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星的功效与作用

胆星的功效与作用

胆星的功效与作用
胆星的功效与作用

胆星的功效与作用

西方医学的发展给传统中医带来了一些危机。但中医还是有许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来说说中药胆星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胆南星(《本草选旨》)

【来源】

为★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

【制法】

将生天南星放在清水内反复漂至无麻辣感后,磨成细粉。另以滤去杂汁、并入铜锅熬过的等量牛胆汁,与天南星粉末拌匀。待胆汁完全吸收,晒至半干后,入臼内打和,切成小块,日晒夜露至无腥味为度。一法取天南星粉1斤,加入牛胆汁1斤,拌匀,日晒夜霹,使干,经蒸制后,切成小块。次年再加牛胆汁1斤,拌

匀,露、晒使干。第三年再加牛胆汁半斤拌匀,露、晒使干。这样色渐转黑,腥味亦渐消失。

【性状】

本品为块状或圆球形,表面黑色或棕黑色,断面色较浅。质韧或硬,微有香气,味苦微辛。以色黑、油润、嗅之不腥、味不麻辣者为佳。

【性味】

①《本草正》:"味苦,性凉。"

【归经】

①《药品化义》:"入肝、胆。"

【功能主治】

清火化痰,镇惊定痼。治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剂。

【附方】

①治小儿风热壅毒,关膈滞塞,凉心压惊:胆星一两,入金、银箔小者各十片,丹砂一钱半,龙脑,麝香各一字。同研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竹叶水化下。(《圣济总录》袍龙丸)

【各家论述】

①《本草正》:"胆星,七制九制者方佳。较之南星味苦性凉,故善解风痰热滞。"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以上就是对胆星的功效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帮助,总得来说胆星的养生功效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胆星来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蕲艾春艾草功效与作用

……………………………………………………………最新资料推荐………………………………………………… 蕲艾,味苦而辛,无毒,洗熏服用皆可。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本草纲目》载:蕲艾“炙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捣汁股,止伤血,杀蛔虫,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蕲艾“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 蕲艾除能治多种疾病外,还具有异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清瘴气,具有禳毒杀毒的功能。后世研究认为,蕲艾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症。为中医妇科常用的要药之一。内服可做止血剂,炒炭用止血之力颇优,可治吐血下痢,衄血下血。 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用蕲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炎及痢疾等症。蕲艾外用可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及疥癣等。以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防治皮肤病。 蕲艾,味苦而辛,无毒 对于产妇和婴儿,洗用艾叶可以消毒强身。将艾叶晒干捣碎如绒,称“艾绒”,制成艾柱,燃炙经穴,或染麻油引火点炙柱,滋润炙疮,至愈不痛。炙疾有奇效,能散寒除湿,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故医家谓艾可炙百病(《名医别录》),称之为炙草。用艾灼一次,为之“一壮”。蕲艾不仅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异香,可以作调香原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具禳毒杀菌的功效。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蕲春人更是把蕲艾蕲艾比一般艾更香,入药治病疗效更好。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蕲艾,味苦而辛,无毒,洗熏服用皆可。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本草纲目》载:蕲艾“炙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捣汁股,止伤血,杀蛔虫,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 蕲艾“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蕲艾除能治多种疾病外,还具有异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清瘴气,具有禳毒杀毒的功能。后世研究认为,蕲艾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症。为中医妇科常用的要药之一。内服可做止血剂,炒炭用止血之力颇优,可治吐血下痢,衄血下血。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 用蕲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炎及痢疾等症。蕲艾外用可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及疥癣等。以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防治皮肤病。对于产妇和婴儿,洗用艾叶可以消毒强身。将艾叶晒干捣碎如绒,称“艾绒”,制成艾柱,燃炙经穴,或染麻油引火点炙柱,滋润炙疮,至愈不痛。 炙疾有奇效,能散寒除湿,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故医家谓艾可炙百病(《名医别录》),称之为炙草。用艾灼一次,为之“一壮”。蕲艾不仅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异香,可以作调香原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具禳毒杀菌的功效。“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蕲春人更是把蕲艾蕲艾比一般艾更香,入药治病疗效更好。 艾草的作用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附药:紫梗)、生(附药:生皮、生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根(附药: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火麻仁、郁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

温胆汤

温胆汤 温胆汤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该方被收录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编撰的《外台秘要》中。《外台秘要》标明其方源于《集验方》,且云“出第五卷中”。考《集验方》乃南北朝名医姚僧垣(公元499~583年)所撰。原方由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炙甘草六味药物组成。甘草性平,竹茹性微寒,其余四味皆为温性药物。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教授擅用温胆汤治疗多种病证,并颇多心得。 有关温胆汤命名含义,王玉川教授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年2期发文论证,并提出在南北朝时代对于皮肉骨髓脉之病,盛行着“脏热腑寒”的辨证理论,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脏病多虚寒、腑病多实热的理论不同。既然腑为寒证,胆为腑故证寒,治寒以温,故名“温胆汤”。《千金》、《外台》并云:“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温胆汤。今天的方剂著作及有关论文,对温胆汤命名的分析和认识,多不符《集验方》之原意。 对此,王洪图教授重又查阅《千金》和《外台》二书,发现该两书收录的方剂及相关论述中,有关“脏寒腑热”的论述在十条以上,不仅涉及皮肉骨髓脉之病,还用于咽、喉、舌、胞、肛门诸窍之病,而这些论述均引自《集验方》和《删繁方》。《删繁方》的作者谢士泰,与姚僧垣是同时代的医家,这就使我们较明确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南北朝时代,用“脏热腑寒”去辨证,应该是医学的重要流派的辨证方法。以温胆汤而言,其理可通,其方有较好的疗效,因而说这个“脏热腑寒”的理论不单在医学史上有一定价值,而且也有不小的应用价值,应该加以深入研究。对五体、官窍病用“脏热腑寒”辨证的具体内容,在《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一书中写有专论,此不赘述。 《集验方》用温胆汤所治之证为“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即虚寒证,得之大病之后。而胆虚寒之证是和脑髓密切相关的,如《外台》第十六卷中引文“《删繁》论曰:“髓虚者,脑痛不安,髓实者,勇悍。凡髓虚实之病,主于肝胆。若其腑脏有病从髓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可以看出胆、髓、脑之间的关系。至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将该方加以化裁,加入茯苓、大枣两味药,仍叫做温胆汤,其主治为“虚烦证”和“惊悸证”,云:“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寐不祥,或异象感惑,遂致心惊胆摄,气郁生涎,涎与气抟,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凡心胆虚怯之证皆可服用此方,而并不限于“大病后”,其基本病机则是“气郁生涎,涎与气抟。”可见,《三因方》所说病机是“郁”,而《集验方》所指为“虚”,《三因方》谓病涉心胆,《集验方》谓病涉胆、髓、脑。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心与脑髓的关系,如果排除两书中温胆汤药物略有不同外,那么“心”在一定意义上说与“脑髓”的概念与内涵是一致的。在中医学术界对心与脑的问题有过长期的争论,尤其是心藏神与脑主神的纷争。对此,王玉川教授在上述提到的论文里说:西医可以把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卒中之类的病统称之为心血管病,中医学为什么不可以有“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之论呢?从临床实际观察就不难发现脑、心、血脉三者之间的关系。 温胆汤的临床应用 对温胆汤的化裁,《三因方》已经对《集验方》的温胆汤做了一些化裁,如上所述增加了茯苓、大枣两味药,从而使该方的适用范围明显扩大了。明代和清代医家又总结出不少加减化裁之法,如心虚神怯加人参,烦热者加黄连,痰滞者加胆星等。加黄连者名为黄连温胆汤,加柴胡、黄芩者又名柴芩温胆汤,《证治准绳》去竹茹加枣仁、五味子、远志、熟地黄、人参名为十味温胆汤。加减化裁使该方适应证增加了许多。以近10年杂志报道文章而言,应用温胆汤于临床的报道文章达60余篇,其所治病证,除“虚烦不眠”之外,尚有:嗜卧多眠、夜游症、眨眼症、斜视、梅核气、神经衰弱、眩晕、耳鸣、高血压、偏正头痛(含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中风(含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癫狂(精神分裂)、癫痫、风心病、心绞痛、惊悸、肠溃疡、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尿毒症、慢性淋巴结炎、

石斛功效与中医理论

石斛功效与中医理论 一、石斛的基本介绍 石斛(shíhú),兰科石斛属的一种。附生植物,多生于树上或岩壁上。茎肥厚,成簇,圆柱形,上部稍扁,具节,节上生叶。叶扁平,近革质,花期有叶或无叶。石斛属约有1400种,主要产亚洲热带至大洋洲,其中约60种分布于中国南部,石斛便是较常见的种类之一。中国产的同属植物中,有不少种类的茎均可加工成药材“石斛”,多于夏秋间采收,晒干,切段生用。主要的有重唇石斛、细茎石斛、束花石斛、罗河石斛、美花石斛、细叶石斛、钩状石斛、广东石斛、叠鞘石斛和黑节草等,制成的药材在商业上还有金钗石斛、耳环石斛、马鞭石斛及黄草石斛之分。特别是黑节草是名贵的润喉剂。 二、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性微寒。入胃、肾经。滋阴清热、润肺养胃、强筋健骨。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痛干呕、咳嗽少痰等症。 1.滋养阴津 《中国药学大词典》称其“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说他善于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症。 2.增强体质 石斛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清代《药性论》说石斛能补肾积精、养胃阴、益气力;石斛内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实验证明石斛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 3.补益脾胃 石斛是益胃生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记载,人民称他为“肠胃药”,是治疗胃脘痛,上腹涨痛的常用药物。现代实验证实,石斛对脾胃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症,同时,口服石斛煎液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胃的排空能力,帮助消化。 4.护肝利胆 石斛有较好的利胆作用,历代医家都认为“铁皮枫斗”具有滋养肝阴的作用,是治疗各种肝胆并的要药,可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5.疏清虚热 《本草纲目拾遗》、《本草衍义》分别记载“清胃除虚热,”“痔胃中虚热”。与普通清热药物相比,石斛所清的虚热完全是一种虚热,是以阴虚,热盛为特点的。药理实验表明,石斛能够显著的降低热盛家兔的发热高峰值和体温反应指数,缩短发挥热时间。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艾叶的功效: 艾叶叫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别名: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陈艾。 性味:艾叶味辛、苦,性温, 别名: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陈艾。 功效:散寒止痛,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 主治: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艾叶的作用: 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1、艾叶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肘后方》) 2、艾叶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3、艾叶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济总录》香艾丸) 4、艾叶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5、艾叶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卫生易简方》) 6、艾叶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7、艾叶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8、艾叶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25克,干姜5克。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养生必用方》) 9、艾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50克,蒲黄、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艾叶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11、艾叶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地龙的功效: 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主治高热烦躁、惊痫抽搐、肺热喘咳、热结尿闭、痹痛肢麻、半身不遂,以及疮疡肿毒等证。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织秃发。 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息风止痉,作用不强。清热作用好,清肝热,还能明显退壮热,发烧降体温。对热盛生风和温热病或小儿惊风有壮热的可用。但不常用,因为它息风止痉作用弱,且新鲜的退壮热和息风止痉作用更明显,干了汤剂作用就不明显,干品用的最多的是通络或舒筋活络,通经就是舒筋活络,使关节拘挛、屈伸不利缓解。活络,疏通脉络或经络,改善麻木偏瘫、口眼歪斜都常用。偏瘫和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配伍如黄芪、红花、川芎平喘。可用于肺热的哮喘。利尿消肿。用于湿热水肿。用的最多的是通络和平喘。平喘就是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1.清热息风,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地龙咸寒降泄,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故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治疗温病热极生风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可单用本品煎服取效,或与钩藤、牛黄、白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抽,可以本品研烂,与朱砂共为丸服。治疗高热狂躁或癫痫,常单用鲜品,同盐化为水,饮服。 2.通经活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地龙长于通行经络,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证。因其性寒能清热,故适宜治疗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常与防己、秦艽、忍冬藤等除湿热、通经络药物配伍。亦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可与川乌、天南星、乳香等配伍,如小活络丹。治疗气虚血滞,中风后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配伍,如补阳还五汤。 3.清肺平喘,用于肺热哮喘。本品又清肺热平喘。用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者,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亦可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 4.清热利尿,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本品咸寒走下入肾,

老中医:给胆怯易惊者的安眠方~温胆汤

温胆汤 【古方出处】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使用历史】约850年。 【主要成分】半夏、竹茹、麸炒枳实各二两(各6克),陈皮三两(9克),茯苓一两半(4.5克), 炙甘草一两(3克),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用于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心悸不安,虚烦不寐。 【典型征象】失眠,怕黑,不敢独处。 【禁忌人群】孕妇禁用。 温胆汤最初见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坦所撰的《集验方》。其后被《备急千金要方·胆虚实》收录,云:“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温胆汤。 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收录“温胆汤”1首,其中卷九“温胆汤”以《集验》温胆汤减生姜为 五片,加茯苓一两半、大枣一枚,减其温性、增其凉性,以欲利胆清胆,并尊胆腑清净以温 和为要之意,承袭“温胆”之名。后世医家多从《三因方》之论。 《古今医案按》中记载过一个例子:“汪石山治一女,年十五,病心悸,常若有人捕之,欲避而无所,其母抱之于怀,数婢护之于外,犹恐恐然不能安寐。医者以为病心,用安神丸、镇 心丸、四物汤,不效。汪诊之,脉皆细弱而缓,曰:此胆病也,用温胆汤,服之而安。”就是说一个少女总是觉得害怕而不能入睡,后来医家汪石山诊断她是胆出了问题,于是开了温胆 汤的方子,治愈了少女的失眠。 不断发展变化的温胆汤 关于温胆汤的配药,有一首方歌可以帮助记忆: 温胆汤中苓夏草,枳竹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舌苔腻,此系胆虚痰热扰。 温胆汤在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灵活运用的实践以后,从最初的临证祛痰之剂,逐渐发展为 可以治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良药。 温胆汤的方中由多味药配伍,共同起到和胃化痰、安神定志的效果。纵观整个药方,寒温并用,消补兼施,升降并行,其目的就在于清化痰湿,调理气机,安和胆胃。温胆汤算是一味 基础药方,可以在其基础上加味治疗更多的病症,常见的有黄连温胆汤和柴芩温胆汤。 跟温胆汤相比,黄连温胆汤适合用来治疗热象更为明显的症状。它具有清热、化痰、开窍、 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用黄连温胆汤治的病,在发病原因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跟情志有关,在临床上大多会有情志异常的表现。黄连温胆汤是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味黄连而得来的,而在临床应用上,又可以在黄连温胆汤的基础上加味来治疗更多的疾病,加味黄连温胆汤可

石斛的作用与功效

石斛的功效: 石斛的功效: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石斛的作用: 石斛原植物 1、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治胃热阴虚之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麦冬、黄芩等品同用。 2、肾阴虚证。本品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肾阴亏虚,筋骨痿软者,常与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肾虚火旺,骨蒸劳热者,宜与生地黄、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滋肾阴、退虚热之品同用。 石斛的食疗价值: 兰科草本植物环草石斛、马鞭石斛等多种石斛的茎。产于西南和广东、广西、安徽等地。多在秋季采收,干燥切段,或鲜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参考]含石斛碱等生物碱,粘液质、淀粉等。 有一定解热镇痛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有增强新陈代谢、抗衰老等作用。 [用途]用于热伤津液,低热烦渴,舌红少苔;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呕逆少食,胃脘隐痛,舌光少苔;肾阴不足,视物昏花。 [用法]一日10~15g,鲜品可用30g。煎汤,泡茶,煎膏滋。 [附方] 1,石斛麦冬茶:石斛、麦冬、谷芽各10g。沸水浸泡,代茶饮。本方以石斛、麦冬养阴清热、益胃生津,谷芽消食和中。用于阴虚胃热,呕逆少食,咽干口渴,舌光少苔。 2,石斛蔗浆饮:石斛30g,甘蔗500g。石斛煎水取汁;甘蔗去皮,切碎略捣,绞取汁液。两汁混合。频频饮用。 本方以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甘蔗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用于热伤津液,烦热口渴,舌红少苔。 3,石斛杞菊汤:石斛、枸杞子、女贞子各15g,菊花10g。煎汤饮。本方以石斛、菊花养阴清热、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补养肝肾。用于肝肾阴虚,目昏眼花,视力减退。

公鸡腰子的功效与作用

公鸡腰子的功效与作用 公鸡腰子是比较常见的大补之物,因为它具有极高的滋阴补阳的功效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吃啥补啥,但是公鸡腰子除了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外,还能够治疗头晕眼花,耳鸣口干的功效,可见其药用价值。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公鸡腰子的功效与作用吧。 ★一、鸡腰子是什么 鸡腰子,也称鸡肾,是鸡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鸡腰子的主要食用功效是治头眩眼花、咽干耳鸣、耳聋、盗汗等病症。它具有极高的滋阴壮阳的保健作用。同时作为鸡的肾脏器官的鸡腰子可以帮助我们人体从中汲取自身肾脏器官所 需的营养元素,鸡腰子加以人参酒就对补肾具有良好的功效。 但是鸡腰子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肪,吃多了会导

致身体肥胖,鸡腰子中欠缺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粗纤维,长期食用则易导致我们的身体亚健康。 ★二、鸡腰子的功效与作用 1、鸡腰子确实是有壮阳的功效,但是它的功效也是十分的小。没有像平常所说的那样那么厉害,而且女性就算生吃各种壮阳的药物,顶多也是让你的子宫温暖,不会有其他的副作用产生。所以不必太过担心,如果男性要调理自己的心功能的话,最好来吃一些中药进行滋补,可以提高自己的肾功能。可以吃一些正宗的海马。海马就中药材壮阳的效果真的是非常的显著。 2、鸡腰子的功效:聪耳,补肾。 3、鸡腰子的营养价值:鸡腰子虽然鲜美但几乎没有营养。鸡腰子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肪,吃多了会导致身体肥

胖。鸡肾中欠缺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粗纤维,长期食用易导致身体亚健康。 ★三、鸡腰子黑色能吃吗 鸡腰子能吃吗,我相信众多80、90的朋友听后一定会哈哈大笑:“为什么不能吃呢?”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吃食上越来越注重营养健康了,而鸡腰子却被营养学家判定:“吃多了会导致身体肥胖,鸡腰子中欠缺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粗纤维,长期食用易导致身体亚健康。”可见鸡腰子肯定可以吃的,只是要适量,不要多吃。 ★四、功效 具有滋阴壮阳的作用

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铁皮石斛的九个功效

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铁皮石斛的九个功 效 铁皮石斛药用历史悠久,药用成分既丰富又均衡,能治疗多种疾患,那么石斛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下面跟花卉大全一起了解下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健脑名目、补五肺之虚劳的神奇功效,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是对增加免疫力、抗衰老、防治癌症、治疗糖尿病和萎缩性肺炎有着确切疗效,对烟酒过度、劳累过度、夜生活过度、用眼用脑过度、声带嘶哑等恢复有特殊疗效。 1、滋养肌肤的功效 人体进入中年后,由于体内的阴液日益减少,从而加速了皮肤老化,使之变黑或变皱。铁皮石斛含有的黏液质,对人体皮肤有滋润营养作用。 2、增强免疫的功效 铁皮石斛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清代《药性论》说:铁皮石斛能补肾积精、养胃阴、益气力。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还表明:铁皮石斛能提高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耐缺氧的作用。 3、抗肿瘤的功效 铁皮石斛对肺癌、卵巢癌和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恶性肿瘤

的某些细胞有杀灭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临床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4、促进消化的功效 铁皮石斛是益胃生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记载,称谓“肠胃药”,是治疗胃脘痛、上腹涨痛的常用药物。现代医学实验证实:铁皮石斛对脾胃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症;同时,口服铁皮石斛煎液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胃的排空能力,帮助消化。 5、抗风湿的功效 人进入中年以后,阴津开始衰弱,筋骨功能逐渐减退,铁皮石斛能够滋养阴液、润滑关节,从而达到强筋健骨、流利关节、增强抗风湿的效果; 6、保护视力的功效 石斛具有滋阴养目的功能,被历代医家作为养护眼睛的佳品。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石斛对防治老年白内障和保护少儿视力有明显效果。 7、降低血糖血脂的功效 铁皮石斛功能养阴清热润燥,自古以来就是治疗糖尿病的专用药。临床研究表明,铁皮石斛不仅可以增强胰岛素活性,同时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使血正常;可促进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8、抗衰老的功效

艾草简介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泡脚有什么好处

艾草简介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艾叶泡脚有什么好处艾草虽然是一种很小的植物,但它集食用、药用、针灸等价值与一身,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民生植物。艾草多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是生活常见的植物。今天介绍的这种盆栽植物比较冷门,很少有家庭会将其作为室内盆栽植物。那么我在这献给大家从艾草简介、艾草的功效与作用、艾叶泡脚有什么好处三个方面介绍,如果觉得有用那么试着去栽种一盆! 艾草简介 艾草,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把它放在家里,它的功能就更加容易体现出来了。其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作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一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

艾草的功效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的作用

中药蚯蚓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蚯蚓的功效与作用 蚯蚓的功效和作用 1、治痰热咳喘 出现咳嗽、气喘、痰黄稠或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绷紧如按琴弦)滑(指下如有滚珠滑过)数(跳动快,一般每分钟超过90次)者,可用地龙、石苇、鱼腥草各15克(后下,只煎5分钟),浙贝母、麦冬、北杏仁各12克,射干10克,黄芩9克,麻黄5克,甘草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分2次温服。 2、随证加减 痰黄而多者加蛇胆川贝末2克;痰不易咳出、气促加葶苈子1o 克,前胡15克,旋复花(用布包着煎)8克。见效后连服3~5剂。 3、治脑血栓 手足不灵对脑血栓手足活动不灵伴舌红、脉弦者,可用地龙、生地各15克,丹参20克,赤芍12克,泽兰10克,当归尾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分2次温服。 4、随证加减 血压高者加益母草15~25克,车前子15~30克(布包);失眠或说话舌头不灵加石菖蒲、天竺黄各12克,胆南星8克。 5、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出现鼻痒、频频打喷嚏、流清涕或鼻塞、舌质红、舌苔薄白不厚、脉略弦者,可用地龙、白鲜皮各15克,辛夷10

克(后下),蝉蜕9克,苍耳子8克(后下),白芷5克(后下),薄荷7克(后下),菖蒲、甘草各6克,加水煎成400毫升,分2次温服。 6、随证加减 平素易感冒者加生黄芪15克,防风5克,白术12克(编者注:这3味药即古方玉屏风散);鼻涕黄者加黄芩8克,鱼腥草15克(后下)。 蚯蚓的药理作用: 1. 抗组胺和平喘作用从广地龙中提得的含氮有效成分(次黄瞟呤), 对大鼠及家兔肺灌注具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对因组胺或毛果芸香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有对抗作用;给豚鼠静脉注射可提高其对组胺的耐受量。实验证明:地龙对组胺喷雾引起的豚鼠哮喘, 有保护作用。从地龙中分离得到的琥珀酸用於临床, 有宽胸、祛痰作用, 亦有镇静作用。 2. 解热作用实验证明:蚯蚓水浸剂及蚯蚓解热碱对大肠杆菌毒素、温刺引起的人工发热家兔, 均有良好的解热作用, 其作用比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盐酸奎宁温和。与氨基比林并用, 能加速和延长作用的持续时间。但对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则无影响。蚯蚓中所含的琥珀酸亦有降低体温的作用。有报告认为, 蚯蚓的解热原理, 主要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 使散热增加, 体温下降。 3. 镇静、抗惊厥作用蚯蚓热浸液、醇提取液对小白鼠及兔均有镇静作用, 对戊四氮及咖啡因引起的惊厥及电惊厥均有对抗作用, 但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则无对抗作用。有报告认为, 蚯蚓中所含的琥珀酸有解痉、治疗癫痫的作用;并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

鸡血的功效与作用

鸡血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在平时应该都会吃一些鸡血,鸭血,猪血,特别是小的时候经常会吃到猪血,他们的味道都是特别好的,很滑,现在大家应该都爱吃鸭血吧,鸭血的吃法也有很多,关于鸭血的美食也已经很多了,和鸭血一样,鸡血的味道也很好,而且也是很有营养的,下面看看鸡血的功效与作用。 鸡血的功效与作用大家了解吗,我们在平时应该都会吃鸡血吧,它的味道很好,而且吃法也有很多,豆腐鸡血汤是很出名的,鸡血的食疗作用是很大的,能够很好的治疗贫血,以及女性的一些常见的疾病。 ★一、鸡血的功效与作用 鸡血祛风、活血、通络。治小儿惊风,口面歪斜,痿痹,折伤,目赤流泪,痈疽疮癣。

家鸡的血液宜临时采取,鲜用,性味咸平,能益血补虚,活血,鲜毒,用于贫血、妇女月经不调,崩漏失血或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肝炎;痘疹不出,以及筋骨折伤。鸡血做法指导: 1、食用动物血无论烧、煮一定要氽透。 2、烹调时应配有葱、姜、辣椒等佐料用以去味,另外也不宜单独烹饪。 ★二、鸡血的性味归经 鸡血:味辛、性平、咸、无毒,入心、肝二经; 鸡冠血: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肺、肾三经。

★三、鸡血的适宜人群鸡血的禁忌 一般人都均可食用。 1、贫血患者、老人、妇女和从事粉尘、纺织、环卫、采掘等工作的人尤其应该常吃。 2、高胆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动物血不宜食用过多,以免增加体内的胆固醇。 ★四、鸡血的食用方法 (一)、豆腐鸡血瘦肉汤 主料:豆腐(北)300克,鸡蛋70克,鸡血100克,猪肉(瘦)50克,竹笋25克

调料:醋2克,芡粉5克,大葱10克,盐2克,胡椒粉2克 做法: 1、豆腐、鸡、瘦肉均匀切成细丝,鸡蛋加盐、芡粉调匀,先煎成蛋皮再切成蛋丝,葱切成段。 2、瘦肉丝加盐、芡粉、酒拌匀,放入煮沸的清汤中,继续放豆腐、鸡血、笋丝和蛋丝,待烧开后,再加盐、葱段醋即可。 养生功效:此汤益气补血,活血通络,适用于血虚弱,笛体较干瘦,精神瘦倦,气短乏力等症。 活血通络,补祛风,身体干瘦。

艾叶草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草的功效与作用 1.功效: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2.作用: 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药用特性: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宽,艾叶的用途越来越广。 1.治疗各种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

可用艾叶油胶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亦可用鲜艾叶1000g,洗净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3000ml。每次服 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2.治疗月经不调 经期延长: 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不孕症: 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 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3.针灸 面瘫: 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学x,然后由下关至颊车学x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之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 每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 减肥:

鸡腰子的功效与作用

鸡腰子的功效与作用 鸡腰子也有着极高的滋阴壮阳的保健作用,鸡腰子的形状如卵石,比鸽子蛋小一点,白色,食用起来美味细嫩,腰子外有筋膜包裹,煮后须剥去筋膜才可食用。对于鸡腰子众多朋友只知道它是鸡杂中的一味,但却不知道鸡腰子也是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今天,就将特别为大家说一说鸡腰子的功效作用有哪些,为朋友们的日常保健提供些帮助。 鸡腰子,也称鸡肾,是鸡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但在日常生活中,它的大小如板栗,色泽如猪肝,鸡肾肾表面光滑,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外侧两缘。鸡腰子的主要食用功效是治头眩眼花、咽干耳鸣、耳聋、盗汗等病症。它具有极高的滋阴壮阳的保健作用。鸡腰子配西洋菜吃可以达到清热消滞、含粗纤维、润畅通便的养生功效。 鸡腰子的做法大全 一、西洋菜鸡杂肉片汤 食材:鸡腰子50克、豆瓣菜240克、鸡肠50克、猪肉(瘦)60克、鸡肝50克、姜3克、盐3克、味精2克、油适量。 做法: 1、鸡杂洗净,肝切片,肾(腰子)切斜纹花,肠切段拖水; 2、西洋菜(豆瓣菜)洗净切段;起油锅炒过肉片,放下姜,清

水1大碗; 3、待水开时,放入西洋菜,再开,以盐、味精调味,再下鸡杂煮开即可。它的养生功效是清热消滞、含粗纤维、润畅通便。 二、菠萝鸡肾 食材:鸡腰子150克、菠萝150克、青椒20克、辣椒(红、尖)10克、大蒜(白皮)5克、白酒5克、盐3克、小麦面粉3克、白砂糖10克、芝麻酱3克、醋5克、香油5克、植物油20克。 做法: 1、鸡肾用盐擦洗干净、切去白筋、切菱形花纹,锅放入水烧开,将切成花纹的鸡肾入水中煮3分钟,盛起滴干; 2、菠萝冲净滴干,切块,青、红椒洗净、去籽切块,大蒜去皮洗净,拍碎待用; 3、烧热锅、下油爆香蒜肉、鸡肾、青、红椒及菠萝,将酒、芡汁料(盐、生粉各3克、糖10克、洋醋5克、香油5克、清水30克)下入菠萝鸡肾锅中炒匀即可上碟。

石斛的功效与禁忌

石斛的功效与禁忌 石斛的功效和作用 1、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治胃热阴虚之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麦冬、黄芩等品同用。 2、肾阴虚证。本品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肾阴亏虚,筋骨痿软者,常与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肾虚火旺,骨蒸劳热者,宜与生地黄、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滋肾阴、退虚热之品同用。 石斛的禁忌 石斛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已经具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了。一般情况下,服用石斛能够很好的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对于降低血压还有血脂功效都非常的不错。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所以在将石斛泡水喝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具体的副作用如下: 石斛对于身体的好处很多,并且功效也比较的奇特,所以在

市场上并不是货源充足,也被称之为千金草。另外,服用石斛也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但是对身体的伤害并不明显,同时毒性也比较低。 在平时服用石斛或者是将石斛泡水喝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使用量。如果过量的服用石斛很容易出现中毒的情况,例如惊厥。 另外,石斛具有敛邪的作用,令邪气没有办法发散到体外,所以说如果身体患有温热性质的疾病,那么千万不能够过多的服用石斛,否则不利于身体恢复健康。 石斛的食用方法: 1,石斛麦冬茶:石斛、麦冬、谷芽各10g。沸水浸泡,代茶饮。 本方以石斛、麦冬养阴清热、益胃生津,谷芽消食和中。用于阴虚胃热,呕逆少食,咽干口渴,舌光少苔。 2,石斛蔗浆饮:石斛30g,甘蔗500g。石斛煎水取汁;甘蔗去皮,切碎略捣,绞取汁液。两汁混合。频频饮用。 本方以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甘蔗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用于热伤津液,烦热口渴,舌红少苔。 3,石斛杞菊汤:石斛、枸杞子、女贞子各15g,菊花10g。煎汤饮。 本方以石斛、菊花养阴清热、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补养肝肾。用于肝肾阴虚,目昏眼花,视力减退。 石斛适用人群: 1.日常滋阴保健、轻身延年 2.女性美容、滋养皮肤

不同中药炮制前后功效比较

常用中药不同炮制品的功效比较 中药入药前需要经过炮制加工才可入药,如莱菔子生升熟降,蒲黄生行熟止,首乌生泻熟补,川乌生毒熟减,苍术生猛熟缓,延胡索生效熟增,药物经过炮制加工可以减毒、增效、除杂,还可以缓和药性,达到其他目的。下面我把一些常用中药及其炮制后的功效归纳总结,以期对初学中医者更好的掌握和合理的应用中药有所帮助。 一、炒法 (一)清炒法 1.炒黄 决明子:生决明子清肝热,润肠燥,炒决明子平肝养肾,用于头痛眩晕。 莱菔子:生升熟降。生莱菔子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炒后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酸枣仁:生枣仁,治胆热嗜眠,炒枣仁治胆虚不寐。 薏苡仁:生的长于清热利湿,炒的健脾止泻。 火麻仁:生的通便,炒火麻仁补虚。 2.炒焦 山楂:生山楂活血化瘀,焦山楂消食除胀止泻,山楂炭止痢。 栀子:生栀子长于泻火。生栀子粉:外敷治扭挫伤痛。栀子仁:治热。栀子皮治表热。栀子连壳:清上焦热。栀子去壳:清下焦热。 炒栀子:清热除烦。焦栀子:适于脾胃虚弱者。栀子炭:凉血止血。 汁炒栀子:除烦止呕。 槟榔:生槟榔杀虫。炒槟榔:消食导滞,治痢疾里急后重。炒的槟榔(强),焦的(体弱)。 川楝子:生川楝子杀虫、疗癣兼止痛。焦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盐制疗疝止痛。 3.炒炭 荆芥:芥穗治表证无汗。炒荆芥治表证有汗,荆芥炭散热止血。

地榆:生地榆凉血解毒,炭止血。 蒲黄:生行血破瘀止痛,炭止血。 生: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治胃寒呕吐。干长于温中,治脾寒或腹部寒痛。煨肠胃之寒,炮下焦之寒,炮炭温血分之寒,止血,汁治胃寒呕吐,皮行水消肿。 藕节:生的凉血化瘀,藕节炭收涩止血。 槐花:生的清热泻火,槐花炭凉血止血。 侧柏叶:生的止咳生发,炭止血。 茜草:生的凉血化瘀,炭止血。 乌梅:生的生津、安蛔,炭止血。 (二)加辅料炒 1.麸炒 僵蚕:生僵蚕散风热,祛风定惊;麸炒化痰散结。 枳实:生枳实长于攻下,炒行气消胀。枳壳同枳实,但力不及枳实强,作用和缓偏行下焦之气。 2.米炒 党参:生党参益气生津,米炒健脾止泻,蜜炙补中益气。 3.土炒 山药:生山药多用于虚劳痰嗽及消渴,土炒补脾止泻,麸炒补脾肺肾。 白术:生白术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土炒补脾止泻,麸炒健脾益气,焦白术健脾止泻。 4.砂烫 鳖甲:生滋阴退热,醋鳖甲软坚散结。 龟甲:生龟甲滋阴潜阳,醋龟甲滋阴止血。 5.蛤粉炒 阿胶:生阿胶滋阴补血,润燥,止血。蛤粉炒治阴虚咳嗽。蒲黄炒止血。

崔应珉活用温胆汤临证经验

崔应珉活用温胆汤临证经验 崔应珉系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崔应珉教书育人、治病活人30余年。他善治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论医理能化繁为简,谈用药清晰明了。现谨录崔应珉温胆汤临床用验于此。 刨根探底寻所出 加减化裁尽其途 温胆汤一方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编撰的《外台秘要》中均有记载,《外台秘要》言其出于南北朝姚僧垣所撰的《集验方》,由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六味药组成,主治“胆寒之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其后温胆汤又见于陈无择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药用即在《备急千金要方》原方基础上加茯苓、大枣,而生姜则由原来的四两减为五片,主治“气郁生痰变生的诸症”。 明清医家又总结出不少加减化裁之法,如烦热者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痰滞者去竹茹,加胆南星,名为导痰汤;加柴胡、黄芩,又名柴芩温胆汤;加人参、菖蒲者名为涤痰汤。《证治准绳》去竹茹,加枣仁、五味子、远志、熟地黄、人参,名为十味温胆汤。经过加减化裁大大扩充了该方的临床适应证。 崔应珉将温胆汤及其化裁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多种病证,如中风、胸痹、胁痛、失眠、胃痛、脏躁、闭经、厌食、心痛、惊悸、神经性呕吐、癫痫、耳鸣、眩晕、癫狂等证,均获满意疗效。 脑虚痰瘀作中风 小小温胆建奇功 《删减方》谓:“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热则应脏,寒则应腑”、“髓虚者,脑痛不安;髓实者,勇悍”。脑为髓海,髓虚即为脑虚,即脑之正气不足也,故应治腑,即胆也。不难看出胆、髓、脑之间的关系,故温胆汤能治疗脑之正气不足。 案例:脑梗后遗症,康某,男,59岁,2009年6月2日来诊。脑梗病史2年,现症见右肢不遂,眠差,烦躁,语言不利,大便不成形,舌体胖,质紫,苔白稍厚,脉沉细滑。中诊:中风。西诊:脑梗后遗症。中风之病因病机为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瘀阻或血溢于外。此处当辨为风痰瘀阻脉络。处方:炒白术15g,姜黄15g,桑枝30g,天麻15g,桂枝15g,制香附15g,半夏30g,陈皮10g,茯苓30g,炒枳壳12g,竹茹12g,丹参15g,郁金10g,三七3g,胆南星15g,川朴12g,石菖蒲12g,豨莶草30g,夏枯草30g,甘草10g,桂枝10g,生龙牡各30g,地龙15g,白僵蚕15g,川牛膝15g,薏苡仁60g,焦栀子30g。7服。并用水蛭、全虫各300g。分别装胶囊,分别日三次,每次3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