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承盖的实体造型

轴承盖的实体造型

轴承盖的实体造型
轴承盖的实体造型

轴承盖的实体造型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运用MasterCAM软件来进行轴承盖的三维建模。从而掌握一般零件的三维建模方法。

关键词:MasterCAM 三维模型轴承端盖

0 引言

以机械类典型零件轴承盖为例,利用Mastercam软件中的CAD模块对轴承盖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并用布尔运算、实体管理器等操作最终得出轴承盖实体。全部设计过程均可在电脑上完成,将大大提高整个过程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1 MasterCAM实体造型概述

MasterCAM是CAD/CAM软件,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CAD/CAM软件之一,是一个集成设计与制造的CAD/CAM软件,它集二维绘图、三维实体设计、曲面设计、体素拼合、数控编程、刀具路径模拟及真实感模拟等功能与一身。可以满足一般产品的三维设计,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

作为一个CAD/CAM集成软件,MasterCAM系统包括设计(CAD)和加工(CAM)。MasterCAM使用CAD在计算机中进行图形设计。MasterCAM软件中的CAD模块可轻松实现工件的二维图形和三维实体设计以及实体造型。实体造型分为基本实体造型和不规则实体造型。基本实体创建分为:圆柱实体、圆锥实体、长方体、球体及圆环;不规则实体造型分为:拉伸实体、举升实体、旋转实体、扫掠实体;其中不规则实体造型是主要的实体造型方式。

然后在CAM中编制刀具路径(NCI),通过后处理转换成NC程序,再传送至数控机床,选用不同的刀具进行加工。它能大大地节省设计和加工时间、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保证产品的质量,给开发新产品赢得宝贵时间,因而更加快了产品的

更新换代。本设计采用的是Mastercam 8.0中文版软件。

2 常用建模方法分析

在Mastercam中零件的建模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①利用Mastercam本身的CAD功能来进行建模。包括二维绘图和三维造型。

②通过标准图形转换接口,把其他的CAD文件转换成为MasterCAM系统可以识别的图形文件。

③通过MasterCAM系统提供的ASCII图形转换接口,把经过三坐标测量仪或其他实体测量系统测得的实物数据转换成为MasterCAM系统可以识别的图形文件。

3 轴承盖的几何建模过程

本例采用的是第一种,即通过实体模型的数字化测量,得到具体数据,然后利用Mastercam本身的CAD功能来进行建模。

Mastercam Mill实体造型功能构造出轴承盖的基本形体。基本形体的创建主要利用拉伸实体、圆柱实体命令。

具体创建过程如下:

①利用拉伸实体创建出一个(长200mm、宽120mm,中心在原点,高度为20mm)的长方体底座。

②用圆柱实体命令创建出两个基点位置相同,半径不同的卧放圆柱体。

③对长方体和大圆柱进行布尔并运算,组合为一体。

依次选择Soild\Boolean\Add命令,点击长方体,再点击大圆柱,即可。

④对大圆柱和小圆柱进行布尔差运算,“挖”出孔来。

依次选择Soild\Boolean\Remove命令,先点击大圆柱,再点击小圆柱,即可。修建实体,去掉下半边圆柱。

⑤创建底板上的四个圆孔——根据孔的大小做出4个底面圆直径相同的圆柱,然后进行布尔差运算,就打出了四个圆孔。

a创建一个圆柱体。依次选择Soild\Next menu\Prim-

itives\Cylinder命令,修改菜单中的Axis项,再点接着出现的菜单中的Z项,使圆柱的轴线与z轴同向;点击Base point项,修改其坐标为-80,-40,0。点击菜单中的Radius 项,修改菜单中的半径为10;点击菜单中的Height项,修改其为50。点击菜单中的Done,完成对该圆柱的创建工作。平移复制得到另外一个圆柱。镜像复制得到右边的两个圆柱。

b进行布尔差运算。依次选择Soild\Boolean\Remove命令,点击大实体,再依次点击四个小圆柱,点菜单中的Done项,完成挖孔操作,结果如图1:

⑥底座的四个角处倒出将Radius为20圆角。

⑦制作顶部的凸台。

这又需要画圆柱,然后还需要修剪操作,关键是确定圆柱的基点位置。

a画出圆柱。选择Solids\Next menu\Primitives\

Cylinder命令→点击菜单中的Base point项,输入坐标0,0,0(输入时才会出现输值框),然后回车→点击菜单中的Height项,在出现的输值框空输入高度65后回车→点击菜单中的Axis项,再点接着出现的菜单中的Z项,使圆柱的轴线与Z轴同向→(如果发现圆柱朝下,则还要点击菜单中的Axis项,再点新菜单中的Flip项以改变方向,如果是朝上,则本步可省)→点击菜单中的Radius项,再出现的输值框中输入圆柱半径20,然后回车→点击菜单中的Done项,结束该圆柱的创建工作。

b由实体表面得到曲面。选择Create\Surface\Next menu\From solid命令→确保菜单中的Faces项设为Y,其它设为N→点击R40内孔表面(需要临时将图形旋转过来,

便于点击)→该面会变色显示,确认无误后点击菜单中的Done项→操作成功(图上看不出来变化,但此处确实有一个曲面)→按键盘上的Esc键退出该命令。

c用刚生成的曲面对R20的圆柱进行修剪。先要将图形旋转到可以看到R40内孔面和R20圆柱多余处的方位→选择Solids\Next menu\Trim命令→点击R20的圆柱→点菜单中的Done项→点新菜单中的Surface项→点击前一步生成的曲面(作为修剪面,光标移到该面时,会变色显示)→出现箭头,如果朝上,则直接点菜单中的Done项(如果朝下,则应先点菜单中的Flip项改变方向,再点Done)→下边的圆柱被剪掉了。

d将刚才生成的曲面转到一层(一层为草稿层,最开始画的矩形也在那一层:选择Screen\Chg attribs命令→出

现对话框,选中Level栏(在其下的方框中的“√”),在框中输入1,点OK按钮退出对话框→点击曲面→按键盘上的Esc键返回上级菜单→点击菜单中的Done项,成功。

e将凸台(圆柱)与主体进行布尔并运算。选择Solids\Boolean\Add命令→点击主体,再点击R20圆柱→点菜单中的Done项→成功,得到新主体,比原来又复杂了一些。

⑧生成凸台上的孔——创建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然后用布尔差运算得到。

这又是创建一个圆柱,然后与主体进行布尔差运算得到孔的问题。

a创建一个圆柱,半径为10。操作步骤:选择Solids\

Next menu\Primitives\Cylinder命令→点击菜单中的Height项,在出现的输值框中输入高度80后回车→点击菜单中的Radius项,在出现的输值框中输入圆柱半径10,然后回车→点击菜单中的Done项。

b用布尔差运算在新主体上减去R10的圆柱,得到R10的孔。选择Solids\Boolean \Remove命令→先点击主体→再点击R10圆柱→点菜单中的Done→成功,结果见图2:■

参考文献:

[1]赵岷,主编.机械制图与AutoCAD.西安大学出版社,西安,2006年01-30页.

[2]张瑜,孙兴芳,主编.MasterCAM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年130-180页.

[3]孙祖和,主编.MasterCAM设计和制造范例解析.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年55-78页.

[4]何满才,主编.MASTERCAM基础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上海,2006年135-163页.

[5]刘瑞新,朱维克,张延,主编.MasterCAM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年355-367页.

[6]孙中柏,主编.Mastercam中文版三维设计与NC加工实例精解.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122-163页.

轴承端盖工艺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 (零件工艺设计部分) 姓名: 学号:20090.................. 班级:机械工程学院09级工业工程班指导教师:李方义、查黎敏 2013年1月17日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端盖的用途 端盖是应用广泛的机械零件之一,是轴承座的主要外部零件。 端盖的一般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轴承工作过程的防尘和密封(除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也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位于车床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传递扭矩和缓冲吸震的作用,使主轴箱的转动平稳。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性和韧性,以适应其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左右端面以及左端面的外圆表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必须重点考虑。端盖加工工艺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生产成本、使用性能和寿命等。 2、端盖工艺性分析 该端盖主要由平面、外圆面以及孔系组成,其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于一般的盘盖类零件。端盖主要加工表面有左、右和凸台等三个端面,Φ47和Φ80两个外圆面,Φ34和Φ16两个内圆面,密封圈内槽以及六个均布的Φ7的通孔。要求其Φ7孔的右端加工平面对于基准A的垂直度公差是0.03mm,端盖的Φ47外圆面与基准A的同轴度误差为0.03mm,其次就是均布的φ7孔的加工端面要求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偏斜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 其中,端面和内外圆面均要求车削加工,可以采用半精车和粗车,并且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φ7通孔的加工采用钻铰来达到精度要求。其余非配合表面加工精度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粗车和半精车就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此外,该零件材料为铸铁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综上所述,该端盖零件的工艺性能良好。 (1)工件的时效处理 对于毛坯为铸件的盖类零件,因其各部位厚度不均匀,存在较大的铸造内应力,容易造成变形等缺陷,因此必须安排人工时效处理。对于本端盖,其精度要求一般,则可利用粗、精加工工序间的自然停放和运输时间,得到自然时效处理的效果。其自然时效处理的时间越长越好,否则会影响端盖配合精度的稳定性。 对于特别精密的端盖,在粗加工和精加工工序间还应安排一次人工时效,以消除铸造内应力,提高精度稳定性。 (2)加工工艺的顺序应先面后孔 作为端盖上主要的两类加工表面——平面和孔,从定位稳定可靠的角度上分析,平面比孔要优越得多,同时还可以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从加工难度上分析,平面比孔容易加工;从有利加工的进行上分析,采用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分布在平面上的孔,由于铸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和夹砂等缺陷已被切除,大大有利于孔加工的进行。

轴承端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1.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冲压模方案确定 工件名称:端盖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F 08 材料厚度:2mm 零件图

1.1 冲压工艺性分析 (1)冲压件为F 08钢板,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该工件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因此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各圆角尺寸R=1mm ,满足拉深对圆角半径的要求。由φ24+00.23mm 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可知它的尺寸精度为IT13级,满足拉深工序对工件的公差等级的要求。 (3)该零件的外形是圆形,比较简单、规则。工件中间有孔,且孔在平面上,。这部分可以用冲裁工序完成. (4)零件图上未标注尺寸偏差的,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各尺寸为: 6.1-00. 36mm R10036.0-mm R7036.0-mm 3.005+φmm 48435.0±mm 。 1.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根据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可知冷冲压要完成的基本工序有:拉深、落料、冲孔和整形。由此制定两套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再拉伸,三个简单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制造周期短,但是需要三道工序,三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而且工件尺寸的累积误差大,所需要的模具操作人员也比较多。 方案二: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紧凑,工序集中,对压力机工作台面的面积要求较小,且内外形相对位置及零件尺寸的一致性非常好,制件面平直,并且制造精度高。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试和维修不方便,制造周期长。由零件图可知,圆筒件部分的拉深尺寸不大,亦可一次拉成,可以考虑采用复合模;又由于产品批量较大,工序分散的单一工序生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应考虑集中的工艺方法。经综合分析论证,采用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既能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模具的合理性,故采用方案二。 2 模具的设计 2.1 落料模设计计算 2.1.1毛坯尺寸及排样 根据公式 D=rd dH dp 44.34)2(2-++δ 计算出展平后φ38mm 所变化成的直径大小。 D=20144.31.4204)638(??-??++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轴承端盖工艺说明书

学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专业方向课程设计2)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轴承端盖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沈阳建筑大学 2014年12月12日

目录 序言 (3)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4) 1.1 零件工作原理 (4) 1.2 零件工艺分析 (4) 1.3 零件的技术要求: (6) 二、毛坯的选择 (6) 2.1 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6) 2.2基面选择 (7)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8) 3.1精基准的选择 (8) 3.2粗基准的选择 (8)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8) 4.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4.2加工阶段的划分 (9) 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9) 5.1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 5.2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1) 5.3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的计算 (11) 5.3.1 工序一车大端面,车外圆φ214 (11) 5.3.2 工序二车φ140,切槽 (12) 5.3.3 工序三车两端面 (14) 5.3.4 工序四镗Φ129: (15) 5.3.5 工序五镗Φ108: (15) 5.3.6 工序六镗Φ128,136: (16) 5.3.7 工序七切槽Φ128: (16) 5.3.8 工序八划线: (17) 5.3.9 工序九钻8xΦ15: (17) 5.3.10 工序十锪8xΦ15孔面: (17) 5.3.11 工序十一钻8xΦ9孔: (18) 5.3.12 工序十二钻4xΦ5孔: (19) 5.3.13 工序十三攻螺纹M6: (20) 5.3.14 工序十四精车两端面 (20) 5.3.15 工序十五精车Φ214h7: (20) 5.3.16 工序十六热处理: (20) 5.3.17 工序十七磨Φ140g6: (20) 六、设计心得 (21) 七、参考文献 (21)

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序言……………………………………………………… 三、零件工艺分析…………………………………………… 四、确定生产类型…………………………………………… 五、毛坯选择和毛坯图说明………………………………… 六、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七、工艺路线的制定………………………………………… 八、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九、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 十、心得与体会………………………………………………十一、参考资料书目……………………………………………

蚌埠学院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层次:本科专业:2011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 6

任务书审定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 6 月 3 日学生(签字) 1轴承盖的工艺性分析 1.1轴承盖用途 轴承盖的主要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除它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滚动体保持架等易损件受外力作用而损坏。轴承盖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轴承盖零件图 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 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Ra12.5。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表1 轴承盖零件技术要求表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mm 及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μm 形位公差/mm

机械设计 轴承端盖说明书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1.轴承盖零件,材料为HT200。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 (二)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轴承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 (一)选择毛坯: 由于该轴承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强度和

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该轴承盖的轮廓尺寸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1.公差等级: 由轴承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件材质系数: 由于该轴承盖材料为HT200。 3.锻件分模线形状: 根据该轴承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轴承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6.3μm。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轴承盖轴孔φ100f8和轴承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轴孔φ100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轴承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轴承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二)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该轴承盖轴的外圆表面、右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看箱体端盖零件图

看箱体端盖零件图

————————————————————————————————作者: ————————————————————————————————日期:

(1)看标题栏基本与端盖相似,属于形状较复杂的箱体零件。 (2)分析视图,想象形状主视图是按工作位置确定,采用较大的局部剖视主要表达安装轴承的结构和两端安装端盖的螺孔;左视图表达对称的外形,端面螺孔的分布,下方采用局部剖表达支承肋板和两端支承板的形状;俯视图选择了局部视图,表达安装底板形状及安装沉孔的位置,该座体基本构成是安装底板和轴承孔座以及两者之间支承端板和中间的支承肋板三部分。 (3)分析尺寸该座体尺寸较多,其长度方向尺寸基准应为左端面,高度方向尺寸基准应为底面,而宽度方向尺寸基准为前后对称面。两端轴承孔尺寸φ80K7×40,四个安装沉孔定位尺寸155×150,六个安装螺孔的定位尺寸φ98,底板定形尺寸200×190×18、定位尺寸10,支承端板和支承肋板厚均为15等,其余尺寸读者可自行分析。 (4)看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同,Ra值最小为1.6μm的轴承孔,还有Ra值为6.3μm的端面及底面,另外是Ra值为25μm的孔的加工,其余均为铸造表面,不需加工。尺寸要求最高的是φ80K7两个轴承孔,属于当基轴制时为过渡配合,7级精度的孔。位置公差有轴承孔轴线相对底面的平行度要求0.04/100,文字的技术要求是未注铸造圆角R3~R5。 (5)综合归纳总之该零件结构较复杂,尺寸多,技术要求较全面。实际看图时,有

条件时还可参照实物,对照装配图和产品说明书,加强对零件的认识,其形状见图9-11。 图9-11 座体立体图

轴承型号含义说明

滚动轴承型号含义 现在网络上一般所写的轴承型号含义的文章都为介绍的滚动轴承型号含义的文章,滚动轴承型号含义一般有3部分组合: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关于这部分内容航五瑞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一篇“”,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构成,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在这里补充一下常见的滚动轴承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含义: 常见轴承前置代号含义 ?L:可分离轴承的可分离内圈或外圈 ?R:不带可分离内圈或外圈的轴承(滚针轴承仅适用于NA型) ?K:滚子和保持架组件 ?W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轴圈 ?G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座圈 ?F:凸缘外圈的向心球轴承(仅适用于内径小于等于10mm) ?KOW-:无轴圈推力轴承 ?KIW-:无座圈推力轴承 ?LR:带可分离的内圈或外圈与滚动体组件轴承 轴承后置代号含义 轴承的后置代号一般表示轴承的内部结构、密封、外部形状变化、保持架结构、轴承材料改变、公差等级、游隙代号、配置等内容,下面分别介绍。轴承内部结构代号含义

轴承保持架代号含义,包括了保持架材料、结构等内容。 1,轴承保持架材料 ?F:钢、球墨铸铁或粉末冶金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F1:碳钢; ?F2:石墨钢; ?F3:球墨铸钢; ?F4:粉末冶金。 ?Q:青铜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Q1:铝铁锰青铜; ?Q2:硅铁锌青铜; ?Q3:硅镍青铜; ?Q4:铝青铜。 ?M:黄铜实体保持架。 ?L:轻合金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L1:LY11CZ ?L2:LY12CZ ?T:酚醛层压布管实体保持架。 ?TH: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保持架(筐型)。

轴承盖文档 (3)

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绝大多数中、小型减速器均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标准件,设计时只需要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型号并进行轴承的组合设计即可。 滚动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轴承的支承结构型式、支承刚度、以及轴承的固定、调整、拆装、密封及润滑等。下面就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轴承的润滑与密封等方面作一介绍。 1 .轴承端盖 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 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 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1 。 凸缘式轴承端盖安装、拆卸、调整轴承间隙都比较方便,密封性能也好,所以应用广泛。但缺点是外廓尺寸大,又需一组螺钉来联接。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2 。 表 5.1 嵌入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 e 2 =5~10mm s=10~15mm m 由结构确定 D 3 =D+e 2 , 装有 o 型圈的,按 o 型圈外径取整 d1、 b1等由密封尺寸确定 表 5.2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和尺寸

do =d3 +1mm , d3—端盖联接螺栓直径,尺寸见右表。D1=D+2.5d3 D2 =D1 +2.5d3 e=1.2d3 e 1 ≥ e m 由结构确定 D4 =D- ( 10~15 ) mm b1、d1由密封尺寸确定 b=5~10mm h=(0.8~1)b 轴承外径 D 螺栓直径 d 3 端盖上螺栓数 目 45~65 70~100 110~140 150~230 6 8 10 12~16 4 4 6 6 当端盖与孔的配合处较长时,为了减少接触面,在端部铸出或车出一段较小的直径,但必须保留有足够的长度 e1,一般此处的配合长度为e1= ( 0.10~0.15 ) D , D 为轴承外径,图中端面凹进δ值,也是为了减少加工面。如图 5.8 所示。

轴承端盖设计精编版

5.7 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绝大多数中、小型减速器均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标准件,设计时只需要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型号并进行轴承的组合设计即可。 滚动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轴承的支承结构型式、支承刚度、以及轴承的固定、调整、拆装、密封及润滑等。下面就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轴承的润滑与密封等方面作一介绍。 1 .轴承端盖 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 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 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1 。 凸缘式轴承端盖安装、拆卸、调整轴承间隙都比较方便,密封性能也好,所以应用广泛。但缺点是外廓尺寸大,又需一组螺钉来联接。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2 。 表 5.1 嵌入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 表 5.2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和尺寸

当端盖与孔的配合处较长时,为了减少接触面,在端部铸出或车出一段较小的直径,但必须保留有足够的长度 e1,一般此处的配合长度为e1= ( 0.10~0.15 ) D , D 为轴承外径,图中端面凹进δ值,也是为 了减少加工面。如图 5.8 所示。

图 5.8 轴承端盖端部结构 图 5.9 穿通式轴承端盖 由于端盖多用铸铁铸造,所以要很好考虑铸造工艺。例如在设计穿通式轴承端盖图 5.9 时,由于装置密 封件需要较大的端盖厚度(图 5.9a ),这时应考虑铸造工艺,尽量使整个端盖厚度均匀,如图 5.9b )、 c )所示是较好的结构。 2 .轴伸出端的密封 轴伸出端的密封的作用是防止轴承处的润滑剂流出和箱外的污物、灰尘和水气进入轴承腔内,常见的密 封种类有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大类,接触式密封有毡圈密封、 O 形橡胶圈密封、唇形密封,非 接触式密封有沟槽密封和迷宫密封。 下面主要介绍毡圈密封和 O 形橡胶圈密封。 ( 1 )毡圈密封 将矩形毡圈压入梯形槽中使之产生对轴的压紧作用而实现密封,如图5.10 。它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端盖说明书

目录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2)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2) (二)确定端盖的生产类型: (2) 二、毛坯的选择: (2) (一)选择毛坯: (2)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3)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3) (一)精基准的选择: (3) (二)粗基准的选择: (3)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3) (一)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4)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4) 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5) (一)工序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5) (二)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6) (三)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计算: (6) 六、参考文献: (14)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1、端盖零件,材料为HT200,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 (二)确定端盖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端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 (一)选择毛坯: 由于该端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端盖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1、公差等级: 由端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材质系数: 由于该端盖材料为45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为M级。 3、铸件分模线形状: 根据该端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端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3.2μm。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端盖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端盖轴孔φ52f8和辊筒体下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轴孔φ52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端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选用端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辊筒体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端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二)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该端盖的外圆表面、右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轴承端盖零件工艺部分课程设计样本

专业课程设计(零件工艺设计某些)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引教师: 3月2日

一、零件工艺分析 1、端盖用途 端盖是应用广泛机械零件之一,是轴承座重要外部零件。 端盖普通作用是:轴承外圈轴向定位;轴承工作过程防尘和密封(除自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也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作用);位于车床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端盖,重要起传递扭矩和缓冲吸震作用,使主轴箱转动平稳。因而该零件应具备足够强度、刚度、耐磨性和韧性,以适应其工作条件。该零件重要工作表面为左右端面以及左端面外圆表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必要重点考虑。端盖加工工艺可行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零件质量、生产成本、使用性能和寿命等。 2、端盖工艺性分析 该端盖重要由平面、外圆面以及孔系构成,其构造简朴、形状普通,属于普通盘盖类零件。端盖重要加工表面有左、右和凸台等三个端面,Φ47和Φ80两个外圆面,Φ34和Φ16两个内圆面,密封圈内槽以及六个均布Φ7通孔。规定其Φ7孔右端加工平面对于基准A垂直度公差是0.03mm,端盖Φ47外圆面与基准A同轴度误差为0.03mm,另一方面就是均布φ7孔加工端面规定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偏斜以保证孔加工精度。 其中,端面和内外圆面均规定车削加工,可以采用半精车和粗车,并且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规定;φ7通孔加工采用钻铰来达到精度规定。别的非配合表面加工精度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粗车和半精车就可以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办法加工出来;此外,该零件材料为铸铁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综上所述,该端盖零件工艺性能良好。 (1)工件时效解决 对于毛坯为铸件盖类零件,因其各部位厚度不均匀,存在较大锻造内应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端盖

·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 ( 设计者: 郑四成 学号: 33 指导教师: 郭强 : ; 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系

机电091班 2012年12月02日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 二、设计内容: 1.零件图一张 、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套 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周一:绘制零件图 周二: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 周三:修订并完成科技设计说明书 周五:答辩 三、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目: ¥ 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等 — !

年月日 : 目录 1端盖的零件图 (5) 2 零件的分析 (6) 零件的作用 (6) 零件的工艺分析 (6) 3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7) ( 4端盖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8)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选择毛坯 (13) 毛坯材料的分析 (13) 毛坯的结构简图 (13) 端盖的技术要求 (13) 该端盖的各项技术要求 (13) 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14) ~

定位基准的选择 (14) 粗基准的选择 (14) 精基准的选择 (14) 工序顺序的安排 (15) 机械加工工序 (15) 热处理工序 (15) 辅助工序 (15) 确定加工的设备、刀具、和夹具 (15) ] 6、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 (17) ? ,

轴承箱使用说明书

轴承箱 安装使用说明书 中国·河北 河北同心风机配件有限公司 目录

一、用途 (1) 二、结构形式 (1) 三、产品安装 (2) 四、风机的安装调试和操作 (5) 五、风机的维护与保养 (6) 六、风机运转中的故障及消除 (6) 一、用途 轴承箱体广泛应用在通风机及其他机械产品的传递功率之用,对于风机而言介质不超过80℃时应采用油冷式,超过此温度应采用水冷方式,高温风机应采用高温轴承箱。 二、结构形式 轴承箱体按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二大类;一类分为整体式(简称为箱体),另一类分为分体式(简称为瓦盒)。按风机的传动方式通常可分为D(双通)、F(一通一闷)二种。按润滑方式也可分为脂润滑(黄油)和油润滑(稀油)两种方式,根据使用风机的转速和机号大小而选用。 1、整体式(箱体) 通常有轴承盖、轴承座、侧盖和压盖组成,按风机介质不同可分为水冷和油冷两类。 其中实物箱体上标识“G”为固定端箱体,“F”为非固定端箱体。

2、分体式(瓦盒) 通常有轴承盖、轴承座、侧盖和压盖组成,按风机介质不同可分为水冷和油冷两类。 放油孔放水孔 本图为水冷式 三、产品安装: 1、安装前,先检查轴承箱外观有无碰裂等问题,如有碰裂不再安装;无碰裂的轴承箱方 可拆卸下两端侧盖,进行尺寸检验;检测轴承孔尺寸合格的,方可进行安装。 2、拆掉合箱螺栓,把轴承座上盖卸去,用干净的棉纱把轴承座上盖与底座的轴承位擦净,上盖、底座的结合面擦净,不得有污物。 3、把预装好的轴承与轴的组合件安放在轴承座上,固定端轴承顶紧。打胶:在轴承座的合箱面上,在螺栓孔的内部,均匀涂敷一层宽5~7mm的机械耐油密封胶,两端必须打到边,晾10分 钟,扣好上盖,安装紧固合箱螺栓。打胶参见照片。

轴承端盖设计教学内容

轴承端盖设计

5.7 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绝大多数中、小型减速器均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标准件,设计时只需要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型号并进行轴承的组合设计即可。 滚动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轴承的支承结构型式、支承刚度、以及轴承的固定、调整、拆装、密封及润滑等。下面就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轴承的润滑与密封等方面作一介绍。 1 .轴承端盖 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 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 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1 。 凸缘式轴承端盖安装、拆卸、调整轴承间隙都比较方便,密封性能也好,所以应用广泛。但缺点是外廓尺寸大,又需一组螺钉来联接。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2 。 表 5.1 嵌入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 表 5.2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和尺寸

当端盖与孔的配合处较长时,为了减少接触面,在端部铸出或车出一段较小的直径,但必须保留有足够的长度 e1,一般此处的配合长度为e1= ( 0.10~0.15 ) D , D 为轴承外径,图中端面凹进δ值,也是为了减少加工面。如图 5.8 所示。

图 5.8 轴承端盖端部结构 图 5.9 穿通式轴承端盖 由于端盖多用铸铁铸造,所以要很好考虑铸造工艺。例如在设计穿通式轴承端盖图 5.9 时,由于装置密封件需要较大的端盖厚度(图 5.9a ),这时应考虑铸造工艺,尽量使整个端盖厚度均匀,如图 5.9b )、c )所示是较好的结构。 2 .轴伸出端的密封 轴伸出端的密封的作用是防止轴承处的润滑剂流出和箱外的污物、灰尘和水气进入轴承腔内,常见的密封种类有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大类,接触式密封有毡圈密封、 O 形橡胶圈密封、唇形密封,非接触式密封有沟槽密封和迷宫密封。 下面主要介绍毡圈密封和 O 形橡胶圈密封。

主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 2011 年7月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主轴承盖)的工艺过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加工工艺方案,完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及编写技术文件等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形成规范解决问题的理念,为今后的毕业设

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常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指导老师的指点加上自己努力都一一解决,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和错误之处请老师多加指导。 目录 任务介绍 (4) 主轴承盖工艺分析 (4) 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 (5) 3.1、确定主轴承盖毛坯的形式 (5) 3.2、基准选择 (5) 3.3制订工艺路线 (5) 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的确定 (8)

3.5、各种机床与道具选择 (10) 3.6、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10) 3.7、计算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简介 (15) 3.8、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16) 4、小结 (16) 5、参考文献 (17) 6、附件 (17) 1、任务介绍 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我的题目是“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材料为HT200,生产批量为中批量生产,其他要求要求及零件参数见主轴承盖零件图,要求设计该主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具体要求内容为:(1)、根据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 (3)、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并计算工序的工时定额; (7)、填写工艺文件; (8)、撰写设计说明书。

轴承端盖设计

?? 绝大多数中、小型减速器均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标准件,设计时只需要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型号并进行轴承的组合设计即可。 ????滚动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轴承的支承结构型式、支承刚度、以及轴承的固定、调整、拆装、密封及润滑等。下面就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轴承的润滑与密封等方面作一介绍。 1 .轴承端盖 ??? 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 ???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 ?? 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1 。 ? 凸缘式轴承端盖安装、拆卸、调整轴承间隙都比较方便,密封性能也好,所以应用广泛。但缺点是外廓尺寸大,又需一组螺钉来联接。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2 。 表 5.1 嵌入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 表 5.2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和尺寸

D2 =D1 +2.5d3 e=1.2d3 e 1 ≥ e m 由结构确定 D4 =D- ( 10~15 ) mm b1、d1由密封尺寸确定b=5~10mm h=(0.8~1)b 70~100 110~140 150~230 8 10 12~16 4 6 6 ????当端盖与孔的配合处较长时,为了减少接触面,在端部铸出或车出一段较小的直径,但必须保留有足够的长度 e1,一般此处的配合长度为e1= ( 0.10~0.15 ) D , D 为轴承外径,图中端面凹进δ值,也是为了减少加工面。如图 5.8 所示。 图 5.8 轴承端盖端部结构

端盖铸造工艺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端盖铸造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及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 7 月 7 日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与要求 1.完成产品零件图、铸件铸造工艺图各一张,铸造工艺图需要三维建模(完成3D图)。 2.完成芯盒装配图一张。 3.完成铸型装配图一张。 4.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15~20页),并将任务书及任务图放置首页。 二、设计内容为2周 1. 绘制产品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及工艺图的3D图(2天)。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确定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确定型芯、芯头间隙尺寸。(1天)。 3. 绘制芯盒装配图(1天)。 4. 绘制铸型装配图、即合箱图(包括流道计算共2天)。 5. 编制设计说明书(4天)。 三、主要参考资料 1. 张亮峰主编,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丁根宝主编,?铸造工艺学上册 [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3. 铸造手册编委会,铸造手册:第五卷[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4. 沈其文主编,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三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 本设计是端盖的铸造工艺设计。端盖的材料为QT400-15,结构简单,无复杂的型腔。根据端盖的零件图进行铸造工艺性分析,选择分型面,确定浇注位置、造型、造芯方法、铸造工艺参数并进行浇注系统、冒口和型芯的设计。在确定铸造工艺的基础上,设计模样、芯盒和砂箱,并利用CAD、Pro/E等设计软件绘制端盖零件图、芯盒装配图。 关键词:铸造;端盖;型芯

轴承盖设计说明书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26孔专用夹具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3-10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26孔专用夹具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草图 1张 (2) 生产类型: 50000件/年 三、上交材料 (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 1张 (2) 工件的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 1张 (5) 夹具装配图 1张 (7)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四、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 2天 (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5天 (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 (4) 编写说明书 3天 (5) 准备及答辩 2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成绩评定 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优秀:设计方案合理并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规范、内容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良好: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中等:设计方案一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 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勤奋精神不够: 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不规范、内容浅薄。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摘要 本文是有关轴承座工艺步骤的说明和机床夹具设计方法的具体阐述。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据资料所示,轴承座是变速器中的主要外部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变速器中传动作用和正常工作的。在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轴承座

轴承座端盖零件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题目轴承座端盖零件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三、毕业设计内容要求: 零件图纸: 如图所示某轴承座端盖零件,年产量为10000件,设其备品率为7%,机械加工废品率为3%,试制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并自行选定一工序进行专用夹具设计。 (看不清请自行将显示比例放大到200%以上)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根据题目中给定的零件的年产量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零件的分析 (1)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用途及工作条件。 (2)分析零件图上各项技术要求,确定主要加工表面。 (3)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4)主要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5)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其它方面的表面质量要求。 (6)热处理要求及其它要求。

3、选择毛坯 (1)根据零件用途确定毛坯类型。 (2)根据生产批量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3)根据手册确定表面加工余量及余量公差。 4、工艺规程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包括粗、精基准的选择)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 (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综合图 (5)工序设计 ①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a.选择机床 b.选择夹具 c.选择刀具 d.选择量具 ②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 (6)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 (7)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5、机床夹具设计 (1)拟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①确定夹具的类型 ②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 ③确定工件的夹紧形式 ④确定刀具的导向方式或对刀装置 ⑤确定其它机械,如分度、装卸用的辅助装置等。 ⑥夹具定位夹紧方案分析与论证(含夹紧力的计算)。 ⑦夹具体的结构类型的设计 (2)夹具总图设计 (3)夹紧力的计算及夹具精度的校核 (4)绘制夹具零件图样 6、编写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如下: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总论或前言 (4)对零件的工艺性分析(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结构工艺性、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等)。 (5)工艺设计

轴承盒盖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项目: 专业年级: 作者: 指导老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3 二.塑件成型工艺分析--------------------------------------------------------------------4 1.塑件成型特性-----------------------------------------------------------------------------------4 2.塑件的结构工艺--------------------------------------------------------------------------------5 3.初选注射机--------------------------------------------------------------------------------------6 4.确定冷却方式-----------------------------------------------------------------------------------6 5.确定成型设备-----------------------------------------------------------------------------------7 三.分型面的选择及浇注系统的设计--------------------------------------------7 1.分型面的选择----------------------------------------------------------------------------------7 2.浇注系统的设计-------------------------------------------------------------------------------8 四.模具设计的方案论证----------------------------------------------------------------9 1.型腔的布局---------------------------------------------------------------------------------------9 2.成型零件的结构--------------------------------------------------------------------------------10 3.推出机构的确定--------------------------------------------------------------------------------10 4.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10 5.冷却系统的设计论证--------------------------------------------------------------------------11 五.主要零部件的设计算----------------------------------------------------------------11 1.成型零件的成型尺寸计算---------------------------------------------------------------------11 2.型腔壁厚的确定---------------------------------------------------------------------------------13 3.标准模架的确定--------------------------------------------------------------------------------13 六.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核----------------------------------------------------------------13 七.型腔和凸模固定板加工卡--------------------------------------------------------15 1.型腔加工工艺过程----------------------------------------------------------------------------15 2.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卡--------------------------------------------------------------------16 八.装配图-----------------------------------------------------------------------------------------17 九.附录---------------------------------------------------------------------------------------------18 参考文献-------------------------------------------------------------------------------------21 设计体会------------------------------------------------------------------------------------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