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修)2014届高三《语言文字应用》: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修)2014届高三《语言文字应用》: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修)2014届高三《语言文字应用》: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修)2014届高三《语言文字应用》: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积累与运用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___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___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__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__不写稿子,______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而却即使也B.尽管可是而虽但

C.尽管而却虽然但D.虽然相反可即使也

解析根据文段的最后两个空格,可将四个选项分为两组,即A、D为一组,B、C为一组,到底在哪一组中选择,应该根据语意关系来确定,这里没有转折关系,排除B、C;再比较A、D的区别,抓住是选择“而”还是“相反”,因为上下句之间不存在矛盾关系,所以应该选择A,最后,把确定的选项的所有词语带入句子中阅读,感受前后语意是否连贯。

答案 A

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解放前这个地方不但没有水浇地,______吃的水也得从几十里外挑来。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从前神话中的一些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

③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认真吸取教训,______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

A.以至甚至以致B.甚至以至以致

C.以致以至甚至D.以致甚至以至

解析“甚至”用于程度,“以致”用于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是一个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答案 B

3.下列句中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虽然内容很精彩,但是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近人。

B.如果我们前一段时间克服一些学习上的困难,那么今后的困难也同样能够克服。

C.文化艺术事业固然要用钱,然而一出戏的服装就花掉几万元,也实在不值得。

D.该公司负责人曾表示,业务扩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投资后公司的周转资金充足。

解析A无转折,B无假设,D“的原因”与“由于”重复。

答案 C

4.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时期的年轻人必须采取高度的自我控制的方法,______有效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各种人际环境。

②如果单纯面向直观的市场,看到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开什么专业______吸引家长、学生的“投资趋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高校办学的本质职能和客观社会责任。

③现在我们更需要加强党的团结,______经过全党的团结达到整个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A.以便以借以B.借以以便以

C.以以便借以D.以借以以便

解析关键是第②句,前有假设情况,故用“借以”(凭借……来)较妥当。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市教育局的通知既.已寄出,实验小学却未收到,可能是邮局出了问题。

B.尽管

..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我们也不能缺乏危机意识,不能忽视对接班人的培养。

C.诱思探究教学论的课题组人员一致认为,这个高中学生所提出的数据很有价值,有助于对.课题的深化研究。

D.与中国传统农业的刀耕火种方式相比,先进国家机器化的播种与收割无疑是更.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解析A.“既”作为连词,表示前提条件,本句是转折关系,“既”要改为“虽”。

C.“对”与“于”重复累赘,应删去“对”。

D.“更”表示在前者基础上程度的加深,因为前一分句并非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故“更”使用错误。

答案 B

创新迁移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云计算”被视为革命性的计算模型,“你不需要很强大,你的力量在云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通过各个端口的自主调整而自我实现的②即使某个端口坏了,某些节点断裂了③而且,“云”的升级更新④“云计算”时代,单机的自身性能已经微不足道⑤也不会影响到“云”自身的功能⑥手机、电脑以及其他设备,就其计算能力来说是一样的A.②⑤⑥③①④B.②③①⑤④⑥

C.④⑥②⑤③①D.④⑤⑥②③①

解析紧承所给句子中“你不需要很强大”的内容,选择④“单机的自身性能已经微不足道”;之后扣住②中的“即使”,⑤中的“也”、③中的“而且”等关联词语即可。

答案 C

7.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词,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

倔强自重,清高狂狷,执著于真理,不屈服于权贵,__①__会使文人们入世坎坷,清贫困窘,__②__失去宝贵生命,__③__却能让他们特立独行,坚守原则,保持人格尊严。想想看,胡铨、季羡林之所以让人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__④__他们的道德文章,博学多才,__⑤__包括他们傲骨铮铮,“又臭又硬”的倔脾气吗?

答: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答案或许甚至但除了不也

8.从下列10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5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不得重复)。

补充严重剔除填补重要

清除甚至融汇并且渗透

随着中国文化的开放,这些年来,英语的习语和新词慢慢__①__到汉语体系中,并成为

汉语词库的一部分,__②__取代了一部分汉语词汇。为了维护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要求__③__中文出版物中那些“不中不西”的词汇。但很显然,单向地拒绝外来词汇也并非摆脱中文困境的万灵丹。在英语词汇大肆闯入中文领域的背后,是中国人使用汉语能力的普遍下降。不得不借助外来词__④__思维上的空白。更__⑤__的是,英语悄然“入侵”的背后依然隐藏着我们缺乏自信的国民心态。

答案①渗透②甚至③剔除④填补⑤严重

9.微博是当下网络流行的写作行为之一。请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将自己的评论写成一条50字左右的微博。

21世纪的白领张晓“穿越”到康熙四十三年,摇身一变成为马尔泰·若曦格格,她念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拍康熙的马屁;和雍正帝(四阿哥)、八阿哥谈三角恋爱,再和十三阿哥把酒言欢,高谈“自由主义”“人生来平等”……

这是35集“穿越剧”《步步惊心》的故事情节,它赢得了超高收视率。继“穿越剧”《宫》之后,《步步惊心》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既有一路飘红的收视率又有铺天盖地的骂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现在的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只是好玩好看、新异奇怪,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这类穿越题材的影视剧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

(示例二)一个现代人带着现代思想穿越到古代,参与我们熟悉的历史,让观众看到现代思想和古代思想的碰撞,确实充满了矛盾和戏剧效果。(赞成与反对均可,需言之成理) 10.将下面五个单句组成一个复句,要求不改变原意,语句连贯。

①鲁迅是一位闻名世界的文学家。

②鲁迅从不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

③鲁迅认为自己不过是工农大众中的“一个平凡的人”。

④鲁迅和人民群众始终是紧紧站在一起的。

⑤鲁迅的感情和人民大众的感情始终是息息相通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鲁迅是一位闻名世界的文学家,但他从不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而认为自己不过是工农大众中的“一个平凡的人”,他和人民大众始终是紧紧站在一起的,感情始终是息息相通的。

2013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1、(2012广东卷,第17题,4分)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字。(4分)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答案:(京剧)源自徽剧,角色分类源自生活,表演程式化,表现形式绚丽多姿。 解析:本体是压缩语段中的提取关键信息题。以“京剧”开头,限定了语言组织的形式。语段共有五句话:第一句介绍京剧的源起——徽剧,第二、三句介绍京剧的角色特点——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第四句说明京剧的舞台表演——程式化,第五句说明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绚丽多姿。整合五句话的四方面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2012江苏卷,第3题,4分)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 “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 解析:这是一道语感题,考查的是“听”的能力。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抓住老园艺师话中的类比以及“听得懂草木的叹息”的含意来表述。 3、(2012安徽卷,第18题,5分)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枊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答案: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下定语首先要符合表达形式的要求,概念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因此我们先要从语段中找相关属概念,提取关键信息,即种差——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同时也要注意种差多时,语序要恰当,不能出现语病。如“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按这一思路总结即可。 4、(2012浙江卷,第7题,5分)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 答案示例:(1)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

(高三英语写作课教案)

How to write a composition ? (高三英语写作课教案) 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南校区)魏燕萍 教学目的:教会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表格中涉及的要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中文要点,由词成句,由句成文。最后适当使用连接词,组句成篇,实现用词准确,行文流畅。 教学辅助手段:电脑(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介绍书面表达六步法(Introduction) 1.仔细审题,确立主题,明确要求. 2.围绕主题,提炼要点,编拟提纲. 3.分析要点及提纲,提炼关键单词和短语 4.恰当使用句型,连词成句 5.恰当使用连接词,组句成篇 6.规范誊写 二、呈现学生得分情况(Presentation) 反映出学生得分差距,引起学生共鸣:希望在作文上获得提高。 三、讨论 (Discussion) 1.写作人称为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词数150词左右,时态一般现在时. 2.明确要点,确定核心词、词组、句型。 (要点“你的看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起课堂高潮。) 四、呈现(Presentation) 1. 高考英语写作关键:A.学会使用较高级词汇。B.学会使用较丰富的句式。C.学会使用恰当的连接词。2.呈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典型句子。要求学生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进行改写,加以完善。 3. 展示挖空后的范文,要求学生填入适当的关联词,并指出范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反馈 (Feedback) 1.学生修改作文,互查互改错误。 2. 教师总结。首先,针对文中学生未找出或改对的错误, 帮助学生一起改正。其次,对文中的错误之处进行分类(如:名词复数、动词时态、介词等),引起学生的重视。 六、提高书面表达建议:(Suggestions) 1.准确记忆单词 2.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点,如构词法,语法知识等3.经常进行写作练习 4.适当背诵作文参考答案 5.大量阅读 七、作业 (Assignment) 发给学生另一篇体裁相似的书面表达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思路独力完成。 Teaching plan Topic: writing a composition Teaching Aims: According to the form, teach students how to write a composition using the effective sentences. Train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2.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get the key words and how to use effective sentences to complete a coherent composition. Teaching Methods: Discussion, Presentation Teaching Aids: 1.the multimedia 2.the blackboar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elements Six step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①Analyzing the task ②Finding out the main points ③Thinking of key points/phrases ④Forming sentences ⑤Combining the sentences into a passage ⑥Copying normally Step 2:Showing results:

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专题二十五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考向定位] 虽然近两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没有考查“扩展语句”这一考点,但是其他地区的试卷对其进行了考查。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考点,常与“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扩展语句有话题拓展、语句续写、意象组合、语句扩充等题型。 “压缩语段”这一考点2019年全国卷进行了考查。该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分析、筛选、概括等能力。压缩语段有拟写标题、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给某概念下定义、提取语段关键词等题型。考生应依据高考常见题型,加强对该类题型的认识和训练,避免眼高手低,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1.(2019·全国卷Ⅰ)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在解答题目之前,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字数限制。字数限制表面上是一个答题要求,实际上也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答题暗示。一般而言,规定不超过多少字,意味着答案接近于这个数字。如果自己的答案非常长,比规定数字多许多,一定是有问题的。这则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交代传统观点;第二句交代这次考古发现的内容;第三句是根据这次考古发现做出的推断。概括时,首先要简洁交代发生了什么事,然后要把研究的重大发现概括进去,因为这些重大发现正是这个事情最有价值的地方。 [答案] 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 2.(2019·全国卷Ⅱ)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专项突破教学设计

如何突破写作,获得高分,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写作中如何运用高级表达提 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广大师生参考。 1.使用复合句 复合句可以把结构松散的句子连接起来,从而使表达显得高级。高考写作中用到的复合句 包括下列几种: (1) 定语从句 Mary is a girl in Class 1. She speaks English very fluently. → Mary is a girl in Class1 who speaks English very fluently. (2) 状语从句 The doctor arrived there in time. The boy was saved. It was not too late. → The boy was saved because the doctor arrived there before it was too late. (3)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Xiao Ming was always late for school. His te acher didn’t know why. → His teacher didn’t know why Xiao Ming was always late for school. 如果考生驾驭句子的能力较强,则还可以恰当使用复杂的复合句(就是从句中还包含从句)。例如: I want to know whether you want to meet Miss Tang when she comes back from Japan where she works as an engineer. (本句包含3个从句) 2.使用某些惯用句型 写作中如果能恰当运用英语中某些常见的惯用句型,可以使文章显得富有“洋味”。例如: (1) The boy was so brave that he led the enemy into our ring of encirclement (包围).(so…that… 句型) (2) So brave was the boy that he led the enemy into our ring of encirclement (包围). (倒装结构) (3) I did no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 until then.(not…until…) (4) Not until then did I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not until的倒装句) (5) It was not until then that I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强调句) 3.使用高级词汇 ⑴巧用习语(idiom) 英语中有大量习语,如果运用得当,则可大大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考生要在平时的学习过 程中不断积累。例如: ① What she explained doesn’t hold water. 她的解释站不住脚。 ② Many families struggle to make ends meet. 很多家庭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③ I don’t know why she is always in low spirits.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总是情绪低落。 ④ He turned a deaf ear to what I said. 他对我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 ⑤ This sentence doesn’t make sense. 这个句子讲不通。 ⑵用短语代替单词 英语中同义词众多,在表达的时候,尽量用短语代替单个的词。例如: ① I have made up my mind to study English better this term. (同义词:decide) ② I have no idea how to enlarge my vocabulary. (同义词:don’t know) ③ A burning cigarette end resulted in/led to the big fire. (同义词:cause)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扩展语句备考和练习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扩展语句备考和练习2009年1月17日 考纲要求 2005年《考试说明》“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四项为“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为D 级。 【知识要点】 “扩展语句”是2000年《考试说明》中新增的一个考点。它是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或词语的基础上,在不删减字词,不变动词序,不改变原句句型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修饰成分和增加分句,使句子结构复杂化、文意更丰富、更详尽的一种造句形式。它着重测试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扩展语句是为了把话说具体、明白、精确、生动、形象。 一、基本类型 1、情景演绎式扩展:指提供一个具体情景,考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例如2005年重庆卷第4题: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到30字之间。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像雾倾听 (1)、表现“欢快”: (2)、表现“忧愁”: 解析:题中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比如用三个词表达欢快情绪,可设想一个自然环境,在白雾缭绕的林间,倾听大自然声响,心的愉悦……表现忧愁可运用比喻,写一个人心头的迷雾,心的沉重…… 示例:(1)、我们的想像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2)、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望着愁绪不结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像翅膀的翻腾。 2、添枝加叶式扩展:指提供一句简单话语,要求考生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满。 例如:由于原句很简单,有些语意表达得不太清楚,请依据某一道理,把原句扩展成一句具体丰满的话。 飞蛾(或蝴蝶)值得赞美。 解析:给定的语句是一个简单判断,“飞蛾(或蝴蝶)”为什么值得赞美呢?平日里我们对“飞蛾”扑火有着肯定(追求光明)或否定(自取灭亡)的认识;此处却已明确指向肯定的一面,因此考生在扩展时要注意立意,即从积极的人生意义方面去扩展。 示例: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自己的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浸在油中的飞蛾,的确是永远值得我们这些有着高贵生命的人赞美的。 3、阐发中心式扩展:指提供一句话或一句诗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阐释、发挥,使之明确、丰满,形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古诗文佳句扩展,提供的大多是写景的句子,要善于依据意境,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 例如将“感动是一种养分”扩展为中心明确、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解析: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感动”,不管是令人欢快的还是使人伤感的,只要我们“感

(新)高考专题练习扩展语句

高考专题练习: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是近年高考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新增加的一个考点,其能力层级为D 级。这一考点的增设显明地体现了高考语文科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要求,也是语文科加大对语言应用能力考查的一个新的表现。 ●难点磁场 [试题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三个恰当语句,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合理扩展。埋头于书卷中,,,,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试题2](★★★★)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拟人或比喻,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雨(水)”即可。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春季高考试题) 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字左右。 情境一:身体健康方面 情境二:社会影响方面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按要求扩展语句。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相关生活常识等。 参考答案:情景一(例一)给新生婴儿注射疫苗,是增强婴儿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此种方法早已在全社会得到推广。(例二)免疫力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如果有较强的免疫力,他就可能抵抗外界多种病菌的侵入。情景二(例一)在社会的发展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提高免疫力是在社会这个土壤上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例二)一个人不能总是把自己的过错归结为受到外界的不良作风的影响,你自己应有的免疫力哪里去了? 错解分析:此类试题出现失分的情况主要在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语句组织不合理,或语句连贯性不够。 方法技巧:试题对答案在内容上有两大项要求:①是“身体健康方面”,②是“社会影响方面”,答案要结合这一要求,符合规定的情境,体现出二者的差别。 [案例2](★★★★)(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按要求扩展语句。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相关生活常识等。 参考答案:情景一:在毕业典礼上,我们班同学的节目是大合唱。大家激情澎湃,把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想全倾注进了歌声之中。 情景二: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心里很乱。我想放一首歌,让歌声驱散我的一切烦恼,歌声却使我更不能平静。 错解分析:1.扩展内容不尽合理。虽然试题一般都对扩展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定或提示,但

高考语文 专题7 压缩语段和扩展语句(教师)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30天专题7 压缩语段和扩展语句(教师版) 【高考考纲解读】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压缩语段题目在高考中曾多次考到。压缩语段的题目,特别体现思维的外化。准确把握语段整体结构与内容是准确作答的基础。 “扩展语句”要求运用联想、想象、描写等方式,将几个词语或一个比较短的语句,扩展为一个比较长的语句或语段,使原句内容更丰富、更充实,结构更复杂,表达得更充分。考题综合性强,有的试题与简明、连贯、得体、生动联系在一起,并且大多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起来。 【知识热点点睛】 一、压缩类题目 (一)拟写新闻标题和拟写一句话新闻 【题型解析】 新闻标题在新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起着提挈全篇的作用。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手法。 拟写一句话新闻时,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时,要根据是不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不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 【高考例题】 (2010?天津卷)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内) 在建的津门津塔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断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

下4层。其外形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技术(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思路解析】 根据题意要求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概括后的句子必须是一个主谓式单句。分析材料得知叙述的对象是“津门津塔”,陈述的内容可以简化为最后一句“将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修饰成分根据语义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 例: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将于2010内建成使用。 (二)下定义 【题型解析】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的判断句的形式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揭示的方法。它要求在理解所给内容的基础上提取必要信息,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组织成定义的形式。 【高考例题】 (2012?安徽卷)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木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枊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做这道题,可按照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主要信息”“定义”“不超过40字”,明确题干的所有要求。第二步:理清定义的格式,找出定义格式所需的要点,即种概念、属概念和种差。材料的第一句已经点出了种概

高考英语 书面表达功能话题 物品的描述教案

2012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功能话题教案(5): 物品的描述 一、大小长短 (一)常用句型: ①某物 + is + 数词 + 名量词 + 形容词。如: This rope is 100 meters long. 绳子100米长。 ②某物 + is + 数词 + 名量词 + in length /width / height。如: This cloth is 1.5 metres in width and 30 metres in length. 这块布料1.5米宽,30米长。 ③ The length /width / height of +某物 is +数词 + 名量词。如: The length of this rope is 100 meters. 绳子100米长。 ④ This/It is a 基数词-名量词(单数)-形容词 +某物。 This is a 20-metre-long plastic pipe. 这是一根二十米长的塑料管子。 (二)常用词汇:①形容词:long, wide, high, tall, deep. ②名词:length, width, height, depth。 二、面积体积 (一)表示体积的句型: ①某物 + is + 数词 + (度量词) + by +数词 + (度量词) + by + 数词 + 度量词。某物长…宽…高…。 The box is 50 by 40 by 30 centimetres. 这个箱子50厘米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 ②某物 is + 数词 + cubic + 度量词。某物…立方…。 The bank is 20 cubic metres. 水箱20立方米大。 ③ The volume of + 某物is ... cubic +度量词。某物的容量(体积)是…。 The volume of this containeris two cubic metres. 这个容器的容量是两立方米。 表示面积的句型: ①某物+ is + 数词 + square + 度量词。某物…平方…。 The board is 10 square metres这块木版10平方米大。 ②The area of某物is + 数词 + square + 度量词。某物的面积是…平方…。 The area of the external walls is 60 square metres. 外墙的面积为60平方米。 ?常用词汇:①形容词:square平方的, cubic立方的。②度量词:metre(m)米, centimetre(cm) 厘米, millimeter(mm)毫米, foot英尺, inch英寸。③volume体积, area 面积。 三、形状颜色 (一)常用句型:①某物 + is + adj. /n. 某物…。 ②某物 is + adj. in shape/colour。某物在形状上/颜色上是…。 My lost suitcase is silver in colour. 我丢失的手提箱是银白色的。 ③The shape/colour of + 某物is …。某物的形状/颜色是…。

高考语文 扩展语句〉答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测试题 1.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字左右。 解析:试题对答案在内容上有两大项要求:①是“身体健康方面”,②是“社会影响方面”,答案要结合这个要求,符合规定的情境,体现出二者的差别。此类试题出现失分的情况主要在于,语言表达水平不强,语句组织不合理,或语句连贯性不够。 此种方法早已在全社会得到推广。例2,免疫力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如果有较强的免疫力,他就可能抵抗外界多种病菌的侵入。 所以,提升免疫力是在社会这个土壤上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例2,一个人不能总是把自己的过错归结为受到外界的不良作风的影响,你自己应有的免疫力哪里去了? 2.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的简明,这种推荐词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考题。考生要善于根据书名推断出其主要内容,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实行推荐。 答案示例1:我喜欢的书名:《献给母亲的歌》 理由: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2:我喜欢的书名:《山河岁月欢乐颂》 理由: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3.根据上下文,扩写画横线的语句,扩写的部分要能突出语段的表意重点。 伴着夕阳的余辉,我和老作家下山了。回到了①那棵海棠树下。老作家告诉我,春天这棵树开花,②秋天这棵树结果。你要来的是时候,就会亲眼看到。③看着他的神情,我想到,这棵树不正是他的写照吗?他已写出16部长篇小说,100余部中篇小说,能够说是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了。 解析:解这道题,也要首先弄清“根据什么”,应该想想文段为什么要说“看着他的神情,我想到,这棵树不正是他的写照吗?他已写出16部长篇小说,100余部中篇小说,能够说是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了”。 把握这句话就是扩写的根据,由此可知“应该说什么”,才能“突出语段的表意重点”。 参考答案:①回到了那棵他年年月月用汗水浇灌的海棠树下 ②秋天这棵树结满一串串又红又圆的海棠果 ③看着他望着枝繁叶茂的海棠树的满足神情 4.下图有三个板块,请先用一句话对三个板块的内容作整体概括,再各用一句话作分别概括。 整体概括(18字以内):分别概括(每句12字以内):①②③ 解析:本题读图没有难度,只要对画面的三个板块上文字作概括,其实就是一个压缩题,只不过把文字放到一张图片上而已。 答案:整体概括:我省多方面增强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 分别概括:①清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②扩大农民工保险范围。③关心农民工子

2020高考英语 书面表达功能话题 物品的描述教案

2020;2020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功能话题教案(5): 物品的描述 一、大小长短 (一)常用句型: ①某物 + is + 数词 + 名量词 + 形容词。如: This rope is 100 meters long. 绳子100米长。 ②某物 + is + 数词 + 名量词 + in length /width / height。如: This cloth is 1.5 metres in width and 30 metres in length. 这块布料1.5米宽,30米长。 ③ The length /width / height of +某物 is +数词 + 名量词。如: The length of this rope is 100 meters. 绳子100米长。 ④ This/It is a 基数词-名量词(单数)-形容词 +某物。 This is a 20-metre-long plastic pipe. 这是一根二十米长的塑料管子。 (二)常用词汇:①形容词:long, wide, high, tall, deep. ②名词:length, width, height, depth。 二、面积体积 (一)表示体积的句型: ①某物 + is + 数词 + (度量词) + by +数词 + (度量词) + by + 数词 + 度量词。某物长…宽…高…。 The box is 50 by 40 by 30 centimetres. 这个箱子50厘米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 ②某物 is + 数词 + cubic + 度量词。某物…立方…。 The bank is 20 cubic metres. 水箱20立方米大。 ③ The volume of + 某物is ... cubic +度量词。某物的容量(体积)是…。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七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1.2010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E 级(表达应用)。“扩展语句”即把较为抽象、概括的语句根据规定的情景,按照合乎情理的理解,对它进行再创作,把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使其具体形象。“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准确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扩展语句”命题在内容上呈开放性,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发挥特长,展现能力。 “压缩语段”的命题材料大都出自国内各大新闻报刊上的报道,且以近高考三个月的语料为主;复习时应注意选择那些时新的内容进行训练。 2.扩展语句就是按照一定的要点,缀词成句,联句成段,串段成篇,是为了把话说得更丰富、充实、形象的一种手段;压缩语段正相反,它是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用极简约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考查的是抽象概括能力。从全国及各地高考试卷来看,压缩语段更显重要,出现的频率更高。 (1)题型日益新颖而且呈多样化 近年高考试题中,扩展语句的题型有情景扩展、拟写广告词、拟写欢迎词、介绍漫画内容、拟写一条建议等;压缩语段则涉及压缩一段文字、拟漫画标题、揭示漫画寓意、概括结论、续写画龙点睛的结尾等。 考查题型,在近几年的试题中,有运用比拟的修辞写公益广告词;完成喻体部分,使两个喻体构成对比关系;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使用比喻并构成排比;采用比喻方法仿写句子;运用对偶句式为宣传刊写通栏标题等。 (2)材料凸显现实生活和地方特色 如往年高考山东卷要求为全国运动会写主题口号、北京卷要求为奥运写一条建议、安徽卷要求压缩手机短信、辽宁卷要求以“爱护动物”为主题写广告词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1.(2009年全国卷Ⅱ)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50~60之间。 来源广一个月入选口号千余条“我运动,我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很新颖的扩展语句题,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题中所给的词语是扩展后的语段的主干,题干中的“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是此段话的中心,写作应该围绕“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来进行。考生可根据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和语意完整的要求,对所给词语的顺序进行调整,注意语言要流畅,字数一定要符合题目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之高频考点 扩展语句 含解析

【调研1】(2017年高考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 【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调研2】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使用汉字,感受着汉字的无穷魅力。很多汉字都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请围绕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以“山”“明”“旦”为例,写一段文字。要求:①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②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中国的汉字,既有动人的音韵,又有优美的形体,还有丰富的内涵。“山”字中间那突出的一笔不正是孤耸的峰峦吗?“明”字不正是天上那带给我们光辉的日月吗?“旦”字不正表明早晨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吗?汉字就像一个个灵动跳跃的音符,谱写出了中华文化的华美乐章。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以“山”“明”“旦”三个汉字为例扩展语句。解答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二是组织答案时要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三是答案不少于100字。

【调研3】虽然散文诗已在商品经济中衰落,但我们不能漠视它,必须调整视角和心态,重建散文诗。请以下面的词语为喻体,扩写一段“不能漠视散文诗”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花草物件自留地 【答案】对于散文诗,我们不能把它当作路边的花草,也不能把它当作室内摆设的物件,更不能仅仅把它当作抒发个人心情的自留地。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本题的要求十分明确。本体是“散文诗”,喻体是“花草”“物件”“自留地”;三个喻体又暗示考生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阐释‘不能漠视散文诗’”交代了扩写的重心。了解了这些,从否定的角度入手扩写即可。 【调研4】请以“如何清理蒙尘的心”为扩展方向,在横线上展开续写。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与不开心的。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暗和迷茫。 【答案】我们要把灰尘清掉,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昨天忘掉,告别无谓的烦扰;把痛苦扔掉,使快乐注满心间。 误区警示 1.审题不清,不能准确把握题干要求。如解答【调研2】时,没有将笔墨集中于“山”“明”“旦”三个字意义的阐述上,而是简单围绕三个字来组织答案。 2.忽略修辞要求或修辞使用错误。如【调研2】,只简单阐述“山”“明”“旦”三个字的意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或运用了修辞手法却没有运用两种以上。 3.答案字数不够或超过题干要求字数过多。如【调研3】中要求扩写的内容不少于40字。 技法点拨 1.审清题干的基本要求。如【调研1】的基本要求是描写一个场景。

(新课标)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 第3部分 第2节 书面表达 第1讲 题型解读与评分细则教案(含解析)牛津译林版

第二节书面表达 第一讲题型解读与评分细则 一、考试说明中对书面表达的要求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准确使用英语语法、词汇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提示和相关要求,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提示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示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二、命题规律 1.近五年全国卷书面表达考查方式分布图 试卷名称命题形式题材体裁 2018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 文字提纲 告知新西兰朋友在中国家庭做客的注 意事项 邮件 2017高考全国 新课标卷I 文字提纲告知英国朋友下次上汉语课的计划书信2016高考全国 新课标卷I 文字提纲请外教修改所附材料的文字格式书信 试卷名称命题形式题材体裁2015高考全国 新课标卷I 文字提纲介绍美国节日风俗和中学生生活书信2014高考全国 新课标卷I 文字提纲计划暑假期间去英国学习英语书信 纵观历年高考试卷可以看出,书面表达题除北京、广东为两篇作文外,大都是一篇作文,采用指导性写作或控制性写作结合开放式作文的形式,指导性写作大多通过提纲、图画、图表等方式限定内容、人称、时态、字数、文体等,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开放式作文通常可自由发挥,表明自己独特的看法或观点。《考试大纲》把高考英语作文定义为“情景表达”。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从近五年高考书面表达考查方式分布表来看,情景提供形式以提纲为主流,其次是开放式作文。3.题材特点 (1)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2)突出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现实感强,情景逼真,易于动笔。考生读完题以后,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练习题及答案 题组一、串词成句型(9分) 1.(2015·浙江十二校联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4分) 傍晚,雪,天地,美不胜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宁波三校联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70字左右)(5分) 马蹄,花朵,黄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诗意素描型(11分) 3.(2015·广东茂名二模)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展现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请展开想象,对该联加以描写,表现出诗句的情景和意境。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马鞍山第二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词的内容,对画线语句加以扩写。要求:使用排比、夸张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三、补写续写型(6分) 5.(2015·南昌模拟)《散文诗》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爱的文学刊物,下面是小张同学为之写的一段赞美之辞的开头,请根据文意, 续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6分) 茫茫人海,知音难觅;茫茫刊海,好刊难寻。是你,《散文诗》, 题组四、句意丰富型(4分) 6.(2015·西安二模)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100字左右)(4分) 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五、其他类型(21分) 7.(2015·南宁二模)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个字。(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5·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到处是故事,到处有美丑。大街上,天桥下,我们经常看到各式各 样的乞丐,经过这些乞丐身边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请你设 计一个人经过某个乞丐身边时的情景。 要求:①侧重细节描写;②要有环境描写;③不少于200字。(15分) 1.傍晚,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向人间播撒着花儿,红梅欢笑漫天雪,顷刻,天地之间,清纯洁净,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四个词语全用给1分,两种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给2分,语言表 达流畅给1分)

高考语文 专题4 扩展语句练习(全国通用)1

专题4 扩展语句 A组2015~2013各省市模拟试题精选 1.(2015·天水一中高三入学考试)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 竹子北风冰天雪地从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四个词语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即赞美竹子的优秀品格,因此,扩写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反问也很容易和“抒情性”这一要求相融合,而排比是考生常用的修辞手法。正确选用修辞手法,结合所给词语写一段赞美竹子的抒情性文字即可。 答案在冰天雪地中傲然挺立的竹子啊,难道你从未在意过北风刺骨的寒冷?难道你从未怀疑过自己那孤独的坚守?难道你一直坚信从容付出后会收获春天? 2.(2014·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三校三模)请以“高楼”“灯火”“我”为描写对象,明确立意,合理想象,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不超过7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围绕“高楼”“灯火”“我”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答案可多种多样。要注意表意完整,描绘出一个场景。 答案闪烁的霓虹灯,诉说着高楼大厦里人们的冷漠。庞大的水泥森林像一只沉默的巨兽吞噬着这里的欲望与灯火,我独自体味着冷清与落寞。 3.(2014·山西太原市高三质检)根据所提供的语境,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随着春节的临近,街头的“年味”越来越浓。你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中“你看”一词提示我们,下文应该进行情景的描写。可选择“年味”较浓的几种代表性的事物来进行描绘。修辞手法可以考虑用比喻和排比,因为这两者较易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