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考试改革实践--以四川文理学院的“一科多考”为例

高校考试改革实践--以四川文理学院的“一科多考”为例

力髙等教育2019年7月

DOI:10.1668l/https://www.doczj.com/doc/b56867150.html,ki.wcqe.201913110

高校考试改革实践

—以四川文理学院的“一科多考”为例

甘玉锋

(四川文理学院党委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部,四川达州,635000)摘要:文章以四川文理学院的“一科多考”为例,首先阐述了“一科多考”的内涵,然后分析了“一科多考”实施办法,最后论述了“一科多考”的意义,包括破除“一考定终身”、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推动“教考分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关键词:高校;考试改革;一科多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9)13-0187-02

2016年下半学期,四川文理学院实施“一科多考”,规定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考生一共可以申请五次考试,取其最高成绩为最终成绩并输入学籍档案。“一科多考'有效破除了学界广为诟病的''一考定终身”现象,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既纾解了考试压力,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赢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一、“一科多考”的内涵

为了深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考试评核机制,四川文理学院11月份发布《'一科多考”实施办法》,规定学校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率先开展试点,实施“一科多考”,考试将在考核方式、命题、内容、管理匕进行全方位变革,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考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次考试为课程学习结束后学校开展的考试,对于成绩不合格及缓考的考生,学校将组织第二次考试,此为第—阶段考试;第二阶段为参加上述两次考试后,成绩仍不合格或对考试成绩不满意者,可以申请再考三次,最终选取最高成绩为最终成绩输入学籍档案,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直接查询自己的课程考试成绩,而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不单是通过分数来体现,学生的考试参与度、原创作品、获奖信息也将被纳入其中,作为此项课程考试成绩认定标准,如此一来,考生将告别挂科、补考困扰,将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一科多考”是四川文理学院深入推进教学综合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机制,构建客观公平的考试评价体系的一次大胆尝试,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心理压力,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弥补知识缺漏,发展特长,并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一科多考”实施办法

(一)考核方式

“一科多考”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次考核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教学活动结束后,首次组织的考试。第二次考核为该门课程第一次考核未合格和按照规定办理了缓考手续的学生组织的考试,此为第一阶段的考试;第三次至第五次考核为学生在参加了课程第一次、第二次考核后,成绩仍未合格或已合格对成绩不满意而申请参加的考试。学生每门考试科目都有五次考试机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自主选择报名次数,如某门学科可以考五次,取五次考试中的最好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学生片面追求高分、刷分现象,有损考试权威性和公平性,“一科多考”规定以五次考试为上限,考生在参加第四次考核后仍申请再考的,必须重修该门课程。在成绩的认定上,学籍档案按照最高成绩录入,每学年的评优评先依据学生第一次考试成绩来进行评定,使考核方式更加公平合理。

(二)考试模式

“一科多考”显著的进步在于实现了在线考试,打破了闭卷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考试中心组织高水平专业教师组成试题库建设小组,每门课程按照规定题型命制不少于10套试题量,组建试题库。经审题专家测评后,最后由在线考试系统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合出上百套具有大致相同难易度和区分度的考试题,二级学院再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考试,任课教师不再单独参与命题过程,克服“我教学,我出题”的模式,真正实现“教考分离”。考试分为笔试和机试两种,对于理论类课程主要以笔试为主,上机考试为辅,实践操作类课程统一采取上机考试。对于艺术类课程,学生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提交作品成果,如舞蹈、绘画、艺术展、声乐等,釆取专家打分、职业资格认证认定的方式获得课程成绩;实验、实训操作技能类课程,获得考核结果的时间较长,根据学生的课程论文、实际操作技能、课堂表现等由任课教师打分的方式来进行考查。

(三)考试内容

传统的期末考试,大多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书本内容的识记,对实际知识应用的考查则难以涉及。“一科多考”不仅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考查,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在考试命题过程中,根据考试大纲范围,既注重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有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准确衡量学生在识

作者简介:甘玉锋(1991-),男,汉族,河南信阳人,助教,硕士.

注:本文系四川文理学院2016年校级课题项目"四川文理学院2016年度高等教育研究”(编号:2016GJ010Y)e

18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