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特征及展望

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特征及展望

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特征及展望
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特征及展望

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特征及展望

【作者】浙江省计经委农业处课题组

【作者简介】课题组人员:魏芳勋叶晓云朱瑞清纪希平沈国良LL

浙江省农村城镇化起步较早,但早期发展比较缓慢,而且波动较大,至1978年,全省城市化水平仅14.05%,建制镇只有160多个,城镇功能也显得比较单一。80年代开始,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入加速发展阶段。1993年我省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5%,建制镇增加到917个,小集镇(大部分是乡镇政府驻地)有2000多个,农村小城镇功能趋于增强和完善。

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基本特征和作用

(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呈相互促进型发展

80年代初期,我省农村以农业为主,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占到60%,农村工业仅占26.8%。经过十多年发展,1993年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份额下降到15.9%,农村工业比重提高到74.4%。农村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城市化水平也由14%提高到30.5%。城镇建设不仅速度加快而且规模不断扩大,作用逐步增强。据有关资料估算,1993年我省建制镇平均占地面积62.4公顷,平均居住人口约7000人,其中农村迁入的约4500人,占64.3%。917个建制镇的非农行业总产值占全省非农行业产值的72.4%,其中农村工业产值占全省农村工业产值的76.7%。农村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阵地。

(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乡镇工业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1978年——1993年,有700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年均递增11.7%。1978年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为4.6%,1993年上升到41.2%。从地区分布来看,杭嘉湖宁绍平原,温黄平原和铁路沿线,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浙西南地区,如衢州、丽水等地相对较慢。1993年杭、宁、温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分别高达43.5%、49.4%和48.3%,而衢州和丽水地区则只有28.2%和22.1%。从发展的类型看,杭嘉湖宁绍地区由于乡、村企业是农村二、三产业的主体,乡、村企业成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如1993年这些地区乡村企业劳动力268.8万人,占全省乡村企业劳动力的64.2%。温州地区则从家庭工业、联户企业开始起步,到80年代中、后期,发展到以私人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为农村企业组织的主导形式,因此村以下劳动力就占相当高的比重,如1993年达37.4万人,占全省村以下工业劳动力的1/4。还有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以省内为主的,这与我省工业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关。1993年全省外出劳动力为83.73万人,仅占非农产业劳动力866.48万人的9.7%。

(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经济的交融

1)城乡工业交融。农村乡镇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工业的支持。经济发达的浙北和浙江沿海地区及靠近城市的乡村,正是得益于与城镇相距较近或处于城乡结合部等优势,接受城市经济、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辐射,因此乡镇工业的发展就尤为迅速。如农业人口占全省62%的杭、宁、温嘉、湖、绍地区1993年乡村工业产值达1865.74亿元,占全省乡村工业产值的76%。

2)城乡市场交融。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为适应商品经济流通扩大的需要,各种专业市场在城镇大批建立,我省温州地区是各类商品专业市场建立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到80年代后期和进入90年代,我省农村市场建设、发展进程大大加快。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至1993年底全省已有各种商品市场4300多个,与此同时,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也正在发育壮大,为我省城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增强了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也逐步提高,增强了抵御自

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增加。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总体上看,我省农副产品无论是数量、质量和品种等都有了改善。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基础,工贸企业为龙头的农村经济经营实体可望逐渐成为区域性农业开发基本类型。如建德乾潭镇利用城镇发展优势,加快了“一优两高”农业的步伐,依托小城镇,建立八大农业商品基地,即万亩优质米、50万羽禽蛋、1000亩青梅、2000亩蔬菜、2000亩蚕桑等基地,农业和非农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增强了我省城镇密集带的集聚程度和辐射作用

我省城镇大体呈两带一轴布局。一是杭州湾“V”字型城镇发展密集带。这是我省经济集聚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双高区域。一方面依托大中城市优势,小城镇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与全省经济布局重点相适应,尤其是港口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带动这一带小城镇功能转化和规模的扩大,使一部分小城镇逐渐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加速区域性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二是东南沿海城市密集带。这一带农村市场化程度较高,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小城镇发展基于农村集市贸易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市、镇联动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过程。三是浙赣铁路沿线相对密集带。依托铁路运输优势,带动小城镇沿线轴状分布。这是我省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区域。我省农村城镇区域化趋势还表现在围绕大中城市呈圈形发展态势。如以杭州、宁波、温州市为中心城市圈发展。我省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经济布局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相协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村中农业部门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升高。随农村工业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农业资金非农化流向导致农业投入不足,主要农产品产量徘徊波动。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工业将面临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过程,整个部门资本密集度提高,城镇化过程也由一个外延量的增长到内涵质的提高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将进入一个第二产业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阶段。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工农之间不协调发展将加剧。为此一方面要加快引导农村小城镇走相对集中发展道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实施保护、扶持农业的政策,增加对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应与整个城市(城镇)体系发展相适应

随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就地转移向跨地域发展。据调查,我省199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内城市和外省的占47%,而1990年只占32.4%,增幅较大。因此,在加速农村城镇建设的同时,需要考虑我省城镇体系的合理发展。目前,我省城镇体系呈“多散小”,即城镇数量多,小城镇布局分散,规模相对也较小。这样的城镇体系与我省工业的“轻小集加”的特征有关。随着工业结构向“大、高、外、专”转型,就要选择相对集中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发展策略。农村小城镇发展要纳入到我省城镇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中去考虑,这样发展才具有持续性、战略性。

(三)农村小城镇建设要有利于地区经济的综合开发

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强所在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杭嘉湖宁绍平原的小城镇发展重点着力于提高集聚程度和发挥规模效益,从而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金华、衢州地区的小城镇因当地工业化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较大,宜采取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浙西南主要是丽水地区及温州、衢州市的一部分,这一地区是山多、村落分布散,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是我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较为集中的区域,但山林、水力、矿产、土特产资源都极为丰富,小城镇发展建设要与经济开发、扶贫脱贫相结合,通过培育相对集中的增长点加快区域经济的开发。

(四)农村小城镇发展应与实现我省90年代农村奔小康目标相结合

我省90年代农村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是:199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90价),达到全国的小康目标标准;到本世纪末,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元(90价),并使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有个质的跃进。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十分艰巨。1993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746元,按90价测算仅约1362.8元,要实现2000年的目标,今后七年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需增长7.1%(可比价),而1985-1994年八年我省农民人均收入年均仅增4.8%。从增长的结构看,1985-1993年增量中农业部门增长份额逐年在下降,1985-1990年的增量中占42.57%,1990-1993年的增量中仅占26.65%,亦即目前有近3/4的收入增长来源于非农产业。由此可见,今后农民家庭收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农产业发展。因此需保证农业稳定增长的同时,继续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小城镇发展应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发挥积极作用。一是以小城镇为发展基点,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优化发展;二是继续消化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三是增强小城镇发展的纽带作用,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相衔接,提高增长质量;四是加快市场和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增长收入渠道,较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五)注意培育和引导小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经过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后,许多在大城市存在的问题目前在一些农村小城镇也存在并有加剧的趋势,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阻碍农村城镇化继续推进的“瓶颈”。对此,实践中我省温州龙港镇、东阳横店镇、绍兴柯桥镇等都积累了一些可取的经验。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家计委部署,选择余杭塘栖镇、建德乾潭镇、温州灵昆镇就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等问题开展试点工作,利用国家有限资金,针对城镇急需解决的问题予以诱导投资,从而吸引了多渠道资金投入。塘栖镇通过小商品市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乾潭镇利用专业品市场及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区建设;灵昆镇通过旅游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功能,促进城镇建设。通过有效途径,把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和制度化起来,以保证有序地、有计划地进行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设施建设。

三、浙江小城镇建设发展前景展望

(一)本世纪末小城镇发展预测

预测90年代浙江小城镇建设继续呈加速发展态势。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是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这一时期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速率也比较快。我省属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根据“七五”、“八五”时期浙江小城镇建设发展速度及到本世纪末浙江农村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到本世纪末我省小城镇预计可发展到1450个左右。主要指标及趋势预测如下:

1.小城镇城镇人口。约有10%经济实力雄厚的小城镇的城镇人口将达到2-3万人,部分有条件的大镇发展成为10万人左右的小城市。约有40%的小城镇,城镇人口将达到1万人左右。其余50%的小城镇,城镇人口能达到目前全省每个建制镇7000人的水平。

2.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农村经济总的增加值将上升到20%-30%。农村一二三产业比重关系由目前的1:1.9:0.3调整为1:2.5:1.5。

3.小城镇发展布局。“二带一线”即经济发达的杭嘉湖宁绍地区、温黄平原和铁路沿线仍将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最快的地区,小城镇规模和集聚程度继续增强。全省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比1993年提高15个百分点;剩余劳动率降到25%左右,将比1993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全省城市和小城镇呈网状分布,农村经济发展渐趋合理。金温铁路的建成,将加强经济发达地区与浙西南经济落后地区的联系,加速浙西南地区城镇化的进程。山区逐步实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开发策略,并与城镇综合开发相结合落实扶贫攻坚任务。城市文明以更快速度向农村渗透,新型的城乡联系更为密切和广泛。

(二)2010年农村城镇化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我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跨进一个新的阶段,农村城镇化仍加速发展。

1.农村城镇数量及城镇化水平。预计在小城镇数量仍有所增加的同时,城镇体系规模集中程度提高,区位条件有利、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强的一些小城镇将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到2010年预计我省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左右。

2.农村产业结构。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增加值占农村产业总增加值比重在15%以内,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85%以上。农村社区的生活环境将有很大改善。

四、推进小城镇发展进程的对策

为继续加快我省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步伐,采取的主要对策有:

(一)促进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

1.促进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是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农村工业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分析自己的劣势和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今后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走技术、质量、效益型道路,力求实现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档次,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2.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经济前景广阔。今后可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在提高产品档次和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外贸出口;二是各地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积极引进外资,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二)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和第三产业

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和特色,面向全国大市场,制定优惠的政策,办好各类市场,逐步规范市场行为和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应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高层次和较强辐射的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第三产业的载体主要是城镇。发展第三产业除了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商品市场外,特别应该把发展以一二产业为基础的服务性产业作为重点。

(三)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提高农村人口城镇化水平,是发展小城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有计划、有步聚地分期、分批地做好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的工作。户籍制度的改革可先行试点,改按商品粮划分户口为按住地和职业划分户口,建立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寄住人口分类,以先实行小城镇和大中城市二级制,省内省外的区别制等,并逐步向统一户籍过渡。同时对用工制度、城镇社会福利制度等都要进行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保险制度等,逐渐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新体制。总之,各地的小城镇都首先应该向本地农民完全开放,在他们交纳一定的社会保险、市政管理等费用后就应该允许在城镇居住、就业等。

(四)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在小城镇的建设中,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必须纳入城镇发展重要目标。由于非农产业劳动力的增加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原先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带来冲击。为此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投资体制改革,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形成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即土地向种粮大户等集中,为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为农村工业化提供物质基础。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村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

为了促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增加对农村小城镇资金筹集和投入。一是国家可通过有限资金帮助引导农村小城镇公益性项目建设,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环境。二是继续搞好工业小区建设,利用相对有利的优惠政策,吸引工业和市场建设,以利合理布局,集中开发和集聚发展,对工业小区、市场、住宅、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进行综

合开发,配套建设,实行房地产开发综合经营,逐步培育和建立房地产市场。三是积极探索小城镇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小城镇发展基金方式,实行有偿使用,滚动开发,稳定资金来源。四是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增加投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为人口流动和安置,农业规模经营等创造条件。

(六)加强宏观调控,实行分类指导

浙北和东南沿海及铁路沿线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应该充分利用本地技术、人才、信息、资金优势,立足于以提高为主。重点是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上水平。小城镇建设要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更多利用民间资金。同时应把小城镇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纳入议事日程,在试点基础上加快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完善。

浙江中部地区,要在立足于本地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和技术协作等,要积极吸取农村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的成功经验,如加快兴办小城镇工业小区、积极培植“骨干”企业。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以求能稳步前进。在农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小城镇可以先加快建设发展速度。小城镇的各项体制改革等,则可先试点,再逐步实施。

浙西南地区,一方面除继续贯彻浙江省制定的加快这一地区交通、运输、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外,同时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星火计划”等科技推广项目,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浙西南各县(市)也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如大力推进“出”、“进”并举方针,即输出劳动力,选送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走出去与经济发达地区搞内外经济合作。要以本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惠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加快发展速度。这些地区的小城镇由于相对发展缓慢且数量偏少,应充分利用县城或县域内较发达的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小城镇发展的生长点,并有计划地通过“并村下山”逐步再建小城镇,走渐进式的城镇化道路。

(七)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当前要着重解决小城镇建设规划滞后和某些小城镇在建设中仍存在盲目无序和规划上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来确定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年限,明确指导思想、城镇功能、发展目标、生产布局、设施建设、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环境保护等问题。其中把节约耕地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小城镇总体发展规划,须反复研究和多方论证,并经当地人大通过后,精心设计,组织实施。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试卷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中,最主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的功能增加 2.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B.城市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C.城市化不能促进工业化D.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力量 3.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A.广州市 B.中山市 C.珠海市 D.深圳市 4.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优势是: A.国际经济环境 B.对外开放政策 C.侨乡 D.重化工业基地 5.有关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B.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京津唐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7.有关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苏南模式”诞生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密度最高的江南水乡 B.东北地区的城市都以重工业为主,其基本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C.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D.“云南德宏模式”依靠边境贸易活动的剧烈扩张而形成的 8.为解决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紧张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建设核电站②.大力开发潮汐能 ③.减少对香港、澳门的能源供应④.西电东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台湾省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的统计资料。回答9~10题。9.图中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台湾丧失的 主要竞争优势是 A.先进的技术 B.广阔的市场 C.低廉的工资 D.通达的信息 10.图中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说明台湾工业转向 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的意见 各市( 州) 、县( 市、区) 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互动发展,是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从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创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够。从发展阶段看,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以下简称“两化”) ,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加快缩小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新型工业化

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就是要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结合。 当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是把握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推“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势头,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选择。目前,**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经济区建设、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建设、自身区域协调发展、国际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等重大战略机遇。如何抢抓重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两化”互动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 一、科学统筹,引领“两化”互动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推进“两化互动”,首先就要克服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不相衔接,各自为阵的弊端。一是要在理念上体现互动。在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将促进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引导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区、县城、重点乡镇聚集,从提升就业和增强带动力等方面,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持续动力;在制订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要,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二是在规划上体现协调。不仅要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上实现科学统筹,同时应结合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成**经济区建设、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给全市带来的新机遇、新变

化,主动对接,及时修编,使当前的规划变得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在布局上体现科学。全市“七山两丘一平”的地理特征促使我们在推进“两化”互动的过程中应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合作发展。彝区应通过政策强有力的扶持,推进扶贫攻坚,改善交通条件,培育特色农业,逐步推进工业化;通过大力实施就业培训和输出,促进彝区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山区则重点打好“生态牌”、“有机牌”,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设一批生态型、旅游型、农林产品加工型小集镇。坝区则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主城区为龙头辐射带动城镇集群发展,打造**最具发展活力的中心区域。丘区可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一批工贸型、农贸型、旅游型小集镇。 二、工业引擎,助推“两化”互动 加快“两化”发展,核心在工业。**工业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应坚持以“高端”为切入点,朝着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方向,突出扩大增量调结构、提升层次增效益,加快打造现代工业强市和新兴产业大市。一是优化工业布局。根据全市资源分布特征,逐步形成“两江一区”工业布局,把“两江”建设成为**工业发展的走廊,把“一区”建设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二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以物联网产业园区为新平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太阳能和风能开发利用为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2019咨询工程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83分卷

在线考试: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两化融合以()为关注焦点。 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B.战略一致性 C.领导的核心作用 D.新型能力 2.工业互联网发展,全球正处于格局未定的()和规模化扩张的(),中国正处于抢占工业互联网主导权的()。 A.关键期、窗口期、战略机遇期 B.窗口期、关键期、战略机遇期 C.战略机遇期、窗口期、关键期 D.战略机遇期、关键期、窗口期 3.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4.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5.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6.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7.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8.全面推动()贯标,持续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两化融合标准 C.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10.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11.()正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聚焦点和关键突破口,商业价值仍处于探索阶段。 A.IaaS B.PaaS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2020年咨询师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2.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5.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A.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6.2017年5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完成国际标准立项。 A.ITU B.ISO C.IEEE D.IEC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中国制造2025》强调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是主攻方向。 A.两化融合、智能制造 B.智能制造、两化融合 C.两化融合、人工智能 D.信息化、两化融合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是(),关键是(),核心是()。 A.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B.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 C.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能力的平台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D.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用户答案:[D] 得分:0.00 9.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 A.服务、运营、生产 B.制造、管理、运营 C.管理链、价值链、服务链 D.产品、企业管理、价值链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0.已发布/待发布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数量是()。 A.3 B.4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 相互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四化同步”也是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关键。“四化同步”发展中,工业化是动力,信息化是核心,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础。 工业化是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些特征促进了生产、人口、消费、资金等在城镇的集中;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物质和人才保障。城镇要发展,

离不开工业的支撑。工业化在为城镇化提供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推动了知识、技术的集聚与扩散,加快了技术与管理的创新速度,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对城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使人口迅速增加,为城镇化提供了主体。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工业化后的必然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信息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业化对信息化不断产生新需求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只有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具备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条件。 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工业化发展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就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有序的转移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资金与物质支持。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优化了农业结构调整,从而提升了农业现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第1课时)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 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却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 在分组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 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对比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前后的图片,提请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是深圳发展如此之快深圳发展成功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进入主题] 活动1:体会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 合作探究:对比P66图2-35和2-36,与1983年相比,到2002年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城市有哪些这种变化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自主学习: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 活动2: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读下列资料,获取、提炼并归纳促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条件。 归纳:珠江三角洲的优势背景条件 国际背景: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契机) 国内背景: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先机)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良好的区位: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廉、等条件。 思考:在以上优势条件中20世纪80年代促进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 1.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阅读 通过此阅读材料,使学生大致了解以下内容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各举办一届。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学校: 年级及班级:高二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6周星期五第3节 上课题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3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P70-75(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两个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进程的两个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图法、启发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图片、小黑板、导学案 【教学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开始学习新的内容,请看大屏幕,这个是一首歌的歌词,是由著名歌唱家董文华唱响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回答]《春天的故事》 [教师提问]对的,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谁啊? [学生回答]邓小平。 [教师提问]看来学生们都非常聪明。那我加大一点难度,歌词中的“座座城”是指哪里啊? [学生回答]深圳 [教师提问]是不是可以把范围在扩大一点呢? [学生回答]珠江三角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教材分析: 有关城市化的相关知识我们已在必修Ⅱ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中有所了解,本节旨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从而达到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二是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三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省编教学指导意见安排3课时,由于课时紧张,我设计两课时完成,前两个部分为第一课时,第三部分为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2、理解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城市分布特点。 2、运用教材阅读材料和图片,剖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 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

4、运用教材阅读材料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材阅读材料讨论并总结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存在哪些问题? 6、结合教材“活动”就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三、教学重点: 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四、教学难点: 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组织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介绍Google Earth软件并定位首都北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一:珠江三角洲的概况

注册咨询工程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测试题

、单选题【本题型共15 道题】 1.2017 年 5 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立项。 A .ITU B.ISO C .IEEE D .IEC 用户答案:[B] 得分: 2.00 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组织体系中不包括() A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专家指导委员会 C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 D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秘书委员会用户答案:[D] 得分: 2.00 3. 围绕两化融合的推进主体(“谁来做”)、活动对象(“做什么”)、基础资源条件(个基本问题,从()三个视角出发构建两化融合生态系统。 A .组织生态、价值网络、资源环境 B.组织结构、价值生态、资源环境 C .组织环境、价值网络、资源生态 D .组织网络、价值生态、资源环境用户答案:[B] 得分:0.00)完成国际标准 基于什么做”)三

4. 与其他参考架构不同的是,两化融合生态系统( IIIE )从( )的视角阐释工业化与信息化交互协 同的理念方法与关键特征。 A .融合 B .发展 C .智能 用户答案: [A] 得分: 2.00 5.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 )。 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 ②丰富的 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 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 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⑤ 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 体系 ⑥ 领先的技术优势 A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 [C] 得分: 2.00 6. 两化融合以( )为关注焦点 A .获取可持续竞争优 势 B .战略一致性 C .领导的核心作用 D .新型能力 用户答案: [A] 得分: 2.00 7. 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 D .创新 )三个维度展开

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之路

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之路 2014.02.18 10:14 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著江马云卿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发展既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走出当前发展困境的基本途径。因此,如何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地推进“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四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四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互融互包、相互促进,要推进“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就要认清和把握“四化”的内在关联。 (一)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人力资源、资本、生产、消费等向城镇集中的大趋势。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与环境的相协调、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等,又加快了城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体系的完善,更进一步促进了人与城镇的内在融合和互动。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工业化作为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其推动了产业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向知识密集为主转变,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工业化既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技术条件和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新型工业化所带来的技术和运作模式的持续进步,推动着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二)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引擎。信息化是工业化后期必然出现的演进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和要素利用率,加快了以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等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同时,信息化对各类信息装备和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也为新型工业化拓展了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在城镇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既能为城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又能推动城镇内部实现网络化和一体化,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和就业结构,提高居民素质,是城镇化的加速器。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信息技术能够打通市场、政府、企业、农户等各个环节,串起生产、销售、管理、服务全过程,使产业流程更加智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载体。城镇化对要素的聚集过程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条件,而新型城镇化所催生的城镇的规模扩大和层次提升、技术创新“软硬”环境的改善以及人力资源发展体系的完善等更为新型工业化创造了需求、提供了载体。以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信息化,需要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而城镇化推动的要素聚集以及城镇内部生产、生活等方面对信息技术和产品产生的巨大需求,都为信息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人口的持续转移、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发展条件和形成了倒逼机制。同时城镇地区对农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的市场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所带来的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独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两大趋势,不仅能为工业化提供原材料供给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而且能为城镇化所需的人口和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提供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对农机、农药、化肥等大幅增加的需求,农民收入提高刺激的消费需求,都为工业产品、城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此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其所必须的新思路、新技术以及和新的管理方式、经营模式,都可为信息化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足够的空间。 二、当前“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多年的发展已经使我国取得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的显著成绩,但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依然问题突出。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缺乏良性互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是一个互融互包、协同推进的过程,单一的侧重一方或者工业与城镇“两张皮式”的发展,都会阻碍二者的发展。受既有政绩考核机制、

工业化与城市化

国家林业局在2月2日的“世界湿地日”宣布,中国新增9处国际重要湿地,其中四处在云南,分别是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4块高原湿地(如图)。20世纪80年代初,那帕海环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想方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沼泽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6-9题: 6、图中4°C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 受太阳辐射影响 B 受河流影响 C 受地形地势影响 D 受热带季风影响 7、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 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 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 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8、纳帕海20世纪80年代的状态 A 影响着云南省的干湿状况 B 破坏了当地的农业生态,使粮食总产量减少 C 影响着对长江水的调蓄功能 D 改变植被的垂直分布,破坏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9、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 固定耕地、保护天然林、退耕种草 B 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 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 加大投入,进行人工改造,建设湿地公园 6.C【河谷地区气温高】 7.D【金沙江地区山高谷深,四处湿地远离江边,地势较高】 8.C这道题目的出题背景就是考察湿地的相关知识,湿地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9.D【加大投入,进行人工改造,建设湿地公园,实质上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错误的关键在“加大”】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摘要: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的产业更新、人口与空间优化,是新型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来源,要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发挥新型工业化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作用。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城市化不再强调人口单向迁移与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是注重于城市的品质发展与集约发展;信息化逐渐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相融合,使三次产业具备了新的内涵,并提升城市化过程的质量。与传统工业化不同,我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提出必然要求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 型工业化成为新型城市化的新动力。 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当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和工业化是新型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而新型城市化恰恰是四化融合在空间形态上的体现与要求。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工业化赋之予“新型”两字,是相对于我们以往走过的、

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新型”工业化是把信息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相叠加,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背景下,推进现代工业化的进程。有的学者(简新华、向琳,2004;王新天,200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释新型工业化的“新”,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力求产业结构优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江小涓(2002)认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条经济高速增长同时降低能耗和污染、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又扩大就业的效益与速度完美结合的工 业化道路”。胡鞍钢(2003)结合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经济增长和环保等方面,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在节能减排的条件下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工业化”。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总结中央的指导思想与国内学者的拓展研究,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涵义是:其一,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科技,通过科技带动工业升级,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其二,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经济发展绩效;其三,新型工业化要发挥人才优势,逐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以智力代替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四,新型工业

2020届高三地理纠错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2020届高三地理纠错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 根据下面两幅图,完成1~2题。 ) ( 1.据图甲及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②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有卫星城建设、①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有郊区城市化、城市蔓延④许多工业与乡镇新区建设③许多工业与乡镇企业达到共同繁荣,其主导因素是协作企业达到共同繁荣,其主导因素是原料.①②③ D.①②④A.①④B.②④ C) .从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图乙中城镇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2 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的加工工业②实现农林牧渔等业均衡发展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发展粮棉生产基地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②③.③④ C.①④ D A.①③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扩展方式与工业发展。通过图甲可知,上海市郊区的很1.C多地区已经开始了郊区城市化,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集中,环境恶化,郊区 C项正确。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等。故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工业与乡镇企业达到共同繁荣的主导因D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素是原料。【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该地区位于上海市郊区,人们对乳肉禽2.B蛋和蔬菜等的需求量增加;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可以延长农业的生产链,项正确。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符合农业发展方向。故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上海市郊区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D【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 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发展粮棉生产基地,城镇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应实现农林牧渔等业均衡发展。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3~5题。

(最新整理)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 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明确珠江三角洲所处地理位置及范围。 过程与方法:1.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 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 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2.通过角色扮演,比较、归纳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 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能够分析 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角色扮演,使学生学会换角 度思考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 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图示法、小组交流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春天的故事音乐,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设计意图:音乐导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提高学习情绪,同时很好的引入本节课的切入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情境创设]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问题设计:看图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范围(包含哪几个市?) 位置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设计意图:珠江三角洲这部分内容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区域定位的方法在学习中一直有锻炼,这一部分内容起到复习旧识,锻炼读图能力的作用。 [情境创设]展示珠江三角洲改革前后照片对比(小渔村——现代化大都市)

2020年高考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专题训练(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专题训练 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 2.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A.侨乡 B.政策 C.交通 D.劳动力 图为我国东北某林区城市生态工业园区目前的生产结构图,虚线框内为该城市过去的工业生产结构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甲工厂最可能是() A. 造纸厂 B. 化肥厂 C. 发电厂 D. 污水处理厂 4.导致该城市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诱因最可能是 ( ) A. 用材料资源的枯竭 B. 城市发展的需要 C. 环境污染的加剧 D. 人口数量的增加 根据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把产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5.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要是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劳动力因素 B.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C. 市场因素 D.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6.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 B. 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 C. 处于甲阶段的产业应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 D. 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丁阶段的产业 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在30年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30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地标。每天,这里有250万件牛仔服被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数据显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2018年新塘仍完成工业总产值797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B.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 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 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8.30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②平原广阔,土壤肥沃③改革开放的政策④海运便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据此完成9~10题。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次数: 233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资料、工业管理、劳动者和管理者知识结构、工业部门结构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并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达到当代世界水平。 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主要经济指标有四项:一是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达到3000美元为中期,达到5000美元为后期;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40%为初期,40%-60%为中期,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初期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四是城镇化率,一般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达到65%以上。 工业化进程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新兴工业三个阶段:早期以轻工业为中心;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中心,这期间化工、冶金、电力等重化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新兴工业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阶段,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中间产品迅速增加,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这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去发展。例如新中国建立后,先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改革开放初期再回过头来发展轻纺工业“补课”,而现在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虽然全国各地的工业化道路由于实际情况不一样而千差万别,但有一些规律却是相同的,主要表现为:农业发展是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教育的普及与科技的进步是工业持续发展的保障,制造业的强大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支撑,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因地制宜的政策是工业顺利发展的关健,政府的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建立是推进工业化的保证。 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和各种资源在空间上的积聚和集中,以及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且在不同阶段,城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剩余劳动力都有限,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在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工业快速发展已能够为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以上),农业人口比重已经不大,农业生产必须维持社会需要的规模,城镇化发展又趋于平缓,经济发展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城镇化发展主要在提升质量上。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也有一些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一是注重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城镇集聚效应和辅助作用,特别是大城市带动作用;三是尽力破除城乡二次分割,实现劳动力城乡自由流动;四是努力增强城镇竞争实力,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五是不断创新个性化城镇发展模式,激发城镇发展的蓬勃生机。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互关联的,缺乏工业化的城镇化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有赖于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但一般来说,在城镇初期和中期阶段,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往往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到了城镇化的后期阶段,第三产业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它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将大于第一产业,因此,在城镇化的初中期,会形成工业化率高于城镇化率的格局,而到了后期,城镇化率将高于工业化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