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重点个人整理版

军事理论重点个人整理版

第一章 中国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事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使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的特点:一是具有深刻的实践性;二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三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四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五是具有不断的创新性。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发展:(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夏朝至清朝前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40年)。(一)产生时期,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我国先后建立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这是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尤其是到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记述统计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产生的重要标志。(二)成熟时期,约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问世了《武经七书》中的《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丰富发展时期,约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9世纪上半叶,即我国历史上的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朝前期等朝代,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发展时期。(宋仁宗时编撰的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中,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最早配制成功的火药配方。宋神宗时颁布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和《李卫公问对》7本兵书合称为《武经七书》,官定位武学教材,其目的是兴武备、建武学、选武举。明朝最为杰出的兵书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以及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部头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作战篇:并贵胜,不贵久。因粮与敌——在敌国就地补充粮草。胜敌而益强。
谋攻篇:创造性的提出了“全胜”思想,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政治上提出了“伐谋”“伐交”的手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形篇:战争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有时为了更有效的打击敌人,又需隐蔽自己的实力,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
势篇:势是情态、气势、声势。造势与任势结合。
虚实篇: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击虚,因敌变化,应形于无穷。
军争篇: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是军争的基本原则,要求战争指挥者应辩证处理好迂与直、利于害的关系,能洞察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有效争利。治气、治心、治变。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九变篇:九变即去穷无尽之机变。知五地,即圮地、瞿地、绝地、围地、死地;知五危,即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三是“虑必杂与利害”;四是“恃吾有以待”。
行军篇:分处军、相敌、附众。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使将帅“与众相得。
地形篇:分为六类,即通、挂、支、隘、险、远;列举了六败;善于借助地形;进不求名,退不避祸;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九地篇:即散地、轻地、争地、交地、瞿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
火攻篇: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用间篇:离间。
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的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建设思想等基本内容。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含义:第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第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中共成立到遵义会议,(形成)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抗战胜利后经过全面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战争——从私有制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程度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私有制是战争的起源,压迫者阶级、剥削者阶级是人类战争的真正根源。
战争的本质和目的:(1)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一种手段,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战争不仅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它还是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
战争与经济的关系: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战争依赖于经济,战争的实质是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而

展开的冲突和斗争。毛泽东认为,只有注意经济建设,“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但不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坚决主张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要最终消灭战争,必须消灭阶级、铲除产生和滋养阶级的私有制。
战争方法论:战争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战争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战争规律确定自己指导战争的根本方法。其内容包括: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2、着眼特点,着眼发展;3、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4、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关节。
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我们人民军队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政治、军事、经济。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担负战斗部,工作队和生产队。制定军队纪律的根本出发点:维护人民利益;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1、兵民是胜利之本;2、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3、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势相配合;4、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5、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2、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3、力求实现歼灭战;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5、三种作战形式(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密切配合,适时转换;6、慎重初战,执行有利决战;7、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初战的三个原则:一是必须打胜;二是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三是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
国防建设思想:1、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2、国防建设必须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国防科技;3、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根生的方针;4、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5、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观念;6、加强战略后方和战场建设。
第三节 邓小平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及军事斗争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与和平理论,国防建设理论、军队建设理论、军事战略理论。(一)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理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在;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 他创造性

地提出了“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经济合作”“和平对话”等新办法。
(二)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时状态,真正转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上来);2、正确处理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防建设作为国家整体利益的一个内在需求,必须同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起来;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提出国防建设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建立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发展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方针,发展国防科技要坚持自立根生的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
(三)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伟大目标,这既是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第四节 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江泽民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要始终关注两个最重要问题:一个是在复杂的国家环境中,能不能打赢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一个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能不能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质和作风。
按照“五句话”总要求,推动军队全面建设: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军队建设上要逐步由数量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才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努力完成双重历史人物,实现我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跨越机械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
第五节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
必须做到“六个统筹”: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统筹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统筹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
军队要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章 战略环境
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域,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我国

地缘环境的特点:我国边界线长(1万8千公里),是世界上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是国家人口上亿最集中地地区;我国周边战略力量相对集中,是世界核武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我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能够复杂(主要有与国际反华势力相勾结、相呼应的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
增强海洋国土观念:要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海洋国土是指国家爱主权管辖下的一个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包括一国的内海和领海,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一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要树立海洋资源观念;树立海洋经济观念;要树立海洋权益观念(国家在海洋上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要树立海洋防卫观念。
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胡锦涛的四个绝不:坚持一个中国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反对“台独”的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第三章 中国国防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同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多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策、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要素: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国家;目的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国防的手段: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手段和范围: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责: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地狱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
军事手段具有威慑作用,唯一能够有效对付武装侵略的手段。
国防的对象:要防备和抵御的行为。一是侵略,而是武装颠覆。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一种国家行为也是一种国际行为,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所有国防的着眼点都在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
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国防历史的启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

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科技的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障。
国防体制是国家为进行国防建设和斗争而确定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的总称。它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等体制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是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组织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防领导体制: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制定有关国防方面的基本法律,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责(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宣布战争状态;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
中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陆军下辖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7个军区;海军下辖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空军军区潼陆军;第二炮兵由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战役战术常规导弹部队及相应保障部队组成。
武警部队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国家重要目标,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时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卫作战。武警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和平时期主要负担固定目标执勤、处置突发事件、担负反恐怖任务,并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紧急措施。
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国防交通动员和政治动员。
我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公民的国防义务:根据《国防法》第九章——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家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
《兵役法》第43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每年的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

教育日。
国防教育的目的: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第四章 军事制导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的概念
制导,即自动控制和引导飞行器,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线(或弹道)准确到达目标的过程。
精确制导技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其特点为命中精度高、作战效能高、射程远、作战效费比高。
分为导弹和制导弹药两类。
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并能控制其飞行弹道而杀伤目标。
精确制导弹药师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具有很高命中精度的弹药的总称。
制导方式是指实现导引和控制飞行器按照特定基准,选择飞行路线寻找和攻击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按制导信息的来源分为寻的制导,自主式制导、遥控式制导、卫星定位制导、复合式制导。寻的制导具有自动探测、跟踪、瞄准和攻击目标的能力,适合打击运动目标。分为主动寻的制导,被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多用于末制导。自主式制导适于攻击固定目标。
巡航导弹:是在大气层内飞行,利用气体升力支持其重量,依靠发动机推力克服前进阻力,大部分航迹处于匀速等高巡航飞行状态的导弹。一般采用符合制导。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一)增强打击效果: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研究新型战斗部;(二)扩大打击范围:增大武器射程,填补火力空白;(三)提高突防能力:采用隐身技术,提高飞行速度,调整飞行弹道,增加隐蔽措施;(四)改善同样能够程度。
第五节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
必须做到“六个统筹”: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统筹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统筹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
军队要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C4ISR系统: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
(一) 信息——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因素
(二) 信息化——信息化战争的根本标志
(三) 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战争的主题类型: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技术支配整个高技术

武器装备体系,以信息攻防为主要作战方式,在核威慑条件下,全方位进行的立体战争。
(四)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战争:1、作战空间多维化:外层空间战场空间,电磁战场空间,网络战场空间,心理战场空间(“三维”扩展到了陆海空天信心“六维”),2、作战行动一体化;3、作战环节精确化;4、战场机动快速化;5、作战方式非接触。
(五)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战争内涵扩大;2、实现智能化;3、谋取全谱优势。
前言:军事是一切与战争和军队直接相关事项的总称。军事科学是反映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用以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战争准备和实施的知识体系,是社会科学中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为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