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导学案

1.消息二则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二、文本背景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在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

第一课时

【预学】

预习指导:(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及文体知识,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

(3)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一)目标导引:

1.消息的特点和知识

2.渡江战役的相关背景知识

(二)预学检测:

语言。

2.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正音。

溃.()退荻.()港歼.()灭芜.()湖

要塞.()绥靖

..()阻遏.()管辖.()

高屋建瓴.()气势磅礴

..()负隅.()顽抗锐不可当.()

3.请解释下面的词语:

高屋建瓴:

负隅顽抗:

气势磅礴:

阻遏:溃退:

【研学】

(三)合作探究与展示

1.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两则消息分别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消息的要素)

3.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讨论:

①标题有何特点?

②找出文中的电头,说说其作用。

③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导语的作用。

④主体部分报道人民解放军“英雄式”战斗,是怎么报道的?

(四)自探质疑

【评学】

(五)达标检测

1.下面各组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遗憾.(hàn)舆.论(yú)荻.港(dí)

B.泄.气(xiè)溃.退(kuì)签.订(qiān)

C.歼.灭(qiān)区域.(yù)阻遏.(yè)

D.绥.靖(suí)大厦.(shà)芜.湖(wú)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荻港扩展拒绝毫无斗志

B.微弱抵抗胁定横渡长江

C.督战击溃恢复枝叶茂盛

D.消耗执行俘虏弃城逃窜

第二课时

【预学】

(一)目标导引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学习。

2.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二)预学检测:

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我们可以得出消息具有什么特点?

2.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3.找出本文的导语,并具体说说它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研学】

(三)合作探究与展示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讨论:

1.本文主体部分分哪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

2.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3.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4.进一步品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概括性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四)自探质疑

【评学】

(五)达标检测

1.给下列新闻拟标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致电阿根廷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祝贺阿根廷共和国独立200周年。

习近平表示,自1816年实现国家独立以来,阿根廷人民发扬民族精神,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方对此表示祝贺。相信阿根廷将在国家建设事

业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我高度重视中阿关系发展,愿同你一道,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六)拓展延伸

运用所学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新学期学校或班级里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

要求:1.拟出恰当的标题。

2.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3.要简洁明了,字数在200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