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纯弯曲实验报告

纯弯曲实验报告

纯弯曲实验报告
纯弯曲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实验二:梁的纯弯曲正应力试验

实验目的

1、 测定矩形截面梁在只受弯矩作用的条件下,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大小随高 度变化的分

布规律,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平面假设的正确性,即 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大

小沿高度线性分布。

2、 学习多点静态应变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

① 贴有电阻应变片的矩形截面钢梁实验装置 ② 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

1

三、实验原理

(1)受力图

主梁材料为钢梁,矩形截面,弹性模量 E=210GPa 高, 度 h=40.0mm ,宽度

b=15.2mm 。旋动转轮进行加载,压力器借助于下面辅助梁和拉杆(对称分布)的 传递,分解为大小相等的两个集中力分别作用于主梁的 C 、D 截面。对主梁进行 受力分析,得到其受力简图,如图 1 所示。

(2)内力图

分析主梁的受力特点,进行求解并画出其内力图,我们得到 CD 段上的剪力

为零,而弯矩则为常值,因此主梁的 CD 段按理论描述,处于纯弯曲状态。主梁 的内力

简图,如图 2 所示。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Page 2 of 10

(4)理论正应力

根据矩形截面梁受纯弯矩作用时, 对其变形效果所作的平面假设, 即横截面 上只

有正应力,而没有切应力(或 0 ),得到主梁纯弯曲 CD 段横截面上任一 高度处正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为

M y i i 理论 I

I

z

其中, M 为 CD 段的截面弯矩(常值) , I z 为惯性矩, y i 为所求点至中性轴的距 离。 (5)实测正应力

测量时,在主梁的纯弯曲 CD 段上取 5 个不同的等分高度处( 1、2、3、4、 5),沿着与梁的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粘贴 5 个电阻应变片,如图 4所示。 在矩形截面梁上粘贴上如图 5.3所示的 2组电阻应变片,应变片 1-5 分别贴在 横力弯曲区, 6-10 贴在纯弯曲区,同一组应变片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3)弯曲变形效果图(纵向剖面)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Page 3 of 10

根据应变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电阻应变片粘贴到被测构件表面, 构件在受到 外载荷作用,发生变形,应变片因感受测点的应变,而同步发生变形,从而自身 的电阻发生变化。 电阻应变仪通过设定的桥接电路的测量原理, 将应变片的电阻 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物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最后通过应变仪内部自带的存储 器和计算器(具有设定的程序计算公式) ,进行反馈计算输出应变值。

根据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变形的平面假设, 即所有与纵向轴线平行的纤维层 都处于轴向拉伸或压缩。 所以横截面上各点均处于单向受力状态, 应用轴向拉伸 时的胡克定律, 即可通过实际测定各点的应变值, 从而计算出不同高度处相应的 这里, i 表示测量点, E 为材料弹性模量, i 实测 为实测应变

a

c

a a

x

y

P

P

有关的参数记录

梁截面 b 15.2(mm) , h 40.0(mm)

力臂 a (mm)(mm)贴片位 置

y 1, y 6 y 2, y 7 y 3,y 8 y 4, y 9 y 5,y 0

h/2 h/ 4 0 h/4 h/2

( 6)误差分析

两者误差

i 实测-

i 理论

e i

100%

i 理论

四、试样的制备 由教师完成。 五、实验步骤

1、开始在未加载荷的时候校准仪器。

正应力实验值,我们有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2、逆时针旋转实验架前端的加载手轮施加载荷。加载方案采用等量加载法,大约500N 为一个量级,从0N 开始,每增加一级载荷,逐点测量各点的应变值加到最大载荷2000N;每次读数完毕后记录数据。

3、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了第一遍测试后卸掉荷载再来一遍。

4、整理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数据记录。

六:实验数据与数据处理:

Page 4 of 10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Page 5 of 10

i 理论

弹性模量 E=210GPa 高, 度 h=40.0mm ,宽度 b=15.2mm ,我们

其中矩形截面, 可以算得

I

z

bh 3

12

15.2 403 10 12m 4 8.1067 108m 4

12

其中 CD 段为纯弯曲,

P ?a

2?

,其中 P

为载荷, a 为 AC 段的距离。 AC

段中的部分, M 1

P ?c

;a=150mm,c=75mm. 代入计算 M 2

P ?a

在纯弯矩段理论上 理 I

I

Z

M? y

,实际上 实=E? 测 ,其中误差

i 实测-

i 理论

e

i

100%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Page 6 of 10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Page 7 of 10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Page 8 of 10

描绘应力分布曲线 a.σ– y 曲线图 在σ– y 坐标系中,以σ i 实的值为横坐标, y 的值为纵坐标,将各点的实测应力 值分别绘出,然后进行曲线拟合这样就得到了纯弯梁横截面上沿高度的 5 条正应 力分布曲线。检查σ∝ y 是否成立; 我们写以下代码:

y=[-0.020;-0.010;0;0.010;0.020]; e=210000;

E=[-59,-112,-162,-211;-25,-49,-74,-99;0,2,2,2;26,54,77,103;54,106,154 ,202]; q5=e*E;

yfit=polyval(p4,y); hold on r4=corrcoef(q5(:,4),y);

xlabel( 'y/m' ) ylabel( 'sigma/Pa' ) title( 'sigma-y ' )

p1=polyfit(y,q5(:,1),1) yfit=polyval(p1,y); plot(y,q5(:,1), 'r*' ,y,yfit, r1=corrcoef(q5(:,1),y); p2=polyfit(y,q5(:,2),1) yfit=polyval(p2,y); hold on

plot(y,q5(:,2), 'r*' ,y,yfit, r2=corrcoef(q5(:,2),y); p3=polyfit(y,q5(:,3),1) yfit=polyval(p3,y); hold on

plot(y,q5(:,3), 'r*' ,y,yfit,

r3=corrcoef(q5(:,3),y); p4=polyfit(y,q5(:,4),1)

'b-' );

'b-' ); 'b-' ); plot(y,q5(:,4), 'r*' ,y,yfit, 'b-' );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b.σ–P 曲线图

在σ–P坐标系中,以σ i实的值为横坐标,P 的值为纵坐标,将各点的实测应力值分别绘出,然后进行曲线拟合,这样就得到了纯弯梁横截面上各点在不同载荷下的5 条正应力分布曲线。检查σ∝ P 是否成立;编写如下代码:q5=[-2.2260,-4.2210,-6.1110,-7.9800;-1.0500,-2.0160,-2.9400,-

3.8640;0 .0210,0.2520,0.3360,0.4620;1.2810,2.5620,3.7380,

4.9140;2.3310,4.5570,

6.8250,8.9040]; y=[501.5,999.5,149

7.5,1997];

p1=polyfit(q5(1,:),y,1) yfit=polyval(p1,q5(1,:));

plot(q5(1,:),y, 'r*' ,q5(1,:),yfit, 'b-' ); r1=corrcoef(q5(1,:),y);

p2=polyfit(q5(2,:),y,1) yfit=polyval(p2,q5(2,:));

hold on

plot(q5(2,:),y, 'r*' ,q5(2,:),yfit, 'b-' ); r2=corrcoef(q5(2,:),y);

p3=polyfit(q5(3,:),y,1) yfit=polyval(p3,q5(3,:));

Page 9 of 10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Page 10 of

hold on plot(q5(3,:),y, 'r*' r3=corrcoef(q5(3,:),y); p4=polyfit(q5(4,:),y,1) yfit=polyval(p4,q5(4,:)); hold on plot(q5(4,:),y, 'r*' r4=corrcoef(q5(4,:),y); p5=polyfit(q5(5,:),y,1) yfit=polyval(p5,q5(5,:)); hold on plot(q5(5,:),y, 'r*' r5=corrcoef(q5(5,:),y); ylabel( 'P/N' ) xlabel( 'sigma/Pa' ) ,q5(3,:),yfit, 'b-' ); ,q5(4,:),yfit, 'b-' ); ,q5(5,:),yfit, 'b-' ); title( 'sigma-P ' )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报告纸

上述两图都符合实验预期。

七:课后思考题

1、实验时未考虑梁的自重, 是否会引起测量结果误差?为什么?

答:施加的荷载和测试应变成线性关系。实验时,在加外载荷前,首先进行了测量电路的平衡(或记录初读数),然后加载进行测量,所测的数(或差值)是外载荷引起的,与梁自重无关。

2、弯曲正应力的大小是否受弹性模量E 的影响?

答:弯曲应力的大小和弯矩成正比,和杆件截面模量成反比。杆件的截面模量是形常数(截面的形状尺寸已定),所以弯曲应力与材料弹性模量无关。弯曲变形才与材料弹性模量及截面的惯性矩之乘积成反比。

3、量弯曲的正应力公式并未涉及材料的弹性模量E, 而实测应力值得计算中却用上了材料的E,为什么?

答: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是有假定的。即线弹性和平截面。在物理方程也就是胡克定律里面,正应力的表达式是正比于弹性模量和点的位置,反比于中性层曲率半径的。在静力学关系里面,中性层曲率正比于弹性模量和惯性矩,反比于力矩的。把两个公式一合并,弹性模量就被消去了。从物理上讲就是梁的弯曲正应力和材料性质无关,仅与截面性质和外力矩有关。在实验中,测试的是梁的应变,这个要转化到应力的时候就是个广义的胡克定律,自然和弹性模量相关了。

Page 11 o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