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M2575HVT-5.0 TI高压三端稳压器

LM2575HVT-5.0 TI高压三端稳压器

LM2575HVT-5.0 TI高压三端稳压器
LM2575HVT-5.0 TI高压三端稳压器

LM2575系列稳压器是单片集成电路,为降压型开关稳压器提供所有有源功能,能够以出色的线路和负载调节来驱动1A负载。这些器件提供3.3V,5V,12V,15V的固定输出电压以及可调输出版本。

LM2575HVS-ADJ LM2575HVT-5.0 LM2575HVT-ADJ SIMPLE SWITCHER? 1A Step-

Down Voltage Regulator

FEATURES

? 3.3V,5V,12V,15V和可调输出版本?可调版本输出电压范围,

?–1.23V至37V(HV版为57V)±4%最大?–线路和负载条件

?规定的1A输出电流

?宽输入电压范围,HV版本为40V至60V ?仅需4个外部组件

?52 kHz固定频率内部振荡器

?TTL关机功能,低功耗待机模式

?高效率

?使用现成的标准电感器

?热关断和限流保护

?P +产品增强测试

APPLICATIONS

?简单的高效降压(降压)稳压器

?用于线性稳压器的高效预稳压器

?插卡式开关稳压器

?正负转换器(降压-升压)DESCRIPTION

LM2575系列稳压器是单片集成电路,为降压型开关稳压器提供所有有源功能,能够以出色的线路和负载调节来驱动1A负载。这些器件提供3.3V,5V,12V,15V 的固定输出电压以及可调输出版本。

这些稳压器需要最少的外部组件,易于使用,并包括内部频率补偿和固定频率振荡器。

LM2575系列可为流行的三端子线性稳压器提供高效替代。它大大减小了散热器的尺寸,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不需要散热器。

几个不同的制造商都提供了针对LM2575优化使用的标准系列电感器。此功能极大地简化了开关电源的设计

其他功能包括在规定的输入电压和输出负载条件下,规定的输出电压公差为±4%,在振荡器频率上的公差为±10%。包括外部关断功能,待机电流为50μA(典型值)。输出开关包括逐周期电流限制,以及热关断功能,可在故障情况下提供全面保护。

Typical Application典型应用

(Fixed Output Voltage Versions)LM2575HVS-ADJ LM2575HVT-5.0 LM2575HVT-ADJ Pin numbers are for the TO-220 package.

Block Diagram and Typical Application

3.3V, R2 = 1.7k

5V, R2 = 3.1k

12V, R2 = 8.84k

15V, R2 = 11.3k

For ADJ. Version

R1 = Open, R2 = 0Ω

Pin numbers are for the TO-220 package.

Figure 1.

Connection Diagrams

(XX indicates output voltage option.)

Top View Top View Side View

Figure 2. Straight Leads Figure 3. Bent, Staggered Leads Figure 4. LM2575T-XX Flow LB03 5-Lead TO-220 Package5-Lead TO-220 Package or LM2575T-XX or LM2575HVT-XX See Package Number NDH0005D LM2575HVT-XX Flow LB03 See Package Number KC0005A See Package Number NDH0005D

Top View Top View

*No Internal Connection

*No Internal Connection

Figure 5. 16-Lead CDIP and PDIP Packages

LM2575N-XX or LM2575HVN-XX

LM1575J-XX-QML

See Package Numbers NFE0016A and NBG

Figure 6. 24-Lead Surface Mount SOIC Package

LM2575M-XX or LM2575HVM-XX See Package

Number DW0024B

Top View

Figure 7. DDPAK/TO-263 Package

5-Lead Surface-Mount Package

See Package Number KTT0005B

Side View

Figure 8. LM2575S-XX or LM2575HVS-XX

See Package Number KTT0005B

(1) (2) (3)

绝对最大额定值表示可能会损坏设备的极限。操作额定值指示设备打算在其上运行的条件,但不能确保特定的性能限制。有关指定的规格和测试条件,请参见电气特性。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LM1575-3.3, LM2575-3.3, LM2575HV-3.3

Specifications with standard type face are for T J = 25°C, and those with boldface type apply over full Operating

(1)在室温(标准型面)和极限温度下(粗体型面)规定的所有限值。所有限制均用于计算平均外发质量水平,并且均经过100%生产测试。

(2)在室温下(标准型面)和极限温度下(粗体型面)规定的所有限值。所有室温限制均经过100%生产测试。使用标准统计质量控制

(SQC)方法,通过相关性指定了极端温度下的所有限值。

(3)外部元件(例如钳位二极管,电感器,输入和输出电容器)会影响开关稳压器系统的性能。如测试电路图25和图26所示使用LM1575 /

LM2575时,系统性能将如电气特性的系统参数所示。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LM1575-5.0, LM2575-5.0, LM2575HV-5.0

Specifications with standard type face are for T J = 25°C, and those with boldface type apply over full Operating

(1)在室温(标准型面)和极限温度下(粗体型面)规定的所有限值。所有限制均用于计算平均外发质量水平,并且均经过100%生产测试。

(2)在室温下(标准型面)和极限温度下(粗体型面)规定的所有限值。所有室温限制均经过100%生产测试。使用标准统计质量控制

(SQC)方法,通过相关性指定了极端温度下的所有限值。

(3)外部元件(例如钳位二极管,电感器,输入和输出电容器)会影响开关稳压器系统的性能。如测试电路图25和图26所示使用LM1575 /

LM2575时,系统性能将如电气特性的系统参数所示。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LM1575-12, LM2575-12, LM2575HV-12

Specifications with standard type face are for T J = 25°C, and those with boldface type apply over full Operating

(1)在室温(标准型面)和极限温度下(粗体型面)规定的所有限值。所有限制均用于计算平均外发质量水平,并且均经过100%生产测试。

(2)在室温下(标准型面)和极限温度下(粗体型面)规定的所有限值。所有室温限制均经过100%生产测试。使用标准统计质量控制

(SQC)方法,通过相关性指定了极端温度下的所有限值。

(3)外部元件(例如钳位二极管,电感器,输入和输出电容器)会影响开关稳压器系统的性能。如测试电路图25和图26所示使用LM1575 /

LM2575时,系统性能将如电气特性的系统参数所示。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LM1575-15, LM2575-15, LM2575HV-15

Specifications with standard type face are for T J = 25°C, and those with boldface type apply over full Operating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LM1575-ADJ, LM2575-ADJ, LM2575HV-ADJ Specifications with standard type face are for T J= 25°C, and those with boldface type apply over full Operating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LL OUTPUT VOLTAGE VERSIONS

Specifications with standard type face are for T J = 25°C, and those with boldface type apply over full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V IN= 12V for the 3.3V, 5V, and Adjustable version, V IN= 25V for the

(1)在室温(标准型面)和极限温度下(粗体型面)规定的所有限值。所有限制均用于计算平均外发质量水平,并且均经过100%生产测

试。

(2)在室温下(标准型面)和极限温度下(粗体型面)规定的所有限值。所有室温限制均经过100%生产测试。使用标准统计质量控制

(SQC)方法,通过相关性指定了极端温度下的所有限值。

(3)在输出短路或过载的情况下,振荡器频率会降低至约18 kHz,这会导致调节后的输出电压从标称输出电压下降约40%。这种自我保护

功能通过将最小占空比从5%降低到大约2%,降低了IC的平均功耗。

(4)输出(引脚2)拉电流。没有将二极管,电感器或电容器连接到输出引脚。

(5)反馈(引脚4)已从输出中移除并连接到0V。

(6)反馈(引脚4)已从输出端移除,并连接至+ 12V(可调,3.3V和5V版本),以及+ 25V(针对12V和15V版本),以强制输出晶体

管截止。

(7)VIN = 40V(高压版本为60V)。

(8)垂直安装的5引线TO-220封装,在插座中或?铜板上具有?英寸引线的5引线TO-220封装与环境热阻(无外部散热器)的连接。

(9)垂直安装的5引线TO-220封装与环境热阻(无外部散热器)的连接,将?英寸的引线焊接到PC板上,该PC板周围围绕着大约4平

方英寸的铜区域。

(10)用大约1平方英寸的印刷电路板铜围绕引线连接到环境热阻。额外的铜面积将进一步降低热阻。请参阅《 Switchers made Simple》软

件中的热模型。

(11)如果使用DDPAK / TO-263封装,可通过增加热连接至封装的PC板的铜面积来降低热阻:使用0.5平方英寸的铜面积,θJA为50°

C / W;铜面积为1平方英寸时,θJA为37°C / W;且铜面积为1.6平方英寸或更大时,θJA为32°C / W。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LL OUTPUT VOLTAGE VERSIONS (continued)

标准型面的规格适用于TJ = 25°C,而黑体型的规格适用于整个工作温度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对于3.3V,5V和可调

TYP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ircuit Figure 25 and Figure 26)

Normalized Output Voltage Line Regulation

Figure 9. Dropout Voltage

Figure 10. Current Limit

Figure 11. Quiescent Current

Figure 12.

Standby Quiescent Current

Figure 13.Figure 14.

TYP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ontinued) (Circuit Figure 25 and Figure 26)

Oscillator Frequency Switch Saturation

Voltage

Efficiency Minimum Operating Voltage

Figure 17.Figure 18. Quiescent Current Feedback Voltage vs Duty Cycle vs Duty Cycle

Figure 19.Figure 20.

TYP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ontinued) (Circuit Figure 25 and Figure 26)

Maximum Power Dissipation

(1))

Feedback Pin Current(TO-263) (See

Figure 21.Figure 22.

Switching Waveforms Load Transient Response

V OUT = 5V

A: Output Pin Voltage, 10V/div

B: Output Pin Current, 1A/div

C: Inductor Current, 0.5A/div

D: Output Ripple Voltage, 20 mV/div,

AC-Coupled

Horizontal Time Base: 5 μs/div

Figure 23.Figure 24

If the DDPAK/TO-263 package is used, the thermal resistance can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PC board copper area thermally

connected to the package: Using 0.5 square inches of copper area, θJA is 50°C/W; with 1 square inch of copper area, θJA is 37°C/W; and with 1.6 or more square inches of copper area, θJA is 32°C/W.

TEST CIRCUIT AND LAYOUT GUIDELINES

As in any switching regulator, layout is very important. Rapidly switching currents associated with wiring inductance generate voltage transients which can cause problems. For minimal inductance and ground loops, the length of the leads indicated by heavy lines should be kept as short as possible. Single-point grounding (as indicated) or ground plan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used for best results. When using the Adjustable version, physically locate the programming resistors near the regulator, to keep the sensitive feedback wiring short.

C IN—100 μF, 75V, Aluminum Electrolytic

C OUT—330 μF, 25V, Aluminum Electrolytic

D1 — Schottky, 11DQ06

L1 — 330 μH, PE-52627 (for 5V in, 3.3V out, use 100 μH, PE-92108)

Figure 25. Fixed Output Voltage Versions

where

V REF = 1.23V, R1 between 1k and 5k.

R1 —2k, 0.1%

R2 —6.12k, 0.1%

Pin numbers are for the TO-220 package.

Figure 26. Adjustable Output Voltage Version

LM2575 Series Buck Regulator Design Procedure

Inductor Value Selection Guides

(For Continuous Mode Operation)

Figure 27. LM2575(HV)-3.3Figure 28. LM2575(HV)-5.0

Figure 29. LM2575(HV)-12Figure 30. LM2575(HV)-15

Figure 31. LM2575(HV)-ADJ

PROCEDURE (Adjustable Output Voltage Versions)EXAMPLE (Adjustable Output Voltage Versions)

Given:Given:

V OUT = Regulated Output Voltage V OUT = 10V

V IN(Max) = Maximum Input Voltage V IN(Max) = 25V

I LOAD(Max) = Maximum Load Current I LOAD(Max) = 1A

F = Switching Frequency (Fixed at 52 kHz) F = 52 kHz

1. Programming Output Voltage (Selecting R1 and R2, as shown 1. Programming Output Voltage (Selecting R1 and R2)

in Figure 25 and Figure 26)

Use the following formula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resistor values.

(1)

(3) R1 can be between 1k and 5k. (For best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and

R2 = 1k (8.13 ? 1) = 7.13k, closest 1% value is 7.15k

stability with time, use 1% metal film resistors)

(2)

2. Inductor Selection (L1) 2. Inductor Selection (L1)

A. Calculate the inductor Volt ? microsecond constant, A. Calculate E ? T (V ?μs)

E ? T (V ? μs), from the following formula:

(4)

(5)

B. E ? T = 115 V ?μs

B. Use the E ? T value from the previous formula and match it with

C. I(Max) = 1A

the E? T number on the vertical axis of the Inductor Value LOAD

D. Inductance Region = H470

Selection Guide shown in Figure 31.

E. Inductor Value = 470μH Choose from AIE part #430-0634,Pulse

C. On the horizontal axis, select the maximum load current.

D. Identify the inductance region intersected by the E ? T value and Engineering part #PE-53118, or Renco part #RL-1961.

the maximum load current value, and note the inductor code for that

region.

E. Identify the inductor value from the inductor code, and select an

appropriate inductor from the table shown in Table 2. Part numbers

are listed for three inductor manufacturers. The inductor chosen

must be rated for operation at the LM2575 switching frequency (52

kHz) and for a current rating of 1.15 × I LOAD. For additional inductor

information, see INDUCTOR SELECTION.

3. Output Capacitor Selection (C OUT) 3. Output Capacitor Selection (C OUT)

A. The value of the output capacitor together with the inductor A.

defines the dominate pole-pair of the switching regulator loop. For

stable operation,the capacitor must satisfy the following

(7) requirement:

However, for acceptable output ripple voltage select

(6)C OUT≥ 220 μF

The above formula yields capacitor values between 10 μF and 2000C OUT = 220 μF electrolytic capacitor

μF that will satisfy the loop requirements for stable operation. But to

achieve an acceptable output ripple voltage, (approximately 1% of

the output voltage) and transient response, the output capacitor may

need to be several times larger than the above formula yields.

B. The capacitor'svoltage rating should be at last 1.5 times greater

than the output voltage. For a 10V regulator, a rating of at least 15V

or more is recommended.

Higher voltage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generally have lower ESR

numbers, and for this reason it may be necessary to select a

capacitor rate for a higher voltage than would normally be needed.

(Continued)(Continued)

To further simplify the buck regulator design procedure, TI is making available computer design software to be used with the Simple Switcher line of switching regulators. Switchers Made Simple (version 3.3) is available on a (3? ″) diskette for IBM compatible computers from a TI sales office in your area.

Table 1. Diode Selection Guide

Table 2. Inductor Selection by Manufacturer's Part Number

(1)Schott Corp., (612) 475-1173, 1000 Parkers Lake Rd., Wayzata, MN 55391.

(2)Pulse Engineering, (619) 674-8100, P.O. Box 12236, San Diego, CA 92112.

(3)Renco Electronics Inc., (516) 586-5566, 60 Jeffryn Blvd. East, Deer Park, NY 11729.

Table 2. Inductor Selection by Manufacturer's Part Number (continued)

(1)Pulse Eng. (2)Renco (3)

Inductor Code Inductor Value Schott

H15001500 μH67127120PE-53121RL1958

H22002200 μH67127130PE-53122RL2448

APPLICATION HINTS

INPUT CAPACITOR (C IN)

为了保持稳定性,稳压器输入引脚必须至少旁路一个47 F的电解电容。电容器的引线必须保持较短,并位于调节器附近。

如果工作温度范围包括低于-25°C的温度,则输入电容值可能需要更大。对于大多数电解电容器,随着温度和寿命的降低,电容值会减小,ESR会增加。并联一个陶瓷或固态钽电容器将提高调节器在低温下的稳定性。为了最大程度地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电容器的RMS纹波电流额定值应大于

(8) INDUCTOR SELECTION

所有开关调节器都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模式:连续和不连续。两种类型之间的差异与电感器电流有关,无论它是连续流动还是在正常开关周期的一段时间内下降到零。每种模式都有明显不同的工作特性,这可能会影响调节器的性能和要求。

LM2575(或任何简单切换器系列)可用于连续和不连续操作模式。

图27至图31中的电感器值选择指南是为连续电感器电流类型的降压调节器设计而设计的。当使用电感器选择指南中显示的电感器值时,峰峰值电感器纹波电流将约为最大直流电流的20%至30%。在负载电流相对较大的情况下,电路以连续模式工作(电感电流始终在流动),但是在轻负载条件下,电路将被强制为不连续模式(电感电流在一段时间内降至零)。这种不连续的操作模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对于轻负载(小于约200 mA),可能需要在不连续模式下运行调节器,这主要是因为不连续模式所需的电感值较低。

选择指南选择了适合于连续模式工作的电感器值,但是如果选择的电感器值过高,则设计人员应研究不连续工作的可能性。计算机设计软件Switchers Made Simple将提供不连续(以及连续)操作模式的所有组件值。

电感器有不同的样式,例如罐形铁心,托里奥型,E型框架,线轴铁心等,以及不同的铁心材料,例如铁氧体和铁粉。最便宜的线轴芯类型由缠绕在铁氧体棒芯上的导线组成。这种类型的结构制造了便宜的电感器,但是由于磁通量并未完全包含在铁芯中,因此会产生更多的电磁干扰(EMI)。这种EMI可能会导致敏感电路出现问题,或者由于示波器探头中的感应电压而导致示波器读数不正确。

选型表中列出的电感器包括用于AIE的铁氧体罐芯结构,用于脉冲工程的铁粉环形磁芯以及用于Renco的铁氧体线轴芯。

电感器可能会饱和,因此不能超过其最大额定电流运行。当电感器开始饱和时,电感迅速减小,并且电感器开始看起来主要是电阻性的(绕组的直流电阻)。这将导致开关电流非常迅速地上升。不同类型的电感器具有不同的饱和特性,因此在选择电感器时应牢记这一点。

电感制造商的数据表包括电流和能量限制,以避免电感饱和。

INDUCTOR RIPPLE CURRENT

当切换器以连续模式运行时,电感器电流波形的范围从三角形到锯齿形(取决于输入电压)。对于给定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该电感器电流波形的峰峰值幅度保持恒定。随着负载电流的上升或下降,整个锯齿电流波形也将上升或下降。该波形的平均DC值等于DC负载电流(在降压稳压器配置中)。

如果负载电流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则锯齿电流波形的底部将达到零,并且切换器将变为不连续的工作模式。这是一种完全可以接受的操作模式。如果负载电流足够轻,任何降压开关稳压器(无论电感值有多大)都将被迫不连续运行。

OUTPUT CAPACITOR

需要一个输出电容器来过滤输出电压,并且还需要一个环路稳定性。使用短印刷电路板走线时,电容器应位于LM2575附近。通常使用标准的铝电解槽就足够了,但是建议使用低ESR的类型,以降低输出纹波电压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电容器的ESR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值,额定电压,物理尺寸和结构类型。通常,低值或低电压(小于12V)的电解电容器通常具有较高的ESR值。

输出纹波电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输出电容器的ESR(等效串联电阻)和电感器纹波电流(IIND)的幅度。(请参见电感纹波电流)。

较低的电容器值(220 μF–680μF)将通常允许50 mV至150 mV的输出纹波电压,而较大容量的电容器会将纹波减小至大约20 mV至50 mV。

Output Ripple Voltage = ( I IND) (ESR of C OUT)

为了进一步降低输出纹波电压,可以并联几个标准电解电容器,也可以使用更高等级的电容器。这种电容器通常被称为“高频”,“低电感”或“低ESR”。这些将输出纹波减小到10 mV或20 mV。但是,在连续模式下工作时,将ESR降低至0.05Ω以下可能会导致稳压器不稳定。

钽电容器的ESR可能很低,如果它是唯一的输出电容器,则应仔细评估。由于钽具有良好的低温特性,因此可以与铝电解电容器并联使用,钽占总电容的10%或20%。

电容器在52 kHz时的纹波电流额定值应至少比峰峰值电感器纹波电流高50%。

CATCH DIODE

降压稳压器需要一个二极管来为开关断开时的电感器电流提供返回路径。使用短引线和短印刷电路走线,该二极管应靠近LM2575。

由于其快速的开关速度和低的正向压降,肖特基二极管可提供最佳效率,尤其是在低输出电压开关稳压器(小于5V)中。快速恢复,高效或超快速恢复二极管也适用,但某些具有突然关断特性的二极管可能会导致不稳定和EMI问题。具有软恢复特性的快速恢复二极管是更好的选择。标准60 Hz二极管(例如:1N4001或1N5400等)也不适用。有关肖特基和“软”快速恢复二极管的选择指南,请参见表1。

OUTPUT VOLTAGE RIPPLE AND TRANSIENTS

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将包含开关频率处的锯齿波纹电压,通常约为输出电压的1%,并且在锯齿波的峰值处还可能包含短电压尖峰。

输出纹波电压主要归因于电感器锯齿纹波电流乘以输出电容器的ESR。(请参阅“电感选择”)

由于输出开关的快速开关动作以及输出滤波电容器的寄生电感,会出现电压尖峰。为了减小这些电压尖峰,可以使用特殊的低电感电容器,并且其引线长度必须保持较短。布线电感,杂散电容以及用于评估这些瞬变的示波器探头都有助于这些尖峰的幅度。

可以在输出端增加一个额外的小型LC滤波器(20μH和100μF)(如图37所示),以进一步减少输出纹波和瞬变。该滤波器可使输出纹波电压和瞬态降低10倍。

FEEDBACK CONNECTION

LM2575(固定电压版本)反馈引脚必须连接到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点。使用可调版本时,请在LM2575附近物理放置两个输出电压编程电阻,以免拾取有害的噪声。避免使用大于100kΩ的电阻,因为这样会增加噪声吸收的机会。

ON /OFF INPUT

F为了正常工作,ON / OFF引脚应接地或使用低电平TTL电压(通常低于1.6V)驱动。要将稳压器置于待机模式,请使用高电平TTL或CMOS信号驱动该引脚。 ON / OFF引脚可以安全地上拉至+ VIN,而无需与电阻串联。ON / OFF引脚不应悬空。

GROUNDING

为了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电源接地连接必须为低阻抗(见图26)。对于TO-3样式的包装,外壳是地面。对于5引线TO-220型封装,接线片和引脚3都接地,并且可以使用任何一种连接方式,因为它们都是同一铜引线框架的一部分。

对于CDIP或SOIC封装,应将所有标记为接地,电源接地或信号接地的引脚直接焊接到宽印刷电路板的铜走线上。这确保了低电感连接和良好的热性能。

HEAT SINK/THERMAL CONSIDERATIONS

在许多情况下,不需要散热片即可将LM2575结温保持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对于每种应用,要确定是否需要散热器,必须确定以下几点:

1.最高环境温度(在应用中)。

2.最大调节器功耗(在应用中)。

3.最高允许结温(LM1575为150°C或LM2575为125°C)。为了安全,保守地设计,应选择比最高温度低

15°C的温度。

4.LM2575封装的热阻为θJA和θJC。

Total power dissipated by the LM2575 can be estimated as follows:

P D = (V IN) (I Q) + (V O/V IN) (I LOAD) (V SAT)

where

?I Q (quiescent current) and V SAT can be found in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s shown previously,

?V IN is the applied minimum input voltage,

?V O is the regulated output voltage

? and I LOAD is the load current.(10)

三端集成稳压器

三端集成稳压器 电子初学者的重要训练课题之一就是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组装输出电压可调的稳压电源(见图 1 ),但初学电子的网友们很多都是第一次使用三端集成稳压器,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它的应用知识,对此,笔者和初学者进行了讨论。 同学:我在电子元件商店见到三端稳压集成块的品种很多,外形和产品型号也各不相同,这种稳压器件可以分成哪几种主要类型呢? 老师:国产三端集成稳压器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了,按照它们的性能和不同用途,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固定输出正压(或负压)三端集成稳压器 W7800 ( W7900 )系列,另一类是可调输出正压(或负压)三端集成稳压器 W317 ( W337 )系列。前者的输出电压是固定不变的,后者可在外电路上对输出电压进行连续调节。今天大家装机使用的就是三端可调正压输出集成稳压器 W317 。 同学:怎样用固定电压输出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稳压电源呢? 老师:这种电源电路很简单,我先画出电路图(图 2 )。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接在整流滤波电路的后面,输出端直接接负载,公共端接地,电源就能正常工作,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抑制高频干扰并防止产生自激振荡,在它的输入端并联了电容器 C1 ,输出端并联了电容器 C2 。 同学:国产固定输出三瑞稳压器产品有多少种输出电压可供选择?对它的输入电压 U i 有什么要求呢? 老师:固定输出正压(或负压)三端集成稳压器产品的输出电压(绝对值)有 5V 、 6V 、 9V 、12V 、 15V 、 18V 、 24V 共 7 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为了保证稳压器能够正常工作,要求输入电压 U i 与输出电压 U o 的差值应大于 3V 。压差太小,会使稳压器性能变差,甚至不起稳压作用;压差太大,又会增大稳压器自身消耗的功率,并使最大输出电流减小。厂家对每种型号的稳压器都规定了最大输入电压值。一般取 U i -U o 为 3 ~ 7V 。 同学:从型号上怎样体现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的大小呢? 老师:我们以 W7800 系列的稳压器产品为例,一般都用“ 78 ”后面的数字表示输出电压的大小。例如, W7806 表示输出电压为 6V ; W7812 表示输出电压为 12V ,等等。 同学: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流有多大呢? 老师:三端集成稳压器按最大输出电流不同又可分成三个系列: W7800 、 W317 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 1.5A ; W78M00 、 W317M 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 0.5A ; W78IDO 、 W317L 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 0.1A 。 同学:我在商店里看到三端稳压集成块有好几种不同的外形。 老师:国产三端稳压器的封装形式有 F-2 型、 TO-92 型、 S - 1 型、 S-7 型等多种,我这里有几种样品(图 3 ),大家可以看一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三个引脚的排列和它们的功能,对不同型号的产品或不同厂家的产品可能并不相同,使用时一定要看说明书。

78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78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1.测量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 用万用表测量78系列集成稳压器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可以根据测量的结果粗略判断出被测集成稳压器的好坏。 ●用万用表R×1k档 ●正测是指黑表笔接稳压器的接地端,红表笔去依次接触另外两引引脚;负测指红表笔接地端, 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引引脚。电阻值是用万用表的R×1k档测得。 ? 由于集成稳压器的品牌及型号众多,其电参数具有一定的离散性。通过测量集成稳压器各 引脚之间的电阻值,也只能估测出集成稳压器是否损坏。若测得某两脚之间的正、反向电 阻值均很小或接近0Ω则可判断该集成稳压器内部已击穿损坏。若测得鞭两脚之间的正、 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已开路损坏。若测得集成稳压器的阻值不稳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的热稳定性能不良。 ●2.测量稳压值即使测量集成稳压器的电阻值正常,也不能确定该稳压器就是完好的,还应进 一步测量其稳压值是否正常。测量时,可在被集成稳压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加上一个 直流电压(正极接输入端)。 ●此电压应比被测稳压器的标称输出电压高3V以上(例如,被测集成稳压器是7806,加的直流 电压就为+9V),但不能超过其最大输入电压。若测得集成稳压器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值输出稳定,且在集成稳压器标称稳压值的±5%范围内,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性能良好。 ●(二)79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1.测量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与78系列集成稳压器的检测方法相似,用万用表R×1k档测量 79系列集成稳压器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若测得结果与正常值相差较大,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性能不良。表10-31是79××系列集成稳压器的电阻值。 ●2.测量稳压值测量79系列集成稳压器的稳压值,与测量78系列集成稳压器稳压值的方法相 同,也是在被测集成稳压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加上一个直流电压(负极接输入端) ●此电压应比被测集成稳压器的标称电压低3V以下(例如,被测集成稳压器是7905,加的直流 电压应为-8V),但不允许超过集成稳压器的最大输入电压。若测得集成稳压器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值输出稳定,且在集成稳压器标称稳压值的±5%范围内,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完 好。 ●(三)17/37/38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检测 ●1.测量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 ●系列集成稳压器的电阻值是用万用表R×1k档测得。若被测集成稳压器的电阻值与表中电阻值相 差较大,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有问题。 ●2.测量稳压值测量17/38系列正电压型可调式集成稳压器时,可将其按照图10-61中所示的 电路连接好。测量37系列负电压型可调式集成稳压器时,应将其按照图10-62中所示的电路连

三端稳压器工作原理(精华)

LM317工作原理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317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它具有输出电压可变、内藏保护功能、体积小、性价比高、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采用的电路模式如图所示,调节可变电阻R2的阻值,便可从LM317的输出端获得可变的输出电压0U 。 从图中的电路中可以看出,LM317的输出电压(也就是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0U 为两个电压之和。即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也就是加在R2上的电压 222R R U I R =?,而2R I 实际上是两路电流之和,一路是经R1流向R2的电流1R I ,其大小为1/1R U R 。因1R U 为恒定电压1.25V ,Rl 是一个固定电阻,所以1R I 是一个恒定的电流。另一路是LM317调整端流出的电流D I ,由于型号不同(例如LM317T 、LM317HVH 、LM317LD 等),生产厂家不同,其D I 的值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LM317,其调整端流出的电流D I 也各不相同。尽管这祥.但总的来说D I 的电流但是有一定规律的,即D I 的平均值是50A μ左右,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00A μ。而且在LM317稳定工作时,D I 的值基本上是一个恒定的值。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D I 变化相对较大时,LM317就不能稳定地工作。总而言之,2R I 是1R I 、D I 两路恒定电流之和.2R U 是由两路恒定电流1R I 、D I 流经R2产生的,调节R2的阻值即可调节LM317的输出电压0U (0U 是恒定电压1R U 与2R U 之和)。既然D I 和IR1对调节输出电压0U 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1R I 是

由R1提供的, I的大小也没有任何限制.是否可以使R1的阻值趋于无穷大, R 1 使 I的电流值趋向于无穷小?如果可以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去掉R1,只用可变R 1 电阻R2就可以调节LM317的输出电压。 LM317作为输出电压可变的集成三端稳压块,是一种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集成稳压块。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用下式计算, V=1.25(1+R2/R1)。仅 仅从公式本身看,R1、R2的电阻值可以随意设定。然而作为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计算公式,R1和R2的阻值是不能随意设定的。首先LM317稳压块的输出电压变化范围是 V=1.25——37V(高输出电压的LM317稳压块如LM317HV A、 LM317HVK等,其输出电压变化范围是V o=1.25——45V),所以R2/R1的比值范围只能是0——28.6V。其次是LM317稳压块都有一个最小稳定工作电流,有的资料称为最小输出电流,也有的资料称为最小泄放电流。最小稳定工作电流的值一般为1.5mA。由于LM317稳压块的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也不相同,但一般不大于5mA。当LM317稳压块的输出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时,LM317稳压块就不能正常工作。当LM317稳压块的输出电流大于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时,LM317稳压块就可以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要解决LM317稳压块最小稳定工作电流的问题,可以通过设定R1和R2阻值的大小,而使LM317稳压块空载时输出的电流大于或等于其最小稳定工作电流,从而保证LM317稳压块在空载时能够稳定地工作。此时,只要保证 V/(R1 +R2)≥1.5mA,就可以保证LM317稳压块在空载时能够稳定地工作。上式中的1.5mA为LM317稳压块的最小稳定工作电流。当然,只要能保证LM317稳 V/(R1+R2)的值也可以设定为大于1.5mA 压块在空载时能够稳定地工作, 的任意值。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作者:————————————————————————————————日期: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现以具有正电压输出的78L××系列为例介绍它的工作原理。 电路如图1所示,三端式稳压器由启动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取样比较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和保护电路等部分组成。下面对各部分电路作简单介绍。

(1)启动电路 在集成稳压器中,常常采用许多恒流源,当输入电压VI接通后,这些恒流源难以自行导通,以致输出电压较难建立。因此,必须用启动电路给恒流源的BJT T4、T5提供基极电流。启动电路由T1、T2、DZ1组成。当输入电压VI高于稳压管DZ1的稳定电压时,有电流通过T1、T2,使T3基极电位上升而导通,同时恒流源T4、T5也工作。T4的集电极电流通过DZ2以建立起正常工作电压,当DZ2达到和DZ1相等的稳压值,整个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电路启动完毕。与此同时,T2因发射结电压为零而截止,切断了启动电路与放大电路的联系,

从而保证T2左边出现的纹波与噪声不致影响基准电压源。 (2)基准电压电路 基准电压电路由T4、DZ2、T3、R1、R3及D1、D2组成,电路中的基准电压为 式中VZ2为DZ2的稳定电压,VBE为T3、D1、D2发射结(D1、D2为由发射结构成的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值。在电路设计和工艺上使具有正温度系数的R1、R2、DZ2与具有负温度系数的T3、D1、D2发射结互相补偿,可使基准电压VREF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同时,对稳压管DZ2采用恒流源供电,从而保证基准电压不受输入电压波动的影响。 (3)取样比较放大电路和调整电路 这部分电路由T4~T11组成,其中T10、T11组成复合调整管;R12、R13组成取样电路;T7、T8和T6组成带恒流源的差分式放大电路;T4、T5组成的电流源作为它的有源负载。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 掌握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用途; 2.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LM7805和LM317的用途及区别; 3.对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进行了解; 4.对变压器知识进行回顾; 5.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要求安全用电,正确使用元件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变压把家用照明电交流电压220V变为所需要的低压交流电。桥式整流器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经滤波后,稳压器再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本设计主要采用直流稳压构成集成稳压电路,通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过程将220V交流电,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并实现电压可在1.25V-37V可调。 方案一、使用型号LM317三端稳压集成器。接入220V家用照明电源,通过降压变压器,使电压降到适合的值,然后使用IN4001型号二极管,电容等设计整流滤波电路,然后通过使用型号LM317三端稳压集成器,输出一个稳定直流电。 方案二、使用型号LM7805三端稳压集成器。接入220V家用照明电源,通过降压变压器,使电压降到适合的值,然后使用IN4007型号二极管,电容等设计整流滤波电路,然后通过使用型号LM7805三端稳压集成器,输出一个稳定直流电。 论证:由于设计要求通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过程将220V交流电,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并实现电压可在1.25V-37V可调。对于型号LM7805三端稳压集成器来说,输入电压为9V--20V,输出电压为固定值5,输出最大电流为1.5A;而型号LM317三端稳压集成器输入电压的要求范围比较大,输出电压为可调的,电压的范围1.25V-37V,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上面的相同,对于此设计来说LM317的选择性比较高,比较容易操作。 通过论证,最终确定选用方案一。

集成三端稳压器

集成三端稳压器 集成三端稳压器是一种串联调整式稳压器,内部设有过热、过流和过压保护电路。它只有三个外引出端(输入端、输出端和公共地端),将整流滤波后的不稳定的直流电压接到集成三端稳压器输入端,经三端稳压器后在输出端得到某一值的稳定的直流电压。 一、集成三端稳压器的分类 集成三端稳压器因其输出电压的形式、电流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 1. 根据输出电压能否调整分类 集成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有固定和可调输出之分。固定输出电压是由制造厂预先调整好的,输出为固定值。例如,7805型集成三端稳压器,输出为固定+5V 。 可调输出电压式稳压器输出电压可通过少数外接元件在较大范围内调整, 当调节外接元件值时, 可获得所需的输出电压。例如:CW317型集成三端稳压器, 输出电压可以在12~37V 范围内连续可调。 2. 固定输出电压式根据输出电压的正、负分系列 输出正电压系列(78××)的集成稳压器其电压共分为5~24V七个挡。例:7805、7806、7809等,其中字头78表示输出电压为正值,后面数字表示输出电压的稳压值。输出电流为15A(带散热器)。 输出负电压系列(79××)的集成稳压器其电压共分为-5~-24V七个挡。例:7905、7906、7912等,其中字头7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值,后面数字表示输出电压的稳压值。输出电流为15A(带散热器)。 3. 根据输出电流分挡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电流有大、中、小之分,并分别有不同符号表示。 输出为小电流,代号"L" 。例如,78L××,最大输出电流为0.1A 。 输出为中电流,代号"M" 。例如,78M××,最大输出电流为05A 。 输出为大电流,代号"S" 。例如,78S××,最大输出电流为2A 。 注意: 各厂家分挡符号不一, 选购时要注意产品说明书。 二、固定三端稳压器的外形图及主要参数 固定三端稳压器的封装形式:有金属外壳封装F-2)和塑料封装(S-7),常见的塑料封装(S-7)外形图参见图5-38所示。 图5-38固定三端稳压器的外形图

常用三端稳压器原理及应用资料

三端集成稳压器原理与应用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分类 秦炎 做电子实验或自制各种电子装置都离不开直流稳压电源用分立元件组装的稳压电源调试维修比较麻烦且体积较大随着功率集成技术的提高和电子电路集成化的发展出现了集成稳压器所谓集成稳压器是指将功率调整管取样电阻以及基准稳压误差放大启动和保护电路等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而形成的一种稳压集成电路 目前常见的三端集成稳压器按性能和用途可分为以下4类 1. 三端固定输出正稳压器所谓三端是指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公共接地端 输出正是指输出正电压国内外各生产厂家均将此系列稳压器命名为78系列 如7805 7812等其中78后面的数字代表该稳压器输出的正电压数值以伏特为单位 例如7805即表示稳压输出为5V 7812表示稳压输出为12V等有时我们会发现在型号78前面和后面还有一个或几个英文字母如W78 AN78 L78 CV等前面的字母称前辍一般是各生产厂公司的代号后面的字母称为后 辍用以表示输出电压容差和封装外壳的类型等不过各生产厂家对集成稳压器型号后辍所用字母定义不一但这对实际使用没有大的影响 78 系列稳压器按输出电压分共有9种分别为7805 78067808 7809 7810 78127815 78187824按其最大输出电流又可分为78L78M 和78三个分系列其中78L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 78M 系 列最大输出电流为500mA 78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78系列稳压器外形见图1其中78L系列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金属 壳的TO 39封装见图1a一种是塑料TO 92封装见图1 b前者温度特性 比后者好最大功耗为700mW加散热片时最大功耗可达1.4W后者最大功耗为 700mW使用时无需加散热片78L系列中一般以塑封的使用较多78M 系列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T O 202塑封见图1 c一种是TO 220塑封见 图1 d不加散热片时最大功耗为1W加2002004m㎡散热片时最大功耗可 达7.5W 78系列也有两种封装形式一种是金属亮的TO 3封装见图1e 一种是料TO 220封装见图1d不加散热片时前者最大功耗可达2.5W后者可 达2W加装200 2004mm3散热片时最大功耗可达15W塑料封装以其安 装固定容易价廉等优点在无线电爱好者中使用居多 2. 三端固定输出负稳压器即79系列除输出电压为负电压引脚排列不同 外其命名方法外型等均与78系列相同 3 .三端可调输出正稳压器此处的三端是指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电压调整端 在电压调整端外接电位器后可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灵活 4..三端可调输出负稳压器其输出为负电压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可调,稳压精度高,输出纹波小,只需外接两只不同的电阻,即可获得各种输出电压。 1.分类 它分为三端可调正电压集成稳压器和三端可调负电压集成稳压器。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产品分类见表7.3.3。 表7.3.3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分类 类型产品系列或型号最大输出电流I OM/A输出电压U O/V 正电压输出 LM117L/217L/317L0.1 1.2∽37 LM117M/217M/317M0.5 1.2∽37 LM117/217/317 1.5 1.2∽37 LM150/250/3503 1.2∽33 LM138/238/3385 1.2∽32 LM196/39610 1.25∽15负电压输出LM137L/237L/337L0.1-1.2∽-37

LM137M/237M/337M0.5-1.2∽-37 LM137/237/337 1.5-1.2∽-37 2.引脚排列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引脚排列图如图7.3.6所示。除输入、输出端外,另一端称为调整端。 图7.3.6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引脚排列图 a)TO-220 封装 b)TO-3封装 3.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基本应用电路 1).基本应用电路及输出电压估算 电路如图7.3.7所示。U O=1.2~37V连续可调。I OM=1.5A,I Omin≥5mA. CW317的U REF固定在1.2V,I ADJ=50 A,忽略不计。 U O=1.2(1+R2/R1)V 。

图7.3.7 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电路 2).外接元器件选取 为保证负载开路时I Omin ≥5mA ,R 1max =U REF /5mA=240Ω。U Omax =37V ,R 2为调节电阻,代入U O 表达式求得R 2为7.16k Ω左右,取6.8k Ω。 C 2是为了减小R 2两端纹波电压而设置的,一般取10μF 。C 3是为了防止输出端负载呈感性时可能出现的 阻尼振荡,取1μF 。C 1为输入端滤波电容,可抵消电路的电感效应和滤除输入线窜入干扰脉冲,取0.33μF 。VD 1、VD 2是保护二极管,可选整流二极管2CZ52。 3). I U 选取 I U =28∽40V ,O I U U -≥3V 。当V U V U U I O O 40,37max ===。

浅谈三端稳压器及其检测

浅谈三端稳压器及其检测 【摘要】集成稳压器又叫集成稳压电路,是指输入电压或负荷发生变化时,能使输出电压保持不变的集成电路。现在国际上的集成稳压器已有数百多个品种,常见的有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多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和开关式集成稳压器等。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三端稳压器的种类、封装形式、检测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旨在方便检验人员进行检测。 【关键词】集成稳压器;三端集成稳压器;检测 集成稳压器又称集成稳压电源,电路形式大多采用串联稳压方式。集成稳压器自诞生以来为电源的集成化和小型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军用、工业及民用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家用产品等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没有那个电子产品中找不到集成稳压器的影子。它与传统的分立元件组成的直流稳压器相比,具有外接元件少、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安装调试使用方便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三端稳压器种类、封装形式及其检测问题。 1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定义 三端集成稳压器顾名思义就是只有三个管脚的稳压器,即输入端、输出端和公共地端。三端集成稳压器属于线性稳压器件,其特点是调整管在线性区工作,是依靠调整管的管压降来稳定输出电压的,因此只能用于降压。 2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分类 2.1 根据输出电压是否可调分类 2.1.1 固定输出的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由生产厂家预先调整,输出为固定值的三端集成稳压器。例如:7805 型集成三端稳压器,其输出的固定电压值为+5V; 2.1.2 输出可调的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稳压器输出电压可通过少数外接元器件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输出电压值,即当调整外接元器件值时,可获得所需的输出电压。例如:CW317 型集成三端稳压器,其输出电压可以在12~37V 的范围内连续可调。 2.2 根据输出电压的正负分类 2.2.1 输出正电压系列,即78 ××的集成稳压器。其电压共分为5~24V 七个挡。例如:7805 、7806 、7809 等,其中字头78 表示输出电压为正值,后面数字表示输出电压的稳压值; 2.2.2 输出负电压系列,即79 ××的集成稳压器。其电压共分为-5~24V 七

7805三端稳压管

7805稳压电源电路图: 常见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 ××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 7805管脚图 7805典型应用电路图:

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输出正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IC采用集成稳压器7805,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当输出电较大时,7805应配上散热板。 下图为提高输出电压的应用电路。稳压二极管VD1串接在78XX稳压器2脚与地之间,可使

输出电压Uo得到一定的提高,输出电压Uo为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与稳压二极管VC1稳压值之和。VD2是输出保护二极管,一旦输出电压低于VD1稳压值时,VD2导通,将输出电流旁路,保护7800稳压器输出级不被损坏。 下图为输出电压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应用电路。由于R1、RP电阻网络的作用,使得输出电压被提高,提高的幅度取决于RP与R1的比值。调节电位器RP,即可一定范围内调节输出电压。当RP=0时,输出电压Uo等于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当RP逐步增大时,Uo也随之逐步提高。 下图为扩大输出电流的应用电路。VT2为外接扩流率管,VT1为推动管,二者为达林顿连接。R1为偏置电阻。该电路最大输出电流取决于VT2的参数。

下图为提高输入电压的应用电路。78XX稳压器的最大输入电压为35V(7824为40V),当输入电压高于此值时,可采用下图所示的电路。VT、R1和VD组成一个预稳压电路,使得加在7800稳压器输入端的电压恒定在VD的稳压值上(忽略VT的b-e结压降)。Ui端的最大输入电压仅取决于VT的耐压。

三端稳压器7805

X78X X 2005.09.09 V1.2 1 1.5A * X78XX TO-220 , 1.5A 1.5A 5V;6V;8V;9V;10V;12V;15V;18V;24V TO-220 1: ; 2: ; 3: 1 (Ta=25°C) (Vo=5V to 18V) (Vo=24V)Vi 3540V V R θ JA 65°C/W JC 5°C/W Topr 0~ +125°C Tstg -65 ~ +150 °C X78XX https://www.doczj.com/doc/b29031978.html,

2005.09.09 V1.2 2 ( 0

三端稳压器78xx-79xx系列芯片介绍

三端稳压器78xx/79xx系列芯片介绍 电子产品中常见到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 乘以乘以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 乘以乘以系列。故名思义,三端IC 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它的样子象是普通的三极管,TO- 220 的标准封装,也有9013 样子的TO-92 封装。用78/79 系列三端稳压IC 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该系列集成稳压IC 型号中的78 或79 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 输出电压,如7806 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9 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78/79 系列三端稳压IC 有很多电子厂家生产,80 年代就有了,通常前缀为生产厂家的代号,如TA7805 是东芝的产品,AN7909 是松下的产品。(点击这里,查看有关看前缀识别集成电路的知识) 有时在数字78 或79 后面还有一个M 或L,如78M12 或79L24,用来区别输出电流和封装形式等,其中78L 调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 ,78M 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A,78 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它的封装也有多种,详见图。塑料封装的稳压电路具有安装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用得比较多。79 系列除了输出电压为负。引出脚排列不同以外,命名方法、外形等均与78 系列的相同。 因为三端固定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便,电子制作中经常采用,可以用来改装至⒃??奈妊沟缭矗?簿?S米鞯缱由璞傅墓ぷ鞯缭础5缏吠既缤妓?尽? 注意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入、输出和接地端绝不能接错,不然容易烧坏。一般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约为2V,否则不能输出稳定的电压,一般应使电压差保持在4-5V,即经变压器变压,二极管整流,电容

三端稳压电路图集

三端稳压电路图集(六祖故乡人汇编2013年9月8日) 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 LM317是可调稳压电源中觉的一种稳压器件,使用也非常方便。LM317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三端可调正稳压器集成电路。很早以前我国和世界各大集成电路生产商就有同类产品可供选用,是使用极为广泛的一类串连集成稳压器。LM317 的输出电压范围是1.25V —37V(本套件设计输出电压范围是 1.25V—12V),负载电流最大为 1.5A。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此外它的线性率和负载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LM317 内置有过载保护、安全区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 为保证稳压器的输出性能,R应小于240欧姆。改变RP阻值稳压电压值。D5,D6用于保护LM317。 输出电压计算公式:Uo=(1+RP/R)*1.25 下面是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的元器件清单: 下面是LM317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

三端集成稳压可调电源电路设计: 如图所示,此电路的核心器件是W7805。W7805将调整器,取样放大器等环节集于一体,内部包含限流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可以防止过载。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可靠性。W7805属串联型集成稳压器。其输出电压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固定电压输出,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如果将W7805的公共端即3脚与地断开,通过一只电位器接到-5V左右的电源上,就可以在改变电位器阻值的同时,使集成稳压器的取样电压及输出电压都随之改变。图中RP1就是为此而设计的。只要负电压的大小取得合适便能使输出电压从0V起连续可调,输出电压的最大值由W7805的输入电压决定,本稳压器0V-12V可调。VD3整流,C2滤波,VD4稳压后提供5V负电压。 元件选择:变压器应选用5V A,输出为双14V;二极管VD1-VD4选用1N4001;VDW 选用稳压值为5-6V的2CW型稳压管;RP1用普通电位器;RP2为微调电阻。IC用7805;其它元件参数图中已注明,无特殊要求。 电路调试:元件焊接无误后可通电调试,首先测b点对地电压,空载时应在18V左右;d点电压大约为-5.5V--6V,如不正常,可重点检查VD3,C2,R1,VDW,RP2等元件,然后再测量输出电压,旋动RP1,万用表指针应能在较大范围变动,说明稳压器工作正常;最后

三端集成稳压器W7812 教学设计

任务六三端集成稳压器W7812 教学目标 1.掌握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W7812的主要性能指标; 2.掌握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W7812构成的电源电路的组装(设计、布 线、制板、安装、焊接、调试)技能; 3.熟悉模拟电子技术技能训练中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综合使用技能。 工作任务 掌握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W7812构成的电源电路的装配与调试技能。实训器材 表5-6-2 工具、材料、仪器 工具、仪器材料 双踪示波器一台连接导线若干 指针式万用表或数字式万用表一台焊锡丝若干 电烙铁45W、镊子、尖嘴钳各一把元器件见表5-6-1 工频可调电源一台 实践操作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一)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按输出电压类型可分为固定式和可调式。 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分为正电压输出和负电压输出两类。W7800系列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是正电压输出,其输出正电压值有5V、6V、9V、12V、 15V、18V、24V七个挡次,输出电流最大可达1.5A(加散热片),同类型78M 系列输出电流为0.5A,78L系列输出电流为0.1A。 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可通过外接元件对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1.W7800和W7900系列三端式集成稳压器 现以L7805CA和LM7905CT为例介绍其外形和基本接线图,W78系列和W79系列的各型集成稳压器使用均与此类似。 (1)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L7805CA的外形和基本接线图 如图5-6-1所示为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L7805CA的实物、外形和接线图。 它有三个引出端: 输入端(电压输入端)、输出端(电压输出端)、公共端。

图5-6-1 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L7805CA的实物、外形与接线图(2)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LM7905CT的外形和基本接线图 图5-6-2为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LM7905CT(输出负电压)实物、外形及接线图 图5-6-2 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LM7905CT实物、外形与接线图 2.W7800和W7900系列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的扩展使用 当集成稳压器本身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外接电路来进行性能扩展。 图5-6-3为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正、负双电压输出电路, 图5-6-3 三端集成稳压器正、负双电压输出电路图5-6-4 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扩展电路 图5-6-4是一种简单的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的扩展电路。 图5-6-5是通过外接晶体三极管VT及电阻R1来进行电流扩展的电路。 β I I U I I U I U R C 01 BE B i BE R BE 1 - = - = = 式中:I C为晶体三极管T的集电极电流,它应等于I C=I0-I01;β为VT 的电流放大系数;对于锗管U BE可按0.3V估算,对于硅管U BE按0.7V估算。

稳压管型号大全

稳压管型号大全 2009-12-23 21:52 稳压二极管型号对照表 美标稳压二极管型号 1N4727 3V0 1N4728 3V3 1N4729 3V6 1N4730 3V9 1N4731 4V3 1N4732 4V7 1N4733 5V1 1N4734 5V6 1N4735 6V2 1N4736 6V8 1N4737 7V5 1N4738 8V2 1N4739 9V1 1N4740 10V 1N4741 11V 1N4742 12V 1N4743 13V 1N4744 15V 1N4745 16V 1N4746 18V 1N4747 20V 1N4748 22V 1N4749 24V 1N4750 27V 1N4751 30V 1N4752 33V 1N4753 36V 1N4754 39V 1N4755 43V 1N4756 47V 1N4757 51V 需要规格书请到以下地址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b29031978.html,/products/Rectifiers/Diode/Zener/ 经常看到很多板子上有M记的铁壳封装的稳压管,都是以美标的1N系列型号标识的,没有具体的电压值,刚才翻手册查了以下3V至51V的型号与电压的对照值,希望对大家有用 1N4727 3V0 1N4728 3V3

1N4730 3V9 1N4731 4V3 1N4732 4V7 1N4733 5V1 1N4734 5V6 1N4735 6V2 1N4736 6V8 1N4737 7V5 1N4738 8V2 1N4739 9V1 1N4740 10V 1N4741 11V 1N4742 12V 1N4743 13V 1N4744 15V 1N4745 16V 1N4746 18V 1N4747 20V 1N4748 22V 1N4749 24V 1N4750 27V 1N4751 30V 1N4752 33V 1N4753 36V 1N4754 39V 1N4755 43V 1N4756 47V 1N4757 51V DZ是稳压管的电器编号,是和1N4148和相近的,其实1N4148就是一个0.6V的稳压管,下面是稳压管上的编号对应的稳压值,有些小的稳压管也会在管体上直接标稳压电压,如5V6就是5.6V的稳压管。 1N4728A 3.3 1N4729A 3.6 1N4730A 3.9 1N4731A 4.3 1N4732A 4.7 1N4733A 5.1 1N4734A 5.6 1N4735A 6.2 1N4736A 6.8 1N4737A 7.5 1N4738A 8.2 1N4739A 9.1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三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三 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判断题 1. N 型半导体可通过在纯净半导体掺入五(三)价元素而获得。 (√ ) 2. P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因此带正电。 ( × ) 3.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电流大小主要与温度有关。( √ ) 4. 稳压管正常稳压时,应工作在正向导通区域。( × ) 5 . 三极管的发射区和集电区是同类型半导体,因此,发射极和集电极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 ) 6. 环境温度升高时双极型三极管的I CBO ,β,U BE 都升高。( × ) 7. 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 8.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9.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 10.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 ) 11.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不用考虑前后级的影响。( × ) 12. 多级放大器中,后一级的输入电阻相当于前一级的负载。( √ ) 13.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为各级输入电阻之和。( × ) 14. 多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和。( × ) 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一般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 ) 16.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负反馈,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正反馈。( × ) 17.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带负载能力强。( × ) 18. 串联负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 ) 19. 当输入信号是一个失真信号时,加入负反馈不能使失真得到改善。( × ) 20.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输出电压。( √ ) 21. 逻辑函数 1=+++=C B A C B A F 。( √ ) 22. 逻辑函数0=++B A B A 。( × ) 23. 逻辑函数A A =⊕1 。( × ) 24. 一个逻辑函数式只能用唯一的逻辑电路实现。( × )

7879系列三端稳压管型号稳压值及详细资料

79、78系列三端稳压管资料 线性稳压器件(输入输出电流相等,压降3V以上) 型号稳压(V)最大输出电流可替代型号 79L05 -5V 100mA 79L06 -6V 100mA 79L08 -8V 100mA LM7805 5V 1A L7805,LM340T5 LM7806 6V 1A L7806 LM7808 8V 1A L7808 LM7809 9V 1A L7809 LM7812 12V 1A L7812,LM340T12 LM7815 15V 1A L7815,LM340T15 LM7818 18V 1A L7815 LM7824 24V 1A L7824 LM7905 -5V 1A L7905 LM7906 -6V 1A L7906,KA7906 LM7908 -8V 1A L7908 LM7909 -9V 1A L7909 LM7912 -12V 1A L7912

LM7915 -15V 1A L7915 LM7918 -18V 1A L7918 LM7924 -24V 1A L7924 78L05 5V 100mA 78L06 6V 100mA 78L08 8V 100ma 78L09 9V 100ma 78L12 12V 100ma 78L15 15V 100ma 78L18 18V 100ma 78L24 24V 100ma

开关稳压器件(电压转换效率高) 型号说明最大输出电流 LM1575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T-5.0 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T-12 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 LM1575T-15 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 LM1575T-ADJ 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可调1.23V~37V) 1A LM1575HV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HVT-5.0 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1575HVT-12 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 LM1575HVT-15 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 LM1575HVT-ADJ 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可调1.23V~37V) 1A LM2575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LM2575T-5.0 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 1A

三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在多种电路中的的应用

三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在多种电路中的的应用 摘要: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在电路使用上的应用技巧及其注意事项,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三端固定稳压器应用 1 前言 三端稳压器将调整管、误差放大器、启动保护电路等全部集成于一块硅片上,具有可靠性高、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在电子电路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技巧下面就分别做一介绍。 2 三端固定电压输出集成稳压器 三端固定电压输出集成稳压器是一种典型的串联调整式稳压器。从图1—1可以看出,它由启动电路、基准电路、误差放大器、调整管、取样电阻等组成,与分立元器件的串联调整稳压器电路工作原理完全相同。 目前常见三端固定电压输出集成稳压器有78××系列输出为正电压,它的型号及电参数如下(后两位数表示输出电压):78L00系列:输出电流为100mA,输出电压有5、6、8、9、10、12、15、18、24V;78MOO系列:输出电流为500mA,输出电压有5、6、8、9、10、12、15、18、24V。7800系列:输出电流为1.5A,输出电压有5、6、8、9、10、12、15、18、24V.78H00系列:输出电流为2.5A,输出电压有5V。和7800系列对应的有7900系列,由于正负固定电压输出稳压器的参数及应用类似(仅极性相反)因此本文以介绍正输出稳压器的应用为主。 2.1 稳压器基本的使用 图1-2是应用78××输出固定电压V0的典型电路图。正常工作时,输入、输出电压差应大于2~3V。电路中接入电容C1、C2是用来实现频率补偿的,可防止稳压器产生高频自激振荡并抑制电路引入的高频干扰;C3是电解电容,以减小稳压电源输出端由输入电源引入的低频干扰;D是保护二极管,当输入端意外短路时,给输出电容器C3一个放电通路,防止C3两端电压作用于调整管的be结,造成调整管be结击穿而损坏。 2.2 稳压器并联的使用 因采用TO-3封装的78××系列稳压器输出的最大电流为1.5A,如果需要大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