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案说法讲义

以案说法讲义

第一讲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学结构图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奸杀19岁少女,又摔死3岁幼儿,应否死刑?

?李昌奎王家飞同为昭通市巧家县茂租乡鹦哥村人,而19岁的王家飞面对大自己10岁的李昌奎,并没有同意他的提亲。09年5月14日,李家与王家因琐事打架,远在西昌打工的李昌奎赶回老家。

?当月16日中午1点左右,李昌奎在王家门口遇到王家飞及其弟王家红。李昌奎以两家的纠纷为由,同王家飞发生争吵抓打,抓打过程中,李昌奎将王家飞裤裆撕烂,并在王家厨房门口将王掐晕后实施强奸。

?王家飞苏醒后跑向堂屋,李提起锄头猛击其头部,王家飞倒地致死。随后,李昌奎转向年仅3岁的王家红,倒提起他的手脚,猛摔向铁门,致其死亡。作案后,李昌奎找来一根绳子,将姐弟俩的脖子勒紧,逃离现场。经鉴定王家飞、王家红均系颅内损伤伴机械性窒息死亡。同年5月20日,李昌奎到四川省普格县城关派出所投案自首。

昭通中院审理后于10年7月15日作出一审判决:李昌奎犯罪手段特别凶残、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其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极大,应依法严惩。虽李昌奎有自首情节,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李昌奎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家属损失3万元。

一审宣判后,李昌奎提出上诉。2011年3月4日,云南省高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但量刑过重。李昌奎在犯案后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认罪、悔罪态度好、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遂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判处李昌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云南一男子强奸杀害两人终审因自首悔罪获免死》报道一经发出,就获得上百家媒体关注转发,并瞬即网络上引发网友高达百万条的激烈讨论和关注。在某知名网站投票评论中,有高达三十万网友表示愤怒和同情。7月4日据家属向记者透露,日前云南省检察院已经受理申诉请求,并表示会予以重视。

微博评论:200村民上书,超过97%的人认为该杀

?“他的行为比药家鑫更残忍,药也自首都判死了,他为什么还活着?!”

?两份判决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激烈地探讨自首是否都可以免死、舆论参与对审判的影响,甚至上升到死刑存废、司法公信、司法腐败的层面上。

?李昌奎比药家鑫更凶残为何不判死?对这么残忍地杀害了两条生命的罪犯不判处死刑,那么,法院许多判决都可以改判,药家鑫要在九泉路上申冤了。

?中国只要还有死刑存在,药家鑫就该享受此待遇。李昌奎要么把法律搞死,要不法律把他搞死。

2011年3月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同罪名终审判处李昌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这是中国司法史上最黑暗最耻辱的一天

审判长不下台难解民愤

必须杀!!这样的人还可以活,法律还有什么威言!!

?中国现在有一股邪恶势力,它们是诉求之一就是让药家鑫、李昌奎这样的人渣活着

?想杀人吗?到云南去吧,杀完了去首。

?司法史上最大的丑闻,司法不公最典型之案例!

?法律的最根本作用就是维护社会公正,李昌奎不死,公理何在?天理何在?正义何在??·云南高院在纵容杀人!

?·云南高院的法官和领导严重渎职,应予严厉查处,他们愧对人民的信任,随意解读法律条文,纵容杀人,天理难容!

许霆银行ATM机恶意取款案

?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霆来到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许霆回到住处,将此事告诉了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提款,之后反复操作多次。后经警方查实,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事后,二人各携赃款潜逃。同年11月7日,郭安山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全额退还赃款1.8万元。经天河区法院审理后,法院认定其构成盗窃罪,但考虑到其自首并主动退赃,故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而潜逃一年的许霆,17.5万元赃款因投资失败而挥霍一空,今年5月在陕西宝鸡火车站被警方抓获。

?日前,广州市中院审理后认为,被告许霆以非法侵占为目的,伙同同案人采用秘密手段,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刑法》第264条规定对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情形的犯罪人“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遂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二审判有期徒刑5年.

?辩论焦点

案件适用民法还是刑法?

适用民法派: 不符合秘密取得的要件。是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适用刑法派: 许霆在取款时,只是ATM取款机知道,符合秘密盗窃的行为要件。?一、刑法的概念

?飙车入刑、醉驾入刑是何含义?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根据自己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毛泽东特批枪毙新中国第一贪内幕

?天津杨柳青有个不大有名、但却很有些历史的石家大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房屋278间,风格典雅华贵,人称“津门第一宅”。解放初期,这里曾作为天津前后两任地委书记刘青山和张子善的办公室,而今,这里成了“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展览”地。

?今天,记者在这里看到了战争年代立下过战功、又曾在敌人的监狱宁死不屈的两个“红小鬼”,如何在解放后做上大官不久变成震惊全国的大贪污犯的过程——

?当官之后,俩人慢慢应酬多了,收礼多了,讲究排场也多了,专门派人从香港购置豪华轿车和奢侈用品。这些花销没有专门开支,他们就利用职权盗用飞机场的建筑款、救济水灾区贫民款、河工款、干部家属救济款等,多达200多亿的旧币(相当于现在的170余万元)。两人将挪用和非法经营所得,大肆挥霍浪费,生活奢侈腐化,刘青山甚至堕落到吸食毒品成瘾的地步。

?1952年刘青山、张子善案发后,正赶上全国的“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进入高潮,各地都抓住了一些“老虎”,刘青山、张子善就属于“大老虎”。黄敬请求:考虑刘张二人过去对革命有功,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毛泽东说:“是要他们俩,还是要中国?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黄敬同志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法院组织临时法庭,在当时的省会保定市广场召开了两万人参加的公判大会,省主席杨秀峰宣布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核准令。“拿我做个典型吧,处理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这是刘青山的遗言。“伤痛!万分伤痛!现在已经来不及说别的了,只有接受这血的教训!”这是张子善的遗言。

?刘青山、张子善被处决后,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对领导干部为官清廉、严守党纪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刑事立法和司法,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精神的准则。

我国刑法规定了三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1、坚持基本原则,能使刑事立法更加规范、明确、具体,更具有操作性。

2、便于司法人员严格司法,做到司法公正、公平。

3、保障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不至于殃及无辜。

?(一)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后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给予何种刑罚处罚,都必须明文规定在刑法条文中。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1、最早的渊源:是1215年的英约翰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规定,体现了这一原则。

2、该原则的意义:是对罪刑擅断的否定,注重保护人权,实现刑事法治。

3、其派生原则有: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被告人杨某,男,46岁,农民。杨某于1998年初离开家乡恩施州某县狮子村外出打工。1998年7月,杨某听说福建永寿县白街村村民许某想找个女婿,遂将本村25岁村民何某骗到福建,卖给许某当女婿,获赃款2900元。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梁丽拾金案

?案例2003年1月至8月,被告人李宁为营利,先后与他人预谋,采取张贴广告、登报的方式招聘男青年做“公关人员”,并制定了《公关人员管理制度》。

?李宁指使他人对公关先生进行管理,并在其经营的“金麒麟”、“廊桥”及“正麒”酒吧内将多

名“公关先生”多次介绍给男性顾客,由男性顾客将“公关人员”带至南京市“新富城”大酒店等处从事同性卖淫活动。

关于本案,辩护人提出,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同性之间的性交易是否构成卖淫未作明文规定,而根据有关辞典的解释,卖淫是指“妇女出卖肉体”的行为。因此,组织男性从事同性卖淫活动的,不属于组织“卖淫”,依照罪刑法定原则,李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而法院认为,卖淫就其常态而言,虽是指女性以营利为目的,与不特定男性从事性交易的行为;但随着立法的变迁,对男性以营利为目的,与不特定女性从事性交易的行为,也应认定为卖淫。对卖淫作如上界定,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问题: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刑法解释有一定限度。李宁案实际上就是一个法律解释问题,到底如何理解卖淫,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应当根据客观情势变化对法律进行解释。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1、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含义

?这一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4条)

?具体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出身、地位、职业、性别、财产状况、贡献大小、资格、业绩等,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2、该原则的体现

1、定罪上的平等;

2、量刑上的平等;

3、行刑上的平等。

?1983年“严打”期间,朱老总最小的孙子因触犯法律,在天津被处以极刑。

此前,康克清接到有关部门转来的一份记录电话,向她通报情况。她的态度很明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朱德的亲孙子当时是天津市人民银行的行长,权也大,官也大,人也长的不错,又很有地位,很讨女孩子们的喜欢呀,于是他天天晚上换女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罪,在现在根本不算什么的,不过那是20年前。这是一个大罪。当时是否判他死刑的请示报告递到邓小平手里,邓小平没有批,指示把请示文件拿给康克清,一切请她决定,最后康克清批复,同意死刑。中新网2月18日电铁道部日前召开干部大会,副总理张德江在会上指出,中央决定对刘志军立案调查和免职,体现了中央从严治党及对党的领导干部严格管理的一贯要求。

?据台湾媒体报道,刘志军受贿或涉数十亿元人民币,与大陆高铁招标及港沪多家上市公司弊案有关。同时据传刘志军还有十八名情妇。

?综合中港传媒报道,出生湖北鄂州的刘志军,虽然自称研究生毕业,但真实学历为初中程度,从十九岁做养路工到五十岁成为铁道部一哥。

?郑筱萸被执行死刑

?“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当判处死刑。” ——最高法复核郑筱萸案意见用词“重”

?郑筱萸是近年中国第一名被判死的副部级以上官员,刑法学界专家称郑案定罪合理、量刑适当。

?2007年5月2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郑筱萸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决定

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郑筱萸不服,提出上诉。北京市高院经公开开庭审理于6月22日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概念

刑法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重的罪,就应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所以又称之为罪刑均衡、罪刑相称原则。

这一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派生的原则,它是对罪刑擅断、重刑主义的否定。贝卡尼亚提出了罪刑阶梯论。

随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发展,学界和有关国家刑法提出了或者规定了刑罚个别化原则——对具体个案的犯罪人,在量刑时既要根据罪行的轻重,又要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确定刑罚的轻重。我国刑法的规定(如累犯、自首、再犯、立功等),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三、犯罪概念

?案例:被告人王某,男,45岁,工人。被告人蒲某,男,41岁,某医院主治医师。

?王某的母亲刘某在84年检查身体时被发现患有癌症,入院治疗。经两年治疗,花费巨额医疗费,病情未见好转。主治医师蒲某告知王某,其母亲的病情已无法控制,无救治可能,生命只可能维持半年左右。刘某因癌症的折磨,曾多次要求其子王某终止治疗或让医生注射能立即致其死亡的药物。王经反复考虑,找到蒲某,求其为母亲注射能立即致其死亡的药物,使母亲能摆脱癌症的折磨。1986年4月5日,蒲某按照王某的要求,为刘某注射了一支药物,致其死亡。本案是一起安乐死杀人案,这种为免除被害人的痛苦而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是否构成杀人罪?

?《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通说):

?一是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即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社会危害性—指行为对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损害。(不可能或危害不大的不是)

?2、社会危害性的轻重主要决定于以下方面:

?第一,决定于行为侵犯的客体

?第二,决定于行为的方式、手段、后果以及时间、地点

?第三,决定于行为人的情况及其主观因素。

?3、考察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应当注意的问题

?坚持历史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本质的观点,

?二是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三是应受刑罚处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不应罚与不需罚区别)

犯罪的上述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四、犯罪构成的概念

(一)犯罪构成—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二)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相联系、区别:

犯罪概念从宏观上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特征和法律特征,从整体上把犯罪与其他行为作了区分。

犯罪构成则在犯罪概念的基础上阐明犯罪的结构及成立要件,为正确认定犯罪提供具体规格和标准。因此犯罪构成实质上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构成与犯罪要领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三)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

在各种具体犯罪中带有共性的这些问题,经理论的提升,就成为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的表现。

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4、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特定的犯罪目的。

第二讲犯罪的客体

?被告人:李某,男,42岁,农民。

08年3月至4月间,李某先后于正在使用的水房、村仓库、农机修理站等处窃得各种型号电动机18台,卖给私营企业和个体商户。案发后,当地人民法院分别以盗窃罪、破坏生产经营罪对李某实行数罪并罚。李某以“偷的全是电动机,法院判处数罪并罚不当”为由提出上诉。

本案中的行为对象是什么?犯罪客体是什么?为什么盗窃同类对象却以不同的罪名判处?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犯罪的一般要件之一。

它的主要特征是:

(一)犯罪客体是一种社会关系

(二)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三)犯罪客体是被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

二、犯罪客体的一般分类

按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的层次的不同,分为:

1、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整体。它反映着犯罪的一般本质和共同属性。

2、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章、节客体)

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是区别界限的关键。

案例:甲盗窃伤人案

甲用汽车非法倒卖香烟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连车带货扣押。

第二天晚上,甲即带上尖刀、钳子潜入工商所,实施盗窃,试图将自己的汽车盗回。

当甲正在用犯罪工具撬车门时,被值班人员发现。当值班人员来抓他时,甲用尖刀剌伤了一名值班人员。

问:甲的盗车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什么?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

犯罪对象的主要特征是:

(1)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

(2)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

(3)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

?案例1、被告人,周某,男,32岁,农民。

周某与范某积怨很深。一天,周某听见范某对村里人说其要去北京打工,认为报复时机已到,为了致范某于死地,周某自制了2千克重的炸药包,装在大提包里尾随范某上了火车。因车厢人多,不便下手,后周某乘范某上厕所之机,在厕所门外引爆,致使范某与1名旅客当场被炸死,炸伤3人。

周某犯罪行为侵犯的一般客体是什么?同类客体是什么?直接客体是什么?犯罪对象是什么?

2、被告人:丁某,男,20岁,农民。

2007年5月16日11时许,丁某放牛时遇到前往某村探亲的女职工黄某,遂起意抢劫。丁某尾随黄某至僻静处,冲上前去将其按倒在地,用手掐住黄某的脖子,并威胁说:“你是要钱还是要命?要命就把钱拿出来。”随后,丁某抢走黄某随身携带的现金1900余元。黄某的头部、颈部,左手多处受伤。

丁某的犯罪行为侵犯的直接客体是什么?其中主要客体是什么?

3、被告人:李某,男,42岁,农民。

2008年3月至4月间,李某先后于正在使用的水房、生产队仓库、农机修理站等处窃得各种型号电动机18台,卖给乡镇企业和个体户。案发后,当地人民法院分别以盗窃罪、破坏生产经营罪对李某实行数罪并罚。李某以“偷的全是电动机,法院判处数罪并罚不当”为由提出上诉。

本案中的行为对象是什么?犯罪客体是什么?为什么盗窃同类对象却以不同的罪名判处?

第三讲犯罪的客观方面

?案例1:吴某(男,45岁)为减少继承父亲遗产的法定继承人的人数,以便分得更多的遗

产,便极力怂恿其兄乘坐飞机出差。

为达到此目的,吴某甚至自己掏钱为其兄购买飞机票,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民航客机频繁出事,吴某便希望通过让其兄乘坐飞机而飞机失事,从而达到杀死其兄的目的。

其兄为吴某表面的热情所动,遂乘坐飞机外出。

果然,飞机因遇到强烈风暴坠毁,其兄也死于空难。吴某突然良心不安,于是到公安机关自首,以致案发。

对于此案,公安机关内部就能否立案发生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立案侦查。理由在于:在此案中,行为人有故意杀人的主观罪过,又实施了一定的行为,而被害人又因为听了吴某的怂恿乘坐了飞机并发生了死亡结果,吴某的行为与其兄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吴某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应当立案。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立案。理由在于:吴某的劝导行为并不必然导致被害人的死亡,被害人的死亡纯属意外,因而吴某的劝导行为并不是被害人死亡的原因,二者之间并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案例二

被告人邹某,女,31岁,某县幼儿教师。05年5月25日上午10时,被告人邹某带领4名幼儿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幼儿李某(男,5岁半)失足掉入路旁粪池。邹见状惊慌失措,但不肯跳入粪池中救人,只向行人大声呼救。此时,有一中学生田某(男,16岁)路过此处,闻声后立刻跑到粪池边观看,并同邹在附近找到一根小竹竿,探测粪池深浅,测得粪水深约75公分(半人深),但邹、田二人均不肯跳入粪池内救幼儿,只是一起高呼求救。最后,农民范某闻声赶来跳下粪池抢救,但为时已晚,幼儿被救上来时,已经停止呼吸。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人的外在行为表现。

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是指犯罪成立在犯罪客观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内容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对象等。

一、危害行为

无行为则无犯罪”,行为居于基础性地位。

(一)危害行为及特征

1、危害行为: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即由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作或静止。

2、危害行为的特征

A、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动静。

B、危害行为是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身体动静。

(睡梦中、精神错乱状态、不可抗力、受强制状况下的行为不是)

C、危害行为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身体动静。

D、最后,危害行为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例1、被告人:张某,男,34周岁,工人。

被告人张某患有“梦游症”。2008年8月的一个晚上,张某持刀将其妻砍死。第二天清早醒后,发现其妻死亡,却不知是自己所为,因而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调查,确认张某是杀妻之凶手。据张某回忆说,夜里梦见自己在烈日下赶路,口渴难忍,后来到一片西瓜地,遂用刀割下一个。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对张某提起公诉,一审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致其妻子死亡的行为系在梦游中所为。张某行为是否为危害行为?

例2、被告人:陈某,男,56周岁,某县村农民。07年冬,村委会未批给他自己选好的地基,认为是村支书马某卡自己,产生将马某整死的念头。08年7月12日,陈某听说邻村有个神汉柳某能用“邪法”把人整死,就去找柳某询问,并两人签了合同,内容为:柳负责用“邪法”将马某整死,事成后,陈付给柳500元。之后,陈即领着柳暗中指认了马某,柳照马某的外貌捏面人。一周以后,柳因赌博被抓,公安机关从其身上搜出杀人合同,即将陈、柳二人一起拘留。检察机关以共同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被告人陈某提起公诉。

(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

1、作为—就是行为人用积极的身体动作去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分类:按照行为人是否借助于外力来划分

?一是自身的作为:即行为人只依靠自身的一系列积极的动作与举止所进行的作为。

二是借力的作为:即行为人借助工具、利用动物和自然力,甚至利用别人的行为帮助自己所实施的作为。

2、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不作为的条件:

第一,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前提。

第二,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这是不作为成立的条件。

第三,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

?案例、某致张某自杀案

李某(男)与张某(女)热恋,后李提出分手,但张不同意。某日,张跑到李家,与李言谈不和发生争吵。张在李家里当着李的面喝下自备的敌敌畏农药。李某独自外出,后张被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问:李对张之死,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不作为的义务来源: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一般指由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所规定并为刑法所认可的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承担的义务。(特定时间、职务范围)

(3)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行为人的先行行为(违法、犯罪、合法行为?)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危险状态时,负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

(4)基于法律行为承担的义务。

不作为犯罪的理论分类

刑法理论上将不作为犯罪分为两种类型:

A、纯正(真正)的不作为犯:即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B、不纯正(非真正)的不作为犯: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作为形式的犯罪。

不作为的表现形式:

通常表现为身体的静止、不为一定的行为,“应为而不为”。

但某些情况下在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往往有积极的身体活动。判断关键在于是否与负有特定法律义务相联系。

不作为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其实施的积极举动。

?06司法考试案例

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持有:

持有:是指行为人所有或者占有某一刑法规定的特定物品的状态。

关于持有是作为还是不作为,或者是独立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第三种行为方式,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论。

二、危害结果

(一)概念:

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包括直接结果、间接结果,构成要件结果和非构成要件结果。

狭义的危害结果:通常指危害行为对直接客体所造成法定的实际损害事实或现实危险状态。是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

?(二)危害结果的特征

1、客观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犯罪目的未实现不影响)

2、因果性:产生危害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危害行为;

3、侵害性:危害结果可以是实际损害,也可以是现实危险状态;

4、法定性。

?(三)危害结果的种类

1、构成要件结果与非构成要件结果

构成要件结果:即定罪结果,是指成立某种具体犯罪既遂所必须具备的危害结果(包括加重结果)。构成要件结果有的由刑法分则条文明确规定。(过失、间接故意犯罪)

非构成要件结果:即量刑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引起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结果以外,影响该种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危害结果。对量刑有意义。

2、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

物质性结果:是指危害行为通过物理作用导致对象发生有形变化的危害结果,如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毁损。

非物质性结果:是指危害行为造成的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无形的危害结果。它是客观存在的,但须经综合观察,如对人格、名誉的损害。

3、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

直接结果:是指危害行为直接导致的危害结果;

?间接结果:则是指危害行为实施后,介入其他因素而导致的危害结果。

一般来说,构成要件结果大多是直接结果,但有的间接结果也能成为构成要件结果。如被害妇女遭强奸后自杀身亡的即属于强奸罪加重构成的危害结果。

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概念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联系。意义:根据罪责自负原则,一个人只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查明某一危害结果与某一危害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决定行为人对该结果是否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1、客观性:不以人(行为人、办案人员)是否主观认识为前提。

2、相对性:互为因果。(法定有形的结果、危害社会的行为)

3、顺序性:原因在先。

4、条件性、具体性:因果关系有条件的、在具体情形下发生的。

5、复杂性:有主要、次要原因,直接、间接原因,介入因素等。

6、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分别对刑事责任、量刑有意义

7、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履行义务,结果便不会发生,故不履行义务是原因。

?被告人:林某,男,21周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林某与阮某系高中好友,2006年2月7日,阮某到林某家玩,俩人时隔3年未见面,分外亲热,俩人像高中时期一样打闹一番,在此过程中林某一拳打在阮某腹部,阮某当即手捂腹部,脸色惨白。林某一见,当即租车送阮某到医院,但尚未到达医院,阮某就已死亡。

?经尸体解剖证明,阮某患有先天性脾脏过大,这种脾脏在遭外力打击时极易破裂。阮某的

死亡正是由于林某拳击而致脾脏破裂所致。

检察机关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对被告人林某提起公诉。分析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关系?)

(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1、范围的特定性:刑法上,只有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才是原因(条件说认为条件即可);只有引起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才是原因。

2、作用的单向性:刑法上因果关系只研究行为对结果的单向作用。

3、内容的法定性。在不少情况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法律规定的特定发展过程,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四)司法实践中刑法因果关系的主要形式:

1、简单因果关系:一危害行为直接而合乎规律地引起危害结果。

2、复杂的因果关系:两个以上的危害行为共同作用或前后连接导致危害结果发生。

3、中断的因果关系:某种危害行为引起或正在引起某种危害结果,在因果关系进展的过程中,介入了另一原因,切断了原来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只对介入前的现实情况负责。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有另一原因介入。所谓介入原因,指介入已经存在并且正在发展的因果过程的行为或自然力。

(2)必须是异常原因。

(3)介入原因合乎规律的引起最后结果的发生。

(五)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地位

?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地位,是指它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即它是否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我们

认为,在任何犯罪中,刑法上因果关系都不是构成要件。

因果关系只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是否真正承担责任,还必须查明其主观上是否有罪过。

四、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一)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是指犯罪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等因素。

1、犯罪时间:是指犯罪从预备开始到结果发生所持续的时间。

2、犯罪地点:是指犯罪发生的场所与位置。包括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地。

3、犯罪方法:又称犯罪手段,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法。分为徒手的犯罪方法与借力的犯罪方法;暴力性方法与非暴力性方法;智能性方法与非智能性方法等。

?(二)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量刑的意义

在一般情况下,犯罪的时间、地点不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因素。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犯罪中,刑法才把它们规定为犯罪构成的必要因素,是选择要件。

但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对正确量刑有意义。

?司考06案例.

1.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

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中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C.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天。到第50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D.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后经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03年.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

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第四讲犯罪主体

?例1:纪某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000余元。

14岁生日那天,纪某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纪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并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余元。第二天纪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二死一伤。纪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当日下午,纪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请对纪某的上述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

例2:被告人:付某,男,33周岁。被告人付某17周岁时打球撞在电线杆上,导致耳膜破裂,最终耳聋并致哑。付某脾气暴躁,平时常殴打妻子,案发当日因与妻子发生争执,一气之下,操起菜刀将其妻子猛砍数刀,其妻在被邻居送往医院途中因流血过多而死亡。一审法院认定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二审法院有不同意见:认为量刑不符合刑法第19条规定,应当予以纠正。

?例3:白某故意杀人案:

1998年7月19日上午,白某开拖拉机去该村煤矿拣煤块。该矿李某让白某将拖拉机开到一边。白某误认为李某不让自己拣煤,便与李某纠缠吵骂,并将李某摔倒。李某与众人反复解释均无济于事,李某遂转身走,这时白某拿起一根道木追上去朝李某猛击一下,李某倒地以后,白某连击两下,致李某死亡。之后白某又跑到该矿饭厅及办公室等乱砸一气,后跳井自杀未遂。一审法院经司法精神病鉴定为限制责任能力人,判处白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判决是否正确?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犯罪主体(简称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一般要件有两个:

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

2、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

犯罪主体在定罪方面的意义

1、犯罪主体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

2、犯罪主体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重要界限。

犯罪主体在量刑方面的意义

在具备犯罪主体要件的同样情况下,犯罪主体的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具体情况又影响到刑事责任的大小程度。

二、刑事责任能力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简言之,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是人实施行为时具备的相对自由意志能力,即相对自由的认识和抉择行为的能力。是行为人犯罪能力与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统一,是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的统一。(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

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

1、辨认能力: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性质、意义、后果的辨别认识能力。

2、控制能力:指行为人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也就是决定自己行为的方向、力度、方法、时间、地点等的能力。

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

决定和影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发育程度,二是精神发育程度。

各国划分不同,我国刑法采取的四分法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

凡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对其犯罪负全部的刑事责任。

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

我国刑法第17条、18条第1款规定两种人。

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亦称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仅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犯罪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

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是中间状态,又称限制(限定、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是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低的情况。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责任能力人有五种情况:(1)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2)又聋又哑的人;(3)盲人;(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5)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修正案八)

(四)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1、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意义:主要解决不同年龄段的人刑事责任的有无问题,同时还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从宽处罚原则。因此,研究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对于正确定罪量刑,都具有重要意义。

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立法划分

刑法第17条专门规定: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亦称绝对无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依法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17条规定为不满14周岁

(各国不一,西班牙7岁、日本泰国20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亦称相对有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部分危害行为依法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第17条第2款: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对自己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

是8种行为而不是罪名,如撕票行为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又称完全负责任年龄时期,是自然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依法全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根据犯罪特点采取两原则。

(1)从宽处罚的原则:

第17条第2款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排除死刑的原则:第49条

实践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问题。

二是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年龄界限问题。

三是跨责任年龄阶段犯罪的认定问题。

?例1:纪某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000余元。

?4岁生日那天,纪某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纪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并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余元。第二天纪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二死一伤。纪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当日下午,纪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请对纪某的上述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

?06卷二5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A.参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运送人死亡的

B.参与绑架他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

C.参与强迫卖淫集团,为迫使妇女卖淫,对妇女实施了强奸行为的

D.参与走私,并在走私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造成缉私人员重伤的

?2、精神障碍(第18条)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第1款:“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这是确认精神障碍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律依据。

精神病人无责任能力的认定采用两种标准相结合

(1)医学标准(生物学标准):从医学上看,行为人是基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而实施特定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区别于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2)心理学标准(法学标准):是指从心理学看,患有精神病的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不但是由于精神病理机制直接引起的,而且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使其行为时丧失了辨认或控制自己触犯刑法的行为的能力。

(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

大多数并不因精神障碍使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或减弱。

少数情况下,也可成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甚至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从而导致其刑事责任的减免。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

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亦称减轻(部分)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与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的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

3、生理功能丧失

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生理醉酒

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醉酒分为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两种情况。现代医学与司法精神病学以为,生理性醉酒即普通醉酒不是精神病,病理性醉酒则属于精神病状态。

?被告人李文,男,30岁,农民。

李文婚后家庭和睦,生子李小5岁,视若掌上明珠。07年2月15日李文骑车带李小去邻村喝喜酒。席间喝了8两白酒,超平常5两。晚8时许返家途中,酒劲发作,便用车推着李小走。李文突然乱蹦乱跳,说是身边来了许多鬼,把儿子李小当作鬼按倒在地,骑在身上用拳打,用牙咬。附近农民听到喊叫声赶到现场,随即将李小从李文身底下抢出,送往医院,但终因抢救无效死亡。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为:李文行为当时处于病理性酒精中毒状态。法院有两种意见:一认为,李文不负刑事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依照《刑法》“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1、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以是否要求特殊身份要件为标准,自然人犯罪主体可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身份犯)。身份犯可以分为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

真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该犯罪则根本不可成立的犯罪。不真正身份犯:是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

?注意:

1、特殊身份必须在开始实施危害行为时具有的,不是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形成的,如遗弃罪。主犯不是

2、仅针对实行犯而言,不包括教唆犯、帮助犯等。如强奸罪

2、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分类

一是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

以特殊身份的形成为标准:

自然身份,是指人因自然事实而形成的身份。

法定身份,是指人因法律事实而形成的身份。

二是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

定罪身份:是指决定刑事责任存在的身份,又称犯罪构成要件身份。

量刑身份:是指不影响犯罪的成立而只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又称刑罚加减身份。

?王红云,女,28岁,原系农业银行X支行出纳员兼守库员。王海涛,男,30岁,农民,王红云之夫。二人婚后因王海涛无业,王红云多次借款让王海涛做生意,均蚀本,负债10万余元。王海涛向王红云提出携银行公款外逃。2002年2月8日即春节营业所停业期间,王红云和胡中主任值班,借机获取胡中的一把钥匙,进入金库打开保险柜,盗出现金22万元,分别藏在自己放于营业室的铝锅内和办公桌的抽屉里,并告知王海涛来取赃款。王海涛两次进入营业室将赃款拿回住处。尔后,二人带着女儿携赃款外逃,在上海、苏州等地隐藏,被抓获。

?

四、单位犯罪

(一)概念和特征(第30条)

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

3、一般是以单位名义实施、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4、必须由刑法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

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形:

《解答》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二)单位犯罪的处罚(第31条)

1、双罚制:一般采用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单罚制:属于例外情况,当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特别刑法)另有规定不采取双罚制而采取单罚制。如:强迫职工劳动罪,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妨害清算罪等,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

肖某,男,43周岁,某图书音像公司负责人。98年9月至99年3月间,肖某以北京市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知心爱人》、《还珠格格音乐全纪录》磁带等为版本,进行非法复制,先后盗

版发行磁带25万盒,并向深圳、昆明等地以本单位名义大量销售,非法经营额共计人民币100万元,非法所得完全归其个人所有。诉讼中,对于本案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没有异议,但对于本案是属于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则存在不同的看法。应当如何处理?

第五讲犯罪的主观方面

?例1:张某撞人案

汽车司机张某驾驶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将一非机动车道内正常行驶的骑自行车人撞倒致重伤。张立即停车将被害人抬在自己开的车上驶往医院抢救,途中,见伤者受伤严重,恐怕承担不起医疗费用,又将伤者扔在偏僻地段驾车逃窜。问:司机张某的撞人行为和扔掉伤者的行为主观方面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例2:按规定配有枪支的某保卫干事平某,家住城郊。精神病患者钟某走失,于凌晨一时

许误入平宅,将睡在外屋的平某女儿惊醒。平女大叫:“谁?来人哪!”平某闻讯持枪外出,看见钟某向自己扑来,即向房顶开枪,试图警告钟但子弹被反弹后恰好击中钟某头部。虽经平某一家人送医院抢救,但钟某终因伤势过重死亡。平某是否构成犯罪?试述理由。

犯罪的主观方面

?案例3:被告人林某,男,20岁,待业。2002年5月3日9时,张某驾驶汽车给单位食

堂拉蔬菜回到单位,挂倒挡将汽车停放在食堂门前,将车熄火后到食堂找水喝。当三名炊事员在车后卸菜时,被告人林某路过,出于好奇打开车门进入驾驶室内,见点火开关钥匙扔插着,便随手打开点火开关,脚踏刹车和油门,车随即启动猛向后倒,将正在车后卸菜的炊事员王某挤压在汽车挡板与墙壁之间,致其头部发生颅骨粉碎性骨折,当即死亡。请分析:李某行为时主观方面的心理态度。

?例4:张某,男,45岁,农民。张小,男,15岁,张某之子。某日,张某见一群农民在他

家自留山坡上挖树蔸很是生气,遂对张小说:“咱俩从山后面上去,往山下滚石头,砸死他几个,看他们以后谁还敢来挖。”父子俩悄悄爬到山顶,一起沿着挖树蔸人左侧约5米远的山沟,连续不断地往下滚石头,挖树蔸人纷纷躲避,张小见状有些害怕,对其父说:“别砸了,真要砸着了就麻烦了。”张某说:“不怕,远着呢!”就在这时,一块石头在往下滚的途中撞着沟边的一块巨石而横飞向挖树蔸的农民,将其中的一人击倒,滚落山脚死亡。请分析:张某、张小行为时主观方面的心理态度。

犯罪的主观方面

?例5:马某,男,35岁,山民。一日,马某扛着猎枪进山打猎,行至半路,遇本村李某(12岁)一人从亲戚家返家,李知马去打猎,便缠着马某带上他。马无奈遂带李一起上山。?当时山区有积雪,气温很低。马某发现一只野兔,便撇下李某自己前去追赶,未果。回到

原处发现李某不见了,便四处寻找并呼喊,但未发现李某。于是便顺李某足迹寻找,发现有下山去的痕迹象,便认为李某已12岁,不会迷失方向,已自己回家,遂放心又去打猎。傍晚到家后方知李某并未回家,便动员多人上山寻找,发现李某已冻死在山上。请分析:马某行为时主观方面的心理态度。

?例6:被告人张某,男,45岁,农民。张某叫其9岁的儿子圈羊,因羊未圈好,张某很生

气,便朝儿子头枕部猛击一掌,其子被打后抱头痛哭,声称头疼,连续头疼三日后死亡。?经法医解剖鉴定:死者头枕部因外力打击造成硬脑膜外出血,形成脑疝,引起脑压升高,

致呼吸衰竭死亡。请问:张某的行为,在主观方面属于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为什么?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述

(一)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它是行为人的心理态度。

第二,这种心理态度针对的是一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犯罪的主观方面所涉及的问题:

1、行为人的罪过:犯罪的故意与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必备的主观要件。

2、犯罪的目的与动机:犯罪的目的是犯罪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但却影响量刑。

3、与犯罪主观方面相关的问题:如意外事件和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等,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也有必要纳入犯罪的主观方面来阐述。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对定罪的意义

有助于正确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此外,特定犯罪目的是否具备,也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犯罪主观方面对量刑的意义

罪过形式与罪过内容不同,反映出的主观恶性程度也就不同。

二、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指的是一类犯罪的统称。

犯罪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包含两项内容:

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认识因素;

二是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意志因素。

认识因素: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1.认识的内容:即“明知”的内容:

一是对行为性质的认识。(违法性认识争议较大)

二是对行为结果的认识。

三是对其他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

2.认识的程度:即“明知会发生”的含义。

一是明知+必然发生

二是明知+可能发生。

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要引起的危害结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

1、希望:表明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这种犯意明显而坚决;

2、放任:表明行为人虽不追求但有意纵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这种犯意较为模糊而随意。意义:两者体现出来的主观恶性程度有所不同

关系:两者是犯罪故意成立的两个有机联系的因素,缺一不可。一个是前提、基础,一个是发展。

(二)犯罪故意的类型

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必然、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构成因素有二:明知会+希望

一是认识因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二是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2、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心理态度。

构成要素有二:明知可能+放任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为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发生

二是为实现非犯罪意图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是在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

?例1:08年4月18日,石某(男,25岁)同张某在酒馆喝完酒后,在市繁华地区遇某厂

工人王某。王某看了石某一眼,石某张口大声骂道:“浑蛋,站住!你为什么要看我?”此时张某也呵斥王某:“站住!看什么?”王某回答:“我以为你们在这儿住?”石某又大声喝道:“谁在这儿住?”拔出随身携带的尖刀朝王某的腹部猛刺一刀。王某被刺后,抱着肚子勉强向前跑了20余米倒下,由于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石某行凶后满不在乎,扬长而去,并扬言:“捅死了又怎么样?管他呢……” 石某的主观罪过形式是什么?

二、犯罪故意的类型

例2:07年12月,马某驾驶装有水泥的汽车,与范某驾驶的空车相遇。因路两侧堆着碎石有效路面只有1.4米,双方都认为不好通过,被迫停车。范某将车后退一下停放。马某要求再退,范某因车后有一大石头,不能再让。马某说话粗鲁,范某赌气熄火下车。马某着急开车,说:“反正我的车箱已快完了,要撞大家撞。”随即进入驾驶室,要冒险通过。范某为阻止马某开车,便站到自己汽车左面的脚踏板上说:“你要撞就撞我,碰车不行。”马某听后,不顾范某的阻止和在场行人的劝告,强行开车通过,把范某挤进两个车箱之间挤死。马某主观罪过形式是什么?

三、犯罪过失

刑法第15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犯罪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