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试题(答案)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试题(答案)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导体用于承载规定(电流)的导电部分。

2.等电位联结是为达到等电位,多个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连接。

3.智能建筑联合接地的电阻不宜大于(1 )Ω

4.当配电变压器在建筑物内时,其共用接地电阻宜≤(4 )Ω。

5.箱(盘)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大于(30)

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6.为减少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危险而装设的剩余电流监测或保护电器,其动作电流不

应大于(300)mA。

7.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值宜为(500)mA

8.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危险

之前切断短路电流。

9.在地下禁止采用(裸铝)导体作接地极或接地导体

10.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而酿成严重事故的(电缆线路),

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11.电线接头应设置在(盒(箱)或器具)内,严禁设置在导管和线槽内,专用接线盒的设

置应便于检修

12.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保护接地线(PE)必须接在(上)孔。

13.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14.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

mm2。

15.(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不小于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

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16.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灯光源、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

感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

17.当TN系统内并联有大量重复接地,可使用(钳式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接地电阻的测

量。

18.测量导线绝缘电阻一般是在(停)电的情况下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

19.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的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电线电缆。

20.在严重腐蚀性的场所(如酸、碱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气体),不宜采用(金属)管配线。

21.低压配电线路总进线处应装设短路、过流、过(欠)压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22.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回路中,其N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

23.导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导管内净面积(40%);

24.储存可燃物的仓库的电线必须敷设在金属或硬质难燃塑料套管内,电气线路和灯头应当

设在库房(通道)上方,与堆垛保持安全距离。

25.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用防火材料将(管口)密封。

26.闷顶内无可燃物时,其配电线路可穿难燃型硬质(塑料管)保护。

27.(塑料管)不应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28.在闷顶内从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或柔性)金属管等保护,导线不应

有裸露部分。

29.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负载侧(中性线)不得与其他回路共用。

30.火灾危险场所不应采用(TN-C)系统。

31.聚光灯的聚光点不应落在(可燃)物上。

32.储存可燃物的仓库及类似场所照明光源应采用(冷)光源

33.库房照明宜采用(投光)灯采光。

34.空调器不应安装在可燃结构上,其设备与周围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3)m。

35.室内临时配电箱应固定牢固,各回路断路器和保护电器应设置在(封闭)的金属配电箱内

36.移动式灯具的电源线,应当采用橡胶绝缘软线,其长度不宜大于(2)m。

37.为了安全目的,如电击防护而设置的导体的是(保护导体)

38.同一时刻,在电气装置中的电气回路给定点处的所有带电体电流值的代数和是指(负荷

电流)。

39.接地故障是指带电导体和大地之间意外出现导电(短路)

40.设备上能触及到的可导电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会带电是指

(外露可导电部分)

41.红外测温前,受检的电气线路和设备,应经过(1h)以上时间的运行,达到了正常的热

稳定状态,其温度变化率应小于1℃/h;

42.为了提高检测效率,也可以对受检对象的发热部位首先使用红外热电视或红外热像仪进

行普遍扫描检测,发现其异常发热部位,然后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异常发热部位,从不同观测角度至少进行三次测温,取其(最大值)温度。

43.测量380V的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试仪电压等级应选择(500V)。

44.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Ω。

45.可燃材料仓库的配电箱和开关宜设置在(库房)外,并有防湿和防雨、雪措施

46.电源线应接在电器(固定)触头端。

47.当中性线电流等于或大于相电流时,应测量相线、中性线上的(谐波)电流。

48.绝缘导体的工作电压,对室内敷设的塑料绝缘电线不应低于0.45/0.75KV,对电力电缆不

应低于(0.6/1.0)KV

49.塑料导管具有防酸碱腐蚀性能,但不宜明敷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50.可挠性金属管和柔性金属管都不能作为(接地或接零)的接续导体。

51.装饰工程的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导线分支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接头应(焊接)。

52.总等电位联结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进线回路中PE(PEN)线截面的1/2,但最大不超过25

mm2 铜线。最小不小于(6)mm2 铜线。

53.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型并带保护接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不低于(1.5)m

54.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额定值,三相电流应平衡,任意两相间的电流

差值不应大于额定电流的(10%)。

55.电热器具应采用单独回路供电,电源线应装设短路、过载及接地故障保护电器,引出线

处应采用(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予以保护。

56.电热器具的电源线,装设刀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处,其可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应(接地)。

57.电热器具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工作台上,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58.电源线电流不应超过(允许)载流量。

59.橡套绝缘软线不宜(盘绕)在一起放置,否则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

60.用于舞台效果的灯具,其灯头引线均应采用(耐高温导线或穿瓷管)保护,再经接线柱

与灯具连接,导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二、多选题(最少两个选项)

1.共用接地系统包括(ACD)接地方式。

B. 静电;

C. 安全;

D. 工作。

2.保护中性导体兼具有(BC)导体功能

A. P;

B. PE;

C. N;

D. PN。

3.由于正弦电压加压于非线性负载,基波电流发生畸变产生谐波。主要非线性负载有

(ABCD)、逆变器等

A. UPS;

B. 开关电源;

C. 整流器;

D. 变频器;

E. 变压器。

4.谐波的危害是(ABCD)。

A.降低系统容量如变压器、断路器、电缆等

B.加速设备老化,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甚至损坏设备

C.危害生产安全与稳定

D.浪费电能等;

E.降低电压。

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功能有:(CD)

A. 不能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保护;

B. 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C. 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D. 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

E.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应实现直接接触保护。

6.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BCD)或导体周

围的物质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

A. 材料;

B. 绝缘;

C. 端子;

D. 接头;

7.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应接地或接零(ACDE):

A.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B. 电气装置的所有导体;

C.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D.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E.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8.华南检测的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规程不适用于(ACDE)和消防设施检测

A. 非室内场所的电气防火检测;

B. 闷顶内线路;

C. 爆炸危险场所;

E. 防雷。

9.建筑电气防火检测现场应全数检测的项目是(ABD)

A. 低压大型电气设备

B. 供配电装置;

C. 小型配电电气;

D. 低压配电装置。

10.建筑电气防火检测分为(BD)两部分

A. 工具检测;

B. 仪器检测;

C. 客观检测;

D. 直观检测。

11.移动式插座应符合下列规定:(ACD)

A. 不应放置在可燃物上或被可燃物覆盖;

B. 可串接使用;

C. 具有保护接地线(PE线);

D. 采用铜芯电缆或护套软线,其软缆或软线的截面积,应与插座额定值相匹配。绝缘无磨损,导线无外露现象。其长度不宜超过2m

12.照明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ABCD)

A. 普通灯具不应小于0.3 m;

B. 高温灯具(聚光灯、碘钨灯等)不应小于0.5m;

C. 当容量为100W-500W的灯具不应小于0.5m;

D. 当容量为2000W以上的灯具不应小于1.2m;

E. 当距离不够时,不可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13.过热型火灾隐患判断法包括(AD)这几种方法。

A. 比较判断法;

B. 超声波探测法;

C. 痕迹观察法;

D. 热像图判断法。

14.油浸式变压器直观检测的技术要求(ABD)

A.储油柜的油位与温度相对应,各部位无渗、漏油现象。

B.套管、绝缘子无火花放电痕迹。

C.变压器绕组浇注体无裂纹和附着脏物。

D.套管、绝缘子外部无破损、裂纹。

15.通过有装饰场所部位的配电线路,每条支路均应单独设置断路器进行(BD)保护。

A. 过热;

B. 短路;

C. 失压;

D. 过载。

16.PE线和PEN线严禁接入(CD)。

A. 接线柱;

B. 设备金属外壳;

C. 开关;

D. 熔断器

17.当灯具的高温部位靠近除不燃性以外的装修材料时,应采取(AC)等防火保护措施。

A. 隔热;

B. 保温;

C. 散热;

D. 封闭

18.当采用卤钨灯以及单灯功率超过1O0W的白炽灯时,灯具(或灯)引入线应选用105℃~

250℃耐高温的绝缘电线,或采用(BD)等非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A. 塑料;

B. 瓷管;

C. 金属;

D. 石棉

19.(AD)等高温照明灯具不应在火灾危险性场所装设。

A. 钠灯;

B. 节能灯;

C. LED灯;

D. 100W白炽灯

20.导线接头应设在(AD)内。

A. 接线盒;

B. 线管;

C. 线槽;

D. 用电器具。

电气防火检测内容(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00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电气防火检测内容(正式 版)

电气防火检测内容(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电气防火检测的基本条件 1、应在电气设施和线路经1n以上的有载运行, 在进入热稳定状态下进行检测和测量。 2、应在受检方有关技术人员在现场配合下进 行。 二、电气防火检测的主要手段 使用现代高科技仪器设备,如采用红外测温仪测 温、红外热电视扫描、红外热像仪拍热谱图以及采用 超声探测仪测量异常高温、火花放电等现象及使用常 规电工仪器、仪表如,电压表、电流表、验电器、接 地电阻测试仪、真有效值电流表等,对运行中的电气

设施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测量,并运用直观方法,对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运行中的高低压电气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情况进行电气防火安全检测。 三、检查(测)内容 1、变压器室 ①直观检查变压器室的设置位置、防火等级及孔洞封堵等;变压器的设置、外观质量、组件完整性及防火措施等;高低压电缆(线)的敷设等。 ②用红外系列仪器检测变压器绕组和高低电缆(线)各接点的温度并拍热谱图。 2、高(低)压配电装置 ①直观检查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设置、安装质量、柜内配线、高(低)压电缆(线)接头、接地、配件的完整及防火措施等。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2010.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行政法规、国家现行标准或合同对检测单位的资质有要求时,应遵守其规定;当没有要求时,可由施工单位的企业试验室试验,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 2 对检测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委托共同认可的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

电气防火检测方案

电气防火检测方案 公司高级工程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使用性能先进的高科技检测仪器,主要设备为红外测温仪、红外热电视、超声波探测仪、真有效值电流表、数码照相机、可燃气体测试仪和多种现代电工仪器。可对运行中的电气装置进行不停电、非接触式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过热和打火放电等电气火险隐患。 一、提供电气防火检测内容如下: a)变压器接线点的温度、铁芯温度; b)高低压开关柜运行母线温度、连接点温度; c)低压柜内断路器、互感器、电容器等运行接点温度、 导线温度; d)变电室高低压电缆运行温度、电缆进出线的防护; e)配电小间开关柜、配电箱设备接点温度及电缆进出 线的防护; f)电缆孔洞及过线孔洞(穿越楼板)、竖井是否封堵; g)开关电气上下级的整定值是否匹配; h)明敷、暗敷及闷顶内电气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i)临时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j)电气线路中电缆、电线的保护情况检查; k)电缆桥架是否完整盖板齐全进出线口是否防护到位; l)电气线路与供热管线、燃气管线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m)照明灯具、开关、插座。 二、根据上述检测内容我方特制定以下检测方案: 为保证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我公司采用现代化科技仪器设备进行即时性电气防火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指出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以及消除这些隐患的整改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一)、配电设备:变压器、高低压配电室、配电箱(盘)、开关箱(盘)、电控柜(盘)等: 变、配电室 1、干式电力变压器 直观检查 电压、电流指示值应正常; 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迹象;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编号:AQ-JS-08182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 析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electrical fire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但电气火灾也随之剧增,从而也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自1993年—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占火灾总数近30%,电气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数字也是惊人的,仅2000—2002年,就造成3215人的伤亡。特别是在重、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更大。 日本1978年在其《内线规程》(JEAC8001—1978)第190条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地必须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此规程为日本电气火灾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电气火灾只占火灾的2%~3%(其人均用电量为我国的8倍)。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200—531994—10中594.4条明确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资料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一.单选型试题 (每小题1.00 分,总共253分) 1.TB10414-2003中规定,塑料排水板施工抽检频率()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0万米为一批,不足10万米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米为一批,不足5万米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米为一批,不足20万米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米为一批,不足1万米也按一批计 答案:A 2.TB10414-2003中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检验数量()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3万m2为一批,不足3万m2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m2为一批,不足5万m2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m2为一批,不足20万m2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m2为一批,不足1万m2也按一批计答案:A 3.下面那个检验指标不是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的检验项目()。 A.氯化物含量 B.硫酸盐含量 C.碱含量 D.甲醛含量 答案:D 4.环境()不属于冻融破坏环境。 A.微冻地区+频繁接触水 B.微冻地区+水位变动区 C.严寒和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 D.严寒和寒冷地区 答案:D 5.用块石类混合料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 B.K30、n C.K30、K D.K30、相对密度Dr

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中颗粒分析试验规定: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 ,大于0.075mm的土;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筛析法中,对于含有黏土采用()试验方法 A.水筛法 B.干筛法 C.比重计法 D.蜡封法 答案:A 7.K30平板荷载是采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 )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A.1.25m B.1.25mm C.2.5mm D.0.125m 答案:B 8.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试生产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各种混凝土耐久性试件,进行耐久性试验。以下各项试验中,()可以不做。 A.抗冻性 B.抗渗性 C.抗氯离子渗透性 D.耐磨性 答案:D 9.胶凝材料是指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与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总称。水胶比则是混凝土配制时的()总量之比。 A.用水量与胶凝材料 B.用水量与水泥和粉煤灰 C.水泥与粉煤灰 D.用水量与水泥 答案:A 10.铁路路基用细粒土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K 、Evd B.K30、n C.K30、K D.K30、K 、Ev2 答案:C 11.高速铁路路基的基床表层用级配碎石填筑,其小于0.02mm的颗粒含量用以下哪个方法检测较为适宜。( ) A.筛析法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但电气火灾也随之剧增,从而也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自1993年—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占火灾总数近30%,电气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数字也是惊人的,仅2000—2002年,就造成3215人的伤亡。特别是在重、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更大。 日本1978年在其《内线规程》(JEAC8001—1978)第190条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地必须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此规程为日本电气火灾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电气火灾只占火灾的2%-3%(其人均用电量为我国的8倍)。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200-53 1994-10中594.4条明确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电气规范中对接地故障火灾作出防范规定。例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 以2005年为例,十大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两起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特大火灾、汕头华南宾馆特大火灾,均为电气火灾,有关专家积极呼吁尽快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遏制电气火灾的上升势头,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制订或修改了有关标准规范,要

求在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局部修订条文9.5.1条、强制性国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都强调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止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的防护作用,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剩余电流动作火灾监控系统。预防建筑电气火灾,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已经基本齐全(还有有关的其他规范正在报批中),今后有关场所设计、应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将越来越多。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属于新型报警设备,根据2005年11月发布的“高规”修订条文要求,并结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有关产品标准和安装使用标准的升级,针对目前,工程中设计、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尚无统一规定,这一新型电气防火装置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统一规范。 一、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定义 (一)应具有检测过电流、漏电电流、过电压、欠电压等信号,发出声光报警,准确显示其故障状态,并动作切断电源。 (二)可监视各故障点的变化,各故障点应能自动记录当前状态。 (三)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 (四)显示系统电源状态。 (五)应采用总线制方式,实现“遥调、遥测、遥控、遥讯”,通信距离1.2km以上、总线可采用1平方毫米铜芯导线。 (六)各故障点应具有可现场地址编码功能

电气防火检测方案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电 气 防 火 检 测 方 案 编制单位:辽宁广盛消防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公司高级工程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使用性能先进的高科技检测仪器,主要设备为红外测温仪、真有效值电流表、数码照相机、可燃气体测试仪和多种现代电工仪器。可对运行中的电气装置进行不停电、非接触式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过热和打火放电等电气火险隐患。 一、提供电气防火检测内容如下: a)变压器接线点的温度、铁芯温度; b)高低压开关柜运行母线温度、连接点温度; c)低压柜内断路器、互感器、电容器等运行接点温度、导线温度; d)变电室高低压电缆运行温度、电缆进出线的防护; e)配电小间开关柜、配电箱设备接点温度及电缆进出线的防护; f)电缆孔洞及过线孔洞(穿越楼板)、竖井是否封堵; g)开关电气上下级的整定值是否匹配; h)明敷、暗敷及闷顶内电气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i)临时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j)电气线路中电缆、电线的保护情况检查; k)电缆桥架是否完整盖板齐全进出线口是否防护到位; l)电气线路与供热管线、燃气管线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m)照明灯具、开关、插座。 二、根据上述检测内容我方特制定以下检测方案: 为保证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我公司采用现代化科技仪器设备进行即时性电气防火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指出存在

的电气火灾隐患以及消除这些隐患的整改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一)、配电设备:变压器、高低压配电室、配电箱(盘)、开关箱(盘)、电控柜(盘)等: 变、配电室 1、干式电力变压器 1.1 直观检查 1.1.1 电压、电流指示值应正常; 1.1.2 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迹象; 1.1.3 测温装置应齐全、完好; 1.1.4 变压器声响应正常; 1.1.5 风冷装置运行应正常; 1.1.6 变压器的线圈浇注体应无裂纹和附着脏物,铁芯、套管表面应无严重积污现象; 1.1.7 各部位的接地应完好无损。 1.2 仪器检测 1.2.1 测量各部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头、电缆终端头的温度; 1.2.2 探测各种电气连接点、绝缘子、套管、电缆终端头的放电现象。 1.2.3 检查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测量中性线电流。 2、低压配电装置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 理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DB11_065-2010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ICS29.020 P 16 27899-2010DB11 DB11/ 0652010 DB11/0652000 Code for inspection and test on electrical fire prevention

DB11/ 0652010 .................................................................................II 1 (1) 2 (1) 3 (1) 4 (1) 5 (7) 6 (16) 7 (20) 8 (22) 9 (24) A IP (26) B (27) C (28) D (31) E (32) F (33) (38) I

DB11/ 0652010 GB/T 1.12009 DB11/0652000 4.1.1 4.1.3e) 4.3.1 4.3. 5.1 4.3.5.3b) 4.4.1 c) 3 5.1 5.5.1 5.6.1 5.6.6.1 6.1.1 6.1.2.6 6.2.1 6.3.1 7.18 DB11/ 0652000 220002 4,2000 420004 20001 4.1.1.3 4.1.3 e) 4.3. 5.3 b) 4.4.3 c) 3 200058 5.2.1.1 5.2.1.12000 5.1.7 5.5.2.6 5.5.2.62000 5.1.12 TN-S TN-C-S 5.2.1.7 5.2.1.72000 5.1.14 5.3.2 5.3.22000 5. 6.1.3 5.6.1.4 6.4 6.42000 6.4.1.1 6.4.1.2 8.2 D 8.5.120009.3.3.1 F 20008 DB11/ 0652000 II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 析(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最新版)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但电气火灾也随之剧增,从而也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自1993年—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占火灾总数近30%,电气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数字也是惊人的,仅2000—2002年,就造成3215人的伤亡。特别是在重、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更大。 日本1978年在其《内线规程》(JEAC8001—1978)第190条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地必须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此规程为日本电气火灾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电气火灾只占火灾的2%~3%(其人均用电量为我国的8倍)。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200—531994—10中594.4条明确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剩余电流

保护装置,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电气规范中对接地故障火灾作出防范规定。例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 以2005年为例,十大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两起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特大火灾、汕头华南宾馆特大火灾,均为电气火灾,有关专家积极呼吁尽快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遏制电气火灾的上升势头,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制订或修改了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在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局部修订条文9.5.1条、强制性国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都强调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止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的防护作用,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剩余电流动作火灾监控系统。预防建筑电气火灾,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已经基本齐全(还有有关的其他规范正在报批中),今后有关场所设计、应用漏电火灾报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 备案号J973- .01.08发布 .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方案

XXXX公司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方案广东亿信消防电气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方案 为能切实保证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我公司依据国家有关电气防火管理规范,按照深圳消防监督管理局《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技术标准。采用现代化科技仪器设备进行即时性电气防火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指出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通报受检单位整改。从而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一、检测工作程序 (一)检测安排 委托方向我方提出建筑消防设施、电气系统检测工作,我方接受委托,根据物价局收费标准,我方对委托方申请所要检测项目和设备数量核定好检测费用,与委托方签订检测合同书并安排检测日期,我方必须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鉴定合格,检测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二) 现场检测 我方委派检测人员到现场召开联席会议勘察是否具备检测条件,委托方应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进行自检,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委托方需在检测前通知下列各个消防设施系统的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到现场,配合我方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工作。 (三) 完工确认 现场检测完毕后,委托方现场陪同人员及我方检测人员签名,并确认现场数据表格(仅证明数据表格是现场采集即可)。 (四) 出具检测数据报告 主检员组织检测员根据各系统检测的原始记录,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编写《检测报告》,经检测机构负责人审核批准,签发《检测报告》,并在规定的工期内我公司会出具检测报告,委托方办理完相关的手续后,领取检测报告。在委托方取得检测报告后,如对我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15日内向我公司提出复核。 二、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范围 1、变配电系统(低压) 2、动力、照明系统 3、电气设备 4、电气线路系统 5、接地装置 6、临时用电的电气装置及其他电气设备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项目.doc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项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 系统布线中保护接地导线截面积、信号传输导线截面积、信号传输线路保护、控制通信警报线路保护;火灾探测器外观质量、安装牢固程度、设置位置、安装间距、设置状况、安装倾斜角、确认灯、报警功能;手动报警按钮安装牢固程度、外观质量、设置状况、报警功能确认、报警功能;集中报警控制器安装牢固程度及安装尺寸、区域报警控制器安装牢固程度及安装尺寸、柜内配线、导线编号、接线端接线根数、接线余量、导线的绑扎、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的区分、控制器的保护接地及标志、控制器电源的连接及标志、主电源容量、备用电源容量、备电的欠压过压报警功能、主备电的转换、控制器电压稳定度、负载稳定度、控制器报警自检、故障报警、火灾报警优先、二次报警、消音复位、报警记忆功能;消防设备控制盘安装尺寸、柜内布线、备用电源、电压稳定度、负载稳定度、盘面控制及显示信号、手动直接控制装置;电梯迫降、消防电梯功能;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着火层灯光显示装置功能;控制室与设备间通讯功能、电话插孔通话功能、控制室与“119”台通话功能;火灾应急广播音响功能、手动选层、自动广播功能;合用广播系统遥控开启扩音机及强行切换功能、备用扩音机;火灾警报装置;消防控制室位置及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的门及标志、双回路电源自动切换功能、送回风管穿墙处应设防火阀、严禁无关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火灾应急照明的照度、应急照明转换时间;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疏散指示图形符号、疏散指示标志的照度。 消火栓系统检测

室内消火栓外观质量、组件材料及完整性、栓口安装尺寸、栓口出水方向、栓口口径、消火栓标志、消火栓箱安装质量;水枪、水带、消防卷盘;消火栓最大布置间距;屋顶消火栓;消火栓管网安装情况;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出水压力;首层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出水压力;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室内消防出水量、减压措施;手动按钮设置及功能; 室外消火栓外观质量及组件、栓口口径、防冻措施;室外消火栓管道直径、消火栓及其管网布置、消火栓间距、保护半径;室外消火栓栓口压力、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室外消防用水量;消防箱、水枪、水带、消火栓标志。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 管道及附件安装情况、减压及节流措施、管路末端试水装置、预作用和干式系统末端排气阀、管道颜色;水流指示器安装情况及其功能、信号阀安装及功能;报警阀设置位置、安装及功能;延迟器、水力警铃、供水总控制阀门的安装及功能;干式报警阀及雨淋阀的安装及功能;报警阀控制喷头数量;喷头外观质量、喷头安装最大间距及其保护面积、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喷头与梁边及风道距离、喷头与邻近障碍物的距离、喷头与不至顶隔断墙、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局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相邻连通走道或开口的喷头设置;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工作压力;边墙型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与间距;边墙型喷头溅水盘与障碍物、顶板及背墙的距离;报警阀功能、喷淋系统联动功能。 气体灭火系统检测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但电气火灾也随之剧增,从而也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自1993年—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占火灾总数近30%,电气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数字也是惊人的,仅2000—2002年,就造成3215人的伤亡。特别是在重、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更大。 日本1978年在其《内线规程》(JEAC8001—1978)第190条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地必须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此规程为日本电气火灾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电气火灾只占火灾的2%-3%(其人均用电量为我国的8倍)。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200-531994-10中594.4条明确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电气规范中对接地故障火灾作出防范规定。例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 一、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定义 (一)应具有检测过电流、漏电电流、过电压、欠电压等信号,发出声光报警,准确显示其故障状态,并动作切断电源。

(二)可监视各故障点的变化,各故障点应能自动记录当前状态。 (三)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 (四)显示系统电源状态。 (五)应采用总线制方式,实现“遥调、遥测、遥控、遥讯”,通信距离1.2km以上、总线可采用1平方毫米铜芯导线。 (六)各故障点应具有可现场地址编码功能 (七)监控主机应采用工业控制机或与火灾报警系统共用一台监控主机

消防电气检测收费标准(20200521120712)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收费标准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收费配套项目与标准 I单项检测报价 1、电气消防安全检测: 2.2元/米2; 2、建筑消防设施检测: 2 元/米2; 3、防雷设施安全检测: 1.5元/米2; II综合检测报价 1、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 3.5元/米2; 2、电气消防安全检测防雷设施检测:3元/米2; 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防雷设施检测:3元/米2; 4、电气消防检测消防设施检测防雷设施检测:5元/米2 III工业生产线安全检测报价:130元/小时。 IV防暴风防暴雨设施、抗洪能力及地下管道的检测:130/小时。 V 防灾安全检测项目部分检测报价:130/小时。 附:电气消防检测分类收费价目表 序号检查检测场所分类收费标准 一类夜总会、歌舞厅、卡拉OK厅、游乐厅、网吧、桑拿浴室、美容美发厅、按 摩中心、茶楼、餐厅、超市、商场、移动通讯、电信公司、宾馆、饭店、培 训中心、计算机房、银行 2.5元/米2 二类科技机构、影视台站、摄影棚、演播场所、文物古建、写字楼、展览场所、 旅社、招待所、录像厅、文化馆、礼堂、保龄球馆、室内市场、机场、车站、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医院、邮政局所、易燃易爆场所 2.2元/米2 三类工矿企业、大专院校、职业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书店(书城)、实验 室、人防工程、地下场所 1.8元/ 米2 四类党政机关、中小学校、库房、托幼园所、公园、室外市场、住宅楼 1.2元/米2五类福利企事业0.6元/米2六类加油站、加汽站、小型可燃气体储配站(贮量50立方米以下)1200元 七类100平米以下的场所300 元 备注100平米以下的场所 1、以上标准按建筑面积计算。 2、检测发现的火灾隐患整改后须复检的,根据工作量初检费用的30%-50%计算。 3、用电密度系数是以二类检测场所即系数为1,用密度大的场所有一类各项;用电密度小的 场所的三、四类各项。 4、二类场所的易燃易爆场所包括:可燃气体储配库、八台加油机以上的加油站、贮量50立方米的可燃气体储配站。 5、五类场所的收费包括:发政部门审定的非营利性福利企业、事业单位。

(完整版)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试验检测人员及管理办法 (4) 四、主要试验检测方法 (7) 五、试验检测计划 .............................................................................. 18-26

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工程(二标段)试验检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设计。 2、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3、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86-2008) 《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50/5027-2004)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技术规范》(GB/T50224-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 190-2010) 二、工程概况 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工程位于九龙坡区,所涉及的工程内容包含高架主线里程K9+840-K10+275.053段、主线里程K9+840-K10+275.053段两侧的C、D、E、F四条辅道线、高架主线桥里程K9+854-K10+051段之下的四层车库、1座挡墙、1座涵洞及1个含五个出口的地通道。 1、车库工程 车库部分工程在直港大道北侧与一标段主线终点之间,设计里程为K9+852.811~K10+045.591,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南北向长约200m,东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方案

公司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方案 广东亿信消防电气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方案 为能切实保证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我公司依据国家有关电气防火管

理规范,按照深圳消防监督管理局《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技术标准。采用现代化科技仪器设备进行即时性电气防火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指出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通报受检单位整改。从而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检测工作程序 (一)检测安排委托方向我方提出建筑消防设施、电气系统检测工作,我方接受委托,根据物价局收费标准,我方对委托方申请所要检测项目和设备数量核定好检测费用,与委托方签订检测合同书并安排检测日期,我方必须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鉴定合格,检测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二)现场检测我方委派检测人员到现场召开联席会议勘察是否具备检测条件,委托方应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进行自检,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委托方需在检测前通知下列各个消防设施系统的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到现场,配合我方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工作。 (三)完工确认现场检测完毕后,委托方现场陪同人员及我方检测人员签名,并确认现场数据表格(仅证明数据表格是现场采集即可)。 (四)出具检测数据报告主检员组织检测员根据各系统检测的原始记录,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编写 《检测报告》,经检测机构负责人审核批准,签发《检测报告》,并在规定的工期内我公司会出具检测报告,委托方办理完相关的手续后,领取检测报告。在委托方取得检测报告后,如对我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15 日内向我公司提出复核。 二、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范围 1、变配电系统(低压) 2、动力、照明系统 3、电气设备 4、电气线路系统 5、接地装置 6、临时用电的电气装置及其他电气设备 三、电气检测的内容 1、电气系统的带电设备红外诊断 使用红外测温仪872D红外热像仪25对变配电装置、低压配电线路、照明装置和低压用电设备的温度进行检测。主要有: 1)母线间相互连接点的温度; 2)开关和断路器动静触头温度;

江苏省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管理规定

江苏省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管理规定 江苏省公安厅(通知) 苏公厅[2000]292号 江苏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市公安局: 为了进一步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制,积极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省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精神,制定了《江苏省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证贯彻执行。 近年来,电气火灾形势日趋严峻。1999年,全省发生火灾3799起,损失6845.2万元,其中电气火灾1189起,损失2225.7万元,分别占总数的31.3%。电气隐患成为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实行电气消防安全专业技术检测制度,是确保电气设施消防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特别是?制群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多发势头的重要措施之一。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实行电气消防安全专业技术检测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督促有关单位落实电气设施消防安全专业技术检测制度,把它同加强日常性的消防监督检查、建筑使用或开业前、大型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结合起来,确保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制度在全省顺利实行。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对专业从事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单位的监督指导,规范电气安全技术检测行为,逐步形成有序的安全服务体系。各地执行《规定》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省消防局。 江苏省公安厅 二○○○年七月二十日 江苏省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积极预防电气火灾、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江苏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电气线路、电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每年对电气线路、电器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并有检查测试记录。电气线路、电器设备不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进行整改。 第三条下列建筑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以及使用或者开业后的每12个月必须进行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一)影剧院、录象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 (二)歌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及其它公共娱乐场所; (三)保龄馆、室内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 (四)宾馆、饭店、商场、室内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 (五)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甲、乙类生产厂房和库房; (六)公安消防机构依法认定需要进行电气消防安全专项检测的其它场所。 第四条举办灯会、焰火晚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具有电气火灾危险的,必须进行电气消防安全检测。 第五条无自行进行电气消防安全检测能力的单位,可委托取得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服务资格的单位,按照规定检测周期的要求进行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 第六条本规定第三条所列场所的单位除应定期对电气线路、电器设备进行自查维护外,还必须委托具有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技术检测。 第七条从事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服务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服务条件,申领《江苏省消防技术服务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并按《许可证》核准的范围从事技术服务工作。未取得《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服务工作。 第八条申领《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第一章 1、试述做好试验检测工作对提高桥涵工程质量的意义。答:桥涵试验检测是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新桥型结构性能研究,各类桥涵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桥涵试验检测工作,对推动我国桥梁建设水平,确保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建设投资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常规桥涵工程试验检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试验检测的依据主要包括哪些标准、规范和规程?答:常规试验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施工准备阶段的试验检测项目:桥位放样测量、钢材原材料试验、钢结构连接性能试验、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试验、水泥性能试验、混凝土粗集料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砌体材料性能试验、台后压实标准试验、其他成品半成品试验检测。2、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基础位置尺寸和标高检测、钢筋位置尺寸和标高检测、钢筋加工检测、混凝土强度抽样试验、砂浆强度抽样试验、桩基检测、墩台位置尺寸和标高检测、上部结构(构件)位置尺寸检测、预制构件张拉运输和安装强度控制试验、预应力张拉控制检测、桥梁上部结构标高变形内力(应力)检测、支架内力变形和稳定性检测、钢结构连接加工检测、钢构件防护涂装检测。 3、施工完成后的试验检测:桥梁总体检测、桥梁荷载试验、桥梁使用性能检测。公路桥涵工程试验检测应以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有关工程的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施工规范和材料试验规程为依据进行。我国结构工程的标准和规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综合基础标准,如《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92),是指导制定专业基础标准的国家统一标准。第二层次:专业基础标准,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是指导专业通用标准和专业专用标准的行业统一标准。第三层次:专业通用标准。第四层次:专业专用标准。 3、公路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单元如何划分?质量等级评为几级?质量等级如何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