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貌实习报告 (2)

地貌实习报告 (2)

地貌实习报告 (2)
地貌实习报告 (2)

一、实习目的

把理论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增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增强我们野外作业的能力,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实习时间

2012年5月29日至31日

三、实习路线

第一天:南宁——昆仑关——宾阳——勒马——新圩——上林县——西燕——大龙湖和大龙洞——寨鹿——马山县

第二天:马山县——大化水电站——周鹿——林圩——乔利——马山县——古寨——马山县

第三天:马山县——大明山——两江——雷江——武鸣县——西津——南宁四、实习内容

第一天晴

二塘

微观上讲,南宁平原是由邕江冲积侵蚀而成的平原;宏观上看,因其比较小,故也称之为南宁盆地。从出发到昆仑关,大致的方向保持在北偏东50°,目前,我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向行驶。南宁盆地所受的外营力为邕江及其支流,内营力为向斜盆地,其表层的地质基础为河流相沉积物,它是一种比较松散的第四纪沉积物;第二层是第三纪的砾岩,当然也会含有少量的砂岩;之后就是侏罗纪的和白垩纪的了。

四塘镇

从地形上已经出了南宁盆地,海拔明显比南宁盆地高了许多,流量也少了不少,地形起伏也比较大,这点我们从车上也是可以感觉到的,这种地形称为波状平原。水系都是邕江的支流,侵蚀沉积环境也较邕江的差,并且没有邕江扫荡的那么平,因此才形成了之前提到的波状地形。地形的起伏大,其土壤也相应发生变化,土地利用类型也由南宁盆地的水稻为主,转变为水稻玉米两种作物一起了。五塘镇

五塘镇是修在小河冲积河谷上的一个小镇,典型地形为太低河谷,坡度小于等于6°到7°。台地是和丘陵差不多的一种地形,河谷则是河流冲积侵蚀形成的。

红色风化壳

我们看到人为打开的红色风化壳的剖面,它是一种经过长期的物理风化而形成的沉积物。红色风化壳不一定都为红色,这是一种统称而已。它的颜色主要受基岩成分,母岩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也有可能是灰色,黄色等。红色风化壳较松散,如果植被好的话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而一旦人为地去破坏其结构,就很容易导致崩塌及水土流失。出现这些情况之后若还不及时治理,则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花岗岩风化壳

这次看的是花岗岩的风化壳,人为打开的剖面已有几年的样子了,并且还出现了严重的崩塌。由剖面看到土层很薄,上面长有一些马尾松和其他植物,但这些已经是次生的植被了,基本上原生的植被已经没有了。由这个剖面可以看出,这个花岗岩风化壳正处于半风化向全风化过渡的时期。这里已由邕江的向斜盆地

转变为背斜了,其

核心是燕山期的

花岗岩。这里还有

正在进行球状风

化的花岗岩,整块

岩石看起来比较

圆,这是由外向内

风化的结果,越往

里风化程度越低,其内部也是呈同心圆状的。但岩石太大,我们无法砸开来进行验证。此外,在这里我们还发现了闪光的金云母、肉红色的钾长石或正长石、黑柱状的角闪石、片状的黑云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上看过,但又老是分不清楚的。经过这一番仔细的辨认和老师的讲解,理论的东西也变得具体化了。

昆仑关

昆仑关的水都是经过来宾流进红水河的。宾阳也是河流扫荡出来的,可以称为一个小型的平原或者盆地。从昆仑关出来后,我们的方向转为正北,这时已经过了地形上的分水岭,水已经到红水河去了,两侧的地质基础也转变为砂岩。砂岩的风化物也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并且易崩塌,这对南方的道路造成很大的威胁。

现在路的两旁种了很多桉树,相信大家都知道桉树的危害吧。桉树对土壤有很大的破坏性,因为种桉树要炼山,就是烧光山上所有的植物,这样不仅会导致水土流失,还会影响水质,因为其本身就有一定的毒性。这里的山是河流扫荡残留下来的,抗侵蚀能力强的岩石组成的,虽然它是先侵蚀后沉积的,但还是以沉积为主。路两旁灰色的是火山凝灰岩,是火山灰经过两亿多年脱水、胶结形成的,因其比较坚硬,才没有被扫荡掉。之后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判断矿物的几种方法:节理面、光泽、断口。例如,可以根据岩石的油脂光泽和无节理面可以判断它是石英。由一块石头的磨圆度,可以知道它是否经过长期的流水搬运,或者当时水流是动荡还是平静的。

上林县

从大的方面,我们是从邕江盆地向红水河分水岭方向走,在分水岭靠近南宁这边,水主要流进邕江,另一边则流进红水河,从地形上是从台地向丘陵方向走的。分水岭的河流是一级支流,水流量很小。这里的土地利用类型也以水稻玉米为主,但玉米已经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从车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为打开的剖面,透过这些剖面,我们可以了解地下的各种情况。

勒马

过了勒马收费站之后,我们的车也驶向正北方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神往已久的喀斯特地貌。据老师介绍,这里的组合地形为峰林——谷地,顺着老师的手看去,远处一座座笔直的峰林,近处小型的连绵的峰丛,着实让我们这帮没见过石山的孩子们大开眼界。我们的眼球也被窗外的美景吸引住了,听着老师的讲解,我才相信眼前的美景是流水倾蚀的结果。

徐霞客古渡

现在脚下已经是第三季向三叠纪过度的区域,地貌类型还是以喀斯特地貌中的峰丛为主。古渡的这条河应该是流进红水河的,因为现在已经过了分水岭了。

水很清,还有人洗衣服,由此可以知道在上游居住的人比较少,植被也是比较好的。这里的石山比较多,土地利用类型以玉米为主。

尼姑庵

这个尼姑庵是建在河边的,河中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岩石。不远处有一个凹岸已经被流水倾蚀了一些,但因其基岩抗侵蚀能力较强,即使它现在在凹岸上建房子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在这里看见了铁质石英砂岩和碳质粉砂岩,但由于没带罗盘,没能测出倾角和走向,留下了一大遗憾。

西燕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石炭纪的三种地层。C1是由不纯的碳酸盐岩组成,隔水性很好,因此C1地层的水主要集中在地表,正因为水难以流入地下,又使得下大雨的时候形成暴流,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速度,也是这一地区的一大弱点。C2是黄龙组,它是由较纯的石灰岩组成,它的层度很大,颜色也比较深,其典型的地貌有河谷、洼地等。C3是马平组,由纯的石灰岩组成,其地下水丰富,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其透水性好,导致地表干旱,土地利用类型也只能以旱作物为主,因此这一地区大多以玉米、甘蔗等耐旱作物为主。

去大龙湖的路上

之前我们所处的是峰林——谷地,或者可以称为河谷丘陵,再往前就是峰林——洼地,这些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是海相形成的,认真看还会发现有珊瑚和蜓类的化石。有别于平时看到的白色的石灰岩,这里有些石灰岩呈深灰色,用地质锤敲的时候会有股臭鸡蛋的气味,或者沥青的味道,这都是因为其含有太

多的有机质。此外还

含有部分可溶岩,可

溶岩,顾名思义可溶

于水的岩石,其中含

有大量可溶于水的

物质,当下雨时,这

些物质就会溶于水,

随着水流走了,因此

无法形成风化壳,这

才导致一些石山缺土的现象。

大龙湖大龙洞

大龙湖原先是一个洼地,建这一水库的最大问题就是漏水,虽说已经堵了这些漏水洞,但还是没能完全堵住。但由于流入的比流出的水多,才能达到蓄水的目的。

在大龙洞的入口处,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小型的重力坝。坝的原理是用坝本身的重力来挡住大龙湖的水。但如果是大型的坝,就必须得用拱坝,使水的力量集中在两肩,因此大坝要特别注意两肩的基岩问题,以防止坝基的外绕渗漏。站在洞口,我们可以看见洞顶有很多地方有圆滑的凹洞,这是当时洞还是地下河时,河水很满时,水形成的漩涡在洞顶长期倾蚀形成的。

洞里很黑,在靠近洞口的一条岔路上,我们发现了当时残留下来的河卵石,但现在他已经和洞里的岩石结为一体了。岩石大多呈灰黑色,应该是第三纪后期的砂岩或者粉砂岩之类的。洞里钟乳石很多,呈泥色,因为大多都不是很纯。一是这里的植被很好,导致大量有机物渗透到地层里;二是这里的O2和光线都比较适宜低等植物的生长,所以受到的生物作用和氧化作用会比较强烈。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当时的心滩,水主要往两侧流。旁边有一块头骨状的东西,称为边石。它的成分主要为CaCO3,当时这里应该是一块大而且平的岩石,由于含有CaCO3的水往下流,在往四边流的过程,随着CaCO3的缓慢沉淀,形成了现在

的形态。我们之前看的石钟乳大多是细长的,但今天却看到了灵芝状的石柱。这是由于当时水量较多,下滴的水往外飞溅,随着CaCO3的沉淀,形成了这喜人的灵芝状石柱。

第二天阴

大化电站

电站必须建在不透水的地方,因此大化电站的大坝选择建在三叠纪时期的地层上。三叠纪是以页岩、泥岩、粉砂岩为主的地层,这三种都是隔水性比较好的岩石,而二叠纪这样的就不能修水库了。因为碳酸盐岩漏水,容易导致漏水和坍塌等事件。电站的修建,一来可以发电,二来可以灌溉,甚至还可以防洪抗涝。大化本来是一个比较穷的地方,正因为电站的修建,才逐渐摆脱贫穷的面貌。可见,电站还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此外,水库还有蓄水,防止水土流失和崩塌等作用,因此,在有些地方修建水库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去周鹿的路上

理论上的土层应该是上面粗下面细,但这小块区域的土层却与之相反的。在我们疑惑的时候,周老师才道出了其中原委。原来这是洪水把山上的泥沙冲积下来长期形成的结果,泥沙盖住了表土,才形成了上粗下细的现象。认真一搜索,还真发现前方有一个出水口,毫无疑问,水是从这个出口冲积到这来的。这些泥沙可以用一个专业的名词——洪积物来表示。洪积物有别于坡积物、残积物及冲积物,但它可以说是坡积物的延伸。坡积物是土层从坡上滑下来,或者被雨水冲

下来形成的,它的移动距离是比较近的;残积物是经过各种倾蚀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物质,也就是说它的位置基本不变;冲积物则是经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形成的。洪积物盖住了表土,并且排不出水,因此这种土地基本种不了东西。

往林圩

周老师让我们下车的目的是教我们如何量岩石的倾角和倾向,走向是垂直倾向的,所以只要量倾角就可以推算出来了。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水珠要居中,一定要记得把按钮按下来稳定住了再读数。我们都知道,在方位角里,北为0°或者360°,东为90°,南是180°,西自然是270°了。周老师量的倾向为220°,那么具体的方位应该是南偏西40°。量算肯定会有误差,因此要多量几次,再取平均值。在有些层面上,发现有水溢出,这是由于水在下渗的时候遇到隔水层了,所以只能往水平方向走,于是形成了这一现象。

乐圩镇

这是一个施工现场,工地上堆了不少岩石,其中大部分是火山凝灰岩,它的纯度达99.9%,总体上呈深灰色。在一块火山凝灰岩的上半部分,有方解石。方解石有别于其他的岩石,它有其特有的玻璃光泽,并且有明显的节理面,用刀子可以划出明显的划痕。若是长石之类的则不会这么轻易划出。

往古寨

这里典型的地貌为峰丛——洼地。洼地都会有落水洞,一个洼地至少有一个,至于有多少个,主要的还是要看洼地的大小。洼地很多时候都会很干旱,但是一下雨又会很容易造成洪涝。地表下都是很纯的的石灰岩,地下河很丰富,才导致其易于漏水。因此这地方都种不了水稻,只能勉强种些玉米或其他耐旱的作物,但收成还是要看天气。

山上的土主要是长石钙质淋溶土,土壤很肥沃,但土层太薄,并且下面是石灰岩,因此这里的植被也是处在很危险的境地的。随着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山上的土会越来越少,石漠化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着当地的居民。

古寨路上

古寨处在一个大型的洼地上,因此干旱是这里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现在我们看到的山上都是郁郁葱葱的,但到了冬天就会变得一片枯黄。这时候,不仅山上一片枯黄,就连饮水的问题也难以解决。为此,国家为这些地方修建了一系列

的水柜,一来可以引用,二来还可以灌溉。水柜积的是天然的降水和植物根系、土层和枯枝落叶集住的水,因此水质很差。

地下河出口

我们都知道,喀斯特地区都会有发育很好的地下河,它有时候也会流出地表,所以我们接下来的目的地就是地下河的出口了。路上的玉米地里有很多圆状泥色

的岩石,叫穴

珠。这是地下

河刚流出时,

CaCO3在静水

的环境下沉积

生成的。用锤

子敲开是一层

一层的,中心

还会有核,其中原理有点类似于树的年轮。当然,这些穴珠并不是很纯的CaCO3生成的,其中还含有其他石英或者硅质岩之类的东西。地下河出口的水流很急,但流量不是很大。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才发现,原来地下河的出口不止一个,不过他们都是从同一个层面出来的。

第三天阴转小雨

金轮洞

金轮洞有上中下三层,都是当时地下河经过抬升倾蚀后形成的。上层是发育最早的地下河,石钟乳很多,因其处于石山的上部,往往容易形成崩坍,所以一般不作为旅游的地方;中层也有很多石钟乳,崩坍也不强烈,还有很宽的大厅,是最适宜游客游玩的地方;下层会有水流经过,但流速很慢,水流也很小。

最早的时候,上层是属于地下河的,随着山的抬升,上层逐渐露出地表形成溶洞,洞里的水也已经流出了地表,此时中层也慢慢地发育成为地下河,之后的发展也是和上层差不多。由此可以预见,如果条件还允许,以后还会有第四第五层溶洞的出现。

大明山

大明山位于南宁市北部,处于上林县和武鸣县的交界处。山脚下是冲积或者洪积形成的平原,因此土层也是上面细下面粗。种有木薯的地表还可以看见很多鹅卵石,大多是砂岩,再往下挖土层会越粗。这样的土层藏不住水,因此只能以木薯等耐旱作物为主。

两江镇

到了一个叫英俊村的地方,这里确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水是沙壤质的,虽说易漏水,但此地灌溉条件好,也不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土质的有机物含量是非常丰富的,并且这种土的通透性也很好,有利于植物换气。路旁是一片片的水稻田,田埂上种了不少蔬菜水果之类的,可见“英俊村”这个名字果然名不虚传。

河水还算给力,没有上一批那么大。河边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由此不难推测这里已经很接近源头了。在这里敲开了很多岩石,其中有花岗岩、砂岩、泥岩等。现在我基本能够辨认出很多种岩石了。其中有些岩石很大,又有些很小,这主要是由岩石的硬度决定的,或者可能是岩石出露时间不一样所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被冲刷的岩石大小本来就相差很大。

武鸣县

武鸣县是一个河流冲积平原,宏观上也可以称为武鸣盆地。武鸣背靠大明山,

因此流水量很大。武鸣县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开辟的剖面都种上了草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防止水土流失和坍塌的有效方法,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五、感想和收获

经过这次地貌实习,感觉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经过老师的讲解,以及结合书本上的内容,我理解了很多之前一直很疑惑的问题。例如,我懂得了峰丛——谷地和峰丛——洼地的分别,喀斯特地貌为什么不适宜建水库等方面知识。听着老师的讲解,总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此觉得野外实习对知识的了解和巩固非常重要的,很庆幸学校为我们安排了野外实习这一课程。其次,经过这几天同学的相处,我觉得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以及互相帮助互相体谅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整体,只有彼此之间的团结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比如这次实习,虽然我们是两个班一起的,但是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总不忘提醒身边的人记得看车,过河的时候都是手拉手过去的,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觉得心里暖暖的。第三,随着对各种地貌的实地考察,发觉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的现象。其中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影响,但人为的因素占绝大部分。因此我觉得,环境的改善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全民的意识和素质,这就有赖于政府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地貌实习报告

院系:资环学院

班级:11地科2班

学号:1114010217

姓名:邓彩梦

指导老师:周游游

喀斯特地貌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喀斯特地貌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 保护研究 ——以贵州省西南地区(安顺、兴义)为例 摘要: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湖北六个省区,贵州正好位于六省区的核心位置,是喀斯特发育最为激烈的中心区域,而贵州省又主要以西南地区最具特色。在贵州西南部,随处都可以看到独具个性的自然景观,喀斯特景观就是这万千自然景观的基础。本文以贵州省西南地区为研究主体,就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相关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搜索、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阐述了该地发展喀斯特旅游业的意义、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并提出了一些喀斯特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贵州省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开发保护 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地处西南腹地,集聚了溶洞、瀑布、石林为主的天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区等旅游资源优势,并且它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但是其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的整合度较差,导致其旅游资源一直处于周边省份尤其是云南、广西等旅游热点的阴影之下,影响了其在全国的知名度。因此,如何提高贵州旅游资源的核心文化品位,树立个性鲜明的旅游产品形象,如何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使贵州省变为一个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竞相发展的大省,成为目前贵州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贵州省西南地区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贵州省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由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

(一)、黄果树风景区 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黄果树瀑布是该景区的核心景点,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以水势浩大著称。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瀑布高77.8米,宽101米;其中主瀑高67米,宽83.3米,以其雄奇壮阔而闻名于海内外。黄果树瀑布不只是一个瀑布的存在,以它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1999年被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黄果树瀑布群的各瀑布不仅风韵各具特色,造型十分优美,堪称世界上最典型、最壮观的喀斯特瀑布群,而且在其周围还发育着许多喀斯特溶洞,如天星洞,洞内发育各种喀斯特洞穴地貌,形成著名的贵州地下世界,具有极大的旅游观光价值。 (2)、龙宫风景区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南郊,与黄果树风景区毗邻。龙宫风景区是以暗河溶洞为主称奇、并集旱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着中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中国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国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辐射剂量率、全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风景资源。贵州龙宫中心区有卧龙湖、迎宾洞、龙门飞瀑、龙潭天池、龙宫暗湖、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上下辉映,别有洞天,宛如神话中龙王所居的水晶宫殿。天池是一个山间湖泊,碧绿如玉,俗称龙潭,湖水下泻,从巨大的溶洞倾斜而下,水墙壁立,宽25米,高约50米,惊涛奔涌,蔚为壮观,此即龙门,据称为中国地下瀑布之冠。 (三)、马岭河峡谷风景区 位于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雄、奇、险、秀为一体。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地处云贵高原隆起的乌蒙山与广西丘陵之间,碳酸盐可溶岩分布广泛,岩层断裂褶皱复杂,集中体现了喀斯特多层次、多类型地貌景观,与东西两边的黄果树瀑布和云南路南石林竞展风姿,构成冠盖中华的喀斯特风光,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特色万峰林景区是马岭河峡谷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兴义市东南部成千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不少专家和游人誉为“天下奇观”。万峰林分为东峰林、西峰林两大景区,景致各异,相映成趣,分别被称为大自然的水画、天然大盆景。 (四)、民族风情 贵州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风情独特,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布依族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等;传统剧种有地戏、花灯剧等;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等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传统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最早的曲调之一。苗族的音乐,可分为民歌、芦笙、唢呐和琴箫曲调。工艺上,刺绣具有独特的技巧,针法多种多样;蜡染历史悠久,独放异彩。银饰工艺精巧,是苗族服饰中,最耀眼的部分,在裙子、衣服、头饰、手饰等中都有运用。此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让人留连忘返。特别是布依族“八音坐唱

丹霞地貌的研究

丹霞地貌的研究 3 旅游开发 3.1丹霞地貌的开发利用价值 丹霞地貌分布区内往往沟壑纵横,起伏剧烈,风化壳较薄,土壤养分较少,生态平衡脆弱,除有重要矿产者外,不宜作为工、农、交通用地。而典型的丹霞地貌则山块离散,群峰成林,山顶平缓,山坡直立;赤壁丹崖上色彩斑斓,洞穴累累;高峡幽谷,清静深邃;石堡、石墙、石柱、石桥造型丰富,变化万千,其雄险可比花岗岩大山,奇秀不让喀斯特峰林;红层盆地中又多有河溪流过,丹山碧水相辉映。因此丹霞地貌是构成风景名山的重要一支地貌类型。在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就有丹霞山、武夷山、龙虎山等20多处名山由丹霞地貌构成,另有几十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一批具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条件的丹霞地貌名山。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景地貌用于旅游开发,比较其他功能的开发更能实现资源价值,更有利于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丹霞地貌的旅游开发价值将得到更加充分显示。 3.2丹霞风景地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众多的丹霞地貌风景区逐步开发,对

丹霞地貌的基础研究和旅游开发实践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陈传康(1977)较早开始研究承德丹霞风景地貌,论述了承德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地貌特征与类型组合、地貌奇景及景观的开发利用等。1982年提出了划分造型地貌的标准和风景地貌构景设计等概念[21]。 彭华(1990)曾论述了丹霞地貌的构景特点及观赏价值,认为其构景要素主要有丹崖、幽谷、岩洞、造型地貌等,其中赤壁丹崖是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诸要素的奇特性和组合结构是评价其风景资源价值的重要依据①。1992年以丹霞山和齐云山为例研究了丹霞风景地貌的发育规律,风景地貌的分类、风景质量的评价与分级等[22]。 1991年成立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以来,各地学者积极参与了研究区域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实践工作,根据不同需要从相关学科引进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思维理念,使丹霞风景地貌的研究逐步走上规范化。 3.2丹霞旅游文化研究 3.2.1丹霞自然山水文化 彭华(1996)以丹霞山为例研究了丹霞自然山水文化的旅游开发,丹霞山水是一个“山水景观综合体”,丹霞山水文化涉及到关于丹霞地貌的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学、气象与气候学、山水美学和“附会文化”等知识。这些科学与美学知识,只要按 照旅游需求加以策划和组织,就可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30]。但这方面的开发目前只限于学生的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而面对大众的科普旅游目前仍

地貌野外实习指导

地貌野外实习指导(概述) 在一个地区进行地貌调查时,必须收集大量有关资料,查明地貌的形态特征、成因和发育历史,填绘地貌图,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一、地貌调查的程序 地貌调查可分为:准备工作、野外调查和研究前人的资料,制定工作计划,做好组织上、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研究实习区的资料上。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前人有关该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和地理方面特别是自然地理方面的文献和图件、航片和卫片,尽可能利用地形图(应比成果图的比例尺大)及其它地貌信息勾划出该区的地貌草图,便于在划出各种地貌界线,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应先查阅最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注意前人的论点和结论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具体地点。在吸收前人成果时,要弄清资料中存在原不足和遗留问题,供野外工作时参考和进一步深入观测研究。 (一)野外调查 即在野外通过观测点和观测线的调查,进行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等自然现象的观测、记录、填绘各种图件及采集标本等工作。野外调查一般可分为初步踏勘和全面勘查两个阶段。初步踏勘是在较短时间内,从各个方向穿越工作区中地貌、沉积物等有代表性的地区,以便掌握该区的基本情况,找出调查中的关键地段和工作重点,布置下阶段全面野外观测的路线,提出工作方法。该阶段的工作在教师预习时就完成了,全面勘查是在初步踏勘的基础上,按适当布置的观测点和观测线,进行全面的地貌调查(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见二)。 观测点应定在地貌上有代表性、关键性的地点(如地貌形态完整或有显著变化的地点:第四纪沉积物露头较好,层次较全、厚度较大、构造形迹清楚的剖变面:人类经济活动对地貌发育有直接影响的地点),观测线是观测点之间的连续路线,便于把观察点之间的现象联系起来、布置观测线既要路尽可能短,又要使用沿途地貌内容尽可能丰富。在平原地区,由于地貌类型间单,观测线间距较宽,只是应尽可能穿越河谷、陡坎等地貌类型变换处;在山前地区,往往地貌类型较复杂,第四纪地层较发育,布置观测线既可沿沟谷而上垂直山地走向,也可以穿越沟谷平行山地方向,但要便于追索地貌类型和第四纪地层的变化和界线;在山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大,在选择路线时,必须安排几条横切沟谷直到分水岭的路线,以搞清地貌类型与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关系,注意坡地地貌的发育。布置观测线和点的疏密程度取决于工作的要求和调查区地貌的发育及其复杂程度。 (二)室内整理 对野外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复核、系统整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编写地貌调查(实习)报告,报告一般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范围、地势、水系、气候、水文和土壤植被等主要特征。 2、区域地质概况:简述本区所在的大地构造单元;地层的分布、岩性和厚度变化等情况;地质构造特征等 3、地貌类型:按照地貌的成因类型、从大到小(或从高到低)分别叙述其形态、规律和分布规律,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形成时代、发育过程和地貌组合特征等。 4、结论。 二、野外地貌观测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一)观测记录的内容如下: 1、地貌形态的测量与描述 地貌形态要从定性和定量(即形态描述和测量)两方面进行观测和记录,包括几何形状(扇形、U形、三角形、锥形等等),体积或面积大小,空间分布,表面起伏变化(如坡形、坡度等),切割深度和密度等,有的数据可直接从地形图和航片中量得,记录的顺序是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结合相关文章的描述,此毕业论文对喀斯特地貌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1)由于喀斯特地形的限制和地表的破碎,地形相对平坦、聚落发展相对较好的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分布集聚性仍然不强,总体上分散,聚落形态复杂。 (2)喀斯特地貌决定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的空间格局特点及演变规律,聚落主要分布在喀斯特盆地、洼地等负地貌和溶丘、溶原、峰林等正地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聚落规模逐渐增加,局部呈现集聚并随着喀斯特地表地貌和组合地貌的形态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一般来说,低海拔、无坡向坡度或坡度较低的地势平坦区域聚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且较为连续,地形起伏地区聚落分布分散,喀斯特正地貌边缘有聚落低程度集聚,集聚形式上沿着等高线向外逐渐增加。 (3)喀斯特高原瓮地区聚落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无论是数量上或是面积上都有所增加,且增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水平空间上,聚落形态变化明显,居民点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分布越来越聚集,景观格局不断趋于复杂,但到一定程度后,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一定继续增加,体现了喀斯特地貌对聚落空间发展的限制。 (4)垂直宅问分布是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空间的主要特点,并加剧了聚落空间格局的复杂性。垂直空间上,聚落主要集聚在低海拔范围内,并逐渐向高海拔地区增加,但各个海拔范围的变化不尽相同,低海拔区域内聚落比蘑呈现逐年增加后又减少的趋势,体现了当居住空间受限后,聚落逐渐向海拔较高的区域蔓延规律。坡度上,聚落主要分布在无坡度的平坡地带,其次是坡度平缓地带。随着平缓地带居住空问的有限(聚落开始向坡度较高的地带蔓延,陡坡和较陡坡的聚落规模和所占比重都有所增加,极陡坡开始有一定比重的聚落分布。坡向上,聚落以分布在无

地貌论文

长江三峡贯通时间探讨综述 毛晨阳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长江三峡贯通时间一直以来都是长江研究中争议的焦点,为了解释这一问题,众多学者不断探讨,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自我观点的论述。大体上是从特征矿物物源示踪法和依据沉积学推断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分析的,各抒己见。同时还提出了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一些能应用于研究三峡贯通时间的新技术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其整理,发现,长江三峡贯通时间上溯二三百万年,下至七十几万年。相信今后关于长江贯通问题的研究,将在大地构造、盆地分析和河流沉积地貌学研究基础上,会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相互补充使所得结果相互验证,相互约束,统一认识,不断逼近长江贯通时间的真实值。 关键词:长江三峡贯通时间沉积物特征矿物物源示踪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贯通大河(发源于内陆的入海河流)的流域发育历史和沉积演化越来越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兴趣和关注。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和世界第三大河,其何时形成一直为我国地学工作者所关注,而三峡的贯通则被认为是研究长江形成的关键问题之一[1]。早在20世纪初三峡的贯通就引起国内外著名学者Barbour、李四光、叶良辅、李春昱等人[2~4]的关注,但对贯通的时间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方法选择上的不同。前人对长江三峡贯通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地貌学和沉积学方法,由于受地貌保存完整性以及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了对三峡贯通的多解性。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长江三峡对的贯通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观点。本文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就长江三峡贯通的时间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1基于沉积学的长江三峡贯通时间研究成果 根据沉积物显著的差异特征,则可以较为快捷、有效地为我们判定该区域发展状况及形成时间提供直接的证据。近些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利用以沉积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知识对三峡贯通时间进行讨论。下面本文将对几种有关以沉积学为基础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1.1沉积物磁学特征 张玉芬,李长安,王秋良[5]等人基于江汉平原(盆地)作为长江切开三峡的直接卸载区,其沉积物必然记录了长江贯通三峡的信息的考虑,采取目前国际共识的“从源到汇”的物质追踪的研究思路,选取江汉平原2个最具代表性的第四系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以沉积物磁化率特征为主要分析手段,辅以沉积物岩芯、粒度和磁性矿物的特征研究,通过磁化率变化的物源信息分析,对长江三峡贯通时间进行了探讨。 结果显示: 在孔深约110 m 附近的岩芯中粗颗粒成分和稳定磁性矿物成分的含量均明显增高,同时沉积物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磁化率值也突然增高,这些均表明在井深110 m 附近江汉平原水系曾发生过重要调整,江汉平原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成分均发生了重大改变。该层位可能就是长江三峡贯通的层位,,其贯通时间古地磁测年表明约在1.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贵州受到喀斯特地貌控制,喀斯特地貌研究的程度关系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对喀斯特地貌成因、演化、分区,及喀斯特相关研究进行了描述,得出:地表喀斯特的研究已有规模,但地下喀斯特探测需大量研究,是今后研究重点;对于贵州受构造影响,喀斯特分区应考虑小地貌、小环境的影响;喀斯特相关研究如石漠化、小流域治理、旅游研究等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演化分区 引言 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是我国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延伸斜坡地带,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造就了独特、多样而又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1]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其范围北起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和鄂西南高原,南至南盘江河谷和桂西北山地,纵跨近5个纬度(24°30’N-9°13’N),长约510km;西起滇东黔西高原,东至湘西丘陵山地,横跨6个纬度(103°31’E-109°30’E),宽约570km,总面积1.76*105km2。[2]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作用过程和岩溶环境特征,造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贵州社会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1.研究现状 1.1成因研究 袁道先先生认为应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将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因素:构造、岩性、气候、水文、土壤等,以及这些综合这些影响因素而产生的直接作用方式和强度综合起来考虑。[3]从宏观上看,自晚震旦纪到三叠纪晚期,贵州地区沉积了上万米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四套碳酸盐沉积建造,自上而下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上部至下奥陶统中部,中泥盆统顶部至下二叠统,下、中三叠统。[4] 俞遵典对原生喀斯特地貌的成员机制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岩石地层因素、地质构造环境、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生物化学制导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喀斯特。[5] 2006年以来,通过运用高分辨率的自动化监测仪器,对岩溶水文(水位、流量)、水的物理化学指标(水温、PH值、电导率、HCO等)和土壤空气CO2进行连续监测,不但证明了岩溶作用的迅速变化过程,而且揭示了水——岩——气耦合作用规律。[6,7]

当今世界喀斯特研究现状

1、世界喀斯特研究权威专家 M·斯威婷博士 斯威婷博士于70年代初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出版了她的《喀斯特地貌》专著。这部著作影响深远,为以后的喀斯特研究者广泛引用。80年代初,她编辑出版了一本极为重要的论文 集,该论文集收入了自上世纪末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喀斯特研究经典文献,其中包括J·Crijic、A·Grund、W·M·Davis,A·B?gli的论著,以及她自己和她的学生D·C·Ford、P·w·williams的论著.:这本文集向我们展示了80拜洲弋以前世界喀斯特研究进展的主线,对我国研究者在科技复兴以后迅速了解国外喀斯特研究的历史和动态、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帮助极大。 Williams P W et al.Geomorphic inheri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wer karst[J].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G, 1987,12(5): 453~465. THE ROLE OF THE SUBCUTANEOUS ZONE IN KARST HYDROLOGY. JOURNAL OF HYDROLOGY,1983,61 ( 1-3): 45-67. 2、世界上主要的喀斯特研究国家 世界研究喀斯特的主要国家有美国、德国、中国、瑞典、法国、意大利等 下表截图为web of science 上有关喀斯特论文发表数量的统计

下表截图为web of knowledge 上有关喀斯特论文发表数量的统计

3、世界上喀斯特主要分布地区 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在大学的两年里,我们学习了《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但如果要说非常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知识,都只存在于书本中,书本多半是简单化了的,因此要谈某个地方的地质地貌,只以书本只是来评判,那就成了纸上谈兵了,这是万万不可以的。所以学校组织了这次野外实习,这是我们专业必修课,是为了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好的掌握,运用上述课程。 实习时间地点: 4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4月25日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 5月4日彭州市湔江关口 5月5日彭州市小鱼洞 5月6日彭州市白鹿镇 5月7日彭州市五龙溶洞 实习器材:罗盘、卷尺、皮尺、地质锤、放大镜、手持GPS、区域地形图、地质构造图、遥感影像图。 指导老师:白忠,宁龙梅,姜世忠 实习人员: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3级2、3班全体同学。 实习要求: 1.观察并叙述成都粘土的特征等,龙泉山和龙门山的地形地貌、岩层特点等以及分析小鱼洞的河谷地貌。 2.记录沿途所测量的有效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利用数据画出一些突出的地貌。 3.简述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实习内容: 一.2015年4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路线:成龙校区南云门小山坡——地理园区、游泳池附近——东门车城大道 1. 地质罗盘的使用 仰角的测定:(1)使用瞄准器瞄准所测目标顶端。(2)转动悬锥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3)读出竖直刻度盘读数,即仰角。 (1)岩层走向: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转动罗盘,是盘底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文档: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和原理

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和原理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钙(CaCO 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 3 ) 2 ], 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包括: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流水作用、气候影响。 可溶性岩石 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 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喀斯特地貌岩石。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流水作用 1.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 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 2 CO 3 ),二氧 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下面几个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岩溶作用的进行: H 2O + CO 2 ==HCO 3 -- H 2O + CO 2 ==H 2 CO 3 H 2CO 3 ==HCO 3 --+H+(第一步:形成碳酸和碳酸根离子) H++ CaCO 3==HCO 3 -+ Ca 2 +(第二步:H+与CaCO 3 反应生成HCO 3 -,从而使CaCO 3 溶解)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

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的展望结合相关文章的描述,此毕业论文对喀斯特地貌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1)由于喀斯特地形的限制和地表的破碎,地形相对平坦、聚落发展相对较好的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分布集聚性仍然不强,总体上分散,聚落形态复杂。 (2)喀斯特地貌决定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的空间格局特点及演变规律,聚落主要分布在喀斯特盆地、洼地等负地貌和溶丘、溶原、峰林等正地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聚落规模逐渐增加,局部呈现集聚并随着喀斯特地表地貌和组合地貌的形态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一般来说,低海拔、无坡向坡度或坡度较低的地势平坦区域聚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且较为连续,地形起伏地区聚落分布分散,喀斯特正地貌边缘有聚落低程度集聚,集聚形式上沿着等高线向外逐渐增加。 (3)喀斯特高原瓮地区聚落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无论是数量上或是面积上都有所增加,且增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水平空间上,聚落形态变化明显,居民点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分布越来越聚集,景观格局不断趋于复杂,但到一定程度后,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一定继续增加,体现了喀斯特地貌对聚落空间发展的限制。 (4)垂直宅问分布是喀斯特高原盆地区聚落空间的主要特点,并加剧了聚落空间格局的复杂性。垂直空间上,聚落主要集聚在低海拔范围内,并逐渐向高海拔地区增加,但各个海拔范围的变化不尽相同,低海拔区域内聚落比蘑呈现逐年增加后又减少的趋势,体现了当居住空间受限后,聚落逐渐向海拔较高的区域蔓延规律。坡度上,聚落主要分布在无坡度的平坡地带,其次是坡度平缓地带。随着平缓地带居住空问的有限.聚落开始向坡度较高的地带蔓延,陡坡和较陡坡的聚落规模和所占比重都有所增加,极陡坡开始有一定比重的聚落分布。坡向上,聚落以分布在无坡向地区为主,有坡度地区的聚落在各个坡向的分布变化显得杂乱且无规律可循,体现了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分布的复杂性。 综上,由于地表的复杂和破碎,喀斯特高原盆地聚落总体分散,近年来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大,聚落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程度集聚,但地形的限制导致集聚的形式和集聚的程度有所差异;相关才子表述,随着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增大.聚落形态更为复杂,空间分布更加散布;喀斯特地貌的垂直空间特点在决定聚落的垂直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同时也加剧了聚落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因此,掌握好喀斯特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 教学大纲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 课程教学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 2013年8月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郑祥民教授 主讲教师:郑祥民教授、顾志文副教授、范安康副教授、吕红华副教授等 课程名称: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地理科学学院一、二年级本科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与水资源等 一、教学目的 (1)强调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重视多领域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以探索人-地相互关系为切入点,借助野外实践教学这一重要途径,便于直观认知自然地理学科的理念与内涵。 (2)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实习选取了具有典型性、综合性、代表性的不同自然特征区域,让学生来实地识别和观察自然地理各要素,运用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各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特征、形成与分布规律,以及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室内和野外调查、观测、采样、分析,总结、撰写报告等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设计,着重对学生获取资料和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等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其达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并为将来独立开展有关专业工作打好基础。 (4)安排一些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有特点的地区,让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参与为主的管理方

式。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通过让学生观察研究、分析地质地理现象,采集样本,收集相关素材,思考讨论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动手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野外教学过程中,每天个人小结,小组讨论、总结实习内容,老师进行教学检查。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6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对喀斯特地貌地形的地基研究与处理

对喀斯特地貌地形的地基研究与处理 摘要:在我国的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一般会遇到特殊的地质问题。溶洞、土洞和地层塌陷这些不良工程地质情况,在溶岩地区或多或少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使建(构)筑 物附近产生地面塌陷、不均匀沉降等危害,严重时危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本文在此从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地质问题出发,在此基础上对于地基的施工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地质;地基 abstract:in the karst areas of china, project construction will always encounter special geological problems. cave, soil cave collapse and formation of these adverse condi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karst area, more or less will inevitably arise, adverse impact on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building (structure ) constructed near the non-uniform settlement of ground subsidence, damage, serious endanger the normal use of the building.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geological problems of karst landform areas, on the basis of th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o do some research. key words; karst landform; geology; foundation; 中图分类号:f416.1 前言:岩溶(喀斯特)地貌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貌单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在贵州、广西等地尤为发育。岩溶地区由于地下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汶川大地震不仅震级高、释放能量大、破坏力强、波及面广,而且由于强震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地质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的中、高山地区,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复杂、破坏之巨大,举世罕见。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1987 年12 月11日第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69 号决议把20 世纪的最后十年确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行动计划之后,地质灾害一词频繁出现于专业文献及新闻媒体。地质灾害一词共有三种表达方式:geological disaster,geological hazard,geo-hazard。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地质灾害是指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地质事件,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发生频率以及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国外地质灾害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灾害研究方法及理论不很成熟,地质灾害工作主要局限于灾害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及趋势预测研究,重点调查分析灾害的形成与活动过程,具有浓厚的工程地质色彩。基本以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评价居多,重点通过地质历史背景,地质灾害详细情况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由地质灾害历史及地质灾害遗迹恢复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像范围。 70年初期,法国专家提出了ZERMOS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该理论认为滑坡的空间分布不是单因素所能控制,因此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因素控制其发育,并利用两种主控因素建立了滑坡分区的数学模型,对法国局部山区进行了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对社会安定及经济的严重影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灾害研究方面拓展了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基

野外地质调查路线记录要点

水文地质调查路线中卡片记录的要点 如何记录野外地质卡片记录的要点问题,要从外业调查路线说起,对于一条调查路线的工作它就是有资料研究、设计调查路线、外业收集资料、对观测点、水点、沿途路线上的地质、地貌、构造、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记录描述与路线调查工作小结组成。下面从资料研究与外业调查上说明以下工作中的要点。 一、资料研究 室内前人资料研究就是我们整个外业工作能否有效顺利进行的最基础、最关键性的一个问题,因为此项工作做好了,我们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得到调查路线与各类控制点布置目的明确、合理的思路。因此它的要点就是把前人资料在总结的基础上用铅笔把它展放在您要工作的手图上,并布置上调查路线与各类控制点大概位置,以保证您工作中的路线与控制点目的最明确、布置最合理、工作量最少、最能解决问题,然了对实际路线调查中可能出现新的问题,要重新布置一些控制点与追索路线调查。再一个要点就是调查路线方向上最好就是垂直于地层与构造界线,但有时为了追索地层与构造走向上的变化也可以平行地层与构造界线。 二、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的要点实际上就是对观测点、水点、沿途路线上的地质、地貌、构造、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记录描述与路线调查工作小结的各类卡片如何记录的要点,为此本次将以观测点记录、重点水井调查记录、泉水记录、调查线路小结四种内容较全面的卡片为重点,向同事门探讨如何填写。 1、观测点记录

测点记录表 野外编号一般以D1、2、……为编号坐标此处以测量坐标轴图幅手图上的编号方格图上各号D代表着地质点系为准,X为纵坐标用测量坐标观测点类型界线、构造、控制、地貌点地面标高图上的地形高程室内编号整理资料的编号 记录者×××检查者×××小队长×××技术负责×××

地质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地质地形地貌专题复习 一、专题精析 (一)关于地质地形地貌的有关知识 1、地壳的组成(元素、矿物、岩石) 2、地质作用(概念、按能量来源分类、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地壳运动(分类、机制、地形、构造、地貌) 4、外力作用与地形、地貌 5、地质作用与自然资源:岩浆活动金属矿产的形成、沉积岩的形成 火山爆发温泉变质作用 6、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 7、地壳物质循环(包括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地形地势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形成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地形 1、地形的特点的描述 a 对高度(地形的起伏)b平均海拔(地形的高低)c地形的类型d主要地形类型e地势 2、各类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 3、地形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 4、地形的分布(各大洲及我国地形的特点)1)各大洲分布 (2)我国地形分布 5、地形类型的判断(依经纬度位置判断、依“等高线”判断、依河流判断、依等温线判断、依等降水量线判断、依等潜水位线判断、) 6、地形的部位的判断(山谷、山岭、山坡、山脊、鞍部、陡崖等) 7、地形、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地形不仅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而且是和气候一样的两大基本要素之一。 (1)地形与气候 A、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通道作用、阻挡作用(例如北美洲气候的形成),热力作用(例如青藏高原、东非高原、横断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界线作用(如秦岭)。 B、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影响地形,使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 (2)地形与植被、自然带 A、地形对植被、自然带的作用 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垂直地域分布(如喜马拉雅山南坡)。 非地带性因素(如南美洲温带沙漠气候的形成)。 B、植被对地质、地形、地貌的影响(参与沉积的形成,促成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 (3)地形与水文 A、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a、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能的多少。 b、地形地貌影响水系特点和流域范围(分水岭划分流域)、河流的形态,干

桂林喀斯特地貌的研究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

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喀斯特作用以外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砾岩、角砾岩、砂岩)、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

夏威夷群岛火山形成原因与其地质地貌状况综述

题目(中)夏威夷群岛火山形成原因与其地质地貌状况综述 (英)Reviews of the Formation of Hawaii Islands’ Volcanoes and Geological Landform Conditions 姓名与学号平帆 52 指导教师章凤奇 年级与专业 2012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所在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夏威夷群岛火山形成原因与其地质地貌状 况综述 平帆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 摘要: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对夏威夷群岛即火山岛成因的诸多假设进行探讨,简述夏威夷主要火山岛上的地质地貌状况,并对现今Kilauea夏威夷型喷发和海底火山滑坡等火山构造带来的自然灾害性地质活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夏威夷群岛;火山;地质地貌;地幔柱。 Reviews of the Formation of Hawaii Islands’ Volcanoes and Geological Landform Conditions PING Fan

(Zhejia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s, Hangzhou)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several hypotheses about the formation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volcanic chain will be mentioned.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main volcanic geology conditions on the island. Then it explores geological disaster happening on the Hawaii and Kilauea in Hawaii, whose eruption and submarine volcano landslide cause grave consequences on the local and the world. Key words: Hawaii Islands; Volcano; Geologic Feature; Mantle Plume 1引言 夏威夷群岛地处于太平洋中部,是由由自北西至南东延伸2400千米的19座较大岛屿和其他小岛组成的群岛。其本身是北太平洋中长约6000千米海底火山链的一部分。[1]此火山链东起夏威夷岛,北至勘察加的明治海山东侧,熔岩总体积在100万立方千米左右。东段夏威夷海岭呈北西走向,西段则在中途岛转折后呈南北走向。[2] 夏威夷群岛中面积较大的有夏威夷岛(Hawaii)、考爱岛(Kauai)、毛伊岛(Maui)等,其中夏威夷岛最大。夏威夷岛上拥有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基拉韦厄火山(Kilauea),至今仍处于第二阶段运动状态。 2火山形成原因与假设 2.1地幔柱假说 太平洋板块上的夏威夷群岛的年龄由西北方向东南方向递减。西部最北端年龄为7500-8000万年;转折处的中途岛则降至4310万年,到了西段的Niihau岛,其年龄只有600万年,到最东端夏威夷岛的火山目前仍在喷发。如果单单是用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原因是该理论只能解释板块交接处的作用,而不能解释太平洋板块内部岩浆活动。1963年,Wilson提出了热点假说来试图解释夏威夷-天皇海山岛链的形成原因[3],即运动的太平洋漂过固定的热点后形成连续的、阶梯状的火山。随后,Morgan发展了热点学说,并提出了地幔柱假说。 (图1:地幔柱假说解释夏威夷火山岛链形成过程) 地质热力作用是盆地发育演化和改造的主要因素,随着研究深入,大陆垂向热力作用及其热力构造陆续被发现,其中地幔热柱型是热力构造中非常重要的类型[4]。Morgan认为,热点是下地幔圆柱状地幔柱在地表的表现,这个热点在8000万年中一直处于活动之中。热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