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过程模板

自然地理过程模板

自然地理过程模板
自然地理过程模板

自然地理过程模板

1 引言

2 能量转换与传输 (2)

一、能量对地貌过程的影响 (3)

二、能量对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 (3)

三、能量对地表物质循环的影响 (3)

3 地貌过程 (3)

一、风化作用 (3)

(一)物理风化作用 (3)

(二)化学分化作用 (3)

(三)生物风化作用 (4)

二、几种地貌过程 (4)

(一)流域地貌过程 (4)

(二)喀斯特作用过程 (5)

(三)冰川作用过程 (5)

(四)风沙作用过程 (5)

(五)海岸带动力作用过程………………………………………………

4 水文过程……………………………………………………………………

5 生物过程……………………………………………………………………

一、生物圈的能量流 (6)

二、生物圈的物质流 (6)

三、土壤—植物系统中物质循环模式………………………………………

6 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的集散过程 (7)

一、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及其演化 (7)

二、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 (7)

自然地理过程分析

自然地理过程分析

1 引言

自然地理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及地理要素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强调地理事物岁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地理过程的研究可分为不同时域: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与研究意义在于:现在的过程的研究是认识过去的钥匙: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的地理过程研究,有利于地现在过程的形成的认识:现在与过去地理过程的研究则是预测未来的根据。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提出了研究自然地理学的三个方向。从全球环境的物理过程、地球景观化学过程和生物群落地理过程着手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而综合认识地理环境的演变规律,概括出当时世界各国自然地理研究的新趋势。他在《自然地理学一些最主要的趋势》一文中写到:“由于地理环境中的一切过程,不是物理过程,就是化学过程或生物过程。所以,第一个趋势就是掌握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所已经证明的规律,根据他们来观察自然地理学的对象、研究这些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地域分异,从而健全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二个新趋势就是综合研究,研究个对象之间总的联系,研究一个对象与其周围诸现象之间的联系。此类研究包括现代过程研究,历史因素的研究及其进一步发展的研究。第三个趋势是吸收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来建立观测、分析、实验的技术,其中有许多都是在其他自然历史科学中已建立的技术。第四个趋势是以前述理论和方法为依据,研究和预测自然过程的方向、速度和范围,指出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最有效的途径。

根据国内外近期研究,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地质年代与历史时期地理过程的传统研究向机制研究发展:由定性的向定量试验发展:有单个过程研究向过程的综合分析发展:有中小尺度的局地地理过程向大尺度或宏观尺度的地理环境过程研究发展:由自然地理过程学科研究想密切结合人类的活动作用的方向发展:由单纯人事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向对未来的预测预报发展。

2 能量转换与传输

地球表层的能量来源由外能、内能和潮汐能。外能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约占所有能量来源的99.9%,是地球表层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自然地理过程发生、发展的直接那个动力和最基本条件。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数量甚微,仅占地球表层能量的0.002%。它主要是地球内部主城物质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所产生的能量。在短时期内是缓慢不易察觉的因素,但在地质年代中,他可以通过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对自然地理过程施加重大影响。潮汐能驻主要是太阳同地球相互吸引作用产生的能量较小,它的热效应在地表热量平衡中意义不大,只能在潮汐活动地带有影响。由上可知,外来能和内生能是两个独立的能量系统,在地球表

面相互交汇,为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提供了动力,推动者整个自然地理过程的发展,决定着演化的强度和方向,使得自然地理面貌千姿百态。

太阳能在地面的转换主要有主要以热能和光能两种形式输入地表系统。热能的传输或转化主要有无机界进行转化,通过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的途径来完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匀的,以至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在南北纬35°间有盈余,在35°以南和以北辐射差额亏损。这种能量分布不均匀,必然会引起热量从低纬向高伟传输,以维持个低热量平衡。这种热量传输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和洋流完成的。地球表层是一个庞大的开放型能量系统,也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物质——能量系统。当太阳辐射输入地球表层,除部分直接返回太空意外,绝大部分被大气、水体、岩石、土壤等地表组分节流、吸收和散射,经过曲折的途径、复杂过程,最后返回宇宙空间。能量的传输的途径和转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能量的传输、转化,往往伴随着地表物质的迁移转换和循环运动而进行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转换、运动的动力。

一、能量对地貌过程的影响

地貌类型繁多、形态多样,是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每当内力集聚释放,往往会引起地壳隆起、山崩地裂、火山地震等剧烈的地壳变动,构成新的地貌骨架。地球的不同地区对地貌作用的外力种类和作用程度是不相同的。内力形成的地表地貌“骨架”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形态,而且还发育了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二、能量对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

地域分异是内外力因素下形成的,特别是外力因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在地表维度方向的分布,造成自然地域单位沿纬线延伸和沿纬度方向更替的带状分异。内力如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势较大起伏可引起垂直地带性分异:海洋与陆地的分布位置会引起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三、能量对地表物质循环的影响

物质循环一般大概为地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分环和生物循环四大类。地质循环是地表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风化,进而受空气、流水搬运迁移,汇入海洋胡泊逐渐沉积,经过长时期的地质变化形成沉积岩,或经过变质形成变质岩,以后地壳运动时上升地表又经历风化、搬运、沉积等物质循环过程。大气循环有纬向、经向,有全球范围的也有海陆间的。这些循环对地球上的热量、水分的重新分配,调节各地的温度和湿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循环是水的气、夜、固三态的互变为中心进行的,是地表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作用的中介,进行着热

自然地理过程分析

能传输和物质流动。

3 地貌过程

一、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机械破碎、而没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化过程。地理学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水分相态变化、干湿变化、流体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均引起岩石的机械破碎。物理风化是最简单的风化作用,在沙漠地区尤其明显。因为那里气温白天高达 40-50℃,晚上可降到 0℃以下,岩石热胀冷缩,这种胀缩在岩石表部和核部是不一样的。由于不同矿物的膨胀系数不一样,久而久之,岩石出现了裂隙,由大块变成了小块,由小块变成砂,由砂变为土,石头就烂掉了。在有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参与的情况下,风化作用进行得更快,风化的过程和产物也更丰富多彩。

最常见的风化现象是岩石的球状分化,这是因为岩石的外层易发生成层裂开和鳞片状剥落的缘故,兼之岩石内常有相互交错的裂缝,沿裂缝风化最深,稜角磨得最圆。在悬崖陡坡上的岩石,因风化而发生崩落,裂解下来的石块沿山坡流动,最后在山坡脚下稳定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上尖下圆的锥形体,称倒石锥。如果是一个平缓的山坡,崩落下来的岩块杂乱地堆积在那里,形成石滩或石海。

(二)化学分化作用

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例如,岩石中含铁的矿物受到水和化学风化空气作用,氧化成红褐色的氧化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气结合成碳酸,能溶蚀石灰岩:某些矿物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水和岩层中的矿物作用,改变原来矿物的分子结构,形成新矿物。这些作用可使岩石硬度减弱、密度变小或体积膨胀,促使岩石分解。

化学风化是地壳表面岩石在水及水溶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的作用。主要有溶解、水化、水解、氧化和碳酸化等几种。如各种碳酸盐岩可以溶解于含有CO2水中。水化是指水直接参加到矿物中去,使某些矿物变成含水矿物,如硬石膏变为石膏等。氧化是指岩石在空气和水中游离氧的作用下,使其中低价元素转变为高价元素、低价化合物转变为高价化合物,如黄铁矿中的低价铁变为含高价铁的褐铁矿等。水解是指矿物与离解的水相遇引起分解的

作用。如花岗岩中的正长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KOH溶液及SiO2胶体,随水流失:另外形成不溶于水的高岭石。岩石的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但在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特别显著。

(三)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的风化作用。生物风化是指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的风化作用,是生物活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一方面引起岩石的机械破坏,如树根生长对于岩石的压力可达10千克每平方,这能使根深入岩石裂缝,劈开岩石:另一方面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也可以使岩石分解破坏。此外,植物死亡分解可以形成腐殖酸,这种酸分解岩石的能力也很强。生物风化作用的意义不仅在于引起岩石的机械和化学破坏,还在于它形成了一种既有矿物质又有有机质的物质——土壤

二、几种主要地貌过程

(一)流域地貌过程

坡面侵蚀发育——坡面构造不同、形态的分异、坡面堆积物的厚度和成分的不同以及外营力性质的差别,其过程有很大区别。坡面上主要发生四种地貌过程:流体运动(如坡面漫流),块体运动(如滑坡),流变体运动(如冰川、泥石流)和热力作用引起的土溜。不同的地理环境,破面的地貌过程是有差异的,因此坡面的形态也有差异。

河流过程——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是经常变化和更替的。对一条河流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如果河流水量减少,泥沙物质增多,在河流上游妒也可以堆积作用为主。如果海面下降,下游段也可转化为侵蚀作用为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段内,侵蚀和堆积作用也能同时进行,搬运作用则是联结二者的纽带。河流依靠自身的动能对其边界产生的冲刷、破坏作用,包括冲蚀、磨蚀和溶蚀作用。按作用的方向分为:下蚀、旁蚀和溯源侵蚀。河水具有动能,流动的河水对地表岩石进行机械冲刷并使其逐渐剥离,河水中挟带的砂、砾石也不断对之摩擦和撞击,当河流流经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时,河水可溶解岩石。侵蚀作用的强弱和变化决定于河床水流的强度及组成河流边界的抗冲能力。按作用的方向分为下蚀作用、旁蚀作用和溯源侵蚀3种。

河流把侵蚀河床基岩和谷坡岩层的产物移动到他处的作用。其中大部分是不溶于水的机械搬运,小部分是溶于水中的化学搬运。被机械搬运的碎屑物有3种运动方式:①悬移,颗粒悬浮于水中随水流而搬运,其悬移物称为悬移质:②推移,颗粒依附于床面,随水流作滑动或滚动,其推移物称为推移质:③跃移,这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颗粒时而被

自然地理过程分析

悬移,时而被推移,以跳跃的方式前进,其跃移物被称为跃移质。物质的搬运方式随水动力的大小变化,当水动力减小时,某些悬移质变为跃移质,某些跃移质变为推移质,当水动力增大,变化情况相反。被河流携带的物质停止搬运而发生的沉积作用,也称沉积作用。沉积下来的碎屑物则称为冲积物,形成的堆积地貌最为主要的是冲积平原。

(二)喀斯特作用过程

按发育演化,喀斯特地貌可分出以下6种:

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后形成落水洞: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随地下洞穴的东北师范大学专业课作业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

(三)冰川作用过程

冰川作用包括成冰作用、冰川侵蚀和冰川沉积3个方面。

冰川作用之初,冰斗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随着冰川作用的发展,冰斗不断扩大,斗壁后退,相邻的冰斗不断靠近,最后在冰斗之间发育了象鱼鳍一样的山脊,称为鳍脊或刃脊。如果三个或多个冰斗在同一山头进行向源侵蚀,可形成锥形的孤立山峰称作角峰.冰蚀谷是由山谷冰川剥蚀而形成的宽阔、平直、横剖面呈“U”字型的谷地。冰蚀谷一般起源于冰期前的河谷或山谷。在冰川的挖掘和锉磨作用下谷地变直并加深、加宽,谷壁变陡,谷底变平,横剖面变为“U”字型。在谷底和谷坡岩上,可能有冰擦痕和磨光面.冰床上突起的基岩,由于冰川的磨蚀和挖掘作用,变成略微突起的一系列小丘,犹如羊群伏于地上称作羊背石。羊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川流动方向一致,背流坡陡,迎流坡较缓,表面常有冰擦痕和磨光面。冰斗由雪线附近的积雪洼地发展而成。呈围椅状的半圆形积雪洼地,随着冰冻分化作用的进行,基岩迅速冻裂破碎,崩解后的岩块随着冰川运动而被搬走。洼地随之被不断拓宽、蚀深,积雪洼地便发展成为冰斗。冰斗的高度大致标致着古雪线的高度,根据冰斗位置的变迁,由助于了解气候的变化。

(四)风沙作用过程

风及风携带的沙(风沙流)对地表松散碎屑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统称为风沙作用,包括风沙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风沙的运动——风吹杨地表莎粒,形成风沙流,风与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搬运和堆积称为风沙作用。作为地貌因素,风的作用有下列特点:作用具有面的性质:只能带动极小的岩石碎屑:有效的影响所能达到的范围仅限于疏松土层的未被水分或植物固结的地区。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的活动表现最为显著,成为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力。风沙流中的含沙量 80%集中在近地面10cm 以下气流层内,90%以上的沙量距砂子地表 30cm的高度内通过的。一般干燥裸露的沙质地表,沙粒气风速度为4~5m/s。

风沙作用——是指风沙对地表的作用。风将沙粒吹离地表,使砂粒以悬移,跃移和蠕移等方式被气流搬运:再堆积到地面上的过程。风及风携带的沙(风沙流)对地表松散碎屑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统称为风沙作用,包括风沙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五)海岸带动力作用过程

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一定宽度的地带,其上界起始于风暴潮线,下界是波浪作用下界、亦即波浪扰动海底泥沙的下限处。由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世界海岸线全长 44104km,它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由于潮位变化和风引起的增水-减水作用,海岸线是变动的,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的狭长地带即是海岸带。

海水作用——影响岸地貌的主要因素是组城海岸的物质、海水运动、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海岸地貌外营力包括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洋动力作用。波浪式不定向的、不定期的临时海面运动,海流是一种恒有而定向的海水运动,潮汐则是周期性的海面升降运动。波狼运动是控制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

海水对陆地的破坏作用称为海蚀。海水通过冲刷、研磨、溶解等作用使海岸线只见后退。影响海蚀的因素甚多,如波浪的强度、海流的方向、海岸形态、沿岸岩石性质、岩层构造、海岸区域的稳定性。岩石海岸一般水下岸坡坡度大、波浪能直接冲击岸边,另一方面波浪冲击岩石裂缝和节理,湿空气受压,空气有对岩石施加压力。

海水的搬运有向陆、向海和沿岸三种类型。波浪在浪列线以上至与陆地接触的滨线之间的作用最明显。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如波浪边形后发生的推动力作用下移动,逐渐研磨,分选成海滨沉积物、海底沉积物。堆积物粒径的大小与低流、海流速度密切相关。

4 水文过程

水量转化过程是水在地球上循环的具体表现,由水气到降水,由降水转变为地表水、土壤水与地下水,由土壤水经过植物吸收变为植物水分并在蒸腾作用下转变为大气中水等都是

自然地理过程分析

水量转化的具体过程。蒸发、水分截流、水分渗入、蒸腾、径流的形成过程子过程组成等。

5 生物过程

一、生物圈的能量流

能量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进行再分配,每一营养级将上一级转换来的能量分为固定、损耗和还原三大部分。在此过程中能量逐级损失,产量逐渐下降,最终能量全部消散非生物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能量流的第一条途径。第二途径是腐化过程,即死亡的生物有机体、排泄物和遗弃不能利用的部分能量被分解者还原CO2/HO和无机盐,并将这些有机物中包含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非生物环境中。

二、生物圈的物质流

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元素大约40种,他们在生态环境中都具有沿着一定的途径从周围环境——生物体——周围环境的反复运动过程。以碳循环为例,绿色植物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再综合成为植物体的碳化合物,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另一部分则构成生物的机体或在机体内贮存。动、植物死后,残体中的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为二氧化碳而最终排入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循环一次约需20 年。一部分(约千分之一)动、植物残体在被分解之前即被沉积物所掩埋而成为有机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经过悠长的年代,在热能和压力作用下转变成矿物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当它们在风化过程中或作为燃料燃烧时,其中的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人类消耗大量矿物燃料对碳循环发生重大影响。

三、土壤—植物系统中物质循环模式

土壤——植物系统中养分循环的基本途径包括:成土母质被风化与矿物质养分的输入:从圈通过降水过程和沉降过程所形成的养分输入:降水过程及人工灌溉造成土壤中养分被淋溶流失:动物啃食与迁徙,以及人类获取与投放所引起的养分循环及其变化:被植物吸收并暂时固化的养分在土壤中或岩石圈表层的贮存等。土壤——植物系统中养分循环的基本模式是植物根系依靠溶质从成土母质、土壤溶液吸收可溶态营养元素、输送到植物躯体内部合成有机物,植物被动物吞食,同时动植物新城代谢过程会以代谢产物或残体的东北师范大学专业课作业 10 形式归还土壤,土壤中的有机物又在微生物作用下,在转化为可溶

态营养元素,被土壤胶体吸附保存,一共下一代植物吸收。

6 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的集散过程

一、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及其演化

地理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状的演变,是地理环境演化的重要内容。在约46 的地球史中,地理环境的化学成分和性状有其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大致可分为前生物时期、生物时期、人类时期3 个阶段在约距今20~19亿年时,地理环境的化学性质由还原性过渡到氧化性。生命的产生和生物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化学演化有重大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

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就是指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地表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存在形式或状态变化。这种移动与变化一般从三维空间及多项物态来讨论,并将元素迁移过程归结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第二是元素及化合物在气/液、固三个界面之间的围观迁移。第三是元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机械迁移:据机械搬运营力又可分为:水的机械迁移作用,气的机械迁移作用,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物理化学迁移:元素以简单的离子、络离子及可溶性分子的形式,在地理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沉淀、氧化还原、水解、络合与螯合、吸附-解吸等)所实现的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又可分为水迁移和大气迁移。物理化学迁移是元素在地理环境中迁移的最重要形式。这种迁移的结果决定着元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和富集状况。生物迁移:元素通过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以及迁徙等过程所实现的迁移。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迁移形式。某些生物对环境中的元素有选择吸收和积累作用。生物通过食物链对某些元素的积累放大作用是生物迁移的一种重要形式。

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种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类题型 各位同学: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范答题模板印发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范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 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 地形特征要点特征描述判断依据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 山地等)为主。它主要分布在×× 地区。 海拔<200米的为平原;200~500米的为丘陵;>500 米的为山地;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海拔一般>1000 米的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间稀疏的为高原。 地势特征 地势××高××低,或地势由×× ×向×××倾斜。 从等高线的数值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判断。 海岸线特征及分布 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或海岸线 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等 直接从图中海岸线分布上判断。 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答题建模】 1.气候特征的分析和描述方法 (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温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10℃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mm描述时称为稀少,10-50mm为少雨,50-100mm为多雨,大于100mm为丰富。 (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对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降水量超过50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 2.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 (1)气温的影响因素:在分析距离很远的南北方向两个地点的气温差异时,一般考虑纬度因素;在分析距离很远的东西方向的两点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海陆分布因素;在分析较近两点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地形因素;在分析大陆两岸气温差异时,一般会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2)降水的影响因素:首先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如果较近两点存在明显的降水差异,一般会考虑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分析大陆东西两岸降水的差异时,一般会考虑寒暖流的影响。

(整理)中科院自然地理.

山地所2006年一、名词解释30分 河流 梯度风生态系统土壤机械组成滑坡 假整合 二、改错30分 1、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 2、关于山地气候的问题 3、关于土壤侵蚀因素的问题 4、季风的概念 5、地震的概念 6、成冰作用的问题 三、简答60分 1、西南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特征 2、垂直地带性的概念及中垂直带谱的名称 3、台风(热带气旋)的概念、形成及分布,并说明其带来的危害 四、论述30分 1、泥石流滑坡的成因,分布规律的原因 2、森林的作用方面的论述 新疆所2003年 一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定振波 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雪线 潜水 二简答 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 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新疆所2004年 一名词解释 承压水 雅丹 林德曼效率准平原 3S ENSO 生物圈种群 土地 流量 干燥度泥石流非地带性牛轭湖 二简答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 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 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三综述题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新疆所2005年 一、名词解释(60分) 克氏力起沙风蛇形丘辐射雾河流袭夺悬移质灰化作用锢囚锋顶级群落石环 土地结构三角洲土壤肥力LUCC 二、简述 1.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15分) 2.简述水量平衡的通用方程及假设条件(15分) 3.简述经向地带性10分 4.简述河漫滩类型及地貌特征10分 5.简述群落的参数特征(15分) 三、论述 1. 土地荒漠化的特征及原因(20分) 2.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25分) 地理所2002年 一、名词解释(28分,每小题4分) 1.冷洋流与暖洋流 2.气团与锋 3.岩溶峰林与溶原 4.黑钙土 5.顶级群落 6.土地 7.地域分异 二、填空、选择题(20分,每小题5分) 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 )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 2、逆断层是指:①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②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③两盘沿着断层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 3、阶地类型主要有:( )三种。 4、土壤粘化过程主要在( )气候条件下发生,壤粘化作用明显的土壤是( )和( )。 三、问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 1、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 2、秦岭对气候有哪些作用、影响? 3、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有哪些特征? 四、分析论述题(21分,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符合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第二章自然结构 第一节中国地貌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2. 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 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 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

自然地理答题模板

自然地理答题模板 1、简述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①地表形态特征:如地形以平原;或以山地丘陵为主等。②地势高低起伏:如地势西高东低等 简述云贵高原地形特征:喀斯特地形广布,地形崎岖,多山间坝子;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2、分析或比较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1)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 ②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季节分布特点,如: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特点;气温的年、日较差大小(表现海洋性和大陆性特点) ③该气候类型的年降水量大小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如全年多雨;夏秋多雨,冬春少雨。降水集中的时间和长短等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主要影响该地的气温状况,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主要考虑影响降水情况 季风:夏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冬季风,来自内陆,寒冷干燥,降水稀少 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6℃,同时考虑阳坡和阴坡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陆分布:临海迎风岸,年、日较差小,海洋性较强,降水较多 临海离风岸或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年、日较差大,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 洋流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降水较多,如遇迎风岸,降水丰富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降水较少,如遇离风岸,降水稀少 3、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 水文特征:(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为例) 流量:流量受流域内年降水量的影响,流域内年降水量大的河流,流量大 水位(季节变化):受流域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也大汛期:受流域内雨季的长短和雨量大小影响 含沙量:受流域内植被覆盖率的大小影响,还要受流域内地形条件影响 结冰期:受流域内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影响,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 凌汛:如果河流流向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该河段在初冬结冰时或初春融冰时有凌 讯现象。 河流的开发条件:(水力资源、内河航运等)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流域内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水量充足,河流流量大。 ②流域内地形起伏大,地处地形落差大的地区,所以水力资源丰富。 航运开发条件: ①流域内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水量充足,河流流量大。 ②流域内地形平坦,河道宽阔,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水流平稳,通航里程较长。 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货流量大④与湖、海相通,有优良港口,交通便利。 4、外力作用的影响和分布 流水作用: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自然地理学

1. 气候变暖将对地球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全球气温长高使海水温度随之增加,这将使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长高;由于极地增暖剧烈,造成极地冰川融化而融化的水量会造成海平面抬升; 气温升高使高纬度降水增加而中纬度则因变暖后副热带干旱带北移而变干旱,副热带地区降水有所增加,低纬度因变暖而对流加强,因此降水增加; 就生态系统而言由于高纬度冰冻的苔原部分解冻,磊大北界会更向极地方向发展,中纬度将由于变干,某些喜湿润温暖的森林和生物群落将逐渐被目前在副热带所见的生物群落所代替。 全球沙漠化将扩大3%,林区将减少11%,草地扩大11%,全球的热带病将增多。 2.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何影响? 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导致空气污染;产生酸雨; 人为地往大气中排放氟里昂,使空气中的臭氧层曹受破坏。 3.为什么海水获热升温慢,失去热量后,降温也慢,而陆地获热升温快,失去热后,降温也快? 1)因为海水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吸收的太阳辐射比陆地多; (2)水体对太阳辐射基本上是透明的,此外水体的流动性,有利于表面与下层水体间的热量传输,使太阳辐射分散到较厚的水层中,而陆地只集中在陆地表面上; (3)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岩石的大; 4. 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地球自转的存在,形成三圈环流; 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使得,带状的气压带分隔成一个个孤立的高低气压中心;暖、寒洋流的作用使得气候更加复杂。 5.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2)地球自转的存在;(3) 地球下垫面的不均。 6.地面和大气之间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量交换? 地面和大气之间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热量交换:传导;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升华)和凝结(凝华) 7.简述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在成因和特征上有何差异 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成因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既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又受东南信风转向成西南季 风的影响 特征 由于温度梯度及气压梯度都很大,故无论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势力都比较强盛。冬季由于北部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冬季风比较弱,而夏季由于叠加了转向的西南季风,故风的势力很强 8.研究水量平衡有何重要性? (1) 通过水量平衡研究,可以对研究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做出评价。 (2) 水量平衡分析是水资源研究的基础。 (3) 水量平衡法是现代水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之一。 (4) 水量平衡法是揭示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的方法之一。 9、简述三角洲形成条件 (1)河流动力减弱; (2) 泥沙来源丰富; (3) 海洋动力较弱; (4) 口外海滨区水浅。 10.崩塌的防治有那几种?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doczj.com/doc/b01120332.html,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招生目录 系所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 招生总数85人。 系所说明推免比例约90%(不含单列项目)。招生总数含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单列项目25人,由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共同指导。本院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及人数 070501自然地理学10 070502人文地理学10 070521地理学(历史地理学) 4 070522地理学(地貌学与环境演变) 3 070523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32 070905第四纪地质学 4 071012生态学9 083001环境科学13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考试科目 系所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 招生总数85人。 系所说明推免比例约90%(不含单列项目)。招生总数含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单列项目25人,由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共同指导。本院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自然地理学 (070501) 人数:10 研究方向01.土地科学 02.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 03.全球环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04.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 05.资源信息系统 06.流域综合管理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④自然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复试为综合面试。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4德任选一门 3 601高等数学 4 872自然地理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在2002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评选中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得票率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再次顺利通过评估。该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由资源与环境地理系自然地理学教研室负责。 自然地理学教研室是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土地科学的策源地,也是最早从事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研究的单位之一,林超、陈传康、李孝芳、徐启刚等老一辈教授是学科重要奠基人。在5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坚持综合研究方向,在理论和方法深入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应用,不断开拓新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在地表自然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区域开发与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于中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LUCC成为土地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四个主要方面之一,而且是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已被列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国内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也将陆续起步。以此为突破口,将推动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生态和资源问题的综合研究。以土地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分析为主要突破口,以调整土地利用对策进而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生态为目标。因此,本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5年来,完成了有关地球表层动态与人地关系、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质量变化、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自然保护、区域旅游开发等领域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其他项目。上述研究工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研究工作如退化土地的重建、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生物气候学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特色方向有:土地科学、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全球环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流域综合规划与管理等。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9人。 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2010-2012年报录比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自然地理答题模板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五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 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以……(2个)为主。 ②地势特征;……高……低。向……倾斜。起伏 大小。 ③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风蚀地貌 (雅丹地貌)。冰川地貌。海岸曲折。 举例亚洲: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远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特殊地貌分布广泛) 注:特殊地貌要根据材料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气候特征:①气温:冬,夏,年较差(日较差)最高,最低。 ②降水:冬,夏,年降水量。 ③光:光照强度,日照时间 ④风 举例新疆: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①气温年较差大,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大②降水量少,气候干旱③日照时间长,日照丰富④大风频繁。 影响气候(降水,气温都能用): 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②大气环流:季风环流 三圈环流 ③下垫面(地形;海陆分布;洋流。) ④人类活动;气象。(热岛效应) 分析新疆气候干燥的原因(荒漠化的原因): 新疆深居大陆腹地,受海洋影响小,水气不足。降水稀少(海陆位置)主要因素 大面积的地表裸露,土壤失去植被的保护以及对水的调节作用,蒸发量大。(下垫面) 人口增长迅速,过度放牧不合理生产进一步加剧荒漠化趋势(人类活动)

注:新疆深居内陆,受季风和盛行西风影响有限。所有就没写上去。不过有些时候要根据材料,比如天山山脉北坡的森林。是因为西北季风从北冰洋带来的水气形成山地 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森林。 降水类型:①锋面雨(冷暖气团) ②台风雨(热带气旋) ③地形雨(迎风坡) ④对流雨(气流受热上升,午后雷雨) 水文的话就讲到河流。 ①含沙量(植被,地形) ②径流量(补给,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年纪变化) 水文特征③汛期 ④结冰期(有无) ⑤水能 ⑥航运 ⑦凌汛 河流 形状:放射状,向心状,梳状,树枝状 流域面积 流向 水系特征流速 (地形角度)流程长短 举例黄河: 水文特征: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河含沙量大; 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水量不大,河径流的年变化剧烈。 黄河流域降水集中在7、8两月,汛期较短。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小。流向自西向东。流程长。 河流航运价值:①流量大小,河流水位 ②水流平稳 ③里程长 ④结冰期 ⑤交通量大(流经城市的多少,人口密度, 流经地区发达程度) ⑥河海联运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浅析自然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前言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现代自然地理学在过去近两个世纪中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主要探讨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国内外研究的对比等问题。 一、自然地理学应用领域的拓展 地理学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舞台和生产的场所,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的内容构成了人类早期知识的主体,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并遵循一定内在逻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地理学研究不断深入,由一般现象认识过渡到规律探讨。当代世界面临面临诸多新的危机和冲突,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冲突尤其称为全球性关注的焦点。自然地理学在全球变化和环境研究领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自然地理学还通过在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与社会问题、资源利用、布局决策和科学转让等方面的研究,对其他领域也作出贡献。学术界普遍认同,研究地球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和研究人类活动的社会科学,对于认识和对付全球环境变化同等重要,由于地球系统是一个自然和社会综合的系统,又由于自然地理学时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所以其应该在认识和对付全球环境变化、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中发挥核心作用。 自然地理学家的视角应该放在“全球变化、区域挑战”,“全球着眼、就地着手”。自然地理学家必须重视区域综合研究、发展新的视角、清楚地界定区域和地方尺度上的科学问题或热点地区都是自然地理学可以发回重要作用的领域。①二、自然地理学国内外研究对比 中国自然地理学已经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对宏观的研究走向微观过程和机理与宏观格局相结合的研究,从要素和过程的分离研究走向综合集成研究。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地标自然过程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② 20世纪前半期,美国地理学已经成为世界地理里的研究中心,地理学对于美国的贡献也较大,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美国地理学界的研究重点放在国内社会与环境问题上,70年代以后,对于地球表面演化的特征与组织的研究、空间中自然与人文事件和过程的影响研究成为重点,这些都与美国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③ 三、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社会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新的学科如雨后春笋涌现,传统学科动荡不安,地理学面临着一场大变革。 1、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就是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他研究相互联系的许多因素,多级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研究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以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目的。 2、动力学分析根据古典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流体在系统中流动,必然产生

北京大学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综合体2变性极地大陆气团3综合剖面图4第一河源带 5景观的"省性" 6台湾暖流7土地评价8活跃生长期 9地域系统研究法10海洋空间资源11 垂直地带性12紫色盆地 二、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例释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 2. 自然区划工作的生产实践应用(举例说明). 3. 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的差别与联系. 4. 青藏高原土壤植被的复合式分布规律. 5. 第四纪我国境内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6. 举例说明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综合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 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论述"可持续发展论"的地理学原理. 2. 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试论"人-地关系"之我见. 3. 试析1998年长江流域重大洪水灾害的成因及今后的减灾对策. 4. 试析我国风景地貌的旅游价值(举例说明).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地球表层2沉积物的主要类型3热量带 4水位与流量5土壤氧化还原作用6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 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 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 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 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Lewis57 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刘易斯地理工作室策划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 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 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 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 1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 一、单选题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的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①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②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③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④地形封闭,各大洋水汽都难以到达,但有四周高山冰川的融水⑤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冷夏热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④ 2.该地区的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生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山脉“阴阳脸”。关于“阴阳脸”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A.阳坡温度高,不适合树木生长 B.阴坡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适合树木生长 C.阳坡山地放牧与过度樵采毁坏了森林 D.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 2019年3月我国南方某校地理社团组织学生前往学校附近地区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考察途中道路两侧树木苍翠,风景宜人。当社团成员行至甲处时,忽然清风袭来,落叶缤纷。据此完成3~5题

3.甲地典型的植被类型是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落叶与针叶混交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在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河流水位最高的地点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5.当地政府打算在乙地修建一座坝顶海拔300m的水库,若水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达到最高水位前,则乙水库水位变化为 A.B. C.D. 每当雨季,西藏松茸破土而出。波密是西藏松茸的重要产地,县城海拔2700米,1月均温-0.2°C,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下图为波密所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波密县松茸产量最多的月份是 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 7.“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 8.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多B.海拔高C.气温低D.光照强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2解析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 1、广义的地球表层 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层底部(陆地部分在地下5~6km,海洋部分平均在海面以下4km处), 2、狭义的地球表层 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 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1、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②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三者的研究对象组合起来便是地理环境,这是地理学研究的整体的对象。 2、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3、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即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即应用理论和具体方法的阐述; 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即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和方法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的研究。 上述三方面可依次概括为:三分支、三层次和三重性。综合自然地理学从“三分支”来看,它属于自然地理学范畴;从“三层次”来看,它又属于部门综合的层次;从“三重性”来看,它包括综合理论研究(如整体性规律、时间演替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综合应用研究(如农业土地类型、农业自然区划等)和综合区域研究(如中国土地类型、中国自然区划等)。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结构 二、自然环境的组成 (l)对流圈。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圈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这里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水汽。它的下界是海陆表面,上界随纬度、季节及其他条件不同而不同。根据观测,对流层的平均厚度在低纬度为17—18 公里,在中纬度为10—12 公里,在高纬度为8—9 公里。一般夏季厚而冬季薄。

中国自然地理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25分,每小题5分) 1、溶沟与石芽 溶沟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宽0.05—0.5m,深0.15—1.5m,其断面呈“V”型或“U”型。石芽顶部多呈平滑的形态。溶沟、石芽构成的棋盘格状地面比较常见,多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的平缓山麓地带。 2、径流系数 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3、沙尘暴 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 的天气现象。西北地区的人们常根据沙尘暴出现时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称之为“黑风”。 4、泥漠 泥漠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荒漠。它形成于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中心,这里是洪流从山区搬来的细粒粘上物质淤积的地方。变干时发生多边形网状裂隙,形成龟裂地。 5、地域分异 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它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二、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25分) 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1)红色砂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形态特征。主要指发育于中生代至新生代早第三纪的红色、紫红色砂砾岩为主,夹有泥岩、火山碎屑岩等,在流水及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的丹霞地貌。大约在1亿年前,山地隆起时,下陷地区形成山间盆地。周围山上的泥沙碎石被流水带到盆地内部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及砾岩、砂岩、粉砂岩。由于当时地球上的温度比较高,盆地内部降水较少,形成一种高温、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环境,F e2O3在沉积物中大量富集,成为赤红色。直到距今约3Ma以前,形成了一套厚度约数千米粗细相间的红色沉积地层,地质学上称为第三系地层。

地理答题模板格式

精心整理一、生态与环保 4.酸雨成因分析思路:

(1)酸性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有色金属冶炼;含硫煤炭; (2)降水丰富,酸性气体溶于水; (3)地势起伏大,风力弱,不利于扩散; (4)酸性土壤。 5. (1 (2 6. (1 (2 7. (1)污染物排放多:①石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泄漏多;②石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泄漏多; (2)不易扩散,自净能力弱:①海域封闭导致海水流动性小;②洋流;③风向8.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大原因分析

(1)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和生态的危害大; (2)污染物的浓度:①本身的浓度;②该季节河流稀释能力; (3)受灾体:①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 二、地理信息技术 “3S (1 GPS (2 GIS 1.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1)水能资源开发主要从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河流水量大,落差大的地方,水能资源就丰富。

2.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 注:有时同一河流开发利用方式不唯一 (1)灌溉: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的地方,农业发展需要灌溉。注意题中所给的的自然条件。 (2 (3 (4 (5 3. 要移民,淹没农田等;基础设施投资大;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冲击。 (以尼罗河上修建的阿斯旺大坝为例) (1)积极影响:①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航运、发电、养殖等效益;②利用水电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废渣的少排放可少占土地,废

水的少排放可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水污染,废弃的少排放减少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酸雨危害。 (2)消极影响:①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河流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壤肥力下降;②河口外海域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③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侵蚀而后退。 4. (1 (2 ① ② 5. (1)自然方面:可从降水量大小或降水的集中程度、地形地势对排水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