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徒结对方案

师徒结对方案

师徒结对方案
师徒结对方案

教师“师徒结对”培训方案

白庙子乡中心小学

教研室

2016年9月

教师“师徒结对”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继续结合“鸿雁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具体培训方案如下:

二、结对目标

明确目标,在“传、帮、扶、带”过程中,多角度、多层面相互切磋,扬长避短,互相促进,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为学校中坚和骨干,结对期限 2至3年。

三、活动内容

教师“师徒结对”活动主要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班级管理,即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学科教学,诸如课前备课,常规常态课、探索研究课,学生辅导,检测命题与阅卷反思,检测反馈与应对措施,以及教学研究。

四、结对原则

1、遵循自愿与统筹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原则。

2、师徒相互高度负责,密切合作、充分信任。

五、结对对象

师傅:教研员、市以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在省市县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的教师。

徒弟:近五年参加工作的新聘教师、特岗教师以及需要在教学业务能力上进一步提高的其他教师和有拜师意向的在职教师。

六、结对程序

个人申报—→教研室统筹—→主管领导审核—→签定协议—→开展活动。

1.个人自愿,学校统筹。

个人申报,师徒自愿组合与学校统筹相结合,确定师徒结对人选。

2.举行拜师仪式,建立师徒关系。

学校组织举行师徒结对仪式,签定师徒结对协议,建立师徒关系。

3.明确任务,制订目标

学校制订具体的结对目标要求,明确职责,正式开展结对活动。

七、师徒职责

1、师傅职责:

(1)主动关心徒弟教师的成长,认真分析徒弟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帮助徒弟教师探讨明确努力提高的方向和成长途径,热情指导,言传身教,及时检查。

(2)帮助徒弟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中为徒弟教师指点迷津。

(3)多听徒弟教师的常态课,评议其优缺点,指出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做好评课记录,写出指导意见,学期末上交备案。

(4)每学期指导徒弟上1节组内公开课,1节汇报课。

(5)无条件向徒弟教师敞开课堂,提供各种类型的示范课,课后向徒弟阐述每节课

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意图,让徒弟教师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优的学习效果。

(6)指导徒弟教师拟定教学计划、把握教学环节,特别是“备、教、辅、改、考”等环节。审查徒弟教学设计并签字,每学期须重点审阅徒弟3—5课时教案,给予悉心指导。审查徒弟批改作业情况是否认真,批改数量、质量要达到基本要求。

(7)每学期指导徒弟撰写教学论文或工作心得体会或教学随想1篇以上。

(8)指导徒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9)总体说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带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徒弟职责:

(1)在师傅教师的帮助下,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和业务水平认真全面的剖析,明确提高的方向和成长途径,完成专业成长规划。

(2)认真钻研教学环节,主动请教师傅教师,虚心接受师傅教师的意见,对师傅教师指出的不足要仔细研究,及时改进、提高;主动邀请师傅教师亲临课堂指导自己教学。

(3)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时请教师傅教师,在师傅教师的指导下有效解决。

(4)虚心向师傅教师学习,随时接受师傅老师检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5)在师傅教师的指导下,徒弟每学期在组内上公开课不少于2节,虚心听取意见并写好课后反思。

(6)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情,钻研教法,将新方法、新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尽快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

(7)每学期听师傅教师授课5节以上,听后有记录。

(8)常邀师傅教师听自己的常态课课,在师傅评议后写出教学反思。

(9)每学期徒弟要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心得体会交教科室存档。

(10)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11)总体来说就是做到“三学”:学思想理念——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从业本领——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功;学职业操守——遵守规章,率先垂范,正直无私。

八、管理与考核

1、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

由学校教研室牵头,教研组负责管理,实行捆绑式管理方式。各教研组要利用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不定期地检查、交流、反馈。

结成师徒对子,就构成了学习研究的共同体,教研员——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要带动全校的研究氛围,这样有利于新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进行观念的碰撞、实践的切磋,形成良性竞争的内驱力,并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师徒共同进步,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利用学校现成资源,节约教师培训成本。

通过“师徒结对”把优秀教育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在教学工作中真正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教师共同成长局面。2、加强领导。

把“雏凤工程”列入学校工作和相关的管理考核工作之中。无特殊理由而拒绝参加的老师,不得评先评优、晋升职称、提拔任用。

学期结束前徒弟教师须将师徒听课记录、特色教案,及“师徒结对”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