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二里头遗址位于洛河南侧,南距伊河约5公里,东北距偃师市区约9公里。遗址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5公里,包括偃师二里头、圪垱头、四角楼、寨后和辛庄5个自然村。1959年,我国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徐旭生在寻找“夏墟”时发现该遗址,之后,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50年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在该遗" />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近代史

洛阳近代史

洛阳近代史
洛阳近代史

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图为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群发掘现场。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河南侧,南距伊河约5公里,东北距偃师市区约9公里。遗址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5公里,包括偃师二里头、圪垱头、四角楼、寨后和辛庄5个自然村。

1959年,我国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徐旭生在寻找“夏墟”时发现该遗址,之后,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50年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在该遗址陆续发现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网和双轮车辙以及绝无仅有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等。根据考古发掘成果,专家确认该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因而被学者誉为“华夏第一都”。

学术界倾向于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这也是目前唯一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我国夏代都城遗址,因而成为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态的重要对象,在夏代历史与考古学研究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学术价值。

洛阳二里头遗址: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王朝都城遗址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图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

洛阳是我国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我国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古都。因此,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才留下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千古感慨。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百废待兴,但国家依然把文物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洛阳因为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而被众多考古工作者视为“风水宝地”。当时,全国大批考古工作者来洛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五大都城遗址的发现就是代表。而在五大都城遗址中,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最具代表性和戏剧性,也最令世人关注。

发现二里头遗址

“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这句话千古传诵。但在传世文献中,中国最早的确切纪年,只有司马迁在《史记》中追溯到的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再往前便是模糊一片,以致近代一些疑古派学者干脆说: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及夏、商、西周三代根本不是可信的历史,而只是一种传说或神话。

1928年,随着安阳殷墟的大规模发掘和大量甲骨文及其他商代器物的出土,殷墟在考古学上作为商文化已成定论。商文化找到了,那么文献记载中的夏文化是否也可以通过考古学找到呢?

1959年,我国夏文化考古取得突破,突破口就是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该遗址的发现者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徐旭生。

在回忆录中,徐旭生记述了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戏剧性过程。

1959年春夏之交,72岁的徐旭生就凭“伊洛竭而夏亡”这一句话,带着助手徒步在数千平方公里的伊洛平原上,苦苦寻觅文献记载中的“夏墟”。一日,当他们途经当时的偃师县境内、准备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考古工作站落脚时,来到了一个叫二里头的村外,徐旭生停下来四处转悠。一位正在田里劳动的农民见状,以为徐旭生丢了什么东西,就上前询问。徐旭生乐了:“丢了一件大东西,是一座城,几千年的一座城。”这位农民不解。徐旭生解释:“我是搞考古调查的,想在这里看看有没有古代留下的陶片什么的。”这位农民不以为然地说:“陶片,这里多的是,还有完好的陶罐、陶盆,都是搞水利建设时挖出来的。”徐旭生一听,忙央求农民带他去看看。

这位农民将徐旭生领到村东一片田野中。果然,徐旭生在这里发现了许多陶片,还捡到一件完整的陶器。

来到洛阳考古工作站,徐旭生将调查情况告知了工作站站长赵芝荃。第二天,赵芝荃等人随徐旭生来到二里头村外时,当地农民仍在田野里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他们来到农民正在挖掘的一个水塘边,发现遍地都是挖出的陶片。水塘壁上更是布满了陶片。他们用手一摸,这些碎陶片便哗啦哗啦地四散跌落下来。

这个情景让赵芝荃等人兴奋异常,在以往的考古调查中,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面。

离开水塘之后,徐旭生等人又在二里头村的四周作了详细调查,估计了此遗址的范围。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遗址范围及发现的遗迹、遗物,徐旭生认为这里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帝都。

赵芝荃等人回到洛阳工作站之后,很快向中科院考古所写报告,请求率部对二里头遗址进行发掘。1959年秋,得到批准的中科院考古所洛阳工作站以赵芝荃为首的十余人与河南省文管会派出的一个专门由女性组成的“刘胡兰小组”,几乎同时进驻二里头遗址展开发掘,拉开了二里头遗址长达50年的考古发掘的帷幕。

二里头遗址: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王朝都城遗址

如今,在二里头遗址旁边有一个院落,这里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的办公地点。50年来,新中国老中青三代考古工作者甘居荒郊野外,在二里头遗址孜孜不倦地进行了数十次考古发掘,

其发掘持续之久、参与人数之多、成果之丰、影响之大,在国内除了安阳殷墟几无比肩者。

说起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成果,如今的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博士喜欢用5个“中国之最”来总结:“这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发现有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网和双轮车辙以及绝无仅有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等,把中国发明双轮车辆的年代前推了300多年!”

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有关这个遗址的时代和具体是历史上哪个帝王所在都城的问题,成为学术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发现该遗址的徐旭生在调查报告中认为,这应该是商汤时代的都城“西亳”。后来,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分为几期,前面是夏文化,后面是商文化。最后,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邹衡认为,二里头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其性质都是夏文化。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

“二里头遗址是解决夏文化问题的关键遗址,没有哪个遗址能够取代二里头遗址,以往是这样,将来也很难改变”。现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曾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的杜金鹏认为,二里头遗址是目前唯一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夏代都城遗址,因而成为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态的重要对象,在夏代历史与考古学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学术价值。

杜金鹏说,二里头遗址的城市布局、大型宫殿建筑群等,是学术界探索夏代都城和宫室制度的唯一实物资料。在这里发现的青铜冶铸作坊和青铜器,为研究夏代冶金技术提供了绝无仅有的珍贵资料。其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讨论夏代礼仪制度的实物史料。

其实,二里头遗址的价值远不限于夏文化。许宏说,二里头遗址的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也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为耀眼的明珠,被学者誉为“华夏第一都”。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了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可以说,二里头遗址的历史价值远远超出了“夏代”的范畴,而给予后世的中华文明以深远的影响。

“二里头遗址太重要了,比秦陵、比兵马俑重要得多!因为秦王朝的存在没有疑义,‘夏’却还是个中华千古谜,一旦突破,这是要开中国文明先河的啊!”许宏说。

五都荟洛举世罕见

就在考古工作者数十年孜孜以求在二里头遗址探索的时候,1983年,偃师境内的另一项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了学术界,那就是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

1983年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段鹏琦等人在配合首阳山电厂基

建选址过程中,在如今的偃师市区西部、距二里头遗址仅6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段夯土城墙,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和局部解剖发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大型古城遗址。该古城遗址的形状为长方形,其中南北城墙长达1700米、东西宽约1215米。另外,考古人员还在城内发现大型建筑夯土基址群,并认为这些基址群中一座近似方形的小城是宫殿区所在。

另外,考古人员还在该遗址发现了大量具有商代郑州二里岗时期文化特征的遗物,由此初步推断该城的年代与郑州二里岗商代早期相当。而最令发掘者为之激动和振奋的是,有一条不起眼的干河沟贯穿该城址,当地居民世代唤其为“尸乡沟”。而《汉书·地理志》在河南郡偃师县条下明确记载:“尸乡,殷汤所都。”

根据这些发掘成果,专家提出,偃师商城具有都城性质,很可能是商汤灭夏后营建的第一座都城“西亳”。

偃师商城被发现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参考消息》报道说:中国的克里特岛发现了!日本《读卖新闻》头版头条刊出了“成汤西亳发现”的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

1996年,我国启动了“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创造条件。因为二里头遗址是夏代中后期的都城遗址,偃师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所以,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这两大遗址成为夏商断代的重要突破口。

在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发现前后,考古工作者还在洛阳相继发现了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这五大都城遗址分布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20公里的范围内,人称“五都荟洛”。这些大遗址密度之高、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不仅在我国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都城史上也极为罕见,它为研究我国古代都城发展演变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

市文物局局长郭引强说:“洛阳作为千年帝都而享誉国内外,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大遗址的存在。这些价值突出的大规模遗存,是我国早期都城遗址最杰出的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最重要的物证,直接揭示了中华民族和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2006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在全国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中,我市占5处,其中就包括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4处都城遗址。

几年来,我市抓住这一机遇,先后实施了汉魏故城阊阖门遗址和隋唐城定鼎门、宫城核心区以及偃师商城西城墙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力求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洛阳建成3至5处考古遗址公园,让中外游客通过这些历史遗迹及遗物,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与灿烂。

1979年的焦枝铁路黄河大桥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图为摄于1979年的焦枝铁路黄河大桥。

焦枝线,北起河南焦作,南到湖北枝城(现枝江市),途径豫西、鄂西,全长753.3公里,在洛阳东站与陇海铁路相交,成为京广铁路以西又一南北大干线。洛阳辖境北自黄河大桥,南到龙门隧道,长约55公里,对沟通洛阳南北交通,促进洛阳城市建设,发展商品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焦枝铁路,建于1969年11月。施工队伍由河南、湖北的民兵和铁路部门的专业队伍共同组成。共参加民兵866100人(河南484100人),铁路专业施工队伍31433人,共计897533人。最多时曾达115万人。

1970年7月1日全线竣工,投入试运行,10月1日进行验交。全部工程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即形成生产力。

“东方红665”诞生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图为新中国第一辆越野载重汽车“东方红665”诞生。

1966年8月16日,第一辆“东方红665”越野载重车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不能生产载重越野汽车的历史。样车试制完成后,在北京接受了叶剑英、谭震林、余秋里、张爱萍等领导的检阅。1967年10月该车投入小批量生产,1970年正式投入批量生产。1979年2月,作为152毫米加榴炮的牵引车,“东方红665”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历史文献显示,在装备部队后,普遍认为该车功率大、越野性能好、启动快、操作轻便、使用可靠,就总体性能而言,与法国GBC性能相近,个别指标还优于GBC。

上世纪80年代的龙门石拱桥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这是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龙门石拱桥,建成于1962年年底,它像一道彩虹飞架于伊河之上。龙门石拱桥可以说是一个公路桥梁的奇迹,它是当时世界上拱圈最薄的大跨径的石拱桥,也是当时省内单跨最大的石拱桥。它一手牵起誉满天下的龙门石窟,一手牵起白居易墓园,桥下伊河清清,两岸翠柏苍苍,曾经车水马龙40多载。

为了更好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如今,在它的南北两侧各修了大桥,使车辆分流,

它不再承担繁重的交通压力,成为景区内的专用桥。

龙门石拱桥造型简洁,气势恢宏,大桥两面的拱顶上方镶嵌着陈毅同志亲笔题写的“龙门”两个大字,光彩夺目,与整个景区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百货大楼地区今昔对比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上图摄于1991年的原百货大楼地区标志性建筑——西工游园喷泉。

下图:现在百货大楼地区已成为集现代化的商业、通讯、金融、酒店、写字楼、观光旅游、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西工游园喷泉建成于1983年,为当时洛阳的商业中心增添了一大亮点,每天都吸引不少的外地游客和市民光顾,人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影。为此,当年市绿化工程管理处还在西工游园开了一个照相部。图片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上个世纪50年代建设的百货大楼和国际旅社。

三十里中州路五十载创业史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1992年的中州路。

北京的长安街有“十里长街”之称,洛阳的中州路则有“三十里长街”之誉。在国内的城市中,很难找到第二条像这样的城市道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修建,之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这就是洛阳的中州路,一条见证洛阳城建历史、洛阳人创业史的特殊道路。

中州西路最早叫纬二路

中州路的修建,与“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矿山机器厂、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铜加工厂等在洛阳选址密切相关。涧西作为工业区,在企业筹建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动工。

市城建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闫亚利回忆说,1955年,中州路开始修建时,首先动工的是两段:现在的中州西路、中州中路西关花坛至黄梅路段。

当时的城市道路规划是:现在涧西大厂门前的建设路拟名纬一路,现在的中州西路叫纬二路,现在的景华路叫纬三路,现在的西苑路叫纬四路。纬一路以北为生产区,纬一路与纬三路之间是文化娱乐、生活区,纬三路以南为生活区。

纬二路的重庆路路口以西至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称为“八步路”,因当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叫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沿用了很长时间,后来改名为中州西路。直到现在,涧西大企业沿用的“街坊”排序,也是以重庆路为“零号街坊”。

《洛阳市志》的记载印证了闫亚利的说法:“中州西路,(20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时拟名纬二路,1964年易名友谊路,1966年又更名为反帝路,1982年改称中州西路。”

在纬二路开始修建前,现在的中州东路西关花坛至民主街段的干道雏形也已形成,只是叫东华街、西华街,因为当时只是将东华街、西华街进行整修。

1955年,现在的西关花坛护城河上架起了一座桥,老洛阳城有了新的向西的出城公路。当年,西华街向西修到今天的黄梅路口,也就是一运公司门前,这是最早的中州中路。之所以如此,也是考虑当时洛阳交通运输的“司令部”在这里。然而,这一延伸,使得洛阳传统意义上的东大街、西大街失去了意义,东华街、西华街取而代之,成为洛阳东西向的主干道。

中州中路修建之争

老城的东大街、西大街是当年贯穿洛阳城东西的主干道,出了当时的西关(现在的丽景门)往现在的西工、涧西去,当时只有一条洛(阳)潼(关)公路。这条公路从金业路穿过五贤街,经凯旋路,到解放路附近折向西北,在今中州桥南有个简易桥梁,跨过涧河,沿现在中州西路的大致平行路线到谷水,出洛阳向西安。

洛阳老市政府就建在当年的洛潼公路边。

1956年,中州路开始从现在的黄梅路口修到人民西路口。于是,西工的“小街”和老城的“老集”成为洛阳最热闹的地方。

紧接着,中州路从人民西路口修到中州桥。到1957年,中州中路基本定型。

关于修建中州路的一场争论,至今感动着洛阳人。

当时,中州路撇开洛潼公路直接从现在的西关花坛向西到七里河,规划线路两旁都是农田,而道路规划总宽度近60米,引起了争议。不少人认为修得太宽,浪费农田,成了“挨骂路”。时任市委第一书记的李立力排众议,坚持规划超前。为此,李立后来受到批评,主要“罪状”是“占用农田过多”。李立在作检查时说:“现在你们骂我把道路修得宽了,30年后你们还要骂我把道路修窄了。”李立书记在城市建设上的高瞻远瞩,让人赞叹。

如今,当我们感叹中州路车流如梭,道路不够宽阔时,可曾想到,50年前的决策者是如何顶住压力冒着风险拍板的。

中州桥是中州路第一桥。作为贯穿城市东西主干道的咽喉工程,先于中州路于1954年10月动工,1955年12月25日建成通车后,下游50米的简易桥仍然沿用

了很长时间,近些年才拆除。1984年秋,为了适应中州路日益增大的交通压力,中州桥改造工程动工,1985年春完工。改造后的中州桥宽47米,两边慢车道各宽10米,人行道各宽3米,与中州路三块板式相吻合。桥西侧建“榖水亭”,桥东北侧立的石碑上书“中州桥”,为著名书法家启功所题,成为中州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州路变身城市道路用时近50年

从当年的洛潼公路到后来的310国道,都是从洛阳市区穿城而过,50年来,从白马寺方向来的车辆穿过市区主要走3条路线。

最初,从现在的东花坛陇海立交桥(当时是平交道口)进城,走东大街、西大街,从丽景门出城一路向西。

后来,洛潼公路成为国道后,东来车辆经过现在的启明西路、东车站、北关、西华街、中州路向西。

再后来,沿邙山分段开辟310国道后,东来车辆开始从现在的石油路,经纱厂路立交桥进城,走纱厂西路、芳华路、建设路到谷水西行。

2000年,中州路彻底告别国道成为城市道路。当年,经过邙山的310国道西段贯通,外地车辆绕城而过,中州路不再肩负国道的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

这个过程,整整用了将近50年。

花会工程从中州西路开始

中州路当初修建时,中间是快车道,两侧是排水沟、绿化带,可以说是一条简易城市道路,后来,进行了多次扩修。

1955年城市规划时,以北大街为界,西至西关花坛定名为西华街,东至民主街定名为东华街。1979年,东华街从民主街口向东,一直打通到启明南路。1982年,市政府将西关花坛至启明南路的中州路、西华街、东华街统称为中州东路,东华街、西华街至此消失,留在路边的东华大酒楼默默记忆着这条存在百年的老街。

1990年,市政府对原东华街、西华街的中州东路路段进行扩宽;2001年,又将中州东路向东穿过焦枝铁路,通向洛界高速。至此,中州东路定型。

闫亚利说,当时对东华街、西华街进行改造时,从路边地下发现了民国时修建道路用的土陶排水管道,环环相扣、节节相连,反映出老洛阳城建者的智慧。

中州中路的大规模改造是在1975年,当时,对边沟进行填平,后来又进行了网线入地改造;加宽慢车道、人行道,保留法国梧桐,刨除毛白杨、泡桐等,中州中路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模样。

中州中路可以说是中州路之根。20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时就定名为中州路,1964年正式命名,并以金谷园路为界,分为中州东路、中州西路,1966年曾改名红旗路,1982年更名中州中路。

中州西路改造次数最多,形成三板块路型,固定绿化风格是在1982年。

闫亚利说起了一个小故事。当时,工程建设指挥部设在洛阳饭店,改造内容有道路、排水、自来水、绿化等,包括延伸至谷水村西。市政府当时提的绿化标准是:“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十里飘香。”按照这一思路,要大量在绿化带种植侧柏、国槐、牡丹、百日红、桂花,需要把几千株杨树刨除。一些市民觉得可惜,给市政府提建议,希望能够妥善处理。指挥部经过研究,让全市中小学组织人员,到工地移植杨树,最后,能够移植的杨树都得到妥善移植。至今,我市很多中小学的校园里还种植着从中州西路移植的杨树。

因为1983年4月15日至25日要举办首届洛阳牡丹花会,所以中州西路的改造成为第一个“花会工程”。此后,每年牡丹花会前,市政府都要确定一些城市建设方面的工程,促进了洛阳城市面貌的大变样。中州西路改造工程1983年4月初顺利完工,为缓解当年拥堵的花会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州西路最后的“肠梗阻”是现在的中州桥到七里河岗楼段,这一段路不长,当年属于洛潼公路,但是由于地势复杂,路面起伏很大,简易路两侧都是七里河农民的土窑洞,改造难度很大。1956年组织完成了扩建,定名为黑龙江路。至今这一区域还保留着吉林路、辽宁路,黑龙江路1982年易名中州西路。多年来,洛阳人开玩笑时都爱说:“‘东三省’在七里河。”

2000年,中州西路取直、扩宽到谷水西花坛,完成了最近一次延伸。至此,一条中州路从洛界高速一直通到谷水西花坛,横穿洛阳城,全长近20公里。

中州路,这条记录着半个世纪古都巨变的长街,折射出洛阳人创业的艰辛。

“东方红”见证耕地不用牛时代到来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1959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正式投产的前夕,周恩来总理专程视察一拖,时任厂长杨立功向周总理汇报了工程进度。当讲到一拖1958年7月20日生产出我国第一台54履带拖拉机,较计划进度提前1年时,总理语重心长地叮咛:“你们要记着,你们是‘中国第一’啊!要出‘中国第一’的产品,出‘中国第一’的人才,创造‘中国第一’的业绩!”

“东方红”,这一带有鲜明中国特色、时代与政治特征的品牌名称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50年前,第一台东方红牌拖拉机从洛阳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开出,由此宣告了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时代来临。

毛主席亲选厂址定洛阳

“耕地不用牛”,是中国农民多少年来近乎童话的期盼,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解放的土地对农业机械的渴望与呼唤,唤出了建设中国第一个拖拉机生产基地的宏伟蓝图。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中的大型项目之一。

1953年7月,中南局和河南省委调杨立功同志带领马捷、崔维亭等60多名专业干部到洛阳筹建第一拖拉机厂。当时为了保密,拖厂对外代号叫081厂。当时洛阳一无所有,他们开始住在洛阳车站(现洛阳东站)的旅店里,后来才在老城找了一处民房办公。

当时,最终选址并没有定下来,李富春副总理带领12个苏联专家考察了80多个城市100多个村镇,最终在哈尔滨、石家庄、西安、郑州、洛阳几个城市中选择、比较,拿不定主意,有的专家说洛阳城市太小,中间还把筹建处搬到郑州过一次,说是打算在郑州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交叉处的平原三角地带建厂。最后还是毛主席的一句话定了“乾坤”:“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了,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于是,筹建处迁回洛阳,再也不变了。

第一拖拉机厂定在洛阳,一是从国防上考虑,地理形势利于备战;二是从工业布局上考虑,全国要均衡发展。此外,西工区因有周王城和防空洞,白马寺因古墓太多,洛河以南因跨洛河建铁路桥等问题被一一否定。1954年1月,李富春副总理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最终将厂址定在了洛阳城涧河以西邙山以南。

此后,矿山厂、热电厂都依托拖拉机厂进行选址,由于苏联专家“轴承厂要和拖拉机厂建在一起”的意见,轴承厂也由西安迁到洛阳,后来又增加了407厂。建厂的规划一经确定,几个厂确定建在洛潼公路以北,路南为生活区。

各地建设英才涌向洛阳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即将在洛阳兴建的消息传开后,新中国的建设英才们便开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洛阳聚集,其中包括全国各地的几百名工程技术人员。当时一拖的总工罗士瑜就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专家;一些熟练工是从上海、沈阳、武汉等一些老厂调来的;聚集而来的还有农民、干部,也有很多拿过枪、打过仗的退伍军人……那是个轰轰烈烈的创业年代,所有人激情饱满,有着浓厚的学习风气、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是这些,弥补了知识的不足、战胜了条件的恶劣。当时一些老工人回忆说:“那时候哪有奖金、加班费,从领导到工人干劲都很足,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上,很少有人在9点前回过家,可谁也没有怨言。”

涧西曾是皇家花园,风水宝地,地下埋有大量的古墓葬,在墓葬群上建厂房,探测和处理古墓群是首先面临的巨大问题。瀍河回族区塔湾、马沟的一批探察古墓的土专家们利用洛阳铲和一身绝技,在厂区90多万平方米的面积中打出100多万个探孔,找出周、秦、汉、唐、宋等古墓1500多个,并进行彻底挖掘和回填。为了夯实挖掘的墓坑,新乡派出800人的专业打夯队来洛阳帮忙,义务劳动、分文不取,并且放话“如果不够,再派1000人!”

……

……

1955年10月1日,第一拖拉机厂主厂房动工奠基典礼大会举行,全市7万余人参加。当年植下的“奠基纪念”石碑,就立在现厂部正门东出入口。

一拖兴建的消息随新华社的电波传遍全国,2600余封慰问信如纷纷雪花飘然而至。此外,黑龙江华川县一个村庄的农民把节省的500余公斤大米送到工地;南阳专区的群众把28吨炭一捆一捆地从山上背下来,再送到工厂解了燃眉之急;徐州无偿送来1万多吨耐火土和大量砖石块;全国成千上万的“红领巾”把捡废物、拾麦穗换来的钱寄到了洛阳……全国人民的关怀,极大地激励着建设者们。

“耕地不用牛”的时代从此到来

一拖的建设始终牵着中央领导人的心。早在1956年3月,时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就曾跨过土坑、钻过脚手架、站在土堆上环视建设工地,鼓励青年职工;1958年2月,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特立来到试生产的一拖视察,并挥毫题写了“第一拖拉机制造厂”8个大字,至今仍嵌在厂

大门上;1960年4月,国家主席刘少奇来到一拖;1961年3月,朱德委员长来厂视察……建厂前后,李先念、习仲勋、罗荣桓、聂荣臻、彭真等国家领导人都曾到拖厂视察指导。

在毛主席对一拖的建设与生产定位给出具体指示后,1958年6月20日,第一炉铁水生产出来;7月5日,生产出第一批锻件;7月8日,生产出第一台燃油泵;7月13日,第一台柴油发动机问世;7月20日,新中国生产的第一台拖拉机披着彩带,在人们敲锣打鼓的护送下,隆隆开出了一拖大门。

1959年10月12日,在工厂即将交工验收、全面投入生产的前夕,周恩来总理到工厂视察,回京后即批准于11月1日举行开工典礼,并批示主管农业的副总理谭震林出席并主持开工庆典剪彩。

回想起当天的情景,年近80岁的老职工卢富来至今仍然十分激动。他说,当天上午雨过天晴,厂门前广场上人海沸腾、彩旗飘扬,2万多名职工和敲锣打鼓赶来的市民,一大早就聚集在这里。8点半,十响礼炮在国歌声中轰鸣,谭震林向世人宣告:“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成投入生产,标志着我国‘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伟大时代到来了!”

卢富来是上海人,1957年调到一拖工作,在发动机车间工作时,总结出“班前三

件事”和“班后四不走”的管理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他所在的小组被团市委命名为“卢富来小组”,在全国机械系统赫赫有名。当天,他代表全厂2万多名职工上台发言。

“我原来准备的发言稿主要是说,不仅要把本职工作干好,还要把徒弟带好,积极工作,为国家生产出更多合格、优秀的产品,但是听到谭副总理说‘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觉得对一拖当时既能生产拖拉机,又能生产发电柴油机组的情况来说十分形象,便临时把这句话作为了我的发言标题,并由此发挥了很多内容”。

卢富来说,自己当时十分紧张,发言完毕,浑身是汗,衬衣都湿透了,贴在脊梁上。他回到主席台坐下后,前排的一位苏联专家扭过头,伸出大拇指用俄语轻声

说:“好。”

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时代,在洛阳这个千年帝都宣告了正式到来。

上海市场百货大楼:一座市场背后的难忘记忆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此图摄于1961年,是季境心老人来洛后照的第一张全家福,画面中有夫人的母亲、一个亲戚和两个女儿。

在涧西区上海市场步行街的南端,矗立着一座4层商厦。如今,与四周林立的高楼相比,它毫不起眼。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它在洛阳商贸业中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巨变的见证者,更是“一五”期间全国各地支援洛阳建设的见证者。它,就是上海市场百货大楼。而以它为中心的附近一大片商业区,统称为“上海市场”。

从“上海市场”的由来说起

“上海市场”名称的背后,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一五”期间,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洛阳是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在全国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7个安排在洛阳,而这7个项目的建设场地,多数选在了地旷人稀的涧西区。

1954年,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厂等十几家大型工厂,相继在涧西区开工兴建。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万建设大军满怀冲天的热情,要在这片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社会主义蓝图。

当时的涧西区除了一条洛潼公路横穿、几个村庄点缀外,几乎全是农田。大建设除了要确保物资供应外,还要有相应的商业网点为建设大军提供配套服务。而那时洛阳的城市人口只有6万余人,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老城。凭这些商业网点为远在10公里外的建设大军提供服务,显然力不从心。

大建设开始前后,我市因陋就简,陆续在涧西区建设了国家市场、704工地市场、703工地市场、河南市场等一系列市场,其中不少市场的营业房是四面透风的芦席棚。1956年,我市分别在704工地市场附近和如今的景华路、太原路交叉口附近各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型市场,但这些大型市场缺乏商业企业的支撑。

为此,1955年,我市前往上海、广州等商贸业发达城市,动员这些城市的国有商业企业和私营商户内迁洛阳,支援洛阳的工业建设。1955年至1956年,上海、广州等地累计有商户3500人和17家工厂、88个商店的2717名职工响应党的号召陆

续来洛,其中内迁来洛的工厂、商店主要有三乐食品厂、大新酒楼、大利食堂、广州食堂(后改称广州酒家)、永余照相馆、万氏照相馆(后改称人民照相馆)、新源祥棉布店、三友理发店、上海理发店、红光照相馆、旭东洗染店、上海旅社等。

有关方面将大新酒楼、新源祥棉布店等部分上海内迁企业、商店安排到704工地市场所在的大型市场里,故将该市场称为“上海市场”;将广州酒家等部分广州内迁来洛的商业企业安排在如今景华路与太原路交叉口附近的大型市场里,故将该市场称为“广州市场”。

洛阳国有商贸业发展的缩影

上海市场建成后,初名“青年营业部”,后改称上海市场百货商店,当时的商业用房主要是平房。1980年,国家决定拆除平房,对上海市场进行改建。1984年1月1日,新大楼建成开业。1986年,上海市场百货商店更名为上海市场百货大楼。

新建的上海市场百货大楼主楼4层,建筑面积9024平方米,营业面积6300多平方米,建筑规模仅次于当时的郑州紫荆山百货大楼,居河南省第二位。1987年,上百大楼7层辅楼建成,使商场总建筑面积达到1.51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16万平方米。

“新大楼刚刚投用时,外形雄伟壮观,内部宽敞明亮,商品品种齐全,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选购。商场内每天顾客如潮,营业员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商场只好买些面包之类的食品隔着人墙投给柜台里面的营业员,营业员简单吃些面包后继续为顾客服务”。对于当年的盛况,上百一些老职工至今记忆犹新。

1993年,上百大楼销售额突破1亿元,达到了顶峰。之后,因商贸业竞争的加剧和硬件设施的落后,上百大楼营业额逐年下降。2002年,上百大楼终因资不抵债而破产,2005年破产重组,但至今难以恢复元气。

尽管已经萧条了数年,但上点岁数的洛阳人尤其是涧西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上百大楼的。说起上百大楼的命运起伏,原市二商局副局长刘玉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虽然上百大楼落伍了,但在洛阳大建设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洛阳商贸业的功臣和标兵,也是洛阳国有商贸业发展的缩影。”

两位老人的难忘记忆

今年84岁的林静与88岁的老伴季镜心住在离上海市场百货大楼几十米远的一栋住宅楼里。这栋楼是上百的家属楼,林静是上百大楼的退休职工。

季镜心和林静都是上海人。虽然已经来洛50多年了,但如今他们的话语中仍带有浓重的上海口音。季镜心原在上海万氏照相馆做摄影师。1955年,洛阳市派人前往上海,动员上海国营商业企业和私营商户前来支援洛阳建设。当年11月,上海方面派了5个行业的代表来洛进行前期考察,季镜心是代表之一。

回到上海后,他不仅动员了成百上千的国有商业企业职工和私营商户来洛,还把自己原在上海榆林区一办事处工作的妻子林静也动员到了洛阳。

林静回忆:“我们是1956年8月与大新酒楼、上海理发店的人一起乘火车来到洛阳,原以为洛阳是九朝古都、新型工业城市,应该不错,可到洛阳火车站(如今的洛阳东车站)一看,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许多人当场就哭了起来。”

当时,林静的表姐夫在洛阳国际旅社当经理,所以她来洛后先到那里做了会计。丈夫季镜心在位于老城的万氏照相馆工作。后来,林静相继到万氏照相馆、涧西区商业局当会计。1960年,林静来到上海市场百货大楼当会计,直到1984年退休。

林静回忆,她刚到上百时,上百的八九十名职工中的2/3是从上海、广州来支援洛阳建设的外地人。那时的上海市场周围到处都是麦地,没有马路,没有公共汽车,给建设大军送东西主要靠架子车。

林静介绍,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那时大家的工作热情都很高。建设大军缺什么,他们就拉上架子车送什么。一些建设工地远在谷水、关林等地,他们也经常送货。由于服务水平高,当时的上百不仅是洛阳最好的市场之一,还是全国商贸系统的先进单位。

“化妆品组组长宋秀景去北京参加过全国群英会,刘少奇主席还同她握手”。说起这些,林静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如今,两位老人与他们的两个女儿全在洛阳生活。林静说:“当时,有一些从上海、广州来的人由于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和环境回去了,我们当时没有想过再回上海。如今,来洛阳生活已经几十年了,洛阳才是我们的家。”

千军万马战洛阳

其实,林静和季镜心仅仅是当时千千万万援洛大军中的一员。

据相关材料介绍,1954年8月,省委下发《河南省支援洛阳工业基本建设方案》,把支援洛阳基本建设作为全省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洛阳的工业建设。除了动员上海、广州一批私营商户和国有商业企业职工来洛外,还调入一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及华东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人民解放军建八师、河南省第三建筑工程处1.7万人,调入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从河南各地选调的一大批青年农民共计3万人,还把天津机器制造学校的两个专业迁到洛阳,组建为洛阳拖拉机学校,不久改为洛阳工学院。

后来,随着建设规模的继续扩大,其他援建大军纷纷来洛。他们战骄阳,斗风雪,绘就了一幅“八方风雨会中州,千军万马战洛阳”的壮丽画卷。

到1957年年底,洛阳的城市人口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6万余人猛增至52.9万人。洛阳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的大城市。

大工业的钢桩唤醒沉睡的土地

1948年4月5日,洛阳第二次解放。史料记载:当时全市共有工业282户,商业443户,没有机器工业,手工业约占全部工商户的1/3。

几经战乱的洛阳城,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城容憔悴,市场萧条。

曾经参与编写《洛阳工业基地建设》一文的刘公直先生回忆道:“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洛阳城区面积仅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不足7万。所谓的工业企业,只有1个装机容量500千瓦的小发电厂,其他都是些采煤、翻砂、铁工、印刷、面粉、纺织等小厂或手工作坊,根本没有什么现代工业。”

同全国人民一样,洛阳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在全国各地仔细考察、反复比较,国家决定把一批重点工程放在洛阳兴建。

成批的学生、工人、干部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会聚洛阳,雄伟的钢桩和铿锵的打桩声,唤醒了涧河以西沉睡千年的土地。

50余年后,我们通过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通过当年青春飞扬如今满脸沧桑的建设者们的讲述,再一次还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七万建设大军”与“十大厂矿”

“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刚刚恢复,百废待兴。洛阳工业基础薄弱,一批大型项目同时建设,在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等方面非常困难。

党中央和河南省委决定,动员全国、全省的人力物力,组织大协作,打总体战。

洛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仅1954年元月至11月,洛阳市就调入干部6989名。其中有:原中南局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李立,任市委第一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刘刚,任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厂长;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原许昌地委书记纪登奎,任矿山机器厂厂长。

工人支援方面,中央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第八师和上海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调洛。普通工人除洛阳地区支援外,还从省外调入1100名。

当时,7万人的施工队伍,加上临时雇用的民工,建设大军的人数达到十几万人,

是洛阳市人口的近两倍。大家夏战骄阳,冬斗风雪,组成了一幅“八方风雨会中州,千军万马战洛阳”的壮丽画卷。

继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拖)、矿山机器厂(洛矿)、滚珠轴承厂(洛轴)3个新厂选址洛阳后,作为配套建设项目,国家又确定在洛投资兴建热电厂(洛电)和水泥厂(洛水)。

这5个工厂分别于1955年和1956年正式动工兴建,是“一五”施工的重点工程项目。

另外,整个“一五”期间,相继在洛选定厂址的还有铜加工厂(洛铜)、棉纺织厂(洛棉)、耐火材料厂(洛耐)、玻璃厂(洛玻)和柴油机厂(代号国营第407厂)。

这10个工厂,构成了洛阳早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主体框架,号称“十大厂矿”。

现在,在涧西区有一条路,她默默见证了当年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这就是1955年修建、全长5851米的建设路。当时,她是洛矿、洛拖、洛轴、洛铜等大厂门前的一条辅助道路,在运输和连接各厂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十大厂矿”的28个大型厂房已建成23个,安装设备达到8290台套,65个生产车间已有34个试车生产。

此时,以西工为中心,包括涧西工业区和涧东工业区的新市区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也基本结束,水、电、道路、桥梁、铁路支线等城市配套设施也已完成,洛阳工业基地初现雏形。

一位当年来洛援建的苏联专家曾赞扬说:“北面有火车站,中间有街心广场,南面以运动场和公园收尾,洛阳简直可以和列宁格勒媲美!”

“十大厂矿”投产后,填补了我国拖拉机、重型矿山机械、轴承、有色金属材料、高速柴油机等产品的多项空白,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洛阳热电厂的发电能力来说,仅该厂一号机组的发电量,就相当于洛阳市原有发电量的5倍,相当于解放前河南全省发电量的1.47倍。

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落户洛阳

为了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中央在制定“一五”计划时,就开始规划并决定由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设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

毛主席对第一拖拉机厂的选址非常重视。早在1953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就成立了新厂筹备处,开始搜集可能建厂地区的初步资料。

听说要建设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西安、石家庄、哈尔滨等纷纷要求把厂址定到自己的城市。但出于工业布局和国防安全考虑,国务院指示在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境内选择厂址。

时任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李富春率领12位苏联专家,在郑州、洛阳、偃师、新安和陕州等5个地区进行踏勘,搜集资料。

李富春带着专家的意见回到中南海。毛主席听了汇报后沉思良久,最后,大手一挥:“洛阳那么多帝王都住下了,难道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

举重若轻、幽默风趣历来是毛泽东的语言风格,其实,这也是专家们反复考察论证的结果。

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厂,就这样落户在了洛阳。

1955年10月1日,昔日的皇家御苑似乎一瞬间变成了建设工地。近日,我们在一拖离退休办采访了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他们的讲述中,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恍如昨天——

国庆节上午,洛阳市7万余人参加了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主厂房动工奠基典礼。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代理局长张逢时代表一机部在会上致词: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开始建设了。几年以后,我们就能制造出拖拉机。到那时,新中国农民就可以用现代化的机械代替古老的农具,为国家打出更多的粮食。

会后,工地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老人们回忆,当时,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相结合,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建设队伍,施工高潮不断涌现:一拖102工区,38天建成1座2.4万平方米的大型厂房,提高工效近1倍,创造了我国建筑史上的新纪录……

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上了岁数的洛阳人的记忆深处,火红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热潮,第一批拓荒者把汗水和心血洒在了涧西的肥沃土地上,他们收获的,是一个新兴的重工业基地。

刘聚康算是最早来一拖的那一拨儿人了,他是搞建筑测量的。1954年8月,他刚从河洛中学(现洛一高)毕业,就被直接分配到了筹建中的拖拉机厂。

近日,精神矍铄的刘老先生为我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选中的拖拉机厂厂址是一片庄稼地,到处都是古墓。按照苏联专家设计,测绘定位时,地基要两米间距探一个孔,探孔的密度在当时的基建上是少有的。每探一个孔,在建筑图上都要准确地标注出来,这样密度的标注无论是难度还是工作量都非常大,也容易漏掉。我们就在每一个墓葬前绑上布条,测量一个解开一个,确保不漏测。对密集的探孔,我还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先画一条基线,再根据基线,把探孔全部标注出来,这样大大提高了测量进度和准确度。

在1955年的一份劳模审批表上,对刘聚康有这样的评价:采用他的方法,提高工效1倍,定额测量每小时20个点,他完成48个点。

刘老的两枚铁质奖章就是那一年获得的,一枚是洛阳市先进,一枚是河南省先进。搬了很多次家,扔了很多东西,但这两枚奖章一直是刘老压箱底的宝贝。

对刘聚康来说,那是伴随一生的荣耀。

响应党召唤援建到洛阳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部分来自上海、广州的援洛人员在上海旅社门前合影

援洛人员:把洛阳当作第二故乡

1956年四五月间的一天晚上,一列火车抵达洛阳东车站。从这趟列车上下来的36个人,被接到老城区一家招待所内。望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城市,时年19岁的乐科根有点儿怀念江南的吴侬软语。

乐科根祖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现北仑区)。14岁时,幼年丧父的他在叔叔的带领下,到十里洋场上海滩闯荡。在一家私营五金号当了几年学徒后,1956年年初,他报名参加了上海有关方面组织的一个五金培训班。

乐科根的叔叔坚决反对他报名——这个班实际上是支援内地培训班,学员在学成后都要去内地一些城市,支援当地建设。可乐科根却不以为然,在老家的母亲已于两年前去世,他孑然一身,了无牵挂,更重要的是,母亲健在时,总是跟他讲新中国的种种好处,对于因没能为母亲送终而时常悔恨的乐科根来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内地支援建设,不失为一个尽忠尽孝的好办法。所以,在培训结束后,乐科根二话没说,就服从组织的安排登上了开往洛阳的火车,成为上海五金行业援洛者中的一员。

出发前,上海有关方面组织了一次场面宏大的欢送会,“在火车站敲锣打鼓,热闹得很”。而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洛阳则把欢迎他们的热情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了政策中。抵洛后,乐科根被安排在市零售公司北大街第一门市部做营业员,分管五金及针织品的销售工作。他已经做好了吃面食的准备,不过,在职工食堂,他每天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米饭。即便在物资供应较为紧张的时期,对援洛人员优先供应米饭的政策也没打折扣。此外,作为普通营业员,乐科根每月的工资为50元,而为洛阳本地人的门市部经理,月薪不过36.5元。

据乐科根回忆,在涧西众多大厂建成后,当时市服务局下属的很多商业单位都在涧西增开了门市部。和他一道来洛的人中,也有不少被分配到涧西工作。“我们当初都是带着一颗火热的心来的,大多数人工作都很努力。”乐科根说着拿出一个日记本——这是他荣膺公司先进工作者的奖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为洛阳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后,不少援洛人员相继返回上海。但也有不少人把洛阳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留在了这片热土上,乐科根就在洛阳扎了根。经人介绍,乐科根与嵩县田湖镇的张菊花喜结连理,如今已儿孙满堂。现在,从关林供销社退休的他,南方口音中已掺杂了不少洛阳味儿。

援洛企业:给洛阳带来新技术

除了组织人员内迁支援洛阳建设外,广州、上海等地还发起了企业内迁的号召。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公私合营的服务性企业因此相继从沿海城市迁到洛阳。

随广州红光照相馆来洛的李桂标回忆说,1956年年初,广州工商业和手工业刚刚开始公私合营,动员这些企业迁入内地,不少工人都愿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但不少掌握财产大权的私方经理持观望态度。

李桂标清楚地记得,为了动员这些私方经理,在他们编纂的行业报纸《摄影工人》号外第一期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排除思想障碍响应祖国号召》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情:“党号召我们参加外调,支援祖国工业建设,我们应该热烈响应。……是妻儿留恋、父母难离吧?试问谁无妻儿,谁无父母?……是故乡可爱吧?难道洛阳就不是祖国的土地,难道洛阳就不可爱吗?我们广州的解放,难道不是解放军离乡背井换来的吗?……”

思想先进的人不是没有。时任红光照相馆私方经理的梅敦庆就是当时最著名的一个。在他的联系、协调下,当年夏秋之交,广州红光、曙光和美虹3家照相馆的27名人员,与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手工业战线的援洛人员一道,乘坐专列来到洛阳。根据安排,3家照相馆合并为洛阳红光照相馆,归市服务公司领导,馆址就在人民西路与中州中路交叉口西南角的上海旅社一楼门厅内。

李桂标说,内迁企业大多是完整“打包”来到洛阳,因此沿海服务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也来到洛阳。以照相行业为例,在此之前,洛阳的照相馆用光仍以太阳光为主,而他们从广州带来了先进的灯具,解决了以往“看天拍照”的问题;此外,当时沿海已经开始流行为黑白照片上色,上海油彩上色技法和广州水彩上色技法让洛阳人接触到了“彩色照片”。这使得洛阳在上世纪60年代前后,始终走在内地照相业的前列,为我省第一家照相行业中外合资企业落户我市奠定了基础。

援洛大潮:为洛阳发展作贡献

据《中共洛阳党史专题(第一辑)》中《地方工商业对国家重点建设的支援》一文记载,自洛阳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工业建设城市后,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洛阳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作出了全国支援洛阳重点建设的指示。1954年11月20日,上海荣大水泥工业厂迁至洛阳,厂址在西工区王城路南头,由国家投资筹建厂房、设备,随厂迁洛职工124名。全体职工艰苦奋斗4个月,该厂建成投产,当年生产各种规格下水管道61公里,有力地支援了重点工程建设。

1955年4月,广州、上海等地工商业户3500人迁洛,分别被安置在涧西区豫北路和青岛路,两个地区的市场也因此被命名为广州市场和上海市场。1956年8月,国家决定将上海市的华南和复兴两家煤球厂迁洛,合并成立洛阳市煤球加工厂,保障了基建工地工人的生活需要。在此前后,兄弟省、市为支援洛阳重点工业建设,迁至洛阳的工商业企业还有橡胶厂、纸盒厂、工具厂、翻砂厂、综合仪器加工厂、万国药房等。

根据统计,截至1957年8月,为支援洛阳重点工业建设,国家先后从上海、广州等地迁入工厂17个、商店88个,调入人员26474名。据《洛阳市二商志》记载,

在这批内迁大潮中,饮食行业有6家较有名气的饭店内迁,分别是涧西的大新酒楼、大利食堂、广州食堂以及老城广州食堂、南大街野味香糕团店、新邨饭店等;上海三乐农产制造社、金家骏蛋糕厂和大沪面包厂则于1956年合并成立了洛阳市三乐食品厂。旅馆业则有1956年市服务公司副经理、上海内迁资本家乌兆荣兴建的上海旅社(后改为国际旅社北楼,现已被拆除)。理发行业迎来了8家内迁企业,其中上海金龙、永定和德胜合三为一,更名为三友理发店,店初设老城西大街,后搬至人民西路;而原上海中美、中央、香港3家理发店,合并成为上海理发店,在涧西上海市场开业,并在广州市场等地设门市部。浴池业则在涧西广州市场和上海市场先后新建了广州浴池和上海二池,在人民西路新建的上海一池后来成为因具有全省先进水平而名噪一时的兴华楼。洗染行业中较为出名的,有原上海静安区旭东洗染店职工开设的旭东洗染店,位于老城南大街;从广州迁来的个体洗染店,于1956年年底合并成立国营洗染店。照相行业除红光照相馆外,还有由上海万氏、卡德、太平洋、鹏飞合并而成的人民照相馆(位于上海市场)以及由永余、汪明、胜利、王家和丽娜合并而成的东风照相馆(位于老城北大街)。

内迁服务行业的合理布局,不但大大改变了我市的商业结构,使我市的商业市场面貌一新,而且使得新建的涧西区形成了以重点工业区和工人居住区为重点的规模网点。同时,大大增强了洛阳地方工商企业的实力,对洛阳地方工商业的发展、市场的供应、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对重点工业建设的支援,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厂选址洛阳一波三折

☆默默☆的博客2009-11-09 06:06:04|分类: Information ">

“一五”时期大厂建设场面。

“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这是上世纪50年代人们常说的一句顺口溜,在古都洛阳则更为流行。因为,“一五”计划的多个重大项目从1953年开始便陆续来洛选址,其中就有解决“耕地不用牛”问题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和可以让人“点灯不用油”的热电厂。

虽然时间已过去了50多年,但说起当年热火朝天、争分夺秒的大厂选址往事,88岁的一拖离休干部席光平仍记忆犹新、激动不已。

县长任上,突被抽调参加筹建

习老是吉利区横涧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53年6月的一天,时任汝阳县县长的他正在农村调查生产情况,突然接到通知,要他迅速前往洛阳地委集中报到。要去干什么,通知未讲。赶到地委后,他发现前来报到的还有伊川县县长宋彪等,有关领导只是让他们等候安排。

到了7月12日,大家心中的谜团才被解开。省委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一机部)中南办事处联合召开会议,向大家通报,国家要在河南开始建设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矿山机器厂等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多项重点工程,紧急抽调他们来,就是要参与这些项目的选址、筹备和建设。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历史南京近代史发展

无锡太湖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悠久南京 学校专业:环境设计131 学生姓名:吴曼婷,王晓佳, 李双圆,沈思怡, 于倩倩,牛璐 学号: 指导老师: 2014年6月15 日

悠久南京 南京不得不是个好地方,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南京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四季各有特色,。总体来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修生养心,的好地方______题记 春夏秋冬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的特点。冬季受欧亚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寒冷、干燥。初夏受锋面雨带影响,南京进入梅雨季节,降雨明显增多,大、暴雨频繁出现。梅雨过后进入盛夏,天气晴燥,常会形成伏旱。春秋两季是冬、夏交替过程中的季节,多以干燥凉爽天气为主。适宜植物生长的无霜期约225天。洪涝、干旱、暴雨、连阴雨、台风、高温、强对流天气(雷暴、飑线,冰雹等)、寒潮、低温、霜冻、大风、雾等灾害时有发生。 石头城 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据史书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国(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灭了越国(都城吴,即今苏州),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

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

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发展

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发展 学制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因此,学制的产生是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的。毋庸赘言,没有学校就不可能有学制的产生。那么有了学校是不是就一定会有学制的产生呢?事实上未必然。一个完整的学制的产生要有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刺激了社会上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需求,从而使得学校的发展呈现潜在的势头。其二是国家教育权的出现。国家必须掌握对教育的控制权与管理权,这样才有可能从宏观的角度对教育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其三,学校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模。这样才会出现一定交叉、衔接与比例的问题。才会使得学校在类型与级别上做以区分。因此,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初期,虽然有学校的产生,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还没有构成学制系统。或者说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学制系统。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不过那时的学校与现代意义上不同,是养老、习武兼教育的场所。“夏后氏之学在上痒”“序,夏后氏之序也”“夏曰校”孟子解释到:“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到了西周时期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系统。国学为中央官学,乡学为地方官学。我国古代(从西周到清末)基本上一直沿用此学制。到了清朝同治元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开始产生。 (一)近代学制 1、壬寅学制、癸卯学制(1902年学制和1904年学制) 壬寅学制是清政府的管学大臣张百熙于1902年主持拟定的,名曰《钦定学堂章程》。因是年为旧历壬寅年,故称,亦称1902年学制。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付诸实施。 癸卯学制是由张百熙、荣禄、张之洞三人于1904年主持拟定的名曰《奏定学堂章程》,因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亦称为1904年学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校系统,这个学制将学校教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时间如流水般从我手中滑过,转眼间这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已经接近尾声。当我自以为在高中学习的《历史》对中国历史有着很好的里欧阿姐,我一直以为我所了解的历史就是真正的历史,但是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但是如果我们学习了历史就要带着分析史实的态度,了解真相,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回顾近百年的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困惑与希望交织、污秽与崇高辉映、黑暗与光明搏击,构建了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古往今来,对历史的考证、学习,从来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司马迁写《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文学,到如今我们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对中国近代史精彩评述以及大热的民间历史学说,人们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后人讲述着前人的故事。对于司马迁及其他优秀史官,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有义务将他们那个时代发生的事记录下来,传给后人;而对于现在选历史课的大多数人,或许更多只是因为必须修满学分吧!但我作为一名对历史充满兴趣的学生,很高兴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也从这门课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心灵的洗礼。 高中时学过中国的近代史,但那时只是为了应付会考,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具体的轮廓,对其中的人物更是一知半解,没有了解。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和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中国近代史纲要》从各个方面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内部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阐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进程以及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是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给我们很大的空间去自己想象,自己评价,一副清晰的中国近代史画面仿佛呈现在眼前。 中国近代史的线索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争取政治上的独立,贯穿着这个任务始终的是人民群众的反帝和反封建斗争。二是为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所作的斗争,这是在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的,即资本主义近代发生发展的历史。 从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便一度遭遇到生存危机。帝国主义的入侵让中国人民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传统的中国劳动人民还仅仅滞留于渴望土地,维持生计的思想层面上。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迅速垮台,广大人民更加不知所措。近代爱国之士总结中国人民的特点为奴性、缺乏爱国心、愚昧等。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从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认清目标,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中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体制与科技,中国所处地位之危险。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西方书籍。梁启超、康有为一干人等也指出中国的弊端与危机。 我每节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对李鸿章有着深厚的情感,就因为我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真实的历史,真正的李鸿章,一个历史的罪人,民族的英雄,我也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然后上台讲解了我心中的《林则徐》。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深怀科学探索的精神,辩证的看待历史的发展,从历史中得到教训得到启迪,哲人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不求明智,但是要还历史以真相,探索历史人物,深入历史事件,从中获得民族的气节,祖先的精神节气。而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们庄严的使命就是要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对未来所可能发生的一切,我们都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当我们对历史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去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捍卫我们的中华民族。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潮头回顾历史,就是要更好地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生活,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我们内在的强大动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推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1) 1、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D )A.俄国B.日本C.美国D.美国 2、为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在1893年编成《四洲志》的是(A )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D ) A.《原道醒世训》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5、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中央机关是(A ) A.总理个管事务衙门B.京师同文馆C.江南制造总局D.外务部 6、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史称(B ) A惠州起义 B 黄花岗起义C 武昌起义D 湖口起义 8.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B ) A广东 B 四川C湖北D 湖南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 A 《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的失败C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11.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鼎发动了抗日反蒋的(B ) 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 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 12.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A )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3.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去的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中条山战役D长沙战役 14.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B ) A佟麟阁B张自忠C戴安澜D赵登禹 15.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A )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 16.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6月挑起了全面内战,其起点是大举围攻(A ) A中原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陕北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 17.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1947年12月,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A ) A中国民主促进会B九三学社C中国农工民主党D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C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 20、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D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1、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成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B ) 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 23、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C ) A.刘少奇B.薄一波C.陈云D董必武 24、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B )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论茂名近代历史发展

题目:《论茂名近代历史发展和未来发展》 院系:艺术学院 班级:2013音乐学钢琴表演专业 姓名:陈楠楠 学号:2013053786 历史就像时间长廊中的云彩,虽永远在不停地欢腾流动,但它总会留下影子。只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就可以从周围的事情看到历史的缩影,因为我始终认为,“一块石头总有它自己的历史故事。”然而我的家乡茂名,为了更好地了解她,从而能保护她,发展她,我仔细研究了她进来以来的历史发展。 一、茂名基本资料 茂名市,别称南方油城,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4%;海域面积75平方公里。茂名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石化生产出口基地和广东省的能源基地。全市“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荔枝、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是“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水产养殖享誉盛名,是“中国罗非鱼之都”。1 二、茂名的工业发展 茂名市南部临海,迂回的海岸线长约220公里,拥有水东、博贺等多个天然良港。改革开放以来,茂名市的建设成就辉煌,现已发展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炼油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北运蔬菜生产基地和广东省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早在1994年,茂名市就已跻身全国55个国内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城市行列。而且已探明矿藏近100种,潜在价值4000亿元以上。油页岩和高岭土储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玉石矿为全国三大玉矿之一,盛产 1选自360百科,茂名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a118645547.html,/doc/5309161.html

中国近代史发展概况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1>城市——“镐京”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近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项“第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项“第一”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学历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之中国近代史部分编入了众多的“第一”,因为“第一”往往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所以了解和掌握这些“第一”对学好中国近代史是十分有益的。现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辑录如下: 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2、近代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 3、近代中国第一个创出铁模铸炮法的人:龚振麟。 4、近代在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个清朝爱国将领:陈连升。 5、第一个向中国介绍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的人:李善兰。 6、第一个向中国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夏元瑮。 7、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人:邹容。 8、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 9、为宪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宋教仁。 10、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 11、中华民国第一个选举产生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12、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的制造者:徐寿和华蘅芳。 13、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 14、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 15、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

16、近代中国第一个创办职业教育的人:黄炎培。 17、近代第一个对我国的气候条件和资源做出科学评价的人:竺可桢。 18、中国近代提出破除封建史学进行“史学革命”的第一人:梁启超。 19、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李大钊。 20、第一个采用资产阶级观点编写中国通史的人:夏曾佑。 21、中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理论的人:杨贤江。 22、中国第一所工人夜校的创办者:毛泽东。 23、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24、第一个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称为“红军”的人:吴兰陔。 25、率部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者:马占山。 26、第一个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英国。 27、第一个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特权、也是第一个取得在中国开矿优先权的国家:法国。 28、第一个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国家:德国。 29、第一个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特权的国家:日本。 30、在“改订新约运动”中第一个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条约的国家:美国。

结合我国近代史发展,谈谈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问:结合我国近代史发展,谈谈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中国近代的国防充溢着孱弱、破败和屈侮的。上溯至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坚船利炮击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国门,将殖民主义根植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却执意奉行“居安思奢”,“卖国求荣”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国强兵”的思想,孙子则更直接地指出: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富国是强兵之本,强兵之急。这一观点抓住了国防强大的根本所在。我国古代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王朝,无不强调富国强兵。秦以后的汉、唐、明、清各代前期国防的强盛,都是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结果;与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败,也都由于经济的衰落导致政治腐败和国防孱弱所至。无数历史史实证明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二、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良好的政治是固国强兵的根本。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史,不难发现,凡是兴盛的时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原本西陲小国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防日渐强大,为吞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过来,很快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因为政治腐败导致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乃至晚清都是如此。 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翻开几千年的国防史,人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是巩固、就强大;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就颓败。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不仅不敢发动反侵略战争,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反而认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火”。对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反侵略斗争实行残酷的镇压,最终造成对外作战中屡战屡败,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68年前,“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认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具体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进行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然的!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特点及史实 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不断地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种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是封建的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即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发展变化又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近代中国人民斗争所要解决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两大历史主题,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在近代,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中英《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鸦片战争成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

解体;另一方面,它们凭借自己的船坚炮利,继续进行武装侵略,不断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1856年,英法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把侵略的魔爪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沙俄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侵占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加紧侵略。这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掠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美国、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俄国对新疆的侵略,英国对云南、西藏的侵略都发生在这一时期,造成了中国边疆的新危机;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通过《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中国西南门户。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积极推行其大陆政策的结果。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避战求和的态度,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惨遭失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中国继《南京条约》以来失权最多、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日本取得在华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等特权,这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外输出资本的要求。《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后,19世纪末,德、俄、法、英、日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则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归纳(整理后)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总结 时 期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影响 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一大1921.7.23 上海法租界 望志路106 号(后到浙 江嘉兴南 湖) 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 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会议确定党的中 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 中共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 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 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 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Ps:会后开始发展工人运动和农 民运动 中共二大1922年7月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 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 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 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名党一大1924年1月 广州 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共产党(党内 合作的方式)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 形成,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 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 革命运动由此兴起,中心在广州 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 (汉口会议) 1927年8.7 汉口秘密召 开 内容: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中华苏维埃 第一次全国 工农兵代表 大会 1931年11 月 江西瑞金叶 坪村 内容: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 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 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 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 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 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经历了由近代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屈辱,现代的保守封闭到主动开放的振兴,历史证明,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大潮,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在当今世界的外交舞台上,日益崛起的中国心态开放,步伐矫健,“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大国的风范和雄姿日益呈现。 近年高考,关于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一直是命题的重点,2008年恰逢新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无疑会在明年的高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知识梳理】 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晚清政府(1840-1912) 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 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 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④1927年初,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部分被侵略的权利。 4.国民政府(1927-1949) ①1927年,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与帝国主义勾结,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充当侵华工具,卖国求荣。 ②1928年,国民政府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结果不了了之。 ③1931-1945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日益扩大的侵略,国民政府先后推行“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积极抵抗-消极抵抗”等的政策。 ④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废除了近代以来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这成为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最大成果。 ⑤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借助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接受美国支持,出卖国家主权,积极策划并发动内战。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从中取得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二、现代中国外交的发展 1.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拓外交新局面 ①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②建国第一年即与苏联等17国建交,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书面作业(部分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问题汇集2017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是什么?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分析说明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怎样理解“文明的失落”? 暂缺 5、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和地位。 暂缺 第一章 6、如何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请展开论述。(如何理解“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评“帝国主义侵略有功”的观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资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时间顺序: 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1864(太平天国)—— 1860-1890(洋务运动)—— 1895(马关条约)—— 1901(辛丑条约)—— 1905(废除科举制)—— 1910(辛亥革命)—— 1921.7.23(中共一大)—— 1924(国民党一大)—— 1926-1927(北伐-破裂)—— 1931(九一八事变)—— 1934(长征)—— 1936(西安事变)—— 1937(卢沟桥事变)—— 1941.6(巴巴罗萨计划)—— 1941.12(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5(抗日胜利,二战结束,中共七大)—— 1946(内战开始)—— 1949(新中国成立)—— 1950(土地改革)—— 1953(三大改造)—— 1954(宪法)—— 1956(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6(十年文革)—— 1967(中国第一颗氢弹)—— 1979(改革开放)—— 1980(经济特区) 基本事件及其意义: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经济制度,商品经济的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顺差),英国入超(逆差);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了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 结果: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岛,赔款,开放广夏福宁上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影响:(1)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第一步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半殖民地 经济上:1)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自然经济了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3)外商企业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 ——半封建 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