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选练习题+详细参考答案

2016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选练习题+详细参考答案

2016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选练习题+详细参考答案
2016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选练习题+详细参考答案

2016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丹麦的物价水平比许多国家都要高,网购对于丹麦人来说是一项很好的选择。不出国门丹麦人就可以享受到中国的低物价,这是()

A.投资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B.生产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C.资本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D.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2.美国波音公司最新梦幻客机波音787的制作过程分布在世界一百三十五个场所。其中,客机垂直尾翼及方向舵是由中国生产的。这主要体现()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信息全球化

3.商务部决定自2014年11月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和韩国的进口己二酸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倾销的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的()

A.非歧视原则

B.公平竞争原则

C.透明度原则

D.自由贸易原则

4.美国《福布斯》杂志8月14日发表文章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渐由出口导向型转变为消费主导型,中国经济将面临“成长的烦恼”。文章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将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将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说明()

①资本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③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④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泰国洪灾致蝴蝶效应显现。泰国是全球第二大的硬盘生产国,全球约有40%的硬盘是在泰国制造,而洪水发生后,硬盘价格涨了一倍。这一事件表明()

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B.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C.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D.泰国洪灾致全球出现买方市场,供不应求

6.2013年我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双向投资表现均明显优于全球水平。这表明

A.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B.我国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的作用

C.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D.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7.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设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

①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④从根本上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2013年12月,“巴厘一揽子协定”实现了世贸组织成立18年来多边谈判的“零突破”。谈判中各方多次强调,作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无可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A.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B.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C.世贸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D.自由贸易原则是世贸组织基本原则

9.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居民每日消费总额达37.1亿元,平均每人消费3.1元,每天消费粮食75万吨,猪肉近6万吨,食油1万吨。可见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应当( )

A.主要依靠国外有利因素,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C.大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

D.坚持可持续发展,因为我国是资源大国

10.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美的、海尔、格兰仕等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创品牌、海外直接设厂等手段对国际市场进行精耕细作。这表明

①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②我国“引进来”有了新举措

③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④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为( )

①贸易全球化②生产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④政治多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轿车100%的股份,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①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②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

④是落实“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中国海洋石油公司2012年12月7日获准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这是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乃至中国企业迄今在海外最大的收购案。这表明:

①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

④不断开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整车从设计到装配,涉及8个国家。这反映了

A.生产的全球化 B.市场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贸易的全球化

15.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达到创纪录的572亿美元。企业的对外并购

①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所在

②是我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应对金融危机的必然要求

③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④有利于我国扩大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阿联酋迪拜政府在对外开放中过度依赖外资,从而引发迪拜债务危机。这启发我们,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__ _ __的原则。()

A.平等互利、和平共处B.自主创新、杜绝外资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公平竞争、公平贸易

17.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组织,它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市场准入原则

B.非歧视原则

C.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18.倡导“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因为

①我国资源占有总量和人均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我国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③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④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9.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沃尔沃,成为首家海外并购世界级汽车品牌的中国民营车企。香港大公报引述商务部负责人的话称,未来商务部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我们做到

①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②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③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④发挥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全美棒球联赛使用的手套,牛皮产自美国,初步加工在巴西,最终完成在日本。耐克公司负责产品的设计、选厂、监制、销售,其生产由分布于世界的40多个工厂共同完成。这反映了()

A.市场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生产全球化

21.深圳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选择了一种最恰当的方式开启对外开放的大门,通过大规模吸引外资,增强出口创汇的能力,深圳外贸出口一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如今,一大批像华为、中兴等深圳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这表明,深圳在对外开放中

A.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B.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C.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D.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的是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技术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23.世界贸易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时实施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非歧视原则 B.市场准入原则 C.互惠原则 D.最惠国待遇原则

24.最近,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继华为、中兴进军美国遭“封杀”,三一重工投资美国风电项目也被奥巴马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三一集团就此事起诉奥巴马政府。以上材料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

①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③我国企业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④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使我国深受其害。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我们要()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②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

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④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6.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7.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C.经济全球化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

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28.2012年10月19日,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生産商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与组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被诉的中国公司包括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等总计75家,要求美国向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这件事启示我们

A.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有较大的价格优势 B.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C.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D.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点

在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上播放了“中国制造”的广告片,传达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和理念。据此回答题。

29.该广告片的推出()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事实

②有利于宣传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③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认知度

④说明打造中国产品形象,政府是关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30.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其根本目的是() A.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B.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C.促进我国经济较快发展

D.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31.材料一: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情况

注:在进出口总额中,出口7051亿美元,增长35.2%。

材料二:

注: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

(1)有人阅读上述材料后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呈“高增长、高通胀”态势。

请你对这一结论作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7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的原因。(8分) 32.(实验班必做)(8分)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身份的限制,中国企业不断受到反倾销诉讼与调查的困扰。我国去年全年遭遇反倾销调查73起,反补贴10起,分别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今年形势更加不乐观,15个国家对中国发起60起“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定产品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高达82.76亿美元,明显多于去年全年的涉案金额。面对反倾销调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放弃诉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请你给中国涉案企业提几条可行性建议。(6分)

33.(16分)表一:2004—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

额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出口增长较快。外贸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亿个;其中1—11月份的经济增长三成以上来自净出口带动。)

表二:2008年1—11月我国外贸总额及增长情况

(注:在DVD的57项关键技术中,我国仅掌握9项;在电视机的40项专利中,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18项,且都是非核心技术。我国出口鞋的平均单价只有意大利的十分之一。)(1)、表一、表二、表三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8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丹麦人享受到中国的低物价,说明中国和丹麦之间的贸易往来,而不是资本往来,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中国丹麦之间进行商品贸易,并没有进行分工合作生产,并不是生产全球化,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信息并没有涉及资本往来,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丹麦享受中国低物价,说明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故入选。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要求考生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具体表现。

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题中的客机是由许多国家共同完成的,体现了生产全球化,A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全球化。

3.B

【解析】

试题分析:倾销是指某国制造商或出口商将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的贸易行为。倾销的做法对贸易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公平竞争的原则,B 说法正确;ACD是世贸组织的其他原则,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世贸组织的原则。

4.D

【解析】

试题分析: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说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同时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故入选。①选项观点错误,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而不是资本全球化,故排除。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对全世界产生的影响和经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没有关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5.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泰国洪灾致蝴蝶效应显现,泰国洪水发生后,硬盘价格涨了一倍。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A符合题意,正确答案A。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说法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排除;D说法错误,卖方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6.D

【解析】

试题分析:双向投资表现均明显优于全球水平。这表明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错误,我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B项我国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的作用的观点只强调了引进来;C项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只强调了走出去,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7.B

【解析】

试题分析:自由贸易区,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应该为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题肢④夸大了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作用,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知识。

8.A

【解析】

试题分析: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各国均有利。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并非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故B项不能入选;C、D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9.B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主要依靠国外因素是错误的,因此A不能选;题干提供的材料不能成为大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理由,因此不能选C;D所说的因果不符,与题干无关,不能选。该题正确选项为B。

10.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体现的是“走出去”而非“引进来”,据此可以选出④项,排除②项;题中材料“美的、海尔、格兰仕等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创品牌、海外直接设厂等手段对国际市场进行精耕细作”,既表明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说明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

11.A

【解析】

试题分析: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加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国际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和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等等。选A。政治多极化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企业实力增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是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走出去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②④正确;资金短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企业海外并购并不能说资金短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①说法错误;③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3.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体现了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表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可见,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故①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故②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 项。

考点:本题考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14.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讲述的是莱曼汽车的生产环节,一部汽车的生产需要8个国家共同完成,体现了生产全球化。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5.D

【解析】

试题分析:企业的对外并购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举措。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①③符合题意,选D。②观点错误,我国不会实施贸易保护主义。④与题意无关,企业的对外并购不一定能扩大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考点:本题考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6.C

【解析】

试题分析:在对外开放中不能过度依赖外资,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这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C正确。ABD错误。

考点: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的识记,属课本基本内容的掌握,根据题意很容易选择,难度较小。

17.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故B观点符合题意,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B。

考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的基础知识,难度为简单。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

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18.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观点错误,我国资源占有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错误的,②③④观点均是正确的,且是我国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故答案应选C。

考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本题是一道四选三的组合选择题,考生可以运用排错法或者排无关选项法进行选择,本题就是运用排错法,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本题的①观点错误,我国资源占有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错误的,只要找出错误选项,答案就出来了,难度一般。

19.A

【解析】

试题分析:①符合题意,这是继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之一。②符合题意,这是继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之一。③符合题意,这是继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之一。④不符合题意,这是“引进来”的战略之一。因此保留①②③,选择A。

考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D

【解析】

试题分析:全美棒球联赛使用的手套,由分布于世界的40多个工厂共同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全球化的体现。D正确;BC与题意不符;A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错误。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的识记和理解,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生产”即可选择正确选项,难度一般。

21.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提高我国的对外水平,题干说大规模吸引外资属于“引进来”,一大批像华为、中兴等深圳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体现的是“走出去”,故C观点符合题意,A、B、D观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

考点:提高我国的对外水平

点评: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运、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难度适中。

22.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故A、B、D均排除,答案应选C。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试题,难度为简单。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3.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世界贸易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时实施的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故A观点符合题意,BC观点均不是最重要的原则,D观点中的原则是属于非歧视原则里面的一个原则,故不选,故答案应选A。

考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点评: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难度适中。

24.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华为、中兴、三一重工等企业进军美国,说明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①正确;三一集团起诉奥巴马政府说明我国企业面对制裁,能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挑战和冲击,③正确;②④和材料中我国企业的行为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该题以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②④选项是课本基本原理,经常出题,对学生的干扰特大。做对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内容细致分析,然后结合选项加以选择,难度较大。

25.C

【解析】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后发现①②④都是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措施,只有③的说法错误,因为价格是一种竞争的手段,物美价廉的商品才有市场,如果一味提高价格,产品竞争力会不断降低,这将不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正确答案是C。

考点: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点评:考生只要知识点掌握得好,就能迅速的发现③是错误的,因为生产者只有将商品销售出去才能获得商品的价值,而只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才能被消费者接受,如果质量相同,而价格高于别人,最终的结果只能被淘汰。

26.A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故BCD项错误。本题选A项。

考点: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利用直接选择法来做本题,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基础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符合题干的题肢。本题较简单。

27.C

【解析】

试题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本题选C项。A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要求应排除。

考点:对经济全球化认识

点评:本题是逆向思维是选错误的,一定要注意这类试题的做法。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具有”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和题意的选出来。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

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的答案。也可用概念分析法、正向思维或排除法。28.B

【解析】

试题分析:A错误,征税之后,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就没有价格优势。B符合题意,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企业可以向别的国家进行出口。C错误,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D判断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考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判断。

29.A

30.C

【解析】

29.试题分析:“中国制造”的广告片的播放,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事实。有利于宣传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认知度。说明打造中国产品形象,企业是关键。故④项错误。本题选A项。

30.试题分析: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经济较快发展。而ABD项都不是根本目的。故本题选C项。

考点: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

点评:一材多用是高考选择题的主要命题形式,即对同一则材料从多个角度出多个选择题,又叫拓展延伸式选择题。解答这类选择题一般可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在审题时我们必须重视命题的大背景,它具有导向性,对其认真思考和仔细分析才能领会命题者的恶意图;第二步:解题时必须从导语出发,明确各小题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第三步:结合背景的关键词,抓住题干的关键词,把握各小题所考查的知识,再用排除或直选的方法选出答案。31.(1)①表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较快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均有大幅增长,其中,出口增幅最大。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大幅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但实际收入远远少于城镇。因此,认为我国经济“高增长”是符合实际的。(4分)

②图显示,今年1-8月份我国的CPI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据此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出现“高通胀”趋势是不科学的。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而目前我国物价上涨还是局部的、暂时的。(3分)

(2)①价值决定价格。生产者成本增加,PPI上涨,是我国CPI上涨的主要原因。(4分)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消费需求增加;今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受灾严重,供应量减少,导致食品价格指数大幅上涨,带动了整个CPI的上涨。(4分)

【解析】略

32.

【解析】33.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推动因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推动因素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继而冲击韩国和日本,引起全球震荡,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各国经济间那种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确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1.1.1 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由提奥多尔﹒拉维特1985年在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他是用这个词形容前20年间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展。1990年经合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在1990年也采用了这个概念,它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滚动,以寻找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1991年彼得﹒狄肯在其《全球变动——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一书中指出:“当前经济活动不仅变的越来越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变的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仅仅是说跨国界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扩大,这并不是什么新现象,经济活动全球化则有质的不同,它是一种更先进更复杂的形式,它意味着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运作整合。全球化是比国际化更新的现象,在范围越来越广的经济活动中,它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模式。”狄肯的观点为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所引用。狄肯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各国开放度,经济相互依存度以及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的过程。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地的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描述还有很多,如:“全球化的概念描述的是一种使世界经济接近与完全的市场这一理论的理想的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值得向往的结果是:效率提高,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全球化是一场革命,它使企业家能够利用世界各地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所希望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以上几位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描述反映了他们对全球化的理解以及各自的角度对全球化的认识,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本身的不断发展过程。据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生产的全球化,它从根本上来看,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1.1.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1)生产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从实质上说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更自由的移动,以及随之产生的要素更合理的配置。这种趋势是以国际生产一体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企业,尤其是作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力量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已经历了简单一体化过程而正在迈向复杂一体化进程。所谓复杂一体化生产(Complex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trategy)是指国内企业在经营活动的

浅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利弊 摘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发展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逐渐地被卷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1】所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有利的,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带来了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问题,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引起世界更多国家的关注,下面是我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的一些认识。 首先先以中国加入WTO后的变化为例。2002年中国加入WTO前进出口同比增幅仅7.5%,从2002年加入起中国外贸猛然提速。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2004年1~10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8%,预计全年外贸总额将突破1.1万亿美元大官,将超过日本成为仅词语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3年全球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 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3%,德国为9%,中国不到6%,2004年中国将达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长速度或稍低一点,在今后几年中,中国将在贸易总额上超过德国,在出口总额上超过美国,20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中国 经济又很高的外贸依存度至上的,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将占GDP的70%,远远高出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大国,日本对外贸易占GDP的最高年份之有36%。【2】再从电信市场来说,中国的电信企业重组,形成了新的电信竞争,老百姓也从中受益不少,五年前的电话初装费就是几千块,电话在家庭的普及率还不太高,现在一般农村家庭都可以装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8.19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8.3%和33.9%;互联网上网 人数达1.23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7700万。争取到2010年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亿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中国是世界上通信领域最大的市场,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服务最大的市场,并且逐渐超越美国,成为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3】 由此可见,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而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包含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我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中国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也增多了中国需要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也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4】 毕竟经济全球化之后受到伤害的依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在去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截至14年11月初,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 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大关。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外,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技术、气候、碳关税等实施隐性贸易保护的意图也更加明显。【5】

2019届二轮:热点九 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专题卷】

热点强化练九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在经济危机中的做法() A.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B.有力地刺激了各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C.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D.客观上调节了各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 C 解析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与材料中“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相符,故C项正确。 2.(2019·孝义高三模拟卷一,35)1948年1月,比、荷、卢等国的关税同盟生效;同年4月,英、法等西欧十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经济合作公约。这有助于西欧() A.对抗经济互助委员会B.摆脱美苏冷战的影响 C.经济进一步走向联合D.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从“比、荷、卢等国的关税同盟”到“西欧十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经济合作公约”,说明西欧各国加强经济的联合,故C项正确。 3.(2018·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二,35)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许多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缔结了长期的贸易协定,代替了原来以一年为期限的短期协议。这说明()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迅速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扫清 C.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 D.东西方经济联系呈现上升趋势 答案 D 解析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缔结长期的贸易协定,说明东西方经济联系呈现上升趋势,故D 项正确。 4.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行工业国家的增长模式由单纯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转为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 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调查报告 班级:油画11 实践报告: 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摘要: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使许多原本并不存在的市场迅速浮现,同时也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全球性的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80年代初,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市场作用的非管制化时代,各国在取消贸易和资本流动管制方面迈出了相当显著的步子。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化与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条件。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不仅交易的制度环境日益宽松,且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近10年来,发达国家投资基金的大规模海外扩,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倡导和推动者,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为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进行课程社会实践的时候,我们小组选择了以调查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带来

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归因全球化的定义众说纷纭,而比较精确的定义是: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因此,我们这个调查主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对于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全球化确实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机遇,但也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效应。为了了解其中具体的影响及分析利弊情况,我们小组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了解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容:本次调查了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的正反方面的影响。问卷公向大学生提出了10个问题。 四、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 五、调查时间:2013年12月17日————2013年12月22日 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大学生的全球意识 92.70%的同学曾关注过环境、人口问题,78.10%的是资源问题;65.69%的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关注恐怖主义问题的比例不多但也有。尽管这四个问题关注度不同,但还是足以表明大学生的全球意识逐渐增强。这归因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明显和变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把自己同整个世界密切联系起来。这要求人们重视全球问题,凸现全球意识、全球观念,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诸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恐怖主义等问题,各国政府和人民除了要遵循有关法律规外,都有义务遵循全人类共同的伦理规和道德准则,即全球伦理,因而促进了大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全球伦理的形成。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82.48%的同学认为他们具有意识,88.32%选择了平等意识,超过70%同学都认为是法制意识和效益观念,可看出大学生的平等、、法制意识和效益观念不断得到发展。62.04%的同学认为中国现在最需要在大学教育方式创新,13.14%的同学觉得是市场经济体系和医疗改革,而11.68%选择了公务员选拔制度。从选择大学教育方式创新的比例可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十分关注身边的事物,创新意识很强。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在全球围的扩,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就是经济发展信息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趋势,是经济发展在世界围的市场化过程。毫无疑问,市场经济含着、平等、法制、效益观念和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大学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这些主体观念和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附详细答案)

课时训练——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近480家在华投资,比例高达96%。这主要说明了() A.劳务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D.技术的全球化 2.[2012·杭州质检] 漫画《拖累》表明经济全球化() ①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②给世界经济安全带来威胁 ③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 ④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据英国海关与消费税局统计,1—6月英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为280.6亿美元,增长28.9%。中英贸易持续发展表明() ①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②经济全球化是时代趋势 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④我国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4.[2012·沈阳质检] 漫画《拒绝》给我们企业的启示是() ①要充分了解世贸组织规则,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②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③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 ④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扩大内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201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时期末的93.6%提高到94.8%;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十五”时期末的56%和28.6%提高到59.2%和31.2%。同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1.9倍和2.1倍。这说明我国() ①加快实施“引进来”的贸易战略②加快实施“走出去”的贸易战略③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④对外贸易质量明显提高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 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由原来的9.8%下降到0.1%,逐步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A.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B.促进了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D.导致了区域内各个国家税收的减少 7.2011年8月5日,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 +。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这一事件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③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④我们要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逆全球化

APEC要对“逆经济全球化”说不 在刚刚结束的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世界银行的联合年会上,大家将讨论的焦点集中于如何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所遭遇的各种逆流,即应对“逆全球化”的趋势上。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英国脱欧及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公然反对贸易自由化,均与一直以来所倡导的“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背道而驰。这种“逆全球化”趋势之所以卷土重来并被推至风口浪尖,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持续低

迷密切相关,全球化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它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全球化不仅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的全球性流动,也有利于科技的全球性扩张及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当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既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会给各国经贸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果说全球化就是“无障碍”的话,“逆全球化”则正好相反。“逆全球化”一般发生在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之时,因为经济不景气往往会激发出激烈的民粹主义情绪,使他们更倾向于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设置种种新的限制和关卡,以优先维护自己的私利。这种现象在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后表现尤为明显。

实施贸易保护,设置贸易壁垒,用反倾销手段干预正常贸易成为“逆全球化”的重要手段。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GTA)》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各国正加速实施“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措施。2015年全球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数量为736个,较上年增加了50%,是此期间实施的促进自由贸易措施的3倍。2016年前四个月实施了150个,而此前每年前四个月的这一数值仅在50-100之间。可见,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势头十分明显。

经济全球化下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

全球化时代的安全问题 经济贸易学院财政0701 李娅20074910525 摘要:传统领域下的国家安全包括:军事、政治、领土;非传统领域下的国家安全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科技、自然灾害、毒品扩散、疾病传播等。而伴随着现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决定了对于现在各个国家,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在新的国际局势下真正走出安全困境,给世界带来正真的和平。 关键词:国家安全全球化安全困境共同合作 “国家安全”一词来源于美国,由专栏作家李普曼在1943年首次提出。美国学界把这一概念界定为有关军事力量的威胁、使用和控制。可见国家安全概念一产生就几乎成了军事安全的同义语。在传统农业国家漫长的发展史上,国家政权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的一个主要角色和典范。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依据国家安全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人们把军事安全称为传统安全,把军事以外的安全威胁称为非传统威胁,包括能源危机、金融风险、生态恶化、人口爆炸、传染病蔓延、恐怖主义及跨国犯罪等。这些威胁靠传统的军事手段已难以解决。可见,目前国家安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安全,而是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即非传统安全。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有三个鲜明的标志为:第一,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它是伴随着冷战的落幕,两极对立格局的解体,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消失而到来的。对于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的政治事件的发生,无数的历史学家曾经探询其背后的原因,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但是很少有人提到,导致东西方分裂局面彻底瓦解的深层动因是市场扩张的力量,也就是说,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只有把地球作为一个统一的产生空间来进行生产,才能最有效的释放它的巨大能量,这个历史的“绝对命令”,是一切“铁幕”和“柏林墙”倒塌的真正原因。第二,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的出现。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飞跃,历

高一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高一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高一政治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载体? (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国际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和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 (3)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4)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其作用是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有利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带的挑战(不利影响):①实质上由发达资国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

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基本原则?作用? (1)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最重要的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②市场准入原则; ③互惠原则; ④公平竞争与贸易原则; ⑤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3)作用: ①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 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2简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影响? ①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全球化利与弊英语辩论搞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Reduc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全球化会抹平社会间的多样性这种局部多样性的减少又意味着人们可供选择的菜单的减少。First, globalization will smooth out the diversity among the community,. This diversity of local people to reduce the mean reduction in choice of menu.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 Culture is national, but also the world's. All ethnic groups have their ow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indispensable to world culture 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全球化无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成长,但全球经济利益的分配却是不成比例的。一小撮国家及跨国公司垄断游戏规则并掌控着世界市场。 Globalization undoubtedly contributed to the overall growth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interests is disproportionate. A handful of national and multinational monopolies rules of the game and control the world market. 目前,有关人士都宣扬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危害论”。然而,对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影响更大的却是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不平等。 At present, the persons concerned are to promot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developed countries' damage theory. "However,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greater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globalization has increased inequality between countries. 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plunder the resources develope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全球化导致工业垃圾及环境破坏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industrial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资本家为了增加销量不断用广告及各式各样手法去刺激消费,不必要地为地球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此外,为求利润,跨国公司大量采用不安全的技术,造成大量工业废料及有毒垃圾。Capitalists in order to increase advertising and sales continue to use various techniques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unnecessarily large amount of garbage created the earth. In addition, for the sake of profit, multinational extensive use of unsafe technologie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waste and toxic waste 全球化导致价值观的冲突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a conflict of values 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之间、特别是西方价值观与非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Globalization the values conflict, main performance for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countries, especially between the values of western values and non-western value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未来挑战与应对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f7352229.html,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未来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者:程文丽 来源:《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2016年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当 选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频发,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同时世界贸易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环境面临巨大压力,而这些事件的出现都标志着“逆全球化”趋势的凸显。本文通过对当前贸易增长形势的具体分析,分析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所带来的影响,并将对中国的未来挑战与应对策略做出深入探讨。 【关键词】世界贸易;逆全球化;中国战略 一、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出口贸易负增长 几十年来,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股份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但自2008年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开始急剧下降,并持续低迷,且这种低迷已经超过了经济学家的预期。 作为促进世界增长的首要动能:出口贸易。已经连续5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在2017年1月份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2016 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约为 3.1%, IMF报告预测显示,未来两年,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仅有小幅度的加快,预计的全球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4%和 3.6%。2016年,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6%, 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1.7%,而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9%;而势头正盛的新型发展中国家经济体,2016 年的经济增长率则为4.1%。作为新型市场的“龙头”,中国2016年经济增速约为 6.7%,而2017年将下降至6.5%。 整体看来,近年的全球贸易整体显示疲软态势,经济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在这种经济大背景下,一种逆全球化现象逐渐凸显。 二、“逆全球化”事件集中爆发,引发人们思考 全球化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兴起,市场力量成为推动全球生产贸易的主要力量。第二阶段是2008年至今,在这一阶段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对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 的崛起,试图通过建立TPP等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增强竞争优势,与此同时 欧盟也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政治经济格局紧张。上述现象让已经在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受损的人民感到了更大的恐慌,引发了公众对于自由贸易和移民运动的不满。而各国政府并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让全球化趋势进一步逆转。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形成原因

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形成原因 前言: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这个词语实际上主语是多元的;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全球化存在着极限;在谈论经济全球化时,我们正面对一个全球化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远没有实现全球化,相反,民族利己主义、民族霸权主义等等日益升级。全世界的物质、思想、机构以及人员的交流在成指数增长,这个现象只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一部分。如果全球化这个词语能够得到适当的定义和应用,人们会发现它很具有实用性。我们完全可以将全球化阐释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在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全球化趋势已不断增强,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优势与弊端也逐渐明朗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势头愈加猛烈。从根本上讲,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次产业调整不但反映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过去,产业调整大多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的,在一国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比起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更高。所以,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投资和贸易比较开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度。从而给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之家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这一过程主要开始于80年代,那时外国投资的95%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出,然后又由他们吸收整个75%的投资。交叉投资和兼并的结果,形成了许多诸如电讯,汽车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80年代,90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主要参与的市第二种形式的全球化。 一、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课时训 练(人教实验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预计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商品进口额约万亿美元,服务商品进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国内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这些都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商机。这说明( ) A.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B.我国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 C.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解析:材料主旨是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表明国家间存在密切联系。 A、B、D与题干指向不符。 答案:C 2.下列选项中对跨国公司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②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③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跨国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实现经济全球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跨国公司追逐的最大利益是实现利益最大化,④错误,排除含④的A、C、D三项。 答案:B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这是中国商务部会同中国4家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在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上播放的广告片的镜头。广告片呈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身影,传达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和理念。据此回答3~4题。 3.该广告片的推出( )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事实 ②有利于宣传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③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认知度 ④说明打造中国产品形象,政府是关键

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文 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院(系)名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专业 学生姓名 38111112 李晨

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必然产物,经济全球化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之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日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市场和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又一次扩张,推动了资本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和配置,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的机遇。但这样的一种机遇从本质上来说是发达国家为了开阔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所做出的一次尝试,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2、研究目的 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带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仅仅是一次表面上的“饕餮盛宴”,而真正的得益者则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规则制定者的发达国家。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只有深刻了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影响,我们才能变害为利,将损失减到最小,从而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1、全球化使得全球经济运行破坏了全球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使得经济的不稳定成为一种常态。 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从19世纪以来,基本上每隔十年左右的时间,资本主义社会都会爆发一次较大的经济危机。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空前加强,而这样的一种全球化经济联系就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加强,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常态。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都是明证。往

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背景、含义、原因

考点: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背景、含义、原因 背景: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含义: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的社会化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科技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间、空间距离;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例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其背景因素包括() 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②两大阵营的互相对抗 ③区域经济合作加强④冷战结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两大阵营的互相对抗出现在冷战时期,是不利于经济全球华发展的因素,故选C。 例题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C.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所致 D.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答案:A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的社会化迅速发展,这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答案A。 1.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

2.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趋势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 B.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C.加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3.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不包括() A.科学技术 B.国际贸易 C.跨国公司 D.战争 4.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B.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题是和平与稳定 C.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赶上发达国家 D.区域集团化趋势消失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 一、整合和归纳知识 经济全球化有着漫长、渐进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格局日具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①萌芽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壁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出现了“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②起步阶段(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业资本主义大发展,形成了欧洲工业,亚、非、拉美原料的国际分工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第一次高潮。 ③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第二次高潮。 ④困境阶段(一战后—二战结束):一战后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大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贸易战,使经济全球化因被打断而陷入困境。 ⑤制度化阶段(二战—9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走向崩溃。第三次经济全球化高潮逐渐出现,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 ⑥全方位发展新阶段(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经济“滞胀”而放松了对经济的管制,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等因素,交通、信息、科技、文化等的全球化,使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在当今时代的表现 ①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特征和实质。 ②经济全球球化迅速发展的因素 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双重性) 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之间的关系 ⑤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

⑥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采取的措施 (1)坚持走中国的特色主义道路 (2)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 (4)实施科教战略、促进经济发展 (5)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推行“走出去”的战略3、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逆全球化

核心提示: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是一个全球大潮流,而且全球化确实也给全球带来巨大利益。中国跟美国尤其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逆全球化”就正好是全球化的相反。详细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凤凰卫视1月6日《石评大财经》,以下为文字实录: “逆全球化”形势将更明显 杨娟:对,说反了。其实石先生,今年是2011年的一个开始,而且也是21世纪的第二的十年的开始,那对未来一年你有什么样的观察? 石齐平:1月1号其实两个含义,一个是一年的开始,一个是第二个十年的开始。所以我们通常讲时间分析的话,一年叫做短期分析,十年以上叫长期分析,十年基本上就是一个中期分析。所以我们今天就来一个中期分析,就来谈谈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究竟怎么看。 姜声扬:好题目,21世纪的新的十年,我们究竟如何看待呢? 石齐平:我觉得这个21世纪未来这个十年,基本上有三个大形势要注意,就是三个大趋势,这三个大形势其实有三个主要的旋律,第一个最主要的大形势跟大旋律,就是记得以前我们常常提过的,“逆全球化”的大形势。 杨娟:“逆全球化”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全球化的反面? 石齐平:没错,全球化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是一个全球大潮流,而且全球化确实也给全球带来巨大利益。中国跟美国尤其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逆全球化”就正好是全球化的相反,“全球化”什么意思呢?我曾经下过一个定义,全球所有生产要素,包括人、财、货、资本、技术、信息在全世界各国跟各地之间更自由方便的移动进出,简单的说全球化就是全球的贸易的管制越来越减少,全球的市场越来越开放,全球的管制越来越松绑。有一本书叫做《世界是平的》形容就是全球化的。 刚才讲的“逆全球化”就是倒过来了,“逆全球化”现在是移动越来越困难了,市场越来越紧缩了,管制越来越多了,这就叫“逆全球化”,“逆全球化”肯定是未来这十年主要的大趋势。 姜声扬:此话如何理解,什么叫做“生产要素的进出流动从方便回到不方便”这样的现象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石齐平:这个应该说从本世纪一开始的时候就开始了。2001年的时候,第一个事情就是“911”,“911”之后你看全世界都在反恐,美国尤其反得厉害,铺天盖地的反恐,反恐之下人的进出是不是不方便了,货的进是不是不方便了。 姜声扬:对。 石齐平:OK,越来越如此,现在还如此,将来更如此,再一个就是2008年的金融海啸,金融海啸到现在两年多了,你可以看到,整个形势出现了什么,汇率战、贸易战、资源战、货币战,一大堆战争,都造成所有商品资源进进出出移动的不方便。所以我看到现在只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刚开始而已,接下来十年应该继续往这个方向走。这个趋势继续要走的话,对全球的发展环境是一个空间的压缩,一定会增加各国之间彼此更多的竞争的压力跟矛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政治、技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时代,要融人世界经济竞争体制,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正在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要融人世界经济竞争体制,“自由处置天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绝对主权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世界经济的联系方式已从过去以国际贸易为主,转向以资本跨国界流动为主、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新的发展态势。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经济主权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实质以及影响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进程对于不同的主体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作用或意义。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原因、实质、影响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在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间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形成了电讯、汽车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挥比较成本优势。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 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确实是一柄双刃剑,它把可口可乐、摇滚乐连同艾滋病、海落因等一起传播到世界各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较量,是不同重量级别的拳击手同台竞争。发达国家从理论和实践上积极维护着自己的经济主权,发展中国家一直为争取自己的经济主权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是不同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们的目标是希望在市场体系扩大的过程中,巩固自身的优势,包括新技术的控制,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维持和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的扩展,以及通过多边机构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推动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进程来体现。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希望获得贸易投资自由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