮肤切口缝合时,距创缘约为1~2厘米,肌肉缝合为1.5~2.0厘米,浆膜、黏膜约为0.2~0.5厘米。 外科手术打结缝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于婷婷(黑龙江省通河县畜牧总站150900) 觼訌訙訝 养殖技术顾问2011.7

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腕管综合征患者而言,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标签: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复方倍他米松 本次研究选取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符合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21±8.54)岁;患病时间3个月~2年,平均患病时间(10.56± 2.37)个月;临床分型:重度8例,中度13例,轻度9例;5例患者双手发病,15例患者右手发病,10例患者左手发病;肌电图结果:7例患者潜伏期超过10 ms,14例患者潜伏期超过4.5 ms,9例患者潜伏期在1~2 ms;2例患者不能完成拇指对掌动作,11例患者大鱼际肌萎缩,17例患者大鱼际肌力减退;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4.46±9.74)岁;患病时间2个月~2年,平均患病时间(10.17±2.58)个月;临床分型:重度9例,中度10例,轻度11例;6例患者双手发病,10例患者右手发病,14例患者左手发病;肌电图结果:5例患者潜伏期超过10 ms,17例患者潜伏期超过4.5 ms,8例患者潜伏期在1~2 ms;1例患者不能完成拇指对掌动作,15例患者大鱼际肌萎缩,14例患者大鱼际肌力减退。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临床分型等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3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口服10 mg/d的地巴唑、维生素B6、维生素B1以及0.5 mg的甲钴胺,3次/d。在1.5 ml 的0.5%布比卡因中加入7mg的复方倍他米松,调成2.5 ml的混合液,在腕管内注射,1次/月,连续治疗3个月。对于麻痛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可以同时使用非甾体类镇痛药物[1]。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 【手术步骤】 1.切口: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相同(图1)。 2.分离疝囊:将腹内斜肌向上拉开,于精索和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可见腹壁薄弱处的腹横筋膜向外膨出(图1)。分离精索(图2),用纱布条将其拉开,可以发现自腹股沟管后壁膨出的灰白色、半球形疝囊(图2)。若疝囊很小,仅为一膨出,不必切除疝囊,可用镊子将膨出的腹筋膜向腹内翻转(图3),用7号线将腹横筋膜间断折叠缝合(图4)。缝合时注意勿伤及膀胱、小肠和腹壁下动、静脉。修补以后不应再有膨出。 3.底部较宽的直疝:如图5所示,将疝囊提起,切开腹横筋膜和疝囊(图6),剥离疝囊。于疝囊的内侧常可发现膀胱,外侧可见腹壁下动、静脉,将膀胱自疝囊上分离下来(图7)。用左手示指伸入疝囊作导引,于疝囊颈部将疝囊切除(图8),用小止血钳将颈部边缘夹住,用4号线间断褥式或连续缝合颈部的腹横筋膜和腹膜(图9)。 4.有时腹股沟直疝形似一憩室,有一较窄的囊颈(图10)。分离疝囊时需注意勿伤及膀胱和腹壁下动、静脉。切断颈部,用4号线荷包缝合或贯穿缝合结扎颈部,并缝合腹横筋膜。 5.有时于腹壁下动静脉的内、外各有一疝囊突出,形似裤裆状(图11),直、斜疝同时存在。将内侧的疝囊拉到腹壁下动静脉的外侧,成为单一的疝囊(图12),然后行疝补术。 6.修补直疝:直疝时腹沟管后壁一般缺损较大,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修补: (1)如图13、14所示,用以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法、Halsted法等同样适用于直疝的修补,具体方法请参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很大,联合腱萎缩不能缝合时,可将腹直肌鞘前层作一半形切口,然后将其向外下翻转,在精索深面,用7号线将腹直肌鞘前层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图15)。也可取大腿阔筋膜修补腹股沟管后壁。 (3)Mcvay修补法:适用于巨大型疝和复发性疝。将联合腱向上内侧拉开,精索向下外牵开,分离腹横筋膜(图16),内到陷窝韧带,外至髂外动、静脉(图17)。然后隔腹横筋膜摸到耻骨上支,沿耻骨支滑行剥离,可以显露出耻骨梳韧带。沿耻骨梳韧带向外滑行扪到髂外血管以后用手指保护,用7号线自耻骨梳韧带的最外侧开始,根据韧带的长短,将腹横肌腱膜连同腹横筋膜和耻骨梳韧带缝3~5针(图18),最后,针应缝合到耻骨结节附近的骨膜上(图18)。再将腹横肌腱膜连同腹横筋膜和陷窝韧带缝合(图19、20)。缝合精索上方,使精索的出口松紧合适(图21),用7号线将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作间断缝合。然后将腹外斜肌腱膜的上叶和腹股沟韧带缝合,下叶再和上叶重叠缝合,将精索置于上、下叶之间。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外科手术(止血、缝合、打结和绷带技术(图))教学文案

外科手术(止血、缝合、打结和绷带技术(图)) 一、止血法 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径路。找不到血管径路时,可用填塞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 2·填塞压迫止血法由于创道深,一时难以找到血管断端时,常以灭菌纱布块、毛巾或纱布包裹脱脂棉,填塞于伤口内,必要时再加压迫绷带包扎,或将伤口缝合1。2针,以固定填塞物。 3·钳压止血法用止血钳夹住出血血管断端,保留数分钟,或捻转止血钳将血管断端绞成束状,即可止血。必要时,将止血钳暂时留在伤部并固定。 4.止血带止血法多用于四肢、尾部及阴茎等处。止血带应是富有弹性的橡皮管或橡皮带,必要时也可用绳索、绷带代替。止血带应装在伤口上方。装置前应垫上棉花或纱布,以使结扎部受到均匀压迫。装置时应徐徐收紧,至伤口不流血为度。缠止血带要松紧适当,装着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不得超过2—3h。松开止血带时,宜用多次‘‘松、紧、松、紧’’的办法,不得一次松开(图65)。 5.结扎止血法即先以止血钳夹住血管断端,然后以丝线结扎。此法止血效果可靠,故又称彻底止血法。其方法有两种: (1)单纯结扎止血法用丝线绕过止血钳所夹住的血管及少量组织而结扎,在打第一道结后,将止血钳松开,然后打第二道结(图66)。 (2)贯穿结扎止血法将结扎线用针穿过所夹组织,但不能穿透血管,然后进行结扎。常用的方法有“8”字形缝合结扎及单纯贯穿结扎两种(图67)。

6.药物止血法。适用于毛细血管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浸以0.1%的肾上腺素溶液或1%。2%的麻黄素溶液,填塞于伤口内,然后以绷带包扎压迫,促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二、打结法。‘ ’ 打结是外科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如能熟练地、准确无误地打结,则能迅速地进行止血缝合。 1.结的种类外科临床上常用的有平结、外科结、三重结(图68)。在打结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错误有假结和滑结。 2.打结的方法常用的有单手打结法(图69)、双手打结法和器械打结法(图70)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最全版)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最全版) 为了推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理念、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推动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对2013年制定的《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予以修订。本次修订在原版本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相关指南,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具体国情,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广泛听取意见,不断修订和完善,于2017-03-18在杭州举行的工作会议上完成全面修订和定稿。现公布如下。 证据级别: 1A: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各个研究具有同质性)。 1B: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2A:2B级别研究的系统评价(各个研究具有同质性)。 2B:前瞻性对照研究(或质量略低的随机对照试验)。 2C:结果性研究(大样本分析,群体数据等)。 3:回顾性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4:病例研究(即无对照组的研究)。 5:专家意见,动物或实验室研究。

推荐级别: A:基于1级证据= 强烈推荐(“标准”,“必须执行”)。 B:基于2级或3级证据,或基于1级证据推论= 推荐(“推荐”;“应该执行”)。 C:基于4级证据,或2级或3级证据推论= 建议(“选择”;“可以执行”)。 D:基于5级证据,或缺乏一致性、或不确定级别的证据= 不做推荐,仅叙述。 本文的证据和推荐级别来源于文献[1-5]。 2.1 麻醉和体位行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建议全身麻醉。病人头低脚高10~15?仰卧位,双臂紧贴身体两侧。主刀医师位于疝的对侧,助手位于患侧或头侧。监视器置于手术台尾侧。 2.2 手术步骤 2.2.1 置入套管脐孔穿刺,建立CO2气腹至12~15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3个套管:脐部10~12 mm套管放置30?腹腔镜作为观察孔,患侧腹直肌外侧平脐水平和对侧腹直肌外侧脐下水平分别置入5 mm套管作为操作孔。直径>10 mm的套管可能会增加戳孔疝的发生率(2B级证据)。双侧疝时两侧的套管可置于对称位置。

外科缝合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剪线的基本方法

外科缝合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剪线的基本方法 缝合的基本步骤 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见图): 1 .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针尖对准进针点借助术者自身腕部和前臂的外旋力量于原位旋转持针器,顺着缝针的弧度将缝针随之刺入皮肤,经组织的深面达对侧相应点穿出缝针的头端部分。 2.夹针可用有齿镊固定于原位,然后,用持针器夹住针体(后1/3弧处)。 3.出针顺针的弧度完全拔出缝针和带出缝线,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常见缝合方法 临床上使用的缝合方法有多种,根据缝合后切口两侧边缘的对合形态分为单纯缝合、内翻缝合和外翻缝合三种。 一.单纯缝合法: 是最基础的缝合方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平行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 1.单纯间断缝合(ordinary interrupted suture) 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剪断线尾.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韧带

的缝合。优点是若一针线结松动或脱落,不影响邻近缝线. 2.单纯连续缝合法(simple continuous suture) 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剪线。用于缝合子宫腹膜等.优点缝合速度快,有止血作用.缺点如缝线某处断裂,全部缝线将会松散,不能达到缝合目的. 3.连续锁边缝合法(continuous blanked suture) 方法同单纯连续缝合,仅是将缝线套入上一针缝线内,多用于缝合腹膜或胃肠道吻

合后壁的全层缝合. 4.8字缝合(间断) 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多用于缝合张力较大的组织,如筋膜,肌腱,韧带.有两种方法.

外科缝合手法图文讲解

缝合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 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缝合的基本步骤 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⑴.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 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岀。 ⑵.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⑶.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 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 1 / 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缝合步骤(1 )进针;(2)拔针;(3)岀针;(4)夹针 缝合的基本原则 ⑴.要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这样看起来美观,更重要的是,受力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致于发生泄漏。 ⑵.注意缝合处的张力。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换言之,切口愈合的 早晚、好坏并不与紧密程度完全成正比,过紧过松均可导致愈合不良。伤口有张力时应进行减张缝合,伤口 如缺损过大,可考虑行转移皮瓣修复或皮片移植。 ⑶.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选择要适宜。无菌切口或污染较轻的伤口在清创和消毒清洗处理后可选用丝 线,已感染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可选用可吸收缝线,血管的吻合应选择相应型号的无损伤针线。 缝合的分类及常用的缝合方法介绍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对患病早期、症状较轻者,可用小夹板等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1~2周,这种方法对于多数患者有效果。封闭方法为:在远侧腕横纹紧靠掌长肌腱(如掌长肌腱缺如就在环指的延长线)尺侧进针,针尖指向中指,针管与皮肤成30°角,缓缓进入腕管约2.5cm。如果引起感觉异常,则需退出针头重新定位。有人调查,封闭3次后,81%的患者有缓解,持续1天至40个月不等,但通常2~4个月后复发。如果第一次封闭后无效,则不能再次封闭。还有人发现,局部封闭的效果和手术疗效密切相关,局部封闭效果好则手术治疗的效果好。须要注意的是,若是患者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类风湿关节炎,则必须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 西医治疗 关于腕管综合征的治疗,目前仍处争论之中。主要争论在二方面:一是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二是开放手术与内窥镜视下手术的适应证与并发症尚无统一的认识。 可在腕管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通常可收到较好效果。但切忌不能将药物注入正中神经内,否则可能因类固醇结晶体积累而产生化学性炎症,反而加重症状。对腕管内腱鞘囊肿、病程长的慢性滑膜炎等可手术切除。如果腕管壁增厚、腕管狭窄可行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 按摩方法 按揉大陵100次,其余经穴和经外奇穴每次选用2-3个,每穴按揉30-50次;推按各反射区1OO次;点按各反射点200次;掐按各全息穴30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以上述穴位为重点,采用按揉拿捏等手法,以腕关节为中心进行治疗。运用手法时可配合冬青油膏或解痉镇痛配等活血化瘀药物,既能加强按摩的治疗效果,又可保护患者的皮肤。治疗结束时要做适当的拔伸牵引,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患者配合下方熏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方药组成:伸筋草、透骨草、红花、防风、荆芥、桂枝、川芎各30克,煎水熏洗患部,每天早晚各正次,每次30分钟。 对于急性期病情较重患者,应将患臂用硬纸板托住,呈功能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松弛压迫,减少运动。患者每天可自行活动手部数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期后,疼痛缓解。嘱患者练习腕伸屈、臂旋转、伸指握拳等,促使肌肉及肌腱的活动,防止废用性萎缩和粘连。患者应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凉,避免用冷水,可经常自行擦热患部。 按摩选穴 经穴和经外奇穴:大陵、内关、外关、阳溪、阳池、列缺、鱼际、劳宫、合谷等。 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肺、颈肩区等。

腹股沟直疝修补术

腹股沟直疝修补术 Repair of DirectInguinal Hernia 腹股沟直疝较斜疝少见,多发于老年人,术后复发率较斜疝高。 【适应症】 易复性和难复性直疝都应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1.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先行控制症状以后手术。 2.术前1周戒烟,训练床上大小便。 3.术前排尿,使膀胱空虚,必要时可置尿管,以免手术误伤膀胱。 4.巨大疝,术前需卧床休息3天,使疝内容物还纳。局部组织疏松,减轻水肿,有利于术后愈合。 5.特殊巨大疝,腹腔脏器有一部分降入疝囊内,突出腹外。若估计手术不能将内容物完全还纳,术前可作气腹,以扩大腹腔。 6.绞窄疝,术前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输液,可给胶体液防止休克,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应在积极准备的前提下,尽早手术。 【麻醉】 可用局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局麻较理想,其优点是: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中可嘱病人增加腹压,以辨别斜疝和直疝。修补前后,嘱病人抬头或抬肩检测腹股沟管后壁的强度和修补效果。 【体位】 平卧位,床脚略抬高。 【手术步骤】 1.切口: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相同(图1)。 2.分离疝囊:将腹内斜肌向上拉开,于精索和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可见腹壁薄弱处的腹横筋膜向外膨出(图1)。分离精索(图2),用纱布条将其拉开,可以发现自腹股沟管后壁膨出的灰白色、半球形疝囊(图2)。若疝囊很小,仅为一膨出,不必切除疝囊,可用镊子将膨出的腹筋膜向腹内翻转(图3),用7号线将腹横筋膜间断折叠缝合(图4)。缝合时注意勿伤及膀胱、小肠和腹壁下动、静脉。修补以后不应再有膨出。 3.底部较宽的直疝:如图5所示,将疝囊提起,切开腹横筋膜和疝囊(图6),剥离疝囊。于疝囊的内侧常可发现膀胱,外侧可见腹壁下动、静脉,将膀胱自疝囊上分离下来(图7)。用左手示指伸入疝囊作导引,于疝囊颈部将疝囊切除(图8),用小止血钳将颈部边缘夹住,用4号线间断褥式或连续缝合颈部的腹横筋膜和腹膜(图9)。 4.有时腹股沟直疝形似一憩室,有一较窄的囊颈(图10)。分离疝囊时需注意勿伤及膀胱和腹壁下动、静脉。切断颈部,用4号线荷包缝合或贯穿缝合结扎颈部,并缝合腹横筋膜。 5.有时于腹壁下动静脉的内、外各有一疝囊突出,形似裤裆状(图11),直、斜疝同时存在。将内侧的疝囊拉到腹壁下动静脉的外侧,成为单一的疝囊(图12),然后行疝补术。 6.修补直疝:直疝时腹沟管后壁一般缺损较大,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修补: (1)如图13、14所示,用以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法、Halsted法等同样适用于直疝的修补,具体方法请参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很大,联合腱萎缩不能缝合时,可将腹直肌鞘前层作一半形切口,然后将其向外下翻转,在精索深面,用7号线将腹直肌鞘前层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图15)。

几种常见的外科缝合方法

几种常见的外科缝合方法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⑴、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⑵、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 ⑶、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法 ⑷、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两种8字缝合法 ⑸、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2.内翻缝合法: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⑵、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何尔斯得(Halsted)缝合法,多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⑶、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又称库兴氏(Cushing)缝合法,如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 ⑷。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康乃尔(Connells)缝合法,如胃肠道全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全层内翻缝合法 ⑸、荷包缝合法:在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心内翻包埋,表面光滑,有利于愈合。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荷包缝合 ⑹、半荷包缝合法:常用于十二指肠残角部、胃残端角部的包埋内翻等。 半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下角包埋) 3.外翻缝合法:使创缘外翻,被缝合或吻合的空腔之内面保持光滑,如血管的缝合或吻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如松驰皮肤的缝合。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 ⑵、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如皮肤缝合。

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手术图谱

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手术原则] 1.充分显露切口上方需在腹壁下动脉处,使疝囊颈充分显露出来。 2.高位结扎疝囊在内环处完全分离出疝囊,这样才消灭腹膜的袋形外突,防止疝的复发。 3.仔细止血沿精索走行的大小出血点要一一结扎止血,防止术后形成血肿,继发感染。 4.加强腹壁主要是利用缝合或修复的方法加强腹壁,特别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力量,减少薄弱环节,这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术前必须仔细选择修复方法;术中应认真操作。 根据腹股沟斜疝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表现,证明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防止疝复发的重要环节在于妥善缝牢内环处的腹横筋膜。腹横筋膜围绕精索形成内环口,并呈漏斗状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变成精索内筋膜。形成腹股沟斜疝后,腹横筋膜则同时围绕着疝囊和精索[图1]。所以,手术修复斜疝时,必须在此漏斗口部纵行切开精索内筋膜,显露疝囊和精索,并将二者分离,然后在内环平面横行切开疝囊,将疝内容物返纳后,闭合腹膜。并要特别注意缝牢腹横筋膜。除婴幼儿外,还需将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进一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修复手术中显露内环的途径有三种:一是要腹股沟部,二是经腹腔,三是经腹膜前。临床上常使用两种方法[图2]。 [手术方法的选择] 修复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很多,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疝囊大小、病程长短、有无复发等具体情况来选择。常用的手术方法和操作特点如表26-1:

表26-1 腹股沟斜疝各类手术方法和操作特点 除此以外,在选择和施行手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成人的腹外疝修复术,除有嵌顿或绞窄者应紧急手术外,均宜择期手术。 2.成人并发腹内压力增高的疾病(如腹水、尿潴留、严重的慢性咳嗽等)或其它全身性严重疾病(如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以及妊娠早期和后期,均不宜手术治疗。 3.小儿的腹股沟斜疝很多可以随年龄增长而自愈。婴幼儿因先天性腹膜鞘突未闭而发生的斜疝,约有40%在生后6个月左右可以自愈,约有60%至2岁时自愈。因此,直径在2cm以内的较小疝囊,均适于在1~2岁以后施行手术。 4.未嵌顿的斜疝同时患有局部皮肤疾病时,应等皮肤病治愈后手术。 [术后准备] 1.明确诊断是斜疝还是直疝,或是二者并存,是否滑疝,有无嵌顿或绞窄等。 2.详尽了解肠梗阻、脱水、休克等的严重程度以及全身并发哪种严重疾病,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术前排空膀胱。 [麻醉] 成人用硬膜外麻醉;小儿可用氯胺酮麻醉或骶管麻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