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与方法,以识别病证,推断病情,给防治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0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

0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特别重视脉诊,其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

03、西汉·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

04、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创始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0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

06、西晋·王叔和《脉经》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0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08、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

09、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10、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11、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将病因归为三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为不内外因;

12、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南宋·施发《察病指南》为诊法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13、元·敖氏《点点金》《金镜录》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现存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14、金元: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刘昉《幼幼新书》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15、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影响甚大。

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明朝·李中梓《诊家正眼》

16、清代李延昰《脉诀汇辨》、周学霆《三指禅》、徐灵胎《洄溪脉学》、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都是论脉诊的著作。

张登《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舌鉴辨证》载图149幅。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林之翰《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也有一定成就。

汪宏《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喻嘉言《寓意草》提出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17、温热类疾病:

明·吴又可《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薛生白《湿热条辨》;余师愚《疫疹一得》;吴鞠通

《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王孟英《温热经纬》

传染病诊疗:

明·卢之颐《痎疟论疏》专论疟疾之常症与变症的证治。

清:专论白喉的著作:《时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白喉条辨》

论述麻疹的专著:《麻科活人全书》、《郁谢麻科合璧》、《麻证新书》、《麻症集成》

对于霍乱、鼠疫的诊断和辨证有较详论述:王孟英《霍乱论》、罗芝园《鼠疫约编》

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

一、审察内外(整体审察)一方面是指通过诊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痛苦;另一方面要求对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既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也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不能只注意到当前的、局部的、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忽视了时、地、人、病的特殊性,还要从疾病的前因后果、演变发展趋势上加以考虑。

二、辨证求因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三、四诊合参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

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即望、闻、问、切。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况的诊察方法。

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病态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

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病人的动脉脉搏和触按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晄白、喉中痰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斗争所作的高度病理性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的认识。

(二)八纲:对四诊资料进行分类划分,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辨证的方法: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第四节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望神

神的概念:来源于先天之精,靠后天之精滋养。“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气”(生命)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志”——精、气、神(人生三宝)。

原理:①神是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表现出来的。②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

意义:⒈了解精气的盛衰⒉判断病情的轻重⒊推测预后的吉凶

望神的重点:⒈两目⒉神志⒊面色⒋形态

⒈得神(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正常表现

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丰富(心);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肝肾);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肺脾)。

意义:①精充气足神旺(健康无病);②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衰,主病轻,预后好

⒉失神(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病理表现

表现:神志昏迷,言语失伦,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心);目暗精迷,瞳神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肝肾);呼吸异常,大肉已脱(肺脾);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

谵语(邪陷心包,阴阳离绝)。

意义:①正气大伤,精气大亏,主病重,预后差;②甚者邪陷心包,精气将脱

⒊少神(神气不足)即轻度失神。

表现:精神不振,思维迟钝,健忘,嗜睡;面色少华,暗淡不荣,两目晦滞,目光乏神;倦怠乏力,声低懒言,肌肉松软,动作迟缓。(00年真题)

意义:表明正气不足,精气轻伤,机体功能低下。多属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以致神气不旺。⒋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征象。

表现: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语言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或原来身体沉重难移,忽

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意义:表明精气已衰,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残精外泄。

⒌神乱:即精神错乱或精神失常。表现及病因病机:

①烦躁不安,谵妄神昏:邪热客于心包,或入于肾,烦者胸中烦,神不安,多属热。

焦虑恐惧: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能独处一室。多属虚证,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

②癫证表现: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病因病机: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或亦有神不守舍,心脾两虚。

③狂证表现:疯狂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自高贤、自辩智、自

尊贵、少卧不饥,妄行不休。

病因病机:①气郁化火,痰火扰心;②阳明热盛,邪热扰乱神明;③蓄血瘀阻,蒙蔽神明。

④痫证表现: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

病因病机:①肝风挟痰,上窜蒙蔽清窍;②痰火扰心,肝风内动。

望面色

概念:医生观察患者面部颜色和光泽来诊察疾病的方法。颜色即色调的变化,光泽则是明度变化。

原理:①面部血脉丰富,气血旺盛;②面部皮肤薄嫩,色泽变化易显露于外

色与泽的意义色:颜色,属阴、血,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以及不同脏腑的病变

泽:光泽,属阳、气,是脏腑精气上荣而成,可反映精气的盛衰

面色分类

⒈常色概念: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①精神气血津液的充盈,②脏腑功能的正常。

表现: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隐约微黄,含蓄不露;有神气——光明润泽。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①主色: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终生不变;②客色:因季节气候等不

同而发生正常改变的面色。

⒉病色概念: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的色泽

表现:①晦暗——枯槁无泽;暴露——某种颜色异常显露。②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③某色独见。

分类:①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

②恶色:五色晦暗枯槁——脏腑或有败坏,胃气已竭,不能荣润——“气不至”。

《望诊遵经》“色以润泽为本”,即以胃气为本之意。(93真题)

⒊ 五色主病

(1) 青:寒证(气滞),痛证,瘀血,惊风。

a . 阴寒内盛,经脉拘急,气血瘀阻——脘腹剧痛——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

b . 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血瘀阻——心胸刺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

c . 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四周显现青色——小儿惊风或欲作惊风; (98真题)

d . 妇女面青——肝强脾弱,少食多怒,或月经不调; (02真题)

e . 面青颊赤——寒热往来之少阳病;面青耳赤——肝火;青赤而晦暗——郁火。

【注】脾病见青色难治。

(2) 赤:热证,赤甚——实热,微赤——虚热。

a .满面通红——①阳盛之外感发热;②脏腑实热。

b .两颧潮红娇嫩——阴虚火旺,虚热。

c .“戴阳证”——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时而两颧泛红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

虚阳浮越,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

【注】肺病见赤色难治。

(3) 黄:虚证、湿证。黄色乃脾虚湿蕴之征象。

a .萎黄:面色淡黄,枯槁无光——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b .黄胖:面黄虚浮——脾气虚衰,湿邪内阻。

c .黄疸:(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湿热熏蒸;(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d .印堂、准头黄而明润——胃气来复,病将愈;

e .黄而枯瘦——胃病虚热;黄而色淡——胃病虚寒。

f .虚胀——腹胀而面黄肌瘦。

g .臌胀——面色苍黄,腹筋起而胀,或面萎黄而夹红点血丝如蟹爪——脾虚肝郁血瘀水停。

h .疳积——小儿面黄肿,或青黄,或乍黄乍白,腹大青筋。

【注】肾病见黄色难治。

(4) 白:寒证,虚证(气、血、阳) ,夺气,脱血。 (97真题)

a . 里寒证剧烈腹痛、战栗——面色苍白;肺胃虚寒——面色淡白。

b . 阳虚——①?白虚浮,②苍白,③晦滞;

c . 阳气暴脱——突然苍白,伴淋漓冷汗;

d . 气虚——①淡白,②?白;

e . 血虚或夺血——①白而无华,②黄白如鸡皮;

【注】肝病见白色难治。

(5) 黑:寒证,肾虚,水饮,痛证,瘀血。颧与颜黑为肾病。 (93真题)

a .面黑而干焦——肾精久耗,虚火灼阴;

b .黑而浅淡——肾病水寒; (03真题)

c .黑而暗淡,不论病之新久——阳气不振;

d.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或水饮,或寒湿下注之带下病;(99真题)

e.面黑而手足不遂,腰痛难以俯仰——肾风骨痹疼痛;

f.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瘀血;

g.口黧黑——肾绝。

【注】心病额见黑难治。

《灵枢·五色篇》:鼻——明堂,眉间——阙,额——庭(颜),颊侧——藩,耳门——蔽。

即:庭——面首,阙上——咽喉,阙中(印堂)——肺,阙下(下极,山根)——心,下极之下(年寿)——肝,肝部左右——胆,肝下(准头)——脾,方上(脾两旁)——胃,中央(颧下)——大肠,挟大肠——肾,明堂(鼻端)以上——小肠,明堂以下——膀胱子处。

《素问·刺热篇》额——心,鼻——脾,左颊——肝,右颊——肺,颏——肾。

望色十法(汪宏据)“浮沉分表里,清浊审阴阳,微甚别虚实,散抟辨久近,泽夭测生死。”

1.浮沉:色泽显露于皮肤的叫浮,主病在表、在腑;隐约藏于皮肤之内的叫沉,主病在里、在脏。

初浮后沉是病由表入里;初沉后浮是病自里出表。

2.清浊:清是色泽清晰,主病在阳。浊是色泽暗浊主病在阴。

从清而浊,病由阳入阴。从浊而清,病由阴转阳。

3.微甚:微是色泽浅淡,表示正气虚。甚是色泽深浓,表示邪气实。

自微而甚,则先虚后实;由甚而微,则先实而后虚。

4.散抟:散是散开,疏离,其色开,多为新病、轻病,或病将解。抟是积聚,壅滞,其色闭,多为久病、

重病。先抟后散的,是病好转;先散后抟的病转重。

5.泽夭:泽是气色滋润,主生。夭是气色枯槁,主死。

色从夭转泽,精神复盛,病有生机,从泽转夭为血气益衰,病趋危重。

望形体

概念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型及姿态等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意义测知①内脏之坚脆;②气血之盛衰;③病情之轻重;④预后之吉凶

内容⒈强弱①体强表现: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

意义:内脏坚实,气血旺盛;主病较轻,预后较好

②体弱表现: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燥。

意义:内脏脆弱,气血不足,体弱多病,预后较差。

⒉胖瘦体胖能食——形盛有余。体胖食少——形盛气虚,多为脾虚有痰。

形瘦食多——中焦有火;形瘦食少——中气虚弱。(94真题)胖人大腹便便,每易聚湿生痰,易患中风暴厥之证。肥人多中风,因形厚气虚,郁滞生痰,痰壅气塞成火——暴厥。

瘦人肉削著骨,“大骨枯槁,大肉陷下”——气液干枯,脏腑精气衰竭,无神之恶候。

瘦人阴虚,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易患劳嗽。

⒊畸形:鸡胸、龟背、萝圈腿等,多属先天禀赋不足,肾之精气亏损,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

(1)桶状胸:素有伏饮积痰——肺气耗散,或伤及肾气,致肾不纳气;

(2)扁平胸:肺肾阴虚,或气阴两亏;

(3)臌胀:单腹肿大,四肢反瘦,多为肝郁或脾虚——气滞水停血瘀;

(4)腹肿胀——病气有余,腹消减——形气不足;

(5)腹皮甲错,着于背而成深凹——胃肠干瘪,脏腑精气衰败之恶候。(04真题)

(6)脊骨如锯,曰脊疳——脏腑精气亏损之极。

4.体质类型

①阴脏人特点:偏于矮胖,头圆颈短,肩宽胸厚,身体姿态多后仰

意义:阳虚阴盛,病易寒化

②阳脏人特点:偏于瘦长,头长形,颈细长,肩狭窄,胸狭长平坦,身体姿态多前驱

意义:阴虚阳盛

③阴阳和平之人(平脏之人)特点无偏盛偏衰,气血调匀,得其中正,体形特点也得其中。望姿态

概念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与肢体的异常动作来诊病的方法

⒈动静姿态

①坐姿:喜伏——肺虚少气;

喜仰——多见于哮病、肺胀、气胸,痰饮停肺、肺气壅滞等肺实气逆;(92、97真题)

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咳喘肺胀,或水饮停于胸腹;

坐则神疲或昏眩,但卧不得坐——气血俱虚,或夺气脱血;

坐而欲起——水气痰饮;

坐卧不安——烦躁,或腹满胀痛。

②卧姿:卧时面常向外,身轻自能转侧——阳、热、实证

卧时面常向里,身重难于转侧——阴、寒、虚证,若重病至此,多是气血衰败已极,预后不良。

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实热证

蜷卧缩足,喜加衣被——虚寒证

⒉异常动作:睑、唇、指、趾颤动——外感热病,动风先兆;或内伤杂病,血虚阴亏,经脉失养。

四肢或全身振颤,头独动摇,手如索物——元气已虚,或肝风内动;

身瞤动,振振欲擗地——阳气与阴液大伤;

两手撮空,或循衣摸床——失神之危重证候;(精损气亏)

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痿证,多由阳明湿热、或脾胃气虚、或肝肾不足;

关节肿痛,以致肢体动作困难——痹证。

四肢不用、麻木不仁,或拘急,或痿软——瘫痪;

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痉病,多见于肝风内动之热极生风、小儿惊风、

温病热入营血,气血虚经脉失养;

中风:①入脏:卒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②入经络,或后遗症:神志清楚,仅半身不遂(偏瘫),或口眼歪斜;

③脱证:卒倒口开,手撒遗尿;

④闭证:卒然昏倒,牙关紧闭,两手握固;

⑤厥证:卒然昏倒,呼吸自续。

望头面

一、望头与发:⒈望头: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皆为畸形——禀赋所致:或肾精不足、先天发育不良;

或先天大脑积水。多伴有智能不全。

小儿囟门高突——囟填,属实证:温病火邪上攻,或为风热,湿热所侵,以致脑髓有病

(小儿哭闹时囟门暂时突起者为正常。)

小儿囟门凹陷——囟陷,属虚证: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寒,或先天不足

(六个月以内小儿囟门微陷属正常。)

小儿囟门迟闭——解颅,属肾气不足,或发育不良,常见于佝偻病

头摇不能自主——肝风内动,或气血虚衰。《医学准绳六要》:“头摇属风属火,而高年

病后辛苦人,多属虚,因气血虚而火犯上鼓动也。”

2.望 发:发黑浓密润泽——肾气盛而精血充足

发黄干枯,稀疏易落——精血不足,常见于大病之后,或虚损患者

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肾虚或血热

突然片状脱发——斑秃,属血虚受风

小儿发结如穗——疳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脾胃虚弱

望面部:1.面肿:

水肿:①阳水:起病迅速,眼睑头面先肿;(肺失宣降)

②阴水:起病较慢,先下肢、腹部,后波及头面;(脾肾阳虚)

抱头火丹:头面皮肤焮红肿胀,色如涂丹,压之褪色,伴有疼痛——风热火毒上攻,每易邪毒内陷;

大头瘟:头肿大如斗,面目肿盛,目不能开——天行时疫。毒火上攻。

腮肿:①痄腮:腮部突然肿起,面赤咽痛,或喉不肿痛,但外肿而兼耳聋——温毒证;②发颐:颧骨之下,

腮颌之上,耳前一寸三分,发疽肿起——少阳、阳明经热毒上攻。

2.口眼歪斜:单见口眼歪斜,肌肤不仁,面部肌肉,患侧偏缓,健侧紧急,患侧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

能皱眉鼓腮,饮食言语皆不利——风邪中络,或络脉空虚、风痰痹阻,多病在阳明之经。

3.特殊面容:惊恐貌——惊风、狂犬病、瘿瘅

苦笑貌——新生儿脐风、破伤风

望颈项:

a . 瘿瘤/颈瘤:颈前颌下结喉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移动——肝郁气结痰凝,或与

水土有关;

b . 瘰疬: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肺肾阴虚、虚火灼津,结成痰核;或风火时毒,致

气血壅滞;

c . 头项强直:邪气实,温病火邪上攻(风寒袭太阳经脉);头项软弱,头重侧垂:正气虚,肾气亏损;

d . 颈脉动:颈脉跳动明显(多见于水肿);卧则颈脉怒张——心阳虚衰、水气凌心,或心血瘀阻,

肺气壅塞;

e . 颈脉搏动——肝阳上亢,或血虚重证。

二、望目 原理:五轮学说: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

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灵枢·大惑论》“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

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内容:

(1) 全目色诊:

a . 目眦赤——心火,目眦淡白——血亏;

b . 白精赤——肺火,白精黄——湿热内盛;

c . 珠肿——肝火,全目赤肿——肝经风热;

d . 眼胞皮红湿烂——脾火;

e . 目清澈者为寒,目暗浊者为热;

f . 目胞上下鲜明——痰饮,目胞色暗晦——肾虚。 【题眼】

(2) 目

形主病(目窠肿、目陷、眼突、眼生翳膜、胬肉攀眼、针眼、眼丹)

【注】:本章记忆按神、色、形、态四部分记忆,并把每部分内容列纲。(多选)

a.目窠肿——目窠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面有水气色泽,为水肿初起;目胞、目窠为上下眼皮。

上下眼睑肿:脾虚——肿势缓而宽软无力;脾热——肿势急而色红。

老年人肾气衰——下睑肿。

b.目窠内陷:目睛下陷窠内——五脏六腑精气已衰,难治。【题眼】

若里陷已深,视不见人,真脏脉现——阴阳离绝。

c.眼睛突起:而喘——肺胀;颈肿眼突——瘿肿;单眼突起——恶候。(96真题)

d.眼生翳膜(外障多实,内障多虚)

外障眼病:翳生于黑睛,膜生于白睛——六淫邪毒,或食滞、痰火、湿热,或七情郁结,脏气虚损,或外伤;

内障眼病:外观正常,或瞳仁变色变形,出现视力障碍——七情内伤、气血双亏,或肝肾不足,阴虚火旺,或外邪引动积热而发。

e.胬肉攀眼:目眥赤脉胬肉,横布白睛,渐侵黑睛——心肺二经风热雍盛、经络瘀滞,或脾胃湿热蕴蒸、血滞于络,或肾阴暗耗、心火上炎。

f.针眼(胞睑边缘,起核如麦粒,红肿较轻)、眼丹(红肿较重,胞睑漫肿):风热相搏客于胞睑,或由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

(3)*目态主病:目翻上视、瞪眼直视、戴眼反折等都是危重症状。

a.横目斜视(先天者例外)——肝风内动;目睛微定——痰热内闭;【考点】(95真题)

b.昏睡露睛——脾虚清阳不升,致胞睑失养、启闭失司,常见于小儿脾胃虚弱,或慢脾风。

【题眼】(95、98真题)

c.眼睑下垂(睑废):双睑——先天不足,脾肾双亏;单睑,或双睑下垂不一——后天脾气虚衰,或外伤后气血不和,脉络失于宣通。

d.开目喜明——阳证;闭目恶明——阴证。(92、95真题)

e.目瞤:羞明流泪——暴风客热、天行赤眼,胞轮振跳。多因肺热外来,贼邪不泻,或血衰气弱,经络失养。

f.瞳仁扩大——肾精耗竭(濒死危象),也可见于绿风内障、中毒;

g.瞳仁缩小——肝胆火炽,或劳损肝肾、虚火上扰,或中毒。

三、望耳(肾,“宗脉之所聚”,手足少阳经布于耳,手足太阳和阳明经行于而前后。)

内容:⒈色泽:润枯:正常耳肉厚润泽——先天肾阴充足;耳薄干枯——先天肾阴不足。

色白:为寒——暴受风寒,或寒邪直中;耳薄而白——肾败,见于垂危病人。

色黑:青黑为痛—剧痛患者;耳轮干枯焦黑——肾水亏极,温病后期肾阴久耗及下消证。

色红:耳轮红润——正常,肾气充足;红肿——少阳相火上攻,或肝胆湿热火毒上蒸;

耳背见有红络,伴耳根发凉——麻疹先兆。

⒉形态:耳厚大——形盛,肾气足;耳薄而小——形亏,肾气亏。

耳肿——邪气实,少阳相火上攻;耳瘦削——正气虚,肾精亏或肾阴不足;耳轮萎缩——肾气竭绝,死症。

耳轮甲错(耳廓上出现淤斑或淤点)——久病血瘀,或有肠痈。(08真题)

耳痔、耳蕈、耳挺——肝经怒火、肾经相火、胃经积火郁结而成。

耳痔:耳内长出小肉,形如樱桃或羊奶头。若小肉头大蒂小,状如蕈,称耳蕈。若小肉如枣核细长,胬出耳外,触之痛者,为耳挺。

⒊耳病:耳内流脓水(脓耳):黄脓——“聤耳”“耳湿”;白脓——“缠耳”;红脓——“耳风毒”,

臭脓——“耳疳”;清脓——“震耳”;皆有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或肝胆湿热,

或肾虚相火上攻所致。

四、望鼻:

(1)色:鼻色明润:无病或病将愈。

鼻头色青——腹中痛;色黄——里有湿热;色白——亡血(气血亏虚);色赤——脾肺蕴热;

色微黑——有水气(肾虚寒水内停)

鼻色润泽——无病或病将愈;鼻头黄黑枯槁——脾火津涸,胃气已衰,恶候。

鼻孔干燥——阳明热证;干燥而色黑如烟煤——阳毒热深;冷滑而色黑——阴毒冷极。

(2)形态:鼻肿起者——邪气盛;鼻红肿生疮——胃热、血热。

“鼻窒”:鼻中?胀窒塞——热客阳明;

“鼻痔”:鼻内息肉,结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孔窍——肺气热极,或风湿郁滞,日久凝浊,结成息肉,甚者名“鼻齆wèng”

酒齄鼻:鼻头色红生粉刺——血热入肺。

鼻柱溃陷——梅毒;鼻柱崩塌、眉毛脱落——麻风恶候。

鼻翼煽动——初病多为热邪风火壅塞肺脏;气喘鼻干,病势严重,多见于小儿。久病鼻煽、喘而汗出——可能为肺绝之征。

五、望口唇

(1)唇色:红润:正常——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淡白:血亏,血不上荣。毫无血色者——大出血。

淡红:为虚为寒——血虚,或气血两虚

深红:为实为热。深红而干——热盛伤津;赤肿而干——热极;樱桃红——煤气中毒。

青黑:淡红而黑——寒甚;唇口青黑——冷极、痛;口唇色青——气滞血瘀、痛;青而深紫——内有郁热;环口黑色——肾绝;口唇干焦紫黑——恶候。

(2)形态

a.口唇干裂——津液损伤;见于外感燥热,邪热伤津;亦见于脾热,或阴虚津液不足。

b.口角流涎——脾虚湿盛,或胃中有热,或中风口歪,不能收摄。多见于小儿(02真题)

c.新生儿撮口(口唇收缩撮起),不能吸吮——小儿脐风;撮口色青,抽搐不止——肝风侮脾。

d.口噤(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亦见于疫毒痢,也称口噤痢。

e.口开不闭——虚;口开如鱼口不能合——脾绝;口开气直、但出不还——肺绝。

f.久病、重症人中满而唇翻——脾阳已绝;人中短缩,唇卷缩不能覆齿——脾阴已绝。

g.口糜:口内糜腐,色白形如苔藓,拭去白膜则色红刺痛——阳旺阴虚,或脾经湿热风郁;

口疮(口破、口疳):口内唇边生白色小泡,溃烂后红肿热痛——心脾二经积热上熏(实火者

烂斑密布、色鲜红,虚火者白斑而色淡红);

鹅口疮:婴儿满口白斑如雪片——胎中伏热蕴积心脾。

h.唇风:口唇发痒,色红且肿,破裂流水,痛如火灼——阳明胃火上攻;

i.唇茧:唇上初结似豆,渐大如蚕茧,坚硬疼痛,妨碍饮食——胃中积热,痰随火行,留注于唇。

六、望齿与龈意义:①测知肾、肠胃病变;②了解胃津肾液的存亡。

(1)齿【十分重要】

a.牙齿洁白润泽——津液内充,肾气充足,虽病而津未伤;

牙齿黄而干燥——热盛伤津,见于温病极期;

牙齿光燥如石——阳明热盛;燥如枯骨——肾阴枯槁。总之,枯槁为精气内竭。(95真题)b.咬牙啮齿——湿热动风,将成痉病;咬牙而不啮齿——胃热、气窜经络;

咬牙而脉证衰——胃气不足而筋脉失养;

咬紧牙关难开——风痰阻络,或热盛动风;

睡中齘齿——内热(胃热),或积滞(虫积)。

c.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肾虚,或虚火上炎;

小儿齿落久不生——肾气亏;病重而齿黄枯落——骨绝

牙床腐烂,牙齿脱落者——牙疳之凶候

外伤齿折或动摇者,曰斗齿。

(2)龈

a.淡白——血虚,血少不能充于龈络;红肿——胃火上炎;

龈肉萎缩、色淡——胃阴不足,或肾气虚衰。

b.齿龈之际,有蓝迹一线——沾染铅毒。若服水银、轻粉等药,亦致牙床壅肿而有征。

c.齿缝出血,痛而红肿——胃热伤络;若不痛不红微肿——气虚,或肾火伤络。

d.齿壅:龈间长出胬肉——好食动风之物。

七、望咽喉意义:肺、胃、肾病

正常的咽喉,色泽淡红润滑,不肿不痛,呼吸、发声、吞咽,皆通畅无阻。

(1)辨红肿溃烂

a.乳蛾:咽红肿而痛,甚则溃烂、或有黄白色脓点——肺胃热毒雍盛;

红色娇嫩,肿痛不甚——肾水亏少,阴虚火旺。

b.咽喉漫肿,色淡红——痰湿凝聚;

色淡红不肿,微痛反复发作,或喉咙干咳——气阴两亏,虚火上浮。

c.咽喉腐烂,周围红肿——实证;

腐烂分散浅表——肺胃之热尚轻;成片或洼陷——火毒雍盛

d.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虚证;

腐烂分散浅表——虚火上炎;成片或洼陷——气血不足,肾阴亏损,邪毒内陷。

(2)辨伪膜: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

a.伪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胃热,证较轻。

b.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则出血,或去随即复生——重证,多是白喉(疫喉),肺胃热毒伤阴。

(3)辨脓液

a.咽喉局部红肿高突,有波动感,压之柔软凹陷——已成脓;坚硬——尚未成脓。

b.脓液稠黄——实证;清稀或污秽——正虚不能胜邪。

c.脓液易排出,愈合快——体壮正气足;脓液难清除,愈合慢——体弱正虚。

八、下窍(二阴):

(1)前阴

a.阴肿:阴囊肿胀,不痛不痒——坐地触风受湿,或水肿严重者;

阴户肿胀(阴肿):作痛——劳伤血分;不痛——水肿;

水疝:阴囊肿大透明;【考点】(00真题)

肿大而不透明、不坚硬——往往为小肠坠入囊中(狐疝);

疝证(气、血、筋、颓、寒、水、狐)均属睾丸或肿或痛——肝郁、受寒、湿热、气虚,或久

立远行。

b.阴缩:阴茎、阴囊或阴户收缩入腹——寒凝经络,或外感热病,热入厥阴,阴液大伤,以致宗筋失养,见于阴阳虚极之危证。【考点】(04真题)c.阴挺/阴茄(妇女阴户中有物突出如梨):中气不足,脾虚下陷,或产后用力过早,努伤。

d.前阴生疮,破后腐烂,血水淋漓,或流脓水——梅毒,或房事不洁。

e.小儿阴囊紧实或色紫红——气充形足,多健壮;

松弛下陷,或色白——气血亏而体弱多疾。

(2)后阴

a.肛裂:肛门裂口疼痛,便时流血——大肠热结,燥屎撑裂,或伴有痔疮。

b.痔瘘:——肠内湿热风燥四气相合而成。肛门内外生有小肉突出如峙,统称痔疮。生于肛门外为外痔;生于肛门内为内痔;内外皆有为混合痔。痔疮溃烂,日久不愈,形成瘘管,管

道或长或短,或有分支,或通入直肠,称肛瘘。

c.脱肛:肛门上段直肠脱垂——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见于老人、小儿、妇女产后,或泄痢日久病人;习惯性便秘、长期咳嗽,亦常为诱因。

望皮肤

A.色泽

(1)皮肤发赤:丹毒(皮肤变红,如染脂涂丹)、“赤游丹毒”(发于全身,初起有如红色云片,常游行不定,或浮肿作痛)——心火偏旺,风热乘袭(小儿胎毒);

发于局部——流火;下肢红肿——肾火内蕴,湿热下注。

(2)皮肤发黄:皮肤、面目、爪甲皆黄——黄疸病。

a.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伴有汗、尿色深黄如黄柏汁,口渴而舌苔黄腻——脾胃或肝胆湿热;

b.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伴畏寒、口淡苔白腻——脾胃为寒湿所困。

(3)皮肤发黑:黄中显黑,黑而晦暗称“黑疸”,多从黄疸转变而来。因其多由色欲伤肾而来,又称女劳疸。

B.润枯

(1)皮毛润泽——太阴气盛;皮毛枯槁——太阴气衰;皮聚毛落——肺损;皮枯毛折——肺绝。(2)肌肤甲错(皮枯如鱼之鳞):兼眼眶暗黑——内有干血;兼腹中急痛——内生痈脓。(00真题)(3)皮肤脱如蛇皮,或遍身如藓,或溃烂无脓——疠风皮病。

C.肿胀:头面、胸腹、腰背、四肢浮肿者曰肿;只腹部膨胀鼓起者曰胀,亦称膨胀。

肿胀见缺盆平、或足心平、或背平、或脐突、或唇黑,多难治。

D.斑疹

(1)斑:色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不应手。(95、97真题)a.阳斑(发斑):温病邪入营血——热郁肺胃,充斥内外,营血热炽,透于肌表,从肌肉出为斑,从血络出为疹。

①顺证:稀少、色红、身热,由胸腹延至四肢,同时热退神清,邪气透泄;

②逆证:稠密、色深红或暗紫,由四肢内延胸腹,大热不退,神识昏迷,正不胜邪,邪气内陷;

③危重证:斑疹色黑而晦滞焦枯。

b.阴斑——内伤气血亏虚。大小不一,隐隐稀少,色淡红或暗紫,发无定处,出没无常,但头面背上不见,神志多清醒,兼(虚证)脉细弱,肢凉等。

(2)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抚之碍手。

a.麻疹:为儿童常见传染病。发作前,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泪汪汪,耳冷,耳后红丝。发热三四日,疹点出现于皮肤,从头面到胸腹四肢,色似桃红,形如麻粒,尖而稀疏,扶之

触手,逐渐周密。

①顺证:发热,身有微汗,疹出透彻,色泽红润,依出现先后回隐,身热渐退;

②逆证:壮热无汗,疹点不透发,色淡红而暗(风寒外闭),或赤紫暗滞(热毒内盛),或白而

不红(正气虚陷);若疹点突然隐没,神昏喘息,是疹毒内陷。

b.风疹:细小稀疏,稍隆起,色淡红,瘙痒不已,时发时止,身微热或无热——风热时邪。

c.隐疹:营血虚而风邪中与经络,血为风动,时现时隐,故称。肤痒,搔之则起连片大丘疹,或如云片,高于皮肤,色淡红带白,不时举发。

E.白?与水泡:皆为高出皮肤的疱疹,疱内为水液。白?为细小的丘疱疹,水疱泛指大小不一的一类疱疹。

a.白?:暑湿、湿温患者,往往皮肤上出现一种白色小颗粒,晶莹如粟——湿郁、汗出不彻。

①晶?(顺证):色白、点细、形如粟,明亮滋润象水晶;

②枯?(逆证):色干枯——津液枯竭。

b.痱子—皮肤发生密集的尖状红色小粒,瘙痒刺痛,后干燥成细小鳞屑—湿热之邪郁于肌肤。

c.热气疮:针头到绿豆大小的水泡,常为一群或二、三群,痒,有烧灼感,好发于口角唇缘、眼睑、外阴、包皮等处,见于高热病人——风热之毒阻于肺、胃二经,湿热熏蒸皮肤。

d.缠腰火丹:发于腰腹、胸胁部——肝火妄动,致湿热熏蒸。

e.湿疹——风、湿、热留于肌肤,病久耗血,致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

F.痈、疽、疔、疖【重点考点】(92、93、01真题)a.痈: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焮热疼痛,阳证——湿热火毒内蕴,气血郁滞,热盛肉腐成痈。

b.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阴证——气血虚而寒痰凝滞,或五脏风毒积热,攻注于

肌肉,内陷筋骨。

c . 疔: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较深,麻木发痒,顶白而痛——暴气毒邪,袭于皮肤,传注经络,

致二气不得宣通,气血凝结。

红丝疔(“疔毒走黄”)——火热毒邪流窜经脉,有内攻内陷之势。

d . 疖: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易化脓,脓溃即愈——暑湿阻于肌肤,或脏腑蕴积

湿热,向外发于肌肤,使气血壅滞。

望舌

意义:①判断正气盛衰; ②分辨病位深浅;③区别病邪性质;④推断病情进退。

舌的形态结构:舌的上面叫舌背,中医习惯称为舌面,下面叫舌底。舌表面有黏膜层,薄而透明;黏膜上

有三种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后两种内有味蕾。

舌诊原理:

A . 舌同脏腑,通过经络和经筋循行联系起来;

足少阳之筋,入系舌本; 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阳明。

B . 舌质的血络最丰富,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有关;舌的灵活运动可调节声音形成语言,又与心主神志功

能有关。舌象首先反映心的功能状态。

C . 舌的味觉,可影响食欲,与脾主运化和胃主受纳功能有关。且舌象也代表全身

气血津液的盛衰,而五脏六腑之精又归藏于肾,肾为先天之本,其经脉系于舌。

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

以胃经划分: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此法适用于胃病的诊断。

以五脏划分: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中心属脾胃,舌左边属肝,右边属胆,

舌根属肾。

舌诊方法:

①光线:以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好; ②姿势:正坐姿势,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地将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 ③顺序(舌苔→舌体);④饮食(染苔);⑤季节与时间;⑥年龄与体质;⑦刮舌、揩舌。

夏季--苔多厚或淡黄;秋季--苔多薄而干;冬季--苔多湿润

早晨—色暗滞,苔多厚;白天(进食) --苔薄

老人--舌多裂纹,舌乳头萎缩; 小儿--多白屑或剥苔;胖人--舌体略大质淡;瘦人--舌体略瘦质红

舌诊内容:①望舌质;②望舌苔。

正常舌象 舌质:淡红润泽,柔软灵活(淡红舌)

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薄白苔),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足,胃气旺盛

A . 望舌质

(1) 舌神:表现在舌质的枯荣和灵动方面。

a . 荣: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彩,“有神”,虽病也有善候;

b . 枯:干枯死板,毫无生气,失去光泽,“无神”,恶候。

(3)舌形:舌体的形状,胖瘦、老嫩、胀瘪及一些特殊病态形状。(01真题)a.老嫩

①老: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不论苔色如何,均实证;

②嫩: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一般为虚证。

b.胖大:舌体较正常舌为大,伸舌满口——水湿痰饮阻滞。

①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脾肾阳虚,津液不化,致积水停饮;

②舌淡红或红而胖大,伴黄腻苔——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水湿内停,痰湿热

毒上泛)。

*瘦薄:舌体瘦小而薄。

①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

②瘦薄而色红绛干燥——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肿胀: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不能闭口,不能缩回。

①心脾有热,血络热盛而气血上壅——舌鲜红肿胀,甚伴疼痛;

②素善饮酒,又病温热,邪热挟酒毒上壅,多见舌紫而肿胀;

③中毒而致血液凝滞——舌肿胀而青紫晦暗,(或先天舌部血络郁闭,舌血管瘤)。

c.点刺

*点:鼓起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黑色星点——热毒炽盛,深入血分。

①红点——温毒入血,或热毒乘心,或湿热蕴于血分;

②白点——脾胃气虚而热毒攻冲,是将糜烂之兆;

③黑点——血中热甚而气血壅滞。

*刺(芒刺):舌面上的软刺及颗粒增大,形成尖峰,高起如刺,摸之棘手——邪热内结。

①芒刺而兼焦黄苔——气分热极;

②绛舌无苔而起芒刺——热入营血,阴分已伤;

③舌尖芒刺——心火亢盛;舌中芒刺——胃肠热盛。

*瘀斑:斑点不突出于舌面。

①外感热病——热入营血,气血壅滞;②内伤杂病——血瘀。

d.裂纹: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各种形态明显的裂沟

——①热盛伤阴;②血虚不润;③脾虚湿侵。

①红绛舌有裂纹——热盛伤津,或阴虚液涸;

②淡白舌有裂纹——血虚不润;

③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有裂纹——脾虚湿侵。

e.光滑: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又称“镜面舌”“光莹舌”——胃阴枯竭,胃气大伤,不论何种舌色,皆属胃气将绝的危候。

①淡白光莹——脾胃损伤,气血两亏已极;

②红绛光莹——水涸火炎,胃肾阴液枯竭。

f . 齿痕: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主脾虚、湿盛。

①淡白湿润——寒湿雍盛; ②淡红而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g . 重舌:舌下血络肿起,好像又生一层小舌,称重舌。若二三处血脉皆肿起,连贯而生,称为莲

花舌。主要由心经火热,循经上冲——主心火,或外邪动心火。小儿多见。

*舌衄:舌上出血。由心经热甚,迫血妄行;或肺胃热盛,或肝火,或脾虚不能统摄——主心火、

胃热、肝火、脾虚、阳浮。

*舌痈:舌上生痈,色红高起肿大,往往延及下颏亦红肿硬痛——心经火热亢盛;生于舌下者,

多为脾肾积热,消津灼液。 *舌疔:舌上生出豆粒大的紫色血疱,根脚坚硬,伴有剧痛——心脾火毒。 *舌疮:舌生疮疡,如粟米大,散在舌四周上下,疼痛 ①疮凸于舌面而痛——心经热毒上壅;

②疮凹陷不起,不觉痛——下焦阴虚,虚火上浮。

*舌菌:舌生恶肉,初如豆大,渐渐头大蒂小,如“泛莲”、“菜花”、“鸡冠”,表皮红烂,流涎极

臭。伴有剧痛而妨碍饮食——心脾郁火,气结火炎。溃烂为恶候。

*舌下络脉 (94真题) ①舌下有许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疱——肝郁失疏,瘀血阻络;

②舌下络脉青紫且粗张——痰热内阻,或寒凝血瘀;

总之,舌下络脉青紫且曲张——气滞血瘀。

(4) 舌态:舌体的动态,软、硬、颤、纵、歪、缩、吐弄。 (03、05真题)

a . 强硬: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謇涩,“舌强”——热入心包,高热伤津(舌质深

红);痰浊内阻(舌胖、厚腻苔);中风或中风先兆(舌淡红或青紫)。

①外感热病:热入心包,扰乱心神;且高热伤津,筋脉失养;

②内伤杂病:肝风挟痰,阻于廉泉络道,或肝阳上亢,风火上攻,筋脉失养。(01真题)

b . 痿软:舌体软弱,无力屈伸,痿废不灵——气血虚,阴液亏损,筋脉失养。

①气血俱虚——久病舌淡而痿; (99、03真题)

②热灼津伤——新病舌干红而痿; (94真题)

③阴亏已极——久病舌绛而痿。

c . 颤动:舌体震颤,不能自主——气血两虚,亡阳伤津;热极津伤而动风。

①气血两虚、阳虚——久病舌颤,蠕蠕微动;

②热极生风,或酒毒——外感热病,且习习煽动。

d . 歪斜——风邪中络,或风痰阻络,中风或中风先兆(病左偏右,病右偏左)。

①舌紫红势急——肝风发痉; ②舌淡红势缓——中风偏枯。

e . 吐弄——心、脾二经有热。

①*吐舌:舌伸出口外——多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往往全舌色紫;

②弄舌: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掉动不停——多见于动风先兆,或小儿

智能发育不全。

f . 短缩:舌体短缩不能伸长。无论因虚因实,皆属危重证候。 (92、93、99、03、06真题)

①寒凝筋脉——舌多淡白或青紫而湿润;

②痰浊内阻——舌胖而苔粘腻;

③热盛伤津动风——舌绛红而干;

④气血俱虚——舌淡白胖嫩。

g . 舌纵:舌伸长于口外,内收困难,或不能收缩者。多由舌的筋肌舒纵所致。

①实热内踞,痰火扰心——舌色深红,舌体胀满,舌形坚干;

②气虚——舌体舒宽,麻木不仁;

③凡伸不能缩,舌干枯无苔——危重;伸而能缩,舌体津润——较轻。

h . 舌麻痹:舌有麻木感而运动不灵。营血不能上荣于舌——血虚肝风内动,或风气挟痰。

*气血俱虚:痿软、颤动、短缩;

热灼津伤:强硬、痿软、短缩;

气血俱虚、热灼津伤:痿软、短缩;

动风:强硬、歪斜、颤动、弄舌、麻痹。

中风:强硬、歪斜。

B.望舌苔

(2)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偏全、剥落、消长、真假

a.厚薄:以“见底”“不见底”为标准,测邪气之深浅。

①薄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属正常;若病,轻浅——正气未伤,邪气不盛,主外感表证,

或内伤轻病。

②厚苔: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体。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湿食积滞。

b.润燥:了解津液变化(滑苔、燥苔、糙苔、燥裂苔)。

①滑苔:水分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者伸舌涎流欲滴。为寒为湿,阳虚而痰饮水湿内停。

②燥苔:望之干燥,扪之无津。热盛伤津(多见);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燥气伤肺。

c.腐腻:阳气与湿浊的消长。【重点】(92、94、02真题)

①腐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

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食积痰浊(多见),内痈,湿热口糜。

②“浮垢苔”:苔色晦暗垢浊。

③“脓腐苔”:舌上粘厚一层,有如疮脓。

④“霉腐苔”:舌生一层白膜,或现饭粒样糜点——胃脘腐败,津液悉化为浊腐上泛。

⑤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

湿浊内蕴,阳气被遏——主病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疾。

苔黄厚腻——痰热、湿热、暑温、湿温、食滞,湿痰内结,腑气不利;

苔白滑腻——湿浊、寒湿;厚腻不滑,白如积粉——时邪夹湿,自里而发;

白腻不燥、胸闷——脾虚湿重;白厚粘腻,口中发甜——脾胃湿热,气聚上泛。

⑥“粘腻苔”:颗粒紧密胶粘,上有垢浊滑腻。

“垢苔”或“浊苔”:颗粒不清,垢浊胶结。

总之,腐苔为阳热有余,腻苔属阳气被遏。

d.偏全:诊病变所在。

①全苔:主邪气散漫——湿痰阻滞中焦。

②偏外苔(舌尖为外)——邪气入里未深,而胃气却先伤;

偏内苔(舌根为内)——表邪虽减,胃滞依然;

中根部少苔——胃阳不能上蒸,肾阴不能上濡,阴精气血皆伤;

只中根部有苔——素有痰饮,或肠胃积滞。

③舌苔偏于左右一侧——邪在半表半里,或肝胆湿热。

e.剥落:测胃气、胃阴之存亡,判断疾病预后。

①光剥舌/镜面舌:舌苔全部退去,以致舌面光洁如镜。

②花剥舌: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残存舌苔,界限明显——胃之气阴两

伤;若兼腻苔——痰浊未化,正气已伤。

③地图舌: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边缘厚苔界限清楚,形似地图。(98真题)

④类剥舌:剥脱处并不光滑,似有新生颗粒——久病气血不续。

f.消长:反映邪正相争过程,可判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①骤增——正气暴衰,邪气急剧入里。

②骤减——胃气暴绝。

g.真假:判断疾病的轻重与预后。

①有根苔(真苔):舌苔坚敛着实,紧贴舌面,刮之难去,像从舌体长出来的。

②无根苔(假苔):苔不着实,似浮涂舌上,刮之即去,不像是从舌体长出来的。

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望舌质重在辨正气虚实,也包括邪气性质;望舌苔重在辨邪气的浅深与

性质,也包括胃气的存亡。【重点】

望排出物

A.痰与涕

a.痰黄粘稠,坚而成块——热痰,因热邪煎熬津液之故。

b.痰白清稀,或有灰黑点——寒痰,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湿聚为痰之故。

c.痰清稀多泡沫——风痰,因肝风挟痰,上扰清空,往往伴有面青眩晕,胸闷或喘急。

d.痰白滑量多,易咯出——湿痰,因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

e.痰少而粘,难与咯出——燥痰,甚者干咳无痰,或有少量泡沫痰,肺燥,因秋燥伤肺。

f.痰中带血,色鲜红——热伤肺络,阴虚火旺;

咳吐脓血腥臭痰,或吐脓痰如米粥——肺痈,由热邪犯肺,热毒久蓄,肉腐而成脓。

g.咳吐涎沫,口张气短——肺痿。

h.鼻流浊涕——外感风热;鼻流清涕——外感风寒;久流浊涕不止——鼻渊。

B.涎与唾

a.口流清涎——脾冷;吐粘涎——脾热;口中涎多——脾胃虚寒;口中粘涎——脾胃湿热。

b.涎自口角流出不自知,睡更甚——脾气虚,或小儿胃热虫积。

c.吐出多量唾沫——胃中寒,或积冷,或湿滞,或宿食。

d.多唾——(亦可见)肾寒、肾虚证。

C.呕吐物

a.清稀无臭——寒呕,因胃阳不足,难腐熟水谷,水饮内停,胃失和降,多由脾肾阳衰或寒邪犯胃所致。

b.秽浊酸臭——热呕,因邪热犯胃,或肝经郁火,致胃热上逆。

c.吐物酸腐夹杂不化食物——食积,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不化;

呕吐不化食物而无酸腐味——气滞,频发频止,由肝郁犯胃所致。

d.呕吐清水痰涎,伴口干不饮,苔腻胸闷——痰饮,脾失健运,则胃内停饮。

e.呕吐黄绿苦水——肝胆湿热或郁热,肝气横逆犯胃,热迫胆汁上溢。

f.呕吐鲜血或紫暗有块,夹杂食物残渣——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素有瘀血、血不归经;若脓血混杂——胃痈。

要点: 色白、清稀者——虚证、寒证色黄、稠浊者——实证、热证

望小儿指纹范围:3岁以内。始见唐·王超《水镜图诀》。

部位:①食指掌侧前缘②浅表络脉

方法:风、气、命三关

正常指纹:红黄隐隐,不超过风关

A.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B.络脉显于风关——邪气入络,邪浅病轻;

透至气关,其色较深——邪气入经,邪深入病重;

络脉显于命关——邪气深入脏腑,可能危及生命;

络脉直达指端(透关射甲)——病凶险,预后不佳。

C.形色主病(93、94真题)

a.浮沉:络脉浮露——表,外感表证;络脉沉滞——里,外感和内伤例证。

b.深浅:色深浓——病重;色浅——病轻;色淡——虚;色滞——实。

c.色泽:紫红——内热;鲜红——外感表证;青——风,痛证;色淡——虚;紫黑——血络闭郁,病危。

d.形状:络脉渐增长——病进,日渐加重;渐缩短——病退,日渐减轻;(97真题)但津伤液竭、气阴两衰,亦可见络脉缩短在风关以下;阴虚阳浮——络脉延长。

络脉增粗——热、实证;变细——寒、虚证;

单枝、斜形——病轻;弯曲、环形、多枝——病重,实证。

第二节闻诊

1、声音

正常声音: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儿童则声音尖利清脆,老人则声音浑厚低沉。

声音与情志关系:喜时欢悦而散;怒时忿厉而急;悲哀则悲惨而断续;欢乐则舒畅而缓;敬则正直而严肃;爱则温柔而和。

A.发声(音哑和失音、声音高低、鼾声、惊风、夜啼)

(1)“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实证,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二气交相袭肺,或痰浊壅滞,

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职。

(2) “金破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虚证,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以致津枯肺损,声

音难出。

(3) 暴怒叫喊而音哑失音——气阴耗伤所致;妊娠失音——胞胎阻碍肾之精气不能上荣。

(4) 发声高亢有力,声音连续,前轻后重——形壮气足;病多属实、热证;若感受风寒湿诸邪,常有

鼻塞而声音重浊。

(5) 发声低微细弱,声音继续,前重后轻或语声轻清——体弱气怯,病多虚、寒证。

(6) 睡中鼾声:并非全是病态,多气道不利。

若昏睡不醒,鼾声不绝,手撒尿遗——中风入脏,危证。 (00真题)

(7) 呻吟不止——身有痛楚或胀满;攒眉呻吟——头痛;呻吟不起——腰腿痛;呻吟而扪心或护腹—

—胸脘或腹痛;扪腮——齿痛。

(8) 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或病深入骨;语声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题眼】

(9) 惊风证:阵发惊呼,发声尖锐,表情惊恐。

(10) 小儿夜啼:惊恐为病,或心脾经有热,或脾寒腹痛。 (02真题)

B . 语言:沉默寡言——虚、寒证;烦躁多言——热、实证。(92、92、93、94、96、97、99、01真题)

(1)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热扰心神之实证,多见温病邪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

有血热、淤血、燥屎、痰凝的不同。

(2)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3) 夺气: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中气大虚。

(4) 语言蹇涩:风痰蒙蔽清窍,或风痰阻络;语言错乱:神明之乱,心病。

(5) 独

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

错语:语言错乱,说后自知。

(6) 狂证:笑骂狂言,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阳热实证,多见于痰火扰心或伤寒蓄血证。

C . 呼吸:外感邪气有余,呼吸气粗而快——热、实证;内伤正气不足,呼吸气微而慢——虚、寒证。

久病肺肾之气欲绝,气粗而断续——假实证;温热病,热在心包,气微而昏沉——假虚证。

(1) 喘证:实喘——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虚喘——肺、肾虚损,气失摄纳所致。

(2) 哮证——内有痰饮,复感外寒,束于肌表;或感受外邪,失于表散,束于肺经;或久居寒湿地区,

或过食酸咸生冷。

(3) 上气:肺气不得宣散,上逆与喉间,气道窒塞,呼吸急促。 (92真题)

①咳逆上气,兼见时时吐浊,但坐不得卧——痰饮内停胸膈;

②感喉咙不利——阴虚火旺,火逆上气;

③上气多兼身肿——外邪束于皮毛,肺气壅塞,水津不布。

(4) 短气: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声。

①饮停胸中,则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实证;

②肺气不足,则体虚气短,小便不利;

③伤寒心腹胀满而短气——邪在里,实证;腹濡满而短气——邪在里,虚证。

(5) 少气(气微):呼吸微弱,短而声低,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连续,形体状态一般无改变—

—虚证。

D .咳嗽

(1) 咳声

①紧闷——寒湿。如咳嗽声音重浊,兼见痰清稀白,鼻塞不通——外感风寒;咳而声低,痰多而

易咳出——寒咳,或湿咳,或痰饮。

②清脆——燥热。如干咳无痰,或少有粘液——燥热或火热咳嗽。

③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咳出,喉咙干痛,鼻出热气——肺热;咳气不畅——肺气不宣。

④顿咳(百日咳):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甚则呕恶咳血,终止时作“鹭鸶叫声”——肺实,风

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咳声继续片刻——风。

⑤白喉:咳声如犬吠——肺肾阴虚,火毒攻喉。

(2)无力作咳,咳声低微,咳出白沫,兼有气促——肺虚。

(3)夜间咳甚——肾水亏;天亮咳甚——脾虚,或寒湿在大肠。

E.呕吐:呕(有声有物)、干呕(哕,有声无物)、吐(有物无声)——胃气上逆。

(1)虚寒证: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物呈清水痰涎;

实热证: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吐物呈粘痰黄水,或酸或苦。

(2)①霍乱:吐利并作;

②反胃:朝食暮吐——胃阳虚,或脾肾俱虚,不能消谷;

③水逆症:口干欲饮,饮后则呕——太阳蓄水证,或有痰饮;

④胸闷腹满,便秘不通——肠有燥屎,秽浊上犯;

⑤气郁之呕吐:胸闷胁痛——肝气犯胃;胃痈则呕吐脓汁。

F.呃逆:唐以前称“哕”。属胃气上逆。

(1)新病闻呃,其声有力——寒邪或热邪客于胃;

久病闻呃,其声低气短——胃气将绝之兆。

(2)实热:呃声频频,连续有力,高亢而短;

G.嗳气:“噫”,胃气上逆。

(1)气味酸腐,兼胸脘胀满——宿食不消,胃脘气滞;

(2)声响亮,频频发作,得嗳与矢气则脘腹宽舒——肝气犯胃;

(3)声低沉,无酸腐气味,纳谷不馨——脾胃虚弱,多见久病或老人;

(4)寒气客于胃,以致胃气上逆——噫;汗吐下后,胃气不和,亦致噫气不除。

H.太息:心有不平或性有所逆,闷愁时发出——肝气郁结。(95真题)

I.喷嚏:肺气上冲于鼻——外感风寒;若外邪郁表久日不愈,忽有喷嚏——佳兆。

J.肠鸣:腹中漉漉作响。

(1)声在脘部,如囊裹浆,振动有声——痰饮留聚于胃;

(2)声在脘腹,漉漉如饥肠,得温、得食则减,受寒、饥饿加重——中虚肠胃不实;

(3)腹中肠鸣如雷——风、寒、湿邪胜则脘腹痞满,大便濡泄;

(4)脘腹疼痛,肢厥吐逆——寒甚。

2、气味

A.病体气味

(1)口气:多属消化不良,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

酸——宿食;臭秽气——胃热;腐臭气——内有溃腐疡疮。

(2)汗气腥膻:风湿热久蕴于皮肤,津液受到蒸变。

(3)鼻出臭气,流涕经常不止——鼻渊证。

(4)身臭:病体溃腐疡疮。

咳吐浊痰脓血,腥臭气——肺痈;大便臭秽——热,大便腥气——寒;小便黄赤浊臭——湿热;

屁出酸臭——宿食停滞;妇人经带臭气——热,腥气——寒。

B.病室气味

(1)瘟疫开始,即有臭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则充满一室。

(2)腐臭气或尸臭气——脏腑败坏(危重);血腥气——失血证;尿臊味(氨味)——水肿病晚期;

烂苹果(酮体气味)——消渴病(危重)。

第三节问诊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

中医诊断学——舌诊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舌诊 细目一舌诊原理 1.舌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舌为心之苗,心主神明。 (2)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4)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5)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6)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 (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4)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5)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细目二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一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要点二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者,为苍老舌。 临床意义:实证。 2.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者,为娇嫩舌。 临床意义:虚证。 3.胖舌: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①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③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心脾热盛。 4.瘦舌:主气血阴液不足。 ①舌体痩薄而色淡:多是气血两虚。 ②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多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5.点、刺舌: (1)临床意义: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6.裂纹舌:阴血亏损。 ①舌红绛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液虚损。 ②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③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属脾虚湿侵。 7.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①舌淡胖大,润而有齿痕:多属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③舌红肿胀而有齿痕:为内有湿热痰浊壅滞。 ④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可为先天性齿痕。 小结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要点三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痿软舌:伤阴,或气血倶虚。 ①舌淡白而痿软:多是气血俱虚。 ②新病舌干红而痿软:多是热灼津伤。 ③久病舌绛少苔或无苔而痿软:多见于外感病后期,热极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2.强硬舌:热入心包,或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 ①舌红绛少津而强硬:多因邪热炽盛。 ②舌胖大兼厚腻苔而强硬:多见于风痰阻络。 ③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多为中风先兆。 3.歪斜舌: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4.颤动舌:肝风内动 ①久病舌淡白而颤动:多属血虚动风。 ②新病舌绛而颤动:多属热极生风。 ③舌红少津而颤动:多属阴虚动风。 ④酒毒内蕴,亦可见舌体颤动。 5.吐弄舌:心、脾二经有热所致 6.短缩舌:危重证候的表现。 小结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要点四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躯体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躯体 望形体既望人体的宏观外貌,包括身体的强弱胖瘦,体型特征、躯干四肢、皮肉筋骨等等。人的形体组织内合五脏,故望形体可以测知内脏精气的盛衰。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人的形体有壮、弱、肥、瘦之分。凡形体强壮者,多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强健、皮肤润泽,反映脏腑精气充实,虽然有病,但正气尚充,预后多佳。凡形体衰弱者,多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消瘦,皮肤干涩,反映脏腑精气不足,体弱易病,若病则预后较差。肥而食少为形盛气虚,多肤白无华,少气乏力,精神不振。这类病人还常因阳虚水湿不化而聚湿生痰,故有“肥人多湿”之说。如瘦而食少为脾胃虚弱。形体消瘦,皮肤干燥不荣,并常伴有两颧发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者,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之证,故又有“瘦人多火”之说。其严重者,消瘦若达到“大肉脱失”的程度,卧床不起,则是脏腑精气衰竭的危象。 望姿态 正常的姿态是舒适自然,运动自如,反应灵敏,行住坐卧各随所愿,皆得其中。在疾病中,由于阴阳气血的盛衰,姿态也随之出现异常变化,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病态。望姿态,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异常动作及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如病人睑、面、唇、指(趾)不时颤动,在外感病中,多是发痉的预兆;在内伤杂病中,多是血虚阴亏,经脉失养。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

于痉病,常见于肝风内动之热极生风、小儿高热惊厥、温病热入营血、也常见于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此外,痫证、破伤风、狂犬病等,亦致动风发痉。战栗常见于疟疾发作,或外感邪正相争欲作战汗之兆。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是为痿证。关节肿大或痛,以致肢体行动困难,是为痹证。四肢不用,麻木不仁,或拘挛,或痿软,皆为瘫痪。若卒然昏倒,而呼吸自续,多为厥证。痛证也有特殊姿态。以手护腹,行则前倾,弯腰屈背,多为腹痛,以手护腰,腰背板直,转动艰难,不得俯仰,多为腰腿痛;行走之际,突然停步,以手护心,不敢行动,多为真心痛。蹙额捧头,多为头痛。如病人畏缩多衣,必恶寒喜暖,非表寒即里寒;病人常欲揭衣被,则知其恶热喜冷,非表热即里热。伏首畏光,多为目疾;仰首喜光,多为热病,阳证多欲寒,欲得见人;阴证则欲得温,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从坐形来看,坐而喜伏,多为肺虚少气;坐而喜仰,多属肺实气逆;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咳喘肺胀,或为水饮停于胸腹。但卧不耐坐,坐则神疲或昏眩,多为气血双亏或脱血夺气。坐而不欲起者,多为阳气虚。坐卧不安是烦躁之征,或腹满胀痛之故。从卧式来看,卧时常向外,身轻能自转侧,为阳证、热证、实证;反之,卧时喜向里,身重不能转侧,多为阴证、寒证,虚证;若病重至不能自己翻身转侧时,多是气血衰败已极,预后不良。蜷卧成团者,多为阳虚畏寒,或有剧痛;反之,仰面伸足而卧,则为阳证热盛而恶热。 望诊之望神 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

2018年执业医考中医诊断学高频考点

2018年执业医考中医诊断学高频考点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哪些点应该记?哪些点最有可能考到?你肯定想知道!知道要考什么,才可能有针对性的复习知识点,毕竟时间不多了!医学教育网帮大家进行了总结!把它们记住! 1、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表现于——目光。 2、随气候和生活条件而改变的面色是——客色。 3、寒湿郁滞的面色是——黄如烟熏。 4、湿热熏蒸的面色是——黄而鲜明。 5、脾气虚弱的面色是——面色萎黄。 6、独语、错语的共同病因是——心气不足。 7、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为——谵语。 8、语言错乱,说后自知,为——错语。 9、形瘦食少为——中气虚弱。 10、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 11、太息表示——肝气郁结。 12、但卧不能坐,坐则眩晕多属——肝阳化风。 13、不耐久站,站立时常欲倚靠它物支撑,多属——气虚血衰。 14、唇边生疮红肿疼痛的临床意义是——心脾积热。 15、多见于热盛的唇色是——深红。 16、多见于血瘀证的唇色是——青紫。

17、颈肿眼突,可诊断为——瘿瘤。 18、病人目胞浮肿多属——水肿病。 19、全目赤肿的临床意义是——脾经风热。 20、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者主——表证。 21、小儿指纹紫红主——里热证。 22、小儿指纹浮露主——外感表证。 23、滑苔最常见于——痰湿。 24、花剥苔主病为——胃气阴两虚。 25、淡白舌黄腻苔常提示——本虚标实。 26、淡白舌的主病是——阳虚证。 27、舌尖芒刺,属于——心火亢盛。 28、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 29、舌绛少苔而润,属于——血瘀证。 30、舌绛少苔有裂纹,多见于——阴虚火旺。 31、镜面舌的形成机理是——胃无生发之气。 32、镜面舌色红绛者是——阳气虚衰。 33、上下口唇紧聚称为——口撮。 34、口闭而难开、牙关紧闭,称为——口噤。 35、白喉咳嗽的特点是——咳声如犬吠。 36、咳声清脆者,多属——燥热。 37、咳声重浊,痰稀色白为——风寒。 38、呕吐呈喷射状的临床意义是——热扰神明。

中医诊断学重点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概念 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 2.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面色:面色润泽 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 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 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 饮食:正常或稍减 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3.失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面色:晦暗暴露 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 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 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 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4.假神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意义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5.常色的概念和特点 常色: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6.病色的概念、特点及五色的主病 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中医诊断学-六淫辨证的辨证要点

中医-中医诊断学-六淫辨证的辨证要点 在执业医师资格证的考试中,不管是执医还是执助,中医诊断学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今天中公教育的医疗专家讲师为大家进行典型易错题的剖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在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这一章节中,每一种证候的辨证要点是常考点,今天我们针对陈给大家整理了学习笔记,我们可以依次来学习。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可以一起来看思维导图。 一、风淫证候的辨证要点:恶风寒,微发热,汗出,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表);或有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痛、咳嗽(风邪犯肺);或为突发皮肤瘙痒、丘疹(风客肌肤);或肢体肌肤麻木、口眼歪斜(风邪中络);或肢体关节游走作痛(风胜行痹);或新起面睑肢体浮肿(风水相搏)。 二、寒淫证候的辨证要点: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痛,鼻塞或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或见咳嗽哮喘,咯痰稀白,或为脘腹疼痛,呕吐,肠鸣泄泻;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或青,舌苔白,脉弦紧或伏等。 三、暑淫证候的辨证要点:发热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数。或发热,猝然昏倒,汗出不止,气喘,甚至昏迷、惊厥、抽搐等;或见高热,神昏,胸闷,腹痛,呕恶,无汗等。 四、湿淫证候的辨证要点: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浑浊。或为局部渗漏湿液,或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面色晦垢,舌苔滑腻,脉濡缓或细等。 五、燥淫证候的辨证要点:皮肤干燥甚则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小便短黄(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燥易伤肺),脉象偏浮。有凉燥与温燥之分。 六、火淫证候的辨证要点: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质红绛,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或神昏、谵语,惊厥,抽搐,衄血,

成中医大中医诊断学重点整理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诊病、辨证、诊断综合运用、病历书写。 2..认清几个概念: 1.症(症状、体征) 2.证(证候、证型) 3.病 4.辨证 3. 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 : (1)司外揣内(2)见微知着(3)以常衡变 4.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察(2)诊法合参 (3)病证结合 5. 西汉·淳于意: 创立“诊籍”,作为诊断的原始资料 6. 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脉法。 7. 元·敖氏着《点点金》及《金镜录》为论舌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敖氏伤寒金镜录》为现存最早舌诊专著 8. 清·汪宏《望诊遵经》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着 9.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二十七脉. 10.近代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二.问诊 1.恶寒:无风自冷,得温不解。(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表失煦) 2.畏寒:自觉怕冷,体温偏低,得温可缓。(阳气内虚,机体失煦) 3.恶寒发热:(1)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 (2) 恶寒轻,发热重-表热证 (3) 发热轻,恶风-伤风表证 4.但热不寒中,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加重): (1)日晡(申时,午后3~5时)潮热-腹胀便秘,阳明腑实 (2)湿温潮热-身热不扬,湿温热伏 (3)阴虚潮热-骨蒸颧红,阴虚阳亢 (4)身热夜甚-斑疹舌绛,热入营血 5.但热不寒中,微热(轻度发热, T 37°~38°之间) (1)阴虚内热(病程长,午夜发作)-长期低热,五心烦热 (2)气虚发热(持续,劳累加重)-烦劳则甚,中气下陷 (3)气郁发热(时发时止,情志不畅)-情志不舒,气郁而化火 (4)血虚发热-面白,舌淡 (5)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湿温粘滞 6.寒热往来(1)少阳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2)疟疾病:寒热往来,大汗,发有定时。 7.问汗: (1)自汗-阳虚、气虚、表卫不固 (2)盗汗-阴虚内热 (3)战汗-正邪相争邪盛正衰-身热脉躁,正盛邪衰-身凉脉静 (4)绝汗: 亡阳-汗清稀、冷、味淡,亡阴-汗粘手、热、味咸 8.问疼痛: 1 胀痛:气滞疼痛 2 刺痛:瘀血疼痛 3 冷痛:寒证疼痛 4 灼痛:热证疼痛 5 重痛:湿邪困阻所致,亦可见于肝阳上亢,气血上壅之时。

中医诊断学心得体会.doc

中医诊断学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

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我会认真的跟李冬黎老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 篇二:学习中医诊断学之体会 学习中医诊断学之体会 王兆军 江苏省淮阴吴鞠通中医研究院(223300) 摘要:中医诊断是中医工作者的必修课,验症识脉,辨证施治。但是以证为先还是以病为先,在现代学医人中,特别是受西医影响,多有

慕课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知识点作业

各知识点测试汇总 绪论 1.1概述 一、单选题 1.提出“独取寸口”的医书是() A《脉经》 B《肘后备急方》 C《难经》 D《黄帝内经》 2..下列不属于诊法的是() A 望色 B 诊舌 C 诊病 D 按腹 答案:1. C 2. C 二、多选题 1.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诊法 B 辨证 C 诊病 D 病历 2.“证”是对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性概括,其主要内容包括() A 病位 B 病因 C 病机 D 病性 答案:1.ABCD 2. AD 1.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一、多选题 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理的是() A 审症求因 B 见微知著 C 以常衡变 D 整体审察 二、判断题 “因发知受”的“发”是指发病。() 三、填空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秉承中医学的特点。 答案:多选题:BC 判断题:╳ 填空题:整体观念 1.3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则的是() A 四诊合参 B 以常衡变 C 病证结合 D 整体审察 2.创立“诊籍”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李时珍 C 淳于意 D 扁鹊 3.下列哪项不属于体征() A 口臭 B喉中痰鸣 C 腹痛 D 脉滑()答案:1. B 2. C 3.C

一、望诊 1.1望诊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望神的重点临床意义 1.望诊的内容包括()ABCDE A.全身望诊 B.局部望诊 C.望舌 D.望排出物 2.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ABCD A.以常衡变 B.动态观察 C.充分暴露 D.综合判断 3.望神重点观察的内容是()ABCD A.神情 B.目光 C.色泽 D.体态 1.2 得神与少神、失神、假神的辨析 1.得神的表现提示()A A.精充充盛,体健神旺,或虽病正气未伤,属病轻 B.正气不足,神气不旺,属虚证或体弱 C.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或邪气亢盛,功能障碍,属病重 D.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属病危 2.下列各项,属神气不足表现的是()B A.两目晦暗 B.精神不振 C.面色无华 D.肌肉瘦削 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口出异声,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属于()C A.狂病 B.癫病 C.痫病 D.中风 1.3 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望诊的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常色与病色 1.我国正常人的面色特点是()。AC A.红黄隐隐 B.暴露浮现 C.明润含蓄 D.晦暗枯槁 2.病色可分为()AB A.善色 B.恶色 C.主色 D.客色 3.病色的特点是()BD A.红黄隐隐 B.暴露浮现 C.明润含蓄 D.晦暗枯槁 1.5 望色之赤色、黄色、青色 1.小儿惊风多见()C A.面色淡青或青黑 B.面色与口唇青紫 C.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D.面色青黄而无华 2.满面通红多属()A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七单元八纲辨证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细目一八纲基本证候 要点一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 (1)表证的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2)里证的临床表现 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要点二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 (1)寒证的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辨证要点:寒冷、清稀、白、脉紧或迟 (2)热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辨证要点:热、红、黄、数 2.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要点三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 (1)虚证的临床表现 一般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一般新起、暴病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2.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要点四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阴证的临床表现:里证、寒证、虚证。 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等。 2.阳证的临床表现:表证、热证、实证 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等。 八纲辨证总结 细目二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一证候相兼的内容 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 要点二证候错杂的内容 证候错杂指疾病的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 要点三证候转化的内容 1.表里出入:由表入里、由里出表 2.寒热转化:寒证化热、热证转寒 3.虚实转化:实证转虚、虚证转实 要点四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 1.寒热真假 (1)真热假寒:热极肢厥证、阳盛格阴证。

中医诊断学病位辨证脏腑辨证总结大全

精品文档 . 心脉痹阻证:心悸怔忡心胸闷痛+①瘀阻心脉:刺痛伴舌质晦暗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②痰阻心脉:憋闷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③寒凝心脉: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伴形寒肢 心 小肠 肺 大肠 脾 胃 肝 胆 肾 膀胱 血虚 面睑唇舌色淡白脉细 心悸失眠多梦+ 眩晕视力退肢麻 阴虚 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尿黄便结 心悸心烦失眠+ 干咳无痰痰少而黏+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 眩晕目涩胁肋隐痛+ 腰酸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失调+ 气虚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虚动则诸症加剧为主要表现 心悸怔忡+ 咳喘痰稀+ 纳少腹胀便溏+气虚 胃脘痞闷隐痛喜按纳少+气虚 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滑精带下量多清稀+肾气不固 出血+不统血 眩晕泄泻重坠脾虚气陷 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甚肾不纳气 阳虚 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咣白气虚舌淡共见 心悸怔忡或心胸疼痛+ 大便失禁+|肠虚滑泻证 腹胀腹痛大便清稀+ 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阳虚 头目胀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头重脚轻+肝阳上亢 腰膝冷痛性欲减退夜尿多+ 下半浮肿虚水泛 实热 发热口渴便秘尿黄出血舌红苔黄脉数 心烦失眠舌赤生疮吐衄尿赤+(心火亢盛证) 小便赤涩疼心烦舌疮+()小肠实热证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红肿疼痛+(肺热炽盛证 腹满硬痛便秘脉沉数或沉迟 +(肠热腑实 证) 胃脘灼痛消谷善饥+实热 头目胀痛胁痛烦躁耳鸣+肝火炽盛证 湿热 脘腹胀闷、下利尿磺、舌苔黄腻 腹痛泄泻+ 腹胀纳呆便溏+ 尿频急尿道灼痛尿短黄 痰热 痰黄稠咳吐不爽 发热口渴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烦躁不宁失眠多梦狂躁神昏谵语+(痰火扰神) 咳嗽气喘息粗+痰热壅肺 惊悸失眠胆怯易惊+胆郁痰扰 燥 干燥不润 干咳无痰黏+ 阻 滞 实寒 恶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紧 冷痛恶心呕吐+寒滞胃脘 少腹前阴颠顶冷痛+|寒凝肝脉 气滞 胀闷胀痛窜痛脉弦 面黄体瘦排虫+虫积肠道 胃脘胀满嗳腐 吞酸食滞胃脘 情志抑郁胸胁少 腹胀痛脉弦 特殊 心阳虚脱证:心悸胸痛神志模糊或昏迷与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 痰蒙心神: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与独语喉有痰声口吐涎沫面色晦暗胸闷呕恶 瘀阻脑络:头痛头晕与固定刺痛肿块出血与肤色舌色青紫 风寒犯肺:咳嗽痰稀色白+恶寒发热鼻塞清涕头身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寒痰阻肺:咳嗽气喘痰多色白+痰稠易咯肢冷 风热犯肺:咳嗽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涕口干微渴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风水搏肺:骤起面睑浮肿+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或发热重恶寒轻苔薄黄脉浮数 饮停胸胁 肠燥津亏:大便燥结难下+口渴尿少便干口鼻唇舌皮肤干燥 寒湿困脾:脘腹痞闷纳呆腹胀便溏身重+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量多或身目发黄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五色诊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有面部五色诊和全身五色诊称望色,但由于五色的变化,在面部表现最明显,因此,常以望面色来阐述五色诊的内容。望面色要注意识别常色与病色。 常色: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所谓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面色。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肤色不完全一致。我国人民属于黄色人种,一般肤色都呈微黄,所以古人微黄为正色。在此基础上,有些人可有略白、较黑、稍红等差异;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例如,随四时、昼夜、阴晴等天时的变化,面色亦相应改变。再如,由于年龄、饮食、起居、寒暖、情绪等等变化,也可引起面色变化,也属于客色。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其共同特征是:明亮润泽、隐然含蓄。 病色:可以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颜色都属病色。病色有青、黄、赤、白、黑五种。现将五色主病分述如下: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滞,寒盛而留于血脉,则气滞血瘀,故面色发青。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痛也可见青色。肝病气机失于疏泄,气滞血瘀,也常见青色。肝病血不养筋,则肝风内动,故惊风(或欲作惊风),其色亦青。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

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赤色:主热证。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热证有虚实之别。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如面色晃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黛黑。面黑而焦干,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面色青黑,且剧痛者,多为寒凝瘀阻。 望诊之望神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2020年整理).pdf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是考试中容易得分和对学习其他临床科目有很大帮助的学科,就此,对中医诊断学在考试中常出现考点的内容进行了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重点内容,重点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诊: 一、望神中四种神态常考的是少神、假神及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假神尤为常考查的内容。 1.得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应灵敏,两目精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自如等。反映脏腑精气充足,生命活动正常,为健康的表现。 2.少神的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素体虚弱者,或病情较轻,或病后恢复期。 3.假神的临床表现: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或食量突然增加

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二、望面色中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重点中的重点。考频率尤为高。 1.青色 青色主血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1)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 (2)面色青黑,多为实寒证、剧痛,或肝病迁延日久。 (3)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壅塞。 (4)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冷脉微,多属心阳暴脱证。 2.赤色 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1)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完整word版,《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推荐文档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精)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脉诊

(精)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脉诊 脉诊,是医生用手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脉学著作主要有:晋代王叔和著《脉经》,确定了二十四脉,是最早的脉学专著。张景岳著《景岳全书》,祥论脉神、正脉十六部、脉之常变、脉症从舍等。李时珍著《濒湖脉学》,载二十六脉。李士材著《诊家正眼》,增定二十八脉。 第一节诊脉概述 一、脉诊原理 脉象是指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搏动、心气盛衰、脉道通利和气血盈亏直接有关。 (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的至数与心的搏动频率、节律相应。脉为气血运行之通道,并有约束和推进血流的作用,直接影响脉象。 (二)气学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血充盈于脉道,直接关系到脉象的大小;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心的搏动也靠气的调节,因此,气与血是脉象形成的物质基础。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有助于血的运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而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肝藏血,贮血和调节血液,肝又能调畅气机;肾藏精,为元气之根,这些因素均与脉象的形成有关。 一、诊脉部位 (一)三部九候诊法 《素问》三部九候诊法,又称遍诊法。分为上(头)、中(手)、下(足)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二)人迎寸口诊法 人迎寸口诊法见于《内经》,是通过诊人迎、寸口两部脉象并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诊法。人迎主要反映体表的情况,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 (三)仲景三部诊法 仲景三部诊法,指诊寸口脉候脏腑,诊趺阳脉候胃气,诊太溪脉候肾气的诊法。 (四)寸口诊法 1.寸口部位:是手腕部挠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挠动脉),又称气口、脉口。 2.独取寸口脉诊病的原理:一是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肺经起于中焦,可以反映胃气的强弱。二是肺朝百脉,脏腑气血变化能通过肺经反映于寸口。三是寸口处部位固定且诊脉方便。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诊断学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第十三单元卫气营血辨证 重点:复习要点 卫气营血证的辨证要点 卫气营血证的分类及各证的临床表现 卫气营血证的治法、方药、方剂组成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及意义 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外感温热病 卫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风热犯卫证——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 燥热犯卫证——发热恶寒、咳嗽少痰、咽干鼻燥 重点:治法方药 风热犯卫证——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 燥热犯卫证——辛凉甘润,轻透肺卫——桑杏汤 气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邪热壅肺证——身热而不恶寒,咳喘,舌红苔黄,脉数 热扰胸膈证——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 热结肠道证——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 重点:治法方药 邪热壅肺证——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热扰胸膈证——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热结肠道证——通大肠之秘,泄小肠之热——导赤承气汤 营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热灼营阴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斑疹隐隐 热陷心包证——身灼热、神昏谵语 重点:治法方药 热灼营阴证——清营泄热。兼表者,佐以透表——清营汤 热陷心包证——清心开窍——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血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热盛动血证——身体灼热,躁扰不安,斑色紫黑 热盛动风证——身热壮盛,甚则狂乱、神昏 热盛伤阴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 重点:治法方药 热盛动血证——凉血散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热盛动风证——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 热盛伤阴证——育阴清热——黄连阿胶汤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重点:顺传与逆传 顺变:卫分——气分——营分——血分 标志:温病由浅入深的演变规律 逆变:邪入卫分后,不经气分阶段直接深入营分、血分 标志:病情更加急剧、重笃 以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为辨证要点的属于 A.邪热壅肺证 B.邪扰胸膈证 C.风热犯卫证 D.热结肠道证 E.燥热犯卫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以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为辨证要点的属于气分热结肠道证。 患者身热,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其临床意义是 A.热灼营阴证 B.热陷心包证 C.邪热壅肺证 D.热扰胸膈证 E.热结肠道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身热,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其临床意义是气分热扰胸膈

中医诊断学笔记

中诊(一) 名解: 1.戴阳证:为久病重病患者,原本面色晦暗,突见两颧泛红如妆,是因阴胜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危。 2.镜面舌:舌苔剥落殆尽,舌面光滑如镜者,称为镜面舌,是剥苔最严重的一种,多见于重病阶段。 3.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多因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湿内蕴,致肺气不宣,清肃失司所致,属实证,古人喻为“金实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多因肺肾阴亏,精不上承,属虚证,谓“金破不鸣”。) 4.消谷善饥:指食欲亢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多因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多见于消渴病,或瘿瘤。 填空: 1.平脉的特征:有神、有胃、有根。 2.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 3.老和嫩是疾病虚实的标志之一。老舌多见于实证,嫩舌多见于虚证。 4.潮热分型:日晡潮热(申时即下午3-5时发热明显,见于阳明腑实证,故又称阳明潮热)、湿温潮热(午后

发热明显,并有身热不扬,多见于湿温发热)、阴虚潮热(午后或夜间低热,常伴颧红、盗汗、舌红少苔等,多属阴虚火旺)。 选择: 1.得神:目光明亮,目珠灵活,神清,表情自然,面色荣润,含蓄隐隐,形体适中,体态自如,是脏腑精气充足,神旺的表现。 少神:两目乏神,目珠少动,神清,精神不振,面色少华,形体瘦削或肥胖,是脏腑精气不足,神气不足的表现。 失神:目光晦暗,目珠呆滞,神昏萎靡,表情淡漠,面色无华,晦暗枯槁,形体羸瘦,动作艰难,是精少气虚神衰的表现。 假神:目光晦暗突然目光变亮,神志昏迷突然神志清楚,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不欲语言突然言语不休,是正气将脱,虚阳外越,阴不敛阳,阴阳即将离决的表现。 神乱:包括焦虑不安,狂躁妄动,神识痴呆等,多见于癫病、狂病、痫病、脏躁等。 2.青色-主寒证、痛证、气滞、血瘀和惊风。 赤色-主热证(实热、虚热)、戴阳证。 黄色-主脾虚、湿证。(黄疸-颜色鲜明如橘皮为阳黄,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中医诊断学》上篇四诊部分笔记 绪论 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 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华佗《中藏经》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 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一、审察内外 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 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 四诊并重,不可偏废 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八纲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辨证的方法 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 三、参加临床实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望诊注意事项: (1)光线 (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 (3)有步骤、有重点 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 第一节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态 四、望姿态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传染病学笔记(完美版)

目类别临床执业医师比 例 科目 基础科目13%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专业科目75% 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公共科 目 12% 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依据。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范围如下: 中医执业医师 1.中医学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1.中医学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1.中医学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药理学、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1.中医学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药理学、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传染病学 第一单元总论 一、感染过程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形体与姿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形体与姿态 望形体既望人体的宏观外貌,包括身体的强弱胖瘦,体型特征、躯干四肢、皮肉筋骨等等。人的形体组织内合五脏,故望形体可以测知内脏精气的盛衰。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人的形体有壮、弱、肥、瘦之分。凡形体强壮者,多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强健、皮肤润泽,反映脏腑精气充实,虽然有病,但正气尚充,预后多佳。凡形体衰弱者,多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消瘦,皮肤干涩,反映脏腑精气不足,体弱易病,若病则预后较差。肥而食少为形盛气虚,多肤白无华,少气乏力,精神不振。这类病人还常因阳虚水湿不化而聚湿生痰,故有“肥人多湿”之说。如瘦而食少为脾胃虚弱。形体消瘦,皮肤干燥不荣,并常伴有两颧发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者,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之证,故又有“瘦人多火”之说。其严重者,消瘦若达到“大肉脱失”的程度,卧床不起,则是脏腑精气衰竭的危象。 望姿态 正常的姿态是舒适自然,运动自如,反应灵敏,行住坐卧各随所愿,皆得其中。在疾病中,由于阴阳气血的盛衰,姿态也随之出现异常变化,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病态。望姿态,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异常动作及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如病人睑、面、唇、指(趾)不时颤动,在外感病中,多是发痉的预兆;在内伤杂病中,多是血虚阴亏,经脉失养。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

于痉病,常见于肝风内动之热极生风、小儿高热惊厥、温病热入营血、也常见于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此外,痫证、破伤风、狂犬病等,亦致动风发痉。战栗常见于疟疾发作,或外感邪正相争欲作战汗之兆。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是为痿证。关节肿大或痛,以致肢体行动困难,是为痹证。四肢不用,麻木不仁,或拘挛,或痿软,皆为瘫痪。若卒然昏倒,而呼吸自续,多为厥证。痛证也有特殊姿态。以手护腹,行则前倾,弯腰屈背,多为腹痛,以手护腰,腰背板直,转动艰难,不得俯仰,多为腰腿痛;行走之际,突然停步,以手护心,不敢行动,多为真心痛。蹙额捧头,多为头痛。如病人畏缩多衣,必恶寒喜暖,非表寒即里寒;病人常欲揭衣被,则知其恶热喜冷,非表热即里热。伏首畏光,多为目疾;仰首喜光,多为热病,阳证多欲寒,欲得见人;阴证则欲得温,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从坐形来看,坐而喜伏,多为肺虚少气;坐而喜仰,多属肺实气逆;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咳喘肺胀,或为水饮停于胸腹。但卧不耐坐,坐则神疲或昏眩,多为气血双亏或脱血夺气。坐而不欲起者,多为阳气虚。坐卧不安是烦躁之征,或腹满胀痛之故。从卧式来看,卧时常向外,身轻能自转侧,为阳证、热证、实证;反之,卧时喜向里,身重不能转侧,多为阴证、寒证,虚证;若病重至不能自己翻身转侧时,多是气血衰败已极,预后不良。蜷卧成团者,多为阳虚畏寒,或有剧痛;反之,仰面伸足而卧,则为阳证热盛而恶热。 望诊之望神 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