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186

第12卷 第6期 2010 年 6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2 No. 6 Jun . ,201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带状疱疹皮肤损害痊愈后常见的后期并发症,带状疱疹经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感染此病的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弱,常在原发病灶处遗留下严重神经疼痛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临床以顽固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为特征,好发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PHN 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在科教书及一些论著中阐述甚少,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惑,治疗非常棘手。

热敏灸是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主任医师课题组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的一种艾灸方法,全称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采用艾条温和灸体表“热敏化穴”,激发经络感传,促进经气运行,使气至病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一项全新的艾灸疗法。笔者运用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故整理成文以期抛砖引玉,使更多的患者减轻痛苦。

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37例患者均为2007年7月—200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针灸科及皮肤科门诊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制作随机信封,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热敏灸组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53~75岁;电针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58~73岁,2组病人均以60~70岁为最多,病程以半年到1年左右为最多,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P >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疱疹临

床治愈后沿着周围神经分布的地方出现阵发性针刺样、刀割样疼痛。

1.3 排除标准

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艾滋病、血液病以及特殊性炎症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梁美爱1,段 权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6;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摘 要: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

为热敏灸组和电针组,分别用热敏灸和电针治疗,每日1次,周六、日除外,总共治疗10次,对比观察两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热敏灸组21例共治愈14例,治愈率66.7%,好转7例,无效0例,且有4例不到10次即提前结束治疗;电针

组16例,治愈5例,好转11例,治愈率31.3%,两组的治愈率比较χ2

=4.56,

P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热敏灸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且疗程短,病人接受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热敏灸;电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0) 06- 0186- 03

收稿日期:2009-12-02

作者简介:梁美爱(1980-),女,广东人,医师,学士,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痛症规律的研究。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with Sensitive Moxibustion

LIANG Mei-ai 1,DUAN Quan 2

(1.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6,Guangdong,China ;2.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120,Guangdong,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ensitive moxibustion for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Methods :

37 standard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ensitive Moxibustion group with moxibustion 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by electronic acupuncture,both treated altogether 10 times,once per day,Saturday and Sunday exceptionally,and then comparison were made between their

improvements of pain. Result :

Among all the 21 cases of Sensitive Moxbustion Group,which including 4 premature termination cases,the total curative rate was 66.7% with complete cure 14,marked improvement 7 and no effect 0,while 27.5%,5 and 11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ra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χ2

=4.56,

P <0.05) . Conclusion :Sensitive moxibustion has a good effect in treating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Key words :sensitive moxibustion ;electro-acupuncture ;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12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治疗方法

2.1热敏灸组

(1)调定灸态:要求环境安静、患者情绪放松、呼吸和缓、意守施灸点,医生也必须守神,将艾热固守在热敏点上。

(2)确定灸位:局部选取患者疼痛范围所处神经节段的夹脊穴、附近的经穴、痛点和压痛点、皮下硬结、条索状物处等反应物部位,远端选位按照疼痛部位所处经络远端选穴为主,用点燃的艾条,在上述部位为中心3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3~5cm 施行回旋灸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觉,如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时,此点即为热敏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点被探查出,选择1~3个最敏感穴位予以灸疗。

(3)艾灸操作:先回旋灸打基础,继之雀啄灸加强灸量、激发经气,再温和灸温通经络。医生需以手感受掌握患者皮肤温度(以患者感温热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

(4)灸量:对热敏点完成一次治疗剂量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宜,一般从数分钟~1h不等,每日1次。

2.2电针组

取穴:取疼痛区相应的皮肤节段的夹脊穴,如在头面部则根据三叉神经于头面部的分布,取穴以刺激较大的三叉神经干为主如下关、上关等穴。以0.35mm×25mm的天协牌一次性针灸针,针刺得气后接G6805电针仪,以疏密波为主,频率15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20~30min。两组皆每日治疗1次,周六日休息,共治疗10次。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疗效标准

使用10cm长的目测类比评分尺(VAS),“0”端为“无疼痛”,“10”端为“剧烈疼痛”。根据患者的感受分别记录治疗法前及1个疗程后的目测类比评分。痊愈:治疗法后目测类比评分为“0”,或治疗后评分较第1次评分减少≥6分;有效:治疗后评分较第1次评分<6且≥3;无效:治后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减少<3分。

3.2结果

热敏灸组大部分病人经3次治疗,疼痛已明显减轻,有4例不到10次即提前结束治疗,均纳入统计。2组疗效情况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情况

组别n治愈有效无效治愈率(%)热敏灸组2114 7066.7

电针组16 511031.3注:两组有效率比较,χ2=4.56,P<0.05。

由表1可见,热敏灸组与电针组比较,治愈率明显较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4 病案举例

患者陈某,女,65岁,于2008年1月4日因“左侧腰腹部疼痛1月余”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缘患者于2007年11月底开始出现左侧腰腹部簇集状水泡,呈带状分布,自腰至脐,未过中线,伴

有局部持续性针刺样疼痛,间中有闪电样、刀割样疼痛加重,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夜间为甚,常因疼痛难以入睡,经过抗病毒、消炎止痛等治疗后,现疱疹已退,遗留褐色斑片状皮损,呈带状分布,但局部针刺样疼痛缓解不明显,不可近衣被,间中陈发性加剧,痛甚时呈闪电样、刀割样剧痛,夜间尤甚,舌黯红、苔薄白稍腻,脉弦细,查体:L1~3左侧椎旁压痛,有明显放射痛,腰腹部可见斑片状褐色色素沉着,入院后给予热敏灸治疗,第一次即在左侧肾俞有热敏化现象,诉热感向腹腔深部传导至肚脐,并逐渐扩散至全腹,热流持续约20min后慢慢觉艾灸局部皮肤过热,不能忍受,遂结束治疗。随即患者自觉腰腹部疼痛减少一半左右,但持续约6h后,患者再次出现闪电样剧痛,约3~5s后自行消失,夜间疼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次日再次给予热敏灸治疗,肾俞穴仍可出现热敏化现象,热感传导大致同前,但可持续约40min才结束治疗,第3次治疗仍在肾俞穴出现热敏化现象,经过3次治疗后,患者腰腹部疼痛以明显缓解,只是感觉局部皮肤隐痛不适,夜间有阵发性加重约1~2次,已无明显闪电样剧痛感,第4、5次治疗在章门穴出现热敏化,热感向周围扩散,并可见局部皮肤变红,范围直径约10cm,持续约30min,经5次治疗后,患者皮肤疼痛已不明显,夜间间中有少许疼痛可忍,睡眠明显改善,提前结束治疗。

5 讨 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患者原发皮疹完全消退后仍留有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及痛觉过敏[1],由于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有亲神经性,人体感染后可以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内或半月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在各种诱发因素刺激下,隐性感染病毒再次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其中约20%患者于皮损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在中老年患者中可以高达50%[2],这与中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及营养相对年轻人较差有关,而致发生带状疱疹时神经损伤程度重而恢复较慢,因而中老年人易出现后遗神经痛。临床常在周围神经分布的地方出现阵发性针刺样、刀割样疼痛。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非常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患者由于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心理负担重,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是长期困扰老年患者的痼疾,西医学在治疗上多使用麻醉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综合疗法,以及区域神经阻滞疗法等,但疗效均不理想。

中医理论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系邪毒稽留不去,湿热余毒不尽,日久化热生毒,瘀阻络脉,血行涩滞,瘀阻脉络,气血运行失调而形成“不通则痛”;再者患者免疫力低下,脏腑功能失调,伤及阴阳气血,呈现阳失温煦、阴失濡润,则形成“不荣则痛”。其病机主要是阳气失温煦、气血凝滞、阻遏经脉、经脉失养所致,而艾灸治疗可扶助阳气,善行气血,并能温通经脉,宣泄浅表之邪气,疏通壅遏之脉络,具有温通、活血之功,气得热则行,郁得火乃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

“轻者毒气随火气而散,重者拔引郁毒”,通过扶正祛邪、凝滞之气血得

187

188

第12卷 第6期 2010 年 6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2 No. 6 Jun . ,2010

以温通,运行顺畅,经脉得以濡养,“通则不痛”,故疾病可愈。

而热敏灸则是通过激发经络感传,促进经气运行,使气至病所,从而调理脏腑经络气血以提高临床疗效。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包括: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或产生其他非热感觉(即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痛、重、麻、冷等非热感

觉)等[3]

。无论是哪种热敏化现象的发生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而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热”敏化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灸热刺激,也是灸疗的最佳选穴[3],表明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在治疗过程中,笔者发现热敏化穴位多分布在疼痛相关的周围神经根所在区域,如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热敏点多分布相应神经阶段的夹脊穴及膀胱经穴,头面部多在三叉神经节附近穴位,如翳风、完骨穴,有时也可在受累神经通路上的穴位出现热敏化现象,而热敏化现象多表现为循

经传热、扩热、透热3种,也提示了热敏化现象与神经传导之间存在相关性。

总言之,热敏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治疗作用,对“久病不愈,气血虚衰”所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尤为意义显著,且相对针刺来说,无明显痛苦,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病人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但由于该法施治时间较长,治疗时应注意守神,即患者和医生都必须保持心神的安定宁静,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经络感传。另外,由于病情不同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患者在不同时间所需的艾灸剂量都不尽相同,所以应施足灸量,不能因时间关节马虎了事,艾灸的最佳剂量是以完成感传为度的灸量,直至热敏现象消失为一次施灸剂量。◆

参考文献

[ 1 ]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 M ]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00-303.[ 2 ] Choo PW,Galil K,Donahue JG,et al. Risk factors for pos.

therpetic neuralgia[ J ].Arch Intern Med,1997,157 ( 12 ):17-24.[ 3 ] 陈日新.以腧穴热敏化为人门向导,开创艾灸调控人体机能新

天地[ 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 ( 1 ):57-60.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率约

占妇科门诊的40%~50%,多由病原菌隐藏于宫颈黏膜形成慢性炎症,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慢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潴留性囊肿等。临床上治疗宫颈糜烂的主要方法是病变部位物

理治疗或阴道上药等。本院妇科门诊用自拟的中药配方宫糜散外用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105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宫糜散治疗宫颈糜烂105例临床观察

谢桂珍,章慧琴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药配方宫糜散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宫糜散治疗

宫颈糜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 2个月复查,总治愈率达40.00%,总有效率82.86%,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配方宫糜散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安全。

关键词:宫颈糜烂;中医药疗法;宫糜散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0) 06- 0188- 02

收稿日期:2009-12-10

作者简介:谢桂珍(1966-),女,广西罗城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士,研究方向:妇科宫颈疾病,妇科肿瘤,女性生殖内分泌疾 病,妇科微创手术。

Clinical Observations of Gongmi Powder for 105 patients with of Cervical Crosion XIE Gui-zhen,ZHANG Hui-q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3,Guangxi,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herbal formula Gongmi Powder used to treat chronic cervicitis and cervical crosion.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rosion using

Gongmi Powd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

The check after two months treatment showed,the total cure rate was 40.00%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2.86% without any untoward effect.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erbal formula Gongmi Powder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ervicitis and cervical crosion is good,and the method of the treatment is easy and safe.

Key words :cervical ectropio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Gongmi powder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药方一 桃红四物汤:水煎剂150 ml,日2 次, 当归9 g,川芎6 g,白芍9 g,熟地黄15 g,桃仁9 g,红花6 g。疼痛剧烈者: 加延胡索10 g,丝瓜络10 g,土鳖虫10 g,乳香6 g,没药6 g,丹参12 g,鸡血藤12 g。 上肢疼痛明显者:加桑枝10 g,威灵仙12 g; 胸背部疼痛明显者:加瓜蒌10 g; 下肢疼痛明显者: 加牛膝10 g,杜仲10 g; 夜寐欠安者: 加龙骨20 g,牡蛎20 g,酸枣仁10 g, 肝气郁结患者:加香附10 g,柴胡10 g。 药方二 病案一:周女士,66岁,2018年8月左侧胁肋部及背部出现大面积带状疱疹,经西医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疱疹消退。但疱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能忍,坐卧难安,疼痛持续3个多月。于2019年1月18日来诊,来时症见左侧胁肋部及背 部疼痛,舌黯,苔白,脉弦细。处四逆散和瓜蒌甘草红花汤,具体用药如下:柴胡12g,

枳实12g,炙甘草6g,白芍10g,瓜蒌30g,红花12g。一周后复诊,自诉全身轻松,立竿见影。乘胜追击,又与中药7付。未再来诊。 药方三 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芍药4.5克,枳壳4.5克,川楝子10克,龙胆草10克,僵蚕10克,蝉衣6克,生大黄5克(后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丹参10克,生地黄30克,茜草10克,红花10克。水煎服。 升降散+柴胡疏肝散的合方,然后又加了几味赵绍琴比较常用的除湿清热、凉血化瘀的药物。 一可以将体内的郁热散出,二可以疏肝理气,祛湿清热,三可以活血化瘀,凉血止痛。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三个证型:1.因早期湿热重,后期湿热清利不净,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而痛;2.火热伤阴、余热未清,阴虚而痛;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引起肌肉、筋膜、肌腱出现废用性萎缩,故有的患者需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和及时适度患部肢体康复锻炼。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北京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曲剑华教授是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陈彤云教授的大弟子。陈彤云师从赵炳南先生,故曲剑华教授与赵氏皮科亦有很深的渊源,其用药组方亦常体现出赵氏皮科的特点。兹将曲剑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介绍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文献报道,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比较难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指从发病到皮疹消退后3个月仍感到疼痛者。该病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从中医角度来说,其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曲剑华认为,带状疱疹辨证要点在于湿、热、火、

毒、瘀。初期多为湿热交阻,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后期多为湿热搏结,阻遏经络,致经络气血瘀滞;虽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余邪未尽,或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虚火旺,不荣而痛;或疼痛日久致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或年老正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虚无力推动邪气外出,使余毒不清,致经络气血为之阻塞而痛。 带状疱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疾病初期侧重于清肝经湿热解毒,后期侧重于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久病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不止。邪毒稽留不去,伤及阴阳气血,阳失温煦,阴失濡润,则导致“不荣则痛”。总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瘀”与“虚”并存。 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治疗带状疱疹有丰富 的经验,他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热、湿、毒有很大关系,而其后期疼痛则是因为热、湿、毒阻滞气血、气机,以至气滞血瘀而成,故治疗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 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里,赵炳南先生记录了四则带状疱疹医案,分别采用清热泻火解毒、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及拔膏疗法。拔膏疗法就是使用黑色和脱色的拔膏棍或稀释拔膏棍,加热软化后外贴、加压包扎,利用药物的温热和活血的

正元疼痛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特效中药酊剂!

正元疼痛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效中药酊剂! 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痛症之一,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10年甚至超过20年,一般病史多在3~5年。主要特征:神经痛、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等。称为带状疱疹治疗留有的“手尾”。多发生于成年人,春秋季节多发,发病率是带状疱疹患者的30%-50%,体质虚弱多病患者多发,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无明显性别区分,是中老人神经痛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极大,而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是常见的五大神经痛之一(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这五种神经痛用正元疼痛清涂抹治疗效果非常好)。 了解一下带状疱疹(HZ) 俗称“缠腰龙”“火带疮”“蛇串疮”“蛇丹”“蜘蛛疮”“缠腰火丹”“蛇胆疮”“蛇皮”“飞蛇”“飞蛇丹”“蛇传”。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剧烈神经疼痛及皮肤节段性疱疹(形似带状)为特征的一种最具疼痛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具有亲皮肤性和亲神经性特点,可引起急性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剧烈神经疼痛及皮肤节段性疱疹为特征的一种最具疼痛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呈现自发性、刀割样、闪电样、针刺样疼痛,常伴有持续性烧灼疼、撕裂样疼痛。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虽然很少有致命,但是危害极大,非常痛苦!严重的耳部带状疱疹会导致耳聋,眼部带状疱疹会导致失明,带状疱疹性脑膜炎、内脏带状疱疹甚至会导致死亡。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部位 人体各部位只要有神经的部位都可能发生,多发生在肋间神经支配的胸部、肋部、腋下,背部、腰部、腿。颈神经支配的颈部。三叉神经支配的面部、眼、耳、嘴唇、脸、额头等。腰骶神经支配的腰腿部位。四肢的手、腿、胳膊等部位,引起继发性肋间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腰间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等。发病部位比例:胸背部55%,头面部15%,腰腹部14%,四肢14%,颈部14%,全身1%。 带状疱疹后遗症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发生的? 急性带状疱疹皮损出现前误诊、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化脓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特异性体质等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急性带状疱疹患者有30%-50%患者留有带状疱疹后遗症,其中80%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留有感觉异常如痒、紧束感、蚁行感、抽动、麻木等,局部可有色素改变,暗红色、淡红色、黑色、白色凸凹陷形的瘢痕。 博大精深的中医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中医学的络病,风湿热毒侵袭,情志不合,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即现代医学的免疫力低下),湿热毒邪(现代医学称病毒)入络,络脉由滞到瘀,不通则痛。治疗原则:扶正祛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 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在带状疱疹治愈后都会出现患处或周围明显的神经痛现象,这也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医学术语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这种神经疼痛可持续超过一个月,有时甚至长达3个月,主要表现为以下典型特征: ①疼痛在身体的一侧; ②疼痛是跳动性的刺痛; ③疼痛部位不固定; ④疼痛部位有发热感; ⑤痛在夜间12点至零晨3点加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也是皮肤科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种较为常见且治愈率较高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手段,与大家一起学习。 西医用药: 当患者经治疗后皮肤受损已愈合,但受损皮肤周围的神经被侵害出现神经疼痛的时候,可采用止痛或抗炎药物治疗,如抗外周神经痛的卡马西平、抗炎药物强的松等。 1,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片被用于临床治疗已经有50余年,除了常规治疗癫痫病之外,它对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此

外,卡马西平片的价格很便宜,口服也较方便。 用法:口服卡马西平片0.1g,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10d。 2,强的松 用法:每天下午服用强的松20mg,1日1次,共4天;第5天开始减量到15mg,1日1次,共3天;第8天开始减量到10 mg,1日1次,共2天;第9天开始减量到5mg,1日1次,共2天。 在服用强的松期间可加上辅助药物,如维生素B1、甲钴胺片、安定片等。 3,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套管针 复方倍他米松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神经疼痛,还能修复其受损的髓鞘,让患者的神经受损症状得到缓解,从而实现镇痛的目的。它最大的优势还可以有效预防再次神经痛,为患者疼痛改善提供了保障。 用法:给予患者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1ml,连续治疗3周。与此同时联合套管针治疗,即在患者最痛点,以该点上7cm左右位置沿着水平方向进针。 进针把不锈钢针芯抽出,皮下留置塑料软套管,并将软套管用胶布固定,留置24小时后,拔出塑料软套管。 二,中医用药 带状疱疹在中医上又叫做“蛇串疮”,中医认为它与肝气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约9%~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及Aβ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 疼痛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也可为持续性,特点如下: 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1%。PHN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疱疹。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出头的王伯轻微“感冒”几天后,左腰出现束带样灼痛。到医院看了急诊,疗效欠佳。他又熬了四天,疼痛区域皮肤逐渐开始出现米粒样小疹子,很快转成连片的水疱疮。他再去看病,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带状疱疹”。用药治疗十来天之后,疱疮慢慢好了,但是疼痛却更加厉害了,王伯甚至疼痛到夜间无法安睡的程度。再到医院,医生告知王伯,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朋友们,春季是水痘高发季节,要警惕“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后遗神经痛。 身体太劳累,带状疱疹易发作 王伯患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我们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携带有这种病毒,大多是儿时被感染的,只是未发病而已。正常情况下,病毒与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但是,当我们免疫力降低或者过于劳累的时候,病毒就可能活跃起来,引发“带状疱疹”。 王伯的病程很典型。在出疹前几天,有轻微的感冒样不适,有些人还会有头痛、畏光等症状;接着出现身体一侧某个区域剧烈的疼痛和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灼痛、刺痛、搏动痛或电击痛。微小刺激就引发

疼痛和剧烈瘙痒的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一般会在疼痛的皮肤区域出疹。先是出现散在的红斑或斑丘疹,很快汇集成簇,并转变为小水疱,疱液清亮。水疱会很快融合,然后疱液会变得浑浊,逐渐干涸、结痴;痂皮多会在两三周之后脱落。局部淋巴结常常会肿大、有压痛。疱疹病变多呈带状分布,不会越过躯体的中线。但是,带状疱疹的变化比较多,有很多不典型的病程,例如,少数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不出水疱,皮损只有红斑、丘疹,这是所谓的“顿挫型带状疱疹”;还有少数患者只有前驱症状和疼痛,而无皮疹出现,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更有少数患者会在全身数个皮区不对称出疹,身体的两侧都可受累。 疱疹可自愈,神经痛难熬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是急性病,其皮损具有自愈性,即使不做治疗,也可以自行修复和好转。当然,极少数免疫缺陷的患者会表现为慢性病程,皮肤会反复出现小疱疹,能持续数月之久。 遗憾的是,皮损好了后却会有后遗症,其中以神经痛最为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疹愈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约有20%的带状疱疹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疼痛特点是在原来疱疹愈后皮肤处,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 带状疱疹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带状疱疹患者最好及早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好,则会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早期有效的治疗能降低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因为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缩短疗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当病情发作时,都是疼痛难忍的,因为疼痛程度非常剧烈。据赵建军中医了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具体有以下几种: ①腰部如刀割、针刺、撕裂般持续性疼痛。 ②疼痛的发作频率是每分钟小于10次,每次持续几秒或十几秒。疼痛严重时,发作频率可达每分钟大于10次! ③通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在疼痛时都会有自杀的倾向。所以,如果家中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发病时一定要有人照看,以免患者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④通常患者对疼痛部位有超敏感的特征,只要轻轻触摸疼痛处,就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感! ⑤通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都会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每天心情极度郁闷,甚至对生活没有信心。所以,家人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来对抗病魔。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症状是疼痛。这种神经痛属于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并常合并有心理异常因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改变目前亦未完全明了,但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瘢痕有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急性带状疱疹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早期有效的治疗能降低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因为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缩短疗程。最好能使疱疹1周到10天内结痂,这样能同时清除湿热毒邪,这一步非常关键。若湿热邪毒稽留体内,易阻气机,与气血搏结而化热,阻于经络。滞于脏腑,湿困脾土,脾失健运。湿热甚则熏蒸肝胆。若能在10天内结痂,湿热被清除,一般是不会留后遗神经痛。若是留后遗神经痛,多是由于早期治疗不当,或化脓感染,或使用刺激疗法,致使疗程大大延长。 带状疱疹的出现危害了很多人,此病要是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好,则会引起其他的病症出现,经过几年的研究实验,赵建军中医治疗方法,此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带状疱疹彻底远离患者,治愈后,永不复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 初期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非常重要,预防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应注意身体锻炼与调养,保持精力旺盛,有逸有劳,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生活规律,饮食营养丰富,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 3、一旦患病,确诊带状疱疹,应抓紧时间接受正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如疱疹能再7~10日痊愈,为好。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配合治疗。 带状疱疹发病期间的人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尚无特效药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导语:目录:第一章: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第二章: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持续多久第三章:带状疱疹神经痛不妨试试毫火针你了解带 目录: 第一章: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第二章: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持续多久 第三章:带状疱疹神经痛不妨试试毫火针 你了解带状疱疹吗?带状疱疹是什么?带状疱疹的神经痛持续多久?如何治疗带状疱疹?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看病亲历 我是65岁的患者。我因带状疱疹神经痛多方治疗疗效不负责,求诊北京医院疼痛科赵英主任,经10天理疗加病灶注射,我已完全康复。疼痛中心医师护士工作非常负责,同病相怜者不妨去那里试一试。来自北京的患者 我父亲查出患带状疱疹,疱疹发在头部,非常痛苦,到某大医院皮肤科就诊,一星期的药费就近2000元,而且不起任何作用,老人疼得5天5夜基本没合眼。听朋友介绍,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的黄石玺大夫治疗此病有专长,周一我便带着老人找黄大夫看病。黄大夫的医术果然名不虚传,昨天就扎了一次火针,我父亲的疼痛就明显减轻了。我在陪父亲就诊的过程中,也听到别的患者反映黄主任医术高超,很多患者看病数月不见效,辗转找到这儿才得以康复。来自北京的患者上面是两位带状疱疹患者的看病的亲身经历。的确,患过带状疱疹的人都知道,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是最令人无法忍受、又不好治愈的一种疼痛。因为疼痛的折磨,患者往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甚至有些患者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今天,我们就请上述患者推荐的两位大夫,分别从西医、中医的角度,给我们讲一讲带状疱疹为何会引起神经痛,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又为何难以治愈,两位专家又有哪些高招来治疗这种疼痛。编者话 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持续多久 虽然每周三不是门诊日,却依然繁忙。 上午,好朋友的朋友患了颈部带状疱疹一周,又痛又痒,还睡不好觉,心情也有点不好来找我;下午,同事找到我,说她父亲一个月前患带状疱疹,现在患疱疹的胸背部还是疼痛难忍,连衣服都不敢穿,别说碰一下了,希望我能去看看他。 生活知识分享

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导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三个证型:1.因早期湿热重,后期湿热清利不净,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而痛;2.火热伤阴、余热未清,阴虚而痛;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而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引起肌肉、筋膜、肌腱出现废用性萎缩,故有的患者需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和及时适度患部肢体康复锻炼。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北京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曲剑华教授是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陈彤云教授的大弟子。陈彤云师从赵炳南先生,故曲剑华教授与赵氏皮科亦有很深的渊源,其用药组方亦常体现出赵氏皮科的特点。兹将曲剑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介绍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文献报道,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比较难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指从发病到皮疹消退后3个月仍感到疼痛者。该病

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从中医角度来说,其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曲剑华认为,带状疱疹辨证要点在于湿、热、火、毒、瘀。初期多为湿热交阻,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后期多为湿热搏结,阻遏经络,致经络气血瘀滞;虽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余邪未尽,或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虚火旺,不荣而痛;或疼痛日久致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或年老正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虚无力推动邪气外出,使余毒不清,致经络气血为之阻塞而痛。 带状疱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疾病初期侧重于清肝经湿热解毒,后期侧重于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久病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不止。邪毒稽留不去,伤及阴阳气血,阳失温煦,阴失濡润,则导致不荣则痛。总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瘀与虚并存。 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治疗带状疱疹有丰富 的经验,他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热、湿、毒有很大关系,而其后期疼痛则是因为热、湿、毒阻滞气血、气机,以至气滞血瘀而成,故治疗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 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里,赵炳南先生记录了四则带状疱疹医案,分别采用清热泻火解毒、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及拔膏疗法。拔膏疗法就是使用黑色和脱色的拔膏棍或稀释拔膏棍,加热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是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年发病率为 3.9~42.0/10 万,9%~34% 的带状疱疹病人会发生PHN。我国城市医院皮肤科、神经科和疼痛科就诊≥40 岁病人中,带状疱疹的总体患病率为7.7%,PHN 的总体患病率为2.3%,两者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目前治疗PHN 的药物包括: ?一线药物: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5% 利多卡因贴剂或凝胶剂; ?二线、三线药物:阿片类药物、曲马多、辣椒素等。 1钙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可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的α2-δ亚基结合,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中枢敏化。 加巴喷丁呈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生物利用度随剂量升高而降低,个体间变异为20%~30%,需要数周缓慢滴定至有效剂量,疗效存在封顶效应。 普瑞巴林是第二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增强了与α2-δ亚基的亲和力,能够缓解PHN,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普瑞巴林的特点是滴定和起效更快,个体间变异为10%~15%,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疗效可预估,生物利用度≥90% 且与剂量无关。 两种药的不良反应均为头晕和嗜睡,所以两药均应遵循「夜间起始、逐渐加量和缓慢减量」的原则。 2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α肾上腺素受体,调节疼痛传导下行通路,发挥镇痛作用。 药物起效较慢,主要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认知障碍和心脏毒性(窦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室异位搏动增加、心肌缺血甚至心源性猝死),限制了其临床使用。最常用的药物为阿米替林,使用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利多卡因贴剂 利多卡因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减少损伤后初级传入神经的异位冲动,从而减少PHN 患者痛觉。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一种可治愈性疾病,但带状疱疹消退后,患部遗留长时间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治疗比较困难。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较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其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患者不仅疼痛异常,而且昼夜不安,难以入睡,还不时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并非十分满意。因此临床上试图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祖国医学中医认为PHN多因热毒损伤阴血、经络失养、余邪未尽、痹阻经络,从而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本文着重对近5 年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PHN的临床研究进展概况进行综述。 1 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治疗 1.1 血府逐瘀胶囊淑环等将181例PHN 患者分为治疗组98例,口服血府逐瘀胶囊(第五药厂生产)6粒/次;对照组83例,口服维生素B1 10 mg和维生素E 100 mg,均3次/d。均连续服药 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79例,显效14 例,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 16例,好转10例,无效29例,治

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府逐瘀胶囊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为古典之名方,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纯中药胶囊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扩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供氧量,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减少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改善人体血流动力学、微循环、代及免疫功能等作用。 1.2 新癀片泽虎用新癀片(中药厂生产)治疗PHN 26例,口服,2片/次,3次/d,共治疗 2周,结果显效20例,有效6例。新癀片是在传统古方片仔癀基础上改制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药主要成分三七、牛磺酸、去氧胆酸、皂苷、延胡索酸等具有抗菌、抗炎、镇痛、利胆等作用。 1.3 六味地黄丸迎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PHN 64例,口服,8粒/次,3次/d,一周为一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结果治愈30例,有效12例,无效22例。六味地黄丸滋水涵木,使肝阴肝阳趋于平衡,肝气条达舒畅,则疼痛自止。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多方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保护血管皮、保肝、降低痛反应、增加抗疲劳等作用。 1.4 了哥王片顾仲明用了哥王片治疗PHN 30例,口服,3片/次,3次/d。治疗3周后,结果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3例。了哥王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 遗神经痛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出头的王伯轻微“感冒”几天后,左腰出现束带样灼痛。到医院看了急诊,疗效欠佳。他又熬了四天,疼痛区域皮肤逐渐开始出现米粒样小疹子,很快转成连片的水疱疮。他再去看病,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带状疱疹”。用药治疗十来天之后,疱疮慢慢好了,但是疼痛却更加厉害了,王伯甚至疼痛到夜间无法安睡的程度。再到医院,医生告知王伯,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朋友们,春季是水痘高发季节,要警惕“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后遗神经痛。 身体太劳累,带状疱疹易发作 王伯患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我们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携带有这种病毒,大多是儿时被感染的,只是未发病而已。正常情况下,病毒与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但是,当我们免疫力降低或者过于劳累的时候,病毒就可能活跃起来,引发“带状疱疹”。 王伯的病程很典型。在出疹前几天,有轻微的感冒样不适,有些人还会有头痛、畏光等症状;接着出现身体一侧某个区域剧烈的疼痛和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灼痛、刺痛、搏动痛或电击痛。微小刺激就引发疼痛和剧烈瘙痒的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一般会在疼痛的皮肤区域出疹。先是出现散在的红斑或斑丘疹,很快汇集成簇,并转变为小水疱,疱液清亮。水疱会很快融合,然后疱液会变得浑浊,逐渐干涸、结痴;痂皮多会在两三周之后脱落。

局部淋巴结常常会肿大、有压痛。疱疹病变多呈带状分布,不会越过躯体的中线。但是,带状疱疹的变化比较多,有很多不典型的病程,例如,少数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不出水疱,皮损只有红斑、丘疹,这是所谓的“顿挫型带状疱疹”;还有少数患者只有前驱症状和疼痛,而无皮疹出现,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更有少数患者会在全身数个皮区不对称出疹,身体的两侧都可受累。 疱疹可自愈,神经痛难熬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是急性病,其皮损具有自愈性,即使不做治疗,也可以自行修复和好转。当然,极少数免疫缺陷的患者会表现为慢性病程,皮肤会反复出现小疱疹,能持续数月之久。 遗憾的是,皮损好了后却会有后遗症,其中以神经痛最为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疹愈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约有20%的带状疱疹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疼痛特点是在原来疱疹愈后皮肤处,出现自发性、阵发性的,似刀割、针刺、电击、烧灼样的剧痛。传统镇痛药物治疗不理想,甚至肌注杜冷丁都难以止痛。有的患者,正常的皮肤触摸、牵拉,甚至衣服的摩擦都会引起疼痛的爆发性发作,导致患者不敢穿衣、走路、洗脸。我们曾接诊过一例患者,因为惧怕疼痛,曾经不穿衣服在家静坐了三年。少数患者由于长期疼痛、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低下,会有轻生的念头。40岁以下患者极少并发后遗神经痛,或只有为期不久、较弱的疼痛,且治疗效果较好。而7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 后遗神经痛缘于病毒对神经侵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 指南与规范?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6.03.00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列) 于生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万有(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万琪(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马柯(上海新华医院疼痛科)、王家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卢振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刘延青(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刘小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疼痛科)、刘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刘若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邓列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陈向军(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陈军(第四军医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张达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郑宝森(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赵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常建民(北京医院皮肤科)、黄东(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傅志俭(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熊东林(深圳南山医院疼痛科)、樊碧发(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 通讯作者 于生元 yusy1963@https://www.doczj.com/doc/b2933408.html,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定义为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4]。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5]。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 [6]。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5],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 ,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7,8]。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 患者。PHN 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18]。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18],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18~21]。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 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18~21]。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 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18~21]: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 及 A β 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疼痛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精编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系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后根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 累、感染、,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一般有单侧性和按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 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等称。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西医学名 其他名称 蛇胆疮、缠腰龙 主要症状 , 主要病因 病毒 分类 激惹触痛、痹痛、中枢整合痛型 目录 .1? .2? .3? .4? .5? .6?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9? 基本信息 西医学名 其他名称 蛇胆疮、缠腰龙 主要症状 , 主要病因 病毒 分?类 激惹触痛、痹痛、中枢整合痛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介 给患者带来的深切疼痛让很多患者迫切地想了解:什么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哪些临床症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要注意哪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 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少儿不明显,青年人略轻,老年人较重。疼痛以胸段肋间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 带状疱疹简介 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阶段,常有、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本病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这个病中西医用药物治疗效果很差,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或者瘙痒,再治疗起来就很麻烦了,但是中医一指禅手法推拿疏通经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这种治疗方法对有其他疾病的人和孕妇最好. 中医一指禅手法推拿疏通经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气血,津液的通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不是直接针对病源,而是直接作用于患者患病的部位.以特定手法刺激患者经络,通过皮肤透入,产生信息,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进而激发经络之气,靠经络的调节作用来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通过经络感应传导传递到相应的脏腑,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调理脏腑,调节和改善患者患病部位微循环及其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对脏腑进行调理,促进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机能,平衡人体阴阳,进而使人体整个机体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使机体恢复正常和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巧妙的起到了从外治内,治愈疾病的作用.从而解除患者之病痛,亦使疱疹自行消失,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对疱疹后遗神经痛千万不要在患病的部位采用那些陈旧的、盲目的神经破坏性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电)针灸、拔罐、梅花针、冷冻,激光照射,使用镇痛泵,烤电,脉冲射频损毁治疗,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向神经根(穴位或椎管)内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埋线等,造成医源性新病,给患者带来永久性伤害性并发症——麻木、肌肉萎缩等(即使这样也未必能解除患者的疼痛). 治疗带状疱疹一般不要把疱疹弄破,应让其自行消失,大概需要1-2周就会结痂的.疱疹很好治疗,就是西医西药治疗容易留后遗神经痛,一旦留下后遗神经痛就不好治疗了,特别是用西医西药治疗就更不好治愈了,如果西医西药能治愈的话就留不下后遗神经痛了,这时就不要再用西医治疗了,一定要找中医治疗.疱疹是小事,关键是后遗神经痛痛苦是大事,疱疹早一天好,晚一天好,患者痛苦不很,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就要受大罪,吃大苦了,所以在此告诫患者治疗此病一定要找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治疗. 最好一开始治疗此病就用中医治疗,这样就不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了.此病千万不要用西医西药治疗.此病虽然危及不着生命,但是治疗不合适(就是用那些人为破坏神经的方法治疗)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痛苦就大了.特别是头部、眼部、面部的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并且不容易留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丹、蛇丹疮、缠腰龙、蜘蛛疮、蛇串疮、火带疮、皮蛇、生蛇、飞蛇、蛇缠腰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此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为:本病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如儿童)中引起原发感染,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即水痘。水痘症状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髓神经或颅神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 二、流行病学 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4]。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5]。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6]。带状疱疹和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18]。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18~21]。PHN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hyperalgesia)、痛觉超敏(allodynia)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Aδ及Aβ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一、单选题:(护士) 1、带状疱疹是由()引起的A A、水痘 B、病毒 C、细菌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长可持续()A A、数十年 B、数天 C、数月 D、几小时 E、几年 3、带状疱疹()多发D A、儿童 B、婴幼儿 C、青年 D、老年人 E、更年期 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 ) C A、急性疼痛 B、皮肤痛 C、神经病理性疼痛 D、外伤痛 5、皮疹由()疱疹组成,伴有疼痛;B A、单侧性 B、单侧性和集簇性的 C、双侧性 D、集簇性 6、带状疱疹好发于胸背部、腰腹部、头面部,也可累及()D A、上肢

B、下肢 C、额部 D、额部、四肢 7、神经阻滞治疗后首先应注意观察()C A、面部表情 B、生命体征 C、有无头晕、心慌 8、神经阻滞治疗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D A、4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9、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英文缩写是()A A、PHN B、PNH C、THN 10、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典型特点是()B A、慢性疼痛 B、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 C、急性疼痛 D、剧烈疼痛 单选题:(护师) 1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般潜伏在()C A、神经元中 B、脊髓中 C、脊髓后根神经元中 D、脊髓后根 12、痛觉超敏,轻轻触摸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属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哪种类型()A

A、激惹触痛型 B、痹痛型 C、中枢整合痛型 13、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触痛明显属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哪种类型()B A、激惹触痛型 B、痹痛型 C、中枢整合痛型 1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前驱症状为()A A、沿神经干支配区疼痛,初期皮肤出现红斑,可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排列成带状 B、多数有持续疼痛,皮疹痊愈疼痛仍不消失。急性期多合并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 C、部分患者水疱融合成大疱,或转变为血疱乃至脓疱,最后覆盖坏死痂皮。常侵犯腰、胸、颈、脸部及大腿内侧面 D、胸及腹部带状疱疹分布明显终止在中线,此为诊断特征。 二、多选题(护师)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特点分类()ABC A、激惹触痛型 B、痹痛型 C、中枢整合痛型 D、跳痛型 E、灼痛型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治疗有()ABC A、全身足量用药 B、神经阻滞治疗 C、镇痛治疗 D、镇静治疗 E、康复治疗 3、带状疱疹早期积极治疗可()ABC A减少病毒复制、 B减轻皮损和神经损害 C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