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修改民事证据中的几个问题

谈修改民事证据中的几个问题

谈修改民事证据中的几个问题
谈修改民事证据中的几个问题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浩老师来给我们做这样一个讲座,李老师的题目是《修改民事证据制度的几个问题》。在讲座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浩教授,李老师现在是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的党委书记、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强制执行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李老师在我们民诉法学界是享有盛名的,大家在各种核心期刊上都能看到李老师发表的大量学术论文以及出版的大量专著,如《民事举证责任研究》、《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民事证据立法前沿问题研究》。李老师还主持了许多重大课题,多次获得各种各样的奖励,对此就不在一一列举。大家可以看看我们法制日报去年12月30号专门做了整版对李浩老师的人物介绍,蒋恩杰老师专访李浩教授。李老师主要关注和研究的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和调解。下面让我们欢迎李老师给我们做讲座!

李浩教授:

非常感谢!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修订民事证据的几个问题》,今年按照人大法工委的意见,是全面修订,其中证据制度的修改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今天我主要想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举证责任的修订。举证责任这一概念包含了两种意义上的负担,举证责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一概念包含了两种意义上的负担。从当事人的角度说明客观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本身就令人费解,确定举证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负担有时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举证责任本意是帮助法官来克服真伪不明的,但是我们又要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说明举证责任,说它复杂在于真伪不明的情况下,举证责任究竟应该由哪一方当事人来负担,比如说医疗侵权过错当中的举证责任,过错和因果关系,实行了双重倒置,这些年实行下来,情况也并不理想,也就是我们医疗机构过度的检查,保守的治疗,一些本来能通过抢救治疗的病人,由于保守而死亡了,但是举证责任在诉讼中又必须确定;第二点,我想强调举证责任的分配,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修改民诉法来解决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它不是一个民事程序法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应该是民事实体法解决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原被告之间来合理分配?举证责任规范是帮助法院做出裁判的辅助性规范,当证明成功,事实的“真”或者“伪”能够确定时,法官可以依据查明的事实做出裁判,无需考虑举证责任问题。但倘若证明失败,法官就需要借举证责任来做出裁判。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立法例,我们会发现有些国家在民事诉讼法中未作规定,例如德国的民事诉讼法、日本的民事诉讼法,根本就没有关于举证责任如何分配的立法例。有的国家会将举证责任规定在民法典中,比如法国民法典第1315条:请求履行债务的人应当证明债之存在。与此相对应,凡主张已经清偿债务的人,应当证明其已经进行清偿或者证明有引起债务消灭的事实;《意大利民法典》第2697条:在诉讼中主张权利的人,应当对权利依据的事实进行举证;就上述事实提出抗辩的人或者提出主张的权利已经变更或者撤销抗辩的人,应当就其抗辩依据的事实进行举证。我国澳门地区民法典第335条:(1)创设权利之事实,由主张权利之人负责证明;(2)就他人主张之权利存在阻碍、变更或消灭权利之事实,由主张权利所针对之人负责证明;(3)如有疑问,有关事实应视为创设权利之事实。第三种模式,即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民事诉讼法典中作出规定1968年的《希腊民事诉讼法典》第354条规定:每一方当事人都要对其请求或者反请求的完全成立所必要的事实进行证明;1972年的《巴西新民事诉讼法典》第333条规定:原告对形成权利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对权利妨碍、权利变更和权利消灭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典第277条规定:当事人主张有利于己之事实者,就其事实有举证之责任。但法律别有规

定,或依其情形显失公平者,不在此限。对此罗森贝克的规范说是这样理解的,举证责任是用来解决事实真伪不明时如何作出裁判的规则,而哪一方当事人来承担重要的、有争议的事实主张的不可证明性的不利后果的问题,必须根据固定的、抽象的法律规则来回答,因此需要设定一条分配举证责任的规则。罗森贝克认为只能依据以下规则分配举证责任——不适用特定的法规范其诉讼请求就不可能有结果的当事人,必须对法规范要素在真实事件中得到实现承担主张责任和证明责任。他进一步分析说,由于当事人在诉讼中主张的是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效果,但法律并不直接规定权利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而是将一项权利的变动直接归因于形成此等效果的法律规范规定的构成要件事实。因此,“每一个想使法律规范的效果有利于自己的当事人,均必须对此等规范的前提条件加以证明。”至于规范说在理论和实务界的影响,应当说规范说在德国、日本、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在我国澳门地区乃至在我国大陆地区,都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大家可以看看台湾地区关于举证责任的具体规定,完全体现了罗森贝克的规范说。那么上面这些无论是民法典的规定、还是民事诉讼中关于举证责任中的一般规定都体现了规范说。民诉法修订如何规定举证责任?《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一条被认为是我国民事诉讼法里面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恰恰是这一条饱受批评,因为这一条根本就没有解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可能对于同一个事实双方当事人都提出了主张,应该如何确定举证责任的存在?也即是根据64条第1款解决不了举证责任的问题。其实如果我们将64条三款联系起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条规定实际上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第2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联系这三款的内容,第1款规定的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也就是提供证据的责任,很显然,仅仅规定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这显然是不够的。举证责任的核心作用是帮助法官在事实真伪不明时进行裁判,鉴于立法上的不足,最高法院后来在司法解释中意图弥补这一缺陷,在2001年最高法院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第2条中专门对举证责任进行了定义性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这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第2款试图规定的是结果意义上的,客观意义上举证责任。最高法院规定第2款的内容实际上是由于我国原先采取的是一种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因此当事人往往认为即便自己举证不能,法院也应依职权进行调查不应当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最高院通过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是告诉当事人如果证明不了主张就有可能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那么《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至第7条实际上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第4条是侵权诉讼里面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一些规定;第5条是关于合同诉讼举证责任的一些规定;第6条是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一个特别规定;第7条是授权法官在特殊情况下通过裁量来分配举证责任的规定。那么当法律、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时,法院应当根据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等一些原则来分配举证责任。我们除了看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外,我们还要看一下民事实体法对举证责任的规定,实体法里面,明确规定举证责任的条文可以说屈指可数。《民法通则》第126条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脱落,由所有人、管理人能够证明自己无过错的除外。也就是证明自己无过错的举证责任要由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来承担,换句话说如果案件审理的结果是真伪不明则要有所有人、管理人败诉。《合同法》中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也并不多。比较多的是《侵权责任法》,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条款,关于过错、因果关系、特殊类型的侵权诉讼,特别像医疗侵权诉讼,实际上是讲2001年的《证据规定》内容又倒回来了,那个时候实行双重倒置,而现在的规定是过错、因果关系都应该由患者来承担证明责任,当然它是运用了一些推定来减轻患者的一些举证责任。从实体法的这些规定看,说明了

举证责任的规定往往需要通过实体法来加以明确;程序法最多说明主张权利的要对权利发生的要件事实提供举证责任,那么哪些是权利发生的事实?比如医疗侵权诉讼,到底过错要件是不是权利发生的事实,如果将它规定为由患者来承担举证责任当然就是权利发生的要件事实,当然如果你将它规定为作为免责的事由,抗辩的事实提出来,它就是阻碍权利发生的事实,到底怎样规定只根据民事程序法的设计做一般规定实际上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由实体法做进一步明确。那么大家可能还记得《侵权行为法》关于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幼儿园这样一些机构受到损害,关于过错的举证责任是有重大区别的,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要由这些机构来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则就倒过来了要由主张权利的人来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这些机构有过错。当然实体法如何分配要有一个利益衡量问题,应当如何分配都会有非常激烈的争论,但是在实体法中必须解决这样的问题。

上面我介绍了关于举证责任在各国实体法中、程序法中的一些具体规定,这些实际上都是从罗森贝克的规范说出发的,那么在我们国家是不是也做这样的规定呢?实际上我国也是按照规范说来对举证责任进行规定的。下面我给大家举两个最高法院公报上的案例。

张志强诉苏宁公司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6年第10期)

诉讼请求:双倍返还购冰箱款争议事实:第二只冰箱是新冰箱还是旧冰箱

这个案件如果不联系请求权的基础实际上无法解决,那么张自强请求苏宁公司双倍返还的请求权基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即经营者进行了欺诈,这就应该由消费者来证明,因此第一审法院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是有问题的,考虑了苏宁公司比较强大、张自强是弱者,但是它没有考虑到自由裁量的前提条件即法律没有规定的,但是对于这个案例的举证责任结合实体法我们能看出法律实际上做了明确的规定。虽然它没有举证责任这几个字,但是通过分析我们能够判断。实际上我们运用的还是规范说,通过判断请求权的基础来看当事人要求的是什么样的法律规范,这个规范的要件又是什么?当然这个案件后来再审,再审也是认为举证责任应该由张自强来负担,通过张自强提供的证据可以认定第二台冰箱是一台旧冰箱,也就是举证责任由张自强承担的情况下,他提供的证据已经证明了第二台是台旧冰箱。

张喜田诉欧意公司、华盛公司等发明专利侵权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1年第1期)

2003年,张喜田获得“氨氯地平对映体分拆”的发明专利权,张在申请专利时公开了制造左旋氨氯地平的方法。由左旋氨氯地平可进一步制作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酸氨氯地平等下游产品。2005年2月,张喜田把欧意公司等诉至长春中院,称被告生产了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一审法院根据《专利法》第57条的规定,要求涉案被告提供证据证明其制造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及其片剂的方法不同于原告的专利方法。被告虽然提供了制造该产品的方法,但经过鉴定,该方法不能实现分拆氨氯地平的目的。故一审认定侵权成立。被告不服,向吉林高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同样以被告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涉案的专利方法为理由,维持了一审判决。被告不服,向最高法院申请再审,最高法院决定再审。最高法院认为,本案的焦点是原审法院对举证责任的分配是否正确。最高法院在再审中指责一、二审分配举证责任错误,理由是虽然涉案专利是一项新产品的制造方法,应由欧意公司等承担制造方法不同于涉案专利方法的举证责任,但前提是还需张喜田证明被诉侵权人制造的产品与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属于同样的产品。张喜田提供的证

据不足以证明欧意公司等制造的产品与涉案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属于同一产品,故本案不应当由欧意公司等负担举证责任。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案件举证责任到底应该怎样规定?对此离不开专利法第57条第2款: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这就对专利权纠纷案件使用了举证责任的倒置,不是由专利权人来证明对方使用了自己的专利方法,而是反过来由生产同样产品的、被告侵权的一方来证明自己的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但是这里的前提是“同样产品”,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那么最高法院公报当中涉及举证责任分配的案例并不多,但是这两个案例也足以说明了在审判实践中法院通常是按照规范说来分配举证责任的。那么我们这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对于举证责任究竟应该如何规定呢?我个人的建议是第一款:创设权利的事实,由主张权利的当事人负担举证责任,阻碍权利发生或者消灭权利的事实,由对方当事人负担举证责任;第二款:法律另有规定或者依照上述原则分配显失公平的除外。对裁量分配,既要留下空间,又要严格控制。

我觉得确实还需要开一个口子,就是按照上述原则分配显失公正时,应该允许法院在裁判中做适当调整。按照现行侵权责任法,过错和因果关系需要由患者承担举证责任。侵权诉讼里边,无论是由患者证明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反过来要求医疗机构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往往都是十分困难的。在有些案件中,特别是如果患者已经证明了:医疗机构存在严重过错,在这种情况下,就因果关系实行举证责任的倒置恐怕是必要的。在我国目前的侵权责任法中,就没有做这样的规定。我记得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有个患者去医院动手术,结果医院在手术中将患病的肾脏保留在体内,将无病的肾脏摘除了,结果后来患者死亡了。那么,患者死亡与医疗机构的严重失误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呢?在这个案件中,手术和死亡时间相距很长时间,因此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就很难说。那么这个时候,实行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也是公平的,德国和荷兰等国实行的是这种方式:医疗机构存在严重过错时,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倒置。因此,这种法院裁量分配证明责任既有保留的必要,又需要通过一道程序进行严格的限制。如果没有这种程序的限制,法院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裁量。这方面,我们是有过严重的教训的,包括我前边讲过的张志强案件:一审案件认为应当由其裁量分配举证责任,结果裁量分配错误。所以需要一套程序进行控制,比如:关于证明责任的裁量分配,法院应有义务进行释明,因为你的裁量分配与一般的法律规定是不同的。总之,证明责任的裁量分配问题既有保留的必要,又需要一套控制程序,以保证裁量分配具有可接受性。

第二个问题,关于已决事实,也就是生效裁判或者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还要不要证明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国的民诉法本身没有作出规定。民诉法《意见》第75条对此做出了规定,将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列为免证事实。到了2001年12月份,最高院颁布了《证据规定》,其第9条5、6两款规定了免证事实,第5、6两款的规定实际上扩大了免证事实,不仅把已为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还把已为仲裁机构生效仲裁裁决所确定的事实也作为免证事实。这样一个免证事实的来源或者理论依据如何?根据, 我的考察,其实是来自苏俄民事诉讼法典。1964年的苏俄民诉法典第55条第一款规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某一民事判决所确认的事实在审理由同样的人参加的另一些民事案件时,无需重新证明;第二款是规定的刑事判决的预决效力: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某一刑事判决对审理受到刑事判决人的行为的民事法律后果案件的法院来说,只是在是否有过这种行为以及此种行为是否为该人所实施的问题上有拘束。那么,最高法院在2001年制定《证据规则》的时候,它规定免证事实的法理依据何在呢?从我看到的一些资料来看,显然不是来源于前苏联的规定。在最高法

院民一庭《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中:“在民事诉讼中,已为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属于当事人免证的事实,其理论基础和依据来源于民事诉讼中的既判力理论”。除了民一庭的这本书以外,当时还有另外一本更早出版的书,是由最高法院当时的副院长李国光主编的《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理解和适用》,根据这本书的解释,确定裁判预决事实之所以无需证明归根结底取决于生效裁判的既判力。根据这两本最具权威性的书,因为《证据规定》本身是民一庭主持起草的,预决事实属于免证事实是来源于既判力,而非依据原苏联的规定。在1992年的司法解释中,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确实不太清楚,但从整体上来说,比如说我国的1982年民诉法、1991年的民诉法等受到前苏联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我在此将以前苏联的规定也列出来了。

接下来的问题来了:既然是依据既判力理论,那么大陆法系国家中的既判力的理论是否包括预决事实的规定呢?大陆法系的国家,没有把判决理由中包括的事实列入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我们看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的第332条第一款:在判决中只有对以诉或反诉提起的请求所为的判决有确定力;第二款:被告主张反对债权的抵消而裁判反对债权不存在时,在主张抵消的数额内判决有确定力。也就是说,按照德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只限于判决主文,不包括判决理由,当然也不包括判决理由中认定的事实。德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明明白白,他们认为:既判力不包括事实的确认,即使事实确认包含在裁判理由中并作为裁判的基础。德国学者就举例了:如果由于购买物的已证明的瑕疵,而对损害裁判请求权判决被告败诉,则并没有因此发生既判力的确认该瑕疵。也就是说,机关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交付的物有瑕疵,而且据此判被告败诉,但是对于物的瑕疵的认定没有既判力。毋宁说,它可以在其他的案件中被重新证明。就我看到的一些资料,德国、日本之所以不承认预决事实有既判力,他的理由原因有二:1、担心给当事人造成突然袭击。本来诉的利益不是很大,当事人也不是很在意,没有卖力的去争辩,结果案件判他败诉,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生一次诉讼,前一个诉讼认定的事实由于有了预决效力被带到后一个诉讼中,这个时候,法院可以直接依据前一个认定的事实下裁判,当事人就感到受到意外打击,因为当事人根本没有想到之后还有另一个诉讼;2、不规定既判力,反而能使法院能够灵活的审理。高桥宏志在《民事诉讼法的深层分析》中说:在请求返还借款的诉讼中,被告提出借款合同不成立并预备性的提出业已清偿的抗辩主张时,法院可以不对合同是否成立做出处理,而直接认定债务已经偿还的事实。而如果判决理由中的判断也产生既判力的话,法院就不能这样灵活的处理,它必须按照实体法的逻辑顺序按部就班的审理:先审理合同是不是成立,再审理是否偿还的问题,就会丧失审理的灵活性。所以,德国也好,日本也好,基于这些考虑,就没有对判决理由中的认定事实规定有既判力。日本法院也是不承认生效判决既判力的。日本有一些非常著名的学者,原先东京大学新堂幸司等就提出争点效的理论,试图根据争点效理论赋予已决事实以既判力。按照高桥的观点,如果争点在前一诉讼中已经经过了充分的争论、法院充分的审理,按照诚信原则,在后一诉讼中当事人就不应当再进行争议。但是,高桥在提出争点效理论的时候,还提出为了不放大争点效的范围,争点效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应当产生争点效的判断,即法院在判决中应当对争点做出了判断;2、当事人在前诉中就该争点已经穷尽了主张和举证,当事人的举证和质证等权利在前一个诉讼中得到了充分的保障;3、法院对该争点业已做出实质性的判断;4、前诉和后诉系争利益几乎同等。那么,从我们国家《证据规定》的关于免证事实的规定来看,只是说:已为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是免证事实,并没有规定适用条件,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规定。对此,法国要求“三同”,即当事人相同、诉讼标的相同、诉讼原因相同。显然,我们的规定比较粗糙和简单。当然,我国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提出了限制性规定,比如说:1、前诉和后诉当事人要相同,当然这里的“相同”不要求非得原原本本为原诉当事人,这里也包括既判力主体的扩张;2、要求当事人在前诉中得

到充分的程序保障,如果前一个诉讼是缺席判决,缺席判决认定的事实不能作为免证事实,因为缺席判决,大家知道,法院是根据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资料做出的一种裁判;3、自认只考虑本案的后果,如果让自认的事实也成为预决的事实,等于是把不利后果扩大到另外的诉讼中去;4、我国学者还主张,对生效的刑事判决,还要区分情况来看决定是否作为免证事实,如果刑事判决认定被告实施了犯罪行为、造成了原告的损害,判决事实作为免证没有什么问题;假如刑事判决做的是一个证据不足的认定,能不能作为免证事实带入民事诉讼呢?这就涉及到证明标准问题,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严格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换句话说,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判决认为被告无罪不等于在民事诉讼中法官依据高度盖然性的证据规则同样做出否定侵权不成立,也可能刑事判无罪、民事判侵权成立。

下面,我想着重谈一下承认预决事实可能带来的问题:1、我们承认生效裁判认定事实具有既判力,意味着一个基层法院法庭法官所认定的事实将来对高级法官适用合议庭审理涉及到相同的事实时候,要以基层法庭的法官认定为前提、为基础。这样的规定,就恐怕没有充分考虑到判决的多样性、裁判形成的多样性。不同的判决,特别一审和二审,应该说对事实争论的情况和程序保障的程度肯定是有差异的,哪一个当事人对事实争议的更充分一些?那么,一般认为,肯定是经过二审(上诉)之后经过两级法院的审理会更为充分一些;假如经过再审会更加充分;2、缺席判决认定的事实通常不如对席判决认定事实的可靠性、真实性;

3、生效判决可能由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高院甚至最高院作出。以基层法院为例,可以适用独任制或合议制,这些法官对事实作出认定的时候,对事实认定的充分程度是有差异的,通常来说,合议庭经过合议之后对事实的认定会更加的谨慎;

4、更进一步说,法院有的是根据书证对事实作了认定,有的是根据证人证言对事实作了认定,那么这里边也会有差别。根据证人证言作出认定时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假如证人做了伪证认定的事实就可能是错误的;

5、依据直接证据对事实做出认定和依据间接证据对事实作出的认定。假如直接证据本身很可靠,法院的认定是比较有保障的;假如通过间接证据来认定,认定的事实的可靠程度就会有些问题;

6、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法官对事实认定的时候其适用的证明标准恐怕还会有差异。也就说说,基于同样的一些证据,有的法官更谨慎一些,尽管有这些证据但他并不做出事实的认定;有的法官证明标准稍微低一点,有了这些证据,他就认为原告方证明事实存在的可能性比被告方提供的证明事实不存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而认定了原告主张的事实。因此,到底该不该规定预决,规定了会产生什么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考虑。

当然,2001年《证据规定》比《意见》进了一步,因为它留了这样一个余地:允许当事人举证推翻免证事实。但是,我认为尽管有这样一个规定,对方当事人实际推翻预决事实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候想要推翻预决事实的当事人要真正负担起本证的举证责任,而不是提出一些证据使法官对这个预决事实产生怀疑就可以了,等于要推翻法律上的一个推定一样。另外,在适用预决事实时,还有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后诉法官如何来审查在前一个诉讼中当事人是否对该事实进行了充分争论、前一个诉讼中的法官是否对该事实经过了认真和充分的审理。尤其是,生效判决是另外一个法院法官作出时,比如说:山西的某个基层法院的生效判决,那么,海淀区的法院和法官如何认定在前一个诉讼中,当事人是否经过了充分争论、法官是否经过了充分的审理呢?这个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当时,之所以法律作出这样的规范,是防止同样的事实两个法院认定不一致。那么,从法院的判决对事实认定的统一性来考虑,其实我们这个规则还是防止不了,因为一旦在第二个诉讼中当事人提出证据推翻该预决事实后,同样存在两个判决,比如说:前一个判决认定借款存在,后一个诉讼推翻了,就又存一个借款不存在的判决,同样存在两个判决对同一事实的认定。当然,我也注意到有国内学者提出: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再审。先把前一个判决撤销掉,再解决后一

个诉讼,才能解决认定事实的不一致。这种方法是否可行也还是很有疑问的。

至于仲裁认定的事实也有预决效力,这是2001《证据规定》的新规定。我认为,这样的规定问题更大。仲裁机构不同于法院,仲裁机构是民间机构,其管辖权来自于当事人的合意。在裁决中认定了某个事实,事实认定的效力将扩展到后面的诉讼中,这个是不是符合当事人的意愿呢?毕竟,当事人提交仲裁机构解决的是本案的纠纷,那么你凭什么让仲裁裁决认定的事实也具有预决的效力?后边发生诉讼了,也要把它作为免证事实?如果说,由法院来审查另一个法院先前诉讼中作出的判决都存在巨大困难的话,由法院审查仲裁机构在仲裁中是否经过了充分审理、当事人的程序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这个难度就更大了。大家知道,仲裁机构没有固定的仲裁员天天上班,是临时组成的仲裁庭;仲裁的笔录也比较简单,比法院审判的笔录要简单,你怎么去审查?再说,仲裁机构的性质是民间性的,即便是前苏联规定预决也只规定到法院,到法院的民事判决和刑事判决;苏俄民诉法典对其他机构的预决没有规定。所以,我觉得呢,对证据制度进行修订的时候,对预决事实还是要进行更慎重的研究和思考,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要匆忙的把司法解释的内容写进法律。

最后一个问题,我主张修订证据制度的时候,不仅应当关注原则性的、宏观性的问题,还需关注细节。现行民诉法条文现在是268条,尽管有这么多的条文,很多问题的规定还是粗线条的。根据江伟和杨荣馨的介绍,当时争取到了205条已经很不容易了;1991经过修订后,民事诉讼法的条文数量达到270条。首先,我们比较一下各国民事诉讼法的条文数量,德国是1066条、法国是1507条、日本最新的民诉法条文是400条。其中:1、关于证据的条文。我们国家才12个条文;在德国,从第355条到第494条共计139条;在法国,证据的实体问题是规定在民法典中共计52条,其新民事诉讼法中还有很多关于证据的程序方面的条文;在日本,涉及证据的条文共计63条。2、关于书证的条文。我国民诉法证据这一章中关于书证的条文数量相较其他6种证据是最多的,但也只有2个半条文。第65条第二款:“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第67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还有第68条“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比较一下,德国关于书证的条文数量达到29个;法国民法典中专章规定书证共有24个法条,法国新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书证程序的条文达到44个;日本新民事诉讼法中书证也有13个条文。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对于证据的规定是粗线条的。这种粗线条的规定确实带来很多问题,因为作为法律规则越具体、越细致就越能够为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提供明确的指引;在发生争议的时候,具体的、详细的规则也可以为法官的裁判提供明确的、没有争议的规则。而按照我们目前的笼统的、原则的规定,无论对当事人和法官都不好,当事人不知所云、不知所然,法官也会对一些问题产生歧见,这样就难免造成适用法律的不同。比如说,我们国家在规定书证的时候,并没有对公文书和私文书作出区分,也没有对这两种文书的证据效力做出规定。这样一来,私文书的证据效力问题在实务中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当一方当事人提供对自己有利的私文书时,对方当事人往往主张书证上所书写的签名不是自己签的、书证内容不是自己写的,这样一来,法院就面临着确定文书的真伪问题,而真伪问题又往往需要鉴定,大家知道鉴定是需要预交鉴定费的,有的鉴定费用还很高。在有些案件中,当法院向双方释明需要交纳鉴定费时,原告和被告都不愿意预交鉴定费,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原告主张借款的事实,被告也承认收到了款项,但是被告主张是两个人合伙做生意,该款项已经转化为出资款并拿出了一份出资协议书。出资协议书的前部分为打印,最后有手写签名,原告主张签名非

本人所签。法院要进行鉴定,但双方都不愿意交鉴定费。结果法院就以原告不能证明签名非本人所签也不同意交鉴定费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这样的裁判结果是否正确?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这类案件、这类情形是普遍存在的,换句话说法官对此的认识不一致:有的认为,应当由被告预交鉴定费,由他证明签名为原告所签;也有法官认为,既然被告已经向法院提交了合伙协议书,原告否认则原告就应该就此举证。像这样的问题,在德国、日本的民事诉讼里,法官就不会出现歧义。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法律规则对这样的情形规定的非常具体和明确。德国的法律规定:一方面,在证书上有签名的时候,当事人应当对署名的真实性加以说明,当事人对证书不做说明而且在其他陈述中对证书的真实性提出争执时,视为已经承认该证书;另一方面,证书上的签名的真实性已经被确定,而且证书上的手印也得到公证时,具有该署名的证书记载也被推定本身是真实的。当然,这是一个可以被推翻的法律推定,可以通过提供相反证据将其推翻掉。但是,按照德国法的规定,前提问题是:谁来负担签名或者手印的举证责任呢?比如:我提供一张借据并主张为肖老师签署的,肖老师否认。那么,是由我来证明签名是肖老师签的,还是由肖老师来证明签名非其本人所签?我们的审判实务中,就有很大差异:有点法院认为,既然肖老师否认签名为自己所签,肖老师就应该举证;但是也有法院认为,既然肖老师提出了异议,则原告我还需继续证明上述签名为肖老师所签。在我国,对此问题的实务操作差异非常大。但是,按照德国法的规定就非常简单:我主张借条为肖老师签的,则我必须提供证据来证明、负担证明责任。能够证明借条确实为肖老师所签后,就可以推定借条的内容也是真实的,当然这种推定是可以被推翻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尽管有借据但不见得一定有真实的、合法的借款关系,这张借条很可能是一笔赌债或者爱情保证金等。在这一方面,日本民诉法对此也有明确规定。按照德国和日本的规定,法院对文书的审查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应该审查文书上的签名是否真实;再审查文书内容是否真实。也就是说,如果对方当事人否认文书非自己书写、签名非自己所签,那么以该文书来证明自己主张事实的一方就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相较而言,我国对此只有两条半的规定,就显得非常粗糙了。就法律责任来说,规定的越具体、越细致,就越不容易发生争议。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主张在对证据进行修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管理学上不是有这样一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今天我讲的内容就到这里。

主持人肖建国教授:

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们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师生提供这样一个讲座!李老师是一位孜孜不倦专研民事诉讼理论的谦谦学者,在讲座中李老师提到的许多观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本人也是非常地赞同。李老师在讲座中涉及到的问题相当的内容与最高法院关于证据制度规定内容进行修改的草案是有关系的。我理解,我们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比较重大的三个问题有,举证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当事人如何收集证据的问题;关于证人出庭、作证、拒绝作证的相关程序规定。今天李老师非常集中的讲了其中的第一个问题,讲解的非常的透彻、清晰。李老师所提到的最高法院公报中的两个案例,是公报中为数不多的关于举证责任的案例。李老师所提到的通过完善民事实体法的相关立法来进一步明确各种民事实体法律关系中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这样一种见解我是非常同意的。另外李老师提到了预决事实的理论基础、是不是基于既判力而产生了预决事实都做了自己的分析,我认为非常正确,还是要区分既判力可能只是基于判决主文、判决理由可能产生预决效力,当然预决效力也可能会带来许多的弊端,那么李老师的这些思考、担忧,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关于仲裁裁决这样一种预决性的问题,我的观点与李老师的观点也是十分一致的,因为仲裁是奉行保密性原则,跟审判公开性原则是完全相反的一种程序安排,当事人双方手拉手到仲裁庭去仲裁,这种情况下如果听任一个仲裁裁决能够对第三方产生一种预决效力,这样一种仲裁裁决是非

常可怕的。我们现在《物权法》第28条第2款里面规定基于仲裁裁决书可以引起物权变动,这样一种规定也是前所未有的,恐怕也是中国的特色。所以我们中国的民事立法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因此,我是非常同意李老师的观点,即不能在这次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将仲裁裁决的预决效力写入免证事实当中。今天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系列讲座已经是第四讲了,李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了李老师这样一种非常深邃的法解释学的学者的演讲,李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与我们共享才智,让我们人大法学院的老师、同学们都是受益匪浅,感谢我们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今天的讲座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参与!

民事诉讼证据相关问题汇编

民事诉讼证据相关问题汇编 阅读提示:民事诉讼的核心就是证据,举证质证也是民事诉讼庭审最关键的部分,对证据本身的研究以及对证据规则的掌握,关系到诉讼的成败。本文对我们平时在民事诉讼中经常遇到的涉及证据的相关热点、难点、易混淆问题的法律规定、法理分析、法院裁判、专家解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汇编,以供大家在诉讼时参考使用。 一、在民事诉讼庭审中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质证? 在民事诉讼质证阶段,经常会遇到当事人这样发表质证意见:“对该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对证据的证明目的有异议”,甚至有些审判法官也要求当事人这样发表质证意见,这种质证方式严格来讲是不规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0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可见,在质证阶段,应首先对证据的三性进行质证,再对证明目的进行质证,而不是只对真实性和证明目的进行质证。 二、在质证中关于证据三性的顺序应如何排列? 证据的三性是指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其排列反映了法庭质证和认证的逻辑顺序或者思维逻辑,也是“三性”所具有的不同功能的要求,贯穿于举证、质证和认证的全过程,决定着证据与非证据、定案根据与非定案根据之间的界限,也决定了证明力的有无及

大小。《民事证据规定》第50条对三性的排列顺序是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但随后最高院在《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9条中,将排列顺序修正为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个人认为按《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规定》的排列较为合理。对于证据材料,应首先审查是否与待证事实相关即是否具有关联性,如果不具有关联性,直接排除,无需对其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质证;如果具有关联性,再进一步审查是否具有合法性。如果不具有合法性,直接排除,不再继续审查其是否具有真实性;如果具有合法性,再进一步审查是否具有真实性。由于合法性是对证据的正当性的判断,即使证据是真实的,也应当因其违法而排除,因而在审查顺序上将合法性排在真实性前面,符合证据活动的规律。因此,个人理解应当按照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的顺序进行质证,而对证据证明力大小问题的质证应当放在最后进行。 三、在庭审过程中应当如何质证? 质证的内容或质证意见的类型包括: 1、无异议,对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与真实性均没有争议。 2、有异议,包括以下类型: ①是否属于新的证据异议,认为证据的提供超过了举证期限,法院的举证期限如何规定。但是,要注意新的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提交超过举证期限的新规定“……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放

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

[内容提要]证据交换制度无论是对于强化诉讼公正还是对于提高诉讼效率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外该制度司法实践的成功也表明了这一点。我国近段已用司法解释的形式在民事诉讼中创建了该项制度的雏形,但还很不完善,在效力上也值得怀疑,因而很有必要进行重构。 [关键词]审前准备;举证时效;证据交换 一、证据交换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 在《布莱克辞典》中,证据交换[1]指“了解原先所不知道的,揭露和展示原先隐藏起来的诉讼资料。”一般来说,证据交换制度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如下作用: (一)有利于诉讼公正的强化 当事人双方在庭审前交换证据,相互对对方的证据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有效地避免“证据袭击”所带来的恶果,从而强化诉讼公正的实现。“证据袭击”指

的是一方当事人在对方当事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在庭审阶段提出新的证据。“证据袭击”曾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诉讼制度下当事人及其代理乐于运用的一项“诉讼技巧”,甚至美其名曰“杀手锏”,但这样的“诉讼技巧”或曰“杀手锏”是有害的,因它无助于案件审理朝最大限度接近案件本来面目方向发展,正如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威廉?布伦南(WilliamBrennan)所指出的,必须强调对事实的探求,而不应是竞技[2].实际上,如果当事人不允许在庭审阶段提出新的证据而只能在庭审前交换证据让双方对对方证据都有充分了解,则当事人双方都有相同的、公平的机会去准备质证意见,以便在庭审时对对方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质证,这样双方的诉讼地位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基本上不会出现一方处于劣势而另一方处于强势的情况,只会出现一方理由充足而另一方理由不充足或双方理由相当的情况,这样也有助于法院认证,法院依此作出的裁判也才可能是公正的。 (二)有利于诉讼的实现 证据交换制度确立后,当事人为尽量避免因不交换证据而带来的不利后果,通常都会充分发挥其各自积极性而去收集并交换证据,当事人的这种努力其实就是诉讼民主的体现。当当事人一方不用担心因“证据袭击”而带来的被动、尴尬时,因“证据袭击”而自动产生的“证据袭击”方的“诉讼霸权”[3]也就没有存在的土壤了,“诉讼霸权”的消失意味着诉讼民主的产生。另一方面,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法释…2001?3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并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当事人举证 第1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第3条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第4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臵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5条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第6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第7条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新旧对照表

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得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得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得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得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得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得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她设施以及建筑物上得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得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得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得侵权诉讼,由产

第五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得,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得事项外,诉讼代理人得自认视为当事人得自认。 当事人在场对诉讼代理人得自认明确否认得,不视为自认。第八条第三款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得,代理人得承认视为当事人得承认。但未经 特别授权得代理人对事实得承认直接导致承 认对方诉讼请求得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 理人得承认不作否认表示得,视为当事人得 承认。 改 ? 第六条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得自认,对作出自认得当事人发生效力。 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自认而其她共同诉讼人予以否认得,不发生自认得效力.其她共同诉讼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然不明确表示意见得,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得自认。增? 第七条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 得于己不利得事实有所限制或者附加条件予以 承认得,由人民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决定就是否 构成自认。 增 第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与国民事诉讼法〉得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得事实,不适用有关自认得规定。 自认得事实与已经查明得事实不符得,人民法院不予确认。增?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销自认得,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一)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得; (二)自认就是在受胁迫或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得. 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撤销自认得,应当作出口头或者书面裁定。第八条第四款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 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 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就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 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得,不能免除 对方当事人得举证责任。 改 第十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得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得事实; (四)根据已知得事实与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得另一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得生效裁决所确认得事实; (六)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得裁判所确认得基本事实;第九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一)众所周知得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与日常生活 经验法则,能推定出得另一事实; (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得裁判所 确认得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得生效裁决所确认得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得事实。 改

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哪些

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哪些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几种。 (1)书证。(2)物证。凡是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 (5)当事人陈述。当事人在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案件事实的叙述,称为当事人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 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诉讼也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当然,案件的性质不同,诉讼的证据也是不同的。那么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哪些?如何认定?下面,就让的小编详细的为您介绍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哪些? 1、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这种物品之所以称为书证,不仅因它的外观呈书面形式,而更重要的是它记载或表示的内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从司法实践来看,书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书证的表达方式上来看,有书写的、打印的,也有刻制的等;

从书证的载体上来看,有纸张、竹木、布料以及石块等。而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常见的有合同、文书、票据、商标图案等等。因此,书证的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各种书面文件,但有时也表现为各种物品。书证在民事诉讼中是普遍被应用的一种证据,在民事诉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物证。物证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规格、特征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是通过其外部特征和自身所体现的属性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它不受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物证是民事诉讼中重要的证据之一。民事诉讼中常见的物证有:争议的标的物(房屋、物品等);侵权所损害的物体(加工的物品、衣物等);遗留的痕迹(印记、指纹)等等。 3、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和数据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它包括录相带、录音片、传真资料、电影胶卷、微型胶卷、电话录音、雷达扫描资料和电脑贮存数据和资料等。外国民事诉讼法一般都没有将视听资料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对待,仅将其归入书证和物证的种类中,我国民事诉讼法鉴于其具有独立的特点,将其归为一类独立的证据加以使用。 4、证人证言。证人是指知晓案件事实并应当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传唤到法庭作证的人,证人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的理解与适用

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的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第九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自然规律及定理;(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前款(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根据这一规定,实际上是把载有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判确认事实的裁判文书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之一种来使用的,应属民事诉讼证据书证之列。应当看到,这一规定对维护法院的司法权威,避免审判人员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和重复劳动,降低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司法实践中,依据已生效的裁判文书所确认的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仍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有必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比如,在一方当事人对已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提出异议或法院在审核证据时认为已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与本庭认定的未决案件事实(以下称本案事实)有矛盾的情况下就更应该慎重对待,以防止如果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确有错误时以之作为确认本案事实的依据可能出现一错皆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既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又有损于法律的尊严。 一、对以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作为认定本案事实依据的局限性之认识 审判实践中,以已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作为本案事实依据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是时间性上的局限性 已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事实与本案的法律事实之间有时间上差异。而每一法律事实的发生均有很强的时效性。有些“事实”尽管当事人对其有疑议,但因时过境迁,往往无法收集到必要的证据,对其进行证明,可能因此而丧失了举证的机

民事诉讼新证据规定(优.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证据认定的若干程序的规定(试行) 为了规范法官在审判中对新证据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任务。当事人超过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按本规定处理。 本规定中所指新证据,包含可视为新证据的情形。 第二条法官应将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告知当事人。 举证期限届满之前,或重新指定举证期限时,对案件审理结果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法官可以作特别说明。 第三条举证期限届满后,一方当事人在庭审前或庭审时向法庭提交证据的,如对方当事人未提出证据超过举证期限的抗辩,亦未拒绝质证,可直接进行质证。就某一证据已超过举证期限提出异议,应由当事人自行提出,法官一般不主动提示。 第四条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在庭审前或庭审时向法庭提交证据的,对方当事人认为该证据不是新证据,已超过举证期限,并表示不同意质证的,法官应当就该证据是否属于新证据,听取双方意见。 第五条当事人在庭审结束后再向法官提交证据的,法官进行初步审查认为属于新证据且确有必要的,可以组织听取双方意见。 法官进行初步审查认为不属于新证据的,一般不再组织质证。 第六条提供证据的一方当事人须对该证据属于新证据承担举证责任。 在听取双方意见过程中,法官应告知双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分配,并告知当事人就该项证据是否属于新证据听取意见与对该项证据的质证并不相同。 第七条在针对某证据是否属于新证据,听取双方意见的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提出要进一步收集证据进行反驳的,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指定一个新的举证期限。 第八条就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是否属于新证据而听取双方意见的,可以在开庭审理的事实调查阶段进行,亦可以单独进行。 第九条听取双方意见后,法官认为属于新证据的,应当将认定的结果明确告知对方当事人,要求其进行质证。 法官认定不属于新证据的,可以询问对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质证。不同意质证的,不再就该证据组织质证。 第十条审理过程中,若法官暂时无法对该证据是否符合新证据的认定条件作出判断的,也可以要求对方当事人先进行质证,但法官应告知当事人质证并不表示认可该证据是新证据。 当事人不同意质证的,法官应告知该当事人,如法院认定属于新证据的,其现在不同意质证,将被视为放弃质证权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 改 1 / 1word.

民事诉讼证据

第十四章民事诉讼证据 [提要]证据问题是民事诉讼的核心。在证据制度面前,证明责任和证明目标是关键, 它引导着当事人的举证和质证,影响和制约着法官对证据的采信。民谚曰:“打官司就是打 证据。”因此,本章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本章,要正确认识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的基本原理和精神;理解和掌握证据的概念、特征、证据的分类和形式、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对象和证明标准;准确把握证明责任的概念、分配以及意义;正确理解和运用当事人的举证、 质证和人民法院查证、认证制度,提高运用证据实现司法公正,保障正当利益的能力。 重点问题: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作为法院定案根据的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三个基本属性;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七种; ●证明责任的本质是事实真伪不明所引起的败诉风险,证明责任的功能是事实真伪不明 时引导法院作出裁判,即哪一方当事人负责任,便将不利的裁判后果判归该方当事人承担; ●我国宜采用法律要件分类说作为分配证明责任的学说,我国民事诉讼中分配证明责任 的一般规则是当事人须对法律规范中对其有利的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提供证据的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为避免败诉危险而向法院提供证据的必要,这一责任与证明责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证明责任是固定的责任,在诉讼过程中不会发 生转移,提供证据的责任是动态的责任,会随着法官心证的变化而转移; ●证明标准,是指法官在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民事诉讼通常的证 明标准是高度盖然性,即法官从证据中虽然尚未形成事实必定如此的确信,但在内心中形成 了事实极有可能或非常有可能如此的。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一、民事诉讼证据界定 (一)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何谓民事诉讼证据呢?诉讼法学者的认识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主张: 1.客观事实说。主张者认为民事诉讼证据是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 2.手段说。认为民事诉讼证据是诉讼主体在诉讼活动中用以查明案件事实的各种手段。 也称为证据形式,即法律明确规定的各种证据形式。如书证、物证、鉴定结论等。 3.内容与形式统一说。认为民事诉讼证据由内容和形式共同构成。证据的内容即事实材料;证据的形式,也成为证明手段,它是证据的各种表现形式。所有诉讼上的证据都是事实与证明手段的统一体。 在上述的各种观点中,我们认为内容和形式统一说是正确的。所谓证据的内容是指各种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所谓证据的形式是指已为法律确认的各种形式。《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1)书证;(2)物证;(3)证人证言;(4)视听资料;(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 (二)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对于民事诉讼证据特征问题,我国证据法学者认识不太一致。在法律真实证明目标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下,证据的特征应当是真实性、关联性和法律性。为此,《若干规定》第50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

浅析民事浅析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应用

浅析民事浅析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应用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浅析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 崔可景李向伟白耀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证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完善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制度,明确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条件,规定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和举证时限问题,进一步明确民事诉讼证据的要求和证明标准,同时还完善了法官依法独立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和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该规定的公布实施是最高人民法院为实现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实现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的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人民法院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它对于加快审判改革的进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利用诉讼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更便于法官依法独立、公正、正确地行使审判权,也是最高人民法院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事审判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但该规定在适用过程中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 一、举证责任的属性与司法解释内容的兼容 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就诉讼上的特定待定事实,根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为了满足法官形成某种确信心证的需要所应负担的相应责任。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尽管以“谁主张,谁举证”的责任原则为基本点,但法官都以裁判者的角色居中裁判,享有“心证”的职权。证明责任又分为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为避免不利裁判所承担风险而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责任,而行为责任却包括了主张责任与证据提供责任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主张责任是当事人为赢得胜诉,向法院提出自己的利于自己事实的一种根据。主张责任一般先于提供责任而产生,当事人在提出诉讼请求之后,其主张事实根据就必然涉及证明责任的问题。我们通常所称的行为责任的转移,则是指行为责任中的证据提供责任的转移,而主张责任则作为一种权属能力,构成未然的结果责任产生的成因,不发生转移问题。因

律师提示:民事诉讼中,如何收集和使用证据

律师提示:民事诉讼中,如何收集和使用证据 案例:私下录音成证据,诉讼中定责 刘立明想出售自己的一套房屋,于是联系上了一家中介公司寻找买主。经中介公司提供发布信息,田青青表示有意购买刘立明的房屋。 经过看房,协商,在中介公司刘立明与田青青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协议》,明确了房屋价款、交款时间、交房时间和过户时间等基本条款,并明确两周内双方签订书面《房屋买卖协议》。在《房屋买卖居间协议》中,双方约定买卖定金为1万元,如果刘立明反悔不出售房屋双倍返还定金,如果田青青反悔不买房子,定金不予返还。协议签订当天,田青青支付了1万元定金。可是后来,双方并未正式签订《房屋买卖协议》,未进行交易。 后,田青青到法院以违约为由起诉刘立明,说刘立明反悔不愿意出售房屋,要求刘立明双倍返还双方约定的定金2万元。 在法庭上刘立明表示不是自己反悔,而是田青青因为没有准备好购房款,所以反悔不愿意购买房屋,所以双方才未签订《房屋买卖协议》,所以定金不应该返还。 对于双方到底谁违约,双方各执一词,在诉讼中田青青向法院提供了几段田青青与刘立明通电话时的录音,在这几段录音中有田青青在双方约定的签订合同日期过后催促刘立明签订合同的内容和刘立明表示不想出售房屋的意思表示。还有确定双方不能交易后,田青青要求刘立明双倍返还定金和刘立明表示原数返还可以,不同意双倍返还的内容。 对于田青青提供的录音内容,刘立明很意外,经过反复听录音的内容,刘立明表示录音中说话的人确实是自己和田青青,但是他认为自己并没有说过那些违约的话,这录音是田青青通过剪辑伪造的。 当法官询问刘立明是否申请对录音是否剪辑进行鉴定时,刘立明拒绝申请鉴定,表示这录音是私下录的,未经自己同意,是非法的,不能成为证据。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双方对不能进行交易是哪一方违约有争议,对此原告田青青提供了电话录音作证据,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录音证据是允许的证据,原告取得上述证据的途径并不违法。 对于录音的真实性被告未表异议,但认为录音经过剪辑,可实行对录音是否经过剪辑并不申请鉴定,所以法院采信录音证据。而被告主张原告违约,并未提供证据。 据此,法院认定被告刘立明构成违约,应该双倍返还定金2万元。 在这个案件当中,田青青据以胜诉的证据就是录音,很多人经常会问,私下录音能成为证据吗?能达到目的吗? 对此,应该综合地去看: 在与对方交涉过程中私下录音所取得的证据并不违法,可以成为证据使用,但是是否能定案,还要结合案情和本案的其它证据综合考虑。 那种认为私下录音都是非法的看法是错误的,当然如果录音手段或过程中涉及有非法手段,可能会导致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在适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在适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方娟发布时间: 2004-11-02 14:51: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施行一年来,在举证、质证、查证、认证等方面发现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对在适用《证据规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2004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开始施行。该规定确立了举证期限、证据交换等一系列制度,是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证据规则,对防止当事人证据突袭、滥用诉权以节约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从一年的司法实践来看,由于民事法律关系不断变化,加上规定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新的规则在适用中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笔者以《证据规定》为中心结合办案实际,谈谈民事诉讼证据在适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一、关于当事人约定举证期限的问题 《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该规定是对当事人责任的强化。这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职权主义证据收集模式转变和完善,但由于社会公众包括人民法院的部分审判人员转变观念需要一个过程,加之该规定的原创性,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一)当事人举证期限与法定指定举证期限的关系问题

《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也就是说原告在立案时人民法院指定了举证期限,客观上给当事人造成举证期限已无必要的错觉,加上人民法院未主动提示当事人协商举证,造成该条规定执行情况不理想,有损于当事人的举证权利。 为解决该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法律中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在送达举证通知书时应告知当事人可与对方当事人约定举证期限”。约定举证期限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作为整个诉讼活动的组织者应重视保护当事人的这一诉权,督促、引导当事人自行协商举证期限。利处有三:一是有利于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举证期限;二是消除诉讼中对抗双方的敌意情绪;三是有利于避免人民法院指定期限给当事人带来的不公正感觉。 (二)当事人约定举证期限的时限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规则,当事人不可能在诉前约定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只能在诉讼产生后才能约定。当事人协商举证期限是建立在当事人充分理解自己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的基础上,但由于向原告送达受理通知书和向被告送达受理通知书有时间差,造成协商举证期限的机会减少。而且《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二款并未规定当事人约定举证期限的长短,会出现当事人约定的举证期限过长而导致诉讼周期延长。 笔者认为应当明确当事人约定举证期限的上限。作出该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当事人合意延诉。有人认为只要是当事人合意,即使拖延也不会对诉权和实体权利造成影响。笔者认为,当事人约定举证期限过长不仅会降低诉讼效率外还可能使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受到损害。因为少数当事人对自己提交的证据材料的困难作出了不恰当估计,有的基于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作出了偏离实际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_2020.05.01生效_20200311下载

发文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 2019.12.25 生效日期: 2020.05.01 时效性:尚未生效 文号:法释〔2019〕1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 法释〔2019〕1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已于2019年10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9年12月25日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修正)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当事人举证 第一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条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第五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外,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事人的自认。 当事人在场对诉讼代理人的自认明确否认的,不视为自认。 第六条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的自认,对作出自认的当事人发生效力。 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自认而其他共同诉讼人予以否认的,不发生自认的效力。其他共同诉讼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然不明确表示意见的,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的自认。 第七条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有所限制或者附加条件予以承认的,由人民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构成自认。 第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事实,不适用有关自认的规定。 自认的事实与已经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销自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一)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的; (二)自认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的。 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撤销自认的,应当作出口头或者书面裁定。 第十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民事诉讼证据若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论文摘要: 由于渊源、背景、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英美与大陆两大法系在民事证据制度上有所不同。但近几十年的立法、司法实践表明,两大法系各国也出现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趋势。在借鉴两大法系优点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简称《民诉法》)、最高人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相继分布实施,使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以当事人举证为主,辅之以法院收集证据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尽管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现有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在司法实务中仍显现出诸多的问题。笔者试就现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若干缺憾略陈己见,以期对我国证据法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第一,证据基本特征的法律根据问题。理论界对证据的基本特征,我国通行的观点为“三性”说,即:客观、关联性和合法性;第二,视听资料证据的采信规则问题。视听资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人们对它在产生证据效力的形式内容、运用及证据本质特征,如关联性和法律性的关系的认识还是有限的;第三,举证期限对审限的影响问题。举证期限,是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权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制度;第四,司法鉴定的规范、节约问题。司法鉴定是当事人、人民法院及其他机构委托鉴定人就案件的专业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的活动;第五,证人宣誓的必要性问题。 为了使法院查明案件事实,防止和避免错案发生,各国在立法上均规定了证人有如实作证的义务;第六,驳回诉讼请求的法律适用问题。司法务实中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有两种情形:一是因起诉超过诉讼时效;二是因证据不足以支持诉讼请求。 ? 关键词:证据、民事诉讼、视听资料、举证期限、司法鉴定、诉讼请求、时效等。 由于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法律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英美与大陆两大法系在民事证据制度上有所不同。但近几十年的立法、司法实践表明,两大法系各国也出现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趋势。在借鉴两大法系优点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简称《民诉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相继分布实施,使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以当事人举证为主,辅之以法院收集证据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尽管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现有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在司法实务中仍显现出诸多的问题。笔者试就现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若干缺憾略陈己见,以期对我国证据法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 一、证据基本特征的法律根据问题 理论界对证据的基本特征,我国通行的观点为“三性”说,即:客观、关联性和合法性。对于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关联性,理论界认识较为一致,关于证据的法律性则分歧较大。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之分,“肯定说”主张法律性是证据的基本特征之一,“否定说”不主张将法律性作为证据的基本特征。两种观点优劣各存,肯定说强调证据的收集、认定及形

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

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的相关责任 我国与伪证相关的罪名有: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等。有趣的是,刑法307条没有305和306条的“在刑事诉讼中”的文字,除犯罪主体类型外,307和306条规定的犯罪行为也惊人地相似,立法者大概已预料到了民事伪证的危害性,特将307条单独另立。 不过,不少人,特别是非法律专业人士居然认为,刑法没有为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中的民事伪证设计相应的罪名。其实,这多半是由于我国对伪证罪定义的过于狭窄而导致误解的,国际上伪证罪的定义大多包括了我国刑法305/306/307的内容,这也是我国很多国民的当然认为,而我国刑法的伪证罪实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犯的伪证罪”。此定义有点难以理解。我本人反伪证时就曾将劳动纠纷引起的民事诉讼中的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当作伪证罪向公安报案,不过,我报案时书面指出伪证者触犯了刑法307条。 刑事诉讼中的伪证者较易定罪。定罪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者的依据有哪些呢? 1,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条法律外延广阔无限,几乎为开放性法律条款,可用于制裁任何诉讼中任何形式的伪证行为。立法者专门立此条款的用意只能被理解为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的诚信,公平,公正和正义,这也同中国法院网提倡的公平,民主,自由,进步的精神相吻合的。 2,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此条法律的关键点在于情节的轻重,要根据伪证是否影响案件事实,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如法官误判),伪证者的主观故意程度和动机,伪证者心智是否正常,是否及时自首悔改而定。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既然伪证者以其卑劣的手段不公平地加害了被伪证者,那么,真相大白后,伪证者就有法律义务接受公正的惩罚。 3,刑法第十三条……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伪证者侵犯的是被伪证者各种形式的权利,给被伪证者造成了难以磨灭甚至永久性的伤害,且极大地浪费了法律资源,蓄意挑战了司法和法律公正,扭曲了善良人的诚信观念,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团结,其对社会的危害性远远大于那种轻微的偷盗刑事罪。 4,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伪证引起的司法不公正的后果是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

法学专家谈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的热点问题修订稿

法学专家谈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的热点问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遇到国际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法学专家谈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的热点问题 中国青年报记者崔丽3月31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于4月1日起施行。这部看起来似乎很专业的法规,实际上早让普通百姓记挂在心里了,很多人还憋着劲儿把官司留到4月1日以后打,就是因为这个司法解释中,对与老百姓打官司关系重大的证据制度问题作出了许多明确、具体的规定。 一、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新发展? 近日,参与过新规定有关方面调研工作的法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汤维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司法解释的制定,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符合的证据制度新体系,是对证据制度的一个集大成式解释,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旨在于强调了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 汤维建副教授总结了该司法解释所确立的几大具有代表性的新的证据规则:

———强化了当事人举证责任。突出了当事人如果对自己提出的诉讼主张不能提出证据加以证明(除非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以职权调查取证的情形外),当事人应承担败诉后果。 ———明确了举证时限要求,必须要在一定的诉讼阶段和时间范围内来行使举证权利,目的强调效率和公平。 ———规定了证据交换规则。要求开庭审理前,当事双方交换证据,防止诉讼中当事人搞证据突袭,反复开庭,影响诉讼效率。 ———在举证责任配置上更加细化。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分配一些特殊案件的举证责任负担,补充了举证责任倒置情况。 ———强调了证据程序要进行当庭质证,没有经过当庭质证的证据,不能成为人民法院认定事实、裁判案件的事实根据。同时,要求若无法定理由,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对于书面证词等传闻证据进行排除。

民事诉讼证据清单模板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证据清单 序号 证据名称 证据来源 证明 页码 1 原告常怀玉身份证复印件 原告提供 原告身份信息 1 2 被告江上飞身份证复印件 被告提供 被告身份信息 2 3 结婚证复印件 原告提供 原告与被告于2008年5月4日登记结婚 3 4 户口薄 原告提供 原被告于2004年6月14日生有一儿子江淮 4 5 房产证复印件 申江市江汉区房产局 申江市江汉区江城路828弄98号的别墅为夫妻共同财产 5-6 6 申江市泽国证券公司江上飞的帐户 被告提供 帐户中的资金为夫妻共同财产 7 7 证人李芳的证言 原告提供 夫妻因感情不合已分居两年 8 8 证人钱壮勇的证言 原告提供 夫妻因感情不合已分居两年 8 8 房地产估价报告书 申江市新时代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申江市江汉区江城路828弄98号的别墅市场价值约为1200万人民币 9 9 房地产估价报告书 申江市新时代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申江市江汉区河川东路89弄8号101室的房产市场价值约为310万人民币 10 10 房地产估价报告书 申江市新时代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申江市滨江区海滨路899弄6号I902室的房产市场价值约为460万人民币 11 11 公司变更登记备案复印件 申江市工商局 申江挺美衬布有限公司在工商局进行了变更登 12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注:本清单共1页,证据材料共15页 提交人:常怀玉提交时间:2012年10月7日 提交法院:申江市滨江区人民 法院 记,将公司名称变更为 申江金洲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12 江淮学费收据 申江市滨江区滨江小学 江淮上学需学费约为每年1200元人民币 13 13 江淮食宿费收据 申江市滨江区滨江小学 江淮每月须向学校交纳800元食宿费 14 14 补习班收据 申江市新东方学校 江淮每月需缴纳其余教育费用约100月每月 15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的若干法理学问题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的若干法理学问题[内容摘要]:我国尚无独立的证据法,但最高人民法院已于2001年出台了关于民事证据的《规定》。根据近五年来的司法实践,证据制度中涉及的相关法理学问题值得司法实务界继续关注和研究。如举证责任制度、证据的开示与交换制度、证据的采信规则、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拟针对最高院的《规定》,从法理学的角度对证据制度中的若干问题加以解析,并提出自己的相应观点。 [关键词]:民事证据制度法理学 前言 证据制度是诉讼法中的基本制度之一。在我国因无单独的证据法,各项证据规则散见于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大诉讼法中。作为解决民事争议的证据规则是与每个公民权利息息相关的制度,其完善与否对民商纷争的有效解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非常遗憾,民诉法自80年代试行起至90年代正式颁行以来一直尚未建起完备的民事证据制度。直至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才公布了相应的系统性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出台的该规定中某些制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值得予以关注和研习。该规定施行近五年来,在司法实务中存有诸多争议。笔者试从该《规定》入手拟就对证据制度中的有关法理学问题加以探讨。

一、对举证责任制度的重新解析 1、应当辩证考量“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包括法官在内的许多诉讼参加人对民诉法所规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制度停留在片面和机械的理解阶段,往往将“主张”等同于诉讼请求,从而只要求原告承担举证责任,而且被告也以该规则对抗原告,被告的证明责任从而被不合理地免除。 笔者认为,应当重新解析该责任制度。所谓“主张”,不应仅指“诉讼请求”,其内容应包括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对有利于自己的情形予以肯定或对不利于自己的情形予以否定的所有诉辩观点。因此,无论原告还是被告,或者是第三人均负有举证义务。当原告能以相对充分和合理的证据来证明其所诉的有关事实并足以达到支持其请求的程度遭到被告方否认时,应转由被告方对自己的否定性主张进行举证。如被告仅持有否定性辩解而无相应的证据能相对合理、充分地证明其观点致使其不足以对抗和否定原告的证据时,其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最高法院的《证据规定》明确了“当事人对反驳对方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这一规定对解析“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有着明显的科学性和超前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