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暖散热器设计参数实验(精)

供暖散热器设计参数实验(精)

供暖散热器设计参数实验(精)
供暖散热器设计参数实验(精)

供暖散热器设计参数实验

Experiments on the design parameter of radiators

提要为了建立我国散热器的设计参数选用标准,以我国常用的散热器为对象,以闭式小室检测室为主要实验手段,对设计常用的各种散热器选用

参数(如不同热媒、流量、连接方式、表面状况、片数和长度等),进行了全面

的实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选用方法,并对闭式小室检测值的实用性进行

了研究。关键词散热器标准散热器计算温差闭式小室标准流量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ational standard for selecting radiator design parameters a research group made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on commonly used radiators in closed test rooms,

inquir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eating media, the water flow rate, the connection methods, the surface conditions, the number of

sections and the length of radiators conditions, the number of sections and the length of radiators on heat emission, which produced some corresponding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d designing radiators. Introduces this research and some of its results.Keywords radiator standard heat-emission design temperature-difference closed radiator test room standard flow rate

我国供暖散热器设计选用时所采用的各种数据和修正值,长期沿

用原苏联的设计资料,为了能够适应我国散热器的设计工作的需要,提高热能

的有效利用率,在研究我国供暖散热器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尽快编制出适应国

情的散热器设计选用参数体系,是建筑发展的需要。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

研究所组织,有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哈尔滨建筑大学、中

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工程性能测试小组和北京散热器厂共同参加的《采

暖散热器设计参数试验研究》课题小组,自1989年起,在我国现有的三个散热器标准检测室进行了三百余次的试验,完成了课题规定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接近实际和可供设计人员使用的供暖散热器设计参数。这项研究成果于1992年12月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发展司组织的专家鉴定。1 实验研究的条件1.1 样片1.1.1 依据原则①形式目前推

行的标准型,以及少数应用比较普遍的型式;②性能技术指标良好且质量比较稳定的产品;③提供单位取得供散热器生产许可证、有一定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厂家。1.1.2 确定的实验样片为:钢制柱型散热

器 GZ4-1.6/6型GZ3-1.2/5型钢制板型散热器

GB2-10/5型GB2-6/5型钢制闭式串片型 GCB70-1

型散热器 GCB120-1型钢制扁管型散热器 GBG/DL-450型灰铸铁柱型散热器 TZ4-6型TZ4-5型

TZ2-5型 813型灰铸铁长翼型散热器 TC0.20/5型 TC0.28/5型灰铸铁圆翼型散热器 TY1.0型

灰铸铁柱翼型散热器1.2 主要实验条件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是本项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国际标准的散热器检测装置,是以散热器在密闭小室内

散热为基本特征的,这种试验条件尽管与实际房间不同,但是,其实验结果所

具有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却是在实际房间实验时难以达到的。因此,利用闭式

小室对散热器在不同的型式、连接方式、片数或长度、热媒、流量和表面涂料等条件下散热量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研究,以得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结论,是不成问题的。为了给出闭式小室的实验结果与实际工程设计选用值的修正,即解决国际标准检测值的实用性问题,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工程性能测试小组在北京散热器厂专门设计建立了符合实际使用条件的模拟实际工程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室。同时,我们还利用哈尔滨建筑大学的实验研究成果,并参考了一些在实际房间内散热器热工性能实测结果的报道,以便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2 研究内容及结果2.1 采用同样连接方式、不同热媒,散热量与计算温差关系的变化目前供暖系统采用的热媒是热水或蒸汽,本项研究对以高低温热水和高低压蒸汽为热媒时,散热器热工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实验。进口温度的选择:热水:65℃,75℃,95℃,110℃,130℃,150℃蒸汽:102℃,135℃,145℃,153℃对TZ2-5,TZ4-6-5和

TC0.28/5散热器的实验证明,使用不同热媒时散热量的差异将随计算温差的增加而变大,但在工程常用的温度范围内,其散热量之差不大于3.5%,如表1所示。因此,从工程实际出发,可以将常温条件下的热工性能检测公式,直接用于高温条件的散热量计算。表1 TZ2-5型散热器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时的散热量对比

散热量经验公式

蒸汽热水

Q1=4.080ΔT1.376Q2=5.266ΔT1.317

ΔT/℃

Q1

Q2

|(Q1-Q2)/Q2|×100%

84

1813

1802

0.63

117

2861

2788

2.6

127

3202

3106

3.11

135

3483

3366

3.50 2.2 热水流量的对散热量的影响随着散热器内水流量的变化,散热量也将发生变化。实验表明,散热器按通常的上进下出方式连接,相对流量GX(实际流量G与标准流量Gb之比)小于1.5时,散热量随GX 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GX大于1.5以后,这种增热明显变缓,增益不大。这一规律可以表达成多变量函数形式,为:Q=QΔTBGC 还有另一种

函数形式为Q=AΔTB[G/(m+nG)] 式中,A,B,C,m和n是不同型式散热器按各种方式连接时,由实验确定的参数,其中,指数B和C(或m,n)分别反映了计算温差和流量对散热量影响的程度。应当指出的是,当散热器连接方式不同时,这种变化趋势虽然存在,但散热增势有所不同。所以,在考虑热水流量G的影响时,还应该注意散热器连接方式的影响。如10片

TZ4-5型散热器,在流量G≯400kg/h的范围内,同侧上进下出连接时,这种关系为Q=4.623ΔT1.315G0.018 而异侧下进下出连接时,则为Q=2.700ΔT1.272G0.162 2.3 不同连接方式时散热量的变化散热器进出口连接方式对散热量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在工程设计时,通常采用的连接方式有:同侧或异侧的上进下出连接,异侧上进上出、下进下出和下进上出连接。国外也有在片式散热器上采用异侧上进上出的连接方式,为此在本项研究中也对这种连接方式做了实验。以热水为热媒的实验表明,在标准流量条件下,散热器连接方式不同,其标准散热量也不相同,而且上进下出接法,无论同侧异侧,散热量基本相同且为最大;此外,各种型式散热器,下进上出接法时散热量均为最小,而钢制板型散热器,由于结构关系,在下进下出接法时散热量最小。异侧上进上出是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据国外文献介绍,这种方式不仅技术合理,而且成本较低,可降低工程造价。本次实验研究表明,采用不着进上出连接方式的铸铁TZ2-5型、TZ4-5型和TC0.28型散热器,随着流量逐渐增加,散热器上部首先被加热,而散热器下部形成冷热分明的"冷袋"。随后,上部热表面逐渐扩大,下部"冷袋"逐渐缩小为冷的死角,当流量升至某一流量Gq时,"冷袋"迅速消失,整个散热器表面温度均匀,工作正常,这时,散热器的散热量可达标准散热量0.9倍以上。我们将Gq定义为散热器在上进上出连接时的启动流量。图1为TZ2-5型散热器按上进上出方式连接得到的Q-G实验曲线。可见,在工程中若采用上进上出连接方式时,必须保证系统的实际流量大于启动流量,才能产生理想的散热效果。

图1 铸铁TZ22-5型散热器上进上出连接时流量对散热量的影响2.4 表面涂料对散热量的影响散热器表面少料不同,使散热器表面辐射黑度不同,这对于通常采用的以辐射为主要散热方式的散热器(Radiator)来其影响是值得注意的。据了解,有的国家已有文规定,在散热器表面不得涂饰含有金属的银粉漆、金粉漆等。这一规定无疑对提高散热器热工性能和降低供暖设备初投资有积极意义。虽然早已做过散热器表面涂料对散热量影响的实验研究并积累了很多资料,但在本课题中仍安排了一必要的实验内容(见表2),以进一步确认这一影响的存在,并作出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在确定散热器表面涂料时,应尽量不采用银粉漆等,这样利于散热器的辐射传热,其结果是能使散热量提高10%以上。当然,如果所选用的是对流器(如各种带外罩的对流器,甚至折连的串片散热器等),由于其辐射传热比例小,涂料的影响可忽略。表2 散热器表面涂料善对标准散热量的影响/W

散热器型式片数(长度)

GCB120-11m

GB1-10/51m

TZ4-6-5 10片

银粉漆

1001

898

1224

有光磁漆

1007

无光漆

1097

调和漆

1013

1111

1375 2.5 散热器片数或长度对散热量的影响检测散热器热工性能时,规定试验片的条件为每组10片或1m,所以,设计资料中,一般按W/片或W/m给出散热器的散热量。在设计选用时,在组散热器的片数或长度都不相同,因而就需要将单片或1m的散热器量,折算成实际选用条件下的散热量。虽然现有的设计手册中给出了散热器片数或长度对散热量的影响及修正系数,但所列产品型式较少,未能包括目前通过的各种形式,而且所列系数或源于国外手册,或取自国内零散的实验参数。为此,本课题投入了较多的力量,进行散热器片数或长度修正系数的实验研究。所选样片的片数变化为

3,4,6,8,10,12,14,16,20,25共10种,长度变化为0.6m,1.0 m,1.4 m,1.8 m共4种。取不同片数(长度)时的散热量Gp,与10片(或1m长度)时同型散热器的标准散热量GB之比,定为修正系数ε,在计算时加修正。对钢制板型散热器的实验结果列于表3。表3 散热器长度对散热量的影响样片名称

规格型号 1m

标准散热量GB /W

Gp / GB =ε

0.6m

1.0m

1.4m

1.8m

板型散热器

GB2-0/5

1077

1.024

1.000

0.989

0.982 例如,所选该型钢制板型散热器为L=0.60m时,其散热量为Q=ε·L·GB =1.024×0.6×1077=662W分析各种散热器的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即:无论形式如何,当散热器片数小于10片,或长度不足1m时,修正值大于1,而当片数大于10片,或长度大于1m时,修正值将小于1。这说明散热器片数或长度较小时,有效散热量较大。2.6 散热器在上进下出连接时水流阻力在供暖系统水力计算时,要确定热媒流经散热

器处的局部阻力。由流体力学可知:散热器的阻力大小,不仅与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散热器的结构和流通路径有关。为此,本课题对散热器在较大流量(流体阻力平方区)时,上进下出连接方式下的水流阻力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结果见表4。表4 散热器阻力系数(G=250kg/h)

散热器型式

片数或长度

同侧上进下出

异侧上进下出

TZ4-6-5

10片

1.0

1.1

TC0.28

3片

1.0

1.2

GB1-10/5

1.0m

5.4

5.9

GCB120-1

1.0m

3.8

/ 2.7 闭式小室检测值的工程实用性我国依照国际通用方法,根据ISO标准,已制订并颁布了采用闭式小室进行散热器热工性能检测的国家标准,使散热器牌严格控制的环境中,精确测量其散热能力。闭式小室检测台的建立和使用,对于我国供暖散热器的产品开发和标准化,是关键性的条件和保证。但是由于闭式小室与实际房间的条件不同,在设计选用散热器时,能否直接使用闭式小室的检测结果,或者说,散热器在闭式小室和实际房间中,散热量是否有所不同,是一个为设计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关这问题的分析讨论已有报道,目前使用的《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也有标注:"(闭式小室)测试数据比实际使用情况的条件差,在实际情况下传热系数将比表列数据略高些,……"。但是,由于是我国的研究工作开展不多,故无定论。针对这个问题,北京散热器厂专门建立了模拟实际工程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室。这个装置参照使小室换气次数保持在0.5h-1左右。在试验室与闭式小室试验台上进行了多项次的对比实验,得出了结果,见表5。表5 模拟实际工程散热器热工实验室对比试验结果

散热器型号

GCB120-1

TZ4-6-5

GB2-10/5

闭式小室检测的标准散热量值/W

10033

1319

1076

模拟实际工程试验室测试的散热量值/W

959

1466

1081

对比/%

-7.2

+11.0

接近哈尔滨建筑大学曾在实际房间内进行了散热器的热工实验,将散热量与闭式小室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如表6所示。这一结果对本项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表6 散热器在实际房间比闭式小室散热量的提高/% 散热器型号

TZ4-6-5

TZ2-5

钢柱型

串片型

TC0.28

板型

提高数/%

13.5

10.6

10.6

8.4

7.0

6.8 此外,太原工学院有关对比的一些测试数据,亦用来作为分析研究的参考。综合以上各项实验研究可以看出,闭式小室检测结果与实际房间的设计使用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工程设计时,可以在闭式小室数据上给以附加,这种附加不仅与使用条件有关,而且还与散热器的型式或传热方式有关。从实验结果看,辐射器的差异较大,而对流器差异略小。但对表5中出现的串片散热器散热量降低的情况应做何解释,还待进一步研究。3 结束语散热器设计选用参数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出了符合我国散热器产品现状、适用于工程设计选用的参数(在工程常用范围内),完成了课题的任务。这一课题完成的意义在于,我国有了自己的设计参数系列,填补了供暖设计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当然,本项实验研究涉及的一些方面,如散热器实际设计修正值与散热器形式之间的关系、散热器上进上出连接方式的应用、散热器在不同安装条件下的散热等,还有待深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还仅仅是个开始。我们期望,适合于我国供暖工程设计需要的《供暖散热器设计选用参数手册》尽早面世,以飨读者。4 参考文献 1 散热器标准JGJ 29.1-32-86. 2 EE卡尔毕斯等,张国铭等译,中央采暖与通风系统的设备,建材出版社。

AO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A/O工艺设计参数 ①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小于5~6h;反硝化不大于2h,A段:O段=1:3 ②污泥回流比:50~100% ③混合液回流比:300~400% ④反硝化段碳/氮比:BOD 5 /TN>4,理论BOD消耗量为1.72gBOD/gNOx--N ⑤硝化段的TKN/MLSS负荷率(单位活性污泥浓度单位时间内所能硝化的凯氏氮):<0.05KgTKN/KgMLSS·d ⑥硝化段污泥负荷率:BOD/MLSS<0.18KgBOD 5 /KgMLSS·d ⑦混合液浓度x=3000~4000mg/L(MLSS) ⑧溶解氧:A段DO<0.2~0.5mg/L O段DO>2~4mg/L ⑨pH值:A段pH =6.5~7.5 O段pH =7.0~8.0 ⑩水温:硝化20~30℃ 反硝化20~30℃ ⑾ 碱度:硝化反应氧化1gNH 4+-N需氧4.57g,消耗碱度7.1g(以CaCO 3 计)。 反硝化反应还原1gNO 3 --N将放出2.6g氧, 生成3.75g碱度(以CaCO 3 计) ⑿需氧量Ro——单位时间内曝气池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氧量称为需氧量 (KgO 2 /h)。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消耗溶解氧,而微生物自身代谢也需消耗溶解氧,所以Ro应包括这三部分。 Ro=a’QSr+b’VX+4.6Nr a’─平均转化 1Kg的BOD的需氧量KgO 2 /KgBOD b’─微生物(以VSS 计)自身氧化(代谢)所需氧量KgO 2 /Kg VSS·d。

上式也可变换为: Ro/VX=a’·QSr/VX+b’ 或 Ro/QSr=a’+b’·VX/QSr Sr─所去除BOD的量(Kg) Ro/VX─氧的比耗速度,即每公斤活性污泥(VSS)平均每天的耗氧量KgO 2 /KgVSS·d Ro/QSr─比需氧量,即去除1KgBOD 的需氧量KgO 2 /KgBOD 由此可用以上两方程运用图解法求得a’ b’ Nr—被硝化的氨量kd/d 4.6—1kgNH 3-N转化成NO 3 -所需的氧 量(KgO 2 ) 几种类型污水的a’ b’值 ⒀供氧量─单位时间内供给曝气池的氧量,因为充氧与水温、气压、水深等因素有关,所以氧转移系数应作修正。 ⅰ.理论供氧量 1.温度的影响 KLa(θ)=K L(20)×1.024Q-20 θ─实际温度 2.分压力对Cs的影响(ρ压力修正系数) ρ=所在地区实际压力(Pa)/101325(Pa) =实际Cs值/标准大气压下Cs值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定位画线→干管支架安装→干管、主立管安装→隐蔽管道→水压试验、保温及验收→立管支架和套管理→分立管安装→散热器组对试压及就位安装→散热器支管安装→系统试压、清洗、调试及验收→管道系统防腐涂漆 (1)、定位画线 材料:钢钎、尼龙绳等。 工具:水准仪、塑料管、水平尺、钢卷尺、红蓝铅笔等。 按施工图纸和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简图,其内容包括: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始末端和拐弯点的坐标和标高; 管段长度、管径、变径位置和规格;预留口尺寸、位置和方向;管道坡向;阀门位置、规格型号和方向;支架位置;补偿器安装位置、规格型号等。 按照施工简图确定的管道走向、标高和建筑轴线,用水准 仪或透明塑料管灌水(应把管内的空气排净,以免有气泡影响准确度)。在墙、柱上找出水平点定位,再按管道坡度,经打钢钎挂线,定出管道安装中心线即管道支架安装基准线。 (2)、干管支架安装 材料:成品支架、水泥、电焊条、螺栓等。 工具:电焊机、钢卷尺、电锤、手锤、扁钎、活扳手等。 依据基准线及管道的规格和管道支架间距来确定支架位置。 支架安装前应对制作好的支架进行除锈及清理焊渣,再刷 防锈漆两遍(刷第二遍时应在第一遍防锈漆外表面干燥后进

行,埋入墙内部分可不刷防锈漆)。 埋入式支架安装:按照支架位置在墙、板打洞,孔洞的深 度应不小于150mm,孔洞直径应比支架燕尾处大20mm。埋设支 架前应把孔洞清理干净、湿润,用M10水泥沙浆堵洞,洞内的沙浆应饱满,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小于120mm(可先将洞内 填满沙浆,再插入支架,填满抹平),埋设的支架应养护72h 后方可承托管道。 焊接式支架安装:按照预埋铁件的位置,将铁件表面清理 干净,依据基准线把支架焊接位置画在预埋铁件上,然后找准 位置把支架先点焊在铁件上,经校对无误后,再把支架焊牢。 包柱式支架安装:依据基准线,按支架的形式,用长螺栓 将支架紧固在混泥土柱上,紧固螺栓时应边紧固边调整支架的 高度和水平度。 (3)、干管、主立管安装 材料:管材、电焊条、氧气、乙炔气等。 工具:切割机、电焊机、乙炔焊、套丝机、管钳、活扳手、 角尺、钢卷尺、线坠等。 埋设的支架达到强度后,可进行干管安装,地沟入口的始 端应安装法兰阀。干管安装前应对照施工图对分立管进行定 位,依据各段长度进行下料,按翻样图要求的各种部件和管段 已加工制作完毕,并适当的组装在一起,此时就可以进行安装 就位。 采暖管道在地沟敷设时,供水或供汽管应设在水流前进方 向的右侧,左侧为回水管道,两管之间应顺直、相互平行,两 管之间的间距应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 采暖主立管和干管的分支与变径连接时应避免采用T形 连接。当干管与分支管处同一平面水平连接时,分支干管应用

4.2室内采暖系统散热器及辅助设备

室内采暖系统散热器及辅助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50402-2004)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灰铸铁长翼型,圆翼型、柱型和M132型散热器组对与安装,钢制扁管型、板型、柱型和串片型散热器及辅助设备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散热器(铸铁、钢制):散热器的型号,规格,使用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散热器不得有砂眼、对口面凹凸不平,偏口、裂缝和上下口中心距不一致等现象。翼型散热器翼片完好。 钢串片的翼片不得松动、卷曲、碰损。钢制散热器应造型美观,丝扣端正,松紧适宜,油漆完好,整组炉片不翘楞。2.1.2 散热器的组对零件:对丝、炉堵、炉补心、丝扣圆翼法兰盘、弯头、弓形弯管、短丝、三通、弯头、油任、螺栓螺母应符合质量要求,无偏扣、方扣、乱丝、断扣。丝扣端正,松紧适宜。石棉橡胶垫以1mm厚为宜(不超过 1.5mm厚),并符合使用压力要求。 2.1.3 其它材料:圆钢、拉条垫、托钩、固定卡、膨胀螺栓、钢管、冷风门、机油、铅油、麻线、防锈漆及水泥的选用应符合质量和规范要求。 2.2 作业人员要求 参加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质量验收人员及安装工人,均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岗位证书,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2.3 主要机具: 2.3.1 机具:台钻、手电钻、冲击钻、电动试压泵、沙轮锯、套丝机。 2.3.2 工具:铸铁散热器组对架子,对丝钥匙、压力案子、管钳、铁刷子、锯条、手锤、活扳子、套丝板、自制扳手、錾子、钢锯、丝锥、煨管器、手动试压泵、气焊工具、散热器运输车等。 2.3.3 量具:水平尺、钢尺、线坠、压力表。 2.4 作业条件: 2.4.1 根据设计要求开箱核对热水器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配件是否齐全。 2.4.2 组对场地有水源、电源。 2.4.3 铸铁散热片、托钩和卡子均已除锈干净,并刷好一道防锈漆。 2.4.4 室内墙面和地面抹完。 2.4.5 室内采暖干管、立管安装完毕,接往各散热器的支管预留管口的位置正确,标高符合要求。 2.4.6 安装地点不得堆放施工材料或其它障碍物品。 3操作工艺

散热器采暖标准化设计

远 散热器采暖标准化设计 设计管理中心

一、基本规定 1、根据《散热器采暖系统标准化设计》的实际工作要求,使得在常用的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中,散热器采暖 系统模块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作为技术储备。 2、标准中住宅的集中热水供暖系统应能实现分户热计量及分室控温。 3、由于进流系数较小,标准中不应采用两通恒温阀加跨越管的水平单管跨越式户内系统。 4、为了加大进流系数,标准中推荐根据情况从以下两种做法中选择:在水平双管式系统的每组散热器前加恒温 控制阀的做法;在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每组散热器前加三通阀的做法。 4、散热器支管连接方式的修正系数较小为好,宜采用同侧上供下回(?柱=1.0,?铜铝复合柱翼=1.0);异侧上供下回 (?柱=1.0,?铜铝复合柱翼=0.96)。不宜采用无隔板同侧底部供回(?铜铝复合柱翼=1.14);异侧底部供回(?铜铝复合柱翼=1.08);异侧下供下回(?柱=1.25,?铜铝复合柱翼=1.10)。 5、散热器安装形式宜为上部敞口,当需隐蔽时:凹槽内上部距墙宜大于100mm,明装上部距离台板宜大于150mm, 装在罩内时上下部开口高度宜大于150mm。

二、设计内容 1、住宅散热器采暖户内管道安装应暗埋敷设在垫层预留沟槽内,用卡子稳妥固定在地面上。 2、户内供暖管道材料选择:交联铝塑复合管(XPAP),聚丁烯管(PB)和无规共聚丙烯管(PP-R)。并应根据使 用条件分级、工作压力确定管道级别S。 3、室内散热器支管上,应设置恒温控制阀,或调节性能良好的手动阀。材质均为铜质。 4、暗装散热器设温控阀时,应采用外置式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放置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5、片式组对柱形散热器每组片数不宜超过25片,组装长度不宜超过1500mm。当散热器片数过多,可分租串 联时,供回支管宜异侧连接。 6、散热器选用原则:承压能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当选用钢制、铝制、铜制散热器时,为降低内腐蚀应对 水质提出要求(含氧量小于0.1mg/L;一般钢制PH=10~12;铝制PH=5~8.5;铜制PH=7.5~10 )的连续供暖系统不宜采用铝合金散热器。 7、散热器布置原则:有外窗卧室、起居室、书房、餐厅等房间的散热器宜布置在窗下,散热器底部距地200mm; 卫生间采用卫浴型挂式散热器,安装位置在洗衣机侧上方或座便正上方,底部距地1.0米;厨房采用挂式散热器,安装位置在外墙无排烟道一侧,底部距地1.1米;南侧小户型厨房采用常规散热器,位于门一侧,距地 0.2米。厨房、卫生间散热器距墙预留粘接瓷砖的厚度。

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节能设计方案

1、引言 节能是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我国政府对节能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节能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节能对于供热行业来说潜力是相当大的。供热行业是能耗大户,能耗支出占据其大部分成本。由于以往的住宅供暖按面积收取热费,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且不便于用户进行局部调节,造成供热用热浪费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供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供暖系统实现用热量的分户计量和独立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年来节能问题在供暖系统设计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有必要在新建住宅中采用更合适的供暖系统形式来满足热费按户计量的需要。在节能问题上,尤其要特别重视能源利用过程前的处理,即在规划设计整个供暖系统时,应该考虑该系统的节能前景及经济效益。建设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明确指出,“对集中供暖的民用建筑安装热表及有关调节设备并按户计量收费的工作,1998年通过试点取得成效,开始推广,2000年在重点城市新建小区中推行,2010年全面推广”。因此,在进行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考虑热用户分户及分室控制温度的需要。据初步测算,采取供暖分户计量,可以实现采暖节能20%以上。本文就几种适宜分户计量的采暖系统做一浅析。 2、旧式采暖系统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设计基本上都采用单管垂直系统的方案进行设计。(如图1)这种设计方案有许多优点:1系统简单;2施工方便;3造价低等,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不便于用户进行局部调节,因而造成能源的浪费。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及节能和物业管理的要求,这一缺陷越来越明显,使得此种供暖系统不得不被逐步替代。

AO工艺设计参数

污水处理A/O工艺设计参数 1.HRT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小于5~6h;反硝化不大于2h,A段:O段=1:3 在 A/O工艺中,好氧池的作用是使有机物碳化和使氮硝化;缺氧池的作用是反硝 化脱氮,故两池的容积大小对总氮的去除率极为重要。A/O的容积比主要与该废 水的曝气分数有关。缺氧池的大小首先应满足NO3--N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完成脱氮反应的需要,与废水的碳氮比,停留时间、回流比等因素相应存在一定的关系。借鉴于类似的废水以及正交试验,己内酷胺生产废水的A/0容积比确定在1:6左右,较为合适。 而本设计的A/ 0容积比为亚:2,缺氧池过大,导致缺氧池中的m(BOD)/m (NO3--N)比值下降,当比值低于1.0时,脱氮速率反趋变慢。另外,缺氧池过大,废水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在缺氧池内沉积,造成反硝化严重,经常出现大块上浮死泥,影响后续好氧处理。后将A/O容积比按1:6改造,缺氧池运行平稳。 1.1、A/O除磷工艺的基本原理 A/O法除磷工艺是依靠聚磷菌的作用而实现的,这类细菌是指那些既能贮存聚磷(poly—p)又能以聚β—羟基丁酸(PHB)形式贮存碳源的细菌。在厌氧、好氧交替条 件下运行时,通过PHB与poly—p的转化,使其成为系统中的优势菌,并可以过 量去除系统中的磷。其中聚磷是若干个基团彼此以氧桥联结起来的五价磷化合物,亦被称为聚磷酸盐,其特点是:水解后生成溶解性正磷酸盐,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磷源;当积累大量聚磷酸盐的细菌处于不利环境时,聚磷酸盐可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菌维持生命。聚β—羟基丁酸是由多个β—羟基丁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聚 合物,当环境中碳源物质缺乏时,它重新被微生物分解,产生能量和机体生长所需要的物质。这一作用可分为两个过程:厌氧条件下的磷释放过程和好氧条件下的磷吸收过程。 厌氧条件下,通过产酸菌的作用,污水中有机物质转化为低分子有机物(如醋酸等),聚磷菌则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释放出磷酸盐及能量,同时利用 水中的低分子有机物在体内合成PHB,以维持其生长繁殖的需要。研究发现,厌 氧状态时间越长,对磷的释放越彻底。 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利用体内的PHB及快速降解COD产生的能量,将污水中的磷 酸盐吸收到细胞内并转变成聚磷贮存能量。好氧状态时间越长,对磷的吸收越充分。由于好氧状态下微生物吸收的磷远大于厌氧状态下微生物释放出的磷,随着厌氧—好氧过程的交替进行,微生物可以在污泥中形成稳定的种类并占据一定的优势,磷就可以通过系统中剩余污泥的排放而去除(见图1)。

污水处理中AO工艺的设计参数

A/O生物除磷工艺是由厌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进入厌氧池后,与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并将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进入好氧池后,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盐到污泥中。由于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吸收的磷多于厌氧条件下释放的磷,因此污水经过“厌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二沉池的污泥分离达到除磷的目的。一般情况下,TP的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 A/O工艺设计参数 ①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小于5~6h;反硝化不大于2h,A段:O段=1:3 ②污泥回流比:50~100% ③混合液回流比:300~400% ④反硝化段碳/氮比:BOD5/TN>4,理论BOD消耗量为1.72gBOD/gNOx--N ⑤硝化段的TKN/MLSS负荷率(单位活性污泥浓度单位时间内所能硝化的凯氏氮):<0.05KgTKN/KgMLSS·d ⑥硝化段污泥负荷率:BOD/MLSS<0.18KgBOD5/KgMLSS·d ⑦混合液浓度x=3000~4000mg/L(MLSS) ⑧溶解氧:A段DO<0.2~0.5mg/L O段DO>2~4mg/L ⑨pH值:A段pH =6.5~7.5 O段pH =7.0~8.0 ⑩水温:硝化20~30℃ 反硝化20~30℃ ⑾碱度:硝化反应氧化1gNH4+-N需氧4.57g,消耗碱度7.1g(以CaCO3计)。 反硝化反应还原1gNO3--N将放出2.6g氧,生成3.75g碱度(以CaCO3计) ⑿需氧量Ro——单位时间内曝气池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氧量称为需氧量(KgO2/h)。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消耗溶解氧,而微生物自身代谢也需消耗溶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 案 1 2020年4月19日

定位画线→干管支架安装→干管、主立管安装→隐蔽管道 →水压试验、保温及验收→立管支架和套管理→分立管安装→散 热器组对试压及就位安装→散热器支管安装→系统试压、清 洗、调试及验收→管道系统防腐涂漆 (1)、定位画线 材料:钢钎、尼龙绳等。 工具:水准仪、塑料管、水平尺、钢卷尺、红蓝铅笔等。 按施工图纸和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简图,其内 容包括: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始末端和拐弯点的坐标和标高; 管段长度、管径、变径位置和规格;预留口尺寸、位置和方向; 管道坡向;阀门位置、规格型号和方向;支架位置;补偿器安 装位置、规格型号等。 按照施工简图确定的管道走向、标高和建筑轴线,用水准 仪或透明塑料管灌水(应把管内的空气排净,以免有气泡影响 准确度)。在墙、柱上找出水平点定位,再按管道坡度,经打 钢钎挂线,定出管道安装中心线即管道支架安装基准线。 (2)、干管支架安装 材料:成品支架、水泥、电焊条、螺栓等。 2 2020年4月19日

工具:电焊机、钢卷尺、电锤、手锤、扁钎、活扳手等。 依据基准线及管道的规格和管道支架间距来确定支架位 置。 支架安装前应对制作好的支架进行除锈及清理焊渣,再刷 防锈漆两遍(刷第二遍时应在第一遍防锈漆外表面干燥后进 行,埋入墙内部分可不刷防锈漆)。 埋入式支架安装:按照支架位置在墙、板打洞,孔洞的深 度应不小于150mm,孔洞直径应比支架燕尾处大20mm。埋设支 架前应把孔洞清理干净、湿润,用M10水泥沙浆堵洞,洞内的沙浆应饱满,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小于120mm(可先将洞内 填满沙浆,再插入支架,填满抹平),埋设的支架应养护72h 后方可承托管道。 焊接式支架安装:按照预埋铁件的位置,将铁件表面清理 干净,依据基准线把支架焊接位置画在预埋铁件上,然后找准 位置把支架先点焊在铁件上,经校对无误后,再把支架焊牢。 包柱式支架安装:依据基准线,按支架的形式,用长螺栓 将支架紧固在混泥土柱上,紧固螺栓时应边紧固边调整支架的 高度和水平度。 (3)、干管、主立管安装 3 2020年4月19日

垃圾焚烧发电工艺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

垃圾焚烧发电工艺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 浙江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作者:周玉彩 摘要:本文介绍了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汽轮机组工艺设计的参数计算方法。 关键词:参数、垃圾、焚烧、炉排、汽轮机组。 前言: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减容化和资源化、智能化处理,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艺设计流程中首先进行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工艺设计参数的计算,为后续设计提供参数依据。 一、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工艺设计参数的计算 1、待处理生活垃圾的性质 1.1待处理生活垃圾主要组成成分 表1:待处理生活垃圾的性质 表2:待处理生活垃圾可燃物的元素分析(应用基)% 表3:要求设计主要参数 1.2 根据垃圾元素成分计算垃圾低位热值: LHV=81C+246H+26S-26O-6W (Kcal/Kg) =81*20.6+246*0.9+26*0.12-26*0.12-6*47.4=1388(Kcal/Kg)*4.18=5800(KJ/Kg)。 1.3根据垃圾元素成分计算垃圾高位热值: HHV={LHV+600*(W+9H)}*4.18={1388+600(0.474+9*0.009)}*4.18=7193.78(KJ/Kg)。 2、处理垃圾的规模及能力 焚烧炉3台: 每台炉日处理垃圾350t;

处理垃圾量: 1000t/24h=41.67(t/h); 炉系数:(8760-8000)/8000=0.095; 实际每小时处理生产能力:41.67*(1+0.095)=45.6(t/h); 全年处理量: 45.6*8000=36.5*104t; 故:每台炉每小时处理垃圾量:350/24*1.05=15.3(t/h)。 3、设计参数计算: 3.1垃圾仓的设计和布置 已知设计中焚烧炉长度L=75.5米,宽D=18.5米,取垃圾仓内壁与炉长度对齐,T=5d,垃圾的堆积密度取0.35t/m3 求:垃圾的容积工程公式:V=a*T 式中: V----垃圾仓容积m3; a--- 容量系数,一般为 1.2~1.5,考虑到由于垃圾仓存在孔角,吊车性能和翻 仓程度以及有效量的缺陷,导致垃圾仓可利用的有效容积小于几何容积; T--- 存放时间,d;根据经验得出适合燃烧存放天数,它随地区及季节稍有变化; V=a*T=1.2*5*1000/0.35=17142.86(m3 )。 故:垃圾仓的容积设计取18000(m3)。 垃圾仓的深度为Hm Hm=L*D/V=18000/75.5*18.5=12.88(m)。 故:垃圾池全封闭结构,长75.5米,宽18.5米,总深度以6米卸料平台为基准负13米。 3.2焚烧炉的选择与计算 (1)焚烧炉的加料漏斗 焚烧炉的加料漏斗挂在加料漏斗层,通过垃圾吊车将间接垃圾供料变为均匀加料,漏斗的容积要能满足“1h”内最大焚烧量。 垃圾通过竖溜槽送到给料机,垃圾竖溜槽可通过液压传动闸板关闭,竖溜槽的尺寸选择要满足溜槽中火焰密封闭合,给料机根据要求向焚烧炉配送垃圾,每台炉安装配合给料机传动用液压汽缸,液压设备由每台炉生产线控制中心控制。 料斗的容积V D V D=G/24*Kx/ρL 式中: V D---料斗的容积(m3); G--- 每台炉日处理垃圾的量,(t/h);

散热器采暖系统设计

目录 一、绪论 (1) 二、设计原始资料 (3) (一)设计题目 (3) (二)设计原始资料 (3) 三、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 (3) (一)设计气象资料的确定 (3) 1.设计气象资料确定原则 (3) 2.具体气象参数选取设 (4) (二)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 (5) (三)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6) 1.计算公式 (6) 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6) 3.室内计算温度及温差修正系数 (7) 4.基本耗热量的计算举例 (8) (四)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8) 1.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8) (五)计算热指标:....................................................... 1..1. 四、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 (12) (一)本次设计采用散热器采暖,系统以95C /70C的热水为热媒 (12) (二)系统形式的选择与确定 (12) 1 .重力循环..................................................... 1 2 2.机械循环 (13) 3.系统确定 (15) 五、散热器的选择及计算 (16) (一)散热器的选用 (16) 1.散热器的选用原则 (16) 2.对散热器的选用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16)

3.散热器常见故障的排除 (17) 4.钢制散热器与铸铁散热器的比较 (18) 5.散热器的选取 (18) (二)散热器的计算 (19) 1.散热器的计算方法 (19) (三)散热器的布置 (23) 六、管道布置 (24) (一)管材选用 (24) (二)管道布置 (24) 七、系统水力计算 (25) (一)绘制系统图 (25) (二)水力计算方法 (25) 1.本设计选用方法 (25) 2.计算原理 (25) 3.计算方法 (26) 4.涉及公式 (26) 5.水力计算举例 (27) 结论......................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污水处理中AO工艺的设计参数

工艺设计参数 ①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小于5~6h;反硝化不大于2h,A段段=1:3 ②污泥回流比:50~100% ③混合液回流比:300~400% ④反硝化段碳/氮比:5>4,理论消耗量为1.72 ⑤硝化段的负荷率(单位活性污泥浓度单位时间内所能硝化的凯氏氮): <0.05·d ⑥硝化段污泥负荷率:<0.185·d ⑦混合液浓度3000~4000() ⑧溶解氧:A段<0.2~0.5 O段>2~4 ⑨值:A段=6.5~7.5 O段=7.0~8.0 ⑩水温:硝化20~30℃ 反硝化20~30℃ ⑾碱度:硝化反应氧化14需氧4.57g,消耗碱度7.1g(以3计)。 反硝化反应还原13将放出2.6g氧,生成3.75g碱度(以3计) ⑿需氧量——单位时间内曝气池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氧量称为需氧量(2)。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消耗溶解氧,而微生物自身代谢也需消耗溶解氧,所以应包括这三部分。 ’’4.6 a’─平均转化1的的需氧量2 b’─微生物(以计)自身氧化(代谢)所需氧量2·d。 上式也可变换为: ’·’或’’·

─所去除的量() ─氧的比耗速度,即每公斤活性污泥()平均每天的耗氧量2·d ─比需氧量,即去除1的需氧量2 由此可用以上两方程运用图解法求得a’ b’ —被硝化的氨量 4.6—13-N转化成3-所需的氧量(2) 几种类型污水的a’ b’值 ⒀供氧量─单位时间内供给曝气池的氧量,因为充氧与水温、气压、水深等因素有关,所以氧转移系数应作修正。 ⅰ.理论供氧量 1.温度的影响 (θ)(20)×1.02420 θ─实际温度 2.分压力对的影响(ρ压力修正系数) ρ=所在地区实际压力()/101325()=实际值/标准大气压下值 3.水深对的影响 2·(0.101321) ─曝气池中氧的平均饱和浓度() ─曝气设备装设深度()处绝对气压() 9.81×10-3H ─当地大气压力() 21·(1)/[79+21·(1)]?? ─扩散器的转移效率 ─空气离开池子时含氧百分浓度 综上所述,污水中氧的转移速率方程总修正为: α(20)(βρθ×1.024θ-20 {理论推出氧的转移速率α(β)} 在需氧确定之后,取一定安全系数得到实际需氧量

采暖系统的设计流程

采暖系统的设计流程 目前很多企业的采暖设计非常简单,设计过程、图纸照搬照抄现象严重,导致设计出来的采暖系统出现房间热负荷过大、水力失调、塑料管材影响、燃气壁挂炉水泵不匹配等问题。其实设计过程可以有条件的简化,但决不允许简单到几乎没有。现提供家用采暖适用的简约设计流程。 1.基础资料的收集 基础资料的收集是下面整个供暖设计的基础,气象资料和土建资料是建筑物热负荷准确计算的基础,南方的气候和建筑物的材料都与北方有很大不同,单纯照搬北方的设计经验,势必会造成热负荷的计算偏差,所以,针对南方地区,设计修正了采暖热负荷的公式。而供暖要求主要是针对业主的不同要求来设计相关的系统,热源资料在扬州地区主要使用燃气挂壁炉。 2.确定供暖方式及热媒参数 本公司的供暖方式主要选用燃气壁挂炉,其是一种以燃气为主要能源,提供温暖舒适的居家供暖及生活热水的家用产品,它可接驳散热片、地暖和风机盘管

等多种散热系统。 热媒参数主要确定循环热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一般选择80℃/60℃。 3.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中,鉴于面积热负荷计算法偏差较大,而详细的供热设计中的负荷计算法又过于繁杂,我们选择了建筑物负荷的体积热指标法,体积热指标多年没有修正,已不能满足现在的舒适度要求,所有再将体积热指标法进行改进,得到相关公式! )(2w np NV t t V aq Q -=(一般房间) )(4.2w np NV t t V aq Q -=(卫生间,老人房) NV q 取值0.5,V 建筑物外轮廓体积,np t 室内平均计算空气温度,w t 室外供 暖计算温度。 用此方法与常规方法计算出的采暖热负荷进行比较,偏差大约在5%左右,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而且只需一个公式进行计算,方便快捷! 4.确定供暖形式 供暖形式主要分采暖系统的末端形式和管路布置形式 4.1采暖系统末端形式 根据业主和建筑物的需求,选择采暖系统末端形式:散热器或地板采暖,两者各有优势,可由业主自主选择。

V型滤池工艺的介绍与设计参数

(1)过滤过程: 待滤水由进水总渠经进水阀和方孔后,溢过堰口再经侧孔进入被待滤水淹沿的V型槽,分别经槽底均匀的配水孔和V型槽堰进入滤池。被均质滤料滤层过滤的滤后水经长柄滤头流入底部空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在经管廊中的水封井、出水堰、清水渠流入清水池。 (2)反冲洗过程: 关闭进水阀,但有一部分进水仍从两侧常开的方孔流入滤池,由V型槽一侧流向排水渠一侧,形成表面扫洗。而后开启排水阀将池面水从排水槽中排出直至滤池水面与V型槽顶相平。反冲洗过程常采用“气冲→气水同时反冲→水冲”三步。 气冲打开进气阀,开启供气设备,空气经气水分配渠的上部小孔均匀进入滤池底部,由长柄滤头喷出,将滤料表面杂质擦洗下来并悬浮于水中,被表面扫洗水冲入排水槽。 气水同时反冲洗在气冲的同时启动冲洗水泵,打开冲洗水阀,反冲洗水也进入气水分配渠,气、水分别经小孔和方孔流入滤池底部配水区,经长柄滤头均匀进入滤池,滤料得到进一步冲洗,表扫仍继续进行。 停止气冲,单独水冲表扫仍继续,最后将水中杂质全部冲入排水槽。

V型滤池的工艺设计、施工安装和自动控制

滤池有多种型式,以石英砂作为滤料的普通快滤池使用历史悠久。在此基础上,人们从不同的工艺角度发展了其它型式的快滤池。V型滤池就是在此基础上由法国德利满公司在70年代发展起来的。V型滤池采用了较粗、较厚的均匀颗粒的石英砂滤层;采用了不使滤层膨胀的气、水同时反冲洗兼有待滤水的表面扫洗;采用了气垫分布空气和专用的长柄滤头进行气、水分配等工艺。它具有出水水质好、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节能和便于自动化管理等特点。因此70年代已在欧洲大陆广泛使用。80年代后期,我国南京、西安、重庆等地开始引进使用。90年代以来,我国新建的大、中型净水厂差不多都采用了V型滤池这种滤水工艺,特别是广东省新建的净水厂几乎都采用了V型滤池。91年至94年我公司在沙口水厂(50万m3/d)的建设中,首次自行设计、施工安装了V型滤池。此后我们就开展了V型滤池的设计与安装这项工作。我们先后帮高明、中山小榄、中山东凤、顺德龙江、三水、广宁、汕头、惠州等兄弟自来水公司设计和安装了V 型滤池。在近十年来的V型滤池的设计、施工安装以及自动控制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工作体会: 一、研究掌握V型滤池结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 滤池是水厂净水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而滤池过滤能力的再生,是滤池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若采用较好的反冲洗技术,使滤池经常处于最优条件下工作,不仅可以节水、节能,还能提高水质,增大滤层的截污能力,延长工作周期,提高产水量。而V型滤池过滤能力的再生,就采用了先进的气、水反冲洗兼表面扫洗这一技术。因此滤池的过滤周期比单纯水冲洗的滤池延长了75%左右,截污水量可提高118%,而反冲洗水的耗量比单纯水冲洗的滤池可减少40%以上。滤池在气冲洗时,由于用鼓风机将空气压入滤层,因而从以下几方面

几个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三、几个重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1、轧制压力、轧制力矩的计算 (1)平均单位压力计算 平均单位压力一般形式 式中? ——应力状态影响系数; ——考虑外摩擦及变形区几何参数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 ——考虑外区(外端)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 ——考虑张力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其值小于1,当张力很大时可达到0.7~0.8。——考虑轧件宽度影响的系数; ——对应一定的钢种、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的单向拉伸(或压缩)变形抗力(或屈服极限); ——考虑中间主应力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 在1~1.15范围内变化,如果忽略宽展,认为轧件产生平面变形,有,则,=1.15。 斯米尔诺夫根据因次理论得出如下关系式 当 时, 当时, 、为变形区平均宽度和平均高度,为外摩擦系数。 根据大量现场实测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轧件应力状态的主要参数是接触弧长度与轧件平均高度的比值。该比值综合反映了变形区三个主要参数R (工作辊半径)、(轧前厚度)、(压下量)对影响状态的影响。 1)热轧钢板轧机 热轧钢板轧机包括中厚板与薄板轧机。中厚板轧机(包括热轧薄板轧机的粗轧机组)轧制特点与初轧(开坯)机相近,外区影响()是主要的;与初轧不同点是宽度较大,可近似认为是平面应变情况,此时,。薄板轧机的产品厚度为1.2~16mm 。其待点是,一般为1.5~7,此时,外区影响不存在(),而接触弧上摩擦力是造成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其平均单位压力可表示为 外摩擦对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可按前面介绍的采利柯夫方法与西姆斯方法进行计算。热轧薄板精轧机组平均单位压力计算用得最多的是西姆斯公式。实际计算时常常使用以下简化式 或美板佳助简化式。 2)冷轧带钢轧机

19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3.1室内采暖系统工艺流程 定位画线→干管支架安装→干管、主立管安装→隐蔽管道 水压试验、保温及验收→立管支架和套管理→分立管安装→散 热器组对试压及就位安装→散热器支管安装→系统试压、清 洗、调试及验收→管道系统防腐涂漆 3.2定位画线 材料:钢钎、尼龙绳等。 工具:水准仪、塑料管、水平尺、钢卷尺、红蓝铅笔等。 按施工图纸和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简图,其内 容包括: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始末端和拐弯点的坐标和标高; 管段长度、管径、变径位置和规格;预留口尺寸、位置和方向; 管道坡向;阀门位置、规格型号和方向;支架位置;补偿器安 装位置、规格型号等。 按照施工简图确定的管道走向、标高和建筑轴线,用水准 仪或透明塑料管灌水(应把管内的空气排净,以免有气泡影响 准确度)。在墙、柱上找出水平点定位,再按管道坡度,经打 钢钎挂线,定出管道安装中心线即管道支架安装基准线。 3.3干管支架安装 材料:成品支架、水泥、电焊条、螺栓等。 工具:电焊机、钢卷尺、电锤、手锤、扁钎、活扳手等。 依据基准线及管道的规格和管道支架间距来确定支架位 置。 支架安装前应对制作好的支架进行除锈及清理焊渣,再刷 防锈漆两遍(刷第二遍时应在第一遍防锈漆外表面干燥后进 行,埋入墙内部分可不刷防锈漆)。 埋入式支架安装:按照支架位置在墙、板打洞,孔洞的深 度应不小于150mm,孔洞直径应比支架燕尾处大20mm。埋设支 架前应把孔洞清理干净、湿润,用M10水泥沙浆堵洞,洞内的沙浆应饱满,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小于120mm(可先将洞内 填满沙浆,再插入支架,填满抹平),埋设的支架应养护72h 后方可承托管道。 焊接式支架安装:按照预埋铁件的位置,将铁件表面清理 干净,依据基准线把支架焊接位置画在预埋铁件上,然后找准 位置把支架先点焊在铁件上,经校对无误后,再把支架焊牢。 包柱式支架安装:依据基准线,按支架的形式,用长螺栓 将支架紧固在混泥土柱上,紧固螺栓时应边紧固边调整支架的 高度和水平度。 3.4 干管、主立管安装 材料:管材、电焊条、氧气、乙炔气等。 工具:切割机、电焊机、乙炔焊、套丝机、管钳、活扳手、 角尺、钢卷尺、线坠等。 埋设的支架达到强度后,可进行干管安装,地沟入口的始 端应安装法兰阀。干管安装前应对照施工图对分立管进行定 位,依据各段长度进行下料,按翻样图要求的各种部件和管段

散热器采暖系统

散热器采暖系统 内容简介:散热器是采暖系统中最常见的末端设备,主要传统方式为热辐射和空气对流。散热器一般固定在墙上,使用工况为85度左右的进水,将散热器加热至65度以上,散热器附件空气受热上升,在室内形成冷热空气对流,室内温度在对... 散热器采暖系统简介 散热器是采暖系统中最常见的末端设备,主要传统方式为热辐射和空气对流。散热器一般固定在墙上,使用工况为85度左右的进水,将散热器加热至65度以上,散热器附件空气受热上升,在室内形成冷热空气对流,室内温度在对流中逐渐上升至实际温度。目前市场上的散热器主要有:压铸铝式、钢板式、钢柱式。 系统组成 散热器采暖系统是由燃气壁挂式锅炉、散热器、连接管、控制阀门等组成,该系统具有房间升温快、使用方便灵活、节能、采暖效果直接等特点。 散热器分类 散热器从产地上分为国产和欧洲进口两种;从材质分为铸铁、钢制、铝制和复合类等。国产散热器主要包括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钢铝复合散热器等。国内比较有名的散热器厂商包括北京佛罗伦萨、北京森德、河北圣春等。进口散热器主要为钢制板式散热器,主要厂商包括德国COPA、土耳其德美拉德、佰瑞德等。

散热器的选择 散热器的选择:由于湖北地区地表水的水质比较好,又多采用户式采暖系统,采暖系统中水

对散热器的腐蚀可以忽略。从湖北市场看,进口散热器包括钢制板式散热器和高压铸铝散热器凭借价位适中,性价比高,质量好,散热量大等优势,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 散热器采暖系统特点: 1.传统采暖方式,技术成熟,安装方便。

2.全自动调节运行,单个房间实现独立温控,便于使用。 3.经济节能,室内无噪音,舒适性更高。 4.不同款式彰显个性与品位。 5.无污染,对潮湿环境的防潮有着明显的效果。 风格各异的设计,为您打造历史与文化辉映,精神与品位共融的尊贵家居环境。散热器采暖系统连接方式:

研发工艺设计规范

研发工艺设计规范 1.范围和简介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研发设计中的相关工艺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研发工艺设计 简介 本规范从PCB外形,材料叠层,基准点,器件布局,走线,孔,阻焊,表面处理方式,丝印设计等多方面,从DFM角度定义了PCB的相关工艺设计参数。 2.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面是引用到的企业标准,以行业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3 术语和定义 细间距器件:pitch≤异型引脚器件以及pitch≤的面阵列器件。 Stand off:器件安装在PCB板上后,本体底部与PCB表面的距离。 PCB表面处理方式缩写: 热风整平(HASL喷锡板):Hot Air Solder Leveling 化学镍金(ENIG):Electroless Nickel and Immersion Gold 有机可焊性保护涂层(OSP):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s 说明:本规范没有定义的术语和定义请参考《印刷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IEC60194)4. 拼板和辅助边连接设计 V-CUT连接 [1]当板与板之间为直线连接,边缘平整且不影响器件安装的PCB可用此种连接。V-CUT为直通型,不能在中间转弯。 [2]V-CUT设计要求的PCB推荐的板厚≤。 [3]对于需要机器自动分板的PCB,V-CUT线两面(TOP和BOTTOM面)要求各保留不小于 1mm的器件禁布区,以避免在自动分板时损坏器件。

图1 :V-CUT自动分板PCB禁布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自动分板机刀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离板边禁布区5mm的范围内,不允许布局器件高度高于25mm的器件。 采用V-CUT设计时以上两条需要综合考虑,以条件苛刻者为准。保证在V-CUT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到元器件,且分板自如。 此时需考虑到V-CUT的边缘到线路(或PAD)边缘的安全距离“S”,以防止线路损伤或铜,一般要求S≥。如图4所示。

采暖基础知识

采暖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 采暖系统:冬季向室内供热保持室内所需温度的建筑设备叫做采暖系统。采暖系统由热源或供热装置、散热设备及供热管道组成。输送热量的物质或带热体叫做热媒,一般采用水和蒸气做为热媒。热媒在热源获得热量通过供热管道输配到各个用户或散热设备,由散热设备把热量发散到室内。 围护结构: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地板和门窗等。分内、外围护结构两类。 采暖热负荷:为维持采暖房间室内温度达到设计要求标准时,根据采暖房间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和得热量的平衡计算结果,需要采暖系统供给的热流量。 2.基本计算: 1)采暖设计温度参数选择: a)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 W:各地区采用不同计算温度,参见规范规定。 b)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t n: 卧室18.C或20.C;卫生间(带浴室)25.C;厨房14.C或16.C。 c) 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 对于壁挂炉采暖系统,根据散热设备不同,采取不同供回水温度。 散热器系统:供水温度(t g)85.C或80.C ,回水温度(t h)65 .C或 60 .C 地板辐射系统:供水温度(t g)≤60.C,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C。 风机盘管系统:供水温度(t g)65.C 或60.C, 回水温度(t h)55.C或 50.C 2)常用工程单位换算(见热工基础知识部分) 根据不同地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 W及不同功能房间的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t n,采暖热负荷可以由采暖面积平均热指标及采暖面积进行估算。同时要考虑采暖房间外围护结构的朝向及墙体的节能保温情况。当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低,房间采暖室内计算温度高,外墙朝向为北向且保温性能差时,需采取较大的采暖面积平均热指标。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已考虑节能保温措施,不同地区采暖面积平均热指标须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对于北方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南向及外墙少的房间热指标较小,东向房间稍多,西北向及外墙多的房间最大。 简化计算公式: 采暖热负荷Q(W)=采暖面积(m2 ) x面积热指标(W/ m2)。 3) 采暖系统水流量计算: G=0.86Q/△t G—流量 kg/h Q—热负荷 w △t—供回水温差 t g-t h .C 4) 采暖系统阻力计算: 水系统中阻力损失包含局部阻力损失及沿程阻力损失两部分,简化公式为:△P=(1+a)△PmΣl △P—管段总阻力损失Pa ; △Pm—沿程阻力损失 Pa/m ; Σl —最不利环路长度m ; a —局部阻力占沿程阻力的百分数 机械循环热水系统中,室内采暖管道沿程阻力损失取80~120 Pa/m,局部阻力百分数取0.5~1,散热器系统与风机盘管系相比较局部阻力百分数取值较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定位画线→干管支架安装→干管、主立管安装→隐蔽管道 →水压试验、保温及验收→立管支架和套管理→分立管安装→散 热器组对试压及就位安装→散热器支管安装→系统试压、清 洗、调试及验收→管道系统防腐涂漆 (1)、定位画线 材料:钢钎、尼龙绳等。 工具:水准仪、塑料管、水平尺、钢卷尺、红蓝铅笔等。 按施工图纸和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简图,其内 容包括: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始末端和拐弯点的坐标和标高; 管段长度、管径、变径位置和规格;预留口尺寸、位置和方向; 管道坡向;阀门位置、规格型号和方向;支架位置;补偿器安 装位置、规格型号等。 按照施工简图确定的管道走向、标高和建筑轴线,用水准 仪或透明塑料管灌水(应把管内的空气排净,以免有气泡影响 准确度)。在墙、柱上找出水平点定位,再按管道坡度,经打 钢钎挂线,定出管道安装中心线即管道支架安装基准线。 (2)、干管支架安装 材料:成品支架、水泥、电焊条、螺栓等。 工具:电焊机、钢卷尺、电锤、手锤、扁钎、活扳手等。 依据基准线及管道的规格和管道支架间距来确定支架位 置。 支架安装前应对制作好的支架进行除锈及清理焊渣,再刷 防锈漆两遍(刷第二遍时应在第一遍防锈漆外表面干燥后进 行,埋入墙内部分可不刷防锈漆)。 埋入式支架安装:按照支架位置在墙、板打洞,孔洞的深 度应不小于150mm,孔洞直径应比支架燕尾处大20mm。埋设支 架前应把孔洞清理干净、湿润,用M10水泥沙浆堵洞,洞内的沙浆应饱满,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小于120mm(可先将洞内 填满沙浆,再插入支架,填满抹平),埋设的支架应养护72h 后方可承托管道。 焊接式支架安装:按照预埋铁件的位置,将铁件表面清理 干净,依据基准线把支架焊接位置画在预埋铁件上,然后找准 位置把支架先点焊在铁件上,经校对无误后,再把支架焊牢。 包柱式支架安装:依据基准线,按支架的形式,用长螺栓 将支架紧固在混泥土柱上,紧固螺栓时应边紧固边调整支架的 高度和水平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