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考试复习要点及练习题和答案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考试复习要点及练习题和答案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考试复习要点及练习题和答案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考试复习要点及练习题和答案

一:知识要点

1.埋藏在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主要是由渗透作用和凝结作用形成的,此外还有极少量的原生水。

2.岩土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空间,岩土空隙按其成因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隙(岩溶溶洞)

3.岩土根据透水性好坏可分为:透水岩土半透水岩土不透水岩土。

4.地下水的分类:

(1)按岩石空隙性质分类的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2)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自流水)

(3)我国地下水分类:孔隙(裂隙、岩溶)—上层滞水,孔隙(裂隙、岩溶)—潜水,孔隙(裂隙、岩溶)—承压水

4.存在于包气带中的水叫做包气带水,以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和毛细管水的形式存在,农业上称为土壤水。其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称为上层滞水。

5.有关潜水埋藏的术语:(1)潜水面:潜水的自由表面(2)潜水埋藏深度:潜水至地表的距离。(3)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标高。(4)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面至隔水层顶面的距离。

6.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1)大气降水的补给2)地表水的补给3)凝结水的补给4)含水层之间的补给(5)人工补给。

7.地下水的排泄方式:

(1)泉水排泄 2)向地表水排泄(泄流)(3)蒸发排泄(土面蒸发和叶面蒸发)(4)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8. 地下水径流概念: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流动过程.

9. 地下水在曲折的通道中缓慢地流动称为渗透,或称渗透水流

10..结构面可分为两大类:物质分异面(如,层面、片理面、软弱夹层、岩浆侵入面等)和岩体中的不连续面(如断层、节理、风化与卸荷裂隙等)。

11.“醉汉树(林)”“马刀树”是用于判断滑坡地质现象的。

12.斜坡按组成物质分为:土质,岩质和混合类。

13.斜坡从形成开始,坡体便不断发展变化,首先变形,逐渐发展为破坏。

14:按滑动面与土体层面关系,滑坡可分为,顺向,逆向,斜向。

15.滑坡变形的主要方式有:拉裂,蠕滑,弯曲倾倒。斜坡破坏的主要方式有:崩塌,滑坡。

16.边坡要素:坡角和坡高

17.边坡开挖后,坡体表部会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的陡倾斜张性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的岩体向临空面方向松开、移动。这一过程和现象称为松驰张裂.

18.影响斜坡松动带的深度因素:坡体的岩体结构、原始应力状态、坡高、坡角等。

三、简答

1、简答按埋藏条件的地下水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a.上层滞水:

(1)一般分布不广;

(2)季节性存在,存在时间的长短受其下部隔水层分布范围及包气带厚度控制,其动态变化与气候及水文因素的变化关系密切;

(3)补给区和分布区一致;

(4)一般只能作小型或暂时性供水水源,对采矿几乎没有影响。

b.潜水

①潜水具有自由水面,为无压水;

②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基本上是一致的;

③在重力作用下,潜水可以由水位高处向水位低处运动,形成潜水径流。

④平原区主要以蒸发形式排泄,易形成盐碱地;高山丘陵区则以泉、地下渗流形式排泄于地表沟谷或地表水体。

⑤潜水的动态如水位、水温、水质、水量等要素随季节不同有明显变化。

c.承压水

(1)承压性,为有压水,其顶面为非自由水面;

(2)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3)承压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可以由高水位向低水位运动,形成承压水的径流;

(4) 承压水的水位、温度和矿化度等受气候、水文因素等的影响较小;

(5)承压水的水质变化大,从淡水直到矿化度很高的卤水都有。

2、等水位线图和等水压线图各有何作用?

等水位线图应用

①确定潜水的流向及水力坡度

②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泉水出露点和沼泽化范围

③提供合理的取水位置

④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⑤确定含水层厚度

等水压线图应用

(1)确定水流方向及水力坡度(2)确定承压含水层的埋藏深度

(3)确定承压水位的埋藏深度 4)确定水头高度

3、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有哪些?

①岩石的可溶性

可溶岩的岩性愈纯,含易溶组分就愈多,岩溶也愈发育。

②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的透水性愈好,水就愈容易进入岩石内部进行溶蚀。

③水的流动条件

地下水径流愈强烈,侵蚀性CO2含量愈多,岩溶也愈发育。

4、地下水运动有何特点?

①水流通道曲折复杂;②流速迟缓;

③一般呈层流运动,个别条件下呈紊流运动;

④绝大多数情况下为非稳定流运动。

5、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的转化:

a自然条件改变引起的转化

(1) 河流水位变化 (2) 地下分水岭的改变

b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

(1)修建水库 (2)人工开采和矿区排水 (3)农田灌溉和人工回灌

6.简要回答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条件决定了边坡形态(坡角、坡高及坡面形态),大气降水的汇集和地下水的运动,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2)、岩土类型和性质

由于各类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所以影响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及所能维持岩体稳定最大坡角的程度也不同。

(3)、岩体结构

岩体结构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岩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类型、产状、性质、规模及其组合关系与斜坡稳定关系十分密切(图)。

(4)、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静水压力和浮托力,动水压力,以及水的软化与泥化作用。

(5)、其他因素

地应力、地震、爆破震动、气候条件、岩石的风化程度、人类活动等。

7.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

对不稳定边坡的防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及时处理的原则

(2)、边坡变形位移观测

(3)、防治措施

①坡面防护及地表排水②阻排地下水③削坡减荷④支挡及加固措施

8.滑坡要素:

滑坡壁、滑坡体、滑坡床、滑动面、滑坡周界、封闭洼地、滑坡台阶、滑坡舌等。二: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条件:矿床水文地质条件是指影响矿床正常生产和建设的水文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或地表水的分布及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此外,还可包括水的化学成分等。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因素。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之为工程地质问题。

4.岩土的水理性质:与水分的贮存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

5.孔隙:指松散岩土颗粒与颗粒集合体之间小孔状或细管状的空隙。(孔隙体积多少用孔隙度(n)来量度。)

6.溶隙:可溶性岩体中的裂隙再经过地下水流的长期溶蚀、冲刷而形成的空隙或空洞称为溶隙或溶洞。(用溶洞(岩溶)率(Kk)来衡量。)

7.裂隙:指固结的坚硬岩石在构造运动以及其他各种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产生于岩体中的各种扁平状空隙。(用裂隙度(Kt)来衡量。)

8.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9.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间的重力水,又称自流水。

10.渗透系数:表示岩土透水性能大小的指标,用符号K 表示。

11.含水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2.隔水层: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渗透系数<0.001m/d)

13.承压水位:在承压层打钻孔,水位稳定后的水位标高。

14.水头高度:水头高度=承压水为-初见水位

15.水力坡度:是一向量,方向与流向一致,大小等于单位长度上水位下降值。

I=(H

A -H

B

)/L

16.包气带:在重力水面以上,岩土空隙未被水饱和,通常包气带

17.饱水带:重力水面以下属于饱水带。

18.降落漏斗:是指在井、孔抽水时形成的漏斗状水位下降区。

19.影响半径:水位稳定时漏斗的半径称为影响半径。完整井:

20.非完整井:未打到隔水层顶板的井。

21.岩体:岩体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的地质体。

22.岩体结构:是岩体结构单元在岩体内的排列、组合形式。

23.结构面:所谓结构面,系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位和厚度,两向延伸的地质界面

24.结构体:被结构面切割所形成的岩块。

25.边坡是指一面临空的岩、土体斜坡。

26.滑坡是指在重力作用下边坡岩土体沿某一剪切面发生剪切滑动破坏的现象。

27.原岩应力即地应力,一般是指地壳岩体处在未经人为扰动的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应力,或称为初始应力。

28.渗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29.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

30.渗透流速:地下水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

31.有效空隙度:重力水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32.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之比。

33.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34.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网。

35.流线: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的流向与此线相切。

36.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段时间内某一质点的运动轨迹。

37.层状非均质:介质场内各岩层内部为均质各项同性,但不同岩层渗透性不同。

三、论述题

1.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

气温愈高,绝对湿度愈低,蒸发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

气压是通过气压差的大小影响空气对流而影响蒸发的,气压差和风速愈大,蒸发就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

2. 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

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使水质得以净化;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步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2.岩石空隙可分为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穴。

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4.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化裂隙。

5.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6.毛细现象是发生在固、液、气三相界面上的。

7.通常以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持水度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8.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大小与多少。

9.松散岩层中,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孔隙大小;只有在孔隙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孔隙度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

四、简答题

1.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水有何特点?

结合水束缚于固体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水分子排列精密、密度大,具抗剪强度;重力水在自身重力下运动,不具抗剪强度;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存在于固、液、气三相界上。

2.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岩性、初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降速。

岩性主要表现为决定空隙的大小和多少,空隙越大越多,给水度越大;反之,越小。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下降后给水度偏小。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大时,释水不充分,给水度偏小。

3.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岩性、颗粒的分选性、孔隙度。

岩性越粗、分选性越好、孔隙度越大、透水能力越强;反之,岩性越细、分选性越差、孔隙度越小,透水能力越弱。

五、论述题

1.岩石空隙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岩石空隙分为:孔隙、裂隙和溶穴。

孔隙分布于颗粒之间,连通好,分布均匀,在不同方向上孔隙通道的大小和多少都很接近;裂隙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连通性较孔隙为差,分布不均匀;溶穴孔隙大小悬殊而且分布极不均匀。

3.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下降速率,对松散岩石的给水度产生什么影响?

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重力水的一部分将转化为支持毛细水而保持于地下水面以上,给水度偏小;在细小颗粒层状相间分布的松散岩石,地下水位下降时,易形成悬挂毛细水不能释放出来,另外,重力释水并非瞬时完成,而往往迟后于水位下降,给水度一般偏小。

二、填空

1.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

2.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稳定流和非稳定流。3.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渗透流速就愈大。

4.渗透流速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水力梯度愈小。

5.渗透系数可以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能。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6.流网是由一系列流线与等水头线组成的网格。

7.流线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迹线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8.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等水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9.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

10.如果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径流

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四、简答题

1.叙述达西定律并说明达西定律表达式中各项物理意义?

式中:Q--渗透流量;

w--过水断面;

h--水头损失(h=H1-H2,即上下游过水段面的水头差);

I--水力坡度;

L--渗透途径;

K--渗透系数。

2.何为渗透流速? 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的关系如何?

水流通过整个岩石断面(包括颗粒和孔隙)的平均流速。

渗透流速等于实际流速乘以有效孔隙度。

3.有效孔隙度与孔隙度、给水度有何关系?

(1) 有效孔隙度小于孔隙度。

(2) 由于重力释水时孔隙中还保持结合水和孔角毛细水乃至悬挂毛细水,所以有效孔隙度大于给水度。

(3) 对于孔隙大的岩石三者近似相等。

4.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岩石的孔隙性和水的物理性质。

岩石孔隙越大、连通性越好、孔隙度越高渗透系数越大;水的粘滞性越小、渗透系数越大。

5.简述汇制流网图的一般步骤?

(1) 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和流线。

(2) 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

(3) 根据流线和等水头线正交在已知流线和等水头线间插入其它部分。7.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有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混合作用。

8.据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成因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溶滤水、沉积水和内生水。9.在低矿化水中,阴离子以重碳酸盐为主,阳离子以钙离子、镁离子为主。随着蒸发浓缩,溶解度小的钙、镁的碳酸盐部分析出,硫酸根及钠离子逐渐成为主要成分,继续浓缩,水中硫酸盐达到饱和并开始析出,便将形成以氯离子、钠离子为主的高矿化水。

10.当含钙为主的地下水,进入主要吸附有钠离子的岩土时,水中的钙离子便置换岩土所吸附的一部分钠离子,使地下水中钠离子增多而钙离子减少。13.根据受热源影响的情况,地壳表层可分为变温带、常温带、和增温带三个带。

一、名词解释

1.地下水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2.入渗系数:每年总降水量补给地下水的份额。

3.凝结作用:温度下降,超过饱和湿度的那一部分水汽,便凝结成水,这种由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4.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其间的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

5.地下水排泄: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失去水量的过程。

6.泉: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7.上升泉:由承压含水层补给形成的泉。

8.下降泉:由潜水或上层滞水补给形成的泉。

9.侵蚀(下降)泉:当沟谷切割揭露含水层时形成的泉。

10.接触泉:地形切割达到含水层隔水底板时,地下水被迫从两层接触处形成的泉。

11.溢流泉:潜水流前方透水性急剧变弱,或隔水底板隆起,潜水流动受阻而涌溢于地表形成的泉。

12.断层泉:地下水沿导水断层上升,在地面高程低于水位处涌溢地表形成的泉。13.接触带泉:岩浆或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常因冷凝收缩而产生隙缝,地下水沿此类接触带上升形成的泉。

14.地下水的泄流:当河流切割含水层时,地下水沿河呈带状排泄,称作地下水泄流。

15.蒸腾:植物生长过程中,经由根系吸收水分,在叶面转化成气态水而蒸发,称蒸腾。

二、填空

1.地下水补给的研究包括补给来源、补给条件与补给量。

2.地下水的天然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其它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水。

3.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下水主要补给源有灌溉回归水、水库渗漏水、以及专门性的人工补给。

4.落到地面的降水,归根结底的三个去向是转化为地表径流、腾发返回大气圈和下渗补给含水层。

5.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主要有年降水总量、降水特征、包气带岩性和厚度、地形和植物。

6.研究含水层的排泄包括排泄去路、排泄条件与排泄量等。

7.地下水的天然排泄方式有泉、向河流泄流、蒸发、蒸腾、向另一含水层的排泄。

8.根据补给泉的含水层性质,可将泉分为上升泉及下降泉两大类。

9.根据泉的成因,下降泉可分为侵蚀(下降)泉、接触泉与溢流泉。10.上升泉按其成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与接触带泉。

11.影响潜水蒸发的因素是气候、潜水埋深、包气带岩性及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规模。

12.将补给、排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将地下水循环划分为渗入-径流型和渗入-蒸发型两大类。

四、简答题

1.地下水补给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哪些?

研究内容:补给来源、补给条件、补给量。

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其它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和人工补给。

2.地下水排泄的研究内容和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有哪些?

研究内容:排泄去路、排泄条件、排泄量。

排泄方式有:泉、向河流泄流、蒸发、蒸腾、向另一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人工排泄。

3.简述泉的分类?

据补给泉的含水层的性质,将泉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

具出露原因,下降泉可分为侵蚀(下降)泉、接触泉与溢流泉;上升泉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与接触泉。

3.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对地下水的水质是如何影响的?

地下水补给对水质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补给源的水质。

径流排泄是盐随水走;蒸发排泄是水走盐留。

4.画图说明泉的分类?

1-透水层;2-隔水层;3-坚硬基岩;4-岩脉;5-风化裂隙;6-断层;

7-潜水位;8-测压水位;9-地下水流向;10-下降泉;11-上升泉

5.影响地下水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

影响因素有:气候、潜水埋深、包气带岩性、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规模。

气候愈干燥,潜水埋深愈浅,粉质亚砂土、粉砂等组成的包气带,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排泄区,蒸发作用强烈;反之,蒸发作用弱。

一、名词解释

1.地下水动态:在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随时间的变化。

2.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能量)的收支状况。

3.均衡区:进行均衡计算所选定的区域。

4.均衡期:进行均衡计算的时间段。

5.正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量、热储量)增加。

6.负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支出大于收入,表现为地下水的储存量(或盐储量、热储量)减少。

二、填空

1.表征地下水动态要素有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

2.地下水要素之所以随时间发生变动,是含水层水量、盐量、热量、能量收支不平衡的结果。

3.降水的数量及其时间分布,影响潜水的补给,从而使潜水含水层水量增加,水位抬升,水质变淡。

4.气温、湿度、风速等影响着潜水的蒸发,使潜水水量变少,水位降低,水质变咸。

5.潜水动态受季节影响明显,雨季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位上升,旱季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潜水位下降。

6.潜水动态可分为蒸发型、径流型及弱径流型三种类型。

7.陆地上某一地区地下水量收入项一般包括大气降水量、地表水流入量、地下水流入量、水汽凝结量。

8.陆地上某一地区地下水量支出项一般包括表水流出量、地下水流出量、蒸发量。

四、简答题

1.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主要有哪几类?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对含水层(含水系统)的信息输入,如降水、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人工开采或补给地下水,地应力对地下水的影响等;另一类则是变换输入信息的因素,主要涉及赋存地下水的地质地形

条件。

2.影响地下水动态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影响?

降水的数量及其时间分布,影响潜水的补给,从而使潜水含水层水量增加,水位抬升,水质变淡。气温、湿度、风速等与其它条件结合,影响着潜水的蒸发排泄,使潜水水量变少,水位降低,水质变咸。

3.影响潜水动态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包气带厚度与岩性、给水度。

包气带岩性细,厚度大时,相对于降水,地下水位抬升的时间滞后与延迟愈长;反之,地下水位抬升的时间滞后与延迟小。给水度愈小,水位变幅愈大,反之,给水度愈大,水位变幅愈小。

4.影响承压水动态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含水层的渗透性和厚度、给水度、补给区范围、隔水顶底板的垂向渗透性。

离补给区近时,水位变化明显;远离补给区,水位变化微弱,以至于消失。补给范围越大,含水层的渗透性越好,厚度越大,给水度越大,则波及的范围愈大;反之,波及范围小。隔水顶底板的垂向渗透性越好,地下水位变幅越大;反之,越小。

5.写出潜水均衡方程? 并说明各项的意义?

五、论述题

1.说明地下水动态的形成机制?

2.潜水动态分几种类型? 各类型有何特征 ?

潜水动态分:蒸发型、径流型、弱径流型。特点如下:

蒸发型:年水位变幅小,各处变幅接近,水质季节变化明显,长期中地下水向盐化方向发展,并使土壤盐渍化。

径流型:年水位变幅大而不均,水质季节变化不明显,长期中则不断趋于淡化。

弱径流型:年水位变幅小,各处变幅接近,水质季节变化不明显,长期中向淡化方向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孔隙水:赋存于松散沉积物颗粒构成的孔隙之中的地下水。

二、填空

1.由山口向平原,洪积扇显示良好的地貌岩性分带:地貌上坡度由陡变缓,岩性上由粗变细。

2.由山口向平原,洪积扇岩性由粗变细,从而决定了岩层透水性由好到差额,地下水位埋深由大而小,补给条件由好到差。

3.天然状态下的洪积扇中,由山口向平原地下水排泄由径流为主转化到以蒸发为主。

4.天然状态下的洪积扇中,由山口向平原地下水的水化学作用由溶滤作用为主转化到以浓缩作用为主,矿化度由大到小。

5.在冲积平原中,由现代河道与近期古河道向两侧河间洼地,地势由高变低,岩性由粗变细,渗透性由好变差。

6.在冲积平原中,由现代河道与近期古河道向两侧河间洼地,地下水埋深由深变浅,水化学作用由溶滤作用为主变为浓缩作用为主,矿化度由小变大。

四、简答题

1.孔隙水的特点?

(1) 水量在空间分布相对均匀,连续性好

(2) 孔隙水一般呈层状分布;

(3) 同一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和统一的地下水面;

(4) 孔隙水的流动大多数呈层流,符合达西定律。

2.洪积扇及洪积扇中地下水的特点?

由山前到平原有如下特征:

(1) 地貌上坡度由陡变缓,岩性上由粗变细;

(2) 岩层透水性由好变差,地下水位埋深由大变小;

(3) 补给条件由好变差,排泄由径流转为蒸发;

(4) 水化学作用由溶滤作用为主转为浓缩作用为主,矿化度由小变大;

(5) 地下水位变动由大变小。

3.洪积平原中地下水的特点?

由河道向河间洼地有如下特征:

(1) 岩性由粗变细;

(2) 渗透性由好变差,水位埋深由大变小;

(3) 补给条件由好变差,排泄由径流为主转化为蒸发为主;

(4) 矿化度由大变小。

4.黄土中地下水的特点?

(1) 黄土的垂向渗透性比水平渗透性大

(2) 黄土塬中赋存的地下水比黄土梁、峁较为丰富;

(3) 黄土中地下水埋深比较大;

(4) 黄土中地下水水质较差,矿化度较高。

五、论述题

1.洪积扇中地下水一般分几个带?各带有何特征?

洪积扇中地下水一般分三个带。

潜水深埋带:(1)位于洪积扇顶部,地形坡度较陡,岩性粗;(2)具良好的渗透性及补给径流条件和储水空间;(3)地下水埋藏较深,蒸发作用很弱;(4)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以溶滤作用为主,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盐水,矿化度低;(5)其水位动态变化大。

溢出带:(1)位于洪积扇中部,地形变缓,岩性变细;(2)渗透性、补给、径流条件均变差;(3)由于渗透性变弱而阻挡,地下水埋藏浅,蒸发作用加强,潜水位接近地表形成泉和沼泽;(4)地下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硫酸盐水,或硫酸重碳酸盐水为主,矿化度增高;(5)水位动态变化小。

潜水下沉带:(1)位于洪积扇前缘,地形变平,岩性更细;(2)渗透性很弱,降水补给量小,径流缓慢使地下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3)由于地表水的排泄和强烈的的蒸发作用,地下水埋深又略增大;(4)地下水化学类型多为氯化物水或氯化物硫酸盐水,矿化度高;(5)水位动态变化小。

一、名词解释

1.裂隙水:赋存并运移于裂隙基岩中的地下水。

2.成岩裂隙水:赋存并运移于成岩裂隙中的地下水。

3.风化裂隙水:赋存并运移于风化裂隙中的地下水。

4.构造裂隙水:赋存并运移于构造裂隙中的地下水。

5.等效多孔介质方法:用连续的多孔介质的理论来研究非连续介质中的问题。

二、填空

1.裂隙水按其介质中空隙的成因可分为成岩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

2.构造裂隙网络的裂隙按其规模可分为三个级别:微小裂隙、中裂隙和大裂隙。

3.目前研究裂隙介质的方法可分为三类:等效多孔介质方法、双重介质方法和非连续介质方法。

四、简答题

1.裂隙水有哪些特点?

(1) 水量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连续性差

(2) 裂隙水的分布形式可呈层状,也有的呈脉状;

(3) 裂隙水的水力联系差,往往无统一的地下水面;

(4) 裂隙流动具明显的各向异性。

2.风化裂隙水有哪些特点?

(1) 风化裂隙水一般为潜水;

(2) 风化裂隙含水层水量不大;

(3) 就地补给就地排泄;

(4) 风化裂隙水水质好。

3.构造裂隙水有哪些特点?

(1) 构造裂隙水往往分布不均匀,具各向异性

(2) 构造裂隙水可层状也可脉状;

(3) 构造裂隙水可以是潜水,也可以是承压水;

(4) 局部流向与整体流向不一致。

4.为什么说风化裂隙水一般为潜水? 在什么条件下可形成承压水?

风化营力决定着风化裂隙层呈壳状包裹于地面,一般厚度数米到数十米,未风化的母岩往往构成相对隔水底板,故风化裂隙水一般为潜水,被后期沉积物覆盖的古风化壳可赋存承压水。

5.等效多孔介质方法研究裂隙水应具有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1) 等效时含水系统的补、径、排条件不能改变

(2) 等效是两种介质在特定功能上的等效。

一、名词解释

1.岩溶:水对可溶岩进行化学溶解,并伴随以冲蚀作用及重力崩塌,在地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在地表形成各种独特的地貌以及特殊的水文现象称为岩溶。2.岩溶水: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水。

3.混合溶蚀效应:两种不同含量二氧化碳的饱和碳酸钙溶液混合后会变为不饱和而重新具有侵蚀性,这种现象称为混合溶蚀作用。

二、填空

1.岩溶可划分为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

2.常见的地下岩溶形态有溶孔、溶蚀裂隙、溶洞和管道。

3.岩溶发育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为:可溶岩的存在、可溶岩必须是透水的、具有侵蚀性的水以及水是流动的。

4. 可溶岩一般有卤化物岩、硫酸盐岩和碳酸盐岩三类。

5. 保证岩溶发育的充要条件是水的流动性。

6. 岩溶的发育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及停滞衰亡阶段。

7. 在一个裸露碳酸盐岩层中,岩溶发育与地下水流动是相适应的。地下水的流动系统可以区分为非饱和流动系统、局部流动系统与区域流动系统。

五、论述题

1.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

(1) 开采条件恶化,资源枯竭

(2) 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循环,如泉水干枯等;

(3) 沼泽、湿地被疏干;

(4) 造成土地砂化、植被衰退;

(5) 地面沉降;

(6) 岩溶地面塌陷;

(7) 海水入侵;

(8) 水质恶化。

2.过量补充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

(1) 引起土壤的次生沼泽化;

(2) 引起土壤盐渍化及地下水咸化;

(3) 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导致斜坡土石体失稳;

(4) 水库诱发地震。

3.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研究包括哪几个步骤?

(1) 收集与提取信息;

(2) 将信息加工组织成一个反应所研究系统本质的概念模型;

(3) 建立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

(4)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

(5) 经过检验后的数学模型可用来模拟系统未来的行为(预测),或者求解采取不同人为措施时系统的响应(决策模拟)。

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5道) 一、矿物和岩 (一) 矿物 1.解的晶体形态是( D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B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D ) 的固有颜色. A.英 B.滑 C.解 D.正长 4.解理是指( D ). A.岩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解有( A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D )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向 B.平行所有晶面向 C.平行某一晶面向 D.锤击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A ). A.英 B.长 C.滑 D.解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C ) A.致密块状 B.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A ). A.英, 长 B.角闪, 斜长 C.辉, 斜长 D.黑云母,长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B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B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C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B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C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 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B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C )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A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C ). A.矿物成份 B.结构 C.构造 D.胶结物 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 B ) A.铁质 B.硅质 C.泥质 D.碳质 6.具有砾状结构的沉积岩是( B ) A.生物化学岩 B.砾岩 C.砂岩 D.角砾岩 7.钙质英砂岩的结构是( D ) A.砾状结构 B.泥质结构 C.化学结构 D.砂状结构 8.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C ) A.英 B.长 C .解 D.白云 (四) 变质岩 1.二云母片岩的结构是( A ) A.片状变晶结构 B.柱状变晶结构 C.粒状变晶结构 D.显微鳞片状变晶结构 2.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 A ). 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 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 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 D.构造应力将岩挤压破碎的作用 3.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的共同特征是 ( C ) A.有粒状矿物 B.矿物靠胶结物联结 C.有片理构造 D.颗粒排列各向均一 4.闪长片麻岩的主要矿物成份是( D ) A.绿泥,绢云母 B.英,长,黑云母 C.辉,斜长,黑云母 D.角闪,英,斜长 5.岩是由( A )变质而成的岩. A.灰岩 B.英砂岩 C.泥岩 D.花岗岩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库

.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学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 .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地质作用: 3地壳运动 4岩浆作用: 5地震: 6岩石: 7.矿物 8岩石的结构: 8地层: 9地层层序定律: 10地质构造: 11.断层: 12活断层*: 13地质图: 14地下水 15孔隙: 16临界水力梯度*: 17裂隙: 18岩溶: 19潜水

20承压水: 21层流: * 22紊流: * 23 流砂 24基坑突涌: 25烈度: 26泥石流: 27滑坡: . . 28风化作用: 29斜坡变形破坏: 30工程地质勘探* 31原位测试* 32岩心采取率** 2、填空题 1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以及 4个方面。 2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3地质作用包括和。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5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6根据岩石的形成深度分为:。 7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和。 8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法有:和。 9岩层的产状要素是:、和。 10岩层间接触关系有、、。 11褶皱的识别标志是。 12断层要素包括:。

13逆断层活动时发生地表变形,并发育断裂。 14*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是。 15.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和 。 16地下水分类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 17地下水的控制根据其基本原理,通常可分为:、、、、等几种控制方法 . . 18*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19*地震对地表造成的破坏可归纳为:、和 三种类型。 20*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是:、、、 。 21指出下列滑坡要素名称 (1)________________ (2)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 (4)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知识点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水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 ●地球外部环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部环境:地壳、地幔、地核。 ●地质作用:这种由于自然引力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面形态发生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各种作用。 ●地质作用的形式: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 ●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 化合物。 ●矿物的光学性质:自色、他色,假色。●矿物的光泽:玻璃、油脂、珍珠、丝绢等光泽。 ●硬度:矿物抵抗机械作用的能力。滑石方莹磷,正石黄刚金指甲>2.5>石 ●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结构: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非晶质结构 按晶质大小→隐晶质、显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颗粒大小→等粒、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破坏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 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形成过程:风化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固结成岩阶段。 ●沉积岩结构:碎屑、泥质、晶质、生物结构。 ●沉积岩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变质岩:地壳中先成岩石,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 ●变质岩结构:变晶、变余、碎裂结构。 ●变质岩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块状构造。 ●地壳运动:使地壳内岩石发生位移变形的作用。 ●地壳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升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相对地质年代:地壳上地层或岩体的形成顺序。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层学方法或古生物学方法。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方法。 ●岩层产状:岩层层面的空间状态。 ●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倾斜构造:原来水平状态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倾斜,造成岩层层面与水 平面只见具有一定的倾角,成为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刚性的岩石在千百万年缓慢的水平挤压的作用下,由原来水平平展的形态变 成一系列连续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 ●褶皱要素: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 ●断裂构造:岩体在地壳运动的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但是当变形超过岩石的变形极限 时,岩石的连续性完整性将会遭到破坏产生断裂。岩层断裂后,如果断裂面两侧岩体没有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称为裂隙(节理);有相对位移,则称为断层。 ●风化:在气温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遭受 破坏和分解的作用。 ●风化分类: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岩石性质。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考试复习及练习题和答案

一:知识要点 1.埋藏在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主要是由渗透作用和凝结作用形成的,此外还有极少量的原生水。 2.岩土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空间,岩土空隙按其成因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隙(岩溶溶洞) 3.岩土根据透水性好坏可分为:透水岩土半透水岩土不透水岩土。 4.地下水的分类: (1)按岩石空隙性质分类的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2)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自流水) (3)我国地下水分类:孔隙(裂隙、岩溶)—上层滞水,孔隙(裂隙、岩溶)—潜水,孔隙(裂隙、岩溶)—承压水 4.存在于包气带中的水叫做包气带水,以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和毛细管水的形式存在,农业上称为土壤水。其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称为上层滞水。 5.有关潜水埋藏的术语:(1)潜水面:潜水的自由表面(2)潜水埋藏深度:潜水至地表的距离。(3)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标高。(4)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面至隔水层顶面的距离。 6.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1)大气降水的补给2)地表水的补给3)凝结水的补给4)含水层之间的补给(5)人工补给。 7.地下水的排泄方式: (1)泉水排泄 2)向地表水排泄(泄流)(3)蒸发排泄(土面蒸发和叶面蒸发)(4)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8. 地下水径流概念: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流动过程. 9. 地下水在曲折的通道中缓慢地流动称为渗透,或称渗透水流 10..结构面可分为两大类:物质分异面(如,层面、片理面、软弱夹层、岩浆侵入面等)和岩体中的不连续面(如断层、节理、风化与卸荷裂隙等)。 11.“醉汉树(林)”“马刀树”是用于判断滑坡地质现象的。 12.斜坡按组成物质分为:土质,岩质和混合类。 13.斜坡从形成开始,坡体便不断发展变化,首先变形,逐渐发展为破坏。 14:按滑动面与土体层面关系,滑坡可分为,顺向,逆向,斜向。 15.滑坡变形的主要方式有:拉裂,蠕滑,弯曲倾倒。斜坡破坏的主要方式有:崩塌,滑坡。 16.边坡要素:坡角和坡高 17.边坡开挖后,坡体表部会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的陡倾斜张性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的岩体向临空面方向松开、移动。这一过程和现象称为松驰张裂. 18.影响斜坡松动带的深度因素:坡体的岩体结构、原始应力状态、坡高、坡角等。 三、简答 1、简答按埋藏条件的地下水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a.上层滞水: (1)一般分布不广; (2)季节性存在,存在时间的长短受其下部隔水层分布范围及包气带厚度控制,其动态变化与气候及水文因素的变化关系密切; (3)补给区和分布区一致;

工程地质学试卷及答案8套

工程地质试题1 一、名词释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活动断层 3、岩体结构 4、液化指数 5、软化系数 6、地质工程 7、卓越周期 8、管涌 9、固结灌浆 10、地应力集中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完整性含义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软弱岩石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7、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水库地震的特征是什么?其成因学说有哪些? 三、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结构面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工程意义? 2、分析坝基深层滑动的边界条件,简要说明剩余推力法、等稳定法的原理。 四综合论述题(14分) 分析边坡工程研究的内容和稳定分析的方法?

工程地质试题2 一、区别各组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 8、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9、液化指数与液性指数 10、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 4、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 5、震级与烈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结构含义是什么?岩体结构类型是怎样划分?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结构面的成因分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 7、卓越周期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波速试验资料确定卓越周期?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坝基渗透变形破坏类型有哪些?如何防治之。

工程地质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釵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參考答案 工程地质基础 一、填空题 1、在工程上,根据岩石饱与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心将其划分三类,()、 2、 变质作用得主要类型有( ).( )与( )三类。 3、 地谡按其成因得不同,可分为( )、( )、( )与( 4、 由松散得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得沉积岩,所经历得地质作用叫成岩作用。硬结成岩作用比较复杂,主要 包括( )、( )、( )与( )四个作用。 5、 河流得侧蚀作用使河谷变( )与变弯。 6、 沉积岩得层理就是指岩层中( )、( )、( )与( )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 时产生得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得改变。 7、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得情况,可以将断层分为三种类型:( )、( )与( )。 8、 岩浆岩得结构特征与岩浆得( ).( )及( )密切相关,岩浆得温度.压力.粘度及 冷凝得速度等都影响岩浆岩得结构。 26、原岩受到( )、( )与 ( )三大因素得影响,在( 发生剧烈变化后形成得新得岩石称为( )O 27、 通常所指得断裂构造包括( )与( )。 28、 典型得泥石流流域可分为( )、( )与( )三部分。 29、 确定相对地质年代得方法有( )、( )、与( )。( )所引起得。 25.按岩层断裂后两侧沿断裂面有无明显得相对位移,断裂构造可以分为()与( 状态下 )、( )o 9、 岩层得空间分布状态称岩层产状。 10、 断层走向与岩层上向一致,称( 岩层按其产状可分为().()与(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称 );断层总向与岩层 走向斜交,称( )o 1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划分为( )、( )与( )三类。 13、 根据地丧波得传播情况把地球内部划分为( )、( 一个明显得分界而,地壳与地幔之间得分界而叫( ( )。 14、 风化作用得主要类型有( )、( )与( 15、 自然界得矿物按瓦内部组成质点就是否有规则排列可分为( ).( )三个圈层。各圈层间有 ),地幔与地核之间得分界而叫 )。 )与( )两类。 16、 根据褶曲轴面得产状,可将褶曲分为( )、( 17、 地层之间得不整合接触关系有( )与( 19、内动力地质作用得主要表现形式()、( )、 )、( )与( )0 )两种形式。 )与( )。 20、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右?变形与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得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有四种主要类型:().( )、( )与( )o 21、矿物得颜色就是( ),根据英产生得原因可分为()、( )、( )三种。 瓦中对判别矿物最有鉴龙意义得就是( )?无鉴定意义得就是( 22、 地壳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 )与( )o )与( )o 24、岩溶形成得条件就是:( );( )、( )两种类型。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此答案均为本人自己整理,如有失误敬请指正) 一、填空题: 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该种腐蚀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6.岩溶,国际上统称喀斯特,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17.标准贯入试验是用重63.5kg 的穿心锤,以760mm 高的落距,将置于试验土层上的特制的对开式标准贯入器打入孔底,先打入孔底15cm,不计锤击数,然后再打入30cm,并记下锤击数N。 18. 解理是指矿物被敲打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9. 岩浆岩可根据的SiO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20. 软化夹层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但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21. 世界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和世。 22. 节理是指岩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23. 某河流阶地,分布于河流上游的山间河谷中,由基岩组成,切割不同的岩层,阶面上残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实验报告 姓名:廖阳 班级:农业水利工程201404 学号:20140993

时间:2016.12.14—2016.12.15 地点: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县城边坡治理;名山区百丈水库及红光水库,牛碾坪万亩茶园,生态湿地 一,汉源县瀑布沟水电站 简介:瀑布沟水电站是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大渡河“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战略的第一个电源建设项目,它是国家"十 五"重点建设项目,也 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 性工程。是四川省灾 后重建中和本世纪以 来投产的单机和总装 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同时也是大渡河下游的控制性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水文条件及地质条件[1]:坝址区多年平均气温17.8℃,多年平均降雨量748.4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8%;多年平均流量1230m3/s,年径流量388亿m3;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 0.832kg/m3,年输沙量3150万吨,汛期平均含沙量 1.21kg/m3,推移质平均输沙量53万吨。

工程区位于川滇南北构造带北段东侧,南北向汉源-昭觉断裂和宜坪-美姑断裂切割的相对稳定的瓦山断块上,在区域构造上属相对稳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大坝按8度设防。 枢纽区位于大渡河由南北向急转为东西向的“L”形河湾段。枯水期河水水面高程676~678m,宽度60~80m,水深7~11m,河谷两岸山体雄厚,谷坡陡峻,自然坡度35°~50°。左岸有较宽的Ⅱ级台地,右岸下游近尼日河口处受河流切割,山体较单薄。 枢纽区岩体由澄江期花岗岩、前震旦系浅变质玄武岩、震旦系下统苏雄组流纹斑岩及流纹质凝灰岩组成,均属坚硬岩体。中粗粒花岗岩为块状构造,岩体呈块状-整体结构,广泛出露于枢纽左岸;玄武岩致密坚硬,局部具杏仁状、气孔状构造,主要分布于河床底部及右坝肩一带;流纹斑岩致密坚硬性脆,桩状节理发育,分布于枢纽区下游两岸;凝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呈镶嵌-碎裂结构,分布于右坝肩一带。 枢纽区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无活动性深大断裂分布,但次级小断层较发育,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三条。裂隙发育以高倾角为主。坝基河床覆盖层深厚,且夹有砂层透镜体,层次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颗粒大小悬殊,缺5~0.5mm中间颗粒,局部架空明显,存在坝基不均匀变形、渗漏、渗透稳定及地震时砂土液化等工程地质问题。河床覆盖层属强透水层,临界坡降为0.10~0.22,最大为0.65,渗透坡降过大时会发生管涌破坏,破坏坡降为0.35~0.51,最大为1.1。

工程地质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地质基础 一、填空题 1、在工程上,根据岩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 b将其划分三类,()、()、()。 2、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和()三类。 3、地震按其成因的不同,可分为()、()、()和()。 4、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坚硬的沉积岩,所经历的地质作用叫成岩作用。硬结成岩作用比较复杂, 主要包括()、()、()和()四个作用。 5、河流的侧蚀作用使河谷变()和变弯。 6、沉积岩的层理是指岩层中()、()、()和()在垂直向发生 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 7、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可以将断层分为三种类型:()、()和()。 8、岩浆岩的结构特征与岩浆的()、()及()密切相关,岩浆的温度、压力、 粘度及冷凝的速度等都影响岩浆岩的结构。 9、岩层的空间分布状态称岩层产状。岩层按其产状可分为()、()和()。 10、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称();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称();断层走向 与岩层走向斜交,称()。 11、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划分为()、()和()三类。 12、地质年代分为()地质年代和()地质年代。 13、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把地球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各圈层间有 一个明显的分界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面叫(),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分界面叫()。 14、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和()。 15、自然界的矿物按其部组成质点是否有规则排列可分为()和()两类。 16、根据褶曲轴面的产状,可将褶曲分为()、()、()和()。 17、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有()和()两种形式。 18、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可分为()、()和()。 19、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四个面。 20、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有四种主要类型:()、()、()和()。 21、矿物的颜色是(),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 其中对判别矿物最有鉴定意义的是(),无鉴定意义的是()。 22、地壳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和()。 23、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和()。 24、岩溶形成的条件是:();()、(),()。 25、按岩层断裂后两侧沿断裂面有无明显的相对位移,断裂构造可以分为()和()两种 类型。 26、原岩受到()、()和()三大因素的影响,在()状 态下发生剧烈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称为()。 27、通常所指的断裂构造包括()和()。 28、典型的泥流流域可分为()、()和()三部分。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1]

活断层的错动周期:地震断层两次突然错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活断层的错动周期。 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衡量。 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分为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 基本烈度:在今后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 地震效应:在地震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 包括:①振动破坏效应(由于地震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的破坏)②地面破坏效应(破裂效应和地基效应)③斜坡破坏效应 诱发地震:由于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而导致发生的地震。 特征周期(卓越周期):由于地表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使地震记录图上的这种波记录得多而好。 斜坡: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的地质体。包括自然斜坡,人工边坡。 自然斜坡:在一定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如:山坡,河岸,海岸等。 人工边坡:由于人类某种工程,经济目的而开挖,往往在自然斜坡基础上形成,具有较规矩的几何形态。如:路堑,运河边坡等。 深层蠕滑:当斜坡基座由很厚的软弱岩土体组成时,坡体可能向临空方向塑流挤出形成的现象。 滑坡预测:滑坡可能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判定 滑坡预报:滑坡可能发生时间的判定。 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 岩溶塌陷:覆盖在溶蚀洞穴发育的可溶性岩层之上的松散土石体的外营力作用下产生的地面复形破坏。 泥石流: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和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渗透压力:渗透水流作用于岩土上的力。 地面沉降(地面下沉或地陷):某一区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加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 地裂缝: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是累进性发展的渐近性灾害。 主流:河流中存在着多种方向运动的水体,水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河槽总方向运动者称为主流。 副流: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水流内部产生的有规律,大规模的水体旋转运动称为副流。 推移质:分水流速大于临界推移流速时,颗粒将沿河床滚动或滑动,这时被搬运的颗粒叫推移质。悬移质:当水流速度较大时,可使沿河床移动的颗粒离开河床悬浮于水流中,这时被搬运的颗粒叫悬移质。 活断层形成条件:介质条件,结构条件,构造应力场条件。 活断层的特征:①活断层是深大断裂复活运动的产物;活断层往往是地质历史时期产生的深大断裂,在晚近期及现代地壳构造应力条件下重新活动面产生的,(复活标志:地震活动和地热流异常等)②活断层的继承性和反复性;活断层往往是继承老的断裂活动的历史而继承发展的,而且现今发生地面断裂破坏的地段过去曾多次反复地发生过同样的断层活动。③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断层和蠕滑型断层两种。 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①活断层的地面错断直接损害跨越该断层修建的建筑物,有些活断层错动时附近伴生的地面变形也会影响到邻近建筑物;②伴有地震发生的活断层,强烈的地面振动对较大范围内建筑物的损害。 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①火山地震;②陷落地震;③构造地震;④诱发地震。 诱发地震的成因类型:①构造型(内动力型);②非构造型(外动力型)③综合型。 活断层的鉴别:⑴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①地质特征:a)最新沉积物的地层错开;b)松散、未胶结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01458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规范是固体矿产(金属、非金属、煤下同)矿区(或井田、矿段下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工程量、勘探技术要求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1.2 本规范适用于固体矿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是制订勘探设计、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报告编写、审查批准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3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J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3 总则 3.1 勘探工作的基本任务 3.1.1 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3.1.2 查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质量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3 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3.2 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行,对于已进行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用或只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大致查明工作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及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3.3 勘查范围宜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当水文地质单元面积过大时,应包括疏干排水可能影响的范围。 3.4 已确定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床,通过详查工作满足矿山总体建设规划需要,但矿区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矿山建设开发总体设计时,应超前进行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勘探。 3.5 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条件极复杂的矿区,如确需立项建设的矿山,而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又难于满足设计要求,应根据矿山建设设计的实际需要,针对主要问题进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勘探。 3.6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是在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质环境作出评价。 3.7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应从社会的综合效益出发,既要研究保障矿山安全,连续生产,又要研究矿山排水的综合利用以及对附近水源地和地质环境的可能影响。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概述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内容,对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论述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关系 一、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内容 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水利工程、采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供其他相关专业方向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区别和联系 1、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区别 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是针对区域内的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进行的工作主要是抽水试验、长期观测及示踪法等;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调查工程的岩土体性质、持力层等,解决边坡的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的内水压力等问题。 2、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联系

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工程地质》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矿物受外力打击后,能够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硬度。() 2、绿泥石只存在于变质岩中。() 3、地质年代单位有宇、界、系、统、阶。() 4、某一褶曲,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且对称分布则该褶曲为向斜褶曲。() 5、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典型构造特征。() 6、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为构造节理面。() 7、洪积土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 8、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 9、根据SiO 2含量不同,岩浆岩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酸性岩三大类。 () 10、地质图的地层图例,如果放在图的下方,应按照自左至右,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11、矿物的解理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 12、片理构造是变质岩的典型构造特征。() 13、石英岩是沉积岩。()。 14、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15、土洞是地下水的潜蚀作用所形成的。()

16、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17、岩层发生断裂后,两侧岩块具有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 18、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 19、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早。() 20、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特性即为岩石的抗冻性。() 二、选择题 1、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A. 石英 B. 长石 C. 滑石 D. 方解石 2、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A. 致密块状 B. 气孔状 C. 流纹状 D. 杏仁状 3、岩层产状是指()。 A. 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 B. 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 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 D. 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 4、褶曲倾伏端的地层界线在平面上表现为()。 A. 一端封闭弯曲 B. 彼此平行延伸 . C. 环状弯曲 D. 不连续 5、残积层是()。 A. 淋滤作用的产物 B. 洗刷作用的产物 C. 冲刷作用的产物 D. 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 6、阶地面和阶地陡坎均由基岩组成的阶地叫做()。 A. 侵蚀阶地 B. 基座阶地 C. 冲积阶地 D. 横向阶地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题

填空与选择题 岩体结构 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与组合形成。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结构面 指发育于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和延伸性,有一定厚度的各种地质界面,如断层、节理、层理及不整合面等.由于这种界面中断了岩体的连续性,故又称不连续面。 结构面的成因分类: 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为了概括地反映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成因、特征及 其排列组合关系.将岩体结构划分为4大类和8个亚类 如下表所示: 整体块状结构Ⅰ整体结构(Ⅰ1)块状结构(Ⅰ2) 层状结构Ⅱ层状结构(Ⅱ1)薄层状结构 碎裂结构Ⅲ层状碎裂结构(Ⅲ2)碎裂结构(Ⅲ3) 散体结构Ⅳ 工程地质条件 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成岩作用特点、、风化特征、和接触带以及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6)地下水: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类型,地下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情况。 (7)建筑材料: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降低成本。 参考资料《》主编:邵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规范是固体矿产(金属、非金属、煤下同)矿区(或井田、矿段下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工程量、勘探技术要求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固体矿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是制订勘探设计、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报告编写、审查批准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3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J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3 总则 3.1 勘探工作的基本任务 3.1.1 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3.1.2 查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质量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3 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3.2 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行,对于已进行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用或只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大致查明工作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及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3.3 勘查范围宜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当水文地质单元面积过大时,应包括疏干排水可能影响的范围。 3.4 已确定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床,通过详查工作满足矿山总体建设规划需要,但矿区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矿山建设开发总体设计时,应超前进行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勘探。 3.5 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条件极复杂的矿区,如确需立项建设的矿山,而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又难于满足设计要求,应根据矿山建设设计的实际需要,针对主要问题进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勘探。 3.6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是在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质环境作出评价。 3.7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应从社会的综合效益出发,既要研究保障矿山安全,连续生产,又要研究矿山排水的综合利用以及对附近水源地和地质环境的可能影响。 3.8 扩大延深勘探的矿区,应充分利用已有勘探报告和矿山生产中的资料,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勘探。 3.9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探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 3.10 各矿种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基本要求以本规范为准,各矿种可依其特点,在矿种规范中制订相应要求,与本规范配套使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1.水文地质 1.1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埋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要求: 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录内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 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更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和图件相互一致。 1.1.1 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 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 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悄岩

工程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库

第一套试题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 分)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A)。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C地质作用D.地壳运动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D)。 A.大气圈 B.水圈C生物圈D.地核 3.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风化剥蚀阶段、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C.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D.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搬运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4.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称为( b)。 A.抗拉强度 B.抗切强度C抗剪强度D.抗压强度 5.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C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 6.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C)o A.不发生变化B越来越强C越来越弱D无法判断 7.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D)。 A.侵蚀、沉积 B.沉积、搬运C侵蚀、搬运D.侵蚀、沉积、搬运9.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能确定 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C)。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1.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B)。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 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C. 一种移动,三种变形 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2 .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B)。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D.节理面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 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 B.防止地下水人渗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 14 .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B)。 A.岩石质量 B.岩石质量指标C岩体质量D.岩体质量指标 15.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D)。 A.粘性土 B.粉土 C.砂土 D.砾石土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它”错误者填“X’每题2分,共计20 分)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V)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X)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X)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V)5地 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