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初出茅庐诸葛亮看到天下战乱不息,百姓苦难深重,答应出山,就和刘备同回新野。此时,曹操派大军攻陷了刘表次子驻守的荆州,又来攻打刘备。刘备兵单将寡,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当时人们以诗赞颂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舌战群雄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鼎足三分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在《三国演义》里,还有“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等成语,就不多说了~~~~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桃园三结义

捉放曹操

温酒斩华雄

小霸王孙策

青梅煮酒论英雄

草船借箭

赤壁大战

大意失荆州

火烧连营

捉放曹

割须断袍

三顾茅庐

三国归晋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补充一下:

诸葛:不谋而合鞠躬尽瘁万事齐备,只欠东风

曹操:望梅止渴老骥伏枥

许楮:赤膊上阵

曹操的仔:煮豆燃萁

孔融的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陈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赵云:浑身是胆

刘备:三顾茅庐

还有杜预的:势如破竹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代笔(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以下都在成语词典里校对过!

1、清尘浊水

释源:曹植《七哀》诗。其诗曰:“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说解:这是一首思妇之怨诗,写明月之夜,思妇登楼企盼夫归的哀怨情怀。“清路尘”盖喻征夫,“浊水泥”乃抒情主人公自喻。两句比喻说明其“浮沉各异”之势,无以相会。一说“清路尘”喻曹丕,“浊水泥”喻自己,说明“浮沉各异势”的骨肉之亲,不得会合。

后遂以“清尘浊水”比喻人的身份、处境不同,彼此隔绝而无法会台。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2、煮豆燃萁

释源:《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说解:“煮豆燃萁”比喻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同胞手足自相残杀。后世用以比喻骨肉相残,如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投诚》“因此上蔑王章,残百姓,煮豆燃萁,惹朝廷劳兵转饷。”或称曹植之才,以“七步成诗”或“七步成章”、“七步之才”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如《醒世恒言》:“从来宠贵起猜疑,七步成诗亦可为。堪叹釜萁仇未已,六朝骨肉尽诛夷。”明高明《琵琶记·春宴杏园》:“休道是七步成章。”《初刻拍案惊奇》:“适间秋千词,虽是流丽……真个七步之才,也不过如此。”

3、才高八斗

释源:五代·李瀚《蒙求》:“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宋缺名《释常谈》于此亦有记述。

说解:谢灵运赞赏曹植的才华,称他占天下才十分之八,是溢美之辞。后以“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极高。如《平鬼传》:“大唐德宗年间,有一名甲进士,姓钟名馗,字正南,终南山人氏,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作“八斗才”。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4、司马昭之心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已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裴注:“《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待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说解:高贵乡公曹髦眼看皇权旁落,曹魏江山毁败有日,气愤不已地说出这句话,意在告诉亲信,司马昭篡权之意昭然若揭,义当共谋之。后以“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如《***选集·向* **的十点要求》“盖自汪精卫倡言***亲日以来,张君励、叶青等妖人和之以笔墨,***派、顽固派和之以磨擦。假统一之名,行独霸之实。弃团结之义,肇分裂之端。司马昭之心,固已路人皆知矣。”

5、穷鸟入怀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辽东太守公孙度畏恶欲杀刘政,尽收捕其家,刘政得脱。度告诸县:…敢有藏政者与同罪?。政窘急,往投原,原匿之月余。”裴注:《魏氏春秋》曰:“(刘)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

说解:刘政遭诸县“通辑”,往投邴原,说“穷鸟入怀”,原意是说陷入困境的鸟竟飞到人的怀中,比喻自己走投无路。后来比喻投靠别人。《颜氏家训·省事》:“然而穷乌入怀,仁人所悯,况死士归我,当弃之乎?”唐刘禹锡《元和癸已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檄后命宣慰释兵归降凯旋之辰率尔成咏寄荆南严司空》诗云:“就日知冰释,投人念鸟穷。”

6、扇火止沸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陶谦传》:“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拨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数万,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裴注:“《吴书》曰:曹公父于泰山被杀,归咎于谦。欲伐谦而畏其强,乃表令州郡一时罢兵。诏日:…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寇难未弭,或将吏不良,因掾讨捕,侵侮黎民,离害者众;风声流闻,震荡城邑,丘墙惧于横暴,贞良化为群恶,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说解:沸,沸腾,指开水。原意是用扇风助火的办法来阻止水的沸腾。比喻处事方法适得其反。

7、穷途之哭

释源:《魏氏春秋》。《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刘孝标注:《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晋书·阮籍传》亦载其事,文字略同。

说解:阮籍不拘礼俗,行不由径。“穷途之哭”本指他因车无路可行而痛哭,也形容因身处困境而悲哀。如王勃《膝王阁序》:“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北周《庚子山集·拟咏怀诗(之四)》:“唯彼穷途哭,知余行路难。”

8、青蝇吊客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裴注:《翻别传》曰:“……翻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容,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说解:“青蝇吊客”,本谓虞翻心境悲伤,想自己死后无人治丧,只有苍蝇作吊客来凭吊自己。虞翻为人刚直,志气高爽,孙权时为骑都尉官,多次犯颜进谏,被孙权流放到交州。“青蝇吊客”等语就反映了他此时的心境。后比喻人生无一知己,毕生落落寡合,孤独无友。唐刘禹锡《遥伤丘中丞》诗云:“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清王士禛《与陈元孝诸公集光孝寺》:“青蝇为吊客,干载同欷歔。”

9、引咎责躬

释源:《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贡躬。”

说解:“引咎责躬”,意为承认错误,责备自己。咎,过失。躬,自身。《五代史·周书·世宗纪》:“虽古人有引咎责躬,因灾致惧,亦无以过此也。”亦作“引咎自责”。苏拭《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譬如人子得过于父母,假有恭顺静思,引咎自责,庶几可解。”

10、引虎自卫

释源:《三国演义》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差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日:…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说解:原意为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依仗恶人,反受其害。

11、言过其实

释源:《三国志·蜀志·马良传》:“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说解:“言过其实”本谓马谡之为人言辞浮夸,超过其实际才能。引申之,则泛指一切夸饰之辞。如晋皇甫谧《三都赋序》:“及宋玉之徒,YIN文放发,言过于实。”

12、轻财好施

释源:《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说解:意为轻视财物,喜欢施舍。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囊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第三段》:“且常志等平日亦自谓能轻财好施,当过守僧十倍。”

13、青蝇染白

释源:三国魏丁仪《厉志赋》:“疾青蝇之染自,悲小弁之靡托。”曹植《赠自马王彪》:“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后汉书·杨震传》:“乃下诏策曰:故太尉震,正直是与,俾匡时政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青蝇”之说均源于《诗经》郑玄笺。《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干棘。馋人罔极,交乱四国。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郑玄笺:“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

说解:《诗经》郑玄笺指出苍蝇作为一种小虫,它极为肮脏。它落在白的东西上,就把白的弄黑,反之亦如是。“青蝇染白”一语直接来源于此,与“青蝇点素”、“苍蝇间白黑”意义基本相同,形容奸人进谗加害忠良,诽谤君子。

14、穷兵黩武

释源:《三国志·吴志·陆抗传》:“今不务富国强兵,力农蓄谷,……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彤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作“穷兵极武”。

说解:穷,尽。穷兵,用尽兵力。黩,滥用。黩武,滥用兵力,好战。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诗云:“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15、三马同槽

释源:据传说三国时曹操曾作了一个梦,梦见三马同食一槽。魏正始后,即出现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把持曹魏军政大权的局势,详见《晋书·宣帝纪》。后以“三马同槽”比喻几人同掌大权。

16、釜中之鱼

释源:《三国演义》四十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放虎归山矣。”

说解:釜,炊器,指锅。釜中之鱼,比喻不能久活。又作“釜底枯鱼。”明许自昌《水浒记·文什》:“那人呵,好似笼中穷乌,釜底枯鱼。”

17、升堂拜母

释源:《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说解:孙策与周瑜相友善,彼此互访时都先升入后堂拜见对方的母亲。后以“升堂拜母”指双方共结为通家之好,也作“登堂拜母”。《聊斋志异·崔猛》:“呼崔出,指示其人,盖赵氏儿,名僧哥,······崔由是深相结,请赵馆于其家,供给优厚。僧哥年十二,登堂拜母,约为昆弟。”

18、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释源:《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解: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作好,等待行动。

19、梁上君子

释源:《后汉书·陈蹇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蹇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说解:梁上君子,本指栖身陈蹇宅中房梁之上欲行盗窃的人。后泛指窃贼。苏轼《东坡志林》三:“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人吾室。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数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20、求田问舍

释源:《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沦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土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说解:求田问舍,原是刘备说许汜为国士,处纷乱之世,而无效主之志,只知道买田置屋,为个人利益打算,没有远大志向。后以求田问舍形容专营私利而胸无大志之士。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21、长林丰草

释源: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每读向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见训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虽饰以金镳,飨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说解:长林丰草,原指林深草密的禽兽栖居之地。嵇康用以比喻隐居生活。晋兴后,他不愿接受山涛的推荐,以事司马氏政权,情愿归隐山野。后以长林丰草比喻隐居之处。《儒林外史》八回:“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丰草之思。”

22、非池中物

释源:《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上书:…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说解:池中物,比喻凡庸渺小、拘限狭隘、无所作为的人。这原是周瑜所用的一个比喻,说刘备雄心勃勃,并不甘心蛰居一隅。后用以比喻胸无大志、安于现状之士。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23、枯树生华

释源:《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道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焦烂;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物不答施于天地,子不谢生于父母,可以死效,难用笔陈。”

说解:魏讽和陈讳密谋反曹,刘廙之弟刘伟参与反事,本当治罪,曹操下令赦之。廙上书谢恩,言不诛之恩无异于使自家枯树开花,定当效死相报。枯树生华,本是表达刘廙绝望之中忽逢生机的喜悦心情的一个比喻。也作“枯树生花”。

24、老牛舐犊

释源:《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说解:舐,舔。犊,小牛。老牛舐犊比喻年老的父母爱怜自己的子女。曹操杀了杨修,杨彪惨愧自己不能象汉武帝时的金日磾一样有先见之明,如今对儿子杨修仍不能忘怀。这含有对曹操委婉讽刺之意。

25、虱处裈中

释源:《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

说解:“虱处裈中”是阮籍登苏门山归后所写的《大人先生传》中所用的一个比喻。他用处于裤裆中的虱子比喻那些“唯法是修”、“唯礼是克”的听谓君子,说明这些追求功名的君子活在世上,与裤裆中的虱子无异。后常以此形容人见识短浅,庸碌无为。又作“虱处裈”、“裈虱”,如:金元好问《李异山挽章》:“世法拘人虱处裈,忽惊龙跳九龙门。”元白朴《水调歌头》:“堪笑井蛙裈虱,不道人生能几,肝肺自相仇。”

26、竖子成名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阮瑀传》:“瑀子籍……官至步兵校尉。”裴注:《魏氏春秋》日:“……(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亦有是说,文字少异,云:“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说解:竖子犹言小子,对人的鄙称。阮籍清高自负,放荡不羁。他登临广武山,观楚汉战场,感慨万端,认为秦末没有真正的英雄豪杰,于是象刘邦那样的人,也竟得势成名。后世以“竖子成名”形容庸人得志。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清丘逢甲《阮生行》:“纷纷竖子成名易,英雄用武乃无地。”

27、掩目捕雀

释源:《三国志·魏志·陈琳传》:“《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

说解:“掩目捕雀”意思是遮盖住眼捕捉麻崔,比喻以不可行的方法自己欺骗自己。这是陈琳规劝何进时引用的一个比喻。后以此比喻人之自欺。宋杨***《宋故太保魏国公京公墓志志铭》:“上又曰:…不播告书赞,而畀以告身,亦不可乎??公曰:…是掩目捕雀之喻也。”

28、龙骧虎步

释源:《三国志·魏志·陈琳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

说解:“龙”,古代称骏马为“龙”。骧,马昂首的样子。龙骧虎步,象骏马高昂着头,象老虎迈着雄健的步伐。比喻人昂首阔步,气势威武。南朝陈徐陵《陈公九锡文》:“公龙骧虎步,啸吒风云,山靡坚城,野无强陈,清妖氛于灨石,灭诊气于雩都,此又公之功也。”

29、阔步高谈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文帝丕传》:“初,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余篇,号日《皇览》。”裴注:“《魏书》日:……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囊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

说解:阔步高谈,形容言行自由,态度漾洒,不受任何约束,又作“高谈阔步。”

30、坐不窥堂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郑浑传》:“浑兄泰,与荀攸等谋杀董卓,为扬州刺史,卒。”裴注:张璠《汉纪》曰:“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说解:窥,偷看。坐不窥堂,形容端坐目不斜视,专心致志

31、坐不安席

释源:《三国志·蜀志·张飞传》:“朕用恒然,坐不安席,食不甘味,整军诰誓,将行天罚。”

说解:席,坐席。坐不安席,形容心绪不宁,在席位上坐不安宁。《旧唐书·李靖传》:“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32、作奸犯科

释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说解:作奸,做坏事;犯科,违犯法律条文。作奸犯科指为非做歹,违法乱纪。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幼学》:“大之必不为作奸犯科之事,小之亦能为抑事俯畜之谋。”

33、乐不思蜀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蜀志·后主禅传》:“后主举家东迁。……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裴注:《汉晋春秋》曰:“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禅弹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不??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说解:“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安于逸乐不思亡国。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鲁迅《月界旅行》:“那麦思顿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事,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34、弊车羸马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繇伯父宠为汉太尉。”裴注引司马彪《续汉书》曰:“宠前后历二郡,八居九列,四登三事。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桓非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篓陋。”

说解:弊,破败。羸,瘦弱。弊车羸马,即破车瘦马,形容家境贫穷或生活俭朴。

35、吴下阿蒙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日:…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唯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稻》、《左传》、《国语》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说解:吴下,指东吴。阿蒙指吕蒙,东吴大将。他学识不足,孙权劝他和蒋钦,要多读兵书、史书。吕蒙勤奋学习,大有长益。鲁肃和他交谈,常彼吕蒙驳倒。鲁肃赞许地说:你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阿蒙了。后以“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也作“阿蒙吴下”。金元敏之《读裕之弟诗稿》:“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优》:“阿蒙吴下还依旧,他日登堂欲拜难。”

36、髀肉复生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蜀志·先主备传》裴注引《九州春秋》曰:“(刘)备任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说解:髀,指大腿。“髀里肉生”是刘备感叹自己长期不骑马征战,大腿里侧渐胖,白自耗费了宝贵时光。后以此形容人长久安逸,壮志销磨,无所作为。也作“髀肉复生”。《野叟曝言》二十一回:“又李笑道:…连日缠绵床席,几令我有髀肉复生之叹,今日且挝一回褐鼓,以博贤妹们一笑。?”

37、闻雷失箸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蜀志·先主备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按:指外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带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说解:箸,筷子。闻雷失箸,即听到雷声,吓掉了手中筷子。这是刘备的掩饰之辞。他本想借机韬晦,以屈求伸。当听见曹操识破自己是英雄后,“巧借闻雷来掩饰”,他说:孔圣人说,遇到疾雷烈风,一定要改变脸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这话的确有道理呵。你看我,一个响雷竟使我惊成这样!后以“闻雷失箸”形容人用巧言掩饰内心真情,或以“失箸人”指慑于雷霆之威的人。

38、望梅止渴

释源:《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说解:“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水济传》五十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39、云中白鹤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太祖征吴,原从行,卒。”裴松之注引《原别传》:“(公孙)度知原之不可复追也,因曰:…邴君所谓云中自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世说新语·赏誉》:“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刘孝标注亦引《原别传》,文字同此。

说解:“云中白鹤”比喻人举止高雅,超尘脱俗。东汉末年邴原避黄巾起义于辽东,后又投归曹操。辽东太守知道他性行高洁,决定不再追捕他。后以“云中白鹤”比喻人品行高洁。《南史·刘怀珍传》附刘讦传:“讦超超越俗,如天半朱霞;歊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梁稷,寒年之纤纩。”

40、衣绣昼行

释源:《三国志·魏志·张既传》:“出为雍州刺史,太祖谓既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曹操说张既“衣绣昼行”,可能反用《史记》之典。

说解:绣,指五彩刺绣的官服。“衣绣昼行”:穿着锦绣官服在白天行走,比喻在本乡做官(或富贵归乡)而荣显乡里。亦做“衣锦昼游”。《魏书·甄琛传》“未几,除征北将军,定州刺史,衣锦昼游,大为称满。”

41、斗酒只鸡

释源:《后汉书·桥玄传》载曹操祭桥玄文曰:“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酪,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哉?怀旧惟顾,念之凄怆。”

说解:斗,古代一种酒器。酒和鸡都是古代祭奠死者的祭品。后以斗酒只鸡为悼亡之辞。苏拭《祭刁景纯墓文》:“斗酒只鸡,聊写我哀。”

42、冢中枯骨

释源:《三国志·蜀志·先主备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说解:冢,坟墓。冢中枯骨犹言行尸走肉,讥讽志气卑下、无所作为的人。梁启超《新罗马》三出:“惹得一国上人心死尽,便似冢中枯骨。”

43、太丘道广

释源:《后汉书·许劭传》:“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蹇。……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故不造也。?”

说解:颍川陈蹇,东汉时曾为太丘长,故称“太丘”。他很有名望,交游甚广。许劭到许,不去拜访陈蹇,说他“广则难周”。后称人交游之广为“太丘道广”。柳亚子《燕子龛为诗序》:“君谓…亚子太丘道广,将谓举世尽贤者。?”

44、难兄难弟

释源:《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说解:陈纪的儿子陈群,和陈谌的儿子陈忠,各自议论其父的功德,争执不下,一起去问祖父陈蹇。陈蹇说:“二人都好。元方好得难为兄长,季方好得难做弟弟。”本谓二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难,读二声。宋许月卿《先天集·赠黄藻》:“难兄难弟夸京邑,莫负当年梦惠连。”或反用其义,谓二人同坏。《懦林外史》四十九:“武正宇道:…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将来自是难兄难弟可知。?”近代则多指彼此同处困境或曾共处患难者。难,读四声。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编》:“(日本)以其半殖民地的风貌出现于世界也,和我们实在是难兄难弟。”

45、同恶相济

释源:《三国志·魏志·武帝操传》:“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成所欲。”《左传·昭公十三年》有“同恶相求”,《史记·吴王濞传》有…同恶相助”,后《晋书·吕光载记》又作“同恶相救”。

说解:“济”,救助。同恶相济本是指马超、成宜二人互相救助,共为谋曹。后来指坏人狼狈为奸,共同作恶。《晋书·文帝纪》:“称兵扬楚,钦咨通罪,同恶相济,帅其蛑贼,以入寿春,凭阻淮山,敢拒王命。”

46、蓝田生玉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峻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说解:古蓝田山在今陕西蓝田县东,盛产美玉,故又名玉山。蓝田生玉,本是孙权夸赞诸葛恪的话,后以比喻贤父出佳手。《宋书·谢庄传》:“(庄)韶令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日:…蓝田出玉,岂虚也哉??”

47、枕石漱流

释源:曹操《秋胡行》:“名山历观,邀游北极,枕石漱流。”《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亦有此语。

说解:枕石激流即以石为枕,以水漱口。形容隐居山林的生活。此语盖魏晋人常用。《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枕石漱流?,误曰…枕流漱石?。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

48、十鼠同穴

释源:《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以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说解:鲍勋屡进直言,得罪于魏文帝,被治罪。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所以受文帝斥责。十鼠同穴,本谓连三官以下一同治罪,让他们与鲍勋同处一室。后比喻坏人聚集相互争斗,也作“十鼠争穴”。

49、开门揖盗

释源:《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说解:揖,作拱手礼。开门揖盗,打开大门,投手请盗贼进屋。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这本是东吴张昭劝慰孙权时提出的警告,后泛指引贼招祸之事。《梁书·羊侃传》:“吾荷国重恩,当癝承庙算。以扫大逆耳,不能妄受浮说,开门揖盗。”

50、不谋而同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胡果争奔之,因发优截其后,首尾进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万数。”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说解:谋,商量。不谋而同,事先没有商量,彼此意见相同。苏轼《居士集·序》:“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后作不谋而合。清洪亮吉《北江诗话》:“诗人用意,有不谋而合者。”

51、车载斗量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又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十人。如臣比者,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说解:车载斗量,形容多得可以用车装、用斗量。这本是吴使赵咨夸说东吴人才很多,后形容其它事物很多。唐张鷟《朝野金载》:“则天革命,举人不试皆与官,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缺不可胜数。张鷟谓谣曰:…补缺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52、日月入怀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孙破虏吴夫人传》:“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于是遂许嫁为婚,生四男一女。”裴注引《授神记》:“初,夫人孕而梦月入其怀,既而生策。及权在孕,又梦日入其怀,以告坚曰:…昔妊策,梦月入我怀,今也又梦日入我怀,何也??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

说解:日月入怀,旧谓王后生贵子,子孙兴盛的预兆。也形容心胸开阔。《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国安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53、形影相吊

释源:《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傀赧。”

说解:吊,怜悯。形影相吊,身形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处境孤独。宋黄庭坚《祭李之叔文》:“形影相吊,衣我食我,岁使交道。”

54、秉烛夜游

释源: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说解:秉烛夜游,谓执烛照亮,夜间游玩,形容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又作“炳烛夜游”。

55、方寸已乱

释源:《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说解:心已经乱了。

1、爱人好士

释义爱护、重视人才。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2、爱日惜力

释义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和传》“且志土爱日惜力,君子慕其大道,高山景行,耻非其次。”《周书·萧圆萧传》:“朗读百边,乙夜难寐,爱日惜力,寸阴无弃。”

释义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4、弊车羸马

释义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出处《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5、兵贵神速

释义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出处《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6、百举百全

释义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出处《三国志·魏志·郭嘉传》:“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7、比肩齐声

释义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出处《三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8、不急之务

释义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和传》:“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9、髀里肉生

释义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10、表里受敌

释义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出处《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

释义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12、髀肉复生

释义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13、拔十得五

释义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14、变生肘腋

释义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出处《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15、波涛汹涌

释义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16、不足介意

释义不值得放在心上。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柘骨,何足介意。”

17、不知所措

释义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处《论语·子路》:“***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18、成败得失

释义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出处《三国志·吴书·步骘》:“女配太子,受礼若吊,慷忾之趋,惟笃之物,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及诗句

西安学而思《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以及诗句 一、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 走对了路子

西安学而思·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鲁肃讨荆州—— 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西安学而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二、关于三国的成语和歇后语: 下列成语和歇后语均出自于“三国”时期, 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6、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7、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8 、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恣意妄为——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执鞭随镫——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隐介藏形——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以卵击石——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衣架饭囊——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一面之词——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摇摇欲坠——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养精蓄锐——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佯输诈败——佯、诈:假装。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 扬幡招魂——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血流成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揎拳裸袖——犹言揎拳捋袖。 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虚废词说——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心术不正——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心怀叵测——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心胆俱裂——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笑容可掬——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笑傲风月——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闲杂人等——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 先礼后兵——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物伤其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舞文弄墨——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无名小卒——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成语

3孤掌難鳴()4樂不思蜀()5萬死不辭()6斷頭將軍()7捶胸頓足()8初出茅廬()9倒屣相迎()10一馬當先( ) 1()見木像魏都督喪膽2()劉先主遺詔託孤兒3()關雲長敗走麥城4()孔明一氣周公瑾 5()用奇謀孔明借箭6()張翼德大髰長坂橋7()定三分隆中決策8()曹丕乘亂納甄氏 9()劉皇叔北海救孔融10()王司徒巧使連環計國演義雖是一部文言小說,但文字精練流暢,其中有不少地方夾雜了生動的口語,在民間流傳廣,影響深。而在書中的人物,如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等更是大家耳熟能詳,因此有關他們的諺語、歇後語當然也就特別多了。同學可藉著這些諺語及歇後語更接近三國演義的人物,了解人 物的個性,同時也可認識中國文字、語言的奧妙。 與孔明相關的諺語、歇後語 1.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2.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司馬懿)。 3.孔明揮淚斬馬謖—明正軍紀。( 執法如山) 4.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迫不得已) 5.孔明七擒孟獲—要他心服。 6.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有借無還) 7隔門縫瞧諸葛亮—————瞧扁了英雄 8孔明練琴—————老生常談9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10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11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虛 12孔明皺眉頭—————計上心頭 13孔明彈琴退仲達—————臨危不亂( 好沉著) 14孔明的錦囊—————用不完的計 15諸葛亮吊孝—————假仁假義 16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與劉備有關的諺語、歇後語劉備打出「漢室宗 親」的旗號,與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相對抗, 並以「仁厚」、「愛民」來標榜。千方百計蒐羅人才, 積聚力量,其中不能不有著稍嫌誇張、做作之舉。 1.劉備見孔明—如魚得水。 2.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3.劉備上黃鶴樓—膽戰心驚。 4.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5.劉備編草鞋—————內行 6.劉備報仇—————因小失大 7.劉備三顧茅廬—————好難請 8.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9.劉備上黃鶴樓—————膽戰心驚 10.劉備賣草鞋—————本行 與關羽有關的諺語、歇後語關羽始終忠於劉備, 英勇善戰,大義凜然,獲得一般人的讚賞。但他盲 目自大,導致荊州失陷,兵敗身亡,人們是不滿意 的。紅臉、大刀是關羽的兩大特徵,從這裡衍生了 不少的諺語與歇後語。 1.關雲長守嫂嫂—情義為重。 2.身在曹營心在漢—懷有二心。 3.過五關斬六將—所向無敵。 4.關公鬥李逵—大刀闊斧。 5.單刀赴會—膽識驚人。 6關羽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 7關雲長放屁—————不知臉紅 8關羽開鳳眼—————要殺人 9關羽赴宴—————有膽有魄 10關羽打噴嚏—————自我吹噓 11關羽流鼻血—————紅上加紅 12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3關羽走麥城———末日來臨( 吃虧全在大意) 14關羽進皇宮—————單刀直入 15關羽刮骨療毒————無痛苦之色(若無其事) 16關羽做木匠—————大刀闊斧 17關帝廟裡找美髯公—————篤定 18關羽開刀鋪—————貨真價實 19關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0只講過五關,不講走麥城———只說自己的功勞 成績,不提自己的失敗挫折 21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話—————人在心不在 與張飛有關的諺語、歇後語人們對他「豹頭環 眼,燕頜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的特徵,印 象深刻。 1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2張飛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3張飛賣刺蝟—人強貨扎手。 4張飛戰馬超—不相上下。 5張飛戰馬超—————不分勝負 6張飛吃秤砣—————鐵了心 7張飛賣秤砣—————人強貨硬 8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9張飛捉螞蚱—————有勁使不上 10張飛耍杠子—————輕而易舉 11張飛睡覺—————不閉眼 12張飛戰關羽—————忘了舊情 13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14張飛拆橋—————有勇無謀 15張飛賣豆腐—————人強貨不硬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典故及故事汇编

有关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典故及故事大全 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成语解释: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心怀叵测 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成语解释: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旧病复发 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二回: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 成语解释:原来的病又犯了。

初出茅庐 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成语解释: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成语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先礼后兵

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成语解释: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万死不辞 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成语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招兵买马 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成语解释: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谚语、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已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

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安身之地 傲慢少礼 傲睨得志 傲睨自若 傲贤慢士 懊悔无及 班师回朝 宝刀不老 饱学之士 倍道而进 秉烛待旦 不成体统 不置褒贬 残暴不仁 苍生涂炭 尺寸可取 赤膊上阵 赤身露体 初出茅庐 村野匹夫 大吉大利 大计小用 大仁大义 大展经纶 刀枪剑戟 得而复失 灯烛辉煌 抵足而眠 恩荣并济 恩怨分明 法不徇情 反败为胜 反戈一击 费力劳心 焚香礼拜 鼓角齐鸣 官轻势微 光辉灿烂 光阴荏苒 鬼神不测 诡计多端 横行无忌 虎入羊群

缓兵之计 荒淫无耻 击鼓鸣金 骄兵之计 锦囊妙计 举善荐贤 开基立业 空城计 孔孟之道 宽以待人 狼心狗行 老弱残兵 力排众议 龙肝凤脑 龙肝凤髓 漫山遍野 闷闷不乐 目不邪视 能征惯战 怒目而视 赔了夫人又折兵 泼油救火 器宇轩昂 气宇轩昂 强词夺理 青山不老 情同骨肉 曲意逢迎 忍辱偷生 身不由己 身在曹营心在汉 神鬼莫测 声威大震 尸横遍野 手无寸铁 束手待毙 贪心不足 天愁地惨 徒有虚名 土鸡瓦犬 推诚相见 屯粮积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威风凛凛 无计可施 无名小卒 勿怠勿忘 物伤其类 先礼后兵 笑容可掬 心胆俱裂 心怀叵测 心术不正 胸怀大志 休声美誉 虚废词说 削铁如泥 养精畜锐 摇摇欲坠 一面之词 倚势凌人 引虎自卫 隐介藏形 有机可乘 择主而事 张灯结彩 招兵买马 坐视不救 昂然直入 把薪助火 半筹莫展 背若芒刺 拨云雾见青天别作良图 兵精粮足 步罡踏斗 才薄智浅 长驱直进 赤身裸体 踌躇不决 初生之犊不惧虎大雨滂沱 等闲之辈 低头丧气 东荡西除 东冲西突

反覆无常 犯颜苦谏 放鱼入海 放龙入海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封金挂印 奋武扬威 凤毛鸡胆 割恩断义 虎踞鲸吞 荒淫无道 魂亡胆落 金波玉液 鸠夺鹊巢 旧病复发 开基创业 口似悬河 旷世逸才 老成练达 泪流满面 留恋不舍 略无忌惮 落荒而走 命若悬丝 谋事在人 鸣金收军 怒气填胸 女大须嫁 剖肝沥胆 七步成章 凄然泪下 器宇不凡 趋吉避凶 仁义之兵 仁义之师 柔能克刚 肉颤心惊 色厉胆薄 山崩地陷 舌战群儒 神鬼难测 势不可当 束手就缚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如: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出师表)自己看不起自己。 3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2、坚壁清野:(荀彧)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三国演义》每回成语

1.朋比为奸呼风唤雨措手不及 2.飞沙走石秋毫无犯斩草除根易如反掌 3.怒目而视名正言顺赏罚分明 4.好谋无断粉骨碎身休身美誉 5.皇天后土高枕无忧涕泗横流里应外合 6.不得善终不计其数尸横遍野屡战屡胜 7.狼心狗行尸横遍野束手待毙威风凛凛 8.曲意逢迎忍辱偷生无计可施如雷贯耳 9. 10.绝处逢生报仇雪恨招贤纳士孤陋寡闻 11.虎入羊群目不斜视先礼后兵面面相觑鼎足之势 12.将计就计深根固本舍本逐末卷土重来落荒而走 13.不成体统横行无忌不由分说饿殍遍野 14.丧家之犬眉清目秀威风凛凛不分胜负弃暗投明 15.贪心不足鹤发童颜寡不敌众经天纬地 16.反败为胜 17.反戈一击 18.乘其不备闷闷不乐 19.心术不正 20.一臂之力 21.色厉胆薄胸怀大志隐介藏形 23.出言不逊 25.身在曹营心在汉土鸡瓦犬措手不及 27.过五关,斩六将 28.四海飘零招兵买马 31.不出所料 32.老弱残兵 33.决一死战 34.养精蓄锐 36.龙肝凤脑大获全胜 37.心胆俱裂 38.三顾茅庐顿开茅塞鼎足之势 39初出茅庐 40.安身之地 41.无名小卒削铁如泥 42.纵虎归山 43.力排众议能征惯战气宇轩昂器宇轩昂强词夺理探囊取物45.名不虚传抵足而眠 47.情同骨肉 49.鬼神不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虚虚实实 50.恩怨分明面面相觑别来无恙焦头烂额 51.智取陈仓将功赎罪犄角之势马革裹尸 52.病入膏肓抱头鼠窜倾国倾城相貌堂堂 53.傲慢少礼百步穿杨残暴不仁名不虚传

54.锦囊妙计安如泰山束手就缚魂不附体 55赔了夫人又折兵俯首沉吟冲天而起弄假成真 56.饱学之士捶胸顿足金鼓齐鸣妄相忖度 57.心怀叵测一时瑜亮劳师远征仗义疏财 58.割须弃袍漫山遍野义不容辞咬牙切齿 59.赤膊上阵鹤骨松姿横冲直撞里应外合 60.傲睨得志傲贤慢士孔孟之道青山不老宽以待人 61.不辞而去孤掌难鸣兵贵神速矢如雨发 62.把薪助火罪不容诛兵不血刃血气方刚 63.引虎自卫万无一失犬马之劳面不改色秋毫无犯 64.决一死战用兵如神卖主求荣忘恩背义 65.傲睨自若村野匹夫恩荣并济名不虚传 66.单刀赴会缚鸡之力谈笑自若魂不附体 67.一拥而入按兵不动人语马嘶不分胜负 68.波涛汹涌不计其数泪流满面云游四海 69.绣楼天机合而为一歃血为盟心腹爪牙 70.宝刀不老屯粮积草无计可施大开旗鼓 71.步步为营反客为主东冲西突天崩地塌 72.不置褒贬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匹夫之勇 73.人心大悦名正言顺事不宜迟攀龙附凤 74.口出不逊紧行无好步泼油救火身不由己随波逐浪 75.大意失荆州刮骨疗毒视死如归掩面失色 76.长驱径入进退无路杯水车薪危在旦夕 77.无计可施誓同生死情同骨肉万无一失 78.栋梁之材五脏六腑泪如雨下死生有命 79.鼓角齐鸣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凤凰来仪 80.气数已尽萧墙祸起天下为公飞砂走石急如骤雨 81.尺寸可取裹粮策马御驾亲征怏怏不乐 82.万乘之尊弃重取轻志存经略不可胜数 83.赤身露体奋然而起气冲牛斗力孤势危 84.推诚相见勿怠勿忘忘恩背义耀武扬威 85.神鬼莫测懊悔不及以逸待劳百战百胜 86.神鬼难测威风凛凛全始全终鼎足而立 87.天心合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生死之交 88.囊中取物万全之策自相残害战无不胜 89.物伤其类以礼相待兔死狐悲更名改姓 90.懊悔无及 90.鹰视狼顾 91.膏粱子弟 93.苍生涂炭 94.等闲视之山崩地陷 95.笑容可掬徒有虚名 99.缓兵之计 109.手无寸铁

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成语及歇后语集锦

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成语及歇后语集锦 本文是关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成语及歇后语集锦,感谢您的阅读! 《三国演义》 (一)成语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割须断袍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足鼎立 过五关斩六将 乌合之众 缓兵之计 死心塌地 虚张声势 步步为营 锦囊妙计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危急存亡之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吴下阿蒙 才高八斗 如入无人之境 对酒当歌 煮豆燃萁 七步之才 八斗之才 老骥伏枥 望梅止渴 单刀赴会 木牛流马 鞠躬尽瘁 (二)歇后语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三国演义》常用成语汇总

《三国演义》常用成语汇总 1、如饮醇醪(ch tn l 0)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b?肉复生: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同“髀肉重生” 3、如嚼(ji 0帀鸡肋(I i@ :鸡肋:鸡的肋骨。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 4、(d?: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5、鞠躬尽瘁(j u g o ng j ):n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6、偃(y^n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7、出言不逊(x m):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8 (w d ng z i f虽:i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9、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0、: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 11、得陇(l o n)望蜀:陇,指甘肃南部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在一般用此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12、大器晚成: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3、负重致远:负”是背着;致”是送到。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比喻能肩挑重任。 14、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15、:是桃园三结义的引申,意思仍是指有共同志向的人结拜为弟兄。 16、三顾茅庐: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17、初出茅庐: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8、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9、: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望梅止渴",意思和它相近

20、才占八斗: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21、七步之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22、超群绝伦: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即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23、一身是胆: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 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24、:指家已被毁了,那还有个人的安危可谈!也有“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之说。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25、势如破竹: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6、车载(z q)斗量(li n g):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7、兵贵神速: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 29、(r?: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30、: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31、: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32、: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33、: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3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35、: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36、: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37、: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和歇后语

《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以及诗句 一、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二、关于三国的成语和歇后语: 下列成语和歇后语均出自于“三国”时期, 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三国演义》常用成语汇总

《三国演义》常用成语汇总 1、如饮醇醪(chún láo):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bì)肉复生: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同“髀肉重生”。 3、如嚼( jiáo)鸡肋( lèi):鸡肋:鸡的肋骨。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 4、(dú):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5、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6、偃(yǎn)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7、出言不逊(xùn):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8、(wàng zì fěi bó):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9、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0、: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 11、得陇(lǒng)望蜀:陇,指甘肃南部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在一般用此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12、大器晚成: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3、负重致远:“负”是背着;“致”是送到。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比喻能肩挑重任。 14、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15、:是桃园三结义的引申,意思仍是指有共同志向的人结拜为弟兄。 16、三顾茅庐: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17、初出茅庐: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8、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9、: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

的。"望梅止渴",意思和它相近。 20、才占八斗: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21、七步之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22、超群绝伦: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即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23、一身是胆: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24、:指家已被毁了,那还有个人的安危可谈!也有“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之说。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25、势如破竹: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6、车载(zà)斗量( liáng):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7、兵贵神速: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 29、(rú):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30、: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31、: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32、: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33、: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3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35、: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36、: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37、: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三国演义经典与成语和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与成语和故事 一、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 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入主西川、白帝城托孤、三英战吕布;北海救孔融、煮酒论英雄、跃马过檀溪、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智取汉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木牛流马、秋风五丈原、巧布八阵图;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战长沙、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张飞:鞭督邮、独挡长坂桥、战马超、义释严颜、智取瓦口关 赵云:初战文丑、古城相会、长坂坡单骑救主、智取桂阳、截江夺斗、据汉水以寡胜众、力斩五将 马超:潼关逼曹操、战张飞 黄忠:长沙战关羽、计夺天荡山、定军山斩夏侯渊 庞统:献连环计、耒阳县理事、落凤坡 徐庶:走马荐诸葛 姜维:九伐中原 曹操:献刀、发矫诏讨董、报父仇伐徐州、大败吕布、挟天子令诸侯、下邳围城、许田打围、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割须弃袍、汉中败北 夏侯敦:拔矢啖睛 张辽:镇守合肥败孙权、威震逍遥津 郭嘉:十胜十败、遗计定辽东 司马懿:街亭之战、祁山拒孔明、扫平辽东、诈病赚曹爽 孙坚:窃取玉玺、跨江击刘表 孙策:神亭岭大战太史慈、统一江东、怒斩于吉孙权:遗书退曹操 周瑜:群英会、苦肉计、火烧赤壁、赔了夫人又折兵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甘宁、百骑劫曹营 陆逊:夷陵之战 董卓:称霸京师、凤仪亭掷戟 袁绍:率军讨董、官渡之战 吕布:三英战吕布、凤仪亭、辕门射戟、白门楼 貂蝉:连环计美人计 二、曹操 1、曹操献刀 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欺主弄权,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一日,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他走到小阁,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长有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得无影无踪了。 2、陈宫捉放曹 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

三国演义成语研究

《三国演义》成语研究 摘要:成语是最“中国”的词汇形式,最具有民族特色。成语大多从古代流传下来,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词汇的一些特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作者的个人感悟。《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共有200余个,这对成语的研究有着重大帮助。本文以此为基准,对成语的来源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关键词:《三国演义》成语成语来源成语演化 引言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运用到一种语言文化——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然而对于成语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许多种说法,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上面。而《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出自其中的成语超过两百个。那么这些成语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历史长河中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对这200余个1成语的研究,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成语的“前世今生”。 一.《三国演义》与成语 成语是词汇中特有的一种用的,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二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之一,全名为《》。作者是小说家,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了军争,外交,政治,交涉等各个社会层面。由于小说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从中提取出的成语也包含了各个方面。 关于军争,先“安营扎寨”,“步步为营”,而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胜者“长驱直进”,败者“肝 1数据出自网络“在线成语词典”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 听说关注了淮报教育后,孩子都变成学霸了没关注的还等什么... 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车载斗量: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如嚼鸡肋: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公众号:ABC微课堂 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有关《三国演义》的谚语、成语、歇后语

有关《三国演义》的谚语、成语、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已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精选】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成语 1绝妙好辞() 2对酒当歌() 3孤掌难鸣() 4乐不思蜀() 5万死不辞() 6断头将军() 7捶胸顿足() 8初出茅庐() 9倒屣相迎() 10一马当先() 三国演义成语谜 1()见木像魏都督丧胆2()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3()关云长败走麦城4()孔明一气周公瑾 5()用奇谋孔明借箭6()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7()定三分隆中决策8()曹丕乘乱纳甄氏 9()刘皇叔北海救孔融10()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国演义虽是一部文言小说,但文字精练流畅,其中有不少地方夹杂了生动的口语,在民间流传广,影响深。而在书中的人物,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更是大家耳熟能详,因此有关他们的谚语、歇后语当然也就特别多了。同学可借着这些谚语及歇后语更接近三国演义的人物,了解人物的个性,同时也可认识中国文字、语言的奥妙。 与孔明相关的谚语、歇后语 1.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2.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 3.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 执法如山 )

4.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迫不得已 ) 5.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 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 有借无还 ) 7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8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9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胡涂一时 10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11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12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13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 好沉着 ) 14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5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1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与刘备有关的谚语、歇后语刘备打出“汉室宗亲”的旗号,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对抗,并以“仁厚”、“爱民”来标榜。千方百计搜罗人才,积聚力量,其中不能不有着稍嫌夸张、做作之举。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上黄鹤楼—胆战心惊。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三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及其典故 精品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及其典故 一、成语来源及释义 1.望梅止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2.桃园结义:不是成语。 3.一手包办: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三回:“你一手包揽,我只崝我的头钱。” 4.一举两得:《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5.一亲芳泽: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6.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7.三顾茅庐: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8.下笔成章: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9.不由分说: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10.不知所云: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1.不容偏废: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12.乘虚而入:宋?张君房《去笈七签》卷一二0:“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13.人生如寄: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14.仰人鼻息:《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15.伯仲之间:三国?魏?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16.位极人臣:《三国志?吴书?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17.偃旗息鼓:《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18.出言不逊:《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19.初出茅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20.刮目相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1.名不虚传:《史记?游侠列传》:“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士不虚附。”宋?华岳《白面渡》:“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 22.同符合契:《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注:“张纭曰:‘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策曰:‘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北周?庾信齐王进赤雀表》:“赤雀衔书,止於酆户, 周之受命,兴乎此祥。即事所观,同符合契。” 23.吴下阿蒙:《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吴下阿蒙。” 24.敝帚千金: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25.才高八斗:《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26.手不释卷:《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7.指日可待: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一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指日可待。” 28.探囊取物:《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29.旦夕之危:《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30.明眸善睐: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31.月明星稀: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2.土崩鱼烂: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 33.妄自菲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4.孑然一生:《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宋?《清波杂志》:“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傍,处性不能自立。” 35.对酒当歌: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36.屈指可数: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37.呼风唤雨:宋?孙觌《罨溪行》:“罨画溪头乌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38.品头论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也。审谛之,娟丽无双。少倾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39.回肠荡气: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40.三顾茅庐: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41.舌战群雄:目前还不是成语。 42.羽扇纶巾: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榆灰飞烟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