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马军团

罗马军团

罗马军团
罗马军团

罗马

Roma

――Fight for honor and victory,And To The Last Breath

1.罗马军团的组成

2.罗马军团的装备

3.罗马军队的编制

4.罗马军队总述

罗马军团的组成

罗马青年军

罗马青年军为较年轻的公民组成,他们构成了军团的第一阵列。按照罗马传统的战术,罗马青年军为军团的前锋,在战场上首先与敌军交战,他们的任务是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并等待下一波次的进攻。

罗马中年军

罗马中年军为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壮年公民组成,他们构成了军团的第二阵列。中年军在战场上为第二波攻击部队。当第一波的青年军的损失较为惨重之时,军团指挥官将后撤第一波的青年军,并让中年军将发起第二次冲锋。

罗马精锐步兵

罗马精锐步兵由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他们是军团的第三阵列,也是最后的预备队。他们往往不轻易加入战斗,他们是军团指挥官手中最后的王牌,罗马谚语中“投入罗马精锐步兵!”的意思就是到了最紧急的关头。精锐步兵常常被当做是进行最后致命一击的部队,他们的进入,能够迅速地扭转战场上的劣势。

在战斗中,若敌军被击溃,则精锐步兵将上前追杀以扩大战果;若前两列阵列被击溃,则精锐步兵将在最后掩护其他阵列的撤退。

在前两条阵列交战之时,精锐步兵一般以右膝跪地休息,以保存体力投入战场。

罗马轻步兵

罗马轻步兵由几乎无财产的公民所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第一阵列与敌军交战之前,首先冲到阵前向敌军射出标枪骚扰敌人,在标枪投完后撤出。必要时他们也可以使用短剑进行战斗。

罗马骑兵

罗马骑兵主要是执行掩护军团的侧翼,并在战前侦查等的辅助性任务。由于马镫还没有出现,罗马人对骑兵的作用还不了解,他们认为骑兵只是骑在马上的步兵罢了。因此罗马骑兵在投入战斗后更喜欢下马步战而不是策马冲锋。

罗马辅助军团

亚美尼亚铁甲骑兵

亚美尼亚人从小就学习在大草原上骑马,他们骑术之高超甚至可以在那个没有马镫的时代仅仅依靠双腿夹住马肚的力量即可向敌军发起致命的冲锋。铁甲骑兵则是精锐中的精锐,亚美尼亚人的骄傲,只有强壮的马匹和凶猛的骑士才有资格加入他们的队伍。

帕提亚弓箭手

安息民族擅长射术,他们使用自己独特的弓箭——兽角弓,这种弓虽然拉起来颇费力气,但却能射出穿透力强劲的箭。在被罗马征服之后,他们就一直为军团提供可靠的远程支援,保护军团的侧翼。

罗马军团的装备

历史上,罗马军团在马略改革之前是公民自购装备,因此各人的装备参差不齐。但根据年龄和财富的总体差异,三条阵列的装备又各有大体上的相同,因此此次战役中将假定同一兵种的装备相同,特此说明。

以下为三条阵列所共有的装备

罗马盾牌

罗马盾牌为两层木头制作,略有弧度,高1.2m,宽0.75m,几乎可以覆盖全身,边缘用金属框架固定。盾牌表面覆盖皮革,在正中心镶嵌有金属板,中央是凸起的半球形金属。由于罗马士兵是以盾牌撞击方式进入战斗,因此盾牌前的金属半球可以加大撞击造成的伤害。在与高卢人的作战中,罗马士兵的撞击常常是一瞬间就使一个高大的高卢人向后扑倒并失去作战能力。

罗马的大盾和军团士兵之间娴熟的配合使得他们能够排成龟甲阵,用盾墙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箭雨,并维持阵型缓慢前进。这也是他们抵挡弓箭主要的方式。

罗马短剑

罗马短剑剑身长50~56厘米,宽6~8厘米,剑头较长,在作战中既可刺也可以砍。罗马短剑为双刃,剑身上没有沟槽,剑柄末端有平衡重心的东西,造型通常都是圆球体,剑柄的圆头上一般雕刻有展翅飞翔的鹰的图案,剑身上也会刻上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而且古罗马角斗士的图像也屡屡出现在剑身上。由于罗马军团接战时总是以密集阵型冲杀,因此个人的回旋余地较小。但也是因为这样,罗马短剑的优势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军团士兵能在不给同袍造成阻碍的情况下尽情挥舞他们手中的武器。

罗马标枪

一般每位军团步兵都会配有两支罗马标枪--一支重标枪,一支短标枪—插在他们的盾牌内侧。历史上,罗马军团标准的战斗顺序都是在距敌30~20码之间投出标枪,以破坏敌军阵型并造成一定杀伤,然后再冲入突破口中(例如打马其顿方阵之时,从突破口杀入方阵内部的罗马士兵对那些马其顿人进行了毁灭性的屠杀)。

标枪枪头带有倒刺,使得一旦插入人体几乎没有拔出来的可能。为了不使标枪投出去之后让敌军捡起来重新利用,投向罗马自己的阵列,罗马人也对标枪枪头和枪柄的连接部做了一些改进:把固定的两个铁钉改为一个铁钉一个木钉,使得其在插到目标后会因为木钉松动而导致枪柄和枪头分离,大大减少了对己方的威胁。

罗马青年军装备

青年军由于年龄较小,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财富去购买过好的铠甲,因此他们大多数都只穿戴铜质的护心甲,护心甲只能对刺杀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且防护的范围极有限。

其余装备为标准配臵的标枪、盾牌及短剑。

罗马中年军装备

中年军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财富,因此他们可以买到防护能力较好的链甲。由于链甲密度较高,因此其抗砍、劈等刃击能力较强,且链甲提供的防御范围能覆盖全上身,并且非常柔韧,不会给身体活动造成过多的障碍,因此在近战中能提供全面且较大的防护。但链甲在远程武器之前却几乎毫无防御能力,箭头很容易就能穿过圆环的空隙里插入身体。

其余装备为标准配臵的标枪、盾牌及短剑。

罗马精锐步兵装备

罗马精锐步兵身为军团最后一道阵线,他们几乎拥有最好的铠甲--双层链甲,其使得他们有铠甲覆盖的地方几乎不可能被砍伤。精锐步兵与其他两条阵列不同的是,他们使用的主要武器是一柄青铜枪头、长度大概为2.6米的长枪,而标准的罗马短剑则是他们的副武器,一般很少使用。因此罗马精锐步兵有时还负有对抗敌军骑兵部队的任务。

为了能向敌军阵列发起迅速而凶猛的冲锋,精锐步兵在冲锋前不投掷标枪—他们尖锐枪头形成的冲击已经足够凌厉了。

其余装备为标准配臵的盾牌及短剑。

罗马轻步兵装备

罗马轻步兵的身份和年龄注定了他们没有过好的装备。为了速度—更多的是财富的问题—罗马轻步兵几乎不穿护甲,仅以左手持以一个可以挡住他们上身的圆形木盾牌。

他们携带有4支轻标枪用于袭扰敌人,此外还有标准配臵的短剑。

罗马辅助军团亚美尼亚铁甲骑兵装备

铁甲骑兵在内层穿着防护全上身的链甲,外层穿戴鳞片甲以防护长兵器的刺杀(由于鳞片甲过于耀眼,他们曾身穿披风以防止阳光的反射)。他们冲锋时手持骑兵枪以获得最大的效果,在进入敌阵后他们会使用骑兵剑与敌军交战。

罗马辅助军团帕提亚弓箭手装备

弓箭手只是身着皮甲,他们在遭受攻击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他们使用帕提亚民族独特的兽角弓以及一把护身的匕首。

罗马军队的编制

在此次战役中,罗马军队由3个罗马军团,1个罗马辅助军团组成。

每个罗马军团6000人,分别是2000名罗马青年军,2000名罗马中年军,1000名罗马精锐步兵、300名罗马骑兵和700名罗马轻步兵。罗马辅助军团则由1500名亚美尼亚铁甲骑兵和2000名帕提亚弓箭手组成。

罗马军团此次战役最高指挥官为克拉苏执政官,下辖4个军团各有1名军团长

罗马三条阵列的士兵都自动组成方阵。每80名士兵组成一个方阵,每个方阵中有1名百夫长,每12个方阵中有1个鹰旗军团(鹰旗为罗马军队军旗,为罗马荣誉之象征,鹰旗军团的到来可以使部队士气大振,但丢失或被敌军抢得鹰旗则会使士气大跌),鹰旗军团的士兵与同一阵列士兵装备相同,但方阵人数为120人。每一个普通方阵横排20人、竖排4人(鹰旗军团则为横排30人、竖排4人),在排成龟甲阵之时则为横排10人、竖排8人(鹰旗军团则为横排15人、竖排8人)。

罗马军队总述

罗马优势:

罗马人的身体里都流动着坚韧与不屈的血液,每个罗马人都不会轻易丢下同伴逃跑,他们会为他们和军团的荣誉战斗到底。

罗马军团拥有优良的纪律和默契的配合。

每一名罗马士兵都是从意大利半岛一路杀来的,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罗马士兵拥有极高的战术素养,在近战大多数时候能一招毙命。

罗马士兵的装备与之前交战的东方人来看,属于上乘质量。

有辅助军团支持。

罗马劣势:

罗马士兵对面对的敌军作战方式方法一无所知。

罗马人身材较矮小,近战或许不利。

罗马军团由于接连的胜利,骄傲心理已经在军团内部滋生。

辅助军团经过多场战役,似乎已经无心恋战。

小规模的溃退有可能像多米诺骨牌般引起全局的失控。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的兴衰 有关罗马起源的传说是这样的:特洛伊城失陷之后,一位名叫艾涅阿斯的英雄率领着幸免于难的特洛伊人飘洋过海,来到意大利中部的拉丁姆平原。艾涅阿斯的子孙们在拉丁姆平原世代为王,直到罗慕洛斯和雷慕斯推翻阿穆略的统治,并在母狼哺育过自己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新城,是为罗马。 罗马在起源方面不像希腊和东方国家那样有一个古老悠久的文明源流,它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而是一种强制性的混杂产物。 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是由王政时期到共和国早期到公元前2世纪末开始的政治改革到共和国向帝国的演变。 王政时期(前8世纪-前6世纪) 由于特别缺乏原始时代遗留的古物,罗马文化的起源问题至今仍处于扑朔迷离之中。 据推测,来自小亚细亚的入侵者埃特鲁斯坎人约在公元前800—700年间征服了台伯河北部地区和拉丁姆平原,公元前7世纪以后,又征服了罗马,建立起一个王国,此即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期”。 在“王政时期”,发生了很多典型的历史大事。 前753年: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建立罗马市(ab urbe condita) 前753年-前715年:国王罗穆卢斯在位。 前715年-前673年:国王努玛·庞皮留斯(Numa Pompilius)在位,创建了元老院和祭司团。 前672年-前535年:四位国王相继在位 前535年-前509年:末代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在位。 前509年:塔克文被驱逐,罗马共和国建立。 而王政时期之后,便到了共和国早期的寡头政治 其主要特征是: 库里亚大会仅保留宗教方面的职能。 少数贵族家族控制着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元老院,并产生出两个为期一年的行政首长——执政官。 公元前470年左右,平民迫使贵族同意设立保护平民权利的保民官,保民官对贵族们制定的侵犯平民权利的法律有否决权。 公元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把以往由贵族们随意解释和滥用的习惯法变成了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的成文法,从而使法律成为一种公正的约束力量。 公元前287年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特里布斯会议(即平民会议)的决议无须经过元老院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这些胜利成果使平民与贵族在一段时间内(公元前3-前2世纪)携起手来,创造了一种较民主的政治气氛。 到了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革拉古兄弟的两次改革均以失败告终,平民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终于演成不可调和之势,激起了内战,并导致了军事独裁制的出现。 苏拉独裁后出现的“前三头同盟”(克拉苏、庞培、恺撒)第一次公开地表露了骑士阶层对元老院权力的蔑视。 恺撒死后,屋大维(前63年-前14年)依凭着与恺撒的亲戚关系跃居高位,与恺撒部将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反对元老院的“后三头同盟”。镇压了刺杀恺撒的共和派贵族力量。 在屋大维执政的40多年时间里,他虽然没有公开称帝,而是谦虚地自称为“第一公民”,但是他却已经在共和国的旧瓶中装上了专制主义的新酒。

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介绍_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讲解

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介绍_波斯帝国和罗 马帝国讲解 罗马原来只不过是意大利中部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却迅速崛起,发展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版图辽阔的大帝国。今天给大家精心挑选了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波斯帝国波斯主要用来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地区,从前以“Persis”和“Parsa”闻名。这两个词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这个地区的印欧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后他们被亚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发生在公元前844年亚述国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波斯是众多古代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但直到三世纪,这一文明才正式以波斯帝国的名号出现于历史舞台。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旧称译音。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时期领土东至巴基斯坦,西北至土耳其、欧洲的马其顿、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古国。波斯人属印欧语系的一支,约公元前二千年代末叶从中亚一带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尔斯地区—),有十个部落(六个农耕,四个畜牧)。曾一度处于米堤亚统治之下。前550年,居鲁士领导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亚王国,建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说始于前558),定都苏萨,是为波斯帝国之始。继而向外扩张,征服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等地,又向东占领大夏(巴克特里亚)、粟特等,但在和北方游牧部

落马萨盖特人作战时居鲁士失败被杀。其子冈比西即位后,率兵征服埃及(前525),因发生高墨达政变,(前522),返国途中暴卒。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起义,夺得政权;实行巩固中央集权的改革;继续扩张领土,帝国疆域东起印度河,西至爱琴海及非洲东北部(埃及)。前五世纪初(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波斯不断西进导致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后以波斯失败告终。波斯的统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断反抗,境内经常爆发反波斯统治的起义。前四世纪以降,国势转衰(前404-前343年埃及曾获独立)。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彻底打败,前330年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古代波斯是东方专制政体的典型,帝国期间西亚各地奴隶制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波斯文化多受两河流域文化影响,使用楔形文字,造型艺术有较高的成就,如波斯波利斯的百柱厅、浮雕和壁画等均甚著名。帝国都城有苏萨、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和埃克巴坦那。产生于伊朗高原的琐罗亚斯德教,大流士一世时被定为国教,并广泛传播;后传入中国,称为袄教或拜火教。 波斯帝国又称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从美索不达米亚横跨到印度,由里海伸展到波斯湾,势力扩及的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首都苏萨。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国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包括70个民族,5000万

西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危机的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02031373.html, 西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危机的表现 作者:李悦 来源:《神州》2012年第15期 (临沂大学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西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3世纪左右爆发了3世纪危机,隶农制发展,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不断,奴隶、隶农不断爆发起义,帝国政府日益加重暴政和赋税,帝国大厦分崩离析。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在内部奴隶起义和外部蛮族入侵的联合打击下很快崩溃。 【关键词】隶农制;西罗马帝国;奴隶制危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053-01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只见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而造成西罗马帝国衰落以至于灭亡的根本原因即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公元2世纪末到公元3世纪末,罗马帝国爆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史称公元3世纪危机。这次危机沉重打击了帝国的奴隶制政权,敲响了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钟声。奴隶制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隶农制的发展、大地产制度和庇护制的盛行 随着帝国对外战争的结束和清剿海盗的成功,奴隶的来源显著减少,奴隶价格日趋升高。据估计,普通奴隶的平均价格在公元前2世纪仅仅为300到600赛退斯,而到了公元1世纪则提高到2000赛退斯,从而使得奴隶主使用奴隶生产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另外,大片皇室地产和国有土地普遍集中使用奴隶劳动。奴隶的消极怠工、破坏工具、逃亡甚至杀死奴隶主和发生奴隶暴动进行反抗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当时各行省的激烈竞争,使用奴隶生产变得更加无利可图。 奴隶主为了竭力避免奴隶制的崩溃,竭力寻求解决办法。公元1世纪罗马农学家科鲁麦拉指出,要关心包括奴隶在内的生产者,奖励女奴生育,对待奴隶要使用温和态度,还主张把不

罗马景点介绍

Fontana di Trevi许愿泉 也叫特莱维喷泉,这个名字指的是在喷泉处会聚的三条道路tre vie(估计应该就是英文中的Three Way)。公元前一世纪,罗马执政官阿格里帕Agrippa,由20公里外筑水道引水入罗马,解决150万市民饮水之苦,许愿泉就是当时市中心最大出水口。倚着Poli宮南墙而立的巨大海神雕刻,是13世纪教皇命Nicola Saivi尼古拉沙维设计完成的巴洛克式杰作。喷泉的中心有一尊“海洋之神"(尼普顿)的塑像,两侧是骑着马的半人半鱼海神,分别象征着暴风雨中的大海(左边)和风平浪静的大海(右边)。海神后面的雕塑代表这健康和富足,组成三角墙的雕塑则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礼物。 Basilica di San Pietro (圣彼得大教堂) 世界第二大教堂,天主教的圣地之一。这里有多件重要的艺术珍品,而且教堂本身的艺术价值也是绝对的无与伦比。教堂的名字来源于耶稣的门徒圣彼得。因为圣彼得对上帝坚信不移,于是耶稣就称其“磐石彼得”,那块磐石就在这里。 圣天使城堡 是公元139年罗马皇帝哈德连为自己和其后代皇帝所建的陵墓,巨形城墙修建在圣彼得大教堂东面的台伯河岸。6世纪,教皇Gregory一世在堡顶竖立持剑的大天使雕像,用以「对抗」当时流行的黑死病,遂有圣天使堡之名。目前,内部有专门收藏从罗马到现在之武器的博物馆(Museo Nazionale di Castle Santa Angelo)。城堡上圆下方,外围城墙是五角星形,造型伟岸坚固,仿佛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连接城堡与台伯河对岸的圣天使桥是贝尼尼的作品,被称为罗马最美丽的桥。桥上有12尊天使塑像,每一位天使手中都拿着一种耶稣受刑用的工具。城堡里有一条秘密走廊—梵蒂冈通道(Passetto di Borgo),全长约800公尺,直接通往梵蒂冈官邸,供教皇危急时逃生之用。城堡里的房间和通道布局犹如迷宫一般。

匈奴人西迁后是咋干掉罗马帝国的

匈奴人西迁后是咋干掉罗马帝国的 中国秦汉时期,屡次和匈奴打仗,名将倍出,比如卫青、霍去病等等。西汉时期,匈奴打不过汉王朝,被迫西迁,却干了一件大事,干掉了罗马帝国! (北匈奴西迁线路图) 中国匈奴的祖先是古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汉朝时期,匈奴开始强大起来,多次和汉朝打仗。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而当时东汉刚刚建立,国力还属于恢复期,因此,直到汉明帝时,才发动了对北匈奴的反击战。 公元73年,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耿忠的汉军一直追击到天山一带,并夺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汉和帝时,又发动了针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领汉军大败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公元91年,耿夔率领汉朝大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只得向西逃窜。至此,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而与汉为敌的北匈奴,则受到汉与南匈奴的合击,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 与其说是西迁,还不如西逃贴切一些。大约在公元290年左右,北匈奴出现在顿河以东的阿兰国,这段历史在我国《北史.西域传》和罗马帝国的《历史》中,都有过记载。北匈奴杀死了阿兰国国王,彻底征服了阿兰国。之后,匈奴相继出现了几位有名的首领。

(匈奴西迁) 凭借着在阿兰国的休整和补给,北匈奴彻底恢复了元气,掠夺、贪婪的本性让他们对顿河以西的草原垂涎不已。公元374年,匈奴在大单于巴兰姆伯尔的率领下,渡过了顿河,向东哥特人发动了进攻,东哥特人哪里是匈奴人的对手,经过奋战,依然惨败,一部分东哥特人只得向西逃窜,逃到了西哥特人那里,匈奴尾随其后,追击到西哥特人居住地。 西哥特人在德涅斯特河(流经今天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摆下军阵,准备迎击匈奴,而匈奴人则趁夜晚偷偷从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后抄袭西哥特人军阵背后,西哥特人惨败,只得向西逃窜至多瑙河。面对前赴后继的蛮族迁徙潮,罗马帝国的皇帝被迫允许蛮族进入帝国疆域,自此,帝国的边境不再是一道不可跨域的领域,东、西哥特人得以渡过多瑙河,进入到罗马帝国避难。而此时的罗马帝国,距离三世纪危机的结束并不长。 公元378年,匈奴占据了南俄罗斯大草原,稳定了下来,建立了匈奴帝国。 445年,阿提拉成为匈奴帝国大单于。阿提拉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在他的率领下,整个欧洲都沉浸在对匈奴的恐惧之中,匈奴帝国的鼎盛时期来到了。 阿提拉独自掌权后,马上就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在447年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军队接连战败,匈奴的骑兵一直深入到达达尼尔海峡和希腊的温泉关,严重威胁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东罗马帝国皇帝被迫求和,双方在448年签定和约,东罗马除了马上向匈奴支付赔款6000镑黄金,年贡也由700磅黄金涨到2100磅黄金。

罗马帝国手游霸服攻略(中R)

罗马帝国手游霸服攻略 1、提前准备好很多罗马帝国手游礼包(越多越好,大号不能用是小号用,尤其是送10个精 锐投石的强权礼包,如4399、九游、37555等登陆签到获得,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完胜之战 等均统用),尽量选择周一、周二的开服日(以避开钱多的没边的大R玩家),新注册一九 游账号11:00准时进服(便于领初冲100%返值),一进游戏及时推出引导,直升主基地、兵营,升到8级后第一时间建军团,后充值10元,后主升、主城、神殿,神殿达到条件后尽快建筑学(5级开放)、战斗经验(9级开放),后联系代充加微信好友领毁灭者礼包,充值10086元(初次代充反之比较客观,预算初次投资一万,后期陆续送礼包充值2万,总共投 资三万),钻到位后聚宝盆活动,领东西,买100钻威望(每日必买)升级职务,后买五组 精锐投石车,后及时用钻刷日常任务(只做四星、五星的任务,用钻刷,如遇竞技场、造两 个兵、升级装备两次等则不用钻秒,土豪可只做五星),完毕后可领军团福利、打军团战场,将声望值最高等级,后及时刷战斗经验值最高级别(主城、神殿升等级用钻加速,战斗经验 也用钻加速),期间主升建筑经验至最高(用钻加速)。后商城买30分钟的攻防卷轴吃掉打战役模式,直至打不动为止(每关只打一次,一直往前冲,一星、三星经验都一样的,期间 要升统率调整最大战力,即在损耗85%以后可等待战力提升,如18级逐步开启雕像,24开 启将领,统率提升、技能中投石强攻、命中提升、神殿投石精制、投石护甲等,如竖杜巴进 攻失败卡),后酌情买体力刷世界资源矿等级(即打下矿来直接返回),当矿等级足够高时 进行采集(如采白银)。到达22级时花光幸运币探宝(此时会出黄金兵),注意招募卷轴等有了立刻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出重投)。后做七日核心任务等(造初投)、主线任务,主 城升级不要停,建筑位买到最大,尽可能不要停(繁荣并加带兵量),矿的选择金矿、石矿、木矿比例为6:5:4,升级时均匀升级,目的是增加繁荣度,金矿繁荣度增加的多。 2、第一日技能建议升投石强攻20级,后升命中(为第二天任务做准备),往后需:主闪避、命中,辅投石强攻、暴击,最次投石补给、抗暴(刷日常任务会给大量技能点,遇见500钻 的技能包一律买,且侦查礼包微、升级补给箱、紫雕碎片箱、雕像补给箱、将魂、神将魂买,且紫雕碎片箱、雕像补给箱必须等到60级以后攒此类箱子多了一起开);下午13:00-14:00 酌情建一V4小号,此时很高的几率抽到紫武(大号往往得不到),日后军团争霸用,把所 有红包发给他,按照大号模式发展(不用钻加速建筑时间、科技升级时间)。 3、升级发展核心要围绕声望,刷日常任务得声望、技能书最好持续到60级时再停止(每天 需近千钻),关卡教条S级将领要第一时间升到三级最高(需要的将魂可买SS将领招募卷 轴如20%升级雕像加成的、升级统率加成的碰碰运气,招到不好的SS将领则分解,升级关 卡教条、采集将领至三级最高),凯撒、贝利萨留、雷姬拉均留用,待日后充值1000元送闪将岚恩、命中将道恩是充值获得,优先升级闪将岚恩至三级,后升级命中将道恩、凯撒。装 备升级主首位攻击,辅主首位命中、暴击、闪避、其余五战位的闪避,七日后有紫装自选箱(自选三件、附大量升级材料)礼包遇见一定全买,但该礼包邮件只提取一个,待日后出紫 装升级加成50%活动时再提取使用。极限探险中的收获邮件也是不要提取,待雕像升级加成 时使用,(该两活动开服约一个月后出,此时需将紫雕碎片箱等开了)。当岚恩升到三级后,一旦凑够四个状态兵(弑魂之怒、鬼泣神弩等),则可构建闪避阵容,岚恩为主将领,道恩、凯撒为副将,第一战位黄金投石(满)、第二战位黄金投手(满)、后四战位为终极状态兵,以此阵容参加团战、探险(为了极限探险可酌情对其它战位升级攻击、命中)。 4、第三天晚上0:00拉霸,若第一个拉则会出现得到的兵非常差,建议拉霸高峰1-2小时后 小号先拉,后大号再拉霸,且拉霸一旦开始就不要停止中断(中断了不易出黄金投石,疑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城邦 1.兴起:公元前1000年,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 (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统治措施 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③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十二铜表法》 ①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②主要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③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对外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5)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二、罗马帝国 1.背景: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后被谋杀,内战又起。 2.帝国建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衰落: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2.灭亡: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分析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分析 频繁的内战令罗马人怨声载道,罗马人民希望有一个新的整体来取代旧的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帝国就应运而生。可是罗马帝国还是衰落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自身内部原因和外界因素,而占主导的内部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共和国在罗马内战时期已经不可挽救的颓废了,整个社会都在肆无忌惮的腐化堕落,虽然当前罗马的政体是帝国主义,可是却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罗马的腐败,反而使腐败变得更加根深蒂固、变本加厉。 这个腐败之风从元老院到平民,不是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就是公开贿赂人心或结党营私,整个罗马帝国变得乌烟瘴气。奥古斯都定下的制度只是暂时阻止罗马衰落的脚步,他死后,继任的皇帝都是昏庸无能之辈,他们只懂吃喝玩乐,完全忽略治理国家,坐吃山空,傍着前人留下的财富,挥霍无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些只顾酒池肉林的皇帝,全城百姓就“理所当然”的腐败堕落。结果加速罗马帝国的衰落。 我认为,其实在另一方面也说明罗马人的自负骄傲心理,从平民到皇帝,没有前瞻意识,没有居安思危的心理,总想着自己是强悍的一组,飘在云端就忘了下落的危险,所以,罗马人民的心态也加剧帝国动摇。 第二,罗马帝国衰落的关键原因是军队、兵制蜕变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我认为这是罗马帝国覆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军队混乱,既不可攻,也不可守。 整个罗马由之前的好斗功利到现在的腐败堕落,军事制度的改变可以说是主要原因。罗马共和国早期实行公民兵制,那时从军对罗马人来说是一种权利,只是罗马公民才拥有的,而且武器由自己提供,战事结束就回家休息。崇尚武力的罗马人就开始到处扩张版图获得财富,这样的军队虽然是非职业化可是一旦战斗,数量庞大,而且上下一心,最富有战斗力。但是随着战线拉长,而公民权又限于罗马人,这就出现兵源短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募兵制出现了,使得罗马军队成为与社会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军队的出现又导致军队成分改变,由有财产的公民变得是罗马的无产者。可是这些无产者不再关系荣誉,更多的是瓜分战利品的权利,他们变得只对将军忠心而非整个罗马共和国,从这里开始,罗马的根基就开始动摇了,因为一个国家的军队不是众志成城而是各为其主。再到罗马帝国时期,这种由罗马无产者为主的职业志愿军又被外族人和奴隶组成的雇佣军所取代。罗马公民必须缴纳军事费用来养雇佣军,而那些被罗马政府的外族人就伺机寻找反抗的机会,雇佣军随时可以调转枪口攻击罗马。而实际上,后来的罗马也证实这点,皇帝成了军队手中的傀儡,谁满足雇佣军谁就是主。 而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军事防线都没有了,根本没有能力反抗,最后只能在别人股掌中衰落,罗马就是这样,三次兵制的改变实际上将罗马从一个英勇善战的国家推向一个任人鱼肉的砧板上。 第三,我觉得,罗马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文化浸养,靠战争形成的国家,也就是说,罗马人民的文化素养是比较低的。他们因为内战等原因缺乏公共教育,一个没文化的人比一个有

中世纪历史简介

意大利中世纪历史背景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意大利这个概念在中世纪根本就是地理概念,无所谓王朝什么的。所以我只能给你列出在现在意大利国境范围内存在过的王国。 东哥特王国493-555,被优士丁尼大帝给灭了,意大利基本上从此就陷于分裂:南方被拜占庭控制(但时间不长),北方是伦巴德王国(后来被查理曼在774年给征服了),罗马附近则因为丕平献土的原因属于教皇的势力范围。而西西里地区则更是几易其主,一度被阿拉伯人占领。 后来,查理曼死后,根据凡尔登条约,他的三个孙子平分了他的领土,长孙罗退尔既得到了大概可视作“意大利”地区的土地,而且继承了皇帝的称号。罗退尔死后,他的土地又被瓜分,南方基本就可视作意大利的北部地区。 在整个的中世纪,意大利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共和国(这都算不上朝代吧),比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等。同时,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也有一些小型的王国,公国割据一方:北方有萨伏依家族统治的萨伏依公国、米兰公国,南方有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后来的两西西里王国。近代之后,经过意大利复兴运动,以撒丁王国为中心完成了意大利统一,这才基本上产生一个统一的王朝---萨伏依王朝。而意大利历史上好像也只有这一个统一的王朝,它在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建立之后被推翻。 宗教 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权与教权一直是此消彼长,处于激烈的斗争中。开始,罗马教皇和神职人员总是从属于世俗的君主或领主的。但到十一世纪末,其地位大大改观。教会利用世俗封建主的相互格斗和厮拼而有力的增强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希求确立对整个欧洲的统治。不过世俗的皇帝和君主们是不甘心充当教会走卒的。他们对教会的支持与合作,说到底,无非是个利用。所以,一旦他们感到教会势力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时候,便要采取断然措施相抗衡,以至于不惜诉诸武力,总之,在中世纪,教会权(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是尖锐复杂、旷日持久的,二者之间的斗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是五至八世纪的酝酿期;第二阶段是九到十三世纪,教权高涨,与政权形成对垒之势,期间教权达到颠峰状态,随后便开始由胜转衰;第三阶段是随着君主国家的形成和各国人(和谐)民民族意识的萌发,王权逐步得到加强,教权节节败退,王权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San Francesco di Assisi 圣方济各又称亚西西的圣方济各(San Francesco di Assisi) (生于1182年意大利亚西西,卒于1226年10月3日) 成立方济会又称"小兄弟会"。他是动物、商人、天主教教会运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 (照约旦·卡塔尔拉尼的记载是1209年), 玛窦福音第十章第九节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使他决定终生要神贫. 那段福音的故事是耶稣告诉他的信徒要他们出去宣扬天国的来临, 他们宣扬时不需要带钱, 连走路的拐杖都不用带, 而且他们也不要穿鞋. 他穿著粗布衣服, 赤脚, 而且照著圣经的说法连拐杖也没有, 四处呼吁大家要反省悔过. 很快的城内有名望的人士伯纳多·昆特瓦雷把所有财产都贡献出去来跟随他, 而在一年内陆

第二章案例分析

第二章 案例一管理的理论流派 某大学管理学教授在讲授古典管理理论时,竭力推崇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历史功勋,鼓吹泰勒所主张的“有必要用严密的科学知识代替老的单凭经验或个人知识行事”的观点,并且宣传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后来,在介绍经验主义学派的理论时,这位教授又强调企业管理学要从实际经验出发,而不应该从一般原则出发来进行管理和研究。他还说,E.戴尔(Ernest Dale)在其著作中故意不用“原则”一词,断然反对有任何关于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 在介绍权变理论学派的观点时,这位教授又鼓吹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不少学生却认为这位教授的讲课前后矛盾,胸无定见,要求教授予以解答。教授却笑而不答,反倒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资料来源《管理的理论流派》 问题: 1.你是否认为教授的上述观点时前后矛盾的?为什么? 2.在企业管理中,有无可能将管理原理原则与实践正确结合起来? 3.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案例二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 在第一次服役时,古罗马的士兵要在庄严的仪式中宣誓,保证永不背离规范,服从上级指挥,为皇帝和帝国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宗教信仰和荣誉感的双重影响使罗马军队遵守规范。队伍金光闪闪的金鹰徽是他们最愿意为之献身的目标;在危险的时刻抛弃神圣的金鹰徽既是邪恶的又是可鄙的。某种更有实质内容的敬畏和希望加强了这种力量来源于想象的动机,在指定的服役期满之后享有固定的军饷、不定期的赏赐以及一定的酬报等减轻了军队生活的困苦程度;当然,另一方面,由于懦怯或不服从命令而企图逃避最严厉的处罚,那也是办不到的。军团百人队队长有权用拳打作惩罚,司令官则有权处决死刑。古罗马军队的一句最固定不变的格言是,好的士兵害怕长官的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害怕敌人的程度。这样的值得夸奖的做法使古罗马军团的勇猛得到一定程度的顺服和坚定,凭野蛮人一时的冲动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在西方,这种管理方法终于总结为一句格言:“胡萝卜加大棒”。拿破仑说得更形象:“我有时像狮子,有时像绵羊。我的全部成功秘密在于:我知道什么时候我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是后者。”在东方,则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视卒如爱子,可与之俱死”等等说法。又说:“将使士卒赴汤蹈火而不违者,是威使然也。”“爱设于先,威严在后,不可反是也。”孙子兵法总结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为必取。”总之是一句话:“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案例三联合邮包服务公司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其他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地效率从事工作。UPS的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运货、暂停和取货的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

西方文化历史的简介

一,“西方”和“西方文明”的概论 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许多新词汇,大多与两个人相关,一个是严复,一个就是梁启超。如果说严复创造的许多新词汇后来还基本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话,那么,梁启超在清朝末期创造出的许多新词汇,语义则往往是飘忽不确定的。梁启超早在30岁之前就因为参与变法运动而闻名中外,他当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召感力是十分大的。但是,他这样的年纪,常常使他自我把握不准一些词汇的语义内涵,这,可以通过他的许多著作看得很清楚,大概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通过梁启超的创造而后来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行的许多新词汇,曾经给中国思想文化界造成过许多麻烦,这一点,现在的人们应该高度注意到。 “西方”一词在中国语境中本是个纯粹的地理概念,并不指国家文明文化。19世纪末期,张之洞等人将欧洲地区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称之为“西学”,大意是指“西边国家的文化”的意思。 1896年,23岁的梁启超开始在《时务报》上发表长篇连载时评《变法通议》,当时,他将我们现在所说的欧洲定名为“泰西”,“泰西诸国并立,大小以数十计,狡焉思启,互相猜忌,稍不自振,则灭亡随之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但是,他又在该文中说:“然则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所改造,改而施之西方,与改而施之东方,其情形不殊,盖无疑矣。”(同上),他这里说的“西方”,同样是指的欧洲国家的意思,这样,“泰西”和“西方”的指意就重复了。后来,人们在传播梁启超思想的时候,慢慢的约定俗成,就将“西方”指意成为了“欧美国家文明”。这就是说,我们现在从文明文化角度所说的“西方”,是由梁启超最先创造的。 也许令许多人所想不到的是,现在中国文化人经常挂在嘴里的“西方文明”,无论在中国词典里还是外国词典里,都是没有的,这个组合词汇至今尚还“年轻”! 我们中国人现在常常说的“西方文明”,主要产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与当时中国留学日本的人员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人物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影响相关。日本的“文明(ぶんみぃ)”一词,是直接从中国《易经》里取出来的汉字,仿汉语发音,意思也与中国易经中说的“文明”涵义相近。但是,中国历史上很少使用“文明”一词,而福泽谕吉在他的著作中使用的“文明”一词,则主要是指与一种文化相应的历史社会形态,当时一些留学日本的中国人将“文明”词汇引入进了中国,这真可谓是“出口转内销”。之所以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热衷于谈论“西方文明”,这和当时社会上的文化人普遍关注和比较中国与欧美国家的文明文化的异同性质问题直接相关。但是,当时人们常说的“西方文明”,却与西语中的occident(欧美国家)还不是一回事情,却与外国人说的hesperiacivilization (西方的文明,意指希腊语境中的“罗马社会,此语境产生在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很相似。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崇拜西方的中国人接受了一些妄自尊大的西方学者的思想价值观,所以,他们往往认为“西方文明”这个词汇指意着人类的“先进文明文化”内涵,这就如同德国哈拉尔德·米勒说的那样:什么是“西方文明”?对于一些具有冷战思维的西方人来说,这个答案是清楚的,“…西方文明?的特征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人权、市场经济、现代化技术、典型的民主制度、公民权。…西方文明?所代表的是文化的多元性、政教分离、自由和宽容。……但是,现代所谓标准的西方民族国家,原先其实也是个人化的武力垄断,直到后来才变成现行的民主政体。”(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文明是谁—从“西方文明”的起源说起》新华出版社)。这就是说,将“西方文明”指意成为“先进、政教分离、民主、人权、现代化技术”等这样的概念,这纯粹是一些具有典型的冷战和霸权思想的西方人的思想,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明文化”的概念,这,是今人所应该弄清楚的!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二章帝国理想: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Part 1概括: 本章的前面部分介绍了古罗马思想的渊源,包括了古罗马发展的简单历程与古罗马思想的渊源与演化。关于古罗马思想的内核,主要涉及了古罗马思想的“伦理化的倾向”;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从斯多葛派到宗教唯心主义和Zero提出的超级国家的思想。 Part2 重点 1)古罗马的城市生活形态 古罗马城市建设的特征——古罗马时代毫无疑问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繁 荣阶段。该时期的城市建筑风格明显表现出世俗化、军事化、君权化的特征。2)繁荣背后的“罗马病” 与古希腊简陋的城市但却拥有充实的城市文明所不同的情况是,古罗马曾经创造出了辉煌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却始终未能造就出健康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城市的物质繁荣与精神空虚的矛盾,使得罗马人渐渐迷失了方向。 客观地说,在城市建设、市政技术乃至城市管理等方面,罗马的成就均大大地超越了希腊。但可悲的是,罗马人的梦想一直是努力将城市造就成一个巨大的、舒适的享乐容器,却在根本上忽视了城市文化与精神功能,忽视了城市环境所应具有熔炼人、塑造人的特质要求。 在当今许多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对城市功能的认识上也常常存在着同样的误区,因此常称其为遗传了“罗马病”。(书上对罗马病的解释是:奴隶主们几乎把创造的全部财富都用于非生产性的消费,而广大的罗马市民普遍对劳动表现出厌恶的情绪,残酷的剥削使得奴隶们消极怠工而毫无工作热情……)当今城市规划设计中遗传了罗马病的实例有哪些,“罗马病”如何防止和治疗? Part3对古罗马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总结 强烈的实用主义态度——古罗马人通过城市规划所追求的主要不是精神上 与自然、宇宙的和谐,而是自身生活范围内的种种“现实”利益。 凸显永恒的秩序思想——古罗马在城市的总体空间创造方面,重视空间的层次、形体和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富于纪念性的效果。高超的空间设计手法及对建筑群体秩序的把握与创造,成为了后世城市规划设计的典范。 彰显繁荣与力量的大比例模数手法——为了使城市和建筑显现出一种具有 征服力的崇高感与震撼感,罗马人在规划、建筑实践中通常热衷于选择大模数,许多建筑的空间尺寸与规模远超其使用功能需要。(实际上就是挥霍)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 维特鲁威提出了理想城市模式,将理性原则与直观感受、理想美与现实生活的美结合起来,统一了以数的和谐为基础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性主义同以人体美为依据的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了建筑物整体与局部及局部、整体间的比例关系,且充分考虑到了城市防御和方便使用的需要。(该理想城市模式能否在当今或是未来切实存在?是否已有这样的例子?)

在历史上,有过几种代表性的汉兵,依次为汉军、晋军、唐军、宋军、明军

在历史上,有过几种代表性的汉兵,依次为汉军、晋军、唐军、宋军、明军。他们的人种因素变化不大,只是隶属的朝代不同。 从各自对手的分析,他们的对手全部是游牧民族。而在几千年间,游牧民族的装备、战术、素质没有大的变化,这就为我们评价历史上抵抗他们的汉人部队提供了条件。 以上几种汉兵战斗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中最强应属东西两汉的汉军,他们的装备是最差的,后勤是最差的,战斗环境是最差的,但他们的战绩却是最好的。想一想,在他们那个时代,还在大面积用“戈”这种武器,骑兵骑马是没有脚蹬子的,还得常常深入大漠上千里追击匈奴游击队。没有现代侦察卫星,他们完全接近于跟着感觉走,而这上千里行程完全是在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地方。作战环境恶劣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动不动就是数万数十万的出征“反恐”,人少了不行,马上叫匈奴包了饺子吃掉,人数多了后勤就让人挠头啊,我不知道为什么历史记载里没出现后勤方面的具体介绍,难道军团里全是战士吗?既然历史没有详述,那就证明这些出征根本就没把后勤当回事,我的老天爷,可见当时的汉军生存能力有多强! 再说战斗力,古往今来,除了盛唐时代的唐军,就数汉军对游牧民族的战绩最佳。匈奴有多厉害,看看匈奴的西征就知道,整个中亚和欧洲都在颤抖。人们老在津津乐道什么汉军曾经歼灭过一只古罗马军团,好象古罗马军团有多强,这些人恐怕是看多了《角斗士》和《埃及艳后》,想起古罗马战士那一身肌肉就哆嗦。我呸!你以为汉代人都和现代人一样不用多少身体劳动就能生存。那个时代不讲究什么科技文化(至少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是如此),崇尚的就是力量和强壮。因此,汉军士兵在身体上的强壮健硕和行为上的膘悍蛮勇是肯定的,而且应该是大大强于普通古罗马士兵。至于个头,那纯粹是用来作秀的,个头高矮和战斗能力无关。 汉代以后,历经战乱,汉兵素质有所下降,但仍有闪光点。比如晋军,淝水一役,以少许精锐兵力便击败前秦红得发紫的80万大军。前秦兵大部分以异族士兵为主,为前秦统一北部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可就是这么一只军队,被晋军以吹灰之力就击败了。晋军虽然排不上名次,但至少没给汉兵丢脸。 到唐代,唐军中虽然有大量有色人种,但仍然以汉兵为主。打过不少与突厥的大仗,虽然胜多负少,战绩也很辉煌,可还是不能和汉军相比。为什么?因为盛唐时代和汉中期是不一样的,国力相差是几何级数,唐军获得战争的胜利,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精良的装备和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这一点非常类似于现在的霉菌。大家比较一下汉唐两朝的军人服装,汉兵穿得寒酸透顶,唐兵穿得豪华奢侈,这是不能比的。所以当唐国力下降时这一弊端就显露无疑,安史之乱就是佐证。在实质性的军事素质上,唐兵经过训练仍然十分精锐强悍。其末期虽然民生异常凋敝,但正规军在以少数兵力对付庞大的黄巢义军时,仍然能屡屡获胜,并轻易守住了很多大城市。 最后,可能大家会说宋兵是最弱的了,抗不住辽兵,抗不住金兵,抗不住元兵,连义军都对付不了,好象真是差到极点了。但是我要硬着头皮说句心里话,宋军不行,宋兵可并不差啊,在汉兵排行榜上,甚至可以排第二位。宋朝不利于军事发展的问题是很多的,政治腐败、文弱吃香、外侮内乱,哪一个都是亡国之象。宋军不但要急急忙忙“安内”,搞到半路上接到通知后又要急急忙忙跑去“攘外”,一来二去,两边都搞不定是经常的。损失的兵力又巨大,只好拼命扩军,搞出个“百万大军”,其实那些新兵只有一腔热血,战斗力基本等于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是宋军,有的被外敌歼灭,有的被义军放血,有的却节节胜利,打完义军还能打败外军,气壮山河欲直捣黄龙。不说是因为“XX”将领的功劳,从实质上,充分证明宋兵仍然是有能力战胜这一切的。他们的武器研制有水平但未大规模装备,他们有优秀的人员素质却得不到正规良好的训练,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但常常被“中央”克扣粮饷不能兑现,这仗还能怎么打?!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坚持抵抗

罗马主要军团列表

罗马主要军团列表 [翻译 2006-5-1 21:07:14] 我顶字号:大中小 最近看了许多有关古罗马帝国的材料,稍微整理一下有关罗马军团的材料,以下 就是有关主要军团名称和简单介绍的一个列表, 材料来源于杂七杂八的一些英文资料,其中的军团名称很多是来自拉丁文,本人尽量翻译成了中文,有识之士如果发现 有问题,欢迎更正,另外我正在整理表中一部分军团比较详细的历史,整理好了再发. 罗马军团列表 该表列举了罗马帝国主要的军团的名称,存在的时间,以及消失的时间(只涉 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军团的首任军团长官,或是军团的建立者。罗马帝国早期的 军团因为没有长期固定的组织名称因此不在此列。 第一军团,曾一度被称为“第一日耳曼军团”,公元前48年到公元70,(公元69年到公元70年,在罗马的下日耳曼尼亚省发生的巴达维亚叛乱中解散)。军团 创立者朱利叶斯恺撒 第一"辅助"军团,公元68年(至少)到公元444年,军团建立者可能为Galba 第一"意大利"军团,公元66年9月22日至至少公元5世纪,尼禄第一"Macriana liberatrix"军团,公元68到69年,非洲行省长官Lucius Clodius Macer 第一"Minervia"军团,公元82年到至少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Domitian 第一"帕提亚"军团,公元197年到公元6世纪前期,罗马皇帝Septimius Severus 第二"辅助"军团,公元70年到至少公元3世纪,罗马皇帝Vespasian 第二"奥 古斯都"军团,公元前30年代,其余不详。 第二"意大利"军团,公元165年到公元5世纪初,罗马皇帝马库斯奥勒利乌 斯

略论古罗马帝国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

略论古罗马帝国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法学。古代罗马的法学十分发达,公元前450年,在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中制定了习惯法的汇编《十二铜表法》。到共和国末期,《十二铜表法》逐渐被新的原则所取代。这些新条例和新原则有各种来源,有的是因为习惯的改变,有的来自斯多噶教义,有的来自大法官的文告。屋大维时期曾赋予一些法学家解释法律的特权。公元1世纪时法学家们开始著书立说,当时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盛行。公元2世纪法学家盖约著有《法学阶梯》。公元2世纪末到3世纪初出现了五位著名的法学家:盖约、巴比尼安、包鲁斯、乌尔比安和莫迪斯蒂努斯。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规定若在法律上遇有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依照他们的著作来解决。公元3世纪末4世纪初法学家编撰了《格里哥里安法典》和《赫尔摩格尼安法典》,包括了3世纪末4世纪初的法律。提奥多西二世时颁布了帝国最早的一部官方法典——《提奥多西法典》,包括了4世纪以后的皇帝敕令。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时期,根据前述基础,编成了集罗马法大成的《国法大全》。 (2)文学。早期文学创作多是民间歌谣,流传下来的较少。公元前3世纪出现真正的文学作品,罗马历史上第一个诗人是安德罗尼库斯。公元前2世纪罗马戏剧繁荣,主要有悲剧和喜剧两种,著名悲剧作家是阿克齐乌斯,著名的喜剧作家是普罗塔斯等。拉丁散文也逐渐兴起,开创者是加图。屋大维时期是罗马文学的繁荣时期,著名的诗人有维吉尔、贺拉西、奥维德。维吉尔早期写成的田园诗被称为牧歌,其中流露着对意大利田园风光的深切感情。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颂扬了罗马,前6卷叙述了埃涅阿斯率领特洛耶人到意大利途中的故事;后6卷是埃涅阿斯征服拉丁姆及建立罗马的创业经过。主题思想是强调奥古斯都创建的罗马帝国的伟大。贺拉西以抒情诗见长,代表作是《颂歌》,他的作品或者歌颂罗马人的传统精神,或者颂扬奥古斯都的“功业”。奥维德的作品多以爱情为题材。早期写成的3卷《爱情诗》,是描写他与幻想中情人科琳娜的恋爱故事。奥维德的精心杰作是《变形记》,重述了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从宇宙开始创造起,到恺撒最后变成神,情节充满了欢乐与幻想。公元前8年,奥维德被流放到黑海沿岸,在荒凉的岁月里,他写了《悲歌》和《本都来书》,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史学。古罗马最早的历史作品是《年代记》,大约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第一位罗马的历史学家是法比乌斯·皮克托。罗马史学真正的奠基人是加图,著有《创始记》。公元2世纪时希腊史学家波利比阿著有《通史》,叙述了布匿战争以及罗马在地中海东部的征服,现存前5卷,其他仅有残片。共和时代末期历史学家萨路斯提乌斯,著有《喀提林那阴谋》和《朱古达战争》,记录了共和后期罗马的重要史实。帝国时代著名历史学家有李维、塔西陀、阿庇安等。 (4)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最著名的代表人是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古罗马的农业科学也比较发达。共和时期主要的代表人有加图和瓦罗,分别著有《论农业》。公元1世纪时出现农业科学家科鲁麦拉,代表著作也称《论农业》。地理学方面,屋大维时代曾编制了地图,公元前1世纪时希腊人斯特拉波编著了《地理学》,总结了当时西方所积累的地理知识,并绘制过一幅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的世界地图。天文学方面,公元2世纪托勒密著有《天文学大全》,对天文学有所贡献,但主要是继承和完善了地心说,其谬说后来为教会所利用,统治欧洲达千年之久。医学方面,提比略时代塞尔苏斯著有一部医学论著,但仅有残片保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