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纪实性手法_刘坎龙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纪实性手法_刘坎龙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纪实性手法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刘坎龙内容提要: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有着明显的纪实性特征,而这得力于长题、小序、作者自注等手法的运用。它们弥补了抒情短诗的某种缺陷,拓宽了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艺术涵量,尤其是增强了诗歌的认识价值,有些内容甚至成为了解清代西域屯垦戍边的重要史料,突出了诗歌的纪实性效果。

关键词:屯垦戍边诗

纪实性手法长题小序自注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43(2013)01—0098—09

诗歌创作中“以诗补史

”、“以诗存史”的观念,被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人普遍接受,并进而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使诗歌的功能不再仅仅只是审美,而且承载了丰厚的历史信息,彰显着深广的认识价值。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明显的纪实性特征,除得力于诗歌内容的写实外,还在于作者有意识地运用长题、小序、加注等手法,来突出诗歌的纪实性。本文对此略作阐释。

诗歌的特点是语言含蓄凝练、往往以少总多,即便是纪实性的作品,也难以具体详细地展开事件的叙述。也就是说,诗歌的抒情性特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的叙事功能。而屯垦戍边诗又多是缘事而发,事件的过程、背景不得不交待。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诗人们采取的措施是:以诗句表达由事件所引发的情感,以长题、小序、加注来记录事件的缘由、经过和细节。这样,诗与长题、序文、注释相互补充、生发,共同完成抒情、叙事的功能,凸显诗歌的纪实性特征。

一、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中的长题

由于诗题的主要作用是交代创作背景、揭示诗歌主旨,所以长题与短题相比,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和认识价值。诗用长题,古已有之,唐宋时期已经成熟。由于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纪实性需要,诗人们起而效法,有意识地利用诗题来阐释创作缘起、创作宗旨,标明作诗的场合、吟咏的对象,从而使长题成为诗歌整体形式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纪实性效果。

成瑞于道光二十年(1840)任迪化直隶州知州后,为进一步发挥屯垦戍边的功效而大兴水·

89·①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历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研究》(项目编号:10BZW08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利,这在其所作诗歌中多有记载。如《薜荔山庄诗文稿》中有一首五言排律:

壤接轮台近,途通宿海遐。群山围大野,乱水散平沙。疏凿新流畅,菑畲美利赊。

祥风吹黍稷,灵雨润桑麻。隙地宜栽果,余夫好种瓜。欢生西蒙部,春到小回家。保庶

惟加富,筹边即卫华。旌麾方莅止,歌颂播天涯。

①诗歌描述在缺水的西域,也有河水乱流的现象,经过治理、开发,可以给边疆屯垦戍边带来巨大

益处。诗中“轮台”

,指乌鲁木齐。“宿海”即星宿海,“西蒙部”,指土尔扈特与和硕特两个蒙古部落

。“小回”指维吾尔平民。诗中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保庶惟加富,筹边即卫华”的思想更表现出作者卓有见地的政治主张。但仅读诗篇,读者对事件以及细节不能确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歌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但作者用了长题来记叙事件经过,一切就都清晰明白了。这首诗的题目是:

《吐鲁番境内有伊拉里河,源出阿拉浑山内,东流数十里,散入沙碛潜消。余与菩

莲庵司马、王载堂大令,奉檄督民,凿渠引水,下达板土戈壁,获新垦地十万余亩,因赋诗以纪其事,即呈惠诗塘都护》

题目不仅叙述了作诗缘起,而且详细介绍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是作者在吐鲁番治理伊拉里河的情景。伊拉里河,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北;阿拉浑山,在吐鲁番之西、托克逊之北。长题清楚地记录了成瑞与同僚,率领百姓进行修渠引水的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以及开垦土地十万余亩的业绩、效果等。诗歌与长题结合,可以看出引水成功,受益者为当地蒙古族、维吾尔族民众,展示出清代西域的屯垦戍边,不仅是为军队提供供给,还是一项惠民政策。由诗题中“即

呈惠诗塘都护”及“旌麾”句下自注

:“惠诗塘都护至番阅伍”可知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献给去吐鲁番巡视、检阅军队的乌鲁木齐都统惠吉的。惠诗塘,即惠吉,字诗塘,满洲镶黄旗人,当时任乌鲁木齐都统。由于写作背景的介绍,使人们看到清朝政府经营西域时对屯垦的重视。无疑,结合诗歌长题,我们对诗作的理解就更加具体深刻了。诗中开发边疆、施惠百姓,以及“筹边即卫华”的观念,正体现了作者中华一统的深刻思想。

有时作者不仅用长题说明作诗的背景、叙述事件细节,还自觉追求诗题的艺术性,往往在优美的语言中饱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调,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比如成瑞另两首五律:

三峰冰雪积,耸峭欲摩天。鸟道穿幽树,龙湫泻玉泉。

一湾沙草碧,两岸野花然。峡口凭高望,南湖若镜圆。

大漠千岩绕,平滩万壑通。疏渠因水性,辟地仗人功。

犁试芦洲雨,骖停柳陌风。明年麦秋至,比户定歌丰。

②这两首诗也是描写勘查水源、利用水源来屯垦戍边的作品。诗的题目是:

《博克达山之阳、有灵泉数泓,涌流不竭,逶迤数十里,趋出峡口,散漫平原。原

之南有草湖,澄清如镜,四围小泉多注焉。湖之西,地广土肥,堪以垦种。惟湖既洼下,水复苦咸,难资灌溉。余相度形势,拟由峡口开凿,引河水汇达湖西。农民均踊跃

乐从。因占五律二章,以纪创始》

。一般说来,长题的功能是叙事,但这里的诗题,叙事与抒情并重,情幽意远,自成兴象,犹如优·

99·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纪实性手法

①②

〔清〕成瑞撰:《薜荔山庄诗文稿》,清嘉庆间刻本。

〔清〕成瑞撰:《薜荔山庄诗文稿》,清嘉庆间刻本。

美的游记短文,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诗题叙述成瑞勘察地理,准备修渠引水、开垦地亩、百姓踊跃乐从之事。诗题中的博克达山,即博格达山。纵观全题,其地点当在今乌鲁木齐柴窝铺一带。正因诗题中有“拟由峡口开凿”等语,才可看出律诗其二尾联“明年麦秋至,比户定歌丰”为想象之辞,诗、题相参,可见作者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内心的喜悦,传达出作者对边疆的热爱之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成瑞在吐鲁番引水垦荒的事件以及拟在乌鲁木齐柴窝铺一带凿渠引水的构想,在相关史书中未见记载,故而此处诗歌长题可补正史之阙。

二、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中的小序

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写作自序,应该是受到儒家《诗经》阐释学的影响

,《毛诗》就有大序和小序,这是后人对于《诗经》旨意的阐释。后来诗人作诗,自己阐释撰写的缘由、意图等,也就产生了自序,六朝诗歌已常见这种形式,尔后绵衍不绝。到了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中的自序,不仅拓宽了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艺术涵量,还增添了强烈的纪实性效果。

比如,国梁在乌鲁木齐写有《轮台八景》

,其《北湾稻畦》云:“游牧昔善地,水云今江乡。决渠足春雨,招侣莳稻秧。畦明骑影度,预谙饼饵香。鸡豚亦有社,箫鼓可无腔。荷锄归晚唱,

知是豳风章。

”①此诗描写乌鲁木齐北郊种植水稻的情景,语言通俗易懂。但只有通过序文与诗歌的相互参照,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诗前序文为:

城北四十五里卡子湾、九道湾,居民自高台县迁来。颇知务本节用。能艺稻。乃为

购籽种,于内地散给之。俾辟芳堘,引渠水,莳青秧,万针刺波,弥望软翠在浮岚中,

居然水乡风味。南人过之,当为唱《江南乐

》、《忆江南》矣,矧居民哉。据笔者所见,这是最早描写有关乌鲁木齐种植水稻的诗歌,故而有着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序文

中的“高台”

,即甘肃省高台县。通过小序,我们得知诗中反映的是乌鲁木齐民屯情景,不仅说明这些在新疆种植水稻的居民,是从甘肃高台县来的民户,而且还介绍了清朝政府“为购籽种,于内地散给之”的鼓励内地居民来边疆屯垦戍边的措施,对于了解清代新疆屯垦戍边的政策起到诗史互证作用。尤其是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乌鲁木齐北郊民屯的卓著成效,使诗歌在纪实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生动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国梁《轮台八景》之一的《大冶霏青》

,还写到乌鲁木齐铁厂。诗前有序云:城北十五里屡丰堡为铁厂,其地产铁。拨兵匠列居山下,掘矿炼沙,融冶成器,以

供各屯农具,焰烟飞空,昼夜不息。

②序文中的“屡丰堡”

,在乌鲁木齐东北,即今七道湾一带。由序可知,铁厂主要是为屯田服务。乌鲁木齐铁厂的建立,对兵屯、民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中,有时诗、序又能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如黄浚《塞外二十咏·阜康麦风》

:一路寒堘麦未苗,兹来看共柳丝摇。风交百里尘俱净,浪卷千畦雪尽消。

·

001·《西域研究》2013年第1期

②〔清〕国梁撰:《澄悦堂诗集》,清嘉庆十三年刻本。〔清〕国梁撰:《澄悦堂诗集》,清嘉庆十三年刻本。

野气浮浮蒸晓日,碧光湛湛逼空霄。屡丰自可称康阜,绝徼贻牟荷圣朝。

①黄浚道光十年任彭泽县令,后因“失银案”下南昌狱,道光十八年谪戍乌鲁木齐。这首诗歌咏途中所见阜康的春日麦田风光。题下小序云:

阜康县属迪化州,途中麦田初露,至此则长畦广亩,稠碧抽条,其气浮浮然,已欲

作饼饵香。

诗序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纪实性,而且语言优美,格调清新。由稠密碧绿的麦苗儿联想到饼饵的香味,正体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形象地展现了清代西域屯垦戍边的效果。

蒋业晋《灵山水歌》的序文也有着同样的特点。乌鲁木齐都统明亮曾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命人开凿天池,引水下山,灌溉屯田。蒋业晋作《灵山水歌》歌颂明亮的功绩。诗前有序云:

灵山在北庭阜康县地,势极雄峻,上有大小龙潭,周围四五十里。明将军虑营田水

之不继也,凿山引流,阅数月水始下注,如匹练然。事闻于上。夏六月择吉祭告,亲陟其岭。松风作导,玉镜清澈无波。夜宿山顶,月出松林,万籁俱寂,洵尘迹不到之区。晋作长句谨志其事。

序中的“灵山”

,即天山之博格达峰。“北庭”指乌鲁木齐。序文不仅叙述了明亮引天池之水灌溉农田的经过,而且语言优美生动,与诗歌相得益彰。

诗歌中自述写作缘起、主旨、创作背景的小序,既是对诗题的补充,也是读者了解作品内容的重要依据。诗序的运用,增强了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纪实性,彰显了作品的认识价值,也扩大了诗歌的艺术涵量,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中的作者自注

诗歌加注,应该是受古代文献注疏的启迪。古代文献由于时代久远,后来的读者难以确解,因此就有学者对此进行注疏、解说。诗歌的注解,始于《毛诗传》和汉人对《楚辞》的注疏,尔后有关诗歌的注解历代不衰。这些注解大体可分两类:一是训诂式注释,主要解释词语;一是章句式注释,主要分析内容、立意,或者囊括诗篇大义。后来诗人写诗,为便于读者理解,自己也在诗中加注,便产生了自注。不过唐宋时期,自注很简略,往往是注明写作背景,如杜甫《客至》题下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戏题画山水图歌》题下自注“王宰画丹青绝伦”。或者是

注明事件、叙述史实,如白居易《寄唐生》“太尉击贼日”句下自注“段太尉以笏击朱泚”

;“尚书叱盗时”句下自注“颜尚书叱李希烈。”②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路长人困蹇驴嘶”句下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吕本中《兵乱后杂诗》“同盟起义师”句下自注“近闻河北布衣范仔起义师”

③等都是如此。蒙元时期,邱处机、耶律楚材的诗歌,自注的比重与前人相比有所增加。比如邱处机《南望阴山三峰,赠书生李伯祥》“冰池耀日俗难观”句下自注“人云,向此冰池之间观看,则魂识昏昧”;“岩深可避刀兵害”句下自注“其岩险固,逢乱世坚·

101·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纪实性手法

③星汉:《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5页。(下文所引作品未特别注明者均见此书。)〔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第51页。钱钟书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31页。

守,则得免其难

”;“水众能滋稼穑干”句下自注“下有泉源,可以灌溉田禾,每岁秋成。”①耶律楚材的西域诗歌也有这种现象。这应该与西域和中原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有关。到了清代,诗坛受学术、考据氛围的影响,更加注重诗歌自注的纪实性。故而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在加注方面出现新的变化:一是诗歌末尾加注,二是诗句中间夹注的篇幅增长,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纪实性效果。前者以纪昀为代表,后者以曹麟开为代表,下面作一阐释。

1.纪昀诗中的篇尾自注

前人诗歌自注,以句中夹注居多,篇尾自注极为少见。在诗歌末尾对全诗内容进行注解的形式,应是纪昀首创,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时代风气,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纪实性追求。纪昀著有《乌鲁木齐杂诗》160首,其中多有关屯垦戍边的纪实描写,篇尾之注颇具认识价值,从而成就了纪昀诗歌的纪实性特征。在有关西域屯垦戍边的诗歌中,作者以诗末自注强化诗歌纪实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在自注中列举具体数字,对诗歌描写的事件加以说明,从而增强诗歌内容的可信性。

比如《乌鲁木齐杂诗·风土》其二十四描写清代西域屯垦戍边的情景

:“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晶河路几千。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

”诗尾自注云:中营七屯,左营六屯,右营八屯,吉木萨五屯,玛纳斯四屯,库尔喀拉乌苏二屯,

晶河二屯,共屯兵五千七百人,一屯所获,多者逾十八石,少者亦十三四石云。

②自注用确凿的数据,记载了清代乾隆年间乌鲁木齐一带的屯田规模,描述了清代“兵屯”的制度特征,介绍了屯田的产量等,凸显了诗歌的史料价值。就诗歌本身而言,格调清新明快。然而

只有诗、注结合,才能将诗歌描写的内容“坐实”

,才能清晰地再现清代沿天山北麓一线大面积的屯垦生产,保障了戍边将士的供给,打破了千里运粮的困难局面。可以说,纪昀的诗歌如果没有自注,其纪实性效果会大大削弱。

再如《乌鲁木齐杂诗·民俗》其三十

:“割尽黄云五月初,喧阗满市拥柴车。谁知十斛新收麦,才换青蚨两贯余。

”诗下自注为:天下粮价之贱,无逾乌鲁木齐者。每车载市斛二石,每石抵京斛二石五斗,价止一

金。而一金又止折制钱七百文,故载麦盈车,不能得钱三贯。其昌吉、特纳格尔诸处,市斛一石,仅索银七钱,尚往往不售。

这首诗写乌鲁木齐、昌吉、阜康等地屯田的情况,由于农田大面积丰收粮价很低。作者在自注中依据自己的亲见亲闻,列举具体数字予以说明,展示屯田的客观效果,无疑增强了诗歌的认识价值。可以说,纪昀诗末的作者自注,是了解乾隆中期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史料。

其次,在自注中对诗歌内容、背景加以说明,加强诗歌的纪实性。比如《乌鲁木齐杂诗·

典制》其六云

:“藁砧不拟赋刀环,岁岁携家出玉关。海燕双栖春梦稳,何人重唱望夫山。”诗下自注为:

安西提督所属四营之兵,皆携家而来。其未及携家者,得请费于官,为之津送。岁

·

201·《西域研究》2013年第1期

①②

〔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1页。

〔清〕纪昀:《乌鲁木齐杂诗》;郝浚等:《乌鲁木齐杂诗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页。(下文

所引纪昀作品均见此书。)

岁有之。

这首诗写的是“兵屯”中的眷兵,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绘出士卒年年携家眷出关、来西域屯田的生动场景,热情洋溢地赞扬了家人团聚、共事农垦的欢乐。自注则阐述了朝廷鼓励士兵携眷而行的政策。诗、注互参,可以看出这一政策对屯垦戍边的作用:既有利于开发边疆、发展生产,也照顾亲人团聚,解除了屯垦士卒后顾之忧。

于是“鳞鳞小屋似蜂衙,都似新屯遣户家。斜照街山门早掩,晚风时袅一枝花”的景象就

出现了。诗末自注

:“昌吉、头屯及庐草沟屯,皆为民遣户所居。”(《乌鲁木齐杂诗·民俗其十六)反映出遣户还有比较集中的居住区。

再如《乌鲁木齐杂诗·典制》其七云

:“烽燧全消大漠清,弓刀闲挂只春耕。瓜期五载如弹指,谁怯轮台万里行。

”诗下自注云:携家之兵,谓之眷兵。眷兵需粮较多,又三营耕而四营食,恐粮不足,更于内地调

兵屯种以济之,谓之差兵。每五年更践。盐菜糇粮皆加给,而内地之粮,家属支请如故,故多乐往。

这首诗描写的是“兵屯”中的差兵情景。由诗末自注可以看出,清代屯田制度中差兵与眷兵的一些特点:差兵制度是眷兵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差兵与眷兵相比,役期短而待遇高,五年即可返回,并且屯田期间可以得到双份口粮,所以人皆乐往。这种鼓励差兵的特殊制度,就是为了以差兵的屯田来弥补眷兵生产的不足。纪昀的诗、注展现了清代“兵屯”的多样化,以及政府对开发边疆的鼓励政策。

纪昀在诗中还描写了“民屯”的情况

。《乌鲁木齐杂诗·典制》其九云“户籍题名五种分,虽然同住不同群。就中多赖乡三老,雀鼠时时与解纷”

。诗下自注为:乌鲁木齐之民凡五种,由内地募往耕种,及自塞外认垦者,谓之民户。因行贾而认

垦者,谓之商户。由军士子弟认垦者,谓之兵户。原拟边外为民者,谓之安插户。发往种地为奴当差,年满为民者,谓之遣户,各以户头乡约统之。官衙有事,亦多问之户头乡约,故充事役者,事权颇重。又有所谓园户者,租官地以种瓜菜,每亩纳银一钱,时来时去,不在户籍之数也。

由作者自注可知,当时的乌鲁木齐屯户主要分为民户、商户、兵户、安插户、遣户五种,此外还有不在户籍之列“时来时去”的园户。户籍管理的特点是,这五种人即使居住同一片区,也须

按“户”入册

,“各以户头乡约统之”。“户头乡约”是类似汉代乡村所设“三老”的人员,“事权颇重”

。既为官衙所倚重,又在居民中有威望,所以屯民之间的纠纷,往往能够及时得以解决,从而使社会秩序保持稳定。乾隆时期,乌鲁木齐户民的构成情况在《清高宗实录》

、《平定准噶尔方略

》、《三州辑略》、《乌鲁木齐政略》诸书中都有记载,但都不如《乌鲁木齐杂诗》所记明确。

①这正是纪昀诗歌自注的价值所在。有时作者还通过自注展现屯田者的社会生活状况。如《乌鲁木齐杂诗·民俗》其二十六“生愁蜂蝶闹芳丛,但许桃花种水东。只有坛车经陌上,脂香粉气偶春风。”诗下自注为:

库尔、喀拉、乌苏三屯,兵丁遣犯皆孤身。恐狂且佚女,或酿事端,自玛纳斯河以

西,不许存一妇女。

·

301·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纪实性手法

王希隆:《纪昀关于新疆的诗作笔记及其识史价值》,《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2期。

《西域研究》2013年第1期

通过作者自注得知,当时乌鲁木齐屯区对屯戍之卒的控制:以玛纳斯河为界,河西为戍边屯垦的孤身兵丁,为防止轻狂之徒招惹事端,妇女不得渡河留存。诗歌纯用比体,写得含蓄蕴藉,揭示了兵丁遣犯的生存状态。

再如《乌鲁木齐杂诗·游览》其七:“箫鼓分曹社火齐,登场相赛舞狻猊。一声唱道西屯胜,飞舞红笺锦字题。”诗下自注云:

孤牧地屯与昌吉头屯,以舞狮相赛,不相下也。昌吉人舞酣之时,忽喷出红笺五六尺,金书天下太平,随风飘舞,众目喧观,遂为擅胜。

这首诗描写昌吉头屯与孤牧地屯节日期间赛狮舞会的盛况。其自注叙述了昌吉屯人获胜的具体细节:舞到高潮时,狮口中忽然喷出五六尺长的红笺,用金字书写着“天下太平”四字,随风飘舞,引人欢呼。由于出其不意地表达了人心所向,故而拔得头筹。诗、注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屯垦者的生活、娱乐状况。

第三,在自注中通过记录具体人名、绰号,来突现诗歌的纪实性。清代西域的屯垦戍边,不仅促进了边疆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纪昀的一些诗歌及其自注就如实描绘了这种情况。如《乌鲁木齐杂诗·游览》其十六:“稗史荒唐半不经,渔樵闲话野人听。地炉松火消长夜,且唤诙谐柳敬亭。”诗下自注云:

遣户孙七能演说诸稗官,掀髯抵掌,声音笑貌,一一点缀如生。

这首诗描写当时流行于乌鲁木齐的说唱艺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闲时屯户们的生活娱乐状态。作者在自注中,形象地描述出民间艺人孙七说唱艺术的高超,印证了诗句中“且唤诙谐柳敬亭”的赞叹,将时人把他比作明末清初名噪一时的内地平话艺术家柳敬亭的美誉落到实处。由于自注点明了孙七的遣户身份及其姓名,故而增强了诗歌内容的纪实性。

其他写到有关乌鲁木齐戏剧演出的情景,也都通过自注介绍了演员的身份、姓名、演出特征等。如《乌鲁木齐杂诗·游览》其十二,描写擅长扮演“生”角的鳖相公的演出情景。诗末自注为:“鳖相公,字出东坡仇池笔记。伶人鳖羔子以生擅场,然不喜盥面。”其十三描写“丑”角表演情景。其自注为:“简大头以丑擅场,虽京师名部,不能出其上也。”其十四描写“旦”角的表演。诗末自注云:“刘木匠以旦擅场,年逾三旬,姿致尚在。”如此等等,都是在自注中以记述人名来突出其纪实性效果。再如《游览》其八自注云:“元夕各屯十岁内外小童,扮竹马灯,演昭君琵琶杂剧,亦颇可观”。《游览》其六自注云:“春社扮番女唱番曲,侏离不解,然亦靡靡可听。”这些诗注如实记载了中原的说唱艺术、京剧、杂剧、昆曲、楚调等艺术形式流入新疆的情景,成为研究内地文化与西域文化交融的重要依据。

总之,从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来看,这种叙事详实的自注,介绍了诗歌的写作背景、意图,扩大了诗歌的内容含量,使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既保持了诗歌的凝炼、含蓄之美,又强化了诗歌的历史价值,这实在是纪昀在诗歌文体上的一种创造。

2.曹麟开的诗中夹注

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作者于句中夹注代表性的诗人是曹麟开,其著有《新疆纪事十六首》,诗作内容都与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有关,诗歌大多以诗句中夹注的方式,对所描写的事件、内容、背景或者典故进行阐释,彰显了诗歌的纪实性特征。这里仅举几首,以见其大略。如《伊犁》其二为:

请命情殷许辑宁,貔貅两路耀霜硎。斫营廿五腾骁骑,执馘三千扫彗星。

·

·

401

神策独筹排筑室,王师大顺迅犁庭。鸡竿既赦仍优赉,浩荡恩波溢海溟。

①诗中“请命”句下自注:时议两路进兵,北路以二月丙辰,西路以二月己巳起行

。“斫营”句下自注

:“五月乙亥师至伊犁,达瓦齐于格登山麓结营以待。将军遣阿玉锡等二十五人斫营,觇贼向,贼兵大溃,降七千人,我二十五人无伤捐者

。“王师”句下自注:乙亥春,两路大兵进发,及秋,已告蒇。事无顿弦遗镞之费

。“鸡竿”句下自注:达瓦齐以百余骑窜,回人阿奇木霍济斯执达瓦齐献俘。准噶尔既平,赦之不诛,仍赐王爵。

此诗的内容是描写乾隆平定准噶尔的格登山大捷。诗歌重在抒情,但具体事件却不甚了了。而诗中夹注则记叙了出征的线路和具体时间,尤其是详细叙述了阿玉锡等25位勇士奔袭格登山敌营的细节,歌颂了清军将士勇猛无畏的气势。同时夹注也介绍了兵不血刃的战斗过程,以及事件的处理结局、朝廷重在安抚的边疆政策等等,具有历史认识价值。

再如《伊犁》其三:

姿状豺狼性虺蛇,饱飏饥附逞呼邪。城围且固军邮断,路出高昌汉使遮。

蜗角自残投鄂畚,狐踪飞蹑入罗叉。不仁之守遭天殛,解网恩施贷孽芽。

②品味全诗,意在谴责豺狼之貌、虺蛇之性

、“饱飏饥附”的忘恩负义之人,具体人物、事件并不明确。读了诗中夹注,一切都清晰了然。诗中“饱飏”句下自注

:“时阿睦尔撒纳潜蓄异志,乘我师既平准噶尔,觊为四大部台吉未遂,中途叛遁去

。”“城围”句下自注:“阿睦尔撒纳煽惑逆党,如伊犁巴桑克什木、西路之阿巴噶斯哈丹、北路之包沁等,纷纷四出。窃占伊犁,断台站,

道路为梗

。”“路出”句下自注:“丁丑春,复命将军成衮扎布、参赞舒赫德等,由珠勒都斯路进伊犁。将军兆惠、参赞富德等由厄林沁毕尔罕进塔奔集赛,而成将军等遇克勒特、乌鲁特、沙喇

斯、玛琥斯等,皆抚降其众,不取其马驼。及大军过,贼皆反去

。”“蜗角”句下自注:“诸将分两路直抵伊犁。时札纳噶尔卜杀其叔绰罗斯汗噶尔藏多尔济,欲并其众,又为台吉达瓦所杀。时

阿睦尔撒纳复自哈萨克逃回,聚众争长,突遇我师,仍窜回哈萨克。鄂畚,哈萨克地名

。”“狐踪”句下自注

:“将军富德,穷追阿逆,适遇哈萨克之兵,而哈萨克素稔阿逆反覆,畏我兵威,称臣贡马,请擒自效。逆势益蹙,投俄罗斯。即罗叉,又曰罗刹

。”“不仁”句下自注:“阿逆奔俄罗斯毙焉。遣侍郎三泰验实以闻

。”“解网”句下自注:“阿逆之侄伊什札布为我兵所俘,其年幼无知,且非逆酋嫡子孙,赦释之。

”由作者自注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写乾隆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的战役。诗中夹注,详细记载了阿睦尔撒纳忘恩负义想割据西域对抗朝廷以及被剿灭的经过,使诗歌的纪实性明显增强。

再如《托和鼐》

:路梗龙堆欲进难,诏更韩范迅登坛。两军回合声齐振,九伐重申胆已寒。

间道衔枚歼颉利,大廷对簿缚楼兰。蜂旗猎猎争先拔,鸟篆空余五色传。

③“路梗”句下自注:“方大军围库车,小和卓引兵赴援,大战于托和鼐。”“诏更”句下自注

:“时将军雅尔哈善用穴地火攻计,贼觉,横截一沟,焚烧兵丁。因命将军兆惠副将军富德往代

。”“间道”句下自注:“唐贞观中破灭颉利,举其族七城来降。”“大廷”句下自注:“《汉书》:·

501·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的纪实性手法

①②③

〔清〕和宁撰:《三州辑略》卷八,清嘉庆十年修,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据旧抄本影印。

〔清〕和宁撰:《三州辑略》卷八,清嘉庆十年修,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据旧抄本影印。

〔清〕和宁撰:《三州辑略》卷八,清嘉庆十年修,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据旧抄本影印。

《西域研究》2013年第1期

李贰师伐大宛,便道捕楼兰王,诣阙对簿。”“鸟篆”句下自注:“大军一歼之于托和鼐,再歼之于鄂根河,获逆酋铜旗大纛,五色书,不晓其义。”

诗歌叙述了大小和卓波罗尼都和霍集占在南疆发动叛乱后,清政府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讨伐,在托和鼐(通作托和奈,在今新疆库车县城东80里处)与大小和卓激战的情景。由诗、注可知,清军围攻库车城,大、小和卓引兵来援,雅尔哈善用火攻之计作战失利,朝廷派定边将军兆惠、副将军富德代替雅尔哈善指挥作战,首歼敌于托和鼐,再歼之于鄂根河,夺其大纛,取得胜利。诗注结合,使诗歌凭添了史诗性质。

曹麟开诗中夹注,当采之戍地官员口述或同戍者的议论,这种写法也影响了其他描写屯垦戍边的诗人。和瑛为宦南疆,亲眼目睹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旧战场,其在嘉庆八年(1803)作于叶尔羌(今莎车)的七绝《洗箔》,就是直接歌颂黑水营坚守待援的诗作。诗云:“当年黠虏逞妖氛,众志坚城义薄云。欲访黑河三捷处,逢人大树说将军。”

题目“洗箔”下自注:“城东七十里。”“逢人”句下自注:“将军兆惠被困于此,掘得米窖,士卒坚壁以守。逆首施放鸟枪,悉中大树,得铅丸数万。后援军掩至,内外夹攻,贼众大溃。今树枪痕犹在。”诗中夹注详细叙述了将军兆惠被困待援以及获胜的情节,增强了诗歌的认识价值。其它如成瑞在道光十九年(1839)于焉耆作《喀喇沙尔》五律,尾联云:“更有冰鱼利,三冬贸易过。”句下自注:“喀喇沙尔城西有开都大河,中产黄鱼,味极肥美,每岁冬令,蒙古取鱼赴东北各城易贸而返”介绍了从事农牧业的蒙古人,在农闲时的贸易情景。再如汪廷楷《伊江杂咏》其三,“兵亦能农筑圃场”句下自注:“将军念八旗兵丁生齿日繁,钱粮限于定额,奏请开垦屯田,兵食藉以充裕”。“四腮鲈美卖鱼庄”句下自注:“伊犁城外大河一道,产鱼甚多,又另有支河一处,专出四腮鱼。”正是这些作者的自注,昭示着伊犁“旗屯”的屯戍情景:迁来边疆的八旗兵丁,不仅种植稻谷、蔬菜和瓜果,并且捕捞鱼类,使后人能联想出八旗兵丁屯垦戍边的生活画面。

综上所述,清代西域屯垦戍边诗中的长题、小序、作者自注,有着独特的艺术功能,它们扩大了诗歌的内容及其艺术涵量,尤其增强了诗歌的认识价值,凸现了诗歌的纪实性特征。

(作者单位:新疆教育学院人文分院)

责任编辑:王文洲

责任校对:李文博

·

·

601

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1.2013

Religious Activities of Mani and His Disciples Ma Xiaohe(77)Abstract:Shapur I enumerated the provinces of his empire and the towns and districts he had seized from Roman Empire in his trilingual inscription,providing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our stud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ormation from various languages that refers to the provinces,towns and districts where Mani and his disciples organized their religious activities.

Key words:Manichaeism;Mani;Sasanian Empire;Shapur I;inscription

On the Minority Education in Xinjiang and the Rethinking

of the Government in Qing Dynasty Zhu Yuqi(89)Abstract:In early Qing dynasty,school education in Xinjiang was not regarded by the govern-ment.It was not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Xinjiang province that the education system had a change.Various types of school at different levels were founded and the government began to regard mi-nority education.However,these efforts produced very little effect.This made the government rethink profoundly.The difficult of education and the ethnic,religious and language barriers the universal educa-tion met can be seen in the Notes on School of the Recordings of Xinjiang.It also recorded some positive countermeasures taken by the government.The responding of the Qing government to the problem provided lessons for the present.

Key words:Qing Dynasty;Xinjiang;Minority Education;Rethinking of the Government Documentary Means of the Frontier Poetry of Qing Dynasty Western Regions

Liu Kanlong(98)A Commentary of Lattimore’s Theory on Chinese Frontiers De Quanying(107)

Abstract:Lattimore examined historical frontiers of China:Manzhou,Mongol,Xinjiang and Ti-bet,in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A number of concepts of human geography like Prairie,oasis and agriculture were used to analysis the production modes and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actions in northern Chinese frontier areas.He suggested that Chinese history was a cycle of the two orders:prairie society and agriculture society.This illustrates a historical relation of blend that various nationalities share the unitary multi-national China.Since the mid-1900s,China has begun a new geographical circle of the east part(sea)and west part(land)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

Key words: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Great wall;Steppes;Agriculture;oasis A Commentary of Mission and Revolution in Central Asia

Mulati Heiniyati and Timulati Omair(115)Abstract:Mission Covenant Church of Sweden was one of the mission societies in Kashgar.They had done missionary and charity work in Kashgar for nearly half a century from1892to1938when they were expelled by Sheng Shicai.Mission and Revolution in Central Asia recorded what they had done and seen in Kashgar,providing materials for us to further study Kashgar society of the end of the19th century and the first40years of the20th century.

Key words:Mission and Revolution in Central Asia;Sweden Mission;Kashgar;Mission

30-year Domestic Studies on Army Reclamation in Xinjiang in Qing Dynasty Liu Yuai(122)A Summary of“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Han Dynasty Xiyu Archaeology

and Han Culture”

Wu Yong(129)A Summary of“Symposium of Xinjiang’s History in the Periods of Liao,Song

and Jin Dynasties”Qi Xin(135)·

24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