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课题:1.1 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进而识别其中的反比例函数.

2.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3. 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通过探索现实生活中数量间的反比例关系,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特定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什么是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

一、创设情景探究问题

情境1: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什么关系?(vt=s)

当一个长方形面积一定时,长与宽成什么关系?

[说明]这个情境是学生熟悉的例子,当中的关系式学生都列得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最终让学生讨论出:当两个量的积是一个定值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如xy=m(m为一个定值),则x与y成反比例。(小学知识)

这一情境为后面学习反比例函数概念作铺垫。

情境2:

汽车从南京出发开往上海(全程约300km),全程所用时间t(h)随速度v(km/h)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

(1)你能用含有v的代数式表示t吗?

(2)利用(1)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随着速度的变化,全程所用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

v(km/h) 60 80 90 100 120

t(h)

(3)速度v是时间t的函数吗?为什么?

[说明](1)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关系式s=vt,指导学生用这个关系式的变式来完成问题(1).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运用(1)中的关系式填表,并观察变化的趋势,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

3)结合函数的概念,特别强调唯一性,引导讨论问题(3).

情境3:

用函数关系式表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一个面积为6400m2的长方形的长a(m)随宽b(m)的变化而变化;

(2)某银行为资助某社会福利厂,提供了20万元的无息贷款,该厂的平均年还款额y(万元)随还款年限x(年)的变化而变化;

(3)游泳池的容积为5000m3,向池内注水,注满水所需时间t(h)随注水速度v(m3/h)的变化而变化;

(4)实数m与n的积为-200,m随n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

(1)这些函数关系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关系式有什么不同? (2)它们有一些什么特征?

(3)你能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吗?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y 与x 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y =k

x

(k 为常数,k ≠0) 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k 是比例系数. (有

的书上写成y =kx -

1的形式.)

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所有非零实数(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为什么?),但在实际问题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一步确定该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说明]这个情境先引导学生审题列出函数关系式,使之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进行类比,找出不同点,进而发现特征为:(1)自变量x 位于分母,且其次数是1.(2)常量k ≠0.(3)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4)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非零实数.并引导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紧抓概念

中的关键词,使学生对知识认知有系统性、完整性,并在概念揭示后强调反比例函数也可表示为y =kx -

1(k 为常数,k ≠0)的形式,并结合旧知验证其正确性.

二、例题教学

例1:下列关系式中的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比例系数k 是多少?

(1)y =x 15 ;(2)y =2x -1 ;(3)y =- 3x ;(4)y =1x -3;(5)y = 2+1x ;(6)y =x

3 +2;(7)y =-12x .

[说明]这个例题作了一些变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把函数关系式如何化成y =k

x 或y =kx +b 的形式

了解函数关系式的变形,知道函数关系式中比例系数的值连同前面的符号,会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式进行比较,若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理解不深刻,常会认为(2)与(4)也是反比例函数,而(2)式等号右边的分母是x -1,不是x ,(2)式y 与x -1成反比例,它不是y 与x 的反比例函数. 对于(4),等号右边不能化成 k

x 的

形式,它只能转化为

1-3x

x

的形式,此时分子已不是常数,所以(4)不是反比例函数. 而(7)中右边分母为2x ,看上去和(2)类似,但它可以化成- 12x ,即k =-1

2 ,所以(7)是反比例函数. 通过这个例题使学

生进一步认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本质,提高辨别的能力.

例2:在函数y =2x -1,y =2x+1 ,y =x -

1,y =12x

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 个.

[说明]这个例题也是引导学生从反比例函数概念入手,着重从形式上进行比较,识别一些反比例函数的变式,如y =kx

-1

的形式. 还有y =2

x -1通分为y =2-x x

,y 、x 都是变量,分子不是常量,故不是反比例函

数,但变为y +1=2

x

可说成(y +1)与x 成反比例.

例3:若y 与x 成反比例,且x =-3时,y =7,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说明]这个例题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回顾以前求一次函数关系式时所用的方法,初步感知用“待定系数法”来求比例系数,并引导学生归纳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方法,即只需已知一组对应值即可求比例系数.

三、拓展练习

1、写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其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如果是,指出比例系数k 的值.

(1)底边为5cm 的三角形的面积y (cm 2

)随底边上的高x (cm )的变化而变化;

(2)某村有耕地面积200ha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 (ha )随人口数量x (人)的变化而变化; 2、下列哪些关系式中的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如果是,比例系数是多少?

(1)y =23 x ; (2)y =2

3x ; (3)xy +2=0;

(4)xy =0; (5)x =2

3y .

3、已知函数y =(m +1)x

2

2-m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

第3题要引导学生从反比例函数的变式y =kx -

1入手,注意隐含条件k ≠0,求出m 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困惑? 五、布置作业:书P3—4A 组

教学后记:

课题:1.1反比例函数(2)

教学目标:

1.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通过实例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比例系数的具体的意义.

3.会通过已知自变量的值求相应的反比例函数的值.运用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值求相应自变量的值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难点:例3要用科学知识,又要用不等式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错”×”)

2、思考:如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3,则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 (2)当m 为何值时,函数 是反比例函数,并求出其函数解析式.

[说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列出函数关系式,并检验是否是反比例函数,指出比例系数.

.)/()(,1200)6(.)5(.)4(.)3(.)2(.)()(,20)1(22的反比例函数是每日铺轨量则铺轨天数计划修建铁路例定时,商和除数成反比当被除数(不为零)一

的反比例函数是为常量时,,当其体积,高为方形的边长为一个正四棱柱的底面正

的反比例函数是为常量时,,当,周长为,宽为矩形的长为成正比例与中,圆的面积公式的反比例函数是变量,变量和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一矩形的面积为d km x d y km x y V y x b a C C b a r s r s x y cm y cm x cm π=4

关键是确定比例系数! 二.新课

1. 例2:已知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2时y=9,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小结:要确定一个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解析式,只需求出比例系数k 。如果已知一对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就可以先求出比例系数,然后写出所要求的反比例函数。 2.练习:已知y 是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当x=4

3

-

时,y=2,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说一说它们的求法:

(1)已知变量y 与x-5成反比例,且当x=2时 y=9,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变量y-1与x 成反比例,且当x=2时 y=9,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4. 例3、设汽车前灯电路上的电压保持不变,选用灯泡的电阻为R(Ω),通过电流的强度为I(A)。

(1)已知一个汽车前灯的电阻为30 Ω,通过的电流为0.40A ,求I 关于R 的函数解析式,并说明比例系数的实际意义。

(2)如果接上新灯泡的电阻大于30 Ω,那么与原来的相比,汽车前灯的亮度将发生什么变化? 在例3的教学中可作如下启发:

(1)电流、电阻、电压之间有何关系?

(2)在电压U 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电流强度I 与电阻R 成哪种函数关系? (3)前灯的亮度取决于哪个变量的大小?如何决定? 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后师生一起点评。 三.巩固练习:

1.当质量一定时,二氧化碳的体积V 与密度p 成反比例。且V=5m3时,p=1.98kg /m3 (1)求p 与V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V=9m3时,二氧化碳的密度。 四.拓展:

1.已知y 与z 成正比例,z 与x 成反比例,当x=-4时,z=3,y=-4.求: (1)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z=-1时,x,y 的值.

2.

五.交流反思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已知条件中明确告知变量之间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如例2;另一种是变量之间的关系由已学的数量关系直接给出,如例3中的R

U

I =由欧姆定律得到。 六、布置作业:P4 B 组

教学后记:

之间的函数关系。与,求值都等于的时,与成反比例,并且与成正例,与,已知x y y x x x y x y y y y 10322121==+=

课题: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教学目标]

1、体会并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意义

2、能列表、描点、连线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析,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图象的性质

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两支,给画图带来了复杂性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可以从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开始:你还记得一次函数的图象吗?在回忆与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函数图象的直观有助于理解函数的性质。转而导人关注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2、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1 反比例函数x

y 2

=的图象. 由于反比例函数x

y 2

=的图象是曲线型的,且分成两支.对此,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分几个层次来探求:

(1)可以先估计——例如:位置(图象所在象限、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等)、趋势(上升、下降等); (2)方法与步骤——利用描点作图;

列表:取自变量x 的哪些值? ——x 是不为零的任何实数,所以不能取x 的值的为零,但仍可以以零为基准,左右均匀,对称地取值。 描点:依据什么(数据、方法)找点?

连线:怎样连线? ——可在各个象限内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用两条光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连接起来。

探索活动2 反比例函数x

y 2

-

=的图象. 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活动:

(1)可以用画反比例函数x

y 2

=

的图象的方式与步骤进行自主探索其图象; (2)可以通过探索函数x y 2

=与x y 2-=之间的关系,画出x y 2-=的图象.

探索活动3 反比例函数x y 2-=与x

y 2

=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从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对比感受反比例函数图象“曲线”及“两支”的特征.(即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x

k

y =

(k ≠0)的图象中两支曲线都与x 轴、y 轴不相交;并且当0>k 时,图象在第一、第

三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取值的增大而减小:当0

反比例函数x

k

y =(k ≠0)的图象关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成中心对称。 反比例函数x

k

y =与x k y -= (k ≠0)的图象关于直角坐标系的x 轴成轴对称。

3、学生练习

课本P9 作出x

y 3

-=的图象 4、应用知识,体验成功

练笔:课本P10 1.2.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用描点法作图象的步骤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6、布置作业 书P10 A 组1、2

教学后记:

课题: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

教学目标:

1、巩固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2、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能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分析,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教学难点:

由于受小学反比例关系增减性知识的负迁移,又由于反比例函数图像分成两条分支,给研究函数的增减性带来复杂性。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图象在第 象限,它的图象关于 成中心对称.

2.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A (1,m ),则m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这两个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 3、画出函数x

6

y 6-==和x y 的图像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函数x

6

y 6-==和x y 的表格和图像说出y 与x 之间的变化关系; (1)x

y 6

= X …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 y

… -1 -1.2 -1.5 -2 -3 -6

6

3

2

1.5 1.2

1

(2)x

y 6-= X …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 y … 1 1.2 1.5 2 3 6 -6 -3 -2 -1.5 1.2 -1 …

2、做一做:

1.用“>”或“<”填空:

(1)已知 11,y x 和 22,y x 是反比例函数 x

y 3

=

的两对自变 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若 ,则 .

(2)已知11,y x 和22,y x 是反比例函数 x y 3-= 的两对自变

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若 ,则 . 2.已知( ),( ),( )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并且 ,则 的大小关系是( ) (A ) (B ) (C ) (D ) 3.已知( ),( ),( )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则 的大小关系是 . 4.已知反比例函数 .(1)当x >5时,0 y 1;

(2)当x ≤5时,则y 1,或y < (3)当y >5时,x 的范围是 。 3、讲解例题

例 下图是浙江省境内杭甬铁路的里程示意图。设从杭州到余姚一段铁路线上的列车行驶的时间为 时,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且平均速度限定为不超过160千米/时。 (1)求v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120x x <<120y y 120x x >>120y y 11x y ,22x y ,33x y ,2y x -=

1230y y y >>>123x x x ,,123x x x <<;312x x x ><;123x x x >>;132.x x x ><11y ,23y ,3

2y -,2

y x

-=123y y y ,,5y x

=

(2)画出所求函数的图象

(3)从杭州开出一列火车,在40分内(包括40分)到达余姚 可能吗?在50分内(包括50分)呢?如有可能,那么此时对列车的行驶速度有什么要求? 小结:(1)自变量t 不仅要符合反比例函数自身的式子有意义,而且要符合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意义及附加条件。

(2)对于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画函数的图像映注意图像的纯粹性。

(3)一般有;两种方法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是利用函数的增减性,二是利用图解法。 练习:课本第16页课内练习第3题 三、 小结:

本节课我学到了…… 我的困惑…… 四、比较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

图像

直线 双曲线

位置 k >0,一、三象限; k <0,二、四象限 k >0,一、三象限

k <0,二、四象限

增减性 k >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k >0,在每个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k <0,在每个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五、布置作业:书P12 A 组 3,4 B 组 1,2,3 教学后记:

(0)y kx k =≠(0)

k y k =≠

课题:1.3实际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增强应用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自由学习、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运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图像表示问题情景中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解决问题。

难点是例2中变量的反比例函数关系的确定建立在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整合的基础之上,过程较为复杂。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如图,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对气缸顶部的活塞加压,测出每一次加压后气缸内气体的体积和气体对气缸壁所产生的压强。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压强p(kpa)关于体积V(ml)函数解析式。

(2)当压力表读出的压强为72 kpa时,气缸内的气体压缩到多少ml?

体积V(m l)压强p(k p a)

10060

9067

8075

7086

60100

分析:(1)对于表中的实验数据你将作怎样的分析、处理?

(2)能否用图像描述体积V与压强p的对应值?

(3)猜想压强p 与体积V之间的函数类别?

师生一起解答此题。并引导学生归纳此种数学建模的方法与步骤:

(1)由实验获得数据(2)用描点法画出图像(3)根据图像和数据判断或估计函数的类别

(4)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5)用实验数据验证

指出:由于测量数据不完全准确等原因,这样求得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能只是近似地刻画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动脑筋(请自学书P13—14)

问1、使劲踩气球时,气球为什么会爆炸?

问2、小明的妈妈给他作布鞋时,纳鞋底时为什么用锥子,而不用小铁棍?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4页练习

四、说一说:

请你说一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并对自己参与学习的程度做出简单的评价.

五、作业

1、练一练

设每名工人一天能做某种型号的工艺品x 个。若某工艺厂每天要生产这种工艺品60个,则需工人y名。(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若一名工人每天能做的工艺品个数最少6个,最多8个,估计该工艺品厂每天需要做这种工艺品的工人多少人?

2、书P15 A、B组

教学后记:

课题: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复习(1)

反比例函数概念复习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概念。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难点:目标2。

【教学设计】

一、知识要点: 1、一般地,形如 y =

x

k

( k 是常数, k = 0 )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注意:(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 是非零常数;

(2)解析式有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

(A )y =

x

k (k ≠ 0) , (B )xy = k (k ≠ 0) (C )y=kx -1

(k ≠0) 2、自学书P16--17

二、例题讲解:

1.、在下列函数表达式中,x 均为自变量,哪些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相应的k 值是多少?

(9)y=-2x-1

2、.若y=-3x a+1是反比例函数,则a= 。

3.、若y=(a+2)x a2 +2a-1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则a= 。 4、如果反比例函数y=

x

m

31-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那么m 的范围为

6、回答下列问题:

(1)当路程 s 一定时,时间 t 与速度 v 的函数关系。 (2)当矩形面积 S 一定时,长 a 与宽 b 的函数关系。

(3)当三角形面积 S 一定时,三角形的底边 y 与高 x

的函数关系。 (4)当电压U 不变时,通过的电流I 与线路中的电阻R 的函数关系。

()()()().

2xy 4;2x y 3;x 4.0y 2;x 5y 1====()()()().

x 51y 8;x 5y 7;7xy 6;3x 6y 52==-=+-=3

2

(10)x y +=

7、实践应用

例1、设面积为20cm2的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a (cm ),这条边上的高为h (cm ), ⑴求h 关于a 的函数解析式及自变量a 的取值范围;

⑵ h 关于a 的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如果是,请说出它的比例系数 ⑶求当边长a=25cm 时,这条边上的高。

例2、设电水壶所在电路上的电压保持不变,选用电热丝的电阻为R (Ω),电水壶的功率为P (W )。

(1) 已知选用电热丝的电阻为50 Ω,通过电流为968w ,求P 关于R 的函数解析式,并说明比例系数的实际意义。

(2)如果接上新电热丝的电阻大于50 Ω,那么与原来的相比,电水壶的功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例3、(1)y 是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当x=-3时,y=0.6;求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如果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5),(-5,n )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和n 的值。 (3)y 与x+1成反比例,当x =2时,y =-1,求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4) 已知y 与x-2成反比例,并且当x =3时,y =2.求x =1.5时y 的值.

(5)如果y 是m 的反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A .反比例函数 B .正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反比例或正比例函数 三、布置作业:见书P17 1--4

教学后记:

课题: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复习(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得探索,掌握用函数的思想去研究其变化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并解决与它们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强化数学的应用与建模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解综合题,要善于识别图形,勤于思考,获取有用的信息,灵活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2、你能回顾总结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特征吗?与同伴交流。 二、练一练 1 、 反比例函数y=-

x

2

的图象是 ,分布在第 象限,在每个象限内, y 都随x 的增大而 ;若 p1 (x1 , y1)、p2 (x2 , y2) 都在第二象限且x1

3、已知反比例函数 ,若X1

4、如图在坐标系中,直线y=x+ k 与双曲线 x

k

y =在第一象限交与点A , 与x 轴交于点C ,AB 垂直x 轴,垂足为B ,且S △AOB =1 1)求两个函数解析式 2)求△ABC 的面积

6、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21,4( ,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平移后经过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的点B(2,m),求平移后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

三、小结:

x

1y =21

1、本节复习课主要复习本章学生应知应会的概念、图像、性质、应用等内容,夯实基础提高应用。

2、充分利用“图象”这个载体,随时随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四、作业

书P18--19

教学后记:

课题:反比例函数测试

基础达标验收卷 一、选择题:

1. 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2,1(,则函数kx y -=可确定为( ) A. x y 2-= B. x y 21-= C. x y 2

1

= D. x y 2=

2. 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那么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 )23,2(-

B. )3

2

,

9(

C. )32,3(-

D. )23

,6( 3. 如右图,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为( )

A. )0(1>=x x y

B. )0(1

>-=x x y

C. )0(1<=x x y

D. )0(1

<-=x x

y

4. 如右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x k y 1

=

,x k y 2=,x

k y 3=在x 轴上方的图象,由

此观察得到1k 、2k 、3k 的大小关系为( ) A. 321k k k >> B. 123k k k >> C. 132k k k >>

D. 213k k k >>

5. 已知反比例函数x

y 1

-=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x A 、),(22y x B 且21x x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1y 与2y 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

6、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如右图,则函数2-=kx y 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7、已知关于x 的函数)1(-=x k y 和x

k

y -

=(k ≠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8、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

4

x y =

图象上一点,AB ⊥y 轴于点B ,则△AOB 的面积是( ) A. 1 B. 2 C. 3 D. 4

9、 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为定值,电流I (A )与电阻R (Ω)

成反比例. 右图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 与电阻R 之间的图象,则用电阻R 表示电流I 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R I 2=

B. R

I 3

=

C. R I 6=

D. R

I 6

-=

二、填空题:

1. 我们学习过反比例函数. 例如,当矩形面积S 一定时,长a 是宽b 的反比例函数,其函数关系式可以写

为a

S

a =(S 为常数,S ≠0).

请你仿照上例另举一个在日常生活、生产或学习中具有反比例函数关系的量的实例,并写出它的函数关系式.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右图是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那么k 与0的大小关系是0________k . 3. 点)6,1(在双曲线x

k

y =上,则k =______________.

4. 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成反比例. 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

镜度数y 与镜片焦距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5. 已知反比例函数x

y 6

-=的图象经过点),2(a P ,则a =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 已知一次函数k kx y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

y 8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4(n B ,求k ,n 的值.

2. 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m kx y +=的图象相交于点)1,2(.

(1)分别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试判断点)5,1(--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是否在一次函数

m kx y +=的图象上.

3. 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3,2(A

.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请判断点)6,1(B 是否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4.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某物承受的压强P (Pa )是它的受力面积S (m 2)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右图所

示.

(1)求P 与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S =0.5m 2时物体所受的压强P .

5. 如图,反比例函数x

y 8

-

=与一次函数2+-=x y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求△AOB 的面积.

能力提高练习 一、学科内综合题

1. 如右图,△OP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2. 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和一次函数6--=x y . (1)若一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3(m -,求m 和k 的值.

(2)当k 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3)当2-=k 时,设(2)中的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分别为A 、B ,试判断A 、B 两点分别在第几象限?

∠AOB 是锐角还是钝角(只要求直接写出结论)?

二、学科间综合题

3.

三、实际应用题

4. 某单位为响应政府发出的全民健身的号召,打算在长和宽分别为20米和11米的矩形大厅内修建一个60

平方米的矩形健身房ABCD . 该健身房的四面墙壁中有两侧沿用大厅的旧墙壁(如图为平面示意图),已知装修旧墙壁的费用为20元/平方米,新建(含装修)墙壁的费用为80元/平方米. 设健身房的高为3米,

一面旧墙壁AB的长为x米,修建健身房的总投入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投入资金为4800元时,问利用旧墙壁的总长度为多少

米?

5、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 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完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 现测得药物8分钟

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含药量为6毫克.

(1)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

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 1.6

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

需要经过几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

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才能有效地杀

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

么?

二次函数教案

课题:2.1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

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教学难点:本节“合作学习”涉及的实际问题有的较为复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现有一根12m长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如何围法,才使举行的面积最大?小明同学认为当围

成的矩形是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他说的有道理吗?

问题2、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篮球,你知道吗: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

点时的高度?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俄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情景中的两个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

(1)面积y (cm 2)与圆的半径 x ( Cm )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文 x 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 元;

(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Om , 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 x (cm), 种植面积为 y (m2)

(一) 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1、 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 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1)y =πx 2 (2)y = 2000(1+x)2 = 20000x 2+40000x+20000 (3) y = (60-x-4)(x-2)=-x 2+58x-112

(二)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经化简后都具y=ax2+bx+c (a,b,c 是常数, a ≠0)的形式. 板书:我们把形如y=ax2+bx+c(其中a,b,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ion) 称a 为二次项系数, 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请讲出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二) 做一做

1、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2

x y = (2) 21x

y -

= (3) 122

--=x x y (4))1(x x y -= (5))1)(1()1(2

-+--=x x x y

2、分别说出下列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12+=x y (2)12732

-+=x x y (3))1(2x x y -= 3、若函数m

m x m y --=2

)1(2为二次函数,则m 的值为 。

三、例题示范,了解规律

例1、已知二次函数 q px x y ++=2

当x=1时,函数值是4;当x=2时,函数值是-5。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此题难度较小,但却反映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可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示范,强调书写格式和思考方法。

练习: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 ,当x=2时,函数值是3;当x=-2时,函数值是2

。求这个二次函数

x

的解析式。

例2、如图,一张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为2cm ,将它剪去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图中阴影部分)。设AE=BF=CG=DH=x(cm)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y(cm 2),求: (1)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 当x 分别为0.25,0.5,1.5,1.75时,对应的四边形EFGH 的面积,并列表表示。

方法:

(1)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尝试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教师巡回辅导,适时点拨。 (2)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比如:

求差法:四边形EFGH 的面积=正方形ABCD 的面积-直角三角形AEH 的面积DE4倍。 直接法:先证明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H 2

(3)对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求学生要根据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实际意义来确定。

(4)对于第(2)小题,在求解并列表表示后,重点让学生看清x 与y 之间数值的对应关系和内在的规律性:随着x 的取值的增大,y 的值先减后增;y 的值具有对称性。 练习:

用20米的篱笆围一个矩形的花圃(如图),设连墙的一边为x,矩形的面积为y,求: (1)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时,矩形的面积为多少?

A

B

E

F

C

H

x

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作业题

课题:2.2二次函数的图像(1)

教学目标:

1、经历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过程;

2、学会观察、归纳、概括函数图像的特征;

3、掌握2

ax y =型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

4、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学会合情推理。 教学重点:

2ax y =型二次函数图像的描绘和图像特征的归纳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自变量的值和相应的函数值来画函数图像,该过程较为复杂。 教学设计: 一、回顾知识

前面我们在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时时如何进一步研究这些函数的? 先(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像,再结合图像研究性质。) 引入:我们仿照前面研究函数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先从最特殊的形式即2

ax y =入手。因此本节课要讨论二次函数2

ax y =(0≠a )的图像。 板书课题:二次函数2

ax y =(0≠a )图像 二、探索图像

1、 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2

x y =和2

x y -=图像

引导学生观察上表,思考一下问题:

①无论x 取何值,对于2

x y =来说,y 的值有什么特征?对于2

x y -=来说,又有什么特征?

②当x 取 1,2

1

±±

等互为相反数时,对应的y 的值有什么特征? (2) 描点(边描点,边总结点的位置特征,与上表中观察的结果联系起来).

(3) 连线,用平滑曲线按照x 由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从而分别得到2

x y =和2

x y -=的图像。

2、 练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22x y = 和2

2x y -=的图像。 学生画图像,教师巡视并辅导学困生。(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讲评) 3、二次函数2

ax y =(0≠a )的图像 由上面的四个函数图像概括出:

(1) 二次函数的2

ax y =图像形如物体抛射时所经过的路线,我们把它叫做抛物线,

(2) 这条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y 轴就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3)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注意:顶点不是与y 轴的交点。

(4) 当o 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图像在x 轴的上方(除顶点外);当o

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图像在x 轴的 下方(除顶点外)。

(最好是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课堂练习

观察二次函数2

x y =和2x y -=的图像

(2)在同一坐标系内,抛物线2

x y =和抛物线2

x y -=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如果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二次函数

2ax y =和2ax y -=的图像怎样画更简便?

(抛物线2

x y =与抛物线2

x y -=关于x 轴对称,只要画出2

ax y =与2

ax y -=中的一条抛物线,另一条可利

用关于x 轴对称来画) 四、例题讲解

例题:已知二次函数2

ax y =(0≠a )的图像经过点(-2,-3)。

(1) 求a 的值,并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说出这个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和图像的位置。 练习:(1)课本第31页课内练习第2题。 (2) 已知抛物线y=ax2经过点A (-2,-8)。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判断点B (-1,- 4)是否在此抛物线上。 (3)求出此抛物线上纵坐标为-6的点的坐标。 五、谈收获

1.二次函数y=ax2(a ≠0)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2.图象关于y 轴对称,顶点是坐标原点

3.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六、作业:见作业本。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_课题研究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_课题研究 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下文为您准备了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㈠、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位置。 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 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㈡、本学期课程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反思 湘教版【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作为教了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老师,我深感肩上的压力之大,责任之重。这种压力不是来自自身的知识水平,也不是来自学校的升学压力,而是来自自身对教学的一种责任和不甘平庸的心态。本人今自身的时间就是一个问题,但一切都不会影响我的对教学的热情,我要做的更好,考的更好。目前,对于九年级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其自己去发现。 在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我比较擅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但问题提出后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往往习惯于追问学生,急于让其说出结果。显然,学生对题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发学生的深思,当然也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于做过的题一点印象也没有。对于学过的数学定理或公式不能深刻理解,当然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因此在教学中我发现: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通过教师的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去归纳,效果更好。 例如:在学习四边形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由一个特殊四边形怎样逐步过渡到另一个特殊四边形?看谁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逻辑。于是大家都积极参与,认真看书总结。教师把一个一个的题目写成小纸条,以抽签的形式搞一次竞赛,教师列出题目分别是“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一步过渡到菱形?”“已知四边形是菱形,怎样过渡到正方形?”“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过渡到矩形?”于是同学们勇于抽签抢答。教师一条一条小结在黑板上,作为结论性的东西让同学记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于是教师给同学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在判定四边形性质时,应在已知图形的基础上,看是否符合“加边”这个已知条件。比如平行四边形开拓转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时就应看其是否符合“加角”这个已知条件,例如“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样学生学习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就不难了。显然,这种上课方法的取得的教学效果远比机械的师讲生背效果好得多。 二、给自己一个空间,让自己大胆的去实践。 我在备课的时候对问题已备选了一个或几个解决方案,课堂上以“定势思维”组织教学,但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当学生的思路与我的思路相左或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时,不愿打乱即定的教学程序,干脆采取回避、压制措施,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被束缚。后来我就灵活调节上课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比较,我发现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更能学好数学。

九年级数学下册 1_1-1_2 周周练 (新版)湘教版

周周练(1.1~1.2)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A .y =1x B .y =-2x +1 C .y =x 2-2 D .y =3x 2.抛物线y =(x -1)2+2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x =-1 B .直线x =1 C .直线x =-2 D .直线x =2 3.对于二次函数y =-27x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抛物线开口向下 B .对称轴是y 轴 C .顶点是(0,-3) D .有最小值-3 4.在一次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用脚踢出去的球的高度h 随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近似地表示这一过程的图象是( ) 5.抛物线y =ax 2+bx -3经过点(2,4),则代数式8a +4b +1的值为( ) A .3 B .9 C .15 D .-15 6.函数y =ax -2(a≠0)与y =ax 2(a≠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7.(泰安中考)对于抛物线y =-12 (x +1)2+3,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②对称轴为直线x =1;③顶点坐标为(-1,3);④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8.(淄博中考)如图,Rt △OAB 的顶点A(-2,4)在抛物线y =ax 2上,将Rt △O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OCD , 边CD 与该抛物线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 )

A.(2,2) B.(2,2) C.(2,2) D.(2,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若二次函数y=(a-1)x2+3x-2的图象的开口向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0.(长沙中考)抛物线y=3(x-2)2+5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_. 11.若点A(2,8)与点B(-2,m)都在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上,则m的值为____________. 12.二次函数y=x2-2x+6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13.(贵阳中考)已知二次函数y=x2+2mx+2,当x>2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4.把抛物线y=x2+bx+c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表达式为y=x2-2x+3,则b的值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2分) 15.(8分)某居民小区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15 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花园ABCD,花园的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40 m的栅栏围成,如图.若设花园的BC边长为x m,花园的面积为y m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 求自变量x的范围. 16.(10分)已知二次函数y=-2x2+4x-3. (1)将其化成y=a(x-h)2+k的形式; (2)说明(1)中抛物线是由y=-2x2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得到的? (3)写出(1)中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17.(10分)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2),且过点(0,-2).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画出它的图象;

新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 学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章二次函数 1.1 二次函数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具体情景中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会写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教材P2“动脑筋”中的两个问题:矩形植物园的面积S(m2)与相邻于围墙面的每一面墙的长度x(m)的关系式是S=-2x2+100x,(0

b,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b,c 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注意:①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②在指出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时,要连同符号一起指出.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指出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x-3)2-x 2 ;(2)y=2x(x-1);(3)y=32x-1;(4)y=22x ;(5)y=5-x 2+x. 【分析】先化为一般形式,右边为整式,依照定义分析. 解:(2)(5)是二次函数,其余不是. 【教学说明】判定一个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的思路: 1.将函数化为一般形式. 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次. 3.若二次项系数中有字母,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例2 讲解教材P3例题. 【教学说明】由实际问题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函数y=(m 2-m)x 2+mx+(m+1)(m 是常数),当m 为何值时: (1)函数是一次函数; (2)函数是二次函数. 【分析】判断函数类型,关键取决于其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能否为零,列出相应方程或不等式. 解:(1)由200 m m m ?-=?≠? 得010m m ?=≠??或 , ∴m=1.即当m=1时,函数y=(m 2-m)x 2+mx+(m+1)是一次函数. (2)由m 2-m ≠0得m ≠0且m ≠1, ∴当m ≠0且m ≠1时,函数y=(m 2-m)x 2+mx+(m+1)是二次函数.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并让学生会列二次函数的一些实际应用中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全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1二次函数 1.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能识别一个函数是不是二次函数;(重点) 2.能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难点) 一、情境导入 已知长方形窗户的周长为6米,窗户面积为y(平方米),窗户宽为x(米),你能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它是什么函数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 【类型一】二次函数的识别 下列函数哪些是二次函数? (1)y=2-x2; (2)y=1 x2-1; (3)y=2x(1+4x); (4)y=x2-(1+x)2. 解析:(1)是二次函数;(2)是分式而不是整式,不符合二次函数的定义,故y=1 x2-1不是二次函数;(3)把y=2x(1+4x)化简为y=8x2+2x,显然是二次函数;(4)y=x2-(1+x)2化简后变为y=-2x-1,它不是二次函数而是一个一次函数. 解:二次函数有(1)和(3). 方法总结:判定一个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常有三个标准:①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整式;②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有唯一的自变量;③所含自变量的关系式中自变量最高次数为2,且函数关系式中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求待定字母的值 如果函数y=(k+2)xk2-2是y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k的值为多少? 解析:紧扣二次函数定义求解,注意易错点为忽视k+2≠0.

解:根据题意知?????k 2-2=2,k +2≠0,解得? ????k =±2, k ≠-2,∴k =2. 方法总结:紧扣定义中的两个特征:①二次项系数不为零;②自变量最高次数为2.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3题 【类型三】 与二次函数系数有关的计算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当x =0时,y =0;当x =2时,y =12;当x =-1时,y =1 8. 求这个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的和. 解析: 解:设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ax 2+bx +c (a ≠0).把x =0,y =0;x =2,y =1 2;x =-1,y =18分别代入函数表达式,得???c =0, 4a +2b +c =12, a - b + c =18,解得?????a =18,b =0, c =0.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 式为y =18x 2.所以a +b +c =18+0+0=18,即这个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的和为1 8. 方法总结:涉及有关二次函数表达式的问题,所设的表达式一般是二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形式y =ax 2+bx +c (a ≠0).解决这类问题要根据x ,y 的对应值,列出关于字母a ,b ,c 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即可求得a ,b ,c 的值. 探究点二: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模型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2cm ,若从中挖去一个长为2x cm ,宽为(x +1)cm 的小长方 形.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cm 2.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y 是x 的什么函数? (2)当x 的值为2或4时,相应的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解析:几何图形的面积一般需要画图分析,相关线段必须先用x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解:(1)y =122-2x (x +1),又∵2x ≤12,∴0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课程目标 (一)、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本学期课程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正如人们所说的“现在的学生是低分低能”,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docx

初中数学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A .y =3x -1 B .y =1x 2 C .y =3x 2+x -1 D .y =2x 2+1 x 2.下列事件:①在足球赛中,弱队战胜强队;②抛掷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③任取两个正整数,其和大于1; ④长分别为3,5,9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确定事件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3.(岳阳中考)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 A .圆柱 B .圆锥 C .球 D .棱柱 4.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且点A 是BAC ︵ 上与点B ,点C 不同的一点,若△BOC 是直角三角形,则△BAC 必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30°的三角形 D .有一个角是45°的三角形 5.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解为( ) A .x 1=-3,x 2=0 B .x 1=3,x 2=-1 C .x =-3 D .x 1=-3,x 2=1 6.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若干个,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 ) A .3个 B .不足3个 C .4个 D .5个或5个以上

7.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BD ,AC 分别为2,23,以B 点为圆心的弧与AD ,DC 相切,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23- 33π B .43-3 3 π C .43-π D .23-π 8.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y =ax 2+bx +c(a ≠0)的图象,则下列结论:①abc >0;②b +2a =0;③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4,0);④a +c >b ;⑤3a +c <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抛物线y =-1 2 (x +3)2+2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___. 10.身高相同的小明和小丽站在灯光下的不同位置,已知小明的投影比小丽的投影长,我们可以判定小明离灯较____________. 11.已知扇形的半径为4 cm ,圆心角为120°,则此扇形的弧长是____________cm. 12.已知a ,b 可以取-2,-1,1,2中的任意一个值(a ≠b),则直线y =ax +b 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13.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为⊙O 的切线,∠ACB =40°,点P 在边BC 上,则∠PAB 的度数可能为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度数即可) 14.如图,⊙O 的半径为2,C 1是函数y =12x 2的图象,C 2是函数y =-12 x 2的图象,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15.如图是一个上下底密封且为正六棱柱的纸盒的三视图,请你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密封纸盒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cm 2.(结果可保留根号) 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5,BC =4,以BC 为直径在矩形内作半圆,自点A 作半圆的切线AE ,则tan ∠CBE =____________.

新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1章二次函数 1.1二次函数 *1数字目術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具体情景中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 一般形式? 2. 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 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会写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教学过程. $込数学15程

二次函数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在上述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 b,c是常数,a工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注意:①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②在指出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时,要连同符号一起指出?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指出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2 2 2 2 2 ⑴y=(x-3) -x ; (2)y=2x(x-1) ; (3)y=3 x-1 ; (4)y=刍;(5)y=5-x +x. x 【分析】先化为一般形式,右边为整式,依照定义分析? 解:(2)(5)是二次函数,其余不是. 【教学说明】判定一个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的思路: 1. 将函数化为一般形式. 2. 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次. 3. 若二次项系数中有字母,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例2讲解教材P3例题. 【教学说明】由实际问题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函数y=(m2-m)x2+mx+(m+1)(m是常数),当m为何值时: (1) 函数是一次函数; (2) 函数是二次函数. 【分析】判断函数类型,关键取决于其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能否为零 列出相应方程或不等式 解:(1)由 ???m=1.即当m=1 时,函数y=(m2-m)x2+mx+(m+1 是一次函数.

【精校】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有答案.doc

期中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抛物线y =x 2 -3x +2与y 轴交点的坐标是( ) A .(0,2) B .(1,0) C .(0,-3) D .(0,0) 2.已知点A 在半径为r 的⊙O 内,点A 与点O 的距离为6,则r 的取值范围是( ) A .r >6 B .r ≥6 C .r <6 D .r ≤6 3.(遂宁中考)如图,在半径为5 cm 的⊙O 中,弦AB =6 cm ,OC ⊥AB 于点C ,则OC =( ) A .3 cm B .4 cm C .5 cm D .6 cm 4.(株洲中考)如图,圆O 是△ABC 的外接圆,∠A =68°,则∠OBC 的大小是( ) A .22° B .26° C .32° D .68° 5.二次函数y =ax 2 +bx +c(a≠0)图象上部分点的坐标满足下表: x … -3 -2 -1 0 1 … y … -3 -2 -3 -6 -11 … 则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 A .(-3,-3) B .(-2,-2) C .(-1,-3) D .(0,-6) 6.二次函数y =ax 2 +bx +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c>-1 B .b>0 C .2a +b≠0 D .9a +c>3b 7.如图,已知点A ,B ,C 三点在半径为3的⊙O 上,AC =4,则sinB =( ) A.13 B.34 C.45 D.23 8.已知抛物线y =a(x -3)2 +254 (a≠0)过点C(0,4),顶点为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如图所示 以AB 为直径作圆,记作⊙D,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3;②点C 在⊙D 外;③直线CM 与⊙D 相切.其中正确的有(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

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A .y =3x -1 B .y =1x 2 C .y =3x 2+x -1 D .y =2x 2 +1x 2.下列事件:①在足球赛中,弱队战胜强队;②抛掷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③任取两个正整数,其和大于1;④长分别为3,5,9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确定事件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3.(岳阳中考)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 A .圆柱 B .圆锥 C .球 D .棱柱 4.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且点A 是BAC ︵ 上与点B ,点C 不同的一点,若△BOC 是直角三角形,则△BAC 必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30°的三角形 D .有一个角是45°的三角形

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为( ) A.x1=-3,x2=0 B.x1=3,x2=-1 C.x=-3 D.x1=-3,x2=1 6.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若干个,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 ) A.3个 B.不足3个 C.4个 D.5个或5个以上 7.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BD,AC分别为2,23,以B点为圆心的弧与AD,DC相切,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23- 3 3 π B.43- 3 3 π C.43-π D.23-π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8年九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一)、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 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一)、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 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 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 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 影与视图; 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 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数学思考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 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 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 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 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 键入文字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

初中数学试卷 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式中,y是x的二次函数的是( ) A.y=3x-1 B.y=1 x2C.y=3x 2+x-1 D.y=2x2+ 1 x 2.下列事件:①在足球赛中,弱队战胜强队;②抛掷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③任取两个正整数,其和大于1;④长分别为3,5,9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确定事件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3.(岳阳中考)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 A.圆柱B.圆锥C.球D.棱柱

4.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且点A 是BAC ︵ 上与点B ,点C 不同的一点,若△BOC 是直角三角形,则△BAC 必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30°的三角形 D .有一个角是45°的三角形 5.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解为( ) A .x 1=-3,x 2=0 B .x 1=3,x 2=-1 C .x =-3 D .x 1=-3,x 2=1

6.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若干个,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白球的可能性较大,那么袋中白球的个数可能是( ) A.3个B.不足3个C.4个D.5个或5个以上 7.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BD,AC分别为2,23,以B点为圆心的弧与AD,DC相切,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23- 3 3πB.43- 3 3πC.43-πD.23- π 8.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则下列结论:①abc>0; ②b+2a=0;③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4,0);④a+c>b;⑤3a+c<0.其中正

新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

第1章二次函数 1.1 二次函数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具体情景中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会写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教材P2“动脑筋”中的两个问题:矩形植物园的面积S(m2)与相邻于围墙面的每一面墙的长度x(m)的关系式是S=-2x2+100x,(0

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注意:①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②在指出二次函数中各项系数时,要连同符号一起指出.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指出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x-3)2-x 2 ;(2)y=2x(x-1);(3)y=32x-1;(4)y= 2 2x ;(5)y=5-x 2 +x. 【分析】先化为一般形式,右边为整式,依照定义分析. 解:(2)(5)是二次函数,其余不是. 【教学说明】判定一个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的思路: 1.将函数化为一般形式. 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次. 3.若二次项系数中有字母,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例2 讲解教材P3例题. 【教学说明】由实际问题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函数y=(m 2-m)x 2+mx+(m+1)(m 是常数),当m 为何值时: (1)函数是一次函数; (2)函数是二次函数. 【分析】判断函数类型,关键取决于其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能否为零,列出相应方程或不等式. 解:(1)由200 m m m ?-=?≠? 得01 0m m ?=≠??或 , ∴m=1.即当m=1时,函数y=(m 2-m)x 2+mx+(m+1)是一次函数. (2)由m 2-m ≠0得m ≠0且m ≠1, ∴当m ≠0且m ≠1时,函数y=(m 2-m)x 2+mx+(m+1)是二次函数.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并让学生会列二次函数的一些实际应用中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新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C152、C15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98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好,但希望生也比较多,整体学习风气浓厚,学生的探索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还待精耕细作,在教学过程中务必具有创新意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巧做安排,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三、教材分析: 第1章,二次函数;第2章,圆;第3章,投影与视图;第4章,概率。中考复习 二次函数主要是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探究二次函数性质,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议程的关系,最终实现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本章教学重点是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及二者的实际应用。本章教学难点是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圆这章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切线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正多边形与圆,。本章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与定理。垂径定理及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章的重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运用与圆有关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投影与视图这章的主要内容是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三视图。本章的重点理解立体图形各种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本章教学难点是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 中考复习 第一阶段(第4周——第10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1章达标检测卷

第1章达标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抛物线y=2(x+3)2-4的顶点坐标是() A.(3,-4) B.(-3,-4) C.(3,4) D.(-3,4) 2.将抛物线y=(x-1)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A.(0,2) B.(0,3) C.(0,4) D.(0,7) 3.已知函数y=1 2x 2-x-4,当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 C.x>-2 D.-2<x<4 (第4题) 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C,则() A.ac+1=b B.ab+1=c C.bc+1=a D.以上都不是 5.若抛物线y=ax2-6x经过点(2,0),则抛物线顶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A.13 B.10 C.15 D.14 6.二次函数y=x2+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A(x1,0),B(x2,0),且x10时,m>x2 C.当n<0时,x10时,m

8.函数y=ax+b和y=ax2+bx+c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第9题) 9.如图,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高度h(单位:m)与小球的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式为h=30t-5t2,那么小球从抛出至回落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是() A.6 s B.4 s C.3 s D.2 s 10.抛物线y=ax2+bx+c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x …-3 -2 -1 0 1 … y …-12 -2 4 6 4 … 给出下列说法:①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6);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在y轴的右侧; ③抛物线一定经过点(3,0);④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从表中可知,上述说法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二次函数y=2x2-x-3的图象的开口向________,对称轴是直线________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 12.如果将抛物线y=x2+2x-1向上平移,使它经过点A(0,3),那么所得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当x=3时,函数取得最大值,为4,当x=0时,y =-14,则此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是(5,0),(-2,0),则方程ax2+bx+c=0(a≠0)的解是______________. 15.已知二次函数y=x2+2mx+2,当x>2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