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十章(2)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十章(2)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突破】 1、分别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和周围的环境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

件等。 【教学过程】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 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2、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区。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3、引导: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4、南北极气温比较图。 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102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书: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 5、引导: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图10.3和图10.4,

第十章 直流电源答案

科目:模拟电子技术 题型:填空题 章节:第十章 直流电源 难度:全部 ----------------------------------------------------------------------- 1. 稳压电路的主要作用是 稳定输出电压 。 2. 在直流电源中,在变压器副边电压相同的条件下,若希望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较小,而输出直流电压较高,则应采用 倍压 整流电路。 3. 在直流电源中,负载电流若为200mA ,则宜采用 电容 滤波电路。 4. 在负载电流较小的电子设备中,为了得到稳定的但不需要调节的直流输出电压,则可采用 硅稳压或硅二极管 稳压电路或集成稳压电路。 5. 为了适应电网电压和负载电流变化较大的情况,且要求输出电压可以调节,则可采用 串联 晶体管稳压电路或可调的集成稳压器电路。 6. 在电容滤波和电感滤波二者之中, 电感 滤波选用大电流负载。 7. 在电容滤波和电感滤波二者之中, 电容 滤波的直流输出电压高。 8.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调整管处于 放大 工作状态。 9.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若要求输出电压为18V ,调整管压降为6V ,整流电路采用电容滤波,则电源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应为 20 V 。 10.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副边电压是U 2,则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U 0 = 0.9 U 2 。 1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副边电压是U 2,加入电容滤波器后,则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U 0 = 1.2U 2 。 12. 小功率直流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 整流 、滤波、稳压四部分组成。 13. 直流电源能将电量变为直流电量,实质上是一种 能量 转换电路。 14.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相比,在变压器次级电压相同条件下, 桥式整流 电路的输出电压平均值高了一倍。 15. 若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为U 2,每个整流管的反向峰值电压记作U RM ,则半波整流电路的U RM = 22U 。 16. 若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为U 2,每个整流管的反向峰值电压记作U RM ,则桥式整流电路的U RM = 22U 。 17. 串联反馈式稳定压电路主要包括 调整电路 、取样电路、比较放大和基准电路四个部分。 18. 串联反馈式稳定压电路主要包括调整电路、 取样电路 、比较放大和基准电路四个部分。 19. 串联反馈式稳定压电路主要包括调整电路、取样电路、 比较放大 和基准电路四个部分。 20. 串联反馈式稳定压电路中,取样电路一般由电阻接成 串联 形式来实现。 题型:选择题 章节:第十章 直流电源 难度:全部 ----------------------------------------------------------------------- 1. 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 B 。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陈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极地地区两幅图的内容为中心,将教材文字内容逐一落实到图上,将两幅图的各个自然要素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课前准备:自主预习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结合练习册知识结构题,地图册)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地球仪。 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往北走最终会分别到达什么地方? 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辨别:地球最南端、地球最北端;南极、北极;南极洲、北冰洋;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小结板书:第十章极地地区 [讲授新课] 假设提问:同学们,假如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呢? 探讨小结: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列举(教师注意启发或提示)交流后,教师评价概括大家的意见: 首先,需要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其次,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三,需要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 第四,需要了解科学家考察的原因所在。 第五,需要了解在科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2图10.1“南极地区”和P93图10.2“北极地区”

第十一章机械波作业答案

第十一章机械波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选择题 [ C ]1. 一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2 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的振动方程 为 (A) ) 2 1 ( cos 50 .0π π+ =t y, (SI). (B)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 (SI). (C)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 (SI). (D) ) 2 1 4 1 ( cos 50 .0π π+ =t y,(SI). 提示:设O点的振动方程为 O0 ()cos() y t A tω? =+。由图知,当t=2s时,O点的 [ B ]2. 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时刻的 波形图,BC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P点反射,则 反射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为 提示: 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入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下;而BC为波密介 质反射面,故在P点反射波存在“半波

损失”,即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上,又P 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B 。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提示:由图可知,P 点的振动在t=0 时的状态为: [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 B ]5.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ωS A O ′ ω S A O ′ ω A O ′ ω S A O ′ (A) (B)(C)(D) S

模电综合复习第10章直流稳压电源精品文档9页

第10章 直流稳压电源 测试题 班 学号 姓名: 得分: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若要求输出电压V U o 9=,则应选用的三端稳压器为( )。 (A )W7809 (B )W7909 (C )W7912 (D )W7812 2.若要求输出电压V U o 18-=,则应选用的三端稳压器为( )。 (A )W7812 (B )W7818 (C )W7912 (D )W7918 3.直流稳压电源滤波电路中,滤波电路应选用( )滤波器。 (A )高通 (B )低通 (C )带通 (D )带阻 4.若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变压器副边电压为有效值为10V ,则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平均值)(AV O U 可能的数值为( )。 (A )4.5V (B )9V (C )12V (D )14V 5.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 )。 (A )变为半波整流 (B )并接在整流输出两端的电容C 将 过压击穿 (C )输出电压约为2U D (D )整流管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6.关于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带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的放大环节放大的是( )。 (A )基准电压 (B )取样电压 (C )取样电压与滤波电路输出电压之差 (D )基准电压与取样电压之 差 7.集成三端稳压器CW7815的输出电压为( )。

(A)V 15(B)V 15 -(C)V5(D)V5 -8.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40V,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A)20V (B)40V (C)56.6V (D)80V 9.用一只直流电压表测量一只接在电路中的稳压二极管的电压,读数只有0.7伏,这表明该稳压管()。 (A)工作正常(B)接反(C)已经击穿(D)无法判断 10.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A)将交流变为直流(B)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 (C)将高频变为低频(D)将高压变为低压 11.若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变压器副边电压为有效值为10V,则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AV)可能的数值为()。 (A)14V (B)12V (C)9V (D)4.5V 12.两个稳压二极管,稳压值分别为7V和9V,将它们组成如图所示电路,设输 入电压 U 1值是20V,则输出电压 U =()。 (A)20V (B)7V (C)9V (D)16V 13稳压电源电路中,整流的目的是()。 (A)将交流变为直流(B)将高频变为低频 (C)将正弦波变为方波(D)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 14.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若要求输出电压为18V,调整管压降为6V,整流电路采用电容滤波,则电源变压器次级电压有效值应为

第十一章 机械波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 C]1. 一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2 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的振动方程为 (A) )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B)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C)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D) ) 2 1 4 1 ( cos 50 .0π π+ =t y,(SI). 提示:设O点的振动方程为 O0 ()cos() y t A tω? =+。由图知,当t=2s时,O点的振动状 [ B ]2. 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时刻的波形 图,BC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P点反射,则反射波在t时 刻的波形图为 提示: 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入射波在P点的振 动方向向下;而BC为波密介质反射面,故 在P点反射波存在“半波损失”,即反射波 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P点的振动 方向向上,又P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B。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 B ]5.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提示:根据驻波的特点判断。 [ C ]6. 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I 1 / I 2 = 4,则两列波的 振幅之比是 (A) A 1 / A 2 = 16. (B) A 1 / A 2 = 4. (C) A 1 / A 2 = 2. (D) A 1 / A 2 = 1 /4. 二. 填空题 1. 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若一媒质质元在t 时刻的总机械能是10 J ,则在 (t + 2. 一列强度为I 的平面简谐波通过一面积为S 的平面,波速u 与该平面的法线0n 的夹 角为θ,则通过该平面的能流是cos IS θ。 ωS A O ′ ω S A O ′ ω A O ′ ω S A O ′ (A) (B)(C)(D) S

ch10组合变形

第十章 组合变形 10-2 图a 所示板件,b =20mm , =5mm ,载荷F = 12 kN ,许用应力[] = 100 MPa , 试求板边切口的允许深度x 。 题10-2图 解:在切口处切取左半段为研究对象(图b ),该处横截面上的轴力与弯矩分别为 F F =N )(a b F M -= (a) 显然, 2 22x b x b a -=-= (b) 将式(b)代入式(a),得 2 Fx M = 切口段处于弯拉组合受力状态,该处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为 2 2N max 432(2a)6 22a Fx a F Fx a F W M A F δδδδσ+ =+=+= 根据强度要求,在极限情况下, ][4322 σδδ=+a Fx a F 将式(b)与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得 01039.61277.042=?+--x x 由此得切口的允许深度为 m m 20.5=x

10-3 图示矩形截面钢杆,用应变片测得上、下表面的纵向正应变分别为a ε=×10 -3 与b ε=×10-3 ,材料的弹性模量E =210GPa 。试绘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图,并求拉力F 及其偏心距e 的数值。 题10-3图 解:1.求a σ和b σ 截面的上、下边缘处均处于单向受力状态,故有 MPa 84Pa 104.010210 MPa 210Pa 100.1102103 9 39=???===???==--b b a a E εσE εσ 偏心拉伸问题,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变化,据此即可绘出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图,如图10-3所示。 图10-3 2.求F 和e 将F 平移至杆轴线,得 Fe M F F ==,N 于是有 a z a E εW Fe A F σ=+= E εW Fe A F σz b =-= 代入相关数据后,上述方程分别成为 26250240=+Fe F 10500240=-Fe F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材分析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说明 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在进行《极地地区》的教学中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突出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强调极地地区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认识地区”的内容标准,本单元需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材结构、教法分析 本章内容分为“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三个标题,文中贯穿始末的主线是寒冷。寒冷是由于两极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都成了冰雪覆盖的地区,也因而造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等。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要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列表对比两极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列表如下: 教学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区(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说出两极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能力目标: 1 学会根据要求对资料进行筛选、归纳、汇总。 2 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两极自然环境的了解,增强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 教学过程: 引入:(略) 新课 一、读图确定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极地地图比较特殊,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 通过学生的找图、描图(描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读图、回答问题等来确定北极和南极的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图的中心点是什么? 2)以北极(或南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是什么线? 3)以北极(或南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圆圈是什么线? 读北极图: 1)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北极圈) 2)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洋? 3)北冰洋四周有哪几个洲环绕? 读南极图: 1)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南极圈) 2)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洲?

第十章直流电源

[教学目的] 1、了解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参数 2、理解滤波电路的原理,学会定量分析其性能,理解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3、掌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指标限流电阻的计算,了解稳压电路中的保护措施 4、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估算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5、掌握集成稳压器W7800、W7900、W117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 2、串联型稳压电路 3、三端稳压器的应用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第二节整流电路 一、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基本参数 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第三节滤波电路 第四节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 第五节串联型稳压电路 一、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集成稳压器中的基准电压电路和保护电路 三、集成稳压器电路 四、三端稳压器的应用 [电子教案]

本章讨论的问题:1.如何将50Hz、220V的交流电压变为6V的直流电压?2.220V 的交流电压经整流后是否输出220V的直流电压?3.将市场销售的6V直流电源接到收音机上,为什么有的声音清晰,有的含有交流声? 4.对于同样标称输出电压为6V的直流电源,在未接收音机时,为什么测量输出端子的电压,有的为6V,而有的为7-8V? 5.为什么有的直流电源在电网电压变化和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不变,而有的随之变化? 6.一个5V交流电压是否可能转换为6V直流电压?一个3V电池是否可以转换成为6V的直流电压? 7.对于一般直流电源,若不慎将输出端短路,则一定会使损坏吗? 8.线性电源和开关型电源有和区别?它们分别应用在什么场合?10.1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电子电路工作时都需要直流电源提供能量,电池因使用费用高,一般只用于低功耗便携式的仪器设备中。本章讨论如何把交流电源变换为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直流电源由如下部分组成: 整流电路是将工频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 滤波电路将脉动直流中的交流成分滤除,减少交流成分,增加直流成分。 稳压电路采用负反馈技术,对整流后的直流电压进一步进行稳定。 直流电源的方框图如图10.1所示。 图10.1.1整流滤波方框图 10.2整流电路 10.2.1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基本参数 一、工作原理 图10.2.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t U sin 2 2 L R U 2 2 2 2U 2 2U 图10.2.2半波整流电路的波形图

第10章 直流电源习题解答

第10章直流电源 10.1教学基本要求 10.1.1 基本要求 (1)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计算,了解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计算及二极管的选择 (2)掌握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计算,滤波电容的选择原则,了解电感滤波电路及其它形式的滤波电路的特点及各种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3)理解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稳压系数和输出电阻的估算,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R的选择 (4)掌握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掌握三端固定式输出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了解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 (5)了解开关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集成开关稳压器及其应用 10.1.2 重点难点及考点 (1)本章重点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计算,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计算,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三端固定式输出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 (2)本章难点 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计算,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3)本章主要考点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直流电压与输入交流电压有效值间的关系,二极管的选择。电容滤波电路的主要参数计算,滤波电容的选择。串联型直 558

559 流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三端固定式输出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 1.2典型题型精解 10.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0.2.1所示,若输出直流电压U O =9V ,输出直流电流I O =1A ,试求: (1) 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U 2; (2) 整流二极管最大反向峰值电压U RM ; (3) 流过二极管正向平均电流I D 。 图10.2.1 题10.2图 分析方法: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平均值(输出直流电压)2O 9.0U U =,二极管最大反向峰值电压2 RM 2U U = ,二极管正向平均电流 L 2 O D 45.02R U I I == ,这里的U 2是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 解:(1) 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U 2=U o /0.9=10V (2) 整流二极管最大反向峰值电压U RM V V U 14.1410414.122=?== (3) 流过二极管正向平均电流I D =0.5I o =0.5A 10.5 在如图10.2.2所示电路中,已知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U 2=10V ,试问: (1)当电路正常工作时,求U A 、U B 和U O ; (2)如果VD 1开路,求U O ; (3)如果测得U O 分别为下列数字,可能出了什么故障? A .U O =9V ; B. U O =14V ; C. U O =4.5V

第十章极地地区

第十章极地地区 鞠凯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共一节,三个大问题。首先介绍了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集中体现在寒冷。正式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当地有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致,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这个天然的实验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科学家和开发者的到来必然会打破这里的宁静,“极地地区如何开发、利用?科学家在考察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片宁静的土地?“这是人们面临的严峻问题。3个问题一步步深入,会使学生从学习知识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对极地地区有全面了解。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对世界其他区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析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但是极地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世界其他地区有巨大的差异,教师应注意不要让学生循规蹈矩地按照原来分析区域的方法认识极地地区。另外,学生对学习本部分知识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让学生分析这些资料,从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指出两极地区的范围,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并说两极地区明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2)认识极地地区主要自然资源,理解极地地区对科学考察的意义,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 (3)认识极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学习和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让学生到图上认识极地地区周围的地理信息,锻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图上获取信息的方法。 (3)培养并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认识我国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的情感,并让学生认识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大,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通过认识极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点。 难点:两极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思维对话,学生与媒体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环境对话 六、教学手段: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和合作讨论探究,并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完成教学。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我们地球的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同学们知道那是哪里吗?你对那里了解多少呢?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两极地区的认识,导入新课。(2′)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每年11月至次年2 月,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要迎接近2000 名国内游客。旅行社组织赴南极旅游活动时,应做到 ①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做好环保培训②告诉游客可近距离与企鹅、海豹等动物拍照 ③告诉游客不可喂食、触摸极地动物④要求游客准备防寒服、雪地靴、墨镜﹑防晒霜等极地旅游装备⑤鼓励更多游客随意参观科考站,增加对南极科学考察知识的了解⑥要求游客将垃圾集中一处,并就地销毁 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③④ 2.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以陆地为主B.都有典型的动物 C.都位于高纬度地区D.都以寒冷气候为主 “雪龙2”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全球第一艘采用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2019 年10 月15日,“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与“雪龙”号首次双船出海,执行中国第36 次南极科考任务。2019年12 月3 日,“雪龙2”号协助“雪龙”号完成在中山站卸货等任务后,启程前往宇航员海进行大洋科考。而“雪龙” 号也将在几天后前往恩克斯堡岛进行新站的建设。下图为南极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 A.南极洲周围被四大洋环绕B.南极洲是所有经线穿过的大洲

B .到南极考察最佳时间是北半球冬季 C .南极的主人是北极熊与企鹅 D .南极以海洋为主, 北极以陆地为主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将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合称“世界三极”。此次拍 摄任务的宗旨是: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全球节能减排,让我们更爱、更珍惜我国共 同的绿色家园。 C .中山站在我国科考站中纬度最低 4.“雪龙 2”号前往宇航员海的途中( A .经常可以见到海面上漂浮的冰山 C .这是南极洲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5.南极科考是为了( ) A .探索和保护丰富的森林资源 C .开发这里的矿产资源 6.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跨纬度最广 B .自然资源缺乏 C 7.如下图是南极略图,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D .中国科考站都有极昼现象 ) B .科考的生活垃圾可以直接扔到海洋中 D .“雪龙 2”号一直向东北方向行进 B .今后向南极大量移民做准备 D .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 .暖季在 6﹣9 月 D .酷寒、干燥、烈风 ) 据图文回答下面小题。 8.“三极”的共同特点是 ( ) A .气候严寒 B .海拔最高 C .纬度最高 D .人口众多 9.图中甲乙丙丁地,位于北极地区的是 A .三个考察站都有极昼极夜现 象

第十一章机械波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 C ]1. 一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A) )21 (cos 50.0ππ+=t y , (SI). (B) )21 21(cos 50.0ππ-=t y , (SI). (C) )21 21(cos 50.0ππ+=t y , (SI). (D) )2 1 41(cos 50.0ππ+=t y ,(SI). 提示:设O 点的振动方程为O 0()cos()y t A t ω?=+。由图知,当t=2s 时,O 点的振动状 是正确的。 [ B ]2. 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BC 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 P 点反射,则反射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为

提示: 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入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下;而BC 为波密介质反射面,故在P 点反射波存在“半波损失”,即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上,又P 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B 。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ω S A ?O ′ ω S A ?O ′ω ? O ′ ω S A ?O ′ (A) (B)(C)(D) S

[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 B ]5.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提示:根据驻波的特点判断。 [ C ]6. 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I1 / I2 = 4,则两列波的振幅之比是 (A) A1 / A2 = 16.(B) A1 / A2 = 4.(C) A1 / A2 = 2.(D) A1 / A2 = 1 /4. 二.填空题 1. 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若一媒质质元在t时刻的总机械能是10 J,则(t+ 在

第10章直流电源电路习题解答

第10章自测题、习题解答 自测题10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V”“X”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直流电源是一种将正弦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的波形变换电路。() (2)直流电源是一种能量转换电路,它将交流能量转换为直流能量。() (3 )在变压器副边电压和负载电阻相同的情况下,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是半波整流电 路输出电流的2倍。() 因此,它们的整流管的平均电流比值为2:1 o () (4)若U2为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则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和全波整流电容滤波 电路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均为7-:L- o () (5)当输入电压U I和负载电流I L变化时,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是绝对不变的。() (6)一般情况下,开关型稳压电路比线性稳压电路效率高。() 解: (1 ) X 直流电源是一种能量变换单元,不是波形变换单元。 (2)V (3)V X整流管的平均电流不是2 : 1的关系。 (4)V (5 )X 当输入电压低于稳压管的稳压值的时候,输出电压值会发生变化。 6) V 二、在图10.3全波整流电路中,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均值 U2为10V,测得输出电压平U O(AV)可能的数值为 A. 14V B. 12V C. 9V D. 4.5V 解:略。 三、在图T10 —3所示电路中,调整管为_______ ,采样电路由 ______ 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 组成,比较放大电路由_________ 组成,保护电路由_______ 组成;输出电压最小值的表达式

为,最大值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

解: T 1 , R1、R2、R3 , R、D Z , T 2、R c , R0、T 3 ; 1接4, 2接6, 5接7、9, 3接8、11、13, 10接12。如解图所示。 图T10 — 3 R i R2R3 R1R2R3 「^(U Z U BE2)。 5V的直流电 源。 T10 — 4 ?9 + & n ,=5 v

第十章 直流电源

第十章直流电源 电子设备一般都需要直流电源供电。获得直流电源的方法很多,如干电池、蓄电池、直流电机等。但比较经济实用的办法是,把交流电源变换成直流电源。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如下: 交流电网→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电路→稳压电路→负载 uu。将交流电网电压变为合适的交流电压电源变压器: 21uu。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整流电路: 将交流电压32uu。转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滤波电路: 将脉动直流电压43u的稳定。 ,保持输出电压稳压电路: 清除电网波动及负载变化的影响o 10.1 整流电路 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0.2 滤波电路 1. 电容滤波电路 2. 其它形式的滤波电路 10.3 稳压电路 1. 硅二极管稳压电路 2. 串联型稳压电路 3. 集成稳压电路 10.1 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任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将正负交替的交流电压变换成单方向的直流脉动电压。 常见的小功率整流电路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和倍压等方式。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用得最为普遍。 为分析简单起见,把二极管当作理想元件处理; 即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1 单相整流电路 一、单相半波整流 1.电路工作原理 2 >0 时,二极管导通。忽略二极管正向压降:u u2?i?i Do R?u0 2 = uou LD 1 u?u =0 u2<0时,二极管截止。输出电流为0。uo2D 0i?i?Do

2. 单相半波整流电压波形 :Uo)输出电压平均值(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是输出电压瞬时值uo直流电压Uo2111??2T??????U.?45)t?U?2U sin0?Utd(udt?tdu()2oo22o???2T2000 UU2o45?I?I?0.Do RR流过负载的电流平均值(:Io )LL : 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U?2U2RM 半波整流的优缺点 优点:结构简单,使用元件少? ?缺点:只利用了电源的半个周期,电源利用率低。半波整流只用在要求不高,输出电流较小的场合。?.半波整流的优缺点3优点:结构简单,使用元 件少缺点:只利用了电源的半个周期,所电源利用率低,输出的直流成份比较低;输出波形的脉动大;变压器电流含有直流成份,容易饱合。半波整流只用在要求不高,输出电流较小的场合。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率,改善整流的性能,通常使用单相桥式全波整流。 2 二、单相桥式整流 1.电路工作原理 用4个二极管接成桥式整流电路。下面我们可见,除管子所受的电大反向电压不

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

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Article/Index.html> 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4、培养从图片中 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 /Article/Index.html> 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二)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突破 1、分别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和周围的环境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 .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Article/Index.html> 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教学准备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Soft/Index.html> 课件等 五、教学步骤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 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2、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区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 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南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 【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指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说出其地理位置特点,并能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图上辨别方向。 2 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差异。 3 运用资料说明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价值。 4 运用地图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5 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联系生活说明低碳生产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差异。 2 两地的科考价值。 【教学难点】 1 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图上辨别方向。 2 理解极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两极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 罗斯海新站奠基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了。我们为什么要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独特之处?让我们走进极地地区考察一下。 2 冰上丝绸之路 2018年,中俄合作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受到热议,与传统航线相比,“冰上丝绸之路”有哪些优势,又会遇到哪些挑战? 讲授新课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 读南极地区图,找出南极地区中心的大洲,周围的海洋,南极地区周围的三个大洲,并观察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2 读北极地区图,找出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周围的三个大洲、格陵兰岛,找出白令海峡。 1 课件出示南极地区图片,概括南极地区的景观特征。 2 阅读教材的材料:南极地区的气候有哪些特征? 3 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有哪些异同点? (1)阅读教材的内容,列表比较南、北极地区在气温、降水、风力和动物方面的差异。 (2)想一想: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有哪些共同特征?为什么?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成果。 总结: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远比北极地区更为恶劣,所以北极地区有定居居民,而南极地区没有定居居民。 1 讲述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方向判断的方法。 (1)在南极地区图上,靠近南极点为向南,远离南极点为向北;顺时针方向为向东,逆时针方向为向西。 (2)在北极地区图上,靠近北极点为向北,远离北极点为向南;逆时针方向为向东,顺时针方向为向西。 (3)方法技巧:极地地区判断两地点的相对位置,可以先研究南北方向,然后画一个向北的箭头,然后无论在南北极,都是面向北方,左西右东。 2 练习: 在南极图上,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第二章组合变形

第十一章组合变形 2.5 组合变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组合变形的概念。 2、掌握斜弯曲、弯扭、拉(压)弯、偏心拉伸(压缩)等组合变形形式的概念和区分、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确定、应力计算、强度计算、变形计算、中性轴的确定等。 3、正确区分斜弯曲和平面弯曲。 4、了解截面核心的概念、常见截面的截面核心计算。 二、教学内容 1、讲解组合变形的概念及组合变形的一般计算方法:叠加法。 2、举例介绍斜弯曲和平面弯曲的区别。 3、讲解斜弯曲的应力计算、中性轴位置的确定、危险点的确立、强度计算、变形计算。 4、讲解弯曲和扭转组合变形内力计算,确定危险截面和危险点,强度计算。 5、讲解拉伸(压缩)和弯曲组合变形的危险截面和危险点分析、强度计算。 6、讲解偏心拉伸(压缩)组合变形的危险截面和危险点分析、应力计算、强度计算。 7、简单介绍截面核心的概念和计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斜弯曲、弯扭、拉(压)弯、偏心拉伸(压缩)等组合变形形式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难点: 1、解决组合变形问题最关键的一步是将组合变形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 斜弯曲——分解为两个形心主惯性平面内的平面弯曲; 弯曲和扭转组合变形——分解为平面弯曲和扭转;

拉伸(压缩)和弯曲组合变形——分解为轴向拉伸(压缩)和平面弯曲(因剪力较小通常忽略不计); 偏心拉伸(压缩)组合变形——单向偏心拉伸(压缩)时,分解为轴向拉伸(压缩)和一个平面弯曲,双向偏心拉伸(压缩)时,分解为轴向拉伸(压缩)和两个形心主惯性平面内的平面弯曲。 2、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可归纳为两类: ⑴危险点为单向应力状态:斜弯曲、拉(压)弯、偏心拉伸(压缩)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时只需求出危险点的最大正应力并与材料的许用正应力比较即可; ⑵危险点为复杂应力状态:弯扭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时,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必须考虑强度理论。 四、教学方式 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问题。 五、学时:2学时 六、讲课提纲 (一)斜弯曲 斜弯曲梁的变形计算 仍以矩形截面的悬臂梁为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