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数据复习

核数据复习

核数据复习
核数据复习

核数据复习

一、总量测量

1、提高精度的方法

采用灵敏度高的探测器;增加放射源的强度;延长测量时间;增加测量次数;减少本底计数(铅屏蔽法,水面测量);

2、误差分析N

Nσ±

均方差(标准误差)σn:

n

n

=

σ

标准偏差S:1

)

(

1

2

-

-

=

=

n

n

n

S

n

i

i

k

n

n

k

i

i

=

=1

3、数据检验

1、用两种方法估算方差:均方差(标准误差)σn 、标准偏差S ,若σn ≈ S ,数据正常。若S>σn , 则存在系统误差或其它大的随机误差;也存在一些不正常因素,使S<σn 。

2、χ2检验:(∑=-=k i i n n n 122)(χ)数据应服从自由度为(k-1)的χ2分布。计算χ2,查表,一定显著水平α1 (0.05) ,α2(0.95)下的χ2值χ0.052 , χ0.952,做双边检查。 若χ20.95≤χ2≤χ20.05,数据可靠;若χ2?χ20.05(过于分散)数据不正常或χ2?χ20.95(过于重复)数据不正常。

3、可疑数据选择:

肖文特(Chauvenct)数值舍取标准化方法 计算:x x

k x k i i ==∑=σ11

,对可疑数据计算以σ为单位的偏差Δi ,σ

σ|

|x x i i -=?按k 从表中查出对应之Δ(k)/σ,检验:若Δi /σ ≥Δ(k)/σ,则此数应舍弃

二、能谱测量

(一)、能谱获取

辐射探测器:利用辐射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引起的电离、激发效应或其它物理、化学变化进行辐射探测的器件。

1、模拟能谱仪:采用硬件放大的电路的方式对核信号进行放大成形、基线恢复以及堆积判弃处理。极性转换电路极零相消成形电路滤波放大电路基线恢复电路探头

输入输出

1232、数字能谱仪:对放输出的信号进行简单的信号调理,通常包括低通滤波电路、可调增益放大电路等。一方面降低模拟前端频带,从而降低后续ADC 的采样频率;另一方面,缩短前放输的脉冲的宽度,减小信号堆积。

(二)能谱特征

1、三大效应

光电效应:入射光子把全部能量转移给壳层电子,使之发射出来,光子本身消失,产生光电子。 εν-=0h E ph ε:电子的结合能。产生的峰叫光电峰,或全能峰。

康普顿效应:入射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γ射线一部分能量转移给核外电子,自身方向发生改变,并产生反冲电子。形成康普顿平台及反散射峰

电子对效应:)2(02.1200c m MeV h >ν时,光子从原子核旁边经过时,在原子核的库伦场作用下,

光子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2(02.1200c m MeV h >νe+湮灭,产生2个能量为0.51MeV

的光子,形成逃逸峰。

正电子的湮没——形成全能峰51.051.0+++=-+E E h ν;单逃逸峰:正电子湮没时放出的二个光子中有一个光子飞出晶体51.0++='-+E E h ν;双逃逸峰:正电子湮没时放出的二个光子中有二个光子飞出晶体-++=''E E h ν;淹没光子峰:0.511MeV

全能峰:入射γ射线能量全部损失在探测器灵敏体积内时,探测器输出的脉冲形成的谱峰。 单逃逸峰和双逃逸峰:若能量大于1.022Mev 的γ射线与探测器物质发生电子对效应时,正电子湮没产生两个0.511Mev 的能量的γ光子,光子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逃离探测器介质,探测器介质吸收余下的能量,则产生单逃逸峰和双逃逸峰。

康普顿坪:γ光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为康普顿散射时,在散射中,散射光子可能逃逸探测介质,只是康普顿电子的能量损失在探测器介质中,由于散射电子的能量是连续分布的,因而在能谱数据中就出现了能量低于光电峰的广阔的康普顿连续谱即康普顿坪。

散射光子与反散射峰:γ射线打在源的存托物上,探头外壳上以及在周围屏蔽物上都可以发生散射,产生散射光子,它们进入探测器介质被吸收使康普顿坪的计数增。另一方面,在康普顿坪上200Kev 左右的反冲电子能量的位置能经常看到一个小的突起,这是入射光子在周围材料上产生的180°方向的反散射光子所引起的,称反散射峰。

湮没辐射峰:对较高能量的γ射线,当探测器周围的物质发生电子对产生效应时,湮没辐射产生的两个γ光子中,若其中一个进入探测器中就会产生一个能量为511KeV 的光电峰和康普顿连续谱,这个光电峰就是湮没辐射峰。

轫致辐射:快电子通过物质时,入射粒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力作用下使粒子的速度和方向改变并发射出电磁辐射而损失能量,这种电磁辐射就是轫致辐射。

累计效应:γ射线入射到探测器介质中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次级γ射线的可以再次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其结果使得全能峰的计数增加,产生累积效应。

和峰效应:如果待测物中衰变出两个γ光子,当这两个γ光子同时被探测器介质吸收,此时探测器输出的不是两个分开的脉冲,而是一个幅度相当于这两个光子被吸收能量之和的脉冲,这个脉冲称之为和峰效应。

碘逃逸峰:当r 射线在NaI(Tl)晶体表面发生光电效应时,碘的KaX 射线很容易逃逸出晶体,

形成一个碘逃逸峰。(28.61KeV )

边缘效应:当γ射线在探测器介质深处发生相互作用时,γ光子 转移给次级电子的动能在一般情况下都为探测器介质吸收,但若这个次级电子产生在靠近探测器介质边缘处,它可能逃逸出探测器介质以致于部分动能损失在探测器介质外,所引起的脉冲幅度也相应的减少,这种效应称为边缘效应。

大样品的影响:对样本量较多、体积较大的待测放射性样品,由于γ射线在样品中的自吸收和自散射,导致γ射线的能量向低能区转化,使得谱数据更为复杂。

自然本底的影响:对于低水平的γ能谱分析,特别是环境样品的γ能谱分析中,由于样品的计数率低,所测的γ能谱中可能存在自然本底所引起的峰,即为自然本底影响。

γ能谱的分析,所得谱形与很多因素有关:1、γ射线的能量分支比 2、放射源的特性 3、探测器的物理性质 4、实验条件和环境布置

特征X 射线逃逸峰:如用NaI 探测器测量时,光电效应发生在靠近晶体表面处。产生的KX 射线容易逃逸出晶体,相应的输出脉冲幅度比入射射线能量完全被吸收减小28keV ,这类脉冲在仪器谱上形成一个峰。

(三)能谱平滑

目的:以一定的数学方法对谱数据进行处理,减少谱数据中出现的统计涨落,但平滑之后的谱曲线应尽可能的保留平滑前谱数据中有意义的特征,峰的形状、面积和位置不应产生很大的变化。(避免寻峰过程中丢失弱峰,出现假峰,峰面积计算的误差加大)

基本原理:λλλd x y g x y )()()(_-=?+∞

∞-,其中1)(=?+∞

∞-λλd g 方法:

1算术滑动平均(平均移动法)

设x0=i 为待光滑点坐标,左右各取m 个点(j=i, i ±1, i ±2, …, i ±m),则共有2m+1个点,用所有2m+1个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这点的改正值。

∑-=++=m m j j i i data m data 121

此方法:两端各有m 个点得不到平滑,称为边沿损失。

2重心法

)2(41)(21115.05.0+--+++=+=

i i i i i i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464(16

1)2(41211211++--+-++++=++=

i i i i i i i i i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61520156(641321123+++---++++++=i i i i i i i i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平滑之后所有的数据都为正值,从而提高了平滑后的谱数据的可靠性,这在原始谱数据本地下,峰很高,而且峰的宽度很窄的时候非常重要

3多项式最小二乘移动法

基本思想:当求平滑之后的第i 点数据时,先在原始谱数据的i 点左右各取m 个数据点,形成一个共有w=2m+1个数据点的窗口,在这个数据窗口中用多项式拟合原始数据,则拟合多项式在i 点的值就是平滑后的谱在i 点的值,当i 值沿谱数据移动时,就可以得到整个平滑

后的谱数据。 )31217123(3512112++---+++-=i i i i i i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W 越大,所用的滤波窗口越宽,滤除噪声的效果越好,但同时特征峰被展宽,原始谱数据收到破坏。W 越小,光滑次数越多谱数据的涨落小,但会影响能量分辨率,弱峰消失。

箱形滤波器作数据光滑最有效,用二次或三次多项式比四次或五次多项式作最小二乘法拟合进行光滑更有效。2)光滑的最佳点数:用于光滑的最佳点数取决于拟合区的形状。若b(m)太大,会把峰展平,谱的原始特征受到破坏;若b(m)太小,光滑效果差,统计涨落依然存在。一般选择比被光滑谱区的值小1-2道的点数进行谱光滑为最佳。

一般取 五点、七点 作光滑。

4离散函数褶积滑动变换法

∑-=+=

m m k k i data k f i y )()()(~其中:data(i+k)为原始观测数据,W=2m+1为选用的数据点数f(k)为变换函数(即滤波函数),它是以离散数值形式出现的,也称变换系数,满足下面的条件)()(1)(k f k f k f m m k -==∑-=

1. 对于峰形函数为柯西函数,总宽度相同时,变换函数为双曲正割函数、高斯函数以及柯西函数的变换效果几乎一样。

2. 对于峰形函数为高斯函数,总宽度相同时,高斯型变换函数的变换效果最佳,其次,变换函数为双曲正割函数和余弦平方函数的变换效果也较好。

3. 无论哪一种峰形函数,矩形函数变换的效果最差。

在离散数据褶积滑动变换的数据光滑中,变换函数选用切断高斯窄函数或切断双曲正割窄函数均是比较好的。

5傅里叶变换

MFC

(四)寻峰

1目的:判断有没有峰存在,确定峰位(高斯分布的数学期望),以便把峰位对应的道址,转换成能量——定性,确定峰边界——计算峰面积(定量)

2要求:比较高的重峰分辨能力,能确定相互距离很近的峰的峰位。

能识别弱峰,特别是位于本底上的弱峰

假峰出现的几率要小

方法;

1简单比较法

m

i i i m i data data k data data +->-<

然后在data i-m 至data i+m 中找最大值,对应的道值即为峰位。k :找峰阈值,根据高斯分布,一般k 取值1—1.5,一般,用 R=N0 / Nb ≥ R0确定峰是否有意义,R 为峰谷比, R0为设定值 (经验值),N0为净峰幅度与基底之和,Nb 为基底计数 r i r i m r i l

i l i m l i data k data data data k

data data ++++----+≥+≥)()(

左右边界的确定,方法简单,只能用于简单明显的峰,不能用于寻找重峰 。如果寻峰宽度

因子小,即m 小,寻峰灵敏度高,但可能会把统计涨落引起的假峰也作为真峰,所以,用R=N0 / Nb ≥ R0确定峰是否有意义,如果寻峰宽度因子大,即m 大,寻峰灵敏度低,可能丢掉弱峰,常用的5点、7点极大值法。即 m 取 2 、3

2高斯乘积函数找峰法

?????+>±=有峰无峰)/1(/1)(i i m data k d data k i P

)()2()2()()(m i data i data m i data i data i P m +?--+?=

3.峰位的确定由Pm(i)过1的两点求平均来确定

4.峰边界的确定:“单位带”下限的两个最端点

5.半高宽的确定函数Pm(i)在“1”上的截距

6.组合峰的确定 在乘积函数的两个峰之间没有处于“带内”的乘积函数值

1. 找峰的灵敏度与m 有关,随m 的增加灵敏度提高,但随m 的增大,乘积函数的峰值往道码低的方向移动,与实际的峰位偏离越大,对峰位的确定不适宜。一般取m=2较好。

2. 对于弱放射性,有的道上的计数为0,用高斯乘积函数找峰时,可能出现无意义的情况,因此,必须先进行数据光滑再用高斯乘积函数法。

3. k 要合理的进行选取。一般取k=3

3导数法

)88(1212112'

++---+-=i i i i i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1 一阶导数:给定寻峰区间,计算区间内光滑化谱线的一阶导数,沿 i 增加方向,检索一阶导数,数值由正变负,过零点对应的道址,即为峰位

1.检验峰的宽度:一阶导数正、负极大值之间的距离 N 满足:0.8FWHM ≤ N ≤ 3FWHM

2.统计检验:)(/灵敏度常数p p p W N W

A σ>W :峰宽,Np :累加的总计数,Ap :“净”峰面积 2)峰位确定:一阶导数由正变负=0处 3)峰边界确定:一阶导数由负变正=0处

2、二阶导数

)*2*2*2(712112''++--+---=i i i i i i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1) 峰判断条件:

1. 存在二阶导数负极大值点i 。

2.:偏差域值)''''''(i i i y k y y ?>?-

3.k y y y y q i i i i

4.1''1''1''1''1>?-?-=++--

满足以上二公式的峰,才是有意义的峰

2) 峰位确定:二阶导数负极大值点。 3) 峰边界确定:二阶导数正极大值点。

3、三阶导数

)*2*2(212112'''++--+-+-=i i i i i data data data data data

1)判定条件

1.三阶导数由负变正=0处

2.统计检验:)

(/灵敏度常数p p p W N W

A σ>W :峰宽,Np :累加的总计数,Ap :“净”峰面积

2)峰位确定:三阶导数由负变正=0处 3)峰边界确定:三阶导数由正变负=0处

结论:

用光滑的三阶导数法找峰最灵敏,甚至微小的统计涨落峰也能识别,最主要的是对重叠峰的分辨能力强;其次,光滑的二阶导数法对重叠峰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灵敏度较差。光滑的一阶导数法,根本不能分辨重叠峰,但对孤立的小峰灵敏度尚好。用光滑的一阶导数法对谱数据进行三次重复的变换,效果与三阶导数法几乎相当。同阶的导数法找峰中,低次多项式找峰的灵敏度高,但一阶导数不同,用三次多项式比用二次多项式略好。同阶导数发找峰,采用的数据点数越少,找峰灵敏度越高。

先用3次多项式5点的光滑一阶导数法找峰,同时由一阶导数从负变正的过零点确定峰的边界,再用3次多项式5点的光滑三阶导数法判断各峰区是单峰还是重叠峰

注:从重叠峰的分辨来看,用原始数据比用光滑后的数据有利(因为导数法本身是光滑的导数);但为了避免统计涨落引起的假峰,先作适当的光滑也是必要的,相当于用多点进行原始数据的导数法。

4协方差找峰法

模拟人们用目测方法找峰的过程,即用一个峰形函数与实验谱数据逐段拟合,拟合结果若峰高比较高,说明是峰;若峰高比较低,说明不是峰(是假峰)

2122)(~~??

??????????????--=?=∑∑∑∑∑∑∑∑-=-=-=-=-=+-=-=+-=m m j j j m m j j j m m j j m m j j m m j j

i j m m j j j m m j j i j j m m j j i i i C g C g g g data g C g data C g g y y R

.峰的判别:当Ri 为极大值,且Ri>R 阈时 2.确定峰位: Ri 为极大值处对应的道址

3.确定峰边界: Ri 为负极大值处对应的道址

说明

1.Ri 的阈值取多大,取决于半宽度H 和拟合数据点数W ,一般取2——5。

2.H 的取值最好与实验谱峰的半宽度接近。

3.W=2m+1,当H 一定时,W 增大,Rimax 值也大,且对统计涨落的抑制能力较强,识别真峰和抑制假峰的能力较好。但当W>2H 时,Rimax 值几乎不变。一般取2H 左右最好。

4.在弱峰情况下,某些道上的计数可能为0,所以,用原始数据计算Ri 不适宜,计算前必须进行数据光滑。

5、对称零面积法

面积为零的“窗”函数与实验谱数据进行褶积变换,且要求“窗”函数为对称函数。对线性基底的褶积变换将为零,只有存在峰的地方不为零。因此对原始谱数据的对称零面积变换谱

反映了峰形的变化。j j m m j j m m j j i j i C C C data C y --=-=+===∑∑0~

结论:

1零面积高斯函数是最佳的变换函数,其次是双曲正割函数。

2.W 越大,统计涨落的抑制能力越强,但重峰的分辨能力越差。因此一般按两步来做: 首先,用较大的W 计算变换谱,由正值区的两边过零点所截的距离估算重叠峰的可能性。一般说来,若两过零点截距超过半宽度较多,就可能是重峰。

然后,再用很小的W值,计算变换谱,变换谱的正峰数则为重叠峰的个数,正峰址则为各个重叠峰的峰址。

总结:1.对于弱峰,数据光滑前,高斯乘积函数法和协方差法不能使用,若先光滑再找峰,又容易影响重叠峰的分辨;而导数法和对称零面积变换法,无论峰的统计质量如何,均可使用。

2.从统计假峰及高基底的抑制能力及重峰的分辨能力来看,一、三阶导数法和对称零面积变换法是较好的。对于一、三阶导数法,可先用适当多数据点的一阶导数法找峰,选取适当的灵敏度常数,以抑制假峰;然后用少点的三阶导数法(或用一阶导数法重复三次)检查是否有漏峰和重峰。对称零面积变换法同理。

3.从高基底的抑制能力和弱峰识别的准确度来看,对称零面积变换法最好。(在计算机自动找峰程序中,最好采用对称零面积变换法。)

6精确峰位的寻找

寻峰找到的峰位一般都在整数道上,为了定性分析的需要,应更准确的计算峰位。

是小数——浮点数

用寻峰法找到的峰位i周围的三个点i-1,i,i+1作二次三项式,data=a+b*i+c*i2

其极值点即为峰位:ps=-b/2c。

重心法;在给出的峰边界道附近IL,IR各取±n个点,拟合一个二次本底多项式;从原始谱中扣去本底。

能量刻度:求道址与能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道址转换成能量

分辨率刻度——峰宽刻度

分辨率刻度:是确定能量分辨率(FWTM)与道址的关系

能量分辨率(FWTM)随道址的增大而增大

能量分辨率(FWTM)是判断目标峰是否重叠峰的重要参数

效率刻度:确定探测效率(EFF) 和能量的关系,做法:用已知活度的效率刻度源,测出相应特征峰,计算峰面积。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遥感1503班第10组 (杨森泉张晨欣杨剑钢熊倩倩)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017年5月

一.数据来源 二. 目的 三 .任务 四. 任务范围 五 .任务分配与计划六.小组任务分配七. E-R模型设计八.关系模式九.属性结构表十.编码方案

一.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为大二上学期期末实训数字测图成果(即DWG格式的校园地形图) 导入GIS 软件数据则为修改过的校园地形图 二.目的 把现实世界中有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空间数据库设计要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性能,准确模拟现实世界,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

三.任务 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具体为: ①静态特征设计——结构特性,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②动态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查询、静态事务处理等应用程序; ③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储方式。 主要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原则:①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②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数据结构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③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高校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④在空间元素间为耻复杂的联系,反应空间数据的复杂性;⑤支持多种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四、任务范围 空间数据库实现的步骤、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建库流程 步骤:①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②装入试验性数据测试应用程序;③装入实际空间数据,建立实际运行的空间数据库。 前期准备工作内容:①数据源的选择;②数据采集存储原则;③建库的数据准备;④数据库入库的组织管理。 建库流程:①首先必须确定数字化的方法及工具;②准备数字化原图,并掌握该图的投影、比例尺、网格等空间信息;③按照分层要求进行

《数据的分析复习课》教学设计

《数据的分析(复习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全章的回顾与复习,是在学习完本章内容后,回顾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整理数据分析相关的概念及其关系,建立统计知识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次感悟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教学目标 1.会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 2.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统计意义,能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程度; 3.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程度,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是两种杨梅,我们关注杨梅甜度(糖度),如果我们在杨梅市场,怎样判断并做出选择? 专业的杨梅质检员有检测杨梅糖度的仪器.质检员抽样调查各10 颗甲、乙两种杨梅的糖度,得到的结果分别如下(糖度越高,杨梅越甜): 甲:10 11 11 12 12 13 13 13 14 15 乙:10 10 11 11 11 12 12 13 14 16 你对这两种杨梅的品质作何评价?

, 二、知识回顾 (1)本章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量?这些统计量各有什么特点?怎样用它们做数据分析? (2)在数据分析时,我们是怎样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的? (3)统计一般分哪些步骤进行? 请你说说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并用合适的框图表示. 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 三、当堂练习 练习1 数学期末总评成绩由作业分数、课堂表现分数、期末考分数三部分组成,并按3︰3︰4的比例确定.已知小明的作业分数90 分,课堂表现分数85 分,期末考分数80 分,则他的总评成绩为 84.5. 练习2 数据2,0,-2,2,4,2,-1 的平均数是____1_____,中位数是_____2____, 众数是____2_____,方差是____26 7 _____. 练习3 某米店经营某种品牌的大米,该店记录了一周中不同包装(10 kg,20 kg,50 kg)的大米的销售量(单位:袋)如下:10 kg装100袋;20 kg装220袋;50 kg装80袋。如果每500 g大米的进价和销价都相同,则他最应该关注的是这些销售数据(袋数)中的(C).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最大值 练习4 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经过计算:甲、乙的平均数均是7,甲的方差是1.2,乙的方差是5.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射中的总环数相同B.甲的成绩稳定 22 20432 =.=. s s 甲乙 ,

空间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一、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管理阶段 注意了解各阶段的背景和特点 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面向全组织的复杂的数据结构 2、数据的冗余度小,易扩充 3、具有较高的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数据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三、数据结构模型三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约束性条件 四、数据模型反映实体间的关系 1、一对一的联系(1:1) 2、一对多的联系(1:N) 3、多对多的联系(M:N) 五、数据模型: 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数据库结构的基础就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数据结构)、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语义即数据操作,以及一致性(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工具的集合。 概念数据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ER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从计算机实现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层次、网状模型、关系 六、数据模型的类型和特点 1、层次模型: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支持的联系种类太少,只支持二元一对多联系 数据操纵不方便,子结点的存取只能通过父结点来进行 2、网状模型: 优点:能够更为直接的描述世界,结点之间可以有很多联系 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缺点:结构比较复杂 网状模型的DDL、DML复杂,并且嵌入某一种高级语言,不易掌握,不易使用

3、关系模型: 特点: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定义、运算) 关系必须是规范化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检索操作不过是从原来的表中得到一张新的表。 优点:简单,表的概念直观,用户易理解。 非过程化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可以不指明路径。 数据独立性,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无须说明“怎么做”。 坚实的理论基础。 缺点:由于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存储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4、面向对象模型 5、对象关系模型 七、三个模式和二级映像 1、外模式(Sub-Schema):用户的数据视图。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模式的子集。 2、模式(Schema):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 3、内模式(Storage Schema):又称存储模式。数据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 4、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某一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外模式中。当模式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逻辑独立性。 5、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数据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结构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物理独立性。 八、数据视图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隐藏关于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某些细节,而为用户提供数据在不同层次上的抽象视图,即不同的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所得到的结果—数据抽象。 九、规范化 1、几个概念 候选码(候选关键字):如果一个属性(组)能惟一标识元组,且又不含有其余的属性,那么这个属性(组)称为关系的一个候选码(候选关键字)。 码(主码、主键、主关键字):从候选码中选择一个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候选码作为码 主属性: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字段) 非主属性:除了候选码中的属性 外码:关系模式R中属性或属性组X并非R的码,但X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则称X是R的外部码,简称外码。 2、函数依赖 (1)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X称为这个函数依赖的决定属性集(Determinant)。Y=f(x)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资料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1.什么是空间数据库?阐述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1)空间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空间数据的集合。(指某区域内以特定的信息结构和数据模型表达、存储和管理的空间数据的集合。) (2)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空间数据和空间关系的定义和描述,空间操作算子,空间数据索引,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几何完整性约束,长事务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2.阐述数据库系统的外部、内部体系结构。 答:(1)外部体系结构: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B/S结构 (2)内部体系结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3.什么是数据模型?阐述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 答:(1)数据模型: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2)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①层次模型是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一对多的联系。②网状模型是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多对多的联系。③关系模型是用二维关系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规范化的关系表格。 ④面向对象模型象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将客观世界的一切实

体或现象模型化为一系列对象。每一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行为,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面向对象系统 4.什么是空间索引?阐述格网索引、四叉树索引、R树索引的基本思想。 答:(1)空间索引,也叫空间访问方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形状以及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括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2)①格网空间索引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区域按一定规则划分为大小相等或不等的网格,记录每一个网格所包含的地理对象。当用户进行空间查询时,首先计算出用户查询对象所在的格网,然后通过该格网快速查询所选的地理对象。 ②四叉树是一种对空间进行规则递归分解的空间索引结构,将已知范围的空间划成四个相等的子空间。如果需要可以将每个或其中几个子空间继续划分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基于四叉树的空间划分。 ③R-Tree是基于空间数据对象分割的空间索引方法,它采用空间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MBR来近似表达空间对象 5.如何扩展SQL语言,使其支持空间查询? 答:SQL的空间扩展,需要一项普遍认可的标准。OGC是由一些主要软件供应商组成的联盟,负责制定与GIS互操作相关的标准。在OGIS标准中,所指定的操作可分成三类:⑴用于所有几何类型的基本操作,⑵用于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操作测试,⑶用于空间分析的一般操作 6.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分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7.阐述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基本思想。 答:①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防范对象: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②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也就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正确的数据,防范对象:不合语义的、不正确的数据。 ③并发控制就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调度并发操作,使一个用户事务的执行不受其他事务的干扰,从而避免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核数据处理课程设计

导数法在γ射线能谱寻峰、边界道的确定、峰面积计算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导数法对平滑后的能谱数据进行寻峰,并比较各阶导数法寻峰、导数法对于能谱数据寻峰、以及比较不同的拟合公式求导后对寻峰以及峰面积结果分析。 关键词:能谱、峰面积、导数法、寻峰、边界道、拟合Abstract:This method of derivative spectroscopy data after smoothing peak search, and compare order derivative France to find the peak derivative method for the spectroscopy data the peak search and compare different fitting formula derivation on the peak search and peak areaanalysis of results. Keywords: spectroscopy, peak area, the derivative method, peak search, boundary Road, fitting. 导数是一条光沿曲线上数值的微商或微商函数,在数学上称它为曲线上各点的斜率。在导数光谱术中导数吸收光谱是指光强度或吸光强度对波长的变化率曲线。当将原吸收曲线进行一阶、二阶直至四阶求导时,便可得到各阶导数光谱。导数光谱的基本特征(1)对原曲线的极值求一、二阶导数时通过原点,求二阶导数时为极小值,四阶导数为极大值,并恢复至原位置。据此特征可以准确的测定最大的吸收峰位。(2)极值数目随求导阶数的增加而增加。如当原曲线有一个极大值时 ,求n阶导数就有n+1个极大值和极小值,而原曲线有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库SHP格式方案(大比例尺)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SHP格式设计方案 (大比例尺) 1、综述 1.1目的 为无锡市规划局基础空间数据建库提供标准。 1.2适用范围 1:500、1:1000、1:2000基础地形图数据 1.3制定原则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可以实现同SHP数据的高效互转;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可以实现标准图的输出; ●操作方便。 1.4类型约定 ● ●

1.5引用标准 《GB/T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1996-05-01) 《GB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1998-08-01) 《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T地籍数据库标准》 《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1993-07-01) 2、实体的划分 数据在SDE的服务器里是按照点、线、面和注记划分的,每一个SDE图层(FEATURECLASS)只能存储上述的一种空间对象。由于这种存储模型的限制,势必造成很多国标中的复杂地物被拆分到不同的SDE图层。为了在编码中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对实体的物理存储进行统一的管理,特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在对空间实体做逻辑的划分。 2.1简单点 ●简单点实体只记录插入点的位置和相关属性,所有的简单点实体都必须以插入符号 的形式采集。 ●简单点状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INT对象。 ●采集单位在使用点符号的时候要保证简单点的符号要和本方案提供的符号描述一 致,符号的插入点一致。 2.2简单无向线 ●简单线需要作业单位针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 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数据分析典型练习题集

1、某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共开设了跳绳、足球、篮球、跑步四种运动项目,为了解学生最喜爱哪一种项目,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绘制了如下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 (1)求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校共有120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为了解某中学2500个学生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结果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方式是普查 B.该校只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 C.样本是360个家长 D.该校约有90%的家长持反对态度 如果有2500名学生,请估计全校最喜爱篮球的人数比最喜爱足球的人数多多少? 2、为了了解某区八年级7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身高,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7000名学生是总体 B. 每个学生是个体 C. 5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 样本容量为500

3、某市青少年宫准备在七月一日组织市区部分学校的中小学生到本市A,B,C,D,E五个红色旅游景区“一日游”,每名学生只能在五个景区中任选一个.为估算到各景区旅游的人数,青少年宫随机抽取这些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五个红色景区,你最想去哪里”的问卷调查,在统计了所有的调查问卷后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1)求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数,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若参加“一日游”的学生为1000人,请估计到C景区旅游的人数 4、国家环保局统一规定,空气质量分为5级:当空气污染指数达0—50时为1级,质量为优;51—100时为2级,质量为良;101-200时为3级,轻度污染;201-300时为4级,中度污染;300以上时为5级,重度污染.某城市随机抽取了2015年某些天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并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本次调查共抽取了天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扇形统计图中3级空气质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4)如果空气污染达到中度污染或者以上,将不适宜进行户外活动,根据目前的统计,请你估计2015年该城市有多少天不适宜开展户外活动.(2015年共365天)

武汉大学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整理

《空间数据库原理》 第一章数据库 1、空间数据库:①提供结构用于存储和分析空间数据②空间数据由多维空间的对象组成③在标准数据库中存储空间数据需要大量的空间,从一个标准数据库中检索查询空间数据需要很多时间并且很累赘,通常导致很多错误。 2、DBMS:(数据的操作系统)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SDBMS:增加了处理空间数据功能的DBMS。①在它的数据模型中提供空间数据类型和查询语言②至少在执行时支持提供空间数据类型:空间索引;空间链接有效的算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为什么要研究专门的空间数据库系统? 1.空间数据库能提供结构存储和空间数据分析 2.空间数据库包含多面空间的对象 3.在标准数据库中存储空间数据会需要过多的空间 4.标准数据库的查询反馈和空间数据分析会消耗过多时减并且留下大量错误空间 5.空间数据库能提供更多有效率的存储和空间数据分析 3、哈希(Hash)函数: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到某一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的函数。 质数除余法(直接取余法):f(x):=x mod maxM ;maxM一般是不太接近2^t的一个质数。 乘法取整法:f(x):=trunc((x/maxX)*maxlongit) mod maxM,主要用于实数。 平方取中法:f(x):=(x*x div 1000 ) mod 1000000);平方后取中间的,每位包含信息比较多。 第二章数据库基本原理 1、数据模型Data Model:关于数据基础或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抽象描述被表示在一个数据库中。 3、概念数据模型:也称语义模型,关于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抽象概念集,用统一的语言描述、综合、集成的用户视图。 2、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库的内容包括数据项和属性码定义,是元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Metadata:是描述数据的数据,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的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 3、数据库设计和实现:①需求分析②概念数据建模③逻辑建模(参考DBMS和基础数据模型)④物理建模或者实现(参考物理存储和电脑环境)。 需求调查:根据数据库设计的主题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用户特点和要求,取得设计者与用户对需求的一致看法。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创建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系统或产品时,确定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时所要做的所有工作。 4、E-R图:描述对象类型之间的关系,是表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式。 第三章基本空间概念 1、凸多边形:把一个多边形任意一边向两方无限延长成为一条直线,如果多边形的其他各边均在此直线的同旁,那么这个多边形就叫做凸多边形。 2、点集拓扑:一个基于相邻关系定义拓扑学空间的方法。 3、大圆距离:大圆距离指的是从球面的一点A出发到达球面上另一点B,所经过的最短路径(圆弧)的长度。 曼哈顿距离:两个点上在标准坐标系上的绝对轴距之总和。 4、欧式空间(欧几里德空间):空间的坐标模型。作用:能将空间属性转化为以实数为元组的属性;坐标系包括一个确定的原点和在原点交叉的一对正交轴线。

核数据处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能谱数据的获取 什么是核辐射探测器 核辐射探测器是将入射射线的信息(能量、强度、种类等)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其它易测量信号(光、热、色或径迹)的转换器,即传感器或换能器。 利用辐射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引起的电离、激发效应或其它物理、化学变化进行辐射探测的器件称为辐射探测器 核辐射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 基于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带电粒子:与物质中原子的轨道电子直接相互作用; ? γ/X射线: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 中子:核反应产生带电粒子 核辐射探测器的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类: ? 利用射线通过物质产生的电离现象做成的辐射探测器 ? 利用射线通过物质产生的荧光现象做成的辐射探测器。闪 烁体探测器 N aI(Ti) C sI(Ti/Na) BGO LaBr3 ? 利用辐射损伤现象做成的探测器。径迹探测器CR-39径迹片。 ? 利用射线与物质的核反应或相互碰撞产生易于探测的次级。自给能探测器 利用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其它原理制成的辐射探测器切伦琴科夫探测器。热释光探测器谱仪中为什么需要前置放大器: 1.由于探测器输出的信号比较小,提高信号的差异匹配后续电路,必须对信号进行放大。 2.直接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系统笨重,且可能受周围环境(空间太小,辐射太强)的影响。 3.同时为减少探测器输出端到放大器间的分布电容、匹配传输线阻抗,减少外界干扰,提 高信噪比。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 1.提高系统的信噪比 2.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外界干扰的相对影响 3.合理布局,便于调节和使用 4.实现阻抗转换与匹配 模拟式谱仪采集一个信号的过程 数字化谱仪与模拟式谱仪的区别与联系 数字化谱仪:对探测器输出脉冲信号进行采样 模拟式谱仪: 第二章:能谱数据的特征 线状谱转变成类高斯峰的原因 a)探测器产生离子对的统计涨落 b)探测器的边缘效应 c)电子线路的弹道亏损d)脉冲堆积效应

最新数据的分析复习教学反思

《数据的分析》复习课教学反思 重庆市接龙中学校刘利 《数据的分析》是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十章的教学内容,我在复习这章时尝试运用云技术,通过视频辅助教学,通过测评监测学生掌握情况,现做这节复习课反思如下: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由于这一章相对比较简单,绝大部分是学生能掌握的内容,如果课堂上教师还是领着学生一个一个知识点复习,势必会让已经掌握了得学生吃不饱,他们觉得这样复习没意思,都是自己掌握的内容,同事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领着复习知识点可能对他们也没什么用处,他们还是不能掌握,如何找准让优生、学困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归纳这一章的知识结构,用框图的形式,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这一章的知识结构,然后针对本章的知识结构,用填空的方式出示本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围绕知识点,针对自己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性的观看相应的视频讲解,这些视频是老师课前先准备好的,在上课前就让学生下载到学习用的电脑上,学生通过视频复习后,在师生一起完成知识点空格,以检验学生自主复习的效果,然后结合例题,进一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最后利用优课的测评系统,定时检验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可从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发现学生还有那些知识没有掌握,以便及时评讲,巩固。 这样的设计,我认为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照顾了优生和学困生,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情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因材施教。

二、 三、对课堂教学流程的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根据教学设计,先出示本章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整体感知本章的知识结构,在这个环节中,都是老师用多媒体出示,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这可能会用较多的时间,影响本节课内容的完成,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各有利弊。在学生自主复习阶段,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学生自己选择复习内容,这样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因材施教,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对已经掌握的内容可有跳过,从巡视学生的情况看,学生是有选择的观看,但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带耳塞,声音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以后对学生要求更严格些。在例题评讲环节,老师出示例题后都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完成,没有包办代替,学生能顺利完成。在自主测评环节中,学生能独立答题,教师适时能监测到学生的答题情况,在学生答题完成后由于下课铃声响起,没有对学生出错多的问题进行订正,最后让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力争让一节课完整。 四、多使用媒体的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使用媒体有两个地方,一时学生的自主视频学习,二是利用优课的测评系统对学生进行自主测评,老师能监测到学生的掌握情况,我觉得在使用媒体上是合适的,学生使用媒体的时间占本节课时间的一半,对于复习

空间数据库建库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 1.GIS的名词分析与推论 GIS概念:具有地理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表达能力,能为决策者提供有用地理信息的系统。 推论1:地理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空间数据,即具有空间位置,又具有属性特征。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因此又称为空间数据库。 推论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地理数据和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空间数据库建设和空间数据库的应用两个层次。 推论三:地理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但由于处理和分析的是地理数据,因此,在通用的硬件、软件基础上,还有体现专业特点的硬、软件。 2.GIS空间数据体系 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矢量有混合式、扩展式和开放式

矢量数据的空间数据组织:空间坐标数据的非结构化和属性数据的结构化 栅格数据:像元阵列 3.GIS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简单数据结构(面条结构):如Shapefile、拓扑数据结构:如Coverge、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如Geodatabase 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文件常用格式:*.tif,*.jpg,*.bmp等。GIS中的栅格格式:ESRI的Grid、Geodatabase的栅格数据集等。遥感图像的格式:PCI的* .pix,Erdas的*.img等。 4.空间数据库设计核心 将现实世界抽象为GIS数据模型,这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 5.名词解释: 面条结构:数据按点、线、面为单元进行组织,点、线、面都有自己的坐标数据。最典型的是面条结构。 拓扑数据结构:不仅存储空间位置,同时存储空间关系。 拓扑关联: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如结点与弧段、弧段与多边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数据词典:以词典的方式描述和定义E-R模型设计中出现和形成的实体、关系。 数据模型匹配:实现将实体类型和特征类型(Coverage、Shapefile、Grid等)的匹配。

核数据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核数据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核数据处理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班级:2012年月日目录一、设计目的和要求二、设计原理1、探测原理。2、核数据处理的分析方法:谱光滑、寻峰、求峰面积。三、任务实现1、计算器2、写数据到文件中3、按钮实现数据的读写4、显示图谱5、寻峰及道址换算6、求峰面积一、设计目的和要求1、掌握核辐射探测的原理及核数据处理的方法; 2、了解图形程序的编写技能与技巧; 3、掌握文件读写函数的使用; 4、理解整个谱数据处理的流程; 5、进一步掌握对常用核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二、设计原理1、探测原理。什么是核辐射和核辐射探测?

所谓核辐射是指在各种核跃迁中,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中子、质子、α粒子、β粒子、X射线、γ射线等。于它们本身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也将它们称为粒子或射线。而核辐射探测主要是用各种类型和规格的核辐射探测器记录粒子数目,测定放射源的活度,确定粒子的质量、电荷、寿命、能量以及动量等。在核辐射探测原理中,最基本的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物质中对物质原子产生的电离和激发效应或快速轻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的电磁效应。X射线和γ射线在物质中没有直接电离和激发效应,因此,不能直接被探测到。只有利用它们在物质中的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产生效应等产生的次级电子再引起的电离和激发才能探测到。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个过程: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光电效应光子通过物质时和物质原子相互作用,光子被原子吸收后发射轨道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也称

光电吸收。光电效应发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电效应、特征X 射线和俄歇电的发射示意图光电子可以从原子的K、L、M等各壳层中发射出来。在光电效应过程中,因为动量守恒要求,除入射光子和光电外,还必需有第三者参加,即原子核,严格的讲是发射光电子之后余下的整个原子。所以自电子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而且原子的内层电子于受到原子核的强束缚更容易满足动量守恒而更容易发射光电子。一般的说,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超过K层电子结合能,那么,大约80%的光电吸收发生在K层电子上。光电子的能量入射光电子的能量原子发射光电子,从内壳层打出电子,便处于激发状态。退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伴随着放射特征X射线,其能量为两个壳层结合能之差另一种是原子的激发能直接交给外壳层的其它电子,使外壳层电子从原子中发射出来,即发射俄歇电子,其能量也仅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复习学案 重庆市接龙中学校 刘利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是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特征,会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进行数据处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特征数据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归纳及其应用。 【难点】:方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查漏补缺(若对这些知识有遗忘,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视频学习) 本章知识体系归纳: 1、若n 个数 的权分别是 则: 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在求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x k 出现f k 次(这里 f 1+ f 2+…+ 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_______。 3、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 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是一个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这个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 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___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n x x x ,, , ?21n w w w ,, , ?21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1.什么是空间数据库?阐述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1)空间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空间数据的集合。(指某区域内以特定的信息结构和数据模型表达、存储和管理的空间数据的集合。) (2)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空间数据和空间关系的定义和描述,空间操作算子,空间数据索引,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几何完整性约束,长事务管理,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2.阐述数据库系统的外部、内部体系结构。 答:(1)外部体系结构: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B/S结构 (2)内部体系结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3.什么是数据模型?阐述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 答:(1)数据模型: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为人所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2)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思想:①层次模型是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一对多的联系。②网状模型是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多对多的联系。③关系模型是用二维关系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规范化的关系表格。④面向对象模型象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将客观世界的一切实体或现象模型化为一系列对象。每一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行为,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面向对象系统 4.什么是空间索引?阐述格网索引、四叉树索引、R树索引的基本思想。 答:(1)空间索引,也叫空间访问方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形状以及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括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 (2)①格网空间索引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区域按一定规则划分为大小相等或不等的网格,记录每一个网格所包含的地理对象。当用户进行空间查询时,首先计算出用户查询对象所在的格网,然后通过该格网快速查询所选的地理对象。 ②四叉树是一种对空间进行规则递归分解的空间索引结构,将已知范围的空间划成四个相等的子空间。如果需要可以将每个或其中几个子空间继续划分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基于四叉树的空间划分。 ③R-Tree是基于空间数据对象分割的空间索引方法,它采用空间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MBR来近似表达空间对象 5.如何扩展SQL语言,使其支持空间查询? 答:SQL的空间扩展,需要一项普遍认可的标准。OGC是由一些主要软件供应商组成的联盟,负责制定与GIS互操作相关的标准。在OGIS标准中,所指定的操作可分成三类:⑴用于所有几何类型的基本操作,⑵用于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操作测试,⑶用于空间分析的一般操作 6.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分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

核数据处理

核数据处理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图形程序的编写技能与技巧; 2、掌握文件读写函数的使用; 3、理解整个谱数据处理的流程; 4、进一步掌握对常用核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5、掌握软件设计所需的基本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习内容 1、读谱数据文件、保存光滑后的谱数据文件,文件名可选 2、显示谱数据,各算法要以函数方式实现 3、显示分析谱段范围内,寻得的各峰位道址、能量、对应的元素名称 4、显示寻峰及峰面积计算结果 5、光滑、寻峰宽度2k+1应在5、7之间可选,讨论最佳参数。 三、需求分析 1、输入、输出的内容和形式 (1)输入: a、打开应用软件,弹出要求输入谱数据文件名对话框。 b、需要刻度谱线时,分别按e键和c键输入元素文件名和能量刻度文件名。 c、人机交互时,采用键盘按键方式将命令传给程序(具体操作:在运行程序后按h键 即可弹出操作说明对话框)。 (2)输出: a、屏幕显示谱线;光标位置及光标处的道址、能量和计数;屏幕上方显示“Software instructions please input 'h'”。 b、当谱线被刻度好后,按n键会弹出相应元素对应的能量、面积和净峰面积。 c、按h键弹出应用程序操作说明对话框。 2、预期功能、界面 (1)显示输入谱文件名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正确时,能够正确读取文件中的数据。 (2)正确显示谱线以及在刻度后显示道址、能量及计数。 (3)显示相应元素对应的能量、面积和净峰面积对话框。 (4)达到谱数据光滑的效果。 (5)采用键盘输入命令,使屏幕: a、即时显示光标的位置以及对应的道址、能量及计数。 b、即时显示不同幅度放大倍数时的谱线形状。 c、即时显示不同光滑次数处理后的谱线微细结构(只有在幅度放大倍数很大时光滑效 果才明显)。 d、即时显示谱线的点和线的切换。 3、测试数据 (1)文件读入是否正确。 (2)谱数据段的选择功能是否实现。 (3)move和curse的边界值是否设置妥当。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D._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令 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数据的分析小结与复习

课题:数据的分析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1.会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 2.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能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选择合 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情况; 3.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活动方案】 活动一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要求:先自主完成“活动一”的各小题,再小组内交流,共同回忆本章所学的相关知识. 1.超市决定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某应聘者三项素质测试的成绩如表: 将创新能力、综合知识和语言表达三项测试成绩按5:3:2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则该应聘者的总成绩是分. 2.某社区青年志愿者小分队年龄情况如下表所示: 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2,20岁B.2,19岁C.19岁,20岁D.19岁,19岁 3.一组数据2,4,a,7,7的平均数x=5,则方差S2=. 4.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7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3名,他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7名学生成绩的()A.众数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 5.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学校食堂推荐了A,B,C三家粽子专卖店,对全校师生爱吃哪家店的粽子作调查,以决定最终向哪家店采购,下面的统计量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A.方差B.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 6.如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活动二 应用知识,形成方法 7. 在“全民读书月”活动中,小明调查了班级里40名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直接填写结果) (1)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2)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 (3)若该校共有学生1 000人,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共花费多少元? 8.九年级(1)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敬老爱亲”社会活动,并根据学生做家务的时间来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老师调查了全班50名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做家务的时间,并将统计的时间(单位:小时)分成5组,A :0.5≤x <1,B :1≤x <1.5,C :1.5≤x <2,D :2≤x <2.5,E :2.5≤x <3,制作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活动中学生做家务时间的中位数所在的组是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统计,全校15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低于2小时? D E A B C 40%

《空间大数据库》复习

《空间数据库》复习 1、空间数据具有哪些特点? 空间特征空间关系非结构化抽象特征多时空性特征分类编码特征海量数据特征 多尺度与多态性 2、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 (1)传统数据库管理的是不连续的相关性较小的数字或字符,而空间数据是连续的,并且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 (2)传统数据库管理的实体类型较少,并且实体类型间关系简单固定,而GIS数据库的实体类型繁多,实体间存在着复杂的空间关系; (3)传统数据库存储的数据通常为等长记录的数据,而空间数据的目标坐标长度不定,具有变长记录,并且数据项可能很多,很复杂; (4)传统数据库只查询和操作数字和文字信息,而空间数据库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操作和查询。 3、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㈠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方案 用一组文件形式来存储地理空间数据及其拓扑关系,利用通用关系数据库存储属性数据,通过唯一的标识符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连接。 优点:⑴GIS 可通过DBMS提供的高级编程语言的接口,直接操纵属性数据,查询属性数据库,并在GIS的用户界面下,显示查询结果。⑵在ODBC推出后,GIS软件商只需开发GIS与ODBC的接口软件,就可将属性数据与任何一个支持ODBC的RDBMS连接。这样用户可在一个界面下处理图形和属性数据。 缺点:⑴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通过ID联系起来,使查询运算,模型操作运算速度慢;⑵数据发布和共享困难;⑶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分开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以及数据损坏后的恢复方面缺少基本的功能;⑷缺乏表示空间对象及其关系的能力。㈡全关系式数据库管理方案 基于关系模型方式,将图形数据按关系模型组织。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在通用关系数据库中,即将图形文件转成关系存放在目前大部分关系型数据库提供的二进制块中。将图形数据变长部分处理成Binary Block字段 优点:⑴在全关系型数据库中加入了二进制数据块形式省去大量关系连接操作,可提高查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