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故宫建筑

美学故宫建筑

美学故宫建筑
美学故宫建筑

从美学角度谈故宫建筑

宋莉

摘要: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别具一格、辉煌壮丽,具有中国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本文从深层的象征性、科学的框架结构、庭院式的组群结构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故宫在美学方面的价值.

关键字:故宫;美学;价值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役夫,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的。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8万多平方米。城墙环绕,周长3428米,城的四角有结构精巧的角楼。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为故宫正门,北有玄武门,东面是东华门,西为西华门。[1]

在公元1420—1911年这491年间,从明成祖朱棣到清末代皇帝溥仪,共有24位皇帝(明代有14位,清代有10位)先后居住在这座宫殿内,对全国实行封建统治。宫内有各类殿宇9000余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故宫由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銮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处理政事、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宁殿(皇帝结婚新房)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西六宫(皇妃宫室),辅以养心殿、奉先殿、斋宫、毓庆宫、宁寿宫、慈宁宫以及御花园等,是皇帝平日处理政务及皇帝、皇后、皇太后、嫔妃、皇子、公主居住、礼佛、读书和游玩的地方。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前三殿、后三宫坐落于全城中轴线上,气势雄伟,豪华壮观,为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别具一格、辉煌壮丽,并具中国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的建筑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废皇帝博仪仍居住在故宫后半部分。1912年外朝被辟为“古物陈列所”。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部将鹿钟麟把傅仪驱逐出宫。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1948年将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1949年以后,政府对这座古代建筑和文物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并整理展出大批文物,使其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古文化艺术博物院。并在西华门内成立第一档案馆,专门从事整理政府和宫廷档案。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宣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之所以能够在历史舞台上兴盛多年,与它的建筑形态以及在美学上的价值是分不开的。那么,故宫到底在美学方面具有哪些价值呢?

一、深层的象征性

故宫,原名紫禁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非常发达,人们常用帝王、宫殿、城市、官吏等人间社会的

事物,来比附天上,命名星座。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称紫微宫或紫宫,它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古人认为天垣是天上玉帝的住处,封建帝王自命天上玉帝之子,即以天子自居。他办理政务及生活的地方,也应是天下的中心,而素有“太平天子当中坐,靖慎官员四海分”的说法。“紫”字,是因为皇帝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故皇帝居住的地方,就是最高级别的禁区。紫禁城的“禁”字,就是强调了帝王这种无比的尊严。汉代就称皇宫为“禁宫”,这就是紫禁城名城的由来。紫微垣有15颗星,明代建设北京紫禁城,继承了汉代传统,把奉天殿(太和殿)作为与紫微垣中天皇大帝星座对应的建置,内廷中央的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三殿,应三垣之数。

故宫的整体布局是矩形的。城有四道门,东西门分别称为东华门、西华门,南门称为午门,北门称神武门。若把午门的轴线向南延伸至永定门,自南向北经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安定门、德胜门,有一条长达8公里的“子午线”,而太和殿里的金銮宝座,正好落在这条子午线的中点上。左右对称排列着许多大小宫殿,布局严谨、匀称,有主有次,构成了全北京的脊梁,很好的迎合了皇帝的至尊心理。表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故宫总体设计的五重门和三大殿象征“五门”“三朝”制度;乾清宫,坤宁宫象征天地之合;乾清宫内的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时辰;从总体布局上体现了皇权至上,包容天下的精神内涵。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精髓,都在故宫建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科学的框架结构

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以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先在石头的基础上建立柱子,然后在柱子上架梁,再在梁上有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立脊瓜柱,构成了一组木构架。这种木构架体系,承重与护围结构分工明确。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只起到护围分割的作用,不承受荷载。也就是说,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此后门窗的设置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使房屋的设计满足不同的需要。

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的构件,即屋檐下一束束的“斗拱”。“斗”的形状像一个小方木斗,弓形又像船形的木块叫“拱”。斗在下面,拱安放在斗上面的槽里,总称斗拱。这种构件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谓。装在柱头上的叫柱头科,分组装在外檐两柱之间额枋上的坐斗枋上的叫平身科,装在角柱的叫角科。檐下的斗拱在建筑上有两种作用:主要在结构上起支撑的作用,屋檐重量通过斗拱过渡到立柱上。另外,由于斗拱在檐下重叠挑出,可加以彩绘,远望似重峦叠翠,立体感强,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突出,而尤以宫殿和园林最为显著,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建筑方式。框架结构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因为它可以随意安排房屋的高度,屋面材料,以及窗户的变化,减少地震的危害。在这种结构中,具有“墙倒屋不塌”的功效。最后,就是取材上的便利。这也正符合了人类最早的建筑学家,古罗马的维特鲁(Vitruvius)在《建筑十书》中提出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和美观。

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它正是采用了这种手法,才得以流传至今,成为典范。这种结构中形式一致的窗户和斗拱,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组成整体结构上的整齐一致形态,给人以秩序感、条理感,同时造成了一种稳定和庄重的气氛,建筑形体庄严雄伟,富丽堂皇。

三、庭院式的组群结构

从古代文献的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成的。即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故宫的建造,正是遵循了这样的建造方式,它在形式上符合美学角度对称与均衡的法则。沿着纵横两条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要置在中轴线上。在宫殿的布局上,以午门为中轴线中心,南起永定门,中间经过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就是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轴,左右以武英殿、文华殿为附殿的外朝。穿过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前金狮金缸相对排列,门里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还有左右对称的日精门、月华门、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内廷之后是皇宫后苑,以北门神武门作为终结。面对神武门是高耸的景山,用土石筑成,满山松柏成林,从整体布局上来看,成为故宫建筑群的屏障。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匀称,有主有次,构成了全北京的脊梁。故宫的这种建筑布局,突出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整个设计思想更是突出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当时前部宫殿的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以体现一种有松有驰,富于变化的美。因此东西六宫都各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人们在游览故宫时,并不能一下子看到全景,却像欣赏一副长画卷,必须一段段逐渐展开,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的留在脑海中了。

整个宫殿规模宏大,极为壮观。仅以核心部分紫禁城为例,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

万多平方米。建筑布局中特别强调的是太和殿,此处是皇帝进行朝会和重要典仪的地方。当年主持修建未央宫的萧何曾说过“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统治阶级已认识到,规模宏大的宫殿,也可以作为一种巩固政权的工具。这样太和殿,就以宏大的规模,成了紫禁城中的重中之重。

故宫的这种建筑格局,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稳重而变化,沉静而流动着的形式美感。诚如人们所说,整个故宫就像一部大型的凝聚的乐章。

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建筑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它还是一种艺术。在很早以前,建筑就不再是简单的只供人们居住需要的事物了,人们也把它当作艺术品来营造。古希腊人甚至认为建筑师比画家、雕塑家更符合艺术家的定义。建筑师模仿房屋的理念,造出实实在在的城市和广场、民居和神殿,而画家的描绘只是对这些建筑物或人文景观的再模仿。

建筑,不仅要有特定的使用功能,给人以方便,也不仅要以严谨的结构和尺度保证其使用的安全,还要有美丽的外观与内部装饰,使人赏心悦目。在西方建筑史上,甚至出现过针对过度装饰,不惜损害结构进行雕饰的巴洛克,罗可可风格的建筑,人类是有特殊的精神需要的,需要在建筑空间上施展和表现自己,体现自身的尊严。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吸收了中国的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

1、装饰性屋顶

三千年前的《诗经》中曾有句“作庙翼翼”,用来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时,工匠门已利用中国特有的框架结构造屋方式,形成了后世五种基本屋顶样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了鸟翼舒展的檐角和屋顶柔和优美的曲线。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势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十种以上。仅就三大殿而言,屋顶各不相同。太和殿是三殿中最重要的大殿,是皇帝举行朝会和重要仪典的地方。它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构成了屋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它是等级制式中的最高级制,为了凸显出皇权的至高无上,采用了重檐庑殿顶。保和殿是清代皇帝举行宴会和进行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殿高二十九米,是屋顶有九条脊的殿堂。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两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九条,建筑术语叫歇山式。保和殿地位仅次于太和殿,因此屋顶采用了次一级的重檐歇山顶。三大殿中的为最低的是中和殿,此处是皇帝到太和殿作重要典仪前准备工作的地方。殿高二十七米,是屋顶有四条重脊的亭子形的方殿。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镏金球星的宝顶,建筑术语中叫四角攒尖式。

这三座大殿是故宫的主要建筑,它们造型高矮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彩而不呆板。这种布局不仅可以体现出受封建等级制度观念的影响,而且还是为了使三座紧密相连的宫殿在建筑形象上有明显的区别。在我国建筑中,重檐庑殿顶只能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中,这点各处时有体现。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它是当时封建皇帝颁布诏书和战争后举行“献俘”仪式的地方,它在整个紫禁城建筑群中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屋顶当然要采用重檐庑殿顶的形式了。而作为外朝三大殿太和殿大门的太和门,则采用了低一级的重檐歇山顶。

2、彩画的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是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了在木材上涂漆和铜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有楔卯结合的关节,防止腐蚀。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和美观的效果。以后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色彩的运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块、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高大雄伟,富丽堂皇。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阳光经常可以照射到的地方,一般采用暖色,特别是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运用了蓝绿相配的冷色系,着重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清凉,形成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加有金线和金色,蓝绿之间也间有少数红点,使建筑上的彩画更加活泼,富于变化,增强了装饰效果。

建筑上强烈色彩的运用,可以使建筑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当然,色彩的运用,在当时也受到了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黄色最为尊贵,绿色次之。建筑宫廷的用色极为严格,这点在建筑彩画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彩画是在建筑木构表面涂绘彩色图案,用以美化建筑,内容题材丰富。建筑彩画大致分为三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以龙为主要题材,又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等。这些彩画的等级也依上面的顺序排列。太和殿内彩画采用的就是金龙和玺,使用了大量的沥粉贴金,极为富丽虽然已经过了将近三百年,但彩画上的石青、石绿、桃红等颜色依旧鲜艳,大小额枋,上下左右蓝绿相间,做法细腻复杂,处理有条不紊,高度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法。

旋子彩画以旋子花为题材,按叠晕和贴金的多少,分为六种等级,分别用用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而苏式彩画,则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福寿字为题材,比较灵活,常见于园林建筑中。

这种彩画格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系的。冬季里,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这种自然环境下,就需要用鲜明的色彩增添建筑物的活泼和生趣。在秋高气爽,万里晴空下,这种色彩的效果更是无比动人的。

北京故宫是集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基础上建成的,它作为中国建筑的组成部分与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起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它的美无处不在,科学的布局、巧妙的技法、精美的彩画,无一不体现中国的建筑风格,无论是熟谙或对中国文化感到陌生的人,无论人们怎样克制对封建王权的敬畏心理,都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艺术美与文化美高度统一的震撼,都能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精髓。故宫作为中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将永远矗立在中国大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故宫的价值将会愈加显现。故宫的明天将是生机勃勃,一片兴旺。

参考文献:

[1]中国航空旅游网. https://www.doczj.com/doc/b17936531.html,. 2005年4月20日

[2]四方环视全景摄影网.https://www.doczj.com/doc/b17936531.html, 2006年4月20日

[3]听雪轩. https://www.doczj.com/doc/b17936531.html,.2001年5月6日

[4]李振湘.世界最大的皇宫--北京故宫随笔(一).中国广播网.https://www.doczj.com/doc/b17936531.html,. 2004年4月20日

Discussing the Building of the Palace Museum on Aesthstic Angle

Song li

( )

Abstract:The Palace Museum is that our country exists biggest museum now and the most intact ancient buildings. It is peculiar、brilliant and magnificent in the world too, has the largest imperial palace in buildings and the world of classical style and eastern style of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se the Palace Museum from the deep symbol; scientific frame structure; A group of structure of the courtyard type; rich and colorful artistic image and has described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Palace Museum .

Key words:t he Palace Museum; aesthetics; value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摘要:故宫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它是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 关键词:故宫The Forbidden City 建筑Architecture 文化Culture 这次十多天的山西北京游,我们去了许多名胜古迹,了解了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受到了各地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是安排有序,让我们参观了许多景点,了解了不同方面的知识。其中,北京故宫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它的宏伟壮观使我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领略了它的宏伟气魄。以下便是我对北京故宫的基本总结和感受。 北京故宫——中国宫殿建筑的最高峰,旧称紫禁城。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在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它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是明,清两代的皇宫。1403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14年的改造和扩建而成的。明永乐十五年始建,永乐十八年建成。北京故宫是以明南京宫殿为蓝本,“规则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现有建筑明清代重建,增建,总体布局仍保持明代的基本特征。 紫禁城位处北京内城中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四周环绕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每面辟一门,南面正门为午门,北面后门为神武门,东西两侧为东华门,西华门;城墙四角各一角楼。顺紫禁城中轴线延伸,向南有直出皇城近抵北京内城正门正阳门的前导空间,向北有作为紫禁城背景的景山为后续的收束。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故宫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分成外朝内延两部分,作为“王权”的集合体,其中建筑有着近乎苛刻的等级划分,为了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整体建筑群极力营造出一种宏大壮观的气势,“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中轴对称”“左祖右代”的传流的方方正正的宫殿布局被提升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北京宫殿区的总体布局可分为三节。第一节由大明门开始经过皇城正门天安门,再穿过端门直抵宫城正门午门,共由三个宫前广场串连而成;第二节即紫禁城内部分,由前朝,后寝和御花园组成;第三节是紫禁城北门外人工堆起的景山,是宫殿区的结尾。 午门,俗称五凤楼,平面作凹字形,又高又大的城台上正中建重檐庑顶的大殿左右凹字转角和前伸尽端各建一座重檐方亭,廊庑将这五座建筑相连,轮廓交错纷杂,形势巍峨壮丽,体型丰满盈润,体量强健有力,是整个前段的高潮。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均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代经过重建和重修。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

故宫博物馆1

14 故宫博物院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词语;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三、 教学课时 1课时 四、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五、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板书重点字词读音,释疑重点字词意思。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 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故宫简介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故宫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故宫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

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故宫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故宫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宫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故宫御花园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辛亥革命后,这座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

故宫中英文分析解析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故宫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故宫》解说词解析

《故宫》纪录片解说词赏析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2005年10月在央视一套播出了纪录片《故宫》,让总导演周兵欣喜的是,《故宫》的收视率与当年电视剧收视之冠《京华烟云》持平,《故宫》成为央视史上最赚钱的纪录片。正版DVD直到现在还在销售。《故宫》之所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销售业绩,最重要的是它和国际的制作理念和水准接轨了。不但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拍摄技术和手法,也学会了在纪录片中讲故事。《故宫》的解说词写的也相当漂亮,《故宫》第一集以紫金城为例,以历史时空为线索,为我们讲解了故宫的修建过程。并且把冗长沉重的历史事件讲得津津有味,不再像中学课堂上老师讲历史那样乏味,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也为中国纪录片的水平添上漂亮的一笔。 对大多数的纪录片而言,通过纪实拍摄只能记录特定的一小段时空,尤其是对于故宫历史来说,虽然有有现代影像技术和拍摄技术来做后盾,但是解说词的作用不可忽视,故宫解说词把每个画面都串联起来,使得它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零星的历史事件。也使得观众理解起来更为快捷和方便。例如,镜头里出现故宫里面木柱时,配以“这里是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内景,当年那些被砍伐的楠木,就是被用来制作这些柱子的。那些永乐时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里早已难见踪影,这些巨大的柱子,是后来清朝由松

木拼凑而成的。”的解说,使得这些木头更有故事性的生动性,不再是干瘪瘪的木头,就像是有了生命里一样,从明朝坚持到今天。由于电视媒介具有转瞬即逝、一晃而过的特点,当电视里画面纷至沓来的时候,观众往往回来不及细细品读和欣赏,紫禁城殿宇众多,装潢华丽,难免使观众沉溺其中,再加上太厚重的历史韵味,让人理解起来难免有些难度,而《故宫》解说词中对宫殿没有一一介绍,反而对建造宫殿的人进行了不少的描写,让观众把注意力转移到人们建造上来,因此发挥对其殿宇的想象和理解,让观众朋友在历史时光穿梭中了解故宫的历史和人们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在一部纪录片中解说词多么华丽和重要,它都应该做到收放自如,有伸有回,毕竟电视传媒的最显著的特点还是体现在画面和声音上,因此,解说词应该留有余地,让画面和同期声来说明问题才是上策。解说词的创作和构思应该贯穿于《故宫》的全过程,涵盖了前期创作和后期创作的许多环节,这篇解说词为我们交代了历史的发展,以及皇帝们对京城建都的努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者肯定对于北京历史的发展了如指掌,才能写出如才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故事,虽然相隔历史久远,很多故事我们无从考证,但是作者还是把解说词做的更有艺术性。 在公元1420年,这座宫殿终于建成了。它是在元大都皇宫旧址上诞生的。那个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阁被景山所取代,而整个宫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个北京的中心地带,成为这个王朝新的神圣之地。 这里的砖瓦木石,这里的色彩,这里的空间布局,都昭示着中国人曾经的文明意志和理念。从此这里开始历经24位皇帝和众多嫔妃皇子们的悲喜人生。开始上演中国历史中许多精彩的瞬间。

关于描写故宫建筑的作文

关于描写故宫建筑的作文 这个假期我参观了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 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听导游说:“故宫占地 72 万平方米,屋宇大约有 10000 间,建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 52 米的护城 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 艺术的精华。” 一进故宫有四个大门, 正门名为午门。 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 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因为故宫太大了,所以需要地图。我发现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 之分。 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 中和、 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 举行盛典的地方。 内廷以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为中心,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 5 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 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 清雍 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 故宫面积 72 万平方米,共有各式宫室 8 千余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 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明清两代先后有 24 位皇帝居住在这里。1924 年北京政变 后,被废黜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出宫,1925 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解放后,故宫 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博物馆。 今天,我参观了故宫。我了解了祖国的文化,了解了历史。今我还要了解, 了解一切一切。只有这样,我才能了解中国,长大为我的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 [关于描写故宫建筑的作文
]相关文章:
1/5

北京故宫建筑主要特点

北京故宫建筑主要特点 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自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筑(建筑学)在拉丁文中的涵义是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密不可分。故宫正是一个巨大的建筑艺术瑰宝。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欣赏故宫建筑艺术的造型美。空间,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北半部则以乾清宫、

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过度到乾清宫的高潮,最后以御花园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形体,主要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700余间。四周环绕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周各设城门一座,南面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故宫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显示出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宏大气势。比例,主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 故宫整体建筑的比例和谐令人赞叹。以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屋顶形式为例,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的屋顶就各不相同。太和殿则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角攒尖顶,保和殿则是重檐歇山顶。不同屋顶形式的运用,除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外,也使这三座紧密相连的宫殿,在建筑形象上通过明显的对比而显得更加鲜明。尤其故宫的四座解楼,其屋顶结构更为复杂、奇巧,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从而成为北京故宫的象征。

故宫博物院 知识点

故宫博物院 1.作者:黄传惕笔名黄羽省平江县人,表作有:《天安门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我心中的城》、《绿色的希望》、《故宫博物院》等 2.简介 《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正好这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去了这篇稿件,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号上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 3.文章分析 一.整体感知 1.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 二.语段精读 阅读课文5—8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段文字重点在介绍太和殿,请将这四个自然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5段: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6段:太和殿写景,7段:三大殿的位置,8段:太和殿的用途。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太和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堂,建筑雄伟壮丽,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3、太和殿的主要的饰物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作主要的饰物? 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权的象征,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找出方位词。 立足点是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是按空间顺序介绍的,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故宫建筑艺术赏析

故宫建筑艺术赏析 通过学习“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程,了解到世界上许多设计奇特的建筑群,不同的国家,建筑亦有不同的风格。每个精妙绝伦设计的背后,都富含着人类进步的精神和物质结晶。中西方建筑形式相差甚远,却并不影响两者独特的文化风采。每栋建筑和每个设计背后都有着一个民族,一种传统,一方文化的精彩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故宫,聆听那气魄非凡背后的故事吧。 故宫严格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帝都 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组成一个高低起伏的手法整体。在功能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匀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间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的形式的屋顶就要10 余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色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居住区建筑,其他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的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个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的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瓦件造出的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建筑上起了装饰左作用。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尊严,震慑天下,后部庭院却要求深邃,

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各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 然,再配以宫灯联队,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竹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城市,气魄雄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是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兵役百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修建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故宫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财富,更是世界的宝藏。几百来,故宫以它傲娇的形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间,历史没有将故宫摧毁,足以见证故宫生命力的强大。今天,我们热爱倾听故宫几百年故事的诉说,去体味时间的沧桑,感受文化的魅力,见证建筑艺术的光辉。 最后,愿故宫与时间同在,人与故宫,且行且珍惜。 工商管理学院市营一班:徐洪娣

故宫赏析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 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自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筑(建筑学)在拉丁文中的涵义是“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密不可分。故宫正是一个巨大的建筑艺术瑰宝。 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欣赏故宫建筑艺术的造型美。 “空间”,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

响的崇高地位。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 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过度到乾清宫的高潮,最后以御花园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形体”,主要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700余间。四周环绕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周各设城门一座,南面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故宫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显示出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宏大气势。 “比例”,主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故宫整体建筑的比例和谐令人赞叹。以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屋顶形式为例,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的屋顶就各不相同。太和殿则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角攒尖顶,保和殿则是重檐歇山顶。不同屋顶形式的运用,除了封建等级观念的

纪录片故宫赏析

2005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后,迅即引起电视业界和受众的强烈反响。11月17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在凯瑞大酒店举行研讨会,与会者对《故宫》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认为该片是具有大国气度、大台风范的优秀纪录片,是近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座丰碑;该片选送于第八届四川电视节,一举斩获“金熊猫”人文类最佳长纪录片奖;同时,《故宫》也成为互联网上网民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且多以正面评价为主。由此可见,《故宫》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双重认可,成为近年来少有的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片。就此而言,《故宫》一定程度地代表了纪实美学的发展趋势,而这种趋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甚至数字技术的应用,对纪录片《故宫》的成功产生了决定的影响。 电视艺术的发展,从来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纪录片作为以纪实为审美特征的艺术形态,在当前数字技术背景下衍生出新的制作手法。影视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人类社会发展至“数字”时代,编导们正在经历一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技术革命,影视艺术作为与技术密切相关的艺术类型,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部世界电影史或世界电视史,既是视听艺术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发展史。影视艺术是全身披挂现代科学技术戎装而屹立艺术之林的。影视艺术的里程碑式的分期,往往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如电视的机械电视阶段、电子电视阶段、彩色电视阶段、卫星电视阶段、光缆有线电视阶段、多媒体阶段,均与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新成果的问世分不开。当今世界,既有“科学的艺术”,又有“艺术的科学”。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然带动影视艺术的现代化。历史“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往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影视艺术的表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从而开拓了新思路、新手法、新样式。 科学技术,尤其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影视的生产制作过程和接受、观赏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好莱坞电影《侏罗纪公园》、《指环王》、《哈利?波特》等,由于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其特技效果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几乎无所不能,简直真假莫辨。数字技术的另一趋向是制作成本越来越低,以前大成本电影才能制作的特技效果,由于成本的降低,在电视制作中也被广泛采用。正是在此背景下,《故宫》作为一部纪实性电视片,首次大量地使用数字技术,在审美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故宫》具有极大的视听震撼力,画面效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工艺美术鉴赏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摘要:中国古人在漫长的营造史中,将中国古代建筑在选址布局、造型技巧方面,凝聚了浓厚的中国独特 的艺术思想和哲学思想。故宫规模宏大,构造严谨,它是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宝库,是最具艺术代表性的 建筑之一。 关键词:建筑艺术文化 一、故宫简介: 北京旧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它就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现称北京故宫。这座建筑即使过去封建皇权的象征,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对中国人来说,北极星由于不动,永远在那一位置上,群星都着围北极星旋转,北极星就成了天上的中心,成了天上的天帝。天上只有一个天帝,地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天文学里,围绕北极星的一圈天象,叫紫微恒,是天子住的地方,因此,紫禁城就是地上的紫微恒,是天子住的地方,对老百姓来说那里是一片神圣的禁地,因此 称为紫禁城。

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城内宫殿建筑布

北京故宫简介

北京故宫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平面图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房子,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东、西六宫、斋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故宫历时14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宏伟壮丽,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后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

精选-《故宫博物院》赏析

《故宫博物院》赏析 说起故宫,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的吧?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故宫博物院》赏析,一起来分享下吧。 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生。从小喜欢看书。初中毕业于湖南平江湘北中学,高中毕业于湖南长沙衡湘中学。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读者既从中获得了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课文第1段交代了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使读者对故宫产生整体印象。它地处“北京的中心”,是“城中之城”,即可让人看到故宫的规模之大,以及地位之非同寻常;故宫又叫“故宫博物院”,是着眼于它的丰富的收藏品而言的;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这就突出了故宫在今天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 第2段统观故宫全局,先大笔勾勒出紫禁城的整体布局,然

后指出故宫的特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后文对故宫各建筑物的介绍就充分体现了故宫的上述特点,而故宫的这些特点和它本来是封建帝王的居住地,是大一统封建帝国的象征相适应的。下面就根据课文从几方面来看故宫的特点。 宏大壮丽: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 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建筑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雾,有行龙、升龙、降

北京故宫宫殿介绍

编辑本段宫殿介绍 故宫建筑(20张)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3]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故宫外朝三大殿(12张)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编辑本段故宫风云 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 故宫详细游览图 [4] 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溥仪在此居住14年后,即

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姓名:何玺 学号:201141030218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以其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的布局闻名于世。 本文从先故宫的整体规划入手,通过对其中轴线为代表的秩序性及等级性等建筑特点来深入研究故宫对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体现,再反过来从传统思想从新思考故宫的细节设计,以屋顶为例主要分析。 关键词: 故宫木构建筑特点传统建筑文化建筑群整体规划中轴线屋顶 正文: 在我国首都北京城区的中心,坐落着一片金碧辉煌、殿阁沉沉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的故宫博物院。 这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它以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秩序的布局,逐渐成为了中国古典风格及东方韵味的标志性符号。 一、历史沿革 1.故宫历史及简介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平面呈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的长方形。占地72万多平方米。四周由高7.9米的城墙环绕,城墙四角设角楼。城外由护城河环绕。城四面各有一门,宫内有各式木结构殿宇9000余间,均为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以精美彩画。 故宫由“前朝”及“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前朝正中的三大殿是宫中前部的重点,大气壮美,结构伟岸。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仍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局。后部虽然“千门万户”建筑密集,但它们仍是有秩序的布局。 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这座恢弘的建筑才结束了它作为皇家宫殿的使命。在此期间,故宫经历了其作为皇家宅邸的辉煌高贵与雍容奢华,同时却也经历着多舛的命运。然而,这座沉默的建筑物,在穿越了动荡的历史、经历过改朝换代的起伏之后,却依旧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2.古木构建筑群的主要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伟大的传统建筑,故宫是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典型,它几乎囊括了一切木构建筑群的特点与优势。 这些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轻质灵活的框架结构 木材用于建筑有很多优点,轻质,整体性好,工期短,布置灵活等,而故宫,正是集这些为一体的木构宫殿建筑群。 2.模数与标准构件 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只建造了14年就完成了,这不仅是因为运用的是木材,也归功于中国古代的先进的建筑思想与技术——模数与标准构件的运用。它使得很多构件一起加工,方便快捷。

北京故宫简介

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的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之首(、、、、)。 故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间房子,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 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墙外有52米宽的环绕,形成一个的城堡。故宫均是、黄顶、青白石底座,饰以的。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东门名,西门名,北门名。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为中心,是皇帝举行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以、、为中心,东、、斋宫,后有。是封建帝妃居住之所。东部的是当年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等。此外还有,北五所等建筑。 故宫历时14年,在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清帝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现辟为“”。 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宏伟壮丽,俗称。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是9间面宽的大殿,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

形式。是皇帝下、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考中状元、、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王公出入西侧门。 后门“”,明朝时为“”,玄武为古代之一,从方位上讲,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改称“”,现神武门为正门。 与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南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与形制相同,平面矩形,城台上建有城楼,城阔5间,3间,四周出廊。 内,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统称(明朝称:、、谨身殿,时改名:、中极殿、建极殿。现名为清朝时名称)。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左右有琉璃,门里是。内廷以、、为中心,东西两翼有和,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居住生活的地方。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坤宁宫是明朝及清朝之前的皇后,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场所。后,西暖阁为的祭祀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