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第一讲地理环

境与中国农业

一、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争

论:

1、顾撷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

史:

①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②时

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①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②打破地

域向来一统的观念。③打破古史人化的

观念。④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2、植物学者李惠林的观点:

根据气候、地理以及植物之不同,中国农业并非起源于一个地区。他主张

北方以抗旱、耐冷的粟、黍为主,另配

合其它的干果作物如柿、栗、枣等,构

成了一个复合的旱地作物农业系统;南

方则以水稻为主,结合其他的水生作物

如菱、藕等等,构成一个符合的水生作

物农业系统。

3、长江流域发展缓慢的原因:人

口的缓慢增长;长江流域人体弱多病;

气候的差别;

东汉末年,北方移民大批迁入南方,促

进了南方的开发。三国时,移民较多的

成都平原、太湖流域和淮南地区经济发

展相对较快。

导致这次分裂的物质的与根本的因素,

是几个对立竞争的经济区的兴起。这些

经济区的生产力及其位置,能足以使它

们成为同统治主要基本经济区的君主

的权威,作长期抗衡的基地。蜀的日益

成长,和长江下游吴的新兴昌盛,就属

于这种情况。

——冀朝鼎

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北方大量移民

再次南下,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

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品种。

水利的兴修,发挥了江南水利资源的优

势。

东晋: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

荻塘“溉田二百余顷”

宋:吴兴塘“灌田二千余顷”

梁:豫州“苍陵立堰,溉田千余顷。岁收谷百余万石”

唐宋经济重心的转移: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特别是长江下游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黄河中下游。这除了人为的因素(如战乱及人口迁移等)以外,地理环境的缓慢变化也是因素之一。

二、关于地理环境的定义

1,地理环境决定论。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理论;

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简称“决定论”。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

2,斯大林的观点:地理环境无疑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它当然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进程。但是它的影响并不是决定的影响,因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比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快的不可比拟。欧洲在三千年内已经更换过三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而在欧洲东部,即在苏联,甚至更换了四种社会制度。可是,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地理条件不是完全没有变化,便是变化极小,连地理学也不会提到它。这是很明显的。地理环境的稍微重大一些的变化都需要几百万年,而人们的社会制度的变化,甚至是极其重大的变化,只需要几百年或一两千年也就够了。由此应该得出结论:地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决定的原因,因为在几万年间几乎保持不变的现象,决不能成为几百年间就发生根本变化的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地理环境的定义。宁可: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

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

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包括在

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

用或可能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

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

藏、植物、动物,等等。地理环境是上

述诸方面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复杂系

统。不仅如此,不能只从自然物质及其

运动规律来看待地理环境,还应当从人

与自然的交互作用来看待。这样,地理

环境不仅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人类

活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而且在

今天,整个人类社会和整个地球已经形

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更大系统。(《地理

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生产方式不同;

中国的地理环境的特性是造就中国

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中

国农业经济是建立在精耕细作基础

上的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综合经

济。畜牧业、商业、手工业并不占

主导地位。

2,地理环境的变化影响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3,地理环境对人类向其施加的影响反

馈: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

四,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社会制度。

我国土地垦殖率低的原因:1,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有2/3的土地为高原沙漠,处在海拔1000以上,根本不适宜农业的种植,而最适宜的500米以下,只有14%。2,经济条件的限制。受经济实力的影响无力进行大的工程建设及环境改造。3,社会条件的限制。除战乱、灾荒外,封建土地占有关系、租佃制度等制约因素很大。农民租地但收入很少,而地主不关心生产的改善。有的农民宁肯逃亡,也不愿租地。导致出现剩余劳动力与土地抛荒面积益广的悖论。

五,当代的挑战

江河上游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围垦湖泊,加剧泥沙淤积,降低蓄洪能力;黄河断流,日趋严重;

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

耕地减少;

海洋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食物安全的挑战;

第二讲灾害背景下中国若干问题

一、中国灾害状况

1、中国古代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

有水灾(包括洪灾和渍涝)、旱灾、病虫

灾、地震灾、火山灾、低温灾(包括冰

雹、雪灾、霜冻、寒潮)、风灾(包括大

风、干热风、龙卷风、热带气旋、沙尘

暴)、海啸灾、风暴潮灾、崩塌灾、泥

石流灾、水土流失、盐碱化、瘟疫、滑

坡、火灾、沙漠化等。这些自然灾害给

农业生产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造成的生

命和财产损失难以统计,带给人类的精

神影响更无法估量。也可以这样说,传

统农业的发展变化,完全是在与自然灾

害的不断抗争中进行的。

2、中国历史上的灾害群发期

夏禹灾害群发期(公元前2000年前后)

两汉灾害群发期(公元前200年至公元

200年)

明清灾害群发期(1500年至1800年)

清末灾害群发期

3、灾害频发的原因:中国大陆的特征

是,在气候、水资源,以及由此决定的

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季

风的无规律性,主要河水流量的突然变

动,这些河流上游盆地的侵蚀,以及随

之而来的淤积和洪水,靠近干燥不毛的

沙漠地区,所有这些都是造成不确定的

因素。相比之下,欧洲温和、良好的气

候无疑是相当有利的。——魏丕信,《18

世纪的官僚制度与荒政》

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

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地方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换。——汤因比,《历史研究》

二、中国历史上的救荒制度

1、减灾备荒的先事之政;

灾荒时期的临时之政;

灾后的善后之政。

参阅文献: [南宋]董煟,《救荒

活民书》

2、先事之政的发展演变

1),雨雪粮价的发展;

汉代: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

唐代:知院官;

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这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及于丰处卖之。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如干蠲免,某月须如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不待其困弊、流亡、饿殍,然后赈之也。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金朝:河防令;

明朝:黄河飞马报汛制度。

清代建立了雨雪、收成、粮价奏报制度和晴雨录。

2),仓储制度

《礼记》:国无三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九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方法:

常平之法;

入粟补官。

种类:

义仓、社仓、常平仓、惠民仓、广惠仓、社仓、和籴仓、预备仓。

3),水利兴修制度

4),农业抗灾技术与作物的推广:农书的利用;抗旱耐涝作物的

引进。

3、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救荒制度

1,灾害的奏报与勘查;

2,灾害的赈济;

3,赋税的蠲免;

4,移民就食;

5,平粜与禁遏籴;

6,度牒与劝分;

(一)主要制度简介:

1,灾害的祈祷;

2,反省“六事”及其演变:君主自谴制度;改元制度;策免三公(宰相)制度;因灾求言制度;大赦制度;因灾虑囚制度;避正殿制度;厌胜制度;减膳制度。

第三讲中国古代

赋役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赋役制演变的

基本线索:

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

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

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

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

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攫夺。自战国以来,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

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魏晋至隋唐的

租调制、中唐至明中叶的两税法、明中

叶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

一。

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交纳粮食。从景帝二年(公元155年)起,终汉一代田租基本是三十税一。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赋交钱币(在历史上,租、赋、税的概念又往往相互混用)。

曹魏时,战乱频仍,人口流移,官府籍簿散佚,无法按丁征赋,而户比丁易于统计,且较稳定,故改为按户征收,是为“户调”。户调又何以纳绢或布帛而不纳货币?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

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曹魏时将调以固定的赋税形式确定了下来,并按户征收,遂形成“户调”。

从西晋至唐中叶,商品货币关系虽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各封建政权仍然使用租调这种赋税征收方式,有所变化的是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唐中叶德宗时期,宰相杨炎颁布“两税法”。明朝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一条鞭法

的实行。1581年张居正在丈量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把嘉靖初已在福建、江浙、直隶、广东等地施行的一条鞭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清初的赋役制度沿袭明朝,但也开始着手整顿赋役制度。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税收额,先是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永不加赋使丁银额固定下来,这是赋税发展的一大进步。因为以丁之多少为课税标准,会逼跑贫户,隐匿人口,岁收并不能确定;而丁银定额,就相对减轻了贫民的负担。这既减少了贫户逃亡,保证国家岁收,又给日后的“地丁合一”创造了条件。

(二)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特点

①①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

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

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

法为标志;

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

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

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

(一)古代赋税制度的基本脉络

1、秦以前的赋税制度:

夏商周时期:贡赋制,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雏形。

春秋后期鲁国:“初税亩”,法律规定按田亩收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是我国征收

土地税的开始。

2、秦朝:农民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交给政府。

3、汉朝:编户制度,依据资产多少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是我国完整的赋税徭役

制度正式形成。

4、北魏:租调制

5、隋朝:租调制,并出现“庸”。

6、唐前期:租庸调制,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

 唐后期:两税法:按田亩分夏秋两季纳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赋税制 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7、宋朝: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实质上是按亩纳税和纳钱代役。

 8、明朝:一条鞭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反映了我国商

品经济的发展。

9、清初: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表明封

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三)中国赋税制度产生的根由:

1, 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

2, 将百姓拘束在这样一个事先规划好的行业; 即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四、影响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因素

1、政治经济背景因素

“初税亩”。

两税法。

深层次影响政治、经济制度是生产力因素。

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发展的比重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比如,商业的发展,一方面使得商业税收及关税等在国家税收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从量上影响土地赋税的变革;另一方面,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货币化的进程,为赋税制度由实物赋税向货币赋税变革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中相应的经济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变革更是主导着土地赋税制度的变革。

2、政权稳定及财政状况因素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迁属于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政府进行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动力即是财政状况,其次才是尽量简化征管方式,降低税收成本。

3、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因素

税制变迁就其本质来说,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的重新调整,而经济利益的获取又源于各个利益集团对资源的控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导致的土地兼并的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政府和大地主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始终是赋税制度变革的一大原因。

政府对人口资源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国家对人身的控制程度促成了以丁身课税到以资产课税再到完全以土地课税的变革历程。

五、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历史启示

1、正确处理国家与民的关系:“多予、少取、放活”

“多予”。实行“以税惠农”,让农民长期休养生息。

“少取”。不应考虑以土地资源税取代农业税,而应考虑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

“放活”。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的创造。消除所有制歧视,对进城务工就业的民工给予国民待遇。

2、对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1)必须考虑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背景,尤其是税制改革必须与一定程度经济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相适应。

(2)必须考虑财政状况的变革,根据总量以及结构上面的变化适当调整各项税收的税率、起征点等相应变革。

(3)必须适当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保证税收制度在参与资源调配中发挥着合理调配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4)从整个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的总趋势看,税制改革历来都是围绕着税制的公平、简化的方向变革,这对于遵循“简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值得借鉴。

3、对“后税费时代”的启示

(1)当正税之外的杂派已经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税费和财政制度,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就必须进行整顿治理,实施税费改革。黄宗羲定律明末三次加征

(2)彻底取消农业税,实行实行城乡税制一体化。

从“税人”到“税地”再到“税商”,这是税收制度发展的方向。

(3)历史上的税费改革都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现在的农村税费改革确定的目标是减轻农民负担,必须保护农民应该享有的利益。

六、李约瑟之谜:

一、为何现代科学,即伽利略时代的‘新的,或者说实验性的’哲学只兴起于欧洲文化,却不见于中国或印度文化呢?

二、为何在科学革命前的大约14

个世纪中,中国文明在发现自然,并将自然知识造福于人类方面比西方有成效得多?

第一类是中央集权说。戴尔蒙德是这一学说的代表之一(Diamond,1999)。欧洲的海岸线犬牙交错,且近海岛屿众多,而中国的海岸线平滑有序,近海几乎没有大的岛屿;前者有利于形成众多竞争的小国,而后者则有利于形成大一统的帝国,从而也决定了两个区域不同的发展轨迹。戴尔蒙德以哥伦布的航海为例来说明他的观点。如果欧洲统一在任何拒绝哥伦布的计划的君主之下,则欧洲对美洲的殖民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相比之下,中国明朝的郑和的命运就要坏得多了。郑和七下西洋,其舰队规模之大,远不是哥伦布所能及的。但是,在大一统的皇权之下,宦官一旦失势,郑和的远洋航行也就终止了。因此,戴尔蒙德将中国的落伍归咎于其完整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大一统的国家体制。但是,这个假说无法解释中国在此之前为什么能够领先世界一千多年。[1]税收的观点也属于此。第二类是制度说。黄仁宇(1997)引用诺斯等人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在于财产所有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黄仁宇认为,不顾“内在的公平”,而只意在维持由血缘关系、社会身份和道德品质所支撑的社会等级制度的思想,扼杀了社会的商业动机,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也就不足为奇了。黄仁宇从产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解释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但是,问题在于,所有权的建立是否真如诺斯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起飞(更确切地说,是工业革命)的充分条件呢?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恰恰表明,所有权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1]

第三类是戴尔蒙德所说的“英雄理论”:技术创新是少数“英雄”的活动,而“英雄”的数量以及创新的数量取决于人口和技术创新的难易程度。林毅夫教授也持这种观点(Lin,1995)。[1]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在历史上能够领先世界,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比较简单,可以靠经验积累完成,所以,中国较大的人口更容易产生技术创新。但是,现代技术不是建立在经验,而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的,人多并不能保证更多的技术创新。但是,这个解释所忽视的是,工业革命并不是以现代科学为前提的,如同诺斯

(North,1981)所指出的,工业革命(公认的时期为1750年—1850年)比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公认为十九世纪后半叶)早了近百年。事实上,工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许多技术是经过许多人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而成熟的。

第四类是思维方式说。李约瑟本人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现代科学,是因为中国人重实用,而轻分

析。但是,即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确和欧洲人有差别,这种差别也无法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因为,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工业革命并不依赖于科学的帮助。

第五类是资源—经济约束说。伊懋可(Mark Elvin)的高水平陷阱假说是其中的代表。伊懋可(Elvin,1973)认为,中国之所以在工业革命前一千多年里领先世界,而后又被欧洲所赶超,是因为中国受到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限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她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到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的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这包括复种、灌溉、密植、耕种工具的改良等等。但是,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中国在较高的农业水平上维持了巨大的人口。相反,中国工业的发展却受到了有限的资源的约束。

七、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

⑴数民族生产方式的

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

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⑵方战乱不断,南方相

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⑶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

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⑷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

并等,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

人口被迫迁移。

八、我国古代人口政策及其教训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我国整个古代都处于第一代生产力,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人的体力成为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在

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

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

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

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

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

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

资源倍受重视。

第四講農作物起源與發展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几种假说

(1)绿洲说

柴尔德本人就以提出农业起源于绿洲

的假说而闻名。柴尔德认为在冰河末期,湿润而寒冷的近东气候变得温暖而干燥,植物只在河边及绿洲生长,动物栖息在水源近处,人类也不得不居住在水源附近,因而得以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于是逐渐将植物进行栽培,将动物进行驯化。农业就这样产生了。

(2)原生地说

美国考古学家布雷德伍德则认为近东过去l2000年间气候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否定了以冰河后期气候变化为前提的绿

洲说。布雷德伍德认为在冰河后期的近东,曾有野生谷物和野生动物共生的原生地带。洪积世末期,人类采集食物的能力已相当高,可供食用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定居的时问逐渐变长,与周围动植物关系更加密切,认识也更为加深。人们反复试验谷物的收割和种植、动物的捕获与饲养,从而出现了农业的曙光。

(3)新气候变化说

通过花粉分析的结果得知,洪积世末期的近东气候是由寒冷干燥转向温暖湿润,于是气候变化引起的农业发生说又从新的角度被重新提出来。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的洪积世末期,气候变得温暖湿润,野生谷物的生长地扩展,人们为了更方便采集食物,离开了原来居住的洞穴,逐渐在平原上生活下来。由于得到更多的日光照射,一些被人类无意中遗弃的种子容易在住处的周围发芽生长,使人们掌握了野生谷物的生长规律,开始种植谷物。居住地周围的空地又给狩猎者饲养动物提供

了机会。农业便在这种良好的条件下发展起

来了。

(4)人口压力说

人口的压力是农业起源的主要动力。洪积世末期近东温暖的气候使植物繁盛,人口也随之增加。而人口增加又需要供应更多的食物,光靠采集野生植物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就开始尝试种植野生的草本谷物。食物的增多促使人口增加,但人口增加到一定的限度时,又需要改进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农业就是在这周期性的过程中产生的。

(5)周缘地带说(物种边缘起源论)美国学者宾福德认为在一定环境区域内,由于人口的增加,原来的生活地区难以供给足够的食物,于是出现了两个集团,多出的人口成为移居集团,向适于生存的周围地区转移,而原有的集团留在原来的核心地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食物来源的是移居人口增加的周缘地带,而不是核心地带。弗朗内立进一步发展宾福德的假说,认为栽培作物开始并不是在野生植物生存地带,而是在其周围那些条件稍恶劣的地方发生的。

(6)宴享说

加拿大学者海登1992年提出了一种动植物驯化的竞争宴享理论。他认为在农业开始初期,在驯化的动植物数量有限和收获不稳定的条件下,它们在当时人类的食谱结构上不可能占很大比重。而有的驯化植物与充饥完全无关。因此,一些动植物的驯化可能是在食物资源比较充裕的条件下,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添美食种类的结果。例如谷物适于酿酒,有些植物纯粹是香料和调味品,一些葫芦科植物的驯化可能是用作宴饮的器皿,而狗除了狩猎外也是一种美食。

(7)宗教说

宗教说认为动物和植物的驯化主要是出于宗教的原因,人类饲养动物和种植主要是为准备祭司用的贡品。牛、羊、猪、鸽子以及植物在古代都是用于祭司或巫术的,至今在从西班牙、葡萄牙延伸到东印度有一条“公牛带”,在此带内的人们对牛有一种特殊的宗教感情。

二、中国农业的起源

何炳棣教授在1969年出版的《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中,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科学论据雄辩地论证了中国的农业起源于

黄土高原。

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是顺应

季节时令播种农作物,以耒耜等木石工具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种植耐旱的粟黍等农作物,从而奠定了中原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基础。

三、中国主要农作物起源

1,小麦:蓝勇认为其原产于西亚,中国黄河流域的小麦是后来引进的,迄今发现最早的小麦是距今3800年左右的孔雀河畔古墓沟目的。

2、水稻:早在新石器时代,水稻已经普遍的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广大华南地区,长江流域的太湖地区、浙北地区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便开始种植水稻。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3、粟: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新郑裴里岗遗址、山东滕县北新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新石器遗址中,都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粟粒和粟壳。明清以后,粟谷成为杂粮。

4、稷①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有人说是指黍,也有人说是指粟。②古人奉为谷神,还用“社稷”来称国家。

5、黍(黄米)::目前经过科学鉴定而年代最早的黍粒是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

址一期文化层中出土的碳化黍粒,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5850年,可见黍的栽培有近8000年的历史。

6、高粱:高粱首先种植于我国西南地区,元代逐渐增多,明代以后北方种植普遍,扩展到东北地区则是近百年的事。

7、麻:作为食用的大麻种植历史至少在5000年以上。

8、玉米:原称玉蜀黍,原产中南美洲,15世纪伴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传入世界各地。玉米传入我国的路线主要有三种:从西班牙传到麦加,再由麦加经中亚西亚引种到我国西北地区;先由欧洲传到印度、缅甸等地,再由印、缅等地引种到我国西南地区;先由欧洲传到菲律宾,后由葡萄牙人或在菲律宾等地经商的中国商人经海路传到中国。

9、甘薯亦称番薯、红薯、地瓜、白薯等等。原产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据考古资料,8000年前的秘鲁就有番薯;美洲印第安人将其驯化为粮食作物。1492年,随着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番薯传向世界各地。明代中后期,发达的海上交通使我国与东南亚的商贸往来更加频繁,番薯就在此时进入我国。

10、花生:原产地是巴西,明代传入我国。我国最早记载花生产地的是江苏太湖一代的地理历史文献。花生先种植于闽广等地,17世纪开始扩展到浙、赣、皖、湘、川等地,18世纪向黄河流域推移,19世纪中期以后遍及全国。由于山东半岛成片的沙土地和丘陵地区适于花生的种植,山东在清末已经成为我国种植花生面积最广、输出额最高的省份。

11、烟草原产于美洲,大约16世纪中期被引进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地。17世纪初经由吕宋(菲律宾)传入我国。18世纪末,我国南北方的烟草种植已很盛行,品种也很多。

第五講中國農村金融

一、古代的金银器

1、神秘与崇拜的象征

2、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

3、社会运转的润滑剂

二、旧有的农村金融体制

1,典当;

2,私人借贷;

3,合会;

(一)古代典当的形式

1,南北朝时期的典质;

2,唐朝的质库;

3,宋朝的解质;

4,明代的钱庄;

5,清代的票号制度。

(二)近代典当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全国典当业大约有8000-1万家,每户的资本平均在2万元,资本总额约为2亿元。一般而言,资金在万元以上的成为典当,万元以下的称为押,最少的为质,是押当的分支机构;

典当物品的种类很多,凡是农产品和农具都可以典当。普通物品的当价仅相当于市价的20%、30%;

典当物品的利率。习惯是“值十当五,月利一分八厘”。但是各地并不相同。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通常来说,利率最低为月利一分八厘,最高为三四分,通常在月利二分以上;

各省典当业的客户大多是农民。

2,押田与典田。

押田(浙江称之为抵田),是农民以自己的田地作抵押,向地主或商业高利贷者立契约借款。借款作抵押的田地,仍旧由农民耕种,每年向债权人交麦、谷若干或钱作为利息。借款期限普通为10个月,最多一年。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重新订立契约,将利息加入本金续借,或将抵押契改为典契,乃至重新立卖绝契。

(三)中国近代高利贷的发展

1、性质:近代高利贷的性质,不单纯是借贷本利的盘剥,并且和商业资本结合,进行着商业利润的剥削,成为兼并土地和维护人身依附的手段。

其实质是地主榨取农民和束缚农民与

封建租佃关系的工具。

在社会作用上,一般是当作商业资本和土地资本之间的中介形态或辅助形态,最终向商业资本或土地资本转化。

2、特点:借贷面广;借期短;利率高;高利率的用途是消费型的;实物所占比重大;接待额小。

3、近代高利贷资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高利贷剥削是地主兼并土地的手段;

2)高利贷剥削农民更加贫困化;

3),高利贷剥削使农业日渐萎缩。

(四)中国古代的和会

1、王宗培《中国之合会》解释如下:“自其方法言之,合会为我国民间之旧式经济合作制度,救济会员相互金融之组织也。”俗称“蟠桃”,各省又有集会、邀会、聚会、请会(山东)、做会(广东)、赊会(云南)等名称,通称为“义助会”。它与日本流行的旧式组合无尽(又称无尽讲、赖母子、或称赖母子讲)以及印度的夺标制

(kuttu-chittu)、友助会(nibhi)等大致相同。

2、唐宋以后和会的主要形式

锄会。

吃会和告助。

保正会与牌甲会。

义社、粮社与祭社。

结社积钱与会仓。

文社中的合会。

窝窝头会与义赈会。

第七講中國農業思想史

一、古代农业思想

1、重农思想

(1)重农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在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重农抑商”构成了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国策。对这种思想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从积极的角度认为它保证了农业国度的稳定与发展,也有从负面探讨,认为它阻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乃至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甚至有学者将其视为导致中国出现“李约瑟之谜”的重要缘由之一。

(2)重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尚书》将农事列为五常之教的首位;

西周的统治者每年以“籍田”的形式彰示其对农业的重视;

春秋诸子经济思想活跃,为后世重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与理论依据。

标志农本学说最终确立的是《管子》:

首先,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其次,农业是国家积累和财政收入的基础;

第三,农业是国防的物质后备。

直到春秋末年,农工商还处在平等的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尚未形成。需要注意的是,重农抑商思想与重视农业的认识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

战国初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处于巩固政权的目的,他们激励宣扬重农理论,鼓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以为国家积累财富,重农思想逐步形成,李悝、商鞅、荀子、韩非子等并将抑商内容也融入其中。如商鞅首次提出了“本事”与“末立”的对立,制定了一系列重农抑商政策,把重农抑商思想推行形成阶段;而韩非子第一次把农业置于本业的地位上,而把工商业放在无足轻重的末业位置上,从概念的外延上,拓展了经济的内涵,将其分为主次两大部门。

(3)对重农思想的评价

从积极的方面考虑,由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业的剩余率相对较低,粮食显得较为稀缺。因此,重点、优先的发展农业,有利于保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能使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获得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有利于实现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反之,若工商业过于兴盛,可能会造成规模效益递减、经济资源浪费。可以说,在自然经济时代,对农业的重视是符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的合理性的;从更深的角度看,重农抑商也起到了促进封建生产关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是消极的看,这种单一粮食的狭隘农业观,妨碍了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的顺利发展;对工商业的过多设障迫使大量工商业资本回流到小农业,挤占了资本主义大农业所紧缺的宝贵资源,更加举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先天不足。长远来看,这一思想也造成了意识形态领域对商人的仇视,其恶劣影响一直到当代。

2、土地理论

农业土地理论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

最为丰富和持续时间最长的,其产生与演变过程最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

发展。土地占有关系规定了古代社会的主要

阶级构成和经济利益格局,它既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可能导致的政治动乱的根源。

3、粮食价格理论

(1),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最早关注粮食价格理论的是春秋末年的计然。他认为,“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但是“谷能生人,能杀人”、“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这就是所谓的“计然之术”。有类似的说法的学者还有白圭、范蠡等。

4、灾荒救济理论

(1),灾害的赈济思想。

《后汉书·刘陶传》记载:“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食为至急也。”这是历史上赈济思想的最早萌芽。

宋董煟在《救荒全法》中提出:“救荒有赈济、赈粜、赈贷三者,名既不同,用各有体。”“赈济者,用义仓米施老、幼、残、疾、孤、贫等人,米不足,或散钱与之,即用库银粜豆、麦、菽、粟之类亦可。”

明朝周文襄言:“极贫之民宜赈济,次贫宜赈粜,远地宜赈银。”

(2),调粟思想,包括移民就粟与移粟救民思想

(3)养恤思想:我国历代统治阶级都主张给灾荒之民施粥、赎子、居养,这就是历史上的养恤思想。

(4)蠲缓思想:每遇灾荒统治者常发蠲免赋税的法令,如周之薄征,汉之轻敛,魏晋之免租,隋唐之免租庸调,五代之除放……清之厚蠲等,均为场赋免税思想的体现。

(5)放贷思想

(6)仓储备荒思想:《礼记·王制》中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7)兴水利、防灾患思想

(8)除害思想

(9)以工代赈思想:特殊性在于救济与建设的结合与统一,它是救济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而获得赈济物或资金的一种特殊的救济方式。

(10)林垦调水思想

二、近代农业发展思想

(一)农业思想演变

1、,重农抑商说

鸦片战争的发生使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重农思想领域发生了分歧。一些带有古代社会浓重气息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变革主张仅限于对封建农业经济修补式的沉思。在农本论问题上,他们仍旧坚持重农抑商的主张。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龚自珍、姚莹、包世臣、魏源等等。

2、商战论说

与坚守重农抑商串通学说对立的是商战论者,但是他们所持的学说并不是单纯地要求发展商业,而是在重视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商业,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王韬、郑观应、薛福成、严复、陈炽、张之洞、张謇等。

3、实业救国说

实业是旧时对农工商业的总称。振兴实业的思想伴随着辛亥革命的发生而得大批发展,曾经作为一种思潮而对后世发生过重大影响。农业经济在振兴实业思想中获得正确的地位。与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的贡献密切相关。

(二)农业救荒思想

1、天命主义禳弭论:

2、防灾救灾论:一些实际性的救灾思想继续存在,如赋税蠲免、养恤、赈贷、兴修水利等等。

3、对灾荒与社会关系的理论:

政治腐败与灾荒之间的关系:

孙中山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遭到四种巨大的长久苦难:饥荒、水患、疾病、生命和财产的毫无保障”,“所有的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统的贪污”。他以为“贪污是产生饥荒、水灾、疫病的主要原因。”他补充道:“尽管贪污和疫病、粮食缺乏、洪水横流等等自然灾害间的关系,可能不是明显的,但它很实在,确有因果关系,这些事情决不是中国的自然状况或气候性质的产物,也不是群体懒惰的和无知的后果。坚持这说法,绝不过分。这些事情,主要是官吏贪污的结果。”

生态恶化与灾荒之关系:

战争与饥荒:

经济作物种植与饥荒:19世纪60—70年代,全国各省几乎都有种植,从北方情况来看,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成为罂粟盛产之地。

第八講農書與相應的農業發明

一、农书

1、农书的概念

农书是农业历史文献的主体,有时甚至把农书等同于农业历史文献。关于农书的定义,有好多种说法。

2、农书的起源以农业生产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以书籍载体的出现为前提。

原始农业时期,人类种植牧养的经验仅限于口传手授,只有在文字和书籍产生之后的商周时期,农事知识的记载才成为可能。由于农时掌握在早期农业活动中居于首要地位,有关的技能和经验便最先累积为一定系统并被汇编成书,作为指导生产的依据。

商周时成书的《夏小正》应看作农书萌芽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农业逐步确立,人们干预自然的能力加强,注意力由天时转向地利,土壤耕作的原理原则和技术措施有了很大发展;加之当时学术环境优宜,农书产生之后,数量代有增加,形式和内容不断传承、演变,经久不衰,形成一大类别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文献。纵观农书发展,宋元以前,主要是农书类型增加和内容、结构不断完善;明清时期则表现为专业性、地方性农书数量空前增加。

地”、“辨土”、“审时”四篇农学论文以及《管子·地员篇》等可看作农书形成的标志。

汉魏时期初具规模。表现在农书种类的数量增加;综合性农书趋于完善(出现《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重要农书);农家月令书创立(《四民月令》问世)

隋唐宋元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南方农书问世(陆龟蒙的农具专书《耒耜经》);官修农书的产生和发展(唐代《兆人本业》和北宋《真宗授时要录》均亡佚,元代《农桑辑要》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官修农书);耕织图产生(楼璹《耕织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后来的农书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型综合性农书的发展(新增《农桑辑要》、王祯《农书》等颇具特色的综合性农书);农家月令书的演变(唐代有韩鄂《四时纂要》,元代有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专业性农书种类齐备.

贾思勰: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许多宝贵的思想。

农器图谱地位重要(农书)

第九講新中國農業的發展

一、传统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人类的农业生产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原始农业。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农业。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实现了采集向种植业、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变。2.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前的农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illiam Schultz,1902—1995年,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说:“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

农业可以称为传统农业。”

3.现代农业。

傳統農業的特征:

“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

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为传统农业”

—西奥多·W·舒尔茨

即:生产方式长期不变,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

(二)黄宗智教授的内卷化理论

“内卷化”一词的英文为involution ,它源于拉丁语involutum ,原意是“转或卷起来”它滥觞于康德、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 ,由格尔茨成型,经黄宗智加以改造后更加引发了争论。康德区分了“内卷化”与“演化”。戈登威泽曾用内卷化来描绘一种内部不断精细化的文化现象。格尔茨则在《农业内卷化》一书中借用“内卷化”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即一个既有的形态,由于内部细节过分的精细而使得形态本身获

得了刚性”,以刻画印度尼西亚爪哇地区“由于农业无法向外延扩展,致使劳动力不断填充到有限的水稻生产”的过程。黄宗智将内卷化理解为“劳动(力) 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人口的增多,土地的减少,乡土社会的抚育能力低下,土地的投入与得到的收益不成正比,耕作的边际报酬递减。?格尔茨先生称之为“农业内卷化”

二、新中国农业分期

(一)土地改革阶段(1949—1952年)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二)农业集体化阶段(1953—1957年)(三)人民公社阶段(1958—1978年)

1、指导思想:1958年的总路线

1958年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运动

表现:农业上高指标带来高估产,引发各级干部浮夸风。工业上以钢为钢,大炼钢铁。

3、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表现: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

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经济形式为人民公社集体所有;经营方式为集体统一经营;分配方式为通过“工分制”进行分配。简单讲,人民公社是一种政企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特点:

1,组织规模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2,政社合一体制;

3,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附录:人民公社简介

在高级农业生产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

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消了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后经多次调整,1962年以后,绝大多数人民公社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恢复和扩大了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但仍存在着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缺点。同时,农村人民公社一直实行“政社合一”的制度。即把基层政权机构(乡人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机构(社管理委员会)合为一体,统一管理全乡、全社的各种事务。为了克服人民公社制度上的各种弊端。

1978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农村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建立了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农业经营管

理体制,打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统一经营模式。另一项重要改革就是实行政社分设,重新建立乡政府作为政权的基层单位。同时,在村一级建立了农民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村民小组,分别管理本村、组范围内的各种社会事务。经过改革,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工分制發展曆史:

人民公社前

互助组时期,由于互助换工的需要,出现

人工、畜工评定,工分制雏形产生。

初级社时期,“评工记分”形成。

高级社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完整界定。

大公社时期

1958-1961年,这一时期以工资制和配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即“按需分配”。

实行“大食堂”“大锅饭”。

能反映劳动的工分制弃而不用。

人民公社时期

1962年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工分制恢复使用,出现了多种复杂多样的形式,从而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伴随人民公社始终。

工分制的意義:

确保每个社员有基本社会保障,分配时先分口粮再按工分分配。

工分制缩小收入差距。

社员劳动与报酬间接挂钩,一定程度上保持社会稳定。

社员争得工分的过程中,客观上起到推动劳动积极性的作用。

工分制的不足:

工分数只能上不能下,使工分虚高,工分值降低。

社员追求工分数量而忽略质量。

评工记分困难,影响社员关系。

干部拥有特权,对工活分配有不合理现象。无其他就业途径,工分制下劳动过密化。人民公社的總結:

在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纳入了国家计划,农民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听命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安排,劳动实行工分制,收入分配由公社说了算。

几乎全部农产品都由国家定价,并且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国家通过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几乎拿走了全部农业剩余,农业很难进行扩大再生产。

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向农业征税,劳动报酬不能够与最终劳动成果挂钩,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生产队经济效益日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极端困难,很多农民处于饥饿状态,并且不允许农业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了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的产生和农村人民公社制

度的解体。

(四)家庭承包制阶段(1978—)

1,基本内容:土地和大型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其他归个人所有;经营方式实行“双层经营体制”;按劳分配原则;

2,“双层经营体制”中以家庭分散为主。从生产工具、农业劳动者、劳动对象、产品分配等分析。

特征:

农地产权结构:两权分离

农村基本组织形式:农户

分配形式:上缴国家及集体外,为农户所有(五)市场经济阶段(1992—)

新中国六十年农业成就:

一是在农产品供给方面,主要农产品已经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中国粮食总产量由一九四九年的一万一千三百二十

万吨增加到二00八年的五万两千八百五十万吨。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地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

二是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农业发展已由粗放生产到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二00八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百分之四十五。

三是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农村经济已由第一产业为主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二00八年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占GDP的百分之二十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农民收入方面,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一九四九年到二00八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四十四元增加到四千七百六十一元,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率先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五是农村体制机制方面,农村经济制度

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六是城乡关系方面,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到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的阳光开始更多地照耀农村。

第十講農業科技的發展一、农具的演化

“刀耕火种”

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由于经营粗放,亩产只有50千克左右,俗称“种一偏坡,收一萝萝”。

耒耜: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具。传说有神农氏发明。

犁:犁是垦田的农具。《释名》说:“犁,犹如说锋利。锋利就能发土,截断草根。”利字加牛,所以叫“犁”。《山海经》说:后稷的孙子叔均,开始教老百姓牛耕。注说:是用牛拉犁。后世将耒耜改名叫犁。铁犁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战国时期。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和河南辉县都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犁铧。铁犁铧的发明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汉代的农具铁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当铁犁在17世纪传入荷兰以后,引发了欧洲的农业革命。

二、農業害蟲的防治

1,农业防治

通过农事操作的各个环节和深耕、除草、灌水、轮种换茬以及利用天然的温度变化等化防治害虫的方法,是古代防治害虫最主要的措施。明清时期治蝗的方法除沿袭前代所掘沟、挖卵、捕杀等外,还利用蝗虫怕色泽和声波的特性,创造出以竹竿飘扬红白布、衣、裙使蝗虫不敢停留以及用枪炮声恐吓的办法。在作物布局上种植蝗虫不食的绿豆、豇豆、大麻、苘麻、芝麻、蕃薯、蚕豆、豌豆、小扁豆以及辛辣、辛臭之气的作物。

2、药物防治

”,“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焚牡菊以灰洒之”等,是中国古代利用药物防治害虫的最早记录。“嘉草”,即今之襄荷;“莽草”,即今之毒八角;“牡菊”,即今之野菊,都是有毒植物,用它们防治害虫有一定效果;“蜃炭”和“灰”等矿物质,由于能改变害虫发生和繁衍的环境,所以对害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秦汉后以植物性药物为主,辅之以矿物性药物。植物性药物主要有附子、艾高、黎芦、苍耳等。

明清时期此时除继承传统的药物防治方法外,还广泛使用混合药剂,并开始试用化学药剂,从而提高了防治效果。在植物性药剂的应用方面,又要用了巴豆、烟草、雷公藤等。

3、生物防治

对生物间互相制约的现象有了初步认识,《诗经·小雅·小宛》中“螟蛉有子,蜾赢负之”的诗句,说明早在西周时代的人们对寄生蜂就已有朦胧的认识。

南朝梁时陶弘景在他的《名医别录》中,批驳了蜾赢把螟把螟岭之子养为已子的谬说。对寄生蜂的生活习性作了比较正确的解释。《南方草木状》首先记载了我国人民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情形:“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窠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窠而卖。蚁赤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橘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囊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说明当时南方柑橘产区已把黄猄蚁作为防治柑橘害虫的重要措施。这是中国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也是世界上以虫治虫的先声。

三、耕作技術

中国古代在土壤耕作技术上经历了畎亩法、

垄平作兼行、提高水旱耕作技术和发展轮耕制等四个发展阶段。

北方抗旱耕作以蓄墒保墒为中心。最早出现的一种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亩法。

代田法是西汉中期农学家赵过所发明并推

广的一种耕作方法。

提高水旱耕作技术:隋唐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方水田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土壤耕作进入了水田耕作和旱田耕作并行发展的新时期。南方水田的耕作技术,逐步形成了水旱轮作,水耕与旱耕结合的技术体系;水田耕作已经形成了耕耙耖三位一体的耕作体系;旱作已经采用了“开沦作沟”,整地排水的技术,提高了垄和与平作的耕作技术。

发明轮耕制:明清时期,随着间套复种的大发展,在土壤耕作上进入了发展合理轮耕制的新阶段。南方水田地区,普遍实行耕耙耖耘和免耕播种相组合的轮耕体系;北方旱地,特别是以麦豆秋杂粮为主要轮作复种方式的两年三熟地区,通行以耕耙耱和留茬播结合为主要形式的合理轮耕制。

二、我國傳統農業成就

一、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

起源于中国的主要栽培植物,有谷类作物的粟、稷、水稻、荞麦,豆类的大豆、毛黄豆,蔬菜中的白菜、萝卜和果树中的桃、李、杏、梨和柑桔类等多种,分属于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芸香科等。

二、中国框形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传统犁

之一

传统犁的形制据维尔特的研究,全世界共有六种:即①地中海勾辕犁;②日尔曼方型犁;③俄罗斯对犁;④印度犁;⑤马来犁;

⑥中国的框形犁(犁体通常是由床、柱、柄、辕等部位构成,呈框形)

突出特点有两个。一是富于摆动性,即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这样不仅犁体富有机动性,便于调节耕深、耕幅,而且也轻巧柔便利于回旋周转,适于在面积细小的地块上耕作。二是至迟到了公元一世纪前后的汉代就已采用了铁制的曲面犁壁。有了犁壁不仅能够更好地碎土,还可作垡起垄,进行条播,有利于田间操作及管理。

三、我国是历史上有着较高土地利用率的

国家之一

四、在世界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我国是

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几个仅有国家之一

五、我国传统农业曾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

处在传统农业阶段的我国农业生产的单位

面积产量,曾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高出于其他国家。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

学号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XX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姓名 XXX 专业乡镇企业给管理 入学时间 2012年秋 教学点 XX 2014年5 月26日

内容摘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以中国农村包产到户为标志拉开序幕,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回眸这30多年,我们镇农村、农业和农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三农”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粮食继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明显加强,农村社会更加稳定。但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要增强危机感,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为此,我们要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依据我县农业的发展现状,吸纳省各个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突出的地区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少走弯路,从而扎实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三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概述 (3) 二、建立健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保障机制 (3) (一)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3) (二)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3) (三)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 (3)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3)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 (二)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4) (三)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 (4) (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4) 四、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4) 参考文献 (5)

中国近代史作业(小论文)

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后记 ——11096119 黄升 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简介 (一)八一起义纪念馆总述: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座落于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原为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砖泥建筑,是当年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创建于1956年,是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多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致力于馆藏文物的征集和研究,不断丰富馆藏文物,同时对总指挥部旧址进行了维修和翻新,对现有陈列进行了更新、改进。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声、光、电同步进行的大型沙盘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八一起义的战斗过程;运用多媒体影视合成景像,生动地再现了"朱德施计"的故事情节;运用电动图表、绘画、雕塑等现代化手段,丰富了整个大厅的陈列内容,新的陈列和复原陈列相结合,更富有生动性和教育性,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军70周年前夕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7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石刻作为陈列的序幕,将会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二万多起义军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人民军队。硝烟散尽,至今尚存革命旧址五座: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旧居。均为国保单位。为了纪念和宣传这一光辉的历史,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40多年来,接待观众逾1000万人次。南昌起义暨建军70周年之际,五座革命旧址经过维修,再现了历史的光辉;辅助陈列全面更新,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展览手段,极具吸引力、感染力,已达国内一流水平,令人留连忘返。 (二)八一起义纪念馆布局 位于南昌市老城区中心的洗马池,中山路西端。原是江西大旅社,建成于1924年。旅社大楼外观呈银灰色,坐南朝北,主体建筑共四层,中部为天井,共有96间房。这栋中西合璧的大楼,在二十年代是南昌首屈一指的建筑。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为筹划起义,当时,以贺龙所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一师司令的名义,包租了整个旅社。1957年,在旧址建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纪念馆大门临街而立,门楣上悬挂着陈毅元帅手书"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金匾。一楼按原貌恢复了当年曾举行过领导会议的喜庆礼

中国农业科技史选读课论文

中国农业科技史课程论文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读书报告 之秦汉时期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及其社会原因外国语学院英语101 陈佩佩 21110115 我国农业史上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大约是在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第一节概述 秦汉400余年间,农业生产虽出现过短期衰落的现象,但总体的来说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秦汉时期,不仅重农思想有很大发展,而且还具体的制定了一些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农政策。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也有很大变化。铁农具不仅有很大发展;而且还有所发明,牛耕的推广更加普遍。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在灌溉渠系的兴建和陂塘的治理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且使水利工程向南推进。初步发展了轮作复种制。系统的总结了我国北方旱作地区保墒防旱的耕作技术经验,在土壤肥料方面,不但提高了对地力和改土的认识,而且也提高了改土技术和施肥技术。已经从多方面总结了作物栽培管理方面的经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一时期还推广了“能风与旱”的“代田法”和“御旱济时”的“区田法”,这标志着,两汉时期,我国精耕细作水平有显著提高。果树和蔬菜栽培技术,也有初步发展。发展了畜牧兽医技术和栽桑养蚕技术。 第二节重农思想和重农政策 秦汉时期人们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重农思想,这一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着重从农为国本论、衣食之源论、重农贵粟论、农工商并重论等四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我国古代的重农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秦汉封建王朝的政治基础,是依靠农业生产,而不依靠城市工商业,因而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甚至规定商人不准穿丝绸衣服,以此抑制商人。当时,实行了一系列的重农政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轻徭薄赋和劝课农桑二项政策。 第三节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秦汉时代是封建社会,其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是土地国有制和土地私有并存。当时有两种土地私有制;一种是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一种是自耕农的土地私有制,这两种土地私有制有一个共同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论文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在苦苦挣扎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极大的刺激了爱国人士。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关键词:近代史,耻辱,爱国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有识之士的心头。 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西方思想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

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下去。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成为了每个爱国者的信念。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

中国建国后农业发展概况

天空之城 可做一页引言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有的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中国农业发展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水平落后。因而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大力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就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一个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 三年困难过后,党中央把农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领导农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发扬战天斗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开展了一场持久的以全面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的群众战争。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用了十五、六年时间,使中国农业生产状况发生了历史的改变 其主要成就是: 1、完成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上控制了水患,变水害为水利 几千年来农业都是靠天吃饭,洪涝和干旱是威胁农业安全的最大的自然灾害。为此,从50年代初,在毛泽东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一系列号召下,就开始对一些水患严重的江河进行治理,并结合兴修水利。至60年代,各地治水规模和投入进

中国农业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农业对中国文明的重要性及影响,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中国农业、起源、发展、未来趋势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久不灭?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作出不同的回答。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评论这些解答,只想指出:农业正是形成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这一现象的物质基础。 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社会的存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农业基础的稳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本身农业保持长盛不衰,或能够从外部取得农产品可靠供应的条件下,其文化和历史就难以为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发达的农业,它在农艺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它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不但领先于当时的世界,而且对东亚和西欧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率很高,但耕地种了几千年而地力不衰,外国人叹为奇迹。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农业固有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炬得以长明不灭。由此可见农业的重要性,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中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

范文—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 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 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 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 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 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 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

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 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 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 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 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 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 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 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 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 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农村发展的论文

农村发展的论文 一、农村人口与农产品供求和收入的关系 (一)众多乡村人口与农产品供求 中国农产品价格自1997年以来出现连年下降,从而导致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也出现连续4年的持续下降。1997年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4.5%,1998年下降8%,根据当年农村住户调查的资料反映,1998年农民出售的15种主要农产品中有12个品种的价格下降,而肉类价格跌幅最大,达12.7%。1999年情况更加严峻,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2.2%,创改革以来最大跌幅。统计的11种主要农产品价格,除木材上升1.4%外,其余10类农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下降。从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所反映的情况更加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2002)。2000年和2001年农产品价格虽然略有好转但尚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价格下降的颓势。 中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十分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总体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大宗农产品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却是众多的农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积极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种植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淘汰过剩的和低品质的、以满足温饱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农产品生产。这些政策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产品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针对9亿多农民为仅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的基本局面,农产品的过剩将是难以扭转。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下跌,就是由于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与城市人口农产品消费增长缓慢的矛盾加剧所造成的,是因为农产品收入弹性过低的缘故。据专家测算,200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6年增加了1441.1元,但这4年中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了53.6元,食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不足0.04,意味着在此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不到4 分钱,还包括在外用餐费用的增加(陈锡文,2002)。更值得关注的是,城镇居民1999年人均购买粮食比1996年下降近10公斤,鲜菜下降4公斤多,猪肉下降近2公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考虑到3亿多城镇人口中还有大约1亿多非农业人口是生活在县和县以下,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大中城市更低,因此鼓励农民进行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政策所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围也会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农产品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很

中国近代史论文

浅谈中国近代史神秘人物——戴笠 姓名:王博专业班级:工管1508班学号:2015014266 摘要:戴笠,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军统局为中华民国立下卓著功勋,死后被国民政府追任为陆军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关键词:戴笠、国民党、特工、神秘 一.简介 戴笠,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军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戴笠是一个曾让很多人闻之色变的名字。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他指挥的“军统”搜集了大量情报,并为政府除掉了很多反叛者,还为蒋介石除掉了很多政敌。 从小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戴笠,年届30岁才考入黄埔军校。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路。戴笠所领导之军统局,业务多至数十种,不光是人们常说的暗杀、情报这几种,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其工作人员累计达十万以上,“诛倭锄奸、除暴安良,所捕元恶大憝以千计”。由戴笠一手组成的“忠义救国军”与各地游击部队,以及战后吸收输诚中央之伪军,总数不下一百万人之众。 二.事迹 1933年,原本在一二八事变中英勇抗敌的19路军军长蔡廷锴,受共产党影响,假借抗日之名宣布福建省独立。戴笠派人策反其将领,不到三个月蔡宣布下野出国流亡。假如当时未能及时阻止中共发动的这种分裂行径,以当时军阀割据的势态,加上日本乘虚而入、分而治之,今日中国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中国农业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业发展史》选修课论文 从历史看中国的农业与水利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国际班 姓名:fellyx 学号: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五谷丰登乐太平”农业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丰富的水利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发达的农业,它体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与制度、畜牧业及作物生产、水利的发展等几方面。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农业具有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炬得以长明不灭。 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进入阶级社会,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开始从原始农业向逐渐向传统农业过渡,精耕细作农业体系开始萌芽。这一时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铜器时代,农业生产工具自然是以青铜器为主,但在早期耒耜农具仍然广泛使用。从夏代起耕作制度由撂荒制经营向休闲制和轮作制过渡;商代由撂荒变为连作制和休闲制并存,再到连作制,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而西周时期连作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休闲制仍有一定地位,撂荒制经营则存在于边缘地区。受涝灾的影响,人们发明了垄作技术,促使栽培技术的进步。与当时的井田制农业相适应,在井田上的小型灌排渠道──沟洫,是这一时期农田水利的代表型式。所谓的沟洫,就是从田间小沟——畎开始,以下依次叫遂、沟、洫、浍,纵横交错,逐级加宽加深,最后通于河川。与沟洫系统相配合的有相应的道路系统。于是,沟洫和道路把田野划分为一块块面积百亩的方田,传说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禹治水时已经发明沟洫,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很大发展。至周代,农田沟洫逐渐形成系统并趋完善。据《周礼》的描述,当时的沟洫大致可按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大小,分为浍、洫、沟、遂、畎、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制。 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已发明了马匹去势术牲畜。内外科病症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经验。 在林业方面,西周时注重用养结合,设有“虞人”专司护林工作并对树木采伐年龄及采伐季节作了规定。 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商鞅变法使农业发生变革,下令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可以私有,~可以买卖;提倡个体经济,凡是父子兄弟同家,不得共财,即一家之内如果两个以上男丁全劳动力,必须分开,各立门户,否则加倍赋税;奖励增产,非农业生产者尽量转入农业生产,不得“不作而食”。在农业上(耕)和家庭副业(织)上取得增产的,可以免服徭役。 铁器的应用和推广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井灌提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应运而兴。冶铁业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农业生产领域中铁农具的普及和畜力耕作的初步发展,大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相继兴建,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一时期,人们对土壤和农作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五谷”的概念已经形成并注意到了开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们认识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给庄稼施肥可增加产量,种庄稼要深耕、熟耰(碎土)、易耨(除草)才能获得好的收成。周时的起亩作垄技术至战国时因犁耕有了发展,形成“畎亩法”,即在高燥田里将庄稼种于垄沟以防旱,在低温田中将庄稼种在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经历了百余年的探索历程,进程迟缓,本文拟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粗略梳理,简要分析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并分析历史对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以史为鉴 中国近代史以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作为开端,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仍处于“威加四方,万邦慑服”的天朝大国的幻想中,但很快这种幻想就被列强的炮火轰碎,中国被列强用铁甲舰拖进了世界舞台之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其实质是对中国的一场侵略,但从客观上来说,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交流并逐渐融入其中乃至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鸦片战争不无关系。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鸦片贸易的战争,更是两种不同不同文明的撞击,甚至是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契机。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但这强盛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阻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在鸦片战争之前,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思想上,吏治败坏,封建专制达到了顶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束缚人们的思想,对评议时政者进行残酷镇压。对外,清政府长期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内部也是一团散沙,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益腐败,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

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中国的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而与此同时,西方的工业化进程却在迅速发展。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各国工业的发展,其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蒸蒸日上,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而古老的中国幅员辽阔,成为了他们狩猎的对象。简言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但同时也使中国由闭塞走向开放。不仅如此,鸦片战争还加速了社会内部的改革,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渐形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兴起。前期,清廷官员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在全国开展工业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利后,请听为解决内忧外患,形成了“顽固派”与“洋务派”两大阵营,其中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增强国力,维护统治。虽然洋务派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仍不够大胆甚至有所抵制,但与顽固派相比,他们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无疑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他们迈出了近代官方对外文化交流的第一步,其意义在于其引进的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其培养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引发了中国的文化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洋务运动时期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吸收,才导致了旧知识分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的萌发。虽然洋务运动最后不了了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发展研究所2002年论文题录 论文题目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挑战的应对杜晓山俄罗斯、中俄经济学家研讨会2002.6.20 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小额信贷杜晓山“中国农村经济”2002.8 天保工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李周《林业经济》2002.6 中国森林的变迁及其影响李周《林业经济》2002.1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李周《科技导报》2002.4 总论:迎接国际化的挑战李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改革以来的中国农村发展李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资源与环境差异李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改革党国英载《中国国情报告》解放军文艺 出版社 2002.11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回顾与展望党国英《2002年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缺口朱钢中国农村观察2002.2 乡镇财政:制度框架与政策改革朱钢中国农村经济2002.4

谭秋成中国农村观察2002.2 农村问题减负比增收重要谭秋成 中国大米政策分析李成贵中国农村经济2002.9 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理论评述李成贵中国农村观察2002.6 中国粮食安全与国际贸易李成贵国际经济评论2002.3 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评价李成贵改革2002.3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研究李成贵调研世界2002.11 农民增收重在体制创新李成贵河北学刊2002.1 关于粮改的认识与建议李成贵中国经济快迅2002.5 农民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李成贵南京社会科学2002.11 关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李成贵可持续发展研究2002.4 2001:中国农村改革评述李成贵载于本所《绿皮书》2002.4 关于大跃进的理解李成贵载于本所《发展报告》2002.4 China food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made 李成贵China and word economy 2002.4 Amorican farmbill threnten Chinese forms 李成贵China daily 2002.6.4 Flexibce grain pllicy needed 李成贵China daily 2002.6.14 入世后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调整李国祥《2002年绿皮书》2002.4

中国近代史期末论文

中国近代史期末论文 题目: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所在院系:生命医学学院 所在专业:应用化学 学生学号:144177738 所在年级:2014级日期:2016年4月10日 得分: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内容摘要 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后,进入了近代的进程,并且随之发生了众多的化。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入的不断深化,几近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权利的不断扩大,带给了古老中国无休止的战火。这两次战争究竟在那些主要方面影响了中国?中国的社会进程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本文重点描述了这些。 关键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海关 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839年6月3日至2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21298箱[2]。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年2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4月英国国会正式通过,6月由英国全权代表懿律(G.Elliot)统率4000侵略军,乘舰船40余艘到达广东海面并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年水深火热的日子!

中国农业科技园史述论论文

中国农业科技园史述论论文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型向现代农业型发展,社会与科技对现代农业提出了具体的三高要求,即: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力,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于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科技园开始酝酿发展。农业科技园是以市场为导向,在一定区域内运用信息技术、生物学等科学技术手段发展农业生产,以达到经济、环境、社会最佳的协调状态和经济最高效益的产业综合体。农业科技园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改革中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科技与经济组织活动[1]。也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1 中国农业科技园概况 我国对农业科技园的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4年提出农业科技园建设,到1996年才开始发展,至1999年后全国开始进入建设农业科技园的高峰。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65个,分别是2001年8月第1批认定的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2004年4月认定的第2批1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2010年12月认定的第3批国家农业科技园27个,另外,还有2010年3月有公布确定沈阳辉山农业科技园和江西井冈山农业科技园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地方农业科技园已达六千多个,园区的类型也呈现多样化,有政府主导、科研院校主导、企业主导、国际或者地区之间的合作以及其他类型的农业科技园。 2 中国农业科技园的历史沿革 2.1 农业科技园萌芽(20世纪80年代~1992年农业产业化的提出) 农业科技园萌芽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到农业产业化的提出。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一直是传统型农业。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体制和结构的调整,人们的认识也进入质的深化,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农业与科技的相联性变得更为紧密,农业技术与农业科技大步的走入普通农民的视野,探讨如何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外面世界的信息,同一时期这个阶段,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完全实行了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也逐步由粗放型转化到集约型,其农业生产特点和效益有较之明显的优势。 我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最主要的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但是如何突破呢?人们已经意识到应该实行农业科技变革。农业科技变革是一个求变的过程,是呈隐性的,人们开始大量的把产前、产中、产后各种整体与部分相结合,只是当时无法清晰的表达出这个概念,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农业产业化的提出。 2.2 农业科技园的发端 农业科技园的发端是以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诞生于1992~1993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论中国近代史小论文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直到现在。从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从1956年底至今是社会主义社会。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整个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时代,是从遭受侵略奴役的弱国变为世界政治舞台上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强国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这170年中,中国的社会制度一共发生了三次变化。 第一次社会制度变化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变化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而新兴的工业国家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鸦片,并借林则徐虎门销烟之机,以"保护通商"为名侵略中国。经过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再加上之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以及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使中国从此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