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诊断重点

分子诊断重点

分子诊断重点
分子诊断重点

1、基因——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合成有功能的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核酸序列(通常是DNA序列)。

2、基因组:广义:一物种的全部遗传物质及其携带的遗传信息。

狭义: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人:22条常染色体+ X,Y + 线粒体DNA)

3、断裂基因: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是连续的,而是被不编码的序列隔开。

4、重叠基因:基因组DNA中某些序列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所共用。基因重叠现象在病毒基因组中普遍存在。

5、跳跃基因:即转座子,在哺乳动物体内一般含有几十万个跳跃基因DNA;

6、基因家族指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程度同源性的一组基因

7、假基因(pseudogene): 在多基因家族中有的成员并不能表达出有功能的产物,用ψ表示。

8、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指单个核苷酸变异而形成的DNA分子多态

9、质粒:细菌细胞染色体以外,能独立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10、转座因子又称转座元件(transposable element),是一类在细菌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并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

11、微卫星:广泛分布在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常出现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和染色体末端,重复序列长度仅为1—6bp,呈串联重复排列。

12、黏性末端:对于双链DNA病毒而言,基因组双链两端具有能够互补的单链DNA部分,称为粘性末端

13、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原核生物基因组:DNA原核生物基因组DNA较小,基因数目较少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2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操纵子结构是原核生物基因组的功能单位, 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大多数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串联排列于染色体上;3.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多数是单拷贝基因,只有编码rRNA和tRNA的基因有多个拷贝;4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编码顺序一般不重叠;5.具有编码同工酶的不同基因6.GC含量差异大7.非编码区内主要是一些调控序列;8.具有可移动的DNA序列

第三章分子克隆

1、分子克隆:按照人的意愿,在体外将制备的DNA片段与载体重组,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扩增,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此过程称为分子克隆,也称基因克隆或DNA克隆或重组DNA (recombinant DNA) 。

2、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小型双链环状DNA分子,能自我复制并表达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是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 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内切水解酶

4、分子克隆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制备;2、载体的选择和制备;3、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4、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5、目的基因的筛选与坚定

插入失活的原理:一般情况下选用含有两个以上的抗药基因的载体,外源DNA片段插入其中一个基因,并导致这个基因的失活,就可用两个含不同药物的平板,互相对照,筛选含重组DNA的菌落,这就是插入失活效应。

蓝白斑实验:许多载体都带有一个编码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调控序列和N端146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在编码序列中插入了一个多克隆位点,但不破坏阅读框架,不影响功能。当这种载体转入的宿主细胞是含有β-半乳糖苷酶C端编码序列时,此酶的N端序列和C端序列可以互补,产生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从而使宿主细菌在IPTG/X-gal的培养基上呈蓝色,当多克隆位点有外源DNA片段插入时,破坏此酶的N端阅读框架,产生无α互补功能的N 端片段,因此在带有外源DNA片段的细菌在含有IPTG/X-gal的培养基上呈白色。

载体的概念及应具备的特征.载体:是携带靶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的运载

工具,本质为DNA。特征:①在宿主细胞中具有自主复制能力或能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与基因组一同复制的能力②有合适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多种酶单一位点使载体在使用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③分子量不宜过大,以便于容纳较大的外源DNA片段并获得较高的拷贝数,也有利与体外重组操作④具有合适的筛选标记,以便区分阳性重组体和阴性重组体⑤配备与宿主相适应的调控元件。

第四章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利用核酸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

2、核酸探针的概念:是指能与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杂交,杂交后可用特殊方法检测的已知被标记的核酸分子

3、核酸探针的种类:基因组DNA探针;cDNA探针;RNA探针;寡核苷酸探针

4、变性:DNA变性是指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双链DNA分子变成两条单链DNA的过程。

5、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重新缔合,形成双链的过程(又称杂交)

6、随机引物标记法的原理:随机引物是人工合成的由6个核苷酸残基构成的寡核苷酸片段的混合物。对于任一变性后的单链DNA分子,随机引物中总会有一些片段与之互补结合,充当DNA合成的引物,在Klenow酶的作用下,以互补的单链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从而合成与探针模板DNA单链互补的具有放射活性的单链。

7、DNA缺口平移法进行探针标记的原理:首先利用适量DNaseⅠ在Mg2+的存在下,将DNA双链随机切割产生多个单链切口,切口处产生的3’-OH末端可作为引物,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5’—3’聚合酶活性催化下,以互补的单链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在切口3’-OH末端逐个加入新的dNTP;同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发挥其5’—3’核酸外切酶活性,将切口5’端的核苷酸逐个切除,从而合成与两条模板DNA单链互补的具有放射活性的单链,并且原来特定的核苷酸残基被标记的同种核苷酸残基所取代。

8、Southern印迹的原理+基本过程:是指将电泳分离、原位变性的单链DNA片段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然后,与核酸探针杂交,检测DNA的方法。

基本过程①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待测的DNA ②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③将电泳后的DNA变性,并转印到固相支持物上④预杂交⑤杂交⑥洗膜⑦杂交结果的检测

9、原位杂交的原理:标记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的核酸进行杂交并对其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第五章核酸扩增技术

1、PCR技术就是在体外中通过酶促反应有选择地大量扩增(包括分离)一段目的基因的技术。

2PCR技术加入4种物质及PCR体系的主要成分)物质①作为模板的DNA序列;②与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自5’端序列相互补的DNA引物③TaqDNA聚合酶④dNTP(dATP, dTTP, dGTP和dCTP)。主要成分:模板、dNTP、引物、DNA聚合酶、缓冲液(含Mg离子)

3DNA的体外复制包括3个步骤:

变性(denaturation): 94C~95 C

退火(annealing): 40C~70 C

延伸(extension): 72 C

4、引物是人工合成的两段寡核苷酸序列,一个引物与感兴趣区域一端的一条DNA模板链互补,另一个引物与感兴趣区域另一端的另一条DNA模板链互补。

7、实时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实时检测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扩增产物量的变化,通过Ct值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分析

8、荧光阈值:是在荧光扩增曲线上人为设定的一个值,它可以设定在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段任意位置上,一般我们将荧光域值的缺省设置是3-15 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 倍。

9、Ct值的定义:PCR扩增过程中,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次数

10、Ct值与模板起始量的关系:1)模板DNA量越多,荧光达到域值的循环数越少,即Ct 值越小;2)Log模板起始浓度与Ct值呈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

11、荧光染料法的原理: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的荧光染料,荧光染料掺入DNA双链后发射荧光信号;当DNA变性时荧光染料又释放出来,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急剧减少;在引物退火后的聚合延伸过程中,随着PCR产物的形成,荧光染料与双链产物结合,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又急剧增加,荧光信号的增加与PCR产物的增加完全同步。

12、荧光探针法的原理:利用Taq酶的5’外切酶活性,当引物延伸至被荧光探针结合的模板处,Taq酶即从5’-3’方向降解并释放荧光探针5’端的核苷酸。由于探针的两端均有一个荧光分子标记,其中3’端的荧光分子能够吸收5’端荧光分子的荧光信号,当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正好被淬灭基团吸收,因此就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当Taq 酶将探针5’端带有报告荧光基团的核苷酸降解下来时,破坏了两荧光分子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从而发出荧光,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荧光分子数与PCR 数量成比例,从而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13、分子信标:分子信标是一段荧光素标记的单链寡核苷酸探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能与靶基因碱基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序列,另一部分是分别在5′末端和3′末端标记荧光报告集团和荧光淬灭基团

第七章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1.蛋白质组:由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一种基因表达的所有蛋白质

2.双向凝胶电泳技术

第一向电泳——IPG等电聚焦电泳

在电场中电泳基质形成一个从正极到负极不断增大的ph梯度,由于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向负极运动,当蛋白质分子运动到各自的pI处时,所处净电荷变为零,于是停止迁移而留在该位置上。这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别聚集在各自的pI处,形成一条狭窄稳定的区带。

第二向电泳——SDS-PAGE

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后,形成带负电荷的复合物,所带负电荷大大超过原有电荷,消除了不同分子间原有电荷的差异,所有的复合物均呈长椭圆棒状。蛋白质-SDS复合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系统中的迁移率不再与电荷相关,而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

3.质谱的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将样品分子电离成离子,然后通过测定这些粒子的质荷比和强度来进行定性和定量

4.酵母双杂交技术

概念:利用酵母细胞内的真和表达系统,将两种外源蛋白质的基因分别与酵母转录因子的两个功能结构域融合,通过质粒导入酵母细胞,以酵母细胞表型的改变作为外源蛋白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的筛选标志。

5.噬菌体展示技术

利用大肠杆菌丝状噬菌体作为载体,将外源蛋白或多肽的基因克隆到噬菌体基因组中,与噬

菌体外膜蛋白表达融合,展示在噬菌体颗粒的表面。

第八章生物芯片技术

1、生物芯片:它是指通过微加工和微电子技术,在固相基质表面集成了成千上万密集排列的分子微阵列,以实现对组织、细胞、核酸、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分子进行高效、准确、高通量的检测。

2、生物芯片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组织芯片、液相芯片以及缩微芯片实验室等。

3、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把生物和化学领域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化学反应和检测分析的整个过程集成化,并微缩到一张芯片上自动完成,形成缩微芯片实验室。

4、根据生物芯片的结构和机制分为微阵列芯片和微流体芯片两大类。

5、基因芯片的原理:其原理是经过标记的待测样本DNA通过与芯片上特定位置的探针按碱基配对原理杂交后,经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等对芯片进行扫描,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强度来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从而对基因序列及功能进行大规模高通量的研究。

6、将探针固定在载体表面的方法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合成点样法;二是原位合成法,此法目前应用的主要有原位光刻合成法、喷印合成法和分子印章原位合成法。

7、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简答题):

《1》抗原——抗体相互作用

《2》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3》小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

《4》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

《5》酶——底物相互作用

8、缩微芯片实验室: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把生物和化学领域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化学反应和检测分析的整个过程集成化,并微缩到一张芯片上自动完成,形成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或称缩微芯片实验室。

第九章用于分子诊断的其他技术

第一节毛细管电泳技术

(一)高效毛细管电泳的概念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HPCE泛指以高压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电泳速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相分离技术。

(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原理

1、在电解质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定向迁移的现象叫电泳。

2、在高电压的作用下,双电层中的水合阳离子引起流体整体向负极方向迁移的现

象叫电渗。

HPCE所用的石英毛细管柱,在pH>3的情况下,其内表面带负电,和溶液接触时形成双电层。各种粒子在毛细管内电解质中的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两种速度的矢量和。阳离子运动方向和电渗方向一致,故运动速度最快,最先流出;中性粒子的电泳速度为零,故其迁移的速度相当于电渗流的速度;阴离子运动方向和电渗流方向相反,但由于电渗流速度一般大于电泳速度,故是在中性粒子之后流出。最终导致带正电荷、中性电荷、负电荷的组分一次通过检测器而实现分离。

(三)HPCE的检测器有紫外、荧光、电化学、电导等。

第三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DGGE/TGGE)

(一)原理

双链DNA分子在一般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其迁移行为决定于其分子大小和

电荷。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能够被区分开,但同样长度的DNA片段在胶中的迁

移行为一样,因此不能被区分。从而能够把同样长度但序列不同的DNA片段区分

开。

(二)GC夹板

在DNA片段的一端加入一段长度为30~50个碱基且富含GC夹子的DNA片段形

成一个人工高温解链区,称为“GC夹板技术”。含有GC夹子的DNA在GC夹子

处解链温度很高,可以防止DNA片段在DGGE/TGGE胶中完全解链,DNA片段

中基本上每个碱基处的序列差异都能北区分开。

第十章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1、感染性疾病:是指感染了某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

2、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①不完全双链环状结构②长链(L)与病毒mRNA互补,定为负链;短链(S)为正链③HBV基因组L链上至少有4个ORF,分别为S、C、P和X,编码外膜蛋白、核壳蛋白、聚合酶和X蛋白。

3、HBV DNA检测PCR:引物是PCR扩增的关键,决定扩增的特异性和敏感度。PCR 引物常根据其S、C、P和X基因中的高度保守序列来设计。

4、HBV耐药性检测主要是针对HBV DNA聚合酶P基因的检测,鉴别野生型(YMDD)及耐药突变型(YVDD、YIDD)。

临床意义:①HBV感染的早期诊断②监测治疗效果③判断病情,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④其他方面,根据耐药性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指导临床用药,监测病情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5、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组无包膜的小DNA病毒。HPV基因组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所有的ORF 均位于同一条DNA链上,只有一条DNA链可作为转录模板。

含ORF的编码DNA连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即早期蛋白编码区(ER)、晚期蛋白编码区(LR)和上游调控区(URR)。

第十一章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单基因病是指一种遗传病的发生只收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他们的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他们通常呈现特征性家系遗传格局,散发病例罕见。

分类:制疾病的遗传方式不同,可以将人类单基因病分为三种:①常染色体遗传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②X连锁遗传包括X连锁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③线粒体遗传

第一节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病分类:1、由于珠蛋白一级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异常血红蛋白病

2、由于珠蛋白多肽链的组成比例改变和珠蛋白含量降低所导致的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其中珠蛋白多肽链有7种:α、β、δ、Gγ、Aγ、ε、δ。成年人血红蛋白中血红蛋白A由两条α珠蛋白肽链和两条β珠蛋白肽链组成。

链状细胞贫血的分子机制:

镰状细胞贫血是第一个在分子水平得以解释的人类疾病,该病由于β珠蛋白基因中第6位密码子的序列由原来的GAG改变成GTG,结果β珠蛋白肽链的第6位氨基酸残基由原来的谷氨酸改变成缬氨酸,改变后的血红蛋白称为镰状血红蛋白(HbS)。HbS能聚集成高分子丝状物,这种异常血红蛋白结晶使红细胞膜发生镰变。镰变红细胞的弹性几乎丧失,变形能力降低,通过直径比红细胞小的毛细管时容易引起溶血。镰变红细胞是血液的黏度增加,阻塞微循环,引起组织缺血坏死,心、肺、肾脏等器官严重损伤。

镰状细胞贫血的分子诊断方法:

针对β珠蛋白基因的第5、6、7位密码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MstⅡ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通过对酶切片段电泳分析或southern杂交,可以做出正确判断。β珠蛋白基因的第5、6密码子和第7密码子的第一个核苷酸序列是该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地中海贫血的分子诊断:

地中海贫血是由于组成血红蛋白的某种肽链的合成速率降低,而另一种珠蛋白链的合成相对过剩,导致该类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四聚体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以地中海、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多见,我国的南方地区是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

地中海贫血分类:α地贫、β地贫、γ地贫、δ地贫、δβ地贫、γβ地贫,其中临床上最常见的是α地贫和β地贫。

各种表型的α地贫基因型

表型基因型合成含量

正常人αα∕αα100%

静止性α地贫,基本无症状α—∕αα75%

标准型α地贫——∕αα50%

Hb H病α—∕——25%

Hb bartˊs ——∕——0%

基因突变导致的α地贫:1、点突变2、移码突变3、无义突变4、mRNA加尾信号突变5、终止密码子突变

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突变或缺失所导致的一类遗传性溶血性疾病。β地贫表现为红细胞珠蛋白内的β亚基缺乏,我国地贫检出率为0.665%,广东省的发病率居全国首位。PCR检测和点突变基因检测技术为β地贫基因诊断的主要手段。

十二章复杂基因疾病的分子诊断

血淋巴瘤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情况:1、易位是一种癌基因与另一种基因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杂合基因(嵌合性基因)。染色体之间的重组发生在受累基因的内含子中,致使形成新的融合性转录物,并产生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蛋白质产物。2、由易位引起前癌基因激活,并将一个不表达或低水平表达的基因易位到编码抗原受体的基因位点,以致其转录失去调控,使该正常静止的基因被激活,发生转录,并导致其转化。

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分子诊断方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PCR 、实时定量PCR

乳腺癌的易感基因:

1、雌激素受体ER

2、孕激素受体PR

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c-erB-2/neu

结直肠癌的易感基因

1、p53基因(抑癌基因)

2、DCC基因(抑癌基因)

3、Ras基因(癌基因)

4、APC基因(抑癌基因)

第十三章分子诊断的其他应用

第一节分子诊断在移植配型中的应用

器官移植:是指将活的健康的细胞、器官、或组织从供着一直到受者体内,代偿已丧失的器官功能。

器官移植分为四种类型:1、自体移植2、同质移植3、同种异体移植4、异种移植。

HLA配型:人类夫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HLA主要有血清学分型和DNA分型。其中DNA分型可分为:1.DNA测序分型2.PCR-RFLP 分型3.PCR-SSP 4.PCR-SSOP或PCR-ASOP 5.PCR-SSCP 6.基因芯片。

第二节分子诊断在法医物证学中的应用

1、法医物证鉴定常用遗传标记与分子诊断技术

(一)蛋白质遗传标记(二)DNA标记1、DNA指纹2、STR分型3、单核苷酸多态性4、

线粒体DNA分型

线粒体DNA分型:是独立于核基因组DNA的遗传物质,它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其分子小、拷贝数高,结构和组织简单而且高度保守。它的特点是只通过母系遗传,男性也能从母亲那里继承但不能遗传给自己的后代。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又称为微卫星DN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串状简单重复序列,每个重复单位为2~6bp,重复次数达10~60多次,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均在400bp以下,故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

第十四章生物信息学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1、生物信息学是结合了生物学和信息学方法,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分析海量的快速积累的生物学数据,从中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的一门新的科学。

2、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一下几个方面:A,各种生物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B,研究高效率的统计工具分析算法发展方便快捷的分析程序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任务。C,从海量的原始生物数据中发掘新的认识。

3、重要的生物信息中心有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等。

4、常用的三大核算数据库为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主持的GenBank,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主持的EMBL和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支持的DDBJ。

5、生物信息数据库可分为四大类:核酸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基因组数据库、疾病数据库。

6、数据库检索包括生物信息数据库的检索和文献的检索。

7、核酸序列数据库的基本分析包括分子量、碱基组成、碱基分布、限制性酶切分析和测序分析等。

8、当用户需要将一个核酸序列火蛋白质序列与有关的数据库进行比较,BLAST 和FASTA 是目前最常用的两个数据库对比程序。

9、引物设计常用的软件有Primer Premier其他的还有如:Oligo/ Vector NT /Omiga/ Primer3

临床诊断学考试重点

二、各章重点(按照课件顺序) (二)发热: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得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热型及其临床意义(选择或者名解,要注意写“此种热常见于……”) (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得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与伤寒高热期。 (2)弛张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与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型: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型: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 (5)回归热: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常见于回归热,周期热,霍奇金病。 (6)不规则热:指发热得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 2呼吸困难病因分析(只记病因即可)。“三凹征”必考,肺性呼吸困难临床分类(类型、特点与病因) (1)病因肺源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液性 (2)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喉痉挛。 ,常见于气管肿瘤、气管异物、喉痉挛。 呼气性呼吸困难得特点就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常见于哮喘。 混合性呼吸困难得特点就是呼吸气都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变浅,听诊肺常有呼吸音异常,可有病理性呼吸音,常见于广泛肺实变与肺间质病变以及阻塞性肺气肿。 3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得三大特点,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酸中毒性大呼吸得常见两个疾病。 (1)左心衰竭呼吸困难特点 △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仰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回心血量↓、膈肌位置↓)→强迫体位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时迷走兴奋性增高,冠脉收缩,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卧位,膈肌上移,肺活量减少; 卧位,静脉回流量增多,肺淤血加重。 (2)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 (3)酸中毒性大呼吸(Kussmaul呼吸):常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思考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急性左心衰引起。机制①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下降→心功能下降②回心血量上升→肺淤血加重 5咳嗽得音色等(选择题,老师尤其提到“金属音”),铁锈色痰——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粉红色乳状痰与红砖色痰(这两个老师没提,顺带瞧瞧吧) (1)音色:指咳嗽时声音得色彩与特性①嘶哑:声带炎症或肿瘤等②犬吠样:会厌、喉部病变或气管受压③金属音调样:纵隔肿瘤、主动脉瘤、肺癌④微弱:极度衰竭或声带麻痹 (2)性质:铁锈色痰(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粉红色乳状痰(金葡菌)、灰绿色/红砖色痰(克雷伯杆菌)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doc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咯血定义,4 '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1心 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组不同原因,1Q心原性与肾 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H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 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艮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艮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 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1桶状胸 义,9深大呼吸,潮式 及间停呼&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吸 Id 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Z 三种呼吸音的 区别 H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 别 的综合体征。 18、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H 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 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 2Q 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 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B3G 表现。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 24钟摆律,胎心律 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RBBB DG 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 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H 心尖搏动点的位「 ,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临床诊断学复习笔记.doc

诊断学绪论 张晓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 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 □临床各专业学科(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等)的童娈 基础; □从医生入门——到终身的应用? ※诊断学的内容 ◎问诊: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 一过程又叫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通过病史采集可以获得病人的症 状。 ◎症状(symptom):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即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只有 主观感受到的,瘙痒.疼痛.恶心等;主观感受到客观检查也能发现的, 发热.呼吸困难等。 ◎体格检査(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 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 检査,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体征(sign):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 肝脾月中大、 心脏杂音等。 ◎实验室霧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 验室方法 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 等进行检查,从而 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 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如心电图.肺功能等。 ※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学习如何接触病人,如何通过问诊确切而客观地了解病情,如何正确 地运用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物理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方法来发现和 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而了解这童临床表现的病理生 理学基础,以阐明哪 些征象为正常生理表现,而哪些属于异常病态征象。 ※正确的诊断思维 ◎做全身CT 的意义? 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当前医学 科学的 飞速发展,突出表现在诊断领域高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体层扫 描(CT).防真 内镜等。但临床医师面对的是病人.环境.社会相互作 用和动态变化的有机整体。如仅依据某一特殊检查的结果贸然作出诊断, 往往就会顾此失彼,造成抓不住主要矛盾的局面。目前,发达国家将系 统评价的结果作为临床制定诊治指南的 主要依据。 ※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 ◎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査。 ◎熟悉常用化验检查方法及临床目的和意义。 ◎心电图的分析。 ◎完整病历的书写。 ◎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 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问诊(inquiry) 为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问诊内容 住院病历中所要求的内容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 主诉(chief complaints)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號柱史(past history)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婚姻史(mairitai history) 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和生育史(childbearing history)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主诉(chief complaint):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 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要求: ?可初步反应病情轻重与缓急,并提供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如紅咽 痛.发热2天”。 ?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不用诊断用语。 ?对当前无症状,诊断资料和入院目的又十分明确的患者可适当用诊断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 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可按以下内容和程序询问: ① 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患病时间:从起病到就诊的时间。(年.小时) ② 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 解或加剧的因素。 ③ 病因与诱因:病因一如外伤.中毒.感染等。诱因一如气候变化.环 境变化.情绪等。 住院病历中所要求的内容3—现病史 ④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⑤ 伴随病状: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其他症状。阴性症状 —按 一般规律在某一疾病应该出现的伴随症状而实际上没出现。 ⑥ 诊治经过。 ⑦ 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如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睡眠.大小便。 ◎既往 史(past history) 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 外科手术 预防注射 过敏史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目的:作为最后一遍搜集病史资料,避免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 或遗漏的内容。 内容: ① 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 ② 循环系统:心悸.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水肿.头晕。 ③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食欲改变.暧气.反酸.腹胀.呕吐.呕血. 腹痛。 ④ 泌京系统: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量改变、尿的颜色改变. 尿失禁.水肿.腹痛。 ⑤ 造血系统:皮肤粘膜苍白.黄染、出血点.瘀斑.乏力.头晕、眼花 等。 ⑥ 田分泌系统及代谢:怕热.多汗.乏力等。 ⑦ 神经精神系统:头痛.失眠、意识障碍.情绪状态.智能改变等。 ⑧ 肌肉骨骼系统:肢体肌肉麻木.疼痛.痉挛萎缩,关节肿痛等。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社会经历:出生地.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等 职业及工作条件: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等。 习惯与嗜好:吸烟.吸毒.饮酒等。 冶游史:不洁性交。 ◎婚姻史(family history):未婚或已婚,配偶健康状况等。 ◎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和生育史(childbearing history) 行经期(天' 初潮年龄 -------------------- 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 月经周期(天) 妊娠与生育次数,流产等。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乙型肝炎一一家庭集聚现象(传染) 高血压一遗传有关。 探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可从一般性提问开始,如“你今天 来, 有哪里不舒服? ”。获得一些信息后,再着重追问一些重要问题。诱 导性提问或暗示性提问可能得到错误的信息或遗漏有关资料。如“你的胸 痛放射至左手,对吗? ” □患病的时间:追朔首发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可以顺着问,也可逆着 帮助回 忆;如有几个症状同时出现,必须确定其先后顺序。 □尽可能让患者充分地陈述和强调他认为重要的情况和感受,只有在患 者的陈 述离病情太远时,才需要根据陈述的主要线索古灵活地把话题转 回,切不可生硬地打断患者的叙述,甚至用医生自己主观的推测去取代 患者的亲身感受。 苛提问时要罡意余统性和目的性,杂乱无章的重复提问会降低患者对医 生的信心和期望。 □避免医学术语。 □有时医师要引证核实病人提供的信息。如病人用了诊断术语,医生应 通过询 问当时的症状和检查等以核实资料是否可靠。如“我5年前患了肺 结核 石仪氨 礼节和友善的举止,有助于发展与病人的和谐关系。 □医生应明白病人的期望,了解病人就诊的确切目的和要求。 □如病人问到一些问题,医生不清楚或不懂时,不能随便应付.不懂装 懂,甚至乱解释,也不要简单回答三个字“不知道% □对焦虑与抑郁者应给予宽慰,但在说话时应注意,不要乱下保证。 ※常见症状 ※水肿(edema) 水肿的定义 人体组织间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不包括内脏 器官的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等。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 (一) (-)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 婚姻、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 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 数语。如“2周前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

诊断学复习资料整理

诊断学 第一篇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1.发热的机制 ⑴致热源性发热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 ①外源性致热源包括: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多糖体成分及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②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 ⑵非致热源性发热: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②产热过多③散热减少 2.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分为 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超高热:41℃以上 3.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⑴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 ★(填空)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①骤升型②缓升型 ⑵高热期: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⑶体温下降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4.举例说明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的定义仅为了解,背热型及临床意义即可。) ⑴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⑵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⑶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⑷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⑸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⑹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5.非感染性发热临床常见病因 ⑴无菌性坏死组织⑵抗原抗体复合物⑶内分泌代谢障碍⑷皮肤散热减少⑸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⑹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诊断学考点汇总

诊断学 名词解释: 1. 稽留热:是体温恒定在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3. 莫非氏征(Murphy):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吸气,宰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见于胆囊炎。 4. 移动性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想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想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已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不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 5. 主诉: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主诉必须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6. 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见于肝硬化。 7. 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等。 8. 周围血管征:由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组成,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9. 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电压≥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见于右心房肥大,肺心病等。 10. 腹膜刺激征:板状腹,压痛,反跳痛组成,见于急性腹膜炎,胃肠穿孔等。 11.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见于左室肥厚等。 12. 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超过1C°,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3. 三凹征:是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如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动以辅助呼吸活动,此时虽企图以扩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肺部气体吸入困难,不能扩张,致使在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故称“三凹症”。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当伴随出现发绀、双肺湿罗音和心率加快时,提示左心衰竭。 14. 眼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 7.3~38℃,中等度热3 8.1~39℃,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放射痛(radiating pain):又叫牵涉痛,脏疼痛引起身体体表的疼痛,脏痛觉信号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该节段支配的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特点是疼痛明显,有压痛、感觉过敏。 2、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在心搏停止5~10s后出现晕厥,停搏15s以后可出现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见于最严重的心源性晕厥。 3、Horner征: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眼球下陷,同侧结膜充血及面部无汗。 4、奔马律: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常存在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的蹄声。 5、Austin-Flint杂音: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室舒期容量负荷过高,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狭窄而产生杂音。 6、肠源性青紫症:由于大量进食含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而引起的中毒性高缺血红蛋白血症而出现紫绀。 7、端坐呼吸:患者坐于床沿,以两手置于膝盖上或扶持床边,这种体委可使胸廓辅助呼吸肌易于参与呼吸运动,加大膈肌活动度,增加肺通气量,减少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担,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 8、移动性浊音:腹部查体时,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是发现有无胸腔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腹水1000ML以上。 9、脉搏短绌:心率大于脉率的现象,血液不足以充盈血管,见于房颤等心律失常。 10、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11、黄疸(Jaundice):是由于胆色素代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增高,而致巩膜、粘膜、皮肤及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若血中胆红素浓度在17.1~34.2μmol/L,而临床上尚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者,称为隐性黄疸。 12、潮式呼吸(cheyne-stokes):-施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见于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脑损伤(脑皮质水平)。 25、间停呼吸(Biots呼吸):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见于颅压增高,药物引起呼吸抑制,大脑损害(延髓水平)。 13、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和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 14、泊油样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泊油。 15、Kussmaul呼吸:严重的代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此因细胞外液碳酸氢不足,PH下降,通过肺脏排除CO2,进行代偿,以调节细胞外酸碱平衡之故,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这种深长的呼吸~ 16、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流从左心室流入左心房,因而二尖瓣脱垂的患者同时伴有收缩晚期杂音,它合并收缩中、晚期喀拉音称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17、二尖瓣脱垂:由于在房室瓣在收缩中、晚期脱入左房,瓣叶突然紧或其腱索得突然拉紧产生震动所致。 18、类白血病反应: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累死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19、胆酶分离现象:急性重症肝炎时,肝坏死,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LT升高显著,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重,而酶活性急剧下降,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凶险。 20、文氏现象:(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的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 到一个P波后脱漏1个QRS波群,漏博后房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增强,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

诊断学学习方法

诊断学是我们所接触的第一门临床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跟生理生化这些基础医学课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临床课的内容都写得非常的详尽易懂,基本上不会有写得有所保留,让人不明白的地方,所以临床课比起基础课,即使是通过自学也能弄懂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但是临床课的实践部分的重要性也会相应的增加,当见习实习工作的时候,就需要将临床课的知识加以应用。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随着内容条目的易懂性增加,文字量和记忆量也会随之增多,因此临床课的书都会比较厚,记忆是学习该类课程的主要难关。 诊断学并非是学习怎么去诊断一个具体的疾病,这是内科、外科等具体临床课的任务。诊断学是学习怎么从病人身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得出一个诊断的方向,从而延伸进行进一步的信息采集,通过整合采集到的信息,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说的简短一点,就是临床思维。 诊断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下面将会分别讨论。我采取的顺序是授课顺序,而不是临床工作中的顺序: 一、体格检查 中山医临床五年制在大二下学期将会开始学习诊断学的体格检查部分,其他的专业如口腔则会等到大三上学期才会开始直接学习全书,临床五年制也会随之学完其他的部分。对于护理专业而言,诊断学会适应专业的属性称为健康评估,不过我并没有接触过健康评估的任何内容,因此我也只能按照临床口腔公卫等的要求进行阐述。下面进入正题。 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式,通过它能获得诊断所需的第二批信息。体格检查只需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即可对病人进行一个最初的临床判断,即检体诊断。感官检查是这个部分的重点掌握内容,并不是说工具检查不重要,而是工具检查一般学个两三次就会了,并没有什么难度。 体格检查有视触叩听嗅五种检查方式,但是由于嗅诊并不是每个领域都用得上,因此重点掌握的是视触叩听。在见习实习中需要反复练习,因为它是最最基本的基本功,别小看这个检查,通过检查我们不仅要对病人进行检查,还要同时问诊(语言接触),通过交流沟通,取得病人的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采集信息,而且体格检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诊断结果,检查的时候,应该以病人为中心,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照顾,比如尽量减少身体的翻动,检查完之后整理好衣服和盖好被子等,我们面对的是人,不是练习用的模型。 关于检查的方法,我不再赘述,因为如前文所言,书上写的相当详尽,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学习的途径。 第一就是要认真学习好书本的理论知识,明白视触叩听各种检查包括哪几种方式,病人的异常状态应该怎么描述,这些异常状态和正常状态的属性(看起来怎么样,摸起来怎么样,听起来怎么样)是怎样的,提示可能是什么疾病导致的等等。 第二就是学习的重心——实习课。光有理论知识究竟只能沦为纸上谈兵,最多能拿去考研,要是有志于成为一名医生,就需要不断的实践。诊断学的授课方式是不同的班级会由不同的附属医院带教,一个班的理论课和实习课都会由同一个附属医院负责,体格检查考试亦同。在医院的带教室里,大家会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由一名老师带教,老师会回顾一下理论知识,然后就会示范检查并让同学互相练习。既然有示范,自然就要有模特,当然这个模特肯定是男生的,我觉得,男生应该踊跃一些当模特去示范,因为老师们都是长期战斗在一线的临床医生,检查手法都是很到位的,当模特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老师的检查和自己的身体,知道检查的力度和手感,很多人对体格检查感到困难,并不是不会手法,也不是找不到位置,而是不知道自己检查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感觉,到底是不是对的。自己当模特,就会知道这种感觉。 第三就是不断的练习,由于临床的时间充裕,一般同学们都会平时疏于练习,不过说实话大二下学期的压力真的不大……而且大三才学习的口腔等一般也会这样……我自己也不幸堕入此懒惰循环,不是个好例子。所以大家自己努力吧!每逢体格检查考试的前一个星期,都会有一个现象,就是女生集体冲入男生宿舍对男生动手动脚……哦不对,是检查身体,临床由于此时正值盛夏,不会怎么样,但是口腔等则是适逢深秋,女生手脚就请快一点,不要冻坏男同志了……= = 第四就是体格检查阶段有小测,对,实习课上每一个部分的检查开始之前都会对上一次的部分进行小测,内容可以参考诊断配套书的那本《检体诊断学实习手册》,顺带一提,诊断除了课本还有很多配套的实习用书。这些小测的题目都是英译中和简答,而且有可能会在理论考中出现。

诊断学考试重点

诊断名词解释: 1.稽留热:是体温恒定在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可见呼吸肌 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3.莫非氏征(Murphy):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 缓慢吸气,宰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见于胆囊炎。 4.移动性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想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 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想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已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不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 5.主诉: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主 诉必须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6.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见于肝硬化。 7.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 的周期性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等。 8.周围血管征:由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组成,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 进等。 9.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或杆状核以上的幼稚粒细胞增多,超过5%。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等。 10.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电压≥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见于右心房肥大,肺心病等。 11.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组成,见于急性腹膜炎,胃肠穿孔等。 12.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见于左室肥厚等。 13.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超过1C°,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 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4.三凹征:是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如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动以辅助呼吸活动,此时虽企图 以扩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肺部气体吸入困难,不能扩张,致使在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故称“三凹症”。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常见于喉部、气 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当伴随出现发绀、双肺湿罗音和心率加快时,提示左心衰竭。 15.眼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 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16.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周而复始。发生机制是由于 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只有在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聚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有效刺激呼吸中枢,进入到下一个呼吸周期。 17.触觉语颤: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缘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 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减弱或消失):1、肺泡内含气量过多(肺气肿)2、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不张)3、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4、胸膜高度增厚粘连5、胸壁皮下气肿(增强):1、肺泡内有炎症侵润,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阻塞)2、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尤其是当空洞周围有炎症侵润并于胸壁粘连时,则更有利于声波传导, 使语音震颤增强。(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 18.胸骨角: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胸骨角还标志支气管分叉、 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5胸椎的水平。 19.开瓣音:是舒张早期血流自左心房快速流人左心室,弹性尚好的二尖瓣迅速开放又突然停止,引起瓣叶 张帆性振动,产生拍击样声音。提示二尖瓣轻、中度狭窄,瓣膜弹性和活动性较好,常用来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参考条件。二尖瓣严重狭窄、瓣膜钙化或伴有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则开瓣音消失。20.管样呼吸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1.肺组织实变,见于肺炎实变期;2.肺内大

兽医临床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与习题

兽医临床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与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稽留热:体温升高到一定高度,可持续数天,而且每天的温差变动围较小,一般不超过1℃。 2.预后良好:是指估计不仅能被完全治愈,而且保持原有的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 3.胸式呼吸:呼吸时胸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腹壁的运动极弱。 4.干罗音:由于支气管粘膜炎症(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堵塞及粘液腺肿大等)、支气管痉挛及支气管受压迫(如肿瘤压迫),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当气流通过狭窄部时产生一种狭窄音 5.强迫运动:是指由于大脑,中脑和小脑的病变引起的不受意识支配和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强制发生的有规律的运动。 6.共济失调:在运动时肌群动作相互不协调所导致动物体位和各种运动的异常表现,称为共济失调 7.心杂音:心脏杂音是与心脏活动相联系,在心音以外的附加声音 8.—施二氏呼吸:呼吸开始逐渐加强、加深、加快直达高峰,然后又逐渐变弱、变浅、变慢,最后呼吸中断,又以上述方式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出现波浪式的呼吸节律, 9.里急后重:病畜不断作排粪姿势并强度努责,呻吟(马,牛),呜叫(犬,猪),而仅排出少量粪便或粘液, 10.尿淋漓:是指排尿不畅,尿液呈点滴状或细流状排出。 二、填空 1、临床基本检查方法有________问诊__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2、对疾病预后判断常有___预后良好预后不良预后慎重预后可疑 3、发热热型可分为稽留热弛热间歇热 4、牛瘤胃蠕动次数是_____1~3次/分钟___每次蠕动持续时间是__15~30s_。 5、呼吸困难的类型有_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__ 6、眼结膜潮红是由______充血_______原因引起的,发绀是由__缺氧_原因引起的。 三、选择题 1.叩诊肺边缘发出的声音是(C )A清音B鼓音C半浊音D 浊音 2.牛的心跳次数是(B)A.30----60 B.40—70 C .50—80 D.40—80 3. 检查小动物皮肤弹力的部位(C )A颈部B最后肋骨部C背部D 都不是 4. 叩诊肺区有水平浊音,常见于(C)A肺炎B肺水肿C胸腔积液D 肺气肿 5.炎性肿胀与浮肿的不同在于(B)A前者无热痛B后者有热痛C前者指压有压痕,较长时间不恢复原状D 后者指压有压痕,较长时间不恢复原状 四、简答题 1、可视黏膜颜色常见的病理变化及诊断意义是什麽 潮红。弥慢性潮红时,眼结膜呈均匀鲜红,见于热性病,呼吸困难,中毒。树枝状充血时,小血管高度扩,血液充盈呈树枝状,见于高度血液循环障碍的心脏病、脑炎等。 苍白。或红白色,灰白色,黄白色等。见于贫血、末梢血管痉挛(如惊恐,受寒冷刺激),虚脱时。 发绀。见于上呼吸道阻塞的疾病,肺呼吸面积明显减少的疾病(如肺炎,肺水肿等),因血液在肺部氧合作用不足,终导致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缺血性缺氧。由于全身性瘀血时,因血流缓慢,血液流经组织中毛细血管时,脱氧过多,严重休克时,心输出量大大

诊断学基础必过重点

诊断学重点内容 绪论 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 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 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 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 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 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 6)病历与诊断方法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 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 2)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4)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5)发热的原因: 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 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③原因不明发热 3、牵涉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此现象称为牵涉痛 .如胆囊疾病—右肩背部的牵涉痛;心绞痛除心前区及胸骨后的疼痛外还可以牵涉至左上肢至左上肢内侧甚至牙痛;肾绞痛—会阴部;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 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

. .. .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 2、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 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 3、咯血定义, 4、咯血与呕血区别 5、呼吸困难定义, 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 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8、胸痛的病因,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 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 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 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z. . .. .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 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 7、桶状胸 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 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 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 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

兽医临床诊断学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章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问诊:就是询问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问诊内容包括:现病史、既往病史、饲养管理和使役情况。 3.视诊:用肉眼直接地或借助器械(如内窥镜、开腔器、开口器、胃镜等)间接地对病畜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观察,搜集症状的一种方法。 4.触诊:检查者用手(包括手指、手掌、手臂和拳头)对要检查的组织器官进行触压和感觉,以判断其病理变化,从中获得症状资料。 6.叩诊:根据叩打动物体表所产生音响的性质来判断被检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也可理解为变相触诊,因为在病理情况下的音响与生理性情况下的音响存在差别。7.基本叩诊音 1.清音:音调低、音响大、持续时间长。如叩诊健康动物肺脏中央。 2.浊音:音调高、音响小、持续时间短。如叩诊臀部肌肉和肝脏等实质器官。 3.鼓音:音调强、音响大、持续时间长。如叩诊马盲肠和反刍兽瘤胃上部。 4.半浊音(过清音):介于清音和浊音之间的一种过渡音响。如叩诊健康动物肺脏边缘。8.叩诊方法 】 1)直接叩诊法,即用手或叩诊锤直接叩打被检部位。2)间接叩诊法,分为指指叩诊法和槌板叩诊法两种。 听诊:直接用耳朵或借助器械间接地听取动物内脏器官在运动时发出的各种音响,以音响的性质去推断病理变化的一种诊断方法。 听诊的应用范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嗅诊:就是通过用嗅觉来辨识排泄物、分泌物、呼出气及皮肤气味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第二章整体及一般检查 1.主要内容:整体状态,被毛及皮肤,眼结膜,浅表淋巴结,体温、脉搏、呼吸数的测定2整体状态的检查 (1)精神状态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兴奋: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亢进的结果。 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降低的结果。按其程度不同可分为:沉郁:是中枢轻度抑制的现象。 昏睡:是中枢中度抑制现象。病畜表现卧地不起,闭眼嗜睡,强刺激下才能引起一时性的苏醒,随后又陷入昏睡状态。 ~ 昏迷:是中枢高度抑制的现象。病畜表现卧地不起,意识不清,昏迷不醒,呼唤不应,强刺激下毫无反应或仅保留少量的反射功能。(3)营养状态与动物机体的代谢机能和日常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通常根据肌肉的丰满程度,皮下脂肪的蓄积量及被毛状态来判定。(4)姿势是指动物在静止时或运动中的空间位置及其体态表现。(5)运动姿势3眼结膜的检查 苍白:结膜色淡呈灰白色,是各型贫血的特征。 潮红:是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也见于眼结膜的炎症和外伤。 发绀:结膜呈蓝紫色,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还原HB增多或形成大量变性HB的结果,见于高度吸入性呼吸困难和肺呼吸面积显著减少的疾病。如肺炎、胸膜炎、心脏瓣膜病、心包炎、心脏衰弱和某些中毒性疾病(例亚硝酸盐中毒)。 黄染:眼结膜呈黄色,主要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使胆红素形成过多或排出障碍,大量胆红素蓄积在体内,使皮肤粘膜、浆膜及实质器官被染成黄色。 出血点或出血斑:结膜呈点状或斑块出血,是因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所致,见于血斑病、马牛梨形虫病、马传染性贫血。

诊断学内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单选,填空,改错,简答,分析病例(具体分值未定) 重点:基本概念,大题方向,1.腹部检查,2.呼吸系统,3.循环系统,4心脏检查,病例分析心电图(不会特别难的心电图) 老师上课提过的重点:名解:发热、水肿、咯血、三凹征、呕血、语音震颤、奔马律、开瓣音(P156) 其他:病历书写,稽留热、弛张热、全身性水肿(心肾肝,及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呕血病因、失血性周围衰竭指标(P30)、便血临床表现、黄疸分型及临床应用、胸廓扩张度(P130)四种呼吸音特征(P137)心尖搏动(P145)5个听诊区(P151)杂音强度分级(P159)生理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鉴别(P160)※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及关闭不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肠梗阻体征(P198) 课件上重点及思考题: 1.腹痛伴随的症状不同提示疾病不同:(P35) 伴发热:多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肠结核、肠道恶性淋巴瘤 伴里急后重:细菌性痢疾、直肠炎、直肠肿瘤 伴明显消瘦: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吸收不良综合征 伴皮疹或皮下出血:败血症,伤寒、副伤寒、麻疹 伴腹部包块: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 伴重度失水:分泌性腹泻、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 2.咳嗽伴随症状:(P17) 3.掌握咯血与呕血的鉴别(P18) 咯血呕血 病因肺TB、支扩、肺炎、肺脓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肿、肺癌、心脏病出血性胃炎、胆道疾病 先兆咽喉痒感、胸闷、咳嗽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咯血呕血 血色鲜红、有凝块棕色.咖啡样.多无凝块 血中混合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 PH 碱性酸性 黑便或血痰多无黑便、血痰数日多有黑便、无血痰 4.发热热型与疾病诊断的相关性 ①、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持续高热(T>39°C~40°C)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波动≤1°C。如:大叶性肺炎,伤寒 ②弛张热(败血症热):remittent fever ?高热常>39°C ,最低时也高于正常 ?24小时内波动≥2°C。如:败血症,重症结核 ③、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骤升与骤降型,波幅大似尖峰状 ?高热期与无热期短期内反复交替。如: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④、波状热:undulant fever 体温逐渐上升≥39°C ,数天后逐渐下降正常(缓升与缓降型,似波浪状),持续数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