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

C.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D.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2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楼台倒影入池塘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疑水浅D.云生结海楼

3 .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镜子D.银幕

4 . 几年前,我国东南沿海曾出现过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上空,下列所述现象中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A.斑马倒影

B.海市蜃楼

C.树荫下的光斑

D.雨后彩虹

5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是:

A.手影的形成

B.月亮的“倒影”

C.玻璃幕墙光污染

D.美丽的彩虹

6 . 今年1月31日晚,上海市民一饱眼福目睹“超级月亮、“红月亮和蓝月亮三碰头的罕见天文现象,上一次发生该天象还是在1866年3月31日,可谓百年一遇。下列对该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级月亮是指该晚的月亮在当月中最明亮

B.红月亮是指太阳光中的红光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折射程度最强而导致月球表面呈现暗红色的现象

C.蓝月亮是指太阳光中的蓝光在地球大气层中因受到散射的影响最小,通过大气层折射导致月球表面呈现淡蓝色的现象

D .当天发生该现象时,月亮处于地球本影区即发生的是月全食现象 7 . 以下光学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 . B .

C .

D .

8 . 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成倒立缩或小的虚像

C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

虚像

D .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9 . 如图所示,阳光斜射到容器里,BC 是容器壁AB 的影子,若向容器里注入水,随着水面的上升影子BC 的长度将( )

A .不变

B .变长

C .变短

D .无法确定

10 .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阳光下树的影子

B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神奇的日食现象

D .雨后彩虹

11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一度热播.下列与诗句有关的光学知识正确的是( )

A .“床前明月光”﹣﹣﹣月亮是光源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的直线传播

C .“池水照明月”﹣﹣﹣光的折射

D .“潭清疑水浅”﹣﹣﹣光的漫反射

12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黑板左端反光

B.月食的形成

C.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二、填空题

13 . 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14 .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后放一支与蜡烛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其目的是找到______所在的“位置”。图乙是实验记录的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平面镜“位置关系”,可

以证明线段与直线是______关系。

15 . 为了描述光的传播情况,通常可以用一条_________表示光的传播_____和________。光线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建立的一种______

16 . 身高1.7m的小勇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在镜中看到自己完整的像,则他的像高是_____m,镜中的像距离他_____m,他低头又看到了地上自己的影子,他的影子是由于_____形成的。

17 . 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吸引了全球目光.当现场观众听到“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时,就知道是习近平主席的声音.现场观众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特征来判断的,这个声音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每位士兵和观众的耳中,每个阅兵方队在行进时看上去都整齐划一,他们是根据光的___________做到的;由于光的___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使各个方位的观众都能看清阅兵方队.

18 . 如图所示,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_____________(选填

“OA”、“OB”或“OC”)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________度.

19 . 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1.5m处,则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m;若此人向平面镜靠近1m,则像的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 . 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

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置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此时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光斑向D点的_____(选填

“左”或“右”)侧移动,与此研究方法相同的实验:_____(写出实验名称).

21 . 身高1.7m的小明站在距平面镜3m远的地方,并以0.5m/s的速度走近镜面,2s后像离镜面m,像高 1.7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三、实验题

22 . 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的,这样做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若以接缝ON为轴线,将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4)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23 .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123456

入射角60050040030020000

反射角60050040060020000

(1)实验时,将光屏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24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方向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反射。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将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的。

(2)实验中,若把纸板NOF向后折转,则在纸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

(3)如图乙所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 。

2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2)实验时,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A 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________处观察(选填“a”、“b”、“c”或“d”),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_______(选填“a”、“b”、“c”或“d”)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3)如图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玻璃板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的像应是如图丙中的_______;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他的像_____(选填“向上平移”、“不移动”或“向下平移”);此时另一同学站在玻璃板后,小军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的像。

(4)如图丁所示,若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运动;

A.水平向右B.水平向左C.竖直向下D.竖直向上(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 . 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

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7 . 如图,熊大在照镜子,它离镜子0.5m,镜子里的熊大离镜子_____m,熊大慢慢远离镜子时,它的像_____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四、作图题

28 . 画出图中人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用字母β表示).

29 .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0 . 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焦点F的一条光线,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

(1)光源S的位置;(2)光线ab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实验题

1、

2、

3、

4、

5、

6、

四、作图题

1、

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