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

【典例导悟】

【典例1】(2009·广东高考)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规范解答】选B。此题主要考查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特点。设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用b表示。

【互动探究】若该题干家系中Ⅱ-7为男色盲,则Ⅲ-9的色盲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代的哪些个体?

提示:Ⅰ-2和Ⅰ-3。

【变式训练】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

【解析】选B。当母亲色盲(XbXb)时,父亲无论何种基因型,他们的儿子一定是色盲(XbY)。A项中,女儿是否是色盲,关键看其母亲是否传给她色盲基因(Xb);C项中,孙子是否色盲,要看其母亲是否传给他色盲基因(Xb),与其祖父母无关;D项中,外孙女要是色盲,要求她的父亲也是色盲,否则,外孙女色觉正常。

【规范解答】选D。此题考查各种遗传病的判定及相关基因型推断。逐个系谱图分析如下:

【互动探究】系谱乙、丁还可能表示哪些遗传方式?

提示:系谱乙还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还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典例3】(2009·山东高考)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

(3)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包括遗传方式判断、基因型推断及概率计算,解答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自主解答】(1)对于甲病:Ⅱ-3、Ⅲ-3均患甲病,但是Ⅱ-4无致病基因,推出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又因为Ⅱ-2的女儿Ⅲ-1不患甲病,得出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对于乙病:Ⅲ-4患乙病,其双亲Ⅱ-3、Ⅱ-4均正常,且Ⅱ-4无致病基因,推出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Ⅱ-2两病兼患,且其母Ⅰ-1正常,推出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Ⅲ-1表现正常,但其父Ⅱ-2患乙病,推出Ⅲ-1的基因型为aaXBXb。

答案:(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规律方法】两种疾病患病概率的有关计算

①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

②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

③甲、乙两病同患的概率是m·n;

④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系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是()

【解析】选A。A图中女患者的父母都正常,则其遗传一定为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

【学业达标训练】

1.人类表现为伴性遗传的根本原因在于( )

A.X与Y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C.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

D.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解析】选A。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主要是因为X、Y染色体上所携带的有些基因不同。

2.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

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C。②中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是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④中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前者是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后者是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与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没有关系。①正反交结果不同和③男女患者比例不同是伴性遗传的特点。

3.(2010·长春高一检测)血友病是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h)。一对夫妇有三个子女,其中男孩、女孩各有一个为血友病患者,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

【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这对夫妇生有患血友病女孩(XhXh),则丈

夫的基因型一定为XhY,又因为三个子女中还有一个正常个体,则妻子的基因型为XHXh。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解析】选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女患者若为杂合子(XAXa),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和女儿均有一半的患病率。正常个体不可能携带显性致病基因。

5.果蝇的红眼为伴X染色体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解析】选B。A项中,后代雄性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雌性果蝇全为红眼,因此无法通过眼色判断出性别;B项中,后代白眼果蝇全为雄性,红眼果蝇全为雌性且为杂合子;C项中,杂交后代中雌雄果蝇各有一半是红眼,一半是白眼;D项中,后代雌雄果蝇全部都为白眼。

6.一对夫妻色觉正常,他们的父母也均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色盲,则这对夫妻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

A.0

B.1/2

C.1/4

D.1/8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夫妻中男性的基因型是XBY,妻子父亲的基因型是XBY。因妻子的弟弟患色盲,所以妻子的母亲一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妻子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几率是1/2,当妻子是色盲基因携带者时,这对夫妻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1/4×1/2=1/8。

7.如图是色盲的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写出该家族中下列成员的基因型:4________,10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

(2)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解析】4和10均为色盲男性,基因型均为XbY。5和6正常,生出色盲儿子10,则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11为女孩,其基因型为XBXB或XBXb。14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8号,8号色盲基因来自她的父亲4号,而4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1号,7和8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生出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其后代中不会出现色盲女孩(XbXb),概率为0。

答案:(1)XbY XbY XBXb或XBXB

(2)1→4→8→14 (3) 0

【素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2010·长春高一检测)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有某遗传病的男孩,该遗传病一定不是( )

A.伴性遗传

B.常染色体遗传

C.显性遗传

D.隐性遗传

【解析】选C。显性遗传病具有代代遗传的特点,即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是患者。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一患病男孩,此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解析】选C。男性色盲即基因型为XbY,初级精母细胞中X、Y染色体在后期分离,最后分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因此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有两条X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又因为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答案选C。

3.人类的血友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以下不可能的是()

A.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儿子

B.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儿子

C.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女儿

D.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女儿

【解析】选B。理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隔代交叉遗传规律,注意XY性别决定的遗传方式,男性的X只能传给其女儿,儿子体内的X只能来自母亲,不可能来自父亲。血友病遗传与色盲的遗传规律相同,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4.(2010·巢湖高一检测)如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不患病

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5.(2010·晋江高一检测)某女孩患有色盲,则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哪些人可能不存在色盲基因( )

A.父亲

B.母亲

C.祖母

D.外祖母

【解析】选D。某女孩患有色盲,其基因型可表示为XbXb,两个色盲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来自父亲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祖母,来自母亲的色盲基因,既有可能只来自外祖父,也有可能只来自外祖母,即该女孩的外祖母、外祖父、祖父都有可能不存在色盲基因。

【解析】选B。甲家庭如果生育女儿,丈夫会把其显性致病基因传给他的女儿,因此适于生男孩。乙家庭中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则该女性有可能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如果生育男孩,有患病的可能性,因此最好生育女孩,不会患病。丙家庭中丈夫为显性纯合子,无论生男孩还是女孩,都不会患病。丁家庭中妻子虽然进行了基因治疗,但是并不能改变其性腺内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若生育男孩一定患病,应生育女孩。

7.有关图示4个家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

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解析】选B、C。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XaY)母(XaXa)患病,子女必患病,故丁不符合色盲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患病,则其母亲和女儿必患病,故甲、乙不可能是。由甲图“无中生有”可知一定是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在常染色体上时,再生一个小孩得病概率为1/4,在X染色体上时,再生一个小孩得病概率也是1/4。丙图无法确定是什么染色体上什么遗传病,故也不能确定女儿一定是杂合子,故叙述正确的是B项和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9分)

8.(15分)(思维拓展题)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1)可判断为红绿色盲的是_______病,而另一种病属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性遗传病。(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Ⅱ8的基因型为______;Ⅱ9的基因型为_______。

(3)Ⅱ8和Ⅱ9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孩的概率为______;如果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检测,能否确定后代是否会患遗传病?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4)Ⅲ14的乙病基因来源于Ⅰ代中的__________。

【解析】(1)分析题中遗传系谱图,Ⅱ5和Ⅱ6都正常,Ⅲ11患甲病,可判断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乙病。

(2)Ⅲ11患甲病,Ⅱ6一定为Aa;Ⅰ1患乙病,Ⅱ6一定为XBXb,因此Ⅱ6的基因型为AaXBXb。Ⅱ7为aa,可判断Ⅰ1和Ⅰ2均为Aa,Ⅱ8为AA或Aa,且Ⅱ8患乙病,为XbY,因此,Ⅱ8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Ⅲ14患乙病,Ⅱ9一定为XBXb,且已知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因此Ⅱ9的基因型为AAXBXb。(3)由Ⅱ8和Ⅱ9的基因型可以判断Ⅱ8和Ⅱ9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孩的概率为0;Ⅱ8和Ⅱ9的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都不患甲病),因此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检测不能确定后代是否会患乙病。

(4)Ⅲ14的乙病基因来源于Ⅱ代中Ⅱ8和Ⅱ9,Ⅱ8来源于Ⅰ代中的Ⅰ2,Ⅱ9来源于Ⅰ代中的Ⅰ3,因此Ⅲ14的乙病基因来源于Ⅰ代中的Ⅰ2和Ⅰ3。

答案:(1)乙常隐

(2)AaXBXb AA XbY或AaXbY AAXBXb

(3)0 不能,因为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

(4)Ⅰ2和Ⅰ3

[实验·探究]

9.(14分)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是显性。一只有角公羊与一只无角母羊交配生了两雌两雄四只小羊,性成熟以后,凡公羊都表现为有角,凡母羊都表现为无角。

试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绵羊的有角性状是否可能为伴X染色体遗传?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事实推测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

(3)以下是为进一步验证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的方案,请补充完整。

步骤:让上述有角公羊与多只无角母羊交配,观察子代性成熟后表现出来的性状。

结果预测

①若子代性成熟后,全部公羊表现为有角,全部母羊表现为无角,则有角性状为___________遗传。

②若_________,则有角性状为_________遗传。

【解析】若有角性状是伴X染色体遗传,则有角公羊与无角母羊所产生的后代中,母羊应都为有角,这与题干不符,故不能为伴X染色体遗传,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或伴Y染色体遗传,可通过设计杂交实验予以判断。

答案:(1)不可能若有角性状为伴X染色体遗传,则有角公羊与无角母羊交配产生的小羊中,凡公羊都应表现为无角,母羊都应表现为有角,与题干不符

(2)伴Y染色体遗传常染色体遗传

(3)①伴Y染色体②子代性成熟后公羊中有有角的也有无角的,母羊中有无角的和有角的常染色体

【精品题库】

1. 女性色盲患者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解析】选D。女性色盲,XbXb中的Xb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所以其父亲一定是色盲,而且一

定会传给儿子。

2.在下列人类系谱图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

【解析】选C。此遗传病在连续三代中有明显的连续性,故显性遗传的可能性大。因第一代的女性为患者,儿子中有正常的,即可判断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由于男性患者的女儿均有病,而其儿子均正常,说明此遗传病与性别有关,故C的可能性比B的可能性还要大。

3.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

②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其父方遗传来的

③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以不患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特点是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并呈隔代交叉遗传。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其色盲基因(Xb)可能来自其父方,也可能来自其母方。男性色盲(XbY)的色盲基因(Xb)只能传给女儿,女儿可能是色盲(XbXb),也可能是携带者(XBXb),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XbY),因为女儿的色盲基因(Xb)可以传给外孙,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

4.(2010·三明高一检测)在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中,若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概率为(阴影斜线表示患者,其余正常)( )

A.1/2

B.1/3

C.2/3

D.1

【解析】选C。图谱中Ⅱ5与Ⅱ6均患病,生有一正常女儿Ⅲ9,推出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Ⅲ8基因

型为Aa的概率为2/3,为AA的概率为1/3,Ⅲ7的基因型为aa,则Ⅲ7与Ⅲ8所生子女患病概率为:

5.根据人类遗传病系谱图中各世代个体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②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③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④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不同遗传方式的特点。①双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其父亲必为患者。②双亲正常,后代有病,必为隐性遗传,因后代患者全为男性,可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由母亲传递而来。③父亲有病,母亲正常,子代女儿全患病,儿子全正常,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他遗传病概率非常低。④父亲有病,儿子全患病,女儿正常,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他遗传病的可能性极小。

6.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 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亲本基因型为______。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则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则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

(4)若后代性别比为1 ∶1,宽叶个体占3/4,则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运用伴性遗传的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中除要运用伴性遗传的规律外,还要运用试题中提供的一个信息: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就不存在Xb的雄配子。如果后代全为雄性个体,亲本中雄性个体就是XbY;如果后代中既有雄性又有雌性,亲本中雄性个体就是XBY。确定了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再根据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就可以确定亲本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了。

答案:(1)XBXB×XbY (2)XBXB×XBY

(3)XBXb×XbY (4)XBXb×XBY

7.回答下列问题:

(1)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______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________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

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为伴性遗传。(2)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①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

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解析】(1)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染色体来自于父本,所以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本,并传给下一代的雌性个体;果蝇的眼色遗传是伴X染色体遗传,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2)①要使最终获得的雄性果蝇全部为截毛(XbYb),雌性果蝇全部为刚毛(XBX-),那么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雌性个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Xb,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是XB和Yb,因此第二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XBYb 和XbXb。要想获得XBYb的雄性个体,第一代杂交亲本果蝇应选择XbYb和XBXB进行杂交。

②要使最终获得的雌性果蝇全部为截毛(XbXb),雄性果蝇全部为刚毛(XBY-或X-YB),那么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雌性个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Xb,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应有Xb,由题意另一种配子必须是YB,因此第二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XbYB和XbXb。要想获得XbYB的雄性个体,第一代杂交亲本果蝇应选择XBYB和XbXb进行杂交。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导学案

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性规律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3、归纳伴性遗传的特点 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难点:人类遗传病分析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性规律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相联系。 2、常见实事例:(1)人类遗传病:人类、和血友病等。 (2)果蝇。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1、基因的位置只位于。 思考: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率(7﹪)远远高于女性(0.49%),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 亲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 3、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及子代发病率 (1)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色盲 婚配的图解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3)色盲女性与亲代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正常男性婚配图解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4)女性色盲携带者与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 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上。 2、患者的基因型(1)女性:和。(2)男性: 3、遗传特点:(1)女性患者男性患者。(2)具有 (3 性患者一定患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a)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W)。(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图解如下: P:×

配子: F1(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记录下来 探究案 一、学习过程 探究点一:伴性遗传现象 问题1:红绿色盲患者和正常人视觉有何不同?患者在男女中的发病比例相同吗? 问题2: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有症状?患者在男女中的发病比例与色盲一样吗? 探究点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问题1:红绿色盲症是怎样发现的? 问题2:正常人和色盲患者的基因型共有几种? 探究点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问题1: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哪种遗传病? 探究点四:分析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系谱图,确定遗传病的类型 1、伴Y遗传: (1)特点: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男 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为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系普图(如右图) 2、伴X显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连续遗传现象②患者中性多于性③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 正”,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伴性遗传(导学案)

第三节伴性遗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性规律 能力目标 举例说出半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四、学习过程: 问题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相联系。 2、常见实事例:(1)人类遗传病:人类、和血友病等。 (2)果蝇。 问题二:人类红绿色盲症基因位置,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发病率和遗传特点1、基因的位置只位于。 探究讨论: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率(7﹪)远远高于女性(0.49%)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 亲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3、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及子代发病率 (1)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色盲婚配 (2)的图解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3)女性色盲携带者 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3)色盲女性与亲代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正常男性婚配图解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4)女性色盲携带者与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 问题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上。 2、患者的基因型(1)女性:和。(2)男性: 3、遗传特点:(1)女性患者男性患者。(2)具有 (3 性患者一定患病。 问题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W)。(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的(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图解如下: P:(芦花鸡)× 配子: F1(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 五、知识连接 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 1、伴Y遗传:(1)特点: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 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为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 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希普图(如右图) 2、伴X显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连续遗传现象②患者中性多于性③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 (3)典型系谱图(如右图) 2、伴X隐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③女患者的父亲及女儿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④正常男性的 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⑤男患者的母亲及 女儿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 (2)实例: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眼色遗传。 (3)

伴性遗传--题型总结--超级好用

伴性遗传与遗系谱图 一.遗传系谱图解法: 1.确定是否伴Y遗传: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具有世代连续性,女性都正常。若患者男女都有,则不是伴Y遗传。再进行以下判定。 2.确定系谱中的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 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双亲患病,其子代中有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的遗传: 在已确定隐性遗传中: 若有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者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在已确定显性遗传中: 若有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者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人类遗传病判定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4.若无明显特征只能做可能性判定: 在系谱中若该病代代相传:显性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女各半,性状表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若患者女多男少,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X染色体可能性大。 在系谱中若该病隔代相传,隐性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女各半,性状的表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多女少,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X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二、判一判 结论:该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病。 结论:初步认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结论:初步认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三、专题练习 题型一:遗传系谱图 1、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 答下列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3)如果II-4、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2)优质教案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节伴性遗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问学生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问问学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然后再将一张道尔顿的图片呈现给学生们看,问是否认识这个人,发生在他

高中生物 第3节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 庄荃柳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伴性遗传》属于人教版必修2第2章第3节内容,本节课是以红绿色盲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同时也为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遗传的物质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性别是一个特殊性状,学生对性别有浓厚的兴趣。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能归纳出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3、能解决一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能力目标: 1、能运用资料分析总结人类的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通过遗传家系图进行观察,提出假说,推理分析,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综合分析处理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1、能尊重科学,献身科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2、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 学习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解决方法: 1、学习重点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写遗传图解并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不同伴性遗传的特点 2、学习难点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红绿色盲家系图及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起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教学过程: 1、从看红绿色盲检查图开始,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状态,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道尔顿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获得了什么启示? ①不放弃身边小事,对待科学的认真态度 ②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将自己的发现公示于众,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3、观察分析课本中的红绿色盲家系图: 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 (1)家系中患者是什么性别?说明红绿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2)I代中1号是否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II代中的2号?这说明色盲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

伴性遗传详细教(学)案

《伴性遗传》详细教案

学习 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对于多细胞生物而 言,它们的发育起点是什么? 受精卵。那同是受精卵,为什 么会产生雄性个体和雌性个 体呢?性别决定 (二)授课部分 1、伴性遗传的概念(让学生 看PPT) 2.性别决定 大家都知道人的染色体一共 有多少条呢?对 46条,其中 常染色体44条,另外两条是 性染色体,这种决定类型是 XY型。鸡是ZO型、蝗虫是 XO型、蜜蜂雌蜂是二倍体雄 蜂是单倍体 3、红绿色盲症的自我检测 翻开书本33页,认真思 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讨论,叫一个学生 起来回答人的决定类型 叫学生回答自己看到的 数字 设下悬念,引起学 生好奇心。通过两 个疑问导入,引起 学生的疑问,激发 学生的兴趣,既向 学生提出今天要 学习的容,又利用 高中学生的好奇 心理引起他们对 新课的关注。 由于之前是学习 过的容,这样可以 检测学生的掌握 情况 体现学生为主体 的新概念教学

教学过程6.总结红绿色盲(伴X隐性遗 传)的遗传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 遗传,隔代遗传 7.其他常见的伴性遗传病: (1)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 X显性遗传)利用红绿色盲的 一样方法,总结它的遗传特 点。 (2)果蝇的红眼白眼(伴X 显性遗传);血友病(伴X隐 性遗传) 学生在书本上划下红绿 色盲遗传的特点并记住 学生观察、讨论并且总 结。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连续遗传 看书本第36页 并将知识点划出来 为后面总 结伴性遗传的特 点做铺垫。 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了解更多的常 见伴性遗传病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联系,强 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顺口溜: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 看女性。女病父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 看男性。子病母正,非伴性 学生呼应,跟着老师 一起练习顺口溜 用顺口溜来加深 新知识的印象。培 养学生分析归纳 的能力,落实本节 课的能力目标。

基因频率的计算与伴性遗传

基因频率的计算专项训练 笔者在进行高三复习教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对“基因频率”的计算题目特别容易错解,有关解答“基因频率”的常规方法和哈代-温伯格平衡(遗传平衡)定律法在解题时不能灵活应用。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对常规方法和遗传平衡定律法的内涵和实质进行阐述,再结合教学实际,对几种常见题型采用何种解题方法较好,进行归纳总结。 一、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法和常规方法的内涵 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指出: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并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这5个条件是:①群体足够大,不会由于任何基因型传递而产生频率的随意或太大的波动; ②必须是随机交配而不是选择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 ⑤没有自然选择。 一个达到遗传平衡的种群,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设其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频率依次为p和q,则p+q=1,(p+q)2=1,p2 +2pq + q2=1,基因型AA的频率为p2,aa的频率为q2,Aa的频率为2pq,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每一代中保持不变。因为在在这个群体中,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有两种,其比例为:A:a=p:q,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也是两种,其比例也为:A:a=p:q,由 该群体子一代的基因型有:AA,Aa,aa,其频率分别为p2,2pq ,q2。据此基因型频率可推算出子一代的基因频率: A=(p2×2+2pq×1)/2=2p(p+q)/2=p a=(q2×2+2pq×1)/2=2q(p+q)/2=q 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还是p,a的基因频率还是q。同理,推导出任何一个子代的基因频率仍是P和q,亲代和任何一个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2,2pq ,q2。总之,这个种群中基因A 和基因a的频率在每一代中永远保持p和q,基因型AA,Aa,aa的频率也保持为p2,2pq ,q2[1]。 一个达到遗传平衡的种群,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其一对等位基因X B和X b的频率为p 和q,则p+q=1,(p+q)2=1,p2 +2pq + q2=1。 因为在该种群中,卵细胞有X B和X b两种,频率为p和q,这两种卵细胞与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的结合机会又是相等的,所以产生的雄性子一代中基因型为X B Y和X b Y的频率依次为p和q,即可推出雄性子一代中基因为X B和X b的频率依次为p和q。 在该种群中,卵细胞和精子都有X B和X b两种,频率也都为p和q,且这些卵细胞与精子的结合机会又是相等的,所以产生的雌性子一代中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的频率依次为p2,2pq ,q2,即可推出雌性子一代中基因为X B和X b的频率也依次为p和q。 在整个种群中,雌雄数目比例为1:1,因此,在这个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整个子一代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和X b Y的频率依次1/2p2,pq ,1/2q2,1/2p和1/2q,即可推出在整个子一代中基因为X B和X b的频率也依次为p和q。 同理,可推导发现,每一代:整个种群中的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和雄性群体中、雌性群体中X B和X b基因频率都相等,分别为p和q。 常规方法适用于任何群体处于任何条件下。解题中先要判断题目中所给的群体是否满足哈代-温伯格平衡的5个条件,如果满足,用以上遗传平衡法解题更迅速方便,如果缺乏这些条件,比如群体中存在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迁移,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会改变,或者群体是自交非随机交配,则基因频率不变,但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此时就不能保持群体的遗传平衡,就不能应用遗传平衡定律法解题,只能用常规方法。 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数目/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100% 基因型频率=(该基因个体数/该群体个体总数)×100% 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A的基因频率=[这个群体中A基因的个数/(群体个体总数×2)]×100% a的基因频率=[这个群体中a基因的个数/(群体个体总数×2)]×100% 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 X B的基因频率=[这个群体中X B基因的个数/(雌性个体总数×2+雄性个体总数)]×100% X b的基因频率=[这个群体中X b基因的个数/(雌性个体总数×2+雄性个体总数)]×100% 二、经典例题剖析和归纳: 1、常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频率计算 例1: (2008年高考江苏卷)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伴性遗传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

【生物】2016高考几类遗传规律试题的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历来都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该部分考查内容多变、形式多样,其中主要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规律中的“特殊”类型、遗传概率的计算和系谱图的分析推断等。这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一般都有一定的综合性,而且题目的信息量大,信息呈现形式不拘一格,有些试题信息隐蔽,这些特点使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新颖度,同时也使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充分体现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功能特点。这类遗传规律试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高,不仅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和理解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解答这类试题也需要考生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分别介绍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一、基因自由组合类试题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于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由于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因此,对于基因自由组合类问题的分析,可以分两步进行:先简化为几个基因分离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再将各自分析的结果组合相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分解组合相乘法”)。 【方法点拨】常见的基因自由组合类试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顺推型,即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求解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子代中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情况。这类题型,按照上述方法可以比较简捷地解答。另一种是逆推型,这类试题一般告知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以及子代各种表现型的数量或比例,要求求解亲本的基因型。对于逆推型自由组合类试题,也可以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先单独进行分析,但对分析的结果不是组合相乘,而是综合各个分析结果最终得出亲本的基因型,其一般解题思路是:先对子代每对相对性状按照基因分离定律单独进行分析,确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利用表现型的比例关系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最后将各个分析结果进行综合。 二、几类“特殊”遗传规律试题 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如Aa)自交,后代中会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如AaBb)自交,后代中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然而,上述性状遗传规律只是在比较纯粹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如完全显性、没有致死现象、一对基因只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而且一对相对性状也只由一对基因控制,基因之间互不影响。但如果情况与上述不符合,后代中将不会出现3∶1或9∶3∶3∶1等一些常见的比例关系,这类遗传称为遗传规律中的“特殊”类型,现分类列举如下。 (一)9∶3∶3∶1的变式试题 【方法点拨】(1)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只有在每对基因分别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情况下,后代才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但如果一对基因决定两对相对性状,或者一对相对性状受到两对基因的控制或影响,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将是9∶3∶3∶1的变式。9∶3∶3∶1的变式有9∶7、9∶3∶4、12∶3∶1、9∶6∶1等一些类型。 (2)充分利用“拆分法”解题:运用“拆分”法解答9∶3∶3∶1变式类试题,可以使复杂的

“伴性遗传”一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伴性遗传”一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福清龙西中学高中生物教师陈向炎 一、概述: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安排的,其中性染色体及其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学习,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扩展、补充和深化。在学习了这节内容后,既复习基因分离规律也总结出伴性遗传特点。同时,遗传规律的不同形式传递特点也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中得以应用和深化综合运用。显然,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并且本节内容如血友病形成原因等可为后面内容“变异”中的“基因突变” 教材处理 (1 的判断。 (2 1 ①知道伴性遗传的概念; ②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2、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信息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学习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行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主体参与意识和行为,得到自我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5、教学难点 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一、提问,导入新课。思考: 1、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2、男性和女性染色体有何不同? 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 人体细胞内有46条(23对)染色体 22对相同的常染色体和1对不同的性染色体(XX和XY)。 过渡 情境创设 请同学们思考:1 分析: 1、 2、 ① ② XBXB ③ ④ ⑤ ⑥ XbXb 三掌握规律,学会运用 总结伴X隐性遗传病遗传规律 对同学们分析的不同婚配方式下子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进行点评和讲解。 提问:根据同学们自己写的情况,请总结一下色盲这种伴X隐性遗传病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如致病基因传递有何特点? 与性别联系体现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父亲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3.母亲的致病基因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4.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第三节伴性遗传

第三节伴性遗传 第三节伴性遗传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能力要求 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三)品德要求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 1. 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 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

教学难点 1. 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色盲遗传。 [解决办法] 以人的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2)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应用伴性遗传原理解决特定情境中的新问题。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伴x显性遗传。

[解决办法]通过比较和练习有关习题,对以上遗传知识作一般的了解。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谈话和复习(注意启发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x和y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图。 xy型性别决定图解,色盲检查图,关于色觉的四种婚配情况的汇总图解。板书内容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学生活动设计 1.授课前可组织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进行色盲普查,并对色盲患者作家谱调查。 2.让学生在图中找出男女染色体组成的区别,认识性染色体的作用。3.分析xy型性别决定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4.引导学生动手写出色盲遗传的几种婚配的遗传图解,分析总结色盲遗传的特点。 5.通过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小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概率计算

伴性遗传概率计算 【解题攻略】: 1.判断该性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3.计算子代的概率 注:一种性状(遗传病)的考查比较简单,按基因分离定律进行计算即可;涉及到两种性状(遗传病)的考查,一般采用独立分析法,即先一种性状一种性状地分析,然后再把两种性状的情况组合起来,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算法相似,只不过要注意到伴性遗传的情况。 专项训练 1.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一4是杂合子 B.Ⅲ一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一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2.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Ⅲ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Ⅰ1由传来的 D.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 3.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色盲、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儿子,为有耳垂、色觉正常但患白化病的概率多大 A.3/8 B.3/16 C.3/32 D.3/64 4.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基因a)又有色盲(基因b)的小孩。这位表兄的基因型,已生小孩的性别和再生一个小孩患两病的几率分别是A.AaX B Y、男孩、1/4 B.AaX B Y、男孩、1/16 C.AAX B Y、女孩、1/16 D.AaX b Y、男孩、1/16 5.下图是患甲、乙病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且已知Ⅱ-4无致病基因。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完整版)伴性遗传经典试题附解析

1、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 型(♀ZW ,♂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 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 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看( ) A.雌:雄=1:1 B. 雌:雄=1:2 C.雌:雄=3:1 D. 雌:雄=4:1 2、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 1中( ) A.白眼雄果占1/3 B.红眼雌果蝇占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3、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 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 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 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4、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位于Ⅰ段和Ⅱ段上的基因都有其等位基因 B .位于Ⅰ段上的基因的遗传属于伴Y 染色体遗传 C .位于Ⅱ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也属于伴性遗传 D .位于Ⅲ段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5、如图所示的家族中一般不会出现的遗传病是( )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③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④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⑤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② 6、一对夫妇生一对“龙凤胎”,一男孩一女孩,女孩是红绿色盲,男孩色觉正常,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X b Y 、X B X B B .X B Y 、X B X b C .X B Y 、X b X b D .X b Y 、X B X b 7、果蝇白眼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眼为显性性状。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 A .白♀×白♂ B .杂合红♀×红♂ C .白♀×红♂ D .杂合红♀×白♂ 8、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 A .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 .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 .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D .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9、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

伴性遗传基因频率计算

伴性遗传基因频率计算 特别提示:请同学们先做完再看解析 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 4.5% B. 6% C. 9% D. 7.8% 2、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和X B Y、X b Y的个体分别是44、5、1和4 3、7,则X B和X b的基因频率为() A、43%、7% B、21.5%、3.5% C、90.7%、9.3% D、45.35%、4.65% 3、.在某个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人(设男女比例1:1) A、1000 B、 900 C、 800 D、700 4、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X h的频率是() A、3.96% B、7.92% C、0.7% D、12.1% 5、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 A.1%、2% B.0.5%、5% C.10%、10% D.5%、0.5% 6、(2010四川卷)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 n X n,X n 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__。 方法总结 1、随机抽取的小样本中: ①该种群可能未达遗传平衡(如第1、2题),或不具备种群特点(第4题),因此 不能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只能根据概念直接计算。 ②由于男女性(雌雄性)中X染色体数量不等,因此,来自男女性(雌雄性) 中的基因总数就不等,计算时要注意区别对待。 【解析】:第1题:X b的基因频率:(15+5×2+11)/(200×2+200)=0.06 第2题;随机抽取的100个个体中,男女比例应该相等,各有50个。则X B的基因频率:(44×2+5+43)/(50×2+50)≈0.907,X b的基因频率:1-0.907=0.093 第4题:假定有学生100人,男女生各50人,血友病患者共有0.7个;由于患病男女比为2:1,则X h X h的个数为0.7×1/3, X h Y的个数为0.7×2/3。X H X h的个数为5个。则X h的基因频率为:(0.7×1/3×2+0.7×2/3+5)/(50×2+50)=0.0396 2、随机交配的大样本中 ①一个随机交配的或较大的自然种群可视作遗传平衡种群(第3题、第5题)。在这类 种群中,算基因频率一般用遗传平衡定律法(或配子随机结合法)

伴性遗传

第三节:伴性遗传 一、知识梳理 1、伴性遗传的概念 伴性遗传是指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 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2、红绿色盲遗传 (1)子代X B X b 的个体中X B 来自 ,X b 来自 。 (2)子代X B Y 个体中X B 来自 ,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是 。 (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是 。 (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 女性。 3、伴性遗传病的实例、类型及特点(连线) 4、X 、Y 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 X 和Y 染色体有一部分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1)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也有差别,如: 亲本X a X a(♀)×X a Y A(♂)X a X a(♀)×X A Y a(♂)配子 子代 (♂全为) (♀全为) (♀全为)(♂全为) (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 观察下表中的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并说明判断依据。 最可能是 是常隐、常显、 是 能是常显、

二、思维诊断 (1)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2)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无关( ) (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4)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 (5)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不一定是患者( ) (6)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 第三节:伴性遗传 一、知识梳理 1、性染色体性别 2、X B X b Y (1)母亲父亲(2)母亲交叉遗传(3)隔代遗传(4)多于 3、 4、(1)X a X a Y A X a Y A X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显性隐性显性隐性(2)②常显有病无病常显③常隐或X隐无病有病隐性④常显或X显有病无病显性⑤X显有病全有病X显⑥X隐常隐常显X显X隐⑦Y Y 二、思维诊断 ×√ × × ×√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1(1.30M).rar

抗体的制备 为了研究抗体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功能,以及应用抗体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都需要人工制备抗体。目前,根据制备的原理和方法可分为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三类。 一、多克隆抗体大多数抗原是由大分子蛋白质组成,但只是抗原上有限部位的特殊分子结构能与其相应抗体结合,称此部位为抗原决定簇( antigenic determinant )或表位(epitope) 。 一种天然抗原性物质(如细菌或其分泌的外毒素以及各种组织成分等)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而每一决定簇都可刺激机体一种抗体形成细胞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在机体淋巴组织内可存在千百种抗体形成细胞 (即 B 细胞),每种抗体形成细胞只识别其相应的抗原决定簇,当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一种细胞群,这种由单一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体可称之为细胞克隆(clone)。同一克隆的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在理化性质、分子结构、遗传标记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均一性抗体,亦可称之为单克隆抗体。 在早期传统的抗体制备方法是将一种天然抗原经各种途径免疫动物,由于抗原性物质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故可刺激产生多种抗体形成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抗各种决定簇抗体分泌到血清或体液中,故在其血清中实际上是含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这种用体内免疫法所获得的免疫血清为多克隆抗体,也是第一代抗体。由于这种抗体是不均一的,无论是对抗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或是临床应用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如何能获得均一性抗体成为关注的问题。 二、单克隆抗体 体内免疫法很难获得单克隆抗体 ( monoclonal antibody,McAb )。如能将所需要的抗体形成细胞选出并能在体外进行培养即可获得已知特异的单克隆抗体。1975 年德国学者Kohler 和英国学者Milstein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绵羊红细胞(sheep rue blood cell),SRBC)免疫 的小鼠脾细胞在体外进行两种细胞融合,结果发现部分形成的杂交细胞既能继续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又能分泌抗SRBC 抗体,称这种杂交细胞系为杂交瘤( hybridoma )。这种杂交瘤细胞既具有骨髓瘤细胞能大量无限生长繁殖的特性,又具有抗体形成细胞合成和分泌抗 体的能力。它们是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故称之为单克隆 抗体。应用杂交瘤技术可获得几乎所有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只要这种抗原能引起小鼠的抗体应答。 这种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视为第二代抗体。单克隆抗体由于纯度高、特异性强、可以提高各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抗原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但单克隆抗体多为双价抗体,与抗原结合不易交联为大分子集团,故不易出现沉淀反应。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大促进了对各种传染病和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单克隆抗体亦可与核素、各种毒素(如白喉外毒素或篦麻毒素)或药物通过化学偶联或基因重组制备成导向药物(targett ing drug )用于肿瘤的治疗,是一种新型免疫治疗方法,有可能提高对肿瘤的疗效。 单克隆抗体亦可用于对各种免疫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胞表面分子的检测,这对免疫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分类及研究各种膜表面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因工程抗体 自1975 年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单克隆体在医学中被广泛地应用于痢疾的 诊断及治疗。但目前绝大数单克隆抗体是鼠源的,临床重复给药时体内产生抗鼠抗体,使临 床疗效减弱或消失。因此,临床应用理想的单克隆抗体应是人源的,但人-人杂交瘤技术目前尚未突破,即使研制成功,也还存在人-人杂交瘤体外传代不稳定,抗体亲合力低及产量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 课程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 概述性染色体上 的基因传递和性 别相关联 1.生命观念——分析归纳出各种伴性遗传 方式的特点,并与相应常染色体遗传特点相 比较,深刻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水平二 2.科学思维——能根据遗传图谱,掌握遗传 病遗传方式判断的一般步骤,并能熟练判断 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水平二 3.社会责任——运用伴性遗传的遗传学原 理,指导优生工作或为农牧业生产服务。 水平二 ———————————————自主梳理———————————————1.伴性遗传的概念通常是,不一定每种情况都是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和雄性的表型种类或比例不相同 (1)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决定性别 (2)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异型的,用XY表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同型的,用XX表示。 (3)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 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3.人类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X染色体上,Y染色体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分布。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情况(正常基因和色盲基因分别用 B、b表示) 女性男性 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 (3)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的遗传特点: 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女性中同时含有两个X b才是患病个体,含一个致病基因只是携带者,表现正常。而男性中只要有一个X b就是患病个体。 ②男性红绿色盲基因(X b Y)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③往往会出现隔代遗传现象。即双亲均不患病,却生有患病的孩子。 ④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有病。女性患者(X b X b)的X b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其父亲的基因型一定为X b Y,其儿子的基因型也一定为X b Y。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 [典例1]如图为某红绿色盲家系图谱,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判断该红绿色盲为隐性遗传病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Ⅲ-4绘图正确,则图中的Ⅲ-4的父亲的表现型________(“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4将来结婚后生育的儿子是色盲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该图,从男女的发病率和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分析,能得出红绿色盲遗传的哪些特点?色盲基因的传递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Ⅱ-3和Ⅱ-4正常,但他们生有患病的孩子;Ⅱ-5和Ⅱ-6正常,但生有患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错误因为Ⅲ-4的基因型是X b X b,两条X b中有一条来自其父亲,即其父亲的基因型是X b Y,为红绿色盲患者 (3)1因为Ⅲ-4的基因型是X b X b,如果生儿子,其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她,即其儿子的基因型一定是X b Y,所以一定是个色盲患者 (4)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遗传;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以后只能传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