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故障及预防(2021年)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输电线路故障及预防(2021年)

输电线路故障及预防(2021年)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输电线路就好比电力系统中的“大动脉”,一旦发生故障,则可能影响到一片或几片区域的供电安全,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预防输电线路故障历来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输电线路故障就是线路的组成部件,如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由于原有的电气性能或机械性能受到损坏,或带电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小于规定值而造成的线路不正常运行状态。以克拉玛依地区来说,输电线路先后出现过雷电绕击主变压器、绝缘子劣化、污闪、杆塔拉线被盗、鸟害、导线弛度下降以及配电线路故障越级等造成的输电线路故障。为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雷害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 1.1雷害故障原因 在克拉玛依地区雷害并不普遍,这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全年雷雨天气相对较少。虽然如此,雷害仍然给克拉玛依供电公司带来过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及防雷论文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及防雷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架空输电线路遭遇雷击,从而影响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文章结合本人从事输电线路工程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几种架空输电线 路房雷的措施及方法。 关键词:雷击跳闸;防雷;避雷器;接地电阻;保护角 abstract: th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 system. because it is exposed to the nature, so vulnerable to outside influences and damage, one of the main aspects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is encountered by lightning, thus influence lines of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line i have engaged in engineering work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introduces several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room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thunder. keywords: lightning trip; lightning protection; lightning arrester; grounding resistance; protect horn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新版)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 (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40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新版) 为防止继电保护事故发生,保障电气设备、发电机组、电力网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措施。 1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电厂送出线路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变压器保护、高压电动机保护,电气自动装置应参照执行。 2主要依据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水电电生字(1987)108号 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电生供字第254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规定调[1994]143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电安生[1997]356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584—1995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559—1994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623—199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DL/T684-1999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3术语和定义 双重化——指继电保护装置按两套独立、采用不同原理并能瞬时切除被保护范围内各类故障的主保护来配置。其中“独立”的含义为:各套保护的直流电源取自不同的蓄电池,各套保护用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各自独立,各套保护分别经过断路器的两个独立的跳闸线圈出口,各套保护拥有各自独立的载波(或复用)通道等。

同力电厂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同力电厂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摘要:针对鹤壁同力发电厂两台机组送出线路连续出现因雷击导致机组跳闸的现象,详细介绍了故障现象,保护动作情况及绝缘损坏情况,以及运行人员处理情况,配合试验院有关专家进行了故障原因的综合分析。得出由于地形特征和线路防雷设计的不完善是导致线路连续雷击跳闸的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加装新型线路防雷措施,改进保护跳闸逻辑,有效地防止了因线路雷击导致的机组跳闸事故。 关键词:线路雷击;原因分析;防止措施 1 前言 2006年6月30日,同力电厂#1、#2机组通过发变线单元接线方式接入系统桃园变的I、II段母线,内桥开关断开,厂用电自带,机组运行正常。19时20分41秒,#1、#2机组运行中突然Ⅰ同桃1、Ⅱ同桃1开关跳闸,机组负荷均为175MW。当时天气为大雨并伴有雷电。当晚两机先后分别启动并网。 2006年9月21日,#2机组通过发变线单元接线方式接入系统桃园变,#2机组带负荷150MW,厂用电本机自带,机组运行正常。0时18分18秒,Ⅱ同桃1开关跳闸。当时为雷雨天气,鹤壁雷电不断。 2 系统概述 同力电厂采用单元制供电方式,#1、2机组分别通过两条供电线路至桃源变电站与220KV系统并列。两条供电线路可以通过短引线采用内桥形接线联络,机组既可以单独通过各自的线路与系统并列运行,也可以通过内桥开关公用一条供电线路与系统并列运行。 系统采用大电流接地系统,#1、#2主变中性点设有接地刀闸,高备变采用中性点固定接地方式。 #02启备变引自一期220kv系统,可根据需要方便的在220KV东(西)母间切换。 3 事件经过 3.1同力6月30日两台机组因线路雷击相继跳闸 2006年6月30日,#1、#2机组通过发变线单元接线方式接入系统桃园变的Ⅱ、Ⅰ段母线,内桥开关断开,厂用电自带,机组运行正常。19时20分41秒,#1、#2机组运行中突然Ⅰ同桃1、Ⅱ同桃1开关跳闸,机组负荷均为175MW。当时天气为大雨并伴有雷电。当晚两机后分别启动并网。 经查:(1)Ⅰ同桃1“光纤差动保护”和“高频距离零序保护”动作,Ⅱ同桃1“高频零序保护”动作;(2)鹤壁电业局检查I同桃线路,发现在52号杆塔处A相绝缘子上下均压环上有雷击痕迹,并分别有被电弧烧成的直径约1公分的两个洞。 3.2同力9月21日#2机组因线路雷击跳闸事件 2006年9月21日,机组通过发变线单元接线方式接入系统桃园变,#2机组带负荷150MW,厂用电由本机带,机组运行正常。0时18分18秒,Ⅱ同桃1开关跳闸。当时为雷雨天气,鹤壁雷电不断。 经查:(1)Ⅱ同桃1“高频距离零序保护”和“光纤差动保护”动作。检查保护录波和线路故障录波器,确认是线路A相接地,故障测距:18.25km,桃园变测距:3.9km。(2)事故后鹤壁电业局检查Ⅱ同桃线路,发现在60号杆塔处与I同桃线路52号杆塔处相同的情形,只是Ⅱ同桃线路A相绝缘子不仅有雷击痕迹而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 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电力供应系统中,输电线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传输电力资源的唯一途径,肩负着将电力输送到千家万 户的重要任务。然而,大部分的输电线路都处于室野外, 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 的影响,这些因素经常会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导致 线路出现安全隐患。此外,一些人为因素或线路本身的质 量问题也同样会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如果不对这些 这些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就会造成输电线路 出现异常或损坏。因此,人们必须针对这些不利因素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这些因素对线路的不良影响,提高 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一、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在供电系统中,大部分的输电线路都位于野外,导致这些线路不得不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然而自然环境中一些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各种天气条件中,暴雨、雷电、大风、冰冻以及高温等天气都会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输电线路电压过高、线路接地、导线断开、线杆折断等线路故障,一旦发生这些故障,就会对供电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些天气因素中,对输电线路影响最大的是雷电天气和冰冻天气,一旦线路遭受雷击或者冰冻,就会直接导致线瘫痪,无法正常供电。因此,在对输电线路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尤其重视这两种天气因素。当闪电击中输电线路时,输电线路中会产生高出自身承载能力数倍的电流,电

配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对策分析

配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7-03-28T10:39:24.1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6期作者:郑晓铭[导读] 文章主要对配网输电线路雷击灾害及防雷接地措施进行分析,避免更多事故发生。 广东电网梅州大埔供电局广东省梅州市 514299 摘要:雷电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通常情况下雷电具有很高的电压,如果雷电击中输电线路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出现,电力部门需要采用正确的防雷技术,以减少输电线路出现雷击跳闸的现象,减少雷电现象对输电线路的破坏。文章主要对配网输电线路雷击灾害及防雷接地措施进行分析,避免更多事故发生。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防雷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给电路行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部门架构了更多的输电线路。但是,因为雷击而引起的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越来越多,每年都有因为雷击而引发的停电事故,影响了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国的电力行业要加紧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研究,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水平。 1配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分析雷电主要产生于积雨云中,积雨云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这些正负电荷会对大地产生静电感应,这样地表物体便会产生异性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云团与云团间电场强度以及云团与大地间电场强度便可把空气击穿,开始放电,产生闪电与巨响,同时形成很大的雷电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电。 在现阶段,我国的输电线路往往都是建设在比较空旷的地方,而这部分地方恰恰是雷击发生概率比较大的地方。在雷击发生的时候,可以在短时期内给输电线路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在高压线路遭受雷击之后,系统就会做出跳闸和切断线路额反应,整个系统也会因高压形成损害。在雷击发生的地点,如果其周围的绝缘措施和抗高压能力低,就会出现连锁破坏,而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如果周围有居民区还会起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众所周知,雷击对高压线路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在雷击发生之后,所要进行的维修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才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修缮。雷击会造成电力的传输失败,人们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结合上述所讲,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技术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应用防雷接地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甚至避免雷击的负面影响,我国的用电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2配网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2.1选择合理的路径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遭受雷电袭击的几率也不同,容易遭受雷电袭击的往往是输电线路的铺设路径存在问题的地方,为此,在选择输电线路的路径时需要尽量避开容易发生雷电袭击的地点,具体要求如下:尽量不要选择环山、水塘、树木等;尽量不要选择土地电阻率会随时发生变化或已经发生变化的地方;尽量避开山谷和峡谷等区域;尽量避开地下水位高和地下有导体矿物质的区域;不要选择阳面的山坡或者土壤条件较好的山地区域。 2.2架空避雷线 为了有效避免其被雷击,应采用架设避雷线的方式来有效规避雷击,在应用这一措施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在线杆的顶部架设避雷线,当此线架设完成之后,线杆之下的输电线路就会受到避雷线的庇护,这样当雷击出现的时候,雷电就会落在避雷线上,然后顺着此线的引导流入到设置好的接地装置中,之后通过装置导入到大地中。所以说,为了确保输电线路能够规避雷击,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避雷线,在设置过程中,应该对线路的数量进行考虑,通常情况下设置一根避雷线即可,但若是情况特殊,也可以酌情考虑。 2.3安装避雷器 避雷器的使用弥补了避雷线的不足之处,在输电线路上安装避雷器需要设置一个固定的雷电流值,当雷电流值超过固定值时,避雷器就会启动,避雷器和避雷线两者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达到分流的目的,将电流导向地面,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电压不会出现问题。在避雷器安装时需要选择最佳的铁塔线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2.4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不仅应该安装相应的保护装置,还应该安装自动重合闸,而之所以要安装重合闸,是因为很多线路故障的出现都是瞬时性的,尤其是在线路遭受雷击的时候,绝缘子就会出现闪络现象,进而导致跳闸现象出现。所以说,安装自动重合闸是非常有必要的,此闸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缓解跳闸现象的出现,进而将雷击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110kV线路及以上高压线路有75%至95%的线路可成功重合闸,电压等级为35kV与小于35kV的输电线路有50%至80%的线路可成功重合闸。因此,可通过对架空输电线路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来降低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率。 2.5提高绝缘水平 绝缘子是输电线路中的重要元件,能够对母线起到固定、支持的作用,让带电导体与大地之间隔绝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般来说,绝缘子需要具有很高的电气绝缘强度和很强的耐潮湿性能。但是,由于长期处于交变电场的环境当中,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会发生下降,甚至功能完全丧失。如果电网系统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对这些性能下降或者功能丧失的绝缘子进行更换,就容易在雷雨天气发生闪络事故。所以,为了维护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必须提高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定期对输电线路的绝缘子进行测试与检修。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测试与检修的周期一般为两年,对于零值、低值、有可能发生闪络效应的绝缘子,要及时进行更换维修;对于一些绝缘水平比较低的输电线路,需要增加绝缘子的数量,加长绝缘子的结构长度来进行防雷。 2.6降低接地电阻 使用避雷线和避雷器的防雷效果并不是最好的,为了使输电线路的防雷效果提高,需要对接地的电阻进行调整,让接地电阻的值减小,下面对减小接地电阻的方法进行介绍。一是,使用爆破技术。此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主要原理是改变一定区域内土壤的性质,通过爆破的方法将一定区域的地面炸开,将电阻率比较小的物体压入地下,从而改变土壤的导电性能。二是,使用适量的降阻剂。将降阻剂放置在铁塔的附近,让被包裹的电解质、水分等快速地进入土壤,从而达到降低土壤电阻的目标。 2.7中性点接地

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

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确保全体工程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避免或减轻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本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了本防雷预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工人平平安安。 二、防御要求与重点 1、防御要求:确保全体工程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次是有效组织抢险救灾,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防御重点:宿舍、工程建筑物和高大机械物。 三、措施与方法 1、建立领导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项目部的防雷电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项目部防雷电工作动态,提出预防对策和措施。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本项目部防雷电工作的指导。 2、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

本项目部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防雷电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有项目经理部主要领导参加的防雷电抢险工作队。 3、请有关气象局专家对项目部的防雷电设施进行鉴定,排查隐患,按要求安装避雷设施。 4、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加强对全体工人防雷电安全知识教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防雷电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进入汛期后,要求广大工人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派专人负责,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防范能力和应对逃生能力。 5、项目部进行一次彻底大排查,建立雷电隐患台账,清除一切不安全设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6、建立报告制度,健全汇报网络 一旦发生雷电袭击,及时报告灾情,项目部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项目经理的手机24小时开通,切实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

架空配电线路雷击分析与防治措施 张鹏飞

架空配电线路雷击分析与防治措施张鹏飞 发表时间:2018-11-07T16:57:02.8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作者:张鹏飞[导读] 架空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一旦雷击损坏,将直接影响主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求有可靠的防雷措施。 国网太原市晋源区供电公司山西太原 030025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一旦雷击损坏,将直接影响主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求有可靠的防雷措施。本文首先对雷击性质问题以及防雷接地问题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架空配电线路雷击分析与防治措施,旨在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击;措施 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部分,架空输电线路要能够经受在长时间户外的暴露的情况下抵抗住外界环境的侵蚀,尤其是对于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的抵抗,这些自然灾害中损害最为严重的就是雷击。在雷雨季节,雷击停电事故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电网防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 1.雷击性质问题 架空输电线路上出现的雷击过电压有两种形式: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经实测,输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最大可达到400kV左右,它对35kV及以下线路绝缘有较大的威胁,但对110kV及以上线路绝缘威胁很小,所以对于高压输电线路,主要是防止直击雷过电压。而直击雷又分为反击和绕击,都严重危及线路安全运行。但是在采取各种防雷措施时,对雷击性质未能有效地分析,很难准确地区分每次线路雷击故障的闪络类型是反击还是绕击,在防雷措施上针对性不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防雷效果不佳。只有把雷击性质确定了,才能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2 防雷接地问题 2.1接地电阻问题 输电线路杆塔必须可靠接地,才能确保雷电流泄入大地,保护线路绝缘。实践证明,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率的有效措施。为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值,必须按照运行规程要求定期测量杆塔接地电阻,拆开所有接地引下线来测量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而雷电流是从杆塔顶部泄入大地的,从防雷角度分析,防雷接地电阻应是整个泄流通道的电阻,包括杆塔与接地引下线之间的接触电阻、接地体自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土壤电阻,而不仅仅是接地网的电阻。实际上杆塔接地系统存在较大的接触电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杆塔接触电阻,才能真正起到防雷作用。 2.2冲击接地电阻问题 防雷接地中主要考虑雷电冲击接地电阻,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有以下两点主要区别:一是由于雷电流相当于高频,接地体的电感效应将使延伸接地体在雷电流的作用下呈现较大的阻抗;二是由于雷电流幅值很大,接地体的电位很高,其周围土壤中的电场强度将大大超过土壤的耐压强度(8.5 kV/cm 左右),在接地体周围会产生强烈的火花放电。雷击杆塔时,一部分雷电流通过避雷线流到相邻杆塔,另一部分雷电流经杆塔流入大地,杆塔接地电阻呈暂态电阻特性,一般用冲击接地电阻来表征。 3 防雷措施及分析 3.1雷击暂态 雷击杆塔时塔顶电位迅速提高,当塔顶电位与导线上的感应电位差的幅值超过绝缘子串50%的放电电压时,将发生由塔顶至导线的闪络。因此,线路的耐雷水平与3个重要因素有关,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雷电流强度和塔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来说,线路的50%放电电压是一定的,雷电流强度与地理位置和大气条件相关,不加装避雷器时,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往往是采用降低塔体的接地电阻,在山区,降低接地电阻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输电线路屡遭雷击的原因。 3.2加装线路避雷器及分析 加装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一部分雷电流从避雷线传入相邻杆塔,一部分经塔体入地,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避雷器动作加入分流。雷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导线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将分别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耦合分量。因为避雷器的分流远远大于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因此,线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钳电位作用,这也是线路应用避雷器进行防雷的明显特点。 3.3加装并联放电间隙及分析 加装并联放电间隙主要运用于35kV线路。从近几年的雷击故障情况看,雷击主要为绝缘子闪络。为保护线路绝缘子,确保线路重合成功,采取了在35kV线路上加装并联放电间隙措施。 3.4接地电阻改造及分析 1杆塔接地电阻是影响塔顶电位的重要参数,对于一般高度的杆塔,当杆塔型号、尺寸与绝缘子型号和数量确定后,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提高架空线路耐雷水平、减少反击概率非常有效。当杆塔型式、尺寸和绝缘子型式、数量确定后,影响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杆塔接地电阻的阻值。对一般高度的杆塔,降低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反击的有效措施。暴露在空气中的接地极很容易氧化,建议采D12mm的圆钢接地,提高接地网使用年限,并在基础开挖的底层实施深埋,尽量减少接地体长度。 4 线路防雷工作建议 4.1对架设避雷线的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及评价 避雷线是架空送电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之一,其主要功能为:接受雷电,防止雷直击导线;雷击塔顶时对雷电流分流,以减少流入杆塔的雷电流,降低塔顶电位;与导线间电磁耦合。运行经验表明,避雷线防止雷电直击导线的效果在平原地区是很好的。可是在山区,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经常出现绕击、侧击、反击等避雷线屏蔽失效的现象。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分析与防治探讨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分析与防治探讨 发表时间:2017-08-08T16:52:14.2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作者:王慧莉[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输电线路规模跟着逐年扩大,而输电线路又是最易受雷击的地面基础供电设施之一 (绵阳启明星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输电线路规模跟着逐年扩大,而输电线路又是最易受雷击的地面基础供电设施之一,近年来雷电、台风等气候现象频发,,虽电网防雷技术有所上升,但雷击仍是导致跳闸事件发生的首要原因,威胁着整个电网安全,同时影响人们正常用电,因此积极分析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分布、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为防治措施的提出提供重要依据,时电网安全得到良好保障。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防治措施 近年来我国气候环境有了较大变化,雷电、台风等气象活动更加频繁,它们是正常自然现象,对电网安全威胁不可避免,因此输电线路薄弱处极易发生跳闸事故,造成范围大小不等的片区停电,对人们正常生活及社会经济生产都带来了较大影响,为降低及预防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对故障原因展开分析,为措施的提出和实施做好铺垫。 1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特点分析 对近几年来雷击跳闸事件分析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电压等级,统计发现输电线路雷击事件发生率由高到低位居前3位的电压等级为220kV、500kV和33kV。(2)地形地貌,输电线路遭雷击比例有多到少分别为山地、丘陵和平原。(3)输电线路遭雷击位置,最多被雷击处为边导线,其次为中相导线,再次是三相导线。(4)线路地线对边导线保护角大小因素,保护角超出15°遭雷击较多。分析上述特点可知220kV级电压、山地或丘陵的边导线,以及线路地线和它保护角超出15°的线路是防雷击的重要对象。 2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原因分析 从上述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特点可以看出发生雷击的重要因素有地形。除此之外还包含接地电阻、绕击和反击影响两个关键方面。(1)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直接代表着输电线路的电阻的传导能力,它是将雷电传导至大地的最基本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其电阻还和时间长短存在密切相关性,早期在进行降阻处理时,基本都符合基本要求,随着时间的推延,使用时间长降阻效果会跟着越来越弱,这会使接地电阻呈逐年上升趋势。(2)绕击和反击影响-线路落雷形式来看,绕击稍多于反击。 3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防治措施 3.1选择适合的地形架设输电线路 山区、丘陵是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多发地,因此可知地形是雷击发生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选择适宜架设点是预防雷击的首要环节。电网设计人员在输电线安置前,应先清楚考察地势,设计出尽量避免不利地形的优化方案,比如河谷、山区风口处、峡谷顺风口等,这些都是雷电暴走途径;地面以下存在导电体矿物质;电阻率发生异常的土壤地带;周边为丘陵的潮湿盆地位置;断层处;岩石、土壤交界处等等,选好地形架设能有效降低雷击跳闸事件的发生率。 3.2降低接地电阻 首先应择取自然电阻率低的位置设架。当接地电阻难以满足需求时,其一,对水平接地体进行扩延,如接地体多根放射状分布、延伸接地体长度、设接地网等等;其二,使用竖井接地极、深埋接地极等垂直接地体;其三,做降阻剂填充处理,降阻剂应具备合理、经济、性能稳定、无腐蚀性等特点;其四,对于周边土壤有电阻率异常或降低的现象,可采用换土法来替换附近土体;同他多回线路可使用不平衡绝缘方法来降低雷电对输电线路的损害范围;此外还有爆破接地、水体接地等应用较少的降低接地电阻法。 3.3进一步提升输电线路绝缘水平 对山区、丘陵等雷击多发地域,以及雷击遭受频率较高或是预估高发位置,可使用增加绝缘子片数量的方式,来提升线路抗雷击能力。输电线路装置都具备有避雷线,而当杆塔全部高度超出40m后,每增加10m就应跟着增加1片绝缘子(146mm绝缘子)。另外常用来提升耐雷水平的方法还有增加塔头空气间距、另外改用大爬距绝缘子等。 3.4尽量减小避雷线架设保护角 通过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特点分析发现,边导线保护角也是造成雷击的重要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制药输电线电压等级不低于110kV都需全线架设避雷线,并注意其装设方式同雷击可能性大小的密切关系。(1)单回输电线路,330kV电压等级线路及其以下级电压线路保护角最好不超过15°;500kV-75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架设的避雷线保护角还要更小,最好不超出10°。(2)同塔双回及多回线路,110kV输电线路避雷线应不超出10°;而22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书店线路避雷线保护角则不宜超出0°。 除上述常用防治雷击措施外,还可加强线路避雷器,如根据雷击特点安装符合外套的氧化锌避雷器,反击雷多的杆塔应三相全装备,邻杆塔也在内;绕击雷多的杆塔,在绕击一侧或两侧进行安装,来节约经济成本。另外,自动重合闸、安装招弧角、实施可控避雷针技术、应用消弧线圈接地式等也是耐雷、降低输电线路跳闸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雷电、台风等自然气象的频出,为保证持续供电,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发生率是其重要举措,怎样做到防雷,首先应对以往雷击事故多发位置、地域等特点展开分析,掌握输电线路雷击高危因素,总结发现寻求防雷法应将输电线路运行方式、路线途经地域雷电强度、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等情况做全面考虑,不同条件下的输电线路采取相应科学的防雷措施,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更优的避雷效果,减少电力系统经济成本,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保障电网正常供电。 参考文献: [1]彭向阳,周华敏,谢耀恒等.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几种防雷击跳闸措施的评估[J].南方电网技术,2012,(3):28-32. [2]韩斌,杨金成.关于一起雷击跳闸事故的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4,(19):37-38. [3]杭帅.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和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线路雷击跳闸的原因及条件

线路雷击跳闸的原因及条件 本文介绍了线路雷击跳闸的二大条件及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35kV线路由于绝缘水平不是很高,雷闪放电引起导线对地闪络是不可避免的,线路因雷击而跳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雷击时雷电过电压超过线路的绝缘水平引起线路绝缘冲击闪络,但其持续时间只有几十微秒,线路开关还来不及跳闸。 2冲击闪络继而转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对35kV线路来说就是形成相间短路,从而导致线路跳闸。 因此对于全线架设避雷线的线路,线路雷击跳闸主要取决于: (1)线路防雷水平的高低雷击档距中避雷线时,一般情况下空气间隙不会发生闪络,而雷电流在向两边杆塔传播时,由于强烈的电晕,当传播到杆塔时,幅值已大为降低,如果杆塔的接地电阻不高,杆塔电位的升高不足以引起绝缘子串发生闪络。而当雷击杆塔引起反击过电压时,雷电流引起杆塔的塔顶电位升高,使绝缘子串电压升高,当绝缘子串电压超过绝缘子串闪络电压时,绝缘子串就可能发生闪络由于塔顶电位的升高和绝缘子串电压的大小和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值直接相关,因此接地电阻越大,塔顶电位越高,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差也就越大,这样就容易造成绝缘子串的闪络,甚至造成多串绝缘子串的同时

闪络,导致相间短路,引起跳闸。由于全线架设避雷线,雷绕过避雷线的保护作用击于导线的概率相对就极低。四川中光防雷。 (2)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我国规程规定,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时,中性点采用绝缘运行方式。如果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10A,当线路因雷击引起导线单相对地短路后,短路点的单相接地电流往往就以弧光形式出现,这种弧光不易自行熄灭,时燃时灭,这样就容易在系统产生弧光过电压,危及一些绝缘水平较低的电气设备,并且如果这时线路又遭雷击引起其它相短路的话就形成了相间短路,线路马上跳闸。因此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就是利用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产生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点的容性电流,使接地电流变小,并自动熄弧,接地故障消失系统恢复正常.

输电线路污闪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输电线路污闪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地区气候状况分析了输电线路污闪形成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此来减少输电线路污闪的发生,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污闪原因;防护措施 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起到将各种电力设施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有序的整体,在输电线路中由于输送距离往往比较远,电压等级也较高,所以目前主要还是应用高压架空线作为输电载体。本文在本部运行线路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电网污闪事故的特点和起因。 1 线路污闪事故的统计分析 1.1 线路污闪特点 1.1.1 污闪事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 (1)输电线路经过地区雨量一般集中在4~10月份,冬季雨量稀少,易产生长期干旱天气,线路绝缘子由于缺少雨水冲刷,积污严重。 (2)江西地区每年的1~3月份南方暖湿气流北上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即转为湿冷、湿热的雾湿小雨气候,同时由于冬季大气缺乏雨水的清洁,使得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造成空气绝缘强度降低。而每年冬末春初出现的雾湿天气则为绝缘子的闪络提供了很好的气象条件。 1.1.2 污闪发生时的气象条件具有相当明显的集中性。 (1)浓雾是最危险的污闪因素,据有关污闪跳闸与各种气象条件的统计,雾闪发生率37% ,远比其它气象条件高.不仅因为雾的水分能湿润污层而不冲刷污层,还因为它的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又由于气流的作用,雾能湿润绝缘子的下表面,不像毛毛雨仅能湿润绝缘子上表面,一般认为,在相同条件下,由雾湿润的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由毛毛雨湿润的低20%~30% 。 (2)污闪事故与绝缘子布置型式有很大的关系。污闪事故常发生在直线串上,这是因为直线串的绝缘子片数少,比耐张串少1~2片,爬距相对较低;直线串的自洁能力相对耐张串较差,积污严重;由于伞裙的影响,使电弧放电电离的气体不易自由扩散,气体绝缘不易恢复。 1.2 线路污闪原因分析 1.2.1 线路绝缘水平偏低,与污级不相适应是造成污闪事故的根本原因

浅析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及防范措施

浅析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及防范措施 [摘要]阐述了薛家湾地区110—220kV线路投运以来雷击跳闸情况,对雷击原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判断,给出了判别绕击雷和反击雷的一般性原则,并对如何防止和减少110--220kV线路雷击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 1.前言 薛家湾地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海拔高度820—1584.6m,本地区内大部分地区沟谷发育,沟网纵横密布,地表被分割,呈支离破碎状。由于地形造成本地区雷击线路跳闸事故频繁发生,给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针对历年来的线路雷击跳闸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2.110--220kV线路雷击跳闸统计 薛家湾地区输电线路历年雷击跳闸统计如下表1。 表1 历年雷击线路跳闸情况表 序号线路名称电压等级(kV)跳闸时间故障情况 1 薛万线110 2001.7.21 119#塔A相瓷绝缘子第一片炸碎 2 薛万线110 2001.9.11 43#和44#杆A、C相绝缘子闪络 3 薛清线110 2002.5.27 34#杆避雷线炸伤一股 4 薛万线110 2005.8.24 182#B相小号侧距绝缘子4米处导线被雷击断9股,A相合成绝缘子闪络,C相导线有烧伤痕迹。 5 薛清线110 2002.6.25 36#C相第4片瓷瓶闪络。 6 薛清线110 2003.4.22 28#B相瓷瓶闪络。 7 薛万线110 2006.8.31 183#塔C相大号侧瓷绝缘子4片闪络,B相1片瓷绝缘子闪络。 8 万永线220 2007.7.22 65#塔A、B相大号侧、C相小号侧合成绝缘子闪络。 9 万永线220 2008.7.20 76#塔A相合成绝缘子闪络。 10 薛永线220 2012.6.21 4#塔B相合成绝缘子与横担连接处有放电现象,合成绝缘子闪络。 3.跳闸情况分析 由于本地区所有杆塔均处于山顶或山腰上,线路基本是布置在山上或跨越山谷,地形条件复杂,雷电活动相当频繁并容易产生畸变;杆塔所处位置地质条件较差,降低杆塔接地冲击电阻比较困难而使它的耐雷水平较低。线路极易遭受雷击。 线路遭受雷击跳闸的原因有反击和绕击两种,自现场查明雷害事故时,尤其要区分雷击事故是绕击还是反击引起的。区分绕击与反击的几条原则如表2。当雷电流较大,接地电阻较大时,则雷电的反击可能性较大;反之,雷电流较小,接地电阻较小,一旦发生雷电闪络时,则绕击的可能性较大。当发生绕击时,往往是单基单相或两基同相;而反击时,则一基多相或多基多相闪络。地形对绕击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山坡或山顶较易遭绕击,而耐雷水平较低相宜受反击[1]。 分析历年来线路遭受雷击跳闸跳闸记录及分析记录,薛万线遭受雷击反击较多,特别是43#和44#杆A、C相绝缘子闪络,由于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不好,是造成反击的主要原因。万永线两次雷击中,绕击和反击各占一次,通过分析比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一、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1.相关防范措施 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如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饮水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办公室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在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如果遭遇雷击,我们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呢?“如果遭雷击这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衣服、毯子把伤者裹住以不灭火焰,也可以用冷水冷却伤处,若伤者失去意识,有呼吸和心跳,应立即用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法实施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要终止对其进行的心肺复苏的急救。 2.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电脑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避免使用手提电话。 (5)切勿从事其它水上活动,不宜进行室外作业,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高大塔器上、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发表时间:2019-01-23T11:57:01.11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6期作者:黄正洋[导读] 本文先分析了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的重要性 黄正洋 (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10000)摘要:本文先分析了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10kV无避雷线线路电气几何模型原理以及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关键词:电气几何模型;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1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要知道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发、变、输、配、用五大子系统中可以说是配电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它主要是承担着向负荷分配电能的重任,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其安全稳定运行就显得至关重要,可是实际上由于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低的影响,那么再加上网架结构复杂,就会使其不具备防护直击雷的最基本的能力。除此之外雷电在导线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能够达到500kV以上,这个数字肯定是大大超过了10kV配电线路的基本的绝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实际上在电压等级的电网中,发生的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不仅如此它还经常有柱上开关、刀闸、避雷器还有变压器、套管等设备在雷电活动时损坏的问题的频繁出现。 当前我们知道的10kV配电线路主要防雷措施就包括安装避雷器、架设避雷线或者说是耦合地线、安装绝缘子还有过电压保护器及架空绝缘导线等措施也可以同时进行。所以说尽管10kV配电网大量使用避雷器可是也难免会出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运行中因避雷器质量、老化等问题而使一些避雷器在雷电活动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击穿故障,不仅如此击穿后须停电才能处理好发生的问题,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在现有线路架设避雷线、或者耦合地线以及架空绝缘导线工程最大的特点也就是量大而且成本高,所以说这些因素就一定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项防雷措施的整体的推广。那么假如说是盲目加强线路绝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雷电波沿线传播从而就会使线路终端避雷器遭受雷电冲击的频次大大的增强,进而就肯定会增大线路终端避雷器损坏的风险。 所以说对10kV配电线路制定的各项防雷措施实际上并未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不仅如此而且防雷设备的运行维护不当也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危害了电网的稳定运行。那么就需要建立一套更好的10kV配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体系,不仅如此还一定要以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雷策略或者说是形成各项防雷措施的最佳的优化配置为主要目标,然后要保证良好的运行维护方案是降低配网雷害各种故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下文将讨论根据输电线路电气几何模型思想从而就可以建立10kV配电线路电气几何模型,那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可以实现对其耐雷性能以及防雷策略的有效评估,更重要的就是可以为10kV配电线路防雷策略的制定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 2 10kV无避雷线线路电气几何模型原理分析 这里我们所说的电气几何模型实际上就是将雷电的放电特性跟线路结构尺寸进行紧密联系从而建立的一种判断雷击点的这样一种几何分析计算模型。而且不仅如此它也主要用于无避雷线的配电线路屏蔽保护计算时的几何作图分析法之中。那么实际上对于三角形排列的单回线路而言,可以这样说线路横担长度与双回杆塔是类似的。所以说假如说我们采用三角形排列导线电气几何模型原理的话,上相导线暴露弧就一定会与边相导线暴露弧交于一点,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还可以根据暴露弧投影法原理,而去假设杆塔横档长度是相同的这样一来的话,那么上相导线就一定会暴露弧投影从而就会被两边相导线的暴露弧投影所覆盖,然后我们还要注意雷电直击导线的总暴露弧投影长度实际上是与双回杆塔相同的。所以我们就可用双回塔作为分析10kV配电线路电气几何模型原理的典型模型。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于10kV配电线路而言,实际上击于大地的雷电流在导线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它是非常可能会造成线路跳闸的问题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10kV配电线路就必需得考虑雷击大地时,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导线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我们可以对电气几何模型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首先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雷击距理论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可以说是较多的。而相比之下对于水平导体而言,我们知道不同学者得出的雷击距公式也肯定是不同的,可是实际上大部分学者的雷击距公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雷电流的一元方程,所以这样来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未考虑线路高度的差异对击距的影响。这个时候就应该保证计入导体高度的击距公式一定要适用于导体高度在一定的范围不仅如此还要保证雷电流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雷击距公式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其次雷电先导发展到架空导线侧边的时候会发生变化,它就会受到地面形状的影响,进而就很有可能会导线和地面被雷击。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实际上雷电先导对地击距同对导线击距的比值或者说是击距系数其实是小于1的。另外就是雷击于大地在导线会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的大小的情况下,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感应过电压的大小一定是与雷击点到导线的水平距离的大小、或者说是导线高度以及雷电流大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就比如说我国规程就规定了雷击大地时在导线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的大小,通过分析10kV无避雷线线路电气几何模型原理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进行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分析。 3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分析 3.1线路直击雷跳闸率计算 一直以来我国线路防雷计算中判断绝缘是否闪络的情况下,实际上一直是用比较绝缘子串两端出现的过电压以及绝缘子串或者说是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方法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据,这里的过电压超过绝缘的放电电压也就说我们说的判为闪络。具体计算过程就是取10kV配电线路波阻抗,然后就可以根据彼得逊法则从而得出线路直击雷耐雷水平。 3.2感应雷跳闸率的计算 我们知道当雷云对线路附近的地面进行放电时,那么就一定会使得先导通道中的负电荷被迅速中和,不仅如此先导通道所产生的电场也会迅速降低,这样一来就一定会使导线上的束缚电荷得到释放,而且还会使沿导线两侧运动形成感应雷过电压。那么假如说是雷电通道中的雷电流在通道周围空间建立了强大的电磁场的情况下,这个时候电磁场的变化也就肯定会使导线感应出很高的电压,然后就会出现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两者相互叠加的情况进而就很有可能会使导线上产生过电压。 4结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