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步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步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步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步

第16 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内容标准(2011版)】

(1)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列举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一、选择题

1.(2017·江苏宿迁·9)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叶挺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李宗仁

【答案】D

2.(2017·黑龙江龙东·9)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

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答案】A

3.(2017·江苏扬州·11)下列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①《毕业歌》(1934年)②《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③《太行山上》(1938年)④

《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4.(2017·山东枣庄·12)每周一同学们都会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

国歌是指()

A.《黄河大合唱》 B.《我的祖国》

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赞歌》

【答案】C

5.(2017·山东泰安·17)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

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氏共和国国歌》。

这首歌曲是()

A.《松花江上》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D.《义勇军进行曲》

【答案】D

6.(2017·江苏连云港·32)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

【答案】C

7.(2017·山东威海·8)下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发行的,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百团大战”是()

A.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B.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D.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答案】A

8.(2017·江苏盐城·9)“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描述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答案】C

9.(2017·浙江金华·9)南湖红船,13位中华优秀儿女,做出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下列属于中共领导下反法西斯侵略的战役是()

①平型关战役②台儿庄战役③萧皇塘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0.(2017·浙江湖州·13)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小芸绘制了如图年代尺,据图回答13﹣14 题。

按时间先后顺序在填入相关事件,依次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平型关战斗③百团大战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11.(2017·浙江湖州·14)从上述年代尺中,我们可知()

①中国抗战从华北战场开始②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③中国人民历经十四

年抗战④日本投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2.(2017·广东深圳·18)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上甘岭战役

【答案】C

13.(2017·甘肃威武·4)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

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威海卫之战

C.百团大战 D.黄海大战

【答案】C

14.(2017·吉林省·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答案】C

15.(2017·湖北荆门·15)抗战时期,延安新华电台评论一场战役时说“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场战役应该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嫩江大桥之战

【答案】C

16.(2017·内蒙呼和浩特·5)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的这三幅浮雕反映的史实依次是()

A.南昌起义、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B.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南昌起义

C.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D.南昌起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

【答案】A

二、识图题

17.(2017·新疆乌鲁木齐·16)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合

作、共赢”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历史上就有一些史实证明了这一观点。识读如图三幅图,探究相关问题。

(1)图一中学校的创办者是谁?是在谁的帮助下成立的?它的创办为哪一军队的建立和哪一重大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参战部队的前身叫什么?这种名称的变化是哪次合作的产物?与此相关的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图三是哪支部队参与的战役?这场大战的欧洲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以上问题和所学知识,谈谈如图三幅图中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答案】A

(1)孙中山;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

(2)百团大战;工农红军;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或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日本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3)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4)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此问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三、非选择题

18.(2017·湖南长沙·42)2017年l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前进!

——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2分)图2是哪一历史事件所建的纪念馆?(2分)

(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2分)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哪次?(2 分)这些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侵略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3)中国人民的执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何时与苏美等国共同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分)

(4)综上,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分)

【答案】(1)抗战开始的标志;(2分)南京大居杀。(2分)

(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百团大战;(2分)中流砥柱。(2分)

(3)1942年l月l日。(2分)

(4)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人类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时,应该联合起来团结作战(最大的启示);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等等。(2分)

19.(2017·福建闭卷·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城怒跃黄河吼。眺中华,平型猎豹,台庄檎狗。胜利凯歌频响起,倭寇投降低首。

——刘国勤词作材料二中国《人民日报》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转引自杨兆麟《时间开始了》材料三

表2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词句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事件。(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报纸社论所评论的历史事件。波兰《人民论坛报》是从什么角度评论这一历史事件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市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了图表资料外,还可以通过哪些类型的资料呈现这一时段的历史变迁?(4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2分)【答案】(1)(4分)台儿庄战役;日本无条件投降;平型关战役;长城抗战。(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2分)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分)角度:世界政治格局。

(3)(2分)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

(2分)类型:文献、实物、口述、现代音像、数字资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2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说明:(4)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0.(2017·贵州遵义·28)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

请你们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实际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函(2017)1号”函件请回答:

(1)根据背景材料要求,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止年份。(2分)

(2)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出改编后的名称是什么?(2分)并写出在抗日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2分)

(3)综合上述史实,谈谈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出的哪些精神品质?(写出两点即可)(4分)【答案】(1)1931年~1937年。(2)八路军、新四军;百团大战。

(3)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众志成城、自强不息等(任意两个方面,有理即可)

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走私: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 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 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结果: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 签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 《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组成联军,俄、美支持。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止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逼近天津。 签约:《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质教案

第16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以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组在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录制过程中关于“你听说过中国远征军吗?”的街头随机采访导入新课:当年数十万远征军将士为保家卫国而埋骨异域,可他们大多数人至今无法魂归故里。抗战的烽火硝烟过去不及百年,我们的脑海里却已无丝毫关于他们的记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新课教学】 一.走进历史之日军罪行 1946年5月到1948年11月,由美苏中等11国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理,国际检察局向法庭提交了对日本战犯的起诉书。 设问:你认为国际检察局会起诉日本战犯在二战尤其全面侵华战争时期触犯哪些罪名? (学生自主学习P74-P75页并简单归纳侵华日军的罪行) 1.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制造_______,也称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也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抗战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2.1937年8月13日,制造_______,进攻上海。 3.1937年12月,攻陷南京后,对_____和平居民进行_____。 4.1941年河北省丰润县_______惨案。 5.在中国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即_______,用活人进行实验。 教师: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又制造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从而威逼南京。这幅图反映的是八一三事变后,遭到日机轰炸后的上海南站的情景,图中一个幼儿孤独的坐在废墟中哭泣,他的亲人在轰炸中应该不幸离他远去。而这幅图则是日本国内媒体《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正是当年国际检察局起诉日本战犯的三大罪名(破坏和平罪、杀人罪、普通战争罪及反人道罪)共55项罪行之一部分(见下图)。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 【理清时序、知识整合】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 1931-9-18 1936-12-12 1937-7-7 1945-4 1945-8-15 【单元知识网络】 开始标志:九一八事变 局部抗战 时间:1931年—1937年 中华民族开始标志:七七事变 的抵抗全面抗战时间:1937年—1945年 中华民族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 生死关头,中共提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 次合作 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的胜利 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 【考点梳理、随点巩固】 一、填空题 1.九一八事变: ①1931年9月18日,制造了。炮轰东北军驻地城。结果:蒋介 石采取政策,致使沦亡。日本在长春扶植清废帝建立 傀儡政权。 ②东北人民组织,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抵抗日军的侵 略。

③九一八事变后,(标志)中国人民的开始了。 2、西安事变 ①背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企图占领,随着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 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的方针,要求国民政府。国民政府爱国将领、接受中共主张,停止进攻红军。 ②目的:为 ③经过:年月日,和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 外的。又称“”。 ④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得 到。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基本结束, 形成。 3、全面抗日战争 ①全面爆发: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也叫“”。 中国驻军奋起还击,(标志)爆发。 ②国共第二次合作: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实现了,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 ③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制造,万中国人遇难。战时陪都是。 ④平型关大捷:事变后不久,一一五师伏击日军,歼敌一千多人,史称“”,这是抗战以来。 ⑤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在山东与日军展开激战。取得抗战以来的胜利。 ⑥、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敌人的后方,建立,中 共中央所在地是。⑦⑧⑨ ⑦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指挥下,发动 了破坏敌人交通线的“”。它是中国军队 的战役。 ⑧1945年4月,中共在召开。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为争取和实现准备了条件。 ⑨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也回到祖国的怀抱。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向日本的、投掷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 ⑩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胜利,中国人民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选择题 1、“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推荐精选】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D)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2.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任务是国内斗争。”你认为此斗争主要集中在(B) A.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B.内战与和平之争 C.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之争 D.是否争取外援之争 3.导学号84164170(2017湖南益阳)“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A) A.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4.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的重庆谈判是一场政治斗争。下面对这场斗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C) A.国民党进行谈判是政治欺骗 B.中国人民希望谈判成功 C.中国共产党不应该同骗子谈判 D.谈判有一定成果 5.导学号84164171对于重庆谈判,有人说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下列哪一史实能说明重庆谈判的失败(C) A.签订“双十协定” B.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全面内战的爆发 D.对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 6.1947年3月,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C) A.中原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7.1949年3月,中共中央启程向北平进发。毛泽东风趣地说这是“进京赶考”,25日,毛泽东一行乘坐火车到达北平西郊的清华园车站,随后乘汽车来到颐和园进餐、休息,当晚入住香山的双清别墅。哪次战役的胜利使“进京赶考”能够成行(C)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这次军事行动发生在1947年6月,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在其中一场战役中,刘伯承号召大家:“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次军事行动是(C) A.转战陕北 B.台儿庄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百团大战 9.(2016山西)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C)

第16课 抗日战争公开课教学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教学设计 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7课。本课共三个子目:“全民族的抗战”是本课的中心问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史内容非常丰富,初中用三课时“难忘九一八”、“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来讲叙,历来高中历史教科书都以不少于四课时的篇幅来讲叙,新课程标准安排只用一课时来讲叙。 因此,抓住核心问题是有效处理教材的关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 三、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从对历史掌握的情况看,通过初中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同时透过各种媒体,也接收到大量信息。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高中的学习应上升为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分析。 从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这一切都为课堂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四、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答案卷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知识梳理: (一)抗日战争: 经历了从局部抗战( 19319.18 -1937.7.7)到全面抗战(1937.7.7-1945。8.15 )的历程. (二)日本的侵华: 1、九一八事变: 1931 年 9月 18日,日本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七七事变: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借口向卢沟桥守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3、八一三事变: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4、南京大屠杀: 1937 年 12月底,日军在占领南京的六周内屠杀中国军民达 30 万人以上。(三)中国的抗战: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七七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1937年9月,日军进入山西。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敌一千余人,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5、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6、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7、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8、 1945 年 8月 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秘密文件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侵华的真正原因。 直接原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2、材料一:“不论我们对这一时间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材料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之歌》材料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7月8日通电请回答:(1)材料一中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由谁发动的?发动“这场军事政变”的目的是什么?“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卢沟桥的守军是如何应对卢沟桥事变的?结果如何?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坚决抵抗;平津沦陷; (3)材料三里中共提出的主张实现了吗?中国的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现了;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3、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庆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在一次庆祝晚会上,有一则灯谜引起很大争议。其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历史人物)”。结果出现了五种谜底:分别是“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思考:你能解释“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和“共工”的准确含义吗?你认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哪一个? 蒋介石领导正面战场的抗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日本的关东军;毛泽东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共工: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4、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毛泽东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 ——罗斯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国内意义。 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的民族牺牲 三、练习,完成荆州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6课 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

第16课抗日战争 编者选题表 1 (2017·天津滨海期末)《新中华报》发文称“蒋氏的谈话,指出了团结的深切意义,承认了共产党人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一文章出现的背景是( ) A 国民党“一大”召开 B 国民大革命开始 C 抗战的全面爆发 D 国共间十年对峙 解析:C 国民党“一大”召开时及国民大革命开始时蒋介石并非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故A、B两项错误;抗战全面爆发需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故C项正确;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国民党多次“围剿”共产党的根据地,并不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故D项错误。 2 (2017·浙江湖州期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在亲自审定的《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句中□□处应填入( ) A 南京 B 上海 C 太原 D 武汉 解析:B 根据材料“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为对淞沪会战的指导,其中心为上海,B项正确。 3 (2017·云南昭通期中)1937年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奇袭了日军的阳明堡机场,有力地支援了正在忻口前线阻击日军的国民党中央军。这说明( ) A 八路军成为抗战的主力 B 国民党抗战完全依赖八路军

C 太原会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典范 D 国共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矛盾 解析:C 题干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战,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故选C。A、B、D 与材料和史实不符,故排除。 4 (2017·河南洛阳期末)聂荣臻曾经夸赞某次大规模战役:“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次大规模战役指的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平型关大捷 D 百团大战 解析:D 通过材料中“华北”“主动”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D 项正确。 5 (2017·贵州贵阳月考)1942年初,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进入缅甸作战。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 ) A 营救被困英军 B 对日军形成包围 C 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D 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 解析:C 注意题干中“直接目的”这一限定,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故选C。 6 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当年的综合战果报道中指出:“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1 5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19 9万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这表明( ) A 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 B 国民党放弃了抗战 C 日本灭亡中国计划被粉碎 D 敌后战场作用重大 解析:D 日军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占了七成五,“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说明敌后战场的存在,消耗了日军大部分精力,其作用非常巨大,D项正确。

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 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 (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 (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 (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是帮凶。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 (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4.战争影响:列强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两万,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不久,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重要将领。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改名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至1856年,北伐西征以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但由于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最新】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4年12月23日授课班级:高一(1)班 课时:1课时类型:新授课 一、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七课。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人民取得的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力量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本课的内容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是日本的侵华事变史实以及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二是中国军民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本课的教学将紧紧围绕这两条主线,注重分析日军侵华原因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且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考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他们还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能力,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广度、高度。 所带的班级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强。 高一学生在初中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收到大量的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史实,但是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缺乏对知识的全局的、系统的把握。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分析法,在充分回顾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老师适当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更加深层次的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地位以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怎样理性的看待当前两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像、音乐、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二次备课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什么作用。 二、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一)台儿庄战役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 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合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结果:血战台儿庄:1938年,在徐州会战中的,消灭日军人。 3.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二)保卫大武汉 1. 经过:1938年6月开始,日军集结重兵进攻。中国军队利用地形,构 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在江西,中国军队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 给以重创。 2.结果: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历时4个多月,日本 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中国军队

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 3.大片领土沦入敌手。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均告失败。 2.经过:1941年12月,日军发动,中国军队拼死抵抗。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搏杀下,日军伤亡惨重,被迫突围。 3.结果及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接连败退。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发动,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大片国土。【重难点突破】 抗日战争既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也是一场卫国战争。 材料一台儿庄是徐州门户,位于徐州东北的大运河北岸,南通陇海线、北接津浦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北路日军从平津南下,南路日军北犯,准备南北夹击徐州。 材料二坚守滕县(位于台儿庄西北)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率领全师官兵与敌血战到底,壮烈牺牲。 材料三武汉会战是抗目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大消耗了目军的有生力量。 材料四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 (1)根据材料一徐州会战是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为阻击日军进攻而组织的大会战。双方在哪一地点展开激烈的争夺?为什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16课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 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一、日本侵华原因 1.日本: (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f8404672.html,] 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 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 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 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 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 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 [来源:学|科|网Z|X|X|K] 三、全民族抗战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原因 (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来源:学.科.网] (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 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目标】1、掌握日本侵华史实、中国军民抗战史实2、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复习过程】 ——单元感知—— 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面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日军的暴行(1937、12南京大屠杀)——中国军队的进攻(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战的胜利(中共七大、日本投降)一、自主复习(基础知识) ☆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 1、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日军炸毁了哪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然后 进攻哪里?炮轰哪里?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当局下达什么命令?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3、事件发生后,全国人民的态度?东北是怎样做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组织抗战的?这 件事的发生标志着什么的开始? ☆国共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哪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和要求?张学良和杨虎城对这种主张是什么态度?蒋介石是什么态度?) 2、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谁发动的?扣押了谁?提出什么要求? 3、中共从什么出发?主张怎样解决西安事变?怎样做的?事变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 ☆全国性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或者“七七事变” 1、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 2、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 3. “卢沟桥事变”又称什么事变?它标志着什么的开始? 4. “卢沟桥事变”中负责抗击日军的是哪支部队?先后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是谁? 5、面对日本侵略,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国共两党是如何合作的呢? ☆日军暴行——“南京大屠杀” 1、日军发动什么事变进攻上海? 2、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屠杀人数?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 (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 (4)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5)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结合课件资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战统一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与旧人教相比, 新课程: (1)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 (2)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 (3)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四、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 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战线统一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全方位

抗日战争导学案

第16课抗日战争 (导学案) 课标: 1、识记中国军民抗战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2、理解日本侵华的背景,列举日军侵华的罪行。 3、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 请各位同学根据本课知识结构,结合以下问题,预习第16课。在课前把你的答案整理出来! 一、野蛮侵略,罪恶行径 1、预习第16课,列举出日本侵华的一系列事件。(了解) 2、依据材料思考日本侵华的原因?(分析理解)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历史原因: 材料二: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现实原因: 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有利时机: 材料四: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3、日本侵华期间制造了哪些暴行?(了解)

二、 众志成城,全民抗战 1、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识记)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反攻阶段——1944.1--1945.8 2、 全民族抗战的形成 思考:全民族抗战形成的因素? ? 决定因素: 上升为主要矛盾, ? 推动因素: 不断高涨的推动, ? 主导作用: 倡议、主导和促成, ? 重要因素: 政策转变, ◇转折点: 和平解决, ◇实现标志: (3)全民族抗战的实现过程 中共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方针。 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 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的国共合作宣言。 八一三事变 3、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有哪几次重要会战,思考正面战场的作用?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 ----会战(相持阶段) ---会战(粉碎速决)---会战(平型关)----会战(台儿庄)中共敌后战场 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民族抗战 -------- 国外战场:------------------ 全面抗战路线四大 会战 结果:丧师失地 中流砥柱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最大的区别与根源 4、全民族的抗战 材料: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7.01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右图导致了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 2.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香港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 .甲午中日战争——台湾 D .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 3.《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这段文字叙述的应是 A.英军攻陷南京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义和团攻占南京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4.右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 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 .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 .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 .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5.“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6.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年6月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 .“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 B .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 .大街上有剪去长辫、穿中山装的男子 D .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7.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 .传统儒家思想 B .维新变法思想 C .民主革命思想 D .民主和科学 8.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 .义和团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 “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 【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7课。本课共三个子目:“全民族的抗战”是本课的中心问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史内容非常丰富,初中用三课时“难忘九一八”、“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来讲叙,历来高中历史教科书都以不少于四课时的篇幅来讲叙,新课程标准安排只用一课时来讲叙。 因此,抓住核心问题是有效处理教材的关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从对历史掌握的情况看,通过初中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同时透过各种媒体,也接收到大量信息。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高中的学习应上升为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分析。 从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这一切都为课堂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全民族抗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中国屡战屡败,结果几乎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后作业(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后作业 1.1940年春,一位身处华东日本占领区的爱国人士撰写对联讽刺当局曰:“国祚不长,八十多天儿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据此推断,该对联讽刺的可能是( ) A.袁世凯中华帝国B.长春伪满洲国C.南京汪伪政权D.重庆国民政府 2.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周恩来向项英等死难者致哀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该事件是( ) 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皖南事变 3.日寇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下列事实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是( ) ①妇女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②农民军在廊坊、杨村阻击敌人 ③青年学生投笔从戎④海外华侨捐款捐物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4.“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出自(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 5.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6.报纸具有时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快”就是报纸的价值所在。如图的报纸最早有可能发行于何时( ) A.1945年8月2日B.1945年8月16日 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9日 7.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和窃取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等中国领土,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近代历史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能够回归祖国是因为(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美国支持中国抗战 C.中华民族投入抗战D.蒋介石与美国合作 知识点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8.如图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一幕,促使这一幕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八路军、新四军浴血奋战 9.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中共七大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对抗战期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