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韵学复习要点

音韵学复习要点

音韵学复习要点
音韵学复习要点

音韵学复习要点

1、汉语音节结构的分析方法,一耳光音节的构成成分

答:音韵学对音节的切分分为两层,第一层把整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第二层只对韵母进行再切分,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组成,结合方式是线性组合;声调是非音质音位组成,结合方式不是线性组合。

2、普通话辅音、元音和声调的音位。

答:普通话辅音音位:

塞音不送气塞音送气鼻音擦音边音

唇音 p p’ m f

舌尖中音 t t’ n l

舌根音 k k’? x

塞擦音不送气塞擦音送气擦音通音

舌尖前音?? s

舌尖后音 t? t?? r

舌面前音???

普通话元音音位:

高元音:? I u y

中元音:?低元音:a

各个音位变体如下:

/?/的变体有:[?]:只出现在/?/ /?’/ /s/后面

[?]:只出现在/t?/ /t?’/ /?/后面

[?r]:出现在零声母音节不与辅音配合

/i/的变体是/i/ 、/j/,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

/u/的变体是/u/、/w/,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

/y/的变体是/y/、/?/,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

/a/的变体有:/?/:用于零韵尾之前

/?/:用于/i/、/y/和/n/之间

/ɑ/:用于韵尾/n/、/?/之前

/a/:分布在其他语音环境

/?/的变体有://:用于单独做韵母

/e/:用于韵尾/i/之前

/o/:用于韵头/u/和唇音声母之后

/?/:用于其它语音环

普通话声调音位: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35】【211】去声【51】【53】

3、反切的基本原理。

答: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两者结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被切字是零声母时,反切上字必须是零声母,但是介音不一定和被切字一致,被切字的介音决定于反切下字。

4、名词解释

答:五音:三十六声母按照发音部位来分,可以划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个种类,合成“五音”。

七音:五音之外,还有半舌音、半齿音,因而有了七音的称号。另外,唇音分为重唇音和轻唇音,齿音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舌音分为舌头音和舌上音,因而有十音之

说。但有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分为一类,因而也有“九音”之称。

清浊:三十六声母按照发音方法的划分。其中全清是清声母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以及零声母;次清是清声母里边送气的塞音;全浊是浊声母的塞音塞擦音;次浊世浊

音里边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等。擦音也分为清浊两类,有的单叫清浊,有的归

入全清全浊。

字母:古人对声母分析的常用办法是给每一个声母取一个汉字做代表,代表字叫做字母。

开合:中古时期的汉语语音介音系统分为?、i、u、iu四个类别,其中u是合口的标志,有u、iu介音的就是合口呼,否则就是开口呼。

四等:四等的区别在于韵头和韵腹。韵腹是后元音u、o、ɑ、的韵母属于一等韵类,韵腹是低元音和次低元音?、?的是二等韵类,以e为韵腹的是四等韵类,而所

有以i为介音的韵都是三等韵类。

洪细:一二等韵腹是开口度大的元音,称为洪音;三四等韵腹是开口度小的元音,称为细音。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以元音作为韵尾的韵叫做阴声韵,以鼻音作为韵尾的韵叫做

阳声韵,以塞音作为韵尾的韵叫做入声韵。

曲韵六部:明代戏曲理论家沈宠绥创立,把韵尾分为六类:鼻音:-?;抵腭:-n;闭口:-m;噫音:-i;呜音:-u;于音:-y。清代则修订为:穿鼻:-?,-k;抵腭:

-n,-t;闭口:-m,-p;展辅:-i;敛唇:-u;直喉:零韵尾。

韵母分类中涉及的概念:

韵:韵腹韵尾相同,声调也相同的汉字归为一个部类,叫做一个韵。

韵类:韵母相同声调也相同的汉字归为一个韵类。

韵部:韵基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几个韵归纳成为的更大单位。

韵系:一个韵腹结合了鼻音韵尾可以构成平声、上声、去声作为一个韵部;若加上相配的入声韵,则成为一个大于韵部的单位,叫做韵系。无相配入声的韵部自成一个

韵系。

韵摄:韵尾相同,韵腹相同或者相近的若干韵系合并而成的更大单位。

5、熟悉三十六字母的名称和它们的发音部位分类和清浊分类。

答:三十六字母的音值系统:

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唇音:重唇音帮p 滂p’并b 明m

轻唇音非pf 敷pf’奉bv 微?

舌音:舌头音端 t 透t’定d 泥n

舌上音知?彻?’澄?娘?

齿音:齿头音精ts 清ts’从dz 心s 邪z

正齿音照?穿?’床?审?禅?牙音:见k 溪k’群g 疑?

喉音:影?喻j 晓x 匣?

半舌音:来l

半齿音:日??

6、陈灃反切系联的基本呢条例、分析条例、补充条例及其实际应用。

答:基本方法是:同用,互用,递用。

陈灃认为,“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尾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并以此为根据系联归纳韵类。

陈灃还有分析条例,是根据小韵的对立关系区别不同的声类韵类,也就是说,在不同小韵里面的字,如果反切上字同类则反切下字必定不同类,反之亦然。

第三个条例是补充条例:1)系联反切上字的补充条例以同音异切为线索,即如果一个字有两个读音,那么这两个读音的反切上字必定是同声类的。2)系联反切下字的补充条例是四声相承,也就是说,同一个韵系里平上去入四个韵的结构应该大体一致。

7、陈灃系联了多少声类、多少韵类?

答:陈灃经过系,分出40个声类和311个韵类。后人多有补充。声类方面:黄侃、钱玄同分出41个声类,高本汉等分出47声类,往后陆志韦、周祖谟等分为51声类,董同龢等达到52声类。韵类方面:黄侃分的韵类最多,335个;高本汉的最少,只有290个。

8、熟悉《切韵》38声母的名称和拟音;哪些声母分两个声类;各声类的常用反切上字。答:声母拟音声类常用反切上字

帮 b 博博、北

方方、甫

滂 p’普普、匹

芳芳、敷

並 b 蒲蒲、薄

符符、扶

明 m 莫莫、模

武武、亡

端 t 都都、丁

透 t’他他、吐

定 d 徒徒、杜

泥 n 奴奴、乃

知?陟陟、竹

彻?’丑丑、敕

澄?直直、除

娘?女女、尼

精?作作、则

子子、即

清?’仓仓、千

七七、此

从 dz 昨昨、徂

疾疾、慈

心 s 苏苏、先

息息、相

邪 z 徐徐、似

庄?侧侧、庄

初?’初初、楚

崇?士士、仕

生?所所、山

俟?俟俟

章?之之、职

昌?’昌昌、尺船?食食、神书?式式、书禅?时时、市见 k 古古、公

居居、举溪 k’苦苦、口

去去、丘群 g 渠渠、其疑?五五、吾

鱼鱼、语晓 x 呼呼、火

许许、虚

匣胡胡、户

于 w 于于、王

影?乌乌、伊

於於、乙

以 j 以以、羊

来 l 卢卢、郎

力力、良

日??而而、如

9、三十六字母、38声母、52声类的关系。

答:三十六声母是宋代的一套字母系统。历来很多音韵学家都认定三十六声母是唐宋期间的标准声母,也是《广韵》的声母。但是陈灃的结果显示,广韵声母系统和三十六声母有很大差别。后人根据陈灃的成果整理的三十八声母,是广韵的声母体系。

陈灃的声类和声母相当,是一对一的关系;后人分出的声类,有的和声母准确相对,有的则是反切上字使用趋势的大体分类,和声母并不想当。哪些声类可以合并为一个声母,需要综合考察,例如看是否呵护补充条例、是否属于三十六声母的同一个字母,四等分布是否互补等。

声母会分为两个声类的解释,一种是声母是一个音位而声类是音位变体;另一种是说切上字的分类是为了和反切下字容易结合,拼切更为和谐。

10、《广韵》61个舒声韵部、34个入声韵部的名称。

答:舒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真、谆、臻、文、欣、魂、痕、寒、桓、删、山、先、仙、元、

萧、宵、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

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入声韵: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没、曷、末、黠、鎋、屑、薛、月、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11、依照唐作蕃先生所定,《广韵》有多少韵类多少韵母?

答:唐先生认为有293个韵类、142个韵母

12、十六摄各包含《广韵》哪些韵系?各摄有什么的韵尾?

答:通摄收-?东、冬、钟、屋、沃、烛

江摄收-?江、觉

止摄收-i或?支、脂、之、微

遇摄无韵尾鱼、虞、模

蟹摄收-i 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

臻摄收-n和-t 真、谆、臻、文、欣、魂、痕、质、术、栉、物、迄、没

山摄收-n和-t 寒、桓、删、山、先、仙、元、曷、末、黠、鎋、屑、薛、月

效摄收-u 萧、宵、肴、豪

果摄无韵尾歌、戈

假摄无韵尾麻

宕摄收–?和-k 阳、唐、药、铎

曾摄收-?和-k 蒸、登、职、德

流摄收-u 尤、侯、幽

深摄收-m和-p 侵、缉

咸摄收-m和-p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13、从一等韵到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各有什么特点?学者怎样构拟三、四等的介音?

答:一等韵的韵腹是后元音u、o、ɑ、,二等韵的韵腹是低元音和次低元音?、?,四等韵的韵腹是前、高元音以e。一二四等韵都没有i介音,而三等韵有i介音。三等韵里,各种元音的韵腹都有可能出现,还有其他等里没有的元音ε。

对于三等和四等的介音,主要是在重纽问题上提出。有人认为应该将唇音、牙音、喉音的三等拟作圆唇声母,后接介音I,四等则有不圆唇声母和介音i;有人认为三等和四等的区别仅仅在于介音,并将三等介音拟作i,四等拟作j。

14、舌音、齿音在四等的分布情况如何?于类、以类在四等的分布情况如何?

答:舌音在韵图中有两组,舌头音端、透、定、泥在一、四等;舌上音知、彻、澄、娘在二、三等。齿音中精、清、从、心、邪在一、四等,庄、初、崇、生、俟在二等,章、昌、

船、书、禅在三等。然而实际拼读中,精组可以拼一、三、四等,三等被放到了四等;

庄组可以拼二、三等,三等也放到了二等。

于类在喉音三等,以类在喉音四等,但以母只拼三等韵母。

15、什么叫做假二等、假四等?

答:齿音中的庄组字既能拼二等又能拼二等韵母又能拼三等韵母,由于章组在韵图上占据三等的位置,所以将庄组的三等字也放到二等的位置上,就与它们的实际身份不符,被称为“假二等”。

而精组声母能拼的韵母有一三四等,而且拼三等韵母的字数量很多,但同韵的三等字位置被章组占据,应该在三等的精组字辈放在四等的位置上,被称为“假四等”。

喉音以母全部拼三等韵母,由于“于”母已经占据了三等位置,“以”母字只好全部放到四等,也叫做假四等。

16、《切韵》全浊声母的清化有什么规律?

答:《切韵》中的全浊声母有:

塞音:并定澄群塞擦音:从崇船擦音:邪禅匣

浊音清化的规律是:

1、全浊声母变为同部位的清声母,如并母变为同部位的帮母和滂母,其中帮母为全清

声母,滂母为次清。

2、平送仄不送,并母中的平声字变为送气的次清声母滂母,仄声字变为不送气的全清

声母帮母字。

17、《切韵》的唇音声母是怎样分化演变的?

答:《切韵》时代只有重唇音帮滂并明,其中一部分字,即三十六字母的轻唇音“非敷奉”

三母,到现在变成了唇齿擦音f。

并母的合口三等字中bv-v-f,变成轻唇音。其余仍读双唇音:并母中的平声字变为送气的次清声母滂母,仄声字变为不送气的全清声母帮母字。

轻唇音的产生在唐代,最初分化时,读音是唇齿音塞擦音非pf敷pf奉bv微m,后来微母变成了半元音v再变成零声母,非敷奉三母则合并为f。

18、现代音的j q x声母来自《切韵》哪些声母?它们是在什么条件下变来的?

答:j q x是由牙喉音的见组字和齿头音的精母字分化而来的。

见组包括牙音的见、溪、群和喉音的晓、匣,精组包括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前

一组在中古为舌根音,后一组在中古为舌尖前音,在浊音清化过程中,这两组的齐齿呼和撮口呼的字的声母变成了舌面前音jqx,开口呼和合口呼仍然在原来的发音部位。

1、见母、精母和群母仄声、从母仄声变成j。

2、溪母、清母和群母平声、从母平声变成q。

3、晓、心、匣、邪诸母变成x。

19、知组、章组、庄组到现代变为哪些声母?

答:知、章、庄三组合并为现代的zh ch sh

舌上音知组的知彻澄、正齿音章组的章昌船书禅、庄组的庄初崇生俟,共十三个声母,到现代合并为卷舌音。其中章组和庄组在唐末已经合并为三十六字母的照穿床审禅,到元代知组也并进来。

1、全清声母知、章、庄的绝大多数字和全浊声母澄、崇的仄声字变成了现代的zh。

2、次清声母彻、昌、初的绝大多数字,全浊声母澄、崇的平声字,全浊声母船母、禅

母的部分字变成现代的ch。

3、清擦音声母生母、书母的大多数,船和禅的一部分和崇母少数字,变成现代的sh。

知、章、庄三组声母,除了变成卷舌音以外,还有少数字变成了舌尖前音z c s,其中以庄组字居多,并且是入声字为主。

20、遇摄、假摄、效摄各包含《广韵》哪些韵、哪些韵母?它们到现代变为哪些韵母?答:遇摄包含模韵、虞韵、鱼韵三个韵,o io I 三个韵母。其中模韵大部分变成u,少数变成uo;虞韵卷舌音和轻唇音变成u,其余的变成y;鱼韵卷舌音变成u,其余的变成y。

基本遵循洪音读u,细音读y的原则,一部分变成uo的字可能受到声符的影响,如措近似错。

效摄包含豪韵、肴韵、宵韵、萧韵四个韵,αu、au、iau、jau、εu五个韵母。其中豪韵全部变成au,肴韵牙喉音变成iau,其余的变成au;宵韵卷舌音变成au,其余的变成iau;萧韵都变成iau。

假摄包含麻韵一个韵,a ia ua 三个韵母。其中麻韵开口二等字牙喉音变为ia,其余的变为a;麻韵合口二等字全部变为ua;麻韵开口三等字卷舌音变为ε,其余的变成ie。

21、《切韵》音系收-ng韵尾的有哪些韵摄?到现代读哪些韵母?

答:《切韵》音系收-ng韵尾的有通摄、梗摄、曾摄、江摄、宕摄。

其中通摄、梗摄、曾摄,到现代合并为eng、ing、ong、iong四个韵母。江摄、宕摄,到现代变为ang、iang、uang。

22、《切韵》音系收-m韵尾的有哪些韵摄?后来合并到哪些韵摄?现代读哪些韵母?

答:《切韵》音系收-m韵尾的有深摄和咸摄,后来深摄合并到了摄,咸摄合并到了山摄。

深摄的现代读音是en、ien、uen、yen,咸摄的现代读音是an、ian、uan、yan。

23、从《切韵》的开合、四等到现代的四呼是怎样演变的?

答:1、基本的变化趋势:开一、开二→开口呼

合一、合二→合口呼

开三、开四→齐齿呼

合三、合四→撮口呼

2、以声母为条件的有规律的转移

(1)卷舌声母后,细音变洪音,开三→开口呼,合三→合口呼;

(2)非敷奉微变成开口呼(u除外);

(3)一二等重唇音变开口呼(u除外),例:般盘攀瞒;

(4)一等开口,歌韵、铎韵:舌、齿音变合口,例:多拖驮诺铎拓落;

(5)二等开口,牙、喉音变齐齿呼,例:江、家、间、下、恰、牙。

3、规律不太强的变化

(1)通摄合三,牙、喉音变a)撮口呼,例:穷穹雄胸;b)合口呼:弓恭宫躬

(2)精组合三变a)撮口呼,例:俊逊;b)合口呼,例:踪松嵩

24、什么叫做平分阴阳、浊上归去?

答:《切韵》时代只有一个平声调类,到现代分化为阴平、阳平两个调类,这就是“平分阴阳”。平声的分化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清声母字(包括全清和次清)变成了阴平,浊声母字(包括全浊和次浊)变成了阳平。

《切韵》的上声调类也分化了,不过跟平声的分化条件不完全相同。其中的清声母字变成今天的上声,次浊声母字也跟清声母字一样读上声,而全浊声母已经变到了去声。所谓“浊上归去”的说法,只是为了便于称说而已,其实是不精确的,因为变成去声的只是全浊声母的字,不能把次浊的包括在内。

25、入派四声的规律是什么?

答:《切韵》的入声调到现代消失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变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之内。浊声母字的变化条件比较明确,全浊声母的入声字基本上都变成阳平调,次浊声母的入声字基本上都变成去声调,清声母字的归属却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它们分散到了阴阳上去四个声调里面。

26、根据现代音判断一个字是不是古入声字有哪些方法?

答:1、肯定不是入声字的今韵母:收鼻音韵尾n、?的阳声韵字;声母送气,声调为阳平;

韵母为i(与ts、ts’、s相拼的);韵母为?r的;韵母读uei的。

2、可推测为入声字的:

①声母不送气,声调阳平:急、着、德、革、国、博、白、杂;例外:鼻(去声,切韵

收字有误)。

②韵母读y?的大多数字:决、绝、缺、确、学、穴、月、岳、越;例外:靴、瘸。

③卷舌音拼uo:捉、卓、戳、绰、朔、硕、若、弱。

④t、t’、n、l、ts、ts’、s拼?:得、特、忒、讷、勒、乐、则、责、泽、测、册、色

例外:了、呢。

⑤t、t’、n、l、p、p’、m拼i?:跌、叠、帖、铁、捏、涅、列、裂、别、鳖、灭、蔑;

例外:爹。

⑥ts、ts’、s、f与a相拼:匝、杂、擦、撒、萨、发、法、乏、伐;例外:咋、洒、仨、

咱。

⑦北京话有文白异读的阴声韵字

读书音:?、u?(o);?(u?);u?、?;y?

白话音:ai;?;au;iau

例:责宅白百脉麦择策册塞色陌;北黑贼勒肋;薄落剥着鹤;觉学乐岳削虐。

27、《广韵》的反切上字和它的被切字在现代普通话读不同声母的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答:1、与“全浊声母清化”有关的

切上字:(全浊平声)阳平,送气;切下字:上去入;被切字:不送气(阳平,去声)例:徒旱切,但;渠委切,跪;床据切,助;平秘切,备;除力切,直;渠列切,杰。

切上字:(全浊仄声)不送气(阳平、去声);切下字:平声;被切字:送气,平声

例:布田切,骈;巨员切,权;度官切,团;疾盈切,情;直容切,重。

2、与牙喉音和齿头音“腭化”有关的

切上字:ts、ts’、s;切下字:齐撮;被切字:j、q、x

例:精:子与切,苴;子结切,节。清:苍甸切,倩;此续切,诠。从仄:在甸切,荐;

徂兖切,隽。从平:在良切,墙;徂奚切,齐。心:苏前切,先;和箭切,线。邪:似养切,详;似鱼切,徐。

切上字:k、k’、x;切下字:齐撮;被切字:j、q、x

例:见:古奚切,鸡;古玄切,涓;苦坚切,牵;苦泫切,犬。晓:呼典切,显;呼决切,血。

切上字:精组j、q、x;切下字:开合;被切字:ts、ts’、s

切上字:见组j、q、x;切下字:开合;被切字:k、k’、x

例:精组:将道切,醉;七冈切,仓;息郎切,桑。

例:见组:居追切,龟;渠委切,跪;巨王切,狂;去王切,匡;下各切,涸。

3、与唇音分化有关的

切上字:f;切下字:f声母;被切字:f声母

例:方风切,讽;芳福切,腹;符方切,房。

切上字:f;切下字:合撮;被切字:f

例:方戎切,风;芳未切,费;扶用切,俸。

切上字:f;切下字:齐齿;被切字:p、p’

例:府巾切,彬;甫明切,兵;芳连切,篇;敷羁切,披;符霄切,瓢;房密切,弼。切上字:f;切下字:开口,非轻唇;被切字:p、p’

例:府眉切,悲;抚庾切,砰;符悲切,邳;府良切,方;敷亮切,访。

4、其它

切上字:(庄母)侧ts’;被切字:zh

例:侧卖切,债;侧公切,札;侧驾切,诈;侧减切,斩。

切上字:(生母)所s;被切字:sh

例:所江切,双;所卖切,晒;所间切,山;所交切,梢。

切上字:(崇母)切上字:仕士sh;被切字:zh(仄)、ch(平)

例:士连切,潺;士庄切,床;士限切,栈;士免切,撰。

28、《广韵》的反切下字和它的被切字在现代普通话读不同介音的主要有几种情况?答:1、切上字或切下字是卷舌音的

切上字:卷舌音;切下字:齐齿呼;被切字:开口呼

例:知演切,展;敕宵切,超;式羊切,商;如延切,然。

切上字:卷舌音;切下字:撮口呼;被切字:合口呼

例:职缘切,专;昌缘切,川;山员切,栓;知鱼切,朱。

切上字:非卷舌;切下字:卷舌开口;被切字:齐齿呼

例:即刃切,进;七然切,迁;相然切,仙;畀政切,并;与章切,羊。

切上字:见组、精组;切下字:卷舌合口;被切字:撮口呼(合口呼)

例:居转切,卷;举朱切,拘;许竹切,蓄;以诸切,余。

2、切上字是唇音字的

切上字:重唇;切下字:撮口;被切字:齐齿

例:布玄切,边;彼眷切,变;薄泫切,辩;眉殒切,敏。

切上字:重唇;切下字:合口(u除外);被切字:开口

例:博怪切,拜;布回切,杯;普官切,潘;莫还切,蛮。

切上字:f;切下字:y;被切字:u

例:方矩切,甫;方遇切,付。

切上字:f;切下字:y、u以外;被切字:开口呼

例:府容切,封;府文切,分;府远切,反;方愿切,贩;扶用切,俸;附袁切,烦。

切上字:微母;切下字:任何韵母;被切字:合口呼

例:无非切,微;武分切,文;亡遇切,务;亡运切,问。

3、切上字或切下字是二等开口牙喉音的

切上字:二等开口牙喉;切下字:唇舌齿开口呼;被切字:齐齿呼

例:古斩切,碱;胡馋切,咸;佳买切,解;胡买切,蟹。

切上字:唇舌齿音;切下字:二等开口牙喉(齐齿呼);被切字:开口呼

例:博江切,邦;薄江切,庞;楚佳切,钗;所间切,山;初牙切,叉。

例外:疏举切,所;支韵:初委切,揣;脂韵:所追切,所类切,帅

29、《广韵》的反切下字和它的被切字在现代普通话不同声调的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答:1、与平分阴阳有关的

切上字:清声母;切下字:阳平;被切字:阴平

例:德红切,东;九鱼切,居;丑伦切,椿;思浑切,孙。

切上字:浊声母;切下字:阴平;被切字:阳平

例:广公切,红;徒干切,坛;渠希切,祈;步皆切,排;如低切,泥。

2、与浊(全浊)上变去有关的

切上字:清、次浊;切下字:(全浊母)古上声,今去声;被切字:上声

例:公户切,古;康杜切,苦;多旱切,亶;诸市切,止;莫旱切,满;如甚切,荏;

鱼巨切,语;五限切,眼。

切上字:全浊;切下字:(清、次浊)今上声;被切字:去声

例:胡讲切,项;慈忍切,尽;侯古切,户;徒古切,杜;扶晚切,饭;时止切,市;

昨宰切,在;直止切,雉。

3、与入派四声有关的

切上字:全浊;切下字:入声;被切字:阳平

秦昔切,籍;胡甲切:狎;徒谷切,独;神质切,实。

切上字:次浊;切下字:入声;被切字:去声

美笔切,密;奴答切,钠;卢盍切,腊;与职切,弋。

30、构拟《切韵》音系主要用什么方法?

答:构拟《切韵》音系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和译音对堪法。

高本汉将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比较法跟中国传统音韵学紧密结合起来,为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开辟出一条新途径。他根据反切系联结果和等韵图等材料的借鉴,对声母和韵母进行分类,再他通过比较搜集了33种方言和四种“域外方言”包括日译汉音、日译吴音、高丽音、安南音,敲定具体音值。

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

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了解下列著作的作者和时代 1、三国《声类》三国·李登 我国最早的音韵学专著 出自《隋书·经籍志》 2、隋唐《切韵》隋·陆法言 划时代意义的音韵学经典之作 《刊谬补缺切韵》唐·王仁昫 3、宋《广韵》宋·陈彭年、丘雍 出自同一祖本《韵镜》北宋初或更早·作者不可考 南宋·张麟之序列 《通志·七音略》南宋·郑樵 《切韵指掌图》南宋 4、元《中原音韵》元·周德清 根据戏曲用韵编纂 接近现代普通话语音系统,是中国音韵学史上一次重大的革新5、明《韵略易通》明·兰茂 以早梅诗记录二十声母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明·徐孝 二、解释下列名词的概念 1、五音:古代音韵学将声母发音部位分析为喉、牙、舌、齿、唇五音 由来:《玉篇》“五音声论” 分类方法:发音部位 发音方式 评价:钱大昕“字母之滥觞”;陈澧“字母之椎轮” 字母的起源,但不是字母 音乐“五音”:内容:宫商角徵羽 由来:《尔雅·释乐》 关系:和字母五音比附 2、七音:五音+半舌、半齿 3、牙音:现代语音学:舌根音(舌面后音)塞音__ __ __ 鼻音__ 古代:发音时舌根与软腭接触,舌根紧靠大牙 4、喉音:零声母__ 舌根擦音__ __ 舌面半元音__ 5、重唇音:双唇音塞音__ __ __ 鼻音__ 6、轻唇音:唇齿音塞擦音__ __ __ 鼻音__ 后人添加擦音__ 半元音__

7、正齿音:舌叶音__ __ __ __ __ 另:舌面前音__ __ __ __ __ 8、舌头音:舌尖中音塞音__ __ __ 鼻音__ 9、舌上音:舌面前音塞音__ __ __ 鼻音__ 10、齿头音:舌尖前音塞擦音__ __ __ 擦音__ __ 11、清浊:基本概念: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 分类概念:全清:清声母不送气塞音/塞擦音 零声母 次清:清声母送气塞音/塞擦音 全浊:浊音塞音/塞擦音 次浊:浊音鼻音/边音/半元音 擦音:清__ __ __ 归入全清 浊__ __ __ 归入全浊 12、字母:古人分析声母 给每一个声母一个汉字作代表如“帮”__ “端”__ 一个音系里的全部字母成为一个字母系统 13、韵:来源:早期音韵学研究与诗歌押韵关系密切 诗歌押韵的条件是韵腹、韵尾相同 语音分析将韵腹、韵尾作为一个整体 韵腹、韵尾相同,声调相同的汉字归为同一部类,每一部类叫做一个韵 14、韵部:韵基(韵腹+韵尾)相同、声调不同的几个韵 归为一个更大的单位 15、韵系:四声相承:包含同样韵母的平上去入四个韵,可以形成一个系列 配合:同样发音部位上的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与相同的韵腹结合 __配__;__配__;__配__ 韵腹+鼻音韵尾构成平上去三韵,成为一个韵部 加上相配的入声韵,成为一个韵系 +零韵尾/元音韵尾没有相配的入声 一个韵部成为一个韵系 16、韵目:每个韵用一个汉字命名如“东”、“冬” 17、韵摄:《切韵》分韵繁多 语音变化,韵部合并 宋代:将韵尾相同、韵腹相同/相近的韵系合并为更大的单位 “摄”:统摄、以少持多 三、传统音韵学分为哪几个分支?根据什么来分? 根据研究对象:古音学对象:上古(先秦两汉)汉语语音 材料:诗歌韵文归纳韵部系统 如《诗经》《楚辞》 形声字探求声母、韵母类别

(完整word版)音韵学复习提纲

音韵学复习提纲 1.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的分支? 音韵学(historical phonology),又叫声韵学,或者历史语音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的学科。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代是“小学”的一个门类,是“经学”的附庸。 音韵学可以分为四个门类: 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爲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这里的“今”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古音) 古音学:是相对“今音学”来说的,以《诗经》的用韵和谐声字爲主要材料,研究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上古音) 等韵学:得名于等韵图。用字母、等、呼等概念分析反切原理和发音方法,并以韵图的形式分析汉语的音节结构。 北音学:对象是近代反映北方语音的韵书、韵图。(近代音) 2.关于声母的概念 (1)声母 聲母(initial consonant)是指音節開頭的輔音。在音節開頭没有輔音的情况下,也可以認爲存在一個“零聲母”。而實際上普通話中真正的零聲母是非常少的。實際發音中往往帶有一个喉塞音或同部位的半元音。 聲母由輔音構成,但是輔音並不一定是聲母。輔音還可以充當韻尾。(-m, -n, -?, -p, -t, -k, -l, -?)。有些輔音(一般是響輔音)還可以自成音節:呣m(北京),五?、唔m(廣州)。甚至跟聲母相拚成一个音節:湯th?,鋼k?,郎n?,桑s?(廈門)。 (2)声类 反切上字的分类,由反切上字系联、归纳而来。《广韵》中452个反切上字,最多可以分析为52声类。 (3)字母 在音韵学上,古代学者称呼声母的别名,指字音的开头部分。字母的產生與佛教的傳播有關。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人們接觸到一種跟漢語、漢字完全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即梵語文。梵文是一種拚音文字,以輔音字母爲中心,元音用附加符号表示。受梵文的啟發,中國的音韻學家創立了字母。 最早創制字母的人一般認爲是唐末的和尚守温。他的字母有三十個,見於敦煌發現的《守温韻學殘卷》。现在音韵学上流传的三十六字母是经后人曾补过的,它大致代表了唐、宋间汉语语音系统的三十六个声母。 (4)五音 音韵学家根据声母发音部位的不同,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五类,即所谓“五音”。《玉篇》卷末所附的《五音声论》以及《广韵》卷末附的《辩字五

音韵学基础知识word精品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广韵》61 平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 二、《广韵》34 入声韵: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 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 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 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 r 1 ^*7* 齿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 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 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 半舌:来 、[/ r 1— 半齿 :日 六、王力上古29 韵部:七、王力上古32 声母: 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 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 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 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 幽觉唇音:帮滂并明 微物文 脂质真 歌 月寒缉侵叶谈 八、《中原音韵》19 韵部表: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九、《中原音韵》25 声母表: 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 章昌商戎 庚青

十、十三辙韵目表 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 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 2、只有一二四等的: 3、只有一四等的: 4、只有二三等的: 5、只有三四等的: 6、只有三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 知彻澄娘照穿床审喻(三等云,四等余)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 7、只有四等的: 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 1、一等:冬模泰灰哈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 2、一三等:东戈(2) 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 4、二三等:麻庚(2) 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 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 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 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 止遇果宕曾流支脂之微 鱼虞模歌 戈阳唐 蒸登 蟹:齐佳皆灰哈祭泰夬废 臻:真谆臻文欣魂痕 山:元寒桓删山先仙 效:萧宵肴豪 假:麻 尤侯幽 深:侵梗:庚耕清青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节绪论(填空、简答) 一、研究汉语史的原则(填) 1.注意语言发展的时代特点 2.区分通例和特例 3.重视语言内部各要素的联系 二、研究汉语史的依据 1.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分为韵文(音韵)和散文(词汇和语法)两部分) 2.前人的研究成果 属于词汇词义研究的,有《尔雅》类,《方言》类,《释名》类等 属于字形字义研究,有《说文》《玉篇》等书 属于字音研究的,有《切韵》《广韵》《中原音韵》等韵书 3.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外语借词包括外语里借汉语的词和汉语里借外语的词两种情况 4.现代汉语方言 三、研究汉语史的方法 1.归纳 2.比较 3.统一 4.证实 5.探源 6.转换 7.推演 8.系联

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其中商为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 特点:(1)语音上,没有轻唇音;没有舌上音;前期和中期没有庄组声母;阴、阳、入三类韵母配合整齐;声调分平、入两大类,两类之中又各按音高和音长分为两类,没有去声。(2)词汇上,以单音词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3)语法上,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面;被动句通常用“于”“见”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 b)中古期从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二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其中唐为中古中期,宋为中古后期。 特点:(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产生;舌上音产生;庄组声母和章组声母合并;大量古入字变为阴声。(2)词汇上,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量增加;由于对外文化交流和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汉语词汇中增加了相当数量的外语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 导言部分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 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第一,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2.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本节其它一些问题可一般了解: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二、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四、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有三大要点:语言是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次性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指称现实现象。如: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注意语言符号同一般符号的区别。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弄清楚语言层级,各个层级的构成及其特点,以及语言二层性的核心。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比如音位和音位、词与词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也

最新音韵学复习题一

音韵学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传统音韵学可以细分为四个部门:、、、。 2.上古音是指时代的语音。研究上古音的主要材料是。 3.中古音是指时代的语音。研究中古音的主要材料是。 4.、、和现代分别是音韵学的萌芽期、创立期、发展期和全盛期。5.明朝陈第明确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的理论。 6.最早创立字母的是唐末一个名叫的和尚,他创立的字母是个。 7.“五音”是根据来分的;清浊是根据来分的。 8.“五音”指的是唇、舌、、、喉五类音。 9.“七音”就是“五音”再加上和。 10.传统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又叫,或者合起来叫。 11.传统三十六字母中,喉音包括现代所谓零声母、和三类音。 12.宋元时代将韵母分为呼和呼。 13.时期产生了反切注音法,它是在启发下产生的。 14.反切注音的原则是、。 15.《切韵》的作者是,成书于公元年,共有韵。 16.《广韵》的作者是,书成于公元年。 17.《广韵》的韵目按四声计有个,以平赅上去入则有个韵部。 18.《广韵》音系,入声韵只和相配,而不和相配。 19.《广韵》各韵目中每一个圈下第一字附有反切,代表一个,或一组。20.《诗韵》又称,由南宋平水人据《广韵》合并为韵,后被金人合为韵。 21.《广韵》的精华是它的,清代陈澧首创法来研究中古音。 22.中古时期的四声是、、、,其名称起于时期。 23.我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魏人的。 24.《广韵》共有个反切,其中包含个反切上字,个反切下字。二、名词解释 1.音韵学2.今音学3.古音学4.等韵学5.北音学6.五音7.字母 8.韵部9.韵摄10.韵目11.小韵12.阴声韵13.阳声韵14.入声韵 三、简答题 1.传统音韵学的四个部门是什么?它们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韵和韵母的差别是什么? 3.根据韵母韵尾的不同,可以将韵母分为哪三类?它们各自以什么收尾? 4.中古平声按照什么条件分化为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请举例说明。 5.现代普通话中的j、q 、x声母来源于中古哪两组声母?其演变条件如何? 6.现代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来源于中古时期的哪些声母? 7.中古“见溪晓”和“精清心”演变为普通话的什么声母?演变的条件是什么? 8.中古的“并、定、群、从”几个全浊声母分别演变为普通话的哪些声母?演变的规律如何? 9.现代普通话的去声的三个来源是什么? 10.《广韵》阳声韵和入声韵相配的原则是什么? 11.《广韵》声母与36字母相比,有何不同? 12.现代普通话中的零声母来源于中古的哪些声母?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广韵》61平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 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 二、《广韵》34入声韵: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 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 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 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 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 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 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 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 半舌:来 半齿:日 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 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 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 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 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 幽觉唇音:帮滂并明 微物文 脂质真 歌月寒 缉侵 叶谈 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 崩烹蒙风亡 东通农龙 工空仰烘邕 宗从嵩 钟充双儿 章昌商戎

十、十三辙韵目表 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 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 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 3、只有一四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 4、只有二三等的:知彻澄娘照穿床审 5、只有三四等的:喻(三等云,四等余) 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 7、只有四等的:邪 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 1、一等: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 2、一三等:东戈(2) 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 4、二三等:麻庚(2) 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 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 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 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 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 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 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 宕:阳唐效:萧宵肴豪 曾:蒸登假:麻 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 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复习资料 一、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习语言学概论课程,总的要求是: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抓住重点,全面复习。“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方面的一门基础课,重点讲授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本科阶段的其它语言类课程和撰写语言方向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在整个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这门课的学习即将结束,要进行复习考试,弄清楚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自然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做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障碍。复习的时候应抓住重点,就是要根据我们的考核说明规定的重点进行复习;但“抓住重点”不是“只学重点”,而是要通过重点问题的复习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不要自己从主观愿望出发来划定复习范围。复习的总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吃透内容要点 复习不但要掌握比较重大的要点,弄清楚各个章节的框架结构,对各个重点内容的要点也要非常熟悉,每个要点要求都能展开阐述,比如基本词汇的特点,什么是全民常用,什么是稳固,什么是有构词能力,这些特点相互之间是怎样影响的,都必须能结合实例说出个所以然来。如果复习不全面不细致,理解问题不深入透彻,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就只能是干巴巴的条款了,那样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也不符合本课程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三基”的要求。 第二,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 专门就名词概念提出复习要求,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名词概念是一门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名词概念串连起来的。另一方面,期末试题名词解释题目还是一个考核重点,而且还占有非常重的分量。不但如此,而且在填空、选择、问答题里都要涉及重要的名词概念,至于占试题主要内容的分析题,更是离不开名词概念,否则就无从下手分析。例如:合成词、词与词的组合方式、词组的层次分析等,都涉及到名词概念。 名词概念分两个层次要求:一个层次是对名词概念要求理解其内涵,能结合问题进行分析、解释,能举例说明;一个层次名词概念主要是一些涉及到下位概念的名词,要求理解其内涵,能结合语言实际进行类别分析辨认。我们在中央电大编辑部发行的《期末复习指导》中列出了一些重点名词,复习可参考这部分内容,我们今天也重点介绍一下。 第三,弄清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复习首先要注意把基本理论吃透。所谓吃透,就是能理解其内容,能灵活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当然,我们强调灵活运用,不是反对有关的记忆,一些基本知识,课程内容的框架,还是应该搞清楚,这样才能做到成竹在胸,所以复习时对所学的知识还要进行必要的梳理,比如像国际音标和元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就必须强化记忆。 第四,加强实践练习。 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理解、把握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要真正吃透理论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 1、字母: 宋朝时有人提出“三十六字母”的说法,字母这里就是声母的意思,至于为什么叫字母,这个和梵语有关。 2、阳声韵: “阳声韵”指以鼻辅音―m,―n,―ng等收尾的韵。王力归类的阳声韵包括,蒸部、东部、冬部、阳部、耕部、真部、文部、元部、侵部、谈部 3、七音: 宋元等韵学家依据守温字母,在唇、舌、齿、牙、喉五音之七音相关记载 外,又增加半舌(来母)和半齿(日母)两类,合称七音。如宋代郑樵在撰《七音略》时,就采用七音分类来制等韵图。其中,齿音又分齿头、正齿,舌音又分舌头、舌上,唇音又分重唇、轻唇。这些分类,经多数韵书沿用,已约定俗成,虽不尽合理,但在讨论古音时,必须懂得它们。 4、清浊: 语音的清声与浊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 陆法言著《切韵》,时俗不晓其韵之清浊,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至於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假二等 6、早梅诗 《早梅诗》是明朝兰茂在《韵略易通》里作的,它给出了明朝官话的全部声母。 《早梅诗》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的一首五言绝句,见于明代兰茂的《韵略易通》。用诗的形式写下来,为了便于记诵。原诗如下: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d f p z m h n ═ zh k b s" υ" r g ch c t sh l 下面一行是汉语拼音。这里═表示零声母即以元音开头的字。“υ”是唇齿摩擦音。现代北京音香山一带摩擦极轻,天津音摩擦就极重。从诗里归并声母看,“见”代表g-(giɑn),“雪”代表s-(süe),尖团字还分得开。这或许是作者在这一点上遵从多数方言,或许是当时“官话”语音确实有这种区别。从清乾隆八年(1743)“存之堂”(书坊名)写《圆音正考》,就汉字对译满语声音不准确提出批评一事看,后一个推测比较近真。把《早梅诗》的声母按发音部位排起来,就得到(如图),再加上,恰好二十。说这首诗代表的音韵格局是现代北方音的前身大致不错。所以在后代讲音韵的书里,如清代李汝珍的《音鉴》等,都常引用。把归并所得的字母作成诗并不止兰茂作过。远在唐代,就有日本和尚空海作过类似的《伊吕波歌》。李汝珍也作过“春满尧天……”《行香子》词以及《太平歌》(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这么做,提高了音韵学的普及性,可是把等韵等从印度声明学传来的按发音部位分类和按发音方法排序次的严格科学精神给削弱了。 7、阴阳对转

近代汉语研究期末复习(知识点完整整理)

近代汉语研究期末复习 第一章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 一汉语的历史分期 (一)20世纪初,高本汉、钱玄同的分期: 1.(瑞典)高本汉: (1)《诗经》以前是太古汉语。 (2)《诗经》以后——东汉是上古汉语。 (3)六朝——唐是中古汉语。 (4)宋代是近古汉语。 (5)元明是老官话。 (《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译) 2.钱玄同: 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 钱玄同《文字学音篇》1918年 以上都是从汉语语音的标准来明确“近代汉语”。 (二)王力先生的分期情况: 1.分期: (1)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以语法为主要依据,结合语音演变。 判定近代汉语的依据: 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中消失; 2.-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3.入声在北方话中消失。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影响: 潘允中关于汉语史的分期: (1)上古时期:殷商——西汉(东汉是过渡时期) (2)中古时期:两晋——隋唐五代 (3)近代时期: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 (4)现代时期:“五四”运动以后 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1988年)也赞成王力先生的意见 (三)吕叔湘分汉语史为两段: 1古代汉语以晚唐五代为界 2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自序》1984年 从文献语言反映实际口语的情况着眼。 (四)日本汉语家: 1汉以前是“上古”。 2六朝——唐末是“中古”或“中世”。 3宋元明是“近世”。 4清代是“近代”。 二、关于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小学语文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 二、现代汉语 (一)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主要有:普通话、音节、音素、元音、辅音、音位、零声母、语素、词、单纯词、合成词、同义词、反义词、连绵词、外来词、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词类、实词、虚词、短语、句子、句类、修辞、辞格等。 (二)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的性质,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汉语拼音方案》,古今声调的变化;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起源、特点和作用,汉字规范的要求,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成语的特征、来源、构造和运用;词汇的发展变化途径;辞格的综合运用等。 (三)考试内容要点 1.了解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分布、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影响。 2.理解学习现代汉语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3.掌握普通话的科学定义及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特点。 4.了解并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5.熟练掌握每一个声母、韵母的正确发音,进行声母、韵母的辨正训练。 6.正确掌握普通话声调发音,读准“四声”。 7.了解普通话语音的音节形态、结构和声韵调的配合规律,正确掌握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8.掌握普通话中变调、轻声、儿化、“啊”音变等语流音变规律及词的轻重格式。 9.了解音位的概念、归纳方法和音位变体情况,掌握普通话语音音位。 10.了解语音规范化的含义,掌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11.理解朗读的作用和基本要求,掌握朗读技巧。 12.了解汉字的产生、特点、作用及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13.了解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及总体趋势。 14.初步掌握汉字的构造及传统造字法。 15.理解并初步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熟悉“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6.熟练掌握汉字的笔顺、笔划、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17.理解汉字的简化整理、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及改革发展趋势,熟悉《简化字总表》。 18.掌握语汇的概念,了解现代汉语语汇的构成及其形成与发展基本规律。 19.掌握语素的概念、分类及辨别方法。 20.掌握词的概念、分类及构造。 21.了解词义的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掌握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的概念和词义的派生方式、同义词的作用及辨析、反义词的作用及特点。 22.了解熟语的概念、种类,掌握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各自特点及应用。 23.了解语法和语法体系的概念含义。 24.掌握实词(含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等)的意义、种类及各自主要语法特点。 25.掌握虚词(含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的共同特点及其各自的不同用法。注意理解词的兼类现象。 26.了解并掌握短语的性质、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短语的多义性及多义短语形成的原因。能熟练掌握短语的层次分析。 27.理解单句的性质、语气类型和句法成分(尤其要注意理解句子成分复杂化的单句);掌握单句的结构特征类型;能发现并纠正常见的句法错误。 28.了解复句的性质;掌握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能掌握分析复句、多重复句和复句紧缩形式的方法。 29. 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 30.掌握修辞的概念、要求和原则;掌握常见的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通感、借代、双关、反

音韵学复习要点

音韵学复习要点 1、汉语音节结构的分析方法,一耳光音节的构成成分 答:音韵学对音节的切分分为两层,第一层把整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第二层只对韵母进行再切分,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组成,结合方式是线性组合;声调是非音质音位组成,结合方式不是线性组合。 2、普通话辅音、元音和声调的音位。 答:普通话辅音音位: 塞音不送气塞音送气鼻音擦音边音 唇音 p p’ m f 舌尖中音 t t’ n l 舌根音 k k’? x 塞擦音不送气塞擦音送气擦音通音 舌尖前音?? s 舌尖后音 t? t?? r 舌面前音??? 普通话元音音位: 高元音:? I u y 中元音:?低元音:a 各个音位变体如下: /?/的变体有:[?]:只出现在/?/ /?’/ /s/后面 [?]:只出现在/t?/ /t?’/ /?/后面 [?r]:出现在零声母音节不与辅音配合 /i/的变体是/i/ 、/j/,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 /u/的变体是/u/、/w/,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 /y/的变体是/y/、/?/,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 /a/的变体有:/?/:用于零韵尾之前 /?/:用于/i/、/y/和/n/之间

/ɑ/:用于韵尾/n/、/?/之前 /a/:分布在其他语音环境 /?/的变体有://:用于单独做韵母 /e/:用于韵尾/i/之前 /o/:用于韵头/u/和唇音声母之后 /?/:用于其它语音环 普通话声调音位: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35】【211】去声【51】【53】 3、反切的基本原理。 答: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两者结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被切字是零声母时,反切上字必须是零声母,但是介音不一定和被切字一致,被切字的介音决定于反切下字。 4、名词解释 答:五音:三十六声母按照发音部位来分,可以划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个种类,合成“五音”。 七音:五音之外,还有半舌音、半齿音,因而有了七音的称号。另外,唇音分为重唇音和轻唇音,齿音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舌音分为舌头音和舌上音,因而有十音之 说。但有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分为一类,因而也有“九音”之称。 清浊:三十六声母按照发音方法的划分。其中全清是清声母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以及零声母;次清是清声母里边送气的塞音;全浊是浊声母的塞音塞擦音;次浊世浊 音里边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等。擦音也分为清浊两类,有的单叫清浊,有的归 入全清全浊。 字母:古人对声母分析的常用办法是给每一个声母取一个汉字做代表,代表字叫做字母。 开合:中古时期的汉语语音介音系统分为?、i、u、iu四个类别,其中u是合口的标志,有u、iu介音的就是合口呼,否则就是开口呼。 四等:四等的区别在于韵头和韵腹。韵腹是后元音u、o、ɑ、的韵母属于一等韵类,韵腹是低元音和次低元音?、?的是二等韵类,以e为韵腹的是四等韵类,而所 有以i为介音的韵都是三等韵类。

音韵学试题答案A、B

鲁东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2005级汉语本音韵学末考试(A卷)评分细则与标准答案 三、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共3分):(1)同用;(2)互用;(3)递用。 2、(共14分):(1)三;二;假二。假四。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 (2)合口三等韵。 3、(共4分):真正;二;外;内。 4、(共5分):古;居;苦、去、渠。 5、(共6分):东;冬;江;支;微;鱼。 6、(共4分):通、蟹、果、曾。 7、看图表填空(共4分): 其主要元音是分别是: 、 、 、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古代直行书写,故称)切上字、切下字、被切字。如“当孤切都”“古红切公”。 2、分尖团:北京话中中古见组([ ]、[ ]、[ ])与精组([ ]、[ ]、[ ])的各一部分合并为[ ]、[ ]、[ ]等声母。如:精、清与经、轻同音。但有的方言中二者并没有合并,精组仍读[ ]、[ ]、[ ],此为尖音,见组读为[ ]、[ ]、[ ](或仍读[ ]、[ ]、[ ])此为团音,总之二者没合并的就可以称之为分尖团。 五、据图表写出从中古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演变的三条主要规律(10分): (一)平分阴阳 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其规律是:(1)清音变阴平,即声母为全清、次清的古平声字,北京话中都读作阴平声。例如:东风吹衣。(2)浊音变阳平,即声母为全浊、次浊的古平声字,北京话中都读作阳平声。例如:唐时传奇、牛迷难来。而且全浊声母的一般要读作送气清音,如:唐传等。 1

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 本科期末复习要点导言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 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 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 我国的小学: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 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 字义, 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 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 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 联系。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 语言交际的过程: 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 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 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

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 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 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 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 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 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 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 第一, 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 第二,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是一 定社会的产物, 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3.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没有阶级性, 具有全民性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 一、术语 1.音韵学:又称为“汉语声韵学”,或者又叫“汉语历史音韵学”,这是一门研究汉语从古到今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状况及其变化的学科。 2. 今音學:是研究中古時期(隋唐時代)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3. 古音學:是研究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4.等韻學: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漢語韻母及聲韻配合規律的一門學問,它通過韻圖的形式展示某一歷史時期的聲、韻、調系統。等韻圖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聲、韻配合表。 5.阴声韵、阳声韵:根据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特点,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及入声韵三类。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的韵母,如普通话中的[a][ia][ai][ao]等。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普通话中的[an][ang]及潮州话中的[am]等。 6.字母:音韵学中字母简称“母”,是声母的代表字。用汉字表示。古代没有音素字母,为了标记声母的类别,就从同声母

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汉字来作代表,这种用来标记声母类别的代表字就叫字母。如“都丁端得德冬”等字的声母都相同,就用“端”来标记,“端”便是字母。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的,古人也选一个开头没有辅音音素的字来作代表,如“影”母。 7.韵摄:不管韵头和声调的不同,音韵学家把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韵归并成大类,叫做韵摄,又简称“摄”(“摄”即“统领”意)。如《广韵》二百零六韵被归并为下述十六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8.韵目: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就叫韵目。如《广韵》把“东、同、童、僮、铜”等许多同韵字汇成一个韵部,取“东”作代表,“东”便是这个韵部的韵目。 9.等韵图:是宋元以来的等韵学家编制的声韵调配合的音节表。 10.“等”“呼”:是传统汉语音韵学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称中古汉语的介音系统,最先应用在韵图上。韵图把韵书中相类似的韵目归为一大类,称为“摄”,每一摄内部,又根据介音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这一讲介绍以下内容: ①与声、韵、调有关的术语 ②与古代注音方法有关的术语 ③传统三十六字母 一、与声母有关的术语 ㈠、声、声纽、纽 这一组术语指声母。“纽”义为“枢纽”,古人认为声母在汉语音节中非常重要,是汉语音节的枢纽,所以称作“纽”或“声纽”。 ㈡、五音、七音、九音、舌齿音 这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给辅音分的类。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

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 七音:古人从五音中的舌音分出半舌音、五音中的齿音分出半齿音,加上原来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合称七音。 九音:古音在七音的基础上,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两类,将舌音分为舌头、舌上两类,称为九音。 舌齿音:古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为一个大类,称为舌齿音。 ㈢、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这一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对辅音作的分类。 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成除阻方式:塞、塞擦、擦、鼻、边 塞音:[p][ph][t][th][k][kh]

塞擦音:[ts][tsh][t?][t?h][t?][t?h] 擦音:[f][s][x][?] 鼻音:[m][n][?] 边音:[l] 第二,呼出气流强弱:不送气、送气 不送气:[p][t][k][ts] [t?][t?] 送气:[ph][th][kh] [tsh][t?h][t?h] 声带颤动与否:清音、浊音 清音:[p][t][k][ph][th][kh] 浊音:[m][n][l][?] ⑴清、浊 指清音、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不带音是清音。反之,发音时声带颤动、带音的是浊音。关于清浊,古人又结合其它发音方法,进一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音韵学试题

鲁东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2005级汉语言专业本科试卷 A 课程名称音韵学 课程号(1100240)考试形式(闭卷)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本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 1、音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与汉语的语音系统的一门科学。 2、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的,所以又叫《广韵》学。 3、等韵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音学,或者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4、北音学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研究对象,它与“近代语音学”没有多大关系。 5、音韵学的这四个分支中,应该以“今音学”为基础。因为这可以上推古音,下联今音。 6、隋唐时零声母只有一个“影”母,到了现代北京话中,中古的微、疑、影、云、以五母的字基本上都成了零声母。 7、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其规律是:(1)清音变阴平 (2)浊音变阳平。 8、“声类”则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它与声母的含义不完全一致。 9、刘复分析汉语音节结构特点时用“头、颈、腹、尾、神”来表示我们今天的“声调、声母、介音、韵腹、韵尾”。 10、首创“反切系联法”的是明朝人陈第。 二、选择。(正确答案有一个选一个,有多个选多个)本题共4小题, 满分20分。 1、看图表(共8分): 概念 A韵头 B韵腹 C韵尾 D声调 E声母 小韵 + + + + + 韵类 韵 韵母 韵部 韵摄 - ≌ + - (+表示相同,-表示不同,≌表示相近。) 如上图所示,属于同一个小韵的字必须A韵头 B韵腹 C韵尾 D声调 E声母五个语音成分全部相同,换言之,在做这一级语音单位的分类时,须同时考虑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这一项就选作:小韵(A、B、C、D、E);仿此,做下面几题:韵类();韵();韵母();韵部()。 2、(2分)下面关于《广韵》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按韵编排; B、工具书; C、字典; D、韵书; E、按部首编排。 3、看图表答题(共8分): 中古现代例字 摄韵等 效摄豪一 au 褒袍毛刀桃劳遭 萧四 iau 刁挑条辽箫浇尧 肴二 iau 交胶教 au包胞泡 宵三 au 朝超少 iau标苗燎 就一般的观点来说,()韵字原先没有i介音,()韵字原先有i介音,今天变化都非常整齐;而()韵字原先有i介音,其中舌齿音声母的字有些失落了i介音;()韵字原先没有i介音,其中喉牙音声母的字有些后来滋生了i介音。 A、萧; B、宵; C、肴; D、豪。 4、(2分)下面哪些韵是四等韵() B、先韵; C、萧韵; D、青韵; E、添韵。 三、填空。本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属于用;)属于用;)属于用;2、看韵图填空(共14分):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诗经》在汉代分为齐、鲁、(韩)(毛)四家,其中鲁诗传人为(申培)。 2. 古代“小学”分为三门,他们是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3. 清人钱大昕提出“古无舌上音”,其含义是上古时期没有(知彻澄娘)四个声母。 4. 《论语》一书,三国魏时集注者是(何晏),清代(刘宝楠)有《论语正义》。 5. 《诗经》韵例中,单句与单句押、双句与双句押,被称为(交韵)。 6.从韵尾分析,古代汉语中有阴、阳、入的分别,阳声韵有三个韵尾(-M)(-n)(-ng),入声韵有(-p)(-t)(-k)三个韵尾,其中现代汉语中阳声韵尾(-M)已经消失。 7.“史记三家注”包括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8.顾炎武的音韵学著作是(《音学五书》),段玉裁的音韵学著作是(《六书音韵表》),孔广森的音韵学著作是(《诗声类》),《经籍纂诂》的作者是清代(阮元)。 9.清人三大史学名著包括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和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 10.古代目录把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老子》属于(子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宋人三十六字母与唐代守温三十字母的差别是多出()六个声母 A.非敷奉微床娘 B. 帮滂并明泥日 C.照穿床审娘日 D. 见溪群疑来日 2.“同声必同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清代著名学者() A.王念孙 B. 王引之 C.段玉裁 D. 戴东原 3.“读若”“读如”与“读曰”“读为”的区别是() A.前二种用于注音,后二者用于破通假 B.后二种用于注音,前二者用于破通假 C.两种都用于注音 D.两种都用于破通假 4.近体诗如果首联出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边的一句是()。 A.仄仄平平平仄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