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4)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

(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

(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欧美为主。uu

岳麓版历史选修1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影响 本课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俄国要摆脱自己过分落后状态是改革的最主要动因。 1、 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2、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4、 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二)改革的内容 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解放法令的评价: 1) 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摆脱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 2)通过 获得一半土地:一方面农奴得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有利于俄国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奴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2、司法、军事、教育改革 废除旧的 实行 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3、地方自治改革 地方自治改革的内容: 1)在 建立地方自治局 2)在 建立城市杜马 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除了地主以外,一些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也得以进入自治机构。 思考: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解放法令是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的前提,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则是解放法令的体现与保障。 政治上: 经济上: 组织上: 时间安排: 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一个乡, 隶属调停吏管理。

(三)改革的评价 尽管这次改革不如革命彻底、迅速,但它毕竟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它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性质的改革 2、评价 1)客观上利于的发展(为其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 2)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是对农民的一次“”的掠夺。 3)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 4)是俄国从生产方式过渡到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正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了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加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1、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 2、日俄战争的失败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 3、1905年革命加剧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危机。 目的: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二)改革的内容 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农奴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 (三)改革的影响 1、积极:使得俄国经济出现空前的奇迹 2、消极:导致贫富分化严重,激化社会矛盾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农奴说白了就是地主的奴隶,而人权的丧失与侮辱,导致了农奴制改革的发生。下面是分享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这些法令被统称为“二一九法令”(俄历二月十九日),又称“解放”法令。主要内容有: (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农民当作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 (2)关于农民的份地:法令规定,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负什么义务都订立契约。 (3)关于赎金: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4)关于改革后对农民的组织管理: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交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1)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

①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③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②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③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耕作不便,而且耕种的土地比原来减少,为了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3)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第一,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①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农奴制废除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加快 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世纪后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项训练试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6分)列宁观察这一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项训练) 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1.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19世纪60材料一到了名,并将2名减少到1取消5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从材料一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 据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空出的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 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摘编 ( 克里米亚战争不仅根本改变了材料二 “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材料二欧洲的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而且对英国国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内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战争不仅给分)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4了英国国内的民主潮流和进一步改革以极大结合亚历山大

二世改革的内容,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2)的促进,而且国内各政治派别在外交政策上) 分过去”的含义。(6的激烈争论,促使英国的自由主义事业进入5.在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经济近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代末自由党的形1850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万依附俄国封建农奴主的农民获得了解放,在法律上成为有财产的自2250材料一废除农奴制后,俄国有宋晓东《克里米亚战争(成准备好了条件。“公社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对农民的管理。沙皇政府声称:由人,同时恢复农村公社(即村社)) 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的发展》与19年为每俄1870”从欧俄50个省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1861~特殊的俄罗斯精神。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材料三——M·莱文《俄国农民与苏维埃政权》1890年为34普特。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亩29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贵族地主通过出售或出租土地等方式远离农村,移居到城市,但在2%材料二1897年居住在欧俄的47.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年在莫188215%~20%。部分贵族通过抵押土地和出卖土地获得的资金用于商业或俄国的新兴产业。1858年只有) (1)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中议席分配的变化。(10分但比较普遍的是贵族把资金投在国家债券或者铁路、个世袭贵族开工厂。斯科大约有500个世袭贵族办企业和234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克里米亚战争)4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地域特点。(2分(2)据图年资料统计,正是这类投资的股息或利率成为许多莫斯科贵族大部分1882 银行和其他私人企业的有价证券。据) 如何促进了俄国和英国的社会变革?(4分年农奴制改革后贵族的经济状况》收入的来源。——周静《俄国1861) 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邓小平观点的历史意义。(6除特征。废手工业的一种普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日本的明治维新

(8)日本的明治维新 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2、材料一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求模仿荷兰制度实行社会改革,使得日本能够冷静的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吉田松阴等“志士们”,具有近代西方强国的视野和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进武器和体制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当时外部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材料二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们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的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1)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从哪些方面“明智”的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说明这条道路如何“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

高二历史选修1: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点阐讲】 1.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 (一)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二)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三)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 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四)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进步性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二)局限性 (1)、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2)、表现: (A)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B)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C)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3)、影响: (A)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B)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3、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 (1)不同点: A背景不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影响: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启迪: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在当今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2)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更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 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评价及影响:(1)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 (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明治维新对日本有哪些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改新事件,其重要性大大超过了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是在欧美盎格鲁撒克逊人种侵凌其他有色人种之时,东亚人民自强自立的一次伟大而令人激昂的事件。这次维新,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的权威,打破了延续近七百年的幕府统治,扫除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些障碍,为日后日本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3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九上23课练习题 1.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2.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句话说明了改革的目的是 A.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3.1855年,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的战争是() A、瓜分波兰 B、入侵阿富汗 C、克里米亚战争 D、日俄战争 4.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得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 A、自上而下的改良 B、自下而上的革命 C、对封建制度的改良 D、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6.以下有关俄国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得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B.都是通过统治者颁布法令而废除的 C.都是让农奴和黑奴无条件地获取解放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材料二 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回答: ⑴材料一、二分别与哪一种大历史事件有关?二次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⑵以上二次重大事件的直接目的的分别是什么?他们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⑶通过学习以上两个事件,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至少两点)

2020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

第1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专题训练 【基础巩固】 1、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源的匮乏 B. 人口的众多 C. 农奴制的阻碍 D. 教育的落后 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A. 彼得一世 B. 查理二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拿破仑 3.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A 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 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 C. 农奴制的强化 D. 政策调整 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 解放农奴 B. 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 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 加强沙皇专制 5.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体验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 .创建常备军 2.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期。下列各项没有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3.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5.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与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推行义务教育 D.农奴获得了“人”的权利 6.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表现和克里米亚战争暴露的俄国农奴制危机,认识俄国通过改革摆脱落后局面的迫切性。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份地和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⒉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两面性。 难点:⒈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⒉如何评价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 了解俄国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 知道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关于农奴制的思想主张。 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简述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前后农奴的利益得失情况。 判断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评价改革的意义。 概述俄国19世纪60、70年代上层建筑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俄国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教材中列举的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推断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何在。 归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按照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对俄国各个社会阶级力量进行比较,理解俄国为何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革命解决矛盾。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试内容:选修一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俄国 A.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B.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c.彼得一世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农村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农奴 2.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5、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B.农奴制已严重阻碍俄国工业发展 c.反对农奴制的思潮涌动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6.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7.为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亚历山大二世首先 A.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 B.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 c.命令各地地主成立委员会 D.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8.“二一九法令”内容不包括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地主不能把农奴当成私有财产 c.农奴获得解放需交赎金 D.付清赎金后,农民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9.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D.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 0、称“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是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B.加强村社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1.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改革( ) A.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 B.使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与1848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律义务。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另一些可能会被他们的主人弄到工厂或矿上做工,或是为了诸如此类的目的租于他人。再有就是比较独立、像手艺人或技工那样工作的人,他们流动于城市之间或是在城里居住,但是他们必须从进项中提交一定费用给地主,或者在地主要求时回去。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贵族们在村子里还成立一种个人的地方政府。和美国南方一样,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因而农奴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取决于主人的个人品格和经济状况。 材料二 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改革前农奴、地主、国家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理解。(4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2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 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材料三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人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4分)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对农民的诈骗”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时民饥困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法令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扼要回答这两次改革的性质和重大历史意义。(6分) 4.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田开阡陌封疆。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中华民族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张之洞《筹设冶铁厂折》(1889)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已经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了,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一点安慰的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自强”与“求富”的关系。(4分)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任何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问题而进行的,不论何种形式的改革,最终都是落实到社会现实中来,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而展开的。下面是分享的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从表面上来,就是因为国内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加重,农民奋起反抗,要求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局面发动了上千次农民暴动,是为了安抚农民的情绪,缓和社会的矛盾。 这种认识确实是一种表面的肤浅的认识,亚历山大二世自身也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在改革前就召集莫斯科的贵族,说明了改革的必然性,要求贵族能够支持改革的进行,在贵族内部经过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和妥协之后,确定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办法,并且在全国实行。 尽管初期效果良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这种短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政策改革,很快被识破了,重新激起了农民的不满,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一般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彻底的情况。 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是为了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防止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巩固沙俄专制统治,侧面保护地主的

合法权益,同时在国力提升之后,增强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些都是改革带来的红利,并且最终也实现了,但是其国家深层次的矛盾还是未能消除。 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总体来说是积极正面的,首先是对俄国来说,俄国开始迈入了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但是封建残余的影响,改革并不彻底,存在很多隐患。再者,可以看到,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其政权性质,仍然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实质,土地所有者性质没有改变,最终也没有使得农民真正的得到土地,受益的还是土地所有者。 其次,因为改革中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成为自由自身的农民便成为自有劳动力,促进了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俄国资产阶级的开端。 在农业上,之前俄国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改革之后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生产产量也得到提高,农民的分化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民脱离土地,被迫来到城市,成为工厂工人,从事工业生产。在工业方面,最大的表现就是钢铁和织布业的发展,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得到满足。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提高了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尽管如此,还是要看到,其改革是不彻底的,专制制度性质并没有改变,广大民众的权利和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近代化的历程依然任重道远。这就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填空题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18世纪彼得一世进行改革。 3.改革的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4.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5.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 6.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二、选择题 7.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D )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创建常备军 8.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这表明( B )

A.农奴没有获得解放 B.农奴制危机严重 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 D.改革是封建性质 9.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期。下列各项没有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C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10.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解放农奴的改革方案时说:“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下列叙述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C) A.改革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改革会保留大题的封建残余 D.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1. 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B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12.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在《钟声》上公开宣称:“对农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他如此评价农奴制改革所依据的史实是( D )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解放时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13.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答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单项选择题作业 1.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两者的共同点是(C) A.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B.都涉及了政治制度的革新 C.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D.都取得了成功 2.“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包括(D)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海军③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B) A.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4.下列材料所反映的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有(C)

开设学校,创办报刊,又使铁路、电讯、兵制、工业等百般事务改换了旧的面貌。——福泽谕吉《劝学篇》 ①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②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化教育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5.与表2直接相关的举措是(D)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士地自由买卖 C.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6.它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通过“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废藩置县,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改革,迅速崛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次改革是(A) A.日本的明治维新B.俄国的1861年改革 C.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D.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7.表1世界近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文化方面“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思想教育以及生活方式军事方面“富国强兵”。实行征兵制,将“武士道”精神灌输给军人根据表1指出,这次改革是(B)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题: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学习目标】简述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 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难点】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基础梳理】 经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而言:( 1)市场——农 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 发展缓慢。( 2)劳动力——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 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 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 政治: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奴起义频繁,威胁沙皇的封建专 背景制统治。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思想:新思潮的涌动。具体而言:( 1)19 世纪初,参加对拿破仑帝国战争的 一些青年军官到西欧国家,感受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回国后即要 求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19 世纪中期,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 基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争论,要求社会变革 和思想解放。 个人: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 才能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1.吸取教训: 19 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如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等) 曾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试图有所改革,但遭到了封建地主的竭 力阻挠,最后都不了了之。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2.宣传思想: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于地主的阻 过程 力; 3.成立组织: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条件成熟后公开化并 改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 4.推行改革: 1861 年俄历二月,主持国务会议通过改革法案。 1.“解放”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 时间—— 1861 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 3 月 3 日) 措施——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经济上:农奴可通过赎买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 内容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组织上: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2.司法改革: 措施——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实行公开陪审制度、律师制和陪审制。 3.地方自治改革: 措施——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试卷B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 (共1题;共10分) 1. (10分)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时间、人物:18世纪初、彼得一世。 结果: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________,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________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________,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________,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________。 (6)评价: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________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7)原因:________严重制约了19世纪中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8)时间、人物:1861年、________。 (9)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________,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________,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10)评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________,促使社会的各个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归纳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归纳 1、农奴制的确立和强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频繁,农奴制陷入危机; 2、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了农奴制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 3、新思潮的影响; 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直接原因] 三、改革的酝酿 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酝酿: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2、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成立各级专门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四、“二一九”法令(1861年) 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 具体措施: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经济上:[1]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多少、肥瘠由地主决定; [2]农民必须付高额赎金赎买份地,而且在赎金付清前,农民仍须给 地主服老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五、评价 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1、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彻底] 2、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掠夺性] 3、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数量少、贫瘠,且不便耕作,不足以维持 生计,只得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欺骗性] 存在的问题:[1]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六、其他方面的改革 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内容 [1]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只在卫生、教育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但实际权力仍掌握在行政官僚手中] [2]司法制度方面:废除按等级进行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 开审判;[局限: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3]军事方面: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 系; [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