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3、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多个地球仪。

学生:收集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说起地球,老师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热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地球)

二、美丽地球。

(一)地球概貌

1、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见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给我们带来了光和热:而每月十五的夜晚,我们又可见到月球象一个明亮的圆盘,将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银光。那么,你对我们居住的地球了解多少呢?(学生联系资料和生活交流:地球之最、地球的有关知识、地球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方)

要求:一组选一个方面,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多。

2、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观察地球,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1)地球是个大圆球--知识点:椭圆形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可爱的椭圆形的球体。假如小朋友手拉手想把地球围成一圈,须4000万人呢!

(2)地球是个大花球--知识点:海洋与陆地

地球很美,有五彩的颜色,蓝色是海洋,黄色是陆地,白色是云彩。因而地球还是一颗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课件出示:海洋陆地)

3、请同学们再仔细瞧瞧,地球美丽的外衣上是蓝色的海洋面积大,还是五彩的陆地面积大?

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二)洲洋天地

1、过渡: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它,所以我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制作了认识地球的工具——地球仪。下面我们借助地球仪走进洲洋天地。(出示地球仪)

2、陆地和海洋交错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下面我们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在地球仪上,最先找到四大洋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看一看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

3、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七大洲,比一比哪一组最先找到他们并说出他们的名字。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州、南极洲)

4、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逐个点击七大洲、四大洋,能说说你看到的它们的位置都在哪吗?(学生边说边点击)

5、合作探究、交流资料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你们还想了解什么?下面就请拿出课前收集的学习资料,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学习。(学生交流七大洲、四大洋资料,如:名字的由来,各大洲的国家等,相机出示图片,加深了解。)

7、课件出示《大洋大洲歌》,一起诵读。

大洋大洲歌

地球地球是球体,

七洲四洋连一体。

亚非欧,大洋洲,

北美、南美、南极洲,

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

交错分布真美丽。

8、图片展示各大洲大洋的美丽风光,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1)地球妈妈看到我们这么聪明好学,特意准备了一架豪华客机,邀请大家去各大洲大洋观光旅游呢,想去吗?那就赶紧出发吧!(课件出示各大洲大洋风光图片。)

(2)(图片播放结束):各位旅客,旅途愉快吗?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3)小结:是呀,从天空眺望地球妈妈,我们看到了碧蓝碧蓝的海洋,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望无垠的稻田,波光粼粼的江河湖泊,高耸陡峭的高山峡谷,辽阔干燥的戈壁沙漠,还有壮丽的火山、飘逸的瀑布以及南北两极洁白如玉的冰雪世界。地球妈妈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同学们,你们说我们的地球妈妈美吗?

三、我们爱地球,我们是朋友

1、地球妈妈呀不仅美丽,更是生命的源泉,不管在哪个洲哪个大洋,都有鲜活的生命的存在。今天老师从世界各地请来了一些代表。(出示课件:各个洲的儿童图片)

2、今天他们来到我们这儿做客,同学们你们说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呢?

3、同学们的想法多好呀,我看到了你们一颗颗真诚、热情、善良的心。我们生活在同一星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七大洲四大洋上的生灵都是我们的朋友。只要我们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和平友好地相处,相信我们的地球妈妈一定变得更加可爱、美丽!最后,让我们一起祝福地球妈妈的明天更美好!好吗?

教学思路:

《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教材的编排意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一些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基于让学生对地球先有个知识层面上的认识,我选择了教材的第一、三、部分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课伊始,导出“地球”后直奔主题,请学生联系生活及查阅的资料,交流对地球的了解。在仔细观察卫星图片,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我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小结地球是个椭圆形的球体,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接着,顺势进入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一知识板块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自己找到“七大洲、四大洋”,然后在东西半球图上认识了“七大洲、四大洋”,然后我安排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资料,让学生进入了知识的海洋。最后齐诵《大洋大洲歌》。

在初步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之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洋大洲的美、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各大洲大洋的喜爱、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观看“世界之最”风光图。

最后出示各大洲儿童图,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二单元第二课《重负的大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理解一个地球的含义。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关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

重难点

理解一个地球的含义,培养热爱地球的情感

教具准备

文字资料学生课前调查的人口资料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唱《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放声歌唱吧!

是谁带给我们美丽的田野?是谁带给我们清澈的小河?是谁带给我

们无边的稻田?

让我们共同感受地球母亲无私奉献给我们的这一切吧!

学习新课

感悟地球的奉献

播放反映地球美丽富饶的录像,引领学生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以水、森林、矿产资源国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我们身上穿的衣服离不开哪些资源?

我们吃的食物离不开哪些资源?

我们的住房离不开什么资源?

我们的交通离不开什么资源?

我们喜欢的自然风光在哪些?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球的无私奉献,我们居住的美丽环境是地球无私的为我们奉献,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师生同唱《我们的田野》进一步感受地球的奉献。

(二)地球变挤了

1、观察教材中的漫画,第一眼看到这幅漫画时,你有什么感受?

2 、漫画的主题是什么?

3、漫画中表现的是什么问题?你能为漫画取一个名字吗?

4、你能为漫画中的“地球”和“人类”各配上一句台词吗?

5、调查小组展示自己调查的结果,看看我国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口,了解人们对我国人口数量的看法。

6、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贴有漫画的白纸,在漫画周围写下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住房会……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交通会……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粮食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呢?

地球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3、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往日的地球美丽、富绕,非常可爱,

可是如今的地球变成什么样了呢?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课下的调查和搜集的资料。

二、教学活动

活动五:专科门诊——资源科

1、展示教材P31的图片和师生收集到的有关森林被破坏、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图片或漫画。

2、让每组学生选择其中的三幅漫画或照片(分别体现人类破坏资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三个方面),先在组内讨论。

(1)当你看到这些照片或漫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结合有关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3、让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破坏一短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活动六——专科门诊——环境科

1、准备几组对比鲜明的图片:蔚蓝的天空——漫天黄沙;清澈见底的湖泊或河流——又臭又黑且浮着垃圾的河流;绿茵茵的草地和森林——被垃圾覆盖的大地;……

2、让各学习小组负责一组图片,围绕图片展开讨论。小组内部的成员再一分为二,让一部分人生活在好的环境中,另一部分人生活在坏的环境中,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各自的生活环境,尽量让自己置身其中。

(1)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分别描述他们可能的感受和心情。

(2)让学生交换图片(交换生活环境),再说说此时可能的感受和心情。

3、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没有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但是我们当前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组织调查环境的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说说当前环境爱污染的状况、原因及其后果。

4、老师朗诵《寂静的春天》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及其带来的后果。

三、活动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2、师总结:

地球“变挤”、“变穷”“变脏”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人类和地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第三课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2、利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3、使学生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

动。

二、重难点:

1、通过播放课件与自己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环境的破坏与每一个人关系都很密切。

2、使学生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三、教具:

课件、一些参考资料

四、学具:

1、学生调查填写“我们的生活与环境调查表”。

2、学生搜集关于保护母亲河的资料。

五、课时: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1、师播放几处景致优美的风景名胜,问:“同学们,欣赏了如此美丽的风景,你有何感受呢?”随后再播放几处被污水、垃圾、工厂的黑气等污染的环境录象,让学生再谈感受,师:“同学们,优美的环境对我们人类来说多重要啊!现在,环境的好坏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反过来,我们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到环境的好坏。那么,我们能为地球——我们自己的家做些什么呢?(板书课题)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们的生活与资源环境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你进行一次小调查,调查家中的资源消耗情况,并填写《我们的生活与环境调查表》,你们准备好了吗?

2、先让学生把他们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统计,然后让各组组长把本小组的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由教师把全班的结果进行汇总,并计算出一个平均值,让学生思考:

从统计的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以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来统计,我们全校学生的家中一个月要消耗多少资源?一年呢?3、以纸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纸张生产需要什么资源?纸张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哪些废弃物?我们应该怎样做呢?4、师:同学们,从前,有一个叫离去镇的地方,大家想听听那里的故事吗?好,让我们一起来听离去镇人的述说吧!(一生扮演离去镇的一位老汉,为大家讲故事)

5、小记者采访活动。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位老大爷吗?谁想争当小记者来对他进行采访?

6、引导学生思考:“离去”镇的废水只是简单地消失了吗?废水究竟会导致什么情况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每天的资源消耗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这些资源经利用后最终到哪里去了?它们又会对地球环境造成什么影响?5、教师加以总结:同学们,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还会影响和破坏资源环境,对吗?离去镇人的做法足以引起我们的足够

重视了吧?

活动二:留住大自然的绿色1、师:其实,现在有些人还在延续着离去镇人的一些错误做法,正是人们影响和破坏了资源环境,造成哪些现象呢?大家看屏幕--(师播放我国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的录象,让生谈感受,使其产生要留住大自然绿色的强烈愿望。2、组织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吗?如何减少和避免这些行为?

(2)作为消费者的你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地球的绿色?

(3)除此之外,你还能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为绿化祖国河山贡献自己的力量?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到的我国的大型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它的三个项目:保护母亲河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保护母亲河基金。4、把学生想出的措施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这些措施按实施的难易程度分分类:随时可以做到的、近期可以做到的、以后努力可以做到的以及难以做到的,并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对,既然我们的家——地球这么重要又这么容易受到伤害,我们更应该努力保护好她对吗?所以我们今后不但自己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去做,还要劝说你的亲人、朋友等都来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出一份力。大家能不能做到?

四、作业设计1、谈一谈你想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哪些努力?2、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并谈谈自己对保护家乡河流的一些初浅计划。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

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精神品质,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重难点: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具:1998年洪水时解放军英勇顽强的救助灾区人民和国家领导亲切看望灾区人民的录象。

学具:调查各种自然灾害的资料,每组一个瓶子,三个拴着绳子的小球。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它们是怎样肆虐地摧毁人类的家园,夺走人们宝贵的生命的呢?

二、新授

活动一:分组调查各种自然灾害

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每组围绕一种自然灾害展开专题调查研究。有地震小组、洪水小组、其他灾害小组。

学生分组搜集整理各种灾害发生时会出现的情况资料。如文字、图片、光盘等。

学生分组搜集整理中国各种灾害大事记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学生借助搜集的资料,用列表的方式编写中国地震、洪水和其他灾害大事记。

(2)用表格或图片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数字统计。

活动二:调查家乡的自然灾害1、让学生说一说莱州存在哪些自然灾害,其中频繁发生或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教师确定几种自然灾害作为学生调查的问题。2、指导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成员担任组长。根据调查提纲,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

(1)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哪种自然灾害?灾害发生的时间、表现和危害有哪些?本地采取了哪些防灾和抗灾的措施?

(2)确定调查方法和组内的分工合作。谁负责访问?谁负责查找图片和文字资料?谁负责到实地进行考察?

(3)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或填写调查表。

灾害调查组调查表组长:

组员: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结果:我们的思考:活动三:展示调查结果。

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格展示、图片展览或播放光盘的方式介绍自己调查的自然灾害的情景及造成的损失情况。2、交流自己搜集的莱州近年来发生灾害的情况。

3、评一评哪个小组搜集的资料最丰富、多样和完整,当选最佳小组。活动四:找一找。

1、阅读《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找一找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带上?

阅读《中国河流分布图》,选择一条大河,通过交流的资料说一说它曾经发生过哪些洪涝灾害?我们家乡的河流有哪些?近年来发生过洪涝灾害吗?

三、活动总结。

四、拓展延伸:

讨论: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可以避免?

第二课时

导入:那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新授:活动一:逃生小测验

分组实验:每组一个瓶子,三个拴着绳子的小球放在瓶子里。瓶子代表巷子,小球代表人,当灾害降临时,人们都想从这个出口逃生。试着做一做,怎样才能又快又安全的跑出去?

讨论:这个测试给了你什么启示?在人多拥挤时该怎样安全撤离?活动二:灾害自救常识智力竞赛1、学生搜集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和手段。如洪水时来不及撤离该怎么办?

地震发生时怎么撤离?

2、学生分组,教师出题进行灾害自救常识抢答和必答题的竞赛。

3、根据各组得分评出优胜小组。

活动三:实地演练

1、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创设情境,设计演练内容。

(1)如果预报将有地震或洪水发生,你和家人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高层的楼房里,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正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这时你该如何办?如果你正在马路上,这时你该如何办?

(3)如果山洪正向你居住的房屋袭来,你和家人应如何躲避洪水?(4)如果不幸被洪水围困,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来求救或保住性命?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了,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时你应该如何做?

2、组织学生进行自救和安全撤离的实地演练。

活动四:制作灾害自救手册

1、小组讨论灾害自救手册中应包括的内容。

2、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制作灾害自救手册。

3、班级展示评选。

三、活动总结。

四、拓展延伸:

把自制的灾害自救手册发放到校园里的同学中或社区的群众中。

第三课时

导入:自然灾害是无情的,但当灾害降临时我们常常看到一幕幕动人的场面。

新授:

活动一:感受真情

播放1998年洪水时解放军英勇顽强的救助灾区人民和国家领导亲切看望灾区人民的录象,让学生感受灾难发生时,可以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支持。

让学生说一说他们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的,有关某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国内国外救助的情况及感人事迹。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将心比心

假设我们这里遭受了灾害,你身处困境,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什么?如果有人向你伸出了温暖的手,从危险中救出了你,给你送来了衣服食物,此时此刻你心里又会有什么感想?

活动三:我为灾区做贡献1、出示各地遭受灾难的图片,说说你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2、向灾区人民献爱心行动: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向灾区人民献上一张爱心卡,一件衣服、一个文具、一本书,或是自己的零花钱……放在捐助箱中,一起邮给灾区人民。三、老师总结。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

四、拓展延伸:

把爱心捐助箱中的财物及同学的心意一起邮给灾区人民。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 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 1 / 16

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 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 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 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 2 / 16

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荆州市西门小学毛新艳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主问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改变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5、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美打印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完美打印版) 目录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各种各样的天气 6、不同的季节 7、做大自然的孩子、 第二单元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书的历史 4、神奇的纸、 5、椅子不简单 6、做一顶帽子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

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它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为把科学集体备课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集体备课作用,制定本集体备课计划。 二、工作要求: 1.突出教学常规工作,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苏教版国标本的教材,在学习中走进新课程,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认真落实“三步四环”教学模式。另外,还要注意教学“五认真”的互查工作。做好查备课、查教后反思、查听课评课、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查学生作业的质量情况,真正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优化。 2.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实践新课程理论。 我们备课组要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组内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加以运用,加以实验,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3.学习系列相关理论,促进和提高教学的层次。 备课组教师要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理论,积极写教育教学随笔,重视教育实践和反思,与他人交流互动,并参与他人关于教育教学设想和方法的讨论,积极投稿;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围绕课题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交相关资料。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认真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和促进教学层次。 三、工作目标: 1.提高五年级科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五年级科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科学。

五年级语文下册备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全册教学目标: 1、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写字的要求是不但要把字写端正,还可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3、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双向互动,从而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4、习作中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三、学生学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7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思维活跃,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瞧,60分以上有74人,80分以上有46人,还有3人不及格。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管理,还需老师加强辅导。还有少数学生学习盲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习作和课外阅读,很困惑,到底如何缩短两极差距。 四、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 1、本册识字200个,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师要鼓励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遇到不理解的词应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本册写字150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板书,自己提醒别人容易写错的地方,然后自己组词,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 2、朗读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还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读的指导,要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情感基调,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4、作文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习作。 五、教学进度 时间起止月日内容时间 第1周~第2周2、17—2、28 第一组走进西部12课时 第3周~第4周3、3—3、14 第二组永远的童年13课时 第5周~第6周3、17—3、28 第三组语言的艺术10课时 第7周~第8周3、31—4、11 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12课时 第9周~第10周4、14—4、25 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13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那么如何设计教案呢?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五年级下册教案1 教材说明: 口语交际?习作上作为一个整体,由两个栏目构成:口语交际和习作,围绕着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一组题,让学生讲人物故事,写印象深刻的人。 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一讲书本中的人物故事,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故事。学生要围绕单元主题搜集整理素材,当众讲故事。这一活动的开展,既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使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人物的特点,从中获得启示。 习作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积累素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所见所感,鼓励学生写真实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还要引导学生把阅读课中学到的描写人的方法,积累的语言材料恰当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课时分配: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根据本单元的主题搜集整理素材,讲故事时吐

字清楚,声首适中娓娓到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的时候,鼓励学生的习作能力。 *陪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能力,学会评价。 *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使学生养成乐于表达,与人分享交际的快乐的习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兴趣,提高能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活动准备: 1.整理搜集到的资料(每人准备一个人物故事) 2.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二、导课: 听故事是一种先天的欲望,不论是神话故事,还是童话故事等,常使我们如醉如痴,浮想联翩。可以说我们都是在故事的摇篮中长大的。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把故事说的有声有色,使人听得如醉如痴,无论是丰富知识,还是提高听说与说的能力,都很受益。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不过,今天要讲的故事有一个限制条件--讲人物故事。 二、明确话题: 1、读书上的要求,明确话题的内容。 2、讨论明确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掌握方法,为下一不更好的交际做铺垫)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热起来了》;《给冷水加热》;《液体的热胀冷缩》;《空 气的热胀冷缩》;《金属热胀冷缩吗》;《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比赛》;《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八个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设定科学概念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搜寻证据以解决问题。 ●改进实验方法,以获得更多;更明显的观察现象。●根据已有知识,运用推理对现象做出解释。●尝试自主设计实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对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法(文字或图示)进行描述和交流。●尝试用模型解释微观现象。●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仪器开展观察实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热现象的兴趣。 ●相信自己的感受,但更愿接受客观事实。 ●意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被人们所认识的。 ●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教学整体构思与建议本单元的8个课题活动之间是有着很强的联系的。每课的探究内容或是对前一课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或是对前一活动内容的继续深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引导,促使学生们在每个探究活动即将结束时,能为下一个的探究提出新的问题,或清理出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教学资源与开发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课时 安排 共8课时 课时备课 课题1;热起来了课型新授总课时9 授课日期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四年级下册科学集体备课计划

四年级下册科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工作要求: 1.突出教学常规工作,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苏教版国标本的教材,在学习中走进新课程,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认真落实“三步四环”教学模式。另外,还要注意教学“五认真”的互查工作。做好查备课、查教后反思、查听课评课、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查学生作业的质量情况,真正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优化。 2.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实践新课程理论。 我们备课组要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组内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加以运用,加以实验,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有效

教学。 3.学习系列相关理论,促进和提高教学的层次。 备课组教师要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理论,积极写教育教学随笔,重视教育实践和反思,与他人交流互动,并参与他人关于教育教学设想和方法的讨论,积极投稿;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围绕课题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交相关资料。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认真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和促进教学层次。 三、工作目标: 1.提高四年级科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四年级科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科学。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和追求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 2.加强年级教研。四年级8位科学老师加强教学研究、互相取长补短。单周开展好小组教研,对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认真探讨,对重点课实行集体备课,反复修改,互相观摩教学活动。 3.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每位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科学学科的质量调查。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备课中动态生成式的研讨,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学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最新整理)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通过感官来发现 科学概念目标 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2.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理解他们为了 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 2.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 难点: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石头、豆包、装有 40 ~50℃热水的杯子、音箱、盲道图片等。 教师准备:学生材料(1 套),班级记录单,纸箱,板栗。 【教学过程】 一、聚焦 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我们的身体,了解了我们的身体结构,认识了我们身体中的很多器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感觉器官。感觉器官非常重要,通过感觉器官我们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板书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 二、探索 (一)认识感官及其作用 活动一我说你猜 1.教师出示一个暗箱(箱子里装有板栗),让学生猜一猜箱子里装了什么物体。要求:(1)一名同学闭上眼睛,用其他感觉器官感受箱子中的物体,并描述物体的特点。(2)其他同学根据这个同学的描述,猜测箱子中的物体。 2.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 3.讨论:说一说,你刚才用了哪些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的作用是什么?注意:用手摸一摸,感觉物体是硬的。教师要告诉学生这种感觉不是手感觉到的,而是手上的皮肤感觉到的,皮肤是触觉。 4.提问:你知道人还有哪些感觉器官吗?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教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4、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完整版)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

四年级科学第一次集体备课 (横向教研组) 年级:四年级学科:科学 一、研讨内容:第一单元 二、研讨时间:2月23日 三、研讨地点:南校区校长室 四、出勤人员:陈洪波吴敬圣邢晓蓉 迟到:无病事假缺席:无公假缺席:无 产假缺席:无无故缺席:无 五、中心发言人:吴敬圣主持、记录人:陈洪波 六、活动程序: 1、主持人布置第一次集体备课的内容、要求、活动目的、程序安排。 2、中心发言人发言。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课时分配方案。 3、主持人分课时组织大家讨论。每一课时确立一位主要发言人,教研组成员逐课时进行讨论,其他人共议。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难点突破、科学性作业设计等展开讨论。 4、中心发言人小结本单元需要把握的要点问题,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整体教学思路等。 5、最后合理分配好本单元每课时的课时主备人,提出二次备课和教后反思的各项要求。 七、整理活动记录: 1、中心人发言 吴敬圣: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人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 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 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 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陈洪波:

从我的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几下几点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邢晓蓉: “新的生命”单元 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我更加了解本单元是一个严密的结构,所要准备的器材有:观察器材:放大镜,镊子,烧杯。 观察材料:油菜花,棉签,油菜果夹和种子,南瓜的雌花和雄花,黄豆、蚕豆的种子,各种动物的卵(如青虹、蟾蛛、鱼、鸡蛋、鸟等)。 课件或挂图:植物传粉、受精,鸡蛋孵化过程,胎生动物的繁殖。

四年级科学单元集体备课汇总

第一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是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打下基础。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 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进行观察。能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植物根茎的作用;能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 2、注意保护所观察的植物,意识到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懂得珍爱生命,愿意 合作交流,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根、茎的作用;通过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 受到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二、知识脉络: 4.植物的茎 5.花和果实 探究茎的作用 了解茎内养料的运输问题研究花的构造、果实的特征、花和果实的关系

第一单元单元训练

10.植物的根系多,吸收水分 A.多 B.少 四、科学与生活 1.为什么一般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幼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阳? 答:因为移植的时候影响了根部的正常工作,植物会相对缺水。如果在大太阳天底下移植,很可能因为蒸腾作用正热烈地进行的关系,会损害植物的健康。 2.把幼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是从哪里来的? 3.用铁丝捆紧小树,会在铁丝周围形成瘤状物,如果长时间捆紧,小树会死亡,这是为什么? 答:在小树的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做筛管,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用铁丝捆紧小树,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过去了,在捆紧处会形成瘤状物。长时间捆紧,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料也输送不上去,叶没有足够的水分蒸腾,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所以会死亡。 4.叶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 5.画一画:画出茎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2019部编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 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 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一、视频或图片导入: 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 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 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 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 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 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 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 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整。 五、拓展(2分钟)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 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 【板书设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陆地:山川动植物人类 地球水:海洋河流 空气阳光 地球上有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课什么叫机械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1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探究能力: 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 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教学材料起子、刀、蔬菜、盒子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 的 集中话题1、问学生提到机械,想到了 什么? 2、学生交流。 3、出示一个有螺丝的盒子。 4、问学生,有人可以帮我打 开吗? 5、出示起子。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机械。 3

6、出示一根蔬菜,让学生帮忙弄成小片。 7、出示刀。 探索和调查1、师告知,其实刚才我们用的 起子、刀就属于机械。 2、出示P2的图,让学生说说, 哪些是机械。 3、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 为机械? 4、出示机械的概念。(降低工作 难度) 5、再看P2图,哪些是机械。 6、讲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概 念。 7、请同学说有区分图中的简单 1、首先眼降低大 家对机械的神秘 感,不要觉得机械 离生活很遥远。 2、分几步理请机械概 念。并巩固。 4

2018部编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

2018部编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 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 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整。 五、拓展(2分钟) 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 【板书设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陆地:山川动植物人类 地球水:海洋河流 空气阳光 地球上有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教学探究目标: 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 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 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课内容。《食物到哪里去了》以食物在人体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开始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认识,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并进一步搜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和过程。《我们的呼吸》是让学生通过体验、猜想、实验验证的方法,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心脏和血管》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实验验证、分析整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保健。《脑与神经》一课,从个体生理特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的脑、脊髓、神经和各器官之间的协调与联系。 内容选编目的: 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们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人体内部的秘密更是他们倍感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人体充满了神奇和奥秘。科学课就是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开始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针对人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科学知识:了解人体的消化、呼吸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媒体: 讲解法、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4课时。 1、食物到哪里去了 课程标准对本内容要求:通过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开始了对人体内部结构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并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过程。 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教案全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导学案设计本 学校云南省十八连山镇雨汪小学 ——————————————————班级五年级 ——————————————————学科科学 ——————————————————教师卢智权 —————————————————— 第一课什么叫机械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探究能力: 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教学材料起子、刀、蔬菜、盒子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预言的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教师备课参考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 备 课 参 考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材简析】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首页展示了地球图片,隐含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地球,这是学生第一次在科学课中接触地球与宇宙领域的相关内容。本单元从宏观上观察地球上的事物和现象,也关注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阳光、空气、云等属于地球家园的事物,而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属于地球家园的范围。所以,《地球家园中有什么》作为单元起始课,其目标定位为:对地球家园获得整体认识。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才能理解地球家园的有关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课题就是“聚焦”:地球家园包括什么?故“探索”环节的重点是组织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添加的内容多种多样,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造的,可能是有生命的,也可能是没有生命的。由此,“研讨”环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指导学生汇报的方法,明确分类的标准。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家园中的居民缺一不可,积极建立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发展学生在联系中看待事物的能力。最后的“拓展”环节开展的后续活动,是希望能继续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学习兴趣,把课堂积极引向课外。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有较大的兴趣,对科学课的上课模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时间控制上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问题。同时,对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并意识到地球上各类资源缺一不可会有较大的困难。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在活动手册中的那个圆圈代表的是地球。学生需要在圆圈(地球)的周围用图画描绘他们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认识。注意提醒学生要以圆圈的各段弧线为底部来画相应的物体,教师可以给学生手绘一个物体当作例子。当然由于时间有限,建议学生画简笔画或补充简单文字,颜色等不做要求或可以课后完善。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教材简析】 在第一课,学生已经对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节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