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医案 道医网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医案 道医网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医案  道医网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医案  道医网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功效与作用,临床医案道

医网

【原文】

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2.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91)

3.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92)

4.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225)

5.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6.少阴病,……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324)

7.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353)

8.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54)

9.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2)

10.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377)

11.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88)

12.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389)

13.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385)【组成】

四逆汤:生附子10g 干姜4.5g 炙甘草6g

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加人参10g【煎服】

水浸30分,煎40分,约600ml,分3次服,或频频饮服。【功效主治】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畏寒,下利清谷,四末不温者;或大汗出,或呕吐、腹泻剧烈,出现手足厥冷、脉沉微细等亡阳症状者。上症至四肢厥冷,躁扰不宁,脉不起者,四逆加人参汤证也。【加减】

1. 兼脉微欲绝,面赤,干呕,咽痛等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者,倍附子、干姜量。(通脉四逆汤)

2. 寒极格热,药难入口者,加童便、猪胆汁。(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3.阴阳俱虚,阴阳将脱者,加人参、熟地、当归(景岳六味回阳饮)。【禁忌】

1. 无汗、脉浮紧之手足厥冷者,忌之。

2. 热深厥深之手足厥冷者,忌之。【类方】

1.四逆加人参汤:同可治四肢厥冷。然四逆加人参汤证阳气虚弱程度较为严重。

2.茯苓四逆汤:同可治四肢厥冷。不同者,茯苓四逆汤证为阳气虚弱,水饮内停,故水肿、小便不利为其主症。

3. 通脉四逆汤:为四逆汤证,并见脉微欲绝,面赤咽痛等阴盛格阳证之治方,较四逆汤证尤为严重。

4. 当归四逆汤:同可治手足厥冷。不同者,当归四逆汤证,为血虚寒凝所致,以手足厥冷、脉微细为主,绝无阳虚见症。

5. 四逆散:同为治手足逆冷之方,然四逆散证为肝气不舒,阳气被郁。必有胸胁胀满,叹息,脉弦等肝郁症状。

6. 理中汤:同可治下利。所异者,理中汤证为太阴虚寒,无手足逆冷、脉象微细等少阴症状。

7.桂枝加附子汤:同可治汗出不止。不同者,桂枝加附子汤证为桂枝汤证加表阳虚弱。其阳虚程度较轻,远不能与四逆汤证相比。【临床运用】

1.治伤寒阴证,唇青面黑,身背强痛,四肢厥冷,及诸虚沉寒等证。(《医林集要》)

2.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者。(《济生方》)

3.凡阴证,身静而重,语言无声,气少难以喘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气冷,水浆不下,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有如刀刮者,先用艾灸,次服四逆汤。(《万病回春》)

4.前列腺炎。症见恶寒蜷卧,神靡纳呆,睾丸坠胀,牵引少腹凉麻疼痛,尿频阳痿,舌淡白,苔白根淡黄厚腻,脉沉微细。(《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5.脑冷;气喘痰鸣;耳肿皮色如常;唇焦舌黑,不渴少神;喉痛畏寒足冷;喉痛身大热,面赤目瞑,舌冷;吐血困倦;齿缝出血;朝食暮吐,完谷不化;足心热不渴尿多;面赤发热,汗出抽掣;大便下血,气短少神;头摇面白少神;背冷目瞑;舌肿硬而青;唇肿赤而不渴;鼻涕如注,面白少神;尿多;周身发起包块,皮色如常;周身忽现红片如云,不热不渴;发热谵语,无神不渴;两目白睛青色;两目赤雾缕缕,微胀不痛;阴霍乱。(《伤寒论类方汇编》)

6. 四逆汤注射液有强心升压,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伤寒论方证研究》)

7. 急性心肌梗塞。猝心痛时,面苍白、甚青黑,心悸气短,恶寒冷汗,肢厥,下利清谷或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结代。(《岳美中论医集》)

8.休克,特别对心源性休克有特效。(《三部六病精义》)

9.足跟夜痛昼止四月,神倦,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四剂愈。(《四川中医》1985;4:10)

10.狂证。伴脉沉迟无力,舌红津枯而不渴,喜热饮。(《吴佩衡医案》)

11.便秘。伴面青,舌黑不燥,脉沉伏,身冷嗜睡,腹胀不痛。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6:41)四逆加人参汤的临床运用

1.治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景岳全书》)

2.真寒假热。症见身热目赤,躁甚,不欲饮水,脉洪大无力。(《寓意草》)

3.霍乱吐利,弱性子宫出血,大失血后,脱水及心机衰弱者。(《古方临床之运用》)

4.心动过缓。(《伤寒解惑论》)

5.遗尿。从小尿床,经久不愈,别无不适。三剂止。(《古方新用》

6.吐血。伴无神肢冷,舌胖润无苔,消渴喜热饮,脉细微。(《治验回忆录》)

7.老年痴呆。症见神时明时昧,畏寒肢冷,舌苔滑,脉沉细无力。(《刘渡舟验案精选》)

8. 夹阴伤寒。肢冷脉伏,肌肉青紫,面赤烦躁,呃逆频频。(《杏轩医案》)【浅议】

此回阳救逆之方。临床使用以脉沉迟细,或微欲绝,大汗出,畏寒,手足厥冷,下利清谷为目标。四逆加人参汤以吐、利、亡血过多,脉微细不起,目眶凹陷,四肢厥冷,冷汗淋漓为目标。少阴病,为阴盛阳虚之证。刘渡舟先生云:“若验之于脉,则沉而缓,或微细如丝,按之无神;若验之于舌,则舌带糙米色,或如猪腰,或如淡墨,或白苔而润,或无苔而燥,或舌短不能伸。”多见于热病后期,邪盛正衰;或汗、吐、下、

亡血过甚,津液耗竭;或素体阳虚,寒邪直中者。历代注家有认为肾阳虚衰,亦有认为心阳虚衰者,余以为临床表现皆为心功能低下之症,故云心阳虚衰为当。章太炎云:“少阴,心疾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可见心为诸脏之主,若阳气素虚,寒邪直中,或过汗、剧吐、大下、大出血等体液严重减少时,首先表现心脏君主功能低下,进而出现诸脏腑功能低下。由于心功能低下,有效循环量减少,在外之肌肤四末,无足量血液之温煦,出现肤冷畏寒;在里之胃肠,同样因供血不足,难以腐熟运化水谷,而见下利清谷;大脑因血少而精神萎靡,但欲寐;心脏冠状动脉因缺血而心动悸,心绞痛,心肌梗塞;肺循环亦因之障碍,组织缺氧而喘息短气。临床观察,背恶寒系心功能低下之先兆;四末厥冷,为心脏供血不足之明征;脉微欲绝乃心衰之危象。病至于此,十分凶险,为刻不容缓之危症、重症。急需回阳固脱,补气强心。迟则阴寒益盛,心阳益衰,必致真阳沉沦,亡阳亡阴。时下个别医生,不重视辨证论治,一见心脏病,便予活血化瘀,或口服血府逐瘀汤,或输丹参注射液,如此之治,或可暂效,久服必然不效,或反益重,何也?此斤斤于心主血脉而忽视心为阳中之太阳也。长此以往,必阳气耗损,故补阳应为首务,不可或缺。危重病症,最终必然出现亡阳、亡阴。亡阳者,阴盛阳微,症见恶寒肢厥,冷汗如珠,

舌淡白润,脉沉微细,宜四逆汤类方救治;亡阴者,阴虚阳盛,症见手足温热,口渴思饮,舌绛无津,脉细数无力,宜生脉散加味救治。基于阴阳互根,气血同源之理,亡阳可继之亡阴,亡阴亦可继之亡阳。若阴阳俱亡者,可合二方救治。张景岳六味回阳饮,即阴阳将脱之治方。余师李映淮先生对高热持续不退者,或大汗出者,或严重腹泻者(包括腹泻时间较长、或次数较多者),或大失血者,症见面色苍白,恶寒,肢厥,汗出不渴,小便清白,舌质淡白,脉数无力者,即用本方加小量人参服之,既可温阳益气,又可防亡阳亡阴之变。此外,山萸肉救脱之功甚著,张锡纯云:“脉暴出者,提纲中以为不治,以其将脱之脉象已现。愚临症数十年,于屡次实验中得出一救脱圣药,功效远过于参芪,即山萸肉一味大剂煎服,无论上脱下脱,阴脱阳脱,奄奄一息,危在目前者,急用生净萸肉三两,急火浓煎一大杯,连连温饮之,多可挽回,继用萸肉二两、生山药一两、台参五钱,煎汤一大杯,徐徐温饮之,暴脱之症,皆可救愈。”由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可知,不论何因,导致阴阳气不能承顺相接,便可出现厥逆。如痰厥之瓜蒂散证,饮厥之茯苓甘草汤证,气厥之四逆散证,血厥之当归四逆汤证,热厥之白虎汤证,蛔厥之乌梅丸证。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四逆汤所治之厥,为阳虚阴盛,呈手足厥冷,或冷过肘膝,前额、耳廓、鼻尖均冷,并有面色苍白,

或晦暗,眼眶内陷,口唇色淡,畏寒肤冷,体温低落,困倦嗜睡,晨起面肿,目睛少神,口鼻气冷,息如游丝,自汗不止,小便清白,大便稀溏或下利清谷,小腹冷痛,昼轻夜重,口不渴,舌淡白无苔,或苔白滑润,或灰黑苔,不燥多津,或舌冷,舌淡白而颤抖,或舌绛而质嫩多津,舌强不能伸,脉沉微细等症状。临症须详细辨识,有的放矢,方能直中病所。若阴寒盛者,姜附可加大其量,以力挽狂澜。若有假热者,如面赤喉痛、口糜、齿衄等症者,须冷服之,以防格拒不纳。大论指出厥症死候有七,难治者四:吐利躁烦者死(296条);恶寒、身倦、脉不至,不烦而燥者死(298条);脉微、细沉,自利,烦躁不得卧寐者死(300条);利不止,无脉,干呕烦,服白通加猪胆汁汤脉暴出者死(315条);下利至甚者死(345条);下利,无脉,反微喘者死(362条);下利后,脉绝不还者死(368条)。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难治一也(294条);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难治二也(348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难治三也(357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也(377条)。此说可作预后参考,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有姜附汤治愈下厥上竭之案例,故不可认定死症而消极观望,放弃治疗。方中附子强心壮阳,若离日中天,少阴之寒得解,

则心阳旺盛,搏动有力,有效循环量增多,脏腑供血改善,心悸、短气等症得以减缓,脉管充盈,微细脉自消。据药理实验表明,附子主要强心成分去甲乌头碱,可直接兴奋心脏,增强收缩,并有增加心率,恢复窦性心律、ST及T波之作用。此外,复有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其强心作用不因煎煮时间延长而减弱,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因久煮而减弱或消失,故需煎煮40分钟以上。论其用量,有用500克之案例报道,与药典规定量相距甚远。用大量者,必有其独到过人之处。先师李映淮讲述,其父李翰卿治一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后心衰,症见高度水肿,心悸,喘不得卧,脉数而结,地高辛等药不效,拟:附子1g 白芍1.5g 茯苓1.5g 白术1.5g 人参1g 杏仁1g,一剂症减,门人求胜心切,以十倍量与之,症俱加,复原量与之,效。蒲辅周治阴津损伤、阳虚欲脱案,处方西洋参二钱、川附子一钱、石菖蒲七分,当晚阳回肢温。可见量之大小与疗效不完全成正比,四两能拨千斤,星火可以燎原,关键在于善用。然临床辨证,有时阴阳难分,寒热易误,主次颠倒。余对阴盛阳虚,泾渭分明者,附子30g或大于30g。予阳虚兼阴虚、气虚、血虚者,从小量用起,之后观其脉症,予以增加。因量变,质亦变,知常知变,难也。多徘徊在10?30g,偶有用100g者。用前应亲自尝验,以微黄透明、味不咸之江油黄顺片为佳,黑附子亦可,唯咸(据云卤水浸过)者不可用。甘草、干姜温中健脾,恢复运化吸

收功能,以补充营养气血。人参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液输出量,改善血流动力作用。但对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可明显减慢心率,故宜于心动过速而慎于心动缓慢,必用时应伍以附子。【四逆汤医案】1. 大汗亡阳挚友贾君,因病不育,抱养一子,视如己出,不啻明珠耳。子近三岁,其身不高,齿不齐,行立迟,言语缓,先天不足也。一日申酉发热,体温39.4℃,请治于西医,点滴消炎液体,并滴入地塞米松一支(剂量不详),输毕归。子夜,患儿大汗淋漓,拭之不尽,瞑目沉睡,呼之不应,推之不动。急唤余诊,视其面色苍白,鼻息咻咻,细若属丝,全身冰冷,非仅四肢厥冷也。撬齿观之,舌淡润滑。脉细如丝,指纹淡红,已近命关矣。观其脉症,此大汗亡阳也。急宜回阳抑阴,以挽阴阳立绝之势,若阳气回复,则阴液固敛,汗自止也。拟四逆汤:附子3g 干姜3g 炙甘草3g,捣碎,开水煎煮,频频撬喂。及晓,一剂已尽,汗渐止,面微转红,肌肤四末亦温,阳气虽回,犹仍不足。改用桂枝汤以温阳益阴:桂枝4.5g 白芍4.5g 甘草3g 生姜1片红枣3枚。翌日,诸症皆失,惟饮食不思耳。2. 但欲寐渔民,傍晚扬帆出海,临晨收网而归,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者相逆,长此以往,阳气焉能不伤?有林某者,男,59岁,海南万宁人。鱼盐之地,滨海傍水,轻舟漂泊,若一浮萍,昼伏夜作,颇为辛苦。年轻气壮时不累不疲,近年渐感力不从心。去岁冬,每畏寒喜温,春节后,

时欲寐。然不以为病,出海如故。其女事亲至孝,且知医术,于2006年3月12日偕父来诊。望其面色黯淡,容颜憔悴,身略佝偻,步显蹒跚。询知饮食尚可,口不干渴,二便调畅。诊其脉,沉弦细也。脉证分析,此阳气虚弱之少阴病也。“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盖劳倦过度,阴阳乖戾,阳伤于渐,气耗于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如是,则宜温补阳气以固其本、益其真。拟:附子10g 干姜10g 甘草10g 三剂二诊:恶寒、嗜睡已,神疲乏力如旧,脉舌同前,四逆汤为温阳而设,兼气虚者,莫若四逆加人参汤也。拟:附子10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党参15g 三剂后,其女云精神大好,复下海如初,询问需否服药?余谓药可不服,惟少劳作耳。3. 阴茎冷痛刘某,男,36岁,工人。去年病腰痛,经余补肾活血治愈。近两月余,阴茎阴囊常有冰冷、收缩内引之感。小便时,尿道疼痛殊甚,溲液清白,不频不急,化验室镜检:(-)。胃纳尚可,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象沉细而迟。脉证分析:迟为寒盛,细乃血虚,《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二阴为肾之外窍、肝脉之外络也。肝肾虚弱,寒邪外袭,气血凝泣,经脉拘急,故而收缩冷痛。治当温经逐寒,补肾益肝。四逆汤本为阳虚寒盛所设,非仅限于四逆证也。拟四逆汤加味:

附子10g 干姜10g 炙甘草6g 茯苓10g 当归10g 吴茱萸10g 枸杞15g 三剂二诊:二阴已趋温暖,尿痛亦明显减轻。温阳气,补肝肾,仍需续进。原方三剂。三诊:阴冷如失,收缩不再,尿痛亦止。脉仍细弱,嘱令再服三剂。4.腿痛张老师,女,36岁,余子班主任也。形瘦体弱,常腰痛失眠,纳谷不香,而工作依然。因学校条件差,办公室屋小人众,其座位靠边,右腿贴墙,历时一冬,右腿冷痛不已。针灸服药,杂治不愈。视其舌,淡红而润。诊其脉,弦细而缓。初以为风寒侵袭,经络痹塞,拟桂枝汤二剂,无效应。后思桂枝汤所治之身疼痛,系风寒外袭,应有发热、汗出、恶风等营卫不和症状。今足膝发冷,畏寒喜温,厚衣、向火则疼痛减轻,且脉细缓,乃阳气虚弱也。即《素问·痹论》寒气胜之痛痹也。遂拟四逆汤以治:附子10g 干姜6g 炙甘草6g 三剂二诊:畏寒疼痛明显减轻,嘱守方续服五剂。两月后,该校老师集体来院体检,云腿痛再未发生。5. 失血亡阳余在市二院供职时,某日傍晚,同乡阎某,匆匆而至,言妻病甚,希急与治。遂戴月飞(自行)车,十里路程,过刻即至。病妇面色晄白,唇舌淡白,汗出如洗,头发尽湿。头晕目黑,语声低微,四肢逆冷,脉沉微细数,一派亡阳证象显露无遗。问素体甚健,何以一病如此?其母答曰:“怀孕三月,不欲人流,而自行挤压。今早见红,初喜甚,以为堕胎成功。不料血大下,一刻凶似一刻,已盈盆矣,犹仍不止。”余已明了,

此不全流产也。然胚胎不下,血永无宁时。用中药清宫,已非适应。遂一面请医院妇科出诊处治,一面从乡卫生所购取附子10g(捣碎)人参10g 干姜6g 炙甘草6g 山萸30g,用开水急煎。服后约十分钟,血渐减少,四肢逆冷亦不似先前。又约十分,妇科赵大夫至,立即施行刮宫手术,术毕,其血即止,四肢转温。拟归脾汤,嘱服一月。吁,无知愚行,可不畏乎!6.腹痛

李某,女,52岁,高城村人。褐衣疏食,家境不裕,体弱劳多,故常病焉。近又腹痛、呕吐五日,经用西药治疗不效,当日午后邀余出诊。患者裸卧于炕,被半遮,言热甚,五日未曾更衣。初疑阳明病、胃家实,欲拟承气汤下之。细察之,非也。今将四诊所见,以明其非。患者面色萎黄无华,形容憔悴少神,舌淡润滑无苔,而非面赤唇焦,舌燥苔黄;闻其声音低微,气息细弱,而非声高息粗;询知满腹疼痛,走窜不定,而非固定于脐周;痛剧时头汗淋漓,手足冷至肘膝,而非手足濈然汗出,热深厥深;脉象沉迟而弱,而非沉迟而滑;呕吐狼藉,口不苦、亦不渴。按迹循踪,皆非阳明之状。《灵枢.五邪篇》云:“阳气不出,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患者本非松柏坚固之姿,显无抗寒傲霜之力,寒邪直中,故而呕吐腹痛;阴乘阳位,格阳于外,故见假热之象。急宜温中回阳,降逆散寒,使春回阳谷,冰消冻解。若从阳治,投以寒凉,势必雪上加霜,形成变证、坏证。拟四逆加人参

汤加味:附子10g 干姜10g 炙甘草6g 党参15g 半夏10g 一剂进毕,便痛止厥回。改用理中丸以善后。7.五更泻连某某,男,75岁,退休教师。黎明即起,非洒扫庭院,乃入厕解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辗转已五载矣。春夏尚不甚苦,至冬,冰冻三尺,西北风呼啸,出被窝而入茅厕,其罪其苦可想而喻。五年中问医未歇,四神丸服之逾箱,然病终不愈。近连服补脾益肠丸七盒,泻益急、益早(由临晨五点左右提前至四点前后)。2006年5月31日由师院董校长介绍来诊,除五更泻一次外,白昼仍便一二次,便前肠鸣,里急甚,缓则粪漏裤中。腹不痛,天冷或饭菜稍凉即便次有增,完谷不化。胃纳尚可,口干思饮,嗳逆,泛酸。神疲乏力,四末不温。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腹软无压痛。探析脉症:古稀老人,阴阳气血俱虚。肾阳衰微、闭藏失职者每便于五更。今神疲畏寒,四末不温,为肾阳虚衰之候,何以四神丸久服不效?补脾益肠丸用之益甚?观其嗳逆,泛酸,里急,脉弦,知肾阳虚衰之外,复有肝木横逆,犯胃克土,非药之过也。其为治首宜疏肝缓急,温益肾阳,应待来日。拟四逆散加味:柴胡10g 白芍15g 枳壳10g 甘草10g 吴茱萸6g 黄连3g 二剂二诊:服药期间,大便一日二次,呈水样便,停药后一日一行,仍在五更,嗳逆减,泛酸止。肝将军不再跋扈肆虐,接下之治则须培土健脾,巩固仓廪,因瘠薄之土难以植栽也。拟甘草干姜汤加味:炙甘草20g 干姜10g 柴

胡4.5g 三剂三诊:大便日一行,可推迟至七点左右,停药三日,复便于黎明。神疲嗜睡,四末不温,夜间口干,脉象沉细。脉证观之,此脾肾阳虚也。以其抱病日久,恢复阳气亦非朝夕可能,须积铢累寸,循序以进。四神丸虽作补益肾阳之用,然较四逆汤则其望尘莫及也。拟:附子15g 干姜15g 炙甘草10g 党参15g 五剂四诊:便成形,日一行,偶有五更鸭溏者。神疲乏力,夜间口干,四末不温皆较前为轻。有道是王道无近功,嘱其如方续服之。——本文摘自《经方躬行录》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附药:紫梗)、生(附药:生皮、生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根(附药: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火麻仁、郁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

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思路 第一节中药药效学意义 中药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l)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理以及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阐明中药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 一. 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医药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中药功效是几千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2. 我国传统医药学和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医药学水平 3. 沟通中西医间的学术思想 4. 阐明中医药理论 5.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二. 中药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的发展不但要促进中医药的自身发展,我们还应当站在科学的前沿,以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为发展方向,以中医药的发展去促进现代医药学的发展,如:SARS病人的中西药合用。 中药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三.中药药效学是中药新药的重要研究内容 研究开发尚未用于临床的新药,必须进行药效学试验,其理由是: (一)现代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将自然现象的某一过程表现出来,便于人们反复观察,揭示事物的规律。药效学试验研究,可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获得详细准确的结果,发现某些内在的规律。 (二)动物试验可获得大量在人体无法获得的信息 动物试验可反复进行在人体无法进行的伤害性试验,获取各种器官组织标本,进行多指标的动态观测,进行分析性及综合性研究,深入了解新药的各种作用,对机体有益或有害的影响,获得大量在人体无法获得的信息。 (三)为新药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在不了解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情况下,进行人体试用、临床研究,有可能对试用者造成危害,甚至发生意外。因此在新药试用于人体之前,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必要的了解,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确保试验者不致延误病情,产生不良后果。 药效学试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是新药有效性评价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与最后判定,两者相辅相成,综合判断,才能对新药的有效性作出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价。

真正根治月子病的民间秘方

真正根治月子病的民间秘方 最近红尘精灵接到了很多友友的留言询问关于治疗月 子病的偏方,其实毕竟是偏方,个人认为还是到正规的医院咨询以免耽误病情。对于友友们的需要,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偏方给需要的友友们,不过声明一下我是没有用过的哦,如果要用请到正规的医院去咨询是否可用谢谢祝你们早日康复!真正根治月子病的民间秘方 各位女士、男士你们好! 根治月子病的秘方: 我有一个根治月子病的秘方,献给你们,虽然于男士无关,可你依然有一份爱心,关心你的母亲、关心你的爱人,你一样可以留心记住这个秘方,为你的亲朋好友解除病痛,也是你的责任。(是妇女生孩子在坐月子时,得的任何疾病都能根治)呵呵! 方料:核桃(每年秋天刚下来的新核桃) 、酒。(以酒为引子)用法:一次性吃7个核桃,同时喝一两杯白酒,喝酒后盖被子蒙头发汗,每天吃一次,连吃7天为一个疗程。(就这么简单,药到病除,一星期即可解除痛苦,而且物美价廉,皆大欢喜。) 药方作用:核桃油能开骨缝,所以能治月子病。以酒为引子,把药引入病罩发汗,能把病气、湿气、邪气逼出体外。 注意:因为开骨缝发汗,吃后病罩的局部有痛感或这不适感。汗发的越彻底,就好的彻底。请坚持7天噢。

这个秘方有十五年了,当时我全身的关节痛,特别是手指、脚趾关节肿大、和腰部疼痛,这病折磨了我12年,特别是一个家庭主妇,生活不能自理,好痛苦。在95年刚巧碰到了一个亲戚,获知了我的病情后,告诉我这宝贵的秘方,为我解除了12年的病痛,不甚感激!现在我已经治好了15年了,这么好的秘方,时刻没有忘记,因为这月子病太难治了,痛苦熬人。所以,在此有机会告诉朋友们,这是我的心愿!祝朋友们解除病痛,建康快乐! 月子病要月子治吗?--不用,三十年的月子病都好治 老人常说:月子病月子治。意思是说:月子病难治、治不了,只有等到下一次坐月子才能治好。月子病均为受凉所得。生孩子时,孕妇全身关节松动,毛孔放开,所以一旦受凉,寒邪即深入体内,难以排除。寒郁经络,不通则痛,所以表现为:一受凉即全身关节疼痛、头痛。一旦得此病,可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愈。此病好治,针对病机治疗,没有治不好的,方用大剂麻附辛加味。07年2 月13日,一农村老妇找我看病。自诉:产后三十多年来,一直头痛、手脚麻,中医西医看了不少,光吃中药合起来就有一车。我开了3付药给她先吃吃看(麻黄12 桂枝20 白芍20 炙甘草10 鸡血藤30 当归12 细辛15 附子40 炮姜20 枳壳30 半夏12 陈皮12 党参15 白术15 三棱12 莪术12)。约两个月后她又来了,说忙着过年,忘了吃药(以前

四逆散与四逆汤使用法

用四逆散、四逆汤寒热有别 手足厥冷由于伴随症状的不同,而病因、治法大相径庭。若手足厥冷伴有畏寒、神疲、脉沉细微或欲绝等,此为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寒厥证,治疗宜用四逆汤。 若手足厥冷伴有身热、脉弦等,此为肝气郁滞,阳气内郁的热厥证,治疗宜四逆散。可以看出,四逆散、四逆汤都能治疗手足厥冷,但因其病因病机的不同,而组方用药不同。下面分别表述之。 四逆汤的组成:生附子、干姜各9 克,炙甘草12 克。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或亡阳证。 症见手足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呕吐腹痛,下利清谷,舌淡苔白滑,脉沉微。亡阳者症见手足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四逆汤的方义:由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亡阳导致真阳衰微欲绝,阳气不足,不能温熙四肢,则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治宜回阳救逆。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温阳祛寒,尤其是生用,迅达内外,回阳救逆力量更强,为君药。干姜辛温之品,温中散寒,其药性“守而不走”,以补附子“走而不守”之不足,与君药配合,共奏回阳救逆之功,为臣药。炙甘草甘缓和中,即可缓和附子、干姜之燥烈、峻猛之性,使其温阳破阴而无劫阴之弊,又可协助附子更好地发挥回阳救逆的作用,并助干姜温健脾阳,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回阳救逆之功。 四逆汤的辨证要点:手足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舌淡苔白滑,脉沉微。 四逆散的组成:柴胡、积实、芍药、炙干草各9 克。 功效: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主治:热厥证。症见手足厥冷,身热,或院腹痛,或泻利下重,脉弦。 四逆散的方义:由于肝胆之气为外邪所遏,不得疏泄,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成手足厥冷。治宜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调畅气机,辛散之性,透解郁热,使阳气外达,为君药。积实行气理脾,消痞导滞,调理中焦之气,为臣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和柴胡一起恢复肝的体阴用阳之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透解郁热、疏肝理脾之功。四逆散的辨证相点:手足厥冷,身热,脉弦。 在治疗手足厥冷时,一定要辨证准确,不能寒热不分,四逆汤、四逆散不分。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 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 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 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 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 (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 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 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肾阳虚机理研究进展

肾阳虚机理研究进展 叶东东1康永2 1.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2013级(太原030012); 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 030012) 摘要:目前对肾阳虚机理没有统一的认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说众说不一。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肾阳虚的机理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 Abstract: Currentl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have no unified understand on declination of kidney yang, the theory of neuro-endocrine-immunoregulatory network, Metabonomics, Transcriptomics, Genomics, Proteome, ect have different points, In this paper, we are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conduct declination of kidney yang. 关键词:肾阳虚;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系统生物学 Keywords:declination of kidney yang;neuro-endocrine-immunoregulatory network;systems biology 肾阳虚,即肾脏阳气虚衰,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征候。临床表现症状多见腰膝酸软,四肢不温,面色朓白,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迟。中医认为阳虚多因年老肾亏,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现在对肾阳虚的本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说多年的研究,从人体系统到基因分子水平,取得了不同层次研究成果。 1.肾阳虚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组学 1.1肾阳虚与神经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的功能障碍和功能低下是肾阳虚证的物质基础。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方面起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与性腺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起到协同作用,阳虚患者常多伴有性腺功能低下。从1959年,邝安堃等用糖皮质激素造成了肾阳虚小鼠模型开始,到沈自尹等发现不同病种的肾阳虚证病人有靶器官损伤,钟历勇等研究了补肾中药能对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起到保护作用。还有很多的药理实验,临床实验都可以证明肾阳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1.1.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肾阳虚患者整体表现出代谢低下的趋势。肾上腺素可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及产热量,如果肾上腺素水平低下就不能很好的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影响机体产热。

经方大师胡希恕:痹证治疗,这几个方子就够了

经方大师胡希恕:痹证治疗,这几个方子就够了 经方大师胡希恕认为,依六经八纲辨证精神,痹之为证多属表证,方剂亦多从此类取之。其治疗该病用得最多的处方只有几个。到底是哪几个处方?又是如何加减化裁的?且看正文~~前列腺炎在临床上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急慢性前列腺炎都有,慢性的更多,但是前列腺炎的治疗大多数用清利湿热这些办法治疗,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不好。我在临床上,一边学习一边临证的过程中,发现在陈士铎的《辨证录》里面有一个方子很好用,我临床使用过,确实疗效不错,现介绍一下。书中淋证里面说“人有小便流白浊者,如米泔之汁,如屋漏之水,或痛如刀割,或涩而刺痛,溺溲短少,大便后急”。像这些症状描述的就是一个急性前列腺炎病人,因为有尿道流白浊的东西,还感觉到疼痛、刺痛,小便短少(每次尿量少、尿频),大便以后不舒服,这都是前列腺的问题。陈士铎有一个治疗这个病的方子,叫散精汤。方子的组成:刘寄奴一两,车前子五钱,黄柏五分,白术一两。水煎服。他讲的是很神的,一剂即愈,当然我在临床实践中不是这样的,应该说一剂症状减轻了,以前说的好就是不疼了、不流了就算好了,现在我们是检查化验没事了才算好,要求标准不一样。另外,他还有一张方子也是针对这个的,叫桂车汤(车前子一两、肉桂三分、知母一钱,王不留

行两钱),水煎服。也是一剂愈。这两个方子合起来分析一下就知道了,车前子是一个必用的药,我经常用的一张方子就是在刘寄奴、车前子、白术、黄柏的基础上,加王不留行,这样合起来以后用于治疗急性前列腺炎疗效非常好,我治疗了很多的病例,疗效确实比其他的方子都好,所以把这个方子介绍给大家。当然在辨证的基础上,再在这个方子上进行加减或者调整剂量,那样的话就更加稳妥。另外,在慢性和急性前列腺炎的患者,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这个非常重要,对于前列腺炎的病人,一定是告诉他不可以喝酒,不要吃辛辣的东西,因为这些都容易引起体内的湿热,使湿热加重,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一定要告诉患者,让他严格的禁止这些。前一段时间正好有一个肾功能不全的病人,60多岁,男性,这个病人也有前列腺增生肥大,伴随有前列腺的炎症,病人出院的时候蛮好,肾功能也在好转。病人回去以后高兴,他的朋友们过来看他。病人认为,原来这么重的病好到这种程度,祝贺祝贺吧,就拿了一瓶葡萄酒,老哥几个坐在一起喝,也就喝了一瓶,他自己喝了一杯,是中午喝的,到晚上12点就尿不出来了,赶紧跑到医院插导尿管,这才解决了。所以说,酒,哪怕是葡萄酒、啤酒,都不要饮用,饮用以后就便这个病迅速加重,非常快。所以说对前列腺炎病人的饮食治疗,必须强调戒酒和戒食辛辣。这就是我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参考。对痹痛这类病的治疗,原则上应发汗或利小便,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地龙的功效: 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主治高热烦躁、惊痫抽搐、肺热喘咳、热结尿闭、痹痛肢麻、半身不遂,以及疮疡肿毒等证。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织秃发。 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息风止痉,作用不强。清热作用好,清肝热,还能明显退壮热,发烧降体温。对热盛生风和温热病或小儿惊风有壮热的可用。但不常用,因为它息风止痉作用弱,且新鲜的退壮热和息风止痉作用更明显,干了汤剂作用就不明显,干品用的最多的是通络或舒筋活络,通经就是舒筋活络,使关节拘挛、屈伸不利缓解。活络,疏通脉络或经络,改善麻木偏瘫、口眼歪斜都常用。偏瘫和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配伍如黄芪、红花、川芎平喘。可用于肺热的哮喘。利尿消肿。用于湿热水肿。用的最多的是通络和平喘。平喘就是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1.清热息风,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地龙咸寒降泄,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故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治疗温病热极生风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可单用本品煎服取效,或与钩藤、牛黄、白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抽,可以本品研烂,与朱砂共为丸服。治疗高热狂躁或癫痫,常单用鲜品,同盐化为水,饮服。 2.通经活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地龙长于通行经络,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证。因其性寒能清热,故适宜治疗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常与防己、秦艽、忍冬藤等除湿热、通经络药物配伍。亦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可与川乌、天南星、乳香等配伍,如小活络丹。治疗气虚血滞,中风后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配伍,如补阳还五汤。 3.清肺平喘,用于肺热哮喘。本品又清肺热平喘。用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者,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亦可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 4.清热利尿,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本品咸寒走下入肾,

四逆汤作用机制的研究

19 肖劲松,章军建,黄朝云,等. 逍遥散治疗中风后抑郁 68例.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4):333. 20 陈微,赵树华,许淑芬,等. 百合地黄汤治疗脑卒中后 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5):417-418. 21 赖群清. 自拟活血解郁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60例 疗效分析. 广西医学,2005,27(8):1281-1282. 22 张秀荣,赵鸿运. 舒神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山西中医,2002,22(3):35. 23 洪杰斐,李君良. 郁星菖志汤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 郁的疗效对照.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04-2505. 24 周晓卿. 越鞠丸加味合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60例. 中国民间疗法,2005,13(3):18-19. 25 任德启. 调神通络汤配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45 例. 陕西中医,2004,10(25):879-880. 26 李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50例. 中国实用乡 村医生杂志,2005,12(5):57-58. 27 谌剑飞,梁浩荣,宋颖.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28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3):178-179. 28 刘志顺,刘军. 调理髓海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 床观察. 中国针灸,1997,17(9):543-544. 29 申鹏飞,孔莉,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 症临床研究. 中国针灸,2005,25(1):11-12. 30 蒋振亚,何林娜,彭力群,等. 针刺天谷八阵治疗中风 后抑郁症. 中国针灸,2002,22(1):30. 31 龙浩文,谭佩珍,冯建宏,等.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的临床观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3):173-174. 32 荣琦,金泽,蒋希成,等.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60 例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2005,3(21):36-37. 33 杨秋霞. 疏肝解郁化瘀汤辅加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30例. 中医研究,2005,18(8):27-28. (收稿日期:2005-12-18) (本文编辑:樊红雨) 四逆汤作用机制的研究杨学伟崇卓郭云良 四逆汤是《伤寒论》的急救要方,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用于阳虚欲绝、冷汗、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在现代临床中广泛用于休克、重症腹泻、麻疹、胃下垂、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症、肝脓肿、复发性口腔炎、咳喘等辨证属于虚寒的急慢性疾病,均有良好疗效[1]。以下就四逆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归纳如下。 1 四逆汤的活性成分 四逆汤由附子、甘草、干姜组成[2]。一般认为四逆汤中与心血管系统有关的化学成分为附子中的生物碱、干姜中的挥发性成分及甘草中的三萜皂苷类。 1.1附子:附子是四逆汤的君药,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附子的主要化学成分除乌头生物碱外,还有醇胺、脂类及多糖等。乌头碱同时也是附子的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合作项目(2003AA624030) 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杨学伟、崇卓、郭云良)

四逆汤的标准配方

四逆汤标准配方 处方一 四逆汤的标准配方 附子(制)300g干姜200g甘草(蜜炙)300g 四逆汤的做法 以上三味,附子、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干姜通水蒸气蒸镏提取挥发油,另器保存,姜渣再加水煎煮1小时,煎液与蒸镏分离挥发油的溶液合并,滤过,再与附子、甘草的煎液合并,浓缩至约400ml,放冷,加乙醇1200ml,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水适量稀释,冷藏24小时,滤过,加单糖浆300ml、防腐剂适量与上述挥发油,再加水至1000ml,搅匀,灌装,熔封,即得。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处方二 四逆汤的组成:甘草2两(炙),干姜1两半,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 功效: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1枚,干姜3两。 用药禁忌:血虚寒滞之厥逆非本方所宜,热厥禁用。 处方三 组成:山茱萸1两,细辛1两,干姜(炙)1两,甘草3两(炙),麦门冬1升(去心)。 主治:卒中风不能言,厥逆无脉,手足拘急。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分为4服。 制备方法:上切。 用药禁忌:忌海藻,菘菜、生葱、韭菜。 处方四 组成:干姜半两(炮裂,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 主治:阴毒伤寒,脉候沉细,四肢逆冷,烦躁头痛。

《中药学》学习笔记:祛风湿药之络石藤和寻骨风

《中药学》学习笔记:祛风湿药之络石藤和寻骨风 络石藤 【药用】夹竹桃科潘援藤本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des(Lindl.)Lem.的干燥带叶藤茎。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祛风通络,凉血消痈。 《本草正义》:络石气味,《本经》谓之苦温,盖以功能通经络活血而言之,故以为温。然《本经》主治,纯是热症,则非温热可知,故《别录》改作微寒,而《御览》引李当之说,且以为大寒也。此物善走经脉,通达肢节,《本经》主风热死肌,《别录》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皆即此义。其治痈肿、喉舌肿,口干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用也。《别录》谓其除那气,则以邪热而言。凡《本经》、《别录》邪气二字,所赅最广,其实各有所主,并非泛辞,读者当以意逆之,自能悟到,不可混作一例者。惟大惊入腹四字,则不甚可解,当付阔疑。恭谓疗产后血结大良,盖以瘀露不通而言,苦泄破瘀,且善通络,是以主之。又谓主蝮蛇疮毒心闷,则清热泄降,固解毒之良药。又谓刀斧伤疮,敷之立瘥,则又外治活血之神丹矣。藏器谓主一切风,即《本经》治风热死肌,《别录》利关节之义。今用以舒节活络,宣通痹痛甚验。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络石藤功能祛风而舒经活络,性寒清热,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

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 2.用于疮疡肿痛:本品行微寒,能凉血清热而消痈,用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萎、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处方用名】络石藤(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海风藤:及胡椒科植物海风藤的藤茎。功能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症一般用量三钱至五钱,煎服。 【文献摘录】《神农本草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种水浆不下。」 《本草纲目》:「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 《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治关节炎:络石藤、五加根皮各一两,牛膝根五钱。水煎服,白酒引。 治筋骨痛:络石藤一至二两。浸酒服。(《湖南药物志》) 治肺结核:络石藤一两,地菍一两,猪肺四两。同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寻骨风 【药用】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肝经。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目录*一、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二、当归四逆汤的组成、用法及主治*三、当归四逆汤的现代用法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1、当归四逆汤能改善血液循环: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均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2、镇痛和镇静身体、缓解解痉作用: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均有镇痛、镇静作用,当归、芍药、甘草有解痉作用。 3、抗菌和消炎作用:中医药中的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当归具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具抑制胃液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等作用。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用法及主治1、组成: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9g),去皮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二两 (6g),炙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8枚)。 2、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月艮)。 3、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4、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

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5、方解:本方证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素体血虚而又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温,与四肢厥逆有别。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 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 当归四逆汤的现代用法1、偏头痛 某女,32岁。自诉右侧偏头痛6年余,每年发作3~4次,常于感寒受凉或劳累过度时发作,以太阳穴周围疼痛为甚,常伴有 眩晕呕吐。疼痛缓解期常有神疲嗜睡,食少纳呆,失眠多梦等症。素来身体瘦弱,四肢清凉,脉细软无力,舌质淡,苔少。证属气血亏虚,元阳不足,寒客经脉,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拟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蔓荆子、钩藤、党参、大枣、黄芪、生姜各10g,细辛、桂枝、吴萸各5g.3剂。二诊头痛减轻。更进

四逆汤

四逆汤 6 《伤寒论》方之四逆汤click to expand contents实验研究本方对失血性休克、内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皆有显著对抗作用;同时还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并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此外,还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又具有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1]。四逆汤确有强心、改善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凝、抗血栓、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临床抗休克、心衰、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同时四逆汤还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且与剂量成正比,这对治疗心肌梗死尤为必要[2]。应该注意该方剂的煎煮时间要长一点,以减少乌头碱对心脏和胃肠道的毒性,防止诱发心律失常[2]。但是对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这样的危重症单以此方治疗难以达到迅速的治疗效果(因煎药需时间),还应配合现代医学的液体方法,抗休克、抗心衰及溶栓疗法等[2]。 6.1 组成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体壮者三两),生附子一枚(体壮者大附子一枚)[1]。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15g、干姜9g、甘草(炙)6g[3]炙甘草6g、干姜9g、生附子(先煎)15g[4]6.2 功效主治《伤寒论》方之四逆汤功能回阳救逆[1]。主治少阴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而致的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微;及误汗或大汗而致的亡阳证[1]。近代将本

方制成注射剂,用于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1]。《伤寒论》方之四逆汤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6.3 用法用量水煎,分二次服[1]。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1枚,干姜3两。6.4 方解方中生附子温散寒邪,回阳救逆为君;干姜温中祛寒,助附回阳为臣;炙甘草补脾益气,以助温阳,且可缓解生附子辛热燥烈及毒性,为佐使药[1]。本方所治证候系寒邪深入少阴所致的阳虚寒厥证[3]。寒邪深入少阴,致使肾中阳气衰微,形成肾寒不能温脾,而为脾肾阳虚,或由肾阳虚,而导致心阳不足,形成心肾两虚,阴寒独盛,故逆吐利诸症乃作,此阳衰阴盛,非纯阳之品不能破阴寒而复阳气[3]。故方用附子,大辛大热,人心脾肾经,温肾壮阳,祛寒救逆,为君药[3]。干姜亦辛热之品,归肺脾与心经,可温中散寒、助阳通脉,是以为臣[3]。干姜与附子,两者相须为用,助阳散寒之力尤大,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3]。配伍炙甘草为佐使,性温俱补,补脾胃而调诸药,且可缓姜附燥烈辛散之性,使其破阴复阳,而无耗散之虞[3]。

穿根藤的功效与作用

穿根藤的功效与作用 穿根藤是中草药里面的一种,我们可以采用穿根藤来治疗很多疾病,还有很好的养生功效,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穿根藤的不同药效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困扰我们的小问题。 【别名】 春根藤(《广东中药》),木头疳(《广西药植名录》),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广东中草药》)。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 ★ 匍匐九节 的 ★ 枝、叶

或 ★ 全株 。全年可采,割取枝叶,晒干。 【原形态】 多枝平卧灌木,常攀附于石上或树上,茎上常生有不定根。叶小,纸质,对生;卵形、倒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1.5~6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或钝;托叶膜质,短鞘状,早落。圆锥花序顶生,3歧,宽1.5~3.5厘米;萼管倒圆锥状,裂片5,极短;花冠白色,外面稍呈秕糠状,5裂,裂片略长于管;雄蕊5;子房2室,胚珠每室1颗。核果小,近球形,白色,长约5毫米。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间石上或树上。分布我国南部。主产广东,福建、广西亦有。

【性状】 干燥枝条粗者达6毫米,黑褐色,着生不定根,横切面中心有髓。叶对生。枝端常带有花序或果实,果实棕褐色,表面有棱线,顶端具宿萼,横切面有2室。以叶多,无根头、杂质者为好。 【化学成份】 全株含高级脂族醇、酮,豆甾醇、β-谷甾醇。不含三萜酸。 【性味】 苦辛,平。 【功能主治】 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关节痛,咽喉肿痛,痈肿,

疥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捣汁或漫酒。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反胃噎膈:穿根藤鲜茎叶一两,捣绞汁,酌加蔗浆调白酒送服。 【备注】 少数地区将本品作络石藤使用。参见"络石藤"条。 【摘录】

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思路

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思路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一章中药药效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和基本思路 第一节中药药效学意义 中药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l)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理以及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阐明中药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 一. 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医药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中药功效是几千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2. 我国传统医药学和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医药学水平 3. 沟通中西医间的学术思想 4. 阐明中医药理论 5.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二. 中药药效学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的发展不但要促进中医药的自身发展,我们还应当站在科学的前沿,以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为发展方向,以中医药的发展去促进现代医药学的发展,如:SARS病人的中西药合用。 中药药效学研究对促进有重要意义: 三.中药药效学是中药新药的重要研究内容 研究开发尚未用于临床的新药,必须进行药效学试验,其理由是: (一)现代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将自然现象的某一过程表现出来,便于人们反复观察,揭示事物的规律。药效学试验研究,可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排

除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获得详细准确的结果,发现某些内在的规律。 (二)动物试验可获得大量在人体无法获得的信息 动物试验可反复进行在人体无法进行的伤害性试验,获取各种器官组织标本,进行多指标的动态观测,进行分析性及综合性研究,深入了解新药的各种作用,对机体有益或有害的影响,获得大量在人体无法获得的信息。 (三)为新药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在不了解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情况下,进行人体试用、临床研究,有可能对试用者造成危害,甚至发生意外。因此在新药试用于人体之前,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必要的了解,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确保试验者不致延误病情,产生不良后果。 药效学试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是新药有效性评价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与最后判定,两者相辅相成,综合判断,才能对新药的有效性作出科学、准确、全面的评价。 第二节中药药效学特点 中药防治疾病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平衡。其基本药效与其他化学药物一样,都是通过调节机体功能,补充机体不足,或杀灭病原体而发挥作用。但是由于传统中药包括及其组成方剂的中药药效学研究有与一般化学药物研究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值得我们中药新药研究药效学时注意: 一.中药药效学研究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注意结合中药功效设计药理试验

名老中医经验方分享--手脚冰冷秘方

名老中医经验方分享——手脚冰冷秘方 手脚的冰冷往往提示内虚寒凝,大多时候都是气血亏虚、阴阳失衡所致,古方中医表示,总的来说就是一个调理气血、温通血脉的治疗调理,但是气血亏虚可以由不同的虚证引起,每一种虚证都是不同的,治疗上就要注重一个哪里虚就调哪里。 药方一:四君子汤(四君子丸)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减。此方具有补气、益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脾胃气虚证的人,经常出现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大便稀溏的人更加适合使用。 药方二:八珍汤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加减。此方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适合气血两虚证的人,经常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饮食减少的人使用更佳。临床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等气血两虚的人。 药方三:附子理中汤附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加减。此方有补虚回阳、温中散寒的功效。适合脾气虚而寒重的人,出现四肢冰冷僵硬、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的人使用效果更佳。 气血不足引起的手脚冰凉脾胃是气血之源,补益气血要从脾胃入手,调理脾胃才是关键。看看医生留给我们调理脾胃的经方:关注-医学推广中心 1、理中汤:人参10g 炙甘草10g 白术10g 干姜。补益宗气最好的方子没有之一!后世有四君子汤:党参10茯苓10白术10甘草

9 。 2、当归补血汤:黄芪(25克)当归(5克)这条方从金匮要略来,被后人发扬光大。记住这个比例很重要,比例对,煮水、煲汤都行。补血的关键在于补气开始。 3、四物汤:这条方子也是从经方而来,是补血的最好方子之一。熟地15白芍15 川芎10 当归10 单位:克。(女性月经少必备,前提是脾胃要好,脾胃差可以加陈皮9g、茯苓10g) 4、十全大补汤或者中成药十全大补丸:。这条方就是传说中的十全大补汤了补气补血同时进行,适合纯需的体弱之人,“”太虚真人”的救命方。组成:四君子汤+四物汤+生姜党参10茯苓10白术10甘草9 熟地15白芍15 川芎10 当归10 生姜一块 5、小孩子气血虚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桂枝15白芍30 红枣15生姜15 炙甘草12g这条方式调理体质差的小孩,抵抗力差,不张身体,体型瘦小的小朋友最适合。最最适合调理小朋友的方子,没有之一! 6、妹子补气血妹子气虚不够,不仅仅是脸上差,最重要的经常会大姨妈痛,痛得死去活来,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脾胃差伴宫寒痛经的气血虚证:伴随经常容易感冒、怕冷,手脚凉、痛经、月经量少、脸色白、口唇无血色,脾胃差、容易胃胀拉肚子等。轻症:用黄芪建中汤+当归:黄芪25 当归5 桂枝15 白芍15 红枣15 炙甘草12 生姜一块(30g)这条方子比较柔和哦,如果是身体太寒的特别是宫寒的妹子,就用下面这条方吧。

老中医秘方 宫寒痛经一个古方全部搞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中医秘方宫寒痛经一个古方全部搞定 导语:对于痛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女性常见的问题,痛经严重的话,可是会引起不育的,而很多妇科问题也都是痛经引起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对于痛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女性常见的问题,痛经严重的话,可是会引起不育的,而很多妇科问题也都是痛经引起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那么古人痛经、宫寒是怎么办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病,而且人数也非常的多,大家平时都拿它怎么办的呢,怎样才能够有效的缓解痛经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有报道显示1/3以上的乳腺增生是由痛经引起,半数以上的子宫炎症与痛经有关,不孕症中伴有痛经者占56%,并发现痛经消除后即能怀孕,所以痛经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多种疾病。 临床常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痛经。《伤寒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手足厥寒”提示身体远端供血不足,“血是有形的气”,末梢循环无血可供,手足就会冰冷,很多女孩就因为手冰凉,被戏称为“鬼手”;“脉细欲绝”则提示血管收缩,血管因为血寒而收缩变细,甚至摸不到。仲景先师仅用八个字就告诉我们当归四逆汤的适应证是血虚寒凝。根据寒凝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症。今天主要谈谈寒性痛经,临床见到经期腹部冷痛,喜欢抱个热水袋,手足冰冷甚至头痛,我常形容这种患者是“五心厥冷”,就是手足心加脑门心冰凉,就可使用本方。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甘草6,通草6,大枣8枚,痛经多年的加生姜15克,吴茱萸3克。在使用过程中,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服用四逆汤的体会

服用四逆汤的体会 总结:四逆汤服用20天,腹部恶寒消失,后期服用一段附子理中汤(制附片50克,红参10,白术25克,干姜25克,炙甘草25克。)寒症消失。 云居木2010-05-21 21:04 转帖声明:个人体质不同,此试药文章仅作参考。大家谨慎了解药性为好。 此文章为2008年写的,经过传播,现在流通的附子药性也许已经改观增强,大家需要注意这个一点。 个人试用,50克已经感觉非常热量。不太适应。 三天前开始服用四逆汤,从现在开始每天将服用四逆汤的体会记录下来,以供自己研究,也让同道们参考。 服用四逆汤的理由: 1,自己是一个中医,也经常开四逆汤给病人服用,自己却没有服用过,没有深切的体会,想体会一下。 2,自己有如下症状: a,入冬后,感觉很怕冷,不像年轻时候那么抗寒,晚上睡觉前如果不用开水好好泡脚,很长时间手脚都不得暖和;脐部受凉则易腹泻;手脚易生冻疮。 b,有时候有些腰痛,尤其是腰骶部,参加体力劳动或者性生活稍微多些的时候加重; c,小便清,大便溏,或者大便头硬后软; d,眼睛近视,有鼻炎,虽经过治疗鼻炎症状已经不是很明显,但是一旦感冒,总有很长时间鼻子不通畅而且鼻涕较多;有慢性咽炎,抽烟,每日早晨刷牙后总有一段时间咽部有痰,得用很长时间清嗓子; e,有些嗜睡,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阳气甚时就昏昏欲睡;多年前有过一次心悸。 f,饭量一般,口味尚可,但是经常有食后腹胀不适的感觉; g,舌淡红苔薄,口不渴,喝则喜热饮,饮凉则脘腹不适。尺脉沉取无力。 3,分析:太阴虚寒则饮凉即脘腹不适、食后腹胀、小便清,大便溏,或者大便头硬后软,太阴脾主四肢,太阴虚寒故四肢不温,脐腹部不能受凉;手太阴肺开窍于鼻,太阴虚寒故鼻塞不通,鼻流清涕,咽部有痰;足少阴肾经虚寒则怕冷,四逆,易生冻疮,腰痛嗜睡;手少阴心经君火不足则心悸;故综合判断为太阴少阴两经虚寒之证。四逆汤补先天命门之火,散一身之寒,祛五脏之湿,故服之。 云居木2010-05-21 21:05 第一天,制附片50克、干姜25克、炙甘草25克,先煎制附片1小时,取一小勺尝已经不麻口,下干姜、炙甘草再煎30分钟,服用。单尝附子汤感觉味苦,现在服用四逆汤感觉味道苦中带甜,有姜的味道,不是很难喝。上午十点服用头煎,下午四点服用二煎,晚上九点服用三煎。三煎味道已经很淡了。看来四逆汤煎服两次即可,三煎的意义不大了。服后当天没有什么感觉。 第二天,制附片6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煎法如第一天,不过只在上午十点,下午六点各服用一次,即一天服用两次。晚上去岳丈家吃饭,喝了白酒二两。 晚上睡觉时按照往常一样用开水泡脚,但是发现,今晚的脚根本就不感觉冷,温度也比往常高。是服用四逆汤的效果呢,还是喝了白酒的效果呢?暂时还不能肯定。 今天是服用四逆汤的第三天,制附片7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煎服同前。 由于昨晚在岳丈家吃饭,今天早上就吃了昨晚的剩饭了,我素不喜吃剩饭,故用开水泡了吃,也没有必要品味了,很快就连吃带喝的装进了胃里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