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名称:中药鉴定学实验

英文名:Experiment For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二、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

三、适用专业:本科中药学专业

四、采用教材及参考书:《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吴德康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参考书:《中药鉴定学》(第二版,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五、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128 ;课程总学分: 8 ;实验课总学时:50 ;

六、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七、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中药原植(动)物的鉴定方法,能正确地描述。

2、掌握显微鉴定方法及技术,包括徒手切片、组织解离、粉末制片等显微制片技术,学习石蜡切片方法;掌握镜检,描述和作图等技术。

3、掌握性状鉴定的方法,能熟练地描述。熟识常用中药300种。

4、掌握理化鉴别的方法和技术。

5、※(中成药鉴定)为综合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名称:组织制片技术

[实验目的]

掌握制片方法。

[实验要求]

显微镜光学部分的正确应用。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使用

二、制片方法

1、粉末制片

2、表面制片

3、解离制片

4、徒手制片

三、特化细胞壁的染色

1、木质化细胞壁:间苯三酚+浓硫酸(盐酸)

2、角质化或木栓化细胞壁:苏丹Ⅲ试液

3、树胶、黏液质:钌红试液

实验名称:根及根茎类中药(一)

[实验目的]

大黄、黄连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实验要求]

掌握水合氯醛透化制作临时粉末制片的操作方法。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黄连、大黄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特征

2.显微鉴别

(1)黄连、大黄的组织横切面特征

(2)黄连、大黄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3.大黄理化鉴别

(1)微量升华

(2)乙醇提取液于滤纸上在UV灯下观察荧光

[

实验名称:根及根茎类中药(二)[实验目的]

1.甘草、人参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2.掌握人参的四大鉴别特征,了解人参有关商品规格及常见伪品。

[实验要求]

掌握镜下观察人参的横切面显微特征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甘草、人参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特征

2.显微鉴别

(1)甘草、人参的组织横切面特征

(2)甘草、人参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

实验名称:根及根茎类中药(三)[实验目的]

当归、桔梗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实验要求]

掌握镜下观察当归的横切面显微特征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 当归、桔梗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特征

2.显微鉴别

(1)当归、桔梗的组织横切面特征

(2)当归、桔梗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实验设备]

实验名称:根及根茎类中药(四)[实验目的]

天麻、半夏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实验要求]

掌握镜下观察天麻的横切面显微特征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 天麻、半夏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特征

2.显微鉴别

(1)天麻、半夏的组织横切面特征

(2)天麻、半夏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实验设备]

实验名称:茎木类中药

[实验目的]

1.掌握关木通、沉香的粉末显微特征。

2.熟悉关木通、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苏木、降香、沉香、钩藤的性状特征。

3.了解川木通粉末显微特征。

[实验要求]

掌握镜下观察关木通的横切面显微特征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 木通、关木通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特征

2.显微鉴别

(1)木通、关木通的组织横切面特征

(2)木通、关木通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

实验名称:皮类中药

[实验目的]

1.掌握厚朴、肉桂、杜仲的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2.熟悉厚朴、肉桂、杜仲、牡丹皮、合欢皮的性状特征。

3.了解牡丹皮、肉桂的理化鉴别原理及方法。

[实验要求]

掌握镜下观察黄柏的横切面显微特征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 厚朴、黄柏、肉桂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特征

2.显微鉴别

(1)厚朴、黄柏、肉桂的组织横切面特征

(2)厚朴、黄柏、肉桂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

实验名称:叶类中药[实验目的]

大青叶、番泻叶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实验要求]

掌握镜下观察番泻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 大青叶、番泻叶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特征

2.显微鉴别

(1)大青叶、番泻叶的组织横切面特征

(2)大青叶、番泻叶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

实验名称:花类中药[实验目的]

丁香、金银花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实验要求]

掌握镜下观察丁香、金银花的粉末显微特征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 丁香、金银花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

2. 显微鉴别:丁香、金银花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实验设备]

实验名称:果实种子类中药[实验目的]

五味子、小茴香、槟榔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实验要求]

掌握镜下观察五味子、小茴香、槟榔的粉末显微特征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 五味子、小茴香、槟榔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

2. 显微鉴别:五味子、小茴香、槟榔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

实验名称:全草类中药

[实验目的]

麻黄、薄荷粉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药材性状

[实验要求]

1. 掌握镜下观察麻黄、薄荷的粉末显微特征

2. 掌握徒手制作麻黄横切面临时片的方法

[实验时数]

4学时。

[实验内容]

1. 麻黄、薄荷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特征

2.显微鉴别

(1)麻黄、薄荷的组织横切面特征

(2)麻黄、薄荷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实验设备]

实验名称:藻菌地衣其他类中药[实验目的]

1. 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冬虫夏草、茯苓、猪苓、乳香、没药。2.掌握澡、菌、树脂、其它类中药的一般性状鉴别方法。

3.掌握茯苓、猪苓的显微鉴别特征。

[实验要求]

掌握镜下观察茯苓、猪苓的粉末显微特征

[实验时数]

3学时。

[实验内容]

1. 茯苓、猪苓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特征

2.显微鉴别:茯苓、猪苓粉末显微鉴别特征

[实验设备]

实验名称:未知粉末鉴定

[实验目的]

1.掌握未知粉末鉴定的方法

2. 掌握几种常见中药的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

大黄、黄连、甘草、人参、半夏、天麻、厚朴、肉桂、杜仲、黄柏、番泻叶、丁香、洋金花、金银花、红花、五味子、苦杏仁、小茴香、麻黄、穿心莲、猪苓、茯苓。

[实验要求]

自行设计,鉴别未知粉末显微鉴别

[实验时数]

3学时。

[实验内容]

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进行未知粉末显微鉴别

[

九、实验课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能正确地描述中药原植物的性状特征;显微制片技术操作步骤;通过镜检,描述和作图要具体详细真实。

(2)考核方式:实验课的考核由实验报告成绩及未知中药粉末鉴定测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实验成绩占该课程总评成绩的30%。

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

微生物实验知识总结与实践应用经过这学期学习和实验操作,我对《微生物实验》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也从中学习到了有用的知识。《微生物学实验》是要求我们掌握实验知识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初步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与迅速发展的科学前沿接轨。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我将我这学期学到的微生物学知识,结合生活和工业当中的一些应用,归纳如下:在吾尔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从最基本的知识学起。 (1)无菌操作技术: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效应,因此微生物在转接过程中,一般再火焰旁进行,并用火焰直接灼烧接种环,已达到灭菌的目的。在做实验时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以后的实验中多数操作都必须再火焰旁进行。 (2)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人工配置的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别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自然界中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不同类别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一般不同。 (3)消毒与灭菌:灭菌是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学基本技术。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的制约。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

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 物,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域。 (4)平板分离与活菌计数:平板分离计数法是将待测菌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在平板上。经培养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量计算出样品中细胞密度。平板分离法主要有:1.平板划线分离法。2.稀释涂布平板法。 (5)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G+)和革兰氏阴性细菌(G-)两种类型。这是两种细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差异决定的。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后两者呈现不同的颜色,在显微镜下便于进行观察…… 我们学习微生物实验技术,就是要把微生物的实验技能应用于实践生产,培养繁育细菌收集细菌代谢产物,应用于药业、工业,产生经济利益。制备培养基是微生物实验技术操作的重要环节,按照培养基的功能分类培养基的类型有:1.选择培养基。2.鉴别培养基。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应用于培养微生物的主要是-发酵罐。我将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在当今社会中已取得了很大的作用,在工业、农业、医药业、畜牧业等各个行业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相对于

《国际支付与结算》(英文)教学大纲.doc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双语)课程号:0 0 4 0 2 5 1-2 (2)

《国际支付与结算》(双语)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name:International Payments and Settlements 课程号Serial number:0040251-2(2))(编写时间:2006年6月) 一、开设院(部): 经济与金融学院 二、教学对象: 金融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等 三、课时及其分配: 36学时——多媒体授课:30学时;案例分析、作业:6学时 四、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查、平时考核 五、教材: Hinkelman Edward G , International Payments and Settlements, The Syndicate of World Trade Press , 2000 六、主要参考资料: 1.王益平主编:国际支付与结算(英语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 出版社,2004(国家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商务英语系列课程教材) 2.邓俊编:国际结算(英语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3.何康民主编:国际贸易结算(英语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贺瑛编著: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指南——国际结算(英语版),上海财经 大学出版社,1996 5.(德国)查尔斯?韦勒、乌特?鲍姆佳特著(中国农业银行翻译):国际结算与 国际贸易融资实务(双语版),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6.朱意秋编著:国际贸易结算新编(双语版),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7.沈锦昶等编著:国际支付与结算.修订本(双语版),上海外贸教育出版社, 2002 8.应诚敏、刁德霖编著:国际结算,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9.周宇治著:银行国际结算函电交涉案例选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10.https://www.doczj.com/doc/b618576127.html, 11.https://www.doczj.com/doc/b618576127.html, 12.https://www.doczj.com/doc/b618576127.html, 13.https://www.doczj.com/doc/b618576127.html, 14.https://www.doczj.com/doc/b618576127.html, 15.http:// https://www.doczj.com/doc/b618576127.html,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教学大纲

Photoshop 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PHOTOSHOP CS3版工作界面,图像设计基本操作,选区的创建、编辑与应用,图像的填充、绘制与修饰,路径、形状的绘制与应用,色彩艺术,文字魅力,图层的应用,蒙版与通道的应用,神奇滤镜,动作和输入、输出等,最后通过综合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案例实训。学习Photoshop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设计工具的使用技巧,进行各种公益广告设计、商业广告设计、商业包装设计、网页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适应社会要求,能够顺利的走上社会,并为以后独立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1)能够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理论、有关色彩理论和颜色模式的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的工作界面以及一些基础操作,例如:对图像 文件的新建、打开和保存操作,以及使用PHOTOSHOP CS中的各种辅助 工具等。 (3)" (4)能够熟练利用PHOTOSHOP CS3中的工具和命令创建、编辑和保存选区; 熟练掌握创建、编辑路径的方法与技巧。 (5)熟练掌握图层的一些概念、基本操作。 (6)对通道与蒙版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轻松掌握通道与蒙版的操作方 法与技巧。 (7)掌握滤镜的一些基础的操作。 3.课程特点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3实用教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大量的上机实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在上课的全过程必须保证大部分的时间来上机。 `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 项目一Photoshop CS3快速入门 项目二制作滑稽小狗 项目三制作圣诞电子卡片 项目四制作完美婚纱照 项目五制作时尚皮包宣传页 项目六制作舞会门票 ; 项目七制作时尚照片 项目八制作室内装饰效果图 项目九制作学院网站首页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数:108讲课:108 学制:四年制本科 适合专业:生物科学相关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点样分析,并加以解决。 (二)课程的任务: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要求学生熟悉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掌握无菌操作技能和建立无菌概念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重点掌握最基本的无菌操作技能,如接种、纯培养、计数等。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 通过教师示范、讲解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方法,使学生牢固树立无菌概念,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生物染色技术、形态学观察的方法、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方法、微生物分离、纯化等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了解常用的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构造、使用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和相互协作的优良作风。 2. 本实验课内容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两个部分。验证性实验主要

通过光学显微镜镜检观察方法进行教学,综合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过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完整记录原始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并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三、教学内容 (一)实验一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器皿 目的要求 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了解微生物学实验所用的器皿,因其大多要进行消毒、灭菌和用来培养微生物,因此了解其质量、洗涤和包装方法的要求。 实验内容 一、器皿的种类、要求与应用: 1、试管 大试管(约18mm×180mm) :可装倒平板用的培养基;可作制备斜面用;装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振荡培养 中试管[(13~15)mm×(100~150)mm]: 装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或做斜面用;用于细菌、霉菌、病毒等的稀释和血清学试验。 小试管[(10~12)mm×100mm]:一般用于糖发酵或血清学试验,和其它需要节省材料的试验。 2、容量瓶 主要用于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它是一种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配有磨口塞,瓶颈上刻有标线。 3、量筒 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一种玻璃仪器,外壁上有刻度。常用量筒的规格有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等。 4、三角瓶 用来装无菌水、培养基和振荡培养微生物等。 5、烧杯 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有些烧杯外壁标有刻度,可以粗略地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这种烧杯叫印标烧杯,也叫刻度烧杯,其分度并不十分精确,允许误差一般在±5%。 6、烧瓶 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因瓶口很窄,不适用玻璃棒搅拌,若需要搅拌时,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最新修改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0076 学时数:48 课程类别:必修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适用专业:国贸、报关、电子商务开课单位:商学院 编写时间:2017 年 6 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国际结算》属于国际金融实务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科学性强,知识丰富,国际惯例众多,发展较快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极为广泛,例如,它涉及到国际金融中的货币与汇率问题、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国际金融市场与外汇风险防范问题等;还涉及到国际保险、国际运输、电讯传递、进出口贸易、会计、海关、商检、票据、法律等诸多相关知识,因此,它是以金融和贸易为基础的多边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国际结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以国际结算(主要是贸易结算)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其中国际结算的方式为其核心内容。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例加深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能较为完整地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能将之运用于实践当中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国际结算概述(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名词是:国际结算、顺汇、逆汇。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问题是:1、国际结算如何分类2、为什么国际贸易结算比非贸易国际结算重要?3、现代国际结算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一般掌握的问题是:国际结算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内容: 一、国际结算的含义。 二、国际结算的特征:1 以多种可兑换货币为结算货币。2 涉及多种国际法规及惯例。3 需要当事各方的协调合作。 三、国际结算的基本条件:1 票据是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2 单据保证了国际贸易结算的顺利进行。3 国际结算方式是最终实现货币跨国支付的手段。 第二章国际结算中的票据(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图形图像处理》理论教学大纲 开课院( 部) :工程技术学院 撰写时间:2012年3 月 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 英文名称:Graphic image processing 课程所属层面: ①公共基础②学科基础③专业知识④工作技能 课程性质:①必修②限选③任选 课堂讲授学时:32 实践学时:32 总学时:64 总学分:4 周学时:4 开课学期:第2 学期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1、基础知识目标:本课程全面细致地介绍了AdobePhotoshop CS 的各项功能,包括工具箱以及各工具选项栏的详细使用方法,选区的创建,蒙板、通道和图层的应用,如何扫描图像、打印图像以及图像 的色彩调节,滤镜特殊效果的使用。 2、能力目标:具有熟练使用Photoshop CS软件的能力;具有对平面图像进行熟练处理的能力以及使用图像输入、输出及打印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衔接 《Photoshop CS 图形图像处理》属于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后继 的《Dreamever 网页设计》,《Flash MX设计》等课程中,都有图形图像,动画的制作和处理,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 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应用性。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开始Photoshop CS 之旅 本章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Photoshop CS 基本术语及相关概念;了解Photoshop CS界面;了解Photoshop CS的各种功能;了解历史面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Photoshop CS 基本操作。 本章重点:矢量图与位图解、图像的分辨率和尺寸Photoshop CS 的新增功能。 本章难点:矢量图与位图解 本章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1、位图图像与矢量图形 2 、分辨率 3 、颜色模型和模式 第二节文件操作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大小的测定和计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 2、观察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的标本装片,学会绘制生物图 3、掌握使用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4、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掌握使用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 2、微生物标本装片 3、目、物镜测微尺 4、血球计数板 5、酵母菌液或霉菌孢子液 6、载波片、盖波片、烧杯、滴管、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等 三、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1、构造 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又常被称为复式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机械装置包括镜筒、转换器、载物台、镜臂、镜座、调节器;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电光源。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操作 在目镜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及放大率都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初学者,进行显微观察时应遵循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观察程序,因为低倍数物镜视野相对大,易发现目标及确定检查的位置。 四、微生物大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 1、目镜测微尺(图1-1)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mm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 --

-- 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物镜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2、物镜测微尺(图1-2)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 玻片,一般将lmm 等分为100格,每格长l0μm (即0.0lmm), 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时,将物镜测微尺放在载 物台上,由于物镜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 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物镜测微尺随着显 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物镜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物镜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物镜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3、目镜测微尺的校正 把目镜的上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物镜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看清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的“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图1-3),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物镜测微尺的格数。因为物镜测微尺的刻度每格长l0μm,所以由下列公式可以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例如目镜测微尺5小格正好与物镜测微尺5小格重叠,已知物镜测微尺每小格为l0μm ,则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格长度为=5×10μm/5=10μm 用同法分别校正在高倍镜下和油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 由于不同显微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不同,因此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物镜、目镜、镜筒长度)进行,而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重新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4、细胞大小的测定 移去物镜测微尺,换上待测菌体的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的物,然后在高倍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来测量菌体的长,宽各占几格(不足一格的部分估计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测出的格数乘上目镜测微尺每格的校正值,即等于该菌的长和宽。 结果计算: 长μm=平均格数×校正值 宽μm=平均格数×校正值 大小表示: 宽μm ×长μm 五、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1、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1-4),计数区 图1-1 目镜测微尺 图1-2 物镜测微尺 图1-3 目、物镜测微尺的校正 图1-4 血球计数板

国际结算实验教学大纲——修订(DOC)

《国际结算》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课程代码:ZB35116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理论讲授34学时,实验教学17学时)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 课程性质 《国际结算》是为适应国家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着重培养银行、涉外企业对相关人员而设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结算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结算规则和惯例,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微观角度探讨国际间货币运动的实务问题。 (二) 课程目的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结算各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使学生感性地体验国际贸易交易的一般流程,国外客户的来函以及海关、船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等机构的全套单据和文件,熟练掌握相关的实务操作技能,提升本专业学生外贸实务操作能力。 (三)基本要求 1.学生的要求:遵守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实验之前要事先预习,做好相关准备;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 2.教师的要求:熟悉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做好演示和课堂组织;及时批改作业。 3.实验条件的要求:(1)硬件条件:需要提供可上互联网所需要的实验环境,电脑要达到学生人手一机;教师主机能操控学生,并能给学生提供模拟实验所需的账号,有CAD教学条件。(2)软件条件:需要国际结算模拟实验系统;需要有学生的作业提交以及教师批改电子系统,BLACKBORD平台。 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 实验名称:国际结算中的票据 实验内容:

1.掌握对汇票、本票、支票有效性的审核 2.确填写汇票、本票与支票 3.掌握汇票、本票、支票各种票据行为的填写和处理 4.熟悉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处理流程 实验性质:验证性 实验时间:4学时 实验要求: 1.写出并检查所给汇票的必要项目 2.根据所给条件开立汇票 3.根据所给条件在汇票上进行背书 4.根据所给条件在汇票上进行承兑和发出承兑通知书 5.写出并检查所给本票的必要项目 6.根据所给条件开立本票 7.写出并检查所给支票的必要项目 8.根据所给条件开立支票 9.根据所给条件在支票上画线 实验条件:国际结算模拟实验系统、BLACKBORD平台、金融实验室 实验项目二 实验名称:汇款结算业务 实验内容: 1. 汇款申请书填写完整、准确性的审核 2.根据汇款申请书和条件,正确缮制汇款电文、信汇委托书、支付委托书、银行即期汇票 3.掌握退汇和查询的处理 4.汇出汇款、汇入汇款业务处理流程 5.电汇、信汇、票汇业务处理流程。 实验性质:验证性 实验时间:2学时 实验要求: 1.作为汇出行审查汇款申请书的填写 2.作为汇出行根据所给汇款申请书缮制电汇业务中的汇款电报 3.作为汇出行根据所给汇款申请书缮制SWIFT格式下的汇款电文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2014新版)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编码:3073009223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总学分: 2 总学时:32 (讲课28,实验4)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智能化检测与控制中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的各种方法。 3.了解图像变换,主要是离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 4.理解图像复原与重建技术中空间域和频域滤波的各种方法。 5. 理解解彩色图像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处理方法。 6. 了解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7. 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了解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步骤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构成。 1.1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起源

1.3.1 伽马射线成像 1.3.2 X射线成像 1.3.3 紫外波段成像 1.3.4 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成像 1.3.5 微波波段成像 1.3.6 无线电波成像 1.3.7 使用其他成像方式的例子 1.4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 1.5 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基础(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感知要素;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掌握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及其图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像素间的联系的概念;了解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常用数学工具。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图像数字化过程及图像中像素的联系。 2.1 视觉感知要素(1学时) 2.1.1 人眼的构造 2.1.2 眼镜中图像的形成 2.1.3 亮度适应和辨别 2.2 光和电磁波谱 2.3 图像感知和获取(1学时) 2.3.1 用单个传感器获取图像 2.3.2 用条带传感器获取图像 2.3.3 用传感器阵列获取图像 2.3.4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1学时) 2.4.1 取样和量化的基本概念 2.4.2 数字图像表示 2.4.3 空间和灰度级分辨率 2.4.4 图像内插 2.5 像素间的一些基本关系(1学时) 2.5.1 相邻像素 2.5.2 临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2.5.3 距离度量 2.6 数字图像处理中所用数学工具的介绍 2.6.1 阵列与矩阵操作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编码:0431030706 英文名称: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学时:36学分:2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微生物学 参考教材:杜连祥,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实际教学学时制定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在不妨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的前提下(包括前后实验内容的衔接关系),主讲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具体教学情况或经验,适当地将某些内容的次序加以变更或调整。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微生物学实验课是与微生物学理论课同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微生物材料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微生物学理论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进行常规常见微生物检测的实验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具备利用微生物学手段分析和解决发酵生产过

程中有关实际问题和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布置以及实验室的规则;使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并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并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保养方法;学会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的使用;具有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能力;掌握基本染色原理和方法以及制片技术;熟悉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和血清学特性,具有菌种初步鉴定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无菌操作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育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菌种保藏的一般方法。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实验一细菌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实验内容与要求: (1)了解加热灭菌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加热灭菌技术 (2)了解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材料,学习配制肉汤培养基的方法并掌握其要点。 2.实验材料: (1)培养基组成牛肉膏0.5%,蛋白胨1%,NaCl0.5%,pH值7.2,固体时加琼脂2%。(2)试剂 6mol/lHCl、10%NaOH。 (3)其它工具:台秤、量筒、试管、三角瓶、烧杯、分装架等。 实验二细菌的接种与培养 1.实验内容与要求: (1)掌握无菌操作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技术; (2)了解细菌常用的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 (3)了解平板划线分离菌种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2.实验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八叠球菌(Sarcina sp.)。 (2)培养基:肉汤固体斜面(2个/菌),肉汤液体试管(2管/菌),平板划线接种肉汤固体培养基(10-15ml/皿,2块/菌),平板点接肉汤固体培养基(10-15ml/皿,3支菌用1块),穿刺用肉汤半固体培养基(2管/菌)。 (3)其它工具: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或煤气灯,消毒酒精棉球,镊子,试管架,标签纸,培养箱(37℃)

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常用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消毒 一、实验目的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解常见灭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及过滤除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原材料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 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 三、试剂与器材 1.器材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 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度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吸管、培养皿、电烘箱、注射器、微孔滤膜过滤器、镊子等。 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 四、实验内容 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 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 3.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 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 4.过滤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 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1.要严格按配方配制。 2.调pH不要过头。

3.干热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堆放过紧,注意温度的时间控制,70oC 以下放物、取物。 4.高压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过多,加热后排除冷空气,到时降压回零 取物。 5.过滤除菌要注意各部件灭菌,压滤时,压力要适当,不可太猛太快, 滤膜要注意清洗保存。 六、思考题 1.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 无菌的? 2.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3.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是什么?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 一、实验目的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不同的微生物菌落在斜面上、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培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单细胞挑取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步骤:倒平板-制备土壤污水稀释液-涂布-培养-挑菌落;平板划线法步骤:倒平板-标记培养基名称-划线。 三、试剂与器材 1.器材盛9m1无菌水的试管、盛90m1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 烧瓶、无菌玻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酒精灯、无菌培养皿、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等。 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查氏培养基 四、实验内容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结算》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国际结算是国际会计专业一门专业课,是从事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实务课程。 课程任务:使学生掌握国际结算中票据理论、结算方式商业单据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商贸结算适应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结算概述 国际结算基本概念,当代国际贸易结算特点,凭单付款,非现金结算,国际结算体系。 第二章票据理论与实务 票据概述,汇票定义和内容,票据行为及汇票的使用,本票及常见的本票形式,支票及其使用。 重点:汇票的使用。 难点:票据实务。 第三章国际汇兑 代理银行关系,银行汇兑,国际银行间帐户汇兑方式。 重点:中心汇票 难点:国际银行间帐户汇兑方式。 第四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一) 汇款、托收和保理 汇款当事人,汇款方式,汇款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汇款退汇,托收当事人,跟单托收种类,托收当事人的责任,跟单托收中汇票与单据,跟单托收方式下进出口押汇,保理商可以提供的服务,保理业务当事人,保理业务的一般做法。 难点:进出口押汇,保理业务的一般做法。 第五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二) ——信用证 信用证一般业务程序,信用证当事人,信用证的内容,信用证类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重点:信用证应用。 难点: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第六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三) ——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 银行保函,直接担保,保函内容,银行保函种类,保函实务,银行保函和跟单信用证区别,备用信用证含义。 重点:银行保函主要内容。 难点:银行保函和跟单信用证区别。 第七章国际贸易结算实务 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向承运人交货的3种贸易术语,其他贸易术语,信用卡证实务,结算融资,出口结算融资,进口结算融资,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风险及防范。 重点:进出口融资。 难点:信用卡证实务。 第八章国际贸易结算汇票与发票 单据作用,种类,汇票,商业发票的内容及编制掌握的原则。 重点:发票编制。 难点:编制掌握的原则。 第九章国际贸易结算中保险单据 海上运输保险承保范围,保险单据及种类,保险单内容及作用。 重点:保险险别。 难点:保险单内容。 海运提单及关系人,海运提单的内容,正面内容,背面内容,海运提单种类。 重点:海运提单内容及种类。 难点:海运提单内容。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结算中其他运输单据 空运单据,空运运单,铁路运单,专递和邮包收据,海运单,多式运输单据。 重点:空运运单,铁路运单。

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图形图像处理》理论教学大纲 开课院(部):工程技术学院 撰写时间:2012年3月 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 英文名称:Graphic image processing 课程所属层面:①公共基础②学科基础③专业知识④工作技能 课程性质:①必修②限选③任选 课堂讲授学时:32 实践学时:32 总学时:64 总学分:4 周学时:4 开课学期:第 2 学期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1、基础知识目标:本课程全面细致地介绍了Adobe Photoshop CS 的各项功能,包括工具箱以及各工具选项栏的详细使用方法,选区的创建,蒙板、通道和图层的应用,如何扫描图像、打印图像以及图像

的色彩调节,滤镜特殊效果的使用。 2、能力目标:具有熟练使用Photoshop CS软件的能力;具有对平面图像进行熟练处理的能力以及使用图像输入、输出及打印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衔接 《Photoshop CS图形图像处理》属于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后继的《Dreamever网页设计》,《Flash MX设计》等课程中,都有图形图像,动画的制作和处理,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应用性。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开始Photoshop CS之旅 本章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Photoshop CS基本术语及相关概念;了解Photoshop CS界面;了解Photoshop CS的各种功能;了解历史面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Photoshop CS基本操作。 本章重点:矢量图与位图解、图像的分辨率和尺寸Photoshop CS的新增功能。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36个学时的教学,努力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基本技术体系,了解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研究工作中的用途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在微生物检验检测方面能够提高认识,并对技术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以适应就业后在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品质检测等方面的微生物检验检测业务的需要,也能适应学生今后在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研究性检测业务。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我国粮食生产、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和微生物的关系。 重点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的趋势和供需关系,使学生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无难点 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的重要性

第一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作用和特征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特征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分布的普遍性和检测特定的微生物的难点 无难点 了解技术对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 第二章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社会 第一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植物检疫 第二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食品安全 第三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研究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资源开发以及研究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无难点 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作用范围 第三章微生物检测技术概述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第三节其它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针对本课程以各项技术为中心展开,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本章首先给各种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概述,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整体观和一些关键技术的信息。 难点在于理解VBNC的检测 理解各种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方法 第四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节气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二节液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三节固体的采样和处理 从实际出发,本课程设置了采样技术,对用于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样品的采集进行细致的介绍。 难点在于理解各种采样设备和工具(缺乏实物) 使学生注意到采样行为对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并培养学生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采样造成的误差的意识。 第五章微生物检测技术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以国标为蓝本,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学生实验中有一定的基础,应无难点 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测的国家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国标。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以最新的研究或最经典的研究例子为蓝本,介绍VBNC检测的各种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检测的理论原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了解VBNC的检测的方法及其特征,在必要的时候能选择使用。 第六章微生物分离和培养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 介绍可培养以及难培养的微生物的分离方法,着重介绍菌根菌的分离 难点在于对于微生物的分离效果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分离方法 第二节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 1 病原物的培养 2 非病原物的培养 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着重介绍病原菌培养时的注意事项 难点在于对于如何传达培养病原微生物时的临场感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思考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思考题答案 1. 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和分辨率成反比(有公式),同时与波长成正比. 2. 列表比较低倍镜、高倍镜及油镜各方面的差异。为什么在使用高倍镜及油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粗调节器的误操作答:使用高倍镜和油镜时镜头距离标本较近,而粗调节器的调节幅度较大,粗调节器的误操作会使镜头大幅度向标本移动,很容易损坏标本和镜头。一般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后换到高倍镜,就只需要用细调节器了。 3. 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 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4. 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物镜的NA 值(物镜的数值孔径)与照明光源的波长 5. 根据你的实验体会,谈谈应如何根据所观察微生物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物镜进行有效地观察 答:细菌用油镜,真菌用高倍镜。都是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后,再用高倍镜调到合适的视野和合适的清晰度。 答:放线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相对较大,用放大40 倍的物镜就可以看了,细菌小,要用放大1000 倍的物镜看,感觉还很小。病毒那就要用电子显微镜看了。 6. 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色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答:涂片环节、加热固定环节、脱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色环节 7. 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问题是: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是阳性菌还是阴性菌 8. 革兰氏染色时,初染前能加碘液吗?乙醇脱色后复染之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应分别是什么颜色? 答:不可以。因为碘与染料会结合成大分子,使得染料分子不能穿过细胞的细胞壁,对

国际结算S教学大纲

《国际结算S》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441025 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金融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国际结算是金融类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有关国际结算的知识,并掌握各贸易支付方式流程中银行业务处理的重点,具备银行国际结算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学生应具有相关金融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对相关国际结算案例进行分析。 (三)实施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金融学专业,是围绕国际结算业务的基本要求制定的,主要涉及了该课程的重点框架,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结算业务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内容,调整教学重点,以提高学生处理具体实务的能力。由于国际结算业务涉及的文件大多以英文的形式出现,而金融学专业对专业英语的要求也较高,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在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同时,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应先学习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习题只是有助于学生把握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因此,除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习题要求外,要辅以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际业务的操作。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开卷考试,英文题目部分(≥50%)。 2.考核目标:通过多种试题形式,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相关计算的应用,以及运用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3.成绩构成:由平时考核(占20-30%,包括出勤、作业、小测验、提问等)与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构成。 (七)参考书目 《国际结算(第二版)》,吴国新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吴国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国际结算(英文版)》,许南张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3 《国际结算(双语)》,赵绩竹熊涓,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二、中文摘要 国际结算重点讲述国际贸易结算理论及其实践。该课程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国际结算基本概念及金融机构之间如何建立代理关系;第二部分讲述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的票据和单据;第三部分讲述国际结算的方式方法;第四部分讲述国际结算中进、出口方金融机构提供贸易融资的方式。其中,国际结算的方式方法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讲授过程中应结合案例分析。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编号: 课程组长: 总学分值:1分 总学时数:16学时 适用专业:酿酒工程 一、实验教学课程性质和目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课是与微生物学理论课同学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微生物材料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理论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够正确制备显微试片,并能独立操作显微镜进行微生物的显微分析; 2.能够通过固体培养的菌落特征,区分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3.能在独立进行各种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器皿、培养基的灭菌; 4.能够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目的菌株,并进行纯培养和简单的种类鉴定。 5.熟悉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微生物、鉴定微生物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

四、实验项目内容和要求

1.考核的内容 ①实验的基本操作; ②实验报告,注重考察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实验纪律与实验卫生; ④实验出勤。 2.对实验报告评阅,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按实验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撰写是否能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考核评分,总分100分。 七、实验开出率 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50% 八、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刘素纯,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4 参考资料: [1] 沈萍,范秀荣,李广武主编.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 [2]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 林稚兰,黄秀梨主编. 现代微生物学与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周阜棣,俞子牛,何绍江主编.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 徐孝华主编.普通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6]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教研室编.微生物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7] 徐岩,等译.James M.Jay 编著.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7 [8] 赵斌,何绍江主编,《微生物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2。 执笔人:朱玲审核人: 2017年2月22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