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同等学历全国统考经济学试题

资料整理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618870731.html,,https://www.doczj.com/doc/a618870731.html,,022-********

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消费者均衡。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分类所得税。

4.“寻租”行为。

5.倾销。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其40分)

1.简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2.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贡献。。

3.画图说明古典利率理论及流动性偏好奉IJ率理沦的基本观点。

4.试分析一国最佳外汇储各规模指标。

5.我国财政投资决策标准是什么?

三、论述与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2.已知:储蓄函数为S=-50+0.2Y,投资函数I=150—6r,货币需求为L=0.2Y—4r,货币供给M=150。

试求:

(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

(2)求均衡国民收人(Y)和均衡利率(r);

(3)如果自主投资从150上升到200,均衡国民收入会如何变化?你的结果与乘数

定理(乘数原理)的结论是否相同?请给出解释。

2004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经济学真题参考

答案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均衡: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

变的一种状态。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

RCS1.2=MU1∕MU2=p1∕p2

p1x1+p2x2=m

用图形表示,即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成本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无论是工资还是利润,如果超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速度,则会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形成压力。来自于工会对工资和垄断厂商对利润的过分追求以及货币工资价格的刚性,都被认为可以促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分类所得税:是对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所得,分为若干类别,不同类别(或来源)的所得适用不同税率,分别课征所得税。例如,把应税所得分为薪金报酬所得、服务报酬所得、利息所得、财产出租所得、盈利所得等,根据这些所得类别,分别规定高低不等的税率,分别依率计征。分类所得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并以课源法征收。

4.“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租金)的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大。

5.倾销:倾销的概念可以扶两个方面来界定:经济学意义上的倾销最初是由经济学家雅格布·瓦伊纳于20世纪初提出来的。他认为:倾销是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国际经济学家根报价格歧视这一概念对倾销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由于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状况不一样,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以获得最大利润的厂商,就在国内实行高价,而在国外实行比国内低的价格。

倾销的法律定义通常以《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六条规定为依据,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所谓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令人行为。制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

是宪法秩序;二是制度安排;三是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

当把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撮主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具体来说,制度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影响经济增长的:

(1)产权。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有效率的产权应是竞争性的或排他性的,这将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避免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

(2)国家。有效的交易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但界定产权本身也是要花费成本的。由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可降低交易费用。

(3)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由相互关联、包罗万象的世界观组成的。但凡成功的意识形态都必须解决不付费搭车问题,其基本目标在于给予各种集团以活力,节约交易费用。

2.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贡献。

(1)卡塞尔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的物价水平)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实际上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去分析汇率决定的,因此,这就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面。

(2)作为一种换算工具,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将一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如GDP,GNP等,由本国货币表示转换为由另一国货币表示,以便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这可以避免一国现行汇率偏高或偏低时,对用外币表示的本国经济指标造成扭曲。所以,一般认为用购买力平价来换算比用现行汇率来换算更科学。

(3)购买力平价研究汇率的长期趋势,不考虑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短期因素,从长期来看,汇率的走势与购买力平价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4)购买力平价将物价指数、汇率水平联系起来,这实际上是从商品交易出发米讨论货币的交易,这对讨论一国汇率政策与发展进口贸易的关系不无参考意义。

3.画图说明古典利率理论及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

(1)古典利率理论。

基本观点:利率由投资需求和储蓄意愿的均衡决定。投资是对资本的需求,随利率

上升而减少;储蓄是资本的供应,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就是资本的供给和需求相等

时的价格。。如图所示:

(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由凯恩斯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的货币利率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数量和人们对货币的偏好程度决定的。凯恩斯从其货币需求函数出发,认为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均衡点,即如图:货币需求曲线M d,和货币供应曲线M S的交点决定均衡利率。

4.试分析一国最佳外汇储备规模指标。

国际储备资产(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随时可以利用并控制的外部资产,其作用是为国际收支失衡提供融资,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间接地调整收支失衡以及达到其他各种目的。

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最佳)水平受多种因素控制。一般要求保持3个月的进口支付水平的外汇;10%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0%的沉淀作为应外部失衡时调整之用;另外,外汇储备应该达到外债余额的30%,即可以应付支付外债的需要。储备资产少了经济安全受到影响,多了影响资金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国际融资的难易,国际储备的数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我国财政投资决策标准是什么?

财政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收益最大化,但最终依据怎样的标准则取决于政府在不同时期所实现的政策目标。一般来说,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有三:①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②资本一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③就业创造标准。

我国现阶段应该以就业创造标准为财政投资决策的标准,理由如下:

(1)从理论上说,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失业的存在是对战略资源的不容宽恕的浪费;而且,就业增加一般就会增加产出。

(2)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政府必须从全局战略考虑这一资源的充分利用,财政投资项目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有救途径。

(3)即使不考虑产出增加,也有许多理由表明增加就业是必要的,原因之一是失业的社会影响。.

(4)财政支出的就业创造标准还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特别是增加落后经济地区的财政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公平、福利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论述与计算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的。

第二阶段,1978~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客观上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不仅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而且在生产领域也发挥作用。

第三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以下论断: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

第四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四大明确捉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晨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已知:储蓄函数为S=一50+0.2Y,投资函数I=150—6r,货币需求为L=0.2Y一

4r,货币供给M=150。

试求:

(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

(2)求均衡国民收人(Y)和均衡利率(r)。

(3)如果自主投资从150上升到200,均衡国民收人会如何变化?你的结果与乘数

定理(乘数原理)的结论是否相同?请给出解释。

(1)由I=S可知IS曲线方程为:一50+0.2Y=150—6r

即Y=1000—30r

由L=M可知LM曲线方程为:

0.2Y一4r=150

即Y=750+20r

(2)将IS和LM联立求解:

I Y=1000—30r

I Y=750+20r

得均衡利率r=-5,均衡收人Y=850。

(3)如果自主投资由150增加到200,则lS曲线方程变为-50+0.2Y=200—6r

即Y=1250—30r,这样均衡利率和收入将为:

Y=1250—30r

Y=750+20r

得r=10,Y=950

这一结果与乘数定理的结论不相同,因为从储蓄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因此,投资乘数为5,自主投资从150增至200时,收入应当增加250,即收入应是ll00而不是950。原因是在IS—LM模型中,投资增加时,利率提高了,从5增至l0,产生了挤出效应l50,于是收入不会按简单支出乘数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