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

动物科技学院动植物检疫3班王爱富 201040296

摘要:寄生虫为营寄生生活的动物,是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重要病原。由于寄生虫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目前市场上没有特别好的药物可以治疗多种寄生虫病,本文主要介绍寄生虫药的作用机理以及抗寄生虫药新型制剂的研究方向,可以为抗寄生虫药的研制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寄生虫病;作用机理;研究方向

引言: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驱除和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一般来说,抗寄生虫药物都是根据其作用机理来研制的,例如抑制寄生虫体内的某些酶,干扰寄生虫体内的代谢或者作用于寄生虫的神经系统。目前市场上主要有苯并咪唑类、烟碱激动剂、大环内酯类、吡喹酮、青蒿素等常用抗寄生虫药。但是这些仅能一次性地杀死正在寄生的虫体,而无预防寄生虫感染作用。为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减少药源性疾病,节省人力和药物,就对药物制剂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又研制了一些新型制剂,如脂质体给药系统、缓释丸剂、脉冲式和自调式释药技术、注射用缓释和控释制剂、植入型缓释和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等。

1.抗寄生虫药作用机理

1.1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不少抗寄生虫药通过抑制虫体内酶的活性,而使虫体的代谢过程发生障碍。例如:①左旋咪唑、硫双二氯酚、硝硫氰胺、硝氯酚——能抑制虫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阻碍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阻断了ATP的产生;②有机磷酸脂类——能与胆碱脂酶结合,使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虫体兴奋、痉挛,最后麻痹死。

1.2干扰虫体的代谢。某些抗寄生虫药能直接干扰虫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例如:①苯并咪唑类——能抑制虫体微管蛋白的合成,影响酶的分泌,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②三氮脒——能抑制机体DNA的合成,而抑制原虫的生长繁殖。

1.3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有些可直接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影响其运动功能或导致虫体麻痹死亡。例如:①哌嗪——使虫体肌细胞膜超极化,引起弛缓性麻痹;②阿维菌素——能促进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神经肌肉传递受阻,导致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③噻嘧啶——能与虫体的胆碱受体结合,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作用,引起虫体肌肉强烈收缩,导致痉挛性麻痹。

2.抗寄生虫常用药物及作用机理

2.1苯并咪唑类:苯并咪唑类药物是一组广谱抗蠕虫药物,包括噻苯哒唑、甲苯哒唑、阿苯哒唑、尼妥必敏等。

2.1.1作用机理: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影响蠕虫微管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而发挥作用。微管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与有丝分裂、运动及转运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微管蛋白的组装与去组装存在一个平衡,在药物作用下,这个平衡遭到破坏而导致微管蛋白总量的减少及游离微管蛋白的增多。药物诱导的微管破坏最终导致虫体死亡。

2.2烟碱激动剂:此类药物主要是抗线虫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寄生虫的神经系统来发挥作用。它们多是乙酰胆碱激动剂,如左旋咪唑、四氢蝶啶类(噻咪啶、甲噻咪啶等)和其他一些结构相似的药物。

2.2.1作用机理:近年来,利用电生理技术证实了线虫体壁细胞的表面有烟酰乙酰胆碱受体,能与烟碱类药物结合。药物与兴奋性受体结合导致线虫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强直性麻痹,从而排出线虫。

2.3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主要包括埃维菌素(avemectins)和米尔巴霉素(milbemycins)两大类,是一类由土壤真菌发酵而来或人工半合成的具有相似结构的衍生物,它们具有广谱的抗寄生虫活性,在极低浓度下能驱杀成熟及未成熟线虫和节肢动物,但对吸虫、绦虫及原

虫无作用。

2.3.1埃维菌素类药物是阿维链霉的发酵产物,是一类具多组分的混合物。包括阿贝菌素(abamectin)、多拉菌素(doramectin)、伊维菌素(ivermectin)等。其基本结构是十六元环的大酯环和3个主要取代基团。2.3.2米尔巴霉素类药物包括米尔巴霉素肟(milbemycin oxime)、奈马克丁 (nemadectin) 、莫西菌素(moxidectin)等。

2.3.2.1莫西菌素是以奈马克丁为前体进行人工合成的产物,抗虫谱为狗、牛、羊和马的线虫及外寄生虫,与其他大多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同的是,莫西菌素不是两种相似化合物的混合物,而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

2.3.3作用机制:所有的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仅仅在作用的靶位点上存在极小的差异。其作用机制一般认为是药物与靶虫细胞上的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结合,影响了细胞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继而引起线虫的神经细胞及节肢动物的肌细胞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增加,GABA作用于突触前神经末梢,减少兴奋性递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弱,突触后神经元因膜电位的去极化程度达不到阈值而不能进入兴奋状态,从而引起抑制而导致虫体麻痹、死亡。并且能导致线虫体壁肌肉的弛缓性麻痹,并通过阻断其咽部的嚅动来达到阻止寄生虫的采食。

2.4吡喹酮:吡喹酮的发现和应用曾被认为是寄生虫病化疗的一个里程碑。目前,吡喹酮仍是治疗人畜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同时吡喹酮对绦虫感染也是高效而安全的。

2.4.1作用机制:由于结构上与其他药物不同,目前详细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研究发现,经吡喹酮处理的血吸虫和绦虫出现肌肉收缩和体壁的空泡化。这种改变被认为与跨体壁被膜的钙离子流诱导形成有关。由于体壁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会导至肌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提高,结果引起肌肉收缩。由此说明吡喹酮的作用靶位点应该是膜上的与钙离子通透有关的通道,但具体如何相关还知之甚少。

2.5青蒿素:青蒿素(artemisnin)是我国科学家1971年首次从菊科植物青蒿中提取的具新型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具有十分优良的抗疟作用。目前,已合成或半合成大量衍生物,如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等。

2.5.1作用机理:青蒿素的抗疟活性在于内过氧化物-缩酮-乙缩醛-内酯结构。青蒿素抗疟作用是在寄生虫的形态变化和青蒿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之间存在相关性。青蒿素有跨越生物膜的高渗透性,能抑制疟原虫色素的形成和血红蛋白代谢分解作用。

2.6抗球虫药物:基于诱人的商业利益,抗球虫药物一直是药物开发商投资的重中之重。目前抗球虫药物可分为2大类,即化学合成类及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

2.6.1化学合成类包括:①磺胺类(包括磺胺氯吡嗪、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等)

②吡啶类(如氯羟吡啶)③抗硫胺素类(如氨丙啉等)④喹啉类(苄氧喹甲酯等)⑤酰胺类(如球痢灵等) ⑥胍类(如氯苯胍等)⑦有机砷类(如洛克沙砷等)⑧均苯脲类(如尼卡巴嗪)⑨植物碱类(如常山酮)⑩均三嗪类(包括地克球利、托曲珠利等)

2.6.2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主要包括莫能霉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马杜拉霉素、拉沙里菌素、森杜拉霉素和海南霉素。

2.6.3尽管抗球虫药物的开发一直不断,但由于球虫抗药性的日益严重,加上药物开发资源的减少及成本的剧增,使研究人员转向对药物合理应用或联合用药的研究。如氯吡醇与苄氧喹甲酯、球痢灵与洛克沙砷、尼卡巴嗪与甲基盐霉素等。合理的穿梭或轮换用药可以延缓球虫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物的使用寿命。

3.抗寄生虫药物新型制剂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药物的普通剂型(口服用的散剂、片剂、注射剂、洗浴、喷洒用的液体制剂等)仅能一次性地杀死正在寄生的虫体,而无预防寄生虫感染作用,在大规模养殖条件下,大量动物用药又需耗费大量人力。药物制剂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药物的使用效果。因此

要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减少药源性疾病,节省人力和药物,就对药物制剂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药与寄生虫学科技人员研究出了多种特殊剂型。

3.1脂质体给药系统:英国学者Bangnan等发现,磷脂分散在水中能自然形成多层囊泡,每层均为脂质的双分子层;囊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后来将这种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小囊称为脂质体。随着膜模拟化学的发展,现在可以用人工合成的磷脂化合物来制备类似脂质体的囊泡。由于脂质体具有类细胞结构,进人体内能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因此,脂质体可以作为靶向给药的载体。网状内皮细胞:分布在脑、淋巴结、肺、肝脏、脾脏等等器官组织中的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吞噬细胞的总称,他们吞噬异物、细菌、坏死和衰老的组织,还参与机体免疫活动的一类细胞。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

3.1.1脂质体的靶向性:脂质体静脉给药时,进入体内后有被巨噬细胞作为外界异物吞噬的天然倾向性。一般的脂质体主要被肝和脾中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是治疗肝寄生虫病、利什曼病等网状内皮系统理想的药物载体。利用脂质体包封药物治疗这些疾病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降低毒性,提高疗效。在脂质体的人工合成或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很多其他的手段赋予脂质体一些特殊的靶向特性。

3.1.2脂质体的长效作用:实验证明,脂质体包封的药物在血循环中保留的时间比游离药物要长得多。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脂质体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可以从几分钟到几天。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具有不同半衰期的脂质体作为药物的载体。还可以利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长效作用和缓慢释放药物的特点将脂质体做成药物贮库。

3.1.3脂质体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药物被脂质体包封以后,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所摄取,在肝、脾和骨髓等网状内皮细胞较丰富的器官中集中,而药物在心脏和肾脏中累积量比游离药物低得多:因此,对正常细胞有毒性的药物可以包封成脂质体,可以明显降低药物的毒性。

3.1.4脂质体可以保护被包封的药物:将一些不稳定、易氧化的药物包封在脂质体中,药物因受到脂质体双层膜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在体内,当药物进入靶区前,药物被包封在脂质体内,使药物免受机体酶和免疫系统的分解,也增加了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

3.2缓释丸剂:药物学家多年来一直在探求应用缓释技术获得长效的药物剂型,目前,口服缓释和控释固体剂型已成为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2.1微型包囊与微型成球技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作囊心包裹而成的药库型微小胶囊(称微囊),也可使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基质型微小球状实体的固体骨架物(称微球)。微球与微囊没有严格区分,可通称为微粒。

3.2.2控释塑囊:一般由外壳、药片、推动装置和固定装置4部分构成。外壳用塑料或不锈钢作材料,制成圆柱形管;一端封闭或有1~2个很小的孔以供空气进人;另一端开口,形成一个很像离心机上的离心管。用金属弹簧作为推动装置。药片由驱杀寄生虫的药物和基质均匀混合后凝结而成。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由在瘤胃液中溶解速度不同的两类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两者的比例可影响药物的释放速度。

3.3脉冲式和自调式释药技术:目前已有许多控释制剂在用药后能维持体内药物浓度于治疗范围内,有的还能将药物运送至机体内特定的部位,但体内药物浓度和疗效之间与时间无关的特征在某些临床应用时显示其局限性,由此导致了脉冲式和自调式释药技术的发展。脉冲式和自调式释药技术可以分为开环式和闭环式。

3.3.1开环式释药技术是通过外部因素如磁性、超声、热、电等的变化产生脉冲式的药物释放。

3.3.2闭环式技术对药物释放的控制是通过体内信息反馈机制达到,不需要任何外界干扰,其释药速率控制机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酸碱敏感型、酶底物反应型、酸碱敏感性溶解度、竞争性结合、金属离子浓度等。

3.4注射用缓释和控释制剂

3.4.1固态胶体药物释放体系:固态胶体释放体系是由载体物质及其负载的药物所组成,与其他常规的释药体系相比,有独特的优势:游离的和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在循环系统的浓度显著减少,毒副作用和用药总量相对减少。有研究已发现,该种缓释体系对于控制肝脏蠕虫的感染颇为理想。该释放体系的问题是防止肝脏对剂型的清除作用。

3.4.2利用高分子聚合物或其他缓释物制备的缓释剂:在缓释材料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目前,多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开发注射用的缓释制剂。如:罗建勋等研制的双咪唑苯脲(imidocard)缓释注射液,治疗双芽巴贝斯虫病。此外,还有另一类注射用的缓释剂型将可聚合成分与活性物质分别置于注射器的2个隔室中,只在注射前才混合。注射后,混合物在注射部位硬化并在肌肉中形成药物的贮库,释药缓慢而持续。与所有传统的原理相反,药物只在机体内才形成真正的药物制剂。

3.5植入型缓释和控释制剂:早在20世纪初叶,有人将药物制成小丸植人皮下达到长期、连续给药的目的。1964 年,Folkman等偶然发现了硅橡胶对药物具有控释特性以后,利用这种生物相容的聚合物研制成植入给药系统并由此推动了该种药物制剂的广泛研究和应用。

3.6经皮给药系统:经皮给药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一种给药方法。药物应用于皮肤后,穿过角质层,扩散通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机体循环系统发挥作用。经皮给药制剂包括软膏、硬膏、贴片、涂剂和气雾剂等。

4.对抗寄生虫药物的展望

为了更好的防治寄生虫病,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此,首先,我们应重视寄生虫病的基础研究,加强重要寄生虫和新发现寄生虫的病原生物学研究,准确描述形态结构,探明生活史,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免疫学技术开展寄生虫生理生化、抗原变异、寄生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免疫机制等研究,为寄生虫病免疫预防提供基础。其次,加强寄生虫分布和流行规律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还有,我们也要加强抗寄生虫药物的研制,尽早预防,减少不必要的危害;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将寄生虫疾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陈涛,任晓燕,尤平.寄生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38;Q3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83(2009)06—0941一04

2.张志远,汪德刚,韩立.中药抗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85

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01)08-0010-02

3.俞昭旸.抗寄生虫药物工作报告.2010

4.杨汉春.动物免疫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5.王明俊.兽医生物制品.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6.林慰慈等.免疫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张西臣.李建华等.动物寄生虫病学(第三版)

8.赵辉元.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寄生虫及媒介生物考点精编版

寄生虫及媒介生物考点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寄生肝胆管,感染阶段:囊蚴;感染途径:误食; 中间宿主:豆螺--第一中间宿主淡水鱼虾(麦穗鱼)-第二中间宿主 终末宿主:人、猫、狗。 布氏姜片虫布氏姜片虫简称姜片虫,也叫肠吸虫,小肠 1.中间宿主:扁卷螺:第一中间宿主;菱角、荸荠、茭白:第二中间宿主 2.终宿主:人、猪(保虫宿主) 3.寄生部位:人或猪的小肠 4.感染阶段及途径:囊蚴经口误食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症状有烂桃样血痰和咯血。 1.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蛄 2. 终宿主:人、犬、猫、猪、狼等。 3. 寄生部位:肺 4. 感染阶段及途径:囊蚴、经口食入。 日本血吸虫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一种。寄生于人体肠系膜下静脉内,可致血吸虫病 中间宿主:钉螺 终宿主:人、牛。 寄生部位: 成虫―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虫卵―肝、肠 感染阶段及途径:尾蚴经皮肤侵入 线虫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蛔虫病。蛔虫属土源性线虫,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感染途径:经口误食成虫寄生:小肠幼虫移行:肺 饱和盐水浮聚法或沉淀法效果更好。 蠕形住肠线虫又称蛲虫,儿童感染较为普遍可以引起蛲虫病。 成虫寄生部位: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肛周皮肤发育6小时左右) 感染途径:肛门―手―口 成虫寿命:1月左右 皮肤瘙痒:雌虫在肛周爬行、产卵刺激肛门及会阴部皮肤所致。患者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 肠粘膜损伤:轻-无症状;重-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 异位寄生:蛲虫性阑尾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等。 虫卵:采用透明胶纸法 成虫:患儿睡后在肛周附近检获雌虫也可确诊,一般在入睡1~3小时后进行。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以血液为食,造成人体的慢性失血,引起钩虫病。 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幼虫) 成虫寄生:小肠 幼虫移行:肺钩蚴的迁延移行:十二指肠钩虫幼虫进入小肠前暂停发育,滞留于组织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入肠腔

抗寄生虫药物

抗寄生虫药物 一、抗蠕虫药 1.抗线虫药: 苯并咪唑类:常用有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噻苯达唑、非班太尔 咪唑并噻唑类:左旋咪唑、四咪唑(噻咪唑) (光谱、高效、低毒) 有机磷类:(有机磷酸脂类中一些低毒的化合物)敌百虫(我国应用最广泛) 阿维菌素类: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维菌素(阿维菌素类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广谱高效安全和用量小的理想抗体内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莫西菌素(主要用于驱杀犬的某些体表寄生虫) 哌嗪类-:哌嗪、乙胺嗪 2.抗绦虫药【大部分为片状口服药】 依西太尔:伊喹酮(为吡喹酮同系物)、氯硝柳胺:灭绦灵(广谱高效驱绦虫药)、硫双二氯酚:别丁(对犬猫各种绦虫及吸虫均有驱除效果)、氢溴酸槟榔碱(对绦虫肌肉有麻痹作用)、丁氮脒(使绦虫在宿主消化道内被消化,常被制成盐酸丁萘脒和羟萘酸丁奈脒,是犬猫的驱绦虫药) 3.抗吸虫药

吡喹酮:是抗血吸虫的首选药,具有广谱驱血吸虫,驱吸虫和驱绦虫的作用使宿主体内血吸虫产生痉挛性麻痹而脱落,拜宠清因含有吡喹酮因此对吸虫是有效果的。 4.抗血吸虫药 硝硫氰酯:具有广谱的驱虫效果。 二、抗原虫药 1.抗球虫药 氨丙啉:安宝乐(结构与硫胺相似,是硫胺拮抗剂,对于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抗虫作用最强,对巨型艾美耳球虫没有作用) 地克珠利:杀球灵(是新型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球虫药可驱除犬猫体内球虫) 托曲珠利:甲苯三嗪酮(杀球虫方式独特,安全性高主要用于驱除犬的球虫) 磺胺喹噁啉:属磺胺类药物,专供抗球虫使用,主驱除犬体内球虫 2.抗锥虫药物(锥虫是由寄生在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锥虫引起的一类疾病) 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二脒那嗪(对锥虫、梨虫和无浆体的边虫均有作用,是治疗锥虫病和梨形虫病的高效药,但预防作用较差,对犬的各种巴贝斯虫病治疗作用较好,对猫巴贝斯虫无效,与同类药物相比,具有用途广,使用简便等优势,是目前治

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140417

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 王丽坤、高俊峰 (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随着我国水产集约养殖的发展,鱼类寄生虫疾病频繁暴发,对水产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学者对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许多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分布及防治措施,对我国鱼类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将对目前已研究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综述,以期本文可为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产业;鱼;寄生虫疾病 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水产业增加迅猛,养殖鱼类的业户越来越多。鱼病的发病机率和危害性也逐渐增大,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寄生虫疾病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寄生虫可以引起鱼营养不良、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严重时挤压器官、萎缩变形、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甚至造成死亡。为了减少渔业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做到更好的预防治疗,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开展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现就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相关阐述,希望为增进鱼类寄生虫基础知识的了解和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促进和保障我国渔业的繁荣发展,并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鱼类寄生虫按其寄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内寄生虫是指寄生在水生动物体内部器官、血液、肠道和其他组织中,如各种绦虫、线虫、艾美虫、血吸虫等;体外寄生虫是指寄生在水生动物的体表、鳃、鳍等处,如指环虫、锚头鲺等,这类寄生虫容易蔓延,传染性较快。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的病原和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 1. 绦虫病 1.1 病原:主要有鲤蠢绦虫属、舌形绦虫、头槽绦虫属和双线绦虫属等。绦虫白色,在鱼上寄生的绦虫一般长3-10厘米,宽约半毫米,呈夹带状,能看出环形节片。虫体一般为带状、背腹扁平,极少数为圆筒状,可分为头节、颈和体节三部分。鱼类属于绦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1.2 病症: 1.2.1 鲤蠢绦虫属寄生在鲤鱼、鲫鱼肠道内,造成鱼肠道阻塞、发炎,甚至贫血死亡。 1.2.2 舌形绦虫为舌状绦虫和双线绦虫的裂头蚴。虫体肥厚,无头节和体节的区分。它的第一中间宿主是细镖水溞,第二中间宿主是鱼类,终末宿主是鸥鸟。主要危害一龄鲫鱼和夏片。发生此病的水域上空多是鸥鸟比较密集。舌形绦虫的病鱼体瘦而腹部膨大,严重时,游动无力,鱼体失去平衡能力,侧游或负面朝上,浮于水面。剖开病鱼腹部,可见体腔内充塞虫体,虫体数目较少时,虫体肥厚,虫数多时,虫体细长。鱼内脏遭到虫体挤压萎缩,严重时,肝、肾等内脏破损,病鱼死亡。 1.2.3 头槽绦虫为扁带状,有许多节片组成,头节略呈心脏形,顶端有顶盘,两侧有两个深沟槽,无明显颈部。头槽绦虫引起淡水鱼的肠道寄生虫疾病。病鱼口常张开,但食欲下降,严重的腹部膨大,失去平衡能力,腹部朝上或者侧游,剖检可见体腔中充满带状的虫体,其内脏受到虫体挤压而变形萎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寄生虫学 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的了解其病原、流行特征、 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 (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 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是猫,磺胺类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 卵囊有很强的感染力。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引起的病症可分为内脏型和皮肤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 睑部的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的“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可用锑制剂治疗。 3.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寄生 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泳内。日本分体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 引起的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致病作用 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的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 (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 1.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的血浆和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由虻及吸血 蝇类(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临床上皮下水肿和胶冻样浸润为本病的显著症状之一。 2.新孢子虫病:主要危害是引起孕畜的流产或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神经障碍,其生活史中包囊(组织囊)、卵囊、速殖子是已知的三个重要阶段,犬作为终末宿主。 3.隐孢子虫病:引起哺乳动物(特别是犊牛和羔羊)的严重腹泻和禽类剧烈的呼吸道症状。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 4.肉孢子虫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腹泻、截瘫等症状。 5.华支睾吸虫病:寄生于猪、犬、猫等动物或人的胆囊和胆管。华枝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某些淡水鱼虾。生前诊断可用沉淀法粪检虫卵(虫卵上端有卵盖,下端有一小突起,内含毛蚴)。常用吡喹酮、阿苯达唑、丙酸哌嗪治疗 6.类圆线虫病: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的感染可损害粘膜和粘膜下层,引起的症状

23306103兽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

兽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 一、单项选择题 1-5 A B B B C 二、多项选择题 6、ACD 7、ABCDE 8、CD 9、ABCD 10、ABCDE 三、名词解释 1、胞蚴(sporocyst): 钻入螺体内的毛蚴脱去纤毛延长成囊状,体内每一胚细胞发育成一个雷蚴,或发育成子胞蚴,再由子胞蚴发育成雷蚴。 2、未成熟节片 未成熟节片绦虫体节是由节片组成的链体,数目可由数个至数千个,由颈部向后连续长出。近前端的节片均较小,,称“未成熟节片”,简称“幼节”。 3、卵胎生 卵的胚胎发育和孵化都在母体中完成。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卵黄。如蝮蛇。 4、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的生殖方式。这是动物长期适应的结果,是动物对不良环境的长期适应形成的繁殖方式,使得母体对胚胎起到保护和孵化作用。 5、完全变态(holometabola): 卵孵化后,幼虫的形态与成虫很不同,生活史中在变为成虫之前,有一个不取食不活动的蛹期。例如家蚕、金龟子、蜜蜂等88% 的昆虫都属于完全变态。 四、简答题 1、简述阔盘吸虫的生活史。 阔盘吸虫的发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陆生螺,第二中间宿主为草螽或针蟀。阔盘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囊蚴和成虫阶段。 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胰管内,产出含毛蚴的虫卵,随胰液进入肠腔,再随粪便排至外界。虫卵被第一中间宿主蜗牛吞食孵化出毛蚴,经过母胞蚴、子胞蚴阶段,在子胞蚴体内形成许多短尾型尾蚴。含尾蚴的子胞蚴逐渐移行到蜗牛的气室,并经气孔排出。含尾蚴的子胞蚴离开螺体,附在草上,被第二中间宿主吞食后,尾蚴脱去尾球形成囊蚴。牛、羊在牧地上吞食了含有成熟囊蚴的草螽或针蟀火的感染。 2、简述绦虫生殖系统的组成器官。 绦虫除个别种外,均为雌雄同体。其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个节片中都具有一组或两组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几个至几百个)、输出管、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雄茎、前列腺和雄茎囊等。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卵黄腺、卵黄管、卵模、梅氏腺、子宫、阴道和受精囊等。卵模为中心区域或称生殖中心,卵巢、卵黄腺、子宫、阴道等均有管道与它相连。 3、简述线虫的发育。 线虫的发育,一般经过虫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虫卵成熟后,经5个幼虫期,其间经过4次表皮的脱落,即蜕皮发育,前两次蜕皮一般在外环境中完成,发育成感染性的幼虫,被宿主摄入后,进入其体内完成两次的蜕皮,最后发育成成虫。 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出新一代的虫卵或幼虫在环境中(外界或中间宿主体内)继续上述的发育过程。 4、简述鸡球虫的生活史。 艾美耳球虫的发育属直接发育史,不需要中间宿主,须经3个阶段:(1)无性生殖阶段,(2)

中药复方T防治寄生虫病研究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前言.. (1) 第一章文献综述 (3) 1寄生虫病研究 (3) 2中草药抗寄生虫病的研究 (3) 3指环虫病的研究 (4) 3.1化学药防治指环虫病 (4) 3.2中草药防治指环虫病 (5) 4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5) 4.1浸渍法 (5) 4.2超声法 (5) 4.3加热回流法 (6) 4.4湿法超微粉碎法 (6) 5中药化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6) 5.1薄层色谱法 (6) 5.2UV法 (6) 5.3HPLC法 (7) 6药效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7) 6.1Peters4天抑制试验法 (7) 6.2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 (8) 第二章抗虫实验药效学评价方法的建立 (9) 2.1材料与仪器 (9) 2.2实验方法 (9) 2.3结果 (9) 2.4小结 (10) 第三章中药复方的筛选 (11) 3.1材料与仪器 (11) 3.2实验方法 (11) 3.2.1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制备 (11) 3.2.2实验动物模型 (11) 3.2.3实验结果 (12) 3.4小结 (14) 第四章中药复方T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15) 4.1材料与仪器 (15) 4.2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15) 4.3方法学考察 (16) 4.4小结 (19)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寄生虫学 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得了解其病原、流行特征、 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 (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 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就是猫,磺胺类药物有很好得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卵 囊有很强得感染力。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就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得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引起得病症可分为内脏型与皮肤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得病变常局限在唇与眼睑部得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得“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可用锑制剂治疗。 3、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人与牛、羊、猪、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寄生于门静脉与肠系膜静泳内。日本分体吸虫病得基本病变就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得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就是寄生在人体内得猪带绦虫得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就是最主要得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人就是猪带绦虫得终末宿主。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就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得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得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与人得肝、肺及其她器官内。致病作用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得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得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 (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 1、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得血浆与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由虻及吸血 蝇类(螫蝇与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临床上皮下水肿与胶冻样浸润为本病得显著症状之一。 2、新孢子虫病:主要危害就是引起孕畜得流产或死胎,以及新生儿得运动神经障碍,其生活史中包囊(组织囊)、卵囊、速殖子就是已知得三个重要阶段,犬作为终末宿主。 3、隐孢子虫病:引起哺乳动物(特别就是犊牛与羔羊)得严重腹泻与禽类剧烈得呼吸道症状。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与孢子生殖三个阶段 4、肉孢子虫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腹泻、截瘫等症状。 5、华支睾吸虫病:寄生于猪、犬、猫等动物或人得胆囊与胆管。华枝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某些淡水鱼虾。生前诊断可用沉淀法粪检虫卵(虫卵上端有卵盖,下端有一小突起,内含毛蚴)。常用吡喹酮、阿苯达唑、丙酸哌嗪治疗 6.类圆线虫病:十二指肠与近段空肠得感染可损害粘膜与粘膜下层,引起得症状

水产动物病害习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水产动物病害学的定义是什么? 水产动物病害学: 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贝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简述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发展过程。 4.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 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等; 2.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 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 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 如生物制片技术、PCR 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 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水产动物免疫学等。 第二章

1.影响海.病原: 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 2)寄生虫: 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1、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水温(T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余氯、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机械损伤。 2.宿主、病原体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病原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病原体疾病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有哪些? 4.病原对宿主有哪些危害作用?影响病原体致病的因素有哪些?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机械损伤: 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 功能伤失;继发炎症感染 2)夺取营养: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第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学习要点 根据药物抗虫作用和寄生虫分类,将抗寄生虫药物分成抗蠕虫药、抗原虫药和杀虫药。 理想的抗寄生虫药应该安全、广谱高效、具有适于群体给药的理化特性、价格低廉、无残留等。 抗寄生虫药种类繁多,其作用机理可归纳为:①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②干扰虫体的代谢;③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④干扰虫体内离子的平衡或转运。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①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药物、寄生虫和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抗寄生虫药;②为控制好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在使用药物进行大规模驱虫前,务必选择少数动物先作驱虫试验;③在预防寄生虫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以免产生耐药性;④为避免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应熟悉掌握抗寄生虫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状况,遵守有关药物最高残留限量和休药期的规定。 第一节抗蠕虫药 抗蠕虫药分为驱线虫药、驱绦虫药和驱吸虫药。 一、驱线虫药 根据其化学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6类: 1.抗生素类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米尔倍霉素肟、莫西菌素、越霉素A和潮霉素B等。 伊维菌素具有:①抗丝虫作用。疗效高而快,连续用药4~5年(成虫寿命)可彻底治愈。 ②对其他肠道线虫如类圆线虫病、蛔虫症、鞭虫症和蛲虫症均有较好的抗虫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增强无脊椎动物神经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使神经麻痹,并导致动物死亡。两种途径:①增强无脊椎动物外周神经抑制递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②引起由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开放。该药对人畜体毒性很低。 多拉菌素的作用、应用、用法与用量与其他阿维菌素类基本相同,在动物体内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好,对线虫和节肢动物具有长效作用。 2.苯并咪唑类如噻苯咪唑、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硫苯咪唑、磺苯咪唑、丁苯咪唑、苯双硫脲、丙氧苯咪唑和丙噻苯咪唑等。 甲苯达唑为高效、广谱驱肠蠕虫药。对蠕虫细胞内的β-微管蛋白有高亲和力,与之结合而抑制微管的组装,引起物质转运阻塞、高尔基器内分泌颗粒积聚,使胞浆内细胞器溶解而死亡。它还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引起虫体能源断绝而死亡。 阿苯达唑对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粪类圆线虫、绦虫的驱杀作用基本同甲苯达唑,但对鞭虫的作用较好;对肠道外寄生虫病,如棘球蚴病(包虫病)、囊虫症、旋毛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等也有较好疗效。临床常用于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牛肉绦虫感 172

2020智慧树,知到《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水产动物疾病防治》 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章节测试答案 见面课:呼吸困难查鳃丝分辨病因治根本 1、问题:下列哪些原因会引起鱼浮头呢? 选项: A:缺氧 B:细菌性烂鳃病 C:寄生虫性烂鳃病 D:真菌性烂鳃病 答案: 【缺氧;细菌性烂鳃病;寄生虫性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 2、问题:甲苯咪唑是治疗指环虫病的特效药。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问题:指环虫有眼点,三代虫无眼点。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问题:如果鳃上只有一个寄生虫,不能诊断为寄生虫性烂鳃病。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问题:车轮虫大量寄生时,会引起鳃产生粘液。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见面课:望体识渔病博记诊治点 1、问题:下列哪种疾病以体表溃烂为主要特征? 选项: A:打印病 B:小瓜虫病 C:绦虫病 D:线虫病 答案: 【打印病】 2、问题:下列哪种药可用于治疗水霉病? 选项: A:阿苯达唑 B:五倍子 C:液体钙

D:硫酸铜 答案: 【五倍子】 3、问题:水霉病可以发生在海水水域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4、问题:海参患化皮病时,有可能会出现排脏现象。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问题:体表粘液增多时,应取粘液进行镜检。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见面课:牢记检查要点强化检查方法 1、问题:鱼病诊断流程是 选项: A:调查询问 B:现场观察

C:鱼体检查 D:病原体检测 答案: 【调查询问; 现场观察; 鱼体检查; 病原体检测】 2、问题:检查体表时,需观察体表各部位的颜色、体积、完整性等是否有变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问题:疾病诊断时,不能轻易的根据眼观病变就进行确诊。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问题:鱼的鳃盖不能正常闭合,可能是因为鳃部有较大的寄生虫孢囊寄生。 选项: A:对 B:错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消毒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消毒 授课人孔德利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 第一节概述 一、寄生虫的概念 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二、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虫侵入宿主或在宿主体内移行、寄生时,对宿主是一种“生物性刺激物”,是有害的,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但由于各种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部位等不问,因而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危害程度也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机械性损害 吸血昆虫叮咬,或寄生虫侵入宿主机体之后,在移行过程中和在特定寄生部位的机械性刺激,使宿主的器官、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创伤、发炎、出血、肿胀、 堵塞、挤压、萎缩、穿孔和破裂等。 (二)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 寄生虫常以经口吃人或由体表吸收的方式,把宿主的营养物质变为虫体自身的营养,有的则直接吸取宿主的血液或淋巴液作为营养,造成宿主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抗病力和生产性能降低等。 (三)毒素的毒害作用 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代谢物、脱鞘液和死亡崩解产物等,可对宿主产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毒性作用,尤其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为严重。 (四)引入其他病原体,传播疾病寄生虫不仅本身对宿主有害,还可在侵害宿主时,将某些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原虫等直接带入宿主体内,或为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使宿主遭受感染而发病。 第二节畜禽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 一、猪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一)猪常见寄生虫病 1、猪疥螨病 病猪患部发痒,经常在猪舍墙壁、围栏等处摩擦,经5~7d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血疹,并形成脓包,时间稍长,脓包破溃、结痂、干枯、龟裂,严重的可致死,但多数表现发育不良,生长受阻。 2、弓形体病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废绝,尿黄便干,体温呈稽留热(40.5~42℃),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到后期病猪耳部、腹下、四肢可见发绀。 3、猪蛔虫病 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肠壁、肝、肺脏中发育形成一个移动过程,可引发肺炎和肝脏损伤,有的移行到胃内,造成呕吐,剖检时可见蛔虫堵塞肠道。 4、旋毛虫病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本虫常呈人猪相互循环,人旋毛虫可致人死亡,感染来源于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 (二)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 2、定期进行驱虫一般猪场每年春秋二季对种猪群驱虫,断奶仔猪在转群时驱虫 一次。 (三)常用治疗药物 1、敌百虫先将敌百虫按1%浓度制成药液,清洗患部。每天1次,连续用3~4d。内服可按每公斤体重

动物寄生虫病试题(多个模拟)

家畜寄生虫学试题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寄生虫的学名为( )。 ① 英文命名② 瑞典文命名③ 由属名加种名④ 由种名加属名2.患蠕虫病时,动物体内 白细胞增数的是( ) ①嗜中性白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嗜碱性白细胞④ 嗜酸性白细胞3.猪鞭虫寄生于( ) ①胃②小肠③ 盲肠④结肠4.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 ①蚊②蚤③蠓④吸血蝇 5.鸡吞入蚯蚓感染异刺线虫病,蚯蚓是异刺线虫的( ) ① 中间宿主 ②终宿主③贮藏宿主④补充宿主 6.前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 ①扁卷螺②钉螺③锥实螺④淡水螺7.肝片吸虫的感染性阶段为( ) ①胞蚴②囊蚴③尾蚴④毛蚴8.曼氏迭宫绦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 ①淡水螺②陆地螺③剑水蚕④蜻蜓幼虫9.下列绦虫中那种绦虫有子宫孔( ) ①细粒棘球绦虫②曼氏迭宫绦虫③泡状带绦虫④豆状带绦虫10.微小牛蜱是( ) ①一宿主蜱②二宿主蜱③三宿主蜱④多宿主蜱11.蚋是( ) ①早吸血②父吸虫③早父都吸血④早父都不吸血 12.卡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是( ) ①库蠓②蚋③蚊④白蛉 13.包虫病的病原是( ) ①棘球蚴② 多头蚴③细颈囊尾蚴④牛囊尾蚴14.兔艾美尔球虫寄生于( ) ①小肠上皮②盲肠上皮③结肠上皮④胆管上皮15.弓形虫特有的诊断方法是( ) ①饱和盐水浮集法②水洗沉淀法③毛蚴孵化法④色素试验16.日本血吸虫寄生于( ) ①胆管②胰管③肠系膜静脉④前胃17.克氏假裸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是( ) ①似囊尾蚴②实尾蚴③钩毛蚴④囊尾蚴18.下列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是( ) ①猪蛔虫病②弓形虫病③猪肾虫病④猪肺虫病19.可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是( ) ①莫尼茨绦虫②捻转血矛线虫③猪蛔虫④反刍兽钩虫20.我国牛双芽巴贝斯虫斯虫病的 传播媒介是( )

水产动物病害习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 水产动物病害学的定义是什么?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贝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 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 简述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发展过程。 4.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等; 2. 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 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 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如生物制片技术、PCR 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 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水产动物免疫学等。 第二章 1. 影响海.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 2)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1、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水温(T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余氯、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机械损伤。 2. 宿主、病原体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病原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病原体疾病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有哪些? 4. 病原对宿主有哪些危害作用?影响病原体致病的因素有哪些?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 机械损伤: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功能伤失;继发炎症感染 2) 夺取营养:某些病原是以宿主体内营养为食:肠道寄生虫 3) 分泌有害物质:如:细菌和病毒分泌毒素、某些寄生虫分泌 蛋白分解酶等 4) 压迫和阻塞:如:绦虫、孢子虫的胞囊等(影响性腺发育) 5) 其他疾病的媒介:如:鱼蛭、桡足类等 5. 试述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彻底清池1) 清淤:(新池浸泡1月)旧池清淤 2) 药物消毒:水泥池:1/10000的KMnO4或含氯消毒剂等。 土池: a. 生石灰清池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第八章原虫学 第一节概述 一、一般形态结构 ●原虫(原生动物):最原始、最低等、最简单、单细胞 ●能够完成全部生命活动 ●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腔道、体液、组织和细胞内 细胞结构 ●大小:1~30um,形态多样 ●基本结构:表膜、细胞质、细胞核 运动器官:鞭毛、纤毛、伪足和波动嵴 ●特殊细胞器:动基体,为动基体目原虫所特有 顶符合其,复顶门虫体阶段所特有的 二、生物学基本特征 (一)营养 ●营养方式:4种 植物式营养 动物式营养:胞饮和吞噬 食腐性营养:细胞膜渗透和胞饮 渗透:营养分子直接通过外膜进入。又包括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三种方式。 (二)排泄和渗透压调节 大多数原虫可以排氮。他们的大部分氮是以氨形式排出的,大部分氨直接通过细胞膜扩散到周围环境中。此外,还产生一些性质不明的废物。细胞内寄生虫所产生的废物蓄积在宿主细胞内,对宿主有毒性。常见的废物有丙酮酸和短链脂肪酸。 伸缩泡与渗透压调节关系密切,对自由生活的淡水原虫有重要意义。(三)生殖 原始的生殖方式,有无性和有性生殖两种 1.无性生殖: ●二分裂:即一个虫体分裂为两个。 ●裂殖生殖:也称为复分裂。细胞核和其基本细胞器先分裂数次,而后细胞质 分裂,同时产生大量的子代细胞。 ●孢子生殖:即一个卵囊,在外界和体内发育,形成含多个孢子的卵囊,孢子 囊内的合子变为结合孢子,结合孢子在分裂发育为子孢子,此种生殖往往在配子生殖后出现。 ●出芽生殖:即先从母细胞边缘分裂出一个小的子个体,逐渐变大。 ●内出芽生殖:又称内生殖,即先在母细胞内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成熟后, 母细胞被破坏。 2.有性生殖 ●结合生殖:两个虫体并排结合,进行核质的交换,核重建后分离,形成两个 含有新核的虫体。 ●配子生殖:虫体在裂殖生殖过程中,出现性的分化,一部分裂殖体形成大配 子体,一部分形成小配子体。小配子体进入大配子体内,结合形成合子。

抗寄生虫病药物

理论课教案

教 学 内 容 第十二章 抗寄生虫病药物 寄生虫病防治药是用于预防或治疗由肠虫、血吸虫、丝虫、疟原虫、阿米巴原虫及滴虫引起疾病的药物。其药物种类因寄生虫的种类及寄生的部位不同而各异。理想的抗寄生虫病药物既能选择性地高效抑杀寄生虫,又对人体安全有效。 第一节 驱肠虫药 驱肠虫药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 哌嗪类,如磷酸哌嗪、枸橼酸哌嗪 嘧啶类,如双羟萘酸噻嘧啶、甲撑双羟萘酸盐 咪唑类,如盐酸左旋咪唑、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三萜类,如川楝素,为楝科植物的川楝或苦楝的树皮、根皮、果实等提取得到的四环三萜类药物 酚类,如氯硝柳胺 阿苯达唑 (一)结构 N N H S H 3CH 2CH 2C NHCOOCH 3C 12H 15N 3O 2S 265.34 (二)性质及应用 1.显碱性 应用:鉴别,如溶于冰醋酸。 2.叔胺性质 应用:鉴别,如其稀硫酸溶液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红棕色沉淀。 3.有机硫性质 应用:鉴别,如灼烧时分解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能使醋酸铅试纸显黑色。

(三)用途 为抗蠕虫药。其为高效、广谱驱虫药,临床用于驱除蛔虫、蛲虫、钩虫和鞭虫等。 (四)贮存 应密封保存。 第二节 抗血吸虫病药 抗血吸虫病药一般分为两类: 锑剂: 由于锑剂类药物的毒性较大,现已少用。 非锑剂:吡喹酮、呋喃丙胺 吡喹酮 (一)结构 N N O C O C 19H 24N 2O 2 312.41 1 234 5 6 7 8 9 101111a 11b (二)性质及应用 1.无酸碱性 2.有紫外吸收 应用:鉴别,如其乙醇溶液在264nm 与272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三)用途 为抗蠕虫药。本品对三种血吸虫病均有效,而且对日本血吸虫的作用更突出。具有疗效高、疗程短、代谢快、毒性低的优点。 (四)贮存 应遮光,密封保存。 第三节 抗疟药

水产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的图文详解

水产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的图文详解 水产养殖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害,寄生虫是危害水产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大病害之一。那么,水产养殖中到底有哪些寄生虫呢? 一、肉眼直接识别的寄生虫 扁弯口吸虫、锚头鳋、中华鳋、孢子虫(胞囊)、球虫(艾美虫胞囊)、碘泡虫(胞囊)、绦虫、九江头槽绦虫、孢子虫、鱼怪等。 二、需显微镜辅助观察的寄生虫 鳃隐鞭虫、纤毛虫、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小瓜虫、卵涡鞭虫、复口吸虫、华枝睾吸虫、刺激隐核虫等。 1.鳃隐鞭虫 每年5月~10月份流行。冬春季节,鳃隐鞭虫往往从草鱼鳃丝转移到鲢、鳙鳃耙上寄生,但不能使鲢、鳙发病,因鲢、鳙鱼有天然免疫力成为“保虫寄主”。同时,大鱼对此虫也有抵抗力。 2.斜管虫病

寄生于各种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观赏鱼亦被寄生。流行季节在每年3-5月,适合斜管虫大量繁殖的水温是12~18℃,水温低至8~11℃时,仍可大量出现。用显微镜确诊后,需用斜管虫或专杀寄生虫类产品进行杀虫,3~5天后复检,杀灭效果不理想时需要复杀。

3.小瓜虫病(白点病)

病鱼体表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故又叫白点病。体表头部、躯干和鳍条处黏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在一起,似有一层薄膜,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春、秋季南方初冬季均是流行季节。治疗此病,主要有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等。但前三种会造成药残而危害人类健康,国家已明文禁用,后几种疗效逐年减退,甚至无效。(观赏鱼可以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到32℃,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 动物科技学院动植物检疫3班王爱富 201040296 摘要:寄生虫为营寄生生活的动物,是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重要病原。由于寄生虫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目前市场上没有特别好的药物可以治疗多种寄生虫病,本文主要介绍寄生虫药的作用机理以及抗寄生虫药新型制剂的研究方向,可以为抗寄生虫药的研制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寄生虫病;作用机理;研究方向 引言: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驱除和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一般来说,抗寄生虫药物都是根据其作用机理来研制的,例如抑制寄生虫体内的某些酶,干扰寄生虫体内的代谢或者作用于寄生虫的神经系统。目前市场上主要有苯并咪唑类、烟碱激动剂、大环内酯类、吡喹酮、青蒿素等常用抗寄生虫药。但是这些仅能一次性地杀死正在寄生的虫体,而无预防寄生虫感染作用。为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减少药源性疾病,节省人力和药物,就对药物制剂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又研制了一些新型制剂,如脂质体给药系统、缓释丸剂、脉冲式和自调式释药技术、注射用缓释和控释制剂、植入型缓释和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等。 1.抗寄生虫药作用机理 1.1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不少抗寄生虫药通过抑制虫体内酶的活性,而使虫体的代谢过程发生障碍。例如:①左旋咪唑、硫双二氯酚、硝硫氰胺、硝氯酚——能抑制虫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阻碍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阻断了ATP的产生;②有机磷酸脂类——能与胆碱脂酶结合,使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虫体兴奋、痉挛,最后麻痹死。 1.2干扰虫体的代谢。某些抗寄生虫药能直接干扰虫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例如:①苯并咪唑类——能抑制虫体微管蛋白的合成,影响酶的分泌,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②三氮脒——能抑制机体DNA的合成,而抑制原虫的生长繁殖。 1.3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有些可直接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影响其运动功能或导致虫体麻痹死亡。例如:①哌嗪——使虫体肌细胞膜超极化,引起弛缓性麻痹;②阿维菌素——能促进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神经肌肉传递受阻,导致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③噻嘧啶——能与虫体的胆碱受体结合,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作用,引起虫体肌肉强烈收缩,导致痉挛性麻痹。 2.抗寄生虫常用药物及作用机理 2.1苯并咪唑类:苯并咪唑类药物是一组广谱抗蠕虫药物,包括噻苯哒唑、甲苯哒唑、阿苯哒唑、尼妥必敏等。 2.1.1作用机理: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影响蠕虫微管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而发挥作用。微管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与有丝分裂、运动及转运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微管蛋白的组装与去组装存在一个平衡,在药物作用下,这个平衡遭到破坏而导致微管蛋白总量的减少及游离微管蛋白的增多。药物诱导的微管破坏最终导致虫体死亡。 2.2烟碱激动剂:此类药物主要是抗线虫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寄生虫的神经系统来发挥作用。它们多是乙酰胆碱激动剂,如左旋咪唑、四氢蝶啶类(噻咪啶、甲噻咪啶等)和其他一些结构相似的药物。 2.2.1作用机理:近年来,利用电生理技术证实了线虫体壁细胞的表面有烟酰乙酰胆碱受体,能与烟碱类药物结合。药物与兴奋性受体结合导致线虫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强直性麻痹,从而排出线虫。 2.3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主要包括埃维菌素(avemectins)和米尔巴霉素(milbemycins)两大类,是一类由土壤真菌发酵而来或人工半合成的具有相似结构的衍生物,它们具有广谱的抗寄生虫活性,在极低浓度下能驱杀成熟及未成熟线虫和节肢动物,但对吸虫、绦虫及原

智慧树知到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这门课程需要具备微生物、鱼类学、水化学等基础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对 错 答案: 对 第一章 1、临床上可以通过药敏试验来筛选最有效药物去治疗细菌性疾病。 对 错 答案: 对 2、过氧化钙是极溶于水,是速效增氧剂。 对 错 答案: 错 3、免疫增强剂虽然对水产动物机体有利,但不能长期使用。 对 错 答案: 对 4、下列关于药浴法描述错误的是哪项()。 药浴法适用于鱼苗下塘时机体消毒 高锰酸钾适合观赏鱼体表消毒.

药浴时间不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需准确计算药量 答案: 药浴时间不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5、请选出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制剂()。 三黄散 雷丸槟榔散 脱壳促长散 大黄末 答案: 三黄散,大黄末 6、生石灰遇水后,PH值为酸性。 对 错 答案: 错 7、过氧化氢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对 错 答案: 对 8、阿莫西林粉主要用于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 对 错 答案: 对 、姜和辣椒可以刺激鱼类小瓜虫从体表脱落。9.

对 错 答案: 对 10、下列对大蒜素描述正确的是()。 具有一定促进鱼类食欲、预防肠炎的作用 大蒜素具有水体消毒作用 大蒜素属于抗生素 大蒜素不能用于水产养殖 答案: 具有一定促进鱼类食欲、预防肠炎的作用 第二章 1、有机酸可用于调节池塘水质。 对 错 答案: 对 2、生石灰遇水后会放出大量热量,所以使用时勿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灼伤。对 错 答案: 对 3、拉网前可使用维生素C,提高鱼体抗应激能力。 对 错 对: 答案.

4、水产养殖上常用的清塘药有哪些?() 生石灰 漂白粉 食盐 茶粕 E:三氯异氰脲酸 答案: 生石灰,漂白粉,茶粕,三氯异氰脲酸 5、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水产动物疫苗免疫接种()。注射法 口服糖丸法 皮下接种法 鼻腔吸入法 答案: 注射法 6、清塘有利于提高池塘养殖产量。 对 错 答案: 对 7、蓝藻大量繁殖会破坏池塘水质。 对 错 答案: 对 、青苔大量繁殖对鱼类养殖有益处。8.

抗疟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疟疾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瑞制药工程 2011127108 摘要 2006年全球处于疟疾风险的33亿人群中,有2.47亿人患疟疾,其中将近100万人死亡,绝大多数为5岁以下的儿童。2008年,有109个国家发生疟疾流行,其中45个是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的国家。在多数非洲国家,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使用率比2006年有所上升,但仍呈较低水平。与2000年相比,在108个疟疾流行国家中,三分之一以上国家(9个非洲国家和29个非洲以外国家)2008年疟疾病例下降了50%以上,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病例下降幅度最小。 关键词:抗疟药物青蒿素研究进展 1、疟疾是全球一种最严重的传染病 疟疾是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病原体为疟原虫。疟原虫子孢子通过疟蚊叮咬进入人体,经在肝脏发育繁殖,产生大量裂殖子释放入血,并侵入红细胞进行裂体增殖。疟原虫致病主要是由红内期原虫裂体增殖引起肝、脾、脑及肾脏等器官的损害。特别是对无疟疾免疫力的人群,感染疟疾后可因并发脑型疟疾而在几小时内发生死亡,也可因并发严重贫血或肾衰而死亡。若不及时治疗,20% 恶性疟疾患者会死亡。疟疾主要流行地区是在非洲中部南亚东南亚和南美洲北部地区,其中非洲的疫情最为严重。 2、药物分类 2.1病因性预防类药物 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乙胺嘧啶可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因而干扰疟原虫的叶酸正常代射,对恶性疟及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前期有效,常用作病因性预防药。此外,也能抑制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故可阻断传播。临床上用于预防疟疾。 2.2控制症状类药物 2.2.1、喹啉类抗疟疾药物 2.1.1.1奎宁(Quinine): 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能控制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有金鸡纳反应,心肌抑制作用,特异质反应,子宫兴奋作用和中枢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耐氯喹或耐多药的恶性疟,尤其是脑型疟疾的救治。 2.2.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2.2.2.1青蒿素类化合物作用机制 青蒿素类化合物抗疟作用属于氧化性机制,与疟原虫体内的铁有重要关系。当青蒿素被疟原虫体内的铁催化,其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环分裂产生有破坏生理作用的氧化性自由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