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原理工大学算法与分析实验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算法与分析实验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算法与分析实验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算法与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实验项目: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法,回溯法

2016年6月6日

}

五、实验结果截图

六、实验总结

}

五、实验结果截图

六、实验总结

考研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打印版

《数据结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算法 第一章绪论 1、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2、算法设计的要求(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 3、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1)一个程序不一定满足有穷性。例操作系统,只要整个系统不遭破坏,它将永远不会停止,即使没有作业需要处理,它仍处于动态等待中。因此,操作系统不是一个算法。 (2)程序中的指令必须是机器可执行的,而算法中的指令则无此限制。算法代表了对问题的解,而程序则是算法在计算机上的特定的实现。 (3)一个算法若用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则它就是一个程序。 4、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表示与计算(这个比较复杂,具体看算法本身,一般关心其循环的次数与N的关系、函数递归的计算) 第二章线性表 1、线性表的特点: (1)存在唯一的第一个元素;(这一点决定了图不是线性表) (2)存在唯一的最后一个元素; (3)除第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前驱(这一点决定了树不是线性表) (4)除最后一个元素外,其它均只有一个后继。 2、线性表有两种表示:顺序表示(数组)、链式表示(链表),栈、队列都是线性表,他们都可以用数组、链表来实现。 3、顺序表示的线性表(数组)地址计算方法: (1)一维数组,设DataType a[N]的首地址为A0,每一个数据(DataType类型)占m个字节,则a[k]的地址为:A a[k]=A0+m*k(其直接意义就是求在数据a[k]的前面有多少个元素,每个元素占m个字节) (2)多维数组,以三维数组为例,设DataType a[M][N][P]的首地址为A000,每一个数据(DataType 类型)占m个字节,则在元素a[i][j][k]的前面共有元素个数为:M*N*i+N*j+k,其其地址为: A a[i][j][k]=A000+m*(M*N*i+N*j+k); 4、线性表的归并排序: 设两个线性表均已经按非递减顺序排好序,现要将两者合并为一个线性表,并仍然接非递减顺序。可见算法2.2 5、掌握线性表的顺序表示法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 6、顺序线性表的初始化过程,可见算法2.3 7、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查找。 8、顺序线性表的元素的插入算法,注意其对于当原来的存储空间满了后,追加存储空间(就是每次增加若干个空间,一般为10个)的处理过程,可见算法2.4 9、顺序线性表的删除元素过程,可见算法2.5 10、顺序线性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7 11、链表的定义代码,各元素的含义,并能用图形象地表示出来,以利分析; 12、链表中元素的查找 13、链表的元素插入,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9 14、链表的元素的删除,算法与图解,可见算法2.10 15、链表的创建过程,算法与图解,注意,链表有两种(向表头生长、向表尾生长,分别用在栈、队列中),但他们的区别就是在创建时就产生了,可见算法2.11 16、链表的归并算法,可见算法2.12 17、建议了解所谓的静态单链表(即用数组的形式来实现链表的操作),可见算法2.13 18、循环链表的定义,意义 19、循环链表的构造算法(其与单链表的区别是在创建时确定的)、图解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B 实验地点:行勉楼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2016年 6 月 14 日

实验3 VLAN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VLAN、分配静态VLAN成员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配置两个VLAN:VLAN 2和VLAN 3并为其分配静态成员。 2、测试VLAN分配结果。 三、实验设备 Cisco交换机一台,工作站PC四台,直连网线四条,控制台电缆一条。 四、拓扑结构 五、实验结果 PC0到PC1 想通 PC0到PC2 不通,不在相同VLAN PC2到PC3 不通,网段不同。 Switch#sh run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1127 bytes ! version 12.1 no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Switch ! ! spanning-tree mode pvst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4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5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6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7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 六、实验心得 输入容易出现错误。重复输入次数多。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贪心算法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贪心算法 班级:2013156 学号:201315614 姓名:张春阳哈夫曼编码 代码 #include float small1,small2; int flag1,flag2,count; typedefstructHuffmanTree { float weight; intlchild,rchild,parent; }huffman; huffmanhuffmantree[100]; void CreatHuffmanTree(intn,int m) { inti; void select(); printf("请输入%d个节点的权值:",n); for(i=0;i

printf("\n"); for(i=0;i

太原理工大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矿业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一、遥感图像几何校正(2学时)实验二、遥感图像辐射增强(2学时)实验三、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2学时)

实验一、遥感图像几何校正(2学时)

原理与方法简介遥感影像由于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地形起伏、地球表面曲率、大气折射、地球自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与地面目标位置和(或)形状方面的不相一致的几何畸变,通过一定的数学算法,使这种畸变消除或接近消除,这就是几何校正。常用的几何校正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邻域法(Nearest neighbor )——将最接近的像元值赋予输出像元(图1.1); Figure1.1Nearest Neighbor 邻域法优点:极值和一些细节不会丢失,对植被分类、查找具线性特征的边界或侦测湖水的混浊度和温度是重要的。该方法适用于分类之前,计算速度快,适合于具有定性和定量特点的专题图像研究。 其缺点是:从较大的栅格重采样到较小栅格时会出现阶梯状斜线;可能会丢失或重复一些数值;用于线形专题图(如道路、水系)可能引起线状网络数据断开或出现裂隙。 2)双线性内插法(bilinear interpolation )——利用二次样条函数计算2×2窗口中的4个像元值并赋予输出像元(图1.2)。 Figure1.2Bilinear Interpolation 113V dy D V V V m +?-= 224V dy V V Vn +?-=

m m n V dx D V V Vr +?-=或:i i i i i i i r V D y D x D V W V ??-?-==∑∑==41241))((W i ——权重因子 Δx i ,Δy i ——r 点与i 点的坐标变化 V i ——i 像元值 双线性内插法的优点是:图像较平滑,不会出现阶梯现象,空间精度较高,常用于需要改变像元大小的场合,如SPOT/TM 的融合。 其缺点是:由于像元作过平均计算,相当于低通滤波(Low-frequency convolution )的效果,边界平滑,某些极值会丢失。 3)立方卷积内插法(Cubic convolution )——利用三次函数计算4×4窗口中的像素值并赋予输出像素(图1.3) 。 Figure 1.3Cubic Convolution 类似于双线性内插,只是所用窗口为4*4,而非2*2,即对16个像元作平均运算而得出输出像元的数据文件值。 ]} 2)2,2([*)2,2(]1)2,1([*)2,1()]2,([*)2,(]1)2,1([*)2,1({4 1--++-+++ --++-+++ -+-++ +-+--+-=∑=n j i d f n j i V n j i d f n j i V n j i d f n j i V n j i d f n j i V V i r 其中:i=int(x r ),j=int(y r ) d(i ,j)——(i ,j)和(x r ,y r )坐标距离 V(i ,j)——(i ,j)像元值 V r ——输出像元数据文件值

专题1:算法初步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原卷版)

专题1:算法初步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原卷版)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算法 1.算法的概念 (1)古代定义:指的是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 (2)现代定义: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3)应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算法的特征: ①指向性:能解决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 ②精确性:每一步操作的内容和顺序必须是明确的;算法的每一步都应当做到准确无误,从开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间做到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 ③有限性:必须在有限步内结束并返回一个结果;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 ④构造性:一个问题可以构造多个算法,算法有优劣之分。 3.算法的表示方法: (1)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优点是使用日常用语, 通俗易懂;缺点是文字冗长, 容易出现歧义; (2) 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用图框表示各种操作,优点是直观形象, 易于理解。 注:泛泛地谈算法是没有意义的,算法一定以问题为载体。 例1.下面给出一个问题的算法: S1输入x; S2若x≤2,则执行S3;否则,执行S4; S3输出-2x-1; S4输出x2-6x+3. 问题: (1)这个算法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当输入的x值为多大时,输出的数值最小? 知识点二:流程图 1. 流程图的概念:

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流程线组成的,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合表示操作的内容,流程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2. 图形符号名称含义 开始/结束框 用于表示算法的开始与结束 输入/输出框 用于表示数据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 处理框描述基本的操作功能,如“赋值”操作、数学 运算等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 “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流程线 表示流程的路径和方向 连接点 用于连接另一页或另一部分的框图 注释框 框中内容是对某部分流程图做的解释说明 3. (1)使用标准的框图的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图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一种判断框是“是”与“不是”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4.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由若干个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进行的处理步骤(语句或框)组成。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2)条件结构:算法流程中通过对一些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取不同的分支流向的结构。它是依据指定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 (3)循环结构: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知识点三:基本算法语句 程序设计语言由一些有特定含义的程序语句构成,与算法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结构相对应,任何程序设计语言都包含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以下均为BASIC

javaEE实验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JAVAEE框架开发技术》 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及班级:软件工程1202班 学号: 12 姓名:_ 黄子斌

2015年12 目录 实验一 struts基础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实验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实验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实验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文件的配..........................................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文件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 Action的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运行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持久化层hibernate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实验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实验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实验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文件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体类和映射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运行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 SSM整合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实验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实验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实验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文件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文件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算法分析_实验报告3

兰州交通大学 《算法设计与分析》 实验报告3 题目03-动态规划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02班学号201610333 姓名石博洋

第3章动态规划 1. 实验题目与环境 1.1实验题目及要求 (1) 用代码实现矩阵连乘问题。 给定n个矩阵{A1,A2,…,A n},其中A i与A i+1是可乘的,i=1,2,…,n-1。考察这n 个矩阵的连乘积A1A2…A n。由于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故计算矩阵的连乘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计算次序,这种计算次序可以用加括号的方式来确定。若一个矩阵连乘积的计算次序完全确定,则可以依此次序反复调用2个矩阵相乘的标准算法(有改进的方法,这里不考虑)计算出矩阵连乘积。 确定一个计算顺序,使得需要的乘的次数最少。 (2) 用代码实现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 一个给定序列的子序列是在该序列中删去若干元素后得到的序列。确切地说,若给定序列X= < x1, x2,…, xm>,则另一序列Z= < z1, z2,…, zk>是X的子序列是指存在一个严格递增的下标序列< i1, i2,…, ik>,使得对于所有j=1,2,…,k有Xij=Zj 。例如,序列Z=是序列X=的子序列,相应的递增下标序列为<2,3,5,7>。给定两个序列X和Y,当另一序列Z既是X的子序列又是Y的子序列时,称Z是序列X和Y的公共子序列。例如,若X= < A, B, C, B, D, A, B>和Y= < B, D, C, A, B, A>,则序列是X和Y的一个公共子序列,序列也是X和Y的一个公共子序列。而且,后者是X和Y的一个最长公共子序列,因为X和Y没有长度大于4的公共子序列。 (3) 0-1背包问题。 现有n种物品,对1<=i<=n,已知第i种物品的重量为正整数W i,价值为正整数V i,背包能承受的最大载重量为正整数W,现要求找出这n种物品的一个子集,使得子集中物品的总重量不超过W且总价值尽量大。(注意:这里对每种物品或者全取或者一点都不取,不允许只取一部分) 使用动态规划使得装入背包的物品价值之和最大。 1.2实验环境: CPU:Intel(R) Core(TM) i3-2120 3.3GHZ 内存:12GB 操作系统:Windows 7.1 X64 编译环境:Mircosoft Visual C++ 6 2. 问题分析 (1) 分析。

算法知识点总结

《算法设计与分析》知识点总结 1.算法的渐进时间复杂度分析,能够对给定的代码段(伪代码段)进行时间复杂度分析,能够对用关于问题规模n的函数表示的时间复杂度计算其渐进阶。 2.概念: 算法:通俗来讲,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过程,包括输入,输出,确定性,有限性。 1)子问题:结构性质与原问题相似的具有规模更小的问题。 2)可行解:满足某线性规划所有的约束条件(指全部前约束条件和后约束条件)的任意一组决策变量的取值,都称为该线性规划的一个可行解。 3)解空间:若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则其解有无穷多个,而齐次线性方程组所有解的集合构成一个向量空间,这个向量空间就称为解空间. 4)目标函数:指所关心的目标(某一变量)与相关的因素(某些变量)的函数关系。 5)最优解:使某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任一可行解,都称为该线性规划的一个最优解。 6)最优化问题:一般是指按照给定的标准在某些约束条件下选取最优的解集,即使系统的某些性质能指标达到最大或最小。 7)递归算法:直接或者间接地调用自身的算法称为递归算法。

8)分治法:将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相互独立且与原问题性质相同。递归地求出子问题的解,就可得到原问题的解。 9)动态规划:将原问题分解为相似的子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通过子问题的解求出原问题的解,与分治法不同的,分解的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为了避免指数时间,不管子问题的解会不会用到,都会填入到一个表中) 10)最优子结构性质:当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其子问题的最优解时,称此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动态规划和贪心都有) 11)重叠子问题性质:在用递归算法自顶向下解问题时,每次产生的子问题并不总是新问题,有些子问题被反复计算多次。动态规划算法正是利用了这种子问题的重叠性质,对每一个子问题只解一次,而后将其解保存在一个表格中,当再次需要此子问题时,只是简单地用常数时间查看一下结果。 12)备忘录算法:动态规划方法的变形。与动态规划算法不同的是,备忘录方法的递归方式是自顶向下的,而动态规划算法则是自底向上的。(其控制结构与递归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备忘录方法为每一个解过的子问题建立备忘录,以便需要时查看,避免相同子问题的重复求解) 13)贪心法:是一种在每一步选择中都采取在当前状态下最好或最优(即最有利)的选择,从而希望导致结果是最好或最优的算法。 14)贪心选择性质:指所求问题的整体最优解可以通过一系列局部最优解的选择,即贪心选择来达到。 15)回溯法:是一种选优搜索法,按选优条件向前搜索,以达到目标。但当探索到某一步时,发现原先选择并不优或达不到目标,就退回一步重新选择,这

太原理工大学web实验报告资料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Web开发实用技术基础 实验项目:HTML语言 网页程序设计Javascript Request与Response对象的应用 Application与Session对象的应用 实验地点:实验室211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11月5日

学院名称学号实验成绩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实验日期 课程名称Web开发实用技术基础实验题目HTML语言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常用的HTML语言标记; 2.利用文本编辑器建立HTML文档,制作简单网页。 3.独立完成实验。 4.书写实验报告书。 二.实验内容 1.在文本编辑器“记事本”中输入如下的HTML代码程序,以文件名sy1.html保存,并在浏览器中运行。(请仔细阅读下列程序语句,理解每条语句的作用) 源程序清单如下: Example

welcome to you


A simple HTML document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HTML This is a simple HTML document.It is to give you an outline of how to write HTML file and how the markup tags work in the HTML file Following is three chapters
Following is items of the chapter two

算法分析实验报告--分治策略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分治策略 姓名:XXX 专业班级: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XXX

一、试验名称:分治策略 (1)写出源程序,并编译运行 (2)详细记录程序调试及运行结果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分治策略算法思想 (2)掌握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算法 (3)了解其他分治问题典型算法 三、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归并排序。 (2)编写一段程序,实现快速排序。 (3)编写程序实现循环赛日程表。设有n=2k个运动员要进行网球循环赛。现 要设计一个满足以下要求的比赛日程表:(1)每个选手必须与其它n-1个选手各赛一次(2)每个选手一天只能赛一场(3)循环赛进行n-1天 四、算法思想分析 (1)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归并排序。 将待排序元素分成大小大致相同的2个子集合,分别对2个子集合进行 排序,最终将排好序的子集合合并成为所要求的排好序的集合。 (2)编写一段程序,实现快速排序。 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 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 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 变成有序序列。 (3)编写程序实现循环日赛表。 按分治策略,将所有的选手分为两组,n个选手的比赛日程表就可以通

过为n/2个选手设计的比赛日程表来决定。递归地用对选手进行分割, 直到只剩下2个选手时,比赛日程表的制定就变得很简单。这时只要让 这2个选手进行比赛就可以了。 五、算法源代码及用户程序 (1)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归并排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10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erge(int array[],int p,int q,int r) { int i,k; int begin1,end1,begin2,end2; int* temp = new int[r-p+1]; begin1 = p; end1 = q; begin2 = q+1; end2 = r; k = 0; while((begin1 <= end1)&&(begin2 <= end2)) { if(array[begin1] < array[begin2]) { temp[k] = array[begin1]; begin1++; } else { temp[k] = array[begin2]; begin2++; } k++; } while(begin1 <= end1) {

2014太原理工大学C++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C++语言编程 实验地点:明向校区 专业班级:软件1431 学号:201400XXXX 学生姓名:白建兴 指导教师:崔晓红 2015年5月10日

1.运行例题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fn1(int z=5); int x=1,y=2; int main() { cout<<"Begin. . ."<>p[i]; if(p[i]>0) plus++; else if(p[i]!=0) minus++; } cout<<"正数的个数:"<

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 实验项目: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学院课程安排报告 实验地点: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5 月15 日

项目说明 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学院课程安排 1.系统简介 每个学期的期中,学校教务处会分类向各个学院发出下各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时、班级类别(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研究生)、班号等;学院教学主管人员根据教学任务要求给出各门课程的相关限制(如:任课教师的职称、上课的班数、最高和最低周学时数等);任课教师自报本人授课计划,经所在教研室协调任可,将教学计划上交学院主管教学计划的人员,批准后上报学校教务处,最终由教务处给出下个学期全学院教师的教学任务书。 假设上述排课过程全部由人工操作,现要求为上述过程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过程。2.限定条件 (1)原则上,每位教师每学期主讲的课程门数不超过2门。 (2)严格限制:每位教师每年教学工作量不得低于300,不得超过600。 (3)本学期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不能承担下各学期的主讲任务。 (4)本系统的输入项至少包括:教务处布置的教学计划和工作量计算子系统、学院教师自报的授课计划和学院制定的有关授课限制条件。 (5)本系统的输出项至少包括:教务处最终下达全院教师的教学任务书和学院各个班级下各学期的课程表(可以不含上课地点)。 附工作量计算子系统中的课堂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简化计算): 1.单班课计划学时*1.0 双班课计划学时*1.3 三班课计划学时*1.6 四班课计划学时*2.0 2.双语教学 计划学时*合班系数*2.0 3.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计划学时*合班系数*1.5 省级精品课程计划学时*合班系数*1.1

武汉理工大学算法分析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李晓红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zy1302班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同组者实验日期2015年10月20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1、利用分治法,写一个快速排序的递归算法,并利用任何一种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同时 进行时间复杂性分析; 2、要求用递归的方法实现。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本次的解法使用的是“三向切分的快速排序”,它是快速排序的一种优化版本。不仅利用了分治法和递归实现,而且对于存在大量重复元素的数组,它的效率比快速排序基本版高得多。 它从左到右遍历数组一次,维护一个指针lt使得a[lo..lt-1]中的元素都小于v,一个指针gt 使得a[gt+1..hi]中的元素都大于v,一个指针i使得a[lt..i-1]中的元素都等于v,a[i..gt]中的元素都还未确定,如下图所示: public class Quick3way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Comparable[] a, int lo, int hi) { if (lo >= hi) return; int lt = lo, i = lo + 1, gt = hi; Comparable pivot = a[lo];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1、调试方法描述: 对程序入口进行断点,随着程序的运行,一步一步的调试,得到运行轨迹; 2、实验数据: "R", "B", "W", "W", "R", "W", "B", "R", "R", "W", "B", "R"; 3、实验现象: 4、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边界问题: 在设计快速排序的代码时要非常小心,因为其中包含非常关键的边界问题,例如: 什么时候跳出while循环,递归什么时候结束,是对指针的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 排序等等; (2)程序的调试跳转: 在调试过程中要时刻记住程序是对那一部分进行排序,当完成了这部分的排序后, 会跳到哪里又去对另外的那一部分进行排序,这些都是要了然于心的,这样才能准 确的定位程序。 二、实验结果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1、实验结果:

算法设计与分析复习题整理 (1)

一、基本题: 算法: 1、程序是算法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具体实现。 2、算法就是一组有穷的序列(规则) ,它们规定了解决某一特定类型问题的一系 列运算。 3、算法的复杂性是算法效率的度量,是评价算法优劣的重要依据。 4、算法的“确定性”指的是组成算法的每条指令是清晰的,无歧义的。 5、算法满足的性质:输入、输出、确定性、有限性。 6、衡量一个算法好坏的标准是时间复杂度低。 7、算法运行所需要的计算机资源的量,称为算法复杂性,主要包括时间复杂性和 空间复杂性。 8、任何可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所需的时间都与其规模有关。 递归与分治: 9、递归与分治算法应满足条件:最优子结构性质与子问题独立。 10、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 11、边界条件与递归方程是递归函数的两个要素。 12、从分治法的一般设计模式可以看出,用它设计出的程序一般是递归算法。 13、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解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以便各个击 破。这属于分治法的解决方法。 14、Strassen矩阵乘法是利用分治策略实现的算法。 15、大整数乘积算法是用分治法来设计的。 16、二分搜索算法是利用分治策略实现的算法。 动态规划: 17、动态规划算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最优子结构性质和重叠子问题性质。 18、下列算法中通常以自底向上的方式求解最优解的是动态规划法。 19、备忘录方法是动态规划算法的变形。 20、最优子结构性质是贪心算法与动态规划算法的共同点。 21、解决0/1背包问题可以使用动态规划、回溯法,其中不需要排序的是动态规 划,需要排序的是回溯法。

贪心算法: 22、贪心算法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贪心算法并不从整体 最优考虑,它所做出的选择只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 23、最优子结构性质是贪心算法与动态规划算法的共同点。 24、背包问题的贪心算法所需的计算时间为 O(nlogn) 。 回溯法: 25、回溯法中的解空间树结构通常有两种,分别是子集树和排列树。(3) 26、回溯法搜索解空间树时,常用的两种剪枝函数为约束函数和限界函数。 27、解决0/1背包问题可以使用动态规划、回溯法,其中不需要排序的是动态规 划,需要排序的是回溯法。 28、使用回溯法进行状态空间树裁剪分支时一般有两个标准: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的界,N皇后问题和0/1背包问题正好是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同时使用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界进行裁剪的是 0/1背包,只使用约束条件进行裁剪的是 N 皇后问题。 29 用搜索算法解旅行售货员问题时的解空间树是排列树。 30 回溯法搜索状态空间树是按照深度优先遍历的顺序。 31、回溯法算法是以深度优先策略进行搜索的。 32、0-1背包问题的回溯算法所需的计算时间为 O(n2n) 分支限界法: 33、以广度优先搜索或以最小耗费(最大效益)优先的方式搜索问题解的算法称 为分支限界法。 34、分支限界法主要有队列式(FIFO)分支限界法和优先队列式分支限界法。 35、分支限界法解旅行售货员问题时,活结点表的组织形式是最小堆。 其他: 36、10000*n^2+10*n+1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__。 37、f(n)=n^2+10*n+1000000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__。 38、算法分析中,记号O表示渐进上界。 39、f(n)= 6×2n+n2,f(n)的渐进上界是 O(2^n)。 40、f(n)= 6×2n+n2,f(n)的渐进上界是 O(n^2)。 41、f(n)= 100×3n+10000×n2,f(n)的渐进上界是_____________。 42、f(n)= 6×4n+n2,f(n)的渐进上界是 O(2^n) 。 43、按照渐近阶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下列表达式:4n2,logn,3n, n2/3,n!,2n。 Logn< n2/3<4n2<2n<3n

太原理工大学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数值方法 实验项目: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代数插值和最小二乘拟合多项式 实验地点:行勉楼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誌,冬华 2016年4 月8 日

y = x*x*x + 4 * x*x - 10; return y; } float Calculate(float a,float b) { c = (a + b) / 2; n++; if (GetY(c) == 0 || ((b - a) / 2) < 0.000005) { cout << c <<"为方程的解"<< endl; return 0; } if (GetY(a)*GetY(c) < 0) { return Calculate(a,c); } if (GetY(c)*GetY(b)< 0) { return Calculate(c,b); } } }; int main() { cout << "方程组为:f(x)=x^3+4x^2-10=0" << endl; float a, b; Text text; text.Getab(); a = text.a; b = text.b; text.Calculate(a, b); return 0; } 2.割线法: // 方程求根(割线法).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心得体会 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不同程度的求得方程的解,通过二分法计算的程序实现更加了解二分法的特点,二分法过程简单,程序容易实现,但该方法收敛比较慢一般用于求根的初始近似值,不同的方法速度不同。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学会简化处理步骤,分步骤一点一点的循序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解决一个复杂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课案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B 实验项目:操作系统实验实验地点:逸夫楼 专业班级:软件14班 学生姓名:学号:2014 指导教师:张辉 2016年12 月 2 日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几种操作系统的界面 (3) 一.目的和要求 (3) 二.内容 (3) 三.程序代码 (4) 四.运行结果 (4) 实验二进程调度程序设计 (5) 一、目的和要求 (5) 二、示例 (6) 程序清单 (9) 运行结果 (9) 实验三存储管理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目的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提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程序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运行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感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实验项目:递归与分治算法 实验地点:计算机系实验楼110 专业班级:物联网1601 学号:2016002105 学生:俞梦真 指导教师:郝晓丽 2018年05月04 日

实验一递归与分治算法 1.1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进一步熟悉C/C++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 2.通过本实验加深对递归与分治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1.2 实验课时 2学时 1.3 实验原理 分治(Divide-and-Conquer)的思想:一个规模为n的复杂问题的求解,可以划分成若干个规模小于n的子问题,再将子问题的解合并成原问题的解。 需要注意的是,分治法使用递归的思想。划分后的每一个子问题与原问题的性质相同,可用相同的求解方法。最后,当子问题规模足够小时,可以直接求解,然后逆求原问题的解。 1.4 实验题目 1.上机题目:格雷码构造问题 Gray码是一个长度为2n的序列。序列无相同元素,每个元素都是长度为n的串,相邻元素恰好只有一位不同。试设计一个算法对任意n构造相应的Gray码(分治、减治、变治皆可)。 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格雷码为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编码序列。 (1)序列由2n个编码组成,每个编码都是长度为n的二进制位串。 (2)序列中无相同的编码。 (3)序列中位置相邻的两个编码恰有一位不同。 2.设计思想: 根据格雷码的性质,找到他的规律,可发现,1位是0 1。两位是00 01 11 10。三位是000 001 011

010 110 111 101 100。n位是前n-1位的2倍个。N-1个位前面加0,N-2为倒转再前面再加1。 3.代码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
item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