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检报告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和科学解释

体检报告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和科学解释

体检报告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和科学解释
体检报告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和科学解释

体检临床意义表

高血压的定义

尿液常规检查

肝炎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

肾功能检查

尿沉渣检查

肝、胆功能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白血球分类

血脂肪检查

痛风筛检

血糖检查

电解质检查

癌症标记检查

心脏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

爱滋病筛检

性病梅毒反应试验

常规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规体检项目及临床意义 一、常规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血压、身高、体重、 2.内科:心率、心律、心音、肺部听诊、肝、脾、肾、腹部触诊、肠鸣音、神经系统检查 3.外科:脊柱、皮肤、淋巴结、四肢关节、乳腺、甲状腺、肛门指检、前列腺、泌尿生殖器、腹股沟 4.妇科:红外乳腺、外阴、阴道、宫体、附件、宫颈涂片、病理检查 5.眼科:一般检查:视力、辨色力、眼底、裂隙灯;特殊检查:非接触性眼压、显然验光(散瞳验光) 6.耳鼻喉科:听力、外耳道、鼓膜、外鼻、鼻腔、咽、扁桃体、喉 7.口腔科:唇、腭、牙齿、牙周、口腔粘膜、舌、颌下淋巴结、颞颌关节 8 .心电图 9.彩色B超:(1)肝、胆、胰、脾、双肾(2)子宫、附件、前列腺 10.胸部透视 11.化验 (1)血常规18项 (2)尿常规11项 (3)谷丙转氨酶(ALT) (4)乙肝两对半 (5)丙肝抗体 (6)血糖(GLU) (7)血脂:胆固醇(CH)、甘油三脂(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8)肾功:肌酐(Cr)、尿素氮(BUN) (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前列腺抗原(PSA)、尿酸(UA) 二、特殊检查项目 1. 影像学检查 (1)各部位数字化X线摄片及断层 (2) CT (3)核磁共振 (4)各部位血管造影、数字减影

2. 超声波检查 彩超:心脏、脑、颈动脉、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睾丸等部位 3. 同位素检查 (1)心、脑、甲状腺、肝、胆、肾、肺血流灌注显像 (2)肿瘤显像:头部、肺、肝、乳腺、黑色素瘤、淋巴显像、全身骨显像 4. 远红外乳腺透视 5. 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肌电图 6. 循环系统检查:甲皱微循环、24小时血压观测、24小时心电观测 7. 骨密度测定 8. 各种内窥镜检查:纤维喉、气管支气管、膀胱镜,电子胃、肠镜(普通型、组合项无痛型)等 9. PET:全身各部位 10. 化验 (1)血液流变学检查(第1、2、3、4秒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 (2)生化全项(31项:肝功+肾功+血脂+电解质+心肌酶等) (3)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测定、甲功五项、激素全项、降钙素、血清骨钙素 (4)其它检查:CA系列:CA125、CA242、CA19-9、CA15-3;自身抗体谱:ANA、ENA、抗dsDNA;病毒全项:EB-IgM、CMV-IgM、HSV-IgM、TOX-IgM、RUV-IgM、甲肝抗体-IgM、丁肝抗体-IgM、戊肝抗体-IgM;药物浓度:FK506、HBIg、环孢A浓度;乙肝病毒S1抗原、HBV-DNA、HCV-RNA、爱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CMVpp65 怎样看懂尿液常规十项检查的化验单? 1、尿糖(U—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 2、尿酮体(U-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4、尿比重(SG) 正常参考值:1-5岁,1.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1.010-1.025;14岁以上至成人,1.002-1.030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及心力衰竭等。降低,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衰竭及尿崩症等。 5、尿蛋白(R-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怎样看血液体检报告单

怎样看血液体检报告单 临床生化检验正常值参考: 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直接胆红素(db): 当红细胞破坏增加或肝细胞损害或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临床出现黄疸。胆红素代谢试验可以帮助诊断和鉴别各类黄疸以及了解肝脏损害程度 血清总胆红素(tb): 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称为总胆红素。总胆红素能准确反映血清中黄疸的程度。各种原因造成的黄疸,如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均可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升高的值反映黄疸程度。 血清直接胆红素(db):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g):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血浆中的蛋白质就会发生质和量的改变。 临床意义: 2、白蛋白在急性肝病时一般不具有预后的作用。 3、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a/g )大于1.5以上为正常,<1为倒置,提示肝脏损害严重,持续时间长,则预后较差。 4、总蛋白低于60g/l称为低蛋白血症,病因基本同白蛋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①肝细胞病变;②蛋白质丢失过多如烧伤、肾病综合征;③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营养障碍、吸收不良;④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 5、球蛋白增高见于①慢性肝脏疾病;②胶原性疾病;③慢性感染性疾病;④恶性疾病。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当肝细胞损伤时,可因肝细胞坏死、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有些酶释放出来,使血清酶活性增高。有些酶在肝脏病变时合成减少或病理性生成亢进或排泄障碍,致血清中活性降低或升高。因此,测定血清酶的变化可诊断肝脏病变、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谷丙转氨酶(alt): 轻微的肝细胞受损,活性可增高一倍,是肝损害最灵敏的试验之一。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活动及酒精、药物和化学毒物等各种因素致肝损害均可升高;alt虽非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指标之一;原发性肝癌若alt持续增高可能并有肝坏死存在;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梗阻,alt可有轻中度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常见于骨骼和肝胆疾病,如骨软化、佝偻病、与骨有关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变形性骨炎和骨肿瘤;胆汁郁积、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等。 alp降低可见于骨停止生长、低磷酸酶血症。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各种肝胆系统疾病都可引起血清中ggt活力的增高。谷草转氨酶(ast): 与alt基本相同,alt在肝细胞轻微损伤即可逸出,而ast须在肝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时逸出。在肝炎损伤时alt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大于ast,当ast明显增高(ast>alt)提示重症肝炎、严重肝损伤。另外,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丰富,故当心肌梗死时ast活性增高。 乳酸脱氢酶(ldh): (1)诊断心肌梗死:发病12-24小时血中ld活力即开始升高,48-96小时达到高峰,10-14天恢复正常。(2)肝脏损害:任何原因导致肝细胞损害均可引起血清ld活性升高。(3)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同一患者ld活性在胸腹水与血清中的比值大于0.6,往往提示为渗出液,小于0.6为滤出液。

HR如何看入职体检报告

H R如何看入职体检报告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金子校招入职体检清单 请根据各公司目前入职体检类的实际实施情况,填写下面信息。请12月23日提交,谢谢! 体检机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1篇二: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教你看懂所有指标 我们读书要做入学体检,工作要做入职体检,每年要做一次健康体检,偶尔身体不幸染恙要做疾病检查。体检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大多数人往往看不懂体检报告。在此,20个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为您一一解读那些指标的含义,同时介绍了各项体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测血压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指标分析 正常血压 高血压 低血压收缩压140--90mmhg,舒张压90--60mmhg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 注意事项 正常人血压在一天里,不同情况、不同精神状况及不同姿势血压也不一样,这些人为的因素影响,不是病态。所以,在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⒈在测血压前,先平静坐片刻,使精神安静下来。 ⒉情绪紧张和激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⒊剧烈运动之后和劳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⒋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⒌测血压时精神不要紧张,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2五官科检查 五官科检查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因为眼耳口鼻等是重要的器官,也很容易出现疾病,如白内障、听力下降、鼻咽癌等等,如果通过体检能发现,就能立即给予治疗,防止延误病情。 检查项目眼 视力:了解眼近视的深度。 结膜:睑结膜、球结膜是否有炎症、出血、丘疹等。 角膜:注意透明度,有无白斑,溃疡等。 巩膜:注意有无黄疸,脂肪沉着。 视网膜(眼底):有无变性、出血、萎缩、脱落等。 辩色力:了解有无色盲、色弱。 耳 耳:简易听力检查。 耳廓:外观有无外伤、畸形。 外耳道:有无炎症、肿物、分泌物、畸形等。 鼓膜:有无外伤。 乳突:有无压痛。

体检报告胰岛素正常值

体检报告胰岛素正常值 体检报告胰岛素正常值 篇一: 体检报告异常解读——胰岛素偏高 健康生活,从看懂你的体检报告开始 1.血浆葡萄糖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需要更详细的体检报告查询可以通过以下渠道: .ndonload 篇二: 胰岛素过高的问题及治疗 胰岛素的过高会出现的问题

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尤其在运动时,另外高胰岛素血症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 Ⅱ型糖尿病、肥胖、脑卒中等共同的发病基础。 治疗如下:加强体育锻练: 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 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改善饮食结构: 如果人们的饮食结构都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而热量摄入过多超过 消耗量,则造成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 该病若要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边服药,边监测,以调节激素水平到健 康指数范围内。 一、案例: 我每次月经都会迟一二个月,今天查出来了,说我胰岛素过高,需要降低。这是什么 原因导致胰岛素过高的,是不是胰岛素过高,才会使月经推迟几个月才来的重要原因呢???怎么降低胰岛素 主要原因: 1、是胰脏功能失调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胰腺功能亢进,有可能是胰腺癌)

入职体检报告单作假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教你看懂所有指标 我们读书要做入学体检,工作要做入职体检,每年要做一次健康体检,偶尔身体不幸染 恙要做疾病检查。体检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大多数人往往看不懂体检报告。 在此,20个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为您一一解读那些指标的含义,同时介绍了各项体检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 1测血压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 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指标分析 正常血压 高血压 低血压收缩压140--90mmhg,舒张压90--60mmhg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90mmhg 或舒张压≤60 mmhg 注意事项 正常人血压在一天里,不同情况、不同精神状况及不同姿势血压也不一样,这些人为的 因素影响,不是病态。所以,在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⒈在测血压前,先平静坐 片刻,使精神安静下来。 ⒉情绪紧张和激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⒊剧烈运动之后和劳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⒋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 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 过高或过低。 ⒌测血压时精神不要紧张,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2五官科检查 五官科检查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因为眼耳口鼻等是重要的器官,也很容易出现疾病, 如白内障、听力下降、鼻咽癌等等,如果通过体检能发现,就能立即给予治疗,防止延误病 情。 检查项目眼 视力:了解眼近视的深度。 结膜:睑结膜、球结膜是否有炎症、出血、丘疹等。 角膜:注意透明度,有无白斑,溃疡等。 巩膜:注意有无黄疸,脂肪沉着。 视网膜(眼底):有无变性、出血、萎缩、脱落等。 辩色力:了解有无色盲、色弱。 耳 耳:简易听力检查。 耳廓:外观有无外伤、畸形。 外耳道:有无炎症、肿物、分泌物、畸形等。 鼓膜:有无外伤。 乳突:有无压痛。 鼻 鼻前庭:有无肿瘤的产生。 鼻中隔:有无弯曲、畸形。 上、中、下鼻道:有无炎症、肿物、分泌物、畸形等。

最全体检报告化验单指标解读

▲低血压(左图)高血压(右图)

人的血压不是一直稳定不便,在一天之内会有所变化,在一生之内也有所变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压也会有所区别,下面是我们给大家送上的各年龄血压对照表: 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 年龄收缩-男舒张-男收缩-女舒张-女 16-201157311070 21-251157311071 26-301157511273 31-351177611474 36-401208011677 41-451248112278 46-501288212879 51-551348413480 56-601378413982 61-651488614583 ▲该数据来自中国济南·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杨传华的微信公众号

测血压注意事项 正常人血压在一天里,不同情况、不同精神状况及不同姿势血压也不一样,这些人为的因素影响,不是病态。所以,在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内科指标 人体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都在内科体检范围之内,内科体检对许多疾病的体征,如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肝脾肿大、贫血、黄疸等有初步筛查和诊断作用。 检查项目

3.外科指标 常常有人认为体检主要是做个透视,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化验血液等,对专科检查尤其是对外科检查觉得不重要甚至忽视。其实,专科体检与上述检查同样重要,二者各有偏重,相互补充。 外科检查是对一般情况(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营养情况)、甲状腺、浅表淋巴结、乳腺、脊柱、四肢关节、泌尿生殖器、肛诊与其它等等的一般检查。系统的外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病症:如骨质增生、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及腺瘤等;而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往往也可以通过外科检查发现,如乳腺癌、直肠癌等。 检查项目

体检报告指标说明.

体检报告指标说明 血压 正常成人血压为90-130/60-90毫米汞柱(即12-17.3/8-12kpa)。男子比女子稍高。两侧肢体血压可差10毫米左右。 正常血压最高值:40岁以下,小于140/90毫米汞柱;40岁以上,每增加10岁,其收缩压正常标准可增高10毫米汞柱,而其舒张压正常标准不变。脉压差:正常成人为40-50毫米汞柱(1kpa=7.5毫米汞柱) 血压增高,常见于高血压病、肾炎、肾上腺髓质肿瘤、妊娠中毒、颅内压增高等;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仅为收缩压增高。 血压降低,常见于心包积液,休克、甲状腺机能降低、心衰等。 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动脉硬化、甲亢、贫血等。 脉压缩小,见于低血压、心包积液、心衰、严重二尖瓣狭窄等。 血液生物化学体检(一般包括肝功、肾功、血脂及血糖等) 肝功能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原名:谷丙转氨酶-GPT) 正常参考值:0-38 U/L 临床意义: 增高:急、慢性肝炎、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原名:谷草转氨酶-GOT) 正常参考值:0-38 U/L 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 (3)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3.4-19.8 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溶血性黄疸及胰头癌等。 (4)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参考值:0-8.6 umol/L 临床意义: 增高: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5)间接胆红素(IBIL) 正常参考值:2-14 umoI/L 临床意义: 增高:溶血性黄疸、输错血型。 (6)总蛋白(TP) 正常参考值:63~85 g/L 临床意义: 增高:高度脱水(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最全体检报告、化验单指标解读(32项)

最全体检报告、化验单指标解读(32项) 面对满满都是医学术语的体检报告单、化验单,很多人都傻眼了,因为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 比如“窦性心律不齐”到底是在说什么?血压怎么测、尿常规是查什么的、脑血管病有什么先兆、肿瘤筛查重要吗……测血压 一、测血压 血压是衡量我们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随着年龄、体型、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状况的变动而变化的~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1、血压过低,会使身体各部分的营养、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2、血压过高,过高的压力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

尿液是身体的排泄物,能直观的反映人的身体状况。医学上建议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如果发现相应指标存在问题,可以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治疗。我们大部分都有做过尿常规检查,但一般都不明白做尿常规有什么用,尿常规检查其实就是为了解肾脏的情况和改变、其他器官的疾病对肾脏功能有无影响、药物治疗对肾脏有无影响、观察治疗效果等。因此尿常规检查是需要经常观察的一项指标。 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比重、酸碱度、尿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红细胞(潜血)和白细胞。 指标分析

注意事项

血脂检查主要是对血液(血浆)中所含脂类进行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 我国有高达1.6亿人患有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的“元凶”,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尽管近年来人们对血脂这一名词并不感到陌生,但大多数人还是对自己的血脂状况缺乏清楚的认识。 血脂不正常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常需要抽血化验才能作出判断。但很多患者面对血脂检查报告时却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些指标代表的意义。我们在此解答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体检中化验室检查各项项目的临床意义

化验室检查各项项目的临床意义 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或ALT) 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的增高意义较大,其增高程度可以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 (1) 肝胆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ALT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会出现明显升高。慢性肝炎血清ALT升高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而有时可降至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ALT可升高至参考值的3~5倍以上。活动型进行性肝硬化时ALT可中轻度升高,但在代偿期可正常或稍增高。患原发性肝癌时,ALT可正常或中轻度升高。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引起梗阻时,虽无肝细胞病变,但ALT可稍升高。 (2) 其他疾病:心肌梗塞及心肌肉炎、心功能不全导致肝瘀血可使ALT明显升高。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均可使ALT活性升高。饮酒以及某些药物或毒物如异烟肼、鲁米那、四氯化碳等造成肝功能不同程度肝损害,脂肪肝,败血症,剧烈运动后也可引起ALT活性升高。 (3) 有时也会出现因检验技术误差造成的GPT增高 化验介绍: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

此酶活力很低。当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各种酶释放出来,使血清中此酶活性升高。所以测定血清中此酶的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依据。 正常参考值最小值最大值 速率法:0IU/L 30IU/L 血清总蛋白(TP)英文全称:Serum Total Protein 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 (1) 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升高。如高热、腹泻、呕吐可使总蛋白浓度达100~150g/L。另外休克、慢性肾皮质机能减退也可使血浓缩,使总蛋白升高。(2)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总蛋白可超过100g/L。 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1)血浆中水分增加,如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各种因素引起的水钠潴留。(2)营养不良,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慢性肠道疾病,或长期患有消耗性疾病、严重结核病、甲亢、肿瘤等。(3)肝脏疾病,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其中白蛋白下降最为显著。(4)烧伤时,血浆渗出;大出血时,血液丢失;肾病综合征时,尿中长期丢失蛋白;溃疡性结肠炎时,可从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这些都可使血浆总蛋白浓度降低。 化验介绍:

史上最全的体检报告单解读分析,收藏晚了后悔

康康体检网中国人的健康体检服务平台 史上最全的体检报告单解读分析,收藏晚了后悔 我们每年要做一次健康体检,偶尔身体不幸染恙也要做疾病检查。体检和检验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大多数人往往看不懂体检报告和上面的各项数值和术语。 在此,特别整理了20个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为您一一解读那些指标的含义,同时介绍了各项体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您的健康,解开谜一样的报告! 测血压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指标分析 注意事项 正常人血压在一天里,不同情况、不同精神状况及不同姿势血压也不一样,这些人为的因素影响,不是病态。所以,在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 在测血压前,先平静坐片刻,使精神安静下来。 ⒉ 情绪紧张和激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⒊ 剧烈运动之后和劳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⒋ 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⒌ 测血压时精神不要紧张,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五官科 五官科检查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因为眼耳口鼻等是重要的器官,也很容易出现疾病,如白内障、听力下降、鼻咽癌等等,如果通过体检能发现,就能立即给予治疗,防止延误病情。 检查项目 眼 视力:了解眼近视的深度。

结膜:睑结膜、球结膜是否有炎症、出血、丘疹等。 角膜:注意透明度,有无白斑,溃疡等。 巩膜:注意有无黄疸,脂肪沉着。 视网膜(眼底):有无变性、出血、萎缩、脱落等。 辩色力:了解有无色盲、色弱。 耳 耳:简易听力检查。 耳廓:外观有无外伤、畸形。 外耳道:有无炎症、肿物、分泌物、畸形等。 鼓膜:有无外伤。 乳突:有无压痛。 鼻 鼻前庭:有无肿瘤的产生。 鼻中隔:有无弯曲、畸形。 上、中、下鼻道:有无炎症、肿物、分泌物、畸形等。 上、中、下鼻甲:肿物、畸形等。 副鼻窦:有无炎症、分泌物、压痛等。 口 唇:颜色、外观等。 牙:有无缺失、损坏、义齿、蛀牙。 牙周:有无发炎、出血、溃疡、萎缩等。 腺体:有无发炎。 口腔黏膜:有无发炎、出血、溃疡、白斑等。 舌:观察舌质,舌苔。 喉 扁桃体:有无充血,肿大,溃疡等。 咽峡:有无充血,溃疡等。 咽后壁:有无充血,肿大,溃疡等。 会厌:有无充血,肿大,溃疡等。 喉部:有无充血等。 心电图 心电图(ECG或者EKG)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应用广泛,范围包括: 1.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 2.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康康体检网中国人的健康体检服务平台

体检主要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及正常值

体检主要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及正常值详解 一、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眼、手、耳,鼻等感官或借助简便器械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不少疾病可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全面而准确地体格检查即可得出初步的诊断,有些疾病虽掌握了化验检查,X线、心电图等检查资料如无确实的病史和查体的表现,也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 视诊是医生用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情况的检查方法。视诊观察的一般状况包括:性别、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与步态等。局部视诊应观察被检者的皮肤、粘膜、舌苔、头颈、胸及腹部外形,四肢、肌肉、脊柱及关节生长发育状况,视诊方法简单但有时可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如双眼外突出应考虑甲状腺机能亢进。视诊时被检查部位应充分暴露、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因黄疸及某些皮疹在灯光下不易辨认而常发生漏诊。 触诊是用医生手指或触觉来进行体格检查的方法。通过触、摸、按、压被检查局部、以了解体表(皮肤及皮下组织等)及脏器(心、肺、肝、脾、肾、子宫等)的物理特征;如大小、轮廓、硬度、触痛、移动度及液动感等、它可帮助医生对检查部位及脏器是否发生病变提供直观的重要依据。触诊时必把触诊的发展紧密结合解剖部位及脏部、组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有诊断价值。 叩诊是医生用手指叩击被检查者体表使之产生音响,由于人体各种组织结构的密度、弹性各异而发生不同的声音。医生借助叩击发出的不同音响来帮助判断体内器官状况的检查方法。 听诊(ausculation)是医生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听取体内心、肺、胃肠等脏器运动时发出的音响,以帮助临床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 耳鼻喉科(外耳道、鼓膜、耳疾、鼻窦、鼻腔、咽喉、扁桃体)

HR如何看入职体检报告

请根据各公司目前入职体检类的实际实施情况,填写下面信息。请12月23日提交,谢谢! 体检机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1篇二: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教你看懂所有指标 我们读书要做入学体检,工作要做入职体检,每年要做一次健康体检,偶尔身体不幸染恙要做疾病检查。体检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大多数人往往看不懂体检报告。在此,20个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为您一一解读那些指标的含义,同时介绍了各项体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测血压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指标分析 正常血压 高血压 低血压收缩压140--90mmhg,舒张压90--60mmhg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90mmhg 或舒张压≤60 mmhg 注意事项 正常人血压在一天里,不同情况、不同精神状况及不同姿势血压也不一样,这些人为的因素影响,不是病态。所以,在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⒈ 在测血压前,先平静坐片刻,使精神安静下来。 ⒉ 情绪紧张和激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⒊ 剧烈运动之后和劳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⒋ 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⒌ 测血压时精神不要紧张,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2五官科检查 五官科检查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因为眼耳口鼻等是重要的器官,也很容易出现疾病,如白内障、听力下降、鼻咽癌等等,如果通过体检能发现,就能立即给予治疗,防止延误病情。 检查项目眼 视力:了解眼近视的深度。 结膜:睑结膜、球结膜是否有炎症、出血、丘疹等。 角膜:注意透明度,有无白斑,溃疡等。 巩膜:注意有无黄疸,脂肪沉着。 视网膜(眼底):有无变性、出血、萎缩、脱落等。 辩色力:了解有无色盲、色弱。 耳 耳:简易听力检查。 耳廓:外观有无外伤、畸形。 外耳道:有无炎症、肿物、分泌物、畸形等。 鼓膜:有无外伤。 乳突:有无压痛。 鼻 鼻前庭:有无肿瘤的产生。 鼻中隔:有无弯曲、畸形。

如何正确看待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检测指标

别头痛!看懂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检测指标并不难 核心提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定期进行和身体健康体检,但拿到体检报告之后,面对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指标,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明白。那到 底如何正确看待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检测指标呢?数据的变化表示什么意思?一起来看 看专家的分析吧。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如今参加体格检查的人越来越多。拿到体检报告后, 往往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那么,到底如何正确看待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检测指标的正常 与异常?对受检者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是专业人员不具备医学知识,在拿到体检报告后,一旦看到体检结果有异常就 不知所措,恐慌不已。而体检结果全部正常者则容易盲目乐观,以为自己的健康可以 高枕无忧了。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就需要能看懂体检报告中的各项相关数据。 简单介绍几种常见检查的看法 一:肝功能检查中,表面抗原指标呈阳性,不要以为自己患上了传染性乙型肝炎,这证明你体内产生了乙肝病毒抗体,对乙肝病毒感染有抵抗力,是正常的。转氨酶数 值升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进食,休息不好,发烧,用药等都能引起转氨酶增高的,三天后必须重新复查。

二:女性检查多数有乳腺透视。体检报告单上写“乳腺小叶增生”医生会嘱咐你 要经常复查,以免增生导致癌变,你不要每天忧心忡忡,因为乳腺增生发病率很高, 癌变率只是2%---3%。 三:如今因各种饮食中含有辅助酶,体检时都要检测血液中甲胎蛋白指标。正常 甲胎蛋白值在0---20纳克/毫升、都属于正常。但20纳克/毫升已是临界状态,应该引起警惕,在做各大系统检查,筛查一次体内是否有肿瘤存在。 四:血压,人的血压受时间,精神,活动度的影响,体检时记录的是瞬间的血压,因此不能根据一次的血压检测结果偏高就确定是高血压,须重新检测或辅助化验检查。 五:男性体检时,前列腺特异抗体抗原(psa)的检测对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检查前有很多要求,膀胱充盈状态,直肠压迫情况,能使前列腺受压都能引起psa值增高。一次异常不要害怕,两周后重新复查定性。 六:血中总胆固醇的正常范围是3·2---6·4毫摩尔/升,如果体检结果显示6·3毫摩尔/升,应该属于正常,但实际上其总胆固醇值接近警戒线了,如果受检者因为看结果正常不予以重视,不注意饮食调节,发生高血脂就不会是太久的事。 总结:体格检查是对人体健康的一次普通筛查,有时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有些指 标常常处于动态之中,而体检检测到的是一个瞬间的数值,不能因为仅仅一次的体检

体检表中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体检表中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员工拿到体检结果后,对其中的化验项目的数值以及临床意义看不懂,编写以下体检中常见化验项目及临床意义,供员工参考。 1.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0ng/mL或“-”。甲胎蛋白升高或阳性常见于:(1)原发性肝癌,定量试验常大于400ng/mL;(2)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在300ng/mL以下;(3)其它肿瘤肝转移;(4)正常妊娠第12周至38周时可升高,多在40-540ng/mL之内;(5)急性失血后偶可升高。 2.癌胚抗原(CEA):正常值:<5ng/ml或“-”。癌胚抗原升高或阳性提示肝功能不良、肝内癌转移。 3.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正常值:<4ng/ml或“-”。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或阳性常见于:(1)老年人:60以上可有轻度升高;(2)良性前列腺肥大;(3)前列腺癌PSA往往大于10ng/ml。 4.肿瘤抗原125(CA125):正常值:<35ng/ml或“-”。肿瘤抗原125升高或阳性:(1)常用于卵巢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60%-97%卵巢癌患者肿瘤抗原125明显增高;(2)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输卵管癌也有轻度增高;(3)在某些良性疾患时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胰腺炎、胆囊炎病人也有轻度增高。 5.肿瘤抗原153(CA153):正常值:<28ng/ml或“-”。肿瘤抗原153升高或阳性主要见于:乳腺癌,尤其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1期、2期乳腺癌病人血清中肿瘤抗原153仅有10%-20%高于正常值;乳腺癌4期病人血清中肿瘤抗原153有70%明显增高。 6.肿瘤糖类抗原199(CA199):正常值:<37ng/ml或“-”。糖类抗原199升高或阳性主要用于胰腺癌、胆管癌的诊断和鉴别指标。80%-90%胰腺癌的病人糖类抗原199明显增高;而肝癌、胃癌、食道癌的病人增高不明显;某些良性疾病如:胆石症、卵巢囊肿、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子宫内膜异位等也可有轻度增高。 7.谷丙转氨酶(CPT/ALT):正常值:5—40U/L。升高主要见于:(1)病毒性肝炎,但不能以

教你如何看体检表和检验报告

教你如何看体检表和检验报告,太完整了,值得收藏一生!(ZT) 理解10个数字看懂体检表 ▌体检时,化验单上的一堆数值,总让你看得“云里雾里”。而无论是手机号码,还是银行卡密码,你却能背得滚瓜烂熟。其实,与身体有关的一些数字值得一生牢记。日前,美国《真简单》杂志发表了各科名医整理出的一组与健康有关的最完美指标,供您参考。 ▌1.血压:<120/80毫米汞柱 ▌血压较低者更健康。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被视为高血压。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高血压也是如此,它通常无明显症状,一旦拖延不治,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衰退等。 ▌2.空腹血糖:<5.5毫摩尔/升 ▌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一旦达到或超过7毫摩尔/升,即被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脏病风险加倍,还会增加肾病、失明等风险。 ▌人过了45岁之后,每3年应查一次血糖。身体超重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早检查。另外,减肥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3.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 ▌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脏病危险越大。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在5.2以下,超过6.2,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 ▌20岁后应该检查胆固醇。一旦检查结果异常,最好多锻炼,坚持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及低反式脂肪饮食,每年查一次胆固醇。必要时,还应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4.坏胆固醇(LDL)<2.6毫摩尔/升,好胆固醇(HDL)>1.3毫摩尔/升 ▌有人把“坏胆固醇”比喻成饺子馅里的油汤,它的累积使动脉变成了皮薄多油的“饺子”,很容易破裂。而它正是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及中风危险的罪魁祸首。LDL水平一般应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糖尿病或心脏病患者则应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 ▌HDL(高密度脂蛋白)叫做“好胆固醇”,顾名思义,这个数值应该越高越好。HDL有助去除血管中的LDL。女性HDL低于1.3毫摩尔/升是心脏病的一大危险因素,而高于1.6毫摩尔/升则有助于保护心脏。 ▌为了提高HDL,应该戒烟,常锻炼,以单不饱和脂肪(橄榄油等)取代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每天饮酒不要超过1杯。 ▌5.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

看完体检报告,肿瘤指标高很害怕

肿瘤指标高一定是癌吗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家都寄希望在体检时通过检查肿瘤标志物,早期筛查肿瘤。一些人因检查结果正常而兴高采烈,不久却被医生确诊患了肿瘤;另一些人则因结果异常,查了很久也无法排除肿瘤而愁眉苦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指标并不一定是癌症 肿瘤标志物是用于反映恶性肿瘤是否存在的一类生化物质。理想情况下,一旦增高就可以确诊患了恶性肿瘤,即灵敏度应100%;如果正常则排除恶性肿瘤,即特异性100%。但实际上,目前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能完全符合这一定义。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增高,并不表明一定患了恶性肿瘤;而肿瘤标志物不增高,也并不能证明一定没有患恶性肿瘤。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检查肿瘤标志物呢?在临床上,肿瘤标志物首先是用于已知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分析,如分析恶性程度、侵袭性、扩散情况、生存期等。 其次,可用于治疗期间的疗效评估,决定是否更改治疗方案,判断有无残留,是否复发。 再次,对有明确肿块或转移的患者可用于肿瘤来源的辅助诊断、肿瘤分类。仅有个别肿瘤标志物可用于体检时,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应的肿瘤。 体检可查下列肿瘤标志物 根据临床实践,下列肿瘤标志物可用于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应的恶性肿瘤,其增高的幅度可达上千。 甲胎蛋白(afp):反映分化较好的肝细胞性肝癌,其增高常早于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可使肝癌手术切除率、一年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afp增高还可见于卵巢和睾丸等部位的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畸胎瘤。 糖类抗原125(ca125):反映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在各种盆腔肿块中,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78%。各种其他恶性肿瘤,如同时伴有ca125增高时,常见明显的胸腹水。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肛门指检,以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波检查一样,都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 肿瘤标志物增高需综合判断 此外,医院的操作因素、试剂种类等,也会影响肿瘤标志物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因此,体检者对稍高于正常值上限,但无明显可疑症状,或特异性非常低的肿瘤标志物低度增高,可在适当休息后,在肿瘤医院一个月复查一次,如继续在原值范围波动,或有增高趋势,应针对同一项目,在肿瘤医院和其他医院复查。如继续增高,医生会仔细排查,必要时要做ct、pet/ct等检查。若肿瘤标志物反复上下波动,但总体没有继续增高的趋势,患者不必过分紧张。 总之,临床证实,部分肿瘤标志物可以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应肿瘤,为此,建议从事高污染工作和进入高危年龄者应每年检查一次,有肿瘤家族史者应提前跨入体检行列。篇二:体检报告里的异常指标哪些最重要 体检报告里的异常指标哪些最重要? 留意临界值变化 2012年11月15日 08:12:08 来源:重庆晚报 西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教你看体检报告 异常指标中哪几个最重要 拿到体检报告了,可一长串体检项目、专业术语和化验单上升下降的箭头,着实让不少人有些头晕眼花。 异常指标里,哪几个最重要?可能指向哪种疾病?其实,这些你都可以向医生咨询,但不少单位是将所有的体检报告抱回来发给职工,而职工自己又很难读懂体检报告。昨日,针对读者普遍关心的体检报告解读问题,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西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赵小兰。 重视对下次体检建议

体检报告里的异常指标_哪些最重要

体检报告里的异常指标哪些最重要? 留意临界值变化 异常指标中哪几个最重要 拿到体检报告了,可一长串体检项目、专业术语和化验单上升下降的箭头,着实让不少人有些头晕眼花。 异常指标里,哪几个最重要?可能指向哪种疾病?其实,这些你都可以向医生咨询,但不少单位是将所有的体检报告抱回来发给职工,而职工自己又很难读懂体检报告。 重视对下次体检建议 一份基本的体检报告包括检查数据和终检结论等,最值得参考的首先是健康建议。“对医生提出的各种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千万不可忽视,包括饮食、营养、锻炼、作息、药物等建议。”赵小兰说,有些体检报告中,会出现如复查、定期检查、进一步检查等术语,这并不是医生随意开的,更不可轻视。 复查:指某一项检查指标此次出现异常,如尿酸偏高,可能与检查前饮酒有关,应在一周内第二次检查。 定期复查:指体检的结果已有结论,为观察变化,就必须定期复查,如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胆结石等,一般需要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看看大小、形状是否发生改变,如有变化就应及早手术。 进一步检查:在体检中发现问题又不能确诊,医生就会建议你进一步检查。当体检结果已显出某种疾病,医生建议尽快治疗时,千万不要耽误时间。 留意临界值变化 体检报告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体检数据。有些体检者过分依赖这些数据,认为这些就是自己健康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这些数据只是体检时的数据,而体检当时的身体状况很有可能受人为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一些检测项目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标本身就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它在那一个瞬间的数值。正确的做法是,拿出相似或相同的条件下检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报告,再请医生诊断。 受检者特别要注意体检中处于临界值的指标。一定要注意定期体检并要特别留意这些临界值的变化,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运动调整仍无法缓解,应立即就医。 尿常规 尿常规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尿常规检查的疾病有四大类:尿常规中酸碱度、比重、隐血或红细胞、尿蛋白质和颜色等指标改变可能提示有肾脏疾病存在;尿比重、糖和酮体检测,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白细胞、隐血、红细胞、颜色和浊度对确定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有很重要的价值;尿常规中酸碱度、比重、胆红素、尿胆原、颜色等指标也可作为其它疾病的诊断依据,如胆红素和尿胆原指标增高时主要反映肝脏有问题,尿液呈黄绿色往往提示黄疸。 重要指标 尿蛋白:它是提示肾功能的关键指标,不管是几个+,都应去肾病科筛查一下。 尿隐血:其提示意义要差一些,结合红细胞一起看,如果仅仅是尿隐血一两个+,没有红细胞,问题不大。这与尿隐血的试剂本来就比较敏感、体检前做过剧烈运动、女性月经期间或月经刚结束等因素有关。但如果长期阳性(3次以上),不管是几个+都要引起重视。 血常规

体检报告中随访是什么意思

专家教你看体检报告 华西都市报 2013年05月18日 体检身体确实是件好事儿,可每次体检报告发下来后,有些人简单一看,觉得没有大问 题就把报告直接塞到了抽屉里,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一些指标不在参考值内,顿时担忧不已。成都铁路分局医院体检部医生吴仕英教大家如何看懂体检报告,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 1、肝功能 可探测有无疾病和肝损害程度 医生解析: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很多,它们的上下波动各有各的意义。 要注重肝功能检查单上主要的几项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 转肽酶(γ—)、总胆红素()、总胆汁酸()、白蛋白()等。 、、γ—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水平即可升高1倍。如 脂肪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γ—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肝脏炎症,γ—轻度和中度增高。肝胆其他疾病如肝癌、 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γ— 明显升高。长期或大量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是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 积时,、可以出现升高。如中度增高,可能患了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癌;明显增高,就有患胰腺癌、阻塞性黄疸的危险。 的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如果降低就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害,如慢性活动 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 要注意的是:肝功能结果异常也不全是肝脏出现了问题,有些情况如脱水,检查进食、 饮水,检查前一晚饮酒、吃油腻食物、剧烈运动、服用某些药物等也有可能造成转氨酶高或白蛋白异常。 2、高血压 并不是一次检测就能判定 医生解析:人的血压是波动的,体检时记录的是瞬间的血压,即使达到高血压的标准, 也不能根据这一次血压确定为高血压病。 成人的理想血压应该是收缩压;120,舒张压;80。不同时间连续两次测量,血压值大于 或等于140/90时,就可以称为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不同时间多次测量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不能确诊。 3、糖尿病 危害在于一系列并发症 医生解析:糖尿病的诊断必须靠血糖检查,不过看血糖的化验单大有讲究。 在体检报告中,生化类检查中几乎都会有血糖这一项,而体检时的血糖通常是空腹血糖。从预防病角度讲,仅仅检查空腹血糖是不够的,因为只有空腹血糖()<6.11并且餐后2h血 糖(2)<7.77,才为正常。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 血糖≥11.1或空腹血糖()≥7.0,可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一般情况下,医生在作出诊断时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 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不可逆的,会引起失明;糖尿病肾病,则会引起肾功能衰竭,最后导致尿毒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会引起全身疼痛;糖尿病足,会因为双足知觉不灵敏,容易被烫伤,导致老烂腿;这类病人如有伤口或手术切口,则不容易愈合。 4、乙肝两对半 指标中有阳性不一定是坏事 医生解析:乙肝检测指标有五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