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经典、值得收藏)

七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经典、值得收藏)

七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经典、值得收藏)
七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经典、值得收藏)

D.作者在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是闲来之笔,可有可无。

(二)课外文言文(9分)

(二)《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席:坐具、坐垫。②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

09、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共.园中锄菜/同生共.死 B.宁读如故./温故.知新

C.与瓦石不.异/尊君在不. D.子非.吾友/非.人哉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11、管宁因为学识渊博被称为“三国第一人”,结合内容分析原因。(3分)

(三)课内现代文(10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2.作者写“我”牵连不断地拔何首乌,是由于( )(3分)

A.作者小时候有迷信思想 B.“我”小时候天真、好奇

C.何首乌是上好的中药材 D.告诉读者成仙的方法

13.对这段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写了百草园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妙趣横生。

B.文段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突出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

C.文段从多方面多角度写了百草园,色彩鲜明。

D.文段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百草园,生动形象。

14.在泥墙根一带可以做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四)课外现代文(17分)

爱是一朵无声花

①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叫脚不停跺着地。

③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④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⑤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

⑥我点点头。

⑦“多少钱?”老妇人弱弱地问。

⑧“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⑨“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⑩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 ”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

?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

?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

?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却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爱是一朵无声花”的含义。(4分)

16.品读第⑨段和第⑩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画线句进行赏析。(4分)

(1) 第⑨段: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

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

(2) 第⑩段: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

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

17.简要说说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8.本文第②段写“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地跺着地”,结尾却说“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驀然就没了踪迹”,这是不是相互矛盾?为什么?(5分)

三、附加题(10分)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是徐伯荪的学生。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19.选文中描写的“×××”这个人物是谁?(2分)

20.联系原著,概括他与鲁迅交往的三件事。(4分) 21.作者开篇从和他的矛盾冲突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四、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留在你的记忆中,他们启迪你的智慧,增强你的信心,鼓足你的勇气,传递你无穷的正能量……

请以“________给了我____________”为题

要求:

1.请将文题先补充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初一语文答案

一、基础(24分)

01.(1)百草丰茂洪波涌起(2分)

(2) 断肠人在天涯(1分)

(3) 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2分)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分)

(5)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分)

02.⑴瘫痪⑵争执⑶喜出望外⑷咄咄逼人(4分,每个1分)

03.C(3分)

04.D(3分)

05.(4分)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10分)

06、(3分)骤.( 急 ) (2)俄而

..( 不久,一会 ) (3)因.( 趁、乘 )

07.(4分)

(1)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子侄们一起谈论文章的义理。

(2)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08、D(3分)

(二)课外文言文(9分)

09.(3分)C【解析】A、一起;B、之前,原来;C、没有/同“否”;D、不是10.(3分)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11.(3分)(1)管宁认真学习、读书专注,他不受外面轩冕的干扰,一心专注读书。

(2) 管宁淡泊名利,非常清高,他见到金子视而不见,继续锄地。

(三) 课内现代文(10分)

12.B(3分)

13.A(3分)

14.(4分)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四)课外现代文(17分)

15.(4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和爱像一朵潜滋暗长的花朵,在无声中盛放,突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16.(4分)(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老大娘拿钱时小心翼翼的神态,表现了她生活虽不富裕,但为了叮嘱儿子,传递对儿子的思念而不惜花钱。

(2)动作外貌描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大娘的形象。

17.(4分)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环境的恶劣,为下文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特定的氛围,突出老大娘对儿子的爱。

18.(5分)不矛盾,写“我”和几个同事跺脚,意在从侧面表现天气异常寒冷,为下文写老大娘冒着严寒给儿子发电报做铺垫;结尾说“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表现老大娘对儿子真挚的爱感动了“我”,一股暖流传遍全身。

附加题(10分)

19.(2分)范爱农

20.(4分)同乡会争执,酒楼叙事,报馆案风波

21.(4分)内容上通过写一开始的矛盾冲突到后文的和解结交,既突出了范爱农的人物形象,又写出了鲁迅对范爱农的真挚情感。

三.写作(50分)

22.作文

【参考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

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

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

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

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